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5 13:23: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與自然的和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然而,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該互相尊重、和諧共處。《黃帝陰符經》稱:“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者既安。”可見,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則,自然則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萬物只有和諧相處,才能共生共長,這是不變的自然規律。道教還認為,人是道的中和之氣所化生,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氣、最有智慧的物類。因此,把人放在“萬物之師長”的位置,為“理萬物之長”。也就是說,人負有管理和愛護萬物的職責,人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另外,道教從“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出發,十分重視人對環境的依賴關系。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安寧,是人類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就要確保天地平安。《太平經》說:“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長安也。”就是告訴人們,人安身立命于天地間,要想得到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諧安寧,然后人類才能長久安寧。
當然,人們在發展中不斷因各種原因放棄了自然規律,在新時期也令人們有了新思考。
關鍵詞:傳統養生 體育 綠色養生
0.前言
進入2l世紀,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的巨大進步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總體的體質狀況和健康水平卻日益下降,“現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與每一個人“親密接觸”。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質量,人們逐漸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專家們預言,2l世紀是以自我保健為主的世紀。”“自我保健可以說是傳統養生的現代說法,是我國傳統養生理論與時俱進的結果。我國歷代傳統養生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獨特而有東方特色的養生理論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學術界,存在著重養生著述的醫學專門研究,輕養生價值的多學科綜合探討的問題;在體育界,存在著重養生術勢套路的傳習演練,輕養生觀念理論的深人分析的問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傳統養生與體育始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是提法眾說不一。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了綠色養生,并認為綠色養生是新時代的呼喚,是人與自然的一種內在和諧。
1.綠色養生概念的提出
綠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著蓬勃的生機、旺盛的活力、綿延的生命,象征著理解、寬容、善意、友愛、和平和美好。它已經從像花、草、樹木一樣的自然綠色內涵,轉向人類生活世界更深層次的生態語境。綠色是和F、純潔、健康的代名詞,含有無公害、純潔、公正、科學、進步和發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機的體現。綠色代表人們的渴望和對更高水平的期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許多以綠色為標志的產品和服務先后被推向了大眾,打開了廣闊的銷售市場。事實已經證明:這些綠色產品和服務迎合并滿足了大眾的需求。在學術界也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綠色奧運、綠色體育、綠色理論等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并逐漸推廣。
養生,又稱攝生,是各種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增加壽命等措施的總稱。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導引、五禽戲這類養生功法。“中國大百科全書對養生的定義是: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節欲等手段,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養生既要順應自然,又應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做到內外齊養、形神兼修、動靜結合、勞逸結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見的傳統養生方法主要有靜神、運動、食養、藥補四種。
體育作為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一種有效手段,本質上與養生血脈相承。但目前國內體育界對養生一詞的叫法卻是五花八門,有直接叫“養生術的,有叫“傳統養生”的,有叫“養生功法”的,也有叫“體育養生”的。暫且不說這些說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邏輯學規則,筆者認為這些說法更能說明目前人們對養生知識了解的不夠全面、深入。當然,在我國古代養生術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其與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存在一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不斷成熟完善的歷程;其與不同歷史時期的意識形態相適應,存在一個或強或弱的迷信神靈、崇拜上天的過程。縱觀我國傳統養生的發展歷程和整體輪廓,應該說體育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們從事養生的一種手段。
近年來,關于體育與養生的文獻逐年增多,但說法不一,有“養生體育”、“體育養生”、“運動養生”、“傳統養生體育”等。本文不是對這些說法發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種新的說法—一綠色養生。綠色養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原則,參與者通過體育活動達到養心、養神、養形的一種保健方法。綠色養生是體育和養生的結合,是我國傳統養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國傳統養生理論與時俱進的結果。養生與綠色養生是一般與個別、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2.綠色養生的特點
2.1適用范圍廣。綠色養生主要是通過體育活動來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它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適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層次。按照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變化,不同人群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男性的運動量可適當大些氣而女性的運動量應小一些,特別是女性在月經期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及少年時期正是機體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其運動對促進生長發育和增強體質有重要意義,所以運動方式主要是每目的‘兩操“(即早操和課問操)和1小時的休育活動;青年時期正是機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時期,機體各系統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時期,可選擇一些運動量較大運動;中老年人各系統器官的功能逐漸衰退,宜選擇較輕柔的運動。
2.2可操作性強。綠色養生是我國傳統養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上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主要是一些對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動的項目。所以,它有很強的操作性,運動量可自如控制,特別符合當前國際流行的中、小強度運動健身原則;活動場所也不受限,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且能有效地達到健身養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經濟性高。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傳統的武術項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習練簡易,不會因為場地、設施、天氣等其它外界條件的變化而受到影響。換言之,可以隨時、隨地、隨意愿進行練習,能以較小的投入達到較大的收益,不僅能有效地達到健身養生,而且還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壽的效果,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推動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有效途徑。
3.綠色養生的原則
自人類從自然界中誕生以來,人與自然就發生了密切的關系,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人類憑著自身不斷增強的力量,對自然企圖駕馭、控制整個自然。正是這樣,出現了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危機,并且日益威脅著人類自身。那么,人類要緩解并擺脫生態危機,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必須重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
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實踐活動使人類與自然構成了“兩重性”的關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類生存所必須依賴的對象,人類的活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類改造索取的對象,人類在自然面前居于主動的地位,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對自然負有責任。
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前提。馬克思從自然界與人的關系明確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和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前提,它為人類直接提供生活資料。人和動植物一樣,其一切活動都要受到自然規律的限制和支配,所以人要自覺地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能恣意妄為。
總之,人類要依賴自然,又要不斷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就要通過創造性的活動使人與自然達到完全融合。這樣才能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二、人與自然關系不和諧的原因
(一)人類需求的無限性與自然資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地球能源、資源及生物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類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高速去求得經濟和社會發展,必然減少人類可用的自然資源,使物質和能源達到極限;如果人類貪婪的欲望無限,則會造成生態資源和人類需求的失衡,這樣注定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多,人類對各種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將逐漸增大,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和諧將會日益顯著。
(二)人類的物質欲望無止境,對利益的無限追求。隨著人類征服自然力度的加強,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和污染,已經超過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結果使得資源枯竭、土地沙化、空氣污染、水資源匱乏等等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于是,自然界開始向人類進行瘋狂的報復:洪水肆虐、沙塵風暴、土地嚴重干旱等,這都是人類對自然的無止境的掠奪而遭到的報應。也是人類對利益的過分追求,不顧后果而去破壞自然,這就把人類置于十分危險的境地。
