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6:55: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引言
溫州作為民營經濟的發源地,在改革開放時首先進行市場化改革,建立起了市場化的制度,走出了富有特色的路子,“溫州模式”,被全國乃至全世界學習。在溫州的民營經濟發展中,民間借貸對其貢獻良多。2011年以來,溫州又再一次成為了聚焦點,其中小企業掀起的“跑路”潮,再一次把溫州推到了風口浪尖上。2011年到2012年10月期間,一大批溫州中小民企業和擔保公司倒閉,出逃企業家達到了400多位。企業家外逃的原因都是深陷債務危機,企業正常的經營已經無法支付民間高利貸的利息。
同屬浙江省的寧波,雖然延續著2011年下半年的平穩回落走勢,但整體局勢樂觀,呈現“低開穩走”的態勢。2011年寧波市實現了生產總值GDP6010.48億元,這是繼2007年突破3000億元、2009年突破4000億元、2010年突破5000億元之后,寧波經濟總量連續第四次突破又一個千億元大關。(中國報道網)
二、民間借貸危機對溫州民營企業影響原因淺析
1.溫州民間借貸危機是成因
(1)溫州民間借貸的形式
溫州民間借貸的規模很大,據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監測分析,2011年末2012年初,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在1100億元左右,與該市GDP的比值約為32%。,其中用于一般性實體投資的只占35%,即380多億元。(浙商網)其借貸主體的出借方主要是一些個人,少數還包括一些中介和準金融機構,但是為數甚少。因為借入方多為中小型民營企業,本身企業的信用不高規模不大,在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想要取得借貸需要的時間、精力花費甚多。借貸的利率高、風險大是溫州民間借貸的“特色”,據調查,2011年溫州的民間借貸年利率平均約為24%,社會融資中介的放貸利率在高達40%以上。(搜狐財經)正是由于民間借貸利潤率如此之高,甚至高于企業的利潤率,因此企業融資后將一部分投入到了“錢生錢”階段,想獲取因借貸損失的利潤,久而久之,企業因將資本大量投向非生產領域導致企業內部產業空心化。
(2)民間借貸所來的資金流向
上面我們簡要說了企業將借貸取得的資金很大一部分投入了非生產領域,下面是溫州市監測調查分析的具體分布情況。“當前1100億元溫州民間借貸資金的具體用途分布如下:1、用于一般生產經營的占35%,即380多億元,主要是一般社會主體直接借出和小額貸款公司放貸的資金。2、用于房地產項目投資或集資炒房的占20%,即220億元。包括一些人以融資中介的名義,或者由多家融資中介聯手,在社會上籌集資金,用于外地房地產項目投資;也包括一些個人在親友中集資炒房。3、由一般社會主體(個人為主)借給民間中介的占20%,220億元。4、民間中介借出,被借款人用于還貸墊款、票據保證金墊款、驗資墊款等短期周轉的占20%,即220億元。后兩部分借貸債權或資金(合計40%)沒有直接進入生產、投資等領域,而是停留在民間借貸市場上。5、剩余5%即60億元為其他投資、投機及不明用途等。”(和訊網)
由上述數據分析可得,溫州的民企借貸來的資金僅35%用在生產經營即發展實體經濟上,而其他大部分都流向一些炒房炒股等非實體經濟上。試問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溫州人素來被稱為是會賺錢的商人,骨子里流著經商的血,這首先與他們地域文化是分不開的。在溫州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致力于實業的企業由于圖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出現炒房炒股等投機行為,溫州炒房團因此出名。在首批炒房團獲得高額利潤后,企業更是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向這些“快錢”的身上。一方面,企業融資難,另一方面,將融資來的資金沒有用于生產經營,而脫離了實業,出現這樣的利潤分配方式本末倒置的現象。
2.金融制度與法律法規的不完善
(1)金融體制改革滯后,民間金融機構落后
由于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的增長,金融機構面臨許多限制,如對銀行信貸配置的限制,中小民營銀行的準入限制,存貸利率的控制,這些原因導致了市場上的資金不足。當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地下錢莊出現時,企業紛紛轉向融資借貸,趁著這股熱潮,這些民間金融機構也忽視了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的提高,出現了操作不規范,投機性強的現象。當實體企業破產時,這些關聯的民間金融機構也相應倒閉,引發了民間借貸市場動蕩。
(2)“地下錢莊”盛行
在溫州地下錢莊很多,與民間借貸不同,地下錢莊是一類以盈利為目的,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秘密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和洗錢等活動的機構或組織。為什么會出現地下錢莊呢?第一,地下錢莊的成本低,所謂“地下”,放貸人不能陽光經營,就不需要辦公地點,也省去了一系列像非銀行金融機構一樣需花費的費用;第二,地下錢莊無需繳稅,地下錢莊在政府的監管之外運行,逃避了稅收環節;第三,由于地下錢莊經營成本低又無需繳稅,使得放貸人的利潤趨于最大化,在錢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地下錢莊在溫州產生。一些企業主缺乏法律防范意識,便參與到地下融資的活動中去。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和地下錢莊在暗處的情況也讓政府部門束手無策。
3.溫州中小企業機制體制存在問題
(1)企業內部財務信息不規范
溫州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特點是“短、小、急、多”,企業貸款多為短期借貸,貸款數額較小,對單筆資金貸款的筆數多。溫州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不規范,缺乏一定的抵押物和擔保信用,因此不符合銀行貸款標準的形式。
(2)企業轉型升級存在困難
溫州的大部分民營企業屬于家族式企業,這種企業的所有權主要掌握在一人手中或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成員中,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往往以個人意見來對企業進行管理決策,缺乏群體觀念。并且一代接一代管理模式的固定化導致缺乏創新理念,轉型受到阻礙。另外,溫州的民營企業多數以制造業為主,據了解,溫州的支柱產業主要有勞動密集型構成,如眼鏡、打火機、制鞋、燈具的生產。這幾個行業無一例外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缺乏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要把這些產業轉換成新型產業,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溫州市政府在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轉型的力度不夠,在高利貸崩盤的情況下,大批民營企業倒閉。
三、借貸危機下寧波民間經濟發展平穩的原因分析
1.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1)實體經濟發展平穩
與溫州不同,寧波經濟的發展得益于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2011年寧波市實現了生產總值GDP6010.5億元,民營企業創造的GDP約占了全市總量的80%。寧波市的民營企業也遇到資金問題,但是,寧波市的金融制度比較規范,地下融資活動少見,不能說不存在,企業通過民間借貸籌集資本大部分用在了生產經營上,尤其在寧波發展民營科技企業上,憑借其技術創新、機制靈活等優勢,不斷發展擴大,為繁榮地方經濟,解決社會就業壓力,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做出了貢獻。寧波的實體經濟也是以制造業為主,但是傳統支柱行業存在著高消耗、低性能、低附加值、產品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因此在溫州熱衷于炒房炒股時,寧波正致力于高科技產業的投資。
(2)政府對中小企業加大金融扶持
在溫州跑路事件連連發生后,寧波市政府出臺《加強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的若干意見》,提出在此非常時期金融機構要讓利于企業,對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企業不抽貸、壓貸,不變相提高利率。防止因銀行抽貸、壓貸造成企業非正常資金鏈斷裂。同時,提出規范民間金融秩序,對于企業之間因民間借貸發生糾紛的,要引導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此外,《意見》還提出,要拓寬民間資本合法出路,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地方金融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或參股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組織。政府出臺的這項政策,無疑是寧波民營企業危難時刻的一劑良藥,幫助民營企業提升信心,重整旗鼓。
2.企業戰略轉移加快
(1)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南臨溫州,北接上海,是一座港口城市,與外界交流機會多,受上海都市企業和公司發展的影響,也致力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寧波的民營企業最早也是屬于家族企業,但是,寧波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完成了資本、技術和經驗的積累,對市場競爭也有了深刻認識,意識到企業的規模擴張和實力提升必須依靠技術升級和再融資能力。因此,寧波民營企業根據民營經濟的企業制度發展方向,向現代家族企業過渡。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淡化家族制色彩。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政府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過營造良好的升級環境、推動產業升級、加強對優秀企業的激勵等,為民營企業投資科技、信息、現代服務行業等技術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提供了可能。
(2)配套協作,集群發展
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是一個全能企業,如果一個企業離群索居,這意味著他在市場上的交易率相當低,因此,寧波民營企業的集群發展有效地克服了這一點,“塊狀化”和“產業鏈”正成為寧波民營經濟的發展亮點。寧波有六大產業集聚區,如北侖產業集聚區、鎮海產業集聚區、象山港產業集聚區、余慈產業集聚區、中心城區科技產業集聚區和鄞奉產業集聚區,140多個依托專業市場而形成的“塊狀化”經濟發展形態,如象山針織、北侖文具和寧海磨具等。“產業鏈”式產業集群,是依托當地強勢產業、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而形成的更高層次的經濟發展形態。如余姚塑料產業,以余姚塑料城為依托,一方面帶動上游塑料磨具乃至塑機制造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搞活下游整個塑料市場。
3.新甬商文化在寧波經濟中的作用
寧波幫是近代著名的商幫,在經濟、科技與社會領域影響甚大。寧波商人在創業過程中形成的“艱苦創業、開拓進取、誠信經營、團結互助、愛國愛鄉”的甬商文化,是寧波人民的寶貴財富,寧波民營企業主在這樣的土地上,全心致力于實業,腳踏實地發展民營經濟。借助“寧波幫”這個強力后盾,寧波民營企業在海外市場也積極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市已累計批準設立境外企業和機構超過1200家,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美元,分布在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據市外經貿局的統計,目前我市企業已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接近200家。此外,我市企業還在海外設立了設計研發中心、礦產資源開采機構和房地產開發公司。(中國寧波網)
四、結束語
通過對上述溫州和寧波在借貸危機下不同表現的原因分析后,對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有了深刻的認識。
1.認識到民間借貸越來越成為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我們必須將其規范化、陽光化,避免非法集資和地下非法融資現象的出現。
2.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并重。實體經濟是基礎,虛擬經濟是輔助。企業要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把資金和精力都建設在企業實業,同時,通過虛擬經濟的恰當界入,為實體經濟助力,使全社會的經濟資源得到最快、最優的配置。
3.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包括商業模式、資本運作模式、國際貿易模式、品牌戰略轉型等一系列企業轉型模式。政府在此過程中應加強扶持力度,使民營企業應走向國際化經營。
參考文獻:
[1]張明華.寧波民營企業轉型研究[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9
中圖分類號:F831.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54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5-128-03
一、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
2007年4月,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為標志,國際金融危機以次貸危機的形式正式爆發。
