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6:40: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療專業基礎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 對象
調查對象為上海市閔行區全部10家營利性綜合性醫療機構,共106名醫護人員,其中醫生61名,護理人員45名。
1.2 方法
自行設計的問卷分為護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5個科別。問卷內容涉及法律知識、基礎知識、專業知識3大類。法律知識為與醫護人員執業行為密切相關的最基本的衛生法律知識;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病歷書寫、健康教育、臨床基礎知識。調查當日,隨機抽查當班醫生和護士。醫生問卷內容以歷年醫師資格考試題目為題庫,由區衛生局臨床方面的質控專家從中選擇最基本、最常見的題目,課題組按照法律知識、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各占1/3的比例組成問卷;護士問卷從閔行區2006年護士”三基考試”題庫中隨機抽取,審核確定后組成問卷。
1.3 統計分析
當場核對試卷填寫的完整性,根據標準答案打分。將每人的分值錄入Excel軟件,并進行相應的百分制轉換,然后進行求和、平均分等計算。
2 結果
2.1 總體得分
我們將醫護人員的基礎知識、法律知識以及專業知識合稱為執業相關知識。調查結果顯示,營利性綜合性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執業相關知識整體得分普遍較低,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很不理想。內科、外科、婦科、兒科4個專業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故判定為不及格。其中,婦科醫生的平均得分最低,僅為51.88分。醫生中,最低得分僅為25.00分(表1)。被調查的45名護理人員平均得分為60.98分,略好于醫生,護理人員中,最低分得為32分,最高得分為84分。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專業的醫護人員執業相關知識得分分布情況,我們把得分情況按照好(>80分)、較好(70~79分)、一般(60~69分)、較差(50~59分)、差(<50分)分為5個層次進行評價。結果顯示,106名被調查的醫護人員中,83%的得分集中在“一般、較差、差”3個層次,其中“較差”和“差”的比例占51%。結果還顯示,執業相關知識的得分評價在“不同專業”中的分布情況也不相同,護理專業得分相對較好,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占31%。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醫生的得分評價相對較差,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低于13%(表2)。
2.2 分類得分情況
為進一步了解各科醫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我們對不同專業醫生的分類知識得分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法律知識類,內科醫生掌握相對最好,兒科最差。基礎知識各科醫生掌握情況整體較好,平均得分68.37分。專業知識外科醫生掌握相對最好,內科最差。對于各科醫生而言,基礎知識掌握整體相對較好,專業知識次之,法律知識相對最差(表3)。
3 討論
醫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衛生法律知識是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是衛生技能和執業能力的基礎。基本知識掌握不好,執業能力就不容樂觀。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區營利性綜合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執業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很不理想。內科、外科、婦科、兒科4個專業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醫生、護理人員的最低得分居然是25分和22分; 特別是婦科醫生,3類知識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科室的醫生。69%的婦科醫生知識得分集中在“較差”和“差”兩擋。例如: 96%的護理人員不能正確回答如何護理留有長發的臥床女性患者;89%的護理人員不知道如何搬動勁椎骨折患者;100%的兒科醫生不知道新生兒每日平均尿量;100%的婦科醫生不知道過去病史應包括哪些項目;89%的內科醫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頻繁抽搐,應首先如何處置;79%的內科醫生不知道丙類傳染病包括的內容;100%的婦科醫生不知道青春期開始的重要標志; 88%的婦科醫生不知道產褥感染中,哪種細菌最易引起菌血癥。
營利性綜合醫療機構要針對目前的情況,著力在3基本方面加強培訓。完善醫務人員內部考核制度,特別是醫療質量方面的考核。目前營利性綜合醫療機構的培訓工作是一個弱項。相關研究結果顯示:95%的被調查者認為無論醫院管理人員還是醫務人員,衛生法律法規知識都掌握不足,非常希望得到專門的培訓,但只有42%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醫療機構業已或可以聯系到培訓渠道,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無力解決培訓問題。可見目前營利性醫療機構法律法規培訓需求相當大,目前的培訓現狀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急需重視這個問題。衛生部門、行業協會應進一步發揮“服務”作用。為有培訓需求而無培訓渠道的醫療機構牽線搭橋,讓醫療機構的內部培訓工作能更加有效地開展,引導和幫助醫療機構提高醫務人員素質,提高醫療機構的執業能力。
大學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基礎課,其內容是理淪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融合,醫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表現在以下幾個方而:醫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
從生源分布上看,來自城市的學生平時接觸過計算機,并且在以前的學習中己經學習過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而來自偏遠農村的學生,沒有機會接觸過計算機,且教學設備落后,起點較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計算機基礎課程學時安排不夠,且學生不夠重視
由于醫學高職院校主要開設的專業是醫學類專業,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學校安排的學時不夠,如本校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64個學時,64個學時中不僅包括了理淪講解,也包括了學生實踐。同時,大多數學生沒有購買計算機,課后也沒有硬件條件來復習相關的知識內容,因此僅僅靠著上課的講解實踐難以保障教學的質量,同時,大多數學生重視醫學類專業課程,往往忽略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學生沒有擺正心態,因此出現上課玩手機,睡覺,講話等不良現象
1. 3計算機基礎教學與醫學專業難以結合起來
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使用的是統一的教材,統一的知識點,沒有專門的針對醫學專業出版的計算機基礎教材,難以針對不同的專業來安排授課知識,使得學生畢業時與就業單位要求的計算機技術的掌握度不符合,使得他們在后續的工作中帶來很多困難2提升計算機教學的幾個建議
2. 1完善課程體系,采取課堂教授和線上自學的方法相結合
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堂教授和線上自學的方法,課堂上教授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操作以及計算機網絡六大模塊,主要目的是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達到國家計算機一級水平,線上教學平臺可以通過微課、慕課等方式上傳MS OFFICE高級應用課程,提升學生的辦公軟件應用能力,達到計算機二級水平,與此同時,還應包括醫學專業軟件的內容,如藥學專業加入SPASS. SAS醫學統計軟件,影像專業加入DISC. OSIRIS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軟件,護理、臨床專業加入3DBody解剖學習軟件、醫院信息系統等內容2. 2增強學校和醫院等企業的合作,掌握實踐知識,輸出技能型入才
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醫院等醫療機構己從國外引進或者自主研發導診機器人、腫瘤診斷專家系統、胃癌診斷專家系統等智能診斷系統,未來醫療行業的發展將對醫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和公立醫院、私立醫療機構應搭建起合作橋梁,輸出優秀的學生為醫療機構培養后備力量,同時醫療機構提供更多的機會讓醫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業務能力,達到合作互贏的局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應用素質,加強師資培訓
筆試考試根據專業不同分為衛生、教育和綜合三大類,各類均考一科。
