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0: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歐姆定律筆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從教材結構看,教材采用傳統的處理方法:先利用能量守恒導出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進而得出路端電壓隨著外電阻變化的規律。這樣的程序,數學演繹推理的味道很濃,加之沒有令人信服的實驗,缺少了對物理規律的感性認識的過程,學生難以形成比較深刻的理解。
二、學情分析
1、從學生的認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來看,學生不知道電源的內阻對閉合電路的影響,因此,常常把路端電壓看成是不隨外電路變化的。這種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僅通過幾次講解是難以逆轉的。
2、學生已學習了電動勢、內電阻、外電阻等概念,知道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
三、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技能方面:
(1)導出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2)研究路端電壓的變化規律,掌握閉合電路中的
(3)學會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解決簡單電路的問題,知道閉合電路中能量的轉化。
2、能力方面:
(1)通過實驗,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探求科學結論,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
(2)通過分組隨堂實驗,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研究,得出結論的探究物理規律的科學思路和方法,加強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
(3)通過利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思想及情感方面:
A.通過外電阻改變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樹立學生“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
B.通過分析外電壓變化的原因,了解內因與外因關系。
C.通過短路電流的模擬實驗,加強學生的安全用電意識。
D.通過先猜想再驗證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科學研究態度以及合作實驗的意識。
四、重點難點
1.重點: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導出
2.難點:路端電壓的變化規律,
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突破重難點的教學設計思想
1、營造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情景
設計一個如圖1所示的電路,讓學生先猜測再觀察實
驗現象。(小燈接電動勢為3v電源時較亮)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沖突,激發了他們的探求新知的動機,為突破重難點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2、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歸納物理規律、構建自己的正確理解
教師演示實驗, 讓學生在實驗數據中探索出“新”的物理規律,使學生在探研過程中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突破了教學難點。
六、課前準備
【教學用具】
自制演示實驗電路板、干電池、安培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電鍵、導線、課件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一:電源電動勢增大時小燈泡的亮度變化
教師出示電路板,小燈泡與兩節干電池串聯,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在原電源的基礎上,再串上4節干電池,讓學生猜想:閉合開關后,小燈泡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
教師演示:發現小燈泡變暗了。
留下疑問:是什么原因導致小燈泡沒有變得更亮,也沒有燒壞,而是變暗了呢?
(二)新課教學
1、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推導
設問:我們已經學習了電動勢,知道電動勢是反映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那如果電源接入了電路,電動勢與內電壓、外電壓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演示實驗二:E與U內、U外的關系
教師向學生介紹可變內阻電源裝置。讓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個電表的讀數并記錄五組數據。教師邊演示邊讓學生記錄數據。
2、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
探究活動二: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
老師引導學生設計電路圖。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注意短路、斷路兩種特例的分析,記錄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三:低壓電源短路
電路短路時,電路當中的電流非常大,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短路的發生。教師演示模擬電源短路的小實驗(為了安全起見,只用10V的學生電源),加強學生安全用電意識。
教師:通過實驗我們研究了路端電壓和負載的關系,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外電阻變化時,電流會變,路端電壓也會變,那路端電壓和電流之間會不會有直接的關系呢?
探究活動三: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推理法與圖象法相結合)
引導學生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推導路端電壓與電流關系的數學表達式:教師:大家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推斷一下:若以電流為自變量,路端電壓為因變量,那么
函數圖象應該是怎樣的?
教師利用幻燈片展示一張U-I圖像,讓學生觀察這張圖像,思考直線與Y軸、X軸的交點分別代表什么物理意義,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圖像。
探究活動四:閉合電路中的功率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推導得到有關功率的相關結論:
教師:學習了有關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相關的知識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剛上課時所留下疑問:電源電動勢由3V變成9V,為什么小燈泡會變暗呢?
學生自己分析,推測小燈泡變暗的原因。
演示實驗四:多個小燈泡并聯時的亮度變化
例題:當開關逐漸閉合時,小燈泡的亮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電壓表的讀數呢?
這位來自城市的數學老師總認為鄉下的孩子都很笨,感到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因此經常很郁悶。有一次,布特納在上課時心情又非常不好,就在黑板上寫了一道題目:
1+2+3……+100=?
“哇!這么多個數相加,要算多少時間呀?”學生們有點無從下手。
正當全班學生緊張地挨個數相加時,高斯已經得出結果是5050。同學們都很驚奇。
布特納看了一下高斯的答案,感到非常驚訝。他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怎么算得這樣快?”