危機爆發前,美國的儲蓄貸款機構(這里以商業銀行作為代表)向美國低收入家庭發放了大量的住房抵押貸款,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本屬于市場行為無可厚非,但這種行為的背后卻是美國政府的積極支持。美國政府通過兩家政府贊助的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向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其主要的手段就是購買商業銀行對外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兩房將買來的貸款資產統一放入資產池,通過證券化組合出不同風險的ABS(資產抵押證券),經過評級機構評級后,這些ABS以優先級和次級投向金融市場。基于良好的收益預期,金融市場中的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等大量購入ABS品種,其中以投資銀行購入最多,且大多為次級ABS。投資銀行一部分持有次級ABS品種,而更多的是將購入的次級ABS投放到資產池,進一步地證券化組合出不同風險的CDO(債務擔保憑證),同樣的,經過評級機構的評級,CDO也以優質級、中間級和權益級的形式出現,通過SPV的隔離,CDO正式進入二級市場,并進一步地被這些金融機構認購,而投資銀行又將認購的CDO組成資產池,證券化為CDO平方、三次方等等以此類推。在這個過程中,像AIG這樣的保險集團也通過發行CDS(信用違約互換)為ABS、CDO提供擔保,從而一方面降低了ABS和CDO品種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向金融市場提供了大量的CDS產品。
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雙維度原因
(一)基于美國國內信貸維度
通過對危機爆發前美國金融體系狀況的回顧,似乎可以得出結論:美國金融機構的業務風險及系列金融產品的擴張最終導致了危機。然而,進一步地探究可以發現,其背后所體現的實際上是過量的信貸。因此可以說,金融危機首先是美國國內的信貸危機。
1、信貸危機起源于國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探究信貸危機的根源可以發現,近年美國國內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漸增大,而這最終導致了“居者有其屋”理念指導下的過量信貸。美國普通家庭的收入從1975年以來基本沒有明顯變化,工資水平排在美國總人口前10%的人,在1975年到2005年間,其工資增長率要比排在后10%的人高出65%。2007年,對沖基金經理鮑爾森的收入為37億美元,這一收入是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的7.4萬倍。
2、收入分配差距起源于不公平的教育體制和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
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美國不公平的教育體制,以及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前IMF首席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拉古拉邁?拉詹認為,在美國有這樣一種現象,獲得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員工的工資要遠遠高于未獲得大學學歷的員工,他把這種現象叫做“大學升水效應”。
美國教育體制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中學教育。對于那些沒有能力讀大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基本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社會也沒有足夠的職業培訓機構培訓他們工作的能力,因此,他們往往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即使參與工作,也只能獲得較低水平的收入。另一方面,相比歐洲,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又很不健全,以失業保險為例,美國的失業救濟金只能保證失業者6個月的生活支出,這就意味著對于那些失業長達6月以上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他們成了美國社會的低收入群體。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提供了一組數據:美國最近統計的失業率為9.1%,貧困率為15.1%,30歲以下的年輕家庭中1/3都處在貧困線以下。這些數字都凸顯了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就是年輕人的貧困化。這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而對于美國這樣一個選民社會,這就意味著政客們將為此失去大部分選票支持。
3、寬松信貸成為美國政府常用政策手段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對寬松信貸這一極具吸引力的政策手段屢試不爽。在克林頓執政時期,聯邦政府通過金融領域尋找創新性解決方案幫助大多數無力購房的美國群眾實現買房夢。商業銀行向低收入群體發放大量的住房貸款,在一個被稱作“格林斯潘對策”的低利率時代,商業銀行沒有必要擔心貸款者無力償還利息,況且其背后還有一個得到美國政府背書的兩房的無條件支持。而購房者也無需擔心還不上貸款,畢竟在那樣一個時代,像房子這樣的資產價格仍在不斷上漲。然而,當美聯儲逐漸提升利率時,低收入家庭開始不堪重負,大量的房子被銀行拍賣導致房價轉向下跌,以抵押貸款衍生的一系列金融產品的初始現金流中斷了,ABS、CDO等的違約率節節攀高,次貸危機由此爆發了。
(二)基于國際貨幣體系維度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美國的信貸危機導致了次貸危機。然而,次貸危機爆發后便迅速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各國的救市政策都無濟于事,美國的危機還是不可避免的輸出到了全球。這就存在著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即:全球經濟失衡,而這種失衡的深層次制度基礎則是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
1、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矛盾
這樣一個美元為中心貨幣的國際貨幣體系,有著極大內在的矛盾,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矛盾。為什么說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種公共產品?第一,各國雖然在政治上是獨立的,但全球化使其在經濟上具有極強的依賴性。這就需要一系列規則來協調各個民族國家的經濟活動。這是潛在的規則性。第二,一個統一的貨幣體系能夠減少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國際貨幣體系具有很強的外部效益,無法排除任何一個國家對于他的使用,這是非排他性;另外,基于同一體系下的政策之間經過一定的協商后互相不妨礙,這是非競爭性。所以說,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種公共產品。但是作為國際公共產品,國際貨幣制度往往同各國的貨幣存在矛盾和沖突,它的形成本質上講是一個利益沖突下的公共選擇過程。在這個公共選擇的過程中,維克塞爾一林達爾的一人一票制給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但是在現行牙買加體系下,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美獨大,這就使得公共選擇的過程成了少數人獨立做出的集中決策。集中決策制度中的當權者根據本國的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益來做決策,這可能犧牲體系中其他國家的利益或者整體利益。另外,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是一種“準公共產品”,天生就面臨供給不足的問題。如果沒有明確可信的威脅懲罰措施,貨幣合作將因為搭便車行為缺乏制約而淪為無效,并使得各國對貨幣合作失去興趣。
2、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矛盾為美國帶來制度收益
私人產品的美元與公共產品的國際支付貨幣的錯位,其直接體現就是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不對等。從成本角度來分析,美國的赤字成本是相當小的,甚至可以帶來一定的收益。
第一,對于美國來說,赤字導致的債務增加并不可怕,由于美元的本位地位,美國只需開動印鈔機,發行美元就可以償還債務,從而獲得一筆可觀的國際鑄幣稅收入。
第二,由于美元的儲備地位,美國無需積累外匯儲備,也不存在外匯儲備不足的問題,反而是其它國家為了增加外匯儲備而向美國低價出口,從國際貿易理論我們可以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福利。
第三,為了防范危機,各國在沒有其他國際貨幣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大量持有美元,使資金流回美國。也就是說,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卻因為美元的貶值而不對等。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美國充分利用了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對立的屬性。在利益驅動下,美聯儲多發貨幣的沖動就顯得理所當然。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經說過:美聯儲為刺激經濟發展,在注入美元問題上不存在任何界限。因此,如此巨大的貨幣發行量其結果就是全球過剩的流動性及全球經濟失衡,最終使源于美國的信貸危機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三、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及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美國寬松的國內信貸導致了金融危機以次貸危機的形式在美國國內爆發;另一方面,現行的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造成的全球經濟失衡導致了金融危機在一段相當長時期內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基于以上分析并全面考慮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政策和建議:
1、短期主要國家要一定程度寬松信貸,長期必須轉變信貸投放機制
回顧歷史,歷次金融危機的結果都是強制地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在這一過程中,貨幣不僅從金融系統中黯然退出,而且也被大規模地從實體經濟里抽出。在金融系統存款創造機制形成的乘數效應的作用下,這一過程往往使一國的貨幣供應量面臨大幅度的緊縮,從而嚴重地危害實體經濟的復蘇。此次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更是如此。因此,短期內必須恢復因危機驟減的全球流動性,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就是寬松信貸。國家可以建立自己國內的各種創新性金融安排,或者國家之間加強金融合作,從而實現寬松信貸的目標。
但是,信貸是一劑猛藥,切不可長期服用,否則此次金融危機的復蘇很可能成為又一個“格林斯潘對策”的樣板,而成為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因此,重要的是長期必須轉變信貸投放機制,建立新的、安全高效的信貸投放機制,使一系列的創新性金融安排不再是金融領域的自娛自樂,打破資金在金融領域的自我循環,使其穩定、有效地流向實體經濟,從而真正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2、長期采取一系列財政手段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發達國家的市場更接近于自由競爭市場,自由市場競爭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從而往往使初次分配的結果造成比較明顯的貧富差距。因此,政府要更多地依賴再分配手段,調節社會不同群體的收入分配差距。尤其要重視教育。為了避免“大學升水效應”進一步擴展,政府要逐步提高大學受教育比例,另外,利用小規模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多方位、多層次地為沒有條件讀大學的人提供職業培訓機會,使他們在職業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最后,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談到“福利國家”制度時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撒切爾夫人為社會保障做了最形象的詮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不僅要做到公平,而且也要合理。如果不合理,如歐洲的高福利國家,只能加大社會運行的成本,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經濟失去長期發展的動力。
2008年9月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經歷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已引發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經濟社會危機,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爆發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否用基本觀點來對此次金融危機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闡釋?
