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4: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理學科特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地理學本身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結合地理學科特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利用地圖,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中學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多樣,空間分布是它的重要知識基礎。教學中牽涉到某個地理事實、地點或者地區,無論其大小,都應該落實在地理空間上,也就是地圖中。因此,“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科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及其豐富的圖表,包括地理示意圖表、地理漫畫及素描圖、關系圖、地理模型圖等,這些地圖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信息源泉,是表達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學中,重視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把地圖與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地理學習至關重要。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善于利用地圖,巧妙設計問題,為學生提供分析判斷的時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學生主動思維。例如,在學習工業的區位條件時,給出鞍鋼和寶鋼的分布圖,提出問題:同樣是鋼鐵企業,為什么選擇的地點會不同呢?學生立刻會產生強烈的興趣,熱烈探討、分析,進行歸納件。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和學生一道分析鞍鋼的布局條件然后分析寶鋼的布局條件,必然讓學生喪失興趣,缺少參與的興趣,結果被動聽課,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地理還有各種各樣逼真的模型圖,也極易使學生產生歡愉的情緒和濃厚的興趣。這類模型圖的利用時,關鍵是讓學生看到圖后激發出的極大興趣延續轉化成為學習知識的載體。例如等高線的學習中,學生看到模型后,小組同學應在老師的引導下研究等高線的實質,學會利用模型圖看懂平面上的等高線圖,這樣模型圖在開始時起到了激趣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有能夠維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最后還可以以地圖為切入點,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例如在學習中國的行政區時,課下讓學生做拼圖游戲等,在學習世界的洋流時,讓學生先畫出世界大洲的簡圖(即最簡單的“一筆畫世界”),然后畫出洋流分布圖,通過漂流瓶的案例,讓學生畫出其漂流路線等。這樣,學生在動手中樂趣無窮,知識難點也輕松化解。所以,不要吝惜時間,讓我們更多的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多動動手,畫一畫,這比反復講和看的效果好得多。
二、聯系生活,激活學生的體驗
在當今地理信息多樣化的背景下,地理教學必須運用能夠引起學習者關注的、能激發學習者“內驅力”的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將學習者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生活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是可信、熟悉的,也容易聯系,信手拈來。嘗試經常把已經經驗過的實際事例聯系到課堂上,讓學生盡情地發言表現,從而發覺原來地理就在身邊。教師要找到正確的切入口,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讓學生體會到地理不僅僅是課本上需要記住的文字和地圖,更與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如:在講到正午太陽高度角時,設計情景,你所居住的小區(蘇州的緯度為31°N)為了保證建筑物底層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條件,南北兩樓間距至少應留多少?該類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能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引發學生討論探究活動,從而也建構了太陽高度的計算以及它與實際生活的關系,達到了學以致用目的。
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實際,緊扣“本地”具體情況,將學生身邊的“鄉土地理”融入地理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如在講解《城市的功能分區》一節時,可看蘇州的規劃圖,找出城市的幾個功能區,分析其位置特點,評價幾個功能區的合理性,為城市的發展規劃提出建議,學生反應熱烈,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較有見地的建議,學生由知識的“消費者”變成了主動的知識“貢獻者”。通過對“本地”自然、人文地理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技能,又注重開發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走進社會,增強學生的實踐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讓學生學習到“有用的地理”,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和情景中學習和理解地理。地理學科作為探討人地關系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當然不能整天困在教室里,紙上談兵,而應該抓住時機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入真實的生活,去獲取真實的知識體驗。因此,組織學生到附近工廠、企業參觀、調查和實際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將地理知識與自然和社會聯系起來,通過協作、探究、反饋等環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習對生活緊密聯系的地理知識。
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可以分為課內實踐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兩種方式。課內實踐活動以解決單一知識點為主,活動內容一般課內完成。課外實踐活動相對范圍較寬,多用于眾多知識點的學習和綜合能的訓練等,而且活動時間較長。常用的實踐活動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1.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
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就是把學生手的動作和腦的思維結合起來,以活動促思維,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學生在學習風海流,通過設計、選擇實驗儀器到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不但得到了關于洋流的感性認識,還有助于對其成因進一步理解。
2.實際測量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課本上上關于太陽高度角、緯度等概念覺得既抽象又難以理解, 而通過學生實際測量后,不但加深了對抽象概念的理解,還培養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例如:要求學生測量當地的太陽高度,立一木桿,側下地方時12點時木桿的影子長度,即可求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
3.觀察、調查實踐活動。理來源于實踐。教師應創設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了解地理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驗地理的價值,樹立學好地理的信心。如在學習抽象的枯燥的地質部分內容時,我們帶領學生走到蘇州的西郊,開展實際考察活動。親手采集化石,采水晶,看地層,看花崗巖,抽象的知識立刻變得生動鮮活,更可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精神,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印象深刻,甚至終生難忘。
4.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
學會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愈來愈顯得重要,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抽象出來,轉換成地理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課。又如在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時,我們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課題調查活動,學生深入太湖和市區,開展水質的調查研究,給出調查報告,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出各自的潛能,這一過程也是學習和應用地理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良好契機,這才是教育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111-01
近年來,江蘇高考模式的變更使部分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對地理課不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是廣大地理教師當前必須深入研究的內容。我認為: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特色,營造更有“味道”的地理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真正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減負增效”。
地理學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人地相關性”的特點[1]。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新課程地理課堂的“地理味”
1.聯系實際,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學理念
地理課的特色在于應用生活實例綜合教學,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學理念,明辨人地關系,解決實際問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教材為“藍本”,以大綱為指導,大膽應用新聞事實、生活材料開展高中地理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地震,透過新聞材料,學生認識了地震巨大的破壞力。每一幅圖片都是一個鮮活的教學案例,對學生產生強烈的震憾。學生滿懷悲傷地探尋地震產生的原因、危害,同時也在思考災害中應采取的逃生措施,讓地理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讓學生真正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地理素養。
2.充分利用地圖教學,培養學生必備的地理知識和技能
蘇聯地理學家巴朗斯基曾說:“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2],地圖包含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圖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用地形圖分析長江的水文水系特點;利用城市的風頻圖,探究城市的合理規劃;利用人口增長的統計圖,分析人口增長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通過讀圖、析圖、繪圖探究地理問題,培養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開放式地理課程是一種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全體學生的多層次、全方位的新型課程。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地理課堂教學適應學生自主創新發展的要求。如結合環境問題的學習,要求學生思考“PM2.5和泰興的大氣污染問題”;結合“交通”一節的學習,安排學生探究“我市交通問題面面觀”。地理知識本身的發散性、開放性,正是地理課堂的獨特味道所在,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意識。
4.以人為本,構建生命意義的大地理教育觀
大地理教育觀要求構建具有生命意義的地理課堂,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能體會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融洽和諧的關系。今年黃巖島事件后,我們舉行了一次學生演講,主題是“我們的領土——黃巖島”,學生們各抒己見,黃巖島有哪些豐富的資源,地理位置有什么戰略意義,以及透過黃巖島事件看我們中學生地理學習的使命等等。
地理教育還應有利于學生生命的全面發展,包括個體的科學理念、人文素養和合作精神,因此地理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的才能展示和與他人的交流合作提供機會,能體現和諧兼容、共同發展的地理思想。
5.開展研究性學習,形成課內外結合的大課堂教學觀
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課程強調學生的直接參與和親身體驗,把社會實踐與學校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從觀念上走出課堂,切實關注生活,投入社會實際,從社會生活中接受知識,形成地理思維和技能。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1.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秩序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師生、生生、生本之間富有靈性的動態信息交流,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2.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交互式教學設計
