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2 02:02: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音樂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參加了開發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致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教師音樂培訓總結范文二
通過這一段的培訓學習,讓我頗有感觸。不由讓我深思;21世紀的音樂課,應該教給孩子們什么?
一、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1、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在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不可缺少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學校里,我擔任的是音樂教學。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兒童的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的始終。對低年級學生我以進行節奏、音準訓練為主,并適當進行識譜教學,讓學生在節奏、律動中去感知音樂的美。
2、教師是榜樣。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明確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學生都有向師性,其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小學的音樂教學同樣要從育人的目標出發,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3、教師是組織管理者。
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監督和調節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我從創設情境出發,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
4、教師是朋友。
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多交心。學生尊敬老師,會加強教師對教育工作的光榮感、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教師熱愛學生,會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受到鼓勵,會更加尊敬教師,甚至對教師的這種尊敬轉移到學習上來。
二、培訓使我對課堂教學行為的重新認識與思考。
1、要學會欣賞學生。
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在音樂課上,我會經常說“這小朋友節奏感真好”“這個小朋友聲音真美,長大了就是歌唱家了”……這些鼓勵的話能大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2、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音樂課,就是老師教一句,學生跟著學一句,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如果我們在每節課后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那么就能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三、培訓為我以后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
教學是門藝術,多在備課上下功夫;當老師每天要有新鮮感;當教師經常要有上升感等。
教學中一定要認真地貫徹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藝術的范圍,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完善的人格,音樂教育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德國作曲家奧爾夫創立的奧爾夫教育體系,即一切從兒童出發,提倡學習“元素性”音樂,注重培養創造力,使兒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進入音樂,并從中獲得個性的發展。
四、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副科老師同樣具有重要性,我們的素質教育需要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音樂作為美育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現代的小學音樂教育,是開放的、綜合的和可持續發展的。面對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人文素養和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音樂教育的發展。
教師音樂培訓總結范文三
參加了國培,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致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圣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境界了。
教師音樂培訓總結范文四
20__年5月9日我有幸被學校安排參加陜西省藝術教育工作會議,會議為期兩天,在西安市止園飯店召開。與會的有各市、區教育局主管局長,基礎教育、體衛藝科長,全省藝術教育示范中小學校長,部分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負責人,陜西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及各市、區的學校藝術骨干教師。
會上我認真聽取了專家回顧和總結全省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近年來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觀看了兩所模范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成果。每位專家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通過參加本次會議,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不斷改革創新的壓力,確實感到受益非淺。現將參加本次會議的一點心得體會及平時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看法在此談談,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本次培訓對音樂教學理論、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音樂專業的技能技巧都不同程度的涉及,更多的是知識的擴展,精神層面的培養,我們的任務是詮釋藝術的,解讀藝術的精華,簡單的呈現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唱兩首歌、跳兩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確認識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這些是一個重要不可分割的體系。時刻加深自我認識,加強自我的學習,不是單單的在音樂方面的提升,各個方面都要有所加強,要給學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對現在教師的要求是必要的。
一、課堂教學: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等愉快的音樂實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二)音樂欣賞課應該作為音樂課上的一項重要的內容。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加入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注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教師音樂培訓總結范文五
這次,我有幸參加省中小學音樂骨干教師的培訓。雖然只是短短幾天時間,但我覺得實充而愉快。這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這次培訓,使我從觀念上、理論知識水平上和教學方法與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認識與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質的進步。
其次,通過這次培訓,促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5C-0178-02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多次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文件和規定,促使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新形勢下的現代化職業教育理念明確指出: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培養模式。為了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強化教學、學習、實踐相融合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必須重新構建新形勢下高職高專音樂表演專業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的教學模式,使之與社會需求銜接得更好。
一、高職高專音樂表演專業舞臺實訓與實踐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當今,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的教學延用的是影視表演專業常用的訓練方法,或是采用藝術院校以排練歌劇、音樂劇為主的高大上音樂表演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些教學形式和方法固然可以借鑒,但確不能照搬。因為,高職高專院校音樂表演專業所培養的目標和定位完全不同,授課的時間差距也太大(如本校就一年的時間)。高職高專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培養目標主要是:適應社會發展和音樂表演發展需要,掌握音樂表演理論,具有較強的音樂表演實踐技能,在舞臺領域有突出特長的人才。因此,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的教學必須圍繞培養目標進行課程定位。課程側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創新精神、表演綜合實踐能力,為將來能勝任各類表演機構表演實踐、表演策劃、管理、培訓、教學工作服務。
另外,高職高專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群在于:專業文藝團體及電視臺、電臺;藝術院校和中小學音樂教師;各地市縣行政、企、事業單位文化機構宣傳員、藝術工作骨干;基層廠礦企業工會及相關部門、機構的文藝演出策劃、組織、編導者等崗位。因此,課程也要圍繞這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基本綜合能力來篩選教學內容和制訂教學計劃,突出和彰顯現代化職業教育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之路;課程體系要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為主線;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通過各種舞臺藝術實踐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體驗各種不同藝術的表演風格、能充分展現自我的這一廣大的舞臺,使學生有一種良好的專業學習與競演的氛圍,把理論、策劃、創編與舞臺表演藝術融為一體,實現高職高專“重實踐、重操作”的培養目標。構建“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解決學生當前就業和終身學習的問題,體現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思想。
二、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夯實舞臺表演的理論和表演基礎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生源相比藝術院校的相差甚遠,因此表演理論本著夠用、實用這一原則。例如,演員應有的職業操守和素質要求;舞臺的表演形式;音樂的表現手段;表演藝術的定義和對觀眾的影響作用;舞臺的信念和想象力;形式不同的歌曲(民族、美聲、流行、合唱、兒歌等等)表演風格特點、要求及訓練和表演方法;作品的構思與創作;舞臺的結構、燈光、布景、道具、音響;音樂會的節目安排與策劃等等。舞臺表演它既是一門有理論,更是一門突出舞臺表演實踐的課程,所以,這些理論知識必須是貫穿在舞臺實踐訓練、視頻欣賞、觀看演出的過程之中。它是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不斷點撥指出,學生在不斷觀察學習、練習訓練、歸納總結當中,使這些理論得以升華和運用,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那么,這些理論服務于表演的功能將會大大減弱。
