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16: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問題在中國逐漸升溫,各地文化教育相關部門分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展開了多種形式的宣傳與促進活動。在此背景下,“傳統民族文化進校園”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條有效路徑不僅已成為學界共識,而且在許多省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由于該活動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所特有的“在地化”優勢,近年來已由貴州省逐步推廣到云南、廣西、湖南等少數民族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為藏、羌、彝等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引進到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嘗試起步較晚,幾乎未見相關研究。“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四川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開展現狀如何?在開展過程中當地不同層次的學校各采取了哪些具體的實施舉措?民族文化傳承與現代應試教育體系之間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將以四川汶川縣的“羌族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實踐為例,總結不同層次學校的經驗和問題,為今后新的相關項目展開提供可咨借鑒的參考。
一、“民族文化進校園”在西南地區的開展現狀
現代化和全球化已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現代化浪潮中。少數民族家庭的適齡兒童入學以后,一方面脫離了本民族文化滋長的土壤,另一方面學校課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現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由此導致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當今青少年一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近年來在部分民族聚居區開展的“民族文化進課堂”活動,就是借助學校教育實現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有益嘗試。
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貴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園活動在西南地區開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積最廣,活動內容也最為豐富。此外,云南、廣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繼展開了類似活動。雖然在官方的文件下發之前,四川省內的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區已有了自發性的類似活動的展開。譬如宜賓興文縣的興文二中是四川省較早開設特色課程的學校,其內容包括定期邀請當地學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講授苗族族源、民族風俗、苗族歌曲、苗族語言與文字,傳授傳統技藝等。汶川縣龍溪鄉中心小學自2010年以來,一直堅持開設各種興趣班,并與西南民族大學西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編寫了《汶川縣龍溪鄉中心小學鄉土教材》。但從整體層面上來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進校園”的開展情況不僅落后于貴州省,且與云南、廣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當差距,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
二、“民族文化進校園”在汶川縣各中小學及職業學校中的開展現狀
汶川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是全國四大羌族聚居縣之一。目前,有關羌族傳統文化的傳習活動主要是由政府部門推動的,在學校中推動羌文化教育處于肇始階段。
汶川縣現有中小學包括幼兒園共計22所,3所幼兒園(開展文娛活動體現民族文化)、5所中學、13所小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根據阿壩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發的《阿壩州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全州的中小學學校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標準音點及其周邊的北部方言區學校;二類為南部方言區的學校;三類為無母語基礎的學校。結合汶川縣的羌民族分布情況,本項目組調研的綿威片區學校為“羌族文化進校園”的二類學校。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可能呈現出的差異性特征,本項目組成員先后對汶川縣龍溪小學、綿中學及威州民族師范學校三所不同類型的學校進行了調研。
(一)龍溪小學:以羌歌、羌繡和校本教材編寫為特色
汶川縣龍溪小學地處汶川縣西北雜谷腦河東岸的龍溪溝內,是龍溪鄉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學。龍溪小學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學校坍塌,由廣東省湛江市對口援建了現在的新校園。
龍溪小學的“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被公認為是本縣做的較有特色的。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主要開設了傳統音樂、羌語會話和羌繡三方面的課程,且開設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為明顯的是羌歌童聲合唱。該校的兒童羌歌合唱團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龍溪小學的羌歌合唱團參加了“美麗家園?幸福汶川”文藝節的海選,得到了縣、鄉政府的重視并贏得了資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屆中小學藝術節的表演中,合唱團又榮獲了二等獎。此外,該小學一直與深圳市松禾成長關愛基金會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聯系。兒童合唱團每年都會去深圳表演,參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動。松禾基金會經常回訪龍溪小學,提供技術指導,每年假期還會派音樂教授來培訓合唱團的教師和學生。由于有一定的社會資金支持,學校得以長期聘請一位在當地有較高口碑的民間藝人專門負責培訓,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點至七點,除非有特殊情況,合唱團成員都會準時參加培訓。
羌繡技藝是龍溪小學另一個較為重要的傳統文化項目。但學校迄今尚未聘請到專門的羌繡老師,學生的羌繡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雖然這些羌繡被擺放在學校的陳列室中供來訪者參觀,但事實上卻并非學校教育的結果,而是仍然延續著家庭中的代代相傳式的傳統文化傳承途徑。
羌語的學習在龍溪小學尚未納入到常規性課程中,只是一個學期偶爾會開設一兩次課。但龍溪小學在相應的羌語課本和校本教材的編寫上卻極為突出。該校一位羌族老師主動主持編寫了《龍溪羌族會話入門》、《龍溪鄉地名錄》、《龍溪鄉各寨羌語名及地盤業主》、《羌族的人生禮儀》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該校還與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民俗學、音樂學的師生合作,共同編寫完成了《汶川縣龍溪鄉中心小學鄉土教材》。
(二)綿中學:極為有限的興趣課開設
汶川縣綿中學創辦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為特色的農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學校共有7個教學班,涵蓋初中一、二、三年級,262名學生,40名老師。
與龍溪小學相比,中學生的課業壓力、升學壓力更大,因此總體來看,綿中學“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的深度、豐富程度比起龍溪小學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興趣課和課間操的形式展開。與龍溪小學相似的是,這一類傳統文化興趣課在學校的展開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體育老師的推動。
綿中學于雙周開設了興趣課程,時間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興趣課的內容安排結合了當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態鍋莊。此外,學校藝體組還將現代韻律操和藏族羌族鍋莊相結合,編制了一套課間操――民族韻律操。盡管“羌族文化進校園”在綿中學的開展極為有限,但緊鄰“西羌第一村”――羌鋒村的地理優勢,使得該校學生在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項目組在羌鋒村的走訪中發現,雖然羌鋒村在村貌外觀上已經是一個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層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傳統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輕婦女一邊照看小孩,一邊繡著羌族繡花鞋,村民們相互之間仍然說羌語。而綿中學的主要招生對象是綿鎮、草坡鄉戶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因此,他們在耳濡目染和長輩教授的過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語以及刺繡等技藝。在羌鋒村村民看來,對傳統技藝“根本不需要學,自然就會”。
(三)威州民族師范學校:學生社團自發主導的傳承
威州民族師范學校的性質是中專學校,與普通中學相比,沒有了升學壓力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同時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業。因此,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學習具有較高熱情,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師范學校的學生被普遍認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類技藝成為學生們平時學習的熱門。威州民族師范學校開展這些民族文化活動主要依托學生社團,由于師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藝特長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龍溪小學和綿中學需要專業指導老師。當地的藏、羌等少數民族同學會將自己掌握的語言、藝術、手工藝等技藝教授給其他同學,以同學之間互相學習的方式來開展校園中的民族文化傳習活動。據社團組織者反應,活動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課以后,學生們參與這類活動的積極性也較高,參與率達到了70%以上。但從學校層面來看,威州民族師范學校并未開設羌族語言課程,一方面是因為學校以培養職業人才為目標,另一方面,該校學生的生源地比當地小學、中學更廣,在校學生的民族成分比較復雜,因此統一開設一門民族語言教學課程不太現實。
三、“羌族文化進校園”在實踐中面臨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從項目組在同一縣域內走訪的三個不同級別的學校來看,“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各級學校開展的內容豐富程度、受重視程度和實施效果都存在差異,其存在的問題既有該活動在整個西南地區所呈現出的普遍性,同時也表現出了各學校由于地理位置、學校級別、主要任務的不同所呈現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學校在該活動中所存在的一些“顯性”問題:
此外,若是對學校性質以及學校所處的地理、人文環境進行進一步分析,則可歸納出以下較為“隱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學與職業學校之間存在的結構性差異,職業學校更重視民族文化的習得。龍溪小學和綿中學為普通全日制小學和中學,學校及學生面臨升學壓力,而“羌族文化”與升學考試沒有直接聯系,并且還有可能擠占學生用于學習書本知識的時間。因此羌文化在學校教育體系內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學校開設相關興趣課程的時間極為有限。而職業學校為提高就業率,鼓勵學生發揮專長,因此學生們學習傳統羌文化的態度更為積極。