衛生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和醫藥衛生專業基礎知識兩部分,分別占整個試題分數的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六十,專業基礎知識部分按醫療、藥劑、檢驗、中醫、護理五類分別命題;教育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和教學基礎知識兩部分,分別占整個試題分數的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六十 ;綜合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法律法規、政治經濟理論、時政方針、科技知識、省情省況等基礎性知識和綜合寫作。
(來源:文章屋網 )
2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臨床醫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主力軍,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信息社會對從業者的信息素養要求普遍提高,隨著醫療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醫療衛生行業的各項業務工作中,各醫療衛生部門已經很難離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如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遠程醫療、遠程醫學教育、醫療保險系統、社區醫療保健系統等對現代醫療衛生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對醫療衛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職業技能新挑戰。作為未來的醫療衛生工作者,臨床醫學生必須熟悉其即將面臨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醫學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技能。為了適應這種新的挑戰,培養出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必須加強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
2.2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是國際醫學教育的要求
國際醫學教育學會(IIME)制定的醫學本科教育“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對醫學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醫療實踐和衛生系統管理有賴于有效的源源不斷的知識和信息,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對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畢業生必須理解信息技術和知識處理的優勢和局限,并能夠在解決醫療問題和決策中合理應用這些技術,畢業生應該能夠:①從不同的數據庫和數據源中查詢、收集、組織和解釋健康和生物醫學信息;②從臨床數據庫中檢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運用信息和通訊技術幫助診斷、治療和預防,以及健康狀況的監控;④理解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局限;⑤保存醫療記錄以便分析和改進。由此可見,加強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教育是全球醫學界的共識。臨床醫學專業作為醫療工作的主干專業,加強其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對于推動醫學信息化,促進醫學技術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課程教育的建議
3.1重視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課程教育
信息學與醫學交叉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信息技術在現代醫學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6]。醫療實踐、醫藥衛生行政管理、醫學教育、醫學科研等工作均離不開信息技術這一有效工具的支撐。CT、MRI、超聲診斷設備、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數字人體等都是醫療信息化的結果。這些成果的有效應用,既需要醫學知識,也需要信息學知識。因此,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機構應該重視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從發展的角度,加強醫學信息學教育,有助于提高臨床醫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臨床醫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從而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水平。
3.2積極開展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
在課程教學方面,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社會的需要。隨著我國中小學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在中小學階段已經掌握,沒有必要在大學階段進一步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因此,可以考慮將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內容從大學課程教學中剔除,以免產生知識重疊和教育資源的再浪費。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可以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結構從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到醫學信息處理技術的層面[7]。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正從簡單的費用和行政管理向臨床信息管理轉變。臨床應用的普及,要求醫學信息教學內容和方法要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不斷調整。通過課程教學,要讓學生了解當前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現狀,熟悉信息化環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業務系統的操作技能,提高對信息化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臨床中的深入應用,也需要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參與甚至指導,從而推動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持續發展。對于臨床醫學生,可以考慮強化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向應用型、研究型轉變,強化醫療信息系統相關知識的教育。筆者認為,在保留原來信息檢索課程和數據庫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增加數字化醫療方面的教育,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共享、醫療決策支持系統等內容。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可以將課程內容歸納為以下四大塊:信息獲取。即當前開設的信息檢索課程,通過這一塊內容的培養,讓學生了解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掌握常用醫學數據庫的使用,以培養學生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獲取是信息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因此,不同層次的臨床專業學生均應該開設這一內容,以滿足今后自我發展的需要。信息系統應用。這一塊內容主要是針對醫療信息系統的應用,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常用系統的操作技能,主要內容應該包括醫療領域關鍵信息系統的應用,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PACS、LIS、電子病歷、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遠程醫療與醫療信息共享、決策支持系統等系統的應用,同時應該介紹信息安全與保密方面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信息安全與保密意識。這一部分內容可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應用系統進行培養。例如專科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在基層醫療機構,因此,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遠程醫療、醫院信息系統等內容應該作為這一塊的主要內容。數據處理。這是對臨床醫學生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培養,讓學生了解數據庫技術的基本知識,熟悉醫療數據處理的基本技術及醫療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方法,熟悉醫療衛生信息的相關標準與編碼,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學生能夠在更深層次使用醫療數據,具備參與醫療信息系統建設的能力。決策支持。這一塊是對臨床醫學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內容包括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決策支持系統、模式識別等。主要介紹如何用信息學的方法發現關于疾病過程及其新的知識,從而為開發醫學決策支持系統奠定基礎。