摘要:關于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數研究沒有注意到FDI的大量流入對于東亞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影響。雖然FDI沒有直接引起金融危機的爆發,但是它確實對危機國家經濟脆弱性的形成發揮了作用。FDI給東道國帶來的金融風險往往是潛在的,如果不能有效監管,這種潛在金融風險就有轉化成現實金融風險的可能。所以,一味提高FDI的引資比重并不能使發展中國家擺脫金融危機的侵擾,發展中國家有必要加強對FDI的監管。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FDI);東亞;金融危機
一、引言
關于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研究已經很多。學者們從各個角度研究了東亞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有的學者從金融領域尋找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認為東亞國家采取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過早對外開放資本市場而又缺乏有效的監控措施,為國際投機力量的炒作提供了土壤,從而觸發了金融危機;有的學者從發展模式和體制方面研究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認為東亞國家政府主導的管理體制和以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戰略,通過集權型的資源配置培植主導產業和部分經濟利益集團,雖在特定的條件下推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這種發展模式在經濟上妨礙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在政治上滋生了權錢交易和政府腐敗,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不僅經濟增長難以為續,而且成為經濟、社會和政治危機爆發的原因;有的學者從經濟結構上分析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認為東亞國家基礎工業落后,資本貨物及中間產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難以支撐經濟的持續增長,而大量的投資則進入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導致“泡沫經濟”的形成,最終引發金融危機;另外還有金融監管不力、金融和非金融部門以及政府和私人部門之間的復雜關系等原因(陳健安,2000)。歸根結底,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是由于經濟中潛在的脆弱性引發了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當外部環境急劇惡化時就轉化為現實的危機。東亞經濟中潛在的脆弱性主要指國際收支中的經常賬戶赤字。如表1所示,1996年泰國經常項目逆差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9,18%,遠遠高于國際公認的5%的警戒線。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經常項目逆差也比較大,分別為GDP的5.99%和5.86%。1997年爆發金融危機的東亞國家,都是FDI的主要接受國。那么,FDI的大量流入是否是這些國家經濟脆弱性產生,從而爆發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呢?筆者認為FDI對東亞國家經濟脆弱性的產生發揮了一定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2006年春,美國“次貨危機”開始顯現,最后發展成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對其原因分析,成為理論界研究熱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規律,對預測美國金融危機、解釋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我國宏觀調控要以此為鑒,主動作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美國金融危機形成和擴散的一般原因
1、次貨危機引發金融危機的“觸點論”
這種觀點的實質是市場內因論,認為沒有有效控制信用風險導致美國次貸市場運轉失靈引發金融危機。次貸是美國房產貸款中面向信用紀錄不佳或收入證明缺失的持“次級信用”的客戶而產生的貸款。2001年網絡經濟泡沫破滅后,美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房價2004-2006年上漲了40%-70%。在房價上漲預期下,銀行降低信用門檻,推出了“無本金貸款”、 “循環貸”等貸款品種,助長了投機,推動房價繼續走高。美聯儲2005年開始將利率從1%提升到5.25%,促使經濟降溫,房價下滑。房價下降預期增大和還貸壓力增大的雙重約束,使次級貸款違約率在2006年底上升到13.3%。違約率持續上升,帶來債務狀況惡化,導致美國大型次級房貸公司紛紛破產,前者的破產和倒閉帶來越來越多的金融集團和公司破產,造成整個金融市場動蕩。
2、金融政策導致金融危機的“政策論”
這種觀點的實質是政府外因論,認為次級貸款僅占美國房貸市場的7%-8%,次貸危機之所以形成金融危機,金融自由化政策是根本原因。一是金融工具創新過度。次級貸款被房貸公司購買后,資產證券化成為債券在市場發售。經濟繁榮期,它們被投行和對沖基金看好并購買,投資銀行利用金融創新再出售,一元貸款被放大為數十元的金融衍生品。信用鏈條拉長,導致金融產品的基礎價值被忽視,助長了極度短期投機。美國還依靠政府信用成立國家保險公司對債券違約進行保險,總額從2001年的9000多億發展到2007年底的62萬億美元。這種情形下,總額不大的次級貸款危機產生了規模巨大的債務危機,政府已難以挽救。二是金融監管不力。美國鼓勵自由的跨國金融活動。對新金融產品,政府主要依靠市場評級機構的評級、研究報告和資本抵押標準要求來化解金融風險,缺乏審查和監管以及對金融泡沫的預警。這樣,當投機盛行時,投機主體和評級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評級機構做出背離信用基礎的評級行為,向市場釋放錯誤信息,便會提升系統風險。
3、經濟全球化形成全球經濟危機的“橋梁論”
這種觀點的實質是外部條件論,認為經濟全球化活動使美國金融危機最終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一是金融活動全球自由化使美國金融危機向發達國家擴散。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商業銀地普遍購買美國次級債券,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匯豐銀行、德國工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集團等相繼暴出巨額壞帳,引發本國金融動蕩。二是金融危機的財富效應和政策效應使危機延伸到實體經濟。金融危機爆發后,消費者個人財富縮水,銀行緊縮銀根,消費和投資下降,導致總需求減少。三是全球經濟活動依賴性增強使金融危機向全球實體經濟漫延。美國在全球幾大經濟體的出口市場中占據很高比例。美國國內經濟衰退后,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出口大幅下滑,導致經濟增速下降。
二、從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看美國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1、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主要內容
(1)經濟危機成因。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本上是生產過剩導致剩余價值無法實現引發的。生產過剩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消費者購買力不足;購買力不足在于私有制引發的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資本主義銀行制度、信用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結構的沖突把生產過剩矛盾推向不可調和地步時,潛在危機便轉化為現實危機。
(2)克服經濟危機的途徑。一是根本性制度變革。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只有實現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變革,才能根本化解經濟危機。二是政府宏觀調節。通過調節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創造新的投資和消費機會、實行信用擴張、擴大政府公共支出等宏觀政策,刺激需求,緩解生產過剩。
2、美國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1)依靠信用過度擴張化解需求矛盾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是追求剩余價值。生產力越高,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量越大,在市場上實現的困難也越大。解決這一矛盾,一個途徑就是依靠信用支持消費和投資創造需求。90年代末,伴隨著網絡經濟泡沫破滅,實體經濟投資需求銳減,全球范圍內出現大量資本過剩。2007年,全世界有8000多個對沖基金,總額2.8萬億美元,世界各國財富基金達7.6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5%,全球儲蓄的60%。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開始公開或非公開鼓勵房貸公司、金融機構通過過度擴張信用支持消費。所謂信用過度擴張是指不顧信用風險、超過償還能力的信用擴張,表現為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放松風險監管、放松交易監管等。信用的過度擴張在刺激消費同時,也拉動了投資,更重要的是由于信用被轉化為證券出售,為全球巨額流動資金提供了短期投機機會。短期看,信用的過度擴張緩解了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但長期看,信用過度擴張把問題從“當前”轉到了“未來”,當金融投機不再延續、債務鏈條無法維系時,危機便會顯現。
(2)信用過度擴張的危害。一是增加了不良債權,加劇金融風險。金融機構對客戶信用層級、償還水平不加審查,會導致不良債務累積。2008年,美國住房貸款達14萬億美元,政府公共債務達10.3萬億美元,金融債務占GDP的比例從1980年的21%上升到116%。信用的本質是債權,如果大家都遵守信用,當然沒有問題。但若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特別是信用質量較差時,債務風險就變得十分巨大。二是導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失衡,虛擬經濟背離服務經濟職能。虛擬經濟本質是使有能力的人利用有資本的人的閑資為社會和資本持有者創造財富,這對于分散金融風險、提高金融資產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的過度擴張,使虛擬經濟背離了這種職能,產生一種“錢生錢”的錯覺,自身迅速膨脹。在美國,企業盈利的44%來自金融服務業,制造業僅占10%。1996-2006年,美國金融公司盈利年增長13.8%,非金融公司盈利每年增長只有8.5%。2004年,美國金融業占據了GDP的20%-21%。金融機構對高管的激勵措施也往往與短期證券交易收益掛鉤,促使他們利用金融創新技術把金融杠桿率提高到幾十倍。房貸機構將貸款發放給沒有還貸能力的借款人,金融機構將房貸資產打包賣給投資者。據統計,美國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化產品就占全球的80%,2005年全球有組織的交易所內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額為名義GDP的32倍,全球長期證券的總價值超過了100萬億美元。虛擬經濟過度膨脹,使虛擬經濟重心轉向短期投機,在證券、樓市造成巨大泡沫,最終導致經濟危機。三是引致虛假需求,造成虛擬繁榮。信用過度擴張刺激樓市,導致投資性資產價格和證券價格上升,為投資性基金和銀行提供了短期投機機會。當生產過剩矛盾得到解決,各類資本競相追逐高額投資回報時,所有人都受益,進而產生了螺旋式的信用擴張,如果哪一期資產價格開始縮水,消費者和投資人便成了最大受害者。
三、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加強宏觀經濟調控的啟示