高職院校大部分藝術學生進校時,各方面條件和素質相對較差,對舞臺表演一竅不通,表演的心理素質也較差。由此可見,增強學生的表演意識、表演心理和表演基礎,是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的重中之重。學生有了良好的舞臺心理的支持,有了豐富的形體和心理語言表現、有了大膽創新和創作的概念,就能更好地服務于舞臺、服務于社會,把高雅的音樂和藝術傳播給觀眾。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從身姿到腳步的移動,從手勢到眼神,從心理刻畫到肢體語言的表現,無不是一個很細致的研究課題。而高職高專音樂表演專業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程時間短、任務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如何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使之發揮更大的教學效應,是我們努力實現的方向。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出了以下一些教學上的經驗:
一是通過視頻和觀看演出,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表演意識和概念。每學期開始前兩到三周時間,不是急著讓學生上舞臺訓練,而是讓他們大量地觀看與本學期教學內容相關聯的一些剪輯過的視頻,從觀看到教師的點撥和講解,讓學生思想上首先有了概念和心理準備,為后面舞臺實踐教學做好鋪墊。課后也要求他們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上網觀看其他視頻(教師可提供網頁和具體內容),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整體表演意識和概念,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前瞻性,讓他們學會如何去學習,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二是借鑒一些我國傳統戲曲程式化的舞臺表演訓練方法,重點在于學生的手勢、步伐、眼睛和表情的訓練上。眾所周知我國傳統戲曲表現非常豐富和具感染力。例如,手勢“引、定、開、合、托、錯”就像一種無聲的語言表現了人物不同的情感表達和渲染氣勢,而且能夠為形體造型,為表演起到輔助作用。傳統戲曲中的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遠、近,用豐富的眼神表達不同的心態和情感,就像人們所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心中的苗”。眼睛不精、不攏神,就無法抓住觀眾。戲曲表演中演員的面部表情動作是稍稍突出和夸張的,通過模仿、訓練,可使害羞和靦腆的學生更敢于表演和做戲。另外,戲曲演員一上場,他們的“臺步”和“身段”無不透出一種振奮的感覺,一舉手、一投足體現藝術的風度,讓觀眾感覺到藝術的美和一種熱情。所以,借鑒我國傳統戲曲程式化的舞臺表演訓練,可以改變學生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的舞臺作風,做到“神形兼備”的舞臺形象,把美好和高雅的藝術帶給觀眾。
三是借鑒影視表演舞臺訓練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心理,豐富他們的表演形式。戲劇表演中的臺詞、詩朗誦、單一動作練習、無聲和無實物訓練、雙人和多人訓練、主題合理訓練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舞臺的創作素質,對學生舞臺表演的信念與真實感、注意力、想象力等良好心理素質的獲得幫助是極大的,也是構建表演者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重點訓練部分。
(二)結合本專業今后的就業方向和專業要求,努力嘗試各種舞臺表演形式
首先,對不同音樂表演形式進行嘗試。音樂表演是形式是豐富多彩的。結合今后的就業方向,我們對一些常用的音樂表現形式、風格和訓練方法都可以進行嘗試訓練。比如,獨唱(美聲、民族、流行,可根據自己的演唱能力來選擇)、兒歌的表演方式、小組唱和組合類的表演方式、合唱曲的表演方式、歌劇(以民族歌劇為主)和音樂劇片段表演。
其次,可以嘗試和創作一些小品、雙簧等一些曲藝類的表演形式。因為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有可能到各地市縣行政、企、事業單位文化機構宣傳員、藝術工作骨干;基層廠礦企業工會及相關部門、機構的文藝演出策劃、組織、編導者,而這些曲藝類的表演形式往往是這些單位開展晚會中常常出現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通過這些舞臺嘗試、實踐和積累,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整體藝術綜合素質得以不斷提高和完善。
以上這些教學實踐內容,比較繁多,難度也較大。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對此,可采取以下教學措施:開學第一周就把教學內容安排下去,讓學生課后按教師提出的要求和方法進行排練;期中進行一次檢查,提出整改意見和應該注意的地方,讓學生課余時間進行下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期末抽出三周時間進行舞臺練習和實踐,其中,教師對節目進一步進行點評和修改;最后,以晚會的形式呈現給觀眾。這樣,學生既有安排表演基礎訓練的課堂時間又可以完成較大難度、完整性較強的藝術表演形式,而且,還可以整合成一臺形式多樣的晚會。此外,我們還要注意,進行教學內容安排必須堅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原則。
三、延伸推進舞臺教學實踐活動,擴展舞臺表演范圍
舞臺實訓與實踐課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對此,應不斷地延伸和推進舞臺教學以外的實踐活動,擴展舞臺表演范圍,讓學生多進行熱身運動,才能更好地穩定他們的表演心理和表演狀態,經受起舞臺的各種考驗。具體操作: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比賽和演出;精心組織同學們下基地實踐,如:下農村、進工廠、進學校、進社區、上劇院、上舞臺、上電視。通過各種渠道,打開實踐范圍。由此可以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和了解舞臺的結構、燈光、布景、道具、音響與節目效果的關系;學會音樂會的節目如何安排與策劃;舞臺的禮儀和晚會的整體運作;節目的的完善與創作等等更廣闊的知識點,把策劃、創編、表演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組織開展音樂活動的能力,使他們所掌握的能力與社會的需求更加相接軌,為將來走上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022-03
實踐育人是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它代表教育管理機構和教育者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提高師資教學水平中發揮實效作用。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要通過實踐得以驗證,它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高職高專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是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服務區域發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勇于開拓創新意志,具備就業創業能力,肩負社會責任感,理論基礎牢固、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音樂人才。根據這一培養目標和音樂專業特點,實踐教學模式、方法、形式在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必然占據重要位置。如何在教學中真正實施實踐育人是當下教育者面臨思考的問題。本調查研究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提出指導性建議。
一、研究對象和調查方法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關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決定,讓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順利、有效地實施實踐育人,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本研究以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的教育與表演專業歷屆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情況,在校學生課程學習、實習實訓的狀況進行分析。
本研究采用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訪問調查、座談會調查、全面調查、跟蹤調查、個案調查、現狀調查、原因調查的方法。通過文獻資料查閱、現狀調查的方式,了解當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專業開設課程中實踐環節占有比例、教師教學中實踐性內容占有比例、教學過程中開展實踐性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情況。通過全面調查和原因調查的方法,掌握目前實訓與實踐基地的建設情況。采用問卷調查、跟蹤調查、訪問調查及個案調查了解畢業生的就業、創業狀況。采用座談會調查的方式了解教師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的情況。
二、調查方式與資料整理
本研究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查:一是從現有的資料中入手,整理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二是通過測試、問卷、觀察、訪談的方式,有目的地設計有關問題,以集中測試的形式,統一發放問卷,立即收卷,在整理談話記錄中,有條理地歸納數據。應用SPSS軟件對實踐育人狀況的數據進行分析,對實施實踐育人各個環節中相互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做出分析,建議可行性的方案。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當前高職高專音樂專業課程學時設置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對音樂教育專業必修課程進行統計、制表、分析(見表1),發現音樂表演專業選修課程共計20門,包含實踐學時的僅有6門,總學時占有率為 27.7%,14門課程設置有理論學時,總學時占有率為72.3%,根據音樂表演專業設置的定位,為基礎音樂教育、基層群眾文化單位、大眾音樂文化傳播等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基礎音樂人才。因此,所開設的課程中應該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如理論課程“中學音樂教學法”、“民族民間音樂”、“樂隊編配”、“藝術概論”、“中外聲樂作品賞析”、“電腦音樂制作”、“聲樂基礎理論”、“多媒體課件制作”、“論文寫作”、“意大利語音”、“聲樂教育理論”、“中小學聲樂教學”、“中外歌劇欣賞”、“西方現代音樂概述”,教育者在完成理論知識的傳遞的同時,通過課程實踐學時,讓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中,讓學生順利完成知識轉化為能力。如“電腦音樂制作”課程,需要學生掌握電腦操作的要領,靈活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習與操作同步,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各種五線譜、簡譜的制作,簡單歌曲伴奏與樂曲音樂的制作。再如技能技巧課程“電子琴”、“手風琴”、“牧童笛和少先隊鼓”、“鍵盤和聲與即興伴奏”、“流行音樂演唱”,更應該增加實踐學時,讓學生以獨唱、獨奏、獨舞、重唱、重奏的形式在課堂中增加表演、實踐的機會,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音樂教學能力進行鋪墊。
(二)高職高專音樂技能大賽反映學生“實踐能力”缺失的現象。通過觀察法分析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選派參加第五屆廣西高職院校技能大賽鍵盤樂器演奏賽項的比賽經過與結果(見表2),我們發現參賽選手的音樂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影響選手最終排名獲獎的關鍵。賽事考查選手在樂曲演奏、聽音測試、伴奏編配排演方面的能力,這三個模塊與學生平常學習的專業課程息息相關,包括“鋼琴”、“鋼琴綜合賞析與教學”、“中外音樂史及欣賞”、“視唱練耳”、“樂理”、“鍵盤和聲”、“鋼琴即興伴奏”、“聲樂”。獲得第一名的選手,在每一個分賽項中都保持排名前二的水平,而獲得第十名和第十一名的選手,雖然樂曲演奏成績排名在第五名和第八名,但是在聽音測試、伴奏編配排演的分賽項中成績靠后,影響了最終名次。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學生的專業演奏技能而忽略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應該加大實踐力度,通過實踐途徑增強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三)高職高專實踐演出師生參與度存在“低下”現象。通過相關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制了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3下半年音樂廳使用的情況(見表3),音樂系在校學生人數為511人,現有專業教師人數為47人,根據以下數據我們得出學生參加音樂會的比例為71.4%,學生觀摩音樂會的比例為272%,教師參與指導音樂會的比例為78.7%。舉辦音樂會是實施實踐育人活動的形式之一,通過音樂會,讓學生在舞臺上充分展現自己的音樂專業水平,經過反復的舞臺實踐,讓學生克服表演中“怯場”的心理,增強自信心,促進學生之間協同創新的意識,因此,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會演出,讓學生參與率達到100%,教育管理者應該支持專業教師輔導學生舉辦各種音樂會,讓指導教師參與率達到100%。
