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1: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當今社會治理的內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8—0263-01
孟子,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貴族孟孫氏后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本文把近十年間有關孟子教育思想的文獻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關于“思孟學派”本身存在與否的論爭;對于孟子教育思想內涵及教育方法的深入剖析與述評;孟子與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孟子教育思想對當今社會及各級各類教育的啟示意義。
一、關于“思孟學派”本身存在與否的論爭
在“思孟學派”存在與否的問題上,學者們還存在爭論和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鐘肇鵬教授的《思孟學派簡論》,從師承關系、獨特的義理內容與傳世著作、對本派學說與前輩的信仰與崇奉這三個學派形成所需具備的基本條件出發,肯定了先秦時期“思孟學派”的存在。而且把其特征歸納為闡發儒家的德性之學、結合內外與會通天人三個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靜教授在《荀子非十二子與思孟學派》中,認為子思與孟子之間沒有直接建立學派傳承關系,但他們的思想觀念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思孟之間的關系表達的是觀念的真實,而不是歷史的真實”。蘇瑞隆教授的《簡帛五行篇與思孟學派研究》中,明確指出,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都很難確定思孟學派的存在,因此說思孟學派作為一個學術名詞顯得很模糊,思想方面缺少具體的特色,如果將之一分為二,反而會比較清楚。
多數的學者是肯定了“思孟學派”的存在,而且陳靜教授認為“思孟之間的關系表達的是觀念的真實,而不是歷史的真實”。這一觀點其實也是肯定了子思與孟子之問思想的傳承性。孟子本人也曾說過:“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這就體現了孟子對于孔子的敬重及對其思想的推崇。《史記》明確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是孔子的孫子,那么從孔子到孟子,傳承關系也較為直接,而孟軻也是以“孔子之道”捍衛者自居。荀況認為:“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也是把子思與孟子視為一派。不過,陳靜教授的觀點也為我們研究思孟學派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對于孟子教育思想內涵及教育方法的深入剖析與述評
有不少學者從多角度深入地探討和剖析了孟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內涵,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同時也對其教育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和評述。當前大部分作者對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角度雖有不同,但是在主要的觀點上并沒有重大分歧。這些文章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教學的核心內容是仁義,具體內容是五倫關系;教育的作用體現在個人發展及社會治理兩個方面;教學原則是通過求放心以擴充人性的善端。這一類文章有婁正保的《淺談孟子的教育思想》、孟立永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探析》和任俊華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探析》等。
馬躍如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及其內在邏輯》一文提出雖然當前學者對孟子教育思想的總結是正確的,但這些研究只是以歸納為主,并沒有深入的論證;雖然認識到了孟子教育思想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對于如何將其應用到現代教育當中的問題沒有進行充分的研究。在此前提下,作者對孟子教育思想的內涵及其內在邏輯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期可以更好的將孟子的教育思想應用在現代教育中。
三、孟子與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
關于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獻中,有一些文章是用比較的研究方法,把孟子與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進行比較研究。
如劉淑紅等人在《孟子的教育智慧——與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較》一文中,從代表孔子教育思想的《論文》和代表孟子教育思想的《孟子》這兩本書出發,通過比較,總結了二人在教育觀和道德觀上的相同之處。指出孟子在教育內容上是對孔子教育內容的拓展和提煉,而且在培養目標方面,作者認為“大丈夫”所具有的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之氣、“是一種沖天的壯氣,是凜然正氣,是壓倒一切的豪邁之氣。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所沒有的,是孟子對儒家教育思想獨具一格的創造。”在此基礎上作者闡述了孔子與孟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傳承關系,彰顯了孟子的偉大智慧。
魏綺芳在《孟子與柏拉圖的教育思想比較研究》一文中,作者分別從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教育目的、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四個方面對二者的教育思想進行了比較。作者認為孟子與柏拉圖都是處于社會變革時期的教育家,都具有其時代性和局限性。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不同的歷史背景使二者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然而兩人對于教育的認識是一致的,那就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能忽視教育的作用”。
四、孟子教育思想對當今社會及各級各類教育的啟示意義
許多學者在對孟子教育思想剖析和肯定的基礎上,看到了其教育思想對于當前社會及各級各類教育的價值和借鑒意義。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內涵則是“君權至上”,法家重視法的客觀性,法家反對禮制而重視法律,強調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和社會。法家在中國傳統思想流派中是最重視法律的。法家注重法的權威性,強調法律應當在政治社會的運行中高度規范化,這一理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說是比較先進的思想。
在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儒家對現代法治和諧的啟示主要表現在重視法與人的和諧,真正促成形式意義上與實質意義上法治的和諧。新儒學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為封建社會的統治者提供了一整套治理國家理論思想體系,是通過對人進行道德的教化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和諧也是儒家學說的基本價值,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儒家和諧思想對于今天的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人文社會的和諧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和諧是建立和諧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諧是建立美好家園的價值取向,和諧可以提高文明,修身養性,促進身心健康。以愛人之心調解社會人際關系,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諧社會的基礎首先是誠信,強調建立民主體制維護公益,講究了,和諧共生的思想。
