時間:2023-08-14 16:42: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政治哲學的相關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是激發學生好奇心的重要途徑。有了疑問,學生才有了探索的欲望,繼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才能順利開展后續的學習活動。所以,老師在政治教學中要先拋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收獲的喜悅,產生學習興趣。但高中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有限,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決不能拋出理論性過強的概念性知識,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要聯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易于理解,且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問題。比如,學習高中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陳奕迅的歌曲《十年》,讓學生仔細聽歌詞,或者讓學生跟著一起唱。播放歌曲一是能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曲中,且《十年》是一首比較經典的流行歌曲,大多數學生都會唱;二是能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之中處處蘊藏著政治學知識,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對高中政治的學習興趣。
二、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是近年來應用得非常廣泛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政治中合理運用,能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便于學生對政治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也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主動權,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模擬情境。比如在學習《經濟生活》中價格與價值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兩位學生分別扮演買家和賣家,模擬交易^程。學生要分析商品的價值,對物品進行標價,兩位學生在交易的過程中,對商品的價值和價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講述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寓言故事、時事新聞等,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例如,在學習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就可以給同學講述“按圖索驥”的故事,引入課堂教學主題。寓言故事本身就有比較強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故事情節相對比較簡單,便于學生的理解。第二種是圖形模擬情境。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有時可能受教學內容或教學時間的限制,不便開展情景模擬,這時老師就可以用圖形模擬法,用圖片、視頻等視覺信息為學生創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11(a)-0142-01
1 對高中政治發現探索性教學的一般論述
第一、高中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較難理解,涉及的層面較其他學科較繁瑣,較復雜,因此,學生應該充分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有深層的理解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實際的發現探索性活動,讓政治的課堂氣氛被活躍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第二、提高高中學生的發現探索性教學,必須立足于對高中學生本身的發現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帶動課堂,讓老師監督課堂,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取學習信息資源的能力,從而將獲取的有利知識應用到政治學習中,提高政治發現探索性能力。第三、高中政治的發現探索性教學要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教學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學生看成一個實際的整體,并在整體的基礎上融入一些部分的東西,比如: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個人的發現探索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學生的行為習慣與學生的整體形態結合起來,化成有機的統一體,關心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程問題不僅僅局限在發現探索上,而是更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老師不僅要提高高中學生政治的文化課程,而且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讓學生表里如一,從內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 高中政治發現探索式教學目標的確定
2.1 知識目標
舉一個簡單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學課程的學習為例。A.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的知識:(1)哲學的由來;(2)哲學的發展變化;(3)哲學在各個國家的不同觀點;(4)哲學的分類;(5)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B.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學生理解的知識:(1)哲學的含義;(2)哲學的命題;(3)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唯心主義;(4)哲學的兩大基本觀點:可知論與不可知論;(5)哲學的意義;(6)哲學的影響。C.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通過對哲學的初步學習,對問題進行的實際應用:(1)結合所學的哲學知識,發現探索一下我國經濟全球化體現的觀點;(2)結合當今熱點問題——,用哲學理論進行分析;(3)我國近幾年少數民族出現了動亂,結合哲學中的相關的信息進行解說;(4)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學的知識進行闡述;(5)結合典型事例,運用所學的哲學知識說明我國實行對方開放的進程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的意義 。
2.2 能力目標
A.哲學上通常將:對待問題要進行全面、具體、辯證的分析,形而上學的去解決問題是錯誤的。例如,對待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想到的就不僅僅是哲學上的觀點了,還有許多現實因素。B.哲學能夠解決許多問題,但是也不能忽視其他的解決問題的手段,例如:對待我國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問題,就必須將以前學過的市場調節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的相關知識也要一并用上,這樣才能達到具體、全面的目的,讓政治知識綜合運用,融會貫通。C.有些問題,雖然是熱點問題,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對它們進行完全的解讀,這時教師就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搜索網絡,尋找熱點資源,用實際例子與政治的理論知識相結合,開闊知識,提高政治學習的發現探索性。
3 高中政治發現探索教學模式的開展