交互式教學是一種可以使“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多向互動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問題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教學更有活力,以實現高效教學。
3.重視過程與方法,給學生以充分的探究機會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過程和方法”的課程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學習的過程化提升學習效果,創造性地構建地理課堂。
4.創新地理教學情景,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地理課應該把聯系生活、具有教育意義的問題引入課堂, 結合選修課與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創新、求異,讓學生接觸各種不同觀點,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5.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
獲取、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不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未來生活能力的組成。教師可以利用地理圖象和多媒體,通過獲取、整理并分析地理信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識和技能,以增強地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教育部,2003
[2]袁書琪,地理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專業辦學條件
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讀博士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2%。專任教師主要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脈資源與學緣結構。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教授與副教授每年至少為本科生講授一門專業基礎課或主干課。近年來,專任教師先后主持或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教育廳和國土資源廳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項目2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58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5項,科研考核連續5年獲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時,專任教師還主持或承擔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9項,教學成果獲省部級獎勵8項。建設有四川省級重點課程1門(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4門(環境保護、人文地理學、旅游學、水文學),校級精品課程3門(自然地理學、地球概論、區域分析與規劃),精品課程數量位居全校前列。
該專業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所需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等較為充足。學校圖書館藏書230余萬冊,有地理類藏書近10萬冊,有中國期刊網、重慶維普、超星數字圖書館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種中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學院資料室的面積約200m2,有100余種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和近萬冊藏書,每年新增圖書、雜志1 000余冊。專業實驗室面積約5 400m2,有基礎實驗室28個、開放實驗室23個,儀器設備總價值600余萬元,萬元以上大型儀器28臺;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國內外專業軟件實驗平臺。其中,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實驗室為四川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教學中心為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惟一的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該專業的專業實習和教育實習基地不斷完善。1996年,經四川省國土局同意、省教育廳批準,由四川省國土勘測規劃研究院和川東北地區58個市、縣國土資源局聯合成立“四川師范學院國土管理學院董事會”。董事會不僅為專業建設提供資金與智力支持,同時為學生的實習和見習等提供條件,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校地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此外,還有南充市污水處理廠、青居曲流國家地質公園、凌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嘉陵江中游階地等近郊實習基地;樂山—峨眉山地區的部門地理野外實習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區的區域地理野外實習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學為核心,輻射四川盆地的廣安、綿陽、廣元、巴中、達州、德陽、樂山、眉山、內江、南充、遂寧和雅安等12個地市的70余所中學地理教育實習基地。
二、主要優勢特色
教師教育是師范院校固有的優勢和特色。作為四川省屬重點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是四川省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歷來把師范專業特色建設作為提升辦學實力的根基。地理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時空變化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等特征。學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重視“厚基礎”、“強實踐”。
1.負重自強、鑄魂勵教,矢志不渝為基礎教育服務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必須具備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扎實的教育教學功底,必須能夠結合實際、靈活自如地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課程與課堂教學是專業知識傳授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最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于2008年修訂、實施。為了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新方案將各部門自然地理學單獨設課,并開設天文學概論、旅游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災害地理學、數字地球導論、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經濟學、環境地理學、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學、土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規劃、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土地法學、房地產估價、可持續發展導論等與中學地理教育和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緊密聯系的選修課程。為了夯實學生的教育教學功底,新方案除開設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書法和地理學科教學論外,還增設鄉土地理教學與研究、地理素描與三板藝術、地理活動與地理教學、中學地理微格教學、中學地理新課程改革、地理教學技能訓練等地理教師教育課程,還組織
轉貼于
編寫《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必讀》供學生查閱拓展閱讀書目、地理學人風采、專業期刊網站、報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師職業發展等相關信息。
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除了落實新生入學教育、教學督導制、學生信息員制、期中教學檢查和嚴格考試紀律等常規管理外,還組織大一、大二學生固定時間、固定教室上自習。大一學生參加手工繪圖技能比賽,大二學生參加自然地理野外調研報告比賽,大三學生參加課堂教學技能比賽,所有學生選擇性參加數字測圖技能比賽、gis軟件操作與二次開發技能比賽、遙感專題應用技能比賽、城市規劃軟件操作技能比賽、autocad軟件操作技能比賽、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設計比賽等,通過各種比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核心競爭力。為了促進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除了選派中青年教師到中學掛職鍛煉、評聘基礎教育兼職教師外,還定期邀請基礎教育一線名師如四川省教科所張白峽教研員、南充高中何從春高級教師、南部中學趙海特級教師、德陽二中饒萍教師(第五屆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給學生講授示范課,還定期將學生帶到南充市5所中學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評閱試卷等,還選派優秀本科生去頂崗實習或參加中學地理教師置換培訓項目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真刀真槍地磨煉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強化,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學人,必須具備豐碩的實踐經驗、敏銳的學術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欲望。實驗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拓展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和激發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環節。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已建立起由基礎到綜合、由驗證到設計、由設計到創新,“基礎驗證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探究實驗”逐步推進,“實驗—實訓—實習”互為補充,“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學—科研”互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融為一體、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融為一體、專業教育與擇業教育融為一體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必修課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均有嚴謹的教學大綱及配套講義,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9.9%;一些技術性或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如計算機地圖制圖、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等,特別重視綜合性、設計性和探究性實驗,占其實驗實踐學時85.0%;近郊鄉土地理實習、樂山—峨眉山部門地理實習、成都—西安—延安區域地理實習、地理教研論文寫作等,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20.3%。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初為人師的興奮使我對工作、對學生付出了滿腔熱情。可每每課堂進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時候,不少學生開始開小差甚至睡覺。于是我找來部分學生,請他們說說原因。其中有幾個學生提到一個共同點:上課不了解重點,聽著聽著就走神了。
想想確實如此,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以前我的課按部就班,教學目標、 重難點安排心中有數。但當課程進行到重難點時,不少學生由于不了解課堂結構,已經昏昏欲睡或干其他的事情了,課堂后半程自然就成了垃圾時間。
原因找到了! “明確目標,讓學生有前進方向”,這是我開出的“藥方”。
于是每節課我提前2-3分鐘進班,把學習目標、重難點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讓學生清晰了解本課的結構。在課堂進程中,適時地提醒學生,目前我們完成了哪個目標,將要學習哪個目標,進行到重難點時,更是重復提醒。當然這樣的提醒需要一定的藝術性,不能以教學目標將課堂生硬地分成若干段,犧牲課堂的連貫性。當學生了解了課堂的結構,學習時就能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分神的情況有所好轉,課堂后半程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
二、課堂復習,鞏固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隨著課堂教學秩序的逐步改善,學生的表現大有改觀。有一次講授黃河“地上河”的問題,學生合作積極,討論熱烈,現場效果堪比公開課。第二節課,我就有意識想考考他們。我的本意是想享受成功的喜悅,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學生對我的問題十分陌生,即便班上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是如此。接下來的幾節課我又嘗試了幾次,結果幾乎一樣。一學就會、一過就忘似乎成了魔咒。
在與學生深入溝通后我得知:放學后,他們有很多的主科家庭作業,能夠按時完成主科學習任務就萬幸了,哪里還顧得上地理啊!
