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5: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生品德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素質教育是90年代提出來的教育概念,它是相對于“應試教育”而言的,過去的“應試教育”抹煞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導致學生負擔過重,影響了身心的健康發育。素質教育則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的發展,自從這個教育概念提出后,現在已成為時代的口號,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新目標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其內涵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因此,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和培養對個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大學生素質結構的基本內涵
1.1基礎素質
基礎素質是所有學生共同具有的,其內容構成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在程度上會存在些許差別,具體而言,大學生的基礎素質包括品德、文化、體質和能力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方面的。首先是思想政治品德,它是學生素質結構的主導因素,因為它決定著大學生自我發展的方向性、目的性和社會行為的自覺性。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社會、民族的中流砥柱,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大學生必須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尊心;其次是道德素質,要具備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民族的素質,樹立正確的思想觀、政治觀和人生觀,全心全意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盡自己的努力。第二,文化科學方面的。這是作為文化人的大學生所共同具有的,首先是基礎文化科學知識,包括科學、文化、自然、地理、歷史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其次是個人在社會生存交往的工具知識,比如語言知識、理工科知識及計算機等科技知識。第三,體質方面的。大學生需要具備身體健康、衛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識,要具備體育鍛煉方面的基本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并養成良好的用腦習慣。第四,能力方面的。這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自我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從事非復雜性勞動的能力,以及吸收選擇與生活有關的信息方面的能力等等。
1.2專業素質
大學生的專業素質主要表現在知識、能力和方法三個方面。第一,大學生需具備本學科專業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和綜合交叉學科知識三大領域知識,對本學科的知識要深入掌握,對其他學科的知識要求涉獵面廣。除了本學科專業基礎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可選擇文化藝術類課程或是對日后踏上社會崗位有幫助的的課程。第二,專業能力方面。大學生的專業能力由三個層次組成:首先,是一般能力,包括閱讀、信息資料的搜集查閱、書寫、社會觀察、運算等能力,這是所有大學生必備的基礎能力;其次,是運用專業學科知識解釋或解決一般性問題的能力,比如理工科學生的實驗能力、科研能力,文科生的社會調查能力、管理能力、設計能力等;最后,是創造能力。也即是學生在整合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創造性加工的能力,創造能力是較高層次的能力,需要學校加強對學生創造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第三,方法方面的。方法是連接知識與能力的橋梁,方法決定了學生獲取知識的多與少及獲取的程度,工作成效及科研成果如何都跟方法有一定的聯系,通過采取正確高效的方法,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幫助獲取正確的方法。作為大學專業素質組成部分的方法,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即是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是科研方法,三是思維方法和方法理論基礎,方法作為創造欲發展的中介和手段,大學生必須得具備。
1.3心理素質
大學階段是人的思想、創造力上升的階段,也是品德、信念、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大學生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首先,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超強的記憶力、較強的創造思維和邏輯思維。其次,要具備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社會情感;再者,要具備抗挫折能力,堅強的意志,客觀理性看待各種社會現象,正確看待成長路上的成功與失敗;最后,遇事要學會沉著冷靜思考,切忌沖動、情緒化,采用極端方式解決矛盾。以上這些都是良好心理素質結構所該具備的,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質的自我培養。
2.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方法途徑
2.1將素質培養滲透到教學活動中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將素質培養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融合進去,改變過去教學活動只重視科學文化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的做法,構建起以素質為核心的教學目標體系,并圍繞素質培養來制定培養的規格要求和模式,以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認知發展和身體發展,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2.2改革教學內容結構體系
素質培養不能獨立出來成為一門課程,而是要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改革教學內容結構體系。教學課程的設計要以素質培養為目標,要能夠有助于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基礎素質的形成,因此,需要設計出綜合性強的體現現代科技、人文發展的新型課程,以全面培養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除了基礎專業課程外,可以重點開設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語言、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課程,以強化對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此外,在教學實踐中,還要開設邏輯推理、寫作、公共關系、領導科學、組織行為等類別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統計分析、人際關系處理及組織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
3.結束語
素質教育本質上發展教育,大學生素質結構的培養是一項多方位、多層次、開放性的工作,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理念,以社會的發展要求及學生個體的發展要求來將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活動中要將素質教育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并通過改革教學內容結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改善教學方法等途徑來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體育教學是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體育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鍛煉大學生的意志品質,為大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文化活動的日益豐富,大學生的運動方式也出現了多元化,由此引發了大學生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模式的變化。所以,必須要加強高校大學生德育知識的滲透,提升大學生的德育素質。體育課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除了能夠教給大學生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能夠促進大學生德育素質的發展。
一、體育與德育的關系
(一)體育是進行德育教育的載體
體育是德育活動進行的載體,不管是進行文化課程學習還是進行實踐鍛煉都需要有一定的體能作保障。因此,學生要鍛煉出一副良好的體能,才能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體育教學活動雖然需要良好的體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多樣,不同的體育運動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徑運動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耐力,發揚堅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再比如,一些集體性的球類運動,需要團隊成員不僅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還要有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團體功效;對于體操等一些技能性較強的運用項目,能夠培養大學生謹慎、沉著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們說體育是德育教育滲透的載體。
(二)體育是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個性的有效途徑
首先,體育能夠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精神風貌,體育是一項高尚的文化娛樂活動,很多學生參加體育學習的目的之一是鍛煉身體,另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讓學生養成吃苦耐勞、不畏D險、不屈不撓的精神;其次,加強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能夠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上進心和集體主義感,實現大學生思想品德和個性的發展。
二、德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途徑