2、法治理念的構建
法治理念是人們對法治本質及其規律的理性認識與整體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觀念。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當中,各行各業都有犯罪現象的出現與發生,探究其違法犯罪的原因,當一個社會處在制度轉型時期,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當今社會的犯罪年輕化也讓人憂心忡忡,青少年由于家庭原因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一般都源于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雙方長期分居或感情不合的松散家庭,一些家庭對孩子過于溺愛以及簡單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有些家庭的家長對孩子過渡期望的心態,無形當中就給孩子加壓加負;學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弊端:教育方法死板,是造成學生厭學,重學習輕素質教育是個別學校的突出表現,個別學校不能如實貫徹落實學校的各項制度,使一些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一些青少年受金錢社會和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潮的影響,甚至流落社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直接原因。
寬容思想對于減少及預防違法犯罪的作用:寬容的思想發源于宗教的仁慈和仁愛學說,在建設和諧法治社會的歷史背景下,適當的寬容可以使得很多法律不能解決的社會問題,很好的化解。我們應當吸收并且以的寬容思想為指導,寬容應該是社會公德和法律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規范。社會因素是導致犯罪的最主要,也是最基礎的根源。因此,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諧文化是中國社會文化的內涵,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下,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各個地區也在環境的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環保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企業組織也開始被納入環保工作的范疇中,綠色管理理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誕生之后,綠色管理理論便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也開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梗概綠色管理理論
(一)綠色管理理論的本質
綠色管理理論,是指在企業組織的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完整的將環保綠色觀念應用、融合于企業的每個管理層、每個涉及領域、每個經營方向及每個管理過程中,要求企業或組織要有自發環保意識,在企業管理中體現出綠色環保理念。“綠色”在這里是一個形象用語,泛指一切保護地球生態自然環境的計劃、行為、思想、觀念、活動等,它賦予了組織一定的社會責任,即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實現一定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綠色管理理論不應當僅僅被局限在人與自然的生態角度,它更是涵蓋了每個人自身的看法態度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種和諧將政府部門、消費者、企業人員等錯綜復雜的市場關系相結合,是綠色管理理論所追求達到的根本目標。
(二)綠色管理的對象
不同于傳統管理模式以生產力、技術等質量方面的目標,工程耗時目標和成本投資目標為重點管理對象的管理體系,綠色管理在傳統管理的基礎上,更為推崇在管理過程中灌輸環保觀念,更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對能源資源的節約,以及參與人員的心理感受,將這三者設定為新的管理對象,形成在原有管理體系之上的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的管理對象體系。
(三)綠色管理應用現狀
隨著綠色管理觀念的推廣,在當今社會,綠色管理理論的重要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并有了較為令人滿意的研究結果。例如:對綠色管理頗為關注的一些學者,將綠色管理定義為在環保和減少環境破壞、解決環境污染之外,將管理重心置于減少生產廢物產生,確保產品研發生產流程的全面綠色環保化;一些研究人員則將綠色管理理論定義為一種在諸多管理理論與實踐之中應運而生的新型管理理論框架,適應于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理論。
二、綠色管理理論的核心內涵
(一)內涵探討
“和諧”作為綠色管理理論的核心本質,包括了“生態”、“心態”和“人態”三態的和諧與統一,是順應時展而產生的新型管理理念。心態和諧指管理過程中參與者內在的心理變化、心態和諧,是綠色管理的產生根源,人態和諧是指人與人之間交往相處的和諧,是綠色管理的必要條件,生態和諧指人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是綠色管理的最終結果。而從其分別的特性來看,心態和諧是基本條件,人態和諧是重要節點,生態和諧是既定目標。
在綠色管理中,生態和諧、人態和諧、心態和諧必須相互配合、相互完善,三者都是管理過程中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綠色管理的核心內涵不僅僅存在于環保圈子中,更是擴寬了管理者視野,將研究條件、研究空間擴大化,豐富化,能極大程度的獲得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二)內涵展開化
1.管理中的潛在規律
管理學作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有著潛在的規律可循。管理過程中的互動,只有將被管理對象、管理者、管理主要參與人相互調節,使其成為和諧統一的完善整體,才能最有效果,管理效率和質量更高。為了對管理進行評價,可將參與人員的工作績效作為評價標準,而非用正確、錯誤來評價管理。使用績效作為標準可以避免參與人員過分關注對錯,輕視管理過程的問題。
2.個人與整體的一致目標
由于綠色管理理論的核心本質是“和諧”,因此,想要使最后的各項效益最大化,個人與組織整體目標的一致是至關重要的條件。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對員工的心態變化予以關注,更多的給予員工重視和尊重,使員工在關注個人發展之外,能夠注意到組織整體的發展目標。并通過尋求個人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的共同點,使員工對工作有自主性和積極性,對工作投入精力和激情,從而逐漸建立起良好的心態和工作環境,凝聚力量,最大程度上實現企業組織和個人的雙贏。
三、結語
綠色管理理論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在對消費者需求進行滿足的基礎上,將生產行為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污染和浪費降到最低,經濟社會效益提高,是一種較為完善的先進新型思想。在將來的企業組織管理過程中,綠色管理定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芳萍,溫玲玉,蔡明達.綠色管理、企業形象與競爭優勢關聯性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2(10).