(四)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滯后”現象。具體如下:
1.校內實訓、實踐基地。通過實地調查、數據籌集和整理,制作了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校內實訓室一覽表(見表4),分析該表,鋼琴實訓室有122間,生均占有率是23.9%,平均兩個學生占有一臺鋼琴練習,電子琴實訓室有一間,配備30臺電子琴,平均四個選修學生占有一臺電子琴練習,舞蹈實訓室4間,滿足了舞蹈小組課的授課與練習,民樂實訓室33間,為學生學習民族樂器提供充分的保障,綜合演藝廳為各種音樂會及舞臺實踐提供硬件設施與平臺。然而,這些實訓室的硬件設施較為落后,都是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實訓中長期使用這些設備,造成磨損和消耗,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原有的實訓設備早已不適應現在的教學,比如綜合演藝廳的三角鋼琴,原來配備的是YAMAHA,經過15年的消耗,已經是傷痕累累,在硬件設備落后的情況下實施“實踐育人”,勢必影響其效果。
2.校外實訓、實踐基地。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校外建立了實訓、實踐基地(見表5),包括文藝團體和學校。建立校外實訓、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實訓、實踐的機會,解除了學生實習困難的憂慮,為學生搭建了實現“知識轉化”的平臺,同時解決學生創業、就業難的問題。從表5中分析,校外實訓基地建立的量過少,只能為少數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實訓的科目涉及的專業范圍較窄,學生實踐不能完全實現專業全面化。
(五)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學生創業、就業能力“薄弱”現象。學生創業、就業的情況,我們采取了跟蹤調查法和寄發調查問卷的方式,著重從畢業生在工作單位的道德品質、工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等14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有目的地選擇各類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主動與單位領導、業務主管人員聯系,以問卷形式請用人單位填寫介紹畢業生基本情況,以訪問調查的方式、座談會方式詳細了解各單位畢業生情況,以個案調查的方式選擇部分畢業生進行談,了解其在用人單位表現情況,以及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走訪了58個用人單位,共發放《用人單位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屆畢業生質量評價表》280多份,共收回了262份。分析評價表的數據,82.32%的用人單位對學校的畢業生在思想素質方面感到比較滿意,18.32%的用人單位對一些畢業生頻繁變換工作崗位持不太敬業的態度。25.33%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工作能力持不滿意態度,認為他們在工作崗位適應力上表現出工作效率低、獨立處理工作問題能力差、缺乏協同創新的鉆研拼搏精神。用人單位提出的建議,反映了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學生創業、就業能力“薄弱”。
(六)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單一”現象。高職高專音樂專業以實踐育人理念建立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彰顯音樂專業特色,開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實施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工作實踐能力。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專業的專職教師,同時具備“高校教師資格證”和職業工作證(演員證、編導證、燈光音響工程師證)的人員寥寥無幾,通過資料收集整理,具備雙證的教師占有率為25.3%,出現了教師隊伍建設“單一”的現象。
四、建議
(一)深刻理解實踐育人的哲理深邃。實踐育人代表一種教育理念,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與能力,教育者通過實踐途徑,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受教育者進行能力培養,實踐不是教學過程中的環節和組成,它是教育本質的特征,教育必須在實踐中進行。實踐育人代表創新的教育思維方式,它立足于受教育者參與的實踐活動,探究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系,而實踐育人的教育思維方式必須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實踐育人代表一種教育模式,教學中各種理論知識的掌握需要運用實踐平臺得以檢驗,讓主體與客體的教學關系得到融合,讓教學中理論與實際得到統一,讓理論知識與行動實踐同步進行,實現“知行合一”,推行校地和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
(二)創新“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一種先進教學理念的展開和應用,需要借助于教學模式來實施,它是教學結構與過程的相對定型化,是反映客體認知事物需遵循客觀規律,是聯接教育活動中理論與實踐相交替與融合的橋梁。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的“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教學應該結合市場人才需求,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推行“知識+能力”、“演學結合”、“理論+實踐”、“產學研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三)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在創新“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背景下,高職高專音樂專業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將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對接,把工作過程及要領融入教學中,創設讓學生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的環境,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術的能力、教學中組織學生到一線工作崗位,深入觀摩、學習工作內容,總結工作案例,展開案例實踐教學活動。突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實施互動式、研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微課、慕課、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
(四)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是高職高專音樂專業順利開展“實踐育人”的有力保障,我們應該以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為核心,把用人單位請入學校,建立校企共存、產教融合的實踐實訓基地,積極與用人單位深入合作,結合音樂專業特點和行業發展,共同建立校外實踐實訓基地,解決學生實習困難的問題,通過“頂崗實習”、“創崗實習”減輕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強化校企協作,推動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養的一體化育人方式。
(五)建設“雙師型”的教師教學團隊。教學質量的優劣是學校辦學前景的關鍵,人才培養是否合格關系到學科專業結構的存亡,優質的教師教學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高職高專音樂專業實施“實踐育人”,必須建立專業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選派教師深入行業進行短期實踐與鍛煉、參加行業培訓與資格考核,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占有率,常年外聘專業教授、行家,通過專題講座、課堂教學、實習指導、實踐指導的形式使教學活動變得多樣化。
【參考文獻】
[1]盧婷婷. 高職高專鋼琴教學改革探微[J].廣西教育,2014(9)
[2]王軍,覃海英,張群生,周運金.高職畢業生就業狀況自我評價調查研究[J]. 廣西教育,2014(9)
【摘 要】為了更好地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面對高職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應用電子、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對現有的實訓教學進行了設計研究,提出項目化的實訓教學過程,提高實訓教學效率和質量。以單片機實訓教學項目為例,介紹了單片機應用實訓的項目化教學過程實施,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關鍵詞 實訓;單片機;項目化
0 引言
51系列單片機在工業控制,便攜式儀器儀表,家電電子等領域被廣泛應用。通過不斷升級使得51單片機功能更加強大,應用仍然很普遍。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在開設單片機實訓課程時,實訓項目大部分是利用現有的實驗教學設備進行訓練。由于教學設備是成品,線路大多在成品電路板中已經設計好了,從外部根本看不到電路是如何連接的,且生產商很少配備完整的電路原理圖,學生在做實訓時,要求連的線很少,很難參與到電路設計的細節中,動手能力也就很難在實訓課程中得到訓練和提高。而且傳統教學過程中未引入工程項目實踐設計,導致學生缺乏整體設計能力,動手能力普遍較差。
基于該課程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必須把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作為學習的關鍵。通過總結近年實踐教學的經驗,本文將通過過程項目化教學開展實訓,使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過程中,以真實的工作過程及工作步驟為依據,融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手段,用以提高學生的單片機系統設計的動手能力。
本文以簡易音樂播放器設計項目為例講解單片機應用實訓的項目化教學實施。
1 任務引入
該項目任務設計一個簡易的音樂播放器,硬件電路如圖1所示,圖1是由單片機最小系統,獨立式按鍵電路、數碼管控制電路及蜂鳴器電路組成,通過對該項目的proteus仿真實現,學生可以鍛煉綜合運用按鍵、數碼管及蜂鳴器的軟硬件設計方案。在圖1中,利用K1按鍵對選定播放的音樂段,在播放的過程中可用此按鍵暫停;用K2按鍵選擇待播放的幾段音樂中的一段;數碼管顯示當前系統所播放的是選中的是第幾段音樂。該項目硬件電路設計實際上并不復雜,軟件編程主要是單片機定時器技術、中斷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對音樂索引和節拍產生原理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每個高脈沖或低脈沖的延時形成某種頻率的聲音輸出方法,每個不同頻率聲音輸出的時間長短形成節拍的方法,以及高低音的產生方法。
通過硬件和軟件的設計和學習,該項目實施并不復雜,但涉及到學生學習過的課程門類還是比較多的,學生必須通過對Protel課程、C語言課程、單片機課程與音頻產生知識等相結合,把單門課程動手實訓轉換為以實際工作環境為導向的順序工作過程,按照步驟學習的過程就變成了實際項目實施的工作過程,且學習的每一步驟是實實在在的工作過程,有效地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知識、職業態度和情感等內容整合成相對完整的有機系統。
2 項目實施步驟
通過項目的內容描述,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實訓的目的,學生知道該做什么。結合實訓,我們將對實施項目化的過程進行具體研究設計。
2.1 總體設計
根據簡易音樂制作的工作順序,對該實訓項目進行總體設計,將整個實訓過程分解成各個具體工作任務,然后整理成與各個分解內容相適應的八個步驟,實訓時間為二周,內容如表1所示。
2.2 具體實施
表1很詳細的給出了總體設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對每一個工作步驟進行認真設計,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引導學生對每個步驟進行思考和實踐,這樣可以較大地調動學生學習單片機的興趣。
我們對實訓班級進行分組,隨機指定3~5人為一個小組,不允許自由組合。這樣對以后學生的就業是有利,在企業的崗位上是沒有資格挑選同事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如步驟五,教師設計時的主要內容有:1、學習目標2、工作內容3、教學設計4、教學材料。學生在這一步驟結束時,可以掌握KEIL軟件的使用、匯編程序的編寫、軟件模擬調試的具體應用等相關實際工作內容。且每一個步驟完成后可以在表2中進行評價。
實訓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與指導教師充分交流和探討后方能進行下一步驟,雖然這樣會增加實訓指導老師的指導工作量,但可以從過程中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完成情況,也讓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項目的任務得到保障。
