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4: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icu護理存在的問題,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icu是一個綜合性科室, 危重癥患者多, 搶救儀器復雜, 新技術操作多。在ICU特殊的環境里, 護生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由于環境和角色的改變,護生常會對ICU 的工作產生困惑、壓力而不知所措,充滿神秘感。而ICU又是護生臨床實習的一個重點科室,提高臨床帶教質量、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9 月至2010年12月,在ICU實習護生63人,男13人,女50人,均為本科生,在科實習時間為6~8周。
1.2 方法 護生帶教工作由科室總帶教老師和護士長全面負責,由分管帶教老師專人帶教。明確ICU實習目標,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兩部分,制定教學計劃。根據學校的教學大綱,結合ICU的特點,由總帶教及帶教老師、學生共同制定出實際的教學計劃,明確達標要求,做到有章可循;護生平時由分管帶教老師言傳身教;總帶教老師2周組織一次護理查房或者小講課、英文講課,在實習結束時負責對護生進行操作考評,理論考試根據片區的要求;護生要求每周寫實習日記及完成科室的實習題目;護理示教室片區老師定時到科室聽取同學反饋教學情況。
2.1 環境適應能力差,對ICU實習有畏懼心理 ICU與普通病房不同,環境設置特殊,儀器設備多,患者病情危重,工作應急,突發事件多。部分護生因環境陌生或擔心出錯,不敢輕易動手,面對危重患者,感到束手無策。護生來到ICU,總帶教老師及帶教老師可以共同向護生介紹科室環境、物品的管理和擺放,科室的成員等,使護生有一種被接納和重視的感覺。為減輕護生壓力,教學按目標計劃循序漸進。護生入科第1周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基礎護理、一些治療操作,如翻身、拍背、口腔護理、吸痰、測血糖、CVP等操作技能;第2周學習心肺復蘇、呼吸機、除顫儀、血氣分析、褥瘡的處理,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護理以及胸腔閉式引流管等特殊管道的護理;第3周為考核階段,完成出科考評任務,并且有三天跟著護士長實習護理管理完成護理管理論文[1]。
2.2 輕視基礎護理 護生對如血氣分析、有創測壓、中心靜脈置管、血濾、心排量的測定等操作學習興趣濃厚,覺得技術含量高,積極的參與,但對給患者翻身、拍背、擦身、大小便的處理、換衣等工作比較消極。引導護生重視基礎護理帶教老師要對護生起到示范引導作用,悉心指導護生從基礎護理入手,循序漸進提高護理操作技術水平,注意操作規范[2],要使護生意識到基礎護理對患者的重要性,如無菌操作不嚴格,會使患者存在感染的危險;患者翻身、拍背未做好,會使患者出現墜積性肺炎,壓瘡的發生率大大的增加,從而使護生重視基礎護理,以良好的護理質量獲取自身的成就感。
2.3 溝通的問題 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護患溝通的問題,因為ICU的很多患者都做了氣管切開或者是氣管插管不能開口說話,護生感覺交流比較困難。可以教育護生通過小黑板的書寫來進行溝通,也可以使用排除法,醫護人員說,患者點頭、搖頭來進行排除或者請患者的家屬一同進行。另一方就是師生溝通,教育從本質上講就是師生雙方借助交往和溝通實現的。師生關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態度和學習效果。因此帶教老師應熱情、誠實、耐心、理解、平等的對待學生,重視和尊重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護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并與護生交朋友。
2.4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選擇的問題 ICU帶教老師應及時給予學生誠懇的、富有建設性的建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進步,多鼓勵、少批評,評價學生時客觀、公正、關心、尊重和信任學生,通過自己的學識、才能、品德贏得學生尊重。評價系統可由護生評價老師、老師評價學生、患者評價學生,以及護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組成,真正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促進臨床帶教及臨床護理工作質量[3]。因工作環境特殊,隨機性很強,在臨床教學環境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教學機會也是稍瞬即逝的,帶教老師在作為護士角色的同時,要懂得把握機會指導學生,具有一定的計劃管理能力,將帶教和臨床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3 討論
要解決ICU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問題,重點是采取按目標循序漸進教學、培養護生的思變能力、強化護理職業角色、提高護生溝通及應急能力、優化帶教老師的選擇、提高帶教老師的積極性。通過持續改進護理臨床教學實踐,在在循證護理的基礎上,使ICU臨床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參 考 文 獻
在醫院的搶救治療中,ICU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病情常常較為嚴重,且病情變化較快,倘若不能夠進行有效的處理,患者病情則會加重,甚至會引發患者的死亡。所以,在ICU臨床治療中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準確、更細致的護理要求。細節管理是ICU護理工作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臨床應用效果較優[1]。筆者所在醫院從2010年開始實施細節管理護理,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共有ICU綜合床位8張,每年大約收治大型手術、腦出血、臟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患者600例,床位應用率為100%,患者住院時間8~14 d,平均(11.6±3.3)d。綜合ICU共有26名護理人員,年齡19~48歲,平均(30.7±6.4)歲;其中有4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14名護士。結合筆者所在醫院的實際狀況,制定出ICU細節護理措施,并對細節護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分析;另外,隨機抽取40例筆者所在醫院的ICU患者,在患者入院前3 d采用常規護理,后續治療采用細節護理,對比分析細節護理實施前后患者的滿意度。
1.2 方法
(1)建立細節管理小組。采用民主選舉和自我推薦的方式選舉出一名資歷較高、能力較強的護理管理人員,對細節管理小組成員進行管理,并對科室的細節護理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安排。(2)完善管理制度。對ICU護理管理的各項制度進行總結歸納,應用細節管理理念制定出ICU護理的各項管理流程,讓ICU護理的各項護理工作都能夠有章可循,以規范ICU護理工作。(3)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定期對筆者所在醫院的ICU護理管理工作進行管理與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對筆者所在醫院ICU護理工作的總結,并結合科室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與管理;另外,在培訓時還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能、ICU護理操作流程、法律法規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以增強ICU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法律意識。