第二,在現代文明的“邊緣”地區,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更為自然。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地理、現代教育體系與傳統文化往往呈現出與“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國家行政版圖及現代教育體系為參照軸,由中心至邊緣依次為“汶川縣(威州鎮)-綿鎮-龍溪鄉”;然而從羌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突然來看,龍溪十八寨無疑才是傳統羌文化的保留與傳衍地,而現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縣城恰恰是“漢化”程度更高的地區。從汶川縣的三所學校的羌文化傳承現狀來看,龍溪小學、綿中學的學生由于大多來自周邊的羌寨,對羌文化的學習和傳承更為自然。
第三,傳統文化項目之間發展不平衡,表演類民族文化傳承得最好,技藝類其次,語言類傳承困難。表演類的項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鍋莊、莎朗舞等,由于極具視覺沖擊力,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幾分鐘)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會關注和為學校贏得榮譽,因此也更能得到學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較短時間內集中展現,但卻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訓練的技藝類項目(羌繡)往往得不到重視。至于羌語,由于并沒有被納入現代教育制度的考試體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區使用羌語的人也越來越少,功利性和實用性的雙重欠缺使其在學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漸被人遺忘。
第四,“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同一地域內的不同少數民族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們普遍認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優惠政策和受重視程度都遠不及藏族。藏語的教材編寫、課程設置,乃至雙語考試體系都已經逐漸制度化、完善化,學校中的藏語學習逐漸與國家的升學考試體制并軌,大大促進了藏文化的傳承。譬如水磨中學面向整個阿壩州開設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漢雙語班。與藏族相比,羌族在現代文明體系中顯得更加邊緣化。此外,羌語的地區差異很大。目前的羌語教材是由茂縣的一位老師參考國際音標編寫的,因而茂縣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為標準羌語,但汶川縣位于阿壩州南部,與北部方言相差較大,因此這樣的標準教材難以在汶川縣各中小學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門的舉措與意見反饋
根據州教育局下發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縣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號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汶川縣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的通知》。在這之前,教育局在建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縣的“四個發展”要求中,其中有一個就是“特色發展”,這與后來的“羌族文化進校園”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標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縣教育局也認識到了羌語在各個地區的差異性,因此明確提出了三個分區。一類是標準音點及其周邊的北部方言區學校,主要包括茂縣、黑水、松潘;二類是南部方言區的學校。汶川縣、理縣就屬于南部方言區,汶川縣的雁門鄉、龍溪鄉、克枯鄉、綿鎮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區,個別村寨還保留著自己的語言。而下半區從草坡開始,雖然當地人是羌族,但幾乎已經沒人使用羌語了。三類為沒有母語基礎的學校。對于有語言保留的片區,教學中對語言的教學要求更高一些:對于沒有母語基礎的片區,對語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學形式著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動和文化部分的講座。
縣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對“羌族文化進校園”的情況掌握大多來源于各個學校上報的材料,即使偶爾下鄉到學校視察,也是旁聽一兩節觀摩課,缺乏深入細致的長期觀察和了解,由此導致其制定的“方案”與實際情況有所脫節。“羌族文化進校園”總體來看是由“州縣鄉鎮學校校長教師學生”自上而下層層推進,但真正落實到與學生互動教學方面的則是最基層的教師。因此教師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對此抱有熱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課堂教學能力成為影響到這類活動實施效果的關鍵。以龍溪小學和綿中學為例,“羌族文化進校園”之所以在兩校堅持開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兩所學校各有一位來自于羌寨,對傳承羌族文化抱有極大熱情的教師,他們不計報酬和時間擔當起了學校中此類活動的引領者。但在實踐層面上,具體負責教學的老師卻處于科層制體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則較為脫離實際,可操作性并不強。
五、關于推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幾點建議與對策
(一)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和校本教材編寫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和文件,每年撥出一定的專門款項用以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校園中的推廣。其次,要保證“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穩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是先決條件。教育部門一是可以通過相關政策吸引優秀的具有某項專長的外聘教師,二是可以定期組織,對在崗的音、體、美等特長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教師隊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養。對外聘的民族文化傳承人,要給予適當的報酬并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以鼓勵其進校授課的積極性。教材編寫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學校應結合各自特色,自身條件,做到校本教材“統一編寫和有針對性的改動”相結合:小學中學有序銜接;教學目標劃分出高和低,較高層面的目標趨于統一,較低層面的目標和各校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所差異。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階段性脫節,目標差異過大,執行標準不一致。
(二)制定明確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推動形成民族文化“學有所用”的社會氛圍
從目前汶川縣的“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來看,由于缺乏明確的考核機制,導致學校里開展的相關活動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民族文化的傳習甚至成為接待相關領導和來賓考察時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關鼓勵引導機制,有利于保證該項活動持續地、長期地開展。
傳統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納入中小學升學考試的范圍,因此在家長和學生中形成了學習傳統文化“無用”的觀念。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合力營造出一個民族文化“學有所用”的社會氛圍,盡力轉變學生和家長們認為民族文化無用武之地的悲觀態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區鼓勵當地人說羌語、用羌語;在行政和事業單位聘用人員時對熟悉羌文化的應聘者予以優先考慮:對于在開展“羌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校和個人,應授予榮譽并公開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種激勵機制,有利于激發不同行業的人群學習和傳播羌文化的熱情,從而使當地學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
(三)加強校際合作交流,嘗試與教育科研單位對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才開始啟動,汶川縣內各中小學校尚處在探索階段,加強校際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學習經驗,吸取教訓和交流成果。校際合作不應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圍內、同一性質的學校,而應鼓勵當地學校走出去,與這類活動開展較為成功的學校進行交流。此外,當地學校還可以與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等結成對口合作單位,當地中小學可以為這些單位提供鮮活的教學案例,而對方則可以提供咨詢和建議。
六、結語
教育部“京劇進課堂”的試點,就其初衷而言,顯然在于豐富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弘揚中華的傳統文化。然而從具體實施辦法看,卻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缺憾與不足:
其一,把京劇簡化為京劇曲目,劃入音樂教育的系列,由音樂老師來教授,這一方面把綜合性的戲曲藝術簡單化,使其難以展示原有的風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讓普通的音樂教師勉為其難。“現在中小學音樂教師多數是以聲樂、器樂或舞蹈為專業的師范畢業生,極少有京劇方面的訓練”,“專業演員要四年科班以上,幾天培訓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京劇進課堂”在全國范圍推廣,難免以京劇一霸獨尊的地位,客觀上造成對諸多地方戲曲的“歧視”。2008年,多家媒體曾就此問題展開討論。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對于不同地域來說,忽略地方戲曲的價值與作用,一刀切地推廣京劇進課堂,不僅不切實際,而且有悖教育規律。《人民日報》記者就認為,15首京劇曲目進課堂,其效果與其說在于推動素質教育的啟蒙價值,倒不如說在于彰顯傳承傳統文化的標志和導向意義3。
為了不使戲曲藝術提升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落空,筆者認為,在“京劇進課堂”之外,還應雙軌并行地開展包含各類地方戲的“戲曲進校園”活動。這樣,既表現出對教育導向性的認可,又體現了對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為“京劇進課堂”的有益補充,因而“戲曲進校園”更具現實意義,理應受到更密切的關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與規范化的“京劇進課堂”不同,“戲曲進校園”應突出靈活、自由的特點,遵循不限年齡、階段、劇種、曲目、方式和形式的原則。具體地說,不限年齡、階段,是指“戲曲進校園”的“校園”,不僅包括中小學、而且包括各類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時間、更良好的藝術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廣闊的校園文化活動場所。因而,大專院校理應成為“戲曲進校園”的重陣。與中小學中簡單的京劇賞析課相比。大學里的戲曲研習不僅條件成熟,而且效果顯著。依托于中文、藝術等人文學科,高等院校不僅可以開設多層次的戲曲課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樣的戲曲研習社或興趣小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學生自發組織的戲曲社團。不僅影響大,而且水平高,充分體現出大學校園在普及戲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巨大潛力與活力。
不限劇種、曲目,指“戲曲進校園”不應硬性規范,而要因地制宜、因情而異地開展活動。避免像“京劇進課堂”那樣僅僅局限于課堂和15首“戲歌”。“戲曲進校園”,應從更廣闊的視角還原戲曲藝術綜合性的魅力,重視戲曲的地方特色及其與地域文化的深刻聯系。例如在陜西,京劇的影響遠遠弱于秦腔、眉戶等本土地方戲。在當地,京劇的現場演出,極其“罕見”,但秦腔等地方戲則司空見
