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30: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德育的狹義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H05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2435(2012)01012706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rom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1. QUAN Xun-l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133, China)2. TIAN De-b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1, China)
Key words: image; conceptual metaphor; equivalent mapping; translation
Abstract: The images in ancient Chinese poems and metaphor are of the same cognitive nature and images are also a conceptual metaphor. Therefore, translators should try to achieve the mapping equivalence between original metaphorical image and target metaphorical image in translating the images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And at the same time, fou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mapping equivalence by means of concrete examples: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changing Chinese image source field to English image source field,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plus Chinese target field and English corresponding image source field plus notes.
詩歌作為“隱喻式語言”, [1]其創作過程就是詩人運用隱喻的手法,將抽象的、不易把握的主觀感情和思想投射到形象具體的意象上的過程。詩歌翻譯中,意象的理解與傳達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讀者對原詩的解讀與欣賞。從某種意義上說,譯詩即譯意象。故翁顯良指出,漢詩英譯必須保持本色,而這本色就在于“意象以及加強其藝術效果的節奏”。[2]
我國目前的古詩意象英譯研究較多地集中在意象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對古詩中單個或某一類意象的英譯的得失評價等,而對詩歌意象英譯整體關照較少,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的意象英譯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從本質上來說,古詩意象也是一種概念隱喻,正是古詩意象這種“言在此,意在彼”的隱喻特質給其翻譯帶來了難題。對于古詩意象翻譯的研究,應當抓住其隱喻的特質,從認知的角度考察作者所構建的意象及其寓意是否在譯文中得以映現。
一、 認知“概念隱喻”理論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現象,更是一種體驗、思維方式及認知手段,其實質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歷某一類事物”。[3]“概念隱喻”指的是人類的概念系統是隱喻地生成和被理解的,并通過系統的跨域映射完成。一個概念隱喻由兩個概念域組成:源域(S)和目標域(T)。源域通常是具體概念; 目標域通常是抽象概念。在概念隱喻中,大多數的隱喻都以本體即源域的形式出現。概念隱喻的基本原理可以總結為:隱喻是用一個具體概念來理解一個抽象概念的認知方式,其形成過程就是從熟悉、具體的源域向另一個不太熟悉、抽象的目標域跨域映射的過程。其前提是對源域具體事物的體驗和認知,其基礎是客觀事物的相似性。
二、古詩意象與概念隱喻的認知相似性
古詩中的意象十分復雜,按不同的視角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張保紅將詩歌的意象分為廣義的意象和狹義的意象。[4]本文聚焦于探討古詩中狹義意象的翻譯。狹義的意象是指古詩中的語詞意象,包括普通物象意象和典故意象。前者如人物、地名、自然物象等。這樣的意象通過普通物象的外化來表達詩人的情感或審美體驗。后者指通過引用典故或用典而構成的互文性意象。袁行霈通過梳理中國古代詩學中“意象”的不同涵義后總結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5]
路易斯(C. Lewis)認為,隱喻是詩歌的生命原則,是詩人的主要文本和榮耀。①
由此可見,隱喻與詩歌是同質的現象。而作為詩歌最核心成分的古詩意象與概念隱喻具有共同的認知機理,也是一種概念隱喻。束定芳指出,詩歌意象在本質上是隱喻的。古詩意象和隱喻屬于同質的認知現象至少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意象和隱喻同為一種認知手段。詩人通過豐富的聯想,從一個新的角度賦予客觀的物象以新的理解,并浸染上詩人特定的思想感情,擴充了人們對這一物象的認識范圍,從而擴大了人們熟知的具體事物的認知領域。意象產生的過程也就是通過賦予具體的、熟知的物象以新的抽象涵義,用具體的概念(象)來說明或理解另一抽象概念(意)的過程。隱喻所具有的認知功能正好契合了詩歌意象的產生過程。在本質上,意象和隱喻同為一種認知方式。
第二,意象和隱喻有著相同的生成方式,即聯想。聯想是詩歌意象的形成方式,是連接“象”與“意”必不可少的紐帶。陳植鍔指出,“詩人為表達一定意念的需要,選取能夠引起某種聯想的具體物象來抒發內心世界的特點,這就形成了意象。”[6]同樣,“隱喻利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需要這兩種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這種關聯是客觀事物在人的認知領域里的聯想。”[7]“隱喻形成的基礎就是發現互相聯系的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本來可能完全屬于不同領域的兩種事物聯系起來。”[8]
第三,根據概念隱喻的映射論,我們同樣可以對詩歌意象進行隱喻解讀。當詩人將基于本人的文化認知體驗的具體物象,映射到其他抽象認知域,并用文字表達出來,使之成為表達主題思想以及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學手段時,便形成了詩歌意象隱喻。例如由于具
有耐寒凌霜和孤芳自賞等品質,陶淵明將“菊”的具體意象投射到自己清高貞潔、不同流合污的品性上,形成“菊”這一隱喻意象。而“菊”這一生動具體的意象源域使得人們更容易理解“它的品格”這一目標域,并從中獲得審美享受。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古詩意象與隱喻的產生機理同出一轍。為討論方便,本文將詩歌意象和相應的隱喻涵義分別稱為“意象源域”和“意象目標域”。
三、 認知“概念隱喻”理論對于古詩意象英譯的啟示
意象也是一種隱喻,意象的產生也是一種“跨域映射”。在意象英譯中,如果譯語意象源域與原語意象源域能夠實現“映射對等”,讓英語讀者得到和漢語讀者相同的認知和等同的反應,就達到了傳遞意象隱喻的目標,該意象的英譯就是成功的。因此可以把原意象源域能否在譯語中實現“映射對等”,當作意象翻譯策略取舍的內在動因以及檢驗意象翻譯成功與否的標準。對意象翻譯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語言符號轉換上,而應該從人類認知的角度分析原意象隱喻的源域和目標域以及二者能夠構成映射的相似特征,盡量在譯入語中找到與原語意象源域在映射上基本等同的意象源域,或者采用補償的辦法使得意象源域與原語意象源域獲得“映射對等”。
只有這樣,譯文才能將原意象所映射出來的文化信息、美學價值和思想感情完整地再現出來,使得讀者領略到原詩的詩味,并豐富譯入語讀者的文化認知視野。
隱喻從來都與其所在的文化具有一致性,蘊含著豐富而生動的文化內涵。由于人類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認知體驗和生理體驗,因此形成了相同的認知心理,使得人們有相似的概念認知。然而,漢、英為母語的兩種文化體驗認知存在多方面的差異,這也使得隱喻概念系統存在差異。下圖1表明了漢詩意象源域與英譯文的意象源域的映射對應情況以及實現兩者“映射對等”應采取的翻譯策略:
由圖1可知,對于第一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譯出,即通過直接移植原意象以實現映射對等。這也是最理想的翻譯方法。對于第二種情況,我們可以轉換漢語意象源域為英語的意象源域以形成映射對等。對于第三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漢語目標域或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注釋的翻譯方法加以補償,以實現映射對等。
四、基于“概念隱喻”理論的古詩意象翻譯策略
(一)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譯出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人的認知對客觀世界的經驗進行組織的結果,由于漢、英民族有著某些相同客觀世界的經驗,從而積累了相同的認知經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認知心理不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9]由于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類似,并且“我們有相同和類似的生理器官、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這就決定了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具有共通的思維,這是人類能夠交際、理解和互譯的認知基礎。”[10]這就表明,在意象英譯時,如果漢英兩個民族對某一意象感知體驗相似,從而產生了相似的概念認知,能夠對同一意象形成相似的聯想,譯者可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譯出以實現映射對等。如陶淵明《飲酒》(其五)當中“飛鳥”意象的翻譯。原文為“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從搜集到的15個中外譯本來看,有13個譯本采用了直接移植原意象的翻譯方法,將“飛鳥”意象源域翻譯成英語對應源域:“flying birds”(共7個),“birds on the wing”, “the birds keep flying”, “the birds are flying ”, “birds in flight”, “birds go home in flight”, “birds in flight”;只有一例譯為“the weary birds”。[11]