(4)完善ICU護理工作時存在的細節問題。細節管理是ICU管理方法的基礎,良好管理方法的實施有助于日常ICU護理工作的順利落實,為此筆者科室結合ICU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隱患進行了歸納與總結,探尋了ICU護理工作問題產生的緣由,并針對這些現狀制定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具體包括:①完善護理流程。ICU護理管理人員要具有護理管理理念,對所有ICU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評估,具有皮膚壓瘡患者要進行登記報表,以方便后期治療與護理;對于未發現壓瘡患者,也需對患者的皮膚危險系數進行評估,以便于對患者翻身、按摩等預防護理。②護理文書書寫的規范化管理。要對護理人員護理文書的撰寫進行規范,對書寫中存在的細節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文書書寫要做到準確、及時、真實地進行記錄;另外,護理管理人員還要定期對文書書寫進行檢查、督查,以對文書書寫進行逐步的規范管理。③對護理問題的反思。由于ICU患者病情一般較為嚴重,所以要重點加強護理人員對不同護理環節、不同護理時間段的工作管理;對于特殊患者、特殊的護理時間段,要加強護理人員的配備,并加強護理人員的巡視率,做好對患者的重點護理管理[2-3]。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評分:分別對ICU患者入院前和入院治療后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主要評估內容為基礎護理、護理安全和護理文件書寫[4]。滿意度評估:滿意度評分應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調查表的總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為85~100分;滿意為70~85分;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細節護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比較
通過分析可知,細節護理實施前基礎護理評分為(93.21±1.07)分,細節護理實施后評分為(95.87±1.12)分,護理前后基礎護理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細節護理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通過分析可知,在細節護理實施前,不滿意患者12例,滿意和非常滿意患者28例,總滿意率為70.0%;而實施細節護理后,僅有不滿意患者3例,滿意和非常滿意患者37例,總滿意率為92.5%;細節護理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風險管理通過分析醫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繼而尋求醫療風險的防范措施,盡可能地減少醫療風險的發生,最終減少經濟損失和法律訴訟。ICU多為危重或大手術后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自理能力差,屬于高風險科室。因此,在ICU科實施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 ICU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
1.1 護理操作中的風險
科內業務培訓滯后,護士缺少常規化、系統化的崗前和在崗培訓;護理人員應急處理能力低;急救儀器的操作不熟練、儀器保養維修不善;搶救藥物不熟悉;護理記錄不及時、不仔細;各種管道處置不合理;新藥的不斷出現;危重患者轉運存在風險;搶救物資設施管理不善,神志不清時意外墜床;特殊的外出檢查或轉運時心跳、呼吸的停止;搶救、躁動給予約束帶固定或是被動形成的壓瘡;院內感染;護患溝通不當等不安全因素使護理風險加大。
1.2 信任危機的風險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社會輿論與醫療機構服務的特殊性宣傳不夠,也有醫療衛生行業中發生的個別不良事件影響了部分人的心理,使他們在看病、治療中對醫護人員持有懷疑態度,不信任護理人員,個別人甚至故意制造糾紛,想索取巨額賠償金。
1.3 醫患溝通不當的風險
患者的病情特殊性(患者由于意識不清或人工氣道的建立),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加醫護溝通的難度;護理人員不注意交談方式泄漏患者病情及隱私,給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帶來負面影響。
2 ICU護理工作風險管理與對策
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風險管理制度、責任心教育、法律法規,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學習。
2.1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管理者要有預警計劃,在人力安排和醫護協同服務等方面協調管理。發生缺陷及時查找原因,落實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對每月護理部各科護理質量檢查中存在的問題與科內自查的問題,組織科內護理人員一起討論和調查分析,確認存在問題,做到全員參與,進行歸納總結,查漏補缺,集體制定防范措施。
2.2 注重患者轉運過程中的環節管理
如轉運前必須再次評估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并及時匯報、記錄;需通知所到科室及時接待;轉運中的機械、物品必須備齊備足;電梯等后勤
保障應準備到位;防范轉運途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如管道扭曲、移位等。這些細小的環節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發醫患糾紛,使護士成為責任人。
2.3 加強重點環節管理
對責任心不強,業務能力較差的護士、新護士、實習護士等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強檢查、督促、指導。對潛在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快速制定簡易操作的措施,防止風險的發生,檢查下級護士對科內制定的制度措施落實執行情況。同時利用晨間大交班的時間,了解各危重患者的病情,對潛在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
2.4 講究科學溝通,創造和諧的護患關系
ICU病房是危重患者搶救與治療監護的封閉式病房,無家屬陪護,患者家屬難免會擔心患者是否會得到及時的救治和全面而細致的護理,在患者入住ICU時,應詳細向清醒患者、家屬介紹病房的環境特點及管理制度。重視家屬探視機會,利用此時間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溝通,由于ICU患者病情重、變化快、有時根據患者病情的需要,必須使用藥物鎮靜或者約束帶約束。家屬會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往往會提出異議,這就需要做好溝通工作,取得理解與配合。
3 效果評價
我科自對ICU常見的護理風險問題采用持續質量改進原則以來,取得病員和護士互利的效果。各級護士風險意識有了明顯提高:責任心加強了,病情觀察到位了,醫療糾紛發生率也下降了;護理人員在進行各種有創操作時均能事先告知家屬或患者該操作的危險性,并記錄在病歷上;在崗的護理人員對ICU儀器操作和檢測熟練;交接班制度落實到位。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也提高了。
4 討論
