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1: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全國經濟發展狀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經濟全球化對于民族地區的發展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民族地區應盡快順應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機遇,轉變發展戰略,使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再上一個臺階。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民族地區的影響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國經濟不斷的相互交織,相互融合,逐漸形成相對統一的世界市場體系,并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實現資本,貨物,技術,勞務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民族地區的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諸如科學技術,人才教育,文化都會受到很深的影響。
從科學技術上來看,與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區,在科學技術方面與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帶來了科學技術,我們應該抓住這個發展機會。但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發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區應立足于當地,創建自己的科技創新體系。西部民族地區可以在不需大量資金的事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態農業,特色旅游產業。只要從此方面解決這一問題,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帶來的科學技術,民族地區的發展會在短時間內趕上并超過東部地區的發展。
從人才教育方面來說,全球化給民族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在當今知識經濟形態下,知識人才成為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民族地區帶來了機遇,新的觀念也隨著全球化進入了民族地區,重視人才培養,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變傳統觀念,認識到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區只有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觀念,重視人才教育,那么,才會在一些領域有所突破。
從文化角度來看,經濟全球化對于民族地區在改變觀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著有力的促進作用。文化因素對于民族地區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全新觀念應結合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習俗,生活習慣心理等因素,而且也應當重視民族地區文化所特有的價值觀,道德觀。在民族經濟的發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沒,但民族文化的發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帶動,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經濟全球化下我國民族地區發展面臨的問題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態環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質不高,投資力度不足等。這些都制約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西方一位經濟學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駕馬車,共同拉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區同樣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人才嚴重匱乏,科技投入嚴重不足,勞動力素質不高。事實上,西部民族地區要發展,人才、科技、教育一個都不能少。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民族地區也面臨著挑戰。人才、科技、教育這三個問題都未曾完全解決,并且,經濟全球化并非是經濟上的世界一體化,相伴發生的還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體化。對于我國民族地區來說,經濟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應對經濟全球化,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要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對于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國面對的是全球化下各國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競爭。尤其對于我國民族地區來說,必須站在新的發展戰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區的實際,使之融入全球化的體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機遇來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當今經濟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經濟全球化導致了競爭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區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穩腳跟,發展經濟最根本的是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人口素質。我國民族地區勞動力的文化程度水平總體不高,這進一步影響了民族地區的發展。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就要立足于本地,引進更多的人才,或者將本地人才輸送出去接受培養,最后回到本地區做貢獻。并且,民族地區要重視基礎教育,多為勞動者提供學習的機會,逐步培養出一批高素質人才為西部民族地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區應立足于本地實際發展特色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區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雙重壓力。民族地區在激烈的競爭中,只有抓住機遇,立足于本地的優勢來發展特色經濟產業。西部民族地區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稀有金屬儲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資源優勢來發展特色經濟,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冶金業。民族地區仍有許多優越的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如西藏,內蒙古的畜牧業。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也十分豐富,如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這些可發展為特色旅游產業,會吸引更多的游客觀光旅游,這可帶動該地的經濟發展。民族地區應盡可能立足于本地區的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并使這些產業成為帶動民族地區發展的支柱產業。
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投資不足是阻礙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又一障礙。一方面,民族地區要加大投資力度,并且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另一方面,民族地區要改善投資環境,利用政策爭取國家資金,防止重復建設,加強重點產業建設。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利用外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國民族地區所吸引的外資比重遠低于東部地區,這也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創新,擴大對外開放。美國新制度經濟學家諾思認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在于制度的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民族地區應著力于制度創新,要進一步加快市場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強政府的宏觀調空,改善生活服務環境。我國西部地區之所以落后于東部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的發展,其原因之一是東部地區受到了制度創新所帶來的利益。民族地區要受到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發展相對滯后。因此,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民族地區應致力于制度創新,擴大對外開放的程度。
