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6:54: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文化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9-0064-02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公司因財務預算作假而導致破產的報道屢見報端,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引發了社會公眾對會計信息的不信任。有調查顯示,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幾乎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真現象,絕大多數會計人員都認為會計誠信缺失具有很大危害性,給企業、社會帶來危害的同時,也給影響了會計行業和會計人員的發展 [1]。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除了受到一定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外,還受到會計活動工作本身的影響。盡管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歸結到外部環境或者是會計工作內部環境的爭論尚未停休,但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在產生過程中始終受到會計文化的作用。當會計文化影響下的會計工作者的非理對企業、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程度日漸增加時,會計活動環境問題也就成為導致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講,會計文化與非理性會計工作行為之間具有內在的關聯性。面對會計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會計理論者和工作者開始反思并意識到:長期以來會計文化建設過多重視企業經濟效益,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所忽視;要實現會計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四維一體為價值目標的會計生態文化。
一、會計生態文化的概念內涵
作為會計工作實踐活動衍生的文化現象,會計文化是一個內容豐富、層次鮮明、結構有序和功能健全的有機整體。與文化的概念相類似,會計生態文化也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幾乎涉及到會計工作活動的所有領域。廣義的會計生態文化是指立足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持續演進,兼顧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旨在實現企業、社會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會計工作實踐活動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狹義的會計生態文化是指生態意識指導下的會計工作理念、價值觀、精神風貌和會計制度等精神財富。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文化發展的較高形態,它與會計文化存在緊密的關聯性,但又是一種有別于會計文化的新型文化,這種差別不僅體現在會計生態文化的本質內涵方面,更體現在會計生態文化的結構層次方面。
根據會計文化的結構模式,結合會計生態文化的內涵,可以將會計生態文化劃分成會計精神文化、會計制度文化和會計物質文化。(1)會計精神文化。主要指包括會計目標、會計經營理念、會計管理觀念、會計創新意識、會計工作風貌和價值觀,是會計生態文化擯棄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改變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相對立的發展觀,樹立了整體、和諧、文明的生態觀,并且將會計工作目標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轉變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協調統一;由促進企業發展轉變為企業、社會、自然環境和人的協調發展。(2)會計制度文化。主要指會計制度、管理章程、服務守則等,是會計生態文化改變了會計制度中不利于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容、部分,科學制定現實可行、公正合理的制度,約束會計活動對社會、自然環境的不利行為。(3)會計物質文化。主要指會計工作環境、經營業務等,是會計生態文化改變了原有會計活動中浪費人財物資源的工作方式,對會計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實行生態化組織、生態化管理和生態化控制,促進會計活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協同發展 [2]。
二、會計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征
會計生態文化是一種文化價值形態,它直貼并關切會計活動的整個過程,是對會計活動本質的解讀和闡釋,開啟著企業與社會、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可能性,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供著有力支撐。除具有會計文化的一般特征,會計生態文化還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征:
(1)形成過程的長期性。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文化的新的發展形態,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的典型形態。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活動長期適應內外環境變化,并與外部環境不斷進行物質交換、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過程逐漸形成的。企業發展、社會環境變更和其他文化形態演替總是對會計生態文化產生影響,不斷塑造和改變著會計生態文化的內部結構和功能機制。(2)生命形態的動變性。作為會計文化發展的歷史產物,會計生態文化對其所依存的外部環境具有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主要表現在會計生態文化通過內部結構調整、功能機理優化和運作機制優化來不斷適應和滿足環境變化要求,也可以通過適當改變外部環境條件、有效變更資源取向,使得外部環境朝向有利于會計實踐工作開展的方向演變。(3)結構關系的平衡性。從系統論角度看,會計生態文化是一個由彼此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構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并表現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與其他系統一樣,會計生態文化也具有自校穩態平衡機制,當外部作用力和影響力超過會計生態文化平衡機制的承載力時,會計生態文化的內部結構關系就會發生轉變,從一種穩態轉向另一種穩態,甚至會出現瓦解、衰退的情況。為了實現內部結構關系的平衡穩定,會計生態文化要充分挖掘內部構成要素潛能,及時調整要素之間組配關系,增強內部結構的穩定性,實現與外部環境正常的物能流轉。(4)功能機理的持久性。在會計生態文化內部,構成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會計生態文化的特定結構,這種結構關系的外在表現體現為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作用。一般而言,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機理具有相對獨立性,固然不排除會計生態文化內部構成要素之間妨害和沖突的影響,但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機理一旦形成并趨于穩定,就會對外部環境和會計工作內部環境產生影響。隨著會計生態文化的發展演進,其功能機理就會形成自身的歷史專長和特色優勢,這種專長和優勢往往能夠給會計工作、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帶來持久的正向作用。
三、會計生態文化的基本功能
首先,有利于營造會計工作的良好氛圍。作為會計文化的構成部分,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實踐發展語境中的特殊形態;作為體現會計活動與企業、社會之間交織互動過程的特殊形式,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活動要素實現充分連接和有效溝通的橋梁紐帶。會計生態文化的價值語境意義在于它構造了一種多維立體化的關系模式,改善了會計活動構成要素之間關系,強化了會計功能機制各層面之間關系,推動了會計活動與外部環境的深層次互動與協同發展,營造了一個由會計精神文化驅動、會計制度文化約束、會計物質文化保障的能動場。由會計生態文化所創造的影響效應,將會計活動更大程度、更大范圍地置身于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緊密相關的生態環境系統中,進而突破了若干個會計活動構成要素溝通互動的時空邊界與組織邊界,在實現企業內部的發展價值、經濟價值和效益目標的同時,也不斷擴大會計活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會計生態文化不僅僅是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在其表象的背后還蘊涵著豐富深刻的價值意義。