3.3按授課對象分層次開展教學
醫學院校的信息知識教學體系必須適應本行業應用的要求,根據不同層次的臨床醫學生,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要求。當前,我國普通高校臨床醫學專業教育,可分為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三個層次。三者的培養目標有所區別,專科主要是培養適應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實用型醫學人才,畢業后主要從事全科醫學實際工作,要求能夠較為全面地勝任臨床醫療、疾病預防、衛生保健、康復醫療、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等工作。因此,這一層次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熟練操作常用的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能夠應用輔助決策工具進行醫療決策。主要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信息檢索、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等相關知識。本科生面向的中層醫院,除了需要具備信息獲取能力外,常用醫療信息系統的應用是其重要培養內容,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層次的臨床醫學生主要是培養臨床方面的高級人才,對其信息素養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層次的基礎上,還應該具備決策支持系統的相關知識,為更高層次的醫學信息應用打下基礎。
3.4開課時機與開課方式
所謂的教學模式,是指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而總結出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對于糖尿病護理專業教學來說,教學模式包含了整個教學活動的框架和程序,如何對這一框架和程序進行填充,將教學效果擴大到最大限度,是為國家培養專業糖尿病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護理教育工作者不斷尋找更全面和系統的護理教學模式,以更加能夠適應時展要求的護理教學模式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對過去單一的護理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并引入情景模式來進行護理教學,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
1單一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運用
糖尿病護理教學是培養糖尿病護理人才的主要途徑,只有掌握豐富的護理理論知識,并且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夠培養出各方面能力和素質都全面發展的專業糖尿病護理人才。而傳統的單一模式雖然在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我國的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可單一教學模式仍舊被當前我國的護理高校中普遍采用,教師習慣于將護理學理論基礎知識采用"面對面"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并且在書本中也融入了大量的護理理論知識,這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護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但是難以為糖尿病臨床護理學生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 礎[1]。
單一模式在教學環節中嚴重限制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只是一味的聽教師講授,"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的現狀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開發受到了制約。在護理實踐當中也無法將理論基礎知識全面的運用到實踐當中,甚至很多學生在理論實踐時感到"不知何從下手",這也給我國的臨床護理質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臨床護理院校應該不斷尋求有效的途徑,對單一的護理教學模式進行補充和進一步的完善。
2情景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作用
所謂的情景教學模式,是指在護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教學情景,并且將學生引入情景之中,使學生在感到身心愉快的同時掌握好護理理論基礎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基礎知識進行運用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求教師要全面的把握學生的情感規律,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2]。
情景教學模式是一種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對多種教學方法的融合。①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全面的護理基礎知識和理論,這是單一模式教學中的主要目標和手段,全面和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是學生進行實踐的保障。②教師通過引入情景,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感化和教育,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教學效果更加具有實效,不僅能夠將護理環節中注意的事項清晰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能夠在情景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理論基礎知識能夠同實踐相結合,使糖尿病臨床護理專業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新一代的護理主力軍[3]。
由此可見,單一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而情景教學模式既可以說是對單一教學模式的引申和拓展,同時又可以說是對單一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因此,在護理教學中,應該更多的引入情景教學模式,以情景教學模式中的優勢來實現糖尿病護理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3引入情景教學模式的優勢
引入情景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提升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的效果,使學生不僅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還具有將基礎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的能力。在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模式,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掌握全面、牢固的糖尿病護理理論基礎知識,是糖尿病護理專業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心應手的重要保障,這也是長期的護理教學中始終將單一教學模式作為重點教學模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開展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中不能完全的摒棄單一教學模式,而應該在情景教學模式中融入必要的單一教學模式,以單一教學模式來促進情景教學模式的開展。以單一教學模式來帶動情景教學的開展,是學生將護理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必經之路[4]。
情景教學模式是一種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護理教學模式,因此,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視頻、實例和模擬護理訓練,學生能夠進一步的鞏固護理理論基礎知識,并且在模擬訓練中使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促進糖尿病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糖尿病護理專業人才。
綜上所述,基于護理教學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本文對糖尿病護理教學中的2種重要模式-單一教學模式和情景教學模式的作用進行對比了研究和探討,并分析了情景教學模式在糖尿病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優勢,以期能夠為我國護理院校的糖尿病護理教學提供些許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高華.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構建與效果評價[J].中南大學,2011,11(01):109-113.