經濟全球化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對于我國民族地區來說亦然。民族地區只有立足于現實,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加快制度創新,改善投資環境,使民族地區的人才,科技,教育的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最終實現國家的全面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黃健英,薩如拉.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戰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二、重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重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找出其在全國11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所處的位置,根據上述所選7個指標作進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較客觀的多元變量統計分析方法,在盡可能保留原有數據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將多個指標的問題簡化為少數指標問題,達到簡潔明了地揭示變量間關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軟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對113個國家級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區企業經濟規模有關的綜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區企業效益有關的綜合因子。從表2可以看出,重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在11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31名,雖然與中關村、上海張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著一些客觀因素,如中關村、上海張江有政治、經濟上的優勢,西安、成都有地理區域上的優勢。所以,重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還是較好的。把聚類分析結果和因子分析結果相比較發現,各高新區在排名上發生了細微變化,但是各高新區的發展狀況所屬類別是相同的,這兩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對各高新區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度量,明確了重慶高新區在全國11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所處的位置。
三、重慶高新區經濟發展競爭力分析
為了找出重慶高新區相對其它高新區的優劣勢,分析重慶高新區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水平,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結果,從113個高新區中抽取了20個與重慶高新區具有可比性且發展較好的高新區,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各高新區經濟發展的競爭力作進一步分析:
(1)企業平均經濟規模,工業總產值/企業數;
(2)人均工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從業人員;
(3)企業生產效益,上繳稅/工業總產值;
(4)園區國際競爭能力,出口總額/工業總產值;
(5)創新型企業技術轉化能力,畢業企業數/在孵企業數。為了便于比較,對各值采取無量綱化處理。考慮到以上5個指標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進行處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個高新區的第j個指標,yjmax表示所有高新區(113個)中第j個指標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經過無量綱化處理后的第i個高新區在第j個指標上的值。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看出,重慶高新區除了在技術轉化能力方面較強外,園區國際競爭能力尚可,在平均經濟規模、人均工業總產值和生產效益等方面都較弱。因此,重慶高新區在這三個方面還應該做出相應的努力。
四、結論及建議
1.結論
重慶高新區建區以來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在113個國家級高新區發展較好。就中西部地區來說,重慶高新區的綜合實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區。從表3中不難看出,重慶高新區在技術轉化能力方面較強,國際競爭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在企業平均經濟規模、人均工業總產值、企業生產效益等方面都較弱,尤其是企業平均經濟規模和企業生產效益差距較大。
2.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構建產業群,形成產業鏈
高新技術產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產業體系的形成。重慶高新區企業平均經濟規模較差,存在著“有企業無產業”和產業結構趨同現象,因此,重慶高新應以構建產業群、形成產業鏈為目標,結合已有產業布局,積極培育特色產業,選擇最具有優勢的產業集群加以重點發展,建立起上中下游關聯密切的產業鏈。
(2)轉變發展觀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重新認識高新區的定位和職能,切實轉變發展觀念。不能單純以GDP增長速度和招商引資數量來考核園區管理者的政績,應該更加重視產業配套要素及配套企業的聚集,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建設和產業競爭力的培育。應把更多精力投入環境產業發展,把重點放在建立鼓勵創新的機制、規范競爭秩序、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上。
中圖分類號:F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4-0-01
在社會生產力角度來看,產品的交換就是一種流通,只有通過流通才能夠真正實現產品的價值,對經濟發展來說也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品的流通效率對國家經濟增長效率來說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當前經濟發展程度中,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效率的提升也有著決定性作用,下面我們就進行簡單論證研究。
一、流通產業與經濟效率
流通產業和經濟效率都有自己的發展研究歷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二者形成了特定的聯系。
1.流通產業
流通產業就是指商品在經歷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這一跳躍過程的企業集合。流通產業是商業社會中的基礎性發展方式,其具有以下特征,即能夠提供公用產品;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貢獻率;能夠推動社會就業,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流通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在逐漸凸顯出來,其能夠對一個國家和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進行真實的反應,國家相關部門通過對流通產業發展狀態的研究分析就能夠在大致上掌握當前經濟發展狀況。當前,我國很多學者都從流通產業對農村、城市、國家經濟等產生的貢獻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2.經濟效率
對于經濟效率的研究要從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研究,第一個角度是從國外研究狀況入手,在國外,比如法雷爾、羅斯基等學者普遍認為經濟效率同技術效率、配置效率等因素有著直接聯系,而羅斯基的觀點在法雷爾的觀點上有所創新,即其擴充了經濟效率計量中還需要計量動態效率。第二個角度就是從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經濟效率的分析,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經濟形式也是多樣化的,所以,我國對經濟效率的計量主要是從全國各個省市以及農業或者是工業角度進行的。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對我國經濟效率進行分析,最終所獲得的結果都是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有著深遠的影響,要重視利用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提升的積極作用。
