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9: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環境的價值,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現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將利用有機肥料改變為利用化學肥料
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如果使用化學肥料,那么不僅僅擁有使用方便快捷的優點,與此同時相對來說價格也比較便宜,然而對于相應的畜牧場的糞便以及尿液來說就不具有這些優點或者優勢,這樣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之后,就會出現糞便以及尿液大量堆放的不良現象。加上,畜牧場在生產經營中不能夠擁有充足的資金購買相應的糞便以及尿液的處理設備或者裝置,所以大部分畜牧場的這些廢物不能夠得到有效的處理或者利用,更糟糕的是部分畜牧場的管理人員不僅不采用相應的措施或者方法對這些糞便以及尿液進行處理,而是讓它們進行任意的堆放或者流淌,這樣就使得畜牧場的正常經營給予我們所生存的生態環境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以及威脅。
3規模化的畜牧場的經營過程中的不良管理能夠給生態環境帶來的挑戰分析
規模化的畜牧場在很大程度上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挑戰,與此同時該挑戰大部分來源于家禽身體的排泄物、家禽中包含的病原體以及部分生病的家禽和已經病死的家禽。對于家禽來說,它們的糞便以及墊料每天的生產量都比較大,假如相應的畜牧場的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不能夠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理或者管理,那么這些廢物或者廢料將會成為蟲子以及其他生物繁殖的介質,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進行病毒或者病菌的傳染,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家禽開始生病,有些病菌可能會通過家禽傳播到人類的身體內部,其中禽流感的出現就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
4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或者方法,才能夠盡量減少規模化畜牧場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
4.1相應的畜牧場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對畜牧業的生態保護問題進行關注以及重視現在大部分規模化的畜牧場對生態環境造成比較大的危害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就是畜牧場的管理工作人員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不夠重視,不能夠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環境污染。這就需要相應的規模化畜牧場的管理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相關的工作者將畜牧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最為以后工作的重點問題,與此同時加強自身的畜牧場的各種廢物以及廢料的管理問題,在此基礎上也需要時刻提升畜牧產品的安全質量管理工作。
[6]中國環境意識項目辦.2007年中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J].世界環境,2008,(2):72-77.
[7]郗小林,樊立宏,鄧雪明.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狀況――公眾調查結果剖析[J].中國軟科學,1998,(9):24-30.
[8]洪大用.中國城市居民的環境意識[J].江蘇社會科學,2005,(1):132-127.
[9]閆國東,康建成,謝小進等.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的變化趨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10):55-60.
[10]申秀英,劉沛林.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公眾環境意識提升對策研究[J].求索,2006,(7):51-54.
[11]曹世雄,陳軍,陳莉等.關于我國國民環境的態度調查[J].生態學報,2008,28(2):735-741.
[12]呂君,陳田,劉麗梅.旅游者環境意識的調查與分析[J].地理研究,2009,(1):259-270.
[13]朱啟榛.一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關于農民環境意識的調查與思考[J].調研世界,2001,(1):28-31.
[14]宋言奇.發達地區農民環境意識調查分析――以蘇州市714個樣本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1):53-73.
[15]張維梅,郎麗瓊.湖南省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J].特區經濟,2007,(11):194-195.
[16]曹珍,譚夢玲.湘江(長沙段)環境調查報告[J].河南化工,2010,(1):29-30.
[17]盧莎,石昌智,高栗等.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調查與對策――以長沙為例[J].環境教育,2011,(4):40-4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權改革一直沒有真正完成,不是產權前期改革難以進行,就是實行了改革也難以長期見效,績效不明顯。尤其是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的產權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自然資源環境一直以來都沒有被作為生產要素并界定其產權歸屬,致使自然生態環境沒有形成能夠真正反映其實際價值的價格體系,在市場中,找不到相對于的市場或者市場化程度很低,更沒有相對應的產權市場的存在,其價格沒有正確反映資源環境的稀缺程度,導致市場對資源環境的配置失靈。
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市場缺失的根源:產權市場的缺失
西方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角度,將自然生態環境等要素資源的問題的實質歸結為一個外部性問題。在這樣的理論范疇內,外部性的效應存在正負之分,但是其內在化都與相關的產權制度密切相關。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的產權制度安排,需要從法律層面對不同利益主體相對于自然生態環境資源而產生的產權關系進行明確,這其中既包括了產權的歸屬權,也包括產權的流轉以及監管等全過程的內容。不同的產權安排決定著各類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分配的公平性、配置的有效性、監管的適度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1、所有權與產權理論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所有權是隸屬于物權的自物權,亦即權利全體對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物權。而物權是又隸屬于財產權。即所有權是財產權的一種。產權概念是由科斯等制度經濟學家提出來的,產權這一概念重要性在于其經濟學分析和與市場經濟的同步發展。
科斯認為產權是人們“所擁有的是實施一定行為的權力”,這種權力的配置與經濟利益的獲得具有密切相關性。在經濟學界比較權威的《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阿爾欽把產權作了如下的表述:“產權是一種通過社會強制而實現的對某種經濟物品的多種用途進行選擇的權利。”
將產權的概念和涵義做出精準定義的是美國的制度經濟學家弗魯博頓和佩杰維奇,產權指“由物的存在及關于它們的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它是一系列來確定每個人相對于稀缺資源使用時的地位的經濟和社會關系”。
馬克思的所有權理論也是與經濟運行息息相關的,其所有權的本質也看作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所有權和法律制度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馬克思對于產權本質的分析是在所有制的框架中進行的。
2、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的產權
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礦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這一系列的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在我們國家現有的市場體制里,是屬于全民所有的,其產權在在理論和市場實踐中,都是無法分割存在的,全民共同占有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全體人民是作為一個整合體,對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共同行使產權并獲得收益。現階段來看,這種全民共同占有的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產權的實現形式是國家政府所有制。
下面通過土地這一特定的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來分析其產權安排。土地作為一種很特殊的自然生產要素資源,在我們國家,任何地區的土地資源都不是無主之地。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資源,其處置權和收益權(無論是作為所有權還是市場經濟里的產權)在現實經濟活動中都是存在明確的權利主體的。一般來說,在農村地區,現階段的土地產權形式被稱之為“集體所有”。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除了我國,各經濟體和國家在對產權的規定中,沒有“集體所有制”的產權形式的存在。然而在現實的市場經濟中,土地尤其是城市工業用地,絕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作為其產權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同時也是直接的收益者。
在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特殊的時期,同時又是市場經濟體系下,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的所有權較為明確,但是其產權的實現形式和權利主體等都很模糊,所以,相應的現實中的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的市場也存在著各種亂象,市場體系結構中這部分的市場存在著產權缺失導致的制度性缺失。
在很大程度上,人類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等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是無節制和無理性的,佩珀認為,這一系列對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開發和控制手段本身并不是自然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對人類對待自然生態環境的“特殊方式”。這種特殊方式就是一種市場經濟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而造成這一存在的根源在于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產權市場的缺失,產權在市場中沒有交易,或者其交易的范圍和程度都沒有在市場中得到充分的表達。
3、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產權的實現與產權市場
市場經濟體系中,自然生態環境要素市場、副產品市場和排污市場等的結構缺損,并不意味著沒有相關的市場交易,只是缺乏一個成熟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相關交易市場。這種缺失的根源不在于交易本身,而在于交易行為之外決定著其交易基礎的產權制度的缺失。自然生態環境資源要素產權的實現,最終途徑也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的,因此,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產權市場的建立和完善成為自然前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交易中的資源稀缺性矛盾的凸顯,因為某種要素資源在市場中出現了稀缺無法實現充分供應的狀態,這種稀缺就成為了人們確立產權邊界和產權主體以享有此類資源的配置權利的基本條件。因為,只有在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等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自然生態環境等才被看成是一種可以提供各種服務的財產,對這些資源過度消費才會引起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等資源財產(用貨幣衡量的自然生態環境要素等資源)的過度貶值。這種情況下,如果產權沒有被清晰界定,必然會導致因自然生態環境要素市場缺失帶來的所謂“外部性”和市場“失靈”等問題的產生。
二、生態文明下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生態環境價值的市場補償與回歸
生態文明在社會形態中表現為人的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與自然生態屬性全面統一的形態。這種形態的統一不是集中屬性相互間的服從與被服從,而是一種良性的契合形態。人與自熱的良性循環與和諧共生,是生態文明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人類倫理價值觀的轉變,更需要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最直接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徑是通過市場,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是自然生態環境的經濟價值的真實回歸,真正建立去能夠反映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和最大程度體現其未來存在價值的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價格體系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稀缺資源的合理市場價格應該等于反映其稀缺程度的相對價格,等于使用該資源的邊際成本。而在現實的市場交易中,自然資源日益稀缺的情況下,生態環境資源的無產權和零價格制度,致使其生產和消費中存在私人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成本以及私人邊際收益與社會邊際收益的差異,導致了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競爭性使用和環境質量的不斷降低,產生了外部性問題。將自然生態環境資源推向市場,讓環境資源日益提高的稀缺價格在市場中顯現,才能真正在市場中體現自然生態環境要素資源的經濟價值。
自然生態環境的問題產生的根源就在于其沒有被作為生產要素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致使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價格沒有準確反映其稀缺程度,導致市場對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配置失靈。當資源已經日益稀缺時,依然實行零價格或遠低于其實際價值的使用制度,其市場價格與其相對價格嚴重偏離,導致消費者的競爭性消費,使需求擴張,致使供求之間的矛盾激化,進而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環境資源危機日益嚴重。因此,通過對環境資源的合理定價和有償使用,使市場價格能有效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才能最終實現環境資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資源作為商品的相對稀缺性在市場實踐中的信號和度量,它綜合反映著相關要素資源的供給與需求的市場狀態。
庫茲涅茨通過對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現代經濟增長史的研究,證明了“經濟增長的負效應”的存在。“負效應”中包括了自然生態環境惡化等矛盾和問題的累積。這些負效應的累積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具有明顯的阻滯作用。根據庫茲涅茲的環境污染的倒U曲線,從我國自然生態環境污染情況來看,沒有經過處理或不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排放總量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自然生態環境污染的發展還處于倒U曲線的左側,且離拐點還有一定距離。
符合建設生態文明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必然是通過市場機制對自然生態環境價值補償的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機制,這種市場機制的實現包括生態環境資源在內的社會總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市場機制對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補償,最終引導經濟發展方式朝著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前進。
在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過程中,自然生產要素等資源的經濟價值得不到重視,在市場中也沒有體現。當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我們也逐步喪失了生態環境資源等帶來的紅利。由此帶來的的影響是,自然生態等因素成為了制約經濟持續發展的因子。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只有恢復副產品等要素資源的真實經濟價值,使自然生產要素的生態價值在市場運行中得到最充分的價格體現,用價格機制對自然生產要素等資源定價并提高市場主體(企業生產者和市場消費者等)對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認識。
自然生態環境的價值補償,離不開副產品市場循環機制的有序和高效運轉。副產品市場外部制度環境的滯后是各種二次污染的現實滋生土壤。現代社會的很多經濟活動都要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者說這些經濟活動都要消費原有自然生態環境的使用價值而使生態環境的質量下降。建立健全相應的副產品市場體系,通過市場體系的調節作用,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合理和充分的價值補償,而使被損害的生態環境得到必要的保護欲重新建設的費用。這應是把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和管理納入市場經濟軌道的根本之路。也只有采取這種方法,才能使生態環境的價值在市場中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并運用市場規律來解決產生負效應的生態環境的價值補償問題,并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籌措到可靠的資金,逐步解決一些原材料和重工業基地城市長期存在的“輸出資源和產品、留下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副產品市場混亂的現狀,促使資源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瑞娥:環境產權界定與環境資源保護的理性思考[J].當代經濟科學,1999(3).