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劇社演出的話劇《鍍金》慣。由此,“戲曲進校園”,當然應以本土地方戲為主導。在廣大的縣、鄉、村中小學,開展“京劇進課堂’’不僅師資困難,而且學生興趣也大成問題。但若是秦腔、眉戶等地方戲進校園,情況則大相徑庭。不少縣、鄉的中小學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過地方戲曲啟蒙和熏陶。有些學生甚至還參加過廣播電臺、電視臺舉辦的“戲迷叫板”之類的比賽。因而突破“京劇進課堂”的匡范,讓地方戲進校園,不僅省錢、省力,現實可行,而且契合學生口味,容易取得實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戲曲進校園”應大膽借取社會各界的外力來激發學生對戲曲的興趣。以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機制來普及戲曲藝術。比如“秦腔進校園”,就不是僅僅把十幾首秦腔唱段請進來。可以請進來的,還有專業戲曲演員的指導和輔導。他們不僅教授唱段、示范動作,而且可以帶來專業的戲曲伴奏、服裝、化妝、道具,以及不同規模的專業性現場演出。突破課堂的狹小空間和強制性,“戲曲進校園”不必強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而應遵循整體普及和重點提高的思路,以劇社小組或興趣班的形式,讓真正有興趣、有基礎的學生活躍起來,然后再去輻射、感染其他學生。一言以蔽之,“喜愛”比“學會”更重要。
二、立足大學。轉變觀念,讓“戲曲進校園”取得實效。
雖然大專院校理論上應是“戲曲進校園”的重點陣地。但從實際現狀看,戲曲在大學校園的情景可謂相當慘淡:全國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劇社幾乎都是話劇社團,戲曲社團幾乎是鳳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幾個少數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說話”為主的話劇,形式通俗、技巧簡單、易學易練,便于普及。戲曲卻不同,唱、念、做,技巧綜合性高且難度大,伴奏、服裝、化妝、道具也繁冗復雜。要言之,戲曲既難學難練,又費錢費事。
其二,作為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產物,話劇形式、內容既有強烈的現代性又有鮮明的時代感,很易與大學生產生共鳴。戲曲則因其誕生、發展于農耕文明時代,無論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都明顯和當代生活存在較大的距離。對大學生而言,傳統占絕對優勢的題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眼的緩慢節奏,使得戲曲不能像話劇那樣成為他們“直抒胸臆”的藝術工具,而只能淪為被遠觀和敬畏的對象。
其三,對年輕、活潑、開放的大學生來說,流行歌、搖滾樂、先鋒話劇、電影、電視等藝術都以其新穎、現代的形式讓他們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種盡情發揮和宣泄。但戲曲則相反,由于過于的陽春白雪和傳統古雅,大學生們要么“敬而遠之”,要么“望而生畏”。不少地方戲,由于風格過于粗獷、質樸,觀眾群體又集聚在農村,因而和京劇相比,它們受到大學生的排斥、拒絕或奚落、嘲弄往往還是雙重的。這種文化心理定勢,對于地方戲的普及、弘揚,無疑會造成很大的現實障礙。
由上述現實看,“戲曲進校園”要真正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就需要我們結合時代、地域的特點努力更新觀念、轉換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具體到秦腔、眉戶等地方戲進校園,筆者認為:
首先,戲曲界的專業人士一定要和大專院校的教育者緊密結合,把“戲曲進校園”活動看成一個既關乎學生素質教育又關乎戲曲藝術發展的“雙效共贏”舉措。為此,筆者強烈呼吁教育管理部門和文化管理部門積極溝通,加強合作;各級各類學校和戲曲院團也應強化聯系和往來,以宏觀的視野,立足長遠來落實“戲曲進校園”的具體措施。尤其是高等院校,應真正從素質教育和文化振興的角度看待這項活動,不應視其為一種無關痛癢的熱鬧、點綴或麻煩、累贅。對于戲曲院團而言,應更加積極主動走向校園,把校園看成普及戲劇文化、培養潛在觀眾、弘揚民族傳統藝術的絕佳陣地。戲曲界的專業人士一定要有計劃、有目標、有規模地走進校園,演出、講授、教唱、宣傳和普及中華戲曲。
其次,高校中戲劇、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學科的教師一定要擺脫對戲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戲的漠視、輕視和歧視,積極關注、研究、弘揚地方戲曲。現在高校里開設戲劇概論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的雖然不少,但許多教師秉持的卻是狹隘的“小戲劇觀”。他們在潛意識里把戲劇等同于話劇,把戲曲等同于宋元雜劇、明清傳奇,而傳奇又簡單地等同于案頭的劇本文學。亳不夸張地說,不少戲劇課教師,基本是半個“戲盲”――即只知劇本文學而其他一概不知、只講戲劇文學而其他一概不講的“戲文”老師。因而,要不使“戲曲進校園”落空,就很有必要先對相關的專業老師進行“掃盲”――不僅要掃知識、技巧的“盲”,更要掃觀念和認識上的“盲”。戲曲院團應積極協助高校教學,輔導、輔助相關專業教師來了解、掌握地方戲曲基本的藝術特征和表現技巧。要讓老師首先了解、喜愛,然后再去影響、感染學生。
再次,戲曲自身的發展、提高,也是“戲曲進校園”取得實效的關鍵。以陜西為例,作為我國梆子鼻祖和中華戲曲百花園最耀眼的奇葩之一,秦腔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但毋庸諱言。秦腔當前的發展,無論從創作實踐、理論研究還是產業運作方面看,都遭遇著不小的困境和問題。現實諸多課題,需要創作界、理論界、教育界、管理界來合作“攻關”,研究解決。在這方面,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曲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值得認真借鑒和吸取。當然秦腔自身的藝術改革、理論創新和傳播實踐也需要不斷地總結。這其中,“戲曲進校園”首先要從理論上加以厘清、從機制上得到保障。
三、籌建地方性戲曲學院,讓戲曲“進駐”校園。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謂“戲曲進校園”是一個把戲曲請進、引入校園的“由外到內”的過程。但如果從立足戲劇和教育互動、融合的新立場來辯證地理解這項舉措,即不僅僅把戲曲請進、引入校園,而且要讓其在校園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要言之,戲劇不但要“進”而且要“駐”校園。為此,我們不能不提及戲曲自身的藝術專業教育了。
嚴格地說,“戲曲進校園”應是一項以學校素質教育為本位的舉措。戲曲自身的專業教育――如編、導、音樂、舞美人員的培養不是其題中應有之義。但這里我們把二者聯系起來討論,實際上是受兩則事例的啟發:一是上世紀初西安易俗社的建社宗旨,二是當代中國戲曲學院開設“青年戲曲演員研究生班”的成功實踐。易俗社之所以區別傳統的江湖社班、不同于其他秦腔劇團,關鍵就在于它將戲曲和教育緊密結合,不同俗流的更高追求。正如其社名所示,易俗社是“一個‘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0的新型現代劇社,它完美地將戲曲專業教育、劇團商業演出和大眾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
始于1996年的“青年戲曲演員研究生班”,繼承了易俗社的思想遺產,堅持把演員的專業技能訓練和文化素質提高相互滲透。其開始幾屆的對象,主要是京劇界一些已有相當演出經驗、并取得一定成績的青年演員,后來逐漸擴展到其他15個地方劇種。經過10多年的摸索,這項工程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積極效果。優秀的青年演員經過研究生班的學習、提高,不僅演技大有長進,而且整體綜合素質有了質的飛升。他們學成回到各自的院團里,作為骨干棟梁不僅促進了當地戲曲的發展,而且對整體中華民族戲曲瑰寶的繼承、弘揚、改革和創新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縱觀我國當今的戲曲教育,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國戲曲學院這所唯一的專業性的戲曲高等學府外,其他地方的戲曲專業教育大多遵循劇團演員培訓班和普通專科藝術學校兩種模式,基本都存在層次低、口徑窄,重技能、輕文化的問題。這種模式極大地制約了戲曲藝術的發展與提高。目前,京劇從本科到研究生等各層次的教育機制已基本完善,但各種地方劇種的演員培養,還徘徊在傳統戲班傳授和普通專科教育交雜混合的初級水平。泱泱中華,各類特色迥異的地方戲有數百種之多,單靠一個中國戲曲學院,遠遠不能滿足各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而骨干棟梁人才的進修、提高,單靠一個以京劇為主導的“青研班”,無疑也是杯水車薪,難以為繼。
有鑒于此,筆者強烈呼吁和建議,各個地方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都應考慮籌建本省地方性的戲曲學院――這種遵循高等教育和戲劇藝術的規律,依照中國戲曲學院模式建立的現代型戲曲教育高等學府,應該走教、學、研、產相結合的路子,在優化社會各方有效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各種戲曲多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唯有藉此堅實的平臺,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整體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才能真正變為現實。注釋:
①董健、馬俊山:《戲劇藝術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頁。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3-0226-01
戲曲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戲曲的傳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今天,很多地方戲曲普遍面臨市場萎縮、后繼乏人的窘境。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地方戲曲,值得我們思考,本文結合桂林地方戲曲現狀和教育的現實狀況,“就地方戲曲進校園”,淺談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桂林地方戲曲進校園實踐現狀
桂林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多姿炫麗的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地方藝術,國家級非遺項目桂劇、彩調、廣西文場等地方戲曲、曲藝就發源于桂林。桂劇是廣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屬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彩調又稱“調子”“采茶”和“嗬嗨戲”,是廣泛流傳于廣西城鄉的主要劇種之一。廣西文場簡稱“文場”,是流行于廣西桂北一帶地區的清唱藝術,被稱為曲藝百花園的一朵奇葩。
近年來,桂林市積極開展地方戲曲進校園活動,市區部分小學開設彩調、文場等地方藝術課,荔浦縣在中小學中將廣西文場作為音樂可教材來學唱;臨桂縣將彩調寫入鄉土教材。專業劇團派出專業老師在大、中、小學舉辦地方戲曲講座,教授學生唱地方戲曲,把地方戲曲演出送進校園;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免費到中小學開展地方戲曲培訓班;國家級傳承人開展教師培訓。文化部門積極搭建演出平臺,在每年的“漓江之聲”、“周末大家樂”等活動中開辟少兒專場供中小學生展示地方藝術;教育部門每年也舉辦藝術節和地方藝術展演,提供展示平臺。
二、地方戲曲進校園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穩定的經費支持。桂林屬于西部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穩定的專項經費來源和支持,以致“地方戲曲進校園”實踐成效起伏不定。有時甚至成為一次性活動;作為“地方戲曲”重要實踐載體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也舉步維艱。
(二)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桂林城鄉師資隊伍總量不足,編制核定缺乏彈性,缺乏受過專門訓練專業教師,在“總量不足,引進無門”的前提下,抽選老師專門負責傳承任務,難度極大。
(三)缺乏傳承的長效機制。缺乏長效機制,難以形成持續推動力,“地方戲曲進校園”多呈“曇花一現”。
(四)缺乏統一的監控系統。對在學校中開展地方藝術傳承,國家的相關政策彈性空間較大,教育部沒有下達具體任務和考核標準,目前各學校開展“地方戲曲進校園”大多出于被動或臨時應對,缺少統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編寫,師資的配備,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資源的挖掘等也沒有得到統一安排和持續多方支持。
(五)部份學校、家長、教師對地方戲曲進校園的認識不足,制約地方戲曲在學校教育發展。長期以來部份學校、家長、教師認為地方戲曲是一種不合時宜的、陳舊的東西,沒有必要學習,更沒有必要保護,因而在采取消極應付或抵制的態度。
三、地方戲曲進校園的路徑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戲曲的師資隊伍。首先加強對音樂教師進行地方戲曲的專項培訓,找名家或到專業學校培訓學習。其次學校應有計劃地定期召開地方戲曲教育研討會,制定學校戲曲教學的發展規劃。第三,與文化部門聯合邀請專業演員來校兼職地方戲曲教學,或請傳承人來校講座,讓學生親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戲曲文化。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武亦姝同學在“飛花令”以“月”為題的比拼環節中,脫口而出《詩經?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起網友一片贊嘆。有網友評論:年僅16歲,眉目清秀的武亦姝,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幻想,比起網紅,這些散發著詩香的“學霸”,才是學生應該有的樣子。也因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一套傳統文化讀本也受到人們關注。
