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9: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文地理教學反思,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
1.課程特殊性的客觀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的基礎性核心課程,是一門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不僅對揭示地球表層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軍事等內容,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人文地理學主要特征是社會性、區域性以及綜合性。通過研究性教學可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能真正體現人文地理的教育意義。
2.課程時代性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區域發展失衡問題,文化、宗教沖突問題,局部地區政治、軍事動蕩不安等問題,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實施研究性教學可使嚴肅、枯燥的理論說教變得生動,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學中,可開展我國人口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對策的研討;農業地理教學中,可緊密結合我國的三農問題、縣域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業產業化等熱點,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課程實踐性的客觀要求
實踐應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所有對人文現象形成與發展的觀察分析,都建立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觀察分析之上,理論知識框架體系構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各種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現象、人文景觀都能在實際中得到證實;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能接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各種真實、具體的環境與人文地理事物關系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實踐過程
1.“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目標
一是應關注學生及其發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必須發揮學生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參與性,把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作為研究性教學的出發點和目標。二是應關注“人文地理學”問題及其解決。研究性教學以對“人文地理學”問題的研究為切入點,把“人文地理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滲透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讓教學過程成為探究、質疑、思考、設計的開始。
2.“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
“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要求:一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要求教學內容選擇應體現“人文地理學”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重視人文地理學的科學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實用性。二是實施“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研究內容的“人文地理學”學科背景、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實施研究的條件等。研究性教學選擇的具體內容,包括經典性人文地理問題、社會性人文地理問題、前沿性人文地理問題、生活性人文地理問題、鄉土性人文地理問題、時事性人文地理問題等。
3.“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要求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研究性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教學過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問題的提出—引導—準備—指導—實施—展示—評價—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思路、層次逐步落實完成,使研究性教學過程是有序的、開放的、主動的、互動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真正實現人文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研究與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關系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好以下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是主導,是問題的激發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反思者;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體現者。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理論的實踐化”到“實踐的理論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得益彰。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間安排、信息來源、問題分析與解決。基礎與拓展的關系: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應用、拓展。有序與無序的關系:集體組織研究與自主性研究,研究結論形成與研究質量評價。
三、“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教育效應分析
1.教育教學效應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具有多層面、多維度的多元化目標,覆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和環節。①基于學生。研究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培養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監控的“建構者、探究者”群體,使學生從被動的人文地理知識的接受和吸納轉變為主動建構人文地理知識和探索客觀世界。②基于教師。培養研究性的教學者,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充分顯現“組織者、學習者、參與者、研究者”的地位與作用[1]。③基于教學過程。充分滲透人文地理學的動態性、空間性、綜合性、創新性的教學思想,配合學生研究性教學的認知規律,形成以人文地理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多渠道、大數據信息來源、開放情感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確立問題性質—尋找解決信息—反饋認知思路的教學程序。④基于教學環境。創設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課堂情境,在課堂氛圍中充分體現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學本質特征,激發學生的積極反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空間。
2.教師引導教學行為的主導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的角色、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人文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起指導性作用。主要表現為:①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即教師對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起組織作用。②教學行為的引領者,即教師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各個階段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而不是全程包辦、灌輸,導致學生失去主體地位、自主權力。③教學實施的參與者,即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全過程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并進行反思和評價。④教學效果的評價者,即教師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對教學的研究性內容、教學效果、學生受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⑤教學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師在參與整個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反思、研究。