其次,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水平。作為生成和發展于會計活動過程的文化形態,會計生態文化能夠增強會計活動的方向性、規范性、有序性和創新性,進而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和水平。在方向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有助于會計工作者充分了解和系統把握會計實踐活動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影響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制定、實施和評價,對會計工作的環境、結構和功能的各層面及相互間關系進行規范性的協調;在規范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依據會計實踐活動指向的本質要求和特征表現,通過構建相關的精神層文化、制度層文化和物質層文化,對會計實踐活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進行引導、控制與規范;在有序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在明確會計實踐活動發展指向,了解會計工作制度規范的基礎上,借助多層面的管理方式和多樣化的管理手段,對會計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矛盾和突發性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與合理有序的管理;在創新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通過營造有利的創新氛圍,促進會計工作過程內外知識的生產、積累、創新、應用和擴散,加強會計工作過程內外信息的傳播、交流和擴充,提高會計工作的先進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會計活動的方向性、規范性、有序性和創新性的不斷增強,一方面吸引更多主體參與會計活動,幫助會計工作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促進與會計活動相關的知識信息的互動溝通與有效轉移,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和水平。
最后,有利于增強會計工作的適應能力。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會計主體在資源因子、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選擇等方面的慣例的合理確定,會計主體的慣例充當著會計活動的記憶載體,通過復制、學習等方式進行“遺傳”,推動會計工作不斷發展和演化。也正是由于會計主體的慣例,使得會計活動對外部環境的能動適應性會相對持久地固化在某一個范圍、層次和水平,當這種固化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極有可能產生足夠的“剛性”,進而弱化會計活動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影響會計工作的持續發展,加之會計活動過程充滿了復雜性和多變性,尤其當外部環境變動致使會計工作系統處于不穩定或邊緣的臨界狀態時,會計工作的發展軌跡便會出現分岔,極有可能走向退化。可見,適應能力下降就成為會計活動過程無可規避的生理現象。為了防止會計工作適應能力下降問題的出現及其負向影響,會計主體需要相機做出優化策略,依靠會計生態文化各結構層面及相互配合,不斷保持和增強會計工作的適應能力。應當說,企業競爭優勢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的構建與保持大都是從企業內外環境系統中,通過改變企業內部結構功能各層面之間相互聯結的關系方式或企業與外部環境關系優化而來的。
Abstract:Ecotourismissignificantforwetlandpark.Thepaperdiscussestheconceptsofwetlandparkandecotourism,andexpatiat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andsummarizesfivefeatures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whichareprotection,participation,profession,educationandresponsibility.Besides,thepaperputsforwardsevengeneralprincipl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wetlandpark.
Keywords:wetlandpark;wetlandculture;ecotourism;longtermbenefit;sustainabledevelopment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非傳統旅游模式,生態旅游把生態保護置于旅游開發的首要位置,強調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因此,在濕地公園中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保護和利用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之一。
一、濕地公園與生態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濕地與濕地公園
“濕地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1]這是一個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接收的濕地定義。目前對于濕地公園的定義還沒有定論。在我國,有眾多學者及相關行業部門對濕地公園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筆者綜觀各類濕地公園定義,認為濕地公園概念的界定應滿足如下三個標準:
(1)濕地景觀在公園中發揮主體性生態作用。濕地公園最根本的屬性在于它的濕地特征,不論這種濕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濕地公園首先是自然的公園,其中的濕地應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其濕地特征典型、自然風景優美、美學價值較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效益良好。
(2)以濕地保護為前提。濕地資源的保存與保護是濕地公園設立的首要宗旨,其內容主要為通過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觀賞游憩、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等功能。旅游觀光是濕地公園作為公園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濕地公園的旅游更強調其生態旅游的特色。濕地公園也是作為以環境保護為主要科普教育內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過對濕地的了解,加深了保護自然的意識。另外,濕地公園也是科研人員研究濕地自然過程、探索濕地奧秘的重要場所。
(二)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的定義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內涵界定依然模糊,眾說紛紜。有的學者統計,國際上與生態旅游相關的概念有140多種,國內學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種,但至今還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2]盧小麗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架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筆者認為這8個標準規則對生態旅游概念的描述較為全面,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3]二、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內涵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是以濕地為資源基礎,對濕地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等進行了解、觀察、欣賞和學習的旅游活動,是具有強烈濕地生態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類型,這種旅游活動不改變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而且還可以促進濕地公園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使當地社區民眾受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宗旨是:在保護濕地的自然、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提供給生態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并帶動濕地公園所在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體現的是人類與濕地自然環境的伙伴關系,兩者應協調發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既要尋求適宜的經濟效益,更要在保護濕地資源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其生態、社會和美學價值。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上的,其目標是既要使當代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滿足,又要對濕地資源環境進行保護,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機會和權利。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特別關注的是旅游活動的生態合理性。旅游經濟收入并不是衡量其發展的唯一指標,而是從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多項指標綜合評價,從而能夠較好地把生態旅游業的當前效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沿著可持續性的軌道上發展。
三、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特點