據悉,這套傳統文化讀本已在復旦附中使用了10多年,主編之一、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坦言:推廣這套讀本雖然并不容易,由此建立的獨特古詩文教育體系已開始融入學校日常教學,學生喜歡上了傳統文化。在很多學生眼里,黃榮華老師似乎并不討人喜歡,因為,他所在的教研組要求學生背誦古詩文的量遠遠超過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他給高一學生布置的寒假作業中,就有“學習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高一第二學期)‘第三編’、學習《文心雕龍》”等。開學后第一件事就是考試,內容全來自這部校本教材。
因為不是高考內容,每年都有學生找黃榮華要說法,比如:“高考語文一共才6分默寫,背古詩詞的時間卻占了很多,有這么多時間可以多做好幾道理科題,早把那幾分賺回來了!”“背完大綱要求篇目,就已經很多了,哪有精力學習課外古詩文!”“我又不考中文系,沒有必要學這么多吧!”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春節《中國詩詞大》熱播期間,一名2014屆畢業生給黃榮華發來微信說“恨多年前未聽黃老師的勸告,多背點古詩文”。一位畢業多年的復旦附中學生被問及“高中時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她脫口而出:“讀了3年《論語》《古文觀止》《詩經》《楚辭》和《聲律啟蒙》!”黃榮華說:“‘應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詩文教育,沒有課程設置、不融入日常教學,是不可能落實的。”目前,在復旦附中圍繞古詩文教育的系列課程分為3類,即以6冊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為主的必修課、以《中國人》為校本教材的選修課、以課題研究為目的的榮譽課程。他們的目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30%的優秀學生學習此教材70%的內容,30%的合格學生學習50%的內容,30%的普通學生學習30%的內容,10%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學習。此外,在學生每次的假期作業中,還有拓展性古詩文自學內容,若完成得好,將獲得學校的評比獎勵。
在上海,不只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如此重視古詩詞的學習。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課程與教學部主任朱煜說:“上海當前語文教材中,小學生要背誦116首古詩。我曾與其他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比較過,這個數量是比較多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譚軼斌則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按照教材要求,上海學生在初中4年、高中3年各需背誦1萬字古詩文。上海市教委基教處副處長周飛說:“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上海構建了進教材、進課堂、進課外、進網絡、進隊伍建設、進評價體系的‘六進’長效機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武亦姝的語文老師王希明認為:開展傳統詩詞教育有利于學生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這并不意味著要排斥西方文化。他說:“必須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碰撞的背景下,才能形成并鞏固本民族文化認同。吸納包括西方文化在內的優秀文化成果,建立認識自我的坐標系,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復興。”
傳統文化應結合本地特色
傳統文化浩瀚精深,涵蓋萬象。近些年來戲曲進校園、武術進校園、書法進校園、皮影戲進校園……各地根據風土人情、自然條件,設立了自己的校本課程。河北省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開設了皮影課,課堂上學生們正在興奮地制作皮影戲《三打白骨精》。手中舞動著5根竹棍,嘴里念著地道的對白,腳下制動著鑼鼓,韻味十足。
皮影戲是河北樂亭的一大特色文化,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讓這些‘遺產’后繼有人,一代代傳承下去,就得從娃娃抓起。”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校長趙麗俠說:“學校最開始設立這項校本課程的時候,只是有二十幾個學生參加的興趣小組,老師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而現在,幾乎每個學生都會玩皮影戲,皮影文化已是學校的一大亮點。學校不僅編寫了校本教程、設置了皮影文化開放課,還邀請劉佳文、吳文志等皮影名家來學校培訓,為培養文化傳承人打下基礎。”傳統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龍舞獅的傳統,既是一種年俗,也是日常強身健體的方式;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遺產,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這些獨特的地域文化,才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強鄉土觀念和地方文化教育,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讓地方特色傳統文化保持生命力。
在山東濰坊,學生們的校本課堂就是扎制風箏。很多學校請當地的老手工藝人教學生扎制風箏;在有著號稱“南路秦腔”的漢調桄桄的陜西漢中,非遺傳承人到學校進行專業指導;還有廣西瑤族的排瑤刺繡、甘肅武威的微型沙雕、遼寧黑山的滿族剪紙……這些與地方風土民俗結合的傳統文化,正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生根發芽。
脫離“功利化”陷阱
盡管各地中小學都在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可是,為何很多人卻感受不到呢?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傳統文化教育陷入了功利化陷阱。在他看來,一些家長即便為孩子前途著想選擇了傳統文化項目,大多也是以能掌握多少“加分點”作為依據。在這種短視行為的指導下,學生們很難會把修習傳統文化內化為自身修養。在當下,如果不與考試、升學掛鉤,任何學習、培養都很難落到實處。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學生李賽一學習京劇已經有兩年了。除了在學校里跟著京劇老師練習唱念做打,周末還由爸媽陪著在校外培訓機構學習銅錘花臉。“同在W校京劇社團的小伙伴卻在家長的干預下放棄了,而她的媽媽一直愿意她學習這樣的冷門。她就是感覺太苦了。剛開始時練肢體基本功,貼墻倒立、抻筋壓腿,一樣都沒落下,但看到孩子因劈叉不到位,疼得哇哇叫,真不忍心待在一旁觀看。”這位母親說:“我們希望孩子練合唱或是鋼琴,愿意接收這方面特長生的中學比較多,而京劇的接收面就窄得多了。”不過,李賽一最終還是執拗地選擇了鐘愛的京劇。
因為與父母意見不一致,很多學生左右為難。石景山古城小學二年級的張鵬,他喜歡的傳統文化項目是中華武術,“我媽媽其實很反對我練武術,她希望我學器樂。”小男孩話不多,挺瘦弱的模樣,可當武術老師喊出“側臥”口令時,他毫不猶豫地倒下,任由身邊的臟水濺滿手臂。五年級的郭家誠是張鵬的隊友,她學習武術有些“傳奇”,只因為有一年在少林寺游玩時,多看了幾眼那些練武的僧侶,就再也沒能忘掉那些起起落落的漂亮招式。她的媽媽原本希望自己的女兒學舞蹈,“女孩子學舞蹈多好啊,練武術總覺得怪怪的。”當然,也有不少孩子被父母成功勸阻。一個學期里,總有人從武術隊里退出。
很多學校擔心學習競技項目不安全,京城小學里開設武術課的并不多。東城區燈市口小學有一支10人規模的武術隊,這是武術教練商鳳西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來的。他說:“運動本身是讓人更安全的,只要練習時顧及別人就好。中國傳統武術不是只有攻防,更講究‘精氣神’,以養生為主。”武術隊里的小隊員,每天下午4點放學后都要留下來,接受一個半小時的“小灶”訓練。
商鳳西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有關部門想從學校找一些可以參與儀仗隊的學生,結果一圈下來,愣是沒有合適的。大多數孩子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些孩子的脊椎早早就扭曲了。最后,只得到部隊里挑人。從那時起,武術課上他就特別在意孩子們的站姿和神態。就像他屢屢提及的,傳授武術技藝的最高境界不是教會幾套拳,也不是練就以一敵百的本領,而是亮出一股子不服輸的精氣神兒,一種看一眼就留下堂堂正正印象的氣場。可惜呀!現在武術丟掉的好東西太多了。很多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去學習跆拳道等外來的運動,就是因為它看起來規范、時髦。其實,類似的規矩、服裝、禮儀,我們傳統武術都是有的。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對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層次和品位,對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長期來自社會、學校以及專業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高雅藝術難以立足高等校園。筆者作為基層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師對此深有體會。如何讓高雅藝術立足校園呢?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高校高雅藝術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管理體系沒有形成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應該擴展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經常性地享受到藝術的滋養。盡管國家對普通高校的藝術素質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制訂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對高雅藝術教育不夠重視的諸多觀念:有人認為藝術教育就是教學生唱唱歌、跳跳舞,有沒有都無關緊要;有些學校只注重課外藝術活動,認為所謂的藝術教育能活躍校園氛圍就可以,而忽視了課堂藝術教學和廣大學生的藝術普及等等。對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是高等院校藝術教育存在的首要問題。由于對藝術教育重視和研究的不夠,缺少整體的部署和規劃,其科學的教育體系還遠沒有形成。這種現象嚴重地影響高等院校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2.經費投入不足,藝術形式單一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離不開經費的支持,經費是一切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從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開始,財政資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從2005年的600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3200萬元,4年間國家財政累計投入8800萬元。而從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550場活動數據來看,面對中國2500多所高等院校來說還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西部與東部地區、民辦院校與公立高校、藝術院校與普通文(理)高校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也參差不齊。”[1]每年活動場次的增加速度對于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擴招和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急需是難以平衡的。現在無論是政府或者高校,普及高雅文化的形式通常都是戲曲、音樂和講座,其他形式較少,還不能滿足廣大學生對多種藝術形式的需求,且演出內容上也沒有太大變化,無法與當代大學生的時代需求相契合。
3.藝術教育資源匱乏,教學方式陳舊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按照《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和《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的要求,非藝術類院校藝術教育的師資應按學生數的0.05%-0.1%配備,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除了極少數名牌理工類學校勉強達到要求外,幾乎所有的學校達不到要求。由于嚴重缺乏師資,藝術類教學計劃在設置上也有隨意性,按教師設課,有什么專業的教師,就設什么課。在教學上缺少研究,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也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種狀態必然會影響到藝術教育的質量,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正如尼采所說,“我們的教育在刻板的教學中經常將藝術變為知識教條,這種知識教條不僅扼殺了學生的激情和創造力,同樣也泯滅教師的藝術沖動”[2]。