任何發現探索性的教學模式都有課前,課中,課后的順序,高中政治的發現探索性教學模式更是如此,簡單劃分為幾個層次:首先、要及時地進行發現探索性思維,現在的政治教學大部分是這樣的,教師以教學為主,學生以學會為主,這兩個之間就形成了一個轉化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相互轉化,老師把學習的設計方案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結合起來,并以政治的教材為基礎,將學案作為載體,為學生提出問題的模擬情境,擺出發現探索的問題。其次,老師應該采用新的發現探索性學案,對學生的政治學習進行整合,較為廣泛應用的發現探索學案就是合作性的發現探索,這種形式主要是采用分組學習的方案,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整體的分類,并選出標兵作為榜樣,提高發現探索教學水平,學生通過目標的推動,通過解決疑難問題,對發現探索內容從根本上得到詮釋。最后,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分組形式組成的學習小組,不僅可以滿足課堂上的發現探索升華,還可以渲染一種積極地學習氛圍,讓政治的發現探索性活動鼓勵學生們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為我國的熱點問題出謀劃策,用政治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和教師的意識都要及時從傳統觀念中跳出來,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置上:而學生自己也要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特殊學科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其教學方案更加偏向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就是如何進行教學,教的如何。新教學模式的開展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去進行學習,學習的怎么樣。教師不僅僅是灌輸日常教學知識的主體,而是幫助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輔助者。傳統教學觀念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的越少越少,其涉及到具體多少分鐘的教學,從而進行一節課質量的衡量。上述教學觀念是比較落后的觀念,新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式的學習,其并不是進行教師講授作用的否定,而是強調,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學生的時間及其精力的珍惜,避免占據學生全部的學習時間,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進行資料的搜集。在這種應用情況下,教師需要進行適當性的講授,進行生動化的舉例,保證學生的啟發,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就需要實現教師講授及其學生思考的結合,讓兩者進行有機體的結合。教師需要應用到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生的思考引導,并且引導其歸納及其總結思考的結果。學生的思考需要緊跟教師的講授內容,從而促進高中政治知識的師生互動,從而促進情感的升華。高中政治新教學模式的開展,突出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變革,避免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的應用,避免其機械化、表面化、被動化的接受知識。
2.為了改變這種應用狀況,教師需要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保證其積極探索
進行動手實踐,保證其新知識能力的培養及其獲取,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新教學模式特別注重的是活動式教學。很多教師往往進行片面化的教學,認為單純一節課的活動越多越好,比如,僅僅進行活動、討論、發言等這幾個步驟的重復,進行案例的統一性的教學,比較流于形式,從而不利于課堂活動的良好開展,從而導致學生上課過程中的麻煩,不利于學生的相關知識及其能力的掌握。新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其特別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行相關學生活動的開展,這些活動式輔的活動,更傾向于學科課程、學科教學的輔助。從心理學因素來看,高中生的心理與小學生及其初中生的心理是不同的,高中生的心理比較成熟,其思維比較深刻。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僅僅為愉悅學生而愉悅學生,也不要僅僅因為講課而講課,需要讓學生深入的輕松,從而更加有效的進行問題的思考,保證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進行其過程及其方法的體會,保證其情感態度及其價值觀的樹立。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僅僅是一個步驟而已
但是其重要性確是非常大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技巧的應用,進行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進行學生相關問題的回答,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
二、高中政治新型教學體系的健全
1.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解釋。
進行課堂概念、原理等的深入學習及其講解,可以進行舉例法的應用,進行難懂道理的轉換,保證學生的深入了解。教師需要進行多種手段的應用,進行學生感性的豐富。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國家的相關經濟政策的了解,進行相關活動的開展,進行學生的感性認識的增加,進行學習氣氛的營造,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比如,比較常見的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將其正確表述,可以說成是: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需要進行錯誤的正確認識。為了克服理解上的偏差,教師必須在某些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強制性的記憶,進行學生的政治思維的訓練。
2.在實踐教學中,哲學的詞語含義與我們日常的生活用語、文學用語存在很大的差別。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情況,需要教師給予積極的解釋及其分析。比如,在進行唯物史觀的學習過程中,針對人民群眾的概念,有的學生提出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歷史必要性,他們屬于人民群眾嗎?教師可以拋出上述觀念,進行學生人民群眾定義范圍的界定,所謂的人民群眾就是歷史上沒有留下姓名或者沒有留下明顯痕跡的人,如果是某些標志性的人物,比如拿破侖,他就不是單純政治意義上的人民群眾。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資料的搜集,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及其動腦,比如,針對5年高考3年模擬這本書,教師可以詳細介紹一下與該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及其事例,讓學生更加輕松的進行相關知識的理解,要選取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就能夠起到高中政治學習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遺失發票是否喪失維權資格”等等學生喜歡的內容,既聯系了教材,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拓寬了知識面。引導學生看新聞、看經濟節目、看經濟糾紛案例等,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新課改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的重點在于探討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勇于創新、樂于探究、善于合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該努力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討出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身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體系,是現在教學中所倡導的。師生之間要及時相互溝通,相互合作,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政治課上有的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中容易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沒有真正學懂知識的內在含義,不能靈活掌握。所以,針對這種狀況,就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同時,在指導中,教師也需要在指導中不斷完善自己,增長教學水平。教師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1)教師應該分析研究教材,找出重點難點,分析知識本質,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有效教學。(2)教師在授課前要進行精心準備,對于經濟原理、哲學原理,政治常識的講解,可以把報紙、電視等時政報道引入教學,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留心觀察,政治學習生動有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既有現實意義。
