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6:56: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外貿進出口業務流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應用英語專業(外貿英語方向)是一個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專業,它不僅要求從業者具備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還要求從業者具備豐富的外貿專業知識和熟練的進出口業務操作技能。如何將外語語言教學融入到外貿崗位的各個環節,突出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職業動手能力,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效融合,是高職外語教師們長期探索的一個問題。
一、教學目標
1.崗位技能
通過對進出口業務流程的分析,我們將進出口貿易的流程大致分為交易準備、交易磋商、簽訂合同、履行合同、制單結匯、核銷退稅、存檔備案等7個模塊,與此相對應,我們將外貿崗位分為外貿業務員、跟單外貿單證員、報關報檢員、物流貨代員等5個工作崗位,每個崗位均有對應的執(職)業資格證書和外語語言應用能力要求(如,從事外貿業務員、外貿跟單員、報關報檢員工作的學生英語水平必須達到CET-6水平)。
2.教學目標
參照上述崗位技能,在完成總體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就業意愿,因人制宜,設置不同的個體教學目標,將課程教學效果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1)外語應用能力
通過外貿英語專業教師的課堂授課和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等外貿崗位外語應用能力的綜合訓練,學生基本掌握專業外語的應用;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畢業時基本能通過CET-4考試,部分準備從事業務員、跟單員、報關報檢員工作的學生必須通過CET-6考試。
2)外貿職業技能
(1)通過網絡教學和常用辦公設備的使用,培養學生運用網絡和現代化辦公設備處理進出口業務日常事務的能力。
(2)通過實訓中心訓練、外貿業務模擬、業務軟件操作等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從事交易準備、進行交易磋商、簽訂、履行合同的基本能力。
(3)通過交易準備、頂崗作業和跟單實習,培養學生市場調查能力、崗位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素質,具備一定的溝通與協調能力。
(4)通過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以及跟單作業的模式,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外貿職業道德
通過課程學習和各種實踐環節的訓練,讓學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模式
工學結合的根本在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我們通過請企業人員來校講課、派教師(學生)到企業實習,業務利潤共享等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擴展和密切與行業企業的聯系。
1.校企結合
模式一:進出口平臺共享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外貿實訓中心以湖北某外貿公司名義配備中國電子口岸、榕基易檢等進出口業務操作平臺,并以該公司名義對外開展進出口業務。學生分成若干實習小組后在專業教師帶領下,通過實訓中心操作平臺去尋找客戶,進行交易磋商,并以該外貿公司名義與境外客戶就某種商品的購銷達成協議。然后,外貿實訓中心教師帶領實習學生自籌資金、自籌貨源、自行以外貿公司名義報檢、報關、裝船出口,最終由外貿公司的專職核銷、退稅人員辦理收匯核銷、出口退稅等手續并收取一定的業務管理費用。
模式二:網絡同步制單
外貿實訓中心通過與外貿公司共用的進出口業務操作平臺及互聯網絡系統,由專業教師和實訓中心指導教師帶領實習學生同步參與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活動及業務流程各環節的模塊操作和相關單證制作,通過網絡系統,有效地實現了外貿實訓中心模擬仿真教學與外貿公司的實際業務操作同步。
2.工學交替
1)企業進校園,崗位目標明確化。
引進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操作平臺。學生在專業學習期間即可直接參與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活動,實現崗位技能要求與教學目標的零距離接觸,崗位目標明確。
2)技能進教室,學習目標具體化。
調整課程設置、具體教學目標,將崗位技能要求直接引入課堂教學,將課程教學與外貿職業資格考證有效融合,學習目標和就業方向具體化。
3)實務進課堂,業務流程可視化。
實訓中心通過合作公司進出口業務操作平臺,自籌資金、自尋渠道、自行簽訂進出口合同,學生分成若干業務小組,在專業教師帶領下開展真正的進出口業務活動,工學交替,做到了業務全程的可視化。
4)同步制單
外貿實訓中心通過與外貿公司共用的進出口業務操作平臺及互聯網絡系統,由外貿專業教師和實訓中心指導教師帶領實習學生同步參與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活動及業務流程各環節的模塊操作和相關單證制作,通過網絡系統,有效實現了外貿實訓中心模擬仿真教學與外貿公司的實際業務操作同步。
三、考評體系
1.評價體系
1)外語語言能力
以學生參加CET-4、6考試的成績以及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的外語應用能力為考核標準。
2)崗位職業技能
“進出口貿易實務”、“外貿制單”、“報關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的三門核心課程,對應國家“外貿業務員”、“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等外貿執(職)業資格考試。本專業的崗位技能以學生取得國家相關行業執(職)業資格為考核標準。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將課程與考證、教學與就業有效地融合,實現了“一教多證”的多元化教學目標。
3)綜合能力
(1)就業自信心
通過外語語言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學生有了一技之長,就業自信心顯著增強。學生的外語水平雖然不是很高,但能夠勝任一般的交流要求;通過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及各項職業技能的強化訓練,學生可以了解、掌握外貿工作的各項技能,并通過自身努力拿到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近三年的學習和實訓,自然地完成從學生到勞動者的心理及身份轉換。
(2)創新能力與敬業精神
外貿實訓中心的建設從形式上強調職業性,從運作上講求工位性,將職業道德教育與敬業精神的培養融入日常訓練之中。校外實訓及外貿項目設計,要求學生在對某一業務及其流程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及所掌握的職業技能對業務內容及操作流程加以分析、補充和修改。這種教學模式既加深了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和熱愛,又調動了學生的潛能,有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職業素質與敬業精神的培養。
(3)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實訓中心的實踐教學、校外實習基地的實習及項目設計式教學,學生在具體業務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顯著提高,外語語言及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
2.考核體系
專業課程的教學考核根據學生出勤、紙質與電子作業、實習報告、實踐操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以考查專業理論應用能力為主,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外貿崗位技能的測試。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
[2]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6,4,28.
[3]李占軍.“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探索.職教論壇,2006,9.教研.