可以推斷,大部分的譯者都認為,原文“飛鳥”意象源域和以上這些英語的對應源域具有相同的隱喻含義,能夠實現映射對等。因此,譯入語的讀者能夠利用自己與源語讀者相似的認知經驗,通過上下文,正確解讀該意象的隱喻含義。而譯文“the weary birds”不僅譯出了原意象的源域“birds”,同時解釋了源域所對應的目標域“weary”,實質上是低估了譯語讀者的認知能力,也剝奪了他們從中獲得審美感受的權利。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中外譯者在處理陶淵明詩歌中其他一些常見的意象如“菊”、“松”、“云”、“酒”等,大多采用了直接遷移原意象的方法。正如莫嘉琳所指出:“隱喻之所以能夠翻譯,是因為存在一些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普遍認知經驗”;“隱喻被翻譯至另一語言后,仍然能夠保存其生命力,為聽話人所解讀、破譯。”[12]
又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詩中用兩種具體的意象源域“比翼鳥”和“連理枝”來映射“夫妻恩愛,永不分離”這一目標域。 Fletcher將其譯為: We swore that in the heaven above/We never would dispart/ One tomb on earth enclose of us/The frail and mortal part. [13]267把“比翼鳥”和“連理枝”兩個意象都省略了,只譯其意。而許淵沖則直接采用英語中的對應意象,將其譯為: 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13]271由于原意象和譯語意象所“映射”出來的特性對于漢語和英語讀者概念上是一致的,保留原意象絲毫不會給譯語讀者帶來認知上的困難;相反,兩個生動的形象在譯文中重現,最大限度給譯入語讀者留下了解讀空間,讓譯語讀者通過該意象浮想聯翩,感同身受,并領略到原詩的韻味,獲得美的感受。而Fletcher的譯文將原意象省略,只翻譯出了原意象的寓意,消除了詩人托物言志的“言外之意”和空白美,譯文讀者難以獲得和原文讀者相同的認知體驗及反應,堵塞了讀者的想像空間,原詩獨特的審美意趣也就無法實現。相比之下,許譯更傳神逼真。
由此可見,將原意象直接移植,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譯出,是神形兼備的佳譯。通過保留原作者認知狀態的真實,保證了譯文讀者了解詩人審美認知的來源,從而更加了解本意象的含義并獲得深層次審美感受以及新的認知經驗,最終豐富了目的語的表達方式。
(二) 轉換漢語意象源域為英語的意象源域
概念隱喻是以民族文化認知體驗為基礎的。以漢、英為母語的兩種文化體驗認知必然存在許多的差異,相同的意象隱喻往往會引發迥然不同的文化聯想意義。“當同一隱喻在源語言中的映射含義與其在目標語言中的映射含義存在差異時,就無法實現其在目標語中始源域向目標域的映射或造成映射混亂。”[14]可以將原意象轉換為英語中和原意象具有相同聯想意義的意象,從而使得漢語意象和英語意象形成映射對等。例如James Legge將《詩經》中 “關關雌鳩,在河之洲”中的“雌鳩”意象翻譯成“ospreys”[13]35。“睢鳩”在中國文化當中往往被用來隱喻愛情。而英語中“ospreys”,即“魚鷹”的意象并無任何和愛情相關聯的映射涵義,最好用與原意象相同隱喻涵義的目的語的源域來翻譯。因此,許淵沖將“關睢”譯為“turtledoves”[13]41,即“斑鳩”。因為“turtledoves”在英語中有“愛人”的隱喻涵義,較好地實現了映射對等,使得譯文讀者能獲得與原文讀者相同的感受。
翻譯時對原意象的替換應該非常謹慎,因為“對原語文化意象的處理還是要本著保存原作風姿, 展現原語文化色彩的宗旨,警惕以帶有強烈譯入語文化色彩的意象來翻譯原詩意象,以免給讀者帶來文化上的困惑。”[15]
(三)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漢語目標域
對于有些浸潤了深厚的中國文化內涵的意象,通過直接移植或轉換意象源域都難以使譯語的讀者產生同樣的聯想,可以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漢語目標域的方法譯出。通過增加對原意象特有的文化含義的解釋,能夠幫助譯語讀者構建意象映射,從而使得漢語意象源域和英語意象源域形成映射對等。如在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里,杜鵑(又叫子規鳥)的叫聲所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中國古代有 “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相傳周朝末年蜀地有位賢明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叫聲凄厲至于口中流血。百姓因為懷念他,就在鵑鳥前面加上“杜”字,名為杜鵑。因此,杜鵑已被中國文人墨客定位為一種悲鳥,是“悲愁”的隱喻化表達。它的哀鳴表達了“思歸,催歸”的意義。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李商隱《錦瑟》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而在西方文化中,杜鵑的叫聲卻會引起人們相反的聯想。如威廉•華茲華斯在《致杜鵑》一詩中,將杜鵑稱為“快活的鳥兒”,“春之驕子”,“而你呀卻是希望,卻是愛”,“你這受祝福的鳥”。[16]杜鵑的叫聲給人的感覺是希望,愛和幸福。而莎士比亞在《愛的徒勞》一劇中,也將杜鵑描寫成歡欣的形象。
還有那杜鵑花吐蕾嬌黃,/描出了一片廣大的欣歡; /聽杜鵑在每一株樹上叫,/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譏笑: /咚咕! /咚咕! 咚咕!,可怕的聲音,/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驚。[17]
莎翁用和cuckold(通奸)發音近似的cuckoo來諷刺劇中妻子的不忠,是一種詼諧的手法,足見英語中cuckoo一詞并無“悲傷”的含義。下面是“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三種不同的英譯文。
譯文1:Day and night, what are some of the things
one can hear?
The cuckoo's note and monkey screeches fill
the air. [18]305
譯文2:“From dawn till dusk I hear no other sounds
But the wailing of night-jars and the moaning of apes.”[19]240
譯文3:“What is to be heard here from daybreak till night-fall,
But gibbons’sad cry and cuckoo’s‘home-going’call?"[20]295
在這句詩中,作者通過描寫杜鵑的悲啼和猿群的哀吟(意象源域),表達了詩人無故被貶官后失望、凄涼以致思歸的心情(意象目標域),這句詩也是構成整首詩“悲涼、傷感”感情基調的一部分。徐忠杰將“杜鵑啼血”譯為“The cuckoo's note”。“note”在英語中的含義是“音調,音符”。由于文化認知的不同,譯文的讀者從這個譯語的意象“杜鵑的叫聲”中,很難觸發“因悲傷而思歸”的感情,反而往往會引起“歡欣”的聯想。由于原意象所含有的特有的目標域未能得到傳譯,原意象源域不能和譯語意象形成映射對等,使得這句詩和前后詩句在感情基調上偏離,影響了譯語讀者對整首詩的理解。原意象中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寓意也蕩然無存。楊憲益的譯文“wailing of night-jars”,也未能全部傳遞“杜鵑啼血”這一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但“wailing”一詞在英語中表達的是“哀號”的意思,能夠部分映射原意象的寓意,因此是可以接受的譯文。而許淵沖不僅直譯了意象源域“杜鵑”并補充了杜鵑叫聲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即目標域“思歸”(“home-going call”),能夠幫助譯文讀者了解原詩意象的寓意,較好地實現了原意象和譯文意象的映射對等。這樣的譯文不僅將原意象所包含的文化含義完整地傳達給目的語讀者,而且超越了原意象在譯語中蘊含的認知內容的局限,帶給讀者全新的認知視域,豐富了譯入語的意象詞匯。
(四)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注釋
漢語詩歌中有些專有名詞,富含文化含義,對于詩歌的理解至關重要,但在譯入語中無法找到能夠和原語意象源域形成映射對等的意象。翻譯中可以采用英語的對應意象源域加注釋的翻譯方法加以補償,以實現映射對等。如許淵沖將溫庭筠的詩歌《蘇武廟》譯為“the temple of Su WU” [18]330, 并運用加注對蘇武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實現了原意象和意象譯文的跨域映射對等,能夠幫助譯入語讀者更好地理解原詩的主題,藉此也擴大了譯入語讀者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范圍。
此外,中國詩人在創作詩歌時經常通過運用典故來構建文化意象,表達獨特的思想感情。這些典故不僅往往是全詩的“詩眼”,更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因此,除了要將原意象的隱喻意義譯出,最好能保留意象源域,以弘揚傳播中國的文化。但外國讀者對中國典故認知甚少,這種文化認知的缺失使得原詩通過典故所建構的文化意象很難在譯詩中得到再現。在這種情況下,直譯“源域”意象加注釋以獲得映射對等是最有效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意象的信息,又體現了美學價值,同時也有利于英漢語言文化的交流。
比如李白《行路難》中的兩句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下面分別是3位譯者的譯文:
譯文1:I can but poise a fishing-pole beside a stream
Or set sail for the sun like a sage in a dream. [20]109
譯文2: While I was idly fishing from the bank of a stream,
I suddenly returned to my boat in a distant dream. [18]80
譯文3: So idly I fish by a limpid stream, Dreaming of sailing towards the sun.