二、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提升研究分析
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提升作用并不是通過簡單的表象表現出來的,對其研究需要我們利用各種實證進行細致的研究。
1.我國流通產業發展實證案例
本文主要以2009年我國流通業發展狀況為例,通過對我國統計年鑒中的各省流通業發展狀況分析和整理,得出了一些內容。流通業發展較好的地區為廣東、山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等地區,通過專業統計,流通業發展前十名的地區消費品零售額總和占全國零售額的63%左右,而排在后幾位的省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總額的9%左右,從中我們總結出了一個問題,即我國流通業發展水平存在著不均衡性。
2.我國經濟效率測算實證分析
經濟效率測算方法采用的是數據包絡測算方法,而所選擇的測算對象是我國2009年全國各省市的經濟效率,經濟投入指標選擇的是各個省市固定資產和就業人數的投入,產出指標選擇的是各個省市生產總值。分析方式為“數據包絡分析運用線性規劃法構建觀測數據的非參數分段曲線面用來測算決策單元的效率情況。”而其中決策單元的有效性是由決策單元位置來決定的,如果處于前沿面上方則其是有效的,反之則是無效的。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所述:
在公式中的表示的是一個標量,而表示的則是這樣一個常數向量。通過求解所得到的的數值就是第i個決策單元的經濟效率值。通過這樣的專業測算和分析,最終得出了09年我國全國各省市的經濟效率值。
通過對案例和測算進行綜合性分析,最終得出了下表這一相關性分析數據表。
表一:流通產業與經濟效率相關性數據分析表
從表中可以看到一個地區的流通產業發展情況同當地的經濟效率有著正相關的關系,其相關系數高達0.915,這就明確的說明了,一個地區的經濟效率發展狀況受到當地流通業發展狀況的直接影響,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有著提升作用。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分析了在我國對流通產業和經濟效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基本了解到了各自的文字內涵。從中我們了解到,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的加深,流通產業與經濟效率的關系受到的關注也在逐漸上升,所以,本文通過對同一年相同地區的流通產業發展狀況和經濟效率狀況進行了分別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二者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關系,也就證明了流通產業對經濟效率有著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蕊.流通業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力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金融業作為一個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產業,是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在整個社會經濟的資本形成和經濟資源配置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具有儲蓄聚集、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功能,而這些也正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金融業發展水平是衡量和體現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和充分發揮金融業的服務功能和作用,將對經濟增長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隨著河北省經濟的快速增長,河北省的金融業已經進入了少有的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認識河北省金融業的發展狀況,對于促進和完善其建設,進而推動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運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方法,在全國視角下,對河北省金融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揭示了河北省金融業的發展狀況,找出了其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指標的選取和數據的搜集
在我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金融業主要包括四個分支: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其他金融活動。其中,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構成我國金融業的主體部分,因此,為全面、科學的考察金融業的發展狀況,同時兼顧可比性原則和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從整個金融業的宏觀層面以及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三個行業分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來衡量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除外,下同)金融業的發展狀況,經篩選,選取如下八個指標:
金融業增加值/GDP:某地區金融業增加值與該地區GDP之比,反映了金融業對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小。
金融相關比率:金融資產總量與GDP之比,該指標是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提出的,用以衡量一國(或地區)金融上層結構的相對規模及經濟金融化程度的概括性指標。由于數據限制,國內學術界大多采用存貸款余額之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計算此指標,本文也借用這一方法。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用以反映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業的資金規模,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銀行業的發展程度。
保險深度:是指某地區保費收入占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反映了保險市場深化程度,也刻畫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保險密度:指按當地人口計算的人均保險費額,反映了該地居民參加保險的程度,也反映保險業的發展水平和效率水平。
上市公司數:反映了股票市場對該省區公司的支持程度。
證券化率:某地區股票市價總值與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一般來說,證券化率越高,說明證券市場在該地區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該區域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以及該地區證券業的發展程度。
本文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9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0》、《 中國金融年鑒2010》和《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10》,為了消除不同量綱差異和不同數量級的差異,首先對數據采用Z標準化方法進行處理,即將所有數據化為均值為0,方差為1的標準化數據。
二、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
(一) 因子分析
運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處理,由于KMO相關性檢驗值達到0.735,Bartlett’s球形檢驗的P值0.000,以及由相關矩陣大多數簡單相關系數大于0.3,可知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假日經濟迅速升溫,對旅游業產生強烈的需求。我國短缺經濟的基本結束,也使各地將尋找新經濟增長點的視野由第一、二產業擴展到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產業。廣東旅游產業因其強烈的產業關聯和波及效應、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區域性旅游資源優勢和良好市場條件,被確定為廣東新的經濟增長點,引起全省的普遍關注。對廣東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作省際、省內和國際的全面比較分析,無疑有利于正確認識廣東旅游產業在全國和亞太地區的定位,推動其健康發展。
一、旅游業發展狀況的省際比較