(1)保護性。以保護為前提是濕地公園建立的基本標準之一,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保護性包括自然與文化兩個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環境,這里指的自然環境有時并非一定指純自然環境。實際上,完全未被侵擾的濕地純自然環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數的濕地自然環境多多少少總會留有人工的痕跡,從而形成獨特的濕地文化。生態旅游強調對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要求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2)參與性。參與性可以表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從工業化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親自參與到濕地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中,在實際中享受和體驗濕地自然美與文化美;另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也是一種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和政府、社團組織及研究人員廣泛參與的旅游活動。[4]
(3)專業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這種專業性首先表現在技術層面上,比如要求濕地公園旅游設施、旅游項目、旅游路線、旅游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生態保護技術策略,以保護濕地旅游資源和環境;同時,專業性還體現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者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和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游客,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
(4)教育性。環境教育既是濕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態旅游概念的標準規則之一。生態旅游者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能獲得對自然界生態和諧、萬物相依相生的深刻體驗,并進而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讓人們在旅游活動中接受環境教育,提高濕地環境保護意識,將豐富的濕地自然科學知識、環境保護知識與生動的觀賞娛樂活動相結合,增強旅游者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5)負責任性。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對生態旅游定義時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游和觀光行為。國內有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是一種對濕地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5]
四、開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一般性原則
(1)規模控制。濕地公園的游客數量不宜太大,旅行團隊也應是小規模、較分散的。當游客數量過大而超過公園生態系統的忍耐程度,其所帶來的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復時,就會造成環境質量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因此,要解決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必須正確評估濕地公園的環境容量,并以此來嚴格控制游客數量。確定旅游容量是闡述旅游者數量與環境之間適度的量的關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確保濕地公園的資源和環境不受破壞或降低破壞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開放。濕地公園應做到局部開放與管制。根據濕地公園不同地段生態保護狀況的要求,結合人為活動的需求一般可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地帶三個區,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圓形態居多。人類的活動強度和頻率依地帶、緩沖區、核心區而遞減。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開發活動都在生態較不敏感的地帶開展;緩沖區作為地帶和核心區的過渡,其人為活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區一般處于絕對保護狀態,禁止游人進入。
(3)注重濕地生態環境的科學監測。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相當重要,應在濕地公園各個水域結點處建立水質監測點并派專業人員定時監測公園水文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定期報告水質情況,以隨時根據新發生的情況調整濕地的保護措施,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4)保護當地的文化與環境。早期的定義將生態旅游的對象界定為相對未被侵擾的自然區域,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深入,生態旅游的定義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濕地公園一般蘊涵了較高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活動既是一種濕地自然旅游,同時又是一種濕地文化旅游。當地的民俗風情及文化對旅游者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要注重對這些人文資源進行維護,并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相應的文化活動。
(5)旅游行為及管理準則的制定。要特別加強對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并應制定相應的旅游管理規則,明確對游客的活動行為進行規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動是禁止的,哪些活動是準許的,讓公園中的每一個人,包括游客、旅游從業人員都能了解公園生態環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雙贏”策略。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應同當地社區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與社區共建(管)的原則。如果得不到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并脫離當地社區的發展而孤立地發展生態旅游,其持續發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同社區利益需求聯系起來,其旅游產品的開發項目必須和社區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區群眾參與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旅游活動的組織、旅游服務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態旅游活動事務。生態旅游要顧及社區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從旅游中受益。通過生態旅游來增加社區就業機會,改善社區基礎設施,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使其成為開展生態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終實現生態旅游與社區發展的雙贏。[6]
(7)利益的長期性。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應為旅游資源、公園所在社區提供長期利益,短視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過于強調商業性,其結果也和傳統旅游沒有什么兩樣了。[7]生態旅游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手段,生態旅游不僅僅局限于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還能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將自然旅游導向可持續發展,這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理念。
五、結語
相對于傳統旅游,生態旅游的產生是巨大的進步,是當前人類重視環境、保護自然的觀念在旅游行業上的反映。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自然為基礎的,濕地公園作為自然的濕地景觀,符合生態旅游“以自然為基礎”的對象標準。濕地生態保護是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首要目標,這個目標與生態旅游強調“對保護的貢獻”這一標準是一致的。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符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們提供游憩的場所,享受優美的自然景觀”的濕地公園建設宗旨。[7]因此,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公園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確的旅游開發方式。在濕地公園中,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從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把握兩者的平衡的關系,才能真正建設好濕地公園,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區與旅游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祿康.濕地與濕地公約[J].世界林業研究,2001(1):1-7.
