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農業產業化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利用地方農業資源優勢,發展農業生產,并把它和加工、流通、服務等環節緊密結合起來,進而實現農工商貿、產供銷服務一體化的新型經營方式。目前,各級地方政府已把農業產業化作為本地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措施和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副產品有效供約束、提高農村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當前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農業生產者(主要是農民)、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主要是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調控部門(主要是農業和鄉鎮企業管理部門)迫切需要有信息支持系統來提供有效信息服務與支撐。本文對農業產業化中政府部門的信息需求特征進行分析,并對提高政府部門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議,以利政府部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作出科學決策和止確引導。
1政府部門信息需求的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法以及關于這種狀態和方法的表述,信息是決策科學化的重要基礎。正確認識農業產業化中政府部門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加強農業信息管理和引導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的前提。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特征和政府部門的管理職能決定了農業產業化政府部門的信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1綜合性
從環節上看,農業產業化是生產、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構成的綜合體;從行業來看,它是農業、加工業、運輸業、服務業等多行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其中每個行業也是一個綜合體,如農業是小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有機結合的綜合體;從地區上來看,它是各鄉、各縣、各市、各省橫向之間和鄉、縣、市、省縱向之間立體交義、相互作用構成的綜合體。總之,農業產業化是多環節、多行業、多層次、多因素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系統整體,政府部門作用農業產業化宏觀決策,迫切需要有關這個系統的總行信息。
1. 2戰略性
農業產業化是實現白給農業向商品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一種新型經營方式。能不能順利實現這個轉變,是事關農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政府部門對農業產業的總體布局和發展走勢方面的信息需求特別迫切,以利制定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戰略方向、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政策措施等。
1. 3動態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著的,農業產業化系統的運動性和可變性,就是其動態性。動態性特征要求政府部門在把握農業產業化系統運動和變化的情況下,如何調整、實現整體目標,并重視改進和完善信息系統,注意信息反饋,隨時進行調節和控制。政府部門密切關注著農業產業化系統可能發生的變化情況,以便有效地對農業產業化發展進行動態管理。
1. 4區域性
由于各地區自然資源狀況、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教育程度、社會環境條件的差異性,使得各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自己鮮明的區域特色。區域性特征要求當地政府部門側重收集、掌握與白身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
1. 5層次性
從農業產業化系統來看,可分為系統、分系統、子系統等多層次。從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管理部門來看,可分為中央、省級、市地級、縣市級、鄉鎮級政府部門。各級政府部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信息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鄉、縣市級政府部門對微觀、中觀層次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信息的需求比較強烈;市地級、省級、中央政府部門對中觀、宏觀層次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信息的需求比較強烈。
1.6開放性
農業產業化系統是個開放系統,不但要從系統外輸入資本、技術、人才等,而且要把農副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等向系統外輸出。開放性特征要求各紡政府部門不僅要收集農業部門的信息,而且要收集科技、經濟、財政、金融、稅務、工商等部門有關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信息:不僅要掌握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而且要掌握外地區、全國乃至世界農業產業化發展特別是國內外農副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市場動態信息。
1.7實踐性
政府部門收集、處理、傳遞和利用與農業產業化發展有關信息的目的性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提高農業產業化宏觀決策的科學性、止確性和引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針對性、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門的信急需求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實踐性特征使得政府部門密切關注農業產業化的現有條件、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方法、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方法與利益關系、農業產業化中的信息支持系統建設等農業產業化實踐中遇到的難點與熱點問題。
1.8多樣性
政府部門信息需求的上述特征決定了其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即信息需求的多樣性。這主要表現為:一是從信息需求形式上看,有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二是從信息需求范圍上看,有部門的、行業的、地區的、國家的、國際的信息:三是從信息需求內容上看,政府部門的信息需求包括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經濟信息、市場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2關于提高政府部門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議
2. 1加強農業產業化數據庫建設
信息資源的擁有量和開發利用水平是農業產業化決策的基礎;數據庫資源的擁有量和開發利用水平是農業產業化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應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建設農業資源數據庫、農業生產信息數據庫、農業市場動態信息數據庫、龍頭企業數據庫、農業產業化人才庫、知識庫、思想庫等。農業產業化數據庫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上程,需要統籌規劃,有序發展。省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規劃、協調、指導各地建設具有各自特色的農業產業化數據庫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目前,江蘇各地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數據庫。如,宜興市陶瓷批發市場動態信息庫、張家港市羊毛衫批發市場動態信息庫、吳江市絲綢批發市場動態信息庫、灌云縣棉花主副產品深加工及產業化數據庫、邳州市銀杏產品深加工及產業化數據庫等。
2. 2加快政府部門計算機信息網絡建設
鐵路和公路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命脈,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命脈。當今,建設信息網絡,上網信息,并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已成為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的大事、實事。首先,農業和鄉鎮企業管理部門要加快辦公和信息系統建設,并與上下級農業和鄉鎮企業管理部門的信息系統連通。江蘇省2000年將現代農業住處體系建設作為為農民辦的20件實事之一,江蘇省農業信息網從無到有,在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市場信息收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農業網站:其次,要逐步實現與經濟住處網、科技信息網、教育科研網、電信網、廣電網、因特網的互聯互通,以便動態地反映各國、各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及時對農業產業化發展趨勢進行監測、預警,提高政府部門的辦公效率、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
2. 3明確各級農業信息管理機構的職責
各級農業信息管理機構除為本級政府農業產業化決策提供信息服務,制定本地區農業產業化信息發展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法規,組織、協調、引導下級農業信息管理機構開展業務工作外,在收集、處理、傳遞、利用信息方面又有所側重。國家農業信息管理機構側重于收集和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宏觀信息:省、地市級農業信息管理機構側重于收集和省內外、市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中觀信息;縣市、鄉鎮級農業信息管理機構側重于收集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微觀信息,特別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典型經驗與教訓。
2. 4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信息咨詢服務
二、圍繞區域,專業合作,發展經濟組織