根據筆者完成的廣東省旅游局的“廣東旅游產業定位分析”研究課題,各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比重與五個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密切相關。旅游業的發展拉動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而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又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使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由于全國僅統計旅游總收入而沒有統計旅游增加值,我們按廣東旅游消費剝離系數估算了全國19個省市旅游增加值。廣東旅游增加值占GDP的4.53%,僅小于新疆和海南0.32、0.15個百分點,在被統計的19個省市中居第三位。考慮到劃一的旅游消費剝離系數對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新疆和海南的旅游增加值的高估因素,廣東省旅游增加值比重與其差距應更小。1996年,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廣東GDP4.53%,高于全國平均值2.73%1.8個百分點。在廣東GDP占全國GDP的9.65%的背景下,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全國旅游增加值的比重高達16.03%。1997年,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廣東GDP的4.6%,比全國平均值3.21%高1.4個百分點。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全國旅游增加值的13.61%,遠高于當年廣東GDP占全國GDP的9.51%的水平。換言之,全國旅游服務產品(增加值)的七分之一是廣東提供的。這說明廣東的旅游發展的相對水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顯示了廣東不僅是一個經濟大省,而且是一個旅游大省的地位。
二、旅游業發展狀況的省內比較
按旅游增加值的比重,廣東省不同區域的旅游業發展水平大致可分為三種狀況。
1.旅游業發展高水平地區:珠江三角洲。旅游增加值為283.15億元,占當地GDP的5.4%,高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8個百分點;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84.1%,比當地GDP占全省的比重高12.3個百分點。這說明,珠江三角洲旅游業在全省中的地位,高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
2.旅游業發展中等水平地區:粵北。其旅游增加值為7.71億元,占當地GDP的3.88%,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7個百分點;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2.25%,低于當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0.5個百分點。這說明,粵北地區旅游業在全省的地位,略低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
3.旅游業發展低水平地區:粵西、粵東。其旅游增加值分別為20.60億元和24.42億元,占當地GDP的2.85%和2.2%,約為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的一半;旅游增加值分別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6.12%和7.3%,大大低于當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9.96%和15.5%)。這說明,粵西、粵東地區旅游業在全省中的地位,大大低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排序,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旅游高比重市(4%以上):穗、深、珠、清遠、汕尾、東莞。其中,廣州、深圳和珠海,提供全省旅游增加值的58.6%,旅游總收入的64.9%,與其他市相比呈壓倒優勢。
第二層次:旅游中比重市(3-4%):湛江、云浮、河源、肇慶、潮州。
第三層次:旅游低比重市(2-3%):中山、汕頭、韶關、陽江、江門、惠州、佛山。第四層次:旅游甚低比重市(1%以下):茂名、揭陽、梅州。
三、旅游業發展狀況的國際比較
1.廣東入境旅游業在全國的地位比較。近年來,廣東旅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表3展示了廣東入境旅游在全國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發展和外省口岸的增多,來華游客從廣東口岸入境的比例由1980年的93%,下降到九十年代中期的80%左右。同期廣東接待入境游客占從廣東入境游客的比例由16%下降到7%左右。1991-1996年,廣東(旅游系統)接待入境游客占本省入境游客的比重由8%下降到6%,廣東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國入境游客的比重由6.7%下降到4.9%。
2.廣東入境旅游業在亞太地區的比較。1995年廣東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入境旅游市場中約占1.4%的份額。廣東接待入境游客數約是朝鮮的10倍,蒙古的10倍,文萊的2倍,柬埔寨的5倍,老撾的17倍;大致相當于中國(大陸)的1/18,中國香港的1/9,中國澳門的1/4,中國臺灣的1/2,新加坡的1/6,馬來西亞1/7,泰國的1/6,日本的3/5,韓國的1/3,印尼的1/4,菲律賓的3/5,越南的4/5,澳大利亞的1/3,新西蘭的3/4。
3.旅游消費結構的國際比較。如果我們以加拿大旅游消費作為國際旅游消費的參照系,通過分析加拿大統計局1994年的《旅游衛星報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廣東與國外旅游消費結構的異同。
廣東旅游增加值構成體現了國際旅游業的共同特征,大約30%-35%是物品性消費,65%-70%是服務性消費。差別在于加拿大的旅游消費中飲食和長途交通比重大大高于廣東。其航空、賓館和餐廳服務消費占旅游業總收入的45%。飲食消費比重高于廣東4.5個百分點,高于中國5.6個百分點,長途交通消費比重高于廣東12.5個百分點(國際旅游)和18.7個百分點(國內旅游)。這些差異的形成有兩個主要原因:(1)飲食消費比重的差異可歸因于中國農產品便宜和人工成本較低,使人民幣的食物購買力較高。(2)長途交通服務的差異反映了中國和加拿大人出游交通方式的不同:加拿大乘飛機或私家車出游比較普遍,使旅游活動半徑擴展到國外和洲際,旅費明顯上升;中國乘火車或汽車出游相對來說比較普遍,旅游活動半徑主要限于國內。這又由兩國的收入水平的差異造成。
四、基本結論
通過對廣東旅游業的省際、省內和國際比較,可以得出如下5個基本結論:
1.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與人均GDP密切相關。廣東旅游產業的比重所以居全國前列,主要原因是廣東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廣東省的旅游大省是由經濟大省的地位確定的。旅游業只有依托國民經濟才能得到健康發展。因此,各地在“十五”發展計劃中規劃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以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目前和將來達到的水平(本地的和旅游產品銷售地)為基點。旅游產業超前或滯后于國民經濟發展都是不可取的。
2.旅游產業與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互為因果,互相促進。要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必須關注這些互補性行業的配套發展。針對廣東目前與旅游相關的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實施廣東服務環境大變工程,通過規范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市場,組建第三產業各服務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對服務業實行行業管理,大張旗鼓地開展”有法必依,嚴格執法”的宣傳教育活動等方法,改善廣東旅游產業的軟硬環境。
3.旅游服務產品的占有量與人口絕對數量相關程度低,與人口的經濟收入和購買力水平相關程度高。由于廣東省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差距且在短期內難以消除,因此,希望在短期內打破省內旅游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是不現實的。旅游資源相對密集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地區(如粵北地區),難以形成以本地人為銷售對象的旅游服務市場,應以經濟發達但旅游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如珠江三角洲)為旅游服務的主要銷售市場。為此要特別重視發展外向型旅游服務業,重視服務輸出。這應是其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路向。因此,廣東省各地確定旅游產業的布局、結構、重點,要有全省“一盤棋”的觀念,避免發展那些從局部看是可行的,而從全省看具有強烈消費替代性的旅游服務產品。