二、學會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共性問題
各級學會在促進學科發展、科學普及、科技進步、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各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級學會都按照“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加強自身建設”的總體要求,積極創新,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是由于我國多數學會的組織基礎較為薄弱,內部管理體制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會的“等、靠、要”思想觀念嚴重,使得學會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具體表現還包括:學會組織運行制度不完善,對學術建設不重視,學會定位不準確,掛靠單位對學會支持力度不大,學會專職人員積極性不高,為會員和社會服務的意識不夠,對科技工作者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強,學會活動經費緊缺,自我活動、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等,這些突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學會的發展和壯大。
三、學會改革創新驅動發展中存在的機遇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體制、社會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改革都在不斷地深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進各級學會的改革創新發展工作也勢在必行。學會的創新發展是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學會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用創新發展的精神打開一個全新的工作局面。當前,學會的發展既有國家、地方政府相關政策大力扶持,也有國際化、數字化、信息化帶來的機遇。學會管理者要理解學會存在的價值,了解學會的內涵和外延,牢固樹立學會改革創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積極探索學會改革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充分發掘學會的新動力,力求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實現學會跨越式發展。這事關科協工作的全局,更是科協組織如何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發揮應有作用的關鍵所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四、實現學會創新驅動發展的四個重要環節
在明確各級學會存在的問題和機遇的基礎上,我們要把握戰略性環節,以實現學會的創新發展,提升學會的影響力。
(一)在觀念上更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學會管理人員要始終保持一種開放進取的心態,時刻準備迎接各種挑戰和機遇,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尤其是學會理事長等領導的觀念創新是推動學會發展的關鍵,他們必須要時刻認清現狀,看到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變不良的現狀。
(二)在體制上創新
必須深化學會的體制改革,把握好學會的定位,認清學會的主要功能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以改革為契機提升學會影響力,要從“要我改革”轉變為“我要改革”,從而產生促改革、謀發展,提升學會服務創新能力的熱情和信心。
(三)在技術上革新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學會管理工作的開展方式也越來越先進。要做好學會管理工作的數字化轉型,拓寬發展渠道,學會要充分利用數字網絡快捷方便的優勢,實現學會的表現形式、服務功能和價值延伸。
(四)在內容上出新
內容的出新依賴于技術、觀念和體制創新發展。在內容上,應該加強學會領導班子和專職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強學會的管理,增強學會的活力和凝聚力,積極搭建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平臺,結合學會自身的特點,高質量、高水平地發展會員,給會員提供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03 ― 0073 ― 02
以儒學為代表的齊魯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對于當代政治、社會發展及社會主義治理體系的構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以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來審視齊魯文化的當代價值、功能和作用,有助于使我們對齊魯文化的認識更具時代性,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繼承齊魯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提升齊魯文化的影響力,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為文化建設提供思想基礎和理論支撐,實現“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
一、齊魯文化的內涵
齊魯文化中的“齊魯”不僅是表示空間的概念,還是一個表示時間的概念。作為空間概念,“齊魯”指山東地區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最大諸侯國齊國和魯國;作為時間概念,齊國和魯國兩個諸侯國在歷史上皆存在了800年左右,其后為其他諸侯國所滅。但雖然政權被滅,齊魯兩國的文化體系和思想成果卻傳承下來,并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與燕趙文化、秦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樣,齊魯文化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表現出豐富的內涵。齊魯文化的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自秦漢以來,齊魯文化逐漸融合到中華傳統文化之中,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學界在探討齊魯文化的結構時,一般認為齊魯文化包含了齊文化和魯文化兩個文化圈。齊文化側重“功利”,較重視耕戰、農業發展;魯文化注重“道德”,較重視倫理規范與道德規則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齊文化與魯文化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我們可以把齊魯文化理解為“以先秦齊、魯兩國文化為內核和主干,以兩國文化的淵源發生和延續展現為主要描述對象的文化。”〔1〕在齊魯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它始終保持了開放性的特點,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優點,從而使自身具備了良好的調節功能。西漢時期,隨著儒學被統治者定為處于獨尊地位的意識形態,齊魯文化也獲得了在社會諸種文化和思潮中的主導和支配地位,并成為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核心,對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齊魯文化的當代價值
齊魯文化表現出自強不息、經世致用、和而不同、崇尚民本、誠信友愛的基本精神,這些基本的政治價值和社會理念曾經有效地促進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有序發展,對當今社會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1.自強不息,重視經濟
齊魯文化中有崇尚氣節、自強不息的精神。一個典型的例證是齊文化對經濟與社會實際的重視。姜太公、管仲等人都重視人的積極因素,以積極入世的精神推進社會變革與發展,表現出自強不息的精神。重視經濟是齊魯文化的特點之一。尤其在傳統農業社會,齊魯地區的農業較為發達,漁業、鹽鐵工業、及社會化的水利、交通等都比較發達。以齊文化為例,齊相管仲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了鹽鐵專賣制度,不僅富強了當時的齊國,也極大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成為后世鹽的專營制度的起始源頭。管仲關于“四民分業”的思想將齊人劃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為齊國的霸業奠定了物質基礎,也為后來的傳統社會一直沿用。這種重視經濟的思想與當代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相通的。
2.崇尚人本,天下為公
民本思想是齊魯文化最重要的價值理念之一,齊魯文化是圍繞“人”這個核心展開的。在齊文化中,管仲提出“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管子?霸言》)管仲的改革也是圍繞人本展開的,其改革思想與民本精神為后代統治者繼承發揚。以孔孟學說為代表的魯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據了重要地位。孟子提出了性善論,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王道”、“先王之道”、“堯舜之道”、“文王之治”等等,其“仁政”思想把儒家的民本思想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另外,對“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的追求,也是齊魯文化的思想特色之一。近年來,隨著社會公正問題的凸顯,我國政府進一步明確了公平正義在社會主義內涵中的地位,提出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在當代社會條件下,我們應當發揚傳統齊魯文化中天下為公、仁者愛人的政治理念,進一步維護、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