護理部研究決定組織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并且任命ICU科室的護士長為風險管理組的組長,分配給各個組對應的執行任務。依據風險管理制度的程序,對各個小組組長間的職責以及標準進行明確,例如質控、消毒隔離、護理文書、儀器維護等職責的負責人,各個組長同管理組長共同完成往年護理風險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進行整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護和避免。按慣例對風險管理例行每周一次的檢查,每月對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進行一次會議總結,并且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的提升ICU病房護理工作者對于風險因素的認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幫助護理工作更順利的開展。
1.2制定三級護理質量控制制度
對ICU病房的各個管床護士的護理風險防范的職責加以明確,提升辨別護理風險的能力以及對護理風險進行風險評估的能力;各個護理小組的小組長每天都必須對自己組的風險管理質量進行檢查,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積極、及時、準確的進行整頓和改正,并且做好詳細的記錄;管理組的組長必須監測ICU病房危重癥患者、對其發病的時間點、重點護理環節等相關聯的環節,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在會議上對于風險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
1.3辨別護理風險
對ICU病房的護理管理工作者的護理風險評估能力進行提高,對可能存在的及已經發現的風險因素進行分類整理,并且針對收集整理的歷年ICU安全事故的案例進行分析,針對護理質量進行有建設性的反饋,辨識ICU病房護理風險因素,例如患者的病情性質的分類,是急癥、重癥、危重癥以及儀器的監管問題,護理操作的規范化問題,以及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程度。
1.4合理調控風險管理
強化理論知識及考核指標:針對ICU病房的護理工作者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訓練計劃,每個月都對其進行風險管理的教育,主要涉及ICU的基礎業務培訓工作、儀器設備的使用、護患間的協調溝通技巧、ICU護理的理念、相關聯的法律、法規、安全教育等方面,強化護理工作者更準確及全面的認知風險管理,提升護理工作者對高風險因素意識的認知及培養處理應急反應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實現預防及避免風險因素的發生。對護理質量的考核因素進行逐步的完善,培訓以后進行定期的針對性的護理風險管理考核,針對理論及實踐進行考核,將考核的成績同績效聯系在一起,幫助ICU護士提升對于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護理工作者的技能,完善護理流程:強化ICU病房護理工作者的業務技能水平,規范護理操作及流程,減低發生護理風險事件的因素,護理工作者經過風險因素的辨識及評估的培訓以后,幫助ICU護理人員掌握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觀察及護理的要點,密切監測患者的意識形態、瞳孔、四肢等生命體征,正確的監管儀器設備是否通暢、連接是否正確等情況,定期對設備進行擦拭、整理,保證儀器設備在正常的狀態下,對于搶救藥品、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避免出現過期、損壞等現象的發生,避免耽誤搶救的時機,進一步優化護理流程。
很多護生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家庭的影響及本身具有的優越感,導致其缺乏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1]。而且進入ICU實習的護生生源不同、學歷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護生的個人素質不同、護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已輪轉科室不同、對待臨床實習的認知和態度各不相同。
2確定教學目標
與護生互動,共同制定帶教計劃,確定教學目標。明確具體的帶教目標并制定標準。讓護生了解ICU的相關概念,收治病人的原則,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熟悉各班次工作程序;掌握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輸液泵等儀器的操作程序;掌握心肺復蘇術和動脈血氣標本的采集方法;基本掌握血液動力學監測方法;掌握內,外科常見危重疾病的護理要點;掌握ICU常用藥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3制定教學計劃
3.1熟悉病房環境
詳細介紹病房的布局(治療室、配制室、倉庫以及病房病床的布局);然后介紹各種物品及急救藥物的放置;并介紹各班職責以及各項規章制度等,使護生對實習環境有全面的了解,讓其盡快了解并熟悉ICU的工作性質,融入ICU的工作氛圍。
3.2根據對護生的初步評估,了解護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可通過以下問題初步了解。
護生的年齡學歷;護生已輪轉的科室;護生對護理的基本理解;護生基本的家庭狀態;護生最想學的知識;通過觀察護生與病人基本交流和態度初步了解護生的性格;通過提問ICU基本知識理論了解護生的理論基礎。
3.3按照護生存在的問題排出首優問題,次要問題,根據存在問題給出相應措施。
3.3.1對自己從事的專業不熱愛從事護理職業的社會認可程度較低傳統觀念對護理人員缺乏理解和尊重,認為疾病的治療與康復醫生是關鍵、決定因素,而護理人員從事的是簡單、機械的執行醫囑。包括病人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態度,使護生產生不平衡心理,認為護理工作無出路、沒奔頭,被人瞧不起,挫傷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2]。對于這種護生就算有再好的帶教計劃和帶教措施也無濟于事。作為帶教老師,要用事實讓護生了解護理行業的服務理念和存在的社會意義。善于表揚這樣的護生、激勵護生、引發其內心的進取心,注意發現其身上的優點,給予真誠的肯定。讓其在實習過程中找到成就感,對護理工作產生興趣。
3.3.2表現出強烈的逆反心理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容忍力和耐力較差,經不起挫折和批評。表現對在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上刻意的不聽安排。因此,在日常帶教中對于護生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應客觀分析原因,針對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合適的批評方式;同時要給予正確的示教。在實際帶教中以引導護生的正確行為方式為重點,適當地忽略其不當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更易于培養其正確的行為。善于傾聽護生的意見,對護生情感的釋放和表達應以真誠、理解和靄的態度去對待。尊重護生的個性需要,給護生提供發揮其學習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的機會。同時,帶教老師還應成為護生學習的促進者、鼓勵者、幫助者和朋友,正確指導護生掌握獲得知識經驗的有效途徑。
3.3.3理論與臨床實踐較差基礎文化知識較薄弱,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在工作中多數護生不能將學校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對臨床相關基礎理論和專科知識掌握不全面。ICU繁多的設備,護理操作,開展的許多專科護理新技術、新項目使護生望而生畏。對這樣的護生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4實施教學計劃
4.1第一周幫助護生適應ICU環境,了解ICU的文化和特點。帶教老師與護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獲取護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了解護生的年齡學歷,已輪轉的科室,護生對護理的基本理解,護生基本的家庭和生活狀態,通過觀察護生與病人基本交流和態度初步了解護生的性格;通過提問ICU基本知識理論了解護生的理論基礎。根據所了解的內容滿足護生的心理需求,與護生共同制定學習方案,告知護生ICU的教學目標。