(三)人類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認識不足。長期以來,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的進程中,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奪,而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卻認識不足,這就導致自然資源被過度耗竭,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如果人類只從自身利益出發,違反自然規律,勢必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的不斷惡化。
三、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途徑
(一) 要正確認識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倡導尊重自然的觀念。人類必須正確認識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并且要調整好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人類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澤,人類的生存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生態系統。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尊重自然,按自然規律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要大力提升全社會的生態和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污染的治理與生態建設。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對公眾進行生態教育,加大環保輿論監督力度。強調“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價值和生態經濟價值,突出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依賴性,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質,正確把握人的行為準則,通過人創造性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增強,促進高技術的應用,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
(三)政府應采取嚴格的環保政策,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政府要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在制定重大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建設重大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加大自然資源、生態與環境保護等地方法規執法力度,讓那些污染環境的主體承擔相應的法律賠付責任;在消費上,要樹立生態消費意識,提倡節儉,引導合理消費。
(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努力實現自然資源的良性循環。這就必須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面對出現的生態危機,人類應該進行反思,人類只有回歸自然,才能走出生存危機的困境。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建立良好的生態等觀念和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茵.當代人與自然關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4(12)
但我聽爸爸說,漓江的生態環境也曾被破壞過。上世紀80年代,江里卻出現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類的浮物,有些工廠還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現了半邊黑半邊清的狀況。漓江也太變化無常了。當她漲水時像一條發怒的巨龍,橫沖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沒了土地,沖毀了莊稼;而枯水時她則是一條涓涓細流,游船根本無法正常運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條“漓河”,甚至是一條“漓溝”了。現在,經過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態環境又開始漸漸變好了。
在園林設計方面,難免會在建筑群中涉及到原有的一些寶貴的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資源,如歷史悠久的古樹、特色鮮明的名貴花木、具有人文特征的河流等,這些資源普遍具有特殊性,也是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在設計之初就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因地制宜好好將這些寶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維護,結合當地生態區域內的花草樹木、人文歷史等資源,進行有效的設計,將這些寶貴資源合理利用成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一大特色,既可以有效降低園林建設當中的成本,又能提高當地的生態效益。因此,在進行現代園林設計及建設過程當中,應該對當地資源加以保護,尊重風土人情,才能更加體現出設計的獨特魅力和特色。長島別墅區體現了以大自然的清新氣息為基調的度假休閑式的生活場景,在設計風格上追求天人合一,古典風格融合現代手法,元素的利用上以造型別致的綠化植物作為體和面,水和雕塑作為線和點,形成豐富的景觀感受層次。
一、長島別墅區工程簡介
長島位于武漢湯遜湖東北岸,所處位置交通便利,山水環抱,36平方公里的湯遜湖風光無限,守望著一座絕世臻島,處處原生美景,一席尊崇領地。360度全景水岸線,勾勒出三面環湖的完美格局。臨湖而立,湖光山色,氣象萬千。即使在武漢這個多湖泊的城市,這仍然是一片難得的島嶼別墅。長島項目總占地面積達195506.1 平米,建筑性質用地達89392平米,主道路占地24703.4平米,次道路中園路和鋪裝用地占地14358.2平米,綠化面積達60768.55平米,水系面積達5000平米,會所游泳池面積占地995.2平米,地面停車位21個,占地面積288.75平米。
二、長島別墅區設計目標整體定位
在設計目標的定位上面,首先,長島別墅區致力于打造一個英式自然的高品位別墅區,強調高度節約,人與自然共生,維護自然過程與格局,傾力打造出當地房地產界有知名影響的一張名片。其次,長島別墅區致力于打造一個強調宜人尺度的感性的城市別墅區。同時,長島別墅區擁有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是一個親水近水的別墅區。
作為園林設計的一部分,長島別墅區設計意向的主要目標就是:第一,按項目的定位,基地背景以及優勢的條件,方向更明確,制定的方案更具體。第二,按照高品質的社區標準進行高標準的景觀設計思考。第三,長島別墅區在設計風格上力求自然、簡潔、現代。第四,在設計上根據建筑的風格給予景觀上的呼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設計出具有獨創性和人性化的別墅區。
另外,長島別墅區設計意向中的主要立意有以下幾點:第一,在整體規劃方面,要突出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使綠色、水成為建筑的一部分,也使建筑與自然天空,土地相融合成為自然的一角,達到自然環境與生活的和諧統一。第二,在細節處理方面,力求簡約的歐洲自然風格。第三,在線條布局方面,力求富有創意,具有幻想力,幾何線結合弧線規劃。第四,在小區布局方面,力求生動性、可參與性、人文性等。最后,在氣氛營造方面,長島別墅區力求營造出一種休閑、尊貴風格,配合穩重的建筑凸顯出奢華優雅的氣氛。
三、長島別墅區基本設計
在商業街景觀區的布局方面,長島別墅區次入口與大地交接處就是商業街區,商業街景觀區作為體現島區景觀高貴品質的最理想區域。因此景觀設計應處處透露歐洲貴族精致奢華的生活細節,通過鋪裝、花卉樹木等,營造優雅、輕松、具有浪漫氣息的消費環境。由于功能需要此商業街有綜合樓,綜合類是別墅區的配套設施,給司機,管家等家政人員居住的,所以要與別墅區完全隔離。在長島別墅區的設計中,沒有采用生硬的圍墻將長島別墅區與其他配套設施隔離開來,而是用高大密林大樹讓人有密而透風的感覺。
在植物的景觀設計方面,植物景觀設計作為整個環境規劃中處于的極其重要的部分,是整個環境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長島別墅區整體是一個簡約的風格,所以在植物配置上以現代自然為主體,以靈活生動的布局手法,將酒店商業度假區、長堤生態休閑區、別墅居住景觀區、商業街景區以及樣板別墅區營造成舒適休閑而且各具特色的空間。通過以樹冠寬闊、枝條優美的優型喬木作為主要節點的骨干樹種,以常綠以及落葉結構的喬木、小型開花樹交織出立體而富有節奏化的綠化空間。層次鮮明的灌木和地表植被在步道兩旁和湖岸各個季節相繼繁花盛開。小型開花樹,不同質感和色彩的葉飾也為各個節點增加趣味性。相對地,別墅區在中層小喬木及高灌木提供了必要的私密性,既享受到寧靜的活動空間,又能欣賞到湖岸的景致。酒店商業度假區在各類高檔喬木的點綴下,體現了其奢華、高貴的歸屬感,疏林草地沙灘的相互輝映體現了長島別墅區設計中靜謐休閑的氛圍。長堤生態休閑區是連接酒店和別墅區的一條“金色飄帶”,植物配置上主要以色葉落葉喬木為主,結合開花的小喬木,花灌木以及地表植被營造出四季變換的不同景觀。商業街景觀區主要是體現其濃厚的商業氛圍,所以配置形式以規則式為主,體現有序、規律的感覺,在規則之中又不失自然的風格,讓人有駐足觀看的想法,與別墅區的交接處用密實的結構常綠樹作為分隔空間的作用。樣板別墅區可根據不同的建筑風格采用不同的形式來配置,主要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園林設計中要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因素有著較為強大的修復和愈合功能,能夠自然形成閉合的物質循環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鏈條,保持各物種和諧統一發展的平衡,自然這種修復能力是人為因素無法比擬的。所以在園林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以自然為導師,好好理解自然的造物,并把自然因素合理運用到園林設計中,這樣既可以減少在開發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還能夠返還枝葉、返還地表水、補充地下水。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在莊園內設置一個池塘收集雨水并沉淀污染物,然后將沉淀過的水再返還到濕地中,供濕地的動植物物使用,通過可持續的調節方法不僅順其自然,還能優化空間環境。
在園林設計中合理借助自然因素,人為的表現自然發展進程,可以使得人們在此區域中更加親近自然,讓人們身臨其境去感受自然發展的痕跡,關注大自然發展留下的痕跡,更加直觀的理解自然復雜的過程,展現出自然發展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現象。比如在園林設計中,可以根據雨水的流向、匯集以及及再利用的過程,展示成一種獨特的形式,不僅可以形成獨特的景觀,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在我國就有應用實例,如厚街水道景觀就為人們鋪開了一幅厚街水道的自然歷史景觀,在設計過程當中沒有人為的砍伐樹木,盡量使自然保持原樣,即使在開發過程中由于建設需要不得不轉移的樹木,也會做好標記,在建設好后搬回原來位置,將自然再生的過程完整的展現出來。
結語
優秀的園林設計,應該堅持生態原則,保護自然環境,運用科學的設計體現出自然并引導自然,將生態、經濟、人文以及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真正富有成效的科學園林,這才是現代園林設計所努力追求的原則和目標。
參考文獻
一、傳統的繼承
中國傳統的造園術作為一門優秀的傳統空間藝術,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解欣賞方式和創造構筑程式,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審美情趣,對當今的住宅景觀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園林中常用的風景開合、空間對比、引導與暗示、藏與露、滲透與層次、疊石觀水等園林藝術手法是我們在當前住宅景觀設計中可以大加借鑒的寶貴遺產。其倡導的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意境可以大大提升住宅景觀的空間意韻,讓居者真正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貽養。中國傳統園林,其造園手法在遵循“中和”,追求意境的大法則前提下, 從山水詩詞、山水繪畫及其理論中獲取啟迪,充分發揮傳統的“有法無式”的設計理念,以達到感性與理性、寫意與寫實、自由與規整和諧統一的效果。這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建造技巧,巧妙地將空間創造同人與自然的關系結合起來,形成一整套獨特的構筑與觀念體系,在當今特別是在南方城市的住宅景觀設計中得到了較好的繼承與發展。
二、布局的合理
任何一個設計都應有全局的觀念,把客觀存在的“境”與主觀構思的“意”相結合,因地制宜,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環境以及實際環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加以適當的改造,通過合理布局對構成小區景觀的各種重要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進行合理的劃分與銜接,既考慮到主景區、活動區、休閑區、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區分,又充分考慮平面和立面之間的關系,通過造景、借景等手法使整個設計突出主體,分別主次,有開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變,小中見大。形成一個能夠滿足功能和景觀要求的統一體。