圍繞著已規劃的區域布局,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這種組織是一個新生的農村組織資源,具有較大的魅力和生命力。合作經營組織是實施農業產業化的主體,是連接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按照“自愿、互利”和“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圍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它們組織、生產和銷售,提前、產中、產后服務的主體作用。比如:中藥材產業,按區域布局,它可以包括木頭凳鎮、鳳凰山鄉、龍王廟鄉、三星口鄉、干溝鄉、大巫嵐鄉、平方子鄉、安子嶺等幾個鄉(鎮),兼并原有小的協會、合作社,重組一個比較大的由能人組成的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必要時可將科技人員選派到合作經濟組織中,實行責、權、利掛鉤,也可吸收大中專畢業生進入經濟組織,施展才華,利益共享。具體參與龍頭企業的經營、標準化基地的建設、農產品的加工與銷售。
三、興辦龍頭,加大投入,增強發展后勁
實踐證明,哪個地方的農業龍頭企業辦得好,哪個地方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就高,農民就富得快。要用工業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要像抓工業那樣抓農業,要像抓礦業那樣抓農業龍頭企業。舉全縣之力,加大招商力度,農口的招商目標要盯在農業龍頭企業的招商上。同時,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使全縣幾大產業都能更好地得到上級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逐年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投入,使每個龍頭企業真正發揮它所具有的帶動力和輻射力。龍頭企業的壯大,必將推動基地規模的擴大,基地規模的擴大勢必驅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這種“龍頭+基地+農戶”的產業格局也就自然形成了,農民增收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四、突出特色,生產精品,打造系列品牌
眾所周知,品牌的效應是巨大的,這是由農產品供應短缺到供應過剩的必然產物,現在已不是物以稀為貴的時代了。生產精品,打造品牌是我們每個干部每一個經濟組織甚至每一名農民都應該增強的意識。縣委、縣政府提出實施品牌戰略,但收效不大。建議政府組建“農產品系列品牌”班子,制定出臺加強品牌建設的扶持政策,專題研究,專題部署,專心實施,專款專用,盡早見效。同時,要專門制定農產品無公害標準,出臺相應操作規程,為打造精品,爭創優質品牌,奠定良好基礎。真正把我縣建設成京津唐秦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基地。
二、培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要綜合運用行政推動、市場帶動、利益觸動等手段,建立完善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深入開展農業龍頭企業“五個一”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轉變我市農業發展方式。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推動龍頭企業與全市各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強合作,狠抓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努力形成相對穩定的產供銷關系。要出臺政策,鼓勵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引進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使農業龍頭企業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促進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加強合作,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推動“小農戶”對接“大產業”、“小生產”連接“大市場”,有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要根據農業產業發展形勢,規劃新建一批本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滿足本地農產品銷售需求,增加農民收益,維護農民利益。對現有農產品市場,要對照國家級或省級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標準,實施改造擴建工程,配套完善農產品檢測、結算、倉儲、物流、污水廢棄物、監控等公共平臺,促進農產品市場提檔升級。要大力發展專業批發、訂單農業、連鎖專賣、網絡銷售、直供直銷、農超對接等現代農產品流通業態,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農產品現代流通率。要切實加強農產品展示展銷,創新農產品營銷方式,動員和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廣泛參加各級農洽會、農交會,幫助農業龍頭企業做好網上宣傳、產品展示、網絡銷售等工作,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業企業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
(一)支農資金增長較快與財政資金引導的瓶頸
數據顯示,這十多年是支農力度最大、農業形勢轉好、農民增收較快的時期。依據2001—2011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央財政用于“三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在7%—9%之間。相對近幾年我國農業的產業貢獻率在3%—8%之間,中央財政對農業的支出應該說是力度強勁。江西在用地、用電和投入等方面也給予了大量政策傾斜。省財政逐年增加投入,省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由2006年的2500萬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億元,2009年再增至1.3億元,主要用于扶持龍頭企業擴大規模、提高水平、提高附加值。但相對于整個農業產業化和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的資金需求來說,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還是非常有限的。
(二)農業產業化起步晚,自有資金積累薄弱
與中部和發達省份比較,江西農業產業化起步較晚、數量少、規模小、資金積累慢。2010年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山東有66個,江蘇有43個,江西只有27個;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山東省有8120家,河南省有近6000家,江西省僅有2500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山東省有1.2萬億元,江西省只有1303億元。這說明,龍頭企業靠自有資金積累來推動自身發展,難以獲得充足的發展資金。另外,農戶收入低,參與農業產業化自有資金不足。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788.56元,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與土地、勞力、技術相比,資金是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面臨的最大難題。
(三)從資本市場和外商投資獲得資金能力還不強
近年來,江西推進龍頭企業上市工作卓有成效,但證券化率低于全國水平,亟須快步跟進。目前,農業產業龍頭上市公司只有煌上煌、正邦科技、仁和藥業等幾家企業,在數量和融資規模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利用外資方面,相比沿海發達省市,如2010年江蘇省新批外商投資農業項目311個,實際利用外資16.99億美元,是江西的5倍多。
二、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現狀及融資難點分析
(一)金融支持江西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現狀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大力推進,江西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引導全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新產品、培育金融支持示范主體、打造特色金融服務模式,切實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2011年末,江西省涉農貸款余額為3337億元,比年初增加618.7億元,同比多增98.29億元。從服務網點和貸款規模看,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金融機構主要有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且各行間加強分工合作。農村信用社主要是提供農戶小額貸款為主,2010年涉農貸款余額達1002億元,貸款占比達79.6%。農行江西省分行以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從基地建設、技術改造、季節性收購等方面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已與江西180家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累計發放貸款38.9億元,貸款余額達31.7億元。在成績面前,我們還清醒地看到,金融支持還存在諸多不足。
(二)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1、服務農業產業化的金融體系尚不健全
一是近年來國有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實行大規模的改革,發展戰略明顯向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文化等第三產業轉移,本來大量的農村存款應該用于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反而抽調用于城鎮化、工業化建設,支持農業產業化逐步減弱。二是農村信用社服務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由于自身實力有限,且與商業銀行執行基本一致的風險控制要求,導致農戶因不符合銀行風險控制要求貸不到款。針對龍頭企業快捷性、全國性結算要求,結算模式無法滿足其結算需求。三是以支持“三農”發展而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和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由于資金短缺,一些已偏離了支農方向。以小額貸款公司為例,縣級以下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投向大多為經濟開發區新設立的新興企業。
2、涉農貸款政策制約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
一是涉農貸款由于缺乏抵押物。對于農戶而言,宅基地上的房產是最值錢的資產,但這些資產,在銀行的風險評估中占據的比重極低,幾乎不構成抵押。龍頭企業的自有資金大都投向了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又不可抵押。二是涉農貸款利率普遍上浮。涉農貸款機構出于效應和風險考慮,信貸額度逐步減少,且利率上浮。據了解,江西涉農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普遍上浮了10%—30%,使農戶和龍頭企業貸款成本大幅增加。三是涉農金融產品期限短,反擔保手續費高昂,抑制了農戶的貸款需求,增加了農戶、龍頭企業的財務成本。
3、農業企業自身的局限使金融支持持謹慎態度