4.2每天學幾點,把ICU的教學目標分解成二十至二十五個小點,每天掌握一二點。下面以吸痰為例:2010-8-24安排護生下班后從教材中了解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2010-8-25示教吸痰的標準操作,讓護生評價整個操作的優缺點,由帶教者說明其評價存在的問題和可取之處。再由護生動手練習吸痰的標準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帶教者放手不放眼,及時指出護生操作過程中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給予適當的鼓勵和糾正。在臨床操作中應該給護生足夠多的機會練習所學的內容。2010-8-30經過反復練習,可由護生再次總結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表達出操作練習后對吸痰的不同理解。以這樣的一個學習方案,應用于其它知識點的學習。每周一次小講課,每周一次給護生機會提出對帶教老師的的希望和要求,在科內組織一次護理查房,書寫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在出科前進行一次綜全性的理論和操作考核。
5帶教計劃實施效果總結
5.1在整個帶教過程中運用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所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和自我實現。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激起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內心的強大動力,使他們自覺自愿地與老師配合,努力完成實習任務。
5.2在知識傳授中把學生和帶教老師放在同等的地位,創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氛圍。激發護生的創新能力,但是通過帶教老師的指導減少其創新的盲目性。
5.3在帶教過程中運用了理論的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讓護生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根本上認識一項操作和所學理論知識的本質,在臨床上能更好的靈活運用。
5.4建立在一帶一的基礎上,運用了整分合的原理。整體把握護生的狀況,分步解決護生存在的問題,綜合性的考核護生在ICU完成的學習目標。
5.5護生在與帶教老師的不斷互動和溝通中陪養護生的溝通能力,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避免護生產生畏懼心理,使其自由的展現所能,完成臨床實習。
5.6每天以作業方式安排護生掌握理論知識,在第二天中教會在臨床中應用的方法。能給護生一定的壓力,陪養護生養成每天學習的習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122-01
ICU集中收治各類重癥病人,搶救機會多,急救儀器復雜,護理人員操作多,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在目前ICU存在嚴重護理人力不足及護士缺少常規化、系統化的崗前和在崗培訓的情況下,同時隨著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風險管理在醫療、護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彰顯,我們在遵循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基礎上,實施ICU風險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具體介紹如下:
1 方法
1.1 確認和識別ICU常見存在的和潛在的風險問題:組織各級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管理識別。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識別,可以防患于未燃,對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進行預見。通過不斷培訓,讓護士了解自己在目前工作中以及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面臨的風險,時常在其出現前警鐘長鳴,降低風險的發生[1]。護理風險主要包括:科內業務培訓滯后;護理人員應急處理能力低;急救儀器的操作不熟練、儀器保養維修不善;搶救藥物不熟悉;護理記錄不及時、不仔細;各種管道處置不合理;新藥的不斷出現;危重病人轉運存在風險;搶救物資設施管理不善等不安全因素。
1.2 針對存在或潛在的護理問題,制定防范措施。
1.2.1 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如:危重病人護理查房制度、儀器檢查登記制度、藥物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培訓制度、危重病人轉運制度等等。同時規范各種操作流程。例如:在以前科內遇到搶救病人,大家一哄而上,顯得雜亂無序,同時延誤病人搶救時機。針對這種狀況,護士長及時組織大家討論,制定搶救定位流程,現在通過對搶救定位的培訓,人人皆能熟練掌握該項技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1.2.2 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風險管理制度、責任心教育、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學習。科內建立業務學習制度、外出學習報告制度。凡外出學習的人員回來后均要組織講課和示范,每月組織考核,與獎懲掛鉤。
1.2.3 作為管理者要組織科內護理人員一起討論和調查分析,確認存在問題,做到全員參與,集體制定相應措施。人人明確本月或本季度科內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問題是什么,如何執行。
1.2.4 提高管理者本身的風險意識和業務素質,管理者本身要通過多種渠道學習相關的醫療法律法規,醫療護理風險管理知識,同時通過繼續教育和自學相結合,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
1.2.5 管理者要有預警計劃,在人力安排和醫護協同服務等方面協調管理。發生缺陷及時查找原因,落實持續質量改進措施[2]。
1.2.6 采取走動式管理,對責任心不強,業務能力較差的護士、新護士、實習護士等到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強檢查、督促、指導。對潛在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快速制定簡易操作的措施,防止風險的發生。每天提前和推遲半小時上下班,檢查下級護士對科內制定的制度措施落實執行情況。同時利用晨間大交班的時間,了解各危重病人的病情,對潛在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如我們曾經遇到給一位氣管切開并行機械通氣的病人翻身和肺部物理治療時,氣管套管突然滑出,造成病人窒息,經搶救挽回生命。事實上在操作前評估到竇道未形成的病人,護士長經利用晨間大交班的時間,提出防范措施,同時與醫生溝通,引起大家重視。與此同時,護士長利用場景訓練,培養年輕護士的評判性思維。
1.2.7 充分借鑒他科科學管理的經驗,對每季度護理部各科護理質量檢查中存在的問題與科內自查的問題,進行歸納終結,查漏補缺,制定防范措施。如在以前護士使用心電監護儀時,經常會出現病人電極片長時間不換、使用血管活性藥時自動測量血壓袖帶與氧飽和度放在同一肢體測量,影響數值準確性等等。現在通過培訓后人人明確使用心電監護儀的注意事項。
1.2.8 重視家屬探視機會,利用此時間與病人及家屬進行交流溝通,由于ICU病人病情重、變化多、各種侵襲性操作頻繁,有時病情需要須用約束帶固定。家屬會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往往會提出異議,這就需要做好溝通工作,取得理解與配合。
1.2.9 成立六個質控小組,如:儀器檢查維護小組、藥物檢查登記小組、院感控制小組、管理小組、病歷檢查小組、業務培訓、帶教小組。制定各小組職責及建立檢查登記制度,護士長每周檢查一次各小組工作落實情況。
2 效果評價