(一)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體育規則的意識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體育教學中也是如此。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遵守體育規則的習慣是體育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精神能夠長久傳承下來,主要是由于體育規則發揮了重要的功能。一個團隊能夠成功也是由于團隊成員能夠遵守團隊規章制度,在進行一切行動之前將團隊利益始終放在首位;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體育鍛煉,不私自脫離團隊進行鍛煉,且按照老師的要求在規定的場地進行鍛煉;另外,課程結束之后還要按照規則將體育器材隨時借還,方便下次使用。教師只有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了嚴格要求,才能培養出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為高校大學生以后走上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德育滲透過程中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實現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教學計劃。另外還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比如,對于一些耐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磨練他們的意志,讓他們在練習障礙跑步教學中將欄架看成前進中的困難,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鍛煉學生的自我挑戰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在德育課堂滲透過程中加入一些集體性的游戲項目,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在德育教學滲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師要將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進來,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力爭上游,奮勇拼搏的競爭精神;此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團隊要擰成一股繩,為集體爭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獎勵政策,對于在競賽中勝出的一方可以給予精神上的激勵,讓他們嘗到勝利的果實;對于失敗的一方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戰勝困難。
(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在高校體育課堂上,學生在體育課上要學會同他人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使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夠得到發揮,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這種精神使得團隊的成員能夠積極發揮個人的優勢,并且對成員不足的地方進行互補,充分調動各個成員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默契的臺作方式,推動整個團隊的成功以及團隊創造性過程的發展。可以安排一些團隊活動如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跑等集體性的體育竟賽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長此以住,學生通過融入集體來感受團隊,感受團隊的成敗帶給自己的快樂和難過,從而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個高效的團隊,全體成員必須要緊密配臺,只有團隊成功了個人才能成功,個人與團隊其實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師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發揮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調查顯示,高校體育教師的德育水平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德育水平。教師作為高校體育德育滲透的主體,必須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還有具有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豐富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當前,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體育教師也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滿足學生不斷增強的需求,才能夠在面對新問題、新情況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才能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的體育教師隊伍,使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發揮最大功效。
三、結語
總之,德育教育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還能夠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人才,實現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藝雄.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J].科教導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原則及實現[J].亞太教育,2015,(18).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105-01
新時期,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S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發展并適應新形勢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大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這使高校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質處于普遍較低的狀態。
一、開辟網絡思政新陣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微博、論壇、QQ、微信等網絡工具進行交流,高校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所言所想,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的網上輿論引導工作并重點關注了解后續過程,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1]開辟網絡思政新陣地,在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條件下有效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圍,同時能提高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思想出現問題的大部分大學生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心理咨詢的理論知識和對策方法解決和回答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中及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穩定學生情緒并緩解他們的壓力,為培養人格健全和心理素質良好的現代大學生提供基礎條件。高校建設心理咨詢平臺,并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為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有利于大學生正常開展學習和生活活動,同時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2]
三、加強校園思想文化建設
校園思想文化是影響大學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學校通過其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和制度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學校獨特美好的物質文化能起到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的作用。校園精神文化是學校長時間內形成的一種群體文化,它能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品德。高校內教學科研及課外文化活動、組織管理及后勤服務活動對低俗消極文化及各種腐朽思想起到抑制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社會實踐中開展教育
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國情、增長才能、培養品德,增強奉獻社會和培養責任感的主要途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方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勢而行。高校傳統的課堂上封閉式教育不再適應新時期社會變化和發展的需求,現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傾向于開放性教育[3],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從課堂走出來到社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
五、構建三位一體的育人機制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家庭教育是人出生后最先接受的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學校通過指導家庭建立對學生健康成長有利的教育環境,發揮家庭教育雄厚的優勢和潛力。同時,學校還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習慣,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強大合力,共同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家庭和社會關系的和諧,是創建和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4]
參考文獻:
[1]謝志芳.利益網絡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江蘇高教,2002.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它對于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隨之發生變化,傳統的誠信觀念正在遭受破壞,社會誠信危機出現。在社會誠信危機的洶涌潮水面前,大學校園這片凈土也未能幸免于難。雖然從主流上看,大學生的誠信素質普遍較高,整體誠信評價也普遍較好,但是目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卻不容樂觀,大學校園里誠信缺失現象頻頻出現,而且有著加劇之勢。
大學校園之所以出現不能令人滿意的誠信現狀,既因為社會誠信危機的不良影響,家庭教育的偏頗,又因為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自身道德修養的欠缺,更因為學校道德教育的不力。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當一個社會對現實的道德狀況不滿意時,它首先應求助于教育。可見,作為大學生的直接培養和教育者,學校對當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改善大學生的誠信現狀,學校首先應給力。
一、學校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不力表現
1.學校德育觀念存在認知偏差。
有學者認為,大學的真正成就是使大學生個人在道德與精神上得到完善。人之所以立,德為其先,大學生的第一要旨是學做人,而做人必須先立德。立德必須以誠為本,以信立身。大學生之所以出現不能令人滿意的誠信現狀,有眾多復雜的原因,但學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學校德育存在著將道德認知當做道德行為的認識偏差,把德育的主要任務定位于道德認知能力的培養上,認為只要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概念講給學生聽,學生就能獲得相應的品德。實際上,學生從接受思想道德觀念到形成道德品質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必須經過學生自己道德思維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形成,學生的道德素質才有可能形成,否則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很多學生能夠背誦大量的關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概念,而在道德實踐中卻表現出不講道德。誠信品質的培養是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統一,道德認知要通過內化為道德情感,再通過道德情感外化為道德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影響因素,因而在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是不能簡單地畫等號的。