二、高校高雅藝術建設的對策研究
1.加強宣傳,提高對高雅藝術重要性的認識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應得到應有的重視,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藝術教育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應努力成為普及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支持者,應該融合當今的時尚元素,利用影視、網絡、報紙等現代傳媒工具和手段激活傳統高雅藝術文化,用全新的方式加強宣傳和推廣傳統文化,讓更多的青年學生去了解、欣賞和接受高雅藝術,讓高雅藝術在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得以傳承和弘揚,在每一位青年學生的心中扎根和傳播。
2.注重實效,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建立長效的科學管理體系,才能將工作長期深入地開展下去。學校各級單位應制定相應的規劃,建立健全機制,高度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學校要定期的引進國內高水平的各類高雅藝術團體來校演出,要積極開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藝術類課程,并且記入學分,如開設“大學交響樂賞析”、“大學戲劇鑒賞”、“大學美育概論”等基礎性的藝術類選修課,滿足學生的需求,把大學生藝術教育納入高校長期教學計劃,并不斷實施教學體制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從培養廣大學生熱愛藝術的濃厚興趣出發,抓好落實,注重實效。只有科學規范的制度做保障,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才能長久不衰地開展下去。
3.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豐富高雅藝術形式的多元化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需要各級政府財政、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的支持。政府及學校都要加大經費投入,經費是一切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更是離不開經費的支持。經費投入是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學校藝術場館建設和藝術設施購置,使“高雅藝術進校園”的開展有合適的場地與設施。在充足經費的保障下,教育工作者可以進一步豐富高雅藝術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在繪畫、雕塑、工藝、建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有關領域,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4.充分開發藝術教育資源,確保藝術教育活動正常開展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需要充足的教育資源,以確保藝術教育的正常開展。首先要引進一批勇于獻身,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化藝術教師,這是真正實現把高雅藝術引進高校的重要基礎。有了專業的老師,那將會大大提高大學生的藝術活動水平和藝術素質。高質量的藝術教育必須要以高素質的師資為保證條件。其次學校應該購置必需的設備和資料,為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最后高校應該善于利用社會力量來提倡和普及高雅藝術,使大學生學習和熟悉高雅藝術。一是可以聘請德藝雙磬的專家為學校藝術教育客座教授,讓其擔任藝術教育的課程教學和學生藝術團體的藝術指導工作,提高學校藝術教育的質量和品味。二是可以組織大學生去觀賞在社會上舉辦的藝術大展,聆聽音樂會,觀看藝術大師的演出等等,使學生在欣賞高雅的藝術作品時,審美情趣和情感得到升華,靈魂得到凈化,學會思考人生,自身的修養在對人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到提高。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非一朝一夕之事,所面臨的問題也具有多樣性和深遠性。只有從問題入手究其根源,努力調動多方積極因素,才能使“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立足校園并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某校為了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將地方戲曲劇種呂劇引入了課堂。但是由于缺少專業的呂劇教師,只能由學校的音樂教師和外聘的民間藝人任教。孩子們倒是對這種與眾不同的學習內容非常喜歡。可是音樂教師卻叫苦不迭,本來課時量就不大,現在又憑空增加了很多,而且還要現學現賣,況且這種戲曲唱腔的學習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間藝人來學校任教,學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學生來承擔,就違反上級某些收費規定;如果由學校來負擔,這確實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間,左右為難。
思考:有位校長說:“我們也想開設一些地方傳統文化課程,但沒有教師和教材,我們也無從下手。”的確,師資問題是制約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瓶頸。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學校要主動和社會上的一些文化團體建立合作關系,聘請一些傳統文化名家或者非遺文化傳承人來學校授課,以保證教學質量;其次,學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師資源,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與培訓,逐步培養出一批校內的傳統文化教師,以滿足教學需求;最后,上級政府或者財政部門要給予學校對外合作與教師培訓以必要的資金支持,讓學校有更多的底氣和能力將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引入校園。另外,相鄰的學校也可以通過抱團合作開展活動,通過優勢師資的校際走教方式,實現師資的互補和資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風逐利
一次培訓會上,朋友談起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話題,朋友對他們學校的做法滿腹怨言。前幾年盛行經典古詩文進課堂,他們學校就轟轟烈烈地搞《三字經》《弟子規》……后來,周邊的很多學校又開始搞起了書法、戲劇什么的,于是,他們學校也不甘示弱地讓學生學起了圍棋;而今又開始醞釀著如何將中華武術引入課堂了。還不止如此,每換一種“文化特色”,學校都邀請各級領導到校“指導工作”,并且大會小會地宣傳學生獲得了什么等級獎勵,學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傳承和發揚了什么優秀文化……
思考:傳統文化進課堂不是搞噱頭,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社長,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說:“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應按照教育規律辦事,科學規劃、統一安排,讓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融合起來。”首先,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我們選擇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易于學生接受和學習。其次,要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發展歷史的縮影,選擇這樣的文化內容有根基,有資源,有氛圍,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與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不管選擇哪種文化內容,其最終目標依然是育人。能夠培育學生良好品質、激發學生家國情懷、完善學生道德修養的文化內容應該成為我們的首選。當然,傳統文化進課堂貴在堅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案例三:操作隨意,有形無實
在一次縣域校園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上,某校長介紹說他們學校打造了“太極拳進課堂”的特色課程,在各年級都開設了太極拳課,學生人人喜歡太極拳,人人會打太極拳。現場參觀環節,該校確實隨處可見有關太極拳的知識圖片,學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問及學校有沒有專門的太極拳課程教材、有沒有各年級段的教學工作計劃、有沒有指導學校太極拳課程實施的總體方案等問題時,答案卻都是否定的。所謂的“太極拳進課堂”,無非是體育教師學了套太極拳招式,然后學生照著學了學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傳統文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內核,如果我們的工作有形無實,花拳繡腿,根本無法實現主席所提出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標。作為學校,首先要結合傳統文化的內容,按照學段或者年級段進行科學劃分和設置,從低到高,循序漸進,建立一套比較系統的教學流程。其次,要明確各年級傳統文化教學的目標計劃,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要有整體規劃和階段目標,構建一套較為完備的目標體系。最后,要定期邀請相關名家或學者(而非領導)對學校的傳統文化課堂教學進行論證和指導,以保證我們的教學工作向著定位更準確和方式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案例四:評價滯后,關注度低
某校在學生各階段的學業水平測評中,都把“傳統文化”這門地方課程定為開卷甚至是“免測”科目。本地中小學使用這一套必修的山東省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教材。這套教材涵蓋了國學經典、風土人情、民謠諺語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內容,可以說對于學生了解家鄉歷史,增強愛國情感,提升人文修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雖是必修課程,可很多學校實行的卻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參與上級對學校以及學校對學生的學業考察,因此,這門課程一直未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與認可。
首先,教師的傳統文化知識比較薄弱,教育觀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國中學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著重視專業知識而輕視傳統文化學習的傾向。這種傾向難以避免地造成廣大中學教師在人文素養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素養方面嚴重缺失。比如,就筆者調查的情況看,大部分中學教師基本上沒有完整、認真地讀過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傳統文化素質理應較高的專業語文教師,也有近半數人對它們缺乏細致的閱讀。很多教師知道有《論語》、《周易》、《道德經》等典籍,但沒有人認真閱讀過,所以也根本談不上了解或認可。現在的中學教師還普遍存在著漢語書寫能力與表達能力的缺陷。隨意走進一所學校,要想找出一個能夠吟詩填詞、寫出漂亮文章或擁有一手好書法的教師實屬不易。至于對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認識,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不少,還是“讓未成年學生少學習、晚接觸為妙”,更有些教師擔心在中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