[2]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等.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學刊,2007(1):67-71.
[3]盧小麗,武春友,HOLLYDONOHO.生態旅游概念識別及其比較研究:對中外40個生態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學刊,2006(2):56-61.
[4]汪輝.需求:設計的原動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園為例[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95-99.
[5]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方躬勇.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初步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3.
1.自然主義的藝術追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舞蹈是一種記憶的創造。“情感比起感覺,是更深刻更親切的心理活動。離開單純的情感時,我們才算進入想象的領地”。[2]從民族情感走向想象的創造,是舞蹈家情感發展的一個過程。楊麗萍舞蹈精神的主旨和文化內涵,與她的民族記憶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藝術想象不可分。在藝術表達的文化范疇中,首先,她的表述離不開對民族圖騰象征的關懷與崇拜,并通過對圖騰的體現,表述自我的信仰觀,如《雀之靈》。其次,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民間生活為基調,通過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來加強各個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如《云南映像》。再者,是以生命信仰為主題的儀式表述,如《藏謎》。總之,她從自身民族歷史的記憶中出走,卻從來沒有重復過自己的藝術創造。她是一個體現靈性而又具備靈性的藝術家,而靈性的起點與歸屬都是“生態”情結關照之下的“圖騰”、“大地”、“天堂”等文化范疇的表達元素。其創作吻合藝術家在成長過程中對自身民族的認同與理解,并把這種理解附注于藝術實踐。即起于圖騰崇拜,實踐于民間的歡欣,而歸望于對生命的信仰。這讓我們懂得“舞以宣情”始源于“感”,“舞以盡意”終歸于“理”,無論是人理或是天理,都道出了民族民間舞蹈的“天人合一”的本質觀念。從有關云南地區題材的舞蹈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地區的審美情趣、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民族信仰等諸多文化特征,以及地域生態和民俗文化對她的熏陶。楊麗萍曾說過:“我的舞蹈和表演中,我無法擺脫故鄉生活對我的施與與影響;無法不對人的、自然的、鮮活的生命給以責無旁貸的、過多地強調,他們簡直像長著胳膊長腿的生靈一樣纏著我的神經,在細胞里鼓噪。我就是這樣地扭動著、扭動著把她們表現出來。”[3]對自然地域的歸戀使她的作品體現出了高度的藝術理想與人文主義關懷,這種人文關懷是建立在她承認藝術形態的存在與人類的情感的一致性。她深信:藝術史上任何一種范型都不可能永恒不衰,“原生態”這一命題的提出就是以承認范型間的世代更替,并只有以新陳代謝為前提,才會有民間舞蹈藝術的生生不息。
2.浪漫主義的藝術造像
在《雀之靈》中,“食指與拇指輕捏,其余三指分開的孔雀頭,在藝術家楊麗萍高度控制下變換著造型而充滿靈動之氣,其是舞者心中對孔雀的理解”。[6]本文認為“原生態”民間舞蹈不僅有形式意義的存在,也有個人精神取向的延續。“《雀之靈》正是楊麗萍將傣族孔雀舞提升到了一個精神的境界。這是一個高度抽象化的作品,是一個源于生活又極大地高于生活的具有生命意識的舞蹈。楊麗萍的《雀之靈》從作品到表演都是極端地‘楊化’了”。[7]這種個性化的創作驗證了著名學者余秋雨教授提出的觀點:“平庸的藝術家和了不起的藝術家的一個重要的差別就是在于她是不是創建了自己的符號”。[8]從孔雀的手指變異,到孔雀開屏,楊麗萍創造著自己的身體符號,而這種符號的出現又是她對民族文化的一種自我理解與尊重。綜上所述,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發展的原生符號,其創作在尊重民族文化屬性的基礎上,不僅包含著個人成長的感性情結,而且要與時代文化的發展規律相統一。“《云南映象》的成功是一個有著使命感的天才舞蹈家眼中的舞蹈世界。她的儀式理念、審美價值和趨向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同和贊許,因而她是獨特而不可照抄的。”[9]在民間藝術創造的道路上,楊麗萍在把握個人的情感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對當代民間舞蹈發展狀態的理性思考。在面對民族民間舞蹈被都市化的歷史困惑面前,她的創造永遠都在民間舞蹈文化的深處思考,這種思考的歸宿是在民族身體語言在當代被同化處境中,對鄉土文化的重返。從涉及民間風俗到關注民生苦難、從倡導舞蹈文化的高貴到實現民族信仰,她并沒有一意孤行,她引領的是新時代下民族文化困境中的民生吶喊,以及對平民化的生活信仰與默求。
3.現實主義的美學追求
在楊麗萍的概念里,“原生態”舞蹈是動感的,而不是靜止的;是進行時態,而不是過去時。誠然,民族民間舞蹈受自然生態的影響至關重要,但是作為身體動態藝術,具備很強的主觀性與多變性。在楊麗萍的心中,舞蹈沒有靜止的狀態,只有符合民族民間“真、善、美”的行動。以“原生態”的名義把民間舞搬上舞臺,無意中契合了民族民間舞在當代的發展特征,也契合了民族民間舞蹈所要表達的“真、善、美”。舞蹈學者彭松先生認為:“舞蹈家不是哲學家,但是一個舞蹈家如果想創造出出類拔萃的作品,就必須具有時代的高層次的審美理想,對客觀世界的美丑、真善作出自己的評價,作出本質的揭示。”[10]首先,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楊麗萍的舞臺個性化創造成為真、善、美的獨特體現與表達,她在共性中尋找個性,在情感中體現理智,使時代與藝術家的個性趨于合一,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特征,如《雀之靈》就實現了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體現;其次,對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成為楊麗萍心中真、善、美的基礎;她的美學觀念傳達出了自己在本土民族文化演進中對原生態文化的尊重,并加強了各個民族間文化的交流,使創造成為民族文化覺醒的一種方式,如《云南映象》,在引發全民關于傳統文化遺產的思考的同時,增強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再者,對民生信仰心靈默求成了楊麗萍真、善、美的終極指向,如歌舞樂《藏謎》,以民生的信仰實現自我的信仰,在人與神的對話中思考著生命的意義。