2.學校德育內容陳舊、方式方法簡單。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一般多按照傳統的道德要求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不能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只關注道德規范本身,教育方式方法過于簡單,教育內容陳舊且缺乏針對性,缺乏能體現當前時代特色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素質,諸如誠信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
(1)重“教”輕“育”。
“教”只是傳授知識,“育”則是培養健全人格。誠信教育是一種價值引導,是一種道德規范的學習。德育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并掌握為人之道。目前高校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往往是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來進行的,將誠信教育限制于狹小的課堂教學空間,遠離了學生的生活世界。講授時重在知識的傳授,這些知識以理性知識為主,試圖在“認知積累”和“規則傳承”中造就個人的誠信品質,使得高校的誠信教育遠離了大學生集中生活的校園環境,走向了“科學化”。這種誠信教育,只能使誠信停留在認知上,忽視了誠信的體驗、實踐和反省,使誠信教育走向了“科學世界”,而遠離了“生活世界”。
(2)重灌輸輕引導。
目前高校德育方法仍然停留在原理的灌輸、規則的闡述上,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將誠信教育等同于誠信知識的積累、誠信規則的傳承,試圖通過對誠信規范的強制灌輸和全盤接受造就個人的誠信品質。這種理性化的教育過程,使誠信教育脫離了大學生的“生活世界”。
3.教師失信行為的影響。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及社會角色決定了其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經驗告訴我們,學生無時無刻不在留意教師的每一句話,并把他所講的話和他的舉止進行著對比,在教育的名詞后面學生時刻想著一個活生生的榜樣。”可見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影響的深遠。目前高校一些老師經常做出一些不誠信的行為,這對大學生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教師言行不一,不注重維護公平、公正的誠信氛圍,如改作業發現抄襲現象佯裝不知,對考試作弊現象予以包庇等現象使大學生對誠信教育產生了抵觸情緒。
二、學校對大學生加強誠信教育的途徑
學校德育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作為個體發展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在促進人的素質方面,特別是思想品質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采取各種措施并應用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強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的學校誠信氛圍,從而幫助大學生形成誠信品質。
1.更新德育觀念和方法。
現在學校的德育方法多采用灌輸法。柯爾伯格認為灌輸既不是一種傳授道德的方法,又不是一種道德的教育方法。“教育畢竟不同于灌注香腸,只需朝里面灌滿各種現實規定性即可了事”。①可見灌輸的方法不是一種好的德育方法,但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拋棄這種方法。一方面,我們可以堅持必要的正面教育灌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認識,為學生已經形成的品德意識轉化為品德行為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注重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均衡發展,在教育過程中除曉之以理外,更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投身實踐,促使他們的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轉化。
2.積極開展誠信教育的實踐活動。
“道德不僅僅是知識,還是情感、意志和行動,所以單靠講授與聽講是不能完成道德學習的全部任務的”。②僅僅對大學生進行理論上的誠信教育是不夠的,這只是一種表面形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只是讓學生記住一些道德的概念而已,其實學生是非常厭惡這種說教式的教育的。道德教育的目標不是道德概念的記誦,實踐已經證明,社會實踐是培養大學生道德品質的熔爐,是增強大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和道德修養自覺性的有效途徑。道德教育應該區別于一般學科教學的教育,教育者不能只注重于說教,應該要求學生付諸行動,讓學生形成言行一致的習慣,只有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行動,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才能使學生的誠信教育起到實效。高校應該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經常性地開展一些誠信教育的實踐活動,如觀摩有關誠信方面的電影、名人訪談、名家講座、征文、辯論等。
3.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修養。
教育應該以教育者完善的人格為基礎,為人師表是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應該體現的道德要求。“學高方可為師,身正方可為范”。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不僅要在學術上有造詣,而且在人格上也應有感召力,這種感召力較之學術上的影響力更為重要。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教師應該以身立教,以德育德。同志曾說:“大學的老師要做傳授知識的‘經師’,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師’,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去影響和培養學生。”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完善自身道德修養,在學生中發揮榜樣人格的作用。在平時要做到不欺騙學生,及時兌現對學生的承諾,鼓勵并傾聽學生的真心話,不和學生之間搞金錢交易,等等。
4.營造校園誠信氛圍。
德育環境的實施對學生品德的影響在本質上是一種“無聲教育”、“隱形教育”,它依靠環境育人的一些特殊功能對學生的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作用。“大學生誠信教育與管理要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并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與其工作結合起來,做到資源共享、載體共享、形成合力”。③誠實守信的文化氛圍可以為大學生遵守誠信提供精神動力和支持。例如在校園內規劃誠信教育專欄,在公共場所適當的位置設置誠信格言、警句牌;利用校園網、校報、廣播等校內新聞媒體,加強對誠信的宣傳。大學生是使用網絡頻率較高的群體,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網絡對塑造大學生的健康人格提供了有效途徑。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在網絡上宣傳誠信、弘揚誠信,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監督,強化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人格。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成員中思想素質、文化水平都相對較高的知識群體,他們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們的誠信狀況,不僅直接關系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而且關系到中華民族未來的素質。值得欣慰的是,大學生的誠信缺失現狀已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普遍關注,也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重視。學校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擔負起應盡的責任。當然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參與和合作。
注釋:
①魯潔著.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②檀傳寶著.學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37.
③陳春琳,薛勇.塑造健康人格視角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2:134-136.
參考文獻:
[1]魯潔.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魏昕,博陽.誠信危機——透視中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修訂版.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則,有計劃地進行組織、協調、監督和實施,促進教育對象思想道德素質發展的各種實踐活動的總稱。德育管理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它既具有教育屬性,又具有管理的屬性。改革開放以來,高校德育管理有過許多嘗試性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發展,社會多元化的價值觀通過各種傳播途徑紛至沓來,不斷影響著高校學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環境和嚴峻的挑戰,形勢的發展對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掌握學生品德心理發展的動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實效。
一、品德的含義及品德心理結構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準則與規范的總和。道德通過社會輿論、教育、榜樣示范等手段逐步轉化為個體內在的道德意識,并在行動中表現出穩定的特點與傾向,這時,我們所說的外在的道德己經轉化為個體的品德。品德是個性中具有道德價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質或品德是人的個體現象,是社會道德現象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品德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經常的、穩定的特征。一個人的品德,是在社會道德輿論的作用下與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的形成與發展不僅依賴于客觀的物質生活條件,而且也依賴于人的心理發展的規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與發展的心理規律,對于培養青年優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二)品德心理結構
任何一種品德,即道德品質,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三種基本的心理成分。這三種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這幾種心理成分得以相應的發展時,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說來,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關系是這樣的: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礎,而道德情感又影響道德認識的傾向性。道德行動是在道德認識與道德情感的指導與影響下,通過一定的練習而形成的,同時道德行動一旦形成又可加強道德認識,鞏固道德情感。
二、大學生品德心理的特點
(一)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有待提高。