我們自對ICU常見的護理風險問題采用持續質量改進原則以來,取得病員和護士互利的效果。各級護士風險意識有了明顯提高:責任心加強了,病情觀察到位了,近年來醫療糾紛發生率也下降了;護理人員在進行各種有創操作時均能事先告知家屬或病人該操作的危險性,并記錄在病歷上;醫療收費投訴率為零;在崗的護理人員對ICU儀器操作和檢測熟練;交接班制度落實到位。
3 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是一個永恒的目標。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通過計劃、執行、監督和評價的方法,不斷評價措施效果并提出新的方案,使護理質量循環上升。“醫療風險,無處不在”的特點,決定我們如何認識和防范醫療風險,盡早盡快預見、識別風險,鑒定、評估風險。努力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錯誤,從根本上堵塞醫療差錯和事故的發生渠道,健全管理機制。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可以有效避免醫療事故、醫療風險,有效地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在全體護理人員的支持和參與下,完成對整個風險管理的過程,提高護理質量,保證病人和護士安全。作為護理管理者要明確ICU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面監測。參照醫療護理流程和規范進行檢查,不斷改進和制定風險管理措施,杜絕差錯事故發生。
風險管理是指各單位進行識別、衡量、分析、處置存在的護理風險,以實現最低的醫療成本,確保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1]。ICU是對患者實施治療搶救的重要場所,其護理工作要求相當高,且難度較大,導致潛藏各種日趨明顯的風險。因此,必須及時防范護理風險事件,才能確保護理安全,降低護理事故發生率。為了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對收治的ICU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12例ICU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患者115例,女性患者97例,年齡在44~60歲,平均年齡為(50.64±4.68) 歲。同期收集212例ICU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98例,年齡在43~60歲,平均年齡為(50.06±4.63) 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可比性。本科室共有護士20 名,其中主管護師2 名,護師8 名,護士10名。
1.2方法
1.2.1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在ICU護理管理中,成立質控小組、藥療組、儀器維護組、消毒隔離組等,并明確各組組長的工作職責及標準。定期召開1次/月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會議,進行分析不良事件原因,討論并加以改善系統和流程中存在的風險,制定出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案,切實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1.2.2落實三級護理質量控制 管床護士負責管理患者的一切活動行為;護理小組長負責記錄本組護理質量;各組的組長必須加強重點人群、重點環節的檢查,全面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護理質量。同時,不斷健全完善ICU科室的規章制度,及時防范護理施工的出現,增強護理的安全性。
1.2.3識別護理流程潛在危險因素 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對減少護理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增強護士對護理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在給藥環節、高危藥物注射、各類特殊管道護理、輸血等高危技術操作環節中,靈活應用失效模式進行分析潛在的危險因素,從而制定出全方位的防范對策。
1.2.4提高ICU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在護理中結合ICU室實際情況,進行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合理安排護理任務,全方位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崗前以及在崗培訓,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與綜合素質。另外,加強安全護理培訓,建立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使工作人員形成強烈的風險意識,增強護理書寫的規范性,以降低護理差錯率。為了提高護理工作的積極性,可建立激勵機制,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彌補工作中的缺陷。
1.2.5護理風險控制 ICU科室必須定期組織護理查房活動,展開操作示范和技能考核,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同時,落實導師制,提高醫護人員對儀器操作的熟練程度,嚴格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加強護理記錄的管理,在發生訴訟或糾紛的情況下,提供有效的法律證據。對于ICU重癥患者必須根據其病情變化,結合患者大出血、窒息等突發事件,進行擬定斷風險預防機制,不斷完善應急處理流程,加強輸血、抗生素等合理應用管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投訴率、差錯率、風險率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投訴率、差錯率、風險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對比兩組患者病房護理質量情況 研究組護理人員在服務態度、應急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操作熟練程度、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等方面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醫療風險管理專家指出[3],臨床活動中難免會存在風險,其臨床活動存在著風險與效益密切密不可分。ICU護理管理中潛藏的風險,主要如下:①缺乏完善的護理制度。衛生部新制度不斷出臺,給ICU護理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由于護理人員沒有掌握新規章條例,無法嚴格遵循護理規范標準,造成了護理事故的發生;②護理人員自身隱患。由于ICU科室工作量較大,強度高,容易引發護理事故。護理人員責任心淡薄,約束力較差,對儀器的正確操作部熟悉,護理記錄書寫隨意等。同時,與患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護理工作低下。
