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6:40: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旅游管理概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064-02
中國旅游高等教育已走過三十年,然而在高等院校及學生人數快速增長的背后卻存在著旅游教育的整體質量一直在低端徊的現象,這與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完善有很大關系。泰勒曾經指出,課程是教育事業的核心。因此課程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現狀
獨立學院的師資基本是由自有教師與外聘教師結合,其中外聘教師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而自有教師以年輕的骨干教師為主,其職稱相對較低,授課經驗相對較少,這都制約著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課程內容的完成質量。獨立學院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也體現在一名教師授課多門課程的現象,致使課程內容重復,授課方式單調。此外,獨立學院學生為本科第三批次錄取,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個性特征相對突出,這也使得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較多的關注實踐性課程,對理論性課程安排相對較少。
二、獨立學院與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比較
(一)普通本科院校課程體系現狀
中國普通本科院校專業課結構多由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實踐類課程組成,在學時分配上,大多數普通本科院校會將比重傾向于基礎課的學習。此外,中國普通本科院校課程內容相對較為落后,設置基本為傳統的《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等學科,缺少新興的、能與國際接軌的如旅游節慶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等學科。
(二)獨立學院與普通本科院校課程體系的比較
從考察的若干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與普通本科旅游管理專業對比分析,其課程內容方面較為相似,課程開設均較為傳統,專業課設置也分為公共課及專業課。而差異性表現在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課比重比普通本科院校稍高,由于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介于普通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之間,因此專業課開設科目結合了普通本科院校與專科院校的特點,從數量上看多于普通本科院校。此外,許多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被定位為培養實踐能力更為突出、更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因此在課程內容部分注重安排實踐類課程,在課程實施環節,較為集中地安排了實習課程。且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其對學生實習環節的培養具有較強的強制性。
三、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問題及改革建議
廣義的課程體系概念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五部分。其中,課程內容包括學生實踐經驗的獲取、教師授課內容及課程教材;課程設計包括教學日歷、教案及教學活動設計;課程實施主要指教學計劃的實施。
(一)調整課程目標,適合獨立學院發展
目前,獨立學院大多沿襲母體高校課程體系,課程目標中側重學生理論的培養。作為介于普通本科院校與高職高專院校的獨立學院,應調整其課程目標,以適合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加之旅游管理本身的專業要求,其課程目標更應注重學生動手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應用型”應作為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目標。
(二)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材體系
現行許多教師授課內容缺少時代感,教學內容缺乏新觀點、新理論,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對案例教學感興趣,因此,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應優化教學內容,包括教師授課過程中引入新知識、新理論,且在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融入案例教學,以更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教材能夠系統反映專業課學科的內容,也對教師授課起著指導的作用,教材的選用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目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教材選擇多是依附于母體院校的教材,普通本科院校教材通常內容較為深奧,理論構架宏大,而欠缺實踐性內容的安排,這并不適用于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的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因此,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需要引入合適的教材,對教材的要求要偏重實踐與案例,且要經常性地更新教材,選用載有新理論、新數據的教材。
(三)控制教學節奏,豐富教學形式
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教學日歷與教案是掌握和控制好教學節奏與教學進度的依據。現行的教學工作中,極少有學校將教師制定的教學日歷及教師編撰的教案向學生公布,學生無法了解教師計劃授課的內容及授課的進度,而很多教師授課也出現了前松后緊和提前完成授課任務的情況。通過新浪、網易等視頻網站的諸多名校公開課中,可以了解到,許多國外高校教師會在授課之前向學生展示該門課程的教學計劃及教案,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可以適當借鑒此經驗,公開教學日歷及教案,一方面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另一方面可使學生參與到教師教學的監督工作中。在一些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訪談中發現,由于獨立學院學生文化基礎薄弱、思維敏捷及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其更加喜歡多樣、自由的授課形式,喜歡教師在課堂上組織的參與性活動環節,如小組討論、小組課題展示、表演形式作品的展示等。這就要求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適當減少理論課授課環節,豐富其他實踐性教學形式。