高斯說:“1+100=101、2+99=101、3+98=101……然后50+51=101,總共有50個101,所以101×50=5050。”
原來,高斯并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樣一個數一個數地相加,而是通過細心地觀察,找到了算式的規律。
打那以后布特納再也不敢小看他的學生了。
經過歸納整理的信息好像是成串的葡萄,需要的時候一提就是一大串,而沒有經過加工的信息就好像是一顆一顆的葡萄,需要的時候只能是一顆一顆地拿,往往會因拿不住而掉下。
據說愛因斯坦的一位朋友告訴他電話號碼改為24361,請記下,愛因斯坦并沒用筆記,但立即說記住了。朋友很驚訝。愛因斯坦說這個數字很好記,24361就是兩打(12×2)+19的平方。原來愛因斯坦發現這五位數的電話號碼是由有意義的數字所組成,因此一下子就記住了。
一般來說,事物之間總是有一些規律存在,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規律來促進記憶的方法就是規律記憶法。例如歐姆定律I=V/R,理解電流與電壓成正比,電流與電阻成反比,這樣就很容易把歐姆定律記住了。考試時就會運用自如,考出好成績來。
利用規律記憶法,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效果提高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英語構詞法之一派生法也叫詞綴法,就是在詞根前面或后面加上前綴或后綴就構成了新的詞。如work(工作)后面加綴er,就構成了新的詞worker(工人)。英語構詞法之二合成法。例如c1ass(課)十room(房間)就構成了classroom(教室)。如every(每一)+one(一)就構成everyone(每人)。some(一些)+body(人)就構成了somebody(某人)。my(我的)+self(自己)就構成了myself(我自己)。
再比如,816 449 362 516 941,稍加整理分為9組:
81 64 49 36 25 16 9 4 1
下面是我在處理電動勢這個教學難點的具體做法:
師問:電源的作用是什么?(假定自由電荷為正電荷)
生答:電源是把自由電荷從負極經電源內部搬運到正極。
師問:把自由電荷從負極經電源內部搬運到正極過程中自由電荷受幾個力作用?與電荷運動方向關系?
生答:受兩個力。靜電力的方向與正電荷的運動方向相反,另一個力與運動方向相同。
分析總結:正、負極堆積著正、負電荷,所以電源內部存在著有正極指向負極的靜電場,正電荷在電源內部受到的這個靜電力的方向與正電荷的運動方向相反,靜電力充當阻力。要把電荷從負極搬運到正極就還要受克服靜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這個力由電源提供叫做非靜電力,方向與靜電力相反。
師問:這兩個力對電荷做功嗎?電荷的能量變嗎?
生答:靜電力做負功,非靜電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分析總結: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通過非靜電力做功,讓電勢能增加。即使是把相同的電荷量從負極移到正極,非靜電力在不同的電源中做功也不一樣,就像把相同的重物從一樓搬上二樓,如果樓層的層高不一樣,人力做功就不一樣。非靜電力對電荷做的功與電荷的比值有特殊意義(相當于樓層的層高),定義為電動勢。電動勢是電源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非靜電力的性質有關,與W和q是無關的。
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建立閉合電路中電荷運動的圖景,在分析討論中感受到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思想和做功研究能量變化的思想,這些對學好物理,提高解題能力有根本性的幫助。
2.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發展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1]我在本章教學時安排兩次自主學習的內容,一次是電阻定律的推導,另一次就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下面是我在教第七節“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時安排的一節自學的情況:
我提出了如下幾個思考題:
(1)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推導過程?
(2)定律的文字敘述、公式及單位?
(3)公式中各項意義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與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區別?
