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校園綠化的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校園綠化要結合校園實際情況,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設置綠化帶,有選擇地配置樹木花草,在整體統一綠化設計的基礎上,考慮功能分區的特點,努力創造出適宜的校園環境。同時校園綠化要遵循生態學原理和園林美學的觀點,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因地制宜地進行植物造景,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校園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為教學提供良好的場所,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
1.高校校園綠化建設的重要性。每所高校至少都有數以千計的教職工和大學生,在這里工作、學習和生活,他們的文化層次、素質修養、審美品味等都較高;他們思想解放,接收新生事物快,對精神文化生活欣賞和追求的檔次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他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尤其是校園綠化美化的高檔次、高品位的要求是迫切的。實踐證明:高校校園綠化美化狀況的好壞,與高校師生員工的思想作風、工作態度和道德品質都有極大的關系,美好的校園環境,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聯系實際,形象生動,可視可感,人們從中可以領略花草樹木的內涵,如松柏堅貞不屈傲霜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等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員工,是一種感化心靈的教育方式,讓廣大師生員工在思想意識、道德情操、法紀觀念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響,激勵師生員工勤奮學習,自強不息,樂于奉獻,促進文明素質的全面提高,推進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使高校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校園綠化是指以人工的方式在校園里栽種樹木花草,使校園環境更好地有利于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生活,更有利于高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使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協調健康地發展。校園綠化不僅具有美化校園、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降低噪音,促進身體健康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為廣大師生員工創造一個清靜幽雅、舒適安逸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使之盡情享受大自然,從而激發起師生員工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思想情感,這就是校園綠化美化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也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即人們常說的“環境育人”。高校校園的綠化美化,都是為了環境育人,環境育人既是管理育人的實施,又是服務育人的體現。
2.對高校校園綠化建設的看法。缺乏科學長遠規劃,缺少科學認識,由于重視不夠,有的高校在綠化景觀規劃設計上投資較少或不投資,只是簡單地在建筑周圍安置一些綠地或照搬照套公園綠化規劃模式,沒有體現自身的文化和美學內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資,在設計上過分追求新、奇等觀賞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標準設計,忽略了校園原有的經濟、環境、文化等因素,沒有把園林建設的基本規律與學校特點相結合,導致設計與操作脫節,不能體現校園文化特色,使得總體設計水平難以達到較高的層次。有些高校公共綠地反復多次改造,樹種頻繁更換,如此重復建設,造成資金浪費。綠化規劃設計缺少專業性,一些高校的園林綠化缺少專業的綠化設計,對植物生理習性、生態要求缺乏科學認識,物種選擇、配植缺少科學性,導致綠化植物種類單一,校園生態系統脆弱。例如一些高校綠化物種僅有一、兩百種,有的甚至才幾十種,綠化物種大多雷同,不能較好地體現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園林綠化中草坪熱現象的出現,有的高校甚至把成片的樹林砍伐后建成草坪,導致校園樹草比例不平衡,嚴重影響了校園綠化的生態功能和效益。缺少專業隊伍及科學的養護管理,有的高校對綠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少經濟、技術投資,沒有固定的專業隊伍養護和管理校園,把綠化管理工作理解為簡單的修枝除草、澆水施肥、防病除蟲,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識,在綠化管理的具體操作中缺乏技術性、針對性。許多新建成的綠化景觀養護管理不善,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長發育不良,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一些高校在校園基建工程中沒有對原地和工程邊緣地帶的植物進行移栽或保護,破壞了校園生態景觀,甚至造成許多物種的流失。
3.對高校校園綠化建設的建議。高校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完善的過程。校園綠化作為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整體性、系統性及宏觀性,設計方案要經過實際論證及專家評議,對已建成且為永久性的教學區或科研辦公區,可統一規劃設計進行綠化;對臨時用地,可通過興建苗圃、種植花草等方式,既避免空閑地的浪費,又可為校園增色添彩,增創經濟效益,減少投資浪費。
3.1 校園綠化要突出高校特色。每一個大學,都有其各自的重點建設學科和辦學理念。校園綠化要將各自的辦學理念及歷史文化融入進來,要有特性,以區別于其他大學,要突出自己鮮明的辦學風格及校園文化品位,在綠化設計上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新意和創新,使得校園的植物造景和學校的發展及歷史淵源緊密結合在一起。
3.2 校園綠化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校園的綠化建設要體現生態性,要具有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功能,綠化應根據不同地形、建筑群功能要求及文化背景。進行合理布局,使得校園的景觀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瀑布流水、亭臺樓閣、青翠的植被群落都應該充滿著自然風景的勃勃生機,以園林造景創造大自然的原貌。園林植物的栽植也應該結合地形地勢,順其自然,以達到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達到建設和諧校園的目的。
3.3 要注重校園綠化的文化內涵建設。新世紀校園綠化建設應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多品種植物的配置,富有寓意的植物圖案設計,雕有名人字畫及詞曲詩賦的文化墻、歷史長廊、假山、牌匾的修建,悠悠小徑、亭臺樓閣、小品雕塑及立體藤架的布置,置身其中,能使人心曠神怡,能體味到濃濃的校園文化及其所蘊含的辦學理念,使人煥發出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能塑造人”。
3.4 要注重樹種的多樣性及植物的合理配置。校園綠化在植物配置上要注重植物品種的多樣性。植物品種的多樣性不僅可以綠化美好校園環境,同時還可以作為學校相關專業教學及科研實習基地。如在校園綠化中要充分利用西北地區的適地樹種及秦嶺山脈中豐富的植物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特別是對瀕危、珍稀樹種的栽植和引種,并可嘗試性的適時引進外來新品種,校園綠化真正體現出“高等農林院校”的特色。同時在樹種、植物的搭配上要考慮其協調性,包括植物的季相變化、生長速度、陰陽性及病蟲害的交叉性等。
3.5 校園綠化要注重對名木古樹的保護。校園綠化在規劃建設時,要特別注意對名木古樹的保護。當規劃設計方案與名木古樹的位置發生沖突或不協調時,應優先考慮更改規劃設計方案。古樹名木是校園植物資源中的瑰寶,校園內的每一顆古樹,都是高校發展建設的歷史見證者,被稱為“活化石”、“活文物”,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政治、人文資源,具有很深的紀念意義,我們不應該對其隨意毀壞。當建筑物或設計方案無法更改時,應考慮將古樹名木移植到適宜生長的地方。