在這次實訓中我們所做的單證有:制貨物運輸投保單、制一般原產地證、制普惠制產地證、制貨物出運委托書、制出口貨物訂艙委托書、制海運提單、制商業發票、制裝箱單、制匯票
本次實訓的主要目的是:是為了提高我們制作常用外貿易業務單證和熟悉進出口業務一般流程,識別和加強單證業務操作能力的訓練而進行的.讓們進行比較系統的外貿業務綜合技能訓練,采取仿真模擬實際業務流程,一環套進行業務操作訓練,為以后從事實際進出口貿易工作,實現零距離上崗作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6-0087-02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較扎實的英語應用能力、熟悉并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理論知識和從事國際商務活動所需的業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外貿類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課程。而《進出口業務》課程更是外貿類課程中的核心課程。傳統的進出口業務課程的教學語言和教材基本上都是漢語,而現實中國際貿易業務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要求又較高,這就造成了該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生未來就業要求之間的矛盾,因此,該課程的雙語教學勢在必行。
一、進出口業務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符合本課程自身特點的需要。《進出口業務》是外貿類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也是商務英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是一門研究國際商品交換具體過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涉外性和實踐性。從內容上來看,《進出口業務》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即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簽訂及內容,而進出口業務中從“交易準備——交易磋商——合同簽訂——合同履行”,每一步驟都離不開英語的應用,其中合同(Contract)條款的磋商與訂立、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的審核、提單(Bill of lading)、匯票(Bill of exchange)、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裝箱單(Packing list)等出口單據的制作必須直接用英文來表達。如果不能熟練地應用英語,進出口業務就難以實現。因此,從其性質上來看,不僅要注重實踐性、涉外性,又要強調對英語應用的熟練性和專業性。
(2)傳統的漢語教育教學模式嚴重影響進出口模擬實訓的效果。進出口模擬實訓以進出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將課堂教學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利用電腦及其網絡,在模擬的國際貿易環境下,精心設計、組織了進出口業務的各個環節。它的目的就是強化學生用英文掌握進出口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程序,提高學生的英文運用能力。筆者在多年的進出口業務課程教學實踐中發現,單一的漢語教學雖然能使學生了解進出口貿易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程序,但學生不習慣用英語思維與操作,在進出口模擬操作實習中,很難自如的用英文草擬建交函電、發盤與還盤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確、規范的出口單據,尤其看不懂用英文開立的信用證(L/C)基本條款,不熟悉信用證(L/C)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談不上按照信用證(L/C)的審核原則,對照有關合同進行審證、改證,嚴重影響了進出口模擬操作實訓的效果。
(3)培養外向型復合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強,對國際經濟與貿易方面人才不僅需求數量劇增,并且需求質量日益提高的情勢下,國家對企業的進出口限制進一步放松,企業迫切需要一大批通曉WTO 規則、國際貿易業務,又有很強的英語寫作、翻譯及口語能力的外向型復合人才。因此開展《進出口業務》課程的雙語教學,可以滿足時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商務英語專業的涉外性、實踐性直接決定了其對英語和語言多樣化的特定要求。
2.可行性
《進出口業務》課程主要是在西方的國際貿易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些標準的專業書籍也是用英語寫的。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掌握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熟悉相關的業務操作程序,還要具備與其他國家的人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對外貿函電和單據進行熟練操作的能力。因此,應結合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資源優勢與進出口業務課程的涉外性與實踐性強的特點,對《進出口業務》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培養“英語+外貿知識”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另一方面還可增強學生用英語思考外貿業務知識的思維能力。
二、構建進出口業務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1.確立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
在《進出口業務》課程中采用雙語教學,首先要明確雙語教學不同于英語教學,英語不是學習的目的,而是學習的工具。雙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外語這種工具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外貿業務流程專業知識的同時形成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從學習語言的角度,而應從外貿各流程之間的邏輯關系的角度來解釋和翻譯概念、知識。
2.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選擇合適的英文教材是雙語教學順利實施的依托,要慎重選擇英語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選擇教材時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認為原版教材能讓國內大學生得到與國外大學生同樣的教育,其實不然。英語原版教材對于國內學生來說過于深奧,國內學生大多都缺乏足夠的英語基礎,學習英語原版教材難度太大。而且,由于國內外教育理念、教學大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英語原版教材在國內無法發揮其在國外大學教育中的效果。筆者認為選擇《進出口業務》雙語教材應立足于國內學者編著的各種教材,認真分析和對比教材之間的區別,既要注重本課程所需基礎,又要對比分析教材內容,邏輯結構;既要考慮跟蹤學科前沿,又要分析其敘述方法和特點。通過分析,避免教材選用出現偏差,影響教學效果,甚至出現將雙語課上成專業英語課的不良結果。
3.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進出口業務》課程內容實踐性很強,同時涉及企業洽談進出口合同、貨物的國際運輸、國際貨運保險、國際貨款結算、對外貿易糾紛處理等多項國際經濟活動,涉外性很強。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案例教學的比例,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國際經濟問題的操作能力。為此,我校外語系從2007年起從上海國際商務中心引進了TMT(teach me trade )教學模擬軟件,以加強“進出口業務”課程教學實踐環節。TMT(Teach me Trade,教我做貿易)實訓平臺有機集成了10套連貫的出口業務實例,從建立業務關系到業務磋商、合同簽訂直至最后的交單結匯善后,涉及國際貨物買賣的全過程,而每一環節又具體包括操作要求、業務反饋、操作提示和參考答案。TMT實習中,學生可依據項目主管的分配,分別進入10家不同的公司進行實習,親手操作一筆完整的出口業務。通過這樣一個仿真環境的項目訓練,較好解決了學生實踐困難的問題,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水平。
4.科學構建雙語教學的評價體系
雙語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是雙語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和難點。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筆者認為雙語教學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首先,試題內容圍繞教材,中英文結合。對于一些比較基礎、簡單的題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答題,允許用中文回答。其次,考核時要把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有機結合起來。平時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課堂提問、小測驗、作業、案例討論等,著重考核學生通過使用英語來理解、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期末考試可采用開卷和閉卷的形式,主要側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系統了解的情況,能否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以及英語在專業知識上的綜合利用情況。另外,還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思考題,考查學生查閱書刊的能力,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類題目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并提出具體要求,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見解。
三、《進出口業務》課程實施雙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1.加強雙語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