因此,針對IUC護理中潛在的風險隱患,從而提出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降低護理問題發生率,防范護理風險的出現,從整體上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樹立醫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風險管理的主要任務在于降低風險中人為及系統因素,減少組織上的風險,確保醫療質量的提高。ICU患者病情復雜,創傷較大,各種侵入性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作為ICU護理人員必須具有充分的急救知識,熟練操作監護、搶救儀器,全方位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等。通過以上研究表明,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服務態度、應急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操作熟練程度、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等方面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投訴率、差錯率、風險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ICU護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護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各種護理操作程序的規范性,從根本上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確保患者身心健康,有效地降低醫療風險發生率,最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2(b)-0152-02
重癥醫學科是現代化醫院中收治急危重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專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變化快,護理技術含量高,以及封閉性的管理方式,要求護士不但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監護急救技術,還應具備較好的人文關懷、交流溝通等能力[1]。
最近,筆者對ICU護士綜合素質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采取電話聯系、信函索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蘇、魯、冀、豫、遼、皖、贛、湘、浙、京、滬等省市的13個三級醫院的ICU護士綜合素質進行了調查分析,認為ICU護士的綜合素質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必須認真對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1 當前ICU護士綜合素質狀況
調查中,筆者從品德修養、理論基礎、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和職業形象5個方面設置30個問題,共發出調查問卷1 120多份,回收864份,從8家三級醫院索取到近兩年來對ICU護士的理論和專業技能考試成績匯總統計表,11家三級醫院近2~3年的ICU護士培訓實施計劃和工作總結等材料,對從事5年以下的ICU護士綜合素質情況進行了調查。據調查分析,各家醫院都十分重視ICU護士綜合素質的培訓和提高,當前ICU護士綜合素質總體情況是好的,基本能適應現階段ICU護理工作要求。但ICU護士綜合素質也呈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和不足,存在著與醫療科技進步、患者對ICU護理新要求、ICU工作新模式及護理新技術新儀器的大量使用等不相適應的問題。調查統計和分析結果:ICU護士的綜合素質五方面有近25%達到優秀,有37%達到良好,有48%的ICU護士綜合素質不及格。5個方面只有職業形象優秀率達62%,其他4個方面的優秀率都不超過50%。由此可見,ICU護士的綜合素質整體偏低,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直接關系到ICU的護理質量和安全。
2 ICU護士綜合素質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基本條件偏低。從調查統計來看,ICU護士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統計第一學歷:本科以上學歷的占5%,高考的大專學歷占38%,初考連讀大專學歷占45%,初考中專學歷的有12%。初考大專和中專學歷的普遍專業理論基礎較薄弱,技術技能不全面不熟練,在各家三級醫院理論和專業技能考試成績偏低的ICU護士中占85%左右。
二是選拔用人把關不嚴。ICU護理工作特殊,對綜合素質要求更嚴格,應該把那些事業心責任感強、文化素質高、技術技能好等綜合能力強的挑選進ICU工作。但實際選配ICU護士工作中,往往因受各種因素影響,在選擇ICU護士時降低了標準,有的就沒有評選的標準,造成選進ICU的護士綜合素質良莠不齊,甚至把一些文化素質低、專業技能弱、責任感不強的護士選進或調入ICU工作。
三是在職培訓存在缺陷。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是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但目前我國專科護士培訓正處于探索階段,多強調理論和技術操作能力的培養[2],而對ICU護理工作別需要的人文關懷、交流溝通技能技巧灌輸培訓不多,對如何有效地獲取知識的能力、情緒的調節與自控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則很欠缺等。
3 提高ICU綜合素質偏低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ICU護士選用標準和綜合素質評價標準。ICU集中了現代化的監護與急救設備,集中了危重的患者;護士既是先進儀器的使用者,又處于搶救患者的第一線;護理質量的優劣是ICU救治工作成敗的關鍵之一。如何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使沒有接觸過ICU工作和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及正規指導的護士盡快地掌握危重癥的監護技能,實現從無經驗的護士成為合格ICU護士的角色轉變,關系到ICU護理隊伍的建設和護理質量的高低[3]。因此,對選用ICU工作的護士和綜合素質要有一個考核評定的標準和辦法,制定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評價表,采用自評、互評方式,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反饋、教育、引導和管理。這樣就有利于全面客觀地評價護士綜合素質,有助于提升護士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護理團隊的合作能力,最終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二是建立ICU護士繼續教育和專項培訓有效機制。開展ICU護士的繼續教育和專項培訓工作,必須要有有效的機制作保障,包括建立專門的課程內容、時間保障機制和考核獎懲制度等。ICU護士除參加其他護士培訓外,每1~2周進行1次培訓課程,全年共計36次,其中理論授課24次,復雜疑難病例討論12次,操作技能培訓12次,考核6次。授課內容涵蓋有效的護理評估、及時準確的病情觀察要領、ICU醫院感染控制指標、危重患者常見護理并發癥的預防、科室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三基本應知應會、各種檢查的正常值等;技能與考核的項目主要有ICU內各種儀器的使用與維護、各種常用的操作流程、服務流程以及搶救流程等。
三是著力解決ICU護士綜合素質存在的重點問題。從分析中可發現,當前ICU護士最缺少的是基本功和一些專業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須統籌安排,集中力量,突出抓一些重點和薄弱環節的學習和在職培訓。一要把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二要打牢專業理論基礎當作關鍵;三要把錘煉心理素質作為當務之急;四要把提高技術技能經驗作為核心。通過扎實有效的培訓,ICU年輕護士綜合素質低的問題一定能得到快速解決。
4 結論
ICU年輕護士的綜合素質提高應兼顧專科相關的護理理論、臨床能力、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4]。大多數學者認為專科護士同時具有五個角色,包括臨床專家、管理者、教育者、顧問和研究者[5-6]。重視和加強對ICU年輕護士綜合素質的培養勢在必行,必須要以以上幾個方面為抓手,提供全面的培訓方案,推進ICU年輕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保證護理質量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萍,肖江琴,江靜云. 理論與實踐交叉的培訓模式用于ICU專科護士培訓[J]. 中華護理雜志,2009,44(9):829-830.