地理學科是素質科,其重要性相比中考科目顯而易見,學生和家長在思想上都不重視。加之地理課自身的特點:每周兩節課,期間相隔的時間還比較長,回家又不及時復習,怎么可能記住基本知識呢!
怎么辦?總不能與中考科目搶時間吧?總不能與學生睡眠搶時間吧?只能從地理課上入手了。
每節課開始時,要求學生把課本翻至上節課的內容,用2分鐘看著課本聽我復述上節課的內容,再給3分鐘迅速復習,之后花5分鐘左右提問。重要的知識,找多個學生重復提問。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最大心理特征就是愛面子。個個都怕被提問時答不出,所以在這10分鐘內,他們會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這樣一些基本知識的記憶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三、幫助樹立信心,將關注轉化為適當的壓力,督促后進生積極提高
2005年,一個同事的侄子來到我所帶的班級,剛來時他學習成績很差。經過了解,他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習習慣差、上課不聽講。于是我悄悄將他列為我的實驗對象。
課堂上我“別有居心”地問了幾個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全班無人能答。我發自肺腑地對學生說:“同學們看到了嗎?很簡單的問題誰也答不了,所以就地理知識而言,不管是誰你們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希望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大家能夠比一比、賽一賽。尤其是部分后進生,你們因為歷史原因,很多課聽不懂就自暴自棄,我希望你們能給我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上課認真學、課后認真做,和其他同學一樣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話音剛落,我看到了學生眼中的那份熱情。后來我給自己的這番話起了一個名字——“課堂誓師”。
一、非均衡發展理論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發展
非均衡發展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情況,并針對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以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等人為代表。該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尚不具備產業和地域全面增長的資金和能力,因而全面平衡增長是不現實的。社會經濟的發展應根據地區差異的規律,有重點、有差異、有特點地發展,它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然后通過不同渠道向外擴散,并最終對整個經濟產生影響。它通過對經濟發展過程的觀察,認為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著“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初期,“極化效應”比“涓滴效應”的效果更顯著,占主導地位,區域經濟距離成拉大的趨勢,這種不平衡表現在生產要素集中在少數點或地區(增長點或增長極)上,可以獲得較好的效益和發展。而在區域成長后期,“涓滴效應”變得更為重要,聚集經濟向周圍擴散滲透,并使區域經濟差異逐漸縮小。非均衡發展理論強調區域經濟發展先集中后擴散的思想,順應了區域經濟成長的一般規律,為各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極有價值的戰略思想和發展模式,受到各國(地區)政府的重視。
非均衡發展理論雖然起源于經濟領域,但是其思想對另外一些部門、領域和行業的發展極富啟發借鑒意義。高等教育是一個開放的領域,也可以借鑒其戰略理論和戰略思想為自己服務。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情況和不發達區域有異曲同工之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統中處于相對“不發達”的地位,與名校、老校、研究型大學相比,它在資源獲取、優先發展等方面不具備優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這些特點同不發達區域類似,它們不具備各項工作全面增長、各項目標同時達到的資金和能力,不能走面面俱到、全面發展的道路。因而,在發展戰略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借鑒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發展理論,走出不同于老校、名校的發展道路。
二、借鑒非均衡發展理論,促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特色發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臨著前有老校名校、后有高職和民辦高校的雙重壓力,它們大都認識到發展辦學特色是興校強校的必然選擇。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論指導,大多數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展辦學特色”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或表面上,真正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非均衡發展理論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促進辦學特色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借鑒。但是非均衡發展理論畢竟起源于經濟學領域,高等教育學領域不但要對其借鑒,還要有所創新,才能使其與高等教育實踐相適應。
(一)挖掘學校特質,正確選擇“特色點”。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增長極”(“增長點”)是指聯系生產要素最多的關節,或者說能最快最大最好地帶來經濟效益的部門或領域。而高校以人才培養和知識生產為基本職能,其“特色點”的選擇必須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知識生產質量密切相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最重要的標準,更注重社會效益而非經濟效益。
“特色點”,是指學校蘊含或隱藏的良性特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所完全相同的高校。每一所高校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行業特點、生源質量、校長素質、教師素質、文化氛圍、教風、學風、校風等方面,總有區別于其他高校的地方,總有自己的特質。這些特質并不是表現在整體上,而是表現在個別事項上。例如,一高校的整體水平雖然不高,但是連續幾年都有一兩位學生獲得某項國家級競賽的獎項;一高校有數位學生自主創業并獲得成功;一高校有幾位本科生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一高校有幾位學生舍己救人、英勇犧牲;一高校某位教師創造了一種新的教學法;一高校某位教師編著的教材深受歡迎;一高校調進一位有眼光、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領導,等等,這些都是高校的特質。除了上述特質,另外一些高校特質是比較穩定的,例如學校的學科、傳統、生源、社區環境、行業背景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特質、特點都能成為特色點。因為特色點不是一般的特點,而是特色創辦的“觸發器”,它的確定既預示著特色發展的方向,又象征著特色培育的“切入點”,還可能是學校改革的“突破口”。因而特色點的選擇非常重要。選擇特色點必須把握幾個原則。第一,需結合學校優勢和傳統。學校是遺傳和環境的產物,任何學校特色的起點,都有一顆“種子”,但這不是一般的“種子”,而是一種生命力極強、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第二,需結合學校定位和特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屬于應用性教學型高校,具有應用性、地方性、大眾性、發展性等特征,其特色點要在這些特點和定位的基礎上尋找和選擇,避免與學術型、研究型大學相趨同,同時也要避免與同類學校相雷同。第三,需把握學校的主要任務和矛盾。大學的主要任務是人才培養與知識生產,而不同類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任務和重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務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應用性知識的生產,因而要處理好學與術的矛盾,不能重學輕術。
(二)利用“極化效應”,初步形成辦學特色。
特色點是相對獨立的一點,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特殊性,并不是特色本身。要使特色點外顯和擴大,就有必要利用“極化效應”,將辦學要素集中在特色點上,重點發展、擴大優勢,積極進行量的準備、醞釀質的突破。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點完成從隱性到顯性、從點到線直至面的過渡,就預示著學校初步形成了辦學特色。如,某高校工科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活躍,偶有學生獲得省級獲國家級科技競賽獎項,學校選擇此點為“特色點”,積極部署配套的文件、政策、經費、項目、團隊、教師等支持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這就是利用“極化效應”,集中資源、重點發展。學生經常獲得省級國家級科技競賽獎項,在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那么這所高校就初步形成了辦學特色。再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區的陶瓷制造業、合金制造業尤為發達,對相關高級專門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該高校根據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設置或擴大了應用性強的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工藝設計等專業,開設了針對性很強的專業方向,并創造條件、集中資源,重金聘請相關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雙師型”人才,花大力氣重構實踐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撥出大筆專項經費建設包括實驗室、實習室、實訓室、模擬中心等在內的大型現代實驗平臺,學校領導以身作則,積極聯系當地公司企業,合作共建科研平臺、實習基地,大力支持教師開展具有行業特色的科研項目,涌現出一大批顯著的科技成果,進一步促進特色專業的發展,培養出一大批企業技術骨干。此時,也完全可以說這所高校初步形成了辦學特色,其集中資源、重點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利用“極化效應”、發展辦學特色的過程。
(三)發揮“涓滴效應”,深化辦學特色。
非均衡發展理論中的“涓滴效應”更多的是由一種生產要素到另一種生產要素、由一個部門或領域向另一個部門或領域的滲透和擴散,主要是一種平面、平行的擴散,不涉及由外到內、從淺到深的邏輯順序。而大學作為一種教書育人的教育機構和精神生活的單位,是絕對不能缺少精神層面的建設和凝練的。因而,辦學主體要對“涓滴效應”的涵義進行延伸和擴展,才能將其他領域的特點順利嫁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展辦學特色的實踐中。
辦學特色有不同的層次,包括器物層、制度層、精神層。大學精神是辦學特色更深、更高的層次,也是辦學特色的靈魂和核心。發掘特色點,初步形成辦學特色一般都可以在特色的器物層和制度層得到體現,但是要真正形成鮮明的、深厚的、極富生命力的特色,必須有獨特的大學精神的支撐。我們將“涓滴效應”的內涵進行延伸,使它具有潛移默化、由外向內滲透的意味,進而形成一種大學精神培養的方式。通過“涓滴效應”,辦學特色由“線”和“面”擴散到“體”,達到由外向內、由表及里的整體性、彌散性的效果。到那時候,辦學特色已經形成一種氛圍、一種風格、一種深入到學校骨子里的“風味”,是絕對不會被輕易地抹去的。例如上文提到的某高校,它以課外科技文化活動面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只能算是初步形成了辦學特色;如果該校以課外科技活動激活和帶動課堂教學,有意識地將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實踐精神滲透和貫穿到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中去,逐步形成充盈整個校園的創新、開拓、實干的校風、學風,那么我們才可以說這所高校有了自己的大學精神,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鮮明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孫孔懿.學校特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9-0218-02