大學生的道德認識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主要包括道德觀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確立和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三個環節。對于大學生來講他們己經掌握了知識性的道德概念,能較深刻地理解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道德觀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當今處在社會大變革時期,道德領域出現了一種很混亂的局面,道德觀、價值觀的多元化使社會失去了權威的道德準則;道德功能的異化與講道德吃虧的現象,動搖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做人必須講道德的古訓,人要不要講道德在一些大學生中成了一個疑問。社會上一些人包括某些黨員和干部,拋棄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誕生的“金錢至上”、“唯利是圖”、“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奉為跟上時代潮流的人生哲學,他們處處損公肥私、損人利己、、不講信用,道德嚴重失范,導致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美丑混淆,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現實生活中道德失范與講道德吃虧的現象強烈地刺激著當代大學生,復雜的道德環境使他們產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發生了動搖。
道德信念是對某種道德規范正確性堅信不移的程度,從而愿意在實踐中加以貫徹,并主動維護。大學階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道德觀念明確,在經過個人或集體經驗證實后,就轉化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會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動,主動將道德知識轉化為支配自己行動的準則,從而保證道德行為的堅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學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應用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自己和別人言行時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的中介度量。道德認識只有與道德情感相結合才會產生道德動機從而推動道德行為。大學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認識基礎上產生,并隨著道德認識的發展而發展的。常言道:“知之深,愛之切。”一個人的道德情感制約于他的道德認識水平。
大學生的道德情感波動性較大。大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關心祖國的前途與命運,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義務感;他們思想單純、活躍,對客觀事物反應敏感,再加之大學又是社會信息的接受站和傳播站,使大學生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世界的變化,易受感染。
(三)大學生道德評價具有兩面性。
道德評價是個體依據己掌握的道德標準對別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是非善惡的判斷過程。大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在輿論、別人的評價、教育影響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大學生的道德判斷經歷了從“他律”到“自律”,從“對人”到“對己”,從“片面”到“全面”的發展過程,大多數大學生已能夠獨立而自覺地按道德準則來調節行為,他們的道德判斷己由自己的道德價值標準所支配,他們不再盲目服從權威,而強調公平和公正,注重行為動機,考慮懲罰應以讓犯過者認識過錯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往往落后于對別人的評價能力,他們有的是能正確評價別人行為的好壞,但卻不善于分析自己行為的是非,他們有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但他們不能嚴格地用這些是非、善惡標準來衡量和規范自己的行為。
三、根據大學生品德心理規律進行德育管理
(一)從道德需要引發道德行為的角度進行高校德育管理。
傳統德育理論將道德行為片面地歸因于道德認識,而忽視了道德需要的基礎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迅速前進的文明之一切勛績,都被歸于頭腦,歸功于腦髓的發展和活動,人們因此習慣于以他們的思想而不是以他們的需要來解釋他們的行為(自然,這些需要是反映在頭腦中和來到意識中的)一一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產生了唯心論的宇宙觀。”
心理學己經證實了,人的意志行動開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動機。具體來說,人受到刺激產生需要,需要不能滿足時,引起心理緊張,就成為尋找目標以滿足需要的驅動力,當誘因出現時就激發了動機。因此,從研究需要著手來探索學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規律的有效途徑。馬克思、恩格斯說:“個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滿足一定的、自己真正體驗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學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對象的需要作為突破口,要注意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統一,深入了解學生復雜的心理特征,支持和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豐富和發展他們的健康需要、疏導和轉化他們的不合理需要。為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須引導學生參與道德實踐,才能逐步形成個體對社會道德的接受,為道德行為的發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轉變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變單向灌輸為參與式道德實踐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柯爾柏格指出:“灌輸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學方法。”單向灌輸只能使學生將道德要求及其社會意義背得滾瓜爛熟,而不會真正成為自己的道德需要,從而具有支配行為的能力。要使大學生產生道德需要并深化為道德信念和付諸行為,一個重要條件是通過本人的道德實踐證實并體驗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大學生在多渠道多途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不但可以檢查自己己有道德認識的正確性,通過動機斗爭,達到生動的情感體驗,逐漸將社會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認識信念轉化,而且可以鍛煉和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實踐能力和實踐判斷能力,從而又促進道德意志向道德行為轉化,有利于大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為了讓大學生獲得道德實踐的經驗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應為大學生創設一些能使他們獲得實踐經驗的客觀條件。組織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就是一種很好的道德實踐。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專業性的志愿服務工作,這種服務活動的發起,組織與實施一般都圍繞著專門的項目或目標展開。例如,為大型國際和國內的運動會,博覽會,展覽會服務等。
在道德教育實踐中有時會看到有些學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卻不能付諸行動,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嚴重時拒絕接受來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比較復雜的。或者是教育內容上缺乏知識性、理論性、趣味性、情感性,沒有結合實際,不符合學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視引導,簡單生硬,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評價和處理問題時不公正引起學生反感;也可能由于個別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則,使學生產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改革教育內容,改進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導和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要在認識上引導和提高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目的與動機的認識。因為目的與動機決定著大學生實踐活動的質和量,良好的動機與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學生勇于實踐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潛在的創造精神和行為力量。
道德需要是現代德育的基礎,道德實踐則是道德需要形成和發展的根源。因此,在學校德育改革中,必須將單向灌輸的德育模式向參與道德模式轉變。構建參與式道德實踐的德育模式,是學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內容。
(三)從重規定、片面強調服從轉變為尊重道德選擇、注重道德內化進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認,依靠紀律、規章來管理學生是必要的,但同時也是不夠的。社會變革,特別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而且為人們創造了更多的價值選擇的機會,在這樣情況下,學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輸方法讓學生接受或服從一套先定的道德條文。在以“強制”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規則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種首先需要,亦無道德行為的自覺性和創造性可言。按主體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個學校德育質量如何,不能僅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確與明確,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將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個體的需要、信念,由單純服從,經過認同,達到內化,變成能主動創造新道德風尚和主動參與社會道德生活的主體。
道德內化是指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個體進行道德選擇,將客觀的社會道德要求轉化成為內在道德需要的過程。“道德內化的切入點是學生的需要”,“沒有學生對道德的需要就不會有道德內化,就不會有自主、自覺的‘真’道德行為。”
實現道德內化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啟發教育對象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應從以下二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自我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所謂自我教育是指人們通過自己內部的思想矛盾斗爭,自覺熱愛先進思想、道德規范,克服自己的錯誤和矯正不良行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轉化的控制活動。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過程。二是讓學生參與德育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從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他們處于心理的自我發展期。這一時期,大學生產生了認識和支配自我、支配環境的強烈意識,思想和行為表現出明顯的相對獨立傾向。他們一般不希望被動處于服從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參與其中。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對象,關心教育對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勢利導,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德育管理工作。讓學生在德育管理實踐中溶化對德育工作的認識,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強責任感和自律能力。我們還應該進一步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為之奮斗的高.境界。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2-0055-02