培養扎實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是雙語教學實施的保障。雙語教師,是能夠熟練運用英語教授專業課程的高校教師。許多高校紛紛開設雙語教學,但雙語教學要真正成功實施、取得實效,必須解決既懂專業又通英語的雙語教師匱乏這一問題,尤其是聽力、口語表達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在師資力量的培養過程中,必須注重選拔和培養兩不誤。一方面在雙語教學開展初期應大力進行師資培訓,要嚴格選拔外語基礎相對較好同時專業能力也較強的年輕教師講授雙語課程;另一方面是建立對教師的英語強化培訓機制,應該為致力于雙語教學的青年教師創造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可選送一些優秀教師外出進修培訓,采取多種方式來實施雙語教學教師梯隊建設;第三,利用集體備課制度加強教案、教學法、語言表達方式等交流與建設。
2.選擇合適的英文教材
要慎重選擇英語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選擇教材時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認為原版教材能讓國內大學生得到與國外大學生同樣的教育,其實不然。英語原版教材對于國內學生來說過于深奧,國內學生大多都缺乏足夠的英語基礎,學習英語原版教材難度太大。而且,由于國內外教育理念、教學大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英語原版教材在國內無法發揮其在國外大學教育中的效果。筆者認為選擇《進出口業務》雙語教材應立足于國內學者編著的各種教材,認真分析和對比教材之間的區別,既要注重本課程所需基礎,又要對比分析教材內容,邏輯結構;既要考慮跟蹤學科前沿,又要分析其敘述方法和特點。通過分析,避免教材選用出現偏差,影響教學效果,甚至出現將雙語課上成專業英語課的不良結果。
3.處理好英語語言與專業知識的關系
進出口業務雙語教學過程中語言技能的培養與專業知識的掌握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不是相互矛盾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來提高學生利用英語在國際貿易業務中進行交際的能力。單純偏重于語言或專業知識的教學都將無法實現學生知識結構中國際貿易知識技能與英語語言能力的有機融合。在具體教學組織和教學評估過程中,要嚴格訓練學生運用英文來表達外貿知識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
企業在拓展進出口業務之前,首先要有戰略性的全局考慮我方在人、財、物資源方面具備何種實力,存在哪些弱勢?在進軍新業務領域之前,是否已對經濟形勢和經營環境做深入的分析?是否對拓展新業務有明確的戰略規劃?是否有經濟數據的支持以分析和選擇行動方案?是否考慮選取合理的經營模式以充分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獲取經濟效益?是否有對各種經營不確定因素的先行考慮與相應對策?……這些都是企業在行動之前應深思熟慮的問題。本文結合企業現狀,分析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的要點,以使企業能夠有計劃、
有重點地開展進出口業務,獲取真正的經濟效益。
一、進出口業務的政策法律環境及行業分析
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對出口的高度重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發展進出口商貿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別是,隨著市場環境日趨規范,企業依法經營的意識越來越強,現行法制在鼓勵企業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也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施以法律制裁。因此,企業應堅持依法誠信經營,不要因一時的過錯而毀壞信譽,最終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分析外貿企業的行業特征,可以發現其隸屬服務行業的共性,為客戶提供快捷、安全、優質的服務是其主要目標。外貿業務看似繁雜,千頭萬緒,但其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和清晰的業務流程,通過熟悉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行業規則,加上足夠的實踐和經驗積累,應該說深入到該業務領域并不難。應予指出的是,擁有熟悉業務和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人員,保持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商業形象,是在該行業市場中勝出的關鍵。
外貿企業的外向經濟聯系特性,決定了其在報關、制單、付匯、收匯核銷及退稅環節的復雜性。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通過設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類似自由貿易港的區域來簡化相應程序,并對區內的企業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服務和優惠的政策平臺。企業應以此為切入點,用足用好這些特殊區域的政策及資源優勢,更好地保證進出口合同的履行,促進資金的回籠。
二、進出口業務運作及發展的構想
企業可以單獨設立機構或注冊獨立經營實體開展進出口業務。筆者以設立A企業實體為例,闡述如何利用政策、區域的優勢,籌劃進出口業務的運作與發展以實現進出口業務領域的突破。
1、A企業的注冊地點及經營定位
首先應充分了解保稅區的政策法規,關注其優惠政策的導向。保稅區實行“境內關外”的模式管理,其優勢主要集中在海關、金融及外匯、稅收、貿易、物流管理方面。如對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境貨物實行保稅和備案制;對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對區內企業的收付匯實行不核銷政策,即貨物進出境而引起的外匯支出與收入,區內企業無需向外匯局辦理收付匯的核銷手續;對從境外運入保稅區或保稅區運往境外的貨物,免征海關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免許可證;保稅區所有企業擁有國際貿易權,可直接開展國際貿易業務,向國外客商開列信用證;保稅區倉儲企業可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在保稅區內儲存國內外市場需要的商品等。
由此可見,保稅區內企業可簡化企業在報關、收付匯核銷、稅收等環節的操作程序,使進出口業務的通道更為順暢,節約運作時間及成本。考慮到企業未來進出口業務量的擴增,企業在轉口貿易及物流倉儲方面將會存在很大的需求市場。因此,A企業的發展方向及經營定位,宜集中于在國際貿易及物流倉儲等方面提供配套和完善的進出口商貿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借助保稅區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
2、A企業的經營理念及經營模式
針對外貿行業的服務特征,A企業的經營理念應體現其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安全性、快捷性和周到性,并將這一理念融合到企業的運作和發展過程中。所謂安全性,是指保證進出口環節中的資金、單證及貨物的安全性;所謂快捷性,是指應保證各項進出口業務的流程暢通,保證其為客戶服務的及時性;所謂周到性,是指其以客戶利益為出發點,全面為客戶考慮的服務的細節性。好的經營理念能使A企業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通過制度建設來規范和完善各項服務,從而提升服務意識,保持良好商業形象,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與A企業之間應遵循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原則,保證A企業在經營上的獨立性和靈活性。企業可通過績效考核制度實現對A企業的經營業績考核,以達到突出經濟效益的目的。A企業系獨立法人,應按照子企業模式進行獨立運作。企業實體的運作方式強調其在經營和財務上的獨立性,不能沿襲舊有的傳統作法:A企業應有明晰的產權,其高層管理人員應相對獨立,其業務流和資金流也應有明確的界定;A企業應以獨立經濟實體名義與企業簽訂商務合同,承接企業進出口服務項目和業務;A企業應設有獨立的財務機構,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及獨立核算。
3、A企業的人力、經營資源配備及機構設置
A企業因其經營定位為外貿業務,在人力資源配備方面應考慮其“少而精”的特點。由于進出口業務“跑、熟、通”的特點,跑即強調其業務人員在海關、外匯局、銀行、稅務以及客戶之間的跑動勤,聯絡勤;熟即強調其業務人員對有關法律法規、行業規定及業務程序的熟練;通即強調業務人員在實踐和熟悉各項業務的過程中建立了與各管理部門之間較為快捷的溝通渠道。所以,A企業在人才選擇方面,應重點考慮年齡、專業和性格。
企業應為A企業提供資產、資金及業務等經營資源,為A企業的運作及發展營造有利的經營平臺,但應以獲取投資回報作為前提。A企業開展業務的前期,企業應重點在資金、進出口業務份額方面給予支持,培養其市場競爭力;A企業進入規范化運營后,企業應鼓勵其開拓市場份額,通過優質服務來爭取進出口業務,達到真正贏利的目的,實現其長遠的發展。
A企業可根據業務方向和經營范圍進行機構設置,并應考慮其服務業務的連貫性和交叉性,以達到高效、快捷服務的目的。連貫性強調各部門的業務流轉與銜接的順暢;交叉性強調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如各業務部門應保證其單證資料的齊全,以便隨時提供。
三、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應予關注的問題
從對A企業運作及發展的構想中,可以看到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應重點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和資源的各種優勢,采用合理的經營模式,突出靈活性與多樣性,以獲取最大的效益;二是以安全、快捷、優質服務作為開展進出口業務的長遠目標,實現人、財、物的合理配置,進行規范化管理與程序化運作,以打造服務品牌,獲取進出口業務的長期效益。在業務的啟動過程中,企業應關注以下的問題。
1、開展進出口業務是否有前瞻性的戰略規劃
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強調戰略規劃前瞻性的作用,強調戰略規劃與具體行動計劃的銜接,強調通過經營目標的確定和有效的績效考核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進入進出口業務領域是企業多元經營的又一嘗試,所以必須有切實周密的考慮。企業的戰略規劃要結合企業的具體行動計劃,計劃的制定應以規劃為前瞻,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持。
2、應有經濟數據來謹慎預測進出口業務的獲利額
從表面上看,企業的進出口業務似乎有利可圖。但是,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切忌主觀臆斷,而應盡量采用客觀數據來說話。因此,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作出合理、謹慎的經濟預測,是進行決策的前提。企業可在選定的經營模式和行動計劃下,進行各項成本費用的預算,作出經濟效益的預測,尤其對風險成本應有合理的估計。由于進出口業務在報關、收付匯環節集中了較大的風險,因此宜提高其相應的風險成本比例;或可在不同方案中選出最優方案。最終,如果進出口贏利預測并不能達到企業的預期,企業則應權衡利弊,進行取舍。
3、充分預估經濟形勢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