[2] 程承坪:所有權、財產權及產權概念辨析――兼論馬克思所有制理論與現代產權理論的異同[J].社會科學輯刊,2007(1).
[3] R?科斯、A?阿爾欽、D?諾思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一、生態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
將經濟與價值聯系起來進行哲學思考,馬克思做出了杰出貢獻。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揭示了經濟與價值的關系真理。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馬克思的價值論貢獻是偉大的,主要在于勞動價值論。當考察當下人類遇到的環境與經濟關系問題時,我們發現僅僅以勞動價值論來說明現時代的自然資源、勞動、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是遠遠不夠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當時的研究條件和應用條件,重點揭示了微觀領域的勞動價值關系,對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計的處理。隨著經濟學的深人發展和人類經濟生活的拓展,經濟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勞動范疇。
馬克思在其《資本論》(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話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馬克思在這里承認了經濟財富的全面價值來源在于人類勞動和土地等自然資源。遺憾的是馬克思賦予了勞動以價值,卻沒有賦予土地等自然資源以價值,而僅僅是承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并不是由于勞動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價值與價值是不相容的關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價值是無法計量和難以比較的,而經濟學基本上沿著數學化的方向發展。長期以來經濟學的發展沒有重視自然資源,不僅僅是因為其與人類勞動的區別,還因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較的特征。自然資源作為一個既沒有價值當然也不能以數量進行比較的財富來源,在經濟學發展的第一階段被忽略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作為后來者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前人的理論創造,也不能無視現實的要求。立足于現實,從邏輯上說,生態價值論是勞動價值論的補充,二者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我們僅僅從勞動創造價值的角度來談自然資源的價值是不合適的,因為勞動價值論的學術前提與生態價值論是不同的。比如說,以前人們說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該結論顯然是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的。自然資源沒有價值,是違背常識的。中國的《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都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當作價值的第一含義,現在看來,這些解釋都將價值的含義作了狹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把價值的常識理解當作價值的第一含義。"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價值”。從常識的角度來說,價值既包括可以數學計量的勞動價值,也應該包括不能數學計量的,如使用價值。在使用價值概念中,漢語構詞是偏正結構,暗示了“使用價值也是價值”的理解。由于馬克思明確劃分了價值與使用價值,所以就造成了學術界對自然物價值的誤解。實際上馬克思談到的價值不是“價值”,而是勞動價值,用勞動價值代替價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說不通了。因為就概念來說,價值的寬泛含義顯然不是勞動價值所能涵蓋的。但是把馬克思理解的價值表述為“勞動價值”,那么自然物的價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類的勞動創造,沒有勞動價值,但是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所以顯然是具有價值的。既然自然物有價值,那么保護環境和節省利用自然資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說自然資源沒有價值,那么就可以浪費自然資源了,這根本說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問題,我們誤解了馬克思,馬克思的價值是指勞動價值,不是一般所指的“價值”。從邏輯上說,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應該包括所有的價值形態,如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倫理價值、宗教價值,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在勞動價值之外,就能夠承認生態價值的存在了。生態價值的存在證明自然資源和環境對人類來說是有價值的。從哲學角度來說,自然資源作為客體滿足人類作為主體的各種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資源的價值。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具有價值是我們保護環境的價值前提。沒有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的肯定,循環經濟的保護環境初衷是不可思議的。
自然環境不僅具有價值,而且具有人類所不能創造的價值。人類憑借自己的腦力和體力,長期致力于經濟財富的創造,以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人類創造巨額財富使得人類對自己的創富能力的認識急劇膨脹,人類獲得了有史以來最積極的自信心。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創造一個自然界作為自己的生存環境,人類的創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創造作用。美國科技界啟動“生物圈2號”工程,目的是再造一個人類的生態系統,可是最終失敗了。“生物圈2號”工程的失敗讓我們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類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實事求是地說,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創造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了人類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沒有考慮到自然界生態循環的規律要求,比如工業流程的孤立設計就與物質、能量的自然生態循環相違背。人類與自然不協調的經濟行為破壞了人類與自然界的和諧關系及其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告訴人們,人類應該在自然界面前謙 虛一點,人類經濟行為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自然界的規律要求,人類的創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創造。人類社會不過是整個自然界系統的一個部分,這個系統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人類手中。人類對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要取決于自然界的選擇,這就是“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
自然界對人類的價值體現在真、善、美多個方面。“真”的價值體現在人類科學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價值就是自然界為人類提供審美對象、影響人類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善”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經濟、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經濟價值是本文的主題之一。自然界的經濟價值絕不僅限于傳統經濟粗放利用的自然資源價值,比如森林作為木材的價值。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自然界經濟價值的發揮取決于生態條件的狀況。直接來自于自然界的經濟資源同時也是生態資源,同一資源綜合地發揮著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由于生態價值的作用,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可持續的發展。
自然界對人類的價值不僅體現為自然界對當代人類的價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對人類后代的價值作用。人類后代的命運寄托于現有的自然資源能否有效的保護,也就是說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保證人類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其他價值。生態價值是自然資源的基礎價值,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是以生態價值為基礎的,生態價值的缺失將大大降低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糧食的產量和質量。人類的發展不僅是自身種的延續,還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條件。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存在上,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存在有利于自然資源生態價值的發揮。
廣義而言,生態價值不僅包括自然界對人類的生態價值,還包括人類對自然界的生態價值。自然界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對人類正面的價值作用。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直接或間接地對自然界—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人類對自然界具有價值關系,人類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都體現了對自然界的良好價值。
二、循環經濟:創造價值
既然生態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那么自然界創造的生態價值以及人類創造的勞動價值就是經濟價值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也就是說經濟系統所涉及的價值類型至少包括生態價值和勞動價值。新古典經濟學認為生產要素主要是三類: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當然與此相應地就產生了三大價值: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資本價值以及勞動力價值。從終極源頭來說,資本價值來源于勞動創造價值。也就是說,經濟活動中主要包括兩類價值即勞動價值和生態價值。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運作模式,相對于傳統經濟模式在價值創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優勢。那么循環經濟是如何創造價值的呢?循環經濟作為人類的行為選擇,它創造的價值必然是人類勞動創造的價值,而不是自然界創造的價值。自然界創造的價值集中于人類經濟活動開始之前。經濟活動開始之后,主要是人類勞動創造價值,無論這種勞動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相比較而言,循環經濟要比傳統經濟更能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循環經濟創造價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進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環經濟創造的價值主要是由人類的復雜勞動帶來的。