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之一。我國對高校思政教育課的地位與價值非常重視,在具體教育教學中,教育者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辛勤勞動,但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知識傳授,輕學生情感和意志的培養
大學生一般處在18歲-25歲的年齡階段,生理上已經成人,但很多學生心理上遠不成熟。在品德修養方面,他們雖然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但成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還沒有形成,這就決定了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現在,一些思政教育者往往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的東西,滿足于課堂講授,只重學生知識傳授,不去真正深入學生的思想實際,沒有真正摸清學生品德發展的規律,無法找到學生品德形成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的脈搏,有針對性地施教。
2.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中,教師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分強調自己的教育的主導性,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尊嚴,而忽視學生主體性的作用,沒有認識到人的品德塑造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大學生正處于身心高速發展的時期,在品德形成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新的、甚至意外的情況。因此,如果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就不可能針對品德形成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行為或突然出現頓悟、反省的時機,及時地采取多變的教育教學措施,做好品德的轉化工作。
3.重主觀性評價,輕客觀性評價
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課教學過程中往往從本位主義出發,為了管住學生,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制定學習、生活和衛生等各種獎罰制度,要求學生無條件地聽從自己的教導,忽視了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需求,以要求、教化取代學生品德教育,這種做法容易導致學生在品德形成過程中出現認知障礙和情感障礙。如,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會具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行為常常以逃避懲罰或追求獎賞為目的,使學生的道德水平處于低級狀態。
4.重知識的灌輸,輕行為的踐行
學生品德的形成必須要以社會認知為前提。大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道德認知并對自己的道德認知不斷地整合、重新構建自己與他人、集體以至世界的認知經驗,并通過對這些認知和經驗的不斷反思與自我評價,才能逐漸形成和發展自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準,從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但教師卻將復雜的德育過程簡單化,偏重于向學生傳授固定的道德知識,強調學習、生活和衛生等方面的規則和紀律的學習,忽視了學生對道德知識的內化,缺乏讓學生參與道德實踐活動的體驗和情操的陶冶及意志的鍛煉,使學生的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相脫節。
5.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教師對學生品德形成原因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單純著眼于學生的行為管理與矯正,遇到問題不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的多層次和多樣性,忽視了學生的內因,經常用同一模式、同一標準、同一方法來要求、教育所有的學生;不能隨時代的變化和工作對象的變化而改變教學方法,不給學生留下思想上接受和認可的時間與余地,不做深入調查研究,總是希望用三言兩語就打通學生的思想,就事論事;對照既定的規章制度,簡單定論,把對學生的品德的要求具體化為各種規章制度,并訂出違反規章制度的懲罰措施,其中不乏采用非教育方式迫使學生必須做到的內容。這使得學生迫于無奈表面上對教師唯命是從,敢怒不敢言,這種做法實際上中斷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喪失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機會。
二、改進的建議
知行統一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要求,實現從知到行的轉化是個體思想品德形成的內在機制。教育者進行思政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使教育對象做到“知行統一”。即實現從了解、掌握道德知識的一次飛躍上升到運用道德知識規范、省察自身行為的第二次飛躍。因此,努力使受教育者做到知行統一,就成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課實效性的關鍵。
1.要重視道德情感、意志的培養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聯系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的中間環節,是實現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內部條件。大學生的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它將以難以估量的力量驅使他們完成道德行為。因此,道德情感是實現大學生從知到行轉化的精神力量。正如列寧所指出的,沒有人的熱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一個人如果麻木不仁,對生活冷漠無情,就不可能是非分明,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教育教學中培養道德情感始終是大學生形成良好品德行為的關鍵。道德意志是深深地蘊涵于人內心的一股強大的內在動力。在知行轉化中,它具有驅使道德主體克服困難和障礙的作用。高尚的道德認識、強烈的道德情感、崇高的道德境界都對大學生的道德意志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大學生在履行道德行為時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常會出現一些困難,諸如思想的斗爭、外部條件的限制和阻撓等。由于大學生意志力不同,在行為上也表現出很大差異。大學生的道德認識只有在道德意志力的作用下,才能保證轉化為道德行為實踐。
2.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使外部客體的東西轉化為大學生內在的素質,實現知行統一,就必須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強調大學生的自主自動,使大學生的思想處于積極活躍狀態,主動參與到各種德育活動中,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取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大學生只有自覺地把客觀要求與影響內化成自我需要,才能達到自我期望的思想境界。這種思想境界一旦與原有思想水平構成矛盾,就會成為自我教育的新內容,成為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內驅力。所以,要實現知行統一,增強思政教育課的實效性,就應當以大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作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大學生已經成人,因此不能把他們完全當做改造和塑造的客體,把聽話和服從當做對大學生的最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各種教育、影響只有通過大學生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才能轉化為他們的自身素質,變被動接受的“要我”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因此,實現由知到行的轉化,突出大學生在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至關重要。
3.建立綜合、開放的道德評價體系
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思政教育效果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目前高校的道德評價標準單一、僵化、不合理、不科學,這必將導致道德評價失真。目前高校過分注重道德知識層面的考核,知識的獲得與占有成為評價的
全部,這種評價只簡單讓大學生掌握道德知識,忽視了大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其實道德評價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促進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需要突破原來以知識取向為單一目標的思維框架,建立一種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在內的整體性評價目標體系。
4.要加強行為訓練和實踐鍛煉
一、前言
素質教育指的是在教育的各個環節始終貫穿德智體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做一個德育結合體育全面發展的人才。體育教育作為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作為體育教師要幫助大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從而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忽視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興趣不高、參與度較低,教學效果不佳,影響了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顯得日益緊迫。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剖析,探討了體育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內容,并分析了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實施途徑,以期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內容
1、身體素質教育
強身健體作為體育的原始功能,因此,在貫徹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務必重視這一基本功能,切實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滿足大學生實際所需,幫助大學生擁有健康體魄。
2、知識素質教育
促進大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擴展其知識面,學生的終身體育成為可能,知識素質教育具體包括:體育理論知識、體育鍛煉方法、體育技能、衛生保健、競賽規則及項目欣賞等等。
3、能力素質教育
高校體育教學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顯得格外重要,體育能力作為體育教學實踐中大學生成功完成體育活動的綜合表現。
4、思想品德素質教育
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樣非常重要,幫其建立自信心,增強自強精神,完善個性品質。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1、教學目標中的體現