3.6 校園綠化規劃設計要具有世界前沿性。校園綠化在植物配置上除了考慮多樣性外,在植物造景規劃設計時,還要不斷學習國內外優秀的園林設計方案及理念,更新設計思路,取百家之長,融高等農林校園建設之特色。設計要具有“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專業定位,要充分采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如選用聲控、光控、激光、水幕等,產生自然的、新穎大方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園林綠化景觀,創建高水平的、富有特色的校園綠化環境。
3.7 校園綠化要注重投資的合理性及后期管護。校園綠化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資金的合理使用及設計的科學性。不能一味追求高額經濟利潤,不考慮樹木及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植株栽植密度過大,使得后期苗木的生長前后擁擠,苗木成活率及美化效能大大降低。校園綠化應重視建立相對穩定的多樣化的園林植物復層種植結構,實行喬、灌、藤木、草坪及地被植物的多層垂直混交,以改善植物空間布置,減少單一草坪種植,減少后期管護的難度及成本。
參考文獻
1 宋德新.大學校園文化建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隨著城市建設,人們對城區綠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在觀賞效果上要求四季常綠,終年有花,季季觀果,喬、灌、藤、草相映成趣,而且還要求城市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相結合。果樹作為一類特殊的綠化樹種進入城市,已經受到城建、林業、園林綠化部門的關注,一些道路、公共綠地、公園、小區等已有分布,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并有逐步發展的趨勢。為更好推進果樹進城,現將城市建設中果樹應用的意義、樹種的選擇原則與要求、配置方式等進行簡要介紹,僅供參考:
1、果樹進城的意義
1.1、提高綜合效能,提升城市品位
不同的果樹生物學特性、物候期也不同,在城市街道、公園、居民小區及庭院栽植果樹,在不同的季節就會有不同的景觀: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葉美,果樹集觀葉、賞花、看果等獨特景觀效果于一身;同時果品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它營養價值高, 有的還具有藥用價值,有很好的醫療效能;另外,果樹不僅能美化城市,還能有效降低城市的廢氣、粉塵、噪音等污染。充分利用果樹資源特別是觀光果園,既可以豐富城市園林景觀,提高綠化效果,又可為市場提供大量果品,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1.2、有利于實現“城鄉綠化一體化”
現代社會正向著“城鄉一體化”趨勢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城郊建設觀光果園,可以作為市民身邊的科普教育和道德教育基地,有利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形象。把農村和城市拉近,使農民和城鎮居民互融,將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
1.3、促進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果樹是一類具有多種功能的特殊綠化樹種,有計劃地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增加果樹品種數量,符合發展生態林業、建設生態城市要求。果樹進城有利于調整城市樹種結構,而且果樹多是良好的引源植物,花期和果實成熟季節能夠吸引大量的蟲媒和鳥類,利于以鳥治蟲,減少城市綠化樹病蟲發生率,豐富城市森林生物鏈,形成良好自然生物鏈,促進城市生物的多樣性。
2、進城果樹樹種選擇的原則與要求
2.1、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
果樹種類繁多,不同的果樹樹體高低、生物學特性以及綠化應用效果不同,所以我們在綠化的時候首先要了解綠化地的自然環境條件,把自然環境條件與進城綠化的果樹生態習性結合起來,以便選擇合適的樹種、品種,提高成活率。以“適地適樹”為基本原則,將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綜合考慮,認真分析栽植區域的土壤和小氣候特點,以選擇“鄉土果樹”樹種為主,盡可能的選擇本地已經多年栽培實踐、表現良好的地方優勢果樹樹種、品種,根據城市立地類型有針對性的選擇果樹樹種。避免引種、移植和管理不當所帶來的損失。選用植物種苗時,盡可能地在本地選取和培育,堅持種苗本土化。
2.2、可行性原則
結合城市建設規劃,選擇日常管理容易、壽命長、抗性強、管理粗放、病蟲害少、耐修剪、愈合力強的樹種,通過修剪能夠抬高或壓低樹冠,從而避免對車輛、行人和架空線路的影響。同時城市綠化地帶和一般果園不同,栽培管理條件一般不如農戶果園。因此城市綠化區栽培的果樹要求適應強的樹種,而且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條件。樹種、品種的選擇要堅持科學性、可行性原則,以保證綠化果樹的正常生長和造景效果。
2.3、樹種多樣性原則
綠化樹種的多樣性是維護景觀多樣性和實現自身循環發展的基本條件。用于綠化的果樹不同于一般果樹,樹種選擇時應盡可能多一些品種,做到品種多樣化,兼顧各種植物類型,使景觀富于變化,不單調,讓多種類型的植物,各展風姿,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以提高觀賞價值。同時,不同的果樹開花和結果時節不同,可以在不同時期展現不同的花相,向人們提供不同種類的水果產品,其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均能體現。將園林模擬成自然生態群落,充分考慮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的生態交互性,兼顧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盡量減少以人的暫時需求為中心,片面種植單一植物的現象,盡力避免因植物搭配不當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只有品類多樣化才有生態穩定性,只有植物生態系統穩定,才能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從而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4、觀賞性原則
用果樹做綠化樹在實現綠化美化功能的同時,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必須注意把綠化美化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它的根本功能。因此,在選擇果樹的時候應選擇觀賞價值高、能夠自花結果
的果樹品種,除了要考慮它本身的生態習性外,還要考慮與綠化地段的配置情況。如行道樹以提供綠蔭為主,要選擇冠大蔭濃、生長快的樹種,風景區可選擇冠、葉、花或果實部分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種類等。使不同的果樹在不同的時期、地點以其葉、花、果展示異樣的觀賞功能。
3、果樹在城區綠化中的幾種配置方式
3.1、道路綠化果樹的配置方式
行道樹在城市道路綠化中起著骨架作用,道路景觀的好壞與行道樹的選擇有著重要的關系。要根據道路兩側綠化帶的寬度和道路地形的實際情況選擇樹種和定植模式。樹種的選擇上要考慮立地條件和冠幅大小,同時要考慮樹木果期長,少落果,花香果艷、葉色具有季相變化。配置形式可單一品種,使骨干樹種形成果樹大道;亦可與其他園林樹種間植,形成喬灌結合、景觀色彩豐富、文化內涵突出的園林景觀。城市交通主干線和河道兩側綠化帶較寬可以考慮以形成特色廊道,可選擇冠富幅較大的樹種;道路綠化帶較窄、兩邊樓群擁立的,可栽植冠小、干高的樹種。適宜樹種有銀杏、梨樹、核桃、板栗、柿樹等,適宜在道路中間隔離帶種植的果樹有石榴、枇杷、桃、山楂等。
3.2、小區、庭院綠化果樹的配置方式
在居民區和單位綠化時可以把觀賞性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綠化樹種選擇根據院落大小,建筑物高低而定:單位、小區較大的,可選擇高大的果樹,使綠化、賞花、觀果、采果和遮蔭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都市果園;綠化空間較小的小區,要以特色小冠幅果樹孤植或叢植作為點綴;以別墅為主的小區,栽植一些大冠幅的果樹;以住宅樓為主的小區可以栽植一些瘦冠幅和小喬木果樹。在考慮層次搭配的基礎上,可配置攀緣性的果樹種類,形成綠廊,適宜人們放松休閑或作臨時車棚;在陽臺、窗臺、門庭入口、樓頂上可配置大小適宜的盆栽果樹作為裝飾,讓人們在賞心悅目之余又有新鮮果實收獲。適宜樹種有柿、梨、銀杏、棗、石榴、葡萄、枇杷、櫻桃、李、杏、桃、蘋果等。
3.3、公園、綠地果樹的配置方式
公園和大型綠地栽植果樹,其品種的選擇與栽植形式可根據立地條件、果樹特點及造園手法,與環境景物和其它綠化植物密切配合,賦予果樹以獨有性格,達到情景交融的美化效果。樹種選擇上以觀賞性強的多花重瓣品種為主,栽植形式可以孤植、叢植、群植、片植,采取多種方式,以自然美觀為宜。適宜孤植的果樹有銀杏、棗、石榴、枇杷等,適宜叢植的果樹有石榴、櫻桃等,適宜群植的果樹有銀杏、柿、桃、李、枇杷、櫻桃等,適宜片植的果樹有杏、桃、李、梅、梨、櫻桃等。
3.4、廠區綠化果樹的配置方式