企業應對經濟形勢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作出充分的估計,并考慮回避風險的對策。可以看到,隨著國家法治環境的建立健全和市場環境的逐步規范,企業經營環境中的不規范因素正在逐步減少,企業通過市場經營手段來回避風險的能力在逐步提高。現代企業應對經濟形勢和經營環境中的變數予以充分關注,對經濟變量予以重點分析,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4、關注出口業務的退稅收益
稅法中規定:“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出口和出口的貨物;對外承包工程運出境外用于對外承包項目的貨物;對外承接修理修配業務的企業用于對外修理修配的貨物,都可獲批或特準退還或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所以,出口退稅能使企業獲得最直接的經濟效益。但由于退稅業務的復雜性及政策理解的不一致,企業很可能因資料不齊或不熟悉操作流程而貽誤時機,無法保證退稅成功和退稅資金及時到位。為保證退稅業務辦理的順暢和及時,企業應有先行的準備和考慮。通常是指定專人負責退稅業務,逐步掌握理解政策和熟悉相關的業務程序。企業內部從技術、生產部門到商務、財務等管理部門都有責任保證相關單證、合同、票據等原始憑據的完整性。財務部也應從便于退稅的角度,考慮對出口業務進行單獨記帳核算。退稅業務的資料收集應從企業開始為出口項目購置相關的機器設備開始,避免日后為整理收集資料浪費大量時間。針對其他稅種的退稅業務,企業也應有相同的考慮,爭取用好用足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5、關注進出口業務中人的因素
好的員工是一切業務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進出口業務系服務業,尤其強調員工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商業形象,這是其在市場中勝出的關鍵。企業內部選派的員工應注意避免傳統國企扯皮、拖拉的做派。業務人員首先應在觀念意識上明確其服務企業員工的身份定位,而后在工作中逐步建立服務行為規范。企業也應考慮為業務人員提供能夠充分發揮才能的空間,并結合服務滿意度、業務完成情況等考核指標兌現獎懲,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總之,企業欲開展進出口業務,進行跨行業經營,必須有全面的考慮和權衡。如果僅有片斷性的工作,而沒有系統、連貫的全盤考慮,企業的經營規劃就只能是一紙空文,無法具體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從而無法保證經濟效益的實現和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高等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課程簡介
在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體系中,《外貿函電》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它通過對進出口貿易各環節所涉及到的信函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用英文與外商進行溝通,并能較好地解決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二、高等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教學中存在問題
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諸多高職院校在《外貿函電》的教學中,仍以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完整的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實踐性教學的重視,實驗實訓課時占整個課時的比例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明白在實際進出口業務中如何用英文函電與外商進行溝通,也無法體驗到具體真實的外貿業務流程。
2.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
《外貿函電》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相對本科生而言較弱。英語基礎不扎實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
3.“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
很多高職院校講授《外貿函電》的教師往往是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普遍缺乏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知識,更不用說在外貿公司的實踐經驗,在授課過程中缺少對具體貿易案例的分析。而從企業招聘的有些老師又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不能較好地將其豐富的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本課程就要求教師要具備“雙師型”素質,教師既要具備豐富的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較高的實踐教學的素質。
三、 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教學改革方法
1.理論教學方面
(1) 教學內容模塊化
傳統的《外貿函電》在章節編排上一般遵循:建立業務聯系——詢盤——發盤——還盤——接受——合同——支付——運輸——保險——索賠——仲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內容比較繁雜,很難將其運用到具體工作環境中。應將教學內容模塊化,即將該課程的學習內容分解為若干子模塊, 先把子模塊內容理解透徹, 然后再進行統籌和整合。根據以上主要內容, 筆者擬將其分為三大模塊來進行教學:
模塊1: 交易磋商。內容包括建立業務聯系、詢盤、發盤、還盤、接受、合同;
模塊2: 合同履行。內容包括支付、運輸、保險;
模塊3: 善后處理。內容主要包括索賠、仲裁。
(2)教學組織職業化
在《外貿函電》的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真正體現“職業化”,即實施“角色扮演法”,將真實的進出口業務流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在模擬進出口業務操作流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出口商、進口商、銀行等角色。具體來說,如在交易磋商模塊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進口和出口兩組,各組學生結合進出口業務中的基本概念與業務環節,分角色進行信函的撰寫。學生可以從自身角度自如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英語表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使他們親身感受和了解了進出口貿易操作的內容。
(3) 教學方法案例化
《外貿函電》本身具有較強的實務性質。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收集各外貿公司的真實的業務函電,作為教學案例發給學生。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不能盲目,要針對本專業的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語言水平,選取最適合學生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思考的深度,認識到實際案例的復雜性,提高其全面思維的能力。
(4) 雙語教學
作為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外貿函電》理論上應使用全英教學。但全英教學的前提是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針對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的特點,全英教學法并不適合。因此有必要因材施教。如果在講授專業知識、專業術語的內容時一味追求全英授課,學生可能會反應較慢,很難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首先用漢語向學生講解與本章節內容相關的外貿業務流程和該類信函的寫作方法及步驟。
2.實訓操作方面
《外貿函電》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僅僅有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操作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真正實現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都建有自己的校內實訓室,配備有各種關于進出口實訓方面的軟件。但有關外貿函電方面并沒用獨立的實訓軟件,一般都與單證實訓軟件結合起來。例如世格外貿單證教學系統、億學外貿單證與函電實訓系統等。《外貿函電》課程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仿真軟件,模擬真實的外貿場景,撰寫不同業務場合中的信函,完成從建立業務關系、詢價、報價、還盤、簽約成交、催促裝運、信用證、善后事宜等完整的一筆進出口業務操作。
(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平臺。現在眾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都已經與眾多知名外貿公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學生可到這些公司進行專門的外貿業務實習。這些實習公司同樣可以為《外貿函電》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教師應根據課程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了解外貿流程,熟悉如何通過函電與外商進行交流。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可以為課程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的需要。
3.師資水平提高
(1)提高任課教師的外貿知識
這可以通過加強教師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實現。例如邀請企業具有豐富外貿經驗的專家對任課教師進行定期的進出口實際操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這些具備實戰經驗的專家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給學生傳達在具體的進出口業務中用函電進行溝通的方法。但是光有這點還不夠,教師還需要親自到企業中實踐,有了親身體會才有真切感受。為此任課教師應該到企業中去掛職鍛煉,通過實踐學習積累豐富的外貿經驗。除此之外,任課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圖書館資源,或者向身邊做外貿的朋友請教外貿經驗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2)提高來自企業的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企業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這些教師可以經常將自己在企業的各種成功與失敗的業務經驗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更貼近實際,這些知識比課本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但這些專家可能存在教學能力不高的問題。因此應加強對其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培訓,以使他們能夠更出色地進行教學。例如可以組織他們聽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講課,也可以組織教研室教師聽這些教師的講課,并在課后及時交流意見,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翠. 高職《英文外貿函電》教學模式改革探討——基于外貿業務流程. 現代商貿工業[J],2012(1):99-100