對策與建議:教師作為社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民眾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歷史使命,也要求當代中學教師應具有先進的思想理念和較高的道德素質。這些都決定了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廣大中學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由于輕視傳統文化的不良風氣仍盛,目前教師教育實行分科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中學教師自身接觸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渠道比較狹窄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導致上述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鑒于此,中學應結合學校校本培訓和校本教材的開發等活動與形式,廣泛組織教師開展傳統經典書目誦讀、粉筆字或毛筆字比賽等,不斷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廣大中學教師更應該以提高德、能素養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觀念和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偏見,增強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學會用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優秀的傳統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學習典籍只是為了掌握知識甚至為了應付考試。在具體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實踐中,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多數中小學校完全是以應試教育為目標導向。在內容上,他們只選取那些適應于考試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們則偏重甚至著力于對學生進行考點灌輸。教師單純讓學生為了考試而記住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相對缺少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這可以說是過去和當前廣大中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學校為了考試而硬教,家長為了成績而強逼,學生為了分數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不求甚解的誦讀和記憶,一旦考試結束,這些內容立刻“煙消云散”,根本談不上入腦、人心和踐行。
對策與建議:考試是個有力的指揮棒,它能夠使中學充分重視校園的傳統文化教育。但校園的傳統文化教育決不能以考試為目標,決不能為考試而學習典籍,且一“考”了之。我們必須明確,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單純為了考試而掌握知識,其終極的教育目標是通過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深刻而豐富的內涵,使之由感性認識達到理性升華,從而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準則和人格情感,最終實現他們道德踐行的自覺性。鑒于這樣的教育目標,我們把傳統文化教育定位為“載體”比較恰當,即以傳統文化教育為載體進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種子的同時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學生優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須清醒地區別學習與傳承的關系,選準不同學齡段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切人點,注重抓好學生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化和優秀道德思想的內化,切實提升教育實效。
中國人民擁有著五千年豐富的物質文化文明,同時也擁有著五千年燦爛的精神明。面對五千年璀璨的精神文明的海洋,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個微生物一樣吸取著海洋中的養分,在每一個人吸收養分的同時也使自己深深地投入到傳統文化的懷抱里,從而遺留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在主觀意識的深處留下了傳統文化的烙印和記憶。這個文化烙印或文化記憶不會因為社會的更迭、經濟基礎發生變化而喪失生命力,它會毅然地沉淀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肌體里,發揮著支配人們思想和改變人們主觀意識的作用;人作為社會的分子,其活動不可游離到社會之外,必將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它從屬于社會文化,因此它的發生與發展都不能離開“母體”,離開“母體”的校園文化將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文化從來都不是抽象的,他首先是歷史的結果,同時又成為歷史的動力系統,文化是歷史精神財富的沉淀,他是與歷史的發展同步,并產生于歷史的土壤之中,賦有歷史時代精神的特點。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概念,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他的變化和發展受社會文化的制約。因此,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必須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這樣才能開枝散葉、枝繁葉茂、綠意蔥蔥。
2.校園文化建設是傳統文化向前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實踐形式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是校園文化景觀的建設,還包含校園景觀、建筑等精神文化的建設,包含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等行為文化的建設,它既是物質的,也是文化的。因此,校園環境在建設過程中每一處景觀都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價值,都體現著傳統文化的精神,這也是建設校園人文環境的目的之一;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哲學的啟示、規范的道德和理想的追求等傳統文化的精神因素,都可以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出來并獲得弘揚;在開展鮮明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弘揚傳統文化通常都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題與目的之一,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弘揚傳統文化的校園文化活動,將會讓廣大師生身臨其境,樂在其中,親自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從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建設文明和諧校園文化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
當今社會正處于有史以來社會發展最快、文化推進傳播最快、知識科技更新轉化最快的時期,大眾文化、網絡文化、西方文化等各種不同的文化的浪潮不斷地向我們襲來,不斷地挑戰和沖擊著當代的校園文化。想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富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只有植根并依托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一肥沃土壤之上,才能使其成長的生機勃勃、枝繁葉茂。
1.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師生在校園生活中自覺形成并認同的群體意識和群體價值意識,是校園文化的精髓、靈魂和核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經過千百年歷史的洗禮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種人文主義倫理型文化,他強調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勇、恕、讓等思想精髓的推廣與提升。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思想在校園中得到傳播,能夠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優化校園的人際關系,增強校園的和諧氛圍;儒家“義利觀”的弘揚,對和諧校園的建設擁有真不可忽視的力量;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塑造學生“內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強調“齊家、治國、平天下,以施行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為學思想,都對當前學生發展作用巨大。因此,依托優秀的傳統文化建設校園精神文化,有利于師德的修養和學生靈魂的凈化,有利于師生創建良好的精神家園,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諧的校園精神文化。
2.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
“校園物質文化是指由校園所處外部自然環境、校園內部的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筑、雕塑、綠化和文化傳播工具等各個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環境。”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和表現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隱性教育功能與教育效果。通過環境設計和布置等具體物化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表現出來,如樹立歷史文化名人塑像,選擇那些經典的詞句、諺語、格言作為校訓、警句等,這些都能振奮學生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積極進取,對學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鍛煉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充分開發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增強大學的人文底蘊,使大學生開拓文化視野,而且還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
3.校園行為文化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
校園行為文化是指師生具體行為的展示,是校園文化的體現,是對校園精神文化的詮釋,是校園文化的實踐。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格的修養,注重“修身”,這種“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養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大學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如果師者能以身作則,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談舉止、淵博知識和人格魅力來展示高尚的道德、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就能贏得學生的認可,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如果每個學生能夠以身作則,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為祖國需要的“四有”人才,成為社會的棟梁。因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對樹立形成優秀的師德、師風,培養良好的學風、校風,提高校園文化軟實力和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知行和一、和諧共進都具有推動作用。
三、中國傳統文化視域下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批判與繼承并舉,科學傳承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資源是人類的重要的思想資源,是除自然資源之外的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它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進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但是由于經過千百年積累與錘煉,目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些部分已經時過境遷,不合時宜,并且在發展進程中始終是良莠間雜的,因此,我們對傳統文化必須批判地繼承,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精華部分。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要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和提高,只有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才能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才能為人類的向先進的文明邁步貢獻力量。