廠區栽植果樹一般不以采摘食用為主,而以綠化和觀賞為主要目的。應選擇栽培一些能夠吸收煙塵和有害氣體的抗污染能力強的果樹。栽植形式上除道路等附屬綠地外,在車間周圍可搭棚架或沿墻栽植藤本果樹,增加空間綠化面積,達到最佳抗污防塵效果。適宜樹種有石榴、枇杷、無花果、葡萄等。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環境的惡化,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加強綠化生態建設對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化在改善氣候,凈化空氣和美化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是地球上整個生命之網的一部分,在這個生命網中,植物和大地之間,植物和植物之間,植物和動物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綠色植物直接或間接的給人類和動物提供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目前我國各地市已經加強道路、廣場和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但是不可盲目樂觀,與黨和國家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當我們用科學的態度,專業的觀點去分析,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合理規劃城市綠地系統
城市綠地系統(urban green space system)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居民休閑娛樂要求、組織城市景觀、美化環境和防災避災等作用。從內涵上講,城市綠地系統主要具有園藝、生態和空間3種內涵,它是指在城市建成區或規劃區范圍內,以各種類型的綠地為組分構成的系統,是由城市公園、道路綠地、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環境綠地、園林圃地、經濟林、防護林、生態林及城郊風景名勝區綠地組成的一個穩定持久的城市綠色環境體系[1]。應具有系統性、整體性、連續性、動態穩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作為城市總體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遵循以下規劃原則:一是統籌考慮和布局農業綠地、林業綠地、水源綠地、環保綠地和游憩綠地。二是盡量少占農田,在滿足植物自然生長的條件下,充分利用非耕種用地及建筑物間的破碎地形布局綠地,以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三是合理布局城市綠地板塊 ,形成合理的綠色空間網絡結構,并注意留有發展余地。四是將植物多樣性與城市景觀規劃結合,使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融合。
二、園林綠化工程的特點
當前生態需求是人們的主導需求,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向生態、綠色、環保型發展,園林綠化成為環境建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1.實施對象大部分是活體。園林綠化工程大部分實施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過各種彩葉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種苗木的特殊功能,來凈化空氣,吸塵降溫,隔音殺菌,營造觀光休閑與美化環境空間。
2.養護管理的長期性。只有長期的精心養護管理,才能確保各種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長勢,否則,難以達到生態園林環境景觀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園林綠化工程建成后必須提供長期的管護計劃和必要的資金投入。
3.營造工程的藝術美。園林綠化工程在景觀、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講究藝術性,其景觀效果要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就給施工技術人員提出了專業上的深層次要求和對于園林藝術美的特殊要求。
三、提高城市園林工程的綠化效益
城市綠化不僅是增加綠地面積,還應該對城市具有較強的美化效果,體現賞心悅目的美學功能。園林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化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環境設計的核心所在。作為人居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園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戶外空間,它不僅能為居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還能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場地。因此,園 林綠化、美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園林工程的綠化效益有以下幾方面:
1.改善氣候條件,凈化空氣質量。綠色環境有降溫增濕、改善光照、凈化大氣污染物、殺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環境的生態效應和作用。
2.綠化建設加快了舊城改造進程。隨著市中心大型綠地的建設,眾多長期居住在擁擠環境中。受到沒有衛生設備,沒有煤氣困擾的市民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結合舊城改造建設綠地改善生態環境,對政府、對市民來說是“雙贏”的好事。
四、提高城市綠化生態效益
1.發展垂直綠化。垂直綠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間,在短期內形成綠化效果,美化了環境,還可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墻面綠化可保護墻體結構和保持室內適宜溫度、濕度,增加空氣負離子,減少粉塵和噪聲。
2.增加喬、灌木層綠化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草坪發展越來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樹之勢,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草坪和喬、灌木相比,草坪層厚度非常小,其綠量少,生態 功能弱、種植及維護費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而茂密森林層厚度非常高,綠量差別明顯。在進行城市綠地規劃時,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廣場等才單獨種植 草坪,其他地方應多造喬木混交林和喬、灌、草混交復層林,改善植物空間結構,向立體空間要綠量和效益。
3.綠化大環境,發展城郊森林。目前園林界已經認識到獨立、封閉、有限的城區綠化已不足以形成改變城市生態環境的綠地系統,必須越出城區界,向城郊一體化的大環境綠地方向邁進。通過綠量實現大規模組合,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謀求人與環境進一步和諧的發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五、制定城市園林規劃
1.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分期建設。遠期規劃綠地時要考慮到城市將來的發展,既要考慮將來綠地面積與已建面積的比例,還要考慮人口增長率和綠地增長率,應預留一定規模的公園占地、道路綠化帶及街頭綠地等占地。分期完成城市、郊區、各農村鄉鎮及縣域范圍內的大地綠化,從而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園林綠化體系。
2.培養引進人才,提高綠化的覆蓋率。有計劃地培養和引進具有高級園林技術與管理的人才,做好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使城市綠化的布局更為合理。同時,園林部門要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組織和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
3.加強領導,加大城市綠化保護的執法力度。城市綠化建設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社會公益事業,必須依靠有力的政府行為做向導,才能正常運轉。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綠化執法隊伍,是維護綠化成果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2 二氧化硫刺激性較大,實驗要采用微量化實驗以減少對實驗者的傷害。微量化實驗借鑒氯氣的微量化的實驗,然后進一步改進,如用較大的集氣瓶或廣口瓶(200mL左右)代替培養皿,集氣瓶要干燥的,避免滴入的高錳酸鉀、品紅溶液擴散不成滴;如果集氣瓶用后弄濕了,可以用吸水紙擦干并墊上塑料膜。NaSO3 少量用微小的紙漏斗盛放,用長鑷子夾著放入集氣瓶中。硫酸用1:1體積比的稀硫酸,實驗時,集氣瓶或廣口瓶可以用濕的紗布遮蓋住(對于氯氣的微量實驗,則上面套上一個癟的小塑料袋),減少SO2溢出。通過改進,SO2擴散比用培養皿實驗的少了,刺激的氣味淡了,實驗效果仍明顯。