三、元素的組合
縱觀中西環境藝術的發展歷程,水、綠化、雕塑等環境元素自古就是構筑環境,提升意境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中國傳統的園林理水藝術就是研究水在人與自然關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和水在造景中的作用。《古蘭經》中用十字形水渠表現天堂的夢境,這一思想曾對西方造園的理水思想產生過深遠影響。
1. 水景
水是生態景觀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有水才會有生命。人類自古擇水而居,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們依賴水、愛水甚至崇拜水。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說法。現代人也越來越意識到真正高品質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正如著名建筑設計師陳躍中所言:未來的居住條件,特別是高檔居住條件將趨于清新與質樸。水景住宅以其獨有的懾人魅力滿足了人們追求自然,親近自然的向往。風水之法、得水為尚,景觀設計的最高境界莫過于符合自然規律,水在起到美化作用的同時,其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在于凈化空氣、改善住宅區的小氣候。通過各種設計手法和不同的組合方式,如靜水、動水、落水、噴水等不同的設計,把水的精神做出來,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達到豐富變幻的效果。
靜水有著比較良好的倒影效果,給人詩意、輕盈、浮游和幻象的視覺感受。在現代建筑環境中這種手法運用較多,通過挖湖堆山,布置江河湖沼,辟徑筑路,形成住宅小區大面積的水面,給人以寧靜至美的風景,可以取得豐富環境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積靜水設計切忌空而無物,松散無神韻,應注重曲折婉轉,方顯靈氣。
動水設計可追溯到我國古代的“曲水流觴”風俗,最初用以招魂,鎮鬼,驅散病疫。后經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以“流觴曲水”賦詩取飲,揮就《蘭亭序》而得名,成為日后眾人造景生意的仿效手法。他們或是堆砌巨石斷崖,引水傾瀉而下,造瀑布景,給人以生動跳躍的美感;或以涓涓細流,任水自由地流淌于汀步、卵石之間;或是通過借景的方式,將住宅小區外的湖景、江景盡收眼底;或是設計人造噴泉等人工水景,讓水在寧靜、柔美與歡愉、激動之間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心情。
2. 綠化
眾所周知綠化具有調節光、溫度、濕度,改善氣候,美化環境,消除身心疲憊,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尤其是在當前綠色住宅、生態住宅呼聲日益高漲,住宅小區的綠化設計,更應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在綠化系統中形成開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娛樂設施,使休閑運動交流等人性化空間與設施融合在景觀中,營造有利于發展人際的公共空間。通過與周圍環境的色彩、質感等的對比突出園林小品以及鋪裝、坐凳處的特定空間,起到點景的作用。同時充分考慮綠化的系統性、生物發展的多樣性、以植物造景為主題,達到平面上的系統性、空間上的層次性、時間上的相關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
在植物的選擇上應注重配置組合,倡導以鄉土植物為主,還可適當選取用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盡量選用葉面積系數大,釋放有益離子強的植物 ,構成人工生態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銀杏林、槐樹林等;有益消除疲勞的香花植物群落月季灌叢、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樹叢、合歡叢林等;有益招引鳥類的鳥語林植物群落海棠林、松柏林等。
植物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體現出主題化的景觀原則:從主題上體現出園林景觀中系列植物主題及時分、氣象系統所顯現的“時景美”,從而為整個園區營造幽雅、宜人、舒適的組團景觀。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科學搭配,創造“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要盡量避免人工之態的顯現,雖由人作,宛若天開。要合理應用植物圍合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組團綠地選用不同的空間圍合。如街道,人行道兩邊,可用封閉性空間,與外界的嘈雜聲,灰塵等相隔離,鬧中取靜,形成一個寧靜和諧的休憩場所,要特別強調人性化設計,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運用透視變形幾何視錯覺原理進行植物造景,充分考慮樹木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通過里外錯落的種植,及對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應用,使林緣線(樹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線)、林冠線(樹冠與天空交接的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韻律,形成景觀的韻律美。提倡“林蔭型”立體化模式,利用墻壁種植攀緣植物,弱化建筑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使這部分空間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從而提高生態效應。
3. 環境設施
環境設施設計是環境的進一步細化設計,是一個具有多項功能的綜合服務系統,它為滿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動,調節人、環境、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個系統中,包含有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內容。
硬件設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基礎設施,包含五個系統:信息交流系統(如小區示意圖、公共標識、留言板、閱報欄、街頭鐘等)、交通安全系統(照明燈具、交通信號、停車場、消防栓等),休閑娛樂系統(飲水裝置、公共廁所、垃圾箱、健身設施、游樂設施、景觀小品等),商品服務系統(售貨亭、自動售貨機、銀行自動存取點等),無障礙系統(建筑、交通、通訊系統中供殘疾人或行動不便者使用的有關設施或工具)。軟件設施主要是指為了使硬件設施能夠協調工作,為社區居民更好的服務而與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如安全防范系統(閉路電視監控,可視對講、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統(遠程抄收與管理、公共設備監控、緊急廣播、背景音樂等),信息網絡系統(電話與閉路電視、寬帶數據網及寬帶光纖接入網等)。
任何環境設施都是個別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安全、舒適、識別、和諧、文化是住宅環境設施的共性。但由于環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術、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環境設施的設計更應體現多樣化的個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間氣候的差異性也會影響環境設施的設計。
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炎熱、多雨,環境設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親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慮到一年中很長時間的灰白背景,設施不宜采用淺色,而應該多采用色彩較鮮艷的玻璃鋼材質;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燥少雨,但陽光充足,這為環境設施充分利用太陽能創造了條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使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自然資源。在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資源,比如竹子一類的傳統材料運用到現代環境設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嶺南、西南地區充足的水資源,各地不同的風力、地熱等自然資源都可以成為設計師合理利用,成為環境設施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特征。
指示系統要統一于視覺識別,每一個規劃的小區都有自己的識別標志,盡管指示系統有區別性,但在表現形式上應具有廣泛的統一性,載體之間應用材料與造型的統一性、載體顏色與企業VI的一致性;產品尺度上的呼應性。設計中還應考慮景觀設計的風格理念,分析設計中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筑對指示系統的影響,在統一的設計風格中尋求變化,產生獨具魅力的文化個性。
在公共座椅的設計上,應考慮以方便使用者長久停留的舒適型座椅為主,同時兼顧老人、小孩的需求,設計適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類型。座椅的設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應面向視線好,人的活動區域,同時兼顧光線、風向等因素,也可與其它設施如花壇,水池等結合進行整體設計(見圖8)。在座椅的造型設計上,住宅區的座椅應有別于一般公共場所的座椅,應體現出住宅區的生活氣息。(見圖9),琴鍵式的鋼質座椅潛移默化地表達出住宅區濃郁的文化氛圍,(見圖10),臥地式的花崗巖石凳,簡潔之余透露出隨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車存放架在設計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達到景觀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島式(對放式)、靠墻式等車輛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間,規范車輛的停放。不銹鋼材質的彈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澆鑄工藝,線條流暢,結實耐用。分段式的設計可供不同場地的需求酌情增減,有別于一般公共場所工藝粗糙易生銹的鋼筋焊接架。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存放架的設計除了考慮自行車的存放外,電動自行車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們引起重視的(見圖11)。
垃圾箱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應著力體現人文特色,通過細微的差異性設計來提升小區的獨特品味,要考慮與社區整體風格相一致,從中找出那些諸如形態、色彩、文化等隱含著的因素,運用到設施的設計中去。諸如,作為產品形態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與表征,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色彩的愛忌是不同的。就我國而言:東北地區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對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區偏好色彩濃艷、強烈,體現西北人豪邁而純樸的民風;東南沿海地區偏好色彩淡雅、別致。在設計垃圾箱時,我們完全可以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區人們對色彩的愛惡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來體現各地區住宅設施的個性特點,而不是如今這般全國到處一個樣,南方、北方一個步調的現象。在材質的運用上,應盡量運用當地較為常用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標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復合材料的使用;玻璃、熒光漆、PVC特殊材料的運用;實木、竹子、藤的運用。設計中還要考慮維護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達到方便人們丟棄廢物,提高資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煙蒂與可燃廢棄物的分別收納,可回收物與不可回收物的分別收納等,在布局上,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箱設置在一塊兒,避免間隔一定距離間斷投放的現象,并應盡可能設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與分類投放廢棄物品的自覺性,以達到真正保護環境的功能(見圖12)。
觀賞設施作為美化環境,營造環境氛圍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觀的主體。觀賞水體、雕塑小品等可以調節人們的視野,陶冶人們的性情,體現時代主題,反映當代生活,使小區充滿藝術氣息,尤其是當前各種以生活化題材為主題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現更為提升住宅景觀質量,營造景園意境,反映當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例如用彩色玻璃鋼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銅為材質,地域民情故事或當地人生活情景為題材的情景雕塑,用廢棄制成的以環保為題材的小型主題雕塑等來反映居民區的精神風貌,創造民俗、現代、富有個性的小區環境(見圖13)。