2.傳統與現代并行,整體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具備了長期性、艱巨性、廣泛性、復雜性等多種特征。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知識的建構,而且還包含校園設施的建設、校園風格的營造、教研隊伍的組建、傳統文化的傳承、品行操守的樹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們需要把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來辦,要著力開展以思想道德,傳統文化,行為規范等為主要教育內容的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提高他們懂得鑒別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品德和優良的操行。要注重加快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加大經費的投入,實現與校園行為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一同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3.繼承與創新并重,穩步發展校園文化建設
積極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共同進步,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進而營建良好的文化氛圍,構建一個和諧優美的育人環境。例如:開設文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音樂欣賞、美術、影視世界等系列課程,舉辦名家講壇,專家學者學術報告等,把傳統文化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從而使傳統文化和現實文化得到更好交融,進而使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最終達到建設文明、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彝族文化;中小學校;調查思考
一、板底中小學概況
貴州威寧彝族自治縣板底面積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寧縣城38公里,距326國道線7.5公里。有八個行政村,50個村民組。居住著彝、漢、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戶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總人口的66.7%。板底鄉是一個以彝族為主,多民族混雜而居的縣鎮形成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學創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學生有404人,8個教學班。校園占地面積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998平方米,圖書18482冊。現有專任教師44人,已評職20人,大專19人,本科24人,中師1人,學歷合格率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學教師隊參演的《撮泰吉》和《鈴鐺舞》應邀參加了畢節大方“國際杜鵑花節”;2007年3月,《鈴鐺舞》參加了“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威寧賽區、畢節地區賽區的比賽,在威寧獲得了“特等獎”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鈴鐺舞》被邀參加了省彝學會第四屆會議暨彝族年活動在我縣舉行的彝族年活動;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隊參加了多彩貴州舞蹈大賽。板底中學把“民族文化進校園”當作對外展示形象、宣傳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過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板底小學占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師47名(有3名被借用到鄉政府),其中漢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其中雙語專業畢業13人,現有18個班級,在校學生974人,其中彝族學生占學生總數的98.4%。由板底小學師生排練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榮獲過2007年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威寧賽區原生態類三等獎;2009年在威寧賽區榮獲優秀獎并代表畢節地區參加全省半決賽。2010年代表威寧縣參加云南楚雄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學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鈴鐺舞和千人月琴隊,每個星期二、四下午兩節課進行專項訓練,把千人鈴鐺舞和學校的廣播體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課間活動。
二、板底中小學存在的問題
1、對民族文化進校園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刻
愛德華.伯內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個人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習性的復合體。”[1]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之所以作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不管是飲食、住宅、服飾,還是婚喪嫁娶、文學藝術,都凝結著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續著消逝的歷史,承載著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民族文化進校園,不僅僅是讓學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習俗、語言文字、肢體動作、視覺聽覺等所蘊含著的文化符號以及負載的教育功能。通過研究和實踐使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進校園就是通過培養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識和民族意識的學生,讓他們從小就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的意識,從小就接受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素質,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讓他們今后更好的承擔起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國家提出的在中小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民族傳統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使素質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進一步推進和提高,推進民族地區教育、文化、旅游、經濟全面發展的另一個高度。
在全球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如何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構建與完善由正規文化教育課程和非正規文化教育課程所構成的整體課程體系。讓人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為民族地區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在板底中小學中彝族文化內容和形式單一,培訓的內容就是歌舞。中學主要是民歌對唱、《鈴鐺舞》、《撒麻舞》、儺戲《撮泰吉》;小學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鈴鐺舞》,其實中小學傳授的內容是重復的,只是在規模上有點變化。注重學校課程,忽略地方課程,雖然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其實還是應試教育,所以這也其中一個客觀原因。中學一個星期一次“民族文化興趣愛好培訓”,小學一個星期兩次彝族歌舞培訓,時間少內容單一這是板底中小學對“民族文化進校園”這一重大課題的認識不夠,而造成對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夠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師資力量缺乏
根據對板底中小學進行調研時,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學師資的問題。目前對民族文化進行開發創作的師資主要是:學校教師相互推薦,或者聘請當地本土專家和民間藝人。其實民族文化除了音樂、舞蹈之外還有文學、宗教、習俗、剪紙、刺繡、雕刻、體育、戲劇等許多內容, 如此全能的教師的確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師全校教師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師幾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師,缺乏活力。
板底小學全校18個班級974人,在編教師45人(但實際在崗教師僅有29人)。板底小學有29個彝族老師占全校在編教師的62%,但是年齡結構老齡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個,占彝族教師的41%;80年代出生的幾乎是小學語文專業(或者漢族語言文學)專業和小學數學(或者綜合理科)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有三個音樂專業的老師,但是舞蹈、體育、美術就沒有專業的老師。民間藝人請進課堂又不懂教學,有的甚至連漢語都表達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識理論體系的當地學者,雖然能承擔某些課程內容的講授,但是學校又沒有經費聘請,依賴外地專家更不可能。只有讓本校有特長的老師出去學習、培訓 ,才能更進一步的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學教學師資匱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師更是嚴重的缺乏,彝族文化進入板底中小學其實還處于初級階段,甚至可以說是計劃階段。雙語教師的匱乏也已成為制約板底中小學教學的一個“瓶頸”,解決師資問題迫在眉睫。教學處于表象, 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3、與彝族相關的書籍、教材、音像、設備等的缺乏
目前配發的只有彝語文1-3年級教材(貴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編譯委員會編譯、貴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調研的過程中才發現板底小學都沒有用彝語文教材,雙語老師的在編人數是15個,但是實際教學中彝語只作為一種教學語言的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文字一直沒有用。也就是說貴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編譯委員會編譯、貴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這6冊書沒有在教室里“流通”。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這個教材適合板底小學的學生嗎?這些問題還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學招收了“雙語學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學前班用的教材,“雙語學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讓農村孩子從牧童轉向學生;從母語轉向漢語;從山地撒野轉向學校規矩的一個轉型過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學的學生中幾乎不懂彝文,課內外讀物中沒有彝族文學作品,更不用說是彝文字的文學作品。在課間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樂,也不跳彝族舞蹈,學校的音像都是為過節、演出所用,板底小學只有幾把破舊的月琴,彝族傳統體育器材和樂器也沒有。
4、經費緊缺
板底中小學的校師生對民族文化始終是情有獨鐘,并極力宣揚的,但資金緊缺問題困擾和限制了更深層次的活動,無法經常下鄉搜集整理、排練更多深藏在民間的歌舞、文獻、器樂等,更無法記錄一些珍貴的現場,無法把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民間歌曲、兒童文學等編印成冊,廣泛傳播。據筆者調研時發現板底小學經常聘用本土專家進行教學,尤其是民間歌舞和手工藝這個部分的特長土專家,但是每個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幣的代課費。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適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學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動上面的經費不到1000元,多余的經費誰出?一般是誰排練,誰帶隊就誰出。一個中學老師的工資一個月就2000左右,還要養家糊口。誰還愿意多次來排練和帶隊?板底小學雖然有民族宗教局給的民族文化進校園――雙語教師的專項經費,但是那個經費就幾千元,請兩個老師還不夠開支。目前板底小學組織了千人鈴鐺舞和千人月琴對,一千對鈴鐺就要3萬元,一千把月琴要15萬,這些錢從哪里來呢?