市場經濟國家經常存在結構性生產過剩矛盾,也就存在著依靠信用過度擴張來化解生產過剩的潛在風險。我國要吸取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既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解決生產過剩矛盾,又要防止走上利用信用過度擴張化解生產過剩矛盾的不良路徑。
1、堅持依靠創新刺激實體經濟有效需求
一是通過創新社會保障制度刺激消費。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欠缺,國民需要較高的儲蓄率才能應對各種風險,導致總需求中消費所占比例一直不高。因此,國家要加快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住房制度改革,解決百姓后顧之憂。通過轉移支付、救濟等制度創新,防止貧富差距擴大,刺激消費。二是加強技術創新吸引投資和消費。熊彼特指出,技術創新使資本主義在毀滅中重生。技術創新既可以創造新的投資機會,使多余的資本找到生利機會,又可使消費者產生新的換代需求。三是通過市場創新擴展投資機會。要實行宏觀經濟政策,促進地區間經濟均衡發展,特別是開發農村市場。實行優惠政策,鼓勵資本到海外投資。積極開展貿易摩擦協調,促進出口穩步增長。
2、以國家為主體有效控制金融系統風險
一是政府承擔起風險集中管理的責任。市場經濟不可避免會產生信用過度擴張,產生金融泡沫。防止資本經濟中的泡沫轉化成危機,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協調和制約。由于金融產品很少受知識產權保護,任何金融機構都不愿意別人看到自己產品的交易情況。政府要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窗口,集中清算,統一監管,準確評估,避免各個金融機構各自為政。二是善用金融創新,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國內金融系統在危機中受到沖擊較小,主要是我國金融體系不發達,沒有投行、評級機構和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沒有形成危機傳遞的鏈條。這種狀態雖然安全,但卻犧牲了效率。在未來,我國既要穩健地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金融資產配置效率,又要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場風險。對新推出的金融新產品,政府要認真審核,對產品的價值、價格要實時監控,避免過度放貸,努力做到多方共贏。三是積極培育理性投資。從強化風險意識、加強素質教育出發,加強對投資者教育,使投資者的投資趨向更加理性。嚴格杜絕非法市場操作行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政策透明度,使市場充分相信政府的決心,防止錯誤信號引發的錯誤導向。
3、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必須要連貫和平穩,這一點對整個金融環境的穩定至關重要,美國在2005年前后的貨幣政策大拐角就是造成經濟危機的一個誘因。當前,我國貨幣信貸速度極快,一季度新增信貸完成全年的90%,這可能會對后期經濟發展又造成通脹壓力。應增強金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靈活性,把握好調控重點和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比如利率、匯率和貨幣供應量等,并與財政政策、行政手段相結合,互相彌補,更好地實現宏觀調控目標。
【參考文獻】
[1] 蔣定之、鄭學勤:美國次貸危機研究(兩篇)[J].新華文摘,2009(1).
[2] 謝麗威:美國次貸危機的原因分析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J].環渤海經濟望,2009(1).
[3] 王國民:淺談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和啟迪[J].知識經濟,2009(2).
中圖分類號:F830.9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3-087-01
一、金融危機的描述
2008年爆發并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正在以幾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正如格林斯潘提出的這是一次百年未遇的經濟危機。本次危機的爆發源于次級債務危機,而后引發了金融市場的金融危機,最后轉向實體經濟,引發了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本次危機,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深受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了重重困難,部分國家甚至出現經濟發展的停滯,大批國際大公司如房地美、房利美和大批的銀行破產,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討。
日本金融危機。20世紀80年代日本實施金融自由政策,導致金融信貸規模的大幅擴張,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泡沫。同時,“廣場協議”助推了日元的升值,日本政府為防止日元大幅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先采取擴張的貨幣政策,后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利率水平直線上升,股票市場崩盤,房地產和股票市場泡沫破裂,危機爆發。
亞洲金融危機。在1997年之前,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典型,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追逐的焦點。但在1997年7月2日,泰國央行承受不住金融壓力,放棄維持泰銖幣值,隨即拉開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序幕。接著,菲律賓比索和馬來西亞林吉特也深陷金融危機行列。本次危機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進程中,金融監管的滯后、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外匯儲備過低。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其爆發的根源在于美國高度自由的市場制度和低利率。國家長期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加之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資金的大量流入,營造了低利率環境,導致房地產市場的火暴。同時,由于監管缺位,金融創新產品的復雜程度使得監管機構和評級機構對風險估計超出了一定的范圍。政府對于資產價格泡沫的破裂后不恰當的政府行為,助長了危機的爆發。
縱觀上次20世紀的幾次金融危機不難發現一定的規律。金融危機多是從金融市場出現危機,而后蔓延到房地產市場,引起股票市場、金融市場、資產市場的崩盤。在地域范圍內,也是從一個國家向臨近國家蔓延,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后造成一定區域的危機聯合體。
二、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透過金融危機的表象,需要我們深思的是引起金融危機的原因。導致危機爆發多是源于貨幣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不健全。其深層原因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
1.人性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引起社會制度的不同,其思想和意識形態多樣。人們崇尚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沒有儲蓄意識和風險意識,沒有良好的消費意識。另外,出于人性的貪婪,投機的意識較強,同時增大了風險的可能性,導致社會消費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破壞使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增。
2.貨幣體系的不健全,貨幣政策的不適當。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國際金融體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美元作為國際單一貨幣主導的格局沒有發生變化,雖然歐元的出現對這一格局有所沖擊,但是,沒有引起質的變化。單一貨幣主導的弊端是經濟的發展,導致貨幣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變化。在大量貿易逆差面前,美國增大貨幣供給,以維持經濟的發展。貨幣供給的增多,低利率水平,導致貨幣大量流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出現大量泡沫,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增大。為了防止通貨膨脹,政府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必然引起泡沫的破裂,金融危機成為必然。
3.金融監管不利,金融衍生品泛濫。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最大教訓是金融監管的不利。金融危機爆發多是有虛擬經濟爆發,而后在實體經濟中蔓延。政府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抑或是法律不健全,導致各種虛擬經濟體借助法律盲區進行操作,牟取暴利。同時,由于金融監管的不利,金融衍生品花樣百出,日益復雜,同時各種衍生品由金融市場慢慢滲透到實體經濟市場,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連為一體,為危機的爆發創造了條件。
4.外因論。國際貨幣的流動是上述原因綜合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的收益不同導致了貨幣的大量流動,流入國家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管機制,導致貨幣大量流入,助推了金融危機的爆發,東南亞金融危機是這一原因的典型寫照。
綜上所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虛離實合、泡沫經濟的出現和膨脹及國際金融秩序的混亂和不公正,多種因素的結合,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
三、金融危機防范的政策性建議
為避免金融危機的爆發,應從一下角度加以改革,減少經濟危機爆發的應從一下幾方面加以引導。
1.培養民眾合理健康的消費模式,杜絕過度消費等的不合理消費模式。同時,加強民眾的適當儲蓄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減少投機行為,降低危機的助推力量。
2.從國家角度,應該建立健全穩健的金融體系,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施行不同層次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貨幣的供應與需求,借助市場的力量,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3.加強金融監管,增加政府的參與程度。任何市場都存在各自的缺陷,需要政府適度的參與,維持市場的正常運行。加強金融監管,從立法的角度進行規范,建立良好的監管機制,一方面加強金融機構建立監管;另一方面,加強金融創新的監管,避免出現金融衍生品泛濫現象,同時,建立良好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避免信用制度的膨脹,保證信用評價的可參考性;第三,從立法的角度調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適時適度的調整不同市場的結合,關注相關市場的變化,積極采取預警機制,避免危機的爆發和大范圍蔓延。
4.從國際角度,各個國家應積極建立新的貨幣體系,改變原有的美元作為單一貨幣的體制,應建立多元的貨幣體制,避免單一貨幣存在的弊端。同時,各國建立聯合預警機制,積極參與,共同監督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抵御金融危機的爆發。③
參考文獻:
[1] 顧華詳. 論國際金融危機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3).