總之,住宅景觀設計作為一門綜合設計藝術與其它設計一樣,要不斷創新,切忌在不同的環境中作出相同的設計。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風格的空間藝術,以自然為主線,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生活環境,不斷將自然環境與人工設計巧妙地融合為一體,使身居其中的人們獲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轉自:《風景園林》
參考書目:
1、《景觀藝術設計》劉蔓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廣場設計》鄭宏編著中國林業出版社
3、《現代建筑環境小品設計精選》高祥生、丁金華、郁建忠編著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植物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體現出主題化的景觀原則:從主題上體現出園林景觀中系列植物主題及時分、氣象系統所顯現的“時景美”,從而為整個園區營造幽雅、宜人、舒適的組團景觀。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科學搭配,創造“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要盡量避免人工之態的顯現,雖由人作,宛若天開。要合理應用植物圍合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組團綠地選用不同的空間圍合。如街道,人行道兩邊,可用封閉性空間,與外界的嘈雜聲,灰塵等相隔離,鬧中取靜,形成一個寧靜和諧的休憩場所,要特別強調人性化設計,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善于運用透視變形幾何視錯覺原理進行植物造景,充分考慮樹木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通過里外錯落的種植,及對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應用,使林緣線(樹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線)、林冠線(樹冠與天空交接的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韻律,形成景觀的韻律美。提倡“林蔭型”立體化模式,利用墻壁種植攀緣植物,弱化建筑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使這部分空間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從而提高生態效應。
3. 環境設施
環境設施設計是環境的進一步細化設計,是一個具有多項功能的綜合服務系統,它為滿足人的生活需求,方便人的行動,調節人、環境、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個系統中,包含有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內容。
硬件設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基礎設施,包含五個系統:信息交流系統(如小區示意圖、公共標識、留言板、閱報欄、街頭鐘等)、交通安全系統(照明燈具、交通信號、停車場、消防栓等),休閑娛樂系統(飲水裝置、公共廁所、垃圾箱、健身設施、游樂設施、景觀小品等),商品服務系統(售貨亭、自動售貨機、銀行自動存取點等),無障礙系統(建筑、交通、通訊系統中供殘疾人或行動不便者使用的有關設施或工具)。軟件設施主要是指為了使硬件設施能夠協調工作,為社區居民更好的服務而與之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如安全防范系統(閉路電視監控,可視對講、出入口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統(遠程抄收與管理、公共設備監控、緊急廣播、背景音樂等),信息網絡系統(電話與閉路電視、寬帶數據網及寬帶光纖接入網等)。
任何環境設施都是個別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安全、舒適、識別、和諧、文化是住宅環境設施的共性。但由于環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術、材料等因素的不同,環境設施的設計更應體現多樣化的個性,例如,不同地域之間氣候的差異性也會影響環境設施的設計。
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炎熱、多雨,環境設施在造型上不宜采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加親切感,另外北方常年下雪,考慮到一年中很長時間的灰白背景,設施不宜采用淺色,而應該多采用色彩較鮮艷的玻璃鋼材質;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燥少雨,但陽光充足,這為環境設施充分利用太陽能創造了條件。此外,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使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自然資源。在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地方資源,比如竹子一類的傳統材料運用到現代環境設施中,而不是一味只追求材料的科技含量。又如,江南、嶺南、西南地區充足的水資源,各地不同的風力、地熱等自然資源都可以成為設計師合理利用,成為環境設施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特征。
指示系統要統一于視覺識別,每一個規劃的小區都有自己的識別標志,盡管指示系統有區別性,但在表現形式上應具有廣泛的統一性,載體之間應用材料與造型的統一性、載體顏色與企業VI的一致性;產品尺度上的呼應性。設計中還應考慮景觀設計的風格理念,分析設計中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筑對指示系統的影響,在統一的設計風格中尋求變化,產生獨具魅力的文化個性。
在公共座椅的設計上,應考慮以方便使用者長久停留的舒適型座椅為主,同時兼顧老人、小孩的需求,設計適宜不同人群休息使用的座椅類型。座椅的設置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一般應面向視線好,人的活動區域,同時兼顧光線、風向等因素,也可與其它設施如花壇,水池等結合進行整體設計(見圖8)。在座椅的造型設計上,住宅區的座椅應有別于一般公共場所的座椅,應體現出住宅區的生活氣息。(見圖9),琴鍵式的鋼質座椅潛移默化地表達出住宅區濃郁的文化氛圍,(見圖10),臥地式的花崗巖石凳,簡潔之余透露出隨意便捷的生活理念。
自行車存放架在設計上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性達到景觀化效果,充分利用向心式、島式(對放式)、靠墻式等車輛存放形式合理利用空間,規范車輛的停放。不銹鋼材質的彈簧式存放架采用一次性澆鑄工藝,線條流暢,結實耐用。分段式的設計可供不同場地的需求酌情增減,有別于一般公共場所工藝粗糙易生銹的鋼筋焊接架。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存放架的設計除了考慮自行車的存放外,電動自行車的存放在尺寸上的要求也是值得我們引起重視的(見圖11)。
垃圾箱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應著力體現人文特色,通過細微的差異性設計來提升小區的獨特品味,要考慮與社區整體風格相一致,從中找出那些諸如形態、色彩、文化等隱含著的因素,運用到設施的設計中去。諸如,作為產品形態很重要一部分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與表征,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色彩的愛忌是不同的。就我國而言:東北地區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對比大的色彩;西北地區偏好色彩濃艷、強烈,體現西北人豪邁而純樸的民風;東南沿海地區偏好色彩淡雅、別致。在設計垃圾箱時,我們完全可以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尊重不同地區人們對色彩的愛惡特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利用色彩來體現各地區住宅設施的個性特點,而不是如今這般全國到處一個樣,南方、北方一個步調的現象。在材質的運用上,應盡量運用當地較為常用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如非標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復合材料的使用;玻璃、熒光漆、PVC特殊材料的運用;實木、竹子、藤的運用。設計中還要考慮維護使用的方便易行,提高人的可操作性,在功能上達到方便人們丟棄廢物,提高資源回收率的作用,如煙蒂與可燃廢棄物的分別收納,可回收物與不可回收物的分別收納等,在布局上,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箱設置在一塊兒,避免間隔一定距離間斷投放的現象,并應盡可能設置在公共座椅的附近,提高人的可接近性與分類投放廢棄物品的自覺性,以達到真正保護環境的功能(見圖12)。
觀賞設施作為美化環境,營造環境氛圍的主要手段更易于形成住宅景觀的主體。觀賞水體、雕塑小品等可以調節人們的視野,陶冶人們的性情,體現時代主題,反映當代生活,使小區充滿藝術氣息,尤其是當前各種以生活化題材為主題的抽象、具象雕塑的出現更為提升住宅景觀質量,營造景園意境,反映當代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例如用彩色玻璃鋼制成的小型抽象雕塑;以銅為材質,地域民情故事或當地人生活情景為題材的情景雕塑,用廢棄制成的以環保為題材的小型主題雕塑等來反映居民區的精神風貌,創造民俗、現代、富有個性的小區環境(見圖13)。
總之,住宅景觀設計作為一門綜合設計藝術與其它設計一樣,要不斷創新,切忌在不同的環境中作出相同的設計。
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風格的空間藝術,以自然為主線,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生活環境,不斷將自然環境與人工設計巧妙地融合為一體,使身居其中的人們獲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轉自:《風景園林》
參考書目:
中圖分類號:TV1 文獻標識碼:A
本文對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作了分析,闡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特點、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制定科學的城市水土保持規劃,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監測預報系統,完善城市水資源的管理和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的綜合利用,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的對策和建議。
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
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結果。城市化是農村變城市,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過程。我國在未來的30年,城市化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大量的農用地轉為非農用地,這樣便引發了城市水土流失問題,也給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可以想象,城市化的過程就是新城不斷涌現,城區不斷擴大和各類基礎設施加速建設的過程。
在城市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城市水土流失。一是城市建設損毀已有水土保持設施。城市多建在水土資源豐富,水土保持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在城區不斷擴大的同時,伴隨著城市周圍生態屏障的減小和原有水土保持設施的消失。二是棄土棄渣,加劇土壤侵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土石方開挖、回填,大量棄土棄渣,在防護不當的情況下,極易造成土壤的強烈侵蝕,加劇水土流失。三是人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盲目無序開發,監督不力,加劇了城市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點
一般水土流失是在自然力(水力、重力、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城市水土流失是由人為活動造成的,具有其突出的特點:
2.1 流失原因特殊,土壤侵蝕劇烈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人為活動擾動地表、破壞植被、大量棄土棄渣造成的水土流失強度大、歷時短、具有突發性和季節性的特點。
2.2 危害嚴重,損失巨大
城市是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財富集中,基礎設施較好,環境比價高。因此,一旦發生水土流失,產生的危害也就更為嚴重。
2.3 涉及面廣,治理難度大
城市建設涉及各行各業各類項目,水土流失策源地點多面廣,水土流失防治投入多,難度大,責任難以落實。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城因水豐土沃而興,城隨水枯土脊而滅。水土資源的流失和破壞給城市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3.1 破壞生態環境