3.誠信友愛,仁者愛人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齊魯文化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也是齊魯思想家思想體系中重點倡導的。孔子構建了其仁學思想體系,把克己、愛人、復禮作為仁的具體內容,并將之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精神指導,并要求人們都按照有一定的禮制規范行事。盡管孔子所講的禮的核心是上下等級關系,但其中的一些因素可以為我們今天所用,如“正禮”、“修己”、“自戒”、“自訟”、“自省”、“自責”等思想,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對今天處理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都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孟子則突出了孔子學說中的仁義禮智,并把這四者與人性善理論結合起來,提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把倫理范疇與人性善連結在一起,從人的本能的角度來解釋人倫關系,這是對孔子仁愛思想的發揮,在儒家思想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傳統齊魯文化中也有一些與現念不相符的消極因素,諸如重農輕商意識較濃、宗法觀念凝重、法治意識缺失等。對于這些消極因素,我們應辯證對待。要看到這是與當時封閉的小農經濟環境、嚴密的等級制度和思想相應的,是受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限制的。
三、提升齊魯文化影響力的途徑
兩千多年來,齊魯文化對于維護傳統大一統理念及國家統一、社會倫理規范的遵守及人際關系的協調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文明的發展。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應繼續呼喚齊魯文化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繼續挖掘齊魯文化的核心價值,形成提升齊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合力。
1.發揮政府主導功能。政府在社會資源的掌握和分配中具有其他任何組織都不具有的優勢,因此政府在提升齊魯文化影響力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就文化建設來說,政府在文化資源的配置中起主導地位,能夠為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證。因此,提升齊魯文化的當代影響力,首先要重視發揮政府的統籌規劃、政策扶持、監管協調等功能,為齊魯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證和社會平臺。
2.利用好齊魯文化影響力提升的載體。傳統文化的宣傳普及有利于齊魯文化影響力的提升,近年來,我們采取了諸多措施來普及齊魯文化,如各級各類道德講堂、各種層次的文化講堂等。這些載體形式促進了文化產業品牌的推廣,提升了齊魯文化的影響力。近年來,山東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構建并推進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孔子文化展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項目,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須新一步創新理論和工作機制,探索對外文化交流、對外文化貿易和對外文化傳播的新領域、新模式,從而更好地提升齊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
3.培育“山東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擴大齊魯文化的影響力離不開人的精神的改造與提升,要以提高人的素質作為支撐。而提高人的素質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應該是體現在現實生活之中的。當前的重點之一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可以把“山東精神”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切入點。“山東精神”的主要內涵有“改革創新、開放包容、忠誠守信、務實拼搏、敢為人先”。這為齊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樹立了共同的價值目標和精神追求,也為地區發展豎起了一面精神旗幟。近十年來,圍繞這一價值目標,結合山東的區域實際和文化傳統,我們在改革創新、誠信和諧等方面展開了諸多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弘揚山東精神有利于激活齊魯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和積極因素,實現傳統美德與當代價值相貫通。
四、以科學態度對待傳統齊魯文化資源
需要明確,在當代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震蕩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必須辯證地對待傳統齊魯文化。對待傳統齊魯文化,應該有科學的態度。換言之,我們固然不能否定文化傳統,不能否認傳統文化中有諸多優秀因素,然而,要避免走入另一極端,避免盲目地一味頌揚以齊魯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要避免對齊魯文化研究中的“主觀投射過度”現象,避免“認識主體用現代性的認知替代傳統認知,把自己的觀點、甚至是當下流行的現念或觀念,投射到古人身上。”〔2〕例如,現在有諸多學者著文立說,提出儒家學說中的“君子”人格即是現代政治學意義上的“公民”人格,并從各方面、各角度去論證這一學說,進而提出傳統儒家文化中含有現代公民理論的成分。實際上,儒家理論中的君子根本不具有現代公民概念的內涵,把二者等同起來或者認為二者想通的觀點從本質上混淆了傳統臣民型政治文化與現代公民政治文化的區別,是一種認識的誤解。所以,對齊魯文化傳統的價值要區別對待,不能忽視其本身的局限性。不可否認,在傳統齊魯文化有諸多優秀的因子,對當今的社會實踐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但從總體上來說,以齊魯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是與現代政治與社會理念相悖的。齊魯文化產生于傳統封閉的小農社會,具有重義輕利、道德政治化等缺陷。對于這些缺陷,我們應理性分析。以齊魯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不能成為現代文化的主流,對于其中的積極因素和有益成分,要根據當今的社會主義實踐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不能不加區分地把傳統齊魯文化照搬到當今的社會之中,更不能把傳統齊魯文化中消極落后的因素扣上“優秀”的帽子而大力提倡。
總之,挖掘齊魯文化的深刻內涵,發揮齊魯文化的當代價值并提升其影響力,從而使齊魯文化更好地服務于山東地區乃至全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當代條件下,既不能守著傳統照本宣科,也不能對傳統置若罔聞,要立足于當今的社會實踐,在發展的過程中吸收新的有益因子,從而實現齊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相對來說較為枯燥,通過政治知識的充分運用其中,有利于歷史教學過程變得更為簡單和明了,并幫助學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由主觀思想引導轉變為客觀因素引導。在高中課程教學中,與其他課程充分結合,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結合當下政治實際進行學習,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的政治觀念和道德意識。
一、高中教學中政治知識的應用
(一)歷史概念與歷史教學
歷史概念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過對歷史事物的發生來探討其規律并進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來反應事物的客觀屬性。歷史概念主要包括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所謂內涵是指歷史的相關背景和結果,背景要素又包含兩個內容,第一是指大環境的政治經濟因素,第二部分是指從不同條件和原因來探討事物發生的前因后果。歷史的外延是指事物發生的客觀因素。例如把時間、地點、過程等。相對于初中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教學更為復雜,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學生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的過程,來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當前社會,學生了解一定的史實基礎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與政治教學
簡單來說,政治概念就是一種政治術語,是指通過對政治相關事物發生的表象來進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專業性表達語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識的基礎內容。廣義范圍的政治概念,不僅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還包含相關的政治理論。例如高中政治教學的部分內容: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內容。整個中學的政治教學目的可大致概括為對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并幫助學生能夠將這些優秀理論運用于生活實際,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幫助其建立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因此,政治學科的教學更注重于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學習,通過榜樣力量促進學生正確的三觀確立。