3.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人文地理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研究性教學蘊含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人的價值、尊嚴,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把“人文地理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能動性的層面上。學生是研究性教學的中心,通過學生對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層投入與參與,使學習與研究并進,讓學生成為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主體。
4.知識生成過程的體驗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重視學習、研究的過程價值。研究性教學過程中蘊涵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成長、全面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人文地理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讓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實地觀察、文獻檢索、文獻研究以及運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興趣與欲望,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各種心理體驗,通過心理體驗明白人文地理知識創造的過程,在體驗、內化、生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創造行為的觀念體系。學生的人文地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方可形成。
5.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由管理者、評判者轉變為合作者、學習者和服務者,主要為學生創設友好寬松的學習、發展環境。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思維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思維到復雜、多向、多元的師生共同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對教學形式的要求是開放的,即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時間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空間上教學的地點可以是多樣的,課堂、社會、野外相結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的內容是開放的,表現在教材與其它知識資源的結合。研究性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是開放的,有彈性的。教學的視野絕不僅限于課堂、教材、考試,而是隨時能把師生引向外在的社會與自然界的關注之中,這會大大拓寬教學的空間,師生得以在更廣的視野中尋找、發現、把握和研究“問題”。
作者:吳攀升
參考文獻:
一、地理試卷中體現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
在傳統地理試卷中,常常以自然地理知識為主,以其它的地理知識為輔,然而自2009年后,浙江高考地理試卷中逐漸加大人文地理知識的比例,特別是2013年的高考試卷,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知識的比例達到1:1的程度,它提醒面臨高考的學生不僅要重視自然地理的學習,同時也要重視人文地理的學習。
如果將地理試卷的命題范圍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理、旅游地理、環境保護地理等幾個方面。其中自然地理是指研究地理演變的起因、地理演變的過程、地理演變帶來的后果的知識,它以自然中的地理變化為研究對象,研究地理變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人文地理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人口的分布、人類的生活特色、人的經濟變化、人的政治變化等。人們在了解自然地理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研究到人文地理知識,它是地理知識結構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2013年人文精神在地理試卷中的重點體現
1.從題型分布上強調的人文精神
(1)選擇題。在浙江地理高考的選擇題上,它大量的考學生對人文地理知識的掌握。比如霧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的原因、目前我國出現的“用工荒”和我國地理的關系;的地理與環境構成的獨特意義、地理環境與超市設計的關系等。這些選擇題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識,還需要學生從人文地理上掌握自然地理知識,讓學生真正思考地理和人類之間的關系。
(2)圖文題。在浙江地理高考的圖文題有一題為選取舟山市的地理環境讓學生分析。它讓學生分析舟山市地理環境的特色、舟山市可發展的旅游項目、可發展的經濟產業、舟山市產業變化對城市的推動作用。該題讓學生從自然地理開始著手,層層深入,讓學生把地理知識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真正對地理學知識產生思考。
2.從人文地理上體現的人文精神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從2013年浙江地理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到,這次的考試不但讓學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常識,而且立足于我國的地理學知識,特別是讓學生研究浙江本地的地理學常識,它的考點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從生活上體現人文知識。
(2)緊密聯系社會焦點。在這張試卷上可以看到,它涉及到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低碳環保問題、經濟結構不平衡問題等等目前重要的社會問題。這張試卷不單是讓學生理解冷冰冰的地理學知識,還引導學生通過聯系地理知識來關心社會,它通過關注社會焦點來體現人文精神。
(3)積極的態度改變社會。在這張地理試卷上,它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自然地理學知識的同時要求學生深入的思索不同的地理環境給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帶來的優勢和劣勢,人們應當怎樣利用地理學知識讓自己生活得更好。這套地理試卷通過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讓學生理解到社會責任感,在這種態度中它體現出人文精神。
3.從知識梳理上體現的人文精神
(1)從人文地理系統考點上突出。從浙江地理試卷中可以看到它對人文精神的知識體現得十分全面。它體現出不同的地域與人口之間的關系、地域與人們生產活動之間的關系,人類應該怎樣與地理環境結合,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張地理試卷中對人文地理的知識梳理得非常清晰,學生通過地理試卷考點的學習能全面掌握人文地理知識的結構。
(2)在理論轉化為應用上突出。在地理知識學習中,自然地理的知識絕大部分是基礎知識。比如一個地點的經緯度、水文天氣;在自然地理的基礎上,這塊地域會有獨特的經濟作物、礦產資源等;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與區域資源才有人類活動。人類怎樣與地理環境共存是需要學生在學習地理基礎知識后需要深入思考的,如果學生無法對知識深入的思考,就難以將基礎知識轉為實踐應用。
(3)在知識和情感思考上突出。學生學習知識是為了用現有的知識思考人類現在的生活、用已有的知識改變目前的生活。在這份試卷上用人文精神突出這個重點。這張地理試卷出題者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內心充滿人文關懷,它提醒學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它通過考試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試卷上映射的地理教學改革的教學啟示
從這張地理試卷中體現出地理教學內容全面改革的方向,它代表地理教學有了全新的目的、教師要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引導學生去看待地理、學生也要用一種新的態度去學習地理。它透露著以下幾種思考:
1.學習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地理高考試卷充斥著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識,學生只要通過死記硬背自然地理知識就能考到很高的分數。對學生來說,學習地理的知識是為了考出高分數。而這張試卷不斷的提醒學生要研究知識、關心社會、熱愛生活,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去思索:“我們學好了地理知識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2.要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學?