[2] 羅小玲,楊小鳳. 案例教學法在外貿函電教學在中的運用.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J],2011(3):185-186
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為了使自身仍然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實施內部控制是必由之路。內控制度逐漸變成對一個企業的業務活動、經營活動成敗與否的衡量準則。企業出現的不合法經營、會計信息偏離事實以及經營失敗等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缺乏內控機制或者內控機制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效能。由于進出口公司也不例外,因此,對進出口公司內控機制進行研究,發現其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改進策略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一、內部控制的內涵
企業內部控制即企業自身為了確保業務以及經營活動行之有效以及資產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及時發現、防止或者糾正舞弊以及錯誤,力保會計信息完整性、合法性以及真實性而有針對性的在企業內部所制定并且執行的一系列程序、措施以及政策。內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標即將虛假會計信息降到最低水平,確保資產得以完整以及安全,內控之基本目標是盡其所能幫助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公司治理旨在確保公司按照正常軌道高效運行,防止經理或者董事等人對股東利益造成損害。公司只有使治理制度不斷完善,才能夠為企業實現其目標提供有力保障。構成一個完整的內控機制的要素應當和管理者對企業所采取的運營方式緊密相聯,并且和管理過程息息相關,具體來說,包括控制活動、內部監督、風險評估、控制環境、信息以及溝通。實施內控的基本途徑為: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審計控制、實物控制、風險控制、授權批準以及組織規劃控制等。
二、進出口貿易公司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完善
進出口貿易公司所制定的內控制度能夠對財務以及進出口業務環節里特別摘要的控制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在公司運行、經營以及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想上并未對內部控制有足夠的認識,使得內控機制還不夠健全,某些操作仍然沿襲著以往的習慣做法,并未形成有條理、有系統的規章制度,缺乏固定的、科學的流程。而各種制度以及條例是使內控機制得以落實的根本保障,如果制度自身就不夠完善、科學、可行,內控機制就僅僅是一紙公文,成為擺設而無法發揮內控的實效,這對企業長足發展以及日臻完善無疑是一種障礙。
(2)內控觀念較為淡薄
由于會計業務不斷發展,為了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得以穩步發展,有力預防金融風險,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會計制度。但是有些進出口公司會計人員卻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業務操作并未遵循應有的規則,缺乏責任感以及事業心,輕易相信他人,認為同事之間應當相互信任以至于不講原則,將自己業務上對應的各種密碼以及口令等都全部告知他人,相互之間都對彼此的業務以及公司財務狀況了如指掌,使得內控機制的建立與對應的考核之間相互脫節;更有甚者使得內控機制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并未真正貫徹執行,形同虛設,有令不禁以及有章不循現象較為嚴重;少部分公司更是忽視內部控制,并未建立對應的機制,使得業務流程無章可循,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此外,有些公司管理者也缺乏必要的內控意識,這樣就使的公司所建立起來的內控制度并不嚴格,并未形成一種良好的公司內控的氛圍。上述種種情況都可能使公司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
(3)對業務流程缺乏有效控制
進出口貿易公司對應的業務流程主要涵蓋進出口前相應的準備、對進出口合同進行商討、報驗以及備貨、信用證的改正、審證以及催證、租船訂倉、辦理報關以及保險、議付等一系列環節。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進出口貿易公司并未針對上述流程制定相應的內控規則,難以對這些流程進行有效、準確的控制,不僅不利于交易順利完成,使經營目標難以按照預期實現;甚至可能給對方可乘之機,利用對方國家嚴苛的法規條文造成貿易壁壘,抑或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致使我方蒙受大額賠償損失。進出口貿易公司相應的業務流程控制不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單證管理較為薄弱。單證管理決定了索賠、議付以及進出口合同相應的履行方式等環節能否順利實施,是公司對應的進出口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當前很多公司對單證管理并不嚴格而且非常松懈,較為普遍的存在著傳遞不快、職責不明、報關不嚴、流程不暢、處置不當等問題,造成業務流程缺乏應有的控制,給進出口貿易造成了巨大風險。
第二,業務人員全程包辦整個流程。進出口業務自身對應的整個流程和那些制造業有所區別,制造業各個環節分別對應著各自的操作人員,而進出口業務往往是將所有業務以及整個流程全部交由相關人員,這些包辦行為使得公司流程、訂單、客戶等資源載體日益呈現出個人化特征,使得公司不得不過分依賴業務人員,而缺乏對業務流程應有的約束以及控制。
第三,對國際結算方式缺乏嚴格的控制。進出口貿易中,國際上常見的結算方式為銀行保函、匯款、備用信用證、信用證以及托收等,而信用證為舉足輕重的方式,由改證、審證以及催證等環節組成。但是,很多公司并未對上述環節實施嚴格控制,因此難以覺察訂立信用證過程中對方設置的某些陷阱條款以及軟條款,使進出口公司時常蒙受信用證欺詐帶來的損失。
(4)風險控制缺失
很多進出口公司對風險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控制,表現為風險信息滯后、分散、缺失,風險決策的方法以及機制落后,且交易決策具有較大的盲目性以及隨意性,缺乏科學、積極、可行、有效的規避風險對應的措施,財務、經營等部門之間互相沖突、互相脫節。因為管理措施滯后以及管理手段落后,使不少公司遭受了不必要的風險損失。
三、強化進出口公司內部控制的對策
(1)強化內部審計工作
在公司各級工作人員中,審計人員對內控占有特殊而又至關重要的地位。公司內部審計作為內控機制的組成部分,發揮著對內控機制其他環節進行監控之重要作用。現代公司管理中,內部審計者肩負著新的使命以及職責。所以,審計部門對應的工作不再僅限于監督公司內控是否得以落實,同時還應當協助組織經營軟控制環境,協助內控機制設計。管理者應當營造一種積極、健康的組織文化,促使員工在業務活動中自覺向職業道德以及辦事標準看齊。進出口公司應當采取積極措施盡量完善其內控制度,對境內外相關結構經濟管理以及財務活動定期的監督、評價以及檢查,建立重要經濟指標對應的偏離預警報告機制。為了使財務監督切實有效,對境外機構對應的管理人員的離職,實施離任經濟責任對應的審計,而對某些對外合作項目以及合同等,實施單項審計,監督、評估機構所設立的內控機制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是否行之有效,努力健全內控機制,確保公司圓滿完成其預期的目標。
(2)對業務流程加強控制
強化對業務程序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進出口貿易公司所制定的內控機制是否行之有效。業務進出口業務持續時間長、環節復雜并且風險大,所以,公司必須強化對業務各個環節的控制,從根本上改變所有業務都有業務人員全程包辦的局面,減少交易決策不科學的盲目性以及主觀性。如,在出口業務中,針對出口前一系列準備工作、辦理保險、租訂船艙、簽訂合同、報關儲運、收匯核銷、合同磋商、安排生產等環節,公司應當將其所對應的責任層層落實,明確規定其相應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責任部門以及不同環節間互相協調以及銜接等事項,如對逾期卻未退稅或者未核銷的報告和相應處理措施予以明文要求,制定防范套匯、逃匯、騙匯以及騙取出口退回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交易進行井然有序,擺脫公司對相關業務者過分依賴,對交易實施有效管理以及控制。
(3)健全內控制度
制定內控機制旨在確保公司內部相應的經濟業務能夠依據既定計劃順利落實,防止公司內部易于出現的舞弊行為或者差錯,使會計資料保持完整與真實。第一,使憑證流轉流程規范化,加大內部牽制力度。財務管賬時,對審核、開票、記賬、經辦以及審批收付款等財務工作進行嚴格分離。對于收款憑證,財務人員應當開票之后再審核,之后收款,最后記賬和制單。對支出憑證來說,應當報批之后再經辦,經審核以及審批之后付款,最后將其交由會計人員進行記賬以及制單。第二,對授權批準進行控制。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必然會對所有經濟業務予以相應的授權,尤其是在貨幣資金支出方面一定不允許超出審批權限,必須得到領導審批才能夠允許那些大額資金以及貨幣支出,使資金以及貨幣流動完整并且安全。第三,內部會計機制必不可少。對會計記錄準確性以及完整性、會計憑證予以明確規定。對內部會計職責、具體分工、權限以及組織形式明確規定,規范報表、復核賬簿、審計憑證的方法。
(4)強化風險管理
進出口公司對應的風險具有復雜性以及多樣性,且滲透于業務流程的方方面面,因此,風險控制對進出口公司完善內控機制十分必要。首先,對風險控制點予以準確確定,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建立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一是為客戶建立資信檔案,甄別優質客戶,保證交易安全,為進出易打好基礎;二是為業務交易建立跟蹤檔案,規范審核合同之流程;三是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及時發現,及早預防。再次,主動采取措施,積極防范風險,重點在于對合同予以嚴格評審,對合同條款中的細則進行推敲,對其理解進行理性評審。
參考文獻:
[1]歐秀英. 中小外貿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分析[J]. 商場現代化, 2008,(16) .
[2]桂未名. 外貿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J]. 國際商務財會, 2008,(12) .