也可以采用成套的微型氣體實驗器(圖表1),實驗效果、防護作用較好(藥品也要控制用量)。
1.3濃溴水與苯酚溶液的反應,濃溴水要求是飽和溶液,揮發性較大,雖然毒性較氯氣小,但濃度較大,危害性更大,使用時要引起注意。要在通風櫥制取和分裝,因此分組實驗最好四人一組,32個試劑瓶分成兩批輪流分裝和使用,溴水濃度適當降低,苯酚溶液濃度適當下降,用量為幾滴,容易產生沉淀。減少用量和組數,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驗員不需要下課堂一瓶一瓶加濃溴水,以減少濃溴水的危害。
1.4 石棉網的使用安全。石棉是致癌物質,變成細小粉塵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因此要認真管理石棉網。石棉網使用后,及時收集石棉網,存放干燥處,防止鐵絲生銹;破碎的石棉網及時收集封存,防止隨意丟棄,污染環境,影響自身及他人的健康。采用環保的隔熱網來代替石棉網,雖然不夠耐用,但比較環保,可以放心用。
1.5 四氯化碳的回收再利用,四氯化碳是一種毒害品,最好要回收重新利用,不然它就會被封在水槽的底部,不時會泄漏到空氣或流入地下水溝進入環境中污染環境,影響師生及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因此有關四氯化碳的實驗,實驗后,應該把廢液回收,然后加入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30%過氧化氫溶液,去掉四氯化碳中的碘或溴等雜質,再通過過濾、分液,然后還要加入少量鎂粉,除去過氧化氫等氧化物, 過濾后重新利用;或者用相當于四氯化碳廢液量15%的2.5~3mol/L的Na(OH)溶液,采用反萃取方法來凈化四氯化碳,再回收利用,減輕其對環境的污染。為了減少其中Na(OH)溶液的影響,在回收的四氯化碳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同時與新購買的四氯化碳混合使用,以提高使用效果。
1.6給橡皮塞打孔的一個技巧 給橡皮塞打孔時,遇到孔大一些,出現漏氣時,解決的方法有:換用管徑大一些的玻管(或需要再加工);還有一個方法,取新的橡皮塞,先用孔徑較小(如小一號)的打孔器打孔,再用原來的打孔器在中間(與前一次打的孔同一圓心)繼續打孔,就有希望打出合適的孔。其中的原因是橡皮的可塑性,第一次的打孔擴大橡皮,打出一個空間,第二次打孔時,減少阻力,壓力也減少了,或者第二次打孔時有些偏移,第二次打孔外擴減少了,于是打出的橡皮減少,使孔偏小,變得剛好適應,氣密性變好了,不再漏氣。提高了橡皮塞的利用率。如果配合使用電鉆打孔,能提高打孔的效果及氣密性,改善用電鉆打孔氣密性不佳的缺點。
2. 1 層析瓶瓶塞附帶濾紙條小支架的小制作及儀器設備的改進,小支架可以使用手機充值卡或厚紙片,剪成小長條并用小繩系在廣口瓶瓶頸處(如圖2),
可以用鐵絲代替小繩扎在紙片的中間并延伸進廣口瓶里,防止硬紙片掉入層析液中,加蓋時密封性較好;或者用泡沫塑料做成塞子,塞在瓶頸處,不用完全蓋住瓶口,有一些空隙,便于用手指把泡沫塑料塞子取出;也可以用細繩系在瓶頸外,防止塞子掉到層析液中,層析時,瓶口上要蓋上厚紙片或玻片。使用廣口瓶代替燒杯進行實驗時,有效減少了層析液的揮發及浪費,減少換用層析液的操作,及學生洗燒杯帶入水的機會。使實驗室的氣味及有害氣體減少了,達到了環保的目的。
2.2高中生物實驗,采用豬肝研磨液作過氧化氫酶,學生分組實驗后,豬肝研磨液倒入水槽,清洗時,實驗室的腥味很重。下一個班有一些學生不敢進入實驗室實驗。針對這種情況,采用氯化鈉或苯甲酸給豬肝研磨液保鮮,把豬肝研磨液裝入廣口試劑瓶,發給學生實驗,一天換一次新鮮的研磨液。
3總之, 綠色環保的實驗方法還有不少,需要我們不斷的改進,在實踐中不斷的開拓創新。而在實驗室日常工作中,我們還要做到:藥品和試劑的配制,劑量要適當,有些要先通過實驗來決定,避免濃度相差太大,影響實驗效果,一種藥品消耗太大。一些學生為了實驗效果,有加大藥品用量的傾向,需要及時教育,避免加大污染及浪費藥品,或引發事故。實驗過程,藥品及產物有利用價值,最好回收再利用。但對于一些較嚴格的實驗,回收的藥品可能效果不好,就不要用(改作其他用途),以免因小失大,節約也要講究策略的。一些學生分組實驗使用的藥品用量較大,要計算好用量,并結合實驗使用情況及時調整,防止實驗后,藥品剩下太多而造成浪費。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S73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22.086
校園綠化是學校基本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現代化校園的必然要求。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教書育人的環境。因此,因地制宜地開展校園綠化,是當代院校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選擇適合的樹種、植物,更是校園綠化建設的必然保證。校園園林綠化是集建筑、園林、功能為一體的園林形式,能給予身處校園中的師生愉悅感,而且能夠開闊視野、深化思想,滿足不同學科、不同文化背景的師生之間互相滲透和共生共榮,同時也是傳承校園歷史和校園文化的載體。一個多樣化的環境可以給學生廣博的美感,有利于造就多樣化的人才。校園內的園林樹木的種類、數量、生長情況就都能反映本校園的綠化情況和校園文化氛圍。
1 氣候條件及校園分區
唐山,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因此在選擇適宜的綠化樹種時,應考慮到氣候方面的因素。
針對校園的特殊布局,可大致分為以下不同區域:中心區、運動區(操場周圍)、學習區(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生活區(宿舍,食堂)。根據這些區域的不同功能,要針對其功能選擇適宜的綠化植物來進行布局,使師生在進入各個區域時,通過綠化的不同特點,可以很快融入其中。
2 案例分析
調查的院校為大專院校。大專院校有其自己的特點,綠化應結合其特點進行綠化規劃。大專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時期,各方面正走向成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需要良好的環境為他們實現全面的發展做基礎。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其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因此,綠化的作用不言而喻。
以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為例:此校區為分校區,面積相對較小。針對其面積較小的現狀,利用好每一片可以綠化的土地是關鍵。在校園中心區域主要以一些喬木為主,在道路兩側種植垂柳、龍爪槐、雪松等樹木。同時種植了許多開花植物,如:月季、大麗花等,觀賞性相對較強。但在校園主路兩側種植的龍爪槐不能滿足夏季遮蔭的要求,應選擇一些樹蔭較濃密的樹種進行栽植。在教學區域,主要以喬灌木為主。如西府海棠、木槿、毛櫻桃、懸鈴木、銀杏等。但是由于校園緊臨馬路,噪音較大,在教學樓前的空地上應多密植一些大喬木,既能美化環境又能起到減少噪音的作用。在生活區域,綠化樹種較單調,同時由于宿舍樓外的毛泡桐過高,嚴重影響了一些宿舍的采光效果,應嘗試更換一些樹種或及時對過高的樹種進行修剪。在運動區,主要以楊樹、懸鈴木為主,起到了很好的遮蔭效果,避免夏季溫度過高影響師生活動。
3 結果分析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值得肯定的是上述兩所校園配置均有較適合的常綠針葉喬木的應用,這給漫長的冬季增添了幾分綠色和活力。但如果常綠樹種配置較多則往往顯得過于莊重、嚴肅。據相關資料稱:喬木與灌木種類之比為1∶1~1∶1.5較為適宜;二是校園內觀花、觀果的樹種較少,可以適當的增加觀花、葉、果的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同時搭配以不同花期的樹木,就可以提高樹木觀賞價值,優化植物配置。同時,還應利用地形特點,使垂直綠化、季相變化優勢突出。再次,應該結合校園內的具體情況,應適當應用一些鄉土樹種,體現當地特色。最后,學校沒有主題樹種,不能用植物體現學校的風格,雜亂無章,不能起到綠化、美化的效果。因此也建議學校在進行校園綠化的時候,注意選擇體現學校風格的樹種進行綠化,其他樹種作為點綴,使校園的綠化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
4 結論與討論
校園是充滿創造力和活力的地方,因此,校園內的綠化應滿足師生的要求,完美而富有特色的綠化無疑會給學校的師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的綠化應該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園林樹木多樣性是實現校園園林綠化的重要途徑,也是一所校園建設的特色所在,因此,多樣化的園林樹木的配置栽植,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景觀,而且能創造出多層次、多色彩的生態型園林式校園環境,改變由于自然氣候條件限制形成的校園綠化單一模式。但是樹木的多樣性與合理配置必須始終與不同區域的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和地形相協調統一,才能滿足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要求。校園內的綠化得當,才能美觀,才能滿足師生的不同要求,從而創造出一個適合學習、生活的優美環境。
參考文獻
[1] 徐燕.淺談大學校園園林綠化.北方園藝,2008,(01).