在這張浙江地理試卷中,許多題目已經不是學生單純拿著課本死記硬背就能拿到好分數,它涉及太多社會知識、經濟知識、歷史知識、政治知識等,它讓學生思索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一本歷史課本。那么教師也要思索,怎樣引導學生在學習好現有的地理知識的前提下,開拓視野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識?教師必須用新的視角去引導學生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3.要用怎樣的思路去學習
在這張地理高考試卷中,學生必須看到,掌握基礎的自然地理知識只是學習的第一步,對學習到的自然地理知識深入的展開思考才是接下來學習的重點。學生除了要學習基礎地理知識以外還要學習與地理相關的知識,要學會把手上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總結、深化,要能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張試卷給予學生一個方向,即將來地理學方面需要這樣能綜合應用的人才。
四、總結
從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試題中人文精神的體現可以看到目前地理學教學正在從理論向應用方面轉變、從基礎知識轉向綜合知識方面轉變、從關注課本到關注社會的方面轉變,教師要仔細分析考試中傳達出的教學目標,以便日后在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地理學本身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高中地理作為承接地理基礎知識與地理學科研究的重要階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的新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在其課程目標中提出讓學生“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從以上地理課程標準可以看出,新地理課程對地理實驗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都明確提出了要求,特別強調通過地理實驗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產生過程,增強地理實踐的能力。地理課程標準指明了地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加強地理的野外課堂應用,必然會對中學地理教育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對于高中地理的學習課程中,課內教學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隨著新課標的試行和實施,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要求我們走出課堂,靠近自然,接觸社會。作為高中地理知識的三部分重要內容的必修1、2、3,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于野外課堂的應用。
(1)高中自然地理部分以野外觀察為主要實施方法,開展野外課堂。大自然是地理學廣闊而富有生機的實驗室,是內容最為生動最為豐富的教育環節之一。野外實習是學生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的不可多得的機會,面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諸多地學和現實問題,將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人教版地理1的自然地理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更多地指導或者帶領學生進行野外觀察,以學習到的課堂知識為基礎,在大自然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地理1第一章地球運動的意義中,關于太陽高度的變化,可以通過讓學生對于當地一段時間內太陽高度的變化做出觀察予以記錄,得出關于太陽高度變化的規律總結;第四章的地表形態中山地的形成,各種山地形態尤其是褶皺與斷層結構有條件的教師可以在當地找到這樣的結構,讓學生認真觀察,加深理解。
(2)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以野外感受為主要實施方法,開展野外課堂。人文地理學是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要突出以人地關系為中心,文化理論為基礎的特點,構建人文地理學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掌握文化景觀的空間分布與空間差異,提高對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深層理解,并能夠對人類各種文化現象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行正確分析,樹立科學的人地觀。人文地理涉及的內容很廣泛,而且靈活多變,又跟某些學科有交叉。注重引入案例式的教學,學生身邊的一些實際的案例,都可以研究,使學生獲得人文地理素養。在學習人文地理時,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對概念理解不深刻,運用時容易出現混亂,如對農業、工業、城市的區位因素,由于對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的理解不深刻,造成學生對某些因素的模糊認識,在教學中應注意讓學生感受當地的生產、生活實際,通過對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城市三個概念的對比,列表比較農業、工業、城市的區位因素,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對于相近的人文地理概念,多聯系生活實際,做到深刻掌握。 比如在講到“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時,應該以當地城市為案例,學生非常感興趣。然后進一步帶領學生感受當地的氣候、水文、資源、自然災害、聚落類型、通信條件、環境污染狀況等等,這樣既對后面學習“工業的生產活動”、 “工業地域的形成”等內容十分有利,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市民責任感。
(3)高中區域地理的學習,以野外綜合實踐為主要實施方法,開展野外課堂。在高中地理新課程必修教材體系中,地理“地理1”和“地理2”兩個模塊分別從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兩個方面闡述了人地關系。在此基礎上,課程體系安排了地理“地理3”,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把“地理1”和“地理2”所學的地理基本原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并運用到一定區域的人類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的實踐中去。地理3中的區域地理都最具有典型性,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地區域地理最有特色的小區域進行一個野外的實習,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板塊為主題,讓學生自行選取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實地研究,最后匯總學生所得到的觀察結果,小組之間討論交流,以完善對整個區域的認識和理解。
綜上所述,高中野外課堂的開展應該以具體所在地方的實際情況為主,依據高中地理課程的編排和要求,地理1中以野外觀察為主開展野外課堂,地理2以野外感受為主進行野外課堂實施,地理3應該開展綜合野外實習,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為依托,應用到具體區域當中,以達到地理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袁福強,陳詩越.論新課標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動的開展——青島馬山野外考察實踐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
[2] 彭志堅.淺析中學教師如何組織野外實踐活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1(2).
[3] 陳龍珠.略論地理野外考察對高中地理學習的意義[D].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11.