(三)滲透政治學的歷史教學案例
歷史知識的學習涉及到較多的政治知識主要有哲學知識和相關經濟理論等。本文以歷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學知識為例:
在學習中國歷史中,中國歷代文化的發展一課時,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現象、宋明時代的道學的發展,以及封建統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產生,歷史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對相關朝代的政治和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形態等因素來解釋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學知識有:客觀存在決定意識形態、文化的發展是政治的經濟的反應兩個哲學知識點。在政治學中,經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文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對應到歷史學,宋明時期由于經濟發展穩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這一時期的宋明理論等學說得到充分發展。
二、歷史教學中運用政治知識的必要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到政治相關理論,有利于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實發生的背景和過程,從而對其產生的結果和帶來的影響更加記憶深刻。同時,高中歷史課程中,大多歷史現象的講解都較為抽象,運用政治知識對其進行解釋和教學就具體得多。例如用政治學“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一理論來解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實行的改革開放的實施階段的確立。從哲學的發展觀來解釋,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的經濟建設決定了同時期的意識發展形態,再利用大眾意識形態的變化來促進下一階段的改革建設。
(二)提升歷史教師專業技能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專業知識以及教學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課程教學實際中,教師要關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掌握好教與學的節奏。教師的教學專業化有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當前的社會形態,幫助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歷史涉及到的知識和領域較多,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政治知識,有助于教師擴展知識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關知識點,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以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和經驗積累。
三、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合理處理歷史與政治的關系
歷史課程的學習方式一般是通過對歷史相關事件的學習和理解,過渡到該時期的經濟政治發展的學習,以培養學生用客觀的觀點和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和學習。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先進知識理論的學習和理解記憶,幫助學生將這些前人的優秀經驗能夠化為己用,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樹立科學的政治觀念。因此,兩個學科教學強調的重點是不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掌握分寸,合理處理歷史與政治學科的關系。
(二)教師自身知識儲備的提升
將政治知識運用到歷史教學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一方面,在當今社會,高中學生的知識需求已不再是單一的對某一方面的知識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將政治知識與歷史課程有效合理的進行結合,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能動性要求更高,即是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已不再適合新課標的要求,需要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為此,教師需及時提升自身知識的儲備量,以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
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合理地結合政治知識,有利于學生提升綜合學習能力,從政治的角度去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時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增加知識儲備量,革新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注意避免將兩個學科的重點知識混合,對教師的專業要求也更高。在課程中運用全面的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當今社會發展對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1賽珍珠的博愛情懷與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這三十年恰恰是中國近代社會最腐朽、最動蕩、最黑暗的時期。賽珍珠總是竭盡全力地幫助她身邊的人,在宿州,她走進當地農戶的家中,與當地婦女和兒童攀談,開導婦女解放思想。在南京、鎮江、宿州期間,她還曾走上講臺執教,通過課堂展示她博大的胸懷、傳播她博愛的精神。在當時的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非常嚴重,許多亞裔和美亞混血的孩子都受歧視,列入不可領養的范圍。賽珍珠的胸懷是博大的、慈愛的,她的愛能超越國家更能超越種族,于是她創立了收養機構“歡迎之家”(WelcomeHouse),這個國際化的機構收養、撫育大量無家可歸的兒童,也收養越南裔、中國裔等亞裔兒童。為了幫助那些不合收養條件的兒童,1964年,賽珍珠還捐款700萬美元成立了“賽珍珠基金會”[2]132。賽珍珠的博愛精神既有她傳教士父親對她的基督教教育,也有根植于中華土地的儒家文化的影響。
儒家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更具體地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賽珍珠曾這樣說過:“實際上我的信仰是多重的,無論是基督教、佛教還是儒家對我都有影響。”[4]賽珍珠博大、寬厚的愛超越了種族、超越了階級甚至也超越了國度,那是一種大愛——對人類的愛。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用并不華麗的語言稱頌了她的這種大愛,他稱賽珍珠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一位敏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大學是人類精神的發源地和守望者,當今社會多元文化交融,少數人價值觀扭曲,病態社會事件時有發生,如何為當今社會廣泛地注入博愛精神,從學生這個群體開始培育愛的精神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大學應當守住人類精神家園的底線,致力于追求真善美,并把真善美的豐富內涵賦予學生,通過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來為全社會注入博愛的精神和情操。既然培養人才是大學的天職,那么“人”就應該是大學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才能實現“人”的完善、“人”的解放和發展,怎樣才能在最豐富的意義上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是當今大學最應該直面和反思的問題。
大學的育人功能主要通過顯性層面的課程和隱性層面的校園環境、大學文化等來實現。顯性課程是官方的、正式的、一步步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來實施的;而大學校園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隱性教育[5]。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是以學校為載體,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文化積淀逐步形成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具有滲透性和教育性,它物化在校園的各個方面和各個角落,甚至是體現在校園歷史和建筑中;但它被廣大的師生員工所共同接受,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宿州學院一直重視大學文化的建設和實踐,以孟二冬精神、賽珍珠精神為核心的大學精神建設在多年的堅持下,如今已卓有成效。孟二冬的“淡泊名利、潛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學問”的精神已內化為宿州學院的大學精神;而賽珍珠的“博愛”精神也在宿州學院校園景觀“珍珠湖”和“賽亭”的輝映下熠熠生輝。他們將作為宿州學院的大學文化承載著育人的重要功能。
2賽珍珠的踐行精神與宿州學院的“友善、博學、務實、奮進”
一、“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