我要求學生完成自學筆記。絕大多數學生在30分鐘內完成。我再要求學生做3道淺顯的選擇題,學生一般5分鐘可完成。接下來我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自習內容和體會。當然,自學從容量、深度等方面和正常一節課教學是有一定的差距,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還需安排一定的時間對本節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加深,這對學生自學意識、自學方法和能力培養是有意義的。
3.加強學生實驗情況的研究、提高實驗教學效益。
本章的實驗非常重要,是高考重點,仔細分析一下這部分實驗,有些實驗對學生的實驗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感到很難。按慣例,許多學校都是一課時完成一個實驗,結果大部分實驗效果都不好,我們通常都認為完全是學生不認真造成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有一次我聽了幾節“電阻定律”實驗探究課,那是全市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即使重點中學的學生,在教師十幾分鐘的講解提示以后,能在二十多分鐘做完實驗、拿出較好數據的也只有兩三組,而且幾節課的情況大致相同,再結合高三學生實驗復習暴露出來的情況,我對本章一些實驗的教學作了一些調整。
比如在做“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前,我專門增加了一節有關分壓電源內容的教學,希望學生能對分壓電源電路的結構、特點,以及與以前串聯限流電路的區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實驗除了正常實驗要求,我還特別強調兩點:(1)每位學生至少親手連一遍電路;(2)電路連結分兩步,先連分壓電源再連測量部分,注意分壓電源正負極。雖然我作了調整,但還有近一半的學生感到有困難。我們以前認為分壓電電源電路不怎么難,其實對初學者來說還是很難,根據學生實驗過程反映和暴露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分壓電源電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實驗電路結構復雜程度和受以前串聯限流電路干擾等方面。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耐心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困難,而不是一味責怪學生。
本章還一個重要的實驗是第九節“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分組實驗,暴露出最大的問題是圖像法處理數據,為此,我花了一節課專門針對該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
4.重視“科學?技術?社會”觀念滲透教育,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了解體會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并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2]本章教材中與社會、生活、科技相關的有電池問題、電阻問題、集成電路問題、照明電問題。我們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1.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實驗現象和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如電學當中的歐姆定律,初中只介紹除電源以外的部分電路,而高中對歐姆定律的描述更深入,擴展到包括電源在內的全電路。又如摩擦力,高中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個難點,“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相對運動、什么是相對運動趨勢,其次要用運動學的知識來判斷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摩擦力的方向與這些方向相反。有一些問題要用物體平衡的知識才能得出結論。
2.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之間聯系比較少,各章之間比較獨立,一章內容掌握不好并不會影響其他章節的學習。而高中物理則是一個知識體系。例如高一物理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線運動,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第四章:物體的平衡,這四章構成一個動力學體系。第一章講述力的知識,為動力學及牛頓定律做準備。第二章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找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物理量――加速度。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從力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改變的物體平衡的規律。如果一章內容沒有理解到位,肯定會影響其他章節的學習。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體則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要難,當然描述也更精確。如對于摩擦力,初中只講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較容易理解。高中則要分析和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體的狀態來決定。高中物理還強調:(1)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了解物理事件的發生過程,分清在這個過程中哪些物理量不變,哪些物理量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針對兩個以上的物理過程更應該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過程和物理量的變化,就很容易出錯。(2)注意運用圖像。圖像法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對處理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時間圖像和速度―時間圖像就容易混淆,同學們常感到頭痛,其實只要分清橫縱坐標的物理量,結合運動學的變化規律,就比較容易掌握。(3)注意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的培養。高中物理實驗分為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它對于我們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都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同學們要認真觀察演示實驗,切實做好學生實驗,加強動手能力的鍛煉,注意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注意科學的學習方法
有沒有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使同學們能很好地把初中知識和高中知識銜接起來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貫徹“預習上課復習作業質疑小結”六個環節,另外對于每一章或一單元進行學習前后還應該有“系統”環節。
1.預習
預習對于高中物理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認為自己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老師講一節新課也能理解并記住。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有所不同,無論是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學生都需要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2.上課
(1)主動聽課
聽課是必須做到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從聽課中獲得的,可以說如果聽好一節40分鐘的課比自己課下用功幾個小時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聽講,要勤于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爭取在聽課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