作者:梁淑君 單位: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了解外貿信函的常用格式和組成部分,通曉各個交易環節的常用專業術語、句型和慣用表達法,掌握各類信函的結構特點和行文特點,掌握外貿函電的語言規范性,能夠熟練撰寫交易各環節的函電,在不同的交易環節通過函電實現相應的業務目的,從而為從事與外貿相關的工作打下基礎。拋錨式教學模式這里的“拋錨”,指的是教師把真實的問題或事例作為錨,引導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并理解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拋錨式也稱為情境式教學,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解的形式來講授各個外貿流程,使內容更直觀,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現在的進出口業務交往中,通訊大都通過電子郵件和傳真進行。
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現象。采用大量真實的函電素材演示,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進行業務角色扮演。學生根據任務分組協作,共同構建問題的意義。教師可以把學生兩人分為一組,分別扮演賣方和買方,讓學生在協作中真切感受到外貿磋商的全過程,并建構認知圖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發揮啟發、引導的作用。而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校正自己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運用外貿模擬軟件為平臺,為學生設置形象、直觀的工作情境。比如使用VTOLW(VirtualTradeOnlineWriting:虛擬貿易在線寫作)軟件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外貿業務流程有效地激發聯想,在各個環節中動手進行函電寫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從模擬中獲得體會和感悟,達到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目的。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到外貿進出口企業實習,實際操作外貿業務往來的函電,為學習提供社會文化背景支持。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完成并深化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情境式教學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實踐中來。教師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點評,并作相應的引導和總結。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在教師的幫助下深化了認識,把外貿知識轉化為外貿技能,促進意義建構的完成。隨機進入教學模式對同一內容的學習要在不同時間以不同方式多次進行,每次的情境都是從不同角度表現學習主題,以使學生對概念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建構學習內容的意義。在外貿英語函電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關于常用的固定表達法和專業術語的強化練習,提高重點內容的復現率,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認識。
在練習中提供一些進出口業務過程中的常見錯誤例子,引導學生發現錯誤、更正錯誤,促進學生思維,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意義適當增加模擬實訓,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的內容,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際操作能力。外貿英語函電的校內實訓以不同的行業為模塊,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熟悉將來就業可能從事的工作領域,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以汽車配件的出口業務為導向,貫通整個外貿函電實訓過程。講解目前廣東地區汽車配件出口主要種類,以及出口面向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使學生對汽車配件這一具體的行業的出口業務流程有一定的了解。類似的,教師還可以依據當地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設計更多的函電實訓模塊,比如餐具、玩具、服裝等。通過對進出口業務各個環節的函電操作實踐,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中的經驗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構新知識。以行業帶動項目,強調高職高專課程的職業功能性。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強對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而且可以檢驗是否真正掌握了各環節的知識點,是否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
外貿單證課程著重講述單證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應用,使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中的信用證審核、單據的繕制及審單技巧。作為一名國際貿易專業的年輕教師,我深深意識到一定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盡自己最大努力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的國際意識,熟悉國際經濟和貿易運行規則、掌握如何繕制單證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而高職院校培養外貿單證操作人才時,應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時間分配、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加強研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掌握進出口貿易知識,更要掌握相應的制單技能,成為一畢業即能上崗的專門人才。
二、當前外貿單證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外貿單證課程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學生外貿工作所要求的制單能力,國內各類院校的經貿類專業都開設了外貿單證課程,然而目前的教材和教學都無法適應外貿工作對學生從事外貿業務的要求,造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重理論,輕實踐。
表現為在教學中,教師講授概念、讓學生瀏覽教材中的單證樣本,然后進行簡單的分
析,這種教學模式比較符合教學規律和師生習慣,可以讓學生學到系統的理論知識,但忽視了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結果是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不知如何下手。
2.重功利, 輕素質。
這是一種浮躁作風,只求“立竿見影”,缺乏長遠打算,表現出來的是重視能立竿見影
的單證填制知識,重視能立即帶來成績的教學方法(如片面追求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資格考試的高通過率),而輕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
3.重典型,輕變化。
外貿單證種類很多,用途各異,不同貿易條件下涉及的單證種類不同,繕制格式上也有
差異,即使是同一種單證,由于貿易條件不同甚至是外貿公司不同,它的填制格式也有一定的差異。目前部分學校只讓學生接觸典型的單證樣本,忽視多樣化和差異化的要求。
三、對外貿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的解決方案
1.外貿單證課程實踐教學框架的構建
在整個外貿單證實踐教學體系中構建三大模塊: 即基礎模塊、綜合模塊、實習與職業技能鑒定模塊。
(1)基礎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其中包括制單材料和單證填制兩個子模塊, 其中制單材料是單證填制的依據, 包括進出口合同和信用證兩個二級模塊。單證填制模塊根據實際業務中單證的特點,按合同的履行程序分成運輸單證、檢驗單證、報關單證、投保單證、結匯單證等五個二級模塊。
(2)綜合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對基礎模塊中的二級模塊進行整合,讓學生分別扮演出口商、進口商、供應商、出口地銀行、進口地銀行。學生作為獨立的經營單位在模擬環境中為了各自的經營目標主動完成工作。各角色可以在既定的規則下自由地進行尋找業務伙伴、交易準備、交易磋商、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等商務活動,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實習與職業技能鑒定模塊。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工作能力,組織學生參加單證員資格考試、報關員資格考試和報檢員資格考試,安排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單證操作短期實習,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激發起學生的實踐興趣。
2.外貿單證實踐教學的實施方案
(1)根據進出口貿易的制單過程制定實踐教學大綱,深入進出口企業調查行業對單證操作的要求,以此設定實踐教學大綱,列入教學計劃,確定單證人才的培養模式。
(2)根據模塊設置進行階段性教學。
①第一階段,基礎模塊教學。對制單材料這一子模塊進行實踐教學,要求學生能閱讀英文合同和信用證等制單材料,并能對不同類型的合同和信用證有所了解,為單證繕制打下基礎。
②第二階段,綜合模塊實踐教學。在第一階段訓練的基礎上,對二級模塊進行整合,讓學生分角色操作一個完整的案例。
③第三階段,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及參加校外實習,一可以檢驗出前幾個階段實踐教學的效果,是否符合單證崗位從業資格的需求,二可以為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做準備。
(3)根據實踐教學的特點,進行開放式的課外教學,建立一個外貿單證課程主頁,為單證樣本提供展示平臺,將進出口業務中的單證樣本經過處理后掃描成圖像后掛至主頁中,讓學生在課外上網瀏覽企業的業務單證,利用這些資料來進行實際操作,加深對單證實務的感知。
3.外貿單證實踐教學的實施保障
(1)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由于外貿單證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方法上不能拘泥于傳統模式,應大膽改革。結合筆者教學實踐,本課程宜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實施項目化教學方法,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 。具體如下:
①任務驅動法。進出口業務單證的制作與使用在真實背景的貿易項目中進行,將一個大項目拆分為若干個任務,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各項任務,這種教學方式重視學生間的溝通和團隊合作精神,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②課證融合法。本課程的教學與全國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職業考證相融合,上課內容與考證內容相融合。我們采取“以考促改”、“以獎促考”、“以考促練”的方法,以成功實施“課證融合”改革,使學生畢業時獲得“雙證”,順利實現就業。