循環經濟中的人類復雜勞動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態目的的勞動。具體來說,包括各經濟環節的技術改造、工業流程重組、產業銜接整合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循環經濟關注的重點不再是經濟環節的微觀部分,而是經濟運行的宏觀系統以及系統之間的聯系和協調。為了發展循環經濟,我們要改造工業流程,對工業環節進行技術改造,最終要實現經濟系統與自然界生態系統的良性對接。
循環經濟創造價值,“創造”一詞在這里的意思決不僅僅是源頭性的產生,還包括價值的儲存和轉移。在循環經濟中,人們的勞動創造經濟價值。人類節省資源和減少污染排放的行為也是勞動,創造的是生態價值。人類的循環經濟行為阻 礙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對自然環境是有益的,這反過來又有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具有生態價值。當然循環經濟創造的價值主要還是經濟價值。自然界創造的生態價值在循環經濟中被節省、儲存和循環,體現在不同層次的生產成品上。人類減少污染排放而產生環境價值,降低了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相對于傳統經濟粗放利用自然資源價值的方式,循環經濟變相地創造了生態價值。在經濟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 自然資源利用率,就會延長自然資源的存續和保護環境,所以說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顯著的生態價值。
轉貼于
具體來說,循環經濟創造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原材料、能源開發環節。在該環節,循環經濟由于置人了保護環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重視開發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規模開發不可再生資源而威脅人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把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進行區別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環觀念的引人和理解。實際上不可再生資源就是資源循環生成極其緩慢的資源;可再生資源就是循環生成比較快的資源,如風、太陽能等。循環生成緩慢的資源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維持環境穩定和完整的生態作用,其開采和使用應該降低,否則生態環境將面臨較大威脅,人類將難以適應環境的巨大變化。相反,循環生成快的資源具有無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規模利用不影響環境的美麗、完整和穩定,沒有明顯的生態負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斷循環產生的大量資源和能源,為大規模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2)工業“三廢”的回收利用環節。適度延長工業流程,整合工業布局,對工業“三廢”進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單位資源的產品產出率,又減少了污染排放,對生態環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廠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來造紙,造紙排放的廢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費品報廢后回收再利用環節。隨著經濟發展,報廢的消費品數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資源相當可觀,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加強對報廢消費品中可利用資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比如報廢的家用電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質會因為不回收而污染環境。
總之,循環經濟是將經濟過程的循環與生態系統的循環融合起來,協調經濟循環與生態循環,減少兩個循環之間的沖突,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目標。 三、生態經濟價值:循環經濟的價值選擇
循環經濟是一種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誕生的背景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工業經濟,從傳統工業經濟到循環經濟經歷了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傳統工業經濟以“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造成大規模環境污染”為主要特征,該經濟模式具有顯著的生態和社會負面效應,從而引發了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擔心。為了確保人類的經濟前景,循環經濟模式應運而生。循環經濟從微觀上說,起步于工業流程的生態設計.如清潔生產,還有垃圾等工業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經濟屬于宏觀范疇,其涉及范圍遠遠超過工業工程,在單一的工業工程之外,循環經濟發展了不同的工業工程之間的復合設計、不同企業之間的工業工程循環設計,以及不同產業之間的循環設計,最后是經濟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復合設計和循環運作。這個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反映了循環經濟由循環工藝到循環經濟的發展歷史。
循環經濟模式與傳統經濟模式區別的關鍵在于不同的經濟價值觀,即在經濟活動的價值追求中體現了不同的經濟目的。傳統經濟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基礎上生產和銷售更多的商品,獲取利潤,積累財富。由于人們對成本的理解是狹隘的,沒有考慮環境成本,所以這樣建立起來的經濟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破壞和污染了自然環境,總之是犧牲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環境。循環經濟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基礎上兼顧了生態環境的規律要求,體現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節約利用,同時減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環境凈化和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價值觀上,循環經濟與傳統工業經濟的差別是明顯的。傳統工業經濟只追求經濟價值,沒有考慮生態價值等其他價值的意義。循環經濟不僅體現了經濟價值,而且體現了生態價值,這種對多種價值的兼顧使得我們發掘出這樣一種價值,即生態經濟價值。所謂生態經濟價值就是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融合的價值形式,是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共生、兼顧的產物。循環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原有經濟模式的調整,意味著過高的經濟增長會出現減緩甚至是負增長,所以發展循環經濟就是暫時犧牲部分經濟價值,保護和發揮更大的生態環境價值。這是對過去片面強調經濟價值的一種糾偏,糾偏的目的在于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在經濟活動中的相對平衡。我們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對平衡的,相對平衡的經濟活動、價值結構有利于經濟長期健康地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傳統工業經濟單一地體現了經濟價值,循環經濟不僅體現了經濟價值,而且補充體現了生態價值,這是對傳統經濟的價值結構的有效調整。由此可提出如下問題:有沒有一種經濟模式單一地體現生態價值,而沒有經濟價值?在比較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背景下提出這個問題是合乎邏輯的,但是從事實的角度來說沒有意義。因為經濟價值是所有經濟活動的核心價值,取消了經濟價值,也就無所謂經濟活動、經濟發展和經濟模式了。
1 家禽在生態養殖過程中環境管理的現狀
我國家禽養殖業的發展為我國的消費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家禽產品。但在家禽養殖行業中也也存在著家禽食品安全和養殖污染的問題。家禽生態養殖是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主要是針對傳統的家禽養殖業中出現大量的畜禽糞尿及廢棄物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種養殖新模式。生態養殖不僅能夠發揮養殖業優勢,而且能夠保護環境。因此生態養殖受到了越來越多養殖戶的認可,有利于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在養殖的過程中保持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維持養殖和生態之間的平衡發展,既要實現養殖的經濟價值,又要注重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維持整個生態平衡發展。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家禽生態養殖的發展還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狀態,主要表現為生態養殖的模式單一、養殖過程中的環境管理不到位、生態養殖的技術更新難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我國家禽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
2 家禽養殖對環境的影響及管理措施
2.1 家禽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集約化養殖的迅猛發展,加上養殖企業資金有限,不重視環保,或相關設施未配套,家禽的糞便、污水、有害氣體、粉塵、噪音及死亡家禽等,將導致養殖場自身環境惡化同時也影響其周邊環境,對大氣、水源、土壤造成嚴重污染。
2.2 家禽養殖環境管理措施
2.2.1 減少家禽養殖污染措施
為從根本上解決由規模化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各級政府部門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使治污有法可依。同時采取營養措施,采用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低粗蛋白質日糧以降低氮排泄量;使用對環境無污染的代謝調節劑,如酶制劑、酸制劑、微生態制劑、促生長劑和中草藥制劑等,以提高日糧營養素利用率和減少糞、尿、臭氣排泄量。藥物添加劑的使用必須規范,也提倡使用相應替代物,如益生素、酶制劑和天然中草藥等。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對人畜有害和對環境有污染的消毒藥物,如強堿、強酸和醛類等。