(2)注意課堂要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有的同學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同學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3.復習
有的同學課后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結果作業做完了,對各類題型該如何解根本卻沒有一個系統的分析,跟沒做過一樣。同學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復習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第一步,老師講完課后,先對課上知識進行回憶,后對照課本、筆記進行補充,并加強對應知識的題型練習。第二步,以后每隔一段時間就把這節課知識拿出來復習,加強對知識的記憶。
4.作業
在復習的基礎上再做作業。做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并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同學們應時刻記住:“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5.質疑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同學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同學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
6.小結
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明確解題思路
解析物理習題時,一般有以下解題思路:1.審題。培養學生解題習慣的第一步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4]。在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在訂正學生做錯的習題時,要求學生認真讀完整個題目,從而知道自己錯在哪兒。這就說明學生做題時審題不認真,經常是掃一眼題目就答題,根本沒有弄清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甚至連題目都沒有讀完,就自作主張地答題。所以,認真讀題是審題的關鍵。要求學生在讀題過程中手里拿著鉛筆,把重要的已知條件都畫出來。比如,力學習題里有“某個物體”、“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等條件都一一勾畫出來;電學習題里要特別注意找出用電器之間是“串聯”還是“并聯”,初步明確題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只有讀完整個題目后,才能根據題意正確判斷,它屬于什么知識范圍的問題,可應用哪些知識解決。2.確定研究對象。要研究的是哪個物體、哪段電路、哪個用電器等,找出研究對象的已知量。在解決探究類問題時,要求學生先找出“探究目的”,明確題目要解決的問題。只有確定研究的對象、確定解決問題的目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3.對問題進行分析與綜合。在弄清研究對象的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聯系,明確問題所遵循的物理規律[5]。如對力學的研究對象———某一物體,搞清它的運動狀態(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進行受力分析或做功情況分析;對電學的研究對象———某一電阻、用電器或某一段電路中的電流(I)、電壓(U)、電阻(R)、電功率(P)等情況如何。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題中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一步。4.建立有關的關系式。依據問題已知的條件和物理學的相關規律,用文字和符號表達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式。物理計算題的書寫格式非常重要,一定要先把物理量的單位統一,然后寫出公式,必要時還要進行公式運算。5.進行運算討論。解題運算公式需要代入數據和單位進行計算,有時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分析討論。確定了解題公式后,還要明確公式的適用條件(也就是公式中每個物理量要采用的單位分別是什么,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使用這個公式)。計算得出的結果一定要帶上對應的單位,如果是計算題則還要進行問題的總結回答。當然,有些物理習題尚有一些具體思路,為了讓學生掌握這些思路,要靠教師經常地引導和學生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按著清晰的科學思路分析、講解問題,但在講解后還應提示學生,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解題方法?教師良好的示范性,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6]。學生練習時,總是按著科學的思路思考和表達,但還要培養他們反向思維的能力,當按常規思路找不到解題方法時,可以從反方向推導,找出解題方法。比如,學生剛開始學習“慣性”這一知識時,往往會認為影響物體慣性大小的因素是速度,物體速度越快,慣性就越大。為了糾正這種錯誤的認識,筆者這樣引導:提問什么樣的物體有慣性?學生回答: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接著又問:靜止的物體有沒有慣性?學生有些遲疑,筆者又問了一遍:什么樣的物體有慣性?學生考慮了一下,大聲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筆者又問:“一切物體”是否包括靜止的物體呢?學生回答:當然包括了。筆者又問:靜止的物體是否有慣性呢?學生想了想回答:“當然有了!”筆者又問:靜止的物體速度是多大?學生答:速度為零。到這時,學生明白,速度為零的物體也有慣性,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不是速度。
1.知識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將由定性討論進入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
2.知識廣度,范圍擴大
高中物理,要擴大物理知識的范圍,學習很多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如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并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總之,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學好物理的方法
1.上好每節課,作好每次業
課前預習,發現問題,記下疑難,培養自學能力。
上課專心,積極主動,認真思考,適當筆記,培養思維能力。
課后復習,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培養解題能力。
2.注意觀察,做好實驗
學生實驗:實驗前,認真預習,弄清原理,明確步驟;實驗時,認真觀察,及時記錄;實驗后,處理分析,得出結論。
演示實驗:注意觀察,積極思考,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小實驗:課外盡自己的力量實際動手做一做。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觀察各種現象,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解釋。
3.重視理解,掌握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定義、意義、決定因素等。如密度、壓強等。
理解物理規律的意義、條件。如歐姆定律等。
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如比值定義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等。
4.加強小結,全面鞏固
學習物理時,要加強自我小結,可以寫單元小結或章節小結,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文字表述、方框圖、表格等,特別是在復習時,更要加強小結,使知識結構化系統化。當然,解題后,也要注意小結,體會解題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等。
高中生怎樣學好物理 學好物理的方法相關文章:
1.如何讓高中生學好物理
2.功底差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3.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4.怎樣學好中學物理的方法
5.怎樣學好物理的指導方法
6.高中生物理學習方法
7.高中學習理科物理的方法
關鍵詞:物理學習;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物理實驗;有效策略