體育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時,需將個體教學目標與社會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體現終身體育的理念。同時,要結合大學生的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該顧及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從而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中的體現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鍛煉的方法與手段,以期實現大學生畢業后實施自我鍛煉,注重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
3、教學方法中的體現
高校體育教學方法中情境化教學法的引入,能夠實現大學生快樂地參與體育教學,同時將體育課堂向課外延伸,最大程度地發揮大學生的主動性。
四、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發展的要求
當代社會需要大學生不僅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還需具備強健的體魄、協作精神及創新能力等等,所以,為了充分適應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高校體育素質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2、順應素質教育改革需要
素質教育改革對體育教材及觀念等方面均提出新的要求,素質教育改革要求設計體育課程時需拓寬思路,體育教師需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這樣才可以保證改革的順利實施,高校體育教學著眼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大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順應了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
五、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引導教師深入了解素質教育內涵與價值,充分認識到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必然趨勢,切實增強滲透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感,著力提升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同時,需要將在校期間效益與大學生的終身受益緊密聯結,學校體育作為終身教育非常重要的環節,應該將終身體育作為指導思想,并綜合運用終身體育相關理論與方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與能力,最終養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為全面提高國民素質貢獻力量。
2、體育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體育科學作為一個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總體而言,體育教學是一個培養人的工程,所以,體育教學比其他任何學科都復雜化,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發揮主導作用。素質教育對高校體育提出的種種要求,也就是對體育教師提出的要求,畢竟更新體育教育觀念,或則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及方法,均取決于體育教師的素質。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不僅需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需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深入研究素質教育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知識。所以,作為高校體育教師,首先,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其次,端正教學思想,從培養人才角度出發,樹立現代教育觀及人才觀,積極樹立高校體育為健身、益智及育德的觀點;此外,體育教師還需具備較好的表達能力及應變能力,只有這樣,體育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時才可以得心應手,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3、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深化高校體育改革的必然。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有健壯的體魄,更需具備健康的心理,所以,需充分利用體育這一特殊教育形式,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可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大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培養其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其健康心理。
4、理論聯系實踐,著力提升大學生體育興趣
體育理論具有指導性作用,而實踐鍛煉更具實用性。首先,就理論而言,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前認真了解教材,把握重點,同時需要教師用心設計教學課程,將枯燥理論富有趣味地教授給學生,以此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其次,就實踐而言,體育教師需要把書本中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應用到實踐課程中,實現體育教學的科學化與有效化。
5、注重培養大學生思想品德
首先,組織課堂教學時需嚴密有序,培養大學生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與作風。其次,積極運用各種體育游戲,培養大學生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熱愛集體、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最后,通過田徑、體操等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結束語
素質教育注重大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做一個德育結合體育發展的人才,高校體育教學作為展示素質教育的重要窗口,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深刻認識素質教育的意義,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進取、大膽創新、愛崗敬業,根據大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促使大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享受體育所帶來的樂趣,改被動為主動,積極掌握體育鍛煉的內容與方法,最終實現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欒金峰.談實施體育素質教育的幾點認識[J].中國證券期貨,2011.
[2] 周夏池.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技工學校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6).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素養 培養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體育要格外注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和發展。2002年8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綱要》明確指出高等學校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體育素養的概念是什么,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以及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素養是我們體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并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一、體育素養的相關概念和內容
所謂體育素養,實際上就是體育文化水平,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參與體育活動而形成的體育修養,是一種體育能力與涵養,是公民基本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素養的內容包括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技能、體育個性、體育品德、體育行為六個方面。
(一)體育知識是指通過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從中能夠真正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深刻理解體育涵義及其功能,明白健身的生理機制及原理,獲得健身、衛生保健、身心養護等多方面的知識,懂得競技運動的競賽規則、裁判法及其欣賞能力等。體育知識方面的素養包括掌握體育基礎知識、一般的體育保健知識、常見的身體鍛煉知識、常見運動項目知識及體質健康評價知識等。體育知識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有全面的認識,從而有利于培養積極的體育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二)體育意識包括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興趣與愛好,并能通過多種體育活動,確立適合自身鍛煉的項目,形成堅持自覺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意識方面的素養包括科學認識和充分體驗體育存在狀況、體育價值、體育與自己的關系等。影響體育意識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體育價值判斷;另一個是體育情感體驗。體育意識影響著人們的體育行為,在體育素養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體育技能是指專項運動技術與各種體育活動能力。它包括鍛煉技能和對鍛煉的自我評價技能。學生應在學會多種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熟練地掌握兩種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鍛煉能力;掌握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簡單的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選擇適合自身安全的體育項目進行體育活動,有利用體育方法調控心理狀態的能力。
(四)體育個性是一個人在體育活動中經常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個性心理特征的總和,是個性獨特的體育行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體現。如:興趣、需要、性格等。具有個體特點的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體育品德和體育技能是體育個性的重要體現。
(五)體育品德是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體育道德規范,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是體育道德在個體體育行為中的反映。通過體育行為表現出來的體育品德也是體育個性的重要方面。體育品德方面的素養不但包括主張公平競爭、誠實、公正、平等、尊重對方和裁判,還包括勇敢、積極進取、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等。
(六)體育行為是一個人的體育生活和體育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是體育素養在行為中的直接反映。體育行為方面的素養包括體育活動、體育消費、運動時間與空間利用、體育績效等。體育行為是體育意識的重要源泉,科學合理的體育行為可以促進大學生體質水平的提高,體育技能、體育品德的培養與發展也必須依賴體育行為,此外,體育行為還是表現體育個性的重要方面。
二、大學生體育素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體育鍛煉的自覺性,體育意識差