一是我省大多農業企業經營規模小,產品科技含量低、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受自然和市場約束大,抗風險能力差。二是企業自身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管理風險較大。我省相當一部分農業企業管理上往往還停留于傳統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企業決策不規范,內部管理隨意性大,制度執行不嚴格,財務管理混亂,金融機構難以對其進行科學準確的判斷和評價,大大制約了龍頭企業的融資能力。
4、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展緩慢影響投保積極性
目前江西開辦的農業保險主要有油菜、花生、棉花、煙葉、能繁母豬、肉雞保險等險種。相對其他保險險種和保險規模來說,農業保險占全省總保費的比重在0.1%左右,且財政給予的保費補貼比例較少,難以調動農民投保的積極性。
5、信用環境障礙和信用評價體系不健全
早在2001年,江西已經在多地試點開展過無需抵押的小額農貸產品,農戶經過信用評級、授信,可獲取一定數額貸款。在這段探索過程中發現,部分農戶誠信意識缺乏,存在逃避貸款債務的現象,催生了大批不良貸款。對于龍頭企業來說,由于具有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且金融機構貸款責任追究終身制和風險控制機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獲得貸款的門檻。
三、金融服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健全服務農業產業化的融資體系
一是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大力支持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為農業小額貸款機構提供批發性融資服務,解決其無資金可貸問題,同時加強小額貸款公司資金流向和風險控制。二是提高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能力。對經驗績效優良的小額貸款公司,提高其注冊資本和融資資金比例。三是對于主要從事涉農貸款的金融機構,建立一套可行的風險控制體系,既要能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又要風險適度可控。如對貸款對象可以適當寬松一些,對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可以適當提高一些。
(二)建立政府涉農貸款貼息基金
針對部分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利率上浮問題,建議政府加大財政貼息貸款力度,建立農業產業化貼息貸款基金,專項用于政府重點扶持的農業產業貸款貼息,并明確最高貼息額度和貼息期限,使農戶和龍頭企業貸款利率不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三)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
一是建議從農業龍頭企業入手,選擇特色種植業出臺江西各級財政保費補貼政策,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范圍。二是盡快建立符合江西省情的風險分散機制,即設立以保險公司農險經營盈余為主、財政資金為輔的風險準備金,準備金可區分來源渠道,分別由保險公司和省級負責管理和運營,同時實行賠付封頂政策,賠償責任以保費收入的一定比例為限。
(四)構建農業產業化融資擔保平臺
一是要繼續支持省級非盈利擔保公司做大做強,進一步完善其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與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力度,專門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貸款擔保。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組建不同形式的擔保公司,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和城市商業銀行參股融資,在市場準入和相關政策上給以優惠,形成多層級的擔保體系。
西部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農業區,農業是西部地區的基礎產業。2009年統計數據顯示,西部地區耕地面積44 986.2萬公頃,占全國的36.96%,人均耕地面積1.22公頃,略高于0.91公頃的全國人均水平。但是西部地區農業的基礎地位卻比較薄弱。要想在西部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首先必須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步伐,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持續提高,走出一條西部特色的農業產業化道路。農業產業化為西部地區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供了制度基礎和組織載體,是符合收縮轉移、集中發展的農業現代化思路,也是實現西部農業經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 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概況
1. 生產力水平低下。由于土壤質量品位較低,開發利用難度較大,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化,自然災害頻發,西部地區農業基礎十分薄弱。除關中平原、四川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天山南北麓地區外,西部許多地區的農業長期處于原始分散、自給自足的發展狀態中。這種以低素質的農業勞動者憑借落后的生產技術經驗,以增加勞動力數量為代價的生產方式必然造成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結果。無論從土地綜合生產率還是勞動力生產率水平看,西部地區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0),2009年西部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產量僅占全國的26.8%,油料產量僅占全國的26.2%。相對于西部耕地面積占全國36.96%而言,西部農產品生產率很低。如果我們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數用H表示,而把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數用L表示,從H:L的值的大小就可以初步估計出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水平與全國農業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如果H:L的值等于1,那么表示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相當,如果H:L的值小于1,那么表明低于全國平均發展水平,比值越大,差距越小,比值越小,差距越大。如果H:L的值大于1,那么表示超過全國平均發展水平。統計數據顯示,這一比值最低的是花生的單位面積產量,高于全國平均產值的僅有新疆地區,其余9個地區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比值為1:9;其次是谷物,比值為3:9,再次是油菜籽,比值為4:8,最后為棉花,比值為4:5,所有比值均小于1。這說明西部地區在農業發展水平上是低于全國水平的。
2. 產業結構不合理。在西部地區農林牧漁的大農業結構中,傳統農業比重過大。畜牧業、漁業、林業對地區農業增加值的貢獻率偏低。除、青海外,2009年其余十個省區市農林牧漁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結構均呈現出傳統農業獨大的現象。而且,傳統農業內部也呈現出結構單一,糧食種植比重大、經濟作物比重小的現象。多數西部農業產業鏈條較短,對產品的貯藏、運輸、銷售等延伸產業主要依靠外地企業。而對產品的深加工,則幾乎完全由外地企業在外地進行。許多西部地區的農民,在低價出售初級農產品后,僅能在產品的人力分級挑選、包裝搬運過程中賺些辛苦錢。不少西部地區仍然停留在男耕女織、放牧牛羊等傳統的農業經濟階段。而且由于歷史上西部地區在工業化歷程中,過度強調了能源重工業的發展,除去棉毛紡織等少數傳統輕工業,農業幾乎被排斥在工業化的視野之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落后使西部農產品的商品化率低、附加值低,進一步導致農業總產值低,農民增收困難。
3. 科技含量低。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投入長期不足,雖然也聚集了不少農業類科研機構,但是西部地區并沒有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發展機制。西部教育基礎相對落后,廣大西部農民因為偏低的文化素質,限制了其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接受掌握能力。這增加了在西部地區推廣農業科技的阻力。此外,西部農業服務力度不夠,服務形式長期局限在脫粒、排灌等基礎項目上,產前技術指導、產后信息化等農業支持十分乏力。這導致了西部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競爭力不足、經濟效益差,產品與市場連接不暢等結果。
2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融資存在問題
2.1融資渠道不健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撐,其對于任何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項目工程,如果僅僅依靠單一投融資主體的支撐,就難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目標。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就是投融資問題,應努力改變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投融資以政府財政支撐為主、少量的信貸以及農戶投入為輔的單一化、分散化現狀以及具備較強投融資能力的金融機構、經濟實體參與度極低的問題。
2.2信貸受限。高投入、低產出;周期長、保障低是農業產業化項目發展過程中其自身天然弱質性的具體表現。正是農業產業化項目自身所存在的這些特點,直接導致了眾多農業經濟組織科技貢獻率較低、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難以滿足金融貸款的硬性標準。同時,由于黑龍江省各農村金融信貸機構長期以來的負債業務遠超過其資產業務,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持續深入的環境下,省內各金融信貸機構為了最大幅度提升其資產信譽度,而紛紛采取限制農業產業化信貸比例的措施,以有效降低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比例。
2.3管理不科學,資金不足。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農業自身發展特點等因素的限制,黑龍江省大部分農業企業的發展歷程較短,沒有經過長期的資本積累。這就造成了省內大量小規模、實力弱、資金不充沛農業企業的存在。同時,由于受到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又導致了這些農業小企業內部管理模式落后、組織結構混亂、權責不清、管理體制不健全等缺陷。
3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融資存在問題分析
3.1農村整體融資環境較差。由于目前我省農村中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以及農村信用體制的不健全,導致金融信貸機構對申請貸款的農業企業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而目前省內農業企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也直接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對其信貸資質的評級。同時,由于現階段我省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還不健全、相應的農業產業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難以吸引大量資金的流入。正是由于軟環境與硬環境兩方面發展的滯后,嚴重影響了金融投資者的投資意愿,直接導致了大量資金匱乏的小規模農業企業資金周轉不暢、無法滿足發展壯大的經營需要,從而導致農業企業形成惡性循環的發展狀況。