教學這個詞實際上是“教”與“學”兩個動詞合成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它涵蓋著教與學兩個活動過程。這個活動中,教是手段、是過程,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學是目的;從兩個字的合成意義這個角度來分析,“學”是回答“教”的,教什么?教——學,教學生會學。因此,任何教學,學是重要活動過程,有計劃、有目的的研究學法,探索學習的有效策略是教學的原本之意。就學生認為難學的物理學科,探討其學法意義更為重大。通過對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發展個性、樹立思想、掌握方法、培養素質、掌握科學規律、提高學習能力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項素。認識物理學思想和掌握好學習物理的方法是學好物理的先決條件。現就物理學之思想和探究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談談認識,以供商榷。
一、認識物理學思想
1.認識物理學思想就是要知道它的發展史。物理學尊重客觀事實,遵循自然規律,物理學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門自然科學。就中學物理而言,它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學有它自己的特點,通過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不難知道,所派生出的物理學體系無不來源于自然,來于實踐。它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東西,又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社會發展密切聯系,由此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了。“物理”即事物的內在規律。它的運動形式、物質結構等物理變化、發展必定服從某種特定的規律。只有認識和掌握了物理規律,才能更好地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創造和諧社會為人類服務。
2.認識物理學思想就是要效法科學家的思想。認識物理學思想是學習物理學家對物理科學的熱愛和努力追求科學的嚴謹態度;學習他們不怕失敗敢于勝利的精神;學習他們不畏艱辛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們善于假設、實驗、發現、創新的辨證思想;學習他們對物理的認識有著獨創見解、并能自成體系的勇氣和膽略;學習他們研究物理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能進行抽象、模擬、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總結等認識活動過程的思維方法。例如,牛頓運動三定律中的第一、二定律就是在伽利略的工作基礎上由牛頓總結出來的。
3.認識物理學思想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始終要領會物理學思想,并能逐步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掌握科學方法,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在了解物理學發展史的同時,不僅要學習物理學家的精神,而且要學習他們研究物理的方法。努力汲取物理學家的精華,推進物理教學的改革。“改”即修正錯誤,“革”即去除舊的東西,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掌握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對學習好物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端正學習態度
學生覺得物理“難學”,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資聰慧,他們之所以覺得“難學”,是因為先在上高中前他們就曾聽“過來人”說過:“高中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又則上高中后他們的切身感受的確如此,于是在他們不成熟的心里無形中形成了一道心理障礙:物理難學!這樣,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出現了“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局面。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思想轉變工作,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調整好學習心態,讓他們樹立“物理好學、學好物理”的信心。
學生的學習活動最易從興趣出發。教學中若不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便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對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兩可,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做不好題,對物理感到頭痛,學習情緒低落,成績自然無法提高。
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形象直觀的實驗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常見的生活現象誘發思維、活躍情緒;還可通過講述物理學史、物理故事、科學趣聞等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養成良好習慣
堅強的意志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教育學生保持一顆平常心態對待考試成績,一兩次的考試失敗并不能說明什么,相反這次考試的失利說不定恰恰是下次取得更好成績的催化劑。只有讓學生樹立百折不撓、不斷進取的堅強意志,才能穩步地提高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好物理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記好筆記,課后完成好作業、及時復習鞏固之外,還要求學生每學完一節(章),能自己總結,會寫復習提綱,找準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從物理學科的名字可以分析出來,學習物理就要揭示物質運動規律,探明力、光、電、熱、運動等物理現象的科學道理。
四、學懂學會定律
一個學生學習物理,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樣搞好物理定律教學,必然是每個物理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在進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學時,應有意識補充一些與定律的建立過程有關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溯源”教學。任何一個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探索定律的工作之所以能成功,這個定律最后之所以能夠確立起來,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正確的推理思維方式,這些內容毫無疑問是屬于物理學科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人類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也是我們物理教學的寶貴財富。
例如,在講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時,應從第谷對行星進行幾十年的觀測積累的大量第一手資料講起,然后是開普勒在擁有這些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計算總結出描寫天體運動的經驗規律(開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頓用定量的動力學原理對這些規律予以解釋,終于發現了對天上、地上的物體具有普遍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在學習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還要著重向學生介紹“歸納法”、“理想化”和“間接驗證”三種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學習歐姆定律的過程中,學生一開始都以為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是不困難的,只要用電流表、電壓表再加電源和可變電阻器等組成電路即可。教師必須告訴他們,在歐姆那個年代,非但沒有電流表、電壓表等儀器,連電壓、電流和電阻的定義和單位都沒有,歐姆所面臨的困難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樣得到這個電學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在學習歐姆定律誕生過程的同時,結合歐姆的實踐,自然就介紹了用圖線探究新規律的方法。