“夫霸主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這個“人”是當時的百姓,“本”是國家統治根基。君主治理國家,要以人為本,這個“本”牢固,國家就強盛,政權就鞏固。如果“本”亂了,那么國家社會就處于危險的境地。齊桓公曾問管子道:“請問什么是根本的事情呢?”管子說:“齊國的百姓是主公想成霸業的根本。百姓最擔心的是饑餓,偏偏國家征斂的賦稅沉重;百姓最懼怕的是死亡,偏偏國家的刑法險峻;百姓最怕勞役中受到傷害,偏偏君主辦事又沒有時限。如果君主減輕征斂賦稅,百姓就不擔心饑餓;君主能放寬刑罰,百姓就不擔心死亡;君主辦事有時有節,百姓就不擔心操勞而造成損傷了。”他說得多么具體實在,處處為百姓著想,而且還考慮得那么周全。當今社會發展雖與舊時不同,國家現在也實行了讓農民種田不僅不收稅反而還給補貼的政策,這是開天地以來從沒有過的獨創。
管子還把“四維”作為治國的綱領,即:禮、義、廉、恥。和今天的“八榮八恥”同出一轍,都是為了教育感化人,提高人的道德素質。治理國家要做到:愛民、利民、益民、安民,尊重百姓的利益,這樣做既可以使國家富強又可以使民心安定。管子說“政之所行,在順民意,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就是順著民心而不要違背民心的道理,并且“君臣親,上下和,萬民輯,故令則不行,禁則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協,協故能輯,協輯以悉,莫亡能傷”,也是說只有方方面面關系協調好了沒有矛盾,社會和諧,國家才能向前發展。“得人心者得天下”是顛覆不破的真理,懂得“取,必先給予”的道理,就是掌握了治國安民的法寶了。治國者懂得這些道理,國家怎么會不和諧昌盛呢?
二、合理選拔和使用人才是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
人是萬物的精靈,也是萬物主宰,任何事離不開人去做,用人當否直接影響辦事的效率和成敗。《管子》中記載著用人方面的三項根本原則:“君主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了原也……”早在兩千年前,管子就把用人原則定得這么細,說得這么透徹。所以:“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而責必備。夫慮事定物,辨明禮義。”作為君主知人善用就是明,也是百姓的福氣。“明主之舉事也,任圣人之慮,用眾人之人,而不自焉;故事成而福生。亂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慮,矜奮自功,而不因眾人之辦,專用己,而不聽正諫,故事敗而禍生。”這說明用人的好壞直接影響江山社稷的穩固。所以選拔人才更是關鍵。
現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選拔干部和重用人才的政策,并且還有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是圍繞著“任人唯賢”,要有真才實學,德才兼備,要求他們嚴以自律,清正廉明,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
三、社會財富合理分配的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074-01
1 加強大學生“中國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所提出的“中國夢”的議題闡述了中國最偉大的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這一解讀包含了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當前全國人民共同愿望與期盼的宏大理想,指明了黨帶領人民的前進方向。“中國夢”不是一句空話,其代表的是全中國人民努力的方向,是人們心中的希冀。針對大學生所提出的“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是對當今大學生的鼓舞與期望,希望學生可以以中國夢為主要發展方向,并將其作為年輕人奮斗的主要動力與中國精神,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強國民團結協作的信念,帶動國家與人民共同進步與發展。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帶著振興國家信念的大學人才步入社會無疑將國家發展與個人融入綁在了一起,只有國家實力得以增強,人們的生活才能得到足夠的發展,因此中國夢精神早已成為了國民共同努力的方向與理想,加強大學生中國夢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強化國民團結作用和國家榮譽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 “中國夢”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教育路徑探討
2.1 增強“中國夢”思想研究,引領大學生樹立科學信仰
在當今社會發展進程中,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已經成為相互依存的發展形勢,在當前中國夢視域下來看大學生思想教育,可以了解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越發強烈,國家正處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重要經濟轉型時期,面對越發嚴峻的國家社會競爭關系,大學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也較為強力,導致其極容易產生較為模糊的信仰,在不同的精神文化匯總逐漸的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原有的國家榮辱價值觀。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引導學生做出迷茫的狀態,樹立國家至上的科學的信仰,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與振興。中國夢的思想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相互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傳遞民族正能量,當代大學生在此大環境下吸收中國夢的精神食糧,理解不同的思想觀念,以中國夢的思想模式樹立正確的信仰觀念,以民族發展為偉大目標,為社會與國家做出榜樣、做出貢獻。
2.2 將“中國夢”思想融入日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中
中國夢思想具有較高的歷史責任與功能,因此在當前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理應將中國夢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中國夢所體現的思想內涵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極為重要,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國家發展的核心思想與觀念,通過將中國夢思想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有助于堅定學生中國夢的信念,能夠促進與實現自身發展與中國夢思想的有機結合,將中國夢理論思想付諸于實際行動中。除此之外,教育課程也應該針對中國夢教育思想將其融入到相應的課外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融入到課堂實踐中去,幫助學生更加真實的體會中國夢思想所要傳達的宏偉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體會國家逐漸的發展與變化,理解中國夢的真實內涵,即便國家面臨嚴峻的困難與挑戰,也要堅定信心,堅信黨會帶領人民走出困境,賦予學生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勇氣與決心,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國家榮辱感。
2.3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當前網絡數據的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信息交流等都離不_網絡資源,因此實現中國夢政治理念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實現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過程。在網絡變得普遍與流行的今天,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起信息傳媒技術,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發展與發揚過程。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快速實現信息傳遞與交換,快速獲取自身所需要的網絡資源。通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將中國夢教育思想融入到網絡傳媒過程中,實現網絡傳播中國夢思想過程。如在網絡上開展關于對中國夢政治思想的解析與探討話題來加深國民對于中國夢的理解,將理論教育轉變成交流與對話的傳輸過程,鼓舞人們對中國夢思想的參與和奉獻過程,時刻保持自身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國家榮譽感,以自身行動來參與到國家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主要領導者,是國家發展的基礎與支柱,理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血與熱,貢獻出自己的全部,以實現中國夢思想為目標而努力。從大學生自身出發,從國民每一個人自身出發,為實現中國夢思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3 結語
中國夢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主題,其也是大學生所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大學生要在中國夢發展理念引導下不斷強化思想教育,拓展其思維的開闊性,做好相應的計劃安排,提升自我抗挫能力,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斷努力。教師更要在此過程中中助學生一臂之力,積極探索更為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讓學生的思想認識不斷深化,讓學生的思想認識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 徐柏才,崔龍燕.“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1):156-160.