近年來,高校綠地大幅度增加,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保護好現有綠化成果,更好地體現校園綠色文化內涵,持續、健康、充分地發揮校園綠地的生態、文化、美化、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及時總結校園綠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和落實切實可行的對策,對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 校園綠化養護存在的不足
校園環境質量高低最主要的因素是綠化,尤其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校園建設高速發展,校園綠化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現在高校卻普遍存在重設計和施工,輕管理和養護的問題,綠化養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難以適應學校發展的形勢。目前,高校在綠化養護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不足:
1.1 規劃設計與養護管理缺乏科學的銜接
一些高校的園林綠化缺少專業的綠化設計,對植物生理習性、生態要求缺乏科學認識,物種選擇、配置缺少科學性,導致綠化植物單一,校園生態系統脆弱。另外,綠化規劃設計沒有考慮到高校是一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場所,服務對象是喜好運動的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人性化做得不到位,增大了日常維護的難度。
1.2 對綠化養護工作不夠重視
“三分種,七分管”已是為理論與實踐充分證明了的結論。然而在綠化實踐中,往往前期設計規劃投資多,后期養護管理投資少。在設計、施工上舍得投入資金,在養護管理上資金投入不足;沒有固定的專業隊伍養護和管理校園;缺乏相關規章、制度對綠地保護;侵占、破壞綠地現象時有發生。
1.3 校園綠化養護專業性不強
目前高校從事綠化養護管理的大多數是以進城務工或周邊的農民為主體,這部分人受教育較少,文化層次不高,綠化養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相對缺乏,遠遠跟不上校園綠化養護管理發展的需要。但員工養護水平的高低和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綠化養護管理的質量。再加上沒有專業養護工具,如澆水車等,諸多因素造成目前高校綠化養護管理專業水平不高。
2 提高校園綠化養護水平的建議與對策
2.1 做好規劃設計與養護管理的銜接
首先是將綠化管理考慮到學校綠化規劃設計之中。學校綠化規劃時,以滿足學校服務主體為出發點,在綠地分布、設計形式等方面避免人為造成綠化養護困難。遵循植物生長規律,適時調整綠化植物結構,使其適應生存環境,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嚴格監控苗木質量、土壤改良、施放底肥、苗木栽植等關鍵技術環節,特別是隱性技術措施的實施。其次是科學地考慮適地適樹,盡量發揮植物的多樣性。在綠化設計中應該為建設、養護著想,從實際出發,在充分調查研究當地水文、氣候、地理、周邊環境等條件情況的前提下,應以地帶性植被、鄉土植物為基調,適當引進適于本地生長條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以增強其抗干擾能力,降低養護方面的要求。
2.2 加大綠化養護費用的投入
首先要做到人、財、物的落實,配備一定的專業工具和技術人員,養護所需的肥、藥等材料充足,工具、機械設備到位。管理養護的費用包括保潔、修剪、養護的人工費及肥料、農藥、工具材料、機械、水電費、補植費等材料機械費以及災害性天氣搶險發生的費用。其次引進競爭機制,保證管理水平。通過引進市場競爭機制,讓養護管理像綠化設計施工一樣進行社會公開招標,校外綠化企業的介入,不僅為高校帶來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也引入了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使高校綠化養護管理充滿生機和活力。
2.3 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提高管理技術水平
首先是加強對綠化隊伍的培訓,采用“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進行人員培訓。高素質人才是提高綠化養護水平的基本條件,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業務骨干進行業務培訓,講授喬、灌、花、草的生長特點,植物病蟲害的識別與防護,園林機械的使用與保養,介紹修剪、種植、噴藥等技術的要點,保證至少有2個以上、具有較全面的綠化養護管理的業務知識的骨干力量,以利于整體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要“走出去”,加強與綠化示范單位的聯系,定期組織員工進行現場參觀、學習、交流等。有條件的單位,可以派人到綠化示范單位進行頂崗實習一段時間。
其次是豐富、更新綠化養護技術。在加強基礎知識培訓學習的同時,增加新的知識,不斷更新技術,引入新的綠化養護理念。
另外是加強校園綠化養護規范化建設。在校園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學校要制定并可以執行的綠化養護定額和質量標準,加強對綠化養護單位的考核,并按相關要求和標準來支付綠化養護費,努力提高管理和養護水平。同時要加強專業技術的指導,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0-0056-02
校園綠化及其景觀的設計是每個大學一道亮麗的風景,不僅體現了校園特有的文化,而且承擔著凈化空氣、阻滯塵埃等改善、保護校園生態與美化校園環境的功能[1]。優美宜人的校園植物景觀對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品格的塑造以及道德的提高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2,3]。多樣的校園植物可以為生物學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科研提供素材,同時也能讓其他專業的學生了解植物學知識,開闊視野,增加學生愛護校園資源環境意識[4]。三峽大學自2000年組建以來,校園綠化工作一直隨著校園的建設同步進行。為了更好地保護校園環境,筆者通過近兩年對三峽大學新校區人工種植植物(不包括室內植物、建筑物樓頂植物以及教師公寓區內非綠化用植物)進行了調查和分類,為科學合理地建設生態型校園提供理論依據和建議。
一、調查范圍
三峽大學新校區地處宜昌市西陵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111°18.642′E,30°43.443′N,學校占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32.3萬平方米。海拔約134m,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3.1℃~18℃,無霜期較長(280d),年平均降水量為992.1~1404.1mm之間,雨水豐沛,多在夏季,較長的降水過程都發生在6~7月份,雨熱同季。
二、調查方法
采用實地調查,結合植物志等資源,將校園分為若干區域并逐一調查。對于植物的種類、生長環境、習性和生長狀況等進行了調查、記錄,同時對部分植物采集了數碼攝像照片。依據《中國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簽》、《湖北植物志》、《園林樹木學》等工具書進行分類鑒定、統計分析。
三、調查結果
1.校園人工種植植物種類及資源概況。經過調查,三峽大學校園共記錄了人工種植植物155種或變種,隸屬于76科130屬。喬、灌、草和藤本數量、物種數量比率、常見科和主要物種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三峽大學校園內人工種植植物資源中灌木占較大部分,達42.6%;喬木和草本次之,各占25.0%和22.2%;藤本最少,占10.2%。
2.校園人工種植植物的觀賞特性分析。根據常見的植物觀賞特性分類方法[5],將三峽大學校園人工種植植物的觀賞特性分為以下六類,見表2。
從表中可以看出,校園內觀花植物最多,為63種占總種數的40.7%;其次為觀葉與觀姿類植物,觀干類植物最少為3種。其中兼具多種觀賞特性物種有16種,如絳桃既可觀花也可觀葉,構骨既可觀葉也可觀果,結香既可觀花也可觀姿等。
四、討論與建議
1.因地制宜、美化環境,配置多樣化。三峽大學校園植物的配置體現了“因地制宜、美化環境、構建生態型校園”的設計思想和原則。按照不同的地形特點、植物生態習性、園林布局及人群活動的特點等進行合理配置,綠葉樹種與觀花、觀葉、觀果的樹種及孤植、叢植、花架、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了各種校園景觀。本文調查結果表明三峽大學灌木類植物最多,為59種,喬木類植物與草本地被類植物種數相當,藤本類植物最少。其中雙子葉植物最多,占總種數的76.1%,表明三峽大學校園植物種類多樣,不僅豐富了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科研的素材,同時在美化校園環境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調查發現有45科僅有1種植物,占總科數的59.2%,建議今后在現有的基礎上補充一些同科其他植物,進一步豐富校園植物的種類。
2.“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各有千秋。校園綠化及其景觀的設計體現了特有的校園文化,優美宜人的校園植物景觀對大學生的母校校園文化的培養以及認同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根據不同植物對四季的氣候變化的適應,同時結合校園的區域規劃,建議不同區域配置不同的植物。春季主要以花灌木景觀為主,花木與溪水相映,香氣宜人;夏季主要以濃蔭綠葉景觀為主,同時配以紫薇、美人蕉、矮牽牛、凌霄花、八仙花等觀花灌木以及紅葉李、木等少量觀葉灌木;秋季主要以秋色葉樹種以及法國冬青、火棘等觀果樹種,桂花等觀花植物,同時配以臨時栽種的萬壽菊;冬季主要以常綠樹種以及竹類植物為主,形成了不同季節不同的景觀特色。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三峽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桃花為主要植物景觀核心的“桃花節”已經成為學校的名片。
3.加強養護,合理規劃,維護校園植物多樣性,創建美好校園。雖然,三峽大學校園目前的人工植物種類有一百多種,但有部分植物種類株數較少,生長欠佳。另外,在校園建設過程中,引種樹種不適宜種植環境等現象時有發生,新栽種的成活率較低。再比如大學路兩側以及校園其他路段兩側都以樟樹為航道樹,生長緩慢,樹蔭避道效果差,導致校園主體景觀效果未能及時發揮,因此,對校園內現有樹種進行改變和引種苗木要進行論證,以保證綠化植物的多樣性,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1]。
校園物種配置的多樣性可以體現校園的文化氣息美,體現深刻的校園精神與文化內涵。校園內不同觀賞特性的人工種植植物種類的數量不一致,觀花植物最多,其次為觀葉與觀姿類植物,觀干類植物最少。因此在物種的配置上注重物種本身的觀賞特性,使得校園的植物景觀呈現多樣性,進一步增強觀賞效果。此外三峽大學校園人工綠化植物沒有實行掛牌管理,通過給校園綠化植物掛標牌,注明中文名、拉丁名、習性和功用等,可以起到服務社會、服務教學的功能,對于傳播校園植物科普知識起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景艷莉,劉芳,楊鳳軍,等.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園木本植物調查與景觀評析[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1):59-60.