2.2.2 養殖場廢棄物的處理
病死禽和解剖病料必須做無害化處理,不得任其污染環境,造成人為的疾病傳播。養殖場自然死亡的家禽意味著有許多有機物需要我們從環保和生物安全角度來加以處理和應用。從生物學角度看焚燒法較為安全,但是其處理速度慢且成本高。掩埋和焚燒方法由于環境的因素,使用越來越少;堆肥法因其環保和成本低廉,已經被廣泛接受。死禽可以運出養殖場后予以利用,但是存在病原微生物擴散的威脅,不過在運輸至加工場之前,對家禽尸體作短時間冷處理貯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也可在運輸前進行發酵處理,病原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能被有效地殺死,發酵法被認為是運輸前在養禽場內處理死禽的一種經濟、可行、環保的方法。
在糞便的處理方面,如果管理不當,向土地排放動物糞便會危害環境。目前研究應用最多、最具發展前景的為生物處理法,即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過程把廢水中有機物轉化為新的微生物細胞和簡單元機物的形式,從而去除有機物、氮和磷等。雞糞直接或經過發酵、干燥、殺菌處理后喂養生存能力較強的魚;雞糞含有大量以非蛋白氮形式存在的粗蛋白,將其與全株玉米青貯并與牛羊飼料合理搭配,可獲得營養平衡、價格低廉的日糧。
2.2.3 家禽飼養模式與設施的改進
首先,飼養模式的轉變
我國水禽養殖技術落后,目前養殖普遍設施簡陋、環境差。而目前我國農村大力推廣的生態養殖模式為最大限度利用資源,而在有限的空間內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成一個循環鏈。這種生態養殖模式是把雙刃劍,人為的生產循環鏈改變了家禽的生長環境,給病原體傳播和某些病原體的重組變異增加了機會。強化飼養管理是防止傳染病的根本途徑。通過對不同養殖模式雞舍的溫度、氨氣濃度、死淘率進行比較,證明了標準化雞舍的以上指標明顯好于普通雞舍,標準化養殖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養殖模式。從養殖生產工藝上杜絕群體間的垂直和交叉感染已引起國外養殖界的高度重視。美國、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實行“多點式”工藝,即養殖場之間采取多點建場的布局。這點我國應多加學習,特別是一些缺乏合理規劃、布局混亂、發病率高的地區。
在城市生態環境日漸惡化,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和消費者綠色需求引導市場新走向的多重背景下,生態型房地產開發就必然成為房地產業新的發展趨勢,環境生態因素對房地產價值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1房地產價值構成
房地產價值的構成包括:房產實體自身的價值、物業管理與服務價值、周邊環境與公共資源價值和業主價值。房地產的基本價值的貨幣化相對容易,而房地產的附加價值的貨幣化比較困難,而從房地產價值構成來看,基本價值的比重在降低,而附加價值的比重在提高,因此房地產價值的彈性也在增加。
1.1房產實體自身價值
房產實體自身價值主要體現在房產為顧客提供的功能方面,可分為基本價值和附加價值兩部分。房子的基本價值指房子的居住功能為顧客創造的價值。房子的附加價值是指除居住功能外,依附于房地產的基本功能所創造的價值,是由其不動產的特性所衍生的。
1.2物業管理與服務價值
隨著技術的進步,商品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極大地滿足需求后,服務將成為決定購買與消費的主要因素。房地產的服務價值是指房地產供應商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為目的,進行樓盤宣傳,與銀行合作提供方便的融資和交易服務,以及入住后完善的物業管理等配套服務所創造的價值。完善的物業管理與優質的服務可以提升房地產價值,反之會使房產價值受損。
1.3周邊環境與公共資源的價值
房地產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其價格受房地產周邊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公共基礎設施影響較大。隨著房地產周邊環境的改善以及公共設施的發展,房地產的經濟區位和環境區位提高,房地產的周邊環境與公共資源價值將會提高,相反,處于商業服務中心的房地產價值也會隨著環境的惡化而相對減少。
2影響房地產價值的環境生態因素
生態型房地產開發越來越成為房地產業的一個大趨勢,生態因子給房地產開發帶來的的附加值也越來越高。實踐證明,對房地產價格起主要影響的室外環境要素是指那些對居民生活有重要影響,而且在城市中存在著明顯區域差異的自然環境質量要素。其中的大氣、水體和聲學環境更是與房地產價格差異有著直接的聯系。
2.1大氣環境
大氣環境主要包括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濃度。隨著城市開發和機動車大量增加,城市市區一氧化碳、懸浮顆粒物的濃度提高,城市年均空氣質量只能維持在良好水平,這對于房地產的郊區化影響十分顯著。
2.2水體環境
隨著城市居住密集度加大,“小橋流水”式風景日益為人們向往,房地產項目周邊河道或其它水體就常常成為其銷售賣點。
2.3聲學環境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道路交通噪聲占各類城市環境噪聲的 50%以上。一些房地產公司考慮機場附近、國道兩側地段區位好、交通便利,便不惜重金建設高級住宅,但是由于航空器起落頻繁及道路上過往車輛多,造成嚴重噪聲污染,反而影響了房地產價格。
3環境生態因素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3.1房地產市場價格、心理價格與開發成本的界定
房地產價格是房地產經濟價值的貨幣表示,它又分為市場價格、評估價格和心理價格。其中市場價格是房地產交易雙方的實際成交價格,而心理價格是指購房者心理上可接受的價格。一方面,除了估價和政策因素的影響外,房地產市場價格還受到開發成本和消費者心理價格的關鍵性制約。假設房地產開發成本高,心理價位高,則其市場價格必被拉高;如果房地產開發成本低,心理價位高,則不僅其市場價格提高且開發商還能得到巨大的利潤;但如果房地產開發成本高、心理價位低,則顯示其市場價格無法適應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會遇到銷售困難。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境生態因素對于房地產的心理價位以及開發成本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并且通過心理價位以及開發成本,與房地產市場價格形成緊密關聯,其相關性日益顯著。
3.2環境生態因素對房地產心理價格的影響
3.2.1房地產心理價格影響因素的統計排序
為了了解對消費者的心理價位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2004年《建筑知識》針對國內不同地區、不同消費層次的購房者進行了調查,把購房者認為最能影響其心理價位的因素排序如下:a.房屋的地段;b.小區環境;c. 建筑物外觀;d.房屋裝修和室內空氣品質;e. 建筑物質量 (在消費者入住一段時間后對其心理價位產生滯后影響)可以看出,在影響消費者心理價位的因素方面,環境因素(小區環境、房屋裝修及室內空氣品質)分別居于第二、四位。其中購房者就小區環境對建筑物價值的提升,給出從 50元到 1100 元的量化評價 ,用貨幣來體現-,這種價值提升大約占房屋售價的 6%~5% 。而裝修和室內空氣品質也給房屋的心理價位帶來大約200元左右的提升。
3.2.2環境生態因素對房地產心理價格的影響
首先,從理論分析,室外環境對于消費者心理價位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呢?這主要是由于房地產項目作為城市主要組成部分,其大氣、水體等環境不可避免的受到區域空氣、水體質量及地理條件的影響。這些環保要素的地域差異,將會影響不同地段房地產購買者的效用函數,對某些環境條件優越的區域的房地產需求起正向作用;同時對某些環境條件較差的區域的房地產需求起反向作用。
這可以從廣州市郊區房地產的興旺發展,碧桂園等一大批別墅型郊區化住宅的興起與熱銷中得到證明。此外,國家環保監測實行公開制度,今后隨著環境監測力度的加大,監測結果將直接顯示城市各地段的環境狀況,也會對消費者的心理起到極大的引導性作用。其次,根據廣州地區房地產市場價格空間分布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其與室外環境因素的相關性。根據“八五”和“九五”期間全部和 2000年部分開發的房地產銷售價格,廣州地區商品房價格可以分為四個圈層:a. 中心層,東山區、荔灣區和越秀區商品房價格普遍較高,均價在 5500~7500元/m2;b. 第二圈層,包括天河區西部特別是體育中心一段、海珠區西北部和濱江路、白云區機場路和芳村區東部沿江地區,這里的房地產價格處于中等水平,即均價在4300~5500元/m2;第三層,包括白云區機場路以北包括花都區、天河區以東以北包括黃埔區大部、海珠區以南以東包括番禺區大部和芳村區以西,房地產價格最低,均價在4300元/m2 以下。d. 最外層,包括新劃入的番禺地區眾多的郊區化樓盤,其均價約在 3500 元/m2 左右。
雖然按照調查,房屋地域對于房屋價格有關鍵作用,但是同樣的區域與圈層中,不同的室外環境因素對于房屋價格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同樣位于中心層的東山區的二沙島一帶,由于具有日益改善的珠江水體環境推動心理價位的提升,使房屋市場價全市最高,達到30000 元/m2;而番禺地區的郊區大盤也在優良環境帶動心理價位的提升中,實現了和市區接軌的銷售價格。另外,雖然在距離二沙島房價最高點5km以外的地區仍然維持在 8000~9000 元/m2 的價位上,但是過了廣深鐵路后,房價立即降到4000元/m2,可以看出大型交通設施的建設,并不是都能推動房價的提高,特別是鐵路這樣對生活環境和心理價位有嚴重影響的設施反而會降低房屋的市場價格。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住宅條件也不斷改善,而今買房者不再滿足于住房“居住”需要,而是對居住舒適度和居住的生態環境有更高的要求。自然生態的審美價值和維系人類其他情感的價值不斷體現在房地地產價值中。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生態因素對房地產價值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作為房地產開發商,如能及早發現這一趨勢,必能發掘無限商機,在一個全新的競爭平臺上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曹學章,沈渭壽,唐曉燕.建立我國生態環境標準體系的初步構想[J].農村生態環境,2005(21)
[2]張欣莉,任仕泉,羅利.企業競爭力評價的投影尋蹤模型[J].數理統計與管理, 2005(4)
中圖分類號:X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8-1806-04
Ecological Impa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Rong-zhi,ZHANG Yan,MENG Ling-yao,SHI Mi-we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from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impact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tential. Five level primary indicators and fifteen secondary indicators were embodied in the index system as a whol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impact level of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was Ⅰ of a less severe level in 1987 and Ⅲ of a heavier impact level in 2007. It revealed that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had a more serious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cal area.