全國范圍內中小學也陸續開設了普及性計算機課程,而大學階段的課程與中學部分出現重復。同時,在大學階段愈演愈烈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導向下,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內容也離社會需求越來越遠,以至于出現獲得各級計算機考試證書的畢業生,到醫療單位見到醫師工作站、護士工作站卻無從下手的尷尬。我國醫學信息教育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對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在職教育與培訓。1978-1984年,多所醫學院校根據本單位和社會的需求,自主設置了醫學圖書館專業班。1985-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和衛生部批準,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和原湖南醫科大學開辦醫學圖書情報本科教育,畢業時授予醫學學位。1987年,原國家教委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醫藥本科專業目錄》,將原“醫學圖書情報”專業列入“應用文理工科類專業”,定名為“圖書情報學(醫學、藥學,專業代碼:0902)”。1993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又將專業名稱改為“信息學(醫學、藥學)”(專業代碼:060202),拓寬了專業口徑。1998年,教育部重新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對若干相近專業進行了合并和重組,將原“經濟信息管理”、“信息學”、“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和“林業信息管理”等5個專業歸并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110102),隸屬管理學門類[4]。
各高校應在醫學信息學教學方面加大教改力度,教育和行業主管部門也應與時俱進,因勢利導,為醫學信息學教育改革創造條件,使醫學教育真正面向未來,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相契合。規范醫學信息學教學管理目前教育部公布的專業目錄中沒有醫學信息學,相關專業名稱各異。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將目前醫學信息相關專業重新劃分歸類,明確醫學信息學專業名稱、學科劃分和學位授予等相關問題;成立國家層面的醫學信息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盡快組織制定出醫學信息學專業基本要求;確定臨床醫學專業各層次學生醫學信息學教學的基本內容,組織全國力量統一編寫教材;進一步制定和完善醫學信息學專業認證辦法,對于未來可能或有意愿從事醫學信息學相關工作的其他專業學生,如計算機、網絡、通信、電子等信息技術類和電氣信息類專業,鼓勵他們通過一定學時的醫學信息學課程的學習,參加國家醫學信息學專項認證考試。調整醫學信息學相關課程根據醫學事業的發展需求,盡快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醫學信息教學體系,積極推進醫學信息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建議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內容全部在中學階段完成,醫學院校取消計算機等級考試;將醫學信息學列為醫學各專業的必修課程,教學重點放在信息系統應用和信息素養培育上,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的應用,加強數字醫療方面的教育,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健康檔案、PACS、LIS、社區醫療信息系統、遠程醫療與醫療信息共享、醫療決策支持系統等;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此外,對于醫學信息學專業學生,還應掌握數據庫技術以及決策支持的基本知識,為學生今后參與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及醫學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發奠定基礎[7]。考慮到中學階段計算機教育的差異,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定一個過渡期,在增設醫學信息學課程的同時,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將原有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幅壓縮,或將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調整為選修課程。
拓寬醫學信息學教育對象醫療衛生工作中,迫切需要經過醫學信息學培訓或有醫學信息學知識背景的人員能系統地完成醫療衛生信息處理和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根據教育部、衛生部對醫學教育“5+3”培養模式的要求,建議在畢業后3年的培訓中將醫學信息學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并大力發展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擴大專業人員隊伍,提高醫學信息專業人員整體水平[8]。同時,也應將醫學信息學教育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提升現有醫務人員的信息素質。培育應用軟件研發體系醫學院校應積極發揮在醫學應用軟件研發方面的獨有優勢。國家應加強宏觀指導,以醫學信息學及相關專業為依托,獨立研發或與軟件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在醫學應用軟件需求分析、功能設計、軟件開發及軟件測試等方面,明確任務分工,集中各自優勢,形成醫學信息學產學研一體化的高效運行體系,提高我國醫學信息化研究水平,并在理論和技術上尋求新突破,產生一批適用于我國現代醫學發展的醫學信息學研究成果。
作者:張力
醫學文秘是為適應不斷發展的醫療體制而產生的一門新型學科,主要培養在醫療衛生機構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從事醫學文秘工作,掌握醫學和衛生管理的基本知識,具備秘書基本技能,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管理和操作技術,具備一定的公共關系協調能力,就業于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事業單位、衛生行政部門、醫藥公司等單位的高素質人才。為了更好的指導醫學文秘專業學生適應職場需求,同時提高人們對該行業的認知度,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們采用文獻研究與現況調查的方法,對益陽市主要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事業單位、衛生行政部門、醫藥公司的領導與主要科室負責人進行了醫學文秘人才市場需求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31份,回119份)。進一步明確了用人單位對醫學文秘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需求,能力結構需求,以利于更好地指導醫學文秘專業教學,培養學生職場能力。
一、國內外醫學文秘專業建設現狀
醫學秘書在歐美國家發展較為成熟,在美國,醫學秘書協會是全國三大全國性秘書協會之一。醫學秘書在醫療系統中作為醫生助手,要去專門的學校進行培訓,通過醫務助理協會考試才頒發合格證書。就業前景較為樂觀。而目前我國開辦高職高專醫學文秘專業的學校并不多,招生人數也不多,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黑龍江、云南,近幾年在湖南一些醫學院校也開始開設這門專業。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于前年開始招生,但錄取結果不樂觀,主要是社會對這一專業的認可度不高,有的用人單還停留在讓專業人員兼任單位醫務秘書的觀念中,使得學生、家長對醫學文秘未來發展前景不看好。由于是門新興專業,缺乏交叉型專業教師,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提高。