3.2財政資金投入不足。雖然說,近些年來政府逐漸加大了對農業發展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受到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的限制,政府財政仍是以城市發展建設、工業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為側重;而且在政策方面也是更傾向于對城市發展的支持。同時,由于受到黑龍江省整體發展狀況的限制,有的時候甚至仍然需要以大量農村剩余來支撐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正是由于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導致了黑龍江農業產業化項目所獲得的財政投入極其有限,難以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求。
3.3融資主體整體狀況較差。由于我省農村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使得農業產業化項目的發展需要應對自然以及市場雙重風險的考驗,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農業生產的發展需要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大量資金、農業生產周期較長導致投資回收周期較長、資金周轉效率較低;為了穩定物價、維持經濟的穩定運行,政府對農副產品一直實行低價收購,直接導致了農業生產總體效益低下。以上兩方面的因素是導致農業投資難以獲得預期收益的關鍵因素。
4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發展融資對策建議
二、問題分析
1.變量與數據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深化、農業發展、農村產業化、農村城鎮化之間的關系。農業發展可以理解為總產出的增長、生產效率的提高。我們選擇第一產業實際產值與第一產業從員人數的比例來代表農業發展水平(NF);我們選擇農村非農業從業人員與農總體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來代表農業產業化水平(CY)。根據各國城市化進程的統計數據,城市化大致是非城市人口逐漸減少,城市人口逐漸增加的過程,總體呈現“s”型。農村的城鎮化水平在一定層度上反映為非農人口在農村總人口中所占比例(CZ)。而對于金融發展水平的度量,各種理論研究存在分歧,大致分為兩類:其一,主張避免重復計算,選擇經濟貨幣化程度指標(馬歇爾K值)。現在廣多采用M2與GDP的比率來定義經濟貨幣化程度。麥金龍早期的研究顯示金融發展首先表現為經濟貨幣化程度提高。其二,主張完全反映整個社會金融發展規模,采用金融資產總量與社會實體財富的比率,即金融深化指標(FIR)。分析所采用的樣本數據取自于1980-2005年的年度數據,來源于有關各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等。
如圖1,1985-2005年間,中國經濟、金融高速發展,而農業總產出卻增長不大,所占GDP比重不斷減小。其中,農業產業化水平有所提高,農村第一產業比重下降,二、三產業比重上升。同時,農村城鎮化的人口指標維持在一定波動。
2.單位根檢驗
首先,為了消除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我們對平減過的各變量取自然對數,記為:LOGCY、LOGCZ、LOGNF與LOGFIR。利用Eviews軟件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ADF檢驗,通過檢驗我們發現LOGCY為平穩變量,而LOGCZ、LOGNF與LOGFIR為非平穩變量。將LOGCZ、LOGNF與LOGFIR進行一階差分處理,分別記為DLOGCZ、DLOGNF與DLOGFIR。再次進行單位根檢驗,發現在5%顯著水平下均為平穩,故三者均為I(1)過程。經過處理,各變量序列在5%顯著水平下均為平穩。(具體如表1顯示。)
*檢驗類型中的C、T、0分別表示:包含常數項、包含線性趨勢項與常數項、二者均不包含
3.格朗杰因果檢驗
首先,對LOGCY與DLOGCZ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農村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變動的關系。由表2可知,在滯后1期時,農村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變動互為因果。在滯后2、3期時,在90%概率下農村產業化單向引起農村城鎮化變動。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村城鎮化變動短期內是農村產業化得原因,而農村產業化對農村城鎮化變動具有當期和長期影響。
其次,對LOGCY與DLOGNF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農村產業化與農業發展水平的關系。由表3可知,在滯后1-3期時,農業發展水平的變化沒有引起農村產業化變化的概率值均在較大水平,即我國農業發展獨立于農村產業化進程。二者之間概率值不穩定,說明了我國農村改革過程中,農村產業化進程并不平穩。雖然在滯后1期時,LOGCY的變化沒有引起DLOGNF變化的概率值為0.6871。但滯后2-3期時,因果檢驗結果比較顯著,說明農村產業化對農業發展具有中、長期影響。同時,二者之間概率值不收斂,說明了農村產業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作用不斷擴大。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村產業化對農業發展在中、長期具有單向因果關系,產業化進程并不平穩。
其三,對DLOGCZ與DLOGNF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發展水平的關系。由表4可知,在滯后1-3期時,農村城鎮化沒有引起農業發展水平變化的概率值均在較大水平,即我國農村城鎮化并未對農業發展產生明顯影響。而在滯后1-3期時,農業發展沒有對農村城鎮化產生明顯影響。滯后3期時,在95%概率值水平下,DLOGNF引起DLOGCZ變動,說明農業發展對農村城鎮化具有長期作用。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業發展對農村城鎮化具有長期作用。
其四,對DLOGFIR與LOGCY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農村產業化與金融深化的關系。由表5可知,在滯后1-3期時,金融深化水平的變化不能解釋農村產業化變化。在滯后1期時,LOGCY的變化沒有引起DLOGFIR變化的概率值為0.4783。但滯后2-3期時,因果檢驗結果比較顯著,說明農村產業化對金融深化具有中、長期影響,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村產業化對金融深化在中、長期具有單向因果關系。
其五,對DLOGFIR與DLOGCZ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農村城鎮化與金融深化的具體關系。由表6可知,在滯后1期時,金融深化與農村城鎮化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在滯后2、3期時,在90%概率下農村城鎮化都是金融深化的原因。同時,滯后3期時,DLOGFIR與DLOGCZ的因果檢驗結果比較顯著,說明金融深化對農村城鎮化具有中、長期影響。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村城鎮化變動在中、長期是金融深化的原因,而金融深化化對農村城鎮化具有長期影響。
最后,對DLOGNF與DLOGFIR進行格朗杰因果檢驗,分析金融深化與農業發展的關系。由表7可知,在滯后1期時,金融深化與農業發展的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在滯后2-3期時,農業發展水平變化引起金融深化的概率值均在較大水平,即我國農業發展對金融深化產生長期影響。而在滯后1、2期時,金融深化水平變動不能很好解釋農業發展水平變動。滯后3期時,在90%概率值水平下,金融深化引起農業發展。因此,根據格朗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1985-2005年期間,我國農業發展對金融深化具有中、長期作用。在長期條件下,金融深化與農業發展互為原因。
3.VAR模型分析
經過單位根檢驗與數據修正后,格朗杰因果檢驗可以確定:在
中、長期條件下(金融深化、農業發展、農村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這四者之間具有相關性,因此我們可以對農業產業化水平、金融深化比率、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發展水平進行VAR分析。檢驗結果表明,在滯后2階的情況下,VAR模型不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性,殘差服從正態分布。所以VAR(2)模型為最優模型。
由于,VAR模型是一種非理論模型,它無需對變量作出任何先驗性約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時,往往不分析一個變量的變化對另一個變量的影響,而是分析模型受到沖擊時對系統的動態影響。首先,分析金融深化對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發展的沖擊。金融深化對二者總體呈正向沖擊,即隨著農村金融產業的發展,農業會不斷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國農村發展資金主要由鎮府提供,而政府投資的增加造成FIR在農村的扭曲。而宏觀經濟與金融的矛盾,政府政策的不連續性就造成了沖擊的波動性。
其次,分析農業產業化對金融深化、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發展的沖擊。農業產業化對農村城鎮化、農業發展帶有正向的沖擊,即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發展與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對金融深化前期的負面影響可以理解為,在政府投資主導的模式不能滿足農村經濟對于金融的“內生需求”――政府投資比重下降與市場融資比重上升,資本利用效率與流動性加強,帶來總體平均利潤水平上升。而這些與現階段宏觀金融發展所強調政府信用(主要是投資)的現狀相矛盾。
其三,分析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產業化、金融深化的沖擊。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產業化帶有正向的沖擊,農村城鎮化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村城鎮化是農村基礎設施改善過程,而諸如交通、能源、教育、衛生等條件的缺失,長期制約我國農村的工業化與服務業化。農村城鎮化對金融深化總體帶有的負面影響。這集中體現在政府主導投資與金融深化“內生需求”之間的矛盾。
最后,分析農業發展對金融深化、農村城鎮化與的沖擊。農業發展對農村城鎮化總體帶有負面的沖擊――前期農業發展促使農村城鎮化,后期農業的發展又制約農村城鎮化進程。農業發展對金融深化前期呈現負面影響,后期帶有正面影響,總體程負面影響(滯后5期內)。前期體現了產業轉型的經濟“阻滯”,但這種轉型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逐步吸引私人資本與正常信貸,從而推動金融業在農村的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042-04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簡介:范昕昕(1981-),女,山東諸城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農業經濟研究;高樂華(1985-),女,山東濟寧人,博士研究生,從事農業經濟與漁業經濟研究。