Key words: cement limestone mine; eco-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河北省是我國水泥生產大省,水泥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石灰巖礦。受石灰巖賦存方式的制約,絕大多數石灰巖礦都是露天開采,而露天開采方式對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較大,甚至影響整個礦區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產生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1]。通過對河北省內具有代表性的水泥灰巖礦區及其周邊區域進行生態現狀調查表明,河北省水泥灰巖礦區整體植被覆蓋度不高,原始植被覆蓋度一般為30%~60%;植被類型以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為主,基本無高大喬木;植物群落較多,生物多樣性較好。水泥灰巖礦山山體表面土類以砂土或砂石混合土為主,土質較差;土層厚度不均,一般為5~20 cm,較厚的地方可達50 cm以上,而有的地方巖石,無表土覆蓋;土層穩定性差,易被雨水沖刷流失。建立水泥灰巖礦區開發生態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反映礦山開發生態環境影響的主要制約因素和影響程度,便于有針對性地制定水泥灰巖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和生態恢復措施。
國外生態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多集中在系統的生態健康[2]、生態安全[3]方面。國內對礦區地質環境、礦區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較多[4-8],對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研究相對較少,其中針對水泥灰巖礦區生態評價方面的指標體系研究更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有錢金平等[9]從自然生態環境子系統和社會生態環境子系統兩方面構建了18項指標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唐曉蘭等[10]建立了以影響受體為對象的指標體系等。
本研究在分析水泥灰巖礦山開發引發的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上,著重從礦山開采活動產生的后果和礦區生態恢復潛力兩個角度篩選評價指標,構建了由5項一級指標、15項二級指標構成的水泥灰巖礦區生態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并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值,力求客觀評價河北省水泥灰巖礦山開發所產生的生態影響程度。
1材料與方法
1.1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思路和原則
基于對水泥灰巖開發產生的生態問題分析可知,水泥灰巖開發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礦區環境質量影響、生態環境影響、地質環境影響和社會環境影響幾方面。另外,根據實地考察,位于不同地區的同等規模的水泥灰巖礦山開發后,其生態恢復難易程度和恢復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指標體系的構建著重從礦山開采活動產生的影響后果和礦區生態恢復潛力兩個角度篩選評價指標,區別于已有的研究成果[2-10]。
為體現對礦山開發影響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在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中,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
1)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的確定應能夠直接反映水泥灰巖礦山開發活動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數據可得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充分考慮所用指標數據的可得性,盡可能利用現有的統計數據及易于觀測的資料。
3)可操作性原則。指標應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不應盲目求全求大,過于復雜將直接導致可操作性降低。
4)準確性原則。所選用的評價指標盡量以定量化指標為主,以便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生態影響情況。
5)系統性原則。從能夠反映一個系統的整體結構和功能角度,遴選出相應指標來反映所產生的影響。
1.2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指標體系構建原則,構建了由5項一級指標、15項二級指標組成的水泥灰巖礦區生態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見表1。
1.2.1環境質量影響指標礦山開發主要的環境質量影響是開采區粉塵污染影響和棄渣堆存產生的固廢污染影響,因此用揚塵產生面積比和固廢排放強度2項二級指標來反映。其中①揚塵產生面積比=開采面積/礦區面積;②固廢排放強度以剝采比表示。
1.2.2生態環境影響指標選取地貌破壞強度、植被破壞強度、水土流失增率、景觀破碎度4項二級指標。其中①地貌破壞強度=受破壞面積/礦區面積;②植被破壞強度=受破壞植被面積/原有植被面積;③水土流失增率=采后水土流失增量/背景水土流失量;④景觀破碎度用景觀斑塊破碎化指數表示,反映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干擾所導致的景觀由單一、均質和連續的整體趨向于復雜、異質和不連續的斑塊鑲嵌體的過程[11]。
1.2.3地質環境影響指標選取地質災害面積比、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率2項二級指標。其中①地質災害面積比=地質災害面積/礦區面積;②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率=已生態恢復礦山面積/礦山面積。
1.2.4社會環境影響指標選取環境敏感度和視覺敏感度2項二級指標。其中①環境敏感度用礦點距環境敏感區(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城鎮等人口集中區)的距離表示;②視覺敏感度以礦山距國道、鐵路、高速公路的距離來表示。距離越近產生的影響就越大。
1.2.5生態恢復潛力指標選取了氣候、區域植被、土層厚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侵蝕5項二級指標。其中①氣候條件是生態恢復潛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此以反映降水、蒸發、溫度等綜合氣候因素的氣候干燥度表示;②區域植被原始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區域生態恢復潛力。區域植被較好,說明該區域的生態系統穩定性好,抗逆性強,受破壞地區的植被恢復能力就越強。③植被恢復離不開土壤,主要與土壤厚度、有機質含量相關。④土壤侵蝕度越高,生態恢復潛力越低,用土壤侵蝕模數表示。
1.3水泥灰巖礦區生態影響評價方法
為了說明水泥灰巖礦山開發產生的生態影響程度,首先對各評價指標進行確權,然后計算生態影響評價值,最后對評價值進行分等定級。
1.3.1生態影響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AHP)[12]進行。AHP法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此方法巧妙地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了起來[12],適合于多目標決策。通過進行系統分析計算,最終確定各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權重值見表1。
1.3.2生態影響評價值計算水泥灰巖礦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值利用加權求和法對目標層逐層進行計算,直到最高層。計算公式為:
A=■ωiDi;■ω■=1
式中,A為某一礦區評價值;Di為指標標準化值;ωi為指標的相應權重值;m為指標總數。
1.3.3評價等級值計算為了使水泥灰巖礦區生態環境評價結果具有可比性,對生態影響評價值進行了等級劃分,即建立評價等級標準值。一般是評價者或專家進行人為的分等定級,本研究結合有關標準、規范和經驗數值等確定評價等級標準值如下:
1)建立水泥灰巖礦區生態影響評價因子等級閾值,即對評價因子進行分等定級,見表2。
2)將礦區生態環境影響程度劃分為Ⅰ、Ⅱ、Ⅲ、Ⅳ共4個級別,各級別代表的影響程度見表3。
3)將各因子等級閾值進行標準化,結合表1中相應因子的權重值,利用1.3.2中公式,計算不同等級對應的生態環境影響綜合評價值,得出水泥灰巖礦山開發的生態環境影響等級分值,見表3。
2結果與分析
2.1唐山市豐潤區典型石灰巖礦區應用與評價
豐潤區位于唐山市西北部,地處燕山褶皺帶東段南緣與華北拗陷區的交界地帶,屬河流沖洪積扇地貌。評價區域位于豐潤區西北部,東經118°01′43.14″-118°09′16.99″之間,北緯39°50′48.60″-39°55′51.50″之間,面積11 019.03 hm2,目前開采的礦山屬于王官營礦區,面積為2 259.58 hm2,約占評價區域面積的20.51%。
本研究選取了1987年TM影像數據,以及2007年的中巴資源衛星02B星CCD數據,通過人工解譯,對兩個時段的影像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借助GPS進行實地驗證調查,結合表1評價指標體系,得出豐潤區西北部山區水泥灰巖礦區生態環境影響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
表4表明,從礦山開采初期即1987年至開采20年后即2007年,研究區域生態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由于礦山開采面積的增加,原有地貌破壞程度、植被破壞程度、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面積均明顯增加。研究區域被開采部分礦區均未進行生態恢復,礦山開采、基巖面積的增加導致開采區水土流失模數及水土流失量大量增加,區域水土流失增率從1987年的3.16%增加到了2007年的32.88%。
通過對影像數據對比分析,評價區域除原有開采斑塊面積擴展較明顯外,新增斑塊數量較少,對區域景觀影響不大,研究區景觀破碎化指數變化不明顯,1987年為0.17,2007年為0.19。研究區氣候干燥度為0.8~1.2,屬半干旱地區;區域植被以灌草為主,有林地比重較小。土層厚度約20~35 cm,原地貌土壤侵蝕為600 t/(km2?a),區域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恢復潛力。
112國道與本研究區域西部相鄰,本礦區距112國道僅100 m左右,視覺敏感度較高。研究時段間區域內增加了唐山地表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域的環境敏感程度增加。
研究區域1987年和2007年生態環境影響綜合評價值合計分別為0.773和0.387。通過與表3對比分析可知,該區域生態影響評價等級從1987年的I級影響較輕,降為2007年的Ⅲ級影響較重。因此20年的礦山開發活動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了比較明顯的不良影響。
3小結與討論
水泥灰巖礦山開發造福人類的同時,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復雜而嚴重的影響,如果只考慮單一因素、用單一指標將無法對這種影響進行較好評價。本研究從礦山開采活動產生的生態影響后果和礦區生態恢復潛力兩個方面,建立了一套由5項一級指標、15項二級指標構成的較為完整、客觀反映礦山開發生態影響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該指標體系,借助歷史資料和遙感數據,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典型水泥灰巖礦區開采產生的生態影響進行對比分析評價可知,自1987年大規模開發利用以來,水泥灰巖礦山的開發利用已經在局部區域產生了較明顯、較嚴重的生態影響;根據各單項指標評價結果,可找出礦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為地表土壤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因此進行生態恢復的切入點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條件的修復,比如充分利用礦區開發初始剝離的表土等。
參考文獻
[1] 張焱,張榮芝,孟令堯,等.基于遙感信息的河北省典型石灰巖礦區生態變化趨勢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0,31(4):375-379.
[2] RAPPORT D J,REGIER H A,HUTCHINSON T C. Ecosystem behavior under stress[J].The American Naturlist,1985,125(5):617-640.
[3] THOMAS M Q,RICHARD W H,WENDEL J H. Estimating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the interior Columbia River basin[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1,153(1-3):161-178.
[4] 張進德,張德強,田磊.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綜合評估技術方法探討[J].地質通報,2007,26(2):136-140.
[5] 何春盛.石灰石礦礦山開采對地質環境影響的綜合評價[J].資源環境與工程,2006,20(4):421-424.
[6] 江松林,孫世群,王輝.安徽省礦山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1):112-115.
[7] 宋云力,甄習春,趙承勇.河南省礦山地質環境質量評價[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1):93-96.
[8] 趙穎弘,胡明安.鄂東南礦山環境評價指標體系[J].地質科技情報,2005,24(1):91-94.
[9] 錢金平,魯峰.石礦開采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3):75-77.