關鍵詞: 次貸危機;新興市場;金融危機
Key words: subprime crisis;emerging markets;financial crisis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3-0156-02
0 引言
2007年3月,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浪潮[1]。本文試圖對次貸危機與新興市場金融危機進行對比,以找出其共性所在,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危機防范提出一定的建議。
1 危機表現及其后果的比較分析
1.1 次貸危機 2007年3月13日,新世紀金融宣布破產。當日,道瓊斯30股價指數暴跌242.66點,全球股市隨之下挫。7月,標普降低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評級,相應投資機構爆出巨額虧損。第四季度,花旗與美林的虧損額均達98億美元,而瑞銀虧損高達114億美元。2008年3月14日,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貝爾斯登由于流動性嚴重惡化,股價重挫45.88%,美聯儲決定提供應急資金,這是經濟大蕭條以來,美聯儲第一次向非商業銀行提供應急資金。同時,全球股市劇烈震蕩下行。雖然緊急降息和央行聯手注資給股市帶來了短期反彈,但股市整體已進入下降通道。2007年全年道瓊斯600指數比上年下跌0.17%,是繼2002年大跌32%后首度收陰。美元指數也進一步走低,由此造成了黃金、原油等各類商品期貨價格攀升,特別是能源、貴金屬和農產品的商品期貨上漲最為顯著,引發了全球通脹浪潮。
實體經濟方面,07年12月美國失業率增至5.0%,為O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制造業活動指數下降至47.7,為03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同時,歐元區也調低了2008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2007年的2.2%降為1.8%,這也是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低經濟增速。
1.2 新興市場金融危機
1.2.1 東南亞金融危機 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各國都加快了市場化進程,經濟發展迅猛,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1996年,美元的升值和美國利率的上調造成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首先從泰國開始,受美國方面的影響泰國貿易迅速萎縮,泰國國內的金融市場出現問題,并導致了全國的政治動蕩,大量的外資企業宣布退出泰國市場,最終造成泰國股市的崩盤。而就在這時候,國際對沖基金開始對泰銖進行攻擊,泰國政府無計可施,泰銖貶值嚴重,宣布金融危機爆發。這次金融危機很快就影響到了東南亞其他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股市下跌,大量的金融機構倒閉,東南亞經濟衰退。這次金融危機的波及范圍很廣,我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以及東亞其他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壓力 [2]。
1.2.2 俄羅斯金融危機 俄羅斯從1992年經濟全面轉型之后,經濟狀況一直不理想,深受經濟衰退的影響。就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俄羅斯連續爆發了兩次金融危機,分別在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金融危機首先影響到的是俄羅斯的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俄羅斯國債的集體大規模外逃,大約占到了俄羅斯國債總額的1/3,匯率和股市相繼受挫,整個俄羅斯的金融體系和經濟狀況幾乎呈癱瘓的狀態。1998年,8月份,政府對盧布不再控制,決定讓其自由浮動,并決定了單方面對內債和一部分外債進行延期償付,導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1.2.3 阿根廷金融危機 199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形勢動蕩的影響,阿根廷經濟形勢惡化,開始了長達四年的衰退。2001年第四季度,受長期衰退困擾及金融和財政形勢惡化的沖擊,經濟大幅下滑,陷入危機。危機引發了市場恐慌,導致大量資本外逃和銀行擠兌。政府被迫實行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資金外流等管制措施,引爆了蓄勢已久的社會不滿情緒,出現嚴重的政治混亂,國家陷入了以經濟持續惡化、社會動蕩不安和政治混亂為特征的全面危機。金融系統癱瘓,銀行業陷入破產邊緣;生產大幅萎縮,經濟繼13個季度持續衰退后于2002年一季度跌到谷底;失業率上升到25%以上;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危機還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及民眾對政治家的信任危機。
1.2.4 越南金融危機 2008年6月5日,胡志明股指從2007年的1170點巨挫至390.08點。CPI連續7個月高于兩位數,5月份更是創下13年新高,攀升到25.2%。其中,食品價格漲幅居首,達到42.4%。截至5月30日,越南盾兌美元貶值27%,而且幾乎每天都會貶值5~7個百分點,這加大了越南當局穩定匯率的難度。樓市方面,河內房價下跌了20%,而胡志明市的跌幅達到50%。即便如此,其住宅價格依然維持在每平20兆越南盾(人民幣8500元左右),商務樓則每平40兆越南盾(人民幣17000元以上)。
2 危機成因的比較分析
2.1 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深層次的根源,主要有如下方面[3]:
①從宏觀上講,國際和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為這次金融危機埋下了隱患。在過去的5年中,各國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世界性的流動性過剩,較低的資金成本壓低了美國國內住宅的抵押貸款利率,降低了貸款成本,經濟繁榮使居民收入大幅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對住宅的強勁需求,抬高了房價。
②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設計上存在固有的缺陷。次級抵押貸款產品主要是基于房價的上漲和低利率上的,在房市很火的時候,銀行就能夠靠此得到非常高的利潤還不用害怕風險;但是,如果房市比較低迷,利率上升,這樣會無形中增大客戶的負擔,一旦這種負擔超過了其實際能夠承受的壓力,就會造成違約事件大幅度增加,最終導致金融危機的出現。
③管理機制的缺陷加大了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政府把對次級貸債券的評估和監督責任完全拋給私人債券評級機構,結果這些機構采用的評級標準并不十分真實可靠。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危機風險加大。
2.2 新興市場金融危機
2.2.1 前三次新興市場危機的共同原因 東南亞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和阿根廷金融危機共同的原因如下[2]:①資本賬戶余額:三次危機爆發的共同標志都是國際游資的突然逆轉。大量的國際資本流動,極易滋生泡沫經濟,削弱了宏觀經濟基礎。中國和印度能在東南亞危機中幸免于難的重要原因就是資本管制減少了投機性攻擊的可能。②外債/GDP:巨額的外債負擔是導致三次金融危機的最明顯原因。所有危機國在危機前都有一個快速或持續、且數額巨大的外債形成過程。從債務形成開始到后續階段,這些資本流入總是包含著高比例的短期債權。這些債務的波動性極強,一旦有風吹草動,債權人就會中止已到期債務或者對未到期債務不再展期,造成債務國的流動性不足,引發危機。③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自由化使得每個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越來越多,但也為金融危機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從而使得金融危機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都被擴大。另外,作為金融自由化的產物,資本賬戶的自由化同樣也使得國際經濟在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更加脆弱。④金融監管缺位:與外國非制造短期資本進入對應,東盟國家對本國金融也采取放手發展的方式,允許金融機構數目急劇擴張,取消企業的貸款限額,銀行體系監管不嚴,大量貸款被投入到房地產項目,加之部分國家政治上的腐敗,給危機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各國的金融監管又十分脆弱。據統計,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銀行貸款逐年增加,而貸款損失準備卻在逐年減少。
2.2.2 越南金融危機的成因 2000年以來,越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也積累了大量的風險。表面上看,此次危機的主要是輸入型通貨膨脹造成的,其根源則是內憂外患的雙重結果。2008年上半年,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就上漲了38.54%。作為石油輸入國的越南無法自主制定能源價格,國際油價的飆升使國內財政承受巨大壓力。盡管是世界第二的大米輸出國,世界糧價的高速上漲加速了其出口增長,但也帶動國內糧價上漲,成為國內CPI居高不下的元兇。同時,越南在2006年加入WTO后,就開始放開資本項目的外資直接投資。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寬到49%。直接投資擴大了越南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流入房地產、股市的組合投資則通過推高資產價格反過來又推高了商品服務價格。從內部而言,越南國內的投資過高,2002-2006年投資占GDP比例依次為33.2%、35.4%、35.5%、35.6%和35.7%;高投資導致其進口增長過快,從2002年以來經常項目一直是逆差,且逆差額從2002年的5.98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7.22億美元,占GDP比重從1.7%上升到9.6%,而1997年泰國爆發危機時,其經常項目逆差占GDP比例才6.5%。
另一方面,越南同泰國、俄羅斯和阿根廷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越南盾在資本賬戶下不能自由兌換;其次,越南外匯儲備超出了3個月的警戒線;再次,越南的外債/GDP的比率約為30%,遠低于100%的警戒線;最后,越南的貿易伙伴除菲律賓外均有貿易盈余。這使越南金融危機的傳染性相對較弱[4]。
3 啟示
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帶有向全球轉嫁的性質,給各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金融危機的爆發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即使像歐美這樣發達的金融市場,同樣可能發生嚴重的市場失靈。雖然我國尚未發生金融危機,但經濟體系內部存在著誘發金融危機的因素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金融開放已成為趨勢的當前,從其他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中汲取經驗,防范金融危機并且增強自身抵御能力就更為重要。在未來中國金融自由化、金融證券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有效監管和謹慎開放是此次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最大啟示[4]:
①慎恰當地推進金融自由化進程,把握好金融開放的速度;
②在鼓勵金融創新和衍生工具發展的同時,要嚴格加強監管;
③適當調整貨幣和財政政策,既要在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衰退的大潮中尋求經濟增長,又要嚴密控制高速增長引發的通脹壓力;
④謹慎而積極地處置對外金融投資。
參考文獻:
[1]胡星.從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危機:警示與反思.社科縱橫. 2009,1.