一、引言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與探索,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在中國已經取得了驕人成績,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目前國內關于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是如何共同促進農業發展的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且已有研究成果多是理論方面的定性探討,很少有在定量模型基礎上進行的分析。因此,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農業產業化和農業信息化水平進行綜合定量測評,并建立兩者的灰色關聯模型,試圖發現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之間是否確實存在良性互動機制,從而利用該機制促進兩者在彼此推動的作用下實現長久穩定發展,并為中國農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新途徑。
二、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選擇與測度
1.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構建。在構建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從規模、結構、一體化和市場化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構建出一套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由4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構成,各評價指標實際值計算所需數據主要來源于1996―2007年《中國農業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其余則根據官方網站公布數據整理計算得出。根據各三級指標的實際值結果,運用無限方案多目標決策方法確定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權系數的客觀賦權法 [1],進行權重計算。首先得到8個二級指標權重,進行加權,得到各一級指標權重,而后根據各二級指標權重比例重新分配權重,得到調整后的二級指標權重。各指標說明及權重(見表1):
對各指標實際值進行標準化處理,確定中國農業產業化水平評價標準分為差、一般、良好、優異四個等級,實際值0.75為優異。
進行中國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i年中國農業產業化一級指標的評價值可記為:D i(W)=■z i j w′j,進而i年中國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值可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出:D=■βk■w′jz i j。D為中國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值,βk為第k個一級指標的權重,w′j為第k一級指標中j二級指標的權重,z i j為第k一級指標中第i年j二級指標實際值的標準值。
2.中國農業產業化水平測度。根據以上評價模型,計算得出1996―2007年中國農業產業化評價結果(見圖1)。
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個一級指標中,農業生產規模化與農業生產結構性評價值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到2007年均達到“優異”水平,但農業產業一體化水平卻急劇下降,農業產業市場化程度也表現出不穩定變化狀態。由此導致中國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值從1996年的0.59略微上升至2007年的0.65,基本維持在“良好”狀態。詳細分析評價過程可以發現:(1)在農業生產規模化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0.70上升至2007年1.00,表明中國農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人均農業總產值從1996年的0.26萬元/人增長至2007年的0.67萬元/人,增加了近兩倍,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2)在農業生產結構性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14升高到2007年0.86,增長態勢良好,表明中國農業生產結構正在日益完善,高附加值產業所占比重不斷提升,其中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6年35.95%上升到了2007年的42.1%,國家重點農產品加工項目由最初的547個/年增加至828個/年,由此促進了中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合理化,產業化水平有所提高;(3)在農業產業一體化方面,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與農業從業人員占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持續下降,導致該指標評價值由1996年的1.00急劇下滑至0.00,表明中國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相對滯后,農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有所變化,制約了中國農業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4)在農業產業市場化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64略微下降至2007年0.62,12年來變化不大,反映出中國農業市場化程度仍然滯后,盡管外貿依存度由15.11%上升到了22.09%,但農產品綜合市場績效卻由24.53%下降至11.5%,市場化經營程度過低,嚴重制約了中國農業產業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
三、農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選擇與測度
1.農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構建。鑒于農業信息化發展較快,尚未建立起規范、系統、全面的農業信息化統計體系,因此,在構建農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時受到了較多限制。綜合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和前人關于中國農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設計出一套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共有4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各評價指標實際值計算所需數據主要來源于1996―2007年《中國農業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信息產業年鑒》,其余則是根據官方網站公布數據整理計算得出。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統計數據限制,農業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農業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和農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額三項數據,是由全國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全國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和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乘以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計算得出。根據各三級指標的實際值結果,運用無限方案多目標決策方法確定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權系數的客觀賦權法進行權重計算(見表2)。評價標準與模型同農業產業化評價,綜合評價值記為C。
2.中國農業信息化水平測度。根據以上評價模型,計算得出1996―2007年中國農業信息化評價結果(見圖2)。
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個一級指標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除農業信息化環境評價值外,其余3個一級指標到2007年均達到“優異”水平。由此促使中國農業信息化綜合評價值迅速從1996年的0.06上升到2007年的0.86,達到“優異”狀態。詳細分析可以發現:(1)在農業信息化基礎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00急劇上升到2007年的0.92,表明經過12年的努力中國農業信息化基礎建設已取得良好的成效,農村居民戶均擁有電視機臺數從1996年的87.97臺/百戶增加到2007年的106.5臺/百戶,戶均擁有電腦臺數則由0.00臺/百戶上升至3.7臺/百戶,戶均擁有電話部數從5.78部/百戶增加至68.4部/百戶,農業技術人員比重也由0.17%上升到了0.24%,為中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在農業信息化環境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21上升至2007年的0.61,達到良好水平,相對于其他指標來講較為滯后,表明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環境仍然不甚理想,有較大空間亟待改善,尤其是互聯網普及率至今未達到10%,每百人訂閱報刊數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農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3)在農業信息化應用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0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0.99,特別是戶均擁有手機部數由1996年的0.00部/百戶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77.8部/百戶,衛視頻道普及率由6.5%上升到79.2%,農村網民比重由0.00%提高到24.06%,表明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在農村逐步得到了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4)在農業信息化效益方面,評價值由1996年的0.00急速上升到2007年的0.94,表明中國農業信息產業有了較快起步,經濟效益良好,已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對農業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四、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相關性分析
1.灰色關聯模型構建。灰色關聯就是使信息不完全的系統因子量化、序化,應用灰色關聯度描述系統發展過程中,因素間相對變化的情況,即變化大小、方向和速度等的相對性,如果兩者在發展過程中,相對變化基本一致,則認為兩者關聯度大,反之,關聯度就小 [2]。應用灰色關聯模型能夠較好地估算出農業產業化與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的相互關系,反映彼此間的促進或制約作用,因此采用該模型對中國農業產業化與信息化的關聯程度進行測算。計算步驟如下:
(1)將中國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值作為參考序列,將中國農業信息化綜合評價值作為比較序列。
(2)由于綜合評價值差異較大,為便于處理,首先對兩個數列進行初值化處理,公式如下,得到新數列。
D0=■,C0=■
(3)計算關聯系數,記初值化后參考數列即農業產業化綜合評價值數列為D0,記比較數列即農業信息化綜合評價值數列為C0,稱ε0,0(k)=■
為D0和C0在第k年的關聯系數,ζ為分辨系數,在0~1之間取值,一般取ζ=0.5。
(4)計算關聯度,將比較數列C0與參考數列D0各年的關聯系數加和平均,即得關聯度r=■■ε0(k)。
(5)針對關聯度r的大小,判斷相互關系,r取值范圍為0~1,越接近于1,表明農業產業化與信息化關聯性越強。
2.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相關性計算與互動關系分析。按照以上灰色關聯模型,計算得出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的灰色關聯度r=0.75,表明在建立的指標體系基礎上,1996―2007年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且就綜合評價結果來看,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目前略高于農業產業化。下面將系統闡述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相互促進、推動的內在機理。
(1)農業產業化對農業信息化的影響。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都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手段,但農業信息化發展離不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信息化發展要以一定程度的農業信息化水平為基礎。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推進,促使農業產業化機構個數逐漸增多、農業產值迅速提升、農民收入越來越多、農業產業內各環節更加緊密、農業產業化鏈條不斷延長、農產品流通愈加便利,導致農產品在生產、加工、流通過程中對信息資源與信息技術的需求持續增多,因此促進了農業信息化進程的開始。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深入,尤其是農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大、農產品市場更加廣闊、農業產業化經營機構繼續增加,農業內部各個領域、環節聯系日益密切,均為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條件。例如,農業內部各主體間協作,必然需要農業信息化所提供的硬件設備――電話、電腦、光纜等,農業結構越合理,內部分工越細,協作越緊密,對硬件設備的要求越高,農業信息化發展就越迅速。同時,農業產業化發展必然能使農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從而促進對信息設備購買力的增強,使得農業信息化發展更為迅速。此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決定了農業信息化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一些地區主要生產季節性較強的農產品,需要借助市場信息化設備,提高農產品流通速度,加強生產與市場之間的信息溝通,降低市場風險;而著重發展加工業的農業區域,對加工技術、倉儲設備和信息更及時的工廠化作業模式要求較高,需要借助信息手段,增強對每一生產環節的控制,以提高生產效率。因此,伴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其對農業信息化的促進作用在逐漸增大,促使兩者向著良性互動方向發展。
(2)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產業化的作用。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同樣離不開農業信息化的支持,農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然也會促進農業產業化的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實質是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產業鏈一體化,而農業信息化是信息技術與設備在農業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首先,借助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利用信息網絡可以調查各類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加快農業市場化運作,確立區域農業經營的主導產業,依靠主導產業的關聯效應,充分發揮地方優勢,將資金與基礎投入主導產業項目中,實施產業化經營,從而推動農業產業化縱深發展;其次,依靠農業信息化能夠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為農戶提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管理服務等,使得農用物資系統、生產系統以及加工流通系統形成持久穩定的關系,促進整個農業運轉過程中形成有序的鏈條,為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再次,農業信息化可以使農戶、企業等市場主體擁有更多信息,使他們具有公平的討價還價能力,培養出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進而使農產品更接近真實市場價格,促進農業市場化,從而使農業產業化更為順利地發展;最后,農業信息化能夠帶領農業產業融入到全球經濟中,拓展農產品市場,延長農業產業鏈,吸引更多國外農業產業化參與者,引發更多市場需求,進而擴大農業產業化范圍,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五、啟示與建議
經過實證檢驗與理論探索,本文得出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之間存在明確的互動關系,即農業產業化推動著農業信息化持續演化,農業信息化也在促進著農業產業化不斷向縱深發展。利用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信息化的良性互動關系,可以促進中國農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當然,這需要政府有力的引導、農業經營主體的努力以及其他各類組織的配合與參與。首先,政府部門應當為農業產業化和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增加資金投入,提供配套服務,加強政策支持,通過二者相互作用促進農業發展;其次,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學歷相對較低的農民應當加強自我信息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進農業耕作方式,使農業信息技術與設備得到充分的運用,并使農業市場化、產業化優勢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加強農業信息化與產業化發展程度;最后,其他組織特別是信息機構,應當有計劃地促進信息技術及設備在農業日常運作中得到廣泛應用,推動農業信息化進步的同時,加速農業產業化發展。
20世紀80年代前后以中國生態學家馬世駿教授為首的一批科學家和以農業部邊疆部長為首的一批農業領導干部提出了“中國生態農業”概念,組織推動了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和理論研究,積極吸收西方生態農業的優點,并根據中國國情又不完全排除化學物質的使用,而是強調適量、適時使用,強調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中國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兼容性、多樣性、高效性和可持續性等特點。由于中國生態農業符合我國國情,很快受到國家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農民的歡迎,1984年國務院作出“積極推廣生態農業”的決定,國家“八五”計劃提出要擴大“生態農業示范工程”,“九五”計劃又進一步要求“保護國土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得到迅速發展,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試點鄉鎮、試點村(場)數量迅速增加,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水平逐步提高,這些試點均已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為農業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農林牧副漁業并舉,種養加相互配套,農村產業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改善,抗災能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首批51個國家級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全部通過國家級階段性驗收,并啟動了第2批50個國家級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
在近期制定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又將生態農業建設列為重要內容,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勢頭良好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體制使生態農業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也影響了物質、能量、信息的多級轉化利用。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一樣,只有具有一定的發展規模才有較高的效益,而我國目前實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單元的生產經營形式,很難使生態農業形成規模生產。家庭分散經營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難使物質、能量、信息多級轉化循環,往往使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中斷,只能使生態農業局限在小生產的循環中,影響了生態農業整體綜合效益的提高。二是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叫,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技術的優化組合,即生態農業的技術創新,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具體的優化組合新技術,多為傳統技術的簡單疊加。由于受農業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是關鍵問題之一。三是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薄弱,影響了生態農業的整體效益。生態農業建設強調各要素、各部門的有機聯系和密切配合,需要一定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作支撐,而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建設中的中介服務組織、咨詢機構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十分薄弱,影響了生態農業整體效益的提高。四是保障體制不健全,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是一個包括科研、管理、應用等多個部門參加的社會化大行動,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保障體系才能確保其順利進行。但我國長期以來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條塊分割,各行其是,部門之間缺乏相互融合的配套保障機制,限制了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