(He'n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s,Zhengzhou 450004,China)
摘要: 評價了河南中部地區城市化進程尤其是中原城市群建設和工業發展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如耕地銳減、水域減少、綠化面積減少和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及該地區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對水資源、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同時簡要分析了引起這些問題原因,并據此提出了一些優化城鎮產業結構和改善該地區生態環境,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建議。
Abstract: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arable land dropping, water area disappearing, green spaces reducing, and pol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briefly analyzed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optimiz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 河南中部 生態環境 城市化 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
Key words: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U9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1-0306-01
0引言
河南省既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包括省會鄭州在內的豫中地區是河南省的經濟和交通重心,全國鐵路大動脈京廣線隴海線在這里交匯,連霍、京珠、京港澳等重要高速公路經過此處,我國中部地區的航空樞紐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也位于此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豫中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速度20%以上,成為我國中部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引起全國矚目。
1豫中地區城市化現狀
豫中地區近年來城市化是建立在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基礎工業快速增長之上的。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包括23個城市和縣級市,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68億元,位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構想》中,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非農產業產值要占到區域總產值的95%以上;城鎮人口要占到區域總人口60%以上;要把該地區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能源基地、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以鄭州市及其所轄縣市為例,近幾年該地區的城市化現狀主要表現在:①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逐步增大,1995年其城鎮常住人口為316.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42.9%,2010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463.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63.1%,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1.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7.5%;②城鎮數量增多,分布密度增大,鄭州市所轄縣級市已經增加至5個,大部分鄉已經升級為鎮,有些城鎮已經呈現首尾相連;③城鎮的經濟實力增強,2010年僅鄭州市國內生產總值4002.9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④工業與服務業產業產值增加,非農業勞動者比重增高,2010年鄭州市第二、三產業產值占當地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非農業勞動者比例已超過60%,城鎮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水平居我國中部地區前列。伴隨豫中地區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確認識這些問題,才能及早采取措施,這將是豫中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城市化對豫中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影響
豫中地區經過數千萬年以來黃河沖積泥沙緩慢的自然淤積和幾百代人長期不懈的開發,才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國中部最具活力的平原地區之一。近十年來,由于城市化、工業化的持續高速增長,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沖擊是巨大的。目前鄭州市內水域占市區面積已經減至千分之五以下,大多數湖水面嚴重退縮,尤以西流湖的水面減少最為嚴重。該地區人口密集,城鎮眾多,并且以平原為主,旅游資源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城市綠化具較大的生態意義和社會意義。近年由于大搞開發建設,不但城市地表水面積減少,而且城市綠化用地被擠占,樹林也大面積被砍伐。水體和綠地面積的減少,首先是引起城市生態氣候的變異,導致了城市熱島的出現,冬季鄭州市區郊區的平均溫差超過5℃。
城市化發展也導致了豫中地區用水量急劇增長,近三年地下水開采量平均以每年將近0.5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鄭州、許昌等市地下水嚴重超采。由于城鎮工業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污染最嚴重地區主要分布在城鎮及其郊區、排污河道兩側等。地表污染水體分布區呈現由點向面擴展的趨勢。化工業的發展導致地表水與淺層地下水污染嚴重,監測結果表明地下水中有機污染物種類多,分布廣。在鄭州市周圍21個點共檢出236種重要有毒有害有機物,致癌物質如多環芳烴和酞酸醋等污染非常突出。在該地區監控河段總長度中,V類以下水質達到50%以上。
城市化發展導致該地區人居環境矛盾日趨尖銳,局部地區生態環境仍的繼續惡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并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該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省內處于較高水平,城鎮廢水年排放量為11.97億噸,工業廢氣排放量為3991.6億立方米,煙塵與粉塵排放量為63.21萬噸,工業廢渣與生活垃圾年產生量2367.2萬噸。
豫中地區高速城市化需要進行大量的非農建設,部分城市規劃過大導致土地資源壓力增大,土地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豫中地區生態承載力90%以上依賴于耕地,其次為建筑用地、水域和綠化用地。由于河南中部草地資源十分缺乏,實際上大部分畜牧產品只能是由耕地提供的農作物和飼料等轉化而來,導致該區域耕地需求壓力更大,對耕地過度的開發利用是造成豫中地區生態環境壓力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循環經濟模型;林紙供應鏈;資源鏈;生態鏈;價值鏈
中圖分類號 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12-004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08
造紙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在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且還在于對林木資源的大量采伐。面對產業與生態相互沖突的重重圍困,造紙工業究竟路在何方?有沒有一條兩全其美的出路?研究和實踐表明,從技術的角度看,發展以木材纖維為原料的規模化和現代化林業造紙,有利于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并且有利于化學品、水資源、熱能和電能等回收利用;從自然的角度看,造紙用木材原料具有可再生性、可降解性和固碳功能,可以進行大規模人工培育,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從經濟的角度看,推行以造紙工業為核心的林紙循環經濟模式,有利于原料和產品的多重和多產業的回收利用,從而可以節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和減少污染物的凈發生量;從產業組織的角度看,構建綠色共生型林紙供應鏈體系,有利于實現資源、環境、生態和產業的共生發展[1]。從以上4個角度可以看出,造紙工業的出路在于,在發展林紙一體化綠色供應鏈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和多方位拓展的循環經濟系統。甚至有專家認為,現代造紙工業是實現循環經濟的最佳產業[2]。關于循環經濟的研究,在經歷了諸如循環經濟的內涵、思想、戰略、路徑、模式、評價、政策和對策等概念模型的探討之后,循環經濟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其運行機理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核心問題。在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結構模型及其機理研究方面,現有的文獻主要聚焦于造紙企業內部循環經濟系統中的某些具體技術問題。例如,國內外學者在制漿造紙閉合水循環系統模型和廢水處理技術[3]、利用造紙污泥生產包裝板的再制造和再循環系統原理[4]、制漿造紙廢水和污泥處理過程中能量回收利用的系統模型[5]、制漿企業熱電聯產系統結構模型[6]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專項技術研究。但是,林紙循環經濟是一個大系統,需要將這些單項技術聯系成一個整體,并拓展到林業等相關產業和自然系統,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經濟和生態效應。近年來,已有一些學者開始關注更大范圍內的林紙循環經濟系統問題[7-8]。為此,筆者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上述4個角度綜合起來,按照資源鏈、生態鏈和價值鏈的邏輯線路,對先前提出的林業綠色供應鏈系統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循環結構[7,9]進行進一步深化,研究綠色共生型林紙供應鏈循環經濟系統的多層次拓展模型及其運行機理。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造紙工業僅限于以木材為原料的造紙工業部門,文中所提到的造紙企業是單純制漿、單純造紙、制漿造紙一體化、林紙一體化和林漿紙一體化等企業的統稱。
1 綠色共生型循環經濟思想的提出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人們運用生態學的規律來指導人類的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并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系統構建、可持續消費和利益均衡等融為一體。因此,循環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林紙供應鏈的循環經濟系統本身就橫跨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具有一般循環經濟所不備的獨特結構與綠色共生特性。圖1表達了林紙供應鏈循環經濟系統的基本構成和本研究的邏輯框架。
從自然屬性看,林紙供應鏈循環經濟系統可以劃分為產業和生態兩大子系統,前者是人工系統,后者是自然系統。在產業系統中,既包含造紙工業、營林業、營銷業和物流業等縱向供應鏈環節,也包含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林產化工業等相關產業的橫向供應鏈環節。其中,營林業是聯系人工系統和自然系統的橋梁,是產業系統和生態系統共生關系的紐帶。
運用共生理論,林紙供應鏈中產業和生態子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可分為共生關系和非共生關系兩種模式[1]。共生關系是指產業與生態子系統具有正的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和互利共生等模式;而非共生關系是指產業與生態子系統具有負的相互作用關系,包括競爭、偏害、寄生和捕食等幾種模式。其中,互利共生模式(mutualism)是指兩個子系統相互促進和雙贏的關系,又稱為綠色共生模式(green symbiosis),這是林紙供應鏈循環經濟系統的發展目標。
綠色共生型循環經濟模式和一般循環經濟有所不同,它具有其獨特的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一般的循環經濟方式構成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保健式”閉合回路,即所謂“從搖籃到搖籃”綠色供應鏈模式。而林紙供應鏈的循環經濟方式除此之外,還應包含“可再生資源—產品—價值—回饋可再生資源”的“成長式”良性循環,即所謂“從苗圃到森林”的綠色共生型循環經濟模式[7]。綠色共生型循環經濟模式一方面可以解決造紙工業原料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森林資源不斷增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的格局,實現我國造紙工業的生態化和綠色化,并為整個生態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為了實現產業與生態綠色共生的目標,不僅要在林紙供應鏈的核心結構——制漿造紙子系統中構建循環經濟系統,而且還需要向資源和消費子系統、生態環境子系統、社會經濟子系統拓展,分別形成資源鏈、生態鏈和價值鏈的綠色共生型循環經濟系統。通過這三個鏈條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實現林紙供應鏈系統的綠色共生模式[7]。