一、生態旅游的起源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0億年,有一位學者提出將漫長的數億年地質年代壓縮成百年的設想。在虛擬的地球百年中,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不到1天,大約開始于5分鐘前的工業革命,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個人和社會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人們的旅游意識開始覺醒,旅游類型呈現多樣化,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漸發展為度假、公務、專項旅游等。工業革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城市化發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種種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諾拉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來北京霧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動區域。越來越多的人們逃離城市,選擇去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放松心情。這樣大型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甚至對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響。旅游資源受到破壞,旅游質量下降。在傳統旅游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相馳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Ecotourism)。生態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圍內的響應。但是,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對生態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應商在市場營銷中不斷推出各種生態旅游活動,但多數結果都是“非生態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態旅游呢?
二、 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人們口中的時尚名詞、市場營銷的法寶、投資商的生財利器。而作為生態旅游目的地,多數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家園建設與文化生態保護失去話語權。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從理想的云端跌落下來。生態旅游是一門交叉學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
(一)生態的概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人們常用其修飾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態即指自然生態,也指文化生態。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或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隨著人們旅游需求的出現,旅游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之中,融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旅游可以拉動目的地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就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一種經濟行為。所以對任何一種類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離經濟本質。
(三)中外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生態旅游廣為推崇。經過多年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將生態旅游在中國推向。
國際、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各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資源的保護,這類觀點與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背道而馳;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個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旅游者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這類概念使得生態旅游無異于大眾化旅游,不利于專項研究。有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這類觀點將生態旅游的概念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給旅游者及市場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
生態旅游概念繁雜主要原因就是生態旅游概念標準的多樣性。有國內學者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個指標規則反映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這8個指標分別為:遵循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做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與體驗、文化。
中學班主任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組織班級管理。受固有思維影響,長期以來,班主任自覺地把班級工作定位為“管理”,這種觀念雖然會在短時期之內給班級建設帶來良好的效果,卻存在很大隱患。學校生活中,學生身上有多重禁錮,分數、規章制度、升學壓力都給他們形成壓力,團體意識強加在個人發展的自我意識之上。這使得學生學校生活相對枯燥,個人精神趨于沉寂。這種狀況與自然界的“生態失衡”非常相似,而生態失衡突出特點就是生態系統中某一方面的內容被過分夸大。在學校文化生態環境中,管束被過分擴大,這不利于學校教育的展開,更不利于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濡染的進行。因此,班主任工作中,應該高度重視班級文化生態的建設。
一、班級文化生態的含義
生態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著重強調生物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班級文化生態中,強調的是班級文化建設中的諸種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關系之間的聯系。班級文化,是中學學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文化現象。包括班級風氣、班級環境、班級制度建設、各類班級活動、班級內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顯性的內容是班級環境和學生的精神面貌,隱性的則是班級的制度建設和班級風氣的形成。
體現在班級文化生態上看,班級作為一個集體,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文化概念,即所謂的班風建設,這個文化概念,可以提煉為一個詞、一個目標或者一種風氣,有了核心文化概念,一個群體才開始向一個集體變化,而集體中所有人對這個文化概念有認同感,班級成員之間,才會形成一種積極兩性的內部文化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會內化為一個集體的內在精神氣質。因為中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集體必然是一個學習、成長型的集體,優秀、穩定的核心價值觀必然帶來學生對外在環境的高度敏感,形成顯性文化生態和隱性文化生態的高度融合、互相促進。
二、班級文化生態“生態失衡”的原因
首先,必然是班級核心文化概念的缺失。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被當作企業的靈魂,同理,班級文化生態中,如果不把班級核心文化建設當作核心來考慮,必然導致班級成員之間對班級認同度不高,在集體生活中無法良好處理班級與個人的關系,直接導致班級文化生態的破壞。