[2]鄧珍琴.校園景觀設計中園林植物的配置[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7,4(2):60-63.
校園綠地知多少
學校綠地是指學校中用于綠化的土地。對學校綠地進行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學校的綠地現狀,對學校綠化工作予以評價,在此基礎上為學校的環境規劃作些具體準備工作。
綠地調查可按下述步驟和要求進行。
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的目的是要對將進行的學校綠地調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活動做到心中有數。
(1)組織準備:活動最好以小組形式進行,每組以5人左右為宜,選舉組長一名,負責小組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2)業務準備: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調查用的工具和資料,如記錄表格、皮尺和計算器等,最好準備一份學校的平面圖,作調查填圖使用。
計劃與培訓
活動開始前,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的綠地進行一次踏查,初步了解綠地調查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以便對活動作整體規劃。
(1)制訂工作計劃。對活動內容、方法、時間安排、人員分工和工作要求作出明確的要求。
(2)進行業務培訓。通過讀書、上網等方式查閱相關資料,或請老師解決有關業務上的問題,對調查中可能遇到的植物種類的識別、調查方法的使用,記錄的內容和要求等須在正式活動開始前搞清楚。
調查實施
調查實施是本項活動的重點與核心,調查內容的準確和收集信息的完備,是搞好活動的基礎。
具體內容和方法,可參照下述要求進行:
1.了解學校綠地的基本情況
對學校現有綠地以“地塊”為單位分別進行調查,并將結果記錄在事先準備好的調查表中(見表1)。
2.樹木調查
對學校的主要樹木特別是古樹名木,要按株分別予以詳細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登錄(見表2)。
3.現場填圖
用不同的顏色或符號表示綠地的類型,現場將調查結果填入準備好的學校平面圖中,形成學校綠地分布現狀圖的草圖,備用。
研究與總結
調查完畢,各組需將調查材料分別匯總,當每組只完成了學校綠地調查的部分任務時,還應將各組的材料予以統一匯總,形成學校綠地完整的調查材料,并在此基礎上就學校綠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做出最后的總結。
(1)匯總基本材料。將調查得到的全部材料填入學校綠地現狀調查統計表(表3),以期清晰地展示目前學校綠地的狀況,對調查中得到的學校綠地分布現狀圖(草圖)進一步核實后,將資料規范的轉繪到另一張新的學校平面圖中,以便一目了然地反映學校綠地分布的現狀。
(2)評價學校綠化水平。計算現有綠地面積在學校總面積中所占比例,以及學校師生人均占有綠地的面積,評價學校綠化水平。
(3)了解學校綠化過程及其經驗和教訓。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通過訪問相關人員和實際調查,了解在以往的綠化過程中是否有因施工在樹旁挖坑、淋石灰、熬瀝青、埋管道等毀壞樹木和花壇、草坪等的情況,了解以往和目前在學校綠地管理上存在有什么問題,有些什么經驗。
(4)為學校綠化進言獻策。在前述工作的基礎上,小組和個人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學校綠化問題進言獻策,為學校綠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心智和力量。
拓展與延伸
我們為學校繪藍圖
有了對學校綠地調查的基礎,即可以開展以“我為學校繪藍圖”為中心內容的校園環境規劃活動了。活動中要求進一步發揮創造力,集思廣益,力爭把對學校的熱愛和對遠景的憧憬編織到各自的設計方案中去。
明確指導思想
進行校園環境規劃,首先要明確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這是搞好環境規劃的基礎,具體實施時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整體觀念。進行學校環境規劃,要把學校的教學區、行政區、生活區、運動場和其他附屬設施(如校辦工廠等)的綠化統一進行規劃設計。學校是教育單位,綠化校園,改善學校的生態環境,是為建設優美的教育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學校各功能區的規劃應各具特點,但又要使各部分相互協調,把綠化環境的工作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長遠計劃。
(2)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理環境不同,學校條件各異,對學校規劃和設計,必須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例如,樹種一定要選擇那些適合本地生長的適生樹種,如東北、內蒙古地區可種一些耐寒的白樺、山荊子、花楸等樹木;華北地區可以楊樹、國槐、梧桐、銀杏、松柏為主;南方各省則以選擇水杉、雪松、銀樺、香樟、桂花、玉蘭為宜。對規劃中使用的其他材料,也應盡量做到就近取材,力爭少花錢,多辦事。
(3)藝術性和實用性統一。學校的環境規劃,還要努力做到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例如,對樹種配置要因各功能區而異:教室、禮堂等教學區,宜用樹姿優美,又有一定科學價值的喬木,定植點要離建筑物遠一點,以不阻擋教室的光線為宜;在建筑物之間的開闊地,可以選植各種樹形美麗的喬木、半喬木和木本花卉,如薔薇、月季、連翹、溲疏、石榴、榆葉梅、木芙蓉等。南方的學校還可以栽植幾叢勁竹,在茂木修竹之間點綴些木椅、石凳,既便休息,又宜讀書,還可以烘托學校的文化氛圍。
在生活區、行道旁和運動場周圍,可選擇速生、遮陽效果好、樹冠整齊、冬季落葉的樹種。在建筑物周圍、大門兩側或分隔道路時,可選常綠樹種,如女貞、冬青、枸骨、黃楊、側柏等綠籬種植,這些綠色植物可以成行種植,并結合修剪做成短墻或各種造型。在建筑物周圍的空閹地區和來往于建筑之間必經之地,可以設置花壇,花壇用磚、石、水泥構成各種形狀,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于其中,如虞美人、矢車菊、龍頭花、一串紅、翠菊等,通過調整播種期等方法,延長畫壇的花期,盡量做到鮮花四季開放。
(4)實現學校特色。在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結合綠化、美化工作,建設地理園和種植園:選擇適當地點,仿照自然景物,堆疊成一定造型,其間選擇不同種類的植物,形成植物展示小區,為學生提供熟悉各種植物生長特性和生態習性的條件。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山區采集各種巖石,堆疊成崗巒、峽谷、峭壁、孤峰等山水盆景或建立大型的巖石標本園。
為了使植物引種和栽培與教學緊密結合,更好地普及植物學有關知識。校園里的各種植物最好都能掛牌,牌上注明植物的名稱、學名、采集地點或原產地、引種年代、經濟用途和生長習性等內容。
研制校園環境規劃
學校環境規劃以學校現有條件為基礎,在不改變目前學校主要建筑物的前提下:對學校綠化和美化提出意見和建議,并要求將具體的內容落實到“學校環境規劃圖”上。
校園環境規劃由小組完成后,還可以進行評比交流,選擇較好的方案供學校領導參考。
活動課程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獲得直接經驗和即時信息的載體,學生通過活動載體,獲得經驗及有關信息,促進生物科學素質的提高。生物活動課程的內容直接影響到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科學地選擇課程活動內容有效開展活動是關鍵。我校生物組省級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有效開展生物活動課程的研究”在2009年12月開題,在生物活動課程的內容上做了一些探討。在此基礎上就活動課程內容的選擇原則談談自身的認識。
一、動手第一的原則
活動課程強調活動性,應區別學科課程。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情感上的愉悅,在活動中收獲知識和技能,同時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在活動中得以顯現和培養。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意義不同,學科課程應以系統的基礎知識為主,盡可能地結合實際;而在生物活動中,應以實踐活動為主,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實踐活動的最大意義、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就在于此。在生物活動課程中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動起手來,在動手的過程中勤于動腦,最終解決問題,得到答案。動手第一的原則并不是只動手而不動腦,而是在動手的基礎上動腦。例如,在這次的實踐活動中有一項“自己動手種蔬菜”的活動。教師先把在那個季節適于種植的各種植物種子發給小組成員,我們在4月份把白菜、芫荽的種子發了下去,讓學生在家中用花盆分別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記錄、并成下面的問題:
1.為了讓種子早點萌發,你有哪些方法?