4.廣東省的入境旅游業在亞太地區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其接待的入境游客總量多于5個國家(或地區),超過8個國家(或地區)的1/4。要正視廣東省作為入境旅游過境地的地位上升,作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要重視利用入境游客數量在亞太地區所占的一定優勢,以吸引過境游客擴大旅游消費為著力點,設法延長過境地游客在廣東的停留時間,另一方面利用珠三角“72小時免簽”的有利條件,吸引在港澳地區入境的游客(占亞太地區18%)順道來廣東游覽消費。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假日經濟迅速升溫,對旅游業產生強烈的需求。我國短缺經濟的基本結束,也使各地將尋找新經濟增長點的視野由第一、二產業擴展到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產業。廣東旅游產業因其強烈的產業關聯和波及效應、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區域性旅游資源優勢和良好市場條件,被確定為廣東新的經濟增長點,引起全省的普遍關注。對廣東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作省際、省內和國際的全面比較分析,無疑有利于正確認識廣東旅游產業在全國和亞太地區的定位,推動其健康發展。
一、旅游業發展狀況的省際比較
根據筆者完成的廣東省旅游局的“廣東旅游產業定位分析”研究課題,各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比重與五個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密切相關。旅游業的發展拉動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而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又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使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由于全國僅統計旅游總收入而沒有統計旅游增加值,我們按廣東旅游消費剝離系數估算了全國19個省市旅游增加值(見表1)。廣東旅游增加值占GDP的4. 53%,僅小于新疆和海南0·32、0·15個百分點,在被統計的19個省市中居第三位。考慮到劃一的旅游消費剝離系數①對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新疆和海南的旅游增加值的高估因素,廣東省旅游增加值比重與其差距應更小。1996年,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廣東GDP4·53%,高于全國平均值2·73%1·8個百分點。在廣東GDP占全國GDP的9·65%的背景下,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全國旅游增加值的比重高達16·03%。1997年,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廣東GDP的4·6%,比全國平均值3·21%高1·4個百分點。廣東旅游增加值占全國旅游增加值的13·61%,遠高于當年廣東GDP占全國GDP的9·51%的水平。換言之,全國旅游服務產品(增加值)的七分之一是廣東提供的。這說明廣東的旅游發展的相對水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顯示了廣東不僅是一個經濟大省,而且是一個旅游大省的地位。
二、旅游業發展狀況的省內比較
表2列出了各市旅游業的相關指標。按旅游增加值的比重,廣東省不同區域的旅游業發展水平大致可分為三種狀況。
1·旅游業發展高水平地區:珠江三角洲。旅游增加值為283·15億元,占當地GDP的5·4%,高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8個百分點;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84·1%,比當地GDP占全省的比重高12·3個百分點。這說明,珠江三角洲旅游業在全省中的地位,高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
2·旅游業發展中等水平地區:粵北。其旅游增加值為7·71億元,占當地GDP的3·88%,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7個百分點;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2·25%,低于當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0·5個百分點。這說明,粵北地區旅游業在全省的地位,略低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
3·旅游業發展低水平地區:粵西、粵東。其旅游增加值分別為20·60億元和24·42億元,占當地GDP的2·85%和2·2%,約為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的一半;旅游增加值分別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6·12%和7·3%,大大低于當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9·96%和15·5%)。這說明,粵西、粵東地區旅游業在全省中的地位,大大低于該地區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地位(見表2)。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排序,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旅游高比重市(4%以上):穗、深、珠、清遠、汕尾、東莞。其中,廣州、深圳和珠海,提供全省旅游增加值的58·6%,旅游總收入的64·9%,與其他市相比呈壓倒優勢。轉貼于
第二層次:旅游中比重市(3-4%):湛江、云浮、河源、肇慶、潮州。
第三層次:旅游低比重市(2-3%):中山、汕頭、韶關、陽江、江門、惠州、佛山。第四層次:旅游甚低比重市(1%以下):茂名、揭陽、梅州。
三、旅游業發展狀況的國際比較
1.廣東入境旅游業在全國的地位比較。近年來,廣東旅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表3展示了廣東入境旅游在全國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發展和外省口岸的增多,來華游客從廣東口岸入境的比例由1980年的93%,下降到九十年代中期的80%左右。同期廣東接待入境游客占從廣東入境游客的比例由16%下降到7%左右。1991-1996年,廣東(旅游系統)接待入境游客占本省入境游客的比重由8%下降到6%,廣東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國入境游客的比重由6·7%下降到4·9%。
2.廣東入境旅游業在亞太地區的比較。1995年廣東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入境旅游市場中約占1·4%的份額。廣東接待入境游客數約是朝鮮的10倍,蒙古的10倍,文萊的2倍,柬埔寨的5倍,老撾的17倍;大致相當于中國(大陸)的1/18,中國香港的1/9,中國澳門的1/4,中國臺灣的1/2,新加坡的1/6,馬來西亞1/7,泰國的1/6,日本的3/5,韓國的1/3,印尼的1/4,菲律賓的3/5,越南的4/5,澳大利亞的1/3,新西蘭的3/4。
3.旅游消費結構的國際比較。如果我們以加拿大旅游消費作為國際旅游消費的參照系,通過分析加拿大統計局1994年的《旅游衛星報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廣東與國外旅游消費結構的異同。
比較分析表7-8可看到,廣東旅游增加值構成體現了國際旅游業的共同特征,大約30%-35%是物品性消費, 65%-70%是服務性消費。差別在于加拿大的旅游消費中飲食和長途交通比重大大高于廣東。其航空、賓館和餐廳服務消費占旅游業總收入的45%。飲食消費比重高于廣東4·5個百分點,高于中國5·6個百分點,長途交通消費比重高于廣東12·5個百分點(國際旅游)和18·7個百分點(國內旅游)。這些差異的形成有兩個主要原因: (1)飲食消費比重的差異可歸因于中國農產品便宜和人工成本較低,使人民幣的食物購買力較高。(2)長途交通服務的差異反映了中國和加拿大人出游交通方式的不同:加拿大乘飛機或私家車出游比較普遍,使旅游活動半徑擴展到國外和洲際,旅費明顯上升;中國乘火車或汽車出游相對來說比較普遍,旅游活動半徑主要限于國內。這又由兩國的收入水平的差異造成。
四、基本結論
通過對廣東旅游業的省際、省內和國際比較,可以得出如下5個基本結論:
1.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與人均GDP密切相關。廣東旅游產業的比重所以居全國前列,主要原因是廣東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廣東省的旅游大省是由經濟大省的地位確定的。旅游業只有依托國民經濟才能得到健康發展。因此,各地在“十五”發展計劃中規劃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以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目前和將來達到的水平(本地的和旅游產品銷售地)為基點。旅游產業超前或滯后于國民經濟發展都是不可取的。
2.旅游產業與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互為因果,互相促進。要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必須關注這些互補性行業的配套發展。針對廣東目前與旅游相關的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實施廣東服務環境大變工程,通過規范交通、郵電、商業、餐飲和社會服務業市場,組建第三產業各服務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對服務業實行行業管理,大張旗鼓地開展”有法必依,嚴格執法”的宣傳教育活動等方法,改善廣東旅游產業的軟硬環境。