二、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
1.教學活動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提出,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教學活動有趣性、目的性的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創建輕松、歡樂的地理課堂教學環境,使教與學能夠有機結合,協調發展,實現教學活動的良性循環和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真正展現初中地理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2.教學活動是否能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注重分析和反思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連接性,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生活內容,科學設計和研究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課本中的內容感受到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根據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本中的地理知識,感受地理的豐富魅力和色彩,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加強學生對地理的重視程度,使學習地理成為他們的一種興趣和愛好。
3.教學活動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地理思維
應試教育模式使很多初中地理教師較為重視學生的各類考試成績,比較喜歡以成績劃分學生的等級。實際上,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加強對學生思維引導效果的反思。例如,引導學生對坐標進行學習,使學生通過坐標準確定位某個城市并正確說出當地的地形特點和人文地理情況,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還能提升學生的地理空間感,而這種地理思維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掌握水平,擴展學生的地理視野,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三、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初中地理教學前的反思
反思不是回顧,而是對教學活動的認真反思和探索,體會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活動產生的主要效果。任何完整的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學反思,每一位優秀的教師都善于進行教學反思,并從反思中獲得新的教學想法,不斷完善教學活動,改善課堂環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并逐漸提升教師個人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反思的主要意義在于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得到一個清晰、連貫和確定的新情境。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的主體是13到18歲的青少年,他們的自控能力較低,比較喜歡游戲性、競技性強的娛樂活動,地理基礎較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科學設計教學活動,認真思考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地理水平提升帶來的價值。地理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人文地理,感受人文地理的魅力和科學價值。在傳統教學方式下,對學生實際生活的考慮不夠充分,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引導,地理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多尋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等材料。例如,在指導學生對《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網上查找有關南北方形成鮮明對比的視頻或者圖片,加深學生對南北方地理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內容的理解,也為接下來的地理教學提供有效支撐,豐富地理教學的內容,滿足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要求,將學生引入地理教學活動當中,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2.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反思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活動,枯燥、單一的教學行為使很多學生易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對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反思主要是思考教學活動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課堂教學活動能否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留出充分的時間供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有效表達見解和想法,提升個人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問題引導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式,帶動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引導法,首先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北方多種植玉米和大豆,而南方多種植水稻或者油菜嗎?”“為什么北方的冬天時常下雪,而海南的冬天卻溫暖如春呢?”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回答欲望,調動課堂氣氛。隨后教師可以通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起走入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感受南方和北方的特殊魅力。”由此引入課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接下來的地理學習。
區域地理復習在高二年級春期和高三年級都會復習到,表面上是初中七年級世界地理、八年級中國地理四本教材的復習,其實質卻不僅僅是對初中知識的簡單概括,而是深加工。不是要單單記住每個區域有什么河流、什么山脈、什么城市、什么氣候特點、什么農業特點、什么工業特點等這些純記憶的東西,這是達不到復習目標的,也是達不到高考相應要求的。能夠記憶這些東西,但卻不會對所記憶的知識點(如區域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生產、工業布局等)進行思考、分析、加工,去全面整體地認識區域各地理要素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統一的關系,也是不行的。2006年筆者教的一位學生,初中四本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但一旦遇到初中課本上沒有的單一具體區域問題分析,往往答題錯誤,得不到高分。根本原因就是只會記憶知識,不會分析區域問題,沒有掌握區域分析的方法,所以高考成績也不高,她平時的大量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二、區域地理復習應避免教師機械重復,搞題海戰術的教學方法。
教師從根本上變“教教材”為“用教材”,著力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多創設問題情景或活動情景,多讓學生分析、總結、描述、概括,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注重各類圖表的分析應用,圖文結合,訓練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理解分析新情景下的新問題,讓學生由“學會”達到“會學”,直至“會用”。筆者第一次教高三時,在區域地理復習過程中認為初中地理知識沒什么教的,讓學生多做多練,見得多了,做得多了,學生自然就會有做題的感覺。于是每節課針對一個區域,出一頁習題訓練,做完后公布正確答案,一個多月下來,題做了不少,時間也花了不少,但在一模考試中學生整體成績平平,后來反思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才意識到根本就沒有教會學生分析區域的方法。如:學生知道俄羅斯的農業分布在東歐平原,尤其是頓河流域,但不能通過練習,得出緯度同樣較高的加拿大的種植業也只有分布在國土的南部的結論,進而理解高緯度地區農業發展的共性特點;這就是蠻講、海練、盲考帶來的嚴重問題,不用“大腦”加工分析的學習者是愚笨的,不教會學生思考的教師是不合格的。
三、區域地理復習還要避免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脫離。