2.為什么有的種子不萌發呢?有多少種子萌發了?
3.白菜、芫荽種子萌發率是否相同?為什么?
4.探究光照對白菜、芫荽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在種植中通過對第一個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明白種子萌發的外總部條件即水分、空氣、溫度;通過對第二個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明白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即種子的胚必須完整且活著,以及萌發率的問題;通過對第三個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明白不同種子的萌發率可能不同;通過第四個問題的探究,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科學設計的一般原理,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四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由易到難的梯度,問題的解決需要動手實踐,而在動手第一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收獲了知識、鍛煉了技能、培養了思維。
二、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原則
活動內容的選擇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活動地點、活動時間、活動人員都將會成為重要的限制因素,所以因地、因時、因人制宜是必要的。
因地制宜需要教師對校園環境包括校園的植物、常見昆蟲、鳥類和生態較為熟悉,對校園的周邊環境、附近的生物資源也應了解,以便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十中校園內草本植物的調查”、“校園內麻雀的生活習性的觀察”、“校園內,捉螞蚱”、“改善校園生態環境的幾點建議”、“秋冬季節,我們一起采集校園內的植物果實”等活動都可以選擇在校園里開展,如果教師對校園環境不熟悉,這些活動很難開展。生物活動也可以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到蔬菜基地、制污工廠、環保部門去參觀。如“和平廣場綠化布局的考察”、“參觀合肥植物園”、“參觀合肥野生動物園”、“大蜀山的生態考察”、“參觀合肥垃圾處理廠”等內容也要求教師對學校外的環境、生物資源較為熟悉。
因時制宜是必要的。生物生長發育有季節性的特點,活動內容應抓住有利時機安排,如春天適合植樹、種花草,觀察青蛙的發育;夏天適宜各種野外考察活動;秋天利于采集昆蟲標本,制作葉脈書簽;冬季適宜觀察生物如何過冬等。本學期我們學校生物科技活動小組計劃開展的一項活動是在春季、在春暖花開5月份,內容是“蝴蝶的生活環境的考察及蝴蝶的采集、制作”。
因人制宜的原則要求活動內容還要考慮學生的愛好、年齡特征及知識基礎,內容的深度、廣度及份量都要適當,避免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學校活動課程設計,應隨學生年級水平安排活動課程,選擇不同性質、不同難度的活動。“合肥市區酸雨情況的調查”這一活動很有意義,通過該活動可以監測大氣污染(二氧化硫污染)的程度,但是該活動調查時間較長學生難以堅持、調查所用的儀器如酸度計學生較難掌握,所以選題雖好但開展效果卻不理想。
三、有趣、多樣原則
活動的內容應盡量選擇那些有趣些的、生動些的,形式上要多樣化,力求多變、避免單一。確定這一原則是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的。學生處在求知欲旺盛、貪玩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轉移的階段。如活動內容單一乏味,必然會降低其興趣,影響活動質量。為了學生更好的參與課程活動,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和學校的實際條件去選擇題目或自定題目,在征得教師的同意后,把題目確定下來,從而兼顧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如有的學生提出增加制作生物小工藝品的活動,我采納了建議并建議開展“校園草坪植物中蒲公英種群密度的調查及影響種群密度的生態因子的研究”這一內容,當時學校正舉行“三小”活動,我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向大家展示自己。
學生在一天之中,相當長的時間在學校內,許多學生對校園內的綠化植物很有興趣,但是卻不知道有些植物叫什么。合肥十中是國家級綠色學校,校園綠化植物很多,校園綠化建設是典型的“喬――灌――草”立體綠化結構,喬木、灌木、草本很多,有一些學生常見和熟悉的植物如梧桐、雪松、冬青等,也有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如楓楊、烏桕、合歡等。于是我們開展了“合肥十中校園綠化喬木的生態調查”的活動,在教師的帶領下,生物小組成員帶著紙、筆、卷尺、繩子等一一記下了各種植物的名稱、特征,并測量了部分喬木的樹圍、樹高,丈量了草地的面積,最后統計了植物的種類和數量。調查結束后要求學生撰寫有關合肥十中校園綠化植物的調查報告。有的學生在調查報告中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如學校因為校安工程的改造造成部分裸地的出現,裸地的邊緣生有諸如香附子、狗尾草、車前草、趴埂草、馬唐、稗草、蒼耳等荒草。學生建議裸地上種植草坪,還有操場周邊栽種白楊、白樺樹等喬木。也有的指出校園的樓面、墻面沒有豎直綠化,沒有“空中花園”(樓頂也缺少綠化)。搞豎直綠化不但不占用土地,還能增加綠化面積。樓頂種植草坪不但能增加綠化面積,更重要的是讓頂層的學生在炎熱的夏季免受高溫侵襲之苦。這些建議都是建立在認真調查和思索的基礎上的,很難想象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活動會提出如此詳細的內容,這些建議無疑對十中的綠化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的情感,活動中也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的內容還可以選擇觀察活動、參觀活動、采集活動、科學實驗活動等等,可將這些活動交叉進行,這樣就避免了單調,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之火才常燃不息!
四、靈活機動原則
活動課程要求教師根據各年級生物學課程內容、教學和學生的興趣,以及開展活動的條件,由大家共同確定活動內容。此外要科學擬定活動計劃表,包括活動時間、內容、地點、準備工作及負責人等項目。但是在實施活動計劃時,可能又有一些變數,如實驗儀器損壞、實驗材料短缺、活動地點無法落實等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而不必墨守成規,當活動計劃瀕于流產之際,可積極采取補救措施,如確實無法實施,要遵循靈活機動原則,及時調整或更換活動內容。
以我們生物活動小組的一次活動內容的更換為例。當時,按照計劃應開展“合肥地區酸雨的調查”這一活動,但實驗所用的材料如精密PH試紙、以及其它的測量儀器如酸度計缺少,其它的代用材料一時無法尋覓,所以難以開展。恰好這時學校為了基建砍伐了數株大樹(有梧桐、榆樹、側柏),又拉來許多木材(松柏較多),我想這不正是觀察植物莖的結構、年輪的好機會嗎?于是我和大家商量臨時該為“木本莖的結構和年輪的觀察”,在活動中我提出如下的幾個問題:
1.請回憶莖的結構并仔細觀察,指出木本莖的各個結構。
2.仔細觀察莖的橫切面,指出春材和秋材并數數年輪有幾圈?
3.為什么有的地方年輪圈較窄,有的較寬?想一想這與環境有何聯系?