一、兩次危機的成因比較分析
1、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1)出口大幅度減少,經常項目赤字巨大。亞洲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基本相似,同時它們的貿易結構相對單一,這就使得它們對發達國家需求的變化和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敏感。例如1996年國際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幅減少,而這些亞洲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在90年代轉為以出口電子產品為主,因此,泰國的出口增長率從1995年的22.15%下降到1996年的0.11%。這對亞洲經濟無疑是一次重擊。
(2)“泡沫經濟”也是引起這場危機的原因。當時,亞洲經濟的繁榮發展有一部分也是依靠房地產拉動的,房地產的巨額收入使得大量資金進入這個產業,房地產價格暴漲。因此,亞洲經濟工業化進程被縮短,貨幣化程度過高,多余的貨幣沒有實際的勞務和商品作為依托。
(3)國際游資的參與是引起危機的重要原因。當時,以索羅斯領導的量子基金為首的投資基金在亞洲興風作浪,使得一部分資金從亞洲撤出,造成這些國家貨幣的巨大壓力,成為這次危機的導火索。
2、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的過度創新。金融創新創造了大量以次級貸款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品,商業銀行將次貸資產打包出售,并通過投資銀行對其進行證券化,賣給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投資者。這不僅使銀行將資金回收,刺激了房地產行業的繁榮,還使得所有相關的金融機構串在一起,同時又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桿性,使風險不斷放大。
(2)信用風險管理不嚴格。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都假定房地產的公允價值會持續增長,因此,發放貸款時就不考慮借款人的信譽。但是,房地產市場中價格是有波動的。在對信用風險監管不嚴格的情況下,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會給商業銀行造成呆壞賬,甚至是銀行破產。
(3)房地產市場扭曲繁榮。從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聯儲共降息25次。持續的低利率,使得房地產行業火爆,很多投資家也將資金轉移到這個產業中,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越積越大。自2004年中期開始,發地產價格下跌,貸款位于率增加,引發連鎖反應,并最終成為全球性危機。
3、綜合比較異同點
通過比較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可以得出這兩次危機產生的共同原因是“泡沫經濟”,即資本流動性過剩,并沒有充足的商品和物資作為基礎。另外,還有經常項目赤字巨大、外債結構不合理等原因。最后,利率在這個過程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時由國際游資引發的,次貸危機是信用鏈條斷裂的連鎖反應。
三、兩次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1、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關注與研究
從亞洲金融危機到次貸危機,許多國家紛紛采取措施來防范金融風險,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金融衍生品也隨之出現。這些衍生品可以有效的將風險轉移出去,但并不能消除系統性風險,因此,如果投資者以盈利性為目標,危機就會產生。我們應該加強對危機的研究,認識到其利弊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可以分散風險,推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認識到風險只能分散,不能消失。我們必須把風險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
2、虛擬經濟要有實體經濟作依托
金融、保險和房地產等都屬于虛擬經濟,一般來說,虛擬經濟的發展有實體經濟作為依托,二者協調發展。虛擬經濟極易引發泡沫危機,導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分離。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國際金融全球化和其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動,次貸危機就是由于虛擬經濟過快發展但缺乏金融監管的經濟鏈條出現問題,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最后影響到實體經濟。從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虛擬經濟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因此在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警惕泡沫的產生和積累,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
3、要建立健全的金融監管制度
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發生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國金融監管過松。由此看出,無論是經濟體制健全的發達國家還是經濟體制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都應該加強一國的金融監管。在金融自由化高速發展的進程中,金融的脆弱性不斷加強,這就更加需要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加強金融監管。尤其我國金融監管機制還不夠完善,在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中,會有很多漏洞。因此,政府有效的金融監管十分必要。企業資金所有權的特點是資金大部分不是企業經營者所有的,使得企業的所有者更加傾向于從事高風險的業務,而這些業務很有可能對企業的債權人和整個經濟造成損害。我國應該重視金融衍生品發展過程中得金融監管問題。
4、建立國際間的協調機制
在國際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為了維護本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國際間的互幫互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略作為世界一份子的責任單純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勢必會導致一國的危機蔓延至全球。這也是次貸危機帶給我國的啟示之一。如今世界上有四大風險評估機構,表面上它們有利于風險控制,實際上關于個體與整體的矛盾任然存在。因此,在其他國家的經濟發生問題時,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危機蔓延到我國,我們應該積極的與其他國家商量,采取措施來緩解危機,恢復本國投資者以及世界投資者的信心,為維護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東星.美國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比較分析.國際經濟觀察,2009,(12).
2.張.次貸危機是否與眾不同.