2.3 成績評定
成績評定的方式如表2所示,它可以很好地評價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每位同學應該獲得的成績,也可以更好的與其它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從而體現出過程項目化教學的優勢。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每個學生制作的產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K2按鍵按下能否正常的選擇所要播放的歌曲,K1按鍵按下能否正常的播放完一段完整的所選歌曲以及數碼管能否正常顯示所選歌曲的編號。以答辯方式進行考核,要求每位同學回答2到3個有關該項目制作過程中的軟硬件設計、系統仿真制作以及實訓體會等方面的問題,根據這些內容的完成情況由教師填寫教師評定成績;小組互評內容在每個步驟完成后根據教師設計的每一步驟內容完成情況由小組集體評價填寫相應的互評成績,適當增加互評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這樣有利于對同一水平的產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同學之間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產生問題的印象;自評內容是每位同學自己在每次步驟完成后,根據教師設計的每一步驟內容完成情況進行打分,并給出各個步驟的說明。每位同學的最終綜合成績=教師評定成績*30%+小組互評*50%+自評*20%。
3 結語
通過以上對單片機實訓方法的改革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課堂,形成了講與練相結合、教與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已有明顯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能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的知識體系在真實的工作過程中,在小組協作的過程中得以建立。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社交能力、團隊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當然,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和系統的工程,我們將繼續努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更加優秀的相關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禮儀課程;教學技巧;教學方法;運用 ;作用及意義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始終教育我們要知禮、懂禮、守禮、用禮。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禮儀文化更是成為社會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大學生作為“準社會人”,在步入職場、踏入社會之前,培養并具備符合社會要求的基本禮儀素養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國家教育方針和大學生就業形勢等因素的影響,許多高校都越來越重視禮儀教育,并逐漸走向規范化教學,但其中也不乏空洞的說教、重“知”輕“行”。 “在具體的德育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發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為養成強調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講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講得少;道德的知識傳授多,而扎扎實實的行為訓練得少。” ①這種灌入式的教學造成多數學生社會道德規范知識較多,但不知道應該如何把社會普遍提倡的道德規范,具體地轉化為個人的道德行為,缺乏良好的行為和自覺的道德約束能力。因此,探究適用于高校禮儀教學的方法尤為必要。
筆者在高校擔任禮儀教學工作,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工作中的探索與積累,歸納出在禮儀教學中學生樂于接受,也便于將知識點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幾種教學技巧及方法。下面就來談談這幾種教學技巧及方法的運用。
一、教學技巧
1.破冰游戲
要打破灌入式的說教,提高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禮儀課堂的教學氛圍應該是活躍的、積極的,在課程正式開始講授之前,引導學生們共同參與一些簡單易行,鍛煉反應能力、節奏感、團隊合作能力等的小游戲,可以稱之為“破冰游戲”。時間不宜過長,5分鐘左右就可以,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課程一開始就樂于參與,精力集中。
2.討論的運用
在理論知識比較多、操作技能較少的教學環節中,可適當給學生設計一些結合相關知識點的討論。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也可以采用分組計分的形式,只要該組成員發表意見或看法,就計分,最后看哪一組的總分最高,即獲勝。這樣形成一個小小的競爭,也會帶動課堂氛圍熱烈起來。
3.音樂的運用
禮儀是不露痕跡地讓對方感覺到舒服,任何禮儀都應該在對方的心理上產生愉悅之感。學生學習禮儀的過程也應該是愉悅的、輕松的。將音樂引入禮儀課堂,上課之前和課間休息時放點輕音樂讓學生放松;課程即將開始時,放點奔放的曲子,激活學生的腦細胞。這樣的課堂學生們更喜歡。
在禮儀實訓課程中,特別是在基本行為禮儀姿態訓練中,通過幾十分鐘的實訓,學生會感到疲乏。而在引入背景音樂后,在背景音樂伴奏下進行實訓教學,能有效調整學生的情緒,使其減輕疲勞感,也會對訓練產生興趣。背景音樂的選擇要根據實訓內容不同來確定不同的音樂。如坐姿、站姿、鞠躬等實訓背景音樂應選擇舒緩的、輕柔的曲目;如走姿實訓的背景音樂應選擇節奏感明顯的曲目。
4.形象教學
利用掛圖、PPT圖片展示、視頻短片播放等多種教學方式,能很形象、直觀地講明禮儀教學中的許多問題,也能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講禮儀姿態時,可先展示正確姿態的圖片,再配以教師自身的示范教學,講明動作要領。在講電話禮儀時,可在網上尋找與之相關的視頻素材或事先根據教學需要錄制視頻,以短片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撥打、接聽電話時的基本禮儀規范。
二、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在禮儀教學中使用的頻率很高。“案例教學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以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把真實的典型的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分析問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②禮儀課程是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禮儀教學中精選來源于社會、來源于日常生活的案例,能夠讓學生對禮儀規范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使用案例教學時,首先應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通過生動豐富的語言或其他手段將精心設計的符合教學要求的案例及問題展示出來,給學生一個身臨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維的空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其次,在案例及問題展示出來之后,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對案例進行討論、探索。第三,應及時進行分析,講解,釋疑,梳理思維過程,歸納概括出規律性的知識。最后,做好認真細致的總結,讓學生對案例的認識進一步擴展、升華,引導學生將案例的個別事件上升到普遍意義。
2.情景模擬實訓法
實施情景模擬實訓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已經學習了相關禮儀知識及操作規范,在實施這一教學法時,教師應首先設計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生活或工作情景,并為學生設計好需要扮演的角色。角色設計是教師充分發揮組織、指導作用的重要環節,根據教學要求,精心設計每個角色的背景和將要面臨的問題,以便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使學生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操作與感受中,增強對禮儀知識的掌握,并能根據具體情景靈活運用。
如在講授怎樣做好介紹人時,先設計見面的場所,介紹人、被介紹人的身份或職位,介紹的背景,再讓學生根據講授過的介紹禮儀知識與實際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角色扮演。學生演練后,教師應及時點評,并再一次梳理相關知識點及正確的操作規范,使學生加深理解。
在高校禮儀教學中,教學技巧及方法的單一會導致學生在一塵不變的學習過程中興趣降低,因此,以上所述的幾種教學技巧及方法應有機結合,合理運用,這樣才能形成張弛有度、教學靈活、學生樂于接受、參與度較高的教學模式,從而加深學生對禮儀知識及規范的理解和掌握,更容易規范自身言行,提高禮儀修養,禮儀教學效果才更為突出。
一、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
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在教學管理上要創新“有理、有利、有序、有效”的管理模式,探究各教學研究的內部聯系,搭建交流平臺,打破專業壁壘,優勢互補,共同打造音樂藝術教學品牌項目。(一)有理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認真落實藝術院校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總體實力的工作目標。以課程體系建設和優勢教學品牌建設為龍頭帶動整體學科建設。努力促進實現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管理的質量標準。以文化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將教學與藝術實踐有機結合,將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各種因素最優組合,努力實現學科建設的最佳效益。完善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在文化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充分體現出學科建設的優勢特征。(二)有利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教學管理工作要有利于提升藝術院校教學質量建設的整體水平,有利于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有利于深化和活躍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有利于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成果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有利于服務于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三)有序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應建立與完善科學化有序的教學管理程序:1、制定科學化的完備的系列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使教學管理制度化的有序性體現。在認真執行通過教學評估確立的教學管理的系列文件的基礎上,制定《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選修課管理規定》、《精品教材建設方案》、《設備管理與使用規定》、《鋼琴維修與管理規定》等相關管理文件,使教學管理有據可依。形成向制度要效益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2、實現管理隊伍的科學化層次結構。逐步建立與完善由藝術院校教學督導組、各系教學秘書、教學信息員組成的教學管理與監控隊伍。進一步明確院系兩級教學管理的職責范圍。3、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結構。在廣泛深入調研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教學計劃,逐步建立以品牌課程、核心課程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動態發展結構。4、進一步整合教學設施設備資源,使教室、排練廳、琴房及音視頻設備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5、對本科教學工程的品牌項目的申報進行科學化的規范。對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市級院級精品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名師等項目申報列出梯隊層次。提出明確的工作管理目標。6、對新增課程實施嚴格有序的審核機制。并在新增課程開課后進行跟蹤考察和指導,努力達到質量標準。7、梳理各教學單位具有特色與競爭力的教學與藝術實踐的優秀品牌,在論證確立后加以重點建設扶植。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在管理中做到工作計劃有序;實施操作有序、過程管理有序、反饋途徑有序。(四)有效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重視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體現:1、建立教學評價檔案,將考核評價與評優工作有效結合。有關職能部門與監控隊伍做好教學評價檔案的建設工作。2、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指導。由藝術院校督導組與各教學單位協作,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進行指導,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測評與督導。3、強調藝術實踐與教學的緊密結合。支持具有“主題性”的藝術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目的性與效益性的有機統一。4、要完善監控體制,注重成果積累。對音樂藝術專業所進行的教學改革、課程建設、科研成果等多方面進行監控和督導,注重成果的積累和總結,以更好的促進音樂藝術專業的發展。5、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機制,定期聘請有關校內外專家對音樂藝術專業的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要求音樂藝術專業負責人將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向主管領導及校內外專家進行匯報。實行定期評價考核,積極推進音樂藝術專業的健康發展。6、通過“學分制”管理,引導和鼓勵學生的演出、比賽、考察等實踐活動,處理好上課、排練、演出及其他實踐活動間的相互關系,取得藝術實踐教學的最佳效益。7、藝術院校有關管理職能部門對音樂藝術專業的發展從人力、物力、財力、教學改革、科研項目、課程建設等多方面予以管理制度保障。為提高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能,在管理中做到深化改革凸顯成效、理念創新增強成效、監控運行確保成效、教學反饋檢驗成效、成果提煉總結成效。并且從管理制度上、評價機制上、監控體制上分別采取措施加強教學管理工作力度。