二、醫學文秘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
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為醫學文秘的出現提供了機會。醫學文秘在相關行業的行政管理與部門管理上越來越顯露出重要性。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將公務文書、文秘基礎、醫護類論文及護理法規、醫療保險等融入到一起,成為了醫院與科室,部門領導與醫生,患者與醫生之間溝通的紐帶,融護理知識、管理知識、文秘知識、現代信息技術、公關學等為一體。通過對醫學文秘專業學生核心課程調研(見表1),119名被調查者認為醫學文秘專業學生還要加強普通話與口才、辦公自動化、秘書學、應用文寫作、人際溝通、衛生法與衛生經濟實務等其他課程的學習。醫學文秘的知識結構和一般的文秘不同,他們應該掌握的核心應該是醫學和文秘相結合的,由于工作的環境比較特殊,應具備的資質也和醫學生和文秘生的資質不同。
我們將醫學文秘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分成三大塊:
1、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政治理論課程,文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寫作,書法等。
2、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基礎醫學學科,衛生信息管理實務,衛生法實務,醫患關系和醫療安全,預防醫學,衛生經濟實務等。
3、輔助知識
輔助知識主要包括心理學,公關學,社會學,領導學等。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就業方向選修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業務知識作為知識儲備。
基礎知識是專業知識與輔助知識的基礎,強調文化功底,而專業知識是醫學文秘知識的結構核心,要確保其系統性與完整性。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是專業教學中的必修課,而輔助知識作為選修課主要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將來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社會中去,提高自身的職場適應能力。
三、醫學文秘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結構
1、必備能力
通過調研發現,對于醫學文秘所必備的能力,有6項的認同率在75%以上,它們分別是:社交與公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寫作與速記能力、協調溝通能力、辦公室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其次調查研究能力的認同度也達到了64%。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對醫學文秘工作者所具備的能力要求是較為全面的。不僅要熟練業務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辦公室日常事務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
2、最需加強與培養的能力
對119名相關人員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醫學文秘專業最需加強的能力如下:最需加強與培養的能力是計算機與外語應用能力與醫院辦公室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分別有65.5% 與43.7%,的認同,醫學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醫學文書處理能力,醫學信息與醫學檔案管理能力和速記能力也是需培養與加強的能力。下面對這些能力進行具體闡述。
(1)經濟工作能力與綜合服務能力。醫學文秘學生應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醫療保險、醫療糾紛案例處理等,及時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規。在遇到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等問題時可以提供科學有效的政策依據與處理方案。醫學文秘還應具備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要善于綜合分析,抓住問題的關鍵,并為領導找出解決矛盾、問題的途徑。
(2)寫作能力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入,辦公設備以現代化辦公為主,計算機、網絡正式成為了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醫學文秘必須具備熟練使用現代技術的能力,而會辦文是對秘書的起碼要求。用人單位十分強調秘書的文字寫作能力,文檔的整理、歸類,病歷的整理,病人信息的收集匯總,科室計劃的制定等無不需要“文字”功底;同時也非常看重醫學文秘的口頭表達能力,因為無論是在辦事、公關還是在協調、溝通等方面都離不開良好的口頭表達。
(3)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時展的需要。醫學文秘的職責就決定了他們在處理問題,協調關系時不能因循守舊,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實踐中敢于探索,改革創新,加強醫院辦公室日常實務管理的能力,社交與公關能力。當然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盡快轉變以專業教育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確立通才教育的觀念;轉變以繼承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確立創新教育的理念;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確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確定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觀念[4]。其次,要改革課程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加強基礎課程,壓縮教學內容總量,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比例,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寬松環境。多渠道優化課程體系,由單一型向交叉型學科轉變,更新課程內容,吸收現代科技新內容、新成果、新思想、將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引入課程,淘汰過時教學內容。教師要增加學科前沿知識介紹,讓學生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態趨勢。再次,改革教學方法與考試方法。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項目式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提高,從而提高醫學文秘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考試也應改革傳統的一卷式方法,采取多種方法結合,與平時表現結合,采取課堂陳述,情景呈現,案例分析,積極開發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能力。通過實驗教學、實訓、頂崗實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運用于實踐,通過實踐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