*Lu Shang used to fish by the Wei River before he met King Wen of Zhou and helped him to conquer the Shangs.
**Yi Yin, before he was discovered by King Tang of Shang, dreamed that he was sailing in a barge towards the sun. [19]55
在《行路難》一詩中,作者抒發了自己政治報復不能施展、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句詩引用了“垂釣碧溪上”和“乘舟夢日邊”這兩個文化典故。呂尚(姜太公)輔佐周文王之前,曾在碧溪之上垂釣,伊尹在受商湯聘請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這二人最終都輔佐帝王建立了不朽功業。作者通過運用典故,將自己與兩位古人呂尚、伊尹相比,以此來鼓勵自己。盡管世路坎坷,壯志難酬,還是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總有一天,也能像能呂尚、伊尹一樣,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譯文1背離了原詩積極向上的主題,是說因為“行路難”,“只好拿根漁桿去釣魚,或者仿效哲人在夢中經過太陽旁邊”;譯文2的意思是“正在釣魚的時候,忽然回到了遙遠的夢中”,不僅和主題無關,更是讓人不知所云;譯文1和2均沒有保留原詩的典故文化意象,使得這一句的譯文與整首詩的主題脫節。而譯文3通過保留“垂釣碧溪上”和“乘舟夢日邊”兩個意象并加注釋,完整地表達了詩人壯志未滅,對前途依然充滿了信心,希望終有一天能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寓意,較好地傳達了原詩的主題和意境,擴大了讀者的認知視野。
漢語古詩意象與隱喻具有相同的認知特性,是一種從具體的物象源域到抽象目標域的映射過程。因此,意象的英譯應該力求實現漢語隱喻意象和英語隱喻意象的“映射對等”。為此,譯者應首先熟悉譯語讀者的認知心理和文化背景,在充分把握原意象隱含寓意的基礎上,采用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方法,盡量保留原意象,適度轉換原意象為譯語的意象,以確保將原意象的文化信息、美感以及思想感情完整地傳達至譯文中。這樣的翻譯方法通過保留原語文化的異質性,既弘揚了中國的文化,又擴大了譯入語讀者的文化認知視野,使得不同文化之間能夠融合、共生、發展,最終真正實現翻譯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 隱喻學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20.
[2] 翁顯良. 本色與變相――漢詩譯瑣議之三[J]. 外國語, 1982,(1):285.
[3] Lakoff,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4] 張保紅. 漢英詩歌翻譯與比較研究[M].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3:15.
[5] 袁行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63.
[6] 陳植鍔. 詩歌意象論[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47.
[7] 趙艷芳. 認知語言學概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99.
[8] 劉冰泉,張磊. 英漢互譯中的認知隱喻翻譯[J]. 中國翻譯, 2009, (4):72.
[9] 沈家煊. 實詞虛化的機制[J]. 當代語言學, 1998, (3):45.
[10] 王寅. 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J]. 中國翻譯, 2005, (9):46.
[11] 汪榕培. 陶淵明詩歌英譯比較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139-146.
[12] 莫嘉琳. 隱喻及習語的語言哲學探微[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3):41.
[13] 許淵沖. 中詩英韻探勝[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31.
[14] 蘇立昌, 李建波. 從概念合成理論看隱喻翻譯[J].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3):31.
[15] 李氣糾,李世琴. 文化翻譯觀下中國古典詩歌中“玉”意象的英譯[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9):60.
[16] 威廉•華茲華斯.華茲華斯抒情詩選[M]. 黃杲,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179-180.
[17] 威廉•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二)[M]. 朱生豪,譯.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192.
1進一步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課程雖然注重實踐與動作練習,但是理論知識部分的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體育理論課程主要是向學生講授心理健康以及衛生護理等方面的內容,目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人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對于個人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就是生理健康,并且心理健康能夠促使生理健康發揮更大的價值,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不可偏廢。通過高校體育理論課程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心理健康的標準,以及對于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因素,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對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性,指導學生能夠掌握保持健康心態的方法與技巧,鼓勵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在體育運動中體會快樂并陶冶自己的情操,緩解壓力,將不良情緒通過積極的運動釋放出來。
2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流模式
筆者通過調研發現,當前大部分高校中依舊采用行政班級授課的模式進行教學,其特點為一個教師采用同樣的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教師將相同專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班級,但是其教學形式與方法都是相同的。這種教學模式盡管易于操作,但是很明顯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個體之間都是存在著差異性的,高校體育教學應當以學生為本,尊重其個性差異,并且能夠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突破教師為主流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打破傳統的行政授課形式,尊重學生的愛好與學習需求,以此為依據重新編配班級,實行同質分組,即興趣相同,體質相似的學生分為一組便于教學與管理。
3堅持以科學教育思想為指導
高校教師在其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全面貫徹推行素質教育,堅持科學教育思想為指導,堅持健康為先、創新求知的良好教育理念。同時,強化理論學習與指導,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我,更新完善對于體育課程教學的認知,重新構建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新體系。健康為先的指導理念突出體育教學同健康教育之間緊密的聯系,從而使得體育學科同健康理念有機契合,構建新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論。此外,健康為先的教育指導理念也使得增進與維護學生的健康工作延伸到了終身體育的范疇之中,從而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為素質教育的貫徹推廣作用進一步明確。
4注重體育教學內容及手段的優化
首先,應當為高校大學生提供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只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夠激發其學習創造力,這也是當前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也需要一個輕松幽默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平等的交流中相互學習與借鑒,實現共同進步,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提高其創造力;其次,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一定學習反思與討論的時間,教師的教學不是盡善盡美的,針對于其中的不足之處學生可以通過反思與討論向教師問難質疑,這樣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改進與教學水平的提高。這也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學習、發問、反思、進步,充分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最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鼓勵學生多多實踐,任何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實踐,僅僅依靠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高校體育課程的學習更是需要多多實踐,強化各動作技能的練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早期教學時不應過早評判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在不斷練習中實現自我完善。
5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學習行為,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內驅力的激發。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內驅力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高效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尊重學生的人格,向大學生講授體育學習與運動的重要意義,特別是體育運動對于個人良好身心素養的塑造以及后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都應當讓大學生有所了解,以此來喚起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塑造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助于實現學生被動低效學習向主動高效學習模式的轉變,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育學生的課程參與意識,尊重其自尊心,激發其自豪感與自信心,將重點放在學生運動能力、認知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的發揮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特別是終身體育的意識與堅持不懈的品質,這對于大學生個人的發展具有積極深遠的影響。
6強化體育課程理論知識的教學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英語交流至關重要。英語傳統教學改革就勢在必行,因此,英語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新課程改革順應世界課程改革趨勢,它汲取了各國課程改革精華,如人文教育理念、平等理念、主體教育理念、個性差異發展理念。而在教學過程中,需英語教師轉變觀念,在教學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進行實踐:即知識與技能的相互轉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相互促進、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等目標進行教學。根據筆者在教學一線的探索和感悟:新課標理念下的知識與技能是互相依賴互相促進互相轉化的關系,知識和技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下面就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以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解決途徑進行淺議。