二、彰顯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管理效益
彰顯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管理的效益,以藝術院校重點學科、品牌專業建設為依托,打通壁壘,相互融合,搭建校企聯合平臺,實現多項教學改革措施的聯動機制,形成展示教學建設成果的窗口,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教學內容改革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性環節。文化產業的發展對藝術院校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全面素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力度深化教學內容改革,更加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強化素質、能力教育,力求在教學實踐中把提高學生專業素質與要把及時調整、更新專業教學內容作為音樂藝術教育改革的重點。要及時反映當代世界文化藝術領域的新情況、新信息、新成就,及時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新動態、新課題、新成果。要使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超前性,克服教育內容陳舊、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現實脫節等弊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的規范化、現代化,實現提高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提高整體辦學效益的彰顯的有效措施:(一)藝術院校建設一流的音樂藝術專業,在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有機結合方面作出特色成效。根據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與共建單位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有效的實現音樂藝術人才培養與文化人才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二)藝術院校音樂藝術專業要進一步加強音樂藝術表演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創建具有優勢特征的實踐教學模式,使音樂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在全國高校中位于先進。(三)創新音樂藝術專業教師培養與使用機制。進一步建設具有高水準的教學、表演、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師資隊伍。(四)充分發揮藝術院校音樂藝術專業涵蓋面廣、專業結構科學的優勢特征,強調音樂藝術專業建設的整體性效應,努力實現聲樂與器樂各專業方向建設的優勢互補,創造優秀品牌。為全國的音樂文化建設事業服務,形成推廣和示范作用。(五)建立音樂藝術專業卓越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標準、選拔依據、考核指標、評審機制、獎勵措施等制度規定。(六)打通各教學單位壁壘,優勢互補,創造精品劇目、音樂會等特色項目,通過音樂藝術專業卓越人才進行市場運作、前期宣傳、后期制作,將精品推向市場,走向全國。(七)通過中國樂器演奏教學實訓基地、管弦樂演奏教學實訓基地、聲樂演唱教學實訓基地、民族聲樂演唱教學實訓基地、鍵盤現代音樂教學實訓基地等實踐實訓教學,全面提升卓越藝術人才的實踐表演能力,推出精品人才。(八)與相關演出團體、媒體公司建立合作培訓協議,實現“訂單式”培養,建立卓越音樂藝術人才庫,向各演出團體輸送優秀人才的同時為其培養儲備后備人才。綜上所述,本論文以提升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管理層次為研究目標,通過對現今藝術院校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管理現狀的分析,以及音樂藝術院校人才培養管理機制的研究,旨在分析現存管理問題和制約創新的問題所在,通過對文化市場調研與人才需求標準分析,通過藝術院校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管理改革與創新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辦法,以加強實踐育才、創新實踐形式等重點環節的管理為具體體現,為實現音樂藝術人才與文化人才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為形成藝術院校特有的教學改革方式和人才培養優勢特征提供學術。
作者:黃超 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音樂教育既要教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突出音樂教育獨特的情感教育和素質培養功能。在當今社會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前提下,我國音樂教育也面臨著挑戰。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為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一定程度上還沿襲舊有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方法上有待創新,導致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以至于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對于高等職業院校來說,在進行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時候,要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課堂教學方法的整合,貫徹新的教育理念,進行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本文對高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嘗試總結影響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效果的具體因素,并提出應對策略。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定位
音樂教育兼具審美功能和非審美功能,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以服務社會需要。
(一)提升綜合素質
一定時期內,由于多重因素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更需要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職院校系統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音樂素養,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化品位,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通過參與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可以陶冶性情,發展身心,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文化修養,進而提高綜合素養[1]。
(二)培養技術技能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還承載著職業培養的需求,以期培養對象有服務社會的勞動技能。因此,高職音樂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崗位培養目標密切聯系,以契合學生的就業指向和技能要求,打牢就業基礎,形成工作能力。以實踐指導音樂教學改革和學生音樂素質培養,同樣用實踐來檢驗音樂教學成果。
二、高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高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到目前影響高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具體因素,并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提出適合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發展策略,找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方法,從而實現高職院校音樂技能人才的培養,促進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教師創新意識缺乏
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質音樂教師的支撐。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音樂教師隊伍,才能有效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水平的職業教育人才。目前,高職院校的部分音樂教師,責任意識不強,創新意識較弱,對教育對象沒有足夠的熱情,對教學工作沒有遠景規劃,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陳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音樂也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一些潮流的音樂唱法以及音樂創作方式,都在快速更新和發展,如果音樂教師沒有創新意識,不能將新的音樂理念和音樂技巧與教學實際相聯系,依舊按照固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所培養的高職音樂人才就不能掌握最新的音樂內容和創作技法,也就不利于學生的個人音樂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高職院校必須建設一支有創新意識、有責任能力的高層次音樂教師隊伍,以推進音樂教學改革與發展。
(二)教學設備有待更新
隨著教育科學的改革與進步,新的教學手段與課堂容量和教學氛圍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數學科都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習興趣。但是在音樂課上,部分教師習慣性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法,很少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技術。在部分高職院校中,由于教學設施不完善,沒有適合音樂教學的相關設備,音樂教學中缺乏相應的教學輔助手段,從而影響高職音樂教學的效果。目前,流行音樂快速發展,音樂設備也趨于多樣化、自動化和電子化,借助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否則將會影響音樂教學的質量,不利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
(三)實踐實訓教學不足
高職院校中,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將理論和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用理論知識指導工作實際,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才能更快地獲得技術技能。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實踐實訓教學環節,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音樂理論學習,而不參與實踐活動和實訓學習,學生的音樂素質很難提高,尤其不利于學生音樂能力的綜合提升[2]。但是目前在高職教學中,音樂教學大多僅局限于課堂,教師基本不了解學生的課下練習情況,這樣就不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把握,況且,有些學校并不具備開展實踐活動和實訓教學的條件,因而,不利于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四)教學方式亟需改進