采取方便抽樣的原則,本文選取了首都師范大學2005級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的32名實習生為研究對象。編制了《地理教學實習狀況的調查問卷》。發放問卷32份,回收有效問卷28份,占總數的87.5%。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鉆研教材、理解新課程標準、應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基本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成績評價(評價學生、評價教學)、備課6個維度命題,總共20道。每道題采取5點量表記分的方法,讓實習生依據親身體驗選擇非常熟練、比較熟練、基本熟練、不太熟練、極不熟練,數據統計時賦予分值分別為5、4、3、2、1分。第二部分以研究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地理教育學課程與中學教學實習的互動、融合與整合狀況為目的,共6道題。前4道題研究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的狀況,基本屬于等級量表的范疇,每個選項以一句話描述了各等級的狀況,分別賦予分值4、3、2、1分。后2道題研究地理教育學課程的狀況,屬于類別量表的范疇,只統計各選項的百分比。
此外,筆者等人還選擇性地聽取實習生課程、與實習生和實習指導教師進行非正式訪談,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筆者在中學實習1個月的經歷也是本文的資料來源之一。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實習效果的總體狀況
問卷的第一部分共20道題,每道題得分3為參照值,因此總分60為中等水平。本次調查中28名實習生的平均分為65.25,略高于60分,說明實習生已具備基本的課堂教學技能,通過實習能夠基本勝任課堂教學。但是實習效果差強人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有很大的潛力可供開發。另外,有8名實習生總分低于60,占總人數的28.57%,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比例。這說明超過1/4的實習生還與一個合格實習生的標準存在較大的差距。
從各維度得分的平均分看,鉆研教材得分3.31、理解新課程標準得分3、應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得分3.25、基本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得分3.23、成績評價(評價學生、評價教學)得分3.36、備課得分3.37,所有得分均大于或等于3分。經過配對樣本t檢驗,理解新課程標準得分顯著低于其它5個維度得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
2.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實習的融合
從“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區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為實習生提供相關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82.14%的實習生認為大學課程中學到的東西能夠完全或者基本滿足教學實習的需要,只有17.86%的實習生認為有些內容大學課程中沒有學到,不能滿足教學需要。71.43%的實習生認為大學學習的內容與中學教學的內容似乎不完全一致。
從“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區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為實習生提供學科思路或知識之間邏輯關系方面”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67.86%的實習生認為非常有幫助或者比較有幫助,但是絕大多數實習生根據中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調整。另有28.57%的實習生認為沒有什么幫助,認為大學學到的學科思路與中學教學完全不一樣。
從“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區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為實習生提供學科素材(指中學課本之外)方面”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71.43%的實習生認為用到的素材大部分都是在教學實習中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的。21.43%的實習生認為來自大學課程的素材與教習實習中搜集的素材的數量差不多。
從“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區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為實習生提供學科內容的組織、分析等能力方面”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53.57%的實習生認為備課時從大學課程學到的方法中得到很多啟發,甚至得心應手。46.43%的實習生認為大學課程中的學習方法對實習沒有多少直接幫助,甚至只是對要講的內容不感覺陌生罷了。
以上4道題分別是問卷的第21~24題,采取4點量表計分方式,故2.5為參照值,通過計算,這4道題的平均分依次為2.93、2.68、2.25、2.39。其中第23、24題得分低于2.5,經過配對樣本t檢驗,這兩道題得分顯著低于第21、22題,具有統計學意義(p
3.地理教育學課程與中學教學實習的融合
從“大學地理教育學類課程中,你認為對教學實習幫助較大的是:(可多選)”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中學見習、聽課(71.43%)、地理教學方法的了解(60.71%)、中學地理教學案例的分析(53.57%)。由此可見,切實解決實習生如何“教”的困惑是最突出的問題。
從“教學實習(講課)中感覺比較(或“最”)困難的地方是:(可多選)”這道題答題情況來看,初中實習生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把握補充知識的多少和深淺(57.14%)、理清課堂教學組織的思路(57.14%)、找到合適的素材(57.14%)。初中課程以區域地理為主、課程設計原理性的內容較少,理解起來不是很難,但是由于初中課程不追求完整的學科體系,這就使得教材編排突出區域重點,而顯得學科體系不完整,因此實習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組織思路比較混亂,非常有必要補充知識與素材,但是不能把握補充知識的深淺。高中實習生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吸引高中學生的興趣(64.29%)、能深入淺出地講清楚一些比較復雜的內容(57.14%)、組織課堂學習活動(35.71%)。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不同,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這就使得課程難度加大,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
由上可見,無論是初中實習生還是高中實習生,他們面臨的困難與問題都是圍繞新課程的特點展開的,新課程的理念融入到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地理教育學相關課程不涉及相關內容,如果實習生不在大學期間理解和實踐新課程,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教學效果。
三、存在問題與建議
1.扎實教學技能,提高實習效果
實習效果如何與實習生的教學技能是否扎實密切相關。這里所說的教學技能不僅指實踐知識層面,更側重于實踐能力、實踐智慧。高師學生實踐能力不足是普遍的,在研究者對175名中小學校長、管理人員和教師調查中發現,不少中小學校長抱怨高師畢業生是“半成品”,需要很多時間再培訓,這是對高師畢業生實踐能力、實踐智慧不足的有力佐證。為了不讓這樣的“半成品”進入中學校園,在教學實習之間,一定要利用多種途徑,如教師教學技能訓練類課程、微格教學等途徑錘煉實習生的實踐能力。實習生實踐能力的獲得不要寄所有希望于教學實習,這是不切實際的。
實習生畢竟還不是一名真正的教師,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經歷必要的過程才能實現,不能以一名優秀中學地理教師的標準要求實習生。實習生教學實習前應基本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通過實習提高實習效果,達到一名高師合格畢業生的要求。 2.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適度融合
世紀之交,基礎教育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措施加以推行。為保證基礎教育的質量,筆者認為必須保證所傳授知識的科學性、培養能力的有效性,這就要求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有機融合,使高師課程“學術性”與“師范性”統一起來。具體到地理學科,就要加強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的融合。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區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需要為實習生提供充足、科學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供縝密、清晰的學科思路或知識之間邏輯關系,提供充足的學科素材,培養實習生學科內容的組織、分析等能力。實際調查中發現,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的融合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提供學科素材和提供學科內容的組織、分析等能力方面。
筆者認為,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與中學教學的融合度并不是越高越理想。如提供學科素材方面,學科素材涵蓋非常廣泛,要求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提供充足的教學素材似乎不太現實。新課程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素材方方面面都可以引用到課堂教學中,而尋找素材應是地理教師的一種能力。地理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與時俱進的敏銳性,根據教學實際選擇素材,這樣才能滿足課堂對素材的需求。另外,大學相關地理學科課程的難度要高于中學課程,并不是中學課程的重復學習,因此應提供充足、科學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是不能要求大學學習的內容與中學教學的內容完全一致。