傳統英語教學中,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把嘴就構成了傳道授業的所有元素,也深信英語語言=語音+詞匯+語法,傳統英語教學中把語言作為一個知識系統來教學,掌握語言知識點就成為師生追求的最高目標,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師生的唯一目標。而新課改要求辨證地看待知識與技能的關系,知識與技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新課程要求教學時嚴密整合“四會”,語言知識是聽說讀寫的基礎和前提,語言運用技能是語言知識的生成和升華,交際能力和遷移運用技巧是建立在純熟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如果語言知識是經濟基礎,那么英語交際技能是上層建筑。語言知識決定語言遷移運用技能,語言運用技能反過來也促進語言知識的循環鞏固。
新課改理念要求語言知識與運用技能互相轉化互相促進,英語教學融匯聽說讀寫“四會”教學,就得“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牽引點撥的主導”。教育家孔老先生幾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則,說明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一定要了解學生知識水準,了解性格愛好,明晰學習差異,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語言知識訓練,教學時串聯起語音詞匯和語法,把語音詞匯語法作為一個知識系統來把握,而英語知識的終極目標是提高英語遷移運用技能。如果說掌握語言知識是,那么形成語言習慣是中圍,培養創造性的語言交際技能是核心。
在教學中該如何踐行語言知識達成語言技能的目標呢?筆者教Unit 3,Unit3標題是:“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該單元語言知識點要求掌握 take the train ,by bus等乘坐交通工具詞組的用法;該單元語法要求掌握主謂單復數一致的正確搭配等。若孤立地介紹這些知識點,單調枯燥乏味。反復思考后,決定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激發他們參與語言知識訓練的興趣。于是按照他們來校途徑分成八組,在每個小組里指定組長,組長負責向組員提問:“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然后組員回答。在這八組的課桌中央,放一臺歷,臺歷上張貼一張大紙,紙上寫道:“Bike Group” ,“Train Group ”,“Motorbike Group ”等八個交通小組等。學生走進他們上學的真實生活,倍興趣,參與互動精彩紛呈,學生們回答迭起。而該單元的語言知識點在不知不覺中就升華成他們的語言運用技能了。
根據語言學家Krashen觀點:“要求英語教學中多輸入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語法程序安排和
足夠的交流信息”。華東師范大學章兼中教授要求“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語言輸入原則也能加快學生知識向技能轉化的速度。基于專家觀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指令明快易懂,練習操練環節緊湊,師生思維活躍。刻板的知識遷移轉化為聽說技能后,要注重英語讀寫技能的提升。聽說讀寫技能整體,會聽或說,卻不會用英語寫作,那么表面上的熱鬧對話是泡沫,是假象的膨脹和繁榮,因為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是聽說讀寫的統一。而在教學中,出現這四會技能不均衡發展也常遇到,那么如何解決呢:第一是因為“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的時間未分配均勻合理;第二:學生語言基礎知識不扎實,需要狠抓學生知識基本功;第三:學生的聽說能力與寫作能力發展不平衡,就要求他們勤練寫作。
聽說讀寫技能互相依賴也互相促進,“四會”技能要協調發展,不可造成單方面的缺節。“四
會”技能整體結構發生的效應大于孤立的個體相加和的效應。要使四種技能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知識向遷移運用能力轉化,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第一:狠抓語言基礎知識,做到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有機統一。學生們聽說讀寫“四會
技能的提升,是教學終極目的,語言知識最終要化成語言技能。
第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及時宏觀調控知識傳授容量以及技能轉化效應,教師要有敏銳視覺,
能及時發現問題更能及時解決問題。
第三:初中階段,可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簡易英語讀寫本,增大學生的閱讀量,通過擴大學生
閱讀量來增強他們的語感,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開展教學時要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遵守教師主導性原則,兼顧教學活動最優化等原則,滲透多元教學策略原則,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原則。我們教育工作者“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終生發展為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他們終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新課改下英語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實質內涵。
參考文獻:
1 概念隱喻
Halliday在《功能語法入門》一書中專門論述了語法隱喻問題,他將語法隱喻分為概念隱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際隱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兩種形式,并認為語法隱喻從語法層面上降低了句法階級(down in rank)。(Halliday,1985/1994)系統功能的級階理論認為概念意義依據其語義的復雜程度可分為三個層次(order):1)復合體(語義序列[sequence]),詞匯語法層由小句復合體來體現;
2)構型極(語義的構建[figure]),詞匯語法層體現為小句;3)基本成分級(語義成分[element]),詞匯語法層體現為小句的成分(詞組或短語)。(Halli—day,1999)這是概念意義在語義層和詞匯語法層的一致關系。當這三個層級轉移(rank shift)到詞匯語法的其他層級時,就構成了概念隱喻。胡壯麟認為,概念隱喻是通過過程轉換、功能成分轉換和詞匯語法轉換來實現的。概念隱喻中過程(process)的轉換主要體現在及物(transitivity)系統中六種不同過程之間的轉換,包括物質(materia1)過程、心理(menta1)過程、關系(relationa1)過程、行為(behaviora1)過程、言語(verba1)過程和存在(exis—tentia1)過程。每個過程都有其相應的參與者(par.ticipant),如在物質過程中,參與者為“動作者”(ac.tor)和“目標”(goa1);心理過程的參與者為“感覺者”(sensor)和“現象”(phenomenon),關系過程的參者為“載體”(carrier)和“屬性”(attribute)或“被認同者”(identified)和“認同者”(identifier等。隨著過程的轉換,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參與者、環境因子(circumstantial element)可互相隱喻化,被轉換的功能成分在詞匯層上體現為從一個形式(如短語和詞類等)隱喻為另一個形式。(胡壯麟,2004)一個概念在詞匯語法層(1exical grammar)既可以通過一般情況下的“一致式”(congruent form)來體現,也可以是通過轉化之后的“隱喻式”(meta.phorical form)來實現。在一致式中,語義和形式、語義和語法之間存在“自然”的關系,如在及物系統中,過程由動詞詞組體現,參與者由名詞詞組體現。而在隱喻式中,語義和語法之間存在“非自然”的關系,比如過程和特征可以由名詞詞組體現,邏輯關系由名詞詞組、動詞詞組和介詞詞組來體現。簡而言之,隱喻式指一個小句中含有較多的語義長而復雜的詞組和短語,而同樣的語義在一致式中可分解為較多簡明的小句。概念隱喻是由一致式向隱喻式轉移的過程,是對一致式的偏離(deviation)。(嚴世清,2004)
2 名物化
概念隱喻的各個過程之間的隱喻化都是在語義功能層次上發生的變化,這些語義范疇要經歷“體現”(realization)過程才能進入詞匯語法。也就是說在詞匯語法層次上也存在隱喻化,最常見的就是“名物化”(nominalization)。概念功能詞匯語法層中表達經驗意義的動詞、形容詞、小句以及嵌入句(im.bedded clause)發生級轉移(rank shift),在詞匯語法層體現為名物化,經驗意義被抽象化。通過名物化,一致式中表達過程的動詞和作為特征的形容詞被隱喻化為名詞,它們的作用己不再是在小句中充當過程或屬性,而是以名詞詞組的形式表達“事物性”。(高志清、石云霞。2007)如: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is impaired by alcohol impairment描述事物時,名詞化結構能有效地提高文體的客觀程度。首先,名物化能夠盡量擺脫動作執行者、環境成分對過程的影響,增加文本的客觀性。比如一致式中的參與者可能會在隱喻式中變成名物化過程的修飾語,或在隱喻式中被省略。其次,名物化還能盡量減少句子中人際功能的發揮,能增加文本的客觀性、公正性。Halliday認為語言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三種純理功能。在正式語體中,經驗功能突顯,人際功能應盡可能被抑制。名物化過沒有限定成分(finite),使得敘述不依附任何具體的時間、場合,顯得更加客觀。此外,名物化過程沒有語氣的選擇,使得敘述具有不可協商性(non—negotiable)。(Halliday,1985/1994)名物化結構也是提高語篇信息度的一個有效途徑。一個語篇的信息度可以通過詞匯密度(1exicaldensity[指一個語篇中的實詞項與小句之比])來衡量。語篇的詞匯密度越大,該語篇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名物化可以使語篇以較少的語言表達出更多的內容,具有囊括(encapsulation)和濃縮(condensa—tion)的功能(Thompson,2000)
3 概念隱喻和科技文本翻譯
科技文本是語言中的一種功能變體,其主要文體風格體現在客觀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那么,在科技翻譯中如何充分體現科技文體特征呢?我們認為,為實現特定的語義和文體功能,譯者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語法手段,而概念隱喻正是實現科技語篇的文體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科技翻譯過程中,譯者根據語境變量和文體特征選擇一致式或隱喻式來表達語義概念以實現科技文體功能。以下從過程、功能成分,詞匯語法和文本信息等層面發出,分析如何借助概念隱喻促使譯文從一致式轉變到隱喻式以實現科技文體的客觀性、正式性和信息高度密集性等文體特征。
3.1 概念隱喻和科技漢語英譯
Halliday認為科技英語為了表達更負責的經驗和更高度的認知,其句型基本上是隱喻式的。他還認為,科技英語概念隱喻化的趨勢是“事物化”(thingization),體現在語法上是“名詞化”(nominal—ization),因為名詞化使得構造技術術語的層次關系成為可能。(Halliday,1985/1994)科技英語中的概念隱喻包括高級階的語法隱喻綜合癥(higher rank名物化advance in technologyalcohol impairmentsyndromes)和低級階的語法隱喻綜合癥(1ower ranksyndromes)。前者如從表達序列(sequence)向句子組合(clause nexus)向小句的轉換。簡單地說,就是從一段文字向復合句簡單句的轉換。后者主要指名物化現象。(嚴世清,2003)以下分析如何借助概念隱喻將一致式譯文中簡單的小句“打包”(pack)成詞組,將兩三個小句“打包”成一個小句,從而轉換為隱喻式譯文以實現科技英語的特殊文體功能。
例1.檢查后發現機器存在一些功率損耗一致式譯文a:① After we tested the ma·chines,② we found③ that some power was lost inthe m achine.隱喻式譯文b.A testing of the machines revealedsom e power loss.