二、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課前預習階段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周邊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渴望自己去探索,去求實。所以,應該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設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對所要掌握的知識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對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記,這樣,就能更有針對性的汲取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更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
(二)課堂教學階段
1.生活教學法
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牢記“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這一主題,把抽象理論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講授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時,課本上給出的是這樣的定義:在許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的地位,起次要作用。在一對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的決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處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主要矛盾的例子: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的矛盾有許多,民族之間的問題,國際的問題,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經濟發展的問題,是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它由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性質等等決定,制約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決,其他的矛盾解決以它的發展和解決為條件。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內部矛盾,群眾之間有種種利益上的差異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內涵的不同群體或集團間有相對獨立的利益追求,總之在公有經濟基礎上有種種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沖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長遠的,決定了人民內部矛盾最終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和平的溫和的手段來解決。這樣,對人民內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小組學習法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設立一個相關負責人,并且,在每一次進行小組活動時,負責人會發生變化,這樣,可以鍛煉每一個學生的協調與領導能力,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在安排小組活動時,可以運用辯論、演說、交流經驗等方式,促進學生間的有效溝通,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消除疑惑,對知識點更加明確。在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并形成文字報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強化知識的深入學習。
3.案例分析法
高中政治是文科中的一項重要科目,設計到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等基本知識領域,由成千上萬知識點組成,而且每一個知識點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所以,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不能保證學生能完全掌握相關知識,也不能把知識點串聯起來,把握知識本質,不能全面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抽絲剝繭,引入相關典型案例,針對不同的社會背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相關分析,把每一個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學問題讀懂講透,從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相關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解答。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課后溫習階段
在高中的學習中,課后溫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學習中,有很多知識點是互相聯系又相互區別的,在記憶上容易出現混淆,導致學生對知識點把握不準確,在考核過程中失分。因此,要注重課后的溫習,認真理解上課時老師講授的內容,對上課中的疑問,要及時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更好地把握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身邊政治的關注,把所學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比如:引導學生對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等節目的關注,激發起學生對社會與政治的興趣點,從而更深入、更有效、更準確地把握知識的內在本質與內在聯系。
【參考文獻】
高中政治由于知識點較為抽象,因此往往會被學生認定為是一門難度超綱的學科。縱觀高中文科的考試,學生在高中政治這門學科中所獲得的分數往往會低于其他文科類學科,很多學生都因為政治的觀念性強,而不愿意學習這門學科,對這門學科的理解不夠透徹,其實不然,高中政治知識點雖然龐雜,但還是擁有一定的模塊和規律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的考試題型相對固定,無非就是由選擇題和主觀題組成,考查點也大都集中在學生對于政治、經濟、文化三大方面的理解,因此,高中政治這門學科也存在一定的答題規律和技巧,只要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答題規律和技巧,就能夠輕松獲得高中政治學科的高分了。
一、熟悉高中政治課本,進行知識體系的歸類總結
高中政治學科的知識組成一般可以分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這些知識雖然龐雜,但是歸類起來也是很輕松的。將知識點進行歸類總結往往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可以幫助學生在最后的復習中有的放矢,目標明確,能夠一針見血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并且列出基本的知識框架,對于學生以后的復習工作十分有用。
首先,高中政治最初接觸的部分是經濟生活部分,主要內容是講述我國的經濟制度、對外貿易等一系列的經濟體制,以及部分經濟學的基礎概念等。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 可以將每一章節的小標題標記出來,這些小標題往往都是這一部分內容的總結性話語,同時,每當碰到概念性知識點時,學生需要著重記憶,這些概念往往會成為選擇題的考查點。經濟生活這部分知識由于概念性較強,的確不容易理解,學生學起來可能有抵觸心理,這時候建立知識體系、整理知識大綱就顯得尤為重要。越往后知識點學習得越深,所要理解和記憶的東西也就越多,因此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整理和復習習慣。
其次,對于學生接觸的政治生活,學生需要對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大致的記憶框架,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學生對于國家、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因此,學生在整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分成國家、人民和政府三個小模塊,在每個小模塊中進行知識點的補充和知識體系的完善。