③案例教學法。抓住大學生偏形象思維,喜歡活動的特點,在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穿插一些具體的單據案例給學生練習及講解,加強學生的技能掌握。通過案例分析,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案例的采集最好是既有教材里的,又有教師在其它參考資料上或現實生活中找出來的。
④雙語教學法。由于在進出口貿易實踐中,相關文件絕大多數都以英文擬訂和處理,這就要求主講教師在教學和實訓中運用大量專業英語進行講解和講授,學生的實訓也須全部以英語來完成。雙語教學使學生熟悉業務操作實際環境,真正掌握職業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
(2)進行教學手段改革。積極推廣多媒體教學,大膽嘗試模擬軟件教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等。本課程可開設手工制單實訓室、電腦制單實訓室、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室,把手工制單與電腦制單以及單證流程結合起來,使用EDI教學系統軟件、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系統軟件,并使用光盤、圖片、表格和幻燈片等多種手段配合教學。
在多媒體教學中,每一章節先介紹學習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方法,讓學生明明白白學習,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講授的時候要再強調重點和難點,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利用一些單證來進行生動講解,從而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進行考試內容與方式的改革。對于外貿單證課程來說,應采取利用實際操作來考核,要求學生在具體的案例環境下,根據所制單證的正確率進行評分。
(4)建立模擬實驗室。在學校資源利用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力度建立模擬實驗室。讓學生可以熟悉、體驗國際貿易、物流和報關等業務流程。該實驗室主要是根據進出口業務聯系的各個環節,把學生進行分組輪流練習,每組為二到四名學生,通過處理相應的單證,讓每個學生都能熟悉進出口業務中的交易磋商、合同簽訂、合同履行(包括催證、審證、改證、備貨;出口托運訂艙;出口貨物保險;出口貨物報驗;出口貨物報關;出口制單結匯等)、銀行、保險、船務運輸、海關(報關)等流程,并讓每個學生在各個項目中輪換角色,培養學生親自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精神,盡快地適應國際貿易、物流、報關報驗等崗位的工作要求。
教師通過演示國際貿易業務、報關等的各個環節,包括議價、談判、付款、裝運、通關、保險、索賠等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商品進出口無紙化交易的全過程,感受現代國際電子商務的魅力。
(5)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更新,增強實際操作技能。外貿單證課程知識面廣、更新快,因而教師要具備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同時教師要利用假期下企業實地鍛煉,積累相關的外貿單證操作經驗,培養雙師型素質。
(6)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我院自建校以來就開展并堅持著校企合作。在《外貿單證實務》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繼續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積極聯系外貿企業,與他們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條件。實訓表現出色的學生更可成為外貿企業將來招聘的重點對象。這樣有利于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實操能力。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社會對知識型、實用型和技能型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外貿中的很多做法也會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基于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書面和實踐不脫節,同時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課堂的主人,實現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劉紅燕,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08)18-0017-04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外貿專業學生盡管在畢業前都學習了“進出口業務”、“國際市場營銷實務”、“商務函電”等相關知識,但是在就業的過程中,特別是碰到招聘企業的面試,仍然會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與“學”的脫節,如何讓學生一開始學的就是將來用的,如何通過遞進式的訓練,最后不僅學習到專業知識,而且能活學活用,直接上崗,并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學生畢業后成為適應工作環境的實用型人才,一直是專業教學的難點。我們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國際貿易專業是廣東省示范專業,從1999年就開始進行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至今已經連續實施8年,實踐證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和各位同行交流。
一、國際貿易專業實訓教學的難點
文科專業的實訓教學一直是高職院校的難點,外貿專業也不例外,其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從企業層面看,我國目前沒有一個機制鼓勵企業接受學生實訓。
對很多專業來說,如果學生要實訓,最好的途徑無疑是去企業,但是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政策鼓勵企業接受實習生,因此企業普遍沒有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其次,大多外貿企業規模不是很大,很難大規模接受學生實習;再次,涉及商業秘密,學生難以深度介入崗位,這樣就算學生去外貿崗位實習,也難以學到完整的知識。
其二,從學校層面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學習過程中的專業課實訓缺少完整性。在前幾個學期也學習了“商務函電”、“進出口業務”、“報關實務”等課程,但總體來說,這些課程的實訓都有局部性、零散性的特點,學生學習后很難從整個業務流程來掌握,也不容易記憶,如果能把“局部”的實訓和“完整的綜合實訓”作為一個實踐體系系統化。則可以使整個訓練系統化、完整化、綜合化。
其次,缺少系統的實訓方法和手段實現實訓。在文科的實訓中很多老師為營造“職業情景”感到困難,缺少有效的手段,我們這里提出的實踐體系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二、克服實訓難點的對策
(一)宏觀層面:以核心課程為線索,構建了文科類專業的四級實踐體系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不斷對專業采用的豐富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歸納和提升,構建了特色鮮明的“理論課程實務化、實務課程實踐化、綜合實訓整合化、頂崗實習延伸化”的實踐體系。(見圖1)
圍繞這樣的思路,我們從第一學期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應用”課程開始,從理論的教學就開始轉變思路。理論課也要實訓,圍繞一個個工作任務開展我們的教學,使一門理論課程轉變為生動的“以任務為中心的實務教學”:而到第二學期的“進出口業務”、第三學期的“國際市場營銷實務”、笫四學期的“報關實務”課程,我們都按照實際的業務活動組織教學,學生從第一堂課開始就是完成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或者“營銷任務”或者“報關任務”,一門實務課程變為一次生動的實踐業務的行動,通過在實踐中讓學生學會流程、學會方法、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實現了“以實踐工作流程為線索的實踐教學”;第五學期的“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則是整合外貿專業的核心課程,圍繞學生畢業對口的核心崗位以及這些核心崗位的核心能力,整合前面學過的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畢業后面臨的專業崗位的要求。熟悉、強化整個崗位技能,整個訓練也是讓每個學生以“業務員”的身份開始,完成一次綜合的、完整的業務訓練(見圖2),實現了“以外貿任務為主線,前向后向延伸的整合實踐教學”;第六學期的“頂崗實習”則是對前面實踐體系的一個補充和延伸,由于和學生的就業緊密聯系起來,也可以說是對前面實訓效果的一次檢驗。
綜上所述,我們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圍繞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特點,建立了“理論課程實務化、實務課程實踐化、綜合實訓整合化、頂崗實習延伸化”的實踐體系,整個設計從局部初級到完整綜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也建立了通過這樣以實務、以工作過程、以崗位目標為線索的、大任務套小任務的、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強化技能訓練的文科實訓體系。
(二)微觀層面: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了專業核心主干課程的“工學結合”模式下的課程設計
縱觀世界發達國家高職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學結合”教育,例如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三明治”教育、美國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澳大利亞以行業為主導的“TAFE”模式等等。他們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工學結合模式有很多優點,也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體是學生,以職業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給學生帶來很多利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校內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據專業教學的要求參與各種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活動,在校外根據市場的需求以“職業人”的身份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聯的實際工作。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學校教育對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由于本項目團隊成員多有海外留學或進修背景,大家學習回來后,身體力行,引進國外的教學理念,并應用到專業核心課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設計。
我們定期召開企業專家座談會,和企業專家一起探討專業培養目標,然后針對確定的目標,圍繞核心崗位能力,按照工學結合模式設計教學。經過多年實踐,日前“進出口業務”、“國際市場營銷實務”、”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等實務課程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 基于國際貿易或者營銷實際業務流程重組課程內容,并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來實施課程宏觀設計,將整個教學變成一個完整的“實戰”教學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工作化、模塊化、任務化、實戰化。