在各類開發建設過程中,硬化地表,破壞地形、地貌、植被等水土保持設施,使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喪失。地表的硬化或覆蓋,使降雨不能下滲,土壤滲流系數減小,地表徑流系數增大,使得地下水源的涵養和補給受到阻礙,地表徑流匯流時間縮短,強度增大。在產生強地表徑流的同時,加劇對地表土壤的侵蝕。其結果是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3.2 淤塞河床、溝道,影響城市防洪,破壞基礎設施
開發建設活動產生大量的松散堆積物,極易形成水土流失,淤積城市蓄排水利工程,降低城市水利工程效益和城市防洪能力,影響城市生態環境安全。深圳市在90年代初大規模的開發建設過程中,由于忽視了水土保持,曾一度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危害。
3.3 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影響城市氣候變化
城市開發建設和人類活動,使城市原有地貌被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取代,增加了地表徑流和地面的熱輻射;城市中的工廠、機動車輛、家電等不僅造成大氣污染,而且釋放出廢熱氣,使得城市氣溫明顯增高。
4 城市水土保持的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措施可分為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根據解決的對象和內容不同,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措施布設層面不同。根據近年來的城市水土保持治理經驗,歸納出如下的治理措施。
4.1 制定城市水土保持規劃、加強管理和監督
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要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及現狀,以指導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逐步實施,避免走先破壞后治理恢復的老路。在城市的總體規劃布局中,要充分考慮規劃范圍內的水、土資源的承載能力,以不影響和破壞區域范圍內的水、土資源平衡為限。城市水土保持規劃要注意搞好幾方面的結合:一是同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相結合;二是同城市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三是同建設生態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旅游、觀光、休閑相結合;四是同發展城市、城郊經濟相結合。
4.2 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預報系統
水土流失監測預報模型是定量化開展監測、評價水土流失環境危害和水土保持設施防治效益的核心。近年來隨著地球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監測工具和監測手段得到進一步改善。在監測領域,最為急迫的需要之一就是發展我國自己的侵蝕監測預報模型(包括區域監測模型、城市水土流失監測模型)。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將成為近年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發展的框架。監測信息管理技術、觀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廣,將與該項建設密切結合,進一步推動我國水土保持監測業務的開展,更好地支持國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規劃、治理與監督工作,服務于各種公益性需求。
4.3 完善排水系統,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在開發區內按照城市建設排水標準,興建排水管網,使洪水能暢通排至外部河道,排水口匯人外部河道前還需設置沉沙池,減輕泥沙對外部河網的淤積,雨污管網分開。對于缺水城市,可以通過下水道將大部分降水收集起來再利用。工業與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再次利用,通過城市生態系統真正實現水循環利用,使生態系統水分基本達到平衡狀態,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水土保持問題。
4.4 妥善處理、綜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廢棄物
首先,通過合理規劃和環保宣傳等手段,減少生產建設及市民生活過程中廢棄物和垃圾的排放量;其次是廢棄物的再利用,通過對廢棄物的轉化,以達到"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的目的。最后,將城市廢棄物的處理與近郊水土保持工作結合起來。例如在近郊選擇適宜的洼地和溝道,經過處理后填充廢棄物,既妥善處理了廢棄物的堆放問題,又解決了破碎地表易受侵蝕的問題。
4.5 加大植樹種草工作,增加城市綠地面積
對城市棄渣堆積區、貧瘠廢棄地,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為主要目的。栽植適應能力較強、能固氮、根系發達、易成活的樹種或草種;對于短期內無法上馬工程建設備用地,應采取臨時性綠化措施;對城市空閑地、地、工程開發恢復地要及時植樹種草,提高城市植被覆蓋,確保城市足夠的公共綠地和生態用地,同時對城市住宅、庭院、墻面、屋頂及建筑物進行綠化美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結語
建設園林式、花園式的現代化城市,是現代城市發展的要求,必須要用全新的理念、思路價值取向來全方位的規劃設計城市生態環境和整體形象,從行業管理的角度,提高個行業的水土保持職責,提高水土保持執法機構的地位,為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保障。
(一)普遍聯系的觀點
整個世界系統是由人類社會和狹義的自然這兩個要素所組成的,從這一點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人類重新認識和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不是主仆關系,也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更不是宰割與被宰割的關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和伙伴的關系。唯有和諧共生、共存共榮,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馬克思從唯物主義自然觀出發,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曾說過“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也就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進一步認為,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沒有自然界,沒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造”。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約,必須依賴自然界才能生存和發展,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若自然界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將受到威脅。從這一點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保護自然,就是延續生命。
(二)發展的觀點
1.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正是體現了發展的過程性:人與自然的發展正是經歷了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發展到和諧發展,從不充分和諧發展,到比較充分和諧發展,最后到高度和諧發展,簡言之,人與自然的發展呈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態勢;2.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整體。與人有關的和諧發展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等層面。因此,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僅要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要調整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3.發展必須是和諧發展。一方面,發展是動態平衡中的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發展,既要有速度,更要堅持好字優先,注重質量和效益。
(三)對立統一的觀點。對立統一的觀點,即矛盾的觀點,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它要求人類掌握從對立中把握統一,從統一中把握對立的辯證思維方法,一分為二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推動事物順利發展。
和諧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是矛盾同一性原理的體現。但和諧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絕對同一。和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只有在矛盾雙方處于平衡、協調與合作的情況下,事物才展現出和諧狀態。事物是多樣性的統一,和諧的本質就在于協調事物內部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發展的狀態。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是在不斷斗爭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的。
(四)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統一的觀點
1.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不能為所欲為,在實踐的基礎上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得益彰。整個自然界在其發展過程中,是有其客觀規律的。因此,人類若要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否則,將破壞生態系統平衡,引起生態危機,遭受自然的報復;2.人類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充分鼓勵人的合理需要、正當利益,限制甚至制裁人的不合理需要,非正當利益,實現人的需要、利益與自然保護的動態平衡,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簡言之,唯有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把尊重自然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共存共榮。
(五)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起重要作用
自然環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質前提。自然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唯物史觀認為,自然環境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前提,是經常起作用的必要條件;2.提供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來源;3.影響和制約生產部門的分布和發展方向;4.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速度。總之,它能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既然自然環境在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人類就要重視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要全面系統地再認識自然;要合理、綜合、節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防止和控制環境污染,有效防范生態危機,樹立生態文明觀,促使人、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一)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現行生育政策,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使人口保持在我國現有的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同時,我們更應該注重人口素質的提高。在公民中廣泛地開展環境教育,增強公民的環境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的倫理觀,使每一位公民將保護環境作為道義上的責任來承擔。在國民教育內容之中應注入熱愛自然、改善生態、合理利用資源等觀念,加強環保宣傳的力度,使可持續發展觀深入人心,塑造出適應可持續發展觀要求的人類道德意識。要使人們明白:人的生存與發展以自然為永恒基礎;人的一切行為必須限制在自然的承受能力之內;人在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同時必須維護自然;人必須為后代負責;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循生態學原理。