再者,是文化生活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文化這部分知識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傳統文化這一方面,雖然這部分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會稍微輕松一些,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最后,學生需要掌握的就是哲學生活這一部分的知識,許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哲學部分的時候,往往會覺得很迷茫,覺得不能理解哲學史的內涵,甚至不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主要內容,概念理解起來困難,且知識點容易混淆。因此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理解,一點一點把握住哲學部分知識的主線,從而整理出哲學的知識脈絡和體系。
二、注意細節,把握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試題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客觀選擇題,一類是主觀題。學生必須要明確,選擇題的考查點往往集中在細節理解上,因此,學生除了要掌握選擇題的答題技巧之外,還要在日常的學習中,注重對細節的理解。
選擇題的答題技巧,首先就是要閱讀題干,抓住題干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詞。每一道選擇題往往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學生只有讀懂題目,抓住題目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下手進行思考。同時,找準關鍵詞對于解答選擇題也十分重要,不同的關鍵詞往往代表了不同的考查方向,學生需要根據關鍵詞來選擇題目的答案。例如,題干中提到“本事例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這個時候,學生就必須從哲學角度進行題目的分析,即使有的答案很有道理但是不屬于哲學范疇,學生也不能夠輕易選擇。
其次,學生在解答選擇題的時候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法排除的對象也可以分為錯誤選項、無關選項、混亂選項。錯誤項指的就是這個選項本身就存在錯誤,例如,選項中出現“我國公民的權利大于義務”,這一類選項往往本身就存在很明顯的錯誤,學生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將其排除。無關選項,顧名思義就是與題目無關的選項,這種選項本身往往是正確的一段文字,但是與題目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無關。例如,題目詢問“題干中所體現的經濟學知識有哪些”,這個時候答案中往往會出現與經濟學無關的選項,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能夠從題目的關鍵詞入手,進行無關選項的排除。
混亂選項就是前一句與后一句的邏輯順序不正確,或者前一句話是正確的,后一句話卻是錯誤的。面對這一類選項,很多粗心大意的學生在看到前半句的時候覺得選項是正確的,后半句看都沒看完就填到題目中,這樣的失分是十分不值得的。如果學生遇到了實在不會解答的題目也不要慌,只要把握住一點考查方向,理清思路,排除絕對錯誤的選項,然后在剩下的選項中大膽猜測,切忌慌亂。
三、理清思路,掌握主觀題的答題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試題中,由于主觀題的條理清晰、邏輯性強,且所占分值最高,往往最令學生頭疼。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案例總結了學生覺得主觀題難的理由無非就是覺得自己知識點答不全,經常丟三落四,這個題落下一個知識點,另外一個題再落下一個知識點,這樣丟三落四之后,最后的得分往往就會不盡如人意。
高中政治主觀題往往可以分為幾個題型,體現類、為什么類、依據類、啟示類等等。其實無論是哪種問法,學生都不用慌亂,基本的套路就是首先要分析題干,歸納題目中的觀點;然后就是要根據自己歸納出的觀點,聯想到課本中的知識點,分析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到底有哪些,盡可能全面地羅列出來;再運用課本中相關知識點的概念、原理等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論證;最后,學生往往需要加上自己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除此之外,答題的時候一定要規范,一定要運用書面語言進行答題,切忌運用網絡用語等俗語。另外,學生在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字跡工整,不能亂涂亂畫,否則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導致閱卷老師在批閱題目的時候看不清字跡而丟失分數。
關鍵詞
高中政治;積極性;途徑
一、融課本理論知識和社會生活主題于一體,吸引學生注意力
一般情況下,當某種事物與我們周圍生活主題發生聯系時,我們對這種事物的注意力也會有所提高。高中政治也不例外,當課堂知識聯系到學生課外日常生活的時候,他們潛意識中對這種課堂知識的印象和關注度也會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將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社會生活內容融合起來呢?就拿高中政治課本中的政治、經濟、哲學基本原理來說,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其枯燥乏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們不妨拿一些同學們身邊的實例作為引子來間接引申出這些理論的內容和意義。生活化的情景在形式上可以發揮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例如,在講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創設市場買賣的情景,以同學們日常接觸的豬肉價格為例,讓一名同學扮演養豬場的老板,另一位同學扮演市場調研人員,并創設各種不同的市場狀況。由第三位同學扮演客戶與養豬老板進行一次交易,再現這場交易的情形,并演示出老板如何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市場供需狀況來調整自己的豬肉價格,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之后讓同學們討論老板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一過程中同學們必然會運用到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這種貼近生活的實例每個同學都不會陌生,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還可以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
高中政治的理論深度較初中有了很大程度的加深,道理普遍比較抽象,與社會現象有了更加直接緊密的結合。但是高中生對社會現象了解的并不夠深入,因此很多同學對政治提不起興趣并產生厭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多在教學技巧上下功夫: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1.設計多樣的課堂導入,使所學知識深入淺出。
可以使用視頻導入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例如,在講解當今時代的主題這一節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一些相關的紀錄片來解釋說明當今世界形勢以及各國為應對新形勢所采取的措施。這一過程讓學生以看電影的放松愉悅心情來接受知識。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另一種是新聞導入,這主要是針對時事政治部分來說的,高中政治還要考察學生對國內外時事政治的掌握情況。由于平時課程比較緊張,好多同學沒有時間去關注這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導入一些近期新聞中的重大事件,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緩和緊張的學習氣氛以及掌握近期時事,諸備相關知識。
2.組織合作分組辯論的探究性課堂教學方式。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可避免的會使他們缺乏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同學們自由結合、分組,通過辯論的方式來增進知識交流。例如,內因和外因這一課,同學們分成兩組,圍繞“內因重要還是外因重要”這一話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辯論。這一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最后進行總結點評,得出結論,點出課文中心思想: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分析事物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通過這樣的分組辯論,既可以增進各小組內部合作學習,又可以與其他組同學的觀點互相交流,進行火花碰撞,讓學生積極主動加入學習的行列。