2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總體構思
針對當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動態和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驗,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必須走“產業化經營”之路。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指生態農業建設的一體化、規模化經營,即指農業生態環境改善與農業生產的一體化、規模化經營;不同層次生態農業部門(如生態種植業、生態養殖業、生態加工業等)之間的一體化、規模化經營;對生態農業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與規模化生產、貿工農和農工商一體化經營。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生態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生態農業發展的最佳經營模式。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內容之一,即農業產業化經營包括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般理論、方法也同樣適用于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
但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其獨特性,即突出農業生態環境改善與農業生產的一體化、規模化經營;強調水土保持、林草建設的產業化經營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的產業化經營,在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要求資源高效利用、產品無污染且品質優、實現各環節的良性循環,并在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實踐中有其獨特的理論(如生態經濟一體化理論、利益共同體理論等)作指導。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理論基礎、指導作用及基本思路。根據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特點,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理論基礎一是生態經濟一體化理論,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設等生態環境建設的產業化為前提,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經營者如若得不到一定的經濟利益,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產業化經營;若無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產業化,也就沒有整個生態農業的產業化。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既要考慮生態效益,更要考慮經濟效益,應以生態經濟一體化理論作指導。
生態經濟一體化理論以整體系統觀和生態價值觀為基礎,包括相宜論、循環轉化論、增值論、平衡論、協調論等,它是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一體化發展的科學理論。按照生態經濟一體化理論,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經營者既要有以追求生態效益為目標的公益事業管理部門(如各級政府),又要有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農民群眾和企業、集體等,要在生態農業產業化參與者之間通過生態補償稅、費征收等方式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實現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二是利益共同體理論,由農民、企業、政府等參與者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體是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各參與者對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投人(如勞力、資金、技術、機械動力等)以及他們在其中的資產產權得到承認并得以回報和利益,是激勵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動力源,通過利益共同體與市場關系相結合的利益調節機制高效率的運作,使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共同目標和各參與者的個別目標實現最佳結合,所得利益實現合理分配,是生態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的必備條件。
生態農業產業化系統內“非市場安排”與系統外市場機制相結合,是一種特殊的資源配置方式,也是利益共同體理論的基本點,利益共同體的核心是“利益”,圍繞該核心,由組織保障、制度保障、“非市場安排”、市場與利益分配機制、營運約束機制等要素形成利益共同體的基本框架。三是市場機制理論,市場機制是當前一切經濟活動的重要動力,只有以市場機制理論為指導才能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與生態農業產業化密切相關的市場機制理論主要有比較效益理論和市場競爭理論,按比較效益理論,生態農業產業化應正確選擇各種農產品生產的最佳區位,建立農業商品基地,實現品質優、產量高、成本低、比較效益高,根據市場競爭理論,生態農業建設應積極開發生產競爭力強的名、特、優綠色產品和有機食品,大力發展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的企業集團。四是科技與政策聯合驅動理論,科技與政策聯合驅動是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動力源。
積極研究、開發、推廣可持續性農業技術,是協調解決生態農業建設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矛盾問題的根本途徑。生態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生態社會效益大,而微觀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需要政府部門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只有科技與政策有機結合,聯合驅動,才能迅速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思路一是根據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把農業生態環境改善與農業生產能力提高、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及無公害食品的規模化生產作為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發展領域;二是把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配套技術體系、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政策保障體系建設作為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三是從不同區域的實際出發,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3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配套技術體系
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配套技術體系的基本模式即形成以市場與科技信息獲取及分析決策技術產業化為龍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優化組合及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為主體、動態監測評估與信息反饋技術產業化作后盾的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配套技術體系。
一是市場與科技信息獲取及分析、決策技術,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傳播媒介大量獲取有關生態農業方面的產品市場信息、科技發展信息等,并通過認真分析、去偽存真,得到有實用價值的信息,為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科學決策提供充分依據。在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要以市場與科技信息為基礎,并結合區域實際采用科學的決策技術和方法來制定決策方案。應積極引進“集出點子、想辦法和評估優選為一體”的可拓決策技術方法,其基本方法步驟為明確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的物元與條件物元;確定限制物元,建立矛盾物元系統;根據物元的可拓性,通過物元變換生成決策策略集;對生成的決策策略集進行評估優選,確定滿意的實施方案。
二是生產過程中的優化組合技術與高新技術,應把生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高效利用、提高轉化效率、改善生態環境、節約用水、高品質食物生產等方面的優化組合技術與高新技術作為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的重點。主要抓好土壤培肥與作物平衡施肥技術、控釋肥料生產技術、沼氣及其發酵殘余物的綜合利用技術、蛆繃養殖與資源利用技術、食用菌生產與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污水凈化和綜合利用技術、旱作農業高效用水技術、蔬菜保護地生產與育種技術、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生產綜合技術以及基因工程技術等。
三是動態監測評價與信息反饋技術,搞好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方案實施中的動態監測評價與信息反饋,是進一步調整實施方案的重要技術手段。要通過布設動態監測網點、調查訪問及計算機信息處理等環節形成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動態監測與信息反饋技術體系。
近年來,雖然全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得到一定發展,但大部分縣的發展水平依然較低,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以井陘縣為例,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對于農業產業化關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和方向性認識不足,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模糊,對新階段、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方向不明,對農民持續增收的路子不清。習慣于傳統的農業模式,跳不出就農業抓農業、就生產抓生產的圈子。對開發市場,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貯運等增值環節重視不夠。