由于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失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的體育素養也發展不平衡。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無需進行體育鍛煉,上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相關文化專業知識,他們認為以自己目前的體質狀況,完全能夠應付體育課的學習和測驗;也有部分學生由于社交活動多,功課繁重,抽不出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從健康意識與鍛煉習慣的角度看,其中大部分學生缺乏身體鍛煉的自覺性,個人參與體育鍛煉興趣不大。
(二)參與組織和推廣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
在校園里參與組織體育競賽或活動,有一定的工作流程,需要擬定組織體育競賽活動的計劃書、經費預算、工作人員培訓等,工作量很大,能較好地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但是很多學生認為組織體育競賽或活動是體育老師的事情,因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三)未能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內容的豐富多彩,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聊天、游戲、電影、購物中,有些學生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連飯也不吃,課都不去上,參與體育鍛煉更加難以堅持,更難形成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四)對體育運動欣賞水平不高
體育是一門技術較強、項目較多的學科,學生平時對體育不重視,了解少,自然欣賞體育運動的水平就不會高。
三、大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途徑
(一)把培養學生的良好體育素養擺在大學體育工作的核心位置
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與豐富的體育文化活動是積極、良性及健康文明的行為方式,它們是人們獲得健康不可或缺的途徑。而要科學有效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參與者的體育素養是決定性因素。人們具備良好的體育素養,就可以通過體育鍛煉與體育文化活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品格,形成樂觀開朗性格與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營造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健康愉快地學習、生活與工作。因此,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之意義就不言而喻了。大學體育既要促進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水平,也要培養他們進入社會后發展健康的能力,高校要將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作為大學體育的核心工作來抓,以奠定學生扎實的終身體育基礎。
(二)要注重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
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的多少是決定其體育素養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體育理論知識是終身體育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大學生應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包括體育基礎知識、一般的體育保健知識、體質健康評價知識、常見的身體鍛煉知識與單項運動項目知識等。《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學校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并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4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嚴格來講,每學期4學時是不能滿足大學生掌握應有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要求的,應適當增加體育理論教學的課時比重。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仍然存在重運動技能傳授、輕體育理論知識教授的現象。建議把體育理論課教學納入體育教師的考核中去。同時要豐富體育理論教學的組織形式,把教師面授與學生網上自學結合起來,把理論學習與運動實踐結合起來,把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拓展理論教學的時空,提高學習的實效性與針對性,緩解課時不足的問題。
(三)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
體育教育是通過體育教師來完成,教師的儀表人格、學識水平以及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愛崗敬業的思想品質,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在專業上要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其次,體育教師端正的儀表和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美好的氣質、優美的示范動作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的要領。再次,體育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藝術,讓課堂氛圍更幽默更活欲,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完善大學體育學習評價體系
大學體育學習評價指導思想與理念,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堅持素質教育理念與終身體育觀,以培養學生體育素養與終身體育能力為核心,使學生充分認識體育價值,掌握必備體育知識與技能,形成穩定的體育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把學生的當前需求與長遠需求結合起來,注重發揮學習評價的教育性和發展。大學體育學習評價內容,要以《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規定的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目標為評價內容,把體育理論知識、體育技能、體育意識、體育精神與體育習慣納入評價范圍,把面向全體學生的一般性內容與根據個人實際需要而定的個性內容結合起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五)培養、提高學生體育欣賞能力
在課余時間,通過體育俱樂部或體育協會等組織,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項目的學習或比賽錄像,邀請專業教師進行現場講解及指導,讓學生接受體育的熏陶,感受比賽的氛圍,培養體育的激情及欣賞能力,讓學生認識如何做一名具有高素質的、文明的體育觀眾。
基金項目:此文章是四川音樂學院資助科研項目,項目編號:CY2015049。
參考文獻:
[1] 李映紅.在高校中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0(10).
[2] 萬國華,等.論大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J].教育學術月刊.2010(4).
[3] 姜曉玲.略談加強大學生體育素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2).
[4] 余智.體育素養概念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5(2).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CEO 何國玉認為,這反映出大學生在求職就業方面的功利心態,反映出求職方和招聘方在核心能力與素質方面的認知差異,同時也表明了現代大學教育在教書方面的側重和育人方面的不足。何國玉同時認為,就業壓力的增大是大學生將“專業水平”、“溝通能力”、“適應能力”作為核心技能培養的根本原因,“但是大學生不要忘記,只有厚德載物才能贏得企業的青睞,能力可以幫助你在職業之路上快速向前走,但德卻能夠決定你的職業之路究竟能走多遠。”
HR 建議求職者調整心態,大學生自認提高技能為先
1.“學生調整就業心態”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認為解決當前就業難的最主要途徑。在“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上,企業與大學生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在企業人士看來,最主要的是要“學生調整就業心態”,而“學生提高職業素質”“提高學生技能”反倒在其次;而在學生看來,“提高技能”及“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反而并不主要。
2. 人力資源管理者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是困擾大學生求職的最主要因素。在困擾大學生求職因素上,企業人士和大學生有一定相同點,都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是困擾大學生求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業人士認為“對社會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擾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這與大學生的選擇有一定區別。大學生更傾向于“求職方法技巧欠缺”及“對企業的用人標準不太了解”是困擾他們的主要因素。
3. 企業招聘大學畢業生時,最看重的依次是:綜合能力、潛力、品德。企業招聘大學畢業生時,最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其次為“潛力”,第三為“品德”。而“專業技能”“專業成績”“社會經歷”等相對不重要。這個結果和大學生所認為的結果有很大不同。
4. 企業對畢業生素質及能力要求依次為:適應能力、專業水平、品德。企業對畢業生素質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畢業生的“適應能力”,其次是畢業生的“專業水平”,第三為畢業生的“品德”。這與畢業生對自己素質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業對畢業生“品德”的要求遠遠高于畢業生自己對“品德”的要求。
5.“先就業,后擇業”還是“先擇業,后就業”。在眾多人力資源經理給大學生的建議中,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一種是建議大學生“先就業,后擇業”,一種是“先擇業,后就業”,前者有代表性的建議是:先就業,再擇業.先生存,再發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議是:不要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短期行為想法,高流動率使得用人單位望而卻步。
6.“德才兼備”是企業用人的恒久標準。對比一下大學生和企業的選擇可以發現,除了“綜合能力”上,企業和大學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沒有一致的。在二者之間差異的選擇上可以看出,如果大學生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可能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時培養自己的方向產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企業在選擇畢業生時,選擇看重畢業生學歷學校名氣的比重很小,可現實中的情況似乎是企業對畢業生這方面的條件非常看重。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業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生對自身“品德”的重視程度高得多。從中看出,企業選人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德才兼備;而畢業生更傾向于表現“才”的方面,而對“德”的方面重視不足。
彼此了解,才能結好“姻緣”娶好嫁好