三、彝族文化進校園的內容和建議
1、“撮泰吉”的傳承和創新:
“撮泰吉”彝語的音譯,在20世紀80年代由羅德顯和楊全忠搜集、整理、翻譯出來的。在彝語中,“撮”意為人,“泰”意為變化,“吉”意為玩耍游戲,一般譯為“人類剛剛演變的時代”或“人類變化的游戲”,簡稱“變人戲”。演員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獅子,2人扮牛,2人敲鑼打鈸。“撮泰吉”作為原始戲劇――古儺戲,它具有紀實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動作,表現先民的農耕活動、遷徙發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圖騰禁忌等過程,為人類學、民族學和戲劇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這部古老的儺戲可以開發成兒童游戲,“游戲是點燃兒童求知欲和創造精神的火種 。”[2]游戲是兒童的主導活動,就其本質而言,游戲是一種社會性活動,是兒童以自己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途徑,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撮泰吉”作為彝族古老的儺戲是當地傳統文化背景的戲劇,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強的本土性和現實性,這使富有情趣的儺戲能有效引發兒童參與的興趣,尤其是里面人們用沙啞的聲音說話,牛耕地等情節都是兒童喜歡模仿的情節。戲劇誘導兒童與同伴、教師共同游戲和學習,并在游戲中輕松完成教師的各項要求,有效實現增強體質、發展心智以及促進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標。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娛樂性、教育性與趣味性,且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既能較好地滿足兒童好玩、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又能有效地促進兒童的成長。讓他們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優秀的文化資源的熏陶,從而激發兒童對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關注與熱愛,強化民族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兒童心智發展和社會性發展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
2、搜集整理民間文學
彝族民間文學源于彝族地區,是人們生活的一面鏡子,它可以折射出一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是歷史的一個縮影。彝族文學是一個彝族人民共同的財富,也是彝族社會生活的藝術再現,有詩歌、史詩、敘事詩、兒童文學、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貫穿著真善美假丑惡、勤勞勇敢、懦弱懶惰、誠實正義、狡詐蠻橫等,是一個時代彝族人民心聲的寫照。例如:洪水滔天、機智人物、直格阿魯、物始記略等都敘述彝族的起源、遷徙、造物、生活、生存、斗爭的過程。
把彝族民間文學引進校園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兒童文學部分更是必須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兒童的品行,認識自我、與人相處、融入社會等。兒童文學是兒童素質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悅兒童的心情,培養兒童的文學素養,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展和創作靈感,培養兒童健康人格和積極心態,從而提高兒童審美觀。目前板底中小學課外讀物稀缺,彝族文學這部分幾乎沒有,彝族文化進校園,彝族文學必不可少。
3、挖掘傳統體育
健康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永恒的主題,少年兒童是未來的棟梁,他們的健康問題尤其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沉迷在電視和電腦面前,連打籃球和踢足球都上網“踢打”,不愿意去戶外實戰運動。體育是一種古老的強身、教育手段,對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養少年兒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開發他們的智力、改善心態、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同時更能培養少年兒童遵守規則,聽從指揮,熱愛集體,尊重他人,敢于競爭,積極進取等優良道德品質。體育對促進少年兒童健康即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彝族傳統體育運動是由民間創編,并在民間代代相傳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它給人們帶來健康和快樂的活動。板底一帶的傳統體育主要有:賽馬、蕩秋千、打磨秋、打雞、跳腳、摔跤、掰手勁、扭扁擔、短跑、舉重等。彝族的傳統體育是以娛樂為主,比賽為次,目的還是娛樂性的鍛煉。目前在板底中小學體育課只開設國家教學內容,而沒有把彝族傳統體育引進校園,希望板底中小學引進這方面的師資,對彝族體育進行開發運用,并讓學生在教師的呵護下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5、彝族服飾及刺繡
彝族的服飾種類繁多,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彝族服飾有300多種款式。
板底彝族服飾屬于烏蒙型服飾,經過幾次演變后現在的服飾就有傳統型和現代型相結合、涼山型和烏蒙型相結合的特點,最有特色的是“輸必孜”的宇宙觀。貴州彝族古代服裝和四川涼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褲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狀的結髻,衣短袖長,大褲腳、腰系藍裙。成年女子分發為二,髻如盤大,耳戴大環、長衣大領,袖裙細摺無數,邊角有很多花紋圖案(太陽、星星、月亮、太極圖形、幾何圖形),刺繡都是特別的精細的,很多圖案和符號至今都是無法解釋其所代表的含義。服飾有貴賤之分,主色有青藍,花紋顏色有白色,紅色、黃色等。彝族工藝美術除了服飾之外還有漆器、銀飾、紙剪、蠟染、刺繡等等
對待民族傳統手工藝文化的保護,除了政府部門建立專門的保護研究機構,投入資金搶救性發掘、整理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從小培養起對民族民間工藝的保護意識,通過基礎教育美術教育教學實現對傳統民族民間工藝傳承,形成大家的對民族手工 藝文化保護的普遍共識這樣才能傳承民族工藝。
四、小結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種子,傳承本民族/族群優秀的文化,首先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出發。學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這種文化傳承功能,使它無可選擇地承擔著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的重要任務。通過學校教育渠道來傳承與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進校園,可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僅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們還可以引進云南、四川、廣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細跳月”、阿詩瑪文化;四川的“達體舞”、服飾、漆器;廣西的銅鼓舞等。從教育和傳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強,民族文化進校園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他除了各級政府的支持,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之外,當地人民要大量大膽的挖掘和保護、傳承,并申請為物質文化遺產。(西南民族大學;四川;成都;610041)
“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資助”基金項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項目編號:CX201158,并以此文感謝板底中小學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持。
孝德雅行是中華民族的基本道德規范,推行孝雅教育,對加強新時期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意義重大。近年來,我校(此處指湖北省鐘祥市莫愁小學,下文同)積極探討學校德育的新途徑,科學實踐,大力開展以國學經典誦讀、紅色經典傳唱和孝德雅行為主要內容的孝雅教育,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的特色德育之路。
一、弘揚傳統經典,培養孝雅意識
國學經典誦讀方面,我校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100首古詩和《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論語》等傳統經典作品為主,并兼顧近現代以來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湖北這塊熱土上留下的佳作名篇,做到每天晨讀20分鐘。同時結合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介紹節日的來歷、習俗,誦讀相關詩詞、經典誦讀,使學生積淀了豐富的人文底蘊,有機滲透了孝德雅行觀念。在紅色經典傳唱方面,學校利用“校園飛歌30分”,傳唱省教育廳推薦的經典歌曲,組建了校舞蹈隊,合唱團,創編了大型校園集體舞《春曉》、《弟子規》、《孝雅之花香滿園》等,做到“經典歌曲大家唱、經典舞蹈大家跳”。借助經典誦讀和經典傳唱,以讀啟智,以藝養德,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于愉悅中不斷感悟經典文化所蘊含的“孝”、“雅” 思想,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了語言文字能力、思辨能力。
二、圍繞主題,開展孝雅“三進”實踐活動
德育的本質是實踐的,一個有效的德育體驗活動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基于這種認識,我校大力開展“孝雅”進校園、“孝雅”進家庭、“孝雅”進社區實踐活動。如“孝雅”進校園,我校編寫了《孝雅教育》校本教材和《孝雅少年成長手冊》,第一學段以“禮”、“誠”為主,對學生進行禮儀意識、誠實守信的啟蒙教育;第二學段則以“忠”、“孝”、“雅”為主,對學生進行愛國、感恩和行為典雅的教育。“孝雅”進校園活動中學校重點開展“踐行孝雅 爭創十好”,即理好容、走好路、行好禮、說好話、上好課、寫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掃好地、用好餐。我們堅持每月有訓練內容,做到訓練有序,分層推進,并突出發展性評價,讓學生自己確定目標,孝雅“十好”中哪些條目能做到,哪些條目做不到,兩周之內孝雅“十好”中能堅持做到其中一項的,頒發一枚“孝雅寶貝”紅色印章。對于做不到的條目,班主任在教育時不應打擊其積極性,要鼓勵學生把缺點看成希望點和發展點。《孝雅少年成長手冊》還對學生學業成果的評價頒發“孝雅寶貝”藍色印章,規定每位同學所累積的紅、藍“孝雅寶貝”印章,達到一定數量又可以置換成“孝雅少年”標志和“孝雅之星”徽章,促進學生不斷自我完善,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三、打造校園文化,營造孝雅氛圍
一是物質文化潤物無聲。我校秉承“環境育人”的理念,精心打磨孝雅特色校園,投資4萬余元對文化長廊、宣傳櫥窗、教學樓道、學生餐廳等進行重新規劃,并安裝了大型電子顯示屏。三幢教學樓分別被命名為“崇雅樓”、“怡雅樓”、“聚雅樓”,主教學樓上鑲嵌著校訓:孝雅至美,睿智勃發。文化墻上張貼有《孝德雅行歌》、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圖,教學樓道走廊上懸掛著孝德雅行溫馨提示語和身邊的學習榜樣“十佳少年”、“百名孝雅之星”事跡介紹。為美化環境,各班在教室窗臺種植綠色植物,室內精心布置各種評比欄、作品展示欄和圖書角,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盡力做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讓每一面墻都說話,發揮它的教育功能。
二是精神文化引領。學校大力開展“傳承經典 崇尚孝雅”系列活動,如孝雅文化節期間,讓學生設計節徽、尋找身邊的“孝雅”鏡頭、“我身邊的孝雅故事”演講、經典詩文誦讀、“百生講壇”、“百生藝壇”以及“孝雅之星”評選等多項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
四、構建社區教育模式,傳承孝雅不留空白
一是實行家校結合,建立雙向評價。我校堅持通過“課外訪萬家”、家長會、家校聯系卡、移動公司的“校訊通”平臺等形式,提高家長對學校開展孝雅教育活動的認識,取得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學校要求父母每周對學生家里的孝德雅行表現作出真實、公正的評價,反饋到學校,使班主任有針對地開展班級孝雅教育活動,評出班級每月“孝雅之星”。每年寒暑假,學校都要開展爭創“五星”活動,即“弘揚經典星”、“孝雅文明星”、“社會考察星”、“閱讀智多星”、“體育安全星”,要求學生們與家長一起自覺探尋中華經典文化的歷史起源、發展現狀,閱讀經典書籍,自覺完成道德實踐作業,接受父母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