[2] 權明桃,游恩麗,江智霞,等. 體驗式教學在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貴州醫藥,2011,35(6):569-571.
[3] 張萍,孫玉蓉,王偉. 規范化培訓教程在ICU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23):159-160.
[4] Morrison JD. Evolution of the period 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J]. AORN J,2000,7221:227-232.
1 ICU潛在的護理危機表現
1.1 質量危機:由于ICU護理工作繁忙、瑣碎及操作的重復性,而患者情況千差萬別,病情變化多端,出現過失或差錯在所難免。不良后果嚴重的為嚴重缺陷,甚至引發護理危機。據調查[1], ICU發生概率較高的嚴重缺陷為給藥錯誤、意外拔管、皮膚黏膜損害,都直接影響治療質量,甚至加重病情,延長住院時間。
1.2 人文危機:ICU的強化治療和救治模式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但同時也導致醫療過程的“人性化”淡薄,ICU由于患者的特殊性需要進行大量技術型護理操作,但這些操作對于患者而言僅僅是一種機械性護理,護士機械的忙碌與緊張的工作,常常忽略其內心感受和精神需求;一些常規性的操作比如、約束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1.3 護屬危機:患者入ICU后, 家屬一是不能及時了解患者病情,二是無法陪伴在患者身邊, 時刻對患者掛念擔心,處于一種極度焦慮的狀態,而護士忙于各種操作往往忽視或冷淡了與家屬的溝通,一旦達不到他們所預期的護理效果,就容易與護士發生糾紛,爆發危機。
2 ICU護理危機管理的策略
危機管理的實質就是在危機爆發或在其發生實質性的危害以前將它弱化或消除,或者在危機爆發以后采取正確的措施來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小其對科室以及患者的損害。那么如何進行科學的危機管理呢?法國管理學家費堯曾說過,管理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是相互聯系的運動過程。4R管理框架是危機管理的基本框架之一,在危機管理的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管理者應該考慮如何縮減(Reduction)危機情境的發生,如何做好危機管理的準備工作(Readiness),如何規劃以及如何培訓員工以反應危機局面(Response)并從中盡快恢復(Recovery),這四個方面(4R)構成了基本的危機管理。針對于此,在ICU的護理危機管理時可采取以下措施:
2.1 強化全員危機意識:科學的危機觀不僅僅反映了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而且也是策略化處理護理危機的保障,只有重視護理危機,才能對護理危機的征兆具有敏感性[2]。目前ICU護理管理的當務之急是增強護理人員的危機意識, 認識到潛在危機存在的必然性和突發性,科室安全管理人人有責,及時發現征兆、苗頭,把危機事件控制在萌芽狀態。
2.2 提高業務素質及溝通交流技巧的能力:人才培養是管理的核心,有研究表明[3],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缺陷、事故的發生往往有著直接的聯系,是維護護理安全的根本,一名合格的ICU護士必須不斷學習,適應危重癥醫學和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現代醫學模式倡導個性化護理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人文關懷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基礎,與醫生、患者及家屬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是專科護士必不可少的能力。
2.3 加強危機的預測與防范,制定危機應急方案危機的發生有些可以預測的,有些卻難以預測。對那些可以預測的,實現采取防范措施,將可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例如護士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都是對危機的預測后采取的預防措施。而對于難以預測的制訂危機應急方案,可以讓護理人員有章可循的地處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風險問題,及時化解危機造成的損害。
2.4 正確處理危機事件:阻止危機的擴散只有隔絕危機的根源,這是危機管理的必要手段。危機發生后,管理者首先要仔細檢討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失誤,是否在人員的安排上存在問題,專業人員是否需要進一步培訓,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加強或改善,哪些方面需要獎勵和保持。對于人為因素引發的危機事件,對當事人的處理應該是“重防輕治”。因為加重懲罰的后果可能是對今后問題更大的隱瞞。正確的做法是鼓勵當事人寫出事件的客觀過程, 檢討每一個細節,使全科護士引以為戒,并在科室組織討論,結合法律法規深入學習,借機查找漏洞,補充完善應急預案。
綜上所述,危機管理最大的意義不是出現后如何應對而是如何防止危機的發生,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清醒認識到ICU的特殊性和高風險性,加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應用危機管理理論指導ICU護理工作,注意與各方面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努力揚長避短、揚利避害,深刻反思已經存在的諸多管理漏洞,消除科室自身的缺點和對發展不利的各種影響因素,做到準備于日常,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 ROTHSCHILDJ M,LANDRIGANC P,CRONIN J W,et al.The Critical Care Safety Study:The Incidence and Nature of Adverse Events and Serious Medical Errors in Intensive Care[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5,33:1694-1700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ICU病房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76例患者于20例護理人員,分為風險管理前和風險管理后兩組。76例患者中男性為45例,女性為31例;年齡范圍為34歲至67歲,平均年齡為(48.5±2.3)歲;20例護理人員中,男性為4例,女性為16例;年齡范圍為20至41歲,平均年齡為(27.6±2.5)歲;工作時長范圍為0至21例,平均時長為(5.6±1.3)年;文化程度上,中專者2例,大專者11例,本科者7例。管理前后兩組患者和護理人員的基本治療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ICU護理中的問題,做對應的護理風險管理,具體操作如下:
要建立風險管理小組,組長有科室護士長擔任,而后下方開展執行小組做具體的操作工作。依據風險管理的的具體程序對執行組長做對應的職責與工作評判標準的規定,例如儀器維護、質量監控、文書、消毒隔離等具體操作中均進行流程規范[1]。同時要將相關護理風險的治療做深入分析,而后做評估研究來有效的做處理措施制定。護理風險檢查需要每周定期進行1次,同時每月要對風險管理情況做匯總分析,對于存在的問題和成果做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從而有效的提升ICU護理管理效果[2]。
對各級護理人員要做各職責的劃分與質量監管評估,提升護理人員對風險的鑒別評估能力,各組長要對風險管理的質量做監測與記錄。對于重點患者、重點護理時間和重點環節做細致的監管,同時對存在的問題做有效的發現與整改[3]。
對于護理中可能發生的潛在危險要做必要的總結和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發現危險的能力,將所有歷年所存在的ICU護理風險事件做分析,同時結合當下護理工作的變化做綜合性的評估研究,有效的做好相關護理人為操作、儀器操作、環境等因素做危險分析與預防,積極的提升患者的相關配合度[4]。
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每月均進行風險管理的專業培訓,其內容包括護患溝通、儀器與操作注意事項,護理風險意識以及相關的法律知識,從而提升護理人員意識和能力上的風險管理能力。同時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提升護理人員的培訓積極專業意識,考核包括實操與理論聯合方式,同時讓考評結果與個人績效考核做對接,進一步提升重視程度。同時對于培訓內容也要嚴格考核,選擇專業資質和豐富經驗護理人員,同時讓理論和案例進行有效結合,保證培訓質量,避免培訓內容的枯燥和滯后,要及時根據實際科室情況做針對性的內容安排,提升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5]。
護理工作要做好風險預案,一旦有窒息、大出血等問題能夠迅速做好搶救處理,規范應急操作流程,同時要做流程的必要簡化,對抗生素和輸血等應用做合理管理,及時的挽救患者生命,保持快速的反應機制。護理操作的相關文書要保證規范的記錄,提升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記錄要客觀、細致、真實與完整,確保每項記錄到位,對各項治療、檢查與操作的情況做有效的記錄管理,對其效果做有效反饋,如果遇到緊急情況處理,事后要做好補錄,同時要保證護理記錄與醫囑做好統一。操作要密切做好患者家屬溝通和統一,在病情快速變化中,要快速的提升溝通效率,減少風險發生率,要嚴格做好書面和口頭相關形式的家屬傳達,對病情的變化要及時的通知,減少醫患糾紛。
護理質量上完善質量監督機制,對于風險問題能夠有效的做好預防監管,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及時的糾正不當處理,同時對相關環節的操作做好事先的管理安排。確保所有護理人員都保證對其職責的高度重視,做好日常護理的各環節監管強度,同時不會干擾到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安排專人做監督糾正指導。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在溝通技術、責任心、文書規范、操作純熟和應急處理能力各方面的護理質量評估,同時觀察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情況,采用百分制調查表,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分至90分基本滿意,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率為60分以上群體總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以p
2 結果
表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注:兩組對比,p
表2:兩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估情況
注:兩組對比,p
在護理滿意度上,管理前為94.74%,管理后為84.21%,p
3 討論
ICU中聚集了大量的重癥患者,其面對著是生命的威脅,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有生命危險甚至死亡。同時由于ICU中不能有家屬陪伴,更多的陪護需要護理人員進行,因此其風險更大,需要做好更多細節的處理,要充分的意識到危險問題,而后做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從而提升護理質量,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在護理風險管理中,除了要加強護理工作的嚴肅性,同時也要積極的提升護理團隊人員之間的配合度,保證良好的團隊默契程度,對于護理工作要保持和諧互助開展。一方面要明確各自的職責,提升各自對工作完成的質量,同時也要加強護理人員的互助,特別是上級護理人員要有效的指導糾正下級護理人員的工作開展,做好監督管理,提升護理人員操作的謹慎程度,同時也可以通過護理人員之間的互助可做,提升護理操作的質量,減少護理的疏漏,團體合作保證護理質量提升的統一目標,不可造成不良競爭的護理團隊氛圍。本研究中,在護理滿意度上,管理前為94.74%,管理后為84.21%,p
參考文獻:
[1]羅躍全,王慶梅,郭繼衛,黎寧. 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4,04:442-444.
[2]李夏. 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4,07: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