(二)小而散、弱而低的問題依然突出。目前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整體發展水平處于起步階段,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弱,輻射面小,帶動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經營水平低。井陘縣在探索標準化生產新路子的同時,初步形成了紅小豆、中藥材、脫毒甘薯、冷水魚、奶牛、柴雞等農業產業,涌現出金柱奶牛養殖場、南溝設施蔬菜等十大農業典型。但該縣現有龍頭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現代科技要素比較少,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上的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對農產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產品附加值低。由于缺少在國內外市場上有影響力的名、特、優產品,導致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帶動農戶能力不強。
(三)企業布局不夠合理。由于缺乏對全縣優勢資源及縣城特色產業的科學論證,缺乏對市場前景的調研分析,企業結構趨同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依然嚴重。由于每個企業沒有“亮點”,缺乏“賣點”,形成產品結構雷同,低水平競爭比較突出,不僅限制了企業本身發展,也難以形成產業特色優勢和產品規模優勢。目前該縣現有龍頭企業以養殖業居多,尤以養豬業比較突出,有的鄉鎮甚至多達幾十個,而加工蔬菜、畜產品、干鮮果、糧食等農產品的企業卻寥寥無幾。
(四)利益機制不夠健全。該縣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尚未真正形成,基本上處于簡單的市場買賣關系。雖然部分企業與農戶簽有訂單,但雙方履約率不高,彼此缺少誠信,掣肘扯皮,經常出現糾紛,裁決難度很大,從而導致龍頭企業與中介組織和農戶之間難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關系,難以形成抗御市場風險的合力。
(五)管理體制不夠順暢。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客觀上要求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必須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但現實存在的問題是農業的產、加、銷諸環節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同程度存在著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甚至出現部門利益私人化的現象,導致部門之間難以協調配合,甚至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使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到實處,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六)產業基礎不夠牢固。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影響,農業產業基地普遍存在著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和標準化水平低的突出問題,導致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難以實現由產品到商品的穩步跨越,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差、商品率低、生產效益低。同時,造成企業加工成本高、附加值低、利潤低的連鎖反應,影響了企業收購乃至加工農產品的積極性。
二、思路與對策
目前發展農業產業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已經明確,即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農業“三增”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途徑,積極實施“一化促兩化”的產業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筆者認為,為了實現上述思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認真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思想認識,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要用長遠性、方向性的發展戰略眼光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小農經濟思想束縛,跳出傳統農業的思維制約,實現從單一生產過程向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的跨越;要克服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由“條塊分割”、“行業制約”變為按市場需要集合多種生產要素;要糾正各種“左”的思想影響,打破行業所有制,融資界限,實現生產要素按現代化方式的優化重組;要按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重新構筑農村經濟模式和實現途徑;要清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陳舊觀念和思維定勢,創新體制與機制,達到指導農業經濟實現新的突破,從而真正形成全社會重視農業產業化,支持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格局。
(二)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傾力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排頭兵”。要充分認識龍頭企業的作用和意義,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對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必須傾力培養和扶持一批高起點、大規模、帶動力強、外向型的重點龍頭企業,切實克服縣級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輻射面小的現狀。要念好、用好政策經,切實做到按政策辦事,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按龍頭企業發展的要求辦事,使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要積極深化農業企業改革,使企業真正做到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建立具有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企業制度。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一些大型工商企業介入農業領域,充分發揮其帶動力強、高效益、強輻射、外向型的優勢。把大戶經營引入農業產業化領域,利用大戶機制增加龍頭企業發展的活力,增加龍頭企業的數量,擴大龍頭企業的規模,提高龍頭企業的效益。對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大戶,要從政治上肯定,政策上扶持,經營上幫助,環境上放松。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龍頭”企業家隊伍,在借外力發展壯大本縣龍頭企業的同時,鼓勵支持縣內“能人”及工商私營企業老板投資種植加工等農業生產,逐步培育一批輻射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創建農業產業化發展平臺。要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壯大規模”的原則,堅持“區域種養特色化,特色種養規模化,規模種養高效化”,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突出特色開發,總量上水平,規模上效益,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市場份額與產品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路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產業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和標準化水平低的突出問題。當前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必須放在培育壯大特色產品產業上,構筑農業優勢產品、優勢產業,發展規模生產基地和優勢區域,逐步達到產業布局調優,產業規模調大,產品質量調高,產品市場競爭力調強。為此,要做大做強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產業化布局,穩定農村家庭土地承包經營。
(四)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機制,提高農業市場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要引導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委托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與農戶的經濟聯系,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要通過整頓市場秩序,規范龍頭企業和農戶的經濟關系,提高誠信程度,屬于合同契約關系的要規范合同行為,提高合同履約率,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要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不斷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凝聚力和經濟實力,發揮其對農戶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項服務職能,同時也要監督龍頭企業按合同辦事,維護農民的利益。行業協會要在市場準入、信息咨詢、價格協調、規范經營行為、調解利益糾紛、行業損失調查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維護和保障行業內農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領導,搞好協調,形成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強大合力。首先,要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堅定不移地解放和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把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聚集多種生產要素形成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先進生產力的典型去關心、支持和發展;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產業化方式發展農村經濟,以產業化經營方法領導農業和農村工作;要靠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的收入,更好地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