醫學文秘是在醫院的職能科室與臨床科室中運用各種現代化辦公設備進行辦公室工作,實現現代化文秘工作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銜接,協助科室領導處理日常事務,上傳下達,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為領導決策及實施提供參謀服務。對于醫學文秘工作者的培養,要著重從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兩方面展開,希望醫學文秘工作者能得到社會的更廣泛的認可與支持,為這一新興專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劉志梅.高職高專醫學文秘專業的現狀與發展的調研報告[J].文教資料,2012(2).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7)06-0097-03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加快,醫學信息應用越來越廣。醫學信息工作的發展需要優秀的專業人才支撐,我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要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以學校教育為基礎培養信息化高級人才、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關于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及人才發展規劃的一系列文件中也指出,要完善衛生信息化建設和中醫藥信息系統建設,尤其應重點培養具有醫學和信息學雙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和服務于技術、應用的實用型專門人才。因此,作為人才培養重要一環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特別是以培養醫學相關人才為主的醫學院校開設相關專業的本科教育是醫學信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這也對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醫學院校醫學信息人才培養現狀
醫學院校開辦醫學信息相關專業的時間不長,面向醫藥衛生領域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學等專業大多開設于2000年前后。[1]中醫院校開設相關專業相對較晚,各校根據自身研究的特色和專長,設置了不同的專業。
目前,各校開設的主要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學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即使同一專業,各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也均不相同。例如,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有的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有的注重培養綜合型人才;課程體系設置上,有的學校側重于計算機和信息學科專業知識,有的強調較為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有的突出工程應用能力培養。而且在人才培養體系相對完善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各校的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設置也有較大的不同。另外,部分中醫院校已經開設了中醫藥信息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
因此,綜合來看,目前醫學信息學科人才的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2]
醫學信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筆者所在的浙江中醫藥大學在中醫院校中較早地開辦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1年開始招生,2012年開設醫學信息工程專業,2015年開設中醫藥信息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并開始招生。目前,學校擁有中醫藥信息學、中醫藥信息管理學等兩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學科和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c學科。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發展,學校已逐漸積累并形成了符合學校特色的較為完善的醫學信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本科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根據社會對從事醫學信息相關工作的人才需求而研究設計的。目前,醫療衛生系統及相關的計算機應用研究開發領域急需的是應用型人才,即需要能夠進行醫院信息系統的開發、使用和維護,醫療儀器設備及其應用軟件的開發、使用和維護,醫學數據、圖像等信息的處理分析等專業性較強工作的專門應用型人才。因此,醫學信息類專業主要培養的應是具備上述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高級別應用型人才。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服務于醫療衛生機構及相關領域,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人才服務于以醫院信息系統開發為主的多平臺軟件開發及部分網絡工程崗位。因此,從崗位勝任力出發,結合社會最新崗位設置及其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學校研究設計了兩個專業的培養目標。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培養能融合醫學、信息學、計算機和現代管理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即具備醫療衛生相關的信息處理與研究、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和硬件開發的基本能力,能從事醫療衛生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管理及工程實施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分析、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即能勝任醫療衛生領域行業信息化建設和IT行業計算機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實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可以看出,學校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側重于培養多學科融合的主要服務于醫療衛生領域的專門型應用人才,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應用層面較廣具備較強應用系統開發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人才培養方案
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在明確培養什么人之后,制訂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以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培養方案中通過開展專業課程體系、實踐教育體系和素質培養體系三個層次的教育,以實現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1)專業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中分為三個教學平臺:通識教育平臺、大類基礎平臺和專業課程平臺。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的是多學科復合型應用人才,因此其專業課程體系包含多條主線,且主線并行,包括軟件開發能力、硬件設計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學科融合能力等。其中,以培養軟件開發能力為基礎,兼顧智能硬件開發和醫學圖形圖像分析處理。通過必修課程教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通過選修課程的設計與選擇方案制訂,有引導性地指導學生至少選擇兩個選修方向,使學生除具備醫院信息系統、醫療儀器和圖形圖像三個方向基礎知識外,還能夠具有更深厚的專業背景和較深入的專業能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其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圍繞軟件開發能力培養展開。程序設計類課程和應用系統開發課程是課程設計中的主線。學校在依據計算機科學課程體系14個核心內容要求開設的基礎課程外,又根據本校專業特色,開設了中醫學概論、現代醫學概論、醫學信息學、醫學圖像分析、醫學數據挖掘及決策支持等培養學生醫學基礎和應用能力的課程,以及智能終端應用開發、物聯網原理與應用等符合市場最新需求的課程,目的是使學生具備醫學信息工作的必要基礎和更好的社會需求適應能力。