關鍵詞:金融危機傳染 分位點回歸模型 格蘭杰檢驗 脈沖效應函數
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各國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經濟風險的傳染效應也尤其顯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機頻繁爆發,每一次危機的爆發都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劇烈的影響,并且危機波及的范圍也在擴大。因此,金融危機傳染已成為國內外學者新的研究課題。
國外眾多學者運用金融危機傳染理論去分析研究金融危機傳染的存在性及傳染的渠道,已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Calvo和Reinhart也運用該方法檢驗了墨西哥比索危機之后的股票市場傳染;Longin和Solnik應用多元極值理論的方法對金融危機風險傳染進行了分析;Francesco Caramazza,Luca Ricci和Ranil Salgado對上世紀90年代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的風險傳染問題進行了研究,檢驗金融市場之間的關聯關系在風險傳染中起的作用,通過應用截面probit回歸模型對41個新興市場進行了分析,發現金融市場之間的關聯關系在墨西哥危機、亞洲危機以及俄羅斯危機中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Dobromi Serwa和Martin Bohl對歐洲股票市場1997-2002年之間的七次大的金融沖擊進行了危機傳染的研究,文中用異方差調整的相關系數來區分傳染、相依關系以及金融市場的結構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得出中東歐發展中股票市場相對西歐發達的股票市場更容易發生金融傳染;Rim和 Setaputra 通過建立一類GARCH類模型,對亞洲金融危機前后東南亞和東亞地區各國的股市數據進行了擬合分析,研究結論主要包括: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東南亞和東亞地區的股票市場及發生后的聯動相關性都極強,該地區主要通過金融市場進行風險傳染。
在國內專注于金融危機傳染領域研究的學者也很多,李小牧(2001)分析了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理論,認為金融危機風險傳染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金融危機風險傳染的定義應該泛指金融危機在國家之間的傳播與擴散,既包括金融危機國內傳染的溢出,也包括單純由外部原因而導致的跨國傳染,既有存在于貿易金融聯系的國家間接觸性傳導,也有存在于貿易金融關系并不緊密的國家之間的非接觸性傳導。狹義的金融危機風險傳染即接觸性傳導,是指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經濟要素的變化引起其他要素變化,最終引起經濟金融的某些側面或整體變化,以致引發、擴大、緩解金融危機的跨國作用過程,也稱為溢出效應。馮蕓和吳沖鋒(2002)基于引導和互動性的理論對危機的傳染進行檢驗。金紅飛構造了一個有一種無風險資產和多種風險資產組成的投資組合模型,來解釋貨幣危機的傳染現象。朱波、范方志(2005)在對金融危機理論與模型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認為銀行同業市場中流動性危機的傳染是危機傳染的重要途徑。孫晶晶(2007)運用平穩性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協整檢驗及脈沖響應函數等方法,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傳染性進行了檢驗。韋艷華(2008)通過對金融市場信息傳導機制的研究發現,市場收益率和波動的變化及它們對市場間相關性的影響是檢驗金融危機傳染的基礎。陳奕播(2009)構建了基于Copula方法的金融危機風險傳染度量模型,并將其應用于美國次債危機來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型可以較為準確的對金融危機風險傳染程度進行度量。李成、王建軍(2009)通過對5國摩根史丹利MSCI 指數的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和脈沖響應函數檢驗分析金融危機的傳染效應,結論得出美國金融危機與各國家間存在單向的影響關系,并且受傳染的國家也會對美國產生逆感染。
理論模型
(一)分位數回歸模型
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最早由Koenker和Bassett于1978年提出,它提出了回歸變量X和因變量Y的分位數之間的線性關系的估計方法。假設隨機變量Y的概率分布為:F(y)=Prob(Y≤y),y的τ分位數定義為滿足F(y)≥τ的最小y值,即q(τ)=inf{y:F(y)≥τ},0
式中argminξ(•)函數表示去函數最小值時ξ的取值,ρτ(u)=u(τ-I(u
即F(ξ)=τ,也就是說F(y)的第τ個分位數是上述優化問題的解。
假設解釋變量X為K×1維隨機向量,{x1,x2……xn}為它的n個實現,因此分為點回歸模型可被假定為
i=1,2……n(1)
模型中ui,τ為誤差項,需滿足條件Qr(ui,τ|xi)=0,即在X=xi的τ分位點時ui,τ均為0,所以,Y的τ條件分位點模型為Qr(Y|X=x)=。
分位數回歸的變點檢測。以往爆發的金融危機都是由具體的事件所引發的,有精確的時間截點,例如1997年7月泰國政府放棄固定匯率制,施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殃及整個東南亞的金融危機,但是美國金融危機是由于次債危機所引起的,危機不是迅速爆發,而是由資本市場逐漸蔓延到實體市場,關于具體的時間沒有權威的說法。本文應用分位數回歸變點檢測模型,找到危機爆發的具體時刻。并以此時刻將危機分為危機前期和危機后期,對前后期進行傳染效應檢驗。
Hrishnaiah和Miao(1988)對分位數回歸變點檢測模型做出了總結,假設只有一個變點,那么分位數回歸模型(1)可被化為:
并定義:
該定義是對由變點時刻t0分成的前后兩個方程分別應用分位數回歸模型,并將其擬合后的殘差求和即是Vt。本文所要求的危機爆發的時刻就是使Vt達到最小時的t0,結果中可能會出現多個時刻使Vt達到最小,則選取最早的時刻為變點時刻。
(二)Granger因果檢驗
判斷一個變量的變化是否是由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原因是經濟學中常見的問題,Granger(1969)提出一個判斷因果關系的檢驗,解決了x是否引起y的問題,主要看現在的y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過去的x解釋。本文應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證明金融危機傳染效應的存在性。
在一個二維的向量自回歸模型中:
(1)
(2)
對于(1)式,其原假設為:α1=α2=α3=……=αq=0
對于(2)式,其原假設為:β1=β2=β3=……=βq=0
分為以下幾種情況討論:第一,x是引起y變化的原因,即存在x到y的單向因果關系。若(1)式中x的系數估計值整體顯著不為0,(2)式中y的系數估計值整體顯著為0,則稱x引起y變化的原因。第二,y是引起x變化的原因,即存在y到x的單向因果關系。若(2)式中的y系數估計值整體顯著不為0,(1)式中x的系數估計值整體顯著為0,則稱y引起x變化的原因。
(三)脈沖響應函數
脈沖響應函數方法是分析當一個誤差項發生變化,或是模型受到某種沖擊時對系統的動態影響。本文應用脈沖響應函數求出金融危機傳染的傳染強度,以及被傳染國受金融危機傳染的持續時間。
兩變量的VAR(2)模型:
t=1,2,……T
式中,ai,bi,ci,di是參數,擾動項。當ε1t發生變化時,不僅當前的Z值會立刻改變,而且還會通過當前Z值的變化影響到變量Z和X今后的取值。脈沖響應函數能夠捕捉到被傳染國受到沖擊的效果,反映出任意一個變量的擾動如何通過模型影響所有其他變量,最終又傳遞給自身的過程。因此,本文應用脈沖響應函數可以檢驗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傳染強度以及傳染所持續的時間。
實證分析
(一)數據描述
本文以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標普500指數與滬市綜合指數每日收盤價樣本指數,選取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5日為樣本期。并對股票數據做一階差分,計算出股票收益率。由于危機前、后期的劃分沒有一致的時刻,所以應用分位數回歸變點檢測方法找出危機的傳染時刻。
(二)分位數回歸模型變點檢測
本文研究的是美國標普500指數收益率與滬市綜合指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假設標普500指數收益率為解釋變量xi,滬市指數收益率為yi,根據線性分位數回歸模型,且需滿足條件ui,τ=0,因此可得模型:。對已得到的兩種指數分位數模型做變點檢測,按照變點檢測方法求出擬合結果圖(見圖1)。經過對數據進行計量分析,并結合上圖可以得出變點位置發生在2007年9月12日。這個時刻美國次債危機正在惡化,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2007年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市場注資,但是這并沒有解決次債的根本問題,致使次債危機蔓延成美國金融危機。本文用所求出的變點時刻將數據劃分為危機前、后期,然后應用Granger因果檢驗來證明傳染的存在性。
(三)Granger因果檢驗
1.單位根檢驗。在做Granger因果檢驗之前必須確保研究所選取的金融數據是平穩的時間序列,避免出現“偽回歸”現象。 本文運用ADF對美國標普指數和滬市綜合指數的收益率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表1、表2中危機前、后期的ADF統計量均小于1%的臨界值,說明所選取的兩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假設,即原收益率序列均為平穩序列,可應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2.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美國標普500指數收益率、滬市綜合指數收益率進行滯后一階和二階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見表3、表4。由表3的結論可以得出:危機前期,無論滯后一期或是二期美國標普指數不是引起滬市綜合指數變化的格蘭杰原因,同樣,滬市綜合指數也不是引起標普指數的格蘭杰原因,因此兩個國家不存在金融危機傳染。由表4的結論得出:危機后期,滯后一期和滯后二期美國標普指數都是引起滬市綜合指數變化的格蘭杰原因,但是,滬市綜合指數卻不是引起標普指數的格蘭杰原因,因此兩個國家存在單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發生了金融危機傳染,并且傳染方向是由美國傳向中國。檢驗結果也完全符合美國在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即使發生金融危機中國仍不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
(四)脈沖響應函數
危機前期,美國標普指數對其自身的一個標準差新息有較強反映,但持續時間不長,到第5期就趨于緩和;美國標普指數對滬市綜合指數的影響同樣很強烈,在第2期時波幅最大,持續時間也同樣很短,第五期后不在有波動。這段時間美國次債危機已經爆發,2007年8月6日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后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2007年8月,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于次債危機,美國標普股價也受到影響,造成了很大的波動。
危機后期,美國標普指數收益率對其自身的一個標準差新息的反映強烈,并且出現了多次震蕩,持續時間由危機前的5期延長至11期。滬市綜合指數對美國標普指數沖擊的反映已產生驟變,波動的起伏更加劇烈,并且有多次震蕩伴隨發生,持續的時間擴大到第14期才趨于緩和,這說明美國金融危機已傳染到中國,并且有較強的傳染。
結論
美國與中國之間存在單向的傳染關系。金融傳染發生在危機后期,并且是由美國傳染至中國。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惡化,中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但是在危機的前、后期,美國經濟都沒有被中國所影響。這更加凸顯了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但是次債危機的爆發使得美國經濟受到重創,并且美國政府在危機爆發時沒有采取根本性措施,致使引發了金融危機。中國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傳染的持續時間在擴大。在危機前期沒有發生傳染,但從脈沖響應圖(見圖2)上可以看到發生了劇烈的振蕩,但是到第5期就結束了。危機后期,金融危機傳染已發生,并且傳染持續到14期才趨于緩和。持續時間的增加說明美國金融危機的加劇,受到影響的國家越來越多,此次危機成為美國歷史上自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