一、調查社會需求
1.對課程內容需求調查,一是了解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劃,把握產業結構調整后新的就業機會;二是了解勞動生產結構變化調整對原有職業崗位提出的職業能力;三是了解新的科技、設備、工藝和材料的采用對勞動者提出新智能要求。
2.對課程現狀分析研究,一是對課程受益者即旅游行業進行調查;二是對課程編制者和實施者即教師進行調查;三是對課程使用者即學生進行調查。
3.對課程數據收集整理,一是人口統計數據信息;二是勞動力市場信息;三是原有課程反饋信息,如課程改革重點開出率,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或專業大類對口率及整體就業率。
二、分析工作任務
根據旅游服務和管理專業所對應的一個職業崗位或一個職業群,進行調查分析,由精通職業崗位,工作第一線的專家及長期從事教育的教師把需求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工作規范一一進行排列,編成一套描述從業人員履行職業、職責的任務目錄。對工作崗位的工作職責進行劃分,形成8~12個工作職責即職業崗位所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再對每個職責進行分解,形成6~30個更為具體的工作任務,而完成每一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能力即為專項能力,與該職業崗位的業務范圍有關,當然也與分解的粗細成度有關,一般來說在100~200個之間。每個專項能力包括了完成這一工作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工具、時間和質量標準要求,同時確定每一專項能力在職業崗位工作中出現的頻度、學習難度及學生畢業時應掌握的程度,即職業入口水平。專業能力完成后要得到該職業崗位工作人員的認定。
三、教學分析
課程開發人員先將一系列的專業能力轉化為教學單元(或模塊),并將專業職業能力目標轉化為教學目標,將相關的知識技能轉化為具體的學習、訓練內容。每一教學單元應包括相應的知識技能、態度及考核標準。轉化的關鍵是對單元教學目標的描述。單元的教學目標是操作性的目標,應采取包括活動、條件、標準三要素的表達方式加以描述,做到行為化、可觀察、可測量。形成一系列與職業能力相對應的教學單元組成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體系。然后,按照專業目錄規定的業務標準,科技進步及勞動方式優化提出的新知識、技能和能力要求,學生個性發展和未來繼續學習的必要準備,以及原有相同或相近的教學經驗,將教學單元分為三類:一是基礎的,包括普通文化和職業通用基礎性的內容,如語言能力、計算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職業道德等;二是職業專業基礎性的,即同類專業通用的知識、技能,如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以上兩類多為具有可遷移性的內容;三是職業專業特殊性的,主要是針對職業專長要求的知識與技能。
四、確定課程
首先對全部教學單元進行歸并。綜合形成各門教學活動歸并的原則是將性質相同、聯系緊密、便于進行教學的單元結合在一起。教學單元歸并為課程后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排序。內容排序要研究學生學習課程的心理準備狀態和認知特點,尋求課程內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學習的心理順序之間的最佳結合方式,由淺入深、先易后難、先專項后綜合、循序漸進的進行。課程內容的排序還要注意各門課程之間相互關系的分析,以便做到各門課程在內容和密度上相互銜接配合平衡。在此基礎上,根據某一類專項能力的性質功能,學生學習的便利,教學條件與傳統經驗等選擇課程類型。一般來說,必要的基礎性理論知識以學科型課程為宜;專業基礎性課程以綜合性或模塊為佳;技能性課以核心課程為主;實踐課則以活動課程為宜。研究表明,專業基礎課程和某些文化課程可以與專業課程“集成設置”。
五、編寫課程標準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發生了巨大轉變,課程網絡化成為教育方式多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網絡化是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意義與目的
“人文地理學”是高校地理科學專業的主干專業課。人文地理學是研究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科,以人地關系為研究主體,側重于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課程資源極其豐富,因此,發揮計算機網絡的優勢,進行人文地理學課程資源網絡化建設,對于深化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以及研究性教學的開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人文地理學有著復雜的學科體系,具有眾多的分支學科。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主要有經濟地理、城市地理、鄉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軍事地理、旅游地理、社會地理等,各學科互相交叉,構地理綜合體。復雜的體系結構,困擾了很多剛入門的學生,需要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將這種體系結構展示出來。
其次,當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廣泛,信息資源非常豐富。第一手資源雖然有著親身體驗,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為空間畢竟有限,通過間接行為空間,獲取間接資源,同樣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在不停地運動中,并且運動速度相對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對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區人文現象的分布面貌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學習與研究人文地理學,不能僅僅是停留在某一時期特定的環境下,而要有時間跨度,這樣的學習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傳統的媒體資源更新較慢,不能響應更新頻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對象,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媒體資源來支持人文地理的學習與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各種地圖、動態和靜態的圖像以及大量的統計數據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單純地依賴某一種媒體,要多種媒體結合,使用各種媒體資料。
綜上所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人文地理學科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由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逐步轉變為課堂講授與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模式,擴展學習主體自主學習的途徑,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平臺,強化學生能力培養,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思路
1 運用多元化理論指導。根據《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因此,“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應在現代課程理論、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和現代遠程教育理論等多元理論的共同指導下進行。例如,根據現代課程和現代教學設計理論,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對課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釋中,總要融入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形成不同意義的生長域。因此教學設計不再是簡單的設計之后加以實施的問題,而是一個在學與教的具體情況下和在學與教的互動中發展演化的過程。結合現代遠程教育理論,在“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時堅持教學設計和系統設計并舉。其中,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教學對象、課程特點,合理地選擇和加工教學信息,設計和組織教學環節。同時特別注意網絡的教學環境和課程特點,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實時互動的優勢,追求創設支持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使課程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教學過程個性化、自主化。
2 體現人文地理學科特色。人地相關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始終貫徹在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各個階段的一條主線。在選取課程資源、構建網絡課程體系、進行授課輔導時要始終貫穿人地和諧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學的社會性、地域性和綜合性特點。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社會性較強的學科,不僅研究內容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會性還突出表現在其歷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傳播、聚落的形成與分布等,在教學資源建設時既要突出現狀,也要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地域性是地理學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學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學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差異,根本點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學包含了區域研究的特性,重視區域的差異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課程網絡化建設時要突出區域性特點。人文地理學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其自身的綜合性,而且體現在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密切聯系,如政治經濟學、人口學、社會學等的發展,都大大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因此在課程網絡化建設時,不僅僅著眼于人文地理學本身,還要與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核心內容緊密結合,并且利用其他學科的方法,比如將地理信息技術引入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
3 發揮網絡平臺教學優勢。網絡平臺具有以下教學優勢:一是直觀性。網絡課程資源具有圖文并茂、音畫俱全的特點,針對人文地理教學中難懂難教的問題,以地圖、圖片、圖表、視頻、動畫和邏輯示意圖等多種形式展現,直觀、形象、生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并擴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二是互動性。網絡平臺具備網上論壇、電子郵件、聊天室等工具,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學生被動接受模式,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隨時與教師溝通,答疑釋惑。三是友好性。網絡平臺界面美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提示信息詳細、準確、恰當,使師生都能夠容易操作。四是創新性。在設計上可以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作用。如學生利用網絡平臺,根據自身特點,自行瀏覽課程知識,及時查漏補缺;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互動工具就教師提出的主題進行討論與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學科建設成果。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是共性與個性的綜合,一方面網絡課程需要較為穩定和規范的結構,涵蓋教學必須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根據課程特點及自身學科建設及教學與科研成果,設計個性化的內容,體現課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地理學具有眾多的分支學科,除人文地理總論以外,各分支學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與論著作為課程教學的支撐。