三、開發課外資源,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傳輸知識
1.如果教師只是照著書本“劃重點”,那即使勉強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不會給學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最終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邊學邊忘。
高中政治教學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牢固掌握知識,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開發課外資源,間接傳授課本內容。除教科書外,其他涉及經濟、政治、哲學的報刊和書籍都是重要的教學輔助資源。還有那些關于這方面的影音圖片等資源,也都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政治的墊腳石。毋庸置疑,這些課外資源的吸引力要比課本上那些理論知識大得多。
2.開發課外資源還包括開發利用人力資源。
例如,我們講到企業和經營者這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邀請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代表來給同學們上一堂生動的實例課。讓企業代表結合自身實踐經驗解釋我們課本上的理論。這樣既可以使課堂別開生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參與互動,從成功人士身上學習經驗,一舉多得。
3.課外資源還包括借用其他學科中的相關知識,高中政治、歷史、地理都屬于文科類,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課程中的關于政治方面的內容作為引申。
這種穿插既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又可以使課程趣味性增強,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四、結語
對于高中政治這一門理論性特別強的學科來說,要把課程設計的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難一蹴而就,我們需要從日常的點滴做起,按照科學恰當的步驟和方法進行。相信通過本文前面提到的方法一定可以使高中政治課充滿趣味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政治知識。
作者:龔益輝 單位:重慶市開縣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在高中政治課程體系當中,其教學內容非常豐富,知識面涵蓋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四方面的內容,要想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成效,高中政治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多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上尋求突破,充分開發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學習潛力,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成效[1]。
一、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本之路”,高中政治教師必須首先實現教學觀念上的轉變。在傳統的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通常以高考為導向,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客體,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容易被忽視,所以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成效,高中政治教師就要更好地充當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減少對學生的不當干預,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互動學習的空間,對學生的政治領悟力、創造力進行更好的培養,實現政治課堂師生關系的和諧[2]。例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理論教學,就不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沉悶和乏味。高中政治教師只有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多加強同身邊銷售行為和價格變動等經濟現象的分析,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政治課程的內在價值與魅力,激發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
二、重視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在高中政治新課教學中,要提升和確保高中政治教學成效,高中政治教師就必須重視教學導入的設計,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讓學生順利“入門”的同時,激發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對于政治課堂上的學困生,他們常常感覺政治課程是乏味的、枯燥的、無聊的,這時政治教師就應當多創設一些人文化、趣味化、生動化的政治教學情境,充當高中政治課堂的“調味劑”,將學困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吸引到政治課堂上。例如,在“哲學史上偉大變革”的教學中,原本教學內容是相對枯燥和凌亂的,此時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相關內容條理化,然后穿插一些哲學家的生平和故事,將更多圖片、視頻等資料引入政治課堂,利用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政治教學成效,這樣可以充分開發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重視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高中政治課程中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高中生只有將自己學到的政治知識有效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才能加深對政治學習的體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政治教學目標。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生本”教學道路上,要重視政治理論知識教學同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有效聯系,積極地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系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感,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例如,在高中政治“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的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生活中面臨的挫折、苦惱進行教學,實現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在傳授學生政治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分析自己面對的矛盾,提高學生的矛盾轉化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實現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不斷提高。
四、開展互動合作式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或機械性訓練的政治教學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識,但是這種標準化、統一化的教學方式很容易抹殺學生的個人創造力,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留給學生一定的互動空間和合作空間,引導學生在政治課堂上多加強互動與合作,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乃至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加快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實現人生價值”的教學中,單純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封閉式的學習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就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路徑進行討論,組織一次演講比賽或辯論賽,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之,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專注生本之路,確保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主體性,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的良好政治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不斷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成效。