3.從實習生需求出發開設地理教育學課程
中學見習、聽課、地理教學方法的了解、中學地理教學案例的分析代表了實習生的內心需求。實習生最迫切想學習如何“教”,這不是理論的學習,更側重于指導、訓練他們怎樣“教”,強調實踐操作性。教師職業本身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地理教育學課程的開設要著重從“教”入手,但是不能忽視融入“學”法的指導以及必要的理論學習。
由問卷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理解并實踐新課程標準是相對其它維度最迫切需要提升的問題。從上述初、高中實習生報告的教學實習中最困難的地方可以看出,實習生遇到的困難幾乎都與新地理課程的改革有關。當前的實習生都是新課程實施之前中學畢業的,對我國中學教育改革現狀實際了解少,體驗更少。因此,地理教育學課程的開設要與時俱進,努力培養實習生實施新課程的熱情。從新課程的實踐出發講解新課程的理念、與舊課程的區別;從實驗區新課程實踐出現的問題入手,重點突出初、高中地理課程的差異。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分層目的抽樣法,依據訪談目的,選擇能夠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個體或小樣本人群作為訪談對象,從理論上獲得對研究對象的代表性。樣本量以資料信息達到飽和、資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為標準,最終抽取訪談對象是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科學系中經歷過教育實習的20名學生(見表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訪談內容涉及6個維度,包括:①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內涵是什么?②大學課程的設置是否有助于你地理素養的培養和提升?③在課程之外,你是否獲得了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提升,若能,以何種方式?④在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教學中是否感到力不從心,有哪些問題?⑤作為準教師,你認為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是否有必要?為什么?⑥為提高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高校和你自身應該如何去做?
訪談方式:資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結構式個案深入訪談的方法,即事先設計好關鍵的核心問題,以開放式提問方式,不分先后順序進行自由訪談,以挖掘盡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方法:訪談結束后,及時整理、分析相關記錄。資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現象學資料分析法,反復聆聽并將錄音資料整理成文,采用反復閱讀、分析、反思、編碼、分類,最后提煉出主題。
二、研究結論
1.地理教學的調查結果
(1)人文地理教學現狀。高考“3+綜合”模式實施后,政史地三門學科的綜合,提出了加強學科間聯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史實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實,已成為地理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地理師范生雖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2)自然地理教學現狀。地理學科的知識點“形散而神不散”,各知識點間總有著一些內在的聯系讓地理師范生充分發揮理科學習思維的優勢,并且結合已有的理科知識利用模擬實驗等富有創新的角度輕松、愉快地開展地理教學。但是,總體上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在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學中體現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融合度并不高。
2.總體結論
目前,高師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主要是中學地理教師崗位。但是,根據訪談資料統計分析,應屆畢業生在地理教育教學實習工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1)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師范生了解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內涵。其中,75%的學生知道地理科學素養由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意識和地理科學精神五部分組成,并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只有60%的人對人文素養的組成和內容有所全面了解。
(2)思維方式不同。受訪的地理師范生有85%的學生認為:由于基礎教育過早的文理分科,自己始終偏重理科性學習,加上人文知識明顯不足、缺乏人文素養,科學與人文知識不能很好地融合,普遍形成了理性思維的授課風格。另有大部分學生感到自己的創造性、想象力被壓抑,同情心、道德感、審美感得不到啟迪。同時,訪談發現,有2/3的師范生認為:缺少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使教學內容很難有所突破和創新。
(3)知識面狹窄。80%的學生認為自己知識儲量不足,原因是地理基本知識不牢靠、教學理論相關知識不通達、相關學科知識不豐厚。地理學科空間范圍廣、研究對象龐雜,有75%的學生感到運用知識時不善于利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史實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實。
(4)知識體系不完善。有近2/3的學生認為:高等院校制定的地理專業課程較為固定,大學現有的專業學習雖然有利于單科的深化但是很難全面地形成對學科的認知體系。3/5的學生認為地理學習中自己感興趣內容不能得到滿足,即使自己重視補充課堂以外知識的擴充,只能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資料,但是由于缺乏引導,學到的知識十分零散,過窄的專業學習讓自己的視野受限,在教學實際中很難做到旁征博引。
(5)積極性不高。調查中發現,學生普遍認為:大學地理課程重理論輕實踐,重內容輕形式,重嚴謹輕趣味,傳統的課堂教學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6)評價方式單一。訪談得知,高校課程考核方式以閉卷筆試、上交統一主題方向的論文為主,考試內容為講義中的知識,學生感到固化的考核制度很難讓他們將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
三、分析與討論
1.高等學校促進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融合的對策
(1)革新并優化地理科學的課程編制。地理科學(師范專業)課程的內容要以專業知識的綜合學習與基礎教育為背景,廣泛開設人文地理專業選修課程,為不同興趣、愛好與需要的學生提供極為廣闊的學習空間與選擇余地,以此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與培養效率。另外,發揮學科優勢,開設各具特色的地理課程。高校地科院或地理系應充分發揚各自的學科傳統與區域特色,發揮教師的學科專業優勢,多開設不同性質類型的人文地理學專業課程,以改善地理專業師范生地理人文素養不足的現狀。
(2)豐富地理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大學教師應當嘗試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為地理專業師范生設計新穎靈活的問題,并不斷地進行啟發、引導和評價,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此外,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揚民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生疑、發問,以達到學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意境,在求解過程中培養地理專業師范生的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并強調二者的融合。
(3)創設豐富校園文化和倡導多元學習方式。傳統課堂教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等師范院校應創設多樣化的途徑讓學生提高科學和人文素養,并通過各種方式提倡多元學習,如課題研究、知識競賽、讀書報告、參觀考察等。在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中,促進地理專業師范生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
(4)完善地理科學的課程考核方式與內容。在考試方式、方法上,應根據地理學課程的實際,提倡包括閉卷、(半)開卷、筆試、口試、操作試、讀書報告、調查報告、案例分析、文獻綜述等考核形式的多樣化,鼓勵地理科學(師范專業)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融合貫通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和探索,充分表達一己之見,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考試成績評定方法上,應對標準答案式的成績評定方式進行改革,加強對學生解題思路和分析問題方式方法的考查。考試成績除終結性考試成績外,還應有平時考核成績(作業、課堂討論等)和階段性考試成績(課程論文、期中考試等),也可將參考科研、競賽的成果加上鼓勵分數。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激情,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師范生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