[2] 張百順,李亮.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 高教論壇,2014,(08):16-18.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072-02
“仁愛”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學生記錄的語錄中。孔子的思想曾被認為是國家統治的載體,為此很難恢復其原貌,本文就《論語》一書來分析孔子的“仁愛”思想。亞里士多德的幸福學說對西方的倫理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認為友愛對個人具有特別的意義,并且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闡述了自己對友愛的觀點。本文就從內涵、對社會的作用以及對當今社會的意義來對二者進行比較和分析。
一、仁愛思想和友愛論內涵的比較
“仁愛”思想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論語》中多次出現,每一處的含義都不同;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誰也不愿意去過那種應有盡有而獨缺朋友的生活。”[1]177他認為友愛是幸福的來源。本文就《論語》中孔子對“仁愛”思想的基本含義進行闡述,并和亞里士多德友愛思想進行比較。
(一)仁愛的基本內涵
“仁愛”思想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倫理道德的出發點。“仁”在《論語》中出現了五十多處,每一處的含義都不一樣,仁愛的基本內涵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是仁者愛人。“仁”是由“人”派生的同源詞,是一個人的本質規定性:在我們把自己當人的時候,也要同樣的要求把別人當人。孔子在《論語》中所講的幾乎所有好的品質都可以叫作仁,但是直接說明仁這個含義是在:樊遲問仁。子曰:“愛人。”[2]162仁就是指愛人之心,也就是自發地、主動地同情人、愛人、愿意對人好。這里的愛人指的是愛一切人。
二是推己及人謂之仁。在《論語?雍也》孔子對“仁”下了這樣的定義:“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2]81一個人如果想自己事業有成,想自己能安身立命,就應先為別人考慮,為別人著想,幫別人有所立;如果想自己的事業發達,就應該先幫別人發達起來。由此看出,“仁”最基本的含義就是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由己及人,推己及人,一個人只有自己“立”了、“達”了,才能幫助別人“立”、幫別人“達”,否則只能是空談大話。
三是克己復禮謂之仁。此處的“克己”是指克制自己使行為大體上符合人們的一般倫理要求,從而更好地維護人類社會的禮儀和秩序。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53這里的“克己”并不是說孔子主張要克制自己,恢復周禮、主張復古和倒退。在當今社會,人有太多的欲望,“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過度的欲望,在適當的范圍內滿足自己的正當要求。當然,人的正當要求又是動態的,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水平下,人們的正當要求是不同的,但無論在哪一時代,揮霍無度、窮奢極欲都是不正當的要求,為此就應該克制。如果每個人都做到了“克己復禮”,人類社會就達到了“仁”。要實現仁,孔子說“為仁由己”,仁是我們每一個人行為處事所必須遵循的行為法則,要求我們從自身做起,而不是只對別人要求。
(二)友愛論的基本內涵
亞里士多德根據不同人們之間存在的不同的友愛,把友愛分為了三類,分別為實用的、快樂的、德性的友愛。實用的友愛是因對方有用而發生,這種愛不是對方自身發生的。亞里士多德說這種友愛最常見于老年人中,因為老年人所追求的不再是快樂,而是好處;對于那些生活宗旨是獲利的青年人和壯年人也是這樣。這種人不大愛交往,除非他們能互相獲益。快樂的友愛是因雙方能互相給對方快樂而產生,這種友愛也不是因為對方自身而產生。亞里士多德認為只有發生在兩個好人即有德性的人之間的友愛才是最好的友愛,因為這種友愛是因為對方自身的德性而產生,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善的目的。這三種友愛中,具有德性的善是一個人本性的東西,是穩定和長久的。有用的和快樂的友愛是一個人相對于他人的有用性和愉悅性,因為我們能得到益處和快樂而去愛這個人,而一旦得不到益處和快樂,這種友愛就會終止,顯然這種友愛是自私和狹隘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友愛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共同生活的性質。單方面希望對方好的善不是友愛,只有雙方都有善意并且彼此知道自己都為其付出的愛才是友愛。人是群居動物,需要過共同的生活,只有在共同生活中,友愛才能實現,我們才能得到快樂和幸福。
(三)仁愛思想與友愛論內涵的異同
由上可見,孔子的仁愛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論在本質上有其相似的地方,都是要求人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善意地為對方著想。所不同的是,其愛的對象、范圍和方法略有差異。孔子的仁愛是指愛一切人和物,既包括男女老幼,也包括愛世間的一切物,因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體,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它要求我們發自內心地、真誠主動地去愛他們,而不是因為要得到回報而愛。亞里士多德的友愛是排除奴隸之外的愛,是兩個人之間相互吸引而產生的愛,是要求有回報的愛。二者相比,孔子的仁愛對象和范圍較廣,二者在愛的動機和初衷上也有所差異。
二、仁愛思想和友愛論作用的比較
仁愛思想和友愛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由于受當時現實社會的需要而產生了這兩種思想理論,二者對社會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社會現實條件、文化因素、風俗習慣的影響,二者在內容上以及調節社會作用方面略存差異。
(一)仁愛思想的作用
孔子的仁愛思想產生于我國的春秋時期,在這一時期,社會秩序混亂,諸侯爭霸,禮樂崩壞,是中國人所謂的“亂世”,孔子的仁愛思想就產生于此背景下。孔子把仁看成是人的本性,即人天生就有的一種品性,他為了讓人們在亂世中具有復禮的自覺性,并且對違禮的行為產生“恥感”才產生了仁愛思想。仁愛最初產生在家庭內部,即帶有血緣關系的情和愛。仁愛在家庭中體現在父輩與子輩之間的“孝”,平輩之間的“悌”。父母對子女要養、要教,子女對父母要養、要敬;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愛戴、尊敬,這種愛是親情的表現,也是“家和萬事興”理念的實踐。孔子提倡在愛自己親人的同時,推己及人,由愛自己最親的人推及至愛他人,愛一切人,這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及社會穩定。
此外,仁愛還包括了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愛,具體表現在對他人的信和對國家的忠。人是社會的人,在社會活動中必然要與他人交往,為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我們要愛和尊敬他人,對別人講誠信。從國家層面來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2]105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對這個國家和民族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最高境界,這體現在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仁愛思想一直以來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成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甚至成為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友愛論的作用