(2)實踐教育體系
培養應用型人才就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對培養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將其與課堂教學相配合,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都設計了多層次的實踐教育體系。從基礎課程實驗教學到核心課程綜合課程設計,再到實訓項目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等逐層遞進開展教育活動,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基礎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其中,實訓項目包括與醫院及企業合作的小學期項目開發,以及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創新實踐活動包括專業特設的創新創業學分、信息專業各類學科競賽、學生科研項目、實驗室開放項目、教師科研項目、學生自主創業項目等。學生根據興趣和優勢,與指導教師及校外企業合作開展各類實訓及創新實踐項目,從而強化與提升實踐能力。
此外,醫學信息工程專業還特別安排學生到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志愿者活動,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相關機構和系統的運行,增強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專業和職業的認知。
(3)素質培養體系
專業人才的培養對未來從事醫學信息工作的學生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素質的培養不僅僅在于課程的開設,更是貫穿于大學四年教育中的課堂教學模式方法的選擇設計、實踐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校園文化底蘊等。
因此,在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中,學校首先在通識課程中設計了包括思想政治、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創新創業、校本特色等的各類課程,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為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學校組織教師討論、設計并應用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自我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學習等。同時,在實踐教育過程中,組織和設計不同層次和不同開展形式的實踐項目和活動,并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例如,邀請學術及行業專家開展學科前沿知識、市場發展動態等系列講座,與企業合作開展企業項目嵌入,創造環境支持學生創業項目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與實踐安排,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創新創業意識、社會責任感等職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筆者所在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是在專業開設多年的基礎上逐漸明確并且逐步修改完善,并形成特色。學校以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和應用系統設計開發能力培養為重要基礎,以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為引領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以校院、校企合作貫穿教學和實踐環節培養實踐應用能力等。例如,學校代表隊在國際和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屢獲佳績,并以此帶動了全體學生的程序設計學習氛圍和競賽參與意識。又如,與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共建臨床信息系統實踐教育基地成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示范基地,與聯眾智慧科技、醫慧科技、圖特信息科技等多家醫療信息科技公司共建各類校外實踐基地,開展多層次的實踐能力培養與實訓。
近期,學校在最新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又一次更加深入地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整理。通過分析和研究得出,醫學院校醫學信息類學科的人才培養應緊密結合社會與市場的需求,在堅持強化學科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隨著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適時適當地調整培養方法、教學手段。其中,校院、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首先應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中設置來自醫院及企業的委員代表,依據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此外,應該與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信息化企業充分探討,研究適合本校學生的人才合作培養機制,將實際工程應用逐步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如何將所學理論知識與現實工作需求相結合,如何將課堂實踐能力的培養與企業工程項目的需求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從現實需求出發,促進其自發地開展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科目包括: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化學、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及檢驗、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與醫學倫理學。
臨床醫學檢驗技士考試范圍
(一)適用人員范圍:經國家或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專業工作的人員。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7―209―02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近年來住院醫師實行的一套科學化、標準化全面培養的方法,是提高醫師隊伍的基礎工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越來被當前許多醫院所重視,認識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養高水平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經途徑。本文就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探討。