(四)規范課程設置,靈活課程實施
關鍵詞:旅游管理 體制改革 探討
一、我國旅游管理的理論分析
1、旅游管理的定義。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業的管理者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動提供有質量的服務,運用管理的各種職能,對旅游業的人、財、物、部門、地區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調節和監督的活動。
2、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協調旅游部門與其他部門、國內旅游業與國外旅游機構和旅游市場的關系的需要。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獨立的部門,同時,旅游業又是一項綜合性的專業,與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協調旅游業內部各有關部門和企業之間關系的需要。旅游業內部各部門、各企業是從事旅游經濟活動的經濟組織,是旅游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旅游業是綜合行業,需要對旅游者的餐飲、住宿、交通、游覽、購物加以組合設計,制成整體的服務路線,向旅游者出售,并保證供應。再次,旅游管理是發展旅游業的需要。在我國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是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而且更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效益,它從一個側面帶動了交通、民航、飯店、餐飲、保險、娛樂業的發展,同時也提供相當數量的勞動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旅游業具有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先導、服務、橋梁的功能。
二、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宏觀管理。隨著加快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蓬勃發展,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創辦了旅行社、飯店、旅游交通服務等企業,這些企業產權和人事權分別歸屬不同的投資部門。除了國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團以外,其余幾乎每一個旅行社就屬于一個系統。以致旅游業系統林立,多頭建設,各自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彼此之間跌價競爭,行業內部矛盾導致市場混亂。而旅游管理部門既無建設項目審批權,幾乎也無企業登記管理權,缺乏宏觀調控的權力和手段。很難從宏觀上協調、平衡和控制。
2、法律法規不健全。首先,旅游法律法規具有暫時性,缺乏后續法規。比如說:《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旅游投訴管理暫行條例》等這些條例都具有暫時性,但是后續的法律沒有及時跟上,這樣就造成了旅游行業法律規范約束力的減小;其次,法律法規的涉及范圍不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比如說: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中,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條文比較少,大部分還是側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中,涉及旅游者人身權利保護的法律條文比較少,對旅游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3、旅游產業結構失衡。首先,旅游商品業開發滯后。旅游商品業是旅游創匯的大頭,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勞動密集度大的優勢,也可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但由于生產、銷售的體制上,旅工貿不協調,使旅游商品長處于自發狀態,產品品種老化、單調,創新不足,運輸、包裝等各個環節都存在問題,使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其次,旅游交通問題。旅游交通受短線制約的緊張局面,原來主要集中在國內城市交通上,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由于客源形勢較好,國際航班也出現了來華游客“一票難求”的狀況。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發展滯后。
但從總體上看,高職高專的教學方法普遍比較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的現實并沒有根本轉變,沒有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生動局面。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高專教育的良性發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已經成為進一步深化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的瓶頸。為此我校的酒店與旅游管理專業在對當前高職高專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與總結的基礎上進行了試點改革。為了使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落到實處,服務于教學,我們在改革過程中具體實施如下。
一、教學手段由傳統技術向現代技術轉變
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涉及的學科領域比較廣泛,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適應信息時展的要求,更好服務教學,就必須學習和掌握信息時代的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技術。為此本專業特別培訓了專任教師編制電子教材、制作多媒體課件,并且使他們了解現代化的教學、網絡知識、網站信息、編輯技術以及課程的表現手法與技巧等。在這一方面的實踐主要體現如下。