高職院校的音樂課堂,同樣需要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契合學生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但是在目前的高職院校音樂課堂中,部分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滿堂灌方式,只負責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固定的音樂教學任務,不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難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這樣的教學模式不適合今天的高職院校音樂課堂,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音樂的熏陶,也達不到社會發展對高職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高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必須要盡快革新,否則將會嚴重影響高職音樂學生對音樂技能的學習。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改革策略
(一)加強音樂教師隊伍建設
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來說,音樂師資隊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音樂教師教學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提高,通過學術培訓、掛職鍛煉、進修學習等方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現有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教學水平;可以通過思想交流和學術研討的方式,引導音樂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改進教師考核制度,增強教師的進取意識和憂患意識。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可以酌情與教學業績和教學能力結合,還可以定期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意見反饋。對教學素養低、教學效果差的教師,要及時予以調整,不斷更新教師隊伍,努力提高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借以激發教學熱情和創新活力。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提高高職音樂教師的教學素養,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二)增加設備投入
高職院校要積極配合音樂教學改革的需要,配置適合音樂教學的硬件設施,鼓勵教師加強對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應用,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高職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發展。首先,必須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教學設備設置,促進課堂教學設備的更新與應用;其次,教師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借助新型教學輔助手段,助推高職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使學生學習到潮流音樂知識,促進高職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再次,要提高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系統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進行相關的音樂訓練,促進音樂知識的學習。
(三)強化實踐實訓教學
高職院校教育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要想更好地推進高職音樂教學方法改進,需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育,提高音樂水平,通過實踐來輔助音樂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根據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可以嘗試開設音樂產品設計、音樂產品制作等課程,促進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教育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3]。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方法改進的過程中,只有注重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四)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與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推進高職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4]。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師來說,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推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整體素養的綜合提高。通過啟發式的教學幫助學生進行音樂理論的思考和分析,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提出問題、解疑答惑的核心,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將所學內容不斷升華,就會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高職音樂教師必須進一步完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為音樂教育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高職院校音樂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本文對其中部分因素和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有利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改革,推進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
作者:華芷晗 單位: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何濤宏.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定位與教學改革[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85-86.
在素質教育導向的大前提下,各高校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尊重個性的方式讓學生形成對音樂的基本認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由中國音像協會、新華網、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和北大青鳥音樂集團等組織和機構聯合主辦的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目前國內影響最廣、規模最大的校園音樂節項目。作為中國大學生群體的權威音樂文化品牌,大學生音樂節的出現符合中國音樂教育的要求,為社會發掘出了大量全面發展的優秀音樂人才。
一、大學生音樂節的概念和緣起
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音樂文化項目,歌唱比賽和巡演是活動開展的主要形式。此外,還包括校園歌手訓練營、校園流行音樂排行、大學生音樂盛典等活動內容。從活動開展的宗旨來看,莘莘學子的青春活力以及他們對于音樂的熱情是大學生音樂節所要表現的核心內容。通過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喜愛音樂的學生可以找到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為他們今后的藝術生活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從活動數量和舉辦時間來看,全年超過300場的音樂比賽和演出意味著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一項具有持久影響力的音樂盛事。從活動開展地來看,大學生音樂節聯合了我國北京、廣州、杭州、成都、香港等數十座城市的百余所高校。大學生音樂節代表著中國校園流行音樂的最高水平,在大量從事音樂創作的專業人士的推動下,高校教育和社會音樂文化進行多方位的碰撞與交流,進而促進中國校園音樂的健康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以民謠風格為代表的校園音樂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人們所喜愛的流行音樂風格越來越豐富。在這種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要與時代接軌,發掘各具特色的校園音樂人才,提高校園音樂的文化影響力。當代的大學生需要一個同外界交流的窗口,高校音樂教育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的平臺。為了緩解高校音樂教育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大學生音樂節應運而生。伴隨著實體唱片行業的逐漸式微,音樂綜藝節目和各類歌手選拔賽事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流行音樂傳播的主要陣地。但是對應學生需要的音樂項目卻非常少,校園音樂被人們嚴重忽視,這無疑會阻礙高校音樂教育的持續發展。“用知識創造音樂、用知性演繹音樂”是大學生音樂節的基本訴求,眾多音樂組織的加入使得大學生音樂節有了相對完整的音樂產業鏈的支持。
二、大學生音樂節對音樂教育的促進作用
(一)為學生提供音樂實訓機會
音樂人才是引領校園音樂文化發展的核心力量,通過藝術節這樣的活動項目來培養藝術人才,被無數實例證明是一條可行的道路。藝術活動的順利舉辦不僅需要歌手,還需要藝術管理人才。在大學生音樂節的活動中,學生扮演著組織者、管理者、參賽者等不同角色。各種活動都有專業工作人員的指導,實踐的演練可以讓學生的能力更加全面,進而促進高校音樂藝術文化活動轉入良性發展的方向。此外,音樂訓練營是大學生音樂節的重要內容,“青春公社”是實現這一內容的主要載體,它具有音樂創作實踐課堂、大學生原創音樂分享平臺、大學生音樂交流地等主要功能。作為培養未來音樂人才的場所,由大學生音樂節所提供的大量便利條件,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接觸到音樂制作的相關流程。隨著原創音樂作品的不斷推出,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多具備獨立創作能力的音樂人才,并帶動相關音樂產業,讓音樂訓練營成為創作歌手的孵化器。總的來說,大學生音樂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實訓體系,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參與者都可以在其中進行學習和獲得更為深入的感悟,進而挖掘自身潛質,提高綜合素養。
(二)以文化品牌提高校園音樂影響力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音樂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個音樂藝術文化品牌,大學生音樂節不僅能吸引大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更能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提升高校的文化活力,促進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此外,大學生音樂節還能起到傳播藝術精神,以藝術團體的形式豐富觀眾的生活,進而發揮服務公共文化的作用。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音樂項目,在可預見的未來,它還會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知名度的國際文化品牌。中國高校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等,都將會在大學生音樂節的舉辦期間得到體現。品牌文化的形成將吸引更多的藝術人才投身到高校音樂教育的事業中,最終提高大學的整體競爭力。
三、通過音樂節改革音樂教育的原則和思路