中國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傳染強度在增加。由脈沖響應圖2可知,危機前期,傳染強度最高達到0.0018,并且大的波動后沒有起伏出現,雙方趨于穩定。這是由于次債危機爆發時,美國政府出臺了挽救政策,但這些政策治標不治本,沒有從根本上去除金融危機爆發的潛在根源。由脈沖響應(見圖3)可知,危機后期,傳染強度最高達到了0.0052,并且在受到大的沖擊后,波動并沒有停止,伴隨有起伏。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飛速發展,中國經濟的開放以及加入WTO使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關系更加緊密,這些都是傳染強度驟增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李小牧.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90年代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2.馮蕓,吳沖鋒.金融市場波動及其傳播研究[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3.金紅飛.貨幣危機傳染的投資組合模型[J].當代財經,2004(7)
4.朱波,范方志.金融危機理論與模型綜述[J].世界經濟研究,2005(6)
5.孫晶晶.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性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青島大學,2007
一、金融危機涵義
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對金融危機的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它表現為一國貨幣短期內大幅貶值,該國金融市場上價格的猛烈波動,大批的銀行經營困難乃至破產,整個金融體系急劇動蕩。其顯著的特點是整個金融體系急劇變動,具體表現有:一是外匯匯率、利率大幅上升,二是股市急劇下挫,三是大批銀行經營困難甚至走向破產。金融危機與貨幣危機、經濟危機有密切地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貨幣危機主要是指實行某種形式固定匯率制的國家,在國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外匯市場參與者對該國維持固定匯率的能力喪失信心,從而進行大規模的本外幣資本置換,導致該國貨幣大幅貶值,固定匯率制崩潰,外匯市場持續動蕩的事件。就經濟危機而言,一個通俗的解釋是生產過剩找不到需求,引發社會經濟大混亂。通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貨幣危機主要局限于外匯市場,金融危機的范圍擴大到了金融領域,而經濟危機影響范圍更廣,表現為實物經濟的嚴重衰退和國民經濟運行體系的巨大破壞。貨幣危機可能誘發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就有可能引起經濟危機,乃至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金融危機就成了經濟危機的代名詞。
二、金融危機理論
自從“郁金香泡沫”破滅后,西方世界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逐漸增多,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對此對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研究引起了西方經濟理論界重視。比較系統的研究金融危機理論是從20世界70年代末開始的,主要理論有如下幾種:
(1)宏觀經濟基礎理論模型
1979年克魯格曼提出了第一代危機理論模型,該模型認為政府對財政、貨幣政策的過度擴張會導致經濟基礎惡化、引發對固定匯率的投機攻擊并最終導致金融危機。這個理論的產生背景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當時美國發生了二戰后的第五次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和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國際金融市場拋售美元的風潮更甚,迫使尼克松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停止美元與黃金兌換的掛鉤,因此引發更大規模的拋售美元,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先后放棄了本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平價的掛鉤,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固定匯率為特征,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多種匯率制度并存的國際匯率制度。用克魯格曼的理論來解釋金融危機我們假設一國貨幣需求非常穩定,如果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實行過度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會導致國內信貸擴張、居民向外國購買商品、勞務、金融資產等來轉移風險,而居民和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持有另一國貨幣即是用本幣購買外幣是符合心理預期的。當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不斷減少,中央銀行就要通過不斷購買外匯來維持平衡,一旦外匯儲備耗盡,固定匯率機制自然崩潰,金融危機發生。用這種理論我們能夠較好的解釋1973至1982年墨西哥危機,1978至1981年阿根廷危機。但也有缺陷:它所假定的政府政策過于機械,只是一味的擴大貨幣發行,而政府可選擇的政策可以有多種。
(2)預期理論模型
預期理論模型提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認為:投機者對一國的貨幣發起攻擊的原因并不是其經濟基礎的惡化,主要由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所導致的。當投機者對一國的貨幣發起攻擊時,政府為捍衛固定匯率就會提高利率吸引外資儲備來維持匯率穩定,如果提高利率維持匯價的成本大大高于維持匯價所能獲得的好處,政府就會被迫放棄固定匯率制。反之,投機者是否繼續攻擊也要取決于攻擊帶來的成本收益。從歷史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用提高利率的方法來克服“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危機的對策,其效果不一定明顯。所以綜合考慮,用調整利率的方法來抵御危機時,一旦投機者能夠成功沖擊貨幣,其獲得的回報會高于成本,僅僅是高利率可能并不能有效的阻止投機者的攻擊。另外市場參與者在其投資決策時會把預期因素考慮進去,這種因素使政府捍衛固定匯率的成本提高。
(3)道德風險理論
道德風險論認為:當事人(金融機構)的權利和義務不相匹配可能導致他人的資產或權益受到損失。在金融危機中,道德風險表現為政府的某種“隱含擔保”使金融機構進行風險很高的投資行為,造成巨額的呆壞賬,金融機構的支付危機引起公眾的信心危機,最終導致金融危機。因為政府提供的“隱含擔保”缺乏確鑿的法規依據、信息不對稱,這樣使道德風險的危害后果更為嚴重。以東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東亞國家中存在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錯綜復雜的資金、業務和人事關系,另外加上一些傳媒的暗示,使得社會公眾產生這樣一種錯覺:金融機構一旦發生危機,政府一定會加以保護。一般來說,各國政府普遍存在對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或明或暗的擔保,即便是大銀行出現危機,政府從多方面考慮往往會出面援助而不能任其倒閉,這就為銀行提供了“隱含擔保”。其結果是產生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由于銀行得到了政府的“隱含擔保”,所以國內外的投資者或債權人會認為貸款給這些銀行是很安全的,即使這些銀行出現一些困難,政府也會出面援助,投資者或債權人便不再對銀行的資信從財務上進行嚴格的審查,使得這些有問題的銀行得以大量融資;另一方面,政府“隱含擔保”,加上存款人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力等因素造成銀行將大量資金投資或貸放給高風險、高收益項目,這些項目失敗就會使銀行陷入困境。事實上,當金融機構的狀況己經岌岌可危時,人們期待已久的政府援助也沒有出現,破滅了的希望很快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和金融市場的動蕩,金融機構的償付力等問題也會很快蔓延開來。
(4)金融恐慌理論
“金融恐慌”理論認為:由于某種外在的因素,短期資金的債權人突然大規模的從尚具有償債能力的債務人那里撤回資金,是一種集體行為。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在危機前夕大多經歷了一個資金迅速流入的過程,但是外資的流入是很脆弱的,極易受到“金融恐慌”的影響而發生逆轉,一旦發生大規模逆轉,危機就會發生。以20世紀80年代初大多數東亞國家為例,它們都以高速增長的經濟潛力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了生產性較強的實物經濟領域,促進了經濟發展,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90年代,東亞金融市場開始成熟,投機需求不斷增加,加上人們對經濟前景充滿了信心,外資流入迅猛攀升,大多資金投向風險性較強的高利潤行業,而這種資金非常容易發生逆轉。客觀來說,“金融恐慌”是危機心理預期的一個補充。
(5)危機傳染理論
危機傳染論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金融危機導致另一個國家發生貨幣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它產生于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之后。它強調了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另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Pua1MaSSon(1998,1999)指出危機的傳染方式主要有三種:(1)溢出效應,即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間形成密切的聯系,一國貨幣危機會傳導到同一經濟區內具有相似經濟結構或經濟問題的另一國。溢出效應按溢出渠道分為貿易溢出效應和金融溢出效應;(2)季風效應,即某一經濟區外部某個國家的貨幣危機對該經濟區內所有國家的經濟與貨幣穩定產生影響,尤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3)羊群效應,即一國的貨幣危機通過對投資者心理預期產生作用,誘導公眾對同一經濟區內經濟健全的另一國發動貨幣攻擊。
三、金融危機理論對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解釋
美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有著復雜的背景,從金融危機理論出發,我認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從宏觀經濟基礎理論看,美國超寬松的經濟刺激環境為危機埋下了隱患。在新經濟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為避免經濟衰退,刺激經濟發展,美國政府采取壓低銀行利率的措施鼓勵投資和消費。利率降到極點,貸款買房無需擔保、無需首付,因此房價一路盤升,房地產市場日益活躍,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時代晚期的經濟繁榮;同時也為房地產泡沫提供了溫床。布什政府為每一個居民都有其房住的政策擴大了沒有購買能力的人買房,因而導致發放次級貸款的金融機構風險加大。
2.從道德風險理論看,房屋貸款金融機構以房產作抵押發放貸款,在經濟景氣時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抵押品價格保持增值,但當經濟下滑時,這些沒有購買能力的人不能足額還款的風險加大。而這些房貸機構本身資金實力并不雄厚,為了不斷的利用有限的資金,通過金融創新,把次貸資產打包證券化,從中收取資金又分散了風險。但是,如果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差錯,整個鏈條就會斷裂,從而波及所有的人。從2005年到2006年,為防止市場消費過熱,美聯儲先后加息17次,利率從1%提高到5.25%,市場利率進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傳導到市場往往滯后一些,2006年美國次貸仍有上升。但加息效應逐漸顯現,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
3.從危機傳染理論看,美國次貸危機能夠擴張為全球金融危機是因為在全球一體化下,各國貿易依賴程度加深,各國資本市場緊密相連,美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必然會波及全球資本市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