素質教育和新課改都要求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政治課堂上“填鴨式”的被動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多元智能化發展,促進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形成,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但是對于新課改的要求以及教學方法,有很多老師對它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在現實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出現一些誤區。本文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新課改教學下課堂實踐的經驗,來談談新課改高中政治的教學方法和實踐。借此拋磚引玉,希望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一、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
1.注重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
一般情況下,政治課堂相對于其他學科的課堂來說比較枯燥無味,這在無形中就給政治課堂的教學帶來了困難。新課改下,要求政治老師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漸漸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高中生處在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比較叛逆的時期,因此,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讓他們能夠接受建議,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2.注重高中政治課程目標的轉變
高中政治教學課程中,不能死守傳統的課堂教學目標。注重在課堂上強調政治塑造人思想素質過程,即為什么得出這個結論,以及從這個結論中我們可以學到什么。讓學生去體驗學習的過程,使他們學會正確思想的方法和學習方式,培養學習政治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預習,然后把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給同學介紹下,把哲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述。最后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與哲學聯系起來進行講述,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哲學的重要性,生活中處處有哲學的學習的道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3.注重調整政治課堂的教學結構
政治作為一門主學科,對以后的發展以及升學考試,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政治老師要重視學生政治的學習,在課堂的教學中調整課堂的教學結構,例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和討論。在學習《政治生活》的過程中,一個政治現象往往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析,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對表現不足的小組進行鼓勵和引導。在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枯燥繁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相聯系的“活”知識;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會合作。
4.注重政治課程評價系統的建設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評價往往以分數論,誰的分數高誰就代表優秀,打擊了其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改的目標下,要求政治老師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能只看重學生的分數。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就是改進教學、促進發展。唯分數論的評價系統顯然不符合這一目標。因此,高中政治老師要注重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學生的思考。這樣才能培養健全的學生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上的誤區
雖然新課改為高中政治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改變了傳統上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也要看到在新課改過程中,一些老師對新課改的目標理解不透徹,形成了一些教學上的誤區。簡單談下這些誤區,以便學生在新課改環境下取得更大的進步。
1.過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性學習
在新課改的課程中,有的老師認為新課改就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給學生最大的自由空間,老師什么都不干涉。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一個問題往往很多時間不能解決,久而久之就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老師的知識畢竟比學生的知識全面,因此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進行引導與點拔,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真正從新課改中得到全面發展。
2.片面地追求情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43-01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如今的教育事業也在緊跟時展的潮流進行改革。而高中政治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1.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只注重知識的硬性記憶。中國的應試教育帶來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是為了更好地幫助自身的成長與發展,而是為了應對考試。這就造成了學生只注重對知識的硬性記憶而不注重聯系客觀實際。江蘇版的政治教材更是將教材內容設置得過于理論化、抽象化,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雖然記憶了一些知識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1.2課堂氣氛不活躍。在學生只注重知識硬性記憶的氛圍中,課堂似乎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因為學生只要按照書上的內容進行背誦就行。這就導致了高中政治課堂氣氛的不活躍,有的學生甚至把政治課當成了補充睡眠的"睡覺課"。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自然沒有學習的熱情,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面對當今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如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確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成果,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更不利于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深刻理解。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采取措施,通過實踐和探索努力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2.1通過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器材也在逐漸走向科技化、多樣化,如今多媒體設備已經走進了許多高中課堂。