從實踐教學的角度出發,我國高校存在著普遍的共識:音樂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渠道。以大學生音樂節為代表的各類音樂活動是構成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只有將實訓和理論課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學生掌握關于音樂藝術的各項基本技能,實踐課程內容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對此,各高校應大力開展綜合性的實踐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的實際需求,將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核心教育理念,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因此,在推廣音樂節類別的音樂項目時,各高校應遵循三個方面的基本原則:第一,只有當舞臺演藝建立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基礎上,才能避免商業化的音樂傳播方式喧賓奪主,讓音樂節的舉辦真正為高校音樂教育服務。第二,促進學生音樂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最為核心的目的,任何活動的開展都不應背離這一點。第三,大學生音樂節的組織要適應地域文化的特色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原則,不可生硬照搬國外的運作模式。在改革思路上,為了有效提高音樂人才的培養質量,各高校可以將實踐教學隊伍建設作為重點。通過積極開展與各種音樂組織的合作,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讓校園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打造出新型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大學生音樂節對高校音樂教育的啟發
(一)積極吸引社會演藝人才
2015年度的中國大學生音樂節邀請到了李榮浩、水木年華、杭蓋樂隊等國內知名的演藝人或團體來擔當嘉賓和評委,而2016年度的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則是由鋼琴演奏家李云迪來擔任形象代言人。李云迪的加入代表著世界級音樂人對于中國校園音樂的密切關注。經過選拔,大學生音樂節中的優秀歌手可以得到張洪量、金貴晟、龐龍、張漫、科爾沁夫等數十位歌手的悉心指導。通過知名導師的設置,學生們在聲樂、形體和舞臺表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據統計,有九成以上學員在專業的幫助下有了自己的原創音樂作品。由此可見,大學生音樂節的舉辦能夠吸引大量的演藝人才參與到音樂教育中,這一點值得各高校學習和借鑒。按照這個思路,音樂訓練營的主講嘉賓還可以由背景各不相同的民間藝人、名師巨匠來擔當。對應地方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不同主題,強調現代音樂的開放性特征,立足于傳統文化根源,為校園音樂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二)加強學校與社會音樂結構的合作
中國的高校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社會音樂機構則在宣發、傳播方面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從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的成功經驗來看,加強學校與社會音樂機構的合作,實現音樂教育和產業資源的共享,是未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專業的音樂院校以培養音樂人才為主要目的,學生的理論基礎扎實,學科專業門類相對齊全。站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高校的音樂教育應充分發揮學術資源集中的優勢,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實踐平臺同社會音樂機構達成合作,并逐漸形成互相補充、互為支撐的關系。比如在流行唱法的教學中,師生們需要了解流行音樂的編曲特點和歷史淵源。類似的教學需求完全可以通過與音像協會的合作得到更好解決,雙方可以定期組織音樂會,為學生展示不同風格的音樂流派。這種合作不僅能滿足高校音樂教育的需求,也可以發揮社會音樂機構的傳播功能,一舉兩得。
(三)加強藝術活動的管理
大學生音樂節的規模較大,維持時間比較長,因此需要相對高效的管理水平。為了確保音樂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音樂學院應加強對音樂活動的管理。第一,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音樂活動管理制度,通過明文規定來明確各個崗位的分工與責任。第二,成立藝術實踐教研室,安排經驗豐富的教師負責監督音樂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第三,應強調統籌規劃,要求所有的音樂活動與相關的行動計劃在具體開展之前,由藝術實踐教研室安排討論會議,對活動策劃進行審核和修改,力圖使每一次活動都能進行得有條不紊。此外,在一個階段的活動結束之后,還要有總結會議,對活動過程進行回顧,并展望未來。
五、結語
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的目標是發掘校園中的音樂人才、助推中國音樂發展、打造屬于中國大學生的專屬文化品牌,其理念是“由校園發端,推動音樂文化領域的創新”。在功能上,大學生音樂節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實訓的機會,還能擴大校園音樂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音樂人才投身到高校音樂教育的事業中。通過音樂節改革音樂教育,應圍繞著學生的切實需求,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全面發展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高校音樂教育改革不僅需要積極吸引社會演藝人才,還應加強實踐活動管理,尋求同社會音樂組織之間的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高校音樂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廖乃雄.論音樂教育[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2]曹理.曹理音樂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2009.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2C-0018-02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結構失衡的問題日益凸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提上議事議程。在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積極探尋符合應用型本科高校音樂專業發展需要的實踐教學途徑,將有利于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實問題,為進一步明晰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的辦學目標和功能定位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一、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踐教學是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就音樂本科專業學生而言,采風、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和參與社會音樂文化活動是最為實用的實踐教學活動,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完善自身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第二課堂”。采風是音樂本科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教學活動,是促進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教學形式。專業實習不僅是學生親身體驗未來職業活動的重要經歷,更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節點,是學生踏上就業崗位前的預備階段。專業見習和參與社會音樂文化活動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靈活、開放的課堂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的有效途徑。但是,這些有效的實踐教學形式在目前地方高校音樂教學實際過程中并未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存在諸多現實問題。
(一)學生對音樂實踐教學形式、方法和目的認識不足。2013年上半年,筆者組織專項研究小組就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進行專門調查,對音樂專業學生參加采風、專業實習、專業見習等實踐教學活動的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實踐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認識不足,對實踐教學目的認識很不到位。學生對音樂實踐教學的認知主要源于專業教師在部分課程中的粗略講授或者實踐活動組織者的現場講解,對音樂實踐教學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較低,大多數學生對相關知識僅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只有極少數學生主動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方法;就實踐教學目的而言,不到一半的學生認可實踐教學是一種拓展專業知識的有效途徑,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抱著出游獵奇或者無所謂的態度參加實踐活動;就獲取實踐機會的方式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去尋找社會實踐機會,只是被動地聽從學校安排,這也說明了學生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嚴重不足。
相對于課堂教學形式,學生對采風、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很少有人為此專門準備。絕大多數學生希望通過采風、專業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加社會實踐經驗,進而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但是很少有學生在實踐活動開始前實施相關的準備工作,很少學生主動對實習實訓基地或者職責崗位基本情況進行相關調查和了解,也很少有學生認識到自身專業技能的不足并主動充實提高。通過對比分析學生的期望值、事前準備情況和實際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可以明確學生專業技能不足和實踐經驗匱乏仍然是制約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而學生對自身能力認識不足和過于隨意的態度是導致音樂實踐教學活動收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大多數學生在參加實踐教學活動之前不做任何專門準備的事實說明,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是被動地跟從學校的安排、消極應對。
(二)學校對音樂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安排不夠科學合理。一般而言,“應用型音樂人才的基本規格應具有三個方面的內涵:較高的人文素養、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好的創新能力,而其中的實踐能力最為重要”。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以培養應用型音樂人才為己任,理應創造更多科學有效的社會實踐機會,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教學平臺和形式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然而,諸如采風這樣基礎理論成熟、活動形式靈活的實踐教學形式都并未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視,地方高校參與社區音樂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很不夠。部分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只參加過一次或兩次采風活動,參與城鄉社區音樂文化實踐活動的機會也很少。有的學校及采風活動組織者認為實踐活動只是給學生出去長長見識,而難以取得什么實際效果。學校安排的相關教育經費少、實踐教學基地少、組織實踐教學活動的次數少等表明,地方高校并未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活動應有的教育價值。