這次活動中學生觀察的很仔細,當他們知道這些已被砍伐的高大樹木已經風風雨雨三十幾年的時候,都不禁惋惜起來。這樣在不經意中滲透了環保教育。
以上有關生物活動課程的選擇原則,結合了本學期實踐活動的一些體會,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如:個別活動計劃的內容要求過高、準備工作趕不上、學生可利用的時間不足、缺少活動經費等,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活動中加以考慮。
【參考文獻】
[1] 吳惠青、董閨聰. 對活動課程的認識與實踐[J]. 課程?教材?教法,1997,(01).
[2] 孫寬寧. 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關系簡論[J]. 課程?教材?教法,1997,(01).
[3] 肖平. 初中生物活動課程活動方案設計要求初探[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01).
綠色家園建議書1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在這美麗的校園中學習,為我們美好的未來而努力時,相信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渴望有一個干凈的校園,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綠色,渴望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環境教育是提高我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之一,建立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校園,這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們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為了增強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讓校園、班級環境更加整潔靚麗,有利于創建綠色和諧的校園環境,我們“校園環境志愿者”活動小組懇切地向師生們提出如下倡議:
1、樹立綠色文明觀念,自覺關心環境狀況,把個人環保行為視為個人文明修養的組成部分。
2、不亂扔垃圾,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不隨意采摘校園的一草一木,愛護公共綠地。
3、愛護儀器、設備和公物,使設備始終保持完好狀態,盡力減少損壞維修。
4、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減少水污染;節約用電,做到人走燈滅,光線充足時不要開燈,避免“白晝燈”、“長明燈的情況發生,微機室電腦用后及時關機
5、節約用紙,盡量少用餐巾紙,草稿紙等盡量兩面用。
6、生活節儉,不隨意浪費糧食,不剩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7、盡量少用塑料袋,盡量少用一次性的紙杯、塑料杯。
8、從我做起,號召全校同學樹立環境意識,為創建綠色和諧校園出自己的一份力。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節約,父母老師也再三強調環境的保護,讓我們義不容辭地承擔各自的使命,樹立環境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共建環境友好型的和諧校園而努力
綠色家園建議書2同胞們睜開眼看一看吧!那個曾經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地球母親,現在變得千瘡百孔,她那件晶藍色的薄薄紗衣已變得破爛不堪。這一切都是我們人類的所為呀!我們的母親她正在吶喊救救我救救我!
現在污染處處都有,就先說近處—我的家鄉。這里有各種工廠,他們都只顧眼前利益竭澤而漁,把沒別處理的污水、垃圾物、有污染的空氣,毫不猶豫的排放出來,不顧大家的感受,污水排流到田地莊稼都受到了污染,吃了都會中毒,不僅給農民造成了經濟損失,還威脅到大家的身體健康。
你說他們可惡不!原先像藍寶石一般的天空,受到了那些空氣的影響,百年的渾濁不堪,像蓋上了一層灰面紗。而我們呼吸了那些有污染的空氣會得好多疾病,給我們造成痛苦,這都是那些只為了利益而不惜違背自己良心的人造成的,他們都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現在的利益,不做長遠打算,最后遭殃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所以醒悟吧人類,我們深知地球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地球的。
是地球這位母親哺育了我們,是他給了萬物及人類生命。所以我們有著深刻而緊密的關系,我們與世間的萬物相依相存,地球早已是我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就想出生的嬰而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
請于綠色快樂擁抱,與健康和好如初。
綠色家園建議書3地球是我們人類、動植物生存繁衍的大家庭。可是現在,地球已經不再是那個潔凈而美麗的地球了,它正變得千瘡百孔,遍體鱗傷,正在獨自地哭泣著,不知向誰述說自己已面臨的不幸。
人們現在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肆虐的傷害著破壞著地球,人們早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只看到了好處,竭澤而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只有等待著滅亡,所以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吧。
現在原本碧藍的天空像蒙上了灰面紗,清澈的湖水變得渾濁不堪,土地遭到嚴重的沙漠化和污染。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臭氣。現在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惜破壞環境紙廠把廢氣排放到空中廢水不經處理的排放到莊稼地里河流里。黃河一直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近年來黃河水土流失、斷流、污染等生態惡化狀況令人觸目驚心。西部地區是如何一個生態惡化的情形?黃河又是怎樣一種生命進入倒計時的窘態危境?人為生態的惡化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可怕的速度導致了自然生態超常的`惡化呢?連養育我們人類的文明古河都這個樣子了難道人類不愧羞嗎。地球這個生命的搖籃,這位人類的母親,她無私的滋養著大地上的生命,包括動物植物,還有人類。我們只是萬物中的一個群體,誰也沒有權利,也不可能擁有對地球的控制權,誰也不能憑借自己的喜好善惡來對待神圣的地球。來破壞損傷它的完整和莊嚴。醒悟吧人類,不要在以旁觀者的姿態去面對了,用主人的身份保護自己的家園。如果家園被毀,那人類能獨自生存嗎。如果動物植物全被人類給殺害了,那人類又能獨自生存嗎。
不要讓人類成為地球最后一個孤單的生命。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與健康和好,與綠色快樂擁抱吧。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充滿生機吧。
綠色家園建議書4地球晚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生存資源和條件,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們地球已經傷痕累累了。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了。
人們經常把保護環境掛在嘴邊,可真正做起來卻不往往有些困難。就拿塑料袋來說,人們都知道使用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也知道國家的限塑令的要求,可是人們還是在用,我們身邊環境污染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人們大都知道廢舊電池回收不當會污染環境,但許多的時候我們卻把它們隨手一扔。
另外,我們周圍浪費資源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常常忘了關水龍頭等,為此根據實際情況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市民收聽、收看關于保護環境的節目,閱讀環保知識讀物,討論環境保護問題,與破壞環境的現象作斗爭。
二、倡導市民節約紙張,節約糧食,節約有水,節約用電,節約燃料,共同節約我們有限資源。
三、把損壞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長使用期,多使用循環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紙制品。
四、設置專門回收部讓垃圾及時回收并合理利用。
五、引導市民購買有環境標志和綠色標志的物品,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使用會破壞臭氧層的物品。
六、保護野生動物,不采摘花朵,不砍伐樹木。
我們共同,一定會創造一個美好家園!
綠色家園建議書5尊敬的吉化物業小區業主及住戶:
自吉林石化公司開展小區整治以來,物業公司在所轄小區內全方位覆蓋了草坪、植物及花草。迄今為止,小區的綠化在物業公司和廣大住戶的共同努力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樹木增多了,也長大了,小區內綠意蔥蔥,小區的綠化環境是越來越美。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小區損綠、侵綠行為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綠地景觀和環境。
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為把小區美化得更好,吉化物業公司特向全體業主及住戶發出“愛護小區綠化、共創綠色家園”的倡議,希望得到大家的響應。
1、愛護小區一草一木,大家都來做小區愛綠、護綠的宣傳員;
2、遵守小區公共管理規定,不踩踏草坪,不攀折花木;
3、樹立和倡導綠色文明意識,自覺保護生活環境。
不在小區綠化帶里亂丟垃圾、紙屑、果殼、煙頭,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4、在小區內遛狗時,拴好繩,防止小狗跑到綠色草皮中排泄,小狗糞便請及時清理;
5、看到損綠、毀綠等不文明行為時,請主動勸阻制止,或及時向物業站反映;
6、積極參與小區內的綠化養護活動,配合物業站做好小區的綠化養護工作;
7、請勿擅自改變公共部位綠化,請勿以個人喜好擅自改變“自家門前”的公共部位綠化,如果確實長勢不佳需要改進的,請先聯系物業綠化部門,由綠化人員施工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