3.旅游服務產品的占有量與人口絕對數量相關程度低,與人口的經濟收入和購買力水平相關程度高。由于廣東省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差距且在短期內難以消除,因此,希望在短期內打破省內旅游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是不現實的。旅游資源相對密集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地區(如粵北地區),難以形成以本地人為銷售對象的旅游服務市場,應以經濟發達但旅游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如珠江三角洲)為旅游服務的主要銷售市場。為此要特別重視發展外向型旅游服務業,重視服務輸出。這應是其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路向。因此,廣東省各地確定旅游產業的布局、結構、重點,要有全省“一盤棋”的觀念,避免發展那些從局部看是可行的,而從全省看具有強烈消費替代性的旅游服務產品。轉貼于
4.廣東省的入境旅游業在亞太地區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其接待的入境游客總量多于5個國家(或地區),超過8個國家(或地區)的1/4。要正視廣東省作為入境旅游過境地的地位上升,作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要重視利用入境游客數量在亞太地區所占的一定優勢,以吸引過境游客擴大旅游消費為著力點,設法延長過境地游客在廣東的停留時間,另一方面利用珠三角“72小時免簽”的有利條件,吸引在港澳地區入境的游客(占亞太地區18%)順道來廣東游覽消費。
關鍵詞:社會發展的綜合狀況;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一、引 言
本文的實驗目的為考察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發展綜合狀況,但統計的各項指標相關性較強,因此可以用SPSS軟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進行分析實驗,通過分析導出少數幾個主分量,使他們盡可能多地保留原始變量的信息且彼此間不相關,從而來研究復雜的問題。通過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發展狀況:由各因子載荷/負荷矩陣的系數,我們可知實驗得到的各主成分或公共因子分別反映我國省市自治區發展水平的哪一方面,從而可以了解到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再通過綜合分析,可得到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各方面的綜合發展狀況。
二、主成分分析實驗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個定量(數值)變量間相關性的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具體的說,它是通過導出少量幾個主分量,使他們盡可能多的保留原始變量的信息,且彼此間不相關。它的一般數學模型有:利用n個樣本的p項指標的信息區別這n個樣本。因此,要從這p項指標中找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使他們盡可能地反映各項指標的信息,且彼此之間不相關。即:
(二)主成分分析的實驗結果及分析
為了考察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發展的綜合狀況,本文選取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X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元)X3、在校學生數(人)X4、學校數(所)X5、衛生機構數(個)X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億元)X7、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標臺)X8八個指標進行實驗分析。
利用SPSS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八個指標的相關矩陣,由矩陣可知,各變量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關關系,如果直接用于分析,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因此有必要對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計算解釋總方差得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跟為4.064,它解釋了總變異的50.796%;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為2.844,它解釋了總變異的35.547%;根據主成分個數的確定原則,即特征跟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0%~85%以上,確定這八個變量需要提取兩個主成分。
計算主成分中因子載荷矩陣,依據第i個主成分的變量系數向量等于此表中的第i列除以第i個特征根的算術平方根得:
從上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X3、X4、X5、X7確定的,他們在式中的系數大于其他的系數,故可以認為第一主成分說明文化投資建設。第二主成分主要由X1、X2、X6、X8確定,可以認為是經濟發展程度。
經過綜合評價分析可得主成分得分,經排序整理得出名次表,從結果給出的答案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天津、山東等地綜合排名位于前列。北京地區作為我國首都無論是文化投資建設還是經濟發展程度都名于前列,并且經濟發展程度位于全國首位。上海經濟發展位于第二,文化投資建設也靠前。江蘇和山東地區文化投資建設為全國首位。山東是我國孔孟文化的發源地。儒家文化濃厚。貴州、云南、、甘肅等地排名靠后。這些地區無論是教育投資還是經濟發展都落后全國平均水平。國家應該大力支持這些地區的教育事業,多給予這些地區一些政策優惠,多發掘各地的特色,例如地區改善交通,以旅游業為主帶動經濟。多鼓勵這些地區的小企業戶,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而縮小我國貧富差距。
三、因子分析實驗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是根據相關性大小把原始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而不同組變量間的相關性較低。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尋求變量的基本結構,簡化觀測系統,減少變量維數,用少數的變量來解釋復雜問題。
它的一般數學模型有:
設有n個向本,p個指標。X=(X1,X2,…,Xp)T為可觀察的隨機變量尋找公因子為f=f1,f2,…,fq,則模型:
為因子分析模型。
(二)因子分析的實驗結果及分析
利用SPSS軟件對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八個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得到變量共同度矩陣,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除了指標X8以外,X1到X7其他7個變量都能很好的被兩個因子解釋。這七個變量的因子共同度均在0.7以上。
由因子分析中旋轉后的因子負荷矩陣可知旋轉的因子系數已經很明顯的向兩級分化,有了很鮮明的經濟意義,給予了變量指標更實際的意義。F1中系數絕對值大的主要有:X4(在校學生數)、X5(學校數)、X6(衛生機構數)、X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這四項變量指標主要反映各地區的基礎設施文化投資;F2中系數絕對值大的主要有:X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X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X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X8(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這四個變量指標主要反映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
經過綜合評價分析可得到各因子的得分數,進行排名整理可得,此結果與主成分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出入。以實際情況來考慮,北京上海等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基礎設施都是全國最靠前的,相對來說主成分分析的結果更接近現實。
人口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著無法割裂的內在聯系,人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和最終歸宿,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數量、人口質量、人口結構及其變化的狀況,同時在一定條件下決定人口發展。盡管如此,由于發展之間的關系千差萬別的,不同地方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有很大的區別。本文主要針對人口和經濟協調發展展開論述。所謂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即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資源,實現了充分就業,又較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就是實現了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要實現人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在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的同時,保持社會經濟的適度增長,盡可能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效益。