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不合理進一步反映出地方高校對音樂實踐教學環節設計安排上的不足。目前,地方高校主要以撰寫心得體會、提交調研報告的形式評價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效果,此種效果檢驗形式因為學生怠于反思和認真總結而流于形式。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通過及時總結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反思學習中的所獲與不足,可以吸取相應的經驗教訓,提煉出適合自身職業發展的路徑方法,必定是一筆讓自己受益一生的寶貴財富。而現實中的大多數學生是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或者指導教師的要求而總結,實際上并未認真反思實踐教學得失,沒有發揮出總結應有的積極作用。從被訪對象談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和“最遺憾的事情”來看,大部分學生認可自己通過社會實踐豐富了自身的實踐經驗,也為自己沒有抓住機會獲取更多的社會實踐經驗而感到遺憾,這充分反映出實踐教學對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應用型本科專業因社會需要而生,因此它必須為社會需要而服務。”地方高校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應用轉型、特色發展,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教學要突出實踐教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應努力打造高效的實踐教學平臺,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創新實踐教學形式。本文從事前規劃和過程設計兩方面出發,探尋提高地方高校音樂實踐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學規劃和事前準備。科學規劃和事前準備是實踐教學取得實效的前提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既然定位為應用型本科專業,則必須以學生的能力形成為目標。”各地方高校應當明確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規劃,著力建設和打造一批用得上、管得好的實習實訓基地,創造更多、更優質的實踐機會供學生鍛煉;音樂專業學生也應充分利用自身的藝術特長,積極參加城市社區、鄉鎮村寨的音樂活動,盡可能多地通過社會實踐鍛煉自己,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此外,學生消極懶散的態度是導致地方高校音樂實踐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為此,各地方高校應加強實踐教學活動前的專項指導工作,通過舉辦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專人負責輔導答疑等方式方法切實轉變學生消極懶散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做好實踐活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學生也應主動查漏補缺,充實相關專業理論和知識,積極準備、努力工作、認真反思,萬不可以敷衍了事的態度對待實踐教學活動。
(二)精心設計和全程指導。精心設計和全程指導是實踐教學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教育部專門對應用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了指導性意見,各高校應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并精心設計好應用型音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教學安排應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實踐教學學時不低于總學時的20%的規定,盡可能多地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統一實踐教學與分散實踐教學相結合、長期實踐教學與短期實踐教學相結合,不斷改革和創新音樂專業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學生也應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對于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性,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并主動聯系基層單位或行業組織,不斷拓寬社會實踐的途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及實踐教學活動具體組織者應加強對學生各項實踐教學活動的指導,包括課堂指導和過程指導。每次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都應事先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明確教學目的和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明確每位同學的具體任務和分工協作要求;應用型音樂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具體組織形式等應更加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開發與培養,組織者及指導老師應認真負責地做到多層次、全方位、切合學生實際的悉心指導,學生也要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多向指導老師、民間藝人和同學請教,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成敗得失。
總之,最好的教育是使學生得到最大發展的教育。即使科學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專業技能和提升綜合素質,但它仍然只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發展的手段之一。要想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各地方高校除了開拓更多更好的實習實訓平臺外,還應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一方面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音樂教育資源,完善應用型音樂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另一方面創新音樂教育教學方法手段,著力培養“下的去、用得上”的公共服務型音樂專業人才;學生也要積極參與相關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銳意進取,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1]蔣小燕.應用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之探索――以高師音樂教育鍵盤藝術為例[J].藝術評論,2012(5)
[2]翟安英,成建平.應用型高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思考[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
[3]成燕.新建本科院校音樂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略研究[J].四川戲劇,2013(3)
一、前言
鋼琴即興伴奏,是指在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快速彈奏和聲與織體的伴奏聲部。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運用各門理論知識,多彈奏并分析正譜伴奏,學習多聲部伴奏織體。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性
即興伴奏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鋼琴演奏技術,獲得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可以深化伴奏對作品的理解,從而全面的領略音樂作品,加強自身藝術修養,以完美的演釋音樂作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肩負著幼兒園音樂教學的責任,全面的掌握即興伴奏這門課的知識與技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加強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勢在必行。
三、微格教學簡介
1.什么是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教師的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
2.微格教學的基本特點
(1)技能單一集中性(2)目標明確可控性(3)反饋及時全面性(4)教學轉換多元性
3.課堂教學設計所涉及的主要理論
(1)加涅的學習層級理論(2)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3)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4)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5)巴班斯基的認識活動分類(6)拉斯韋爾的傳播理論
4.微格教案設計的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目的性原則是指在微格教案設計過程中,實訓者必須明確微格教學的目的,以技能為中心設計教案。(二)詳盡性原則:詳盡性原則是指在微格教案設計過程中,實訓者必須周全詳細地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書寫注明。(三)靈活性原則:靈活性原則是指在微格教案設計過程中,實訓者必須考慮挨個教學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并做出靈活的處理設計。(四)修正性原則:修正性原則是指在微格教案設計過程中,實訓者應當綜合各方意見和具體實踐,對教案存在的問題,即使交易修正和更正。
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培養
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由簡單到繁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富有表情的示范演奏把音樂作品展現給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觀看,正確的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激發學生的學習趣和表現欲望。教師還可以采用“啟發”式提問讓學生說出對樂曲的感受,采用討論式的集體課方式,這無疑是對個別課、小組課有益的補充。這種討論可以是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進行,它的好處在于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可以敞開心扉各抒己見,并把自己平時的感悟總結成理性認識,更理智地指導彈奏作品。可以根據音樂形象、故事情景及思想感情的變化、樂曲背景與和聲運動的需要來考慮鋼琴伴奏的織體的運用。如可以用琶音來模擬自然界的流水潺潺、裝飾音來模擬鳥鳴聲、小汽車的鳴笛聲(大二度),門鈴聲(大三度),雪糕叫賣聲(純四度),模擬雪花飄飄(八度)等,以此借景抒情;也可以運用不同的和弦模仿吉他、鑼鼓、管樂等聲音,來渲染氣氛;當然也可以吸取生活中熟悉的音調與節奏,如民歌或民族舞的節奏、走步聲、模仿自然界的律動等,以此來烘托作品的意境等,用這種創造性思維與作品有機地結合為一體,更加深了音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五、利用微格教學課程設計理論細化鋼琴即興伴奏技能
微格教學設計主要包括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學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教學目標和訓練目標確定、教學策略制定、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和修改等幾個步驟。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過程必須細化每一個技術要求,讓全體學生掌握。
1.即興伴奏微格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分析
教學大綱應強調基本伴奏技術的掌握。兩個八度內的所有大小調音階琶音應彈熟,基本伴奏織體(柱式、半分解、分解和弦)在四升四降的大小調中熟練彈奏,要求學生自彈自唱。教材緊密結合幼兒園課本歌曲
2.微格學習者的分析
對學習者進行分析是微格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即興伴奏課學生的情況會不斷變化,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情況。一是學生剛開始學習課程的鋼琴彈奏程度。學生鋼琴總體彈奏水平決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教學進度的快慢。二是學生完成每個教學內容的不同情況。三是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而不是學生機械重復教師的歌曲編配方案。
3.教學目標和訓練目標的確定
即興伴奏課微格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三種基本伴奏織體的靈活運用,用合適的和弦編配幼兒園歌曲,能自彈自唱、能靈活轉調。
4.教學策略的制定
微格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完成教學技能后,要與教師一起觀察自己的視頻錄像,分析總結再進行技能操練。通過視頻記錄來讓師生換位思考,反復觀察,形成新的認識,找出解決方法。
5.評價體系的確定
高師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成果需要學生積極與教師配合,建議將日常測試的成績作為主要評分標準,而不應片面以期末考試作為主要標準。
六、結束語
鋼琴即興伴奏是幼兒園教師一項必備的教學技能。鋼琴即興伴奏課中引入微格教學法,讓指導教師能夠進一步關注學生個體學習進展,細化課堂教學要求,切實強化師范生即興伴奏教學技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