2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核心結構(制漿造紙子系統)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最基礎或核心的結構主要是制漿造紙子系統的循環經濟結構。在上述國內外相關研究中,已有許多關于制漿造紙企業循環經濟系統單項技術的研
究成果。根據對我國造紙企業的實際調研,這些研究成果分別在不同企業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但是,由于制漿造紙廢棄物的綜合回收利用投資大、系統復雜,比較完整的集成化循環經濟系統尚未建立起來。
循環經濟系統不僅僅是經濟系統,尤其在核心結構中,更多地表現為技術系統。現代制漿造紙有多種不同的技術,它們所對應的循環經濟系統的結構有較大的差別。選擇我國制漿造紙企業常用的堿法制漿工藝為例,對散落在有關文獻中的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制漿造紙工藝進行了梳理,并進行反復比較、選擇和整合。然后,通過相關企業調研,并向制漿造紙技術專家進行咨詢,根據技術和經濟兩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構建了圖2所示的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核心結構模型,為造紙企業建設更加完善的集成化循環經濟系統提供依據。
在圖2中,白色方框表示資源處理的過程,簡稱為“資源過程”;灰色方框表示資源處理系統(如車間、設備、設施等),其中又包含若干處理過程;聯接各方框的有向實線表示資源流,包括物質流和能量流。所謂資源鏈就是由這些資源過程和資源流構成的順箭頭方向的鏈條。此外,圖2中的有向弧線標示出資源循環利用的路徑或回路。
由圖2可見,木材原料經過備料車間鋸段、去皮、除節、劈木、削片、篩選和再碎等工序;送入制漿車間,經過蒸煮、洗滌、篩選、漂白、濃縮等工序形成紙漿;然后進入抄紙車間,經過打漿、配漿、凈化、篩選、成形、脫水、壓榨、干燥、壓光、卷取、裁切、包裝等工序,最終生產出成品紙。將這一主干生產流程與原材料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利用、“三廢”處理等循環經濟過程相結合,便可以構成包含多個循環回路和降低污染排放環節的循環經濟系統。通過堿回收車間、熱電聯產設備、水過濾和處理設施等,形成堿回收、石灰回收、水回收、能量回收、蒸汽回收、纖維回收、廢料利用、廢紙回收等多重循環,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產生。另外,再通過污水、煙塵和廢渣處理設備,對“三廢”進行處理,以降低環境污染。
3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資源鏈拓展結構(資源與消費子系統拓展)
在圖2所示的林紙循環經濟核心結構模型的基礎上,將視野擴大到制漿造紙企業外部的資源子系統與消費子系統。對核心結構模型的輸出物質(如紙產品、廢水、污泥、廢氣、粉塵、煤灰、木質素等)進行進一步研究,可以構建其循環經濟的資源鏈拓展結構模型(圖3)。圖2中的林紙循環經濟核心結構在圖3中被壓縮成了“林紙CE核心結構”灰色方框。圖3中的方框、有向實線和有向弧的含義與圖2相同。
3.1 資源鏈上游拓展
在資源鏈的上游,該拓展結構模型將森林資源培育業作為造紙工業的“第一車間”,為制漿造紙過程提供交易成本和經營風險較低的穩定的原料來源;而交易成本較高、風險較大且穩定性較差的供應鏈外部市場交易渠道只作為一種輔助的原料來源(木材原料市場交易過程將在下面的價值鏈拓展結構中反映出來)。為提高木材資源的利用率,造紙工業的木材原料來源還包括森林“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等。同時,制漿造紙企業及其供應鏈成員(如木材加工企業)對原料林基地進行營林物資的投入,構成營林循環。
3.2 資源鏈下游拓展
在資源鏈的下游,林紙循環經濟系統可以延伸到消費環節的廢棄物回收利用,即所謂逆向物流業或靜脈產業。拓展領域主要包括制漿造紙循環鏈(化學加工循環)和木材加工循環鏈(物理加工循環)兩個方面。在制漿造紙循環鏈中,木材原料用于制漿造紙,經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加工過程形成了紙產品,供消費者使用。然后,將消費者使用后的廢棄紙品回收,經適當處理后再次作為制漿造紙的原料,循環使用。在木材加工循環鏈中,木材經過機械加工和膠粘等工藝形成木制產品供消費者使用,然后將消費者使用后的廢棄木制品回收。經適當處理后,一部分仍可用于其它木制品的加工,形成木材加工循環鏈;另一部分則作為木材纖維原料用于制漿造紙,進入制漿造紙循環鏈重復使用。
3.3 資源鏈橫向拓展
從資源鏈的橫向來看,林紙循環經濟系統可以拓展到木材加工業和生產過程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產業。在木材加工業方面,其加工剩余物可以用作制漿造紙。例如,加拿大制漿造紙業就和木材加工業密切結合, 大中型制材廠把占原木材積25%-30%的加工剩余物削成木片供應造紙企業,而制漿工業所用原料的30%-60%來自木材加工剩余物[10]。在造紙污泥利用方面,可以采用施膠和高壓工藝,生產高強度包裝板,如塑維板或刨花板貼面[4]等,用于成品紙或其他產品的包裝,以節約木材用量。在煤灰利用方面,
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的各類鍋爐燃燒后的煤灰可以用來制造煤灰磚(如空心磚)等產品,既可用作建筑材料,又能夠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此外,木質素(lignin)是自然界中在總量上僅次于纖維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機物,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大量提供可再生芳基化合物的非石油資源。木質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種功能性,可作為分散劑、吸附劑、解吸劑、石油回收助劑、瀝青乳化劑等,因此在建筑、采油、水處理、農業,以及水泥、橡膠和塑料生產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11]。但目前,由于技術、經濟和循環經濟意識等多方面的原因,制漿廢液中的木質素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了環境污染。
4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生態鏈拓展結構(生態環境子系統拓展)
資源鏈拓展結構為林紙循環經濟系統進一步向生態環境子系統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在此基礎上,根據生態系統的運行原理,結合我國生態建設的實踐,我們構建了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生態鏈拓展結構(圖4)。圖3中的林紙循環經濟資源鏈拓展結構在圖4中被壓縮成“林紙CE資源鏈拓展結構”灰色方框,該方框中的有向實線為圖3中的主要資源鏈。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進生態系統良性發展的過程,簡稱為“生態過程”;聯接各方框的有向點劃線代表生態流,表示各生態過程之間的作用力,簡稱為“生態力”。與資源流不同的是,生態流已超出了物質流和能量流的范疇,它通過物質流、能量流、資金流、技術流、過程流等“流體”,形成生態作用力。所謂生態鏈就是由這些生態過程和生態流(生態力)構成的順箭頭方向的鏈條。
在圖4中,制漿造紙及其橫向拓展的供應鏈企業(如木材加工企業)通過以下途徑形成生態鏈循環:①在林工一體化戰略指導下,進行工業原料林建設,一方面解決企業的原料供應問題,另一方面為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做出貢獻;②在綠色營銷戰略的指導下,開展森林認證工作,實施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③經過處理的制漿造紙廢水在除去有害物質后,留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可以用于灌溉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長;④造紙污泥以及已分離出來的木質素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N、P、K等有利于樹木生長的物質,可以用來開發速生材專用復合肥和土壤改良劑等。
此外,在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的生態環境政策或法規的引導和規制下,一方面通過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生態工業園建設等措施促進林紙循環經濟核心結構的建設和完善,進而提高造紙工業的環境友好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森林分類經營、近自然育林、生態補償等途徑,為森林培育提供有效的措施、技術和資金等支持,進而促進森林生態效益的提高。同時,森林資源的良性增長可以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和自然界的碳循環效率,進而為發展低碳經濟做出貢獻。
要使得一個生態過程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不僅該過程應當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而且還取決于其輸入的生態
力。正的生態力輸入將起到提升生態效益推進力,反之,負的生態力將起到破壞生態的作用。因此,只有通過整個生態鏈系統的良性循環,才能最終實現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管理目標。
5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價值鏈拓展結構(社會經濟子系統拓展)
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價值鏈拓展結構是將林紙綠色供應鏈融入社會經濟大系統之中,為上述循環經濟系統的良性互動提供經濟動力和價值紐帶。針對我國林紙供應鏈運行過程中呈現的價值鏈瓶頸,借鑒國外造紙工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將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理論進行推廣,我們構建了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價值鏈拓展結構模型(圖5)。在這一結構中,圖4所示的林紙循環經濟生態鏈拓展結構被壓縮成“林紙CE生態鏈拓展結構”灰色方框,其中有向實線為圖4所包含的核心結構和資源鏈拓展結構中的主要資源流。在灰色方框外部,各方框表示促進價值增值的過程,簡稱為“價值過程”;聯接各方框的有向虛線代表價值流。價值流與資金流有關,但并不等同于資金流,它表示價值實現和增值(即價值創造)的運動方向,其中包括單向和雙向的價值流。所謂價值鏈就是由這些價值過程和價值流構成的順箭頭方向的鏈條。
在圖5中,森林資源沿著價值鏈方向(其中有一部分與供應鏈方向吻合)不斷提升價值,并通過與上述生態鏈和資源鏈的良性互動,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圖5中,供應鏈利益分配的優化與協調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價值鏈環節,是一個供應鏈管理的過程。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調動循環經濟各主體的積極性,進而發生一系列的良性循環過程:①促進價值鏈自身的協同和有效運行;②激勵制漿造紙企業、木材加工企業、其他市場主體、公共財政、社會資本、林場和林農等循環經濟主體,對森林資源培育進行持續的要素投入,實現價值回饋;③進而促進循環經濟系統的資源鏈和生態鏈的良性循環;④資源鏈和生態鏈的健康發展又反過來支持價值鏈的良性增長;⑤最終推進整個循環經濟系統的持續發展。
除了價值分配和要素投入外,價值鏈促進資源鏈和生態鏈的良性循環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市場交易價值過程。它分為面向資源鏈和面向生態鏈的兩類價值鏈環節,前者包括木材原料市場交易、漿紙產品市場交易、木材產品市場交易和林權市場交易等,后者包括排污權市場交易、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和生態彩票發行等。通過市場機制,可以實現循環經濟系統的再次價值分配,彌補行政管理措施的不足和初次價值分配的不合理,進而利用系統的自組織機制實現價值鏈的進一步優化。
6 結 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資源鏈、生態鏈和價值鏈的循環運行并不是獨立完成的,它們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形成了林紙循環經濟系統的共生發展機制。首先,價值鏈要借助資源鏈和生態鏈實現價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其次,價值鏈通過資金直接投入、供應鏈利益合理分配、各類市場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種途徑促進資源鏈和生態鏈的良性發展;再次,資源鏈是生態鏈的生物學基礎,而生態鏈又是資源鏈持續增長的生態學支撐,兩者相輔相成。
將以上圖2所示的循環經濟系統核心結構與圖3-5所示的資源鏈、生態鏈及價值鏈拓展結構綜合起來,不難形成林紙循環經濟系統完整的結構模型(由于結構圖過于龐大和復雜,這里就不再繪制),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資源鏈、生態鏈和價值鏈的相互作用關系。因此,本文實際上給出了林紙循環經濟的多層次嵌套的整體結構模型。一方面,整體結構模型使我們對該復雜系統有一個完整和全面的認識,便于在林紙循環經濟建設過程中拓展思路,有利于科學制定國家和區域循環經濟的戰略規劃。另一方面,分層次的結構模型有利于造紙企業、木材加工企業、營林組織、相關行業協會、各級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等決策主體,在制定不同層次的循環經濟決策時,根據各自不同的要求和關注點,既能夠各取所需,又便于理解局部結構與整體系統的關系,而且還有利于協調各利益相關者的相互關系。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張智光,等. 綠色中國(第二卷):綠色共生型供應鏈模式 [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Zhang Zhiguang, et al. Green China(Ⅱ): Mode of Green Symbiosis Supply Chain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11.]