無論是進出口業務,還是國際營銷、報關實務課,我們都按照“工作流程”來設計課程,打破傳統的教材內容的框架,圍繞流程中的每個階段任務組織教學,使教學過程“實戰化”,并都建設了網絡課程,迄今,我們的“國際貿易理論”、“進出口通關實務”、“商品學知識”、“網絡營銷”、“商務談判”等幾門主干課程都是學校的“網絡課程”,供校內學生學習使用:“進出口業務”課程是廣東省精品課程,“國際市場營銷實務”、“電子商務應用”是國家級精品
課程。這一系列的成績證明了我們“實戰教學”的價值。同時,我們把自己的教學成果不斷總結,出版系列教材。本專業在2000年就出版了系列教材,在編寫時,打破了常規教材的寫法,強調學生技能水平的訓練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書中有大量案例、實務訓練。真正體現了高職文科教材“以實務為中心、以案例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在使用過程中,獲得了師生的好評。后來隨著實踐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們也不斷改進,目前“進出口業務”、“國際市場營銷”都是“十一五規劃教材”。
2 案例引入、情景模擬、項目驅動、調研策劃等教學方法貫穿教學全過程,以學習激勵和親驗教學為基本點,以學習團隊的自主學習參與實戰業務活動為主線,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全員全程參與教學、形成性考核加互評自評的開放教學系統。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效果,形成了具有鮮明高職特色、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實踐,徹底改變了以往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聽、記筆記的灌輸方法。以“工作流程”為主線,以“學習團隊”為依托,通過開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擬、項目驅動、主題發言、做大作業、做調研等多種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發展,不僅培養了更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也加速實現了我們的培養目標。
3 通過校企合作項目推動課程實訓,通過軟件、沙盤模擬實際業務、教學考證一體化,在每門課程中采用了“理論實務一體化、實務內容實踐化、在線實訓實戰化”的立體化實踐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對接。
文科的實踐盡管可以通過前面的“工學結合”的模式進行強化,但是如果能通過一些和企業合作的項目推動教學,則效果更顯著。我們和專業管理委員會的一些企業保持長期聯系,通過為企業做市場調研、市場策劃、開發客戶等項目,推動課程實訓。同時,對于一些通過職業情景難以完成的實踐訓練,我們輔以軟件、沙盤的訓練,同時在整個實訓過程中盡可能和職業標準對接起來。
這樣,從教學設計、教學模式,到教學、考核方法。以及教材、網絡資源等,在專業立體化的實踐體系里,實現了核心課程的“工作學習融為一體”的以實踐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并且核心課程和整個專業實踐體系互相呼應、互相支持。完成了從核心課程的“小裂變”到集聚成一個專業培養體系的“大核變”過程。
三、運用情況
(一)校內實踐成效
整個專業的教學計劃按照“理論課程實務化、實務課程實踐化、綜合實訓整合化、頂崗實習延伸化”的實踐體系進行設計,經過了多年的實踐,并不斷完善和提升,到目前為止,已經實踐近八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1)外貿畢業生就業選擇余地大,就業時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在對畢業后學生的調研中,用人單位普遍對學生滿意度高,覺得學生上手快、動手能力強:
(2)在多次國家教育部的檢查中學校受到好評。在眾多來交流的院校中也受到好評:
(3)學生在技能大賽上獲得了較好成績;
(4)學生對老師教學滿意度高,任課老師兩位都是金牌教師。學生普遍反映學以致用、掌握得快。
關鍵詞 :技師 外貿會計 教學改革
一、技師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外貿會計課程教學必要性分析
據寧波海關最新統計數據,2014年寧波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432.2億元。寧波作為典型的外貿城市,進出口總額再一次攀升。對各類型外貿企業進行分析,發現民營外貿企業進出口總額領跑全市。
寧波作為經濟發達的港口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專業人才就業,尤其是國際貿易專業。另外,寧波地區本土的本科、高職、中職院校培養了大量的國際貿易人才。相比之下,筆者所在學校培養的國際貿易高級工與其他本科、高職院校培養的國際貿易畢業生在職業能力和素質上就顯得有些劣勢。我們培養的學生很多時候達不到大中型外貿企業外貿業務員的工作崗位要求。這是由于學生進校時本身基礎比較薄弱、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不強等原因造成的。
那么,如何改善國際貿易高級工的就業情況,筆者認為外貿會計就業崗位將是學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一個重大突破口。對寧波地區的部分外貿企業進行走訪,發現外貿企業中外貿會計崗位人才需求量很大,很多中小型民營外貿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外貿會計人員,很多已經招聘進來的會計人員都需要對其進行重新的國際貿易知識的再培訓。這樣的做法讓用人單位感到力不從心。
筆者學校擁有大量教學經驗豐富的會計專業教師。為了擴大國際貿易高級工的就業面,學校早在2007年就開始在國際貿易專業教學計劃中開設了很多會計課程,部分學生在完成會計課程學習后,考取了會計上崗證。同時,對學校國際貿易高級工專業的畢業生近幾年的就業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就職于寧波地區的中小型民營外貿企業,其中部分學生在這些企業中擔任會計工作崗位。對這些學生所在單位進行調研,企業對學校國際貿易畢業生擔任外貿會計工作崗位認同度較高,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學校畢業生掌握了大量的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熟悉進出口業務流程和各類單據;二是學校畢業生不僅具備了一定的會計知識,還學習了外貿會計課程,熟悉進出口企業會計工作流程;所以用人單位很愿意到學校招聘國際貿易畢業生從事外貿會計崗位。
上述分析,筆者學校國際貿易專業開設外貿會計課程顯得尤為必要,但是會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又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進行研究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二、外貿會計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在外貿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遇到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教材不合適
目前市面上的外貿會計教材大都面向高職,教材內容偏理論,缺乏實務操作,很多知識點又與外貿企業實際情況脫節比較嚴重。對于技師學院的學生來說,理論學習有難度,由于缺乏操作性,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就降低了,學習效果就會打折。加之,近幾年會計制度和稅收制度不斷改革,教材沒有及時更新,導致教材不符合技師學院的教學要求。
2.學生思維定勢
專業教學計劃考慮到學習的有效性,在學習外貿會計課程之前,必須先學習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財務會計等課程。所以教學計劃中高一開設了會計基礎課程,在隨后的學期中,不斷加入其他會計課程。但是,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職業目標,囿于固有思維,認為國際貿易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就是去外貿公司當外貿業務員,不用學習會計基礎等“無關”課程,這樣就直接導致會計類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差。
3.師資力量不足
外貿會計是一門行業會計,教學中需要既有國際貿易業務知識,又有良好的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學校雖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會計教師團隊,但與這種師資要求相比,相差甚遠,該課程的授課教師大多數沒有外貿會計業務實踐操作經驗,因此在外貿會計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國際貿易業務內容核算的尺度,某些具體的業務核算程序掌握不夠好,直接導致外貿會計課程的教學有效性。
三、外貿會計教學改革措施研究
為了培養出符合寧波地區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外貿會計崗位要求的畢業生,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外貿會計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1.加強“雙師型”會計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外貿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為了培養出符合外貿會計崗位要求的畢業生,目前的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會計教師的“雙專業”實踐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提升教師的“雙專業”實踐能力:一是教師利用寒暑假到外貿企業頂崗鍛煉,任課教師可以通過頂崗來增強外貿會計崗位認知,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技能水平,從而有效進行課程教學,指導學生;二是教師利用業務時間,通過培訓等方式,考取外貿會計知識資格證書,通過考證學習來彌補自身的國貿專業的不足。這兩個途徑需要學校來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來加以管理,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才能保證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不斷加強。
2.開發技師學院外貿會計校本教材
由于外貿會計教材不適應現實的企業需求,所以要真正促使課程學習有效,就必須對現有的教材進行改革,開發出適合寧波地區的企業需求的校本教材。在進行校本教材開發前,需要結合頂崗調研情況,設計出外貿會計崗位職責要求,根據崗位職責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編寫校本教材。外貿會計崗位職責要求見表1,外貿會計課程教學任務見表2。
3.突出實踐教學
外貿會計周課時為3,課時有限。對于任課教師來說,只能教授一些基本理論知識,沒有充足的時間提供案例討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方式。學生在整個上課過程中被動學習,也嚴重影響了課程的學習效果。
要突出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的比重,強化學生對于自營進出口業務、進出口業務、加工補償貿易、出口退稅等的核算操作。通過實踐學習,學生能夠根據進出口業務及出口退稅依據來核算成本,登記賬簿并編制財務報表等,達到外貿會計的崗位職責要求。
四、小結
現代社會對人才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果技師學院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就不可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在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只有改革外貿會計的課程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情況,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