亞里士多德認為,對于個人來說,友愛是“對生活所必需的東西,誰也不愿去過那種應有盡有而獨缺朋友的生活”;對于城邦來說,“友愛把城邦聯系起來,與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視友愛”[3]162-163。確實,古希臘城邦社會非常重視友愛,把友愛推崇為生活中最為必需的德性。公元前8到6世紀,古希臘打破了血緣的牽制,每個人的基本角色已不再是家庭成員,而是變成了城邦公民。城邦屬于全體公民所有,公民身份表明了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每一個公民之間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父子長幼、君臣等之間嚴格的等級界限,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友愛,讓德行得到最大的發揮和尊重。在每一個公民看來,城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每一個個體都是城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取向和行為動向都必須和城邦的發展方向一致,維持城邦的秩序,使城邦達到善的目的。
(三)仁愛思想與友愛論作用的異同
由上可知,孔子的仁愛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論都強調了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不僅是個人生存的需要,更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需要。但二者之間也略有差別,孔子的仁愛強調由最初的兩個人之間的愛推及至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愛。仁愛外在表現就是禮,禮是人們交往的行為規范,父子、長幼、師生、朋友、君臣等之間依靠禮來維系,沒有禮,人們的行為就會失去規范。禮作為一種道德規范,主要強調的是社會秩序,維持社會穩定。而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論主要是從公民平等這個角度來說的,由于每個公民都是平等的,公正、友愛價值理念盛行,以此來維持城邦秩序,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三、仁愛思想和友愛論之比較啟示
孔子的仁愛思想和亞里士多德友愛論都是針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問題提出的,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成了主流的價值觀念,但二者都有其階級性和時代的局限性,但是任何一位偉人及其思想觀念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必然性,在有時代局限性和時代烙印的同時,也存在超越時空、超越階級、超越歷史的動態因素,對當今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
(一)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是每個時代、每個人所必需的
無論是孔子的仁愛思想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論都告訴我們要關心人、愛人、尊敬人,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存所必需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愛戴和尊敬,社會才會和諧、穩定。愛人首先體現在“視己若人,克己為人”。把別人當成自己來看待,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關心他人、體諒他人,要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這種愛才是最真誠的。其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干的、厭惡的,不要讓別人去干,更不要強加于他人,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尊敬,也是一種愛的表現。我們要時時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多為別人著想,少一些自己的私利,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仁愛之心,建立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秩序。
(二)在重視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必須重視以德治國
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在重視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必須重視以德治國,實現二者的結合,維持社會良性循環。法治屬于政治建設,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思想建設,屬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統一發揮作用。法律來源于人民的內心擁護和信仰支持,因此我們要建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德治的實現需要法治的規范和約束,二者是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發揮作用,既要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也要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德治和法治相得益彰,共同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三)友愛是學校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論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具有很大借鑒意義。友愛作為最基本的優良的思想品德要求之一,是學校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當今,校園的暴力事件越發頻繁,其原因是復雜的,一方面表現為現在的家庭給孩子的物質太豐富,給予精神食糧較少;另一方面由于學校對知識灌輸的過多,而對道德素質的教育偏少。由于這兩方面教育的缺失,使今天很多孩子變得自私狹隘,只想著自己的小利益。為此,我們必須重視素質教育,加強對人際交往和友愛的教育。只有發自內心的希望別人好,真誠地與他人交流的友愛才是最好的友愛,是最長久和穩定的。然而當今社會正需要這種沒有自私、沒有雜念的友愛,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有太多的利益、私心,只會造成不好的惡果,因此,家長和學校教育者的正確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