比如在《客源國概況》這門課中,任課教師將在課程準備時查閱的大量資料和收集的大量圖片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成了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于認識、了解,增強趣味性,容易記憶和掌握,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在上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課堂,學生對這一方式普遍好評。
二、教師由知識、技能的給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
比如在《導游業務》這門課中,在講授完基本理論部分與實踐內容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模擬訓練旅游活動中“導游”與“游客”的實際“狀態”。把學生分為“導游”與“游客”兩部分,他扮演“旅行社經理”,讓一部分學生體會“導游”,其他的學生體會“游客”,在“旅行社經理”的指揮與指導下進行實際旅游過程中的模擬訓練。通過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將課程內容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同時從中又讓學生掌握了本門課程的知識體系及要點。
三、學生培養途徑由校內封閉教學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轉變
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由應試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觀,即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實現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為導向,師生共同探討交流的過程。這一改革的實現主要是組織學生到酒店、旅行社或者景點現場實習,然后再回到課堂尋找實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實習進行新的理論實踐,通過這種循環的“理論——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模式使學生真正的領會所學知識的理論體系與實踐內容,達到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
比如在《景點導游》這門課程,首先老師在課堂上播放景點導游宣傳片并結合現場導游員考試方式方法為學生講解省市各主要景點,然后帶領學生親自到景點去進行現場景點導游講解,讓每名學生親自去練、說、講,進行強化訓練,然后返回課堂進行實際體驗的總結,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最后再去景點彌補上一次實踐的不足,通過這樣的幾輪實踐,學生對于課程的內容做到了銘記在心,而且實踐能力非凡。
四、培養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向知識的探求者轉變
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喚起學生的好奇心,由強調學生統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轉變,由知識技能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技能的主動探求者轉變。
比如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這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向學生介紹中國各個旅游區的旅游資源及旅游景點的相關知識,老師首先向學生
介紹所講旅游區的主要旅游城市,然后介紹這些城市的主要旅游景點及其有關的神話傳說、古典故事、歷史文化等知識,從而引發學生興趣,他們就想了解更多的內容,使學生產生了一種探求知識的欲望。
2.教學課時少。旅游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一樣,英語只是專科第一學年開設,加起來總共是136個學時。因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出去接觸到外國人的機會要比其他專業的學生要大得多。因此,一個學年136個學時起到的作用不大,不能應用到實際的旅游工作中。
3.教材沒有針對性。旅游管理專業使用的教材也是和其他專業一樣的大學英語教材。教材內容仍過于簡單和沒有針對性。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應該是使學生掌握英語在酒店業、旅行社、餐飲業、景點景區介紹等范圍內的應用。因此教材的內容應該是圍繞酒店業、旅游社、餐飲業、景點景區等范圍內的業務活動設計教學內容。
4.手段以教師為中心。我院英語課堂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導致有些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睡覺。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是講授法。而現在我院的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手段也主要是以講授法、演示法和練習法為主,仍然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樣那部分基礎本來就不好的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學不下去。
二、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二校區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對策
1.增加教學耐心,從基礎知識開始教授。針對本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英語學習興趣缺乏的現狀,英語教師應增加教學耐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從基本的知識開始教授。這樣就能避免學生越學越學不會、越學不會就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