首先,從小句層面上看,譯文從一致式到隱喻式轉變中發生的過程、功能成分和詞匯語法轉變有:一致式譯文a的小句① “Aftcr we tested the machines”中的參與者“we”被省略;其中表達物質過程的動詞“tested”被名詞化為表示個體的名詞“testin”,整個狀語從句被隱喻化為名詞詞組”A testing of the ma—chines”;小句② “and we found”中的感覺者“we”消失,表達心理過程的動詞“f0und”變成了表關系過程的動詞“revealed”,標志著譯文從主觀心理過程轉變成了客觀關系過程;賓語從句③ “that some power islost in the machine”中表物質過程的動詞“lost”被名詞化為個體名詞“loss”,充當主體的名詞“power”被喻化成了表屬性的形容詞,從而使得一致式譯文中由7個單詞組成的賓語從句③ 被名物化為僅包含3個單詞的名詞詞組“some power loss”,極大地濃縮了語義,但經名物化濃縮后的語義卻同樣豐富,因為“ some power loss”所含的語義仍然是“a loss of powerin the machines”。其次從整個句子過程的轉換來看,一致式譯文由物質過程、心理過程和關系過程組成,以人稱代詞“ we”做主語,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而概念隱喻后,譯文僅包含物質和關系過程,省略了主觀心理過程,而且抽象名詞替代原來的人稱代詞做主語,從而使句子的語體顯得更客觀、正式。最后,從文本信息度講,一致式譯文a是由3個小句構成的復合體序列,其詞匯密度(實詞項與小句之比)為8/3,隱喻式譯文b是只包含1個小句的簡單句,詞匯密度為5/1。顯然隱喻式譯文b的信息度大于一致式譯文a的信息度。概念隱喻是個高度概括、濃縮信息的過程,經過概念隱喻后的譯文顯得更簡潔、實質概念意義更突出。此外,從概念隱喻對信息的重組引起語句結構的變化來講,一致式譯文 讀起來較口語化,句式冗長,形式上比較零散缺乏嚴謹性。經過概念隱喻后的譯文 顯得更嚴謹、更規范、更正式,符合科技文體的正式性特征。
例2. 實驗分析揭示了工藝的復雜性
一致式譯文a:① W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⑦and what we found③ made US realize④ thatthe technique is quite complex.隱喻式譯文b: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showed technical complexity.首先,科技英語的客觀性特征要求小句的主位即整個小句的出發點應該是客觀事實,而不是動作的過程的執行者或心理過程的感覺者,因此一致式譯文a中小句① “We analyzed the expenment”中的參與者“we”和② “and what we found”中的感覺者“ we”及表示現象的名詞“what”,以及③ “made USrealize”中的感覺者“US”在隱喻式譯文 中都被省略。主語的消失引起了相應的謂語動詞的變化:①中表示過程的動詞“analyzed”被喻化為表個體的名詞“analysis”;其中表示目標的名詞“experiment”被喻化為表性狀或屬性的形容詞“experimental”,這樣小句① “W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就被名詞化為詞組“Experimental analysis”。表達關系過程的小句
④ “that the technique is quite complex中的載體“thetechnique”轉化為表性狀的形容詞“technical”,原來表屬性的形容詞“complex”則轉化為表實體的名詞“ complexity”。名詞化后,整個小句被名詞短語“technical complexity”替代,即由關系過程轉變為抽象名詞所體現的個體。小句③ “made US realize”中表示心理過程的動詞“realize”被隱喻化為表示關系過程的動詞“showed”。這樣,第一人稱主語“we”的消失,名物化過程引起的帶有主觀色彩的主語的省略和主觀心理過程到客觀關系過程的轉變都使得隱喻式譯文顯得更客觀。此外,從整個句子來看,抽象名詞替代原來的人稱代詞做主語使得句子的語體更加正式。
其次,從概念隱喻引起的過程變化和信息重組角度看,一致式譯文a是由物質、心理、心理和關系過程構成的包含4個小句的復合體序列,其詞匯密度為9/4。而經概念隱喻后的譯文b則變成了只包含物質、關系過程的簡單句,詞匯密度為5/1。這樣隱喻式譯文將更多的信息結構融于一體,表達更加細密,極大濃縮了語義,使得隱喻式譯文信息高度密度化。如小句① 中表物質過程的小句被隱喻化為名詞詞組“Experimental analysis”;包含6個單詞的小句④ 被名物化為由2個單詞組成的名詞短語”tech。nical complexity”,使句子顯得更加精練嚴謹。此外,譯文a較口語化語義相對松散,而譯文b較正式、嚴謹。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雖然一致式譯文 和隱喻式譯文 都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語義,但經過概念隱喻后的譯文 不論從語旨、語式還是信息度上看都更符合科技英語的客觀、正式、簡潔等特點。 3.2 概念隱喻與科技英語漢譯
科技漢語重事實的敘述,語法結構嚴密,用語力求客觀、準確、簡潔。科技漢語也存在概念隱喻,即將句子打包或壓縮,使級降后的成分可以起和上一級單位一樣的語義功能。(林芳,2002)
例3.Repetitive brief coronary artery inflationresults in less electrical instability of m yocardium .一致式譯文a:因為冠脈球囊內的短暫、反復的擴張,所以心肌細胞的電不穩定性減少了。隱喻式譯文b:短暫反復的冠脈球囊擴張可減輕心肌細胞的電不穩定性。
上面提到,科技英語是將簡單小句打包成詞組或將幾個小句打包成一個小句的過程。漢譯過程
中,首先要理解原文中的概念隱喻,因此需要經歷一個“拆開”(unpack)的過程。在此例中,首先,名詞短語“coronary artery inflation”本身是概念隱喻的產物,其一致式表達式應該是表示環境成分的介詞詞組“the inflation in coronary artery”,隱喻化后的“cor—onary artery”變成了表屬性的類別詞(classifier),起限定作用。漢語中也存在類似的概念隱喻,即將表環境成分的介詞詞組喻化為表屬性的形容詞。所以此例不宜直接翻譯成“在冠脈球囊內存在的擴張”而要將一致式中作為環境成分的介詞詞組“在冠脈球囊內”隱喻化為“冠脈球囊”作為修飾語。其次,原文小句“result in less electrical instabili—ty of myocardium.”中的過程動詞“result in”是由表關系的連詞“SO”,通過概念隱喻轉化而來的。同樣,漢語也將表關系成分的連詞概念隱喻為表過程的動詞。因此,漢譯過程中我們要將表因果關系的連詞“因為,?所以? 減少了”隱喻為過程動詞“導致?的減輕”即“減輕”。因此經過概念隱喻后的譯文b更符合科技漢語的正式、信息密度較高等特點。
例4.Higher pad temperature occurred in theupper guide bearing of som e pum ped storage powergenerator unit.一致式譯文a:某抽水蓄能機組的上導軸承存在偏高的瓦溫。隱喻式譯文b:某抽水蓄能機組的上導軸承瓦溫偏高。高質量的科技翻譯要求譯者采用符合譯入語習慣的表達方式,使譯文讀起來通順、易懂。此例中,若譯者不借助概念隱喻將“Higher pad temperatureoccurred”中“occurred”這個表過程的動詞進行轉化,就會得出一致式譯文a“?存在偏高的瓦溫”,不僅讀起來很拗口,也不符合科技漢語的簡潔性特點。概念隱喻將表過程的動詞詞組“存在偏高的瓦溫”轉變為表屬性的形容詞后補短語“瓦溫偏高”,保存了科技文體的簡潔性風格。
例5.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一致式譯文a:電視是通過電波對運動著的物
體的圖像的裝置的發送和接受。
隱喻式譯文b:電視是通過電波發送和接收運動物體的圖像的裝置。翻譯科技文獻時,對原文的透徹理解是非常關鍵的。此例中,“transmission”和“reception”都是名物化的產物,是從表過程的動詞“transmits”和“re.ceives”經概念隱喻轉化而來的,譯成漢語中表過程的動詞“發送和接收”。
4 小結
概念隱喻通過層級轉移把由若干小句構成的復合體喻化為一個小句,把小句喻化為一個實體或屬性,使隱喻后的詞語具有高度概括性。(丁建平,2006)名物化使一致式中由動詞體現的過程轉而由表個體的名詞來體現,省略了一致式中動作的主語,使得文本更加客觀、正式、高度概括。可見,科技文本翻譯中采用隱喻式的譯文比轉化成一致式的科技語言有優越性,它能充分體現出科技語言的正式性、客觀性和信息高密度性等文體特征。
參考文獻
[1]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ed,1985/1994.