[2]中國造紙學會. 全國造紙工業循環經濟論壇紀要 [J]. 中華紙業,2006,27(12):19-20 .[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Paper Industry. The Forum Summary of Chinese Pape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6, 27(12): 19-20.]
[3]Karthik M, Dhodapkar R, Manekar P, et al. Closing Water Loop in a Paper Mill Sec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use [J]. Desalination, 2011, 281(17): 172-178.
[4]Taramian A, Doosthoseini K, Mirshokraii S A, et al. Particleboard Manufacturing: An Innovative Way to Recycle Paper Sludge [J]. Waste Management, 2007, 27(12): 1739-1746.
[5]Stoica A, Sandberg M, Holby O. Energy Use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With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ludge Handling at Pulp and Paper Mill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4): 3497-3505.
[6]譚仁力. 熱電聯產在制漿企業中的應用 [J]. 中華紙業,2009,30(6):67-70. [Tan Renli. Application of Cogeneration in Pulp Enterprises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9, 30(6): 67-70.]
[7]張智光. 綠色供應鏈視角下的林紙一體化共生機制 [J]. 林業科學,2011,47(2):111-117. [Zhang Zhiguang. Symbiosis Mechanism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2): 111-117.]
[8]劉春平,賴明勇,肖偉.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造紙企業循環經濟模式對比 [J]. 生態經濟:學術版,2008,(1):257-260. [Liu Chunping, Lai Mingyong, Xiao Wei. Contrast of the Pattern of Cyclic Economy in Papermaking Industry based on Systems Dynamic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1):257-260.]
[9]張智光. 實現產業與生態互利共生的林業綠色供應鏈模式研究 [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6(2):3-10 .[Zhang Zhiguang.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Forestry Green Supply Chain for Mutualism between Industry and Ecology [J].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36(2): 3-10.]
[10]張智光,楊加猛,謝煜,等. 中國林紙一體化進程:實施、研究與政策 [J]. 中國造紙學報,2010,25(3):64-72. [Zhang Zhiguang, Yang Jiameng, Xie Yu, et 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in China: Practice, Research and Policy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10, 25(3): 64-72.]
[11]劉飛躍,曹德榕. 制漿廢液木質素的利用研究進展 [J]. 纖維素科學與技術,2008,16(1):65-70. [Liu Feiyue,Cao Derong. Progress in Utilization of Lignin from Pulping Spent liquor [J].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6(1): 65-70.]
System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Expanded
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ZHANG Zhiguang1,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2. System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Abstract
The compou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of forestry and paper industry is researched in a wider scope from multiple views of technology, nature, econom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ough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logic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the core and multilayer expanded structure models for subsystems of pulping and paper making, resources and consump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are studied successively,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oretical analysis, actual investig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etc.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ycle operations of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and value chain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twined and synergistic to form a symbio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Value chain requires the aid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to realize value add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versely, it also promote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chain and ecochain by multiple ways such as direct investment, reasonable benefit share in supply chain, interest’s redistribution through various markets, and so on. Further more, resources chain is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cochain, and ecochain is the ecological support of resources chain. So,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 multilayer and nested circular economy structure model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hierarchical and integral structure models of forestrypape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for various kinds of managers at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ir concrete problems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evance of parts and the whole.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model; forestrypaper supply chain; resources chain; ecochain; value chain
二、環境法正義價值的多面性
環境正義是環境法的正義表現,正義是法律最核心的追求。不同主體在參與有關環境方面的事務時,被公平對待,即為“環境正義”。公平對待表現為忽略年齡、性別、國籍等差異,擁有公平參與環境方面事項的權利。環境正義體現在參與環境事項的過程中,保障人與人之間合理的分配資源以及承擔起相應的保護環境的義務。地球資源有限,而人均需求量較大,這就導致了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問題的產生,環境正義實質的問題也就體現在此。環境正義主要就是調整和管理主體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滿足主體所需的生存條件基礎。結合建設生態文明和現實環境問題特點,筆者總結出追求環境正義要從以下兩方面抓起。
(一)代內正義方面代內正義表現為,忽略性別、年齡、身份、國籍、社會地位等差異的同世代內的人擁有平等的公眾參與、享有權利義務、獲取資源信息等權利。代內正義主要包括的正義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以及地域與地域之間的正義問題。但是由于各個方面的分配環境利益不公打破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平衡關系,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4]為了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環境正義,維護代內環境的平衡,應努力完善環境法制度。一是要完善公開制度,讓人民大眾了解到環境信息和知識。自從《環境保護法》出臺以來,為了使環境法具備更好的可實施性,需要不斷地通過法規對公開制度完善細節規則。二是要增強各階層與各區域之間的合作,以便健全環境表達機制。為了實現生態文明和實質正義,法律制度應特別關照相對弱勢的群體,保障他們的環境利益,這就需要健全環境利益分配機制,避免弱勢群體無法享有應有的環境利益。
(二)代際正義方面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實質和廣泛意義上的環境正義。代際正義是指為后代人保存資源,維持利于人類生存的環境狀況,保障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一些國家將代際正義思想融于國家法律之中,生態文明與傳統的文明形態不同,生態文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與發展,更具遠見卓識。
三、環境法生態秩序追求
(一)生態秩序的定義秩序是一種平衡狀態,在內部建立。自然秩序是自生自發建立起來的秩序,而社會秩序由人創造出來。秩序性質有如下幾點:一是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限制力度;二是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是可以相互補充和影響的;三是表明人們某些生活方面具有一致性;四是體現出人們行為可以進入某種平衡穩定的狀態。法律秩序是多種秩序形式中的一種,它作為社會秩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作為指示文明進程的儀器。生態秩序所追求的包括了,人與人之間需求環境資源與維護環境狀況的平衡,以及人與自然共存的平衡狀態。生態秩序是環境保護法體系之中最基礎的一部分,它的最終追求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與發展。
(二)達致生態秩序的措施法律秩序的含義是人們之間的關系要遵循行為規則,這些規則又相應的產生了文明秩序,生態秩序也要依靠法律規則來實現。在傳統法律之中很難能滿足生態文明的要求,所以要建立相應的環境法規則。確立環境法的目的就是要發展生態文明,制定生態秩序規則,適應于目前的生態文明建設。為了滿足我國現今飛速發展現狀中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環境法制度需要進行一定的創新,來不斷地完善自身體系,以便于更好地保障生態秩序的有條不紊。培養生態秩序意識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也十分有必要,要加強對人們意識層上的培養,有益于提升人們的生態意識。
四、環境法多重利益尋求
(一)人與環境利益關系人與自然的基本關系就是利益關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多種多樣,對于人類來說,環境資源的利益關系可以表現為:經濟利益、精神利益、環境利益。而從傳統的利益法學派角度來分析,又分為以下幾類:社會利益、公共利益、個人利益。人與環境資源具有多種屬性關系,當這些關系之間產生碰撞時,如何取舍和解決是環境法需要研究的,也是從法律上來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
(二)環境法調節利益的方法法律制度需要選擇性的利用一些法律工具來維護生態秩序,首先,要承認個人或社會的特定利益,需要確定一個法律承認的范圍,要盡可能的獲得范圍內的利益。對于多種利益如何進行取舍,環境法給出了明確的指示:將利益分類,按照高低層次和迫切需要程度來將利益進行排序和劃分。然后,設置環境法制度,按照一定的順序保護利益,實現利益。最后,本該被保護的利益無法實現或被侵犯時,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來保障利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