其次,班級核心文化的失衡,直接作用于班級文化的隱性成分,這個部分恰好在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當班級環境中,無法形成良好、有自律的價值導向,學生的思維和喜好直接跟隨外界社會風氣的變動而浮動時,浮躁的社會風氣會迅速破壞班級文化環境。學生之間的各種不良情緒,如攀比、追求物質、實用、功利,會成為班級文化氛圍的主流,這種狀況,將使班主任對班級建設無從下手。
第三,班主任的管理停留在老的經驗中,過度重視成績,忽略對個人成長的關注,忽略教育啟發人的功用。如果說,社會風氣帶來的功利氣息,可以通過一定的小環境文化氣氛的建設得到消弭,但集體內高度重視分數的班級文化氛圍,一定是對個人潛能發展的忽視和對學生靜態評價的缺失,這種直接面向成績與排名的班級環境,講直接帶來班級文化生態環境的失衡。
三、策略性建設班級文化生態平衡
文明的形成必然是內在精神的外化。但文化生態的形成,尤其是在以三年為一界次的中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等待內在精神養成并外化是不實際的,因此,班級文化生態的建設,必須從外在的生態環境開始整治。
(一)班級的外在生態環境,作為一種環境的約束力量。班級外在生態環境,包括班級的環境衛生清潔和教室的內飾布置。環境對人的外在約束力,不斷被驗證,一個整潔、干凈、緊湊、和諧的外在環境,會讓學生不自覺地養成熱愛生活、珍惜班級環境、具有班級榮譽感的內在氣質,對品德養成和個性的發展有積極影響。
(二)班級內在文化生態的養成,是對集體中個人關系的重新整合。外在環境的整理,最終要服務于個人的情緒養成,以及班級環境中人與人的關系處理。
一、生態博物館的起源及界定
法國既是文化遺產大國,也是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它有著完善的文化遺產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它的許多經驗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均產生過重要影響。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就起源于法國的文化遺產保護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走出戰爭的陰影并走入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時期,而經濟繁榮的背后卻是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除此之外,人們對物質的過度追求以及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舒m、便捷的生活環境,使得人們逐漸遺忘甚至遺棄了優秀傳統文化。而在新時代,傳統博物館的弊病逐漸顯現,例如運行機制僵化、與時代特征不符、脫離大眾生活等。這一系列原因促使了生態博物館這一新理念和新思維的出現。在法國,20世紀70年代,隨著人民的民族傳統文化保護意識與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一種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其所在的自然生態資源進行統一保護的新型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逐漸興起。1971年,法國人弗朗索瓦?于貝爾和喬治?亨利?里維埃提出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他們在向法國環境部介紹博物館發展新方向時首次提出此概念,表達了人、文化、自然環境必須緊密結合的新思維。他們認為博物館應改變傳統的展示方式,由集中走向分散,由都市走向民間,并提出了“博物館去中心化”的概念。可以說,生態博物館是在后工業化社會隨著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回歸自然呼聲的高漲而出現的。
1981年法國政府頒布了生態博物館的官方定義:“生態博物館是一個文化機構,這個機構以一種永久的,在一塊特定的土地上,伴隨著人們的參與,保證研究、保護和陳列的功能,強調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整體,以展示其有代表性的某個領域及繼承下來的生活方式。”各國在引進生態博物館理念時,都會與自己國家的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概念。
其實,生態博物館的概念發展至今是一直在不斷變化的。生態博物館最初的出現可能是為了保護工業革命時期的文化遺產并加以利用,以求人、文化和生態的統一。但是,現在的生態博物館各加類型多樣。例如,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有一家自然生態博物館,博物館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將館內分為熱帶雨林、極地、加拿大落葉林、圣羅倫斯河等四個自然生態區,每一展示區的氣候都是模擬實際的氣候,并且館內有豐富的動植物種群、海洋館,是集休閑、旅游、觀光和教育意義于一體的生態博物館。這種自然生態博物館不但豐富了博物館的展示形態,也為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總的來說,我認為對生態博物館概念的界定應該是從其本質意義上出發,簡單來說就是求得人文和生態的共同可持續發展。其唯一確定的一點是其“生態”的涵義既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強調的是保護文化遺址的原真性與完整性。
二、生態博物館的中國化
生態博物館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隨著當代中國環境意識的覺醒開始興起的。從1986年開始,《中國博物館》雜志比較集中地介紹了一批與國際生態博物館運動有關的論文和資料。之后,這一新的理念開始在中國傳播。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把國際生態博物館的思想引入實踐。1995年初,在中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海先生的倡議和推動下,貴州省文化廳成立專門的課題組,開始在貴州省建立生態博物館的前期工作,最后決定把一支以長牛角頭飾為象征的苗族分布區――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梭嘎苗族彝族回族鄉確定為“中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的建立地。1997年10月23日,中國博物館學會與挪威開發合作署在北京簽署協議,正式啟動中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建設計劃并于1998年10月31日正式開館,并對外開放。這也是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隨后我國又陸續建立了堂安侗寨生態博物館、錦屏隆里生態博物館、花溪鎮山生態博物館等。迄今為止我國已先后在貴州、廣西、內蒙古等地建成生態博物館。隨著生態博物館理念的豐富,我國生態博物館逐漸多樣化。例如,浙江省的安吉生態博物館包括“十二專題館”和多個“村落文化展示館”,涉及范圍廣,對覆蓋范圍內的農村文化展示更是全面,這也是我國生態博物館在東部發達地區發展模式的探索。此外,福州三坊七巷博物館在2011年也成為我國第一家社區博物館,城市里坊制度、民清建筑特色、近代中國名人、閩都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中國近代史。
生態博物館在我國的發展狀況使得許多人很容易混淆生態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生態村。事實上,生態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生態村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首先是二者的產生背景不同。生態博物館產生于西方發達國家,是為了展示和保存其引起為傲的工業革命時代的產物,而民族文化生態村產生于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為了發展當地落后的經濟而建。其次,二者性質不完全相同。生態博物館雖然不同于傳統博物館的建設理念,但是仍屬于博物館的范疇,而民族文化生態村雖然會把博物館作為建設重點,但卻不是整體博物館的規劃,更多的是致力于民族文化保護和新型農村建設。此外,二者的功能也不同。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必須遵循博物館的運作范式,必須把建筑、藏品、研究、展示、教育等作為其必不可少的功能,而民族文化生態村可以因地制宜,對文化遺產可以進行利用、保護和創造。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為保護其文化多樣性,紛紛建立了生態博物館和民族文化村,對于二者是否有著某種聯系,學者們看法不一。陳淑b認為生態博物館和文化生態保護區在中國的實踐,可謂是同一語境下的各自表述,其核心理念、保護原則及目標都是相同的。尹紹亭等以貴州、廣西的生態博物館和云南的民族文化村為例,討論了二者之間的異同點,認為二者在背景、社會文化經濟基礎、倡導者、性質、功能要素和建設方式上存在著差異。