2.師范生自我提升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融合的對策
(1)增加地理專業知識存量。幾乎受訪的學生在經歷教育實習后都深感知識儲量不足,著眼自身應該掌握更系統完整、更堅實精深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努力了解和掌握地理學的最新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動態,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才能夠更好地發現并解決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所遇到的思維障礙;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
(2)豐富教育科學理論知識。根據大多數受訪者的體會:地理師范生不僅要加強地理課程與教學理論的學習,還要擴充政治、歷史、社會學的理論知識,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機制、思維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積極與其它學科教師一起探討有關綜合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問題,以便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中有目的地加強自我地理科學和人文素養的融合。
⑵ 韓東 . 法學實踐性教學的價值與基本運作,赤峰學院學報( 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J]. 2008,( 5) : 102 - 105.
⑶ 周剛志、張小羅. 論模擬法庭課程的設置與實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 2) .
小組活動,是以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為目的 ,在教師的指導下 ,以學生的全員參與為前提 ,以個人及小組的自主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提升能力的教學方式。
一、小組活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的理由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需要在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小學、初中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普遍很高,但到了高中階段積極性大大下降,要么閉口不說,要么只說一兩句。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認知和情感的變化逐步形成了具有自我保護性能、抵制外部威脅的心理屏障。許多學生認為,當著許多人的面發言,如果出錯,會令人難堪。他們會本能地通過沉默來保護自己,拒絕多說。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卻未必理想。
二、小組活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活動模式,能彌補大班上課的不足,給每個學生創造“說”的機會,增強合作意識;更為重要的是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思想情感因素,易于傳遞和接受信息,易于積極參與;并且小組活動營造了一種輕松自在的氣氛,可以降低學習者使用語言的緊張感,這些優點為學生樂于主動交流問題、知識奠定了基礎。
三、小組活動模式指導下的地理課堂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也是學生喜愛的一項活動,其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因為他們自己也成了整個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參與者和創造者。角色表演中所展示的情境貼近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實際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蘊含的情感與人生哲理契合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點,從而使地理教學更富有感染力和實效性。由學生參與角色表演,創設地理教學情境,通過扮演人物角色或地理事物角色,可以生動形象地解決一些地理問題。如講“自然資源”時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小鳥”、“森林”、“污染的河水”等,通過人物與事物,事物與事物的對話,剖析當前資源開發利用的狀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措施等,通過輕松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加強學生的體驗。
地理課堂上經常要求將地理事物落實在圖上,特別是中國的山脈、大洲和大洋、中國的鐵路分布等內容。這些內容單一,要求記憶量大,單單是老師講,學生聽,肯定非常枯燥。在講授《地形復雜多樣》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競賽式來完成――將不同走向的山脈粘貼在空白的《中國山脈分布圖》,將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又快又準確。活動后,由老師和同學共同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就這樣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既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加深記憶,又激起了學生主動學習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
在課改前,對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師大多采用講授法進行,考試時學生背一背了事。而課改后人文地理的學科地位,重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對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應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強學生對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擺在地理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辯論式在地理課堂的應用是很有效的。對學生分組,根據不同的觀點,課前搜集資料,課堂上進行辯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如:人口的增長問題、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問題、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問題等都是很好的辯論題目。而我在講到中國的河流以外流區為主時,課堂上以“保護洞庭環境生態”為題,舉行了一場辯論會,正方:圍湖造田利大于弊;反方:圍湖造田弊大于利,讓學生進行辯論,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辯論中,不僅培養了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小組活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成功關鍵因素
小組活動要真正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教師要把握好幾個環節:
1、監督措施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例如在講“中國的地形”時,以主要地形為線索,讓學生分組進行接力賽,繪一幅中國地形圖,既要照顧學習基礎差、動手慢的同學讓他們有機會動手訓練,又要培養學習好的同學讓他們完善本組地圖體現協作精神。
2、評價策略
傳統上對學生評價往往只重視學習結果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中采用的評價策略要多元化。
(1)合作激勵性評價策略
合作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與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積極溝通,促進自身發展。在地理學教學中,可開展一些小組合作的活動,使學生將個人表現與小組成就相聯系。
(2)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質疑性評價
(3)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如評價學生自主繪制的天氣系統圖(冷鋒和暖鋒、氣旋和反氣旋)的時候,開展“我來評評自己”的自我評價,要求學生說出作品最好的地方,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是有所改進創新的:
如:我來評評
1、科學性: 很好()、一般()、不太科學,有待改進()
2、創意性:耳目一新()、似曾相識()、照搬課本,需要改進()
3、美觀性:美觀大方,“收藏價值”高()、一般()、需要改進()
…………