(二)節約保護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節約資源,依法保護和合理使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特別要重視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因為水是生命之源。當前,我國政府倡導節能優先戰略,提倡通過科學技術的運用,大力開發可替代性、清潔的能源,如核能、風能、生物能和太陽能,并適應終端能源需求的變化趨勢,實現能源結構的轉變。同時,為了節約資源,要加快技術進步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采取有利于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統一起來,減少和避免資源浪費。
(三)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轉變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指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首要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保障。既不能因為追求經濟增長而污染環境,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因強調環境保護而限制發展,延緩我國現代化進程,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為了代替傳統落后的發展模式,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要把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起來,把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在現階段,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此外,經濟的發展帶來科技的進步,我們支持和鼓勵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發,通過先進科學技術來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依靠科技創新創造性地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問題。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9)03-0035-05
生態哲學認為,自然界只是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人類在人與自然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應該對規避自然災害、保護自然環境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在當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特殊時期,要努力防止出現歸罪于大自然的社會心理,積極引導人們重視認識自然規律,密切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預防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共同發展。
一、生態哲學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自然和人的關系中,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人是主動者,而自然是對象;或者說,人是最終目的,自然是工具。人的主體地位以及人與自然的主客體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目的和手段的關系上,人是目的,自然是手段
目的與手段是一對古老的哲學范疇,認為,人是宇宙中惟一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事物,是主體作用和客體價值的統一體。相對于物,人是目的本身;相對于人自身、他人和社會,人是目的與手段的具體的、歷史的和有機的統一。生態哲學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相對于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人更重要、更根本,人是目的,物是手段;人首先作為一個“類”同自然物、動物相區別;人作為萬物之靈,處在中心和優先的位置,扮演主體的角色。強調人是目的,意味著不能把人當作物或僅僅當作手段來利用,而要尊重人之為人的尊嚴,滿足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同時,引導人們從單純追求物欲的滿足轉向追求自身發展。[1]
2.以人為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反映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對象性關系
從哲學價值論的層面看,人是勞動的產物,是自己所建構起來的價值世界的中心,是認識和實踐的主體,而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是認識和實踐的客體對象。作為社會存在物,人的本質就是對自然界的改造。自從人類產生后,無論是認識活動還是實踐活動,無論是涉及自然環境還是拓展到自然環境以外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都是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人類總是根據自己特有的視角、方式和需要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認識范圍和實踐范圍是以人類為中心向四周不斷延伸的。人之所以能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就像馬克思所說,是因為人具有意識和自我意識,是一種能動的存在物。人類通過生產實踐改造自然物,使自然物加以社會歷史的范疇,變成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成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
3.從價值關系來看,人和社會是主體,自然界處于客體地位
生態哲學認為,在主客體的價值關系中,主體的人是價值的中心,是能動的主導方面,作為客體的自然界處于被改造的從屬地位,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客體,是人改造、利用的對象。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是人為了不至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地交互作用的人的身體。其次,自然界是人類思維和意識的反映對象,是人類精神活動的寄托物,是自然科學和意識的對象,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再次,人是自然價值的主體,并且這種價值主體的目標是全人類的整體利益,這是由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所決定的。不論是從個人、群體、地區、國家、民族以及全世界乃至整個人類,都有不同層次的利益鏈條與自然相連結。復次,人與自然的勞動實踐關系論說明了,在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上,社會為主體,自然為客體。人化自然日益成為人類生存的直接基礎,社會化大生產使自然力從屬于生產過程,成為社會勞動因素,自然界日益成為人類學的自然界。同時,自然與社會相互影響,自然史和人類史彼此相互制約,但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對人和自然的關系發揮著主導作用。最后,既肯定人的價值主體地位,也承認自然的價值。人類優于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其他,不在于人類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在于人類是評價價值的主體。所謂自然價值是相對于人類而言的,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自然價值的源泉。
4.人的主體地位并非意味著人類在自然面前可以為所欲為
為了實現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目的,人類社會必須尊重自然界對于人類社會的先在基礎地位,遵循和利用自然規律。第一,自然界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唯物辯證的自然生態發展規律。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形式有自身獨特的、至今人類還沒有完全認識、更無法進行改造的矛盾,也包含合作,這是工業社會中人征服自然力引起自然對人的報復所得出的必然結論;第二,人類社會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個子系統,要通過勞動生產實現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和能量轉換,因此,必須受制于自然的物質循環和能力轉換關系,必須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進行社會生產,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三,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克服短視的掠奪自然行為、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和諧發展是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5.良好的自然環境是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自然環境同社會環境一樣,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良好的自然環境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發揮著十分巨大的價值功能。人除了正常的社會需求外,還有強烈的生態需求,這是人作為生命有機體的必備需求。良好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人的成長進步,有利于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發揮,同時,它也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的和諧。人的生態需求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良好的自然環境正是滿足人類這一需求的重要途徑。它為人們審美提供了客觀的對象,給人營造了美的氛圍,同時,也凈化著人們的心靈世界,從而使人們在價值觀、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等一系列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革,進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6.人的能動性決定了人是自然整體價值的保護者
馬克思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這樣的闡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167-168。這表明,在人與自然的對象性關系中,人既是能動者又是受動者。人作為能動者,是惟一的單方面的溝通者,通過實踐來改造自然和認識自然;而人作為受動者,其實踐和認識活動是受自然規律和歷史條件制約的。人類不能為了單純滿足自身利益而凌駕于整個自然之上,完全不顧生態平衡去改造自然,以損害自然環境為巨大代價換取短暫的經濟增長,盲目而過度地劫掠自然。因此,人類的主體性不僅包含人作為認識、實踐的主體對客觀的主動、主導、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體對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對其活動結果正負效應的自省、自責和責任。所以,人類要善待自然,因為這同樣是善待人類自身,而毀壞自然就是自我毀滅。人不但是自然整體價值的開發者、受益者,更應該是自然整體價值的保護者。
二、樹立深刻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思想意識
面對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人類的認識還遠遠不夠。人類需要深刻反思在利用改造自然過程中的有恃無恐、任意作為,需要反思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過程中不尊重和侵害大自然的觀念和行為,深化認識自然規律,努力適應自然規律。
第一,盡管有工業社會強大生產力的支撐,人定勝天仍遠未實現,人類要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根據生態哲學中人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同時能動的人類也受自然的制約和限制的論斷,可以判定,“人定勝天”只具有相對意義。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充分證明了自然界對于人類的基礎作用和規律性約束。“在人類的物質生活,以及人類的歷史和人類意識的進步史中,自然界對于人類來說始終是一個能動的伙伴。由人類自身所推動的自然界的變化,反過來會決定人類歷史發展的可能性及其界限。森林的持續性、土壤形成的周期、特定種類人口的增長模式以及氣候的變化,都是自然界之‘弱規律性’,或者說自然界的無規律性、相對性和絕對自主性的明顯例子。”[3]而且不論生產力有多么發達,生產方式多么先進,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有多高,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受自然客觀規律約束的基本關系都是存在的。當前,人類社會的工業文明仍然無法掩蓋自然對于人的第一位關系,也沒有改變自然對人的存在和發展的支撐或制約作用,卻反證了自然資源和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不可或缺。人類永遠生活在大自然的母體中,人與自然應該是統一協調的關系,而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統治與被統治的對立關系,人類一時一刻都不能脫離自然界而獨立生存,更不必說可持續發展。對于自然界,人類最明智的選擇是保持適度的敬畏之心。我們必須糾正妄圖征服自然的反人性心理,樹立與自然界同存在、同發展的理念,深入認識自然,主動適應自然,自覺與自然界和諧。