一、協調發展評價模型構建
(一)指標選取與指標權重
本文采用分層評價模型進行協調發展綜合評價,根據協調發展指標體系,分別選取了經濟指標(作為逆指標的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和GDP、人均GDP、財政收入、第三產業值占GDP比重、城鎮化率等正指標)與人口(包括大專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與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標,總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標和自然增長率、嬰兒死亡率與總撫養比率等逆指標)指標等一級指標。然后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一級和二級指標的權重。
(二)指標數據的無量鋼化處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標數據具有不同的單位,這可能會對評價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對它們進行無量鋼化處理,使其波動范圍縮小到0和1之間。最常用的方法是極差標準化,其公式
正指標計算公式為:
經濟這種標準化所得新數據的值越大越好。
(三)協調發展系數計算
協調發展系數強調兩子系統的協調情況及發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協調系數來評價兩系統的協調狀況,其公式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統與第j系統的協調系數;Ui表示i系統的實際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Uj表示j系統的實際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K=2/S^2,S^2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協調系數能反映兩系統的協調情況,但不能反映系統當時所處的發展水平。當Ui=0.7,Uj=0.7時,i系統與j系統的協調系數為1,而當Ui=0.9,Uj=0.9時,系統i與系統j協調系數也是1,但是后者兩系統的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前者。所以本文還引入了協調發展系數指標。其公式為:
D=(Cuiαujβ)1/2
其中:D為系統i與系統j的協調發展系數;C為系統i與系統j的協調系數;α,β為權重,且α+β=1,具體到人口與經濟兩系統,設為α=β=0.5。協調發展系數是一個正指標,數值0和1之間,值越大說明該地區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越好。
二、我國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區域評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經濟發展水平作為截面數據,對全國各地區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狀況作綜合評價。因為,反映人口發展水平的三種指標較難取,本文在對指標數據進行無量鋼化處理時用最佳狀態值1。
(一)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專家打分結果,根據AHP方法分別構造出了人口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判斷矩陣,然后通過計算獲取了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分別為3.095195和3.038711。人口與經濟指標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與經濟發展綜合水平與協調發展評價
本文選取我國各地區2007年的人口與經濟發展指標數據,首先根據正指標、逆指標不同,進行數據無量鋼化處理人,其次根據加權平均法,將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發展水平指標無量鋼化數據與各指標對應權重值乘積來表示,其公式為:
本文運用Matlap軟件以上兩矩陣相乘得全國各省市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實際發展水平,然后根據協調系數和協調發展系數公式求得全國各地Cij和Dij值,即具體值與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國各地區人口系統與經濟系統綜合得分中,人口系統綜合得分均高于經濟系統綜合得分,這可能由本文在無量鋼數據里面人口密度、嬰兒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標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與D值前七位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天津和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區。主要原因是在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人力資源比較豐富,人口素質較高,因此東部地區人口與經濟比較協調發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程度較低。
三、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我國人口與經濟發展水平雖然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經濟總量保持高速增長,人口增長率較穩定,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發展迅速,但是各地區發展區際差距比較明顯。東部地區協調發展系數均為較高,中西部地區較低。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區協調發展系數都大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發展綜合得分與經濟水平綜合得分較接近,協調性好,并且人口與經濟發展整體實力較強。我國其他地區在人口與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協調問題。分析結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區存在嚴重的不協調性,協調發展系數都排在后面,從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種共同特點,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經濟發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說,在這些地區人口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主要原因是人口發展速度跟不上經濟發展。
: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達莫達爾N·古亞拉提.經濟計量學精要[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泛珠區域包括有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福建、云南、貴州、海南九個省區,一個直轄市重慶,以及兩個特區香港、澳門,整體面積約20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總人口(除港澳)超過4.8個億,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強,以GDP衡量的經濟總量為60,381億多(2005),占全國的30.5%多。雖然泛珠區域內經濟總量在國內有著較大的比例,區域整體發展較快,平均增長幅度都超過全國平均,但區域內各個省區的經濟狀況,包括總量和結構等方面都很不平衡。
一、泛珠地區經濟發展狀況
泛珠地區包括了我國東南和西南等省區市,地域具有廣泛性,其經濟發展狀況差別很大,各省、市的產業結構差異性明顯,有著明顯的梯度差異,從而在泛珠區域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產業空間結構。傳統上泛珠區域(除港澳)內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區域內的香港和澳門處于后工業化階段,第三產業占據絕對的優勢;廣東、福建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時期,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較大;海南第二產業,在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小,第一和第三產業則較為發達;廣西和湖南第二產業雖然絕對數較大,但在生產總值的構成中較低;其他省市由于近年經濟發展較快,工業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基本處于同一個水平上。因此,整體來看,泛珠地區的產業結構體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與全國相比,第三產業發展水平較高,其平均比重為40.6(除港澳),高于同期全國水平的39.4(除港澳),工業化水平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9),第一產業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6)。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5),單位:億元
二、泛珠區域內第三產業結構與發展狀況的聚類分析