南京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專業自創立之初,老一輩著名地理學家李旭旦、金其銘等先生陸續出版了多部極具影響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課程網絡化建設中,將教材建設成果作為一個特色模塊,拓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研究方向和動態,方便學生查閱、比較和學習。
5 著眼于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課程網絡化建設不僅是以網頁形式呈現課程的內容,而且是教學的一種重要資源,是網絡教學的支撐環境。它可作為課堂環境和課外環境下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材料,學生的許多學習活動都是在網絡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課程網絡化建設除了內容的展示,還必須增加強大的學習功能,保證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鉆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的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三、“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體系結構
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體系結構設計十分重要,它是網絡課程整體設計理念和指導思想的體現。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看,整體結構設計包括兩個方面:整體頁面層次和各層頁面中內容的組織。學生是通過訪問各層次進行學習的,整體層次及各個層次頁面中的具體內容及其結構必然對學生的學習直接產生影響。
人文地理網絡課程結構分為四大模塊,即課程模塊、教學模塊、互動模塊和特色模塊(見下表)。
特色模塊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的一大亮點。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設、教學資源導航、實踐拓展訓練和中外文獻選讀四大特色欄目。
1 教學資源導航。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就無法建構起理想的教學環境。網絡教學資源是為學生提供大量學習材料和學習工具、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養營造理想環境的基礎。根據人文地理學課程特點,教學資源導航欄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漢對照人文地理詞匯和國外人文地理學者兩個子欄目,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國外人文地理發展和人文地理大師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經歷。目前已有國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學者的簡歷及其相關網址,涉及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等專業領域。第二部分為主體教學資源,包括專題地圖、實景圖、規劃圖和統計年鑒等子欄目。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語言,用地圖說明問題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學資源包括經濟、聚落、文化、人口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景觀圖片、專題地圖等,所有圖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圖像;同時,為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規劃工作的方法與技能,分類搜集整理了國內外眾多具有代表意義的規劃圖件。另一方面,隨著數學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來越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教學資源的統計數據庫涵蓋了中國經濟、社會、城市、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權威統計年鑒,便于教師、學生及其他研究人員的查閱。第三部分為考研指導,主要是提供國內絕大多數人文地理學招生院校及網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歷年人文地理考研資料。
2 實踐拓展訓練。實踐教學與訓練在人文地理課程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已經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寧經濟開發區、黃山與寶華山風景旅游區、廬山區域地理等實習基地。同時,開設科技文獻檢索、規劃制圖、論文寫作等實踐性選修課程,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依托地理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設了“虛擬實習”的特色欄目,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地理環境模擬實驗室,增設了城市景觀三維表現、數字小區三維表現、主要商業區三維表現、城市交通流三維表現與模擬等極具特色的實驗項目。
3 中外文獻選讀。人文地理學科歷史悠久,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人文地理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研究,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出版了眾多的教材和專著。為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人文地理的理解,設立中外文獻選讀欄目,精選各種經典文獻,包括國內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詞典以及國內外人文地理相關資源網站等。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結合對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新形勢下,高校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知識的組織者,也應成為教學資源的建設者,共同促進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麗,從學習策略規律思考高校課程網絡化建設[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77-79
[2]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賈雪梅,楊改學,網絡課程建設與發展的若干趨向[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網絡課程建設的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4):137-138
摘要: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為例,從確定擬建特色專業、確定專業特色、創新專業建設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專業建設的戰略規劃。并從制定與優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專業方向相適應的高水平師資隊伍4個方面介紹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教育實踐。
關鍵詞:社會體育專業;專業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在高等院校設置了社會體育專業,開始培養本科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會體育專業本科生,成為5個體育本科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專業。然而,規模的迅速擴大,也帶來了人才培養質量的各種問題,專業設置雷同,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脫節,課程內容趨同于體育教育專業,致使社會體育專業特色不明顯,阻礙了社會體育專業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經過專業結構調整,選擇了健身保健方向為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的突破口,形成了對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和建設路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專業建設的戰略規劃
1.1確定擬建特色專業
地方院校確定擬建特色專業的依據來自院校自身實際與社會需求兩個方面。從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自身來看,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建設的實際規定了特色專業的選擇范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是一所綜合性本科院校,地處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個二級學院,包括理、工、農、醫、文、經濟、師范、體育等54個專業。學校的辦學定位是立足佛山,為珠三角地區培養社會經濟所需的各類應用型專門人才。社會體育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生,初始只有現代安保專業方向,后來增加了社會體育營銷與管理方向和體育教育方向。
然而,從社會需求來看,當時的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與全國其他社會體育專業辦學院校一樣遇到畢業生就業難、在校生學習目的迷茫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阻礙了社會體育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在經過陣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課題組通過“珠三角社會體育專業人才需求的市場調查”課題立項,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依托廣佛同城化下的經濟社會發展,認為體育健身娛樂業將成為珠三角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體育產業的主導產業。
與此同時,通過調查發現,當時珠三角人均GDP已超過10000美元大關,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標準,提前進入小康經濟社會,為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由于大眾健身消費需求不斷提高,健身房新開店面積快速增長,健身企業為了提高增值服務而向客戶提供“一對一”的私人教練課程,需要受過健身專業訓練、技術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務意識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練員。
大量調查研究證明,社會體育產業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術指導和保健養生服務的技術人才。學院領導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確定,將培養健身與保健技術指導的“應用型”復合人才作為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的特色專業。
1.2確定專業特色