第二,盡管自然科學發展迅速,但自然規律奧妙無窮,人類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謙虛之意。盡管人的思維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無限和有限的統一,自然科學具有發展的無限性,但自然界具有按照自身規律、以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方式而辯證發展的特點,仍使得人類在認識和利用自然方面任重道遠。自然界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不是凝固的,而是發展的;不是暫時的,而是歷史的;不是被動的,而是能動的,這是我們對自然界應有的正確意象。當代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人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卻只是滄海中之一粟。我們對于自然界的科學認識,僅僅是致千里中的跬步,還有無數的規律需要進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尤其在天文、地理、地質、生命科學等方面,還有很多未知領域。面對大自然博大精深的規律系統,人類需要保持謙虛態度,需要進一步深化通過科學發展認識自然的共識,要充分挖掘利用自然科學在促進人與自然共同發展方面的價值。
第三,盡管自然界是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源泉,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足夠的回報,人類對大自然要有感恩之心。根據自然觀,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是自然界分化的產物,人的形成是從猿到人的轉變、人類逐步從自然界分化出來的過程;人的肉體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的思維和意識歸根到底是自然界的產物――人腦的產物;在理論領域,自然存在作為自然科學和藝術的對象,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和精神食糧;在實踐中,自然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另一方面,勞動加上自然界是一切社會財富的源泉。表現為: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前提,自然是人勞動生產的第一個客觀條件,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勞動過程的要素基礎,自然的生產力――自然條件影響勞動生產力。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人類應該承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價值和貢獻。
但是,在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人的主體地位和眼光的短視性與局限性,人的需要、欲望、主體地位、發展條件得到過分的強調和尊崇,人的能動性得到過于張揚的展示,而大自然沒有得到人類應有的尊重,卻受到人類社會的統治和侵害;自然界的規律、客觀性、發展需要沒有得到人類應有的補償和反饋,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生態文明并未能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而同步,相反,卻愈加萎縮。到頭來,當自然系統承受不了人類發展的重負的時候,又會把惡果反饋給人類自己。忽視生態文明發展的人類社會文明的成就,最終卻成為人類發展的桎梏。
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大自然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永遠是人類的母親。面對大自然的養育之恩,人類應該永遠保持感恩之心,而不應像淘氣的孩子那樣對母親任意索取而不思回報。
三、堅持自然倫理和環境價值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自然災害給我們的生存發展造成了極大危害,是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和諧音符,也是人與自然的非常態關系,人與自然之間占據主導地位的應是和諧相處。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掌握著人與自然相處的主動權,要自覺促進人與自然的共榮。
首先,從自然倫理角度看,人與自然的主客體關系,不能僅僅表現為單純的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而要表現出人與自然的長期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物質嚴重匱乏,自然條件極端惡劣,人類對大自然非常敬畏,認為自然現象的背后有神靈在支配。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它們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因而,這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4]到了近代社會,以蒸汽機為標志的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理”不僅使自然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人類從中取利,而且使機械聯結為互相連貫的系統,不停地為人類社會的需要而運轉。在短短的時間內,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工業產品,使人類的財富倏忽之間增加了許多倍。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成就使得人類凌駕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走向了對抗和分離。在這種對抗和分離下,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面臨著枯竭的趨勢,自然生態平衡嚴重破壞,地球越來越不適宜人類生存。人的異化導致大自然異化,反過來,又深化了人的異化。
總結人與自然的關系史,我們發現,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著眼長遠,才能實現穩定有序和諧的發展。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提出要“學會更加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反對“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5]。人類要深刻反思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忽視,拋棄傳統工業社會那種人類與自然對立斗爭的哲學,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主體和客體統一的關系,充分預料到以人為中心發展道路的風險性,矯正強勢人類中心主義觀點導致的粗放型發展道路的做法,借鑒弱勢人類中心主義的合理觀點,警惕與大自然漸行漸遠的人類發展趨勢,在實現社會發展的同時,尊重大自然的存在理由,增強人與自然的友誼。
其次,從自然價值角度看,要克服忽視自然資源與環境價值、日漸疏遠自然的傾向,樹立自然環境價值觀,保持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強調勞動對于人類形成、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根本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自然界在人類社會生產中無法替代的基礎作用――“上衣、麻布等等使用價值,簡言之,種種商品體,自然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種不同的有用勞動的總和除外,總還剩有―種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質基礎。人在生產中只像自然本身那樣發揮作用,就是說,只能改變物質的形態。不僅如此,他在這種改變形態的勞動中還要經常依靠自然力的幫助。因此,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說,勞動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6]但是從近代以來,“大生產――應用機器的大規模協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風、水、蒸汽、電大規模地從屬于直接的生產過程,使自然力變成社會勞動的因素”[7]。從此,人化自然代替真正自然成為人類最親密的生存發展伙伴。對此,馬克思指出:“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2]128-129但是,人類在利用改造自然、通過勞動把自然物質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社會物質財富的過程中,過分強調了人的能力和人的需要作用,而忽視了自然資源和環境在社會生產中的價值。由于科學發展與生產技術進步,人類掌握了大量自然物種的再生產規律,甚至能夠改變物種的基因,從而越來越能夠擺脫自然環境約束,通過模擬自然環境進行人工生產,比如大量的人工種植、人工養殖、良種培育、轉基因食品,等等。由此,造成了人類不依賴自然而通過人化自然實現自身生活需要的滿足,也造成了越來越脫離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時尚,這就阻隔了人與真實自然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不論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選擇,還是從人類進化和發展的層面上看,人類都有與大自然漸行漸遠的趨勢,這是極為短視和危險的。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達,人類都離不開環境在物質和資源方面的賜予。在安然享用自然提供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人類應該還自然一個公道,給予大自然的付出以價值確認和應有的尊重。
最后,從社會發展模式看,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努力規避自然風險。大工業生產的道路,只著眼于社會生產系統內通過勞動把自然資源轉換成為人類所需物品的效率,而沒有考慮到自然界自身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關系。而且,大工業社會生產的硬性切入使得自然界這個循環系統被阻斷,導致了日益嚴重的自然環境危機。這種忽視自然界系統循環發展規律的生產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續的。人類要自覺調整這種發展方向,就需要承認自然資源和環境在社會生產中的價值和地位作用,調整社會生產運行方式,對于自然界的物質付出給予物質形態和能量轉化上的補償,也就是,排放給自然界能夠吸收接納的合格的人類廢棄物。
從我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基本的國情特點看,一方面,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艱巨任務,并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國人口、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們不可能再走傳統的工業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為此,就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的客觀性,遵循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能量轉換和平衡的基本原則,把關于社會生產兩大部類之間價值實現的規律擴展到人與自然界的循環中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人類社會生產與自然界循環再生之間的協調,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樹立自然理念和生態意識,樹立整體、系統和聯系的觀念,建構新的自然資源觀,形成新的生態價值意識、生態憂患意識和人與生態共存意識,深刻認識自然資源存量的有限性、分布的地域性、結構的有機性和利用的非逆性等特點,樹立新型的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努力建設生態文明。同時,要高度重視處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在重大生產建設的戰略部署中,重視預測和分析大自然的影響,借鑒世界各國建立先進的自然災害預警和防范制度,努力建立規避自然風險的實現機制,在尊重大自然規律的框架之下實現人類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翠華.人是目的與手段的有機統一[J].教學與研究,2007(8).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生態學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35.
這種和諧的發展便便科學的發展,科學的發展觀.