第三產業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的發展狀況與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所處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實踐表明,在經濟結構轉變進程中,服務業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和比重一般都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地上升,成為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服務業可以劃分為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對比傳統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化比較發達的階段產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理念發展起來的、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密集的特點。
現代服務業一方面具有傳統服務業吸收大量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的作用外,其它作用還突出表現為,提升國民經濟素質和運行質量,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現代服務業主要為第一、二產業提供中間服務,包括現代通信服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現代金融服務等專業服務,現代服務業的建立對于推動第一、二產業的發展,提升其產業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承接產業轉移,實現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制造業從東部沿海向內部轉移的歷史時機。在泛珠區域內,各個省區間也是如此,正如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香港地區制造業向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轉移為該地區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且伴隨制造業體系的建立,現代服務業也較為完備。當前,客觀存在的制造業轉移趨勢,泛珠區域內其它次發達地區如何順利承接產業轉移成為能否抓住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日益緊密的關系則成為順利承接產業轉移的一項重要條件,尤其是現代服務業“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的“三高”,以及“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方式”的“三新”特征對產業的引入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此,本文對泛珠區域內地省區間第三產業中現代服務業進行考察,采用多變量統計分析工具,對區域內不同省區進行聚類分析,以探究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第三產業結構,尤其現代服務業之間的差異性。考察的方式首先對金融業、物流倉儲業、商品流通和房地產進行分別聚類分析,然后進行合并整體分析。從而一方面考察服務業各分行業的發展狀況,又能對服務業整體狀況進行統計測量。并且,在統計分析中,對統計變量進行了轉換,由絕對數轉換為人均相對數,從而統一數據的標準,增強分析的可靠性。
1.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業為變量
注:其中1~10,分別代表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以下同
2.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物流倉儲、商品流通和房地產為變量
其他以人均GDP和人均物流倉儲為變量,以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流通為變量和以人均GDP和人均房地產為變量的聚類分析結果與以上結果一致,此處不再列出。
分行業和綜合的聚類分析表明,泛珠區域內各個省區的第三產業的分行業與整體發育狀況具有一致性,其中,福建、廣東、貴州、云南分別各為一類;而其他省區合為一類,在這一類中,廣西、江西和四川則更為相似,即行業發育狀況和整體結構都具有較強的相似性。
三、泛珠區域內第三產業與產業轉移的分析
產業結構高度化過程是指經濟發展或產業結構重點由第一產業逐次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轉移的過程,標志著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和發展的階段與方向。產業結構高度化過程一般體現為:產業結構由第一產業占優勢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優勢的方向演進;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優勢向資本密集型、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發展;由加工工業初級產品制造占優勢向中間產品制造和最終產品制造占優勢方向發展。
但在一定時期和一定區域內,通過服務業,尤其是對制造業具有支撐服務作用的現代服務業的適當先行發展,對于區域內制造業轉移有著積極的承接作用。在泛珠區域內,制造業的轉移已經成為現實的趨勢所向,在承接地選擇上,與制造業有關的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將成為影響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尤其隨著物流的發展,泛珠內部省份之間距離運輸成本和通訊成本的影響將進一步降低,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對制造業起支撐作用的現代服務業狀況就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在依托服務業基礎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所在區域優勢、資源稟賦,以及發展規劃,選擇發展能夠符合實際需要、產業政策等的主導工業產業,形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支柱產業,進而發揮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擴散效應,支撐整個經濟的增長,實現產業結構持續動態升級更迭,進而實現工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協調互動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政:國際產業轉移的趨勢和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5)
[2]《中國統計年鑒》(2005)
[3]張樹林:現代服務業集聚效應分析[J].北方經貿,2006,(6)
[4]江小涓: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1998年,全省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經濟增長速度和綜合經濟效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據統計,國內生產總值3704.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全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6289元,比上年增長10.2%;全省財政收入29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全部職工工資總額402.7億元,比上年增長3%;全部職工平均工資5590元,比上年增長3.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8.4%,比上年下降1.6%。
二、1999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測
根據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以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穩定和加強農業,加快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步伐,加強城鄉市場開拓,努力擴大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深入實施科教興鄂戰略,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經濟工作指導方針,1999年我省企業改革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再就業工程更加深入實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并實現社會全面進步。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左右。
三、199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根據去年我省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1999年的社會經濟發展預測,經過對工資水平的定性分析與定量測算,將全省199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確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