2.增加英語課時數。筆者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出去接觸到外國人的機會要比其他專業的學生要大得多。英語教學應該是培養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語言技能的專門課程。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應考慮課時的增加。讓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掌握好英語聽、說、讀、寫這幾個技能。尤其要掌握好旅游口語,酒店口語等等。
3.選擇有針對性的教材。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選擇與其他專業不一樣的大學英語教材,應該更有針對性。教學內容越豐富越專業掌生的學習目標就會越明確掌習的態度也會越積極。教學內容最好包括了英語在酒店業、旅行社、餐飲業、景點景區介紹等范圍內的應用。并且還可以多采用模擬實訓教學手段模擬各種旅游服務業務的工作環境,鼓勵學生用地道專業的英語處理各種旅游服務業務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努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一、我國旅游管理的理論分析
1、旅游管理的定義。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業的管理者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動提供有質量的服務,運用管理的各種職能,對旅游業的人、財、物、部門、地區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調節和監督的活動。
2、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協調旅游部門與其他部門、國內旅游業與國外旅游機構和旅游市場的關系的需要。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獨立的部門,同時,旅游業又是一項綜合性的專業,與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協調旅游業內部各有關部門和企業之間關系的需要。旅游業內部各部門、各企業是從事旅游經濟活動的經濟組織,是旅游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旅游業是綜合行業,需要對旅游者的餐飲、住宿、交通、游覽、購物加以組合設計,制成整體的服務路線,向旅游者出售,并保證供應。再次,旅游管理是發展旅游業的需要。在我國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是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而且更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效益,它從一個側面帶動了交通、民航、飯店、餐飲、保險、娛樂業的發展,同時也提供相當數量的勞動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旅游業具有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先導、服務、橋梁的功能。
二、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宏觀管理。隨著加快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蓬勃發展,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創辦了旅行社、飯店、旅游交通服務等企業,這些企業產權和人事權分別歸屬不同的投資部門。除了國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團以外,其余幾乎每一個旅行社就屬于一個系統。以致旅游業系統林立,多頭建設,各自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彼此之間跌價競爭,行業內部矛盾導致市場混亂。而旅游管理部門既無建設項目審批權,幾乎也無企業登記管理權,缺乏宏觀調控的權力和手段。很難從宏觀上協調、平衡和控制。
2、法律法規不健全。首先,旅游法律法規具有暫時性,缺乏后續法規。比如說:《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旅游投訴管理暫行條例》等這些條例都具有暫時性,但是后續的法律沒有及時跟上,這樣就造成了旅游行業法律規范約束力的減小;其次,法律法規的涉及范圍不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比如說: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中,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條文比較少,大部分還是側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中,涉及旅游者人身權利保護的法律條文比較少,對旅游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3、旅游產業結構失衡。首先,旅游商品業開發滯后。旅游商品業是旅游創匯的大頭,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勞動密集度大的優勢,也可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但由于生產、銷售的體制上,旅工貿不協調,使旅游商品長處于自發狀態,產品品種老化、單調,創新不足,運輸、包裝等各個環節都存在問題,使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其次,旅游交通問題。旅游交通受短線制約的緊張局面,原來主要集中在國內城市交通上,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由于客源形勢較好,國際航班也出現了來華游客“一票難求”的狀況。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發展滯后。
三、完善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
1、加強旅游行業管理體制。行業管理是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旅游業的部門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門直接管理所屬企業的微觀活動,顯然已不適應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只有將部門管理體制改變為行業管理體制,才能適應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需要。行業管理是根據產品或勞務的不同特點對企業進行分類,然后由政府相應的部門進行歸口管理。也就是說,無論是歸屬于哪個部門的旅游企業,從行業角度來說,均應統歸旅游局管理。這種行業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門的職能,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由部門管理轉向行業管理。