五、重視物理實驗
學習物理,必須重視實驗。對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不斷調整,使實驗教學為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
1.增加實驗數量。不論是在課堂演示實驗,還是在學生實驗或小實驗方面,平均增加60%的實驗,其中有一部分新實驗,學校沒有現成的儀器,可安排學生自己制作,并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
2.重視實驗誤差討論。物理實驗離不開測量,測量是實驗科學最本質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講,結果準確的實驗就是成功的實驗,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實驗。因此,在培養優秀學生的過程中,應該讓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實驗誤差的基本知識。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求學生們盡量消除實驗的系統誤差;在選擇實驗器材時要考慮它的精確程度;在處理實驗數據時要采用盡量科學的方法。
3.重視實驗方法。在實驗領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減小實驗系統誤差的方法、減小實驗偶然誤差的方法、實驗探究規律的方法、迂回測量的方法等,這些方法不是在個別實驗中,而是在許多實驗中都有應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這些方法一定要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時,我們甚至根據實驗方法來安排實驗內容,集中安排幾個某種方法體現比較典型的實驗,這樣便于學生深刻領會和熟練掌握某一種實驗方法。學生實驗方法的掌握更有助于學生對物理學的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初中物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自學能力對每個人都是終身有用的,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人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通過演示實驗等為學生閱讀教材創造條件。學生自學必須要有時間作為保證,現在中學的科目繁多,各科作業也很繁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花時間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在分析習題的過程中探索其規律,使自己在解題的實踐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歐姆定律》這課時,教師只通過演示實驗講清電流跟電壓的關系,至于電流跟電阻的關系以及歸納得出定律,盡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閱讀課文后得出結論,然后加以小結。這樣,既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本,又可使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思考、討論和研究問題,更可促使學生去認真鉆研教材。
其次,根據物理教材的特點,加強閱讀指導。物理課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學“語言”,又有數學“語言”(公式、圖像),還有實驗“語言”(插圖、照片)。看這樣的書,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數學的計算及其含義,有時,還得 畫圖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數學“語言”來描述物理規律的一種數學表達式。初中學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當做代數來看待。這就需要教師一開始就要把公式做些處理以幫助學生去弄清含義,如將歐姆定律I=U/R公式“譯”寫成“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學生還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義、適用條件、各物理量的單位以及單位公式的變形等。另外,課本中還常有一些晦澀的物理術語比較難懂,學生剛開始接觸時是有一定困難的,教師必須用心地加以引導,通過這樣的訓練就能逐步地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逐步培養自學能力。初二開始上物理啟蒙課時,教師就應該向學生提出“以課本為主,課前要預習,要學會讀書”的要求,并結合教學提出具體要求。例如:①看完一節(或一段)課文后要了解這節(段)課文講了什么物理現象?某個實驗是怎樣進行的,說明什么問題?②這一節(段)講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規律?這些概念和規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中有哪些實例?③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還要經常提些“為什么”?并要設法解決。④看完了課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并把不懂的、有疑問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以便上課時認真聽講,或向老師提問。此外,在每上完一個單元后,還要引導學生自覺認真地進行復習,要求他們再進行一次全面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他們前后聯系,縱橫對比,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并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使之做到理解知識,并融會貫通。總之,培養自學能力是物理教學的戰略任務之一,而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自學能力的起點。因此,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閱讀課本的積極主動性,加強指導他們閱讀課本,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中獨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過經常性訓練,學生逐步地學會自我學習的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在自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從而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等
一、充分利用物理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自學能力對每個人都是終身有用的,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通過演示實驗等為學生閱讀教材創造條件。學生自學必須有時間作為保證,現在中學的科目繁多,各科作業也很繁重。這就要求我們改革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花時間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在分析習題的過程中探索其規律,使自己在解題實踐中逐步地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歐姆定律》這課時,教師只通過演示實驗講清電流跟電壓的關系,至于電流跟電阻的關系,以及歸納得出定律,盡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閱讀課文后得出結論,然后加以小結。這樣,既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本,又可使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思考、討論和研究問題,更可促使學生去認真鉆研教材。