事實上,生態博物館理念引入中國后,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改變。我認為,在我國,首先建立的生態博物館大多在偏遠、落后、交通不發達地區,再加上地區濃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建筑特征,大興土木建設西方理論意義上的那種生態博物館并不能很好地保證當地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的保存,所以,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大多是依附當地的人文和建筑,盡可能保證原生態樣貌而建立的,這就使得我國的生態博物館更多的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區域化展示和保護。再加上博物館管理經費的需要、發展經濟的需要、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就不得不與生態旅游相結合,這就使得我國一部分生態博物館最后逐漸變成了民族文化生態村。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原因,一些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博物館也開始顯現,特別是在東部發達地區,例如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我國正積極尋求一種發達地區的生態博物館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顧軍.法國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理論與實踐[J].江西社會科學,2005(03):136-138.
[2]黎森.生態博物館理論及其在中國的發展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216-217.
[3]海.國際生態博物館運動述略及中國的實踐[J].中國博物館,2001(02):6-7.
[4]甘代軍,李銀兵.生態博物館中國化的兩種模式及其啟示[J].貴州民族研究,2009(03):42-43.
[5]尹紹亭,烏尼爾.生態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生態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5):32-34.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12)03—0021—06
Abstract:Th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is a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mass sports based on the idea of ecological sp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ecological sports, the exceptionally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tradi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ffor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se resource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the principal of “being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the principal of all—peopl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So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esource creatively and do well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circle.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作為21世紀人類的普遍性和全球性吁求,構建一個和諧的生態世界雖然原本針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匱乏等人類生存困境而發,但其解決思路內蘊著一種重新看待和處理人類與自然、自我與他人之關系的哲學視野,因而在實質上提供了一種
收稿日期:2011—09—06
基金項目: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山東省大眾生態體育的分析與開發研究”(2008RKA210)子課題。
作者簡介:孫波(1972— ),女,山東威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體軍部,浙江 杭州 310014
Dept.of Military Sports,Zhiji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4,China
重新認識世界的方式。在此事關人類未來生存與根本命運的文化視野中,作為社會構成重要子系統的體育,也必然會以生態哲學理念為導引,展開對自身開展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基本問題的反思。生態體育概念的提出以及據此展開的研究便是這一反思的結果之一,其根本目的則是探尋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發揮體育在構建人類精神家園方面的價值功能,通過體育參與和諧世界的構建。本項研究即依據生態體育理念及相關理論,清理并分析山東自然、文化資源與生態體育的相關性及其開發利用的可能性,以此探索生態體育開展的基本原則與可能路徑,同時也期望為“和諧山東”的建設提供體育學的思考。
1 生態體育與大眾生態體育
1.1 如何理解生態體育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 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可見,旅游地學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 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 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 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 財貿經濟,1998,(8).
[4] 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 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 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可見,旅游地學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財貿經濟,1998,(8).