[2] Halliday M A K.& C.M.I.M.Matthiessen.Construc—t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 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1999.
[3] 胡壯麟.認知隱喻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 嚴世清.語法隱喻理論的發展及其理論意義[J].外國語,2003,(3):51—57.
[5] 高忘懷,石云霞.英語名物化的功能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2):121—125.
一、引言
1947年,錢鐘書的《圍城》一經出版,立刻受到了廣泛的贊譽。圍繞抗戰初期中國各階級人民的群像,錢鐘書使用了大量的隱喻,多含諷刺意味,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隨后,珍妮?凱利(Jeanne Kelly)和茅國權分別翻譯了《圍城》,將中國的“新儒林外史”介紹給了外國讀者。本文將結合概念隱喻理論,針對英譯本中隱喻的翻譯,評判英譯本中對于諷刺意味的翻譯程度,以及在概念隱喻的三個結構層面的體現。
二、概念隱喻
早在1958年,德國語言學家Weinrich就開始系統性地闡述他的隱喻理論。Weinrich認為每個詞、物都可以用隱喻表示,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意向場(image field),即始源意向(image donor)和接受意向(imagerecipient)的連接。由于“融合在意向場的隱喻才最易被人接受”,因此意向場是由文明與社會塑造而成,不同文化之間可能存在相似的意向場。
1980年,美國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發表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其中正式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類似于Weinrich的意向場理論,Lakoff認為隱喻是基于若干個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隱喻的認知力量在于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target domain)之間的一系列映射(mapping)。在恒定原則(invariance hypothesis)下,即“[喻映射以一種與目標域的內在結構相吻合的方式保留了始源域的意向圖式結構”,隱喻通常可以表達為A IS B的形式。根據始源域B的不同形式,概念隱喻可以被分為三個類別:結構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隱喻(oriental metaphors)和本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三、概念隱喻和《圍城》英譯本
(一)結構隱喻
結構隱喻指的是利用結構清晰、界定分明的一個概念,去構建另一個相比較結構模糊、界定含糊的改變,其中可能會涉及到內部結構的構造或重建。換言之,“隱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結構可系統地轉移到目標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結構來系統地加以理解”。
不知哪里忽來了兩副麻將。麻將當然是國技,又聽說在美國風行,打牌不但有故鄉味,并且適合世界潮流。
Then suddenly from heaven knows where appeared two sets of mahjong,the Chinese national pastime,said to be popular in America as well.Thus playing mahjong not only had a down home flavor to it but was also in tune with world trends.
此處描寫的是坐船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一心貪圖享樂,對國家戰亂絲毫不上心,“那些不悉沒事的學生要道秋涼才慢慢地肯動身回國”。在船上相遇時,也只是口頭上說迫不及待地要為外患內亂的祖國服務,實際上沉迷于麻將,只圖自己享樂。因此,此處稱麻將是國技,并不是想說明麻將的普及程度高,而是說中國現在有一部分人,和這群留學生一樣,只愛賭錢消遣、不致力于救國存亡,有很深的諷刺意味。而譯文并沒有將這層諷刺意味翻譯出來,表明對于結構喻,在翻譯的過程中也不能照搬,應當有的放矢,適當地使用增譯、意譯。
(二)方位隱喻
方位隱喻與空間方位有關,比如上―下、前―后、深―淺、中間―邊緣。這些方位原本沒有除了空間意義以外的內涵,但隱喻卻將其應用到狀態、社會地位、情緒、思想境界等各方面。
我們全要做漢奸,只有你方家養的狗都深明大義的。
We’re all going to be Japanese collaborators.Even the dogs you Fangs keep stand by justice and righteousness.
深明大義為中國常用的成語,其中“明”為明白,“大義”為大體、大局。“深”原本表示從表面到底的距離大,此處意思為程度較大,不影響后面的實際意義。原句中雖然有諷刺,但諷刺的重點落在“狗”的身上,“深明大義”作為一個中文里的褒義詞,只作修飾、強調。譯文直接解釋出了“深明大義”的意思,并暗含褒義,即可讓目標讀者感受到“dogs”和“keep stand by justice and righteousness”之間的關聯。
(三)本體隱喻
本體隱喻就是將事件、活動、情感、觀點等抽象的事物理解成為有形的物質。換言之,即用關于物體的概念或者概念結構來認識和理解我們的經驗”。本體隱喻可以分為三類:實體和物質隱喻(Entity and Metaphors),容器隱喻(Container Metaphor)和擬人隱喻(Personification)。分別表示將經驗理解成實體和物質、將本體理解成容器、將事物理解成人。《圍城》中大量使用了本體隱喻,例如下句:
對任何人發脾氣,都不能夠像對太太那樣痛快。父母兄弟不用說,朋友要絕交,用人要罷工,只有太太像荷馬史詩里風神的皮袋,受氣的容量最大,離婚畢竟不容易。
There is no one on whom a person can vent his anger with as much all-out relish as on his wife.Friends will break off and servants will go on strike,not to mention parents and brothers.Only a wife,like the Wind God’s leather bag in Homer’s epic poem has such a tremendous capacity for taking in hot air,for divorce after all is not easy.
此處描寫的是婚后的方鴻漸的心理,認為已經“困住”了太太,因此可以拿太太出氣。為了表現孫柔嘉在婚姻關系中的被動狀態,作者將她的氣量比作“荷馬史詩里風神的皮袋”。《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里說道,風神送給希臘將士們一個皮袋,用來裝海上航行遇到的所有逆風,和孫柔嘉在婚姻關系中遇到的挫折類似。她只能吞下苦水、不能往外倒,因為“離婚畢竟不容易”,可見該容器隱喻引用得十分巧妙。而對于目標讀者來說,《荷馬史詩》作為古典名著,接受度較高,能夠準確理解,因此相比于源語言的讀者,目標語言的讀者能夠更直接、客觀地理解此處的容器隱喻。
四、小結
“隱喻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存在于語言中,而且存在于我們的思維和行為中。我們賴以思維和行動的一般概念系統,從根本上來講是隱喻式的。”對于《圍城》這部以諷刺而著名的作品,譯者對于隱喻的翻譯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譯本的質量。從結構隱喻、方位隱喻、本體隱喻三個方面來看,筆者認為,不論哪種隱喻,都需要譯者結合語境與目標讀者的認知,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王寅.J知語法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405-410.
[4]孫鳳蘭.概念隱喻視角下的《黃帝內經》英譯[J].上海:上海翻譯,2016(2):84-88.
[5]李勇忠,李春華.認知語境與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26-28.