因為首先和諧是指系統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間配合得勻稱和得當。一個生態系統,尤論是在全球、地區,還是局部區域,都是復雜的牛物群落與所處的環境(包括水、大
氣、土、巖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對穩定又有自組織功能的一個系統,水是其中最活躍、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潤澤萬物的同時,水又以其自身的豐枯規律、動力特性,影響著整個自然界的演進和變化。生態系統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對水的量變和質變十分敏感。興水利、除水害,人類社會在與水的相依相伴中,在與水的抗爭中,得到了繁衍和發展。在治水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成為人類持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任務。
所謂治水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指以人為本,堅持人與自然關系的平衡與協調。在整個流域生態系統的框架下,處理好人類活動與水利水害的關系,合理地趨利避害,正確對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降低水污染等人為災害,在將水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時,盡可能降低人類活動對水體循環的干擾,減少人對水的侵害;處理好人類取用水與自然界其他用水的關系,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控制在能夠保持水體基本功能、水資源可以持續利用的狀態,使水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能夠為整個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反映出價值取向的變化。由“以人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統治自然的價值理念,轉變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同進步。在治水中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了思維方式的變化。由孤立的、單目標的思維模式,轉變為系統的、全面的、辯證的思維模式,由以往的經濟增長為唯一目標,轉變為經濟增長與生態系統保護相協調,統籌考慮各種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滿足人類需要的同時,約束人類自身的行為,兼顧自然界的和諧與穩定。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從思路、對策、措施,到規劃、設計、管理,都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新。
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的必由之路,是人類總結經驗教訓后的必然選擇
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漫長歷史中,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較小,人與自然保持著相對和諧的狀態。在哲學上,強調“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的相通、相類和統一的觀點。莊子認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與天本來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論”,把“天命”奉為萬物的主宰,要人們“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張“自然無為”,認為人在自然和社會面前是無能為力的。這種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觀點,造成了中國古代一種人與自然親近和諧的關系。在對待洪水方面,“擇丘陵而處之”“順水所向,遷城邑以避之”進行避洪,“疏九河”進行分洪,在大河兩旁留出足夠空間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寬緩而不迫”進行行蓄洪,這些都足這種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資源開發上,先秦時期,強調“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不樹者無槨”,對于保護植被、植樹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急劇增加,人類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后,人類改造自然、影響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定勝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強,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肆無忌憚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同時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個無底的垃圾箱,毫無顧忌地向其中排放廢水、廢渣、廢氣。近幾十年來,我國“改天換地”行動空前,為了負載過多的人口,爭取更多的空間,生產足夠的糧食,人們侵占河灘,圍湖造田,毀林(草)開荒;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用水需求,人們建起一個又—個蓄引提工程,可以讓黃河斷流,讓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層疏干,利用每一滴水;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污水、廢水不經處理,隨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類可以通過改變自然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但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人類統治自然界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對我國水資源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轉變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成為治水實踐的必然選擇。當然,這種選擇不是遙遠過去的簡單重復和回歸,而是全面的發展和升華,是基于對治水規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在治水中把堅持尊重自然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緊密結合起來,走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運轉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人類取水、用水、排水,水進入了人類社會需要遵循社會規律。只有在治水實踐中不斷發現規律、認識規律,并遵循規律、利用規律,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1.在整個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的框架下,統籌考慮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
流域是水資源的載體,任何河流、湖泊等水體都與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關。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須有健康的流域生態系統作為基礎和支撐。治水實踐
不能就水論水,要從整個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的框架下,考慮水資源問題的解決。
流域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既包括湖泊、河流、濕地等水生態系統,也包括森林、草地、農田等陸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主要是指對流域內的水、土地、濕地、植被等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態系統退化的各種干擾,實現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流域內植被、濕地等保護和修復,對于緩解洪澇、干旱災害,減輕土壤流失和水污染問題將發揮一定作用。從水文學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綿一樣,當降雨發生時,可以吸納一定數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漸釋放出來,流人河流或滲入地下含水層。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土壤涵養水源的能力減弱,雨水匯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對于我國降雨在時間上分布極不均勻的現實而言,這無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將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蝕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庫的淤積,加重了洪災,也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造成不利影響。濕地具有類似的作用,在雨季涵養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濕地面積,河流的洪峰就會減少近4%。同時,植被、沼澤和其他形式的濕地,可以自然地過濾水流中的污染物和過量養料,阻滯沉淀物,提高水體的抗污染能力。
近幾年,在植被恢復中,強調利用自然規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結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許多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實踐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蓋度可大于0.6。對于大規模的退耕還林(草)、封山禁牧、退牧還草等生態修復工程,雖然可以從大的區域范圍內考慮其經濟效益問題,但是必須從長計議,解決好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問題,建立良性發展機制。通過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設一定數量的高標準農田,解決農民吃糧和發展問題;通過發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區水利”,解決休牧、禁牧后的牧業發展問題;通過發展小水電代燃料、太陽能、沼氣、薪炭林,解決農村能源問題,使大面積植被恢復可以持續進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長江中下游等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退田還水(江、湖),保護濕地和水域,使入水爭地問題的解決有了良好開端。但是,我國畢竟是人口大國,土地資源寶貴,需要做好水體、濕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利用。利用好水體、濕地,需要統籌考慮水土資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種植水生經濟作物、水產養殖、發展旅游農、業和濕地牛態旅游等,形成洪水經濟和濕地產業,使人與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幾年來,我國加強了涵養水源工程建設,對地下水超采區進行回灌、補給利保護,對生態脆弱區的牛態系統調水進行修復,對干旱濕地進行補水等,這些有益的嘗試和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澇災害不可避免,洪災損失可以減輕,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國江河下游約有100萬km2的沖積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濫、泥沙淤積的產物,也是我國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由于土地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許多地區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經成為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我國業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產力布局,不可能、也沒有辦法作大的調整和變化。洪水泛濫、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當今社會所無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種讓河流不加約束、任意流淌、回歸自然狀態的思路是不現實的,也絕不是人與自然和諧的表現。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標準達到了規劃設定的標準,仍有發生超標準洪水的可能性,況且我國江河的防洪標準還很低。因此,必須抓緊水土保持、水庫、堤防、蓄滯洪區、調度體系等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將防洪安全標準提高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程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區,要建立有利于減輕洪災損失的生活模式、經濟模式和水土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在與洪水的抗爭中,學會人與水共享空間,減輕洪災損失。此外,研究洪水規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沖刷和造床功能來減少淤積,治理河流,如黃河的調水調沙試驗;加強水庫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資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變害為利的探索。
3.干旱問題不可根治,缺水問題可以緩解,建立合理協調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資源的有限性和豐枯變化,十旱問題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國干旱、半干旱等生態系統卜分脆弱的地區以及半濕潤地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充分考慮流域內生態系統的用水需求,統籌考慮生活、生產、牛態和環境的用水需求,維系基本的生態系統平衡。
要緩解干旱導致的缺水問題,必須采取綜合對策,需要從人、經濟、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來構建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體系,從開源、節流、保護的齊抓共管來構建水資源的供需平衡體系,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來構建降低旱災損失的保障體系。我國年用水量已經占到全國年可更新水資源量的20%左右,但是流域間很不平衡,許多地方還存在開發利用的潛力。適當建設雨水集蓄工程、調水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壓力和水資源區域不平衡的問題。同時,擴大對非傳統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質水、海水等的開發利用規模和范圍,將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適應當地水資源條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是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舉措。此外,必須進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設,通過制訂和實施防旱規劃、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旱情監控、信息研究與旱情預報、旱災救助、公眾教育等措施,提高整個社會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問題是人類發展過程中
對水體的侵害,應該也能夠得到解決如果說洪水、干旱還有部分天災的因素,水污染則純粹是人禍。水體的嚴重污染不僅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給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損失,也影響了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同,我國在低發展階段和較短的時期內遭遇了嚴重的水污染問題。美國和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著手進行污染防治時,人均gdp要高出我國現在水平的10多倍,我國面臨著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和
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的雙重壓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復業已受到污染的水體,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做出長期、艱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確責任,嚴格執法,改變目前“以交納排污費或超標排污費”來換取“合法”排污權的做法,杜絕行政管理機關的不作為和排污企業的不作為。二是增加水體的環境承載能力。通過科學合理地進行河湖疏浚,減輕內源污染;加強水庫、閘壩的科學調度,保持水體的適當流動,達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體的自凈能力;探索大面積修復污染水體的技術可行性。三是加大對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一把化肥催綠一片莊稼,一瓶農藥保證糧棉豐收。但是,過量化肥、農藥的使用,導致了土壤酸化、板結,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體嚴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積極推行綠色農業,推行綠色的耕種方式。
5.辯證地看待人類治水活動的利與弊,樹立全面、長遠、辯證的觀念
治水活動的出發點無疑是為人類造福,但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系、不同的目標、不同的時間,對人類治水活動利弊得失的評判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隨著認識水平逐步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追求目標的變化,對治水活動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目前,對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經提高到不僅要對人類有利,而且要對生態有利,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近幾年,我國在堤防建設中,進行了生態保護、環境美化等方面的實踐,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對河道護砌、重視河流與岸上的聯系、尊重河流的多樣性等等,積累了一定經驗。在國外,一些激進的環保主義者,要求拆除大壩、讓河流回歸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當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鍵是遵循自然規律,尊重和慎重處理人與整個流域的關系。對于水資源問題,從流域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層
面上,從陸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復雜動態系統和諧發展上,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應該說,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利益應該也必
須得到必要的保護和滿足,但是,從長遠看,保護了整個自然界、保護了生態系統,歸根到底還是保護了人類自身。
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必須對傳統的人與自然關系重新進行深的思考。因為,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僅是人類生存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前提命題。我們以往接受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觀念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論斷——人定勝天。人對生產力的共識——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就是一個證明。但是,人類的社會實踐告訴我們,這樣的共識并不是我們人類的最佳理念。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以往人與自然關系及其主導下的思維和行為重新作一審視。那么,人與自然關系究竟如何定位,我們應從人類和各國的歷史和實踐中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