學生通過對自己作品的分析,加深對了各種天氣系統形成方面的知識的理解,同時認識自己的長處,在自我剖析之中完善自我,重塑自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25-01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是世界各國在反思以往的基礎上,對未來的發展模式的一種新思考,一種新的戰略思維。這種思想在全世界得到了一致的公認和熱烈響應。作為與可持續發展密相關的地理學科,更應該向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二者的相互倚重的關系,不僅可以促進地理學科的發展,也可以在人們的生活中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使人們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資源觀、價值觀,增強環保的意識。
20世紀后50年,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強大,在收益于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環境代價。例如極端天氣的貧乏,沙塵暴、溫室效益等。于是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反思以往的發展模式是否正確。人們在看到日益枯竭的自然資源,提出了可續發展的新思想。可持續發展,按照國際上通行解釋,是指:“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人類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放在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統一,實現良性循環。”黨的十七大以來樹立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今后發展的根本指導方針。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較小的發展中國家。這個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之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所以我國必須要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地理科學自身研究的特點,使二者有著必然的聯系。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三部分,包含了自然性質和社會性質。地理學也是自然和社會性質兼有的綜合性學科,基本包含了上述的三個方面。這三者協調的發展,不僅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同時也是地理教學的中心目標。
1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地理科學的研究主題一致
1.1 可持續發展是關于環境發展的理論
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思想和戰略,其目的是使社會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和延續性的能力。發展是全方位的,包括社會經濟和環境。這其中,自然環境是社會永續發展的前提。自然環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原料和生產場所。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從始至終就與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這兩大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即“人地關系”緊密相連,而人地關系就是地理科學研究的傳統內容之一。協調的人地關系,仍舊是現代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而不同點在于人地協調的問題研究在當下更具緊迫性。
1.2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和延伸
現代地理學的研究主題是協調的人地關系,這是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基礎。而人地關系是和時代背景緊密結合的,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如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正是時代賦予地理科學的新內涵。這也就自然成為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和延伸。
1.3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最佳教育領域是地理學科
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這就需要自然和人文學科互相結合研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研究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問題,正好是地理學科的優勢。因此,在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上,在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上,地理學科具有比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佳的教育領域。
2 地理教學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滲透
2.1 可持續發展一個復雜的,系統的工程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層次、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實質就是人口、資源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也就是人與地、人與人的關系,為當代以及后代建立一個可以持續的物質和文化基礎。作為協調人地關系為主要內容的地理科學,以培養學生地理素質為目的的地理 教育,一定為公民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做出應有的貢獻。
2.2 可持續要求強調整體性
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必須考慮各個發展因子以及各個因子之間的關系和作用規律,也就是綜合的自然與人文因子。這就是說一切發展的問題,如環境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終要回歸到一定地理區域中,回歸到一定的系統中。也就是說要有整體性。
這也是地理學科教育的傳統方法和思路。
2.3 可持續發展設計的各個因子必須協調發展
現代社會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正是可持續發展思想提出的原因,它所揭示的本質問題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各個發展因子,不論是從系統豐富度上,還是系統復雜性上都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這可以提高人們分析、處理和協調人地之間的矛盾。
3 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的地理教學
可持續發展是地理學科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加強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培養,在教學中如何實施呢?
3.1 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要使學生了解當前全球以及我國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喚起他們的憂患意識和了解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情感。在地理教學中要緊緊扣住人地關系這條主線,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并使他們的頭腦中不斷深化可持續的思想。建立可持續的理念。
3.2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生態環境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保護生態環境又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內涵。人口的增長,必然導致環境的破壞。環境的破壞如今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引起全國轟動的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事件,被新聞媒體曝光,這引起了人們對自身行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思考。以環境高度污染為代價的經濟高速發展,這并不意味著是高質量的生活,它只會加劇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如果今后的發展仍舊是以高污染的方式進行,那么對生態的破壞只能更嚴重,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將發展方式的轉變,把環保的觀念深入到地理教學中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3 使學生確立正確的資源觀
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落實就要求必須樹立起正確的資源觀。以往的教材中總是說中國地大物博,而今天的地理教學中,在于世界各國情況作對比時,則重點說中國人均資源少的基本國情。因為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落后,資源利用率低,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傳統的資源觀念,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的資源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