首先要在專業方向細分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方向選擇。專業方向選擇要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現狀和發展趨勢,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比較優勢、能夠有效利用外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發展機遇為原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立,還要充分掌握相關院校專業建設情況,尋找差異點,然后根據自己的辦學實際,確定專業特色。
從佛山和珠三角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對社會體育的影響來看,人們對體育健身的消費意識和需求與日俱增,健身教練、健康管理師、康復訓練師、按摩師這些新生職業以其精湛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被人們接納,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再從自身的教學資源來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已經是廣東省首批將“健身健美”選項課列入大學體育課程的高校,并組建大學生健美隊分別參加了廣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錦標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專業教師方面擁有健身健美、保健養生、推拿按摩和臨床醫學的師資力量,如果通過優化組合,可以組建成一支健身與保健相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
與此同時,在專業方向的選擇方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決定與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其他院校的社會體育專業進行錯位發展。因此,從自身具備的辦學條件,如場地、實驗室、教學設施和專業教師隊伍,到外部環境的市場需求,在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于2008年在學校進行專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確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為社會體育專業特色來建設,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面向商業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練和保健養生與康復中心的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
1.3創新專業建設理念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那么,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就必須依托佛山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尤其是社會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式而進行專業結構調整,以健康服務業人才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適應健身和保健行業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并通過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真正做到“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為內涵的專業教育和以“創業創新,成人成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全國高等學校社會體育本科專業指導性專業規范》和廣東省構建現代體育產業體系的要求,針對社會體育專業健身保健方向培養健身私人教練、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職業崗位的專門人才,使學生成為會講、會示范、會經營、懂管理的社會體育現代化“應用型”復合人才。
2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
2.1制定與優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健身保健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健身和保健行業對職業崗位人才需求為依據,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練、保健按摩師和康復訓練師“三位一體”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專業特色體現在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方法上,針對健身和保健行業職業崗位提出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營銷能力和增肌、減肥的技能能力,開設了健身房管理與會籍營銷、健身運動處方、運動營養學、健身健美專項訓練等實踐課程;二是為了培養學生保健養生臨場技術運用中的養生調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實踐操作能力,而開設了體育保健養生技法、人體測量與評價、保健推拿專項訓練以及各種實驗實踐課程。在課程考核方面,注重學生對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運用掌握程度的評價,尤其著重對其專業技術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
與此同時,在培養方式方法上,根據人才培養規格,將健身企業的職業能力培訓方法通過改革后引入課堂,運用“一對一”情景模擬、“案例”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運用參加專業性的競賽機制,引導學生建立自覺性的自我體格修塑目標,并在專項訓練過程中,從自身身體訓練中掌握增肌、減肥的專業技能。
2.2加強課程建設
專業是課程的有機結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構成的課程體系建設是健身保健專業特色建設的基礎與關鍵。建立了課程調節機制,通過課程的優化組合淡化專業控制、突出健身保健專業特色,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根據健身私教、康復訓練師、按摩師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需要,依據社會體育產業發展和健身行業、保健養生行業的職業崗位能力標準所包涵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要求,組合專業課課程教學進程計劃(不包括學科基礎課程)(見表1、2)。
2.3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與人才培養規格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了“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實訓+競賽”一體化、“專業兼職”、“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3+1”人才培養模式等5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1)“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實踐教學著重在于培養學生行業所需的專業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動作技術的講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運動處方的臨場操作能力等,通過課內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再到課外由學生在校內實驗室、健身房進行自我訓練與操練掌握基本技術,然后通過每學期2~4周到健身企業、體測中心、功夫推拿等場館的實訓見習,遞進式循序漸進地熟練掌握健身和養生保健的基本技術。
(2)“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從第1學期第10周開始,學生必須采用導師制進行課余訓練,實行師生雙向選擇,每周訓練3次,每次2小時,每生每學期計3學分,實施時間為第2~6學期。
(3)“實訓+競賽”一體化。在校外完成實踐教學,通過“院館合作”協同育人平臺和參加專業競賽激勵機制,培養學生職業崗位需要的專業能力。實訓是教學計劃中安排每學期2~4周,3人一組,利用課外下午4點半~晚上9點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樂部針對私教指導、運動處方、會籍營銷、健身房管理等專題,在企業導師指導下的臨場訓練。
競賽則是通過選拔進入學院代表隊參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獅比賽。目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健美隊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參加健身健美專業比賽的大學生隊伍。
龍獅隊于2013年9月參加了“廣東省傳統南獅大賽”,取得1項銀獎和2項銅獎。健身操隊于2013年10月參加“廣東省千萬人群廣場健身排舞大賽”,取得二等獎、優秀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4)“專業兼職”。是學生為了提早進入實習鍛煉,在第三學年開始,利用課外下午4點半至晚上9點半和周六、日時間到健身房從事兼職私教工作,可以一邊在學校學習專業基礎知識,一邊在校外健身企業進行有償實踐學習,這類學生往往學習目的明確,社會同行對其評價較高。
(5)“3+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3年在校學習,最后1年在健身俱樂部或保健養生中心頂崗實習的教學實踐。這一年,學生在職業崗位上進行實習再過渡到入職,期間需要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此階段是在行業企業導師指導下進行臨場對客技術服務,是對口入職崗前培訓的適應過渡期。“3+1”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是加強了對口職業的實踐教育,近年來被許多院校廣泛采用。
2.4建設與專業方向相適應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課程特色決定了專業特色,而開設的特色課程必須由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來完成。目前我國高校已經設置社會體育專業的院校普遍缺乏與社會體育相適應的師資力量,尤其缺乏社會體育和健康服務產業領域技能型、操作型師資,這也是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對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重點放在體育教育專業方面,忽略了社會體育專業師資的培養。盡管社會體育專業在我國發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會體育專業師資、尤其是術科教師原來是從事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缺少對新生健身項目的了解。而近年來充實到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師資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論課教師,了解當今社會新生健身項目的教師則極少。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師團隊建設,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兩類師資組成,按行業的人才規格要求先設置課程后配備教師的原則,通過制定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積極引進人才與外出進修相結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打造教學和科研綜合水平高、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特色專業教學團隊。推進教學名師建設,推動高職稱、高學歷、教學與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發揮引領、帶動、示范作用。著力建設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養生技術緊跟行業崗位規范,鼓勵專業教師各盡所長擔任社會職務,這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在人才引進和配備上向特色專業傾斜,努力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素質的提升,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院與企業協同創新育人平臺的“院館合作”,共同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少斌.高校特色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44-146.