從本次調查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結構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業對其預期。“先就業后擇業”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流觀念,由此可能引發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成為“為別人做嫁衣”。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缺乏長期、有效的溝通。大學生對招聘單位的選人標準、用人單位招聘崗位的崗位知識等方面與企業本身有巨大差異。大學生更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淪為大學生遺忘的角落,而對用人單位來說,“德才兼備”始終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標準。在上述這些方面,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嚴重分歧。
本次調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真實了解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及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的現狀,進而對比二者之間的異同,尋找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因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更真實地了解自己,更明確就業時需要努力的方向,促進大學生就業。
1. 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企業人士更多地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于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選,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愿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了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的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最好適當地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2. 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地為“先就業后擇業”而“先就業后擇業”的話,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里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
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彰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199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分析21世紀人類面臨的挑戰時,被列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倫理和價值觀的挑戰。專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責任感、強烈的自立精神、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紀人才規格的突出特征,這也為中國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當前,中國正處于大變革和社會轉型時期,教育應從可持續發展出發,確立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學校要從為學生的升學與就業做準備,轉向為學生的人生各個方面做準備,即全面的素質教育包括智能、品德、價值觀、態度、情感和社會參與能力等方面,而這種合格人才所具有的文明素質,正是養成教育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文明素質的養成教育是指以高校為主體,在家庭、社會的配合下,根據大學生的身心形成和發展規律,運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對大學生施加系統影響,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1]重視養成教育是目前國內外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共識,是大學生文明素質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對于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品德和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嘗試從高校教育管理角度出發,談談對高校大學生文明素質養成教育理念的幾點意見。
一、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
養成教育離不開規范的制約,它以制定科學完備的規章制度為起點,并以組織紀律、行為訓練、嚴格管理等行政措施來約束、規范學生的行為,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為此,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符合教育規律和培養目標要求的管理制度,使得養成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杜絕學生的僥幸心理和社會中人情關系在學生制度規范中的泛化,使學生對制度產生敬畏心理,從而對校園和社會上不成文習慣的敬畏甚至過渡到對校園和社會上復雜現象背后的基礎性秩序的敬畏,形成制度文化的威懾力量。最后,制度執行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聯系,動之以情,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對制度認同。在具體執行中,教育者要注意動態方法和靜態方法的結合,隨機應變地采用動態方法,增進執行主客體在相互理解基礎上的協調,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
二、扎實開展學生行為訓練,重視良好習慣意識培養。
開展行為訓練,促成習慣意識培養是大學生文明素質養成教育的重要手段。英國教育思想家洛克在研究孩子教育時曾說:“應該利用一切實際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時機給孩子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這就是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2]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也要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高校在教育中需更多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國意識、集體意識培養。
重視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表達愛國情懷,利用時事政策課、主題班會課,客觀分析國情、政策和敏感問題,不斷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大學生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和諧團結的集體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高校努力培養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班風,關注學生的個別性,使學生主動融入集體中,在集體中學習為人處世。
(二)責任意識培養。
高校要運用多種途徑把大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并以“人人參與和諧校園文化創建”為抓手,開展責任感教育。一要通過高校課堂講道理,明確責任重于泰山;二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擔當;三要進行活動總結和心得體會反饋,深化體驗,強化責任感。
(三)獨立學習意識培養。
學生始終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要繼續推動課堂教學,教學內容的深入和可理解性、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需要;二要堅持學院、系部、班級三級管理制度,有效開展學生評教、教師評學,以此作為了解學生學風動態的直觀依據;三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識培養。
大學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學生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自覺進行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活動,是大學生實現發展目標而進行的自我培養活動。[3]要按照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予以適當的引導,充分發揮他們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覺性、積極性,進行成就感和挫折感的激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理性的目標,引導他們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響轉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規范。
(五)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職業意識培養。
要使學生能夠與行業、企業實現無縫對接,就須進行職業養成教育,這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高校在理論教學中可結合本專業特色灌輸職業教育理念,也需塑造職業意識養成教育的環境和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
高校可以利用網站傳遞行業的前沿信息,引導學生了解最近動態;利用宣傳欄、展板展示與行業相關的活動和知識;利用辦公室和教室懸掛名人照片、語錄,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課外活動期間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也可以利用社會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就業實習基地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習崗位上將所學知識與工作緊密結合。
三、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調動各方因素,形成養成教育全程化、全員化。
養成教育需要依靠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合力。首先,養成教育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凝聚家庭教育力量。想方設法讓更多的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相關政策及學生在校表現,長期有效地與家長保持溝通,有問題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
學校教育在整個大學生養成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中心環節,是養成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對大學生成長影響最大的外界因素,莫過于他們最值得信賴的老師。教師必須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觀念去點燃學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用良好的修養去做學生行為的楷模,通過言傳身教給學生以文明的熏陶。同時,高校也要注意網絡環境和社會大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引導學生瀏覽健康網站,獲取健康信息。
大學生生活在家庭、高校、現實社會和網絡世界構成的四重社會中,其養成教育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堅持反復抓,抓反復,方能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大學生文明素質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高校可從制度、教育、管理層面努力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環境,形成大學生文明素質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誠然,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文化理念的支撐,這將是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