1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現狀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象為新考錄入和臨時招聘入院的臨床醫學本、專科生。入院后先崗前教育,在到各科進行輪轉,輪轉培訓時間不少于半年,定科室后要在本科室擔任總住院醫師1年。通過初級規范化的系統培訓,使住院醫師具備較好的醫德醫風,比較全面的掌握醫學基礎知識、較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熟練的臨床實踐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臨床實踐能力。為保證輪轉培訓質量,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帶教制。每個有帶教任務的科室選擇1~2名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帶教老師,負責本學科輪轉醫師的指導、教學和考核工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著重于基本功訓練,要求掌握各學科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種物理診斷、常規檢查的臨床意義;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能進行各種特殊檢查和基本手術操作。進入定科定向培訓時,在鞏固基礎的同時,要著重培訓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逐步熟悉本專業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獨立處理本專業各種疑難病癥的診斷、治療和搶救的綜合能力。最后擔任1年的總住院醫師,重點培養綜合素質,提高其組織協調、獨立開展工作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科室輪轉考核由輪轉科室負責,輪轉科室和帶教老師組成考核小組,在輪轉結束時對輪轉醫師實施考核。考核內容為專科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考核方法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最后由帶教老師寫出評語填入考核表。輪轉結束考核合格后,醫院根據情況定科室。
2 存在問題
2.1 思想認識不足。(1)部分科室主任和輪轉醫師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清,輪轉醫師接收再學習意識不強,很多年輕的住院醫師沒有認識到臨床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如果沒有扎實的實踐基礎可能連日常的醫療工作都很難開展,更不用說創新。(2)輪轉科室對考核工作重視不夠,部分科室的輪轉考核流于形式。由于部分科主任對輪轉醫師考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和部分考核老師礙于情面,使得輪轉醫師出科考核不夠規范,部分科室的科考核流于形式,輪轉醫師科小結和帶教老師評語泛泛而談,難以真實具體的反映輪轉醫師的工作學習成績,影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質量。
2.2 規范化培訓制度有待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健全是提高醫療質量和醫師隊伍素質水平、保持科室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但是,部分科室主任為應付眼前工作,打亂了輪轉培訓計劃,不按章辦事。另外,少數輪轉醫師過分注重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對通科知識掌握重視不夠,積極性不高,集中精力學習的自覺性、相對較差,影響了輪轉培訓質量。
2.3 重使用輕帶教傾向。由于受嚴重缺編制的影響,醫療一線工作人員緊缺,各科室對輪轉醫師過分強調使用,頻繁值班,應付各種公勤雜務,使輪轉醫師疲于應付日常工作。再有部分帶教老師責任心低,礙于情面、業務繁忙或經濟方面等原因,要求不嚴格,這對住院醫師培訓非常不利,使輪轉醫師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能及時得到指導,影響了輪轉培訓效果。
2.4 現行體制與人才培訓不相適應。大部分醫院的住院醫師培訓存在著訓練周期短,住院醫師應付日常工作感覺不到壓力。因此,主動、認真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臨床基本技能差,部分住院醫師忽視基本功的鍛煉而過分地依賴于儀器設備。
2.5 輪轉培訓存在薄弱環節。基礎知識有待加強,因為住院醫師輪轉科室基本安排在臨床科室,而醫院質量管理、院感、信息、藥理、病理、影像、檢驗等職能和醫技科室由于受輪轉時間等因素限制,不能安排輪轉,使輪轉培訓存在薄弱環節,比如對X線片的讀片能力較差、抗生素的使用不太合理、對院內感染重要性認識不夠、醫糾成因的認識等,導致輪轉醫師基礎知識不夠全面、扎實。
3 對策
3.1 加強認識,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成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領導小組并具體組織實施,向各臨床科室貫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性認識。制定和完善培訓、考核管理規章制度,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列入各科室主任的目標管理中,并制訂明確的輪轉醫師培訓計劃和具體要求,建立《住院醫師培訓考核記錄手冊》,為輪轉醫師建立培訓檔案;醫務科加強監督,定期檢查各科室完成培訓情況。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學分制,制定醫院《住院醫師范化培訓考核大綱》,明確考核范圍,強調技能考核。把考核內容和標準進行定性和定量,嚴格制定考核學分標準。每人一本考核手冊,輪轉醫師的出科鑒定和考核成績均記錄在考核手冊中,考核手冊指定專人管理。確保出科考核客觀、公正、全面。
3.2 調整輪轉方式,實行“先輪轉后定科”由于“先定科后輪轉”在實施運行中受科室主任重視度等多種因素干擾,影響輪轉效果,為此,醫院調整輪轉方式,實行“先輪轉后定科”,輪轉結束根據考核成績,結合輪轉科室意見、個人學習工作表現和意愿再定科。
3.3 建立健全帶教制,增強帶教老師責任感。由科室推薦,醫院確定每個輪轉科室有1~2名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作為輪轉醫師帶教老師,具體負責輪轉醫師帶教培訓工作指導。督促、指導其學習、臨床實踐技能給予全面的指導。另外,為調動帶教導師的積極性,建議醫院給每個帶教導師發放津貼,每年根據帶教情況評比表彰優秀帶教老師,以增強帶教老師的責任感。
3.4 加大培訓力度,制定短期集中訓練計劃。一方面加大對住院醫師培訓的力度,以期在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綜合能力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提高。針對輪轉醫師存在基礎理論不扎實的現象,制定短期集中訓練計劃,加強基礎理論培訓。對每一批輪轉醫師,計劃地安排院內專家為他們進行專題(質量管理、感染控制、抗生素的臨床應用、醫療糾紛的成因分析)等方面的知識講座培訓。對于一些各級輪轉醫師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如:閱片能力較差,有目的地舉辦培訓班,實行短期集中專題強化培訓。培訓方式可采取專題報告會,病例討論,教學查房,手術觀摩等進行集中培訓。另一面,接受一定時間的專業進修學習,是專業化培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開拓視野、引進技術、掌握方法的有效途徑。
3.5 建立擔任科室總住院醫師體制。這是基于住院醫師培養已經歷了一段時期,在臨床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經驗都有了一定積累的基礎上,通過擔任總住院醫師1年,以全面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處理。同時,也是對其住院醫師綜合能力的考核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