其次,根據物理教材的特點,加強閱讀指導。物理課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學“語言”,又有數學“語言”(公式、圖像),還有實驗“語言”(插圖、照片)。看這樣的書,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數學的計算及其含義,有時還得畫圖,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數學“語言”來描述物理規律的一種數學表達式。初中學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當做代數來看待。這就需要教師一開始就把公式做些處理以幫助學生去弄清含義,如將歐姆定律I=U/R公式“譯”寫成“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學生還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義、適用條件、各物理量的單位,以及單位公式的變形等。課本中還常有一些晦澀的物理術語比較難懂,學生剛開始接觸時是有一定困難的,教師必須用心加以引導,通過這樣的訓練能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逐步培養問學能力。初二開始上物理啟蒙課時,教師就應該向學生提出“以課本為主,課前要預習,要學會讀書”的要求,并結合教學提出具體要求。例如:①看完一節(或一段)課文后要了解這節(段)課文講了什么物理現象?某個實驗是怎樣進行的,說明什么問題?②這一節(段)講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規律?這些概念和規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中有哪些實例?③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還要經常提問“為什么”?并要設法解決。④看完了課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并把不懂的、有疑問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以便上課時認真聽講或向老師提問。此外,在每上完一個單元后,還要引導學生自覺認真地進行復習,要求他們再進行一次全面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他們前后聯系,縱橫對比,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并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使之做到理解知識,并融會貫通。總之,培養自學能力是物理教學的戰略任務之一,而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自學能力的起點。因此,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閱讀課本的積極性,加強指導他們閱讀課本,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中獨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過經常性訓練,學生逐步學會自我學習的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在自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從而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等。
1. 實現個性化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讓每個學生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因學生的基礎有差別,理解水平、分析能力、接受能力有差別。課堂教學中,時常看到“等”和“趕”的現象,“等”的學生無事可做,“趕”的學生精疲力竭還沒有成功。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學目標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時間和速度來完成,也可以讓學生調整自己的目標。由于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又有自主選擇學習目標的主動權,他們會朝著自己確定的目標開展學習競賽。
尊重學生選擇的學習方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作為教師就應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不能一味地以所謂課堂紀律來壓制,而是應該因勢利導,鼓勵他們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客觀條件,靈活地選擇自己感到合適的方式來學習。
善待充滿個性的思維方法。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千差萬別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和珍惜每個學生充滿個性的思維方法,并順著學生的思路引導,盡量采納學生迸發出的思維火花,把它作為課堂資源加以利用。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
鼓勵向高層次作業突破。作業是學生自主學習、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交流的窗口。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實用性,針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采取作業“分級制”。如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基本作業,學困生可以不做綜合作業,而自學能力強的學生除了完成基本作業、綜合作業外,可以做一些發展性作業。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樂于做自己能做的作業,往往都能“樂此不疲”。因為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心理,教師應盡可能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自身作業的同時,向高一層次作業突破,在教師幫助下完成,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肯定成績。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以多種形式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
活動化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其自主學習。
趣味化形式。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從而使教學內容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為學生自學提供物質基礎和推動力。
競賽形式。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因學生有很強的好勝心,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
二、充分利用物理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初中物理新課標明確指出:“自學能力對每個人都是終身有用的,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 通過演示實驗為學生閱讀教材創造條件
學生自學必須要有時間保證,現在中學科目繁多,各科作業很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在分析習題過程中探索其規律,使自己在解題實踐中逐步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講授歐姆定律時,教師只通過對探究實驗“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做出適當指點,并強調控制變量,至于電流跟電阻的關系以及歸納得出定律,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閱讀課文后得出結論,然后加以小結,這樣,既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有時間閱讀教材,又可以使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思考、討論和研究問題,促使學生去認真鉆研教材。
2. 根據物理教材特點,加強閱讀指導
物理教材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學語言,又有數學語言(公式、圖像),還有實驗語言(插圖、照片)。看這樣的書,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數學的計算及其含義,有時,還需要畫圖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數學語言來描述物理規律的一種數學表達式。初中學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當作代數來看待,這就需要教師把公式做些處理以幫助學生弄清含義,如將歐姆定律公式“I=U/R”譯成“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學生還要掌握公式的物理意義、適用條件、各物理量的單位及公式的變形等。通過這樣訓練,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