在高中政治課上引入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很好地改善課堂氣氛不活躍的問題。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的強烈感受,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2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缺少對實際生活的聯系是當前江蘇版政治教材下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注重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高中政治中的哲學生活時,由于哲學觀點過于抽象,哲學思想過于理論化,學生很難迅速地消化理解。同時高中課程緊張,政治課幾乎每天都有,久而久之學生不會的知識就越積壓越多。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聯系實際,從生活出發。哲學和其他政治內容都源于生活,在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之后學生自然就會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同時在教材的編排上也要注重添加實際案例,讓學生從書本上就能直觀地理解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2.3倡導開放式教學,豐富教學資源。學生在掌握書本上的知識之后當然可以在考試中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但高中生學習政治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擺脫書本的局限,豐富教學資源,進行開放式教學。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設立問題進行探究討論,同時對書本的知識進行擴充,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能更好地運用知識。
2.4對策建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培養出既具有良好公民品德和常識,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人才。與此同時,教育部頒布的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要改變過分注重知識性和單一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既要考評學生掌握和運用相關知識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們的思想發生積極變化的過程,采用多種方式,全面反映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現狀。"因此,必須改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為此,要改變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尋求對策。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辦法之一就是引入課堂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課題研究,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技巧。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設置討論題,引入課堂教學中的討論法。這對教師的教學案例有較大的要求,首先在案例的選擇上要與課文教學內容相適應,其次討論的問題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貼近學生的實際,同時還要盡可能地聯系社會現實,體現時代特征,反映社會熱點。并且,在難度上難易要適中,這樣才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多向思維,有利于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如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案例的引用和闡述上,應該盡量運用生動形象的事例,例如,可以參考教材中“白馬非馬”的著名的哲學命題,在引導學生閱讀之后,教師適時地引入問題,形成討論環節。提問“假如你是那位守關的士兵,你能阻止公孫龍牽馬出關嗎?”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說可以,教師則進一步拓展問“那你應該怎么說?”通過這樣的案例分析,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討論環節,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握那些抽象的概念、理論,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同時,還可以借助這樣的案例運用,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比如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在你們的印象里,還有什么例子與這個案例是相似的?”很多學生在思考之后,都會想到孔乙己的“竊書不算偷”,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進行辯駁,并對現實社會中某些類似的錯誤觀點進行反思,如許多法律意識淡薄的人會認為“小偷不算偷,大偷才是偷”,這些觀念顯然也違背了哲學的矛盾關系。
二、趣味先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案例的運用,一是為理論服務,二是為課堂服務。為理論服務就是運用具體生動的案例來闡述抽象的理論知識,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為課堂服務,就是運用教學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趣味性的角度出發,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案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在“價值觀”的相關知識的解讀中,教師與其采取“說教式”的教學方式,不如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正確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上進行這樣的設置: “假如你攜帶著百寶箱去旅行,里面有金錢、地位、知識、友情、生命、道德……但是你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你必須要拋棄百寶箱中的一樣東西,那么你最先拋棄哪一個?請同學們依次列出。”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會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有的學生拋棄的是金錢,有的說是地位,有的說是知識……在這樣富有趣味性的案例中,營造出了活躍的課堂氛圍,也為學生的學習架起了思維的橋梁,讓學生在討論后進行總結,最終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掃清障礙。讓學生遠離拜金主義,遠離利己主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預留時間,給學生準備的時間
課堂教學案例的運用,不僅僅是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驗。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包括對資料的準備和討論的時間。因為,形成課堂討論的基本前提是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有足夠的了解。如在前面的案例運用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討論開始之前,有自己的思考過程,讓學生回憶自己擁有的相關知識儲備,這樣學生在討論時,才能有理有據。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案例的運用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地展開討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否則,案例的討論只會流于形式,收不到實際的效果。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材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意識的有效途徑。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案例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需求進行選擇的。一個成功的案例,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和進步空間,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