[2] 王愛豐,王正倫,王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31-32.
[3] 庹權.以職業為導向的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J].體育學刊,2010(7):32-35.
[4] 蔣鋼強.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能力培養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9(4):103-106.
[5] 于文謙,任兵.中國社會體育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5):12-14.
在教育領域,“文化”正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詞語之一,文化建設已成為許多學校管理與發展的積極追求和頂層設計,“文化的力量”正成為推動教育進步、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巨大動力。學科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組成員共有的行為規范體系、自覺的精神和價值觀念體系以及全體成員的共同生存方式。學科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辦學理念與教師思想行為之間相互轉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生命真實成長,而不僅僅是完成事務。
學科的精神文化是學科靈魂,是在與學校文化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學科結合自身實際而凝煉出來的共同發展愿景和文化理想。從學科文化的本質和特征來看,它具有標識分界、整合凝聚、激勵引導、延續增殖四大功能。標識分界功能指學科文化將不同的學科知識、學科成員、學科組織予以區分的能力。學科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是揭示學科文化在對學科內部成員的學科理念、學科精神、價值觀、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協調與重組、凝聚與內化的能力。學科文化的激勵引導功能是指學科文化對學科內部成員主體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上的一種教化引導作用,即通過開展活動,使學科內部成員在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上趨于一致,并體現在他們的實際行動中。學科文化的延續增殖功能是指學科文化在傳遞過程中,通過社會繼承機制,使學科文化得以流傳、延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的地理學科精神文化建設為例,在實驗中學“求真求實,思學思新”學校文化的引領下,地理學科組提出“天地明理”的學科精神文化,確立“建學習型組織,創研究型團隊”作為學科組組訓,確定“構筑臻思、敏行、務實、創新的學習型組織和實踐共同體”作為學科組共同發展愿景,以期真正提高學科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有效、高效研究的能力,合理開發與靈活運用課程資源的能力,有效使用各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策略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能力等。
二、形成學科組的共同行為方式,建設學科制度文化
學科制度文化是學科組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從制度設計到制度執行的過程,構成了學科組全體成員的日常生存方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彰顯學科行為文化和行為藝術。學科制度文化是學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文化的重要標識和學科文化建設的有力抓手。理解和認識學科文化往往要從學校制度文化上去考量。從構成要素分析,學科制度文化的構成要素包括文本、體系、內涵、外延四個方面。制度文本是學科制度文化的介質載體,它用文字的形式,表達了制度的價值訴求和相關者的行為規范,一般指的是成段、成篇、成書的書面語;學科制度體系形成了學科制度文化的制度架構,它為學科機構及有關人員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規范提供了保障;學科制度文化的內涵指的是它的本質特征,其外延是營造學科教育秩序的觀念和行為的總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的學科制度文化建設為例,學校學科制度文化的具體內容主要包含:日常活動制度、備課主講制度、評課主評與分評相結合制度、課堂觀察制度、課例案例研究制度、跨年級跨學科綜合備課研討制度、課題研究制度、讀書交流制度、獎勵激勵制度、師徒結對制度等。其中,學校要求“備課、上課、評課制度”做到“五結合”。第一,備“課”與備“學”相結合,以實現文本和教學對象的真實有效對話;第二,評“課”與評“理”相結合,以實現學科組教師之間的理念互通、智慧共享;第三,“一課多案”與“一案多課”相結合,以實現梯隊教師模仿再現、修改、內化、創新等多維重建;第四,“一本通”與“活動菜單”相結合,以實現學科教研活動常態化、日常化、精細化、自助式主動研究等;第五,“面對面教研”與“教、學、研、思一體化信息平臺網絡實時互動教研”相結合,以實現教學研究的實時無縫鏈接。
三、構建學科組獨特的教學模式,建設學科教學文化
學科教學文化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科特色的教育教學課堂文化,它是師生教學實踐賴以開展的前提、背景和氛圍,它是一種活動的文化、關系的文化、顯性與隱融的文化,是一種持久成形的教學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類型或范式,是學科教育教學背景下師生的課堂生活方式。
探明學科教學文化的發展狀態,有利于從根本上找到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首先,提升教師精神境界。教學文化建設在根本上立足于教師的內心世界,目的是有效激發能影響外在教學行為的教師心靈力量。其次,增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由于教學工作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教師的教學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即便是成熟而有效的教學技能,在面臨復雜環境的時候也有雕琢與審視的必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心理上打破封閉與孤立。再次,強化教師職業價值認同。為師之道的神圣之處就在于從終極關懷的立場出發,以主體的價值體驗和認知為中介,不斷改善自身及他人的生活世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地理教學為例,地理學科組在深入研究地理學科思想、學科方法和學科特性的基礎上,提出 “學科教學整合化”,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整合的觀念,用系統、整合、復雜的眼光考察與分析課堂教學的行為以及行為中的諸要素,使教學的各環節與各方面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圖式―探究―合作”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地理學的知識容納于各種圖中,思維導圖可以直觀表達學生的思維,從而實現思維的可視化。深入開展“圖式教學”,用“圖”去引導學生發現天文、地理之美;用“圖”去感受地間萬物之變遷;用“圖”去建構學生的地理思維。
四、營造學科組教學的基礎環境,建設學科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在學科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學科文化要素的物質表現方式。學科物質文化是指學校內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化的文化形態,是學科文化的外殼,奠定著學科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它又是學科文化“內核”(精神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一定的價值目標、審美意向等,是富有內涵的人文環境。學科的物質文化主要是通過學科的物理環境,諸如建筑、綠化、雕像(塑)、圖片、教室布局等的創設來體現和發揮它育人的功效。學生在優雅的學科物質環境中會有意無意地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心靈的感應,精神的升華,觀念的更新,從而實現良好人格的塑造。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為例,地理學科組在學科物質文化建設中,精心布局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學科文化墻、可視可動的地理實驗、天文研究室、地理園等,從而實現地理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顯性體現,創造有利于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的物質實體環境。
總之,通過加強學科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科組成員形成教育教學的共同愿景,形成共同遵循的學科行為,形成獨具特色的學科教學和彰顯學科特色的物質表達。從而使學科組成為主動探究、自我更新的團隊,帶著智慧參與創生信息的團隊,有效提高對教育教學改革整體的意識和洞察力的團隊,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研究方式,真正實現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
專家評介:
素養教育已成為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新一輪地理課程改革把地理素養置于地理課程目標的核心地位。因此,統一認識和準確把握地理素養的內涵與特質,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地理素養的內涵與組成
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構成要素(見圖1)。一般來說,地理素養表現在三個層面上:物質層面,指地理學習者在地理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精神層面,指地理學習者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品質,包括地理學習動機、地理學習意志、地理學習態度等;社會層面,指地理學習者所帶有的一定社會屬性,表現為社會傾向、文化水準、品德素養等。
圖1 地理素養的構成
圖1可以反映出以下四方面內容。(1)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2)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性概念,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種尺度的劃分都會破壞地理素養的整體結構。但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筆者依據地理素養的內容,把地理素養分為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實際上,這三個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4)地理素養構成要素論其重要性并不處于同一層面之中,它們在構筑地理素養過程中的職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是一門旨在解釋地區特征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的科學。[1](290)它不僅包括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核心的特有知識體系,也蘊涵有區域比較、區域綜合與分析、觀察、野外實踐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還包含了地理學家在探索地球表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因此,地理科學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了公眾科學素養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學科的個性特征。筆者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把地理科學素養的構成劃分為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五個組成部分。[2]
1.地理科學知識
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是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指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地理基礎知識,如地理術語、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空間分布、地理過程、地理因果關系、地理特征、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總體來說,地理科學知識涵蓋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內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么作用?怎樣使它有利于人類和自然環境?”[1](290)