1 引言
隱喻的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影響隱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語境等。隱喻與文化之間具有
不可分離性。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隱喻不僅可以反映說話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還可以構建一定的觀念或現實,影響聽話人/讀者對于世界的感知和認識。本論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隱喻的理論框架下,把中國傳統文化術語中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并揭示了蘊涵的中國文化模式,本論文同時也對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做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
2 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概述
20世紀80年代,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隱喻的研究出現了向認知的專項,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概念隱喻理論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認知觀的隱喻研究全面開始。該定義的具體內容是指隱喻是人類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和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統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意象圖示結構(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國外研究現狀概述:在國外,與隱喻翻譯相關的研究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規則性限定,即要求隱喻的翻譯依據特定的規定性方法進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幾種隱喻翻譯方法得到眾多研究者的認同。它們包括:直譯、明喻;對等議、意象重現、解釋性翻譯等。第二類研究將隱喻翻譯方法與文本類型聯系起來。Newmark(1995)將隱喻分為死喻、標準隱喻、改喻、新隱喻及創新喻等若干種,譯者可依據它們包含的信息量確定在不同文本類型中的處理方法。第三類研究將隱喻翻譯與文化聯系起來。概括來講,第一類研究列舉了隱喻翻譯的處理方法,而后兩類研究則涉及隱喻翻譯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條件。隱喻的翻譯既受到語篇的制約,也受到文化差別的限定。
(2) 國內研究現狀概述:國內也有較系統的評述,如林書武(1997,2001)的《國外隱喻研究綜述》、《隱喻研究的基本現狀、焦點及趨勢》,束定芳(2000, 2002)的《隱喻學研究》、《隱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與研究課題》,李福印(2000)的《研究隱喻的主要學科》等。束定芳(2011在《論隱喻的運作機制》一文中談到:隱喻涉及兩個處于不同領域(范疇)的概念,隱喻意義的產生是兩個概念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互相作用通過映射的方式進行。在映射過程中,屬于某一領域的相關概念和結構被轉移到另一領域,最終形成一種經過合成的新的概念結構,即隱喻意義。王斌(2002)在《隱喻系統的整合翻譯》中從交織的角度解釋翻譯中的隱喻結構,通過對隱喻結構源語(域)與目的語(域)的整合分析,論證了隱喻結構對翻譯解釋的局限性在于泛化個別整合模式;若能發揮其動態整合功能,為翻譯的全面解釋提供契機。
3 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策略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表達研究中,作者發現隱喻翻譯過程中意象的不對稱極為明顯,時而丟失、時而變換、時而添加,形成一種有趣現象。根據 Newmark(1980)的隱喻翻譯理論,下面將結合實例,探討中國文化術語翻譯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對等譯法、意象代替翻譯法和意象轉換法。
(1)直接對等翻譯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即進行直譯,這意味著在目標語中重造一個相同的意象,即在譯入語中再現相同的喻體和比喻手法,條件是讓譯語讀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譯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譯法:不是所有的隱喻都可直譯,畢竟在中英兩種文化背景中都存在著大量特有的隱喻.隱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鮮明的民族特色,擁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特征。當我們遇到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隱喻時,就要用目標語中的常用意象來替代源語中的意象。例如:“紅人” 譯為:sb’s man of hour;“臺柱教授”譯為:star professor;“交際明星”譯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膽”譯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轉換翻譯法:在處理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時,也會遇到意象轉換的情況,會使用意譯。意譯是直譯的一種補充手段.這種譯法傳遞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段。這種譯法多運用于一些文化標記鮮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隱喻.例如:“愛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譯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結束語
隱喻的翻譯過程, 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隱喻翻譯如果沒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維,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實達意。翻譯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在翻譯隱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語境等因素,根據具體的語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達到最有效的交際,并為中國文化的翻譯研究帶來一個較大的飛躍。
作者簡介:賈竑(1979-),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佳木斯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講師,齊齊哈爾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佳木斯市社科聯項目“大學英語教學中英漢隱喻的跨文化對比及翻譯課堂的實效性研究”(項目編號:11172)、2010年佳木斯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英漢隱喻的跨文化對比及翻譯研究”(項目編號:W2010-195)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6-0156-02
現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與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口頭和書面交流,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見,對于當前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英漢互譯能力是衡量非英語專業學生綜合語言技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以補全句子形式出現的漢譯英試題是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而這僅占卷面總成績5%的5個漢譯英句子卻成為眾多考生的薄弱環節,甚至攸關整場考試的成敗。學生之所以在翻譯題目上失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此題被安排在整套試題的最后,學生對考試時間統籌不合理,導致沒有時間去作答;此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即使勉強作答,多數學生的“漢語式英語”現象過于嚴重,譯文很難得到高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漢譯英水平成為許多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將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概念語法隱喻理論融入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分析指導翻譯實踐,并希望通過此嘗試逐步培養中國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及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英互譯水平。
一、語法隱喻概述
1985年系統功能語言學派創始人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語法入門》一書中正式提出了“語法隱喻”的理論概念,這一提法超越了傳統的詞匯隱喻研究。具體來講,“語法隱喻”不是單純地用一個詞去代替另一個詞,而是用一種語法結構去代替另一種語法結構的語言表達形式。而且,這兩種語法結構分別展現了同一概念含義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congruent)和隱喻式(metaphorical)。隨后,Halliday又把語法隱喻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并強調名詞化是實現語法隱喻的最有力手段。名詞化把小句變成名詞或名詞詞組,使原本表示過程的動詞和表示屬性的形容詞具有了名詞特征。
在一致式概念表述里,按照我們的傳統表述經驗,動詞表示動作、過程,名詞表示行為參與者,形容詞表示特征性質等。這種方式貼近我們的直覺感應,多用于日常英語表達。而在隱喻式表述概念中,人們通常根據語言的實際應用需要,變化原有的語法關系,即動詞、形容詞常被轉化為名詞,句子轉化為詞組等。這種用名詞表示動作,或用動詞表示某些概念的表述方式,在功能語法中被稱為語法隱喻。通過大量的語料比較分析可知:在日常英語里,人們通常較多使用一致式的感性表達方式;而在書面英語或比較正式的文體中,隱喻式表達的使用則更多,這種經過名詞化所產生的大量語言表達具有簡練、凝重之特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語表達的客觀效果。例如,要用英語表達“這幾年西歐的經濟和工業不景氣。”這一意義,可以說:
(1)An economic industrial depression took place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last few years.
(2)The l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economic industrial depression in Western Europe.
比較可得:(1)句表達是事物狀態描述的常用手段,語義鮮明直接,措辭力度與事物狀況性質較為一致,因此是“一致式”表述。然而(2)句表達與事物狀態描述的常用手段差異較大,是與人類直覺感性表達不一致的理性思維體現,常用于英文書面文體,因此是“隱喻式”表述。
已有研究統計:無論是英語語篇還是漢語語篇,書面文體的隱喻程度高于口語文體,科技文體的隱喻程度高于其他文體。同時,英漢兩種語言在隱喻程度上也存在較大差異,英語語篇的隱喻程度明顯高于漢語語篇。因此,當我們處理漢英互譯時,就要有意識地運用語法隱喻手段將漢語語篇進行英譯,這樣翻譯出來的譯文才更加地道,符合英語的邏輯思維及語言表達習慣。
二、翻譯教學實證研究
1.研究目的及意義
筆者擬通過對受試對象的課堂翻譯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試圖證明語法隱喻的掌握程度與漢英翻譯能力之間存在正相關,旨在提出將語法隱喻理論引入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教學實踐,逐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實現提高漢英翻譯水平的目的。
2.研究設計及受試對象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113-01