[4]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關鍵詞:自然 文化 歷史唯物主義 生態學
一、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前提:自然的批判性存在
1、生態學認為,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首要前提是肯定并“復興”經典哲學中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法思想,實現自然概念由二元對立向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轉變,自然的存在在邏輯上是以人與自然的關系性存在為前提的,自然是社會的自然,社會是自然的社會。
生態學者充分肯定經典哲學中關于自然概念的辯證思想,并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理論之中重新闡釋并加以提升,突出自然概念的辯證屬性。
佩珀認為必須從馬克思辯證看待自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思想出發,來構建自己的理論。指出“在馬克思那里的自然概念,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經濟物品的原料,也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物品的固有價值的發源地,更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一個瀕臨滅絕的生態系統,馬克思的自然的概念把自然設想為是一種社會范疇,盡管自然具有‘客觀性’,但它被自身的某一個組成部分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了,即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成人類社會。”也就是說自然具有雙重屬性,即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萊易斯則在《自然的控制》一書中充分肯定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思想。這些論述充分表達了在自己的理論建構中對自然概念辯證屬性的肯定。“
2、自然概念是如何獲得文化、價值屬性的呢?成為批判性存在呢?
生態學認為,的各流派在這復雜時代面前已經失去應有的解釋力度,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自然辯證法與歷史辯證法的疏離;在研究對象上,存在自然與社會研究領域的分野,致使歷史唯物主義局囿于狹窄封閉的社會領域,自然處于被漠視或懸置的狀態;在研究維度上表現為自然與價值維度單面缺失。基于上述問題,生態學認為應當重建生態學的研究范式。
福斯特認為唯物主義有三種學說,即實踐唯物主義、本體論唯物主義和認識論唯物主義,前者突出的是社會歷史辯證法,反映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關注的是人的異化問題;后兩者突出的是自然存在的獨立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的是自然的異化問題。生態學馬克思義應當是三者的有機統一,于是從中分別抽取價值屬性和自然屬性,加以改造,提升出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所謂的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是指以價值作為評判人與自然的尺度,自然被賦予文化和歷史性特征,成為可批判的對象。
自然成為批判性的存在之后,又將自然的雙重屬性,即自然的獨立性和文化性返回到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各領域,關注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維度。使自然之維與價值之維成為貫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交織而共生的邏輯主線。這樣,生態學社會主義就完成并實現了研究范式和研究對象上的構建與超越,自然作為批判性存在就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中獲得核心地位。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二、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展開與歸宿:指認、改造與批判
以批判的自然存在為前提、以生態學價值批判為方法、以自然與價值雙重屬性為維度,生態學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指認和改造,同時對資本社會制度展開內涵制度批判和價值批判的生態批判,以此構建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存在“理論空場”,在基本范疇上存在理論缺陷,不能適應新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式,因此對當代的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環境問題缺少足夠的解釋力度和理論支撐。究其根本在于自然與文化維度在自然和社會領域的單面缺失。生態學哲學家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造。
1、改造歷史唯物主義原有的基本范疇,賦予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勞動以自然與價值的雙重意義。
生態學認為,以往的哲學家只關注物質生產活動的技術層面,沒有注意物質生產活動還受文化價值因素的支配。他們過多地從自然與文化的對立而不是統一來分析社會的生產和生活。認為物質生產和生活的本質屬性在自然: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在文化。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對立等同于自然與文化的對立。這是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這種觀點將造成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忽視乃至割裂了自然之于社會文化的嵌入性關系,在自然之中發現不了文化批判的意義;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文化內容的客觀性屬性。在社會之中忽視文化的自然屬性,即文化內容的客觀性。文化既有主觀意義,又有客觀內容。一定的社會文化系統、價值規范等都是特定的客觀的歷史性存在,一定時期的物質生產和生活都受特定的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從而使人類的歷史具有自然化特征。
2、拓展歷史唯物主義新的研究視域,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建立以使用價值、消費為主線的歷史唯物主義新的范疇體系,突出消費、使用價值等物質要素的批判意義。
者對于資本主義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生產領域注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商品價值的意義兩個方面,致使這種分析的路徑止步于社會意識層面而被懸置,難以深入到物質生產與生活之中,無法回應當代人類歷史出現的新動向。這與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階段性有關。當時資本主義異化并沒有擴展到消費領域,隨著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邏輯展開,生態學抓住生產危機導致消費危機最終導致生態危機的邏輯根本,將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從生產領域擴展到消費領域、從社會層面深入到物質層面,從對商品價值的分析轉向對使用價值的批判。為此,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體系已經跟不上分析的需要,為了彌補其范疇的不足,生態學哲學家圍繞消費和使用價值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豐富和更新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內容和結構。確立新的范疇體系,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是生態學關于自然的辯證思想在歷史唯物主義領域里的繼續和與其研究對象、范式保持邏輯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消費危機、生產危機作為一種表象,終極原因在于自然是有限的、生成的、價值的存在。對于自然的批判最終必將發展到對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自然和文化這一二重性對于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維度。
最后,用生態學理論對資本主義展開生態批判,構建和諧發展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