2.地理科學能力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地理科學能力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準》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雖然這五項地理技能與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基本吻合,但應該說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學能力,并沒有真正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盡管地理思維、想象、觀察等能力的培養要求已蘊涵在五項核心技能當中,但仍不利于突出地理科學能力的培養重點。我們試圖依據《地理教育國際》提到的地理學的幾個核心問題,[1](290)對應給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相應能力:(1)空間定位能力;(2)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3)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5)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象能力。
3.地理科學方法
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學對象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地理科學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學方法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撐。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是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基礎。地理科學方法中包含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但在地理科學素養的養成中,更要側重培養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科學方法,如地理觀察、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驗等方法。
4.地理科學品質
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范或準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敢于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于團結合作,樂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
5.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意識指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地理科學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它包括正確的地理科學觀、地理科學技術觀以及正確理解和應用地理科學與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內容。地理科學意識是正確認識地理科學價值、合理運用地理科學技術的關鍵,因此是地理科學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地理科學素養的上述組成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分離的,各種構成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聯系,構成了地理科學素養的主體。其中地理科學知識和地理科學能力屬于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屬于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地理科學能力發展、地理科學方法運用、地理科學品質養成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的質和量決定著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地理科學能力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也是溝通和聯系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的橋梁和紐帶。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為地理科學知識的學習、地理科學技能的培養“解放思想”、導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兩個部分。人文地理知識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經濟、旅游、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關“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識、“尊重自然、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人口道德”意識、“資源道德”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國家意識、地理美等內容。(見圖2)。[3]
圖2 地理人文素養的構成
(三)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技術素養是指對地理技術的正確辨別、全面理解與綜合應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三個部分(詳見圖3)。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專業性很強,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習者要求的廣度與深度應有所不同。
1.地理技術知識
地理技術知識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基礎,也是養成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地理學在工程技術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拓寬地理學應用領域的同時,也給中學地理素養教育增添了新的內容。地理技術知識主要包括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防治技術;景觀生態設計;不同區域尺度多維要素的規劃技術;地震、火山、臺風、洪澇、干旱等災害的預測、防治技術;地理多媒體教學技術;等等。
2.地理技術能力
地理技術能力是地理技術素養的核心,是對地理技術知識的深化與應用。圖3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地理技術能力主要包括:(1)運用3S技術進行地理信息處理的能力;(2)運用區域規劃知識進行城鄉規劃、旅游規劃的能力;(3)對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防治的能力;(4)對地震、火山、臺風、洪澇、干旱等災害進行預測與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體技術制作地理課件的能力;(6)正確選擇并運用地理技術的能力。
圖3 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
3.地理技術觀點
地理技術觀點是地理技術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曉地理技術的正面和負面影響;(2)明晰地理技術與地理科學、社會的關系。
二、地理素養的特點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它的特點在于:具有廣泛的研究范圍、豐富的研究方法、綜合性的研究內容,因此,從開始它便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贏得了廣泛的生存空間。受地理學科性質的影響,地理素養與其他學科素養相比有共性也有差異。歸納起來,地理素養具有綜合性、空間性、動態性、終身性、現實性和實踐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點。
(一)地理素養具有綜合性
綜合性是地理素養的顯著特點。第一,地理素養在內容上是綜合的。地理素養不僅涉及了位置、地形、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內容,而且包括人口、聚落、工農業等人文地理的內容,還包括了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作用,更重要的是強調了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密切關聯的綜合性內容。第二,地理素養在構成要素上具有綜合性。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包括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其中地理知識是養成地理素養的基本前提、地理能力能夠促進地理知識的內化與遷移、地理方法和地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引導地理素養的價值取向。綜上所述,在中學地理素養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挖掘地理素養的綜合性,以發展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地理素養具有空間性
從某種程度上講,地理素養的研究范圍具有三維的特點。地理素養中不僅包含空間分布、地理規律、地理特征等具有空間屬性的地理知識,而且包含區域綜合分析與比較、空間辨別力、空間想象力、空間觀點等地理能力和觀點要素。因此說,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空間性。
(三)地理素養具有動態性
地理素養的養成是一個動態實施的過程,這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發展性,地理素養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由一個逐漸培育、逐漸養成的動態過程。雖然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但任何一個階段都不是地理素養培養的終點。二是過程性,地理素養與地理素質的一個主要區別在于地理素養更側重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養成的過程,其次才是獲取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的結果。這說明地理素養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漸進的動態過程。
(四)地理素養具有終身性
地理素養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生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對個體的終身發展具有獨特作用。一方面,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長效性,能夠長期對個體未來生活產生持續的影響。另一方面,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地理素養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讀圖析圖繪圖能力、國家意識、全球意識、地理美感等對個體的終身發展有用。因此說,地理素養具有終身性。
(五)地理素養具有現實性
地理素養對個體的生活具有特別的指導意義。地理素養中不僅包含地理與民居、地理與服飾、地理與交通、地理與飲食、地理與旅游等方面的內容,而且包含了野外實踐、實地考察等方面的內容,與個體日常生活密切聯系,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性。因此,在中學地理素養教育中要加強地理素養的培養,以加強個體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六)地理素養具有實踐性
野外實踐和實地考察是養成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活動,個體可以親身體驗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諧、感受各種生態問題,從而獲得大量豐富的真實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經驗,進而加深個體對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諧的認同及對各種生態問題的感悟。[4]因此說,地理素養來源于實踐,又付諸實踐,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綜上所述,地理素養是一個集成概念,同時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養的養成要綜合考慮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地理技術素養等多方面因素,[5]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
參考文獻
[1]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地理教育國際[J].地理學報,1993,(7):290.
[2]梁英豪.科學素養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1,(1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