一些學生能流利地背誦物理概念和定理,但是做相關的物理題目時卻無從下手。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對物理概念還只停留在簡單記憶的層面,導致在理解和應用物理概念時存在困難。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只有學生主動建構物理概念,形成自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實現概念知識的內化,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本文以“密度”這個物理概念為例,簡單談談如何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學習物理概念。
一、以生活問題引入概念,激發主動建構的積極性
影響學生物理概念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感興趣,相對來說,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教師應為學生設計一些現實中常見的問題,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深入地思考和綜合分析,主動地從生活現象中去發現知識本質,積極建構物理概念。
在教學“密度”這一物理概念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密度”是能夠反映物質的某種特性的一種物理量,引發學生建構“密度”的概念,教師先取出一些物質,包括一杯白醋,一杯清水和一杯溶解了很多鹽的鹽水以及兩塊體積同樣大的鐵和木頭,讓學生簡單地判斷杯子中分別裝的是什么物質。學生對于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很感興趣,也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他們通過聞氣味、嘗味道,很容易就區別出了三個杯子中的物質。還有學生通過掂量物體輕重的方法來區分鐵塊和木塊。教師對學生的做法進行了點評:“同學們能根據不同物質的顏色、氣味和質量不同順利地鑒別出了這些物質。那么,相同體積下不同物質的質量不一樣,這一點也和物質的顏色、味道一樣,成為物質的一種特性,可以用來區別于其他物質,這種特性就是物質的密度。”通過這樣的教學,進一步滲透了“密度”的概念。
二、以物理實驗探究概念,感受自主建構的過程
物理概念作為學習的核心內容,充分反映了一些物理現象的本質,具有獨特的內涵和外延。學生只有準確地把握這些關鍵點,才算掌握了物理概念。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物理概念,設計有針對性的物理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相互配合,感知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抓住概念的要點,深入、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引導學生探究“密度”這個概念的形成過程時,教師和學生一起設計了一個物理實驗:通過托盤天平直接測量物體的質量,利用量筒測量物質的體積,然后求出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在這個實驗中,我們選擇了不同體積的石塊和鐵塊,分別進行三次質量和體積的測量,計算出比值,發現三次測量后計算得到的石塊與鐵塊的質量與體積之比非常相近,而石塊與鐵塊的質量與體積之比卻不相同,從而證明了“密度”(即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而且不同物質的密度存在著差異。通過設計這樣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操作,進行數據的測量與計算,這樣,學生對密度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形成了比較具體、清晰的認識,理解了密度這個概念所表達的物理意義,還掌握了計算密度的方法和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
三、以課堂討論促成概念,增強合作建構的體驗
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快速生成知識的有效手段。在初中物理概念學習中,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構建“密度”這個物理概念,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交流討論,促進概念的生成,增強合作構建的體驗。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90(2014)04-0024-04
4.4.12 美國,競技管理學
體育(sport)是:①有競爭性的,②要求有技術和力量的人類身體活動,③由制度化的規則所控制。很明顯,根據這個定義某些活動在某些條件下能被劃為體育運動,而在另外一些條件下就不能。
(美國,伯尼?帕克豪斯主編,競技管理學,中譯“體育管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4.13 艾?格特曼(Allen Guttmann)
主流sport的七個特征:①世俗化,今天的主流運動形式不再同和儀式直接相關,它是娛樂的方式,而不是崇拜的方式。②平等,今天的主流運動形式基于這樣的思想:參與不能由出生和社會背景來管束,運動項目的比賽者應給予相同的競賽條件。③專業化,今天的主流運動由專家和觀看運動的觀眾參與所支配,運動員經常只參加一項比賽或在一個項目中占一個位置,地位通常按照技能和責任來決定和區分,有適合其特定需要的設備如鞋和衣服。④理性化,由復雜的規則和策略組成,規則規定目標和運動員如何實現目標,規則也規定設備、運動技術、參加的條件。策略鼓勵理性控制的訓練方法,這影響運動參與經驗和對運動員的評價。⑤科層化,競賽活動由國際的、國內的和地方的層次復雜的機構所控制,這些組織有權批準運動隊、運動員和運動項目,并制定執行規則、組織比賽、確認紀錄。⑥量化,充滿了測量和統計數字,所有成績都能被化成時間、距離或分數而加以測量和紀錄。⑦紀錄,強調創造和打破紀錄,各項紀錄公開發表,互相比較。19世紀以來,所有七個特征才一起出現,標明競技運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引自美國《體育社會學》,杰?科克利)
4.4.14 美國,杰?科克利
sports是制度化的競技活動,它包括個體體能活力的發揮或者相對復雜的技巧的運用;個體參與受自身愉悅和外部回報兩方面因素的激勵。
另:競技是有制度規定的,有其內力推動和外部獎金刺激,用強大體力與復雜身體技能的競賽活動。(林笑峰譯文,體育與科學,2001,1)
另:運動競技(sports)是制度化的競賽活動。它需要精確地發揮身體能力和比較復雜的身體技能,參與活動是由于內在欲求或外部報酬的刺激。(我的意思,應作如上翻譯)。
這個定義強調:第一sports是身體的活動,第二sports是競技性活動,第三是制度化的活動,制度化包括:活動規則標準化,規則由正式的管理機構執行,活動組織和技術變得重要起來,活動越來越理性化,運動技巧學習變得正規化,人們為得到個人歡樂和外部的回報而進行的活動。
(美國,杰?科克利,Jay.J.Coakley,社會中的運動競技(sports in society),中譯“體育社會學”,管兵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4.4.15 原蘇聯,體育理論概論
競技運動(CnopT):在狹義的方面來說,競技運動指的是競賽活動本身,這種活動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在體育領域中以競賽形式出現的活動,目的是達到很高的運動成績,同時能客觀地比較和評價人們的各種能力(力量,耐力和合理運用它們的技能)。從這個意義上可以看出,它只指出了運動的某些方面,主要是不同于其它現象的外表上的特征。競技運動的實質,從整個來說,從來就沒有只單純追求比賽成績為目的。作為多方面影響人的一種活動,作為有社會關系的人和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大范圍的一種活動,競技運動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從廣義來說,競技運動包括比賽活動本身和它的專門訓練,及其在整個活動中的獨特關系、標準和成就。
4.4.16 美國,社會問題經濟學
sport的本質在于競爭,但是,最讓職業俱樂部感興趣是競技場上的競爭而非市場上的競爭。
所有sport的精神是競爭,想吸引球迷買票觀看比賽,運動俱樂部(運動隊)必須在競技場和比賽中與對手拼搏。因此,運動俱樂部不可能完全獨立運作,必須與其他俱樂部合作,從而為公眾提供娛樂服務。
(美國,夏普等著:社會問題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4.4.17 美,威斯(P.Weiss)
競技運動是被那些通過身體活動追求完美的人們所證明了的并被傳統化了的一系列規則。(引自周愛光,1996)
4.4.18 盧申(Luschen)
位于工作和玩耍這個統一連續體之間的制度化的競爭性身體活動。(出自張軍獻:競技本質游戲論)
4.4.19 德國,洪堡大學泰德曼教授
sport是一個文化活動領域,在其中人們自愿地并且有意識地進入到與他人的真實或想象的關系中,來發展他們的特別是在運動藝術領域的技巧和能力,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下根據自己制定的或者繼承的規則與他人進行比較。(引自劉波,2007)
4.4.20 凱亭(Keating)
1.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如教師在提問時,喜歡按照自己固定的思維問一些固定的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也在揣摩教師的標準答案,教師牽著學生走;很多時候,學生提出的有挑戰性的問題很難受到教師的尊重,很好的機會就這樣流失了;真正需要討論的問題始終很難得到討論的機會,而不需要討論的問題總是被安排討論。這樣的課堂不能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個性化的東西不多,即使呈現出多種活動,也都是出于教師課前設計,沒有充分利用現有活動所營造出來的教育機會。學生很少有主動建構知識的機會,教學中封閉性非常突出。
2.對錯界限太分明。教師的“對”與“錯”的觀念太強,固定在對錯之間考慮問題,非對即錯;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對中的錯,錯中的對。很多時候,服從權威代替了理性思考,膚淺的回答代替了深入的思考,因此,學生獨立的觀點得不到尊重,潛力得不到開發。
3.“蜻蜓點水”式的點評。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表現大體可分兩種:第一,對學生的回答(特別是不能讓教師滿意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簡單地說:“請坐,再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第二,對學生滿意的回答教師也只是給予“好”、“不錯”、“很好”之類比較籠統的評價,很少有較為具體的評價。對學生的回答不作評價,會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機械問答,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對學生的回答一味地表揚,也會使學生產生浮躁心理,使思維難以深入。
有人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作了如下描述:新課堂是充滿愛意的課堂,是富有詩意的課堂,是飽含情意的課堂,是體現創意的課堂……這其中,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評價是功不可沒的。那么,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評價應該如何把握呢?
二、新理念下的新課堂呼喚新的評價方式
1.要進行多元性評價。
(1)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對學生的發言,多以教師評價為主,評價主題比較單一,被評價者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這樣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新課標明確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新的課堂評價方式日趨豐富起來。
(2)評價角度的多元性。評價要注重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建構,不僅要關心其智育方面的發展、評價知識的學習、方法的獲得等,還要關注其情商方面的發掘,針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心理素質、態度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只有多元化,才可能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開發他們的潛能。所以,要改變課堂教學的評價常規,首先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既要有總結性評價,又要有過程評價;既要有主體評價,又要有客體評價;既要有定量評價,又要有定性評價。不要用一種固定的眼光看學生,有些學生可能考試成績不好,但有可能在一堂課中的表現尚佳,那么教師應對其當堂課的表現給一個積極的評價,可以給學生一個課堂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評價方法的多元性。對學生的發言,教師多用語言評價的方式,其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如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眼神、點頭、微笑、大拇指、掌聲以及各種豐富的表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