2、完善旅游企業管理體制。旅游部門協同各有關部門,先清理一批不符合開辦條件的旅游企業,進而全面推行政企分開,使企業成為自負盈虧的主體。積極推進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形成國營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主導市場,中小企業納入序列的格局。落實《全民大中型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優化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創造企業平等競爭的基本條件,統一稅賦,搞活用工條件。進一步推 行和完善旅游企業的經營承包責任制 進行旅游企業股份制經營試點。
3、深化旅游計劃與投資管理體制。在國家旅游局的領導下,全面規劃管理全國旅游基本建設工作。確定國家和地方的投資分工和投向重點。國家主要負責非盈利的重點工程的基本配套,地方負責重點項目的資金配套和一般性項目的投資;盈利性的項目將由企業按照經濟規律投資經營,自負盈虧。建立旅游業有償投資制。
二.現階段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現狀分析
旅游業屬于國家發展的支撐性行業,是我國經濟收入的重要載體,受到社會各界青睞。為促進旅游行業發展,建立一定數量旅游景點十分必要。近些年來,我國旅游景點數量日益增加,旅游業發展十分迅速。在旅游業發展進程中,其管理體制面臨改革問題,對旅游業發展造成嚴重阻礙。立足我國旅游業管理角度,管理體制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缺乏宏觀管理。近些年來,我國十分重視第三產業發展,推動了我國旅游業迅速發展,大多數部門、單位均創辦了旅游交通、餐飲等企業,而這些企業人事權、產權,分屬于不同投資單位,基本上每一個旅行社,歸屬一個系統。導致我國旅游系統眾多,各自為政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客源不足情況下,市場疲軟問題,各旅游企業之間,出現跌價競爭問題,行業內部矛盾引起旅游市場混亂。對于旅游管理部門而言,缺乏建設審批權,缺乏宏觀調控手段,進而難以宏觀協調與控制。其次,法律法規不完善。針對旅游管理體制,按照社會發展、旅游業發展狀況,旅游管理正在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然而卻極少涉及法律法規層面,主要依靠傳統法律法規。按照目前旅游管理狀況而言,部分不法商家、犯罪分子,通過法律法規漏洞,利用旅游行業開展非法活動,進而嚴重影響了旅游市場,損害了旅客自身利益。旅游管理體制缺乏。因旅游業屬于特殊性行業,和其他行業聯系十分緊密,和交通、住宿、餐飲等行業聯系無法分離。同時,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服務行業高速發展,大多數部門和旅游業具有直接經濟活動。然而,對于這些聯系行業,缺乏有效性、完整性管理體制,某些旅行社為吸引旅客,選擇惡劣競爭手段,嚴重損害旅客身心利益,對旅游業發展造成嚴重制約。旅游產業結構失去平衡。目前,我國旅游商品開發較為滯后。商品業作為旅游創匯的重要來源,呈效益高和成本低特點,且勞動密集度較大,有利于工商業發展。然而,因生產銷售、旅游貿易不協調,導致旅游商品長期是一種自發狀態,加上旅游產品品種較為單一,創新力度不足,在包裝和運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無法充分發揮旅游商品優勢。同時,對于旅游交通問題,旅游發展迅速,但交通發展滯后,使得旅游產業結構失去平衡。
三、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措施
1.不斷健全旅游管理法律法規。
針對旅游管理,因法律法規不完善,嚴重限制了旅游管理,不利于旅游管理水平提高。所以,按照目前旅游業發展形勢,需不斷健全旅游管理法律法規,有效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其一,科學定位旅游管理體制。立足管理體制角度,確保旅游管理的有關行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旅客自身利益。所以,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不能訂單方面追求單位經濟利益,需綜合考慮旅游單位、旅游企業和旅客的多方利益。其二,制定和旅游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針對商場、餐飲等,按照行業實際發展狀況,不斷健全法律法規,方可確保各方利益、旅客利益不受損害。另外,需嚴厲打擊不法商家、非法分子的不法行為,促進旅游行業的合理秩序,提高旅游業發展速度。
2.創新旅游管理體制模式。
按照現階段旅游管理狀況,目前,我國旅游管理存在諸多不足。現行管理模式較為陳舊,諸多管理弊端逐漸呈現出來。同時,管理模式不夠完善,針對細節性問題,缺乏有效性、科學性管理,且旅游管理水平較低,為實現旅游業快速發展,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不斷改革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其一,需了解旅游管理的好處,按照實際狀況,不斷完善、創新旅游業管理。其二,引進先進、科學管理觀念,健全旅游管理模式,借鑒國內先進管理模式,按照自身管理狀況,制定一套全面、科學管理模式。其三,積極創造旅游品牌,科學打造品牌效應,擴展旅游企業規模,結合自身發展狀況,對各行業、各部門進行合理協調,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各行業互相協調,掌握各行業、各部門管理模式,結合管理模式現狀,形成特色性、區域性的管理模式。結合不同區域特點,開展不同管理,不斷提升各區域管理水平,進而提升旅游管理的整體水平。強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需不斷改革旅游管理體制。因為行業特征和地域特征,使得旅游管理體制,和目前管理現狀不相符合,不僅不能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嚴重制約了旅游企業發展。所以,強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需結合實際狀況,提升管理體制改革效率。針對旅游管理改革,需重新定位旅游管理體制,防止傳統管理干預,避免出現行政命令管理問題,立足大局觀念,合理保護旅游者合法權益,加強旅游產品推薦工作。積極汲取發達國家成功經驗,必須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按照旅游管理具體狀況,合理制定旅游管理體制,確保旅游管理體制的公平和公正,按照獨立性和公開性特征,促進旅游業發展。制定科學旅游計劃,確定合理投資管理體制。按照國家旅游局指揮,對全國旅游基礎建設進行合理規劃與管理,確定國家投資、地方投資的重點。國家負責非盈利重點工程建設和配套建設。地方主要負責重點項目配套、一般性項目投資。而營利性項目是由企業投資經營,建立自負盈虧機制,進而建立旅游業的有機補償機制。另外,促進生態旅游發展,生態旅游作為傳統旅游的新型升級模式,近年來蓬勃發展,生態旅游在中國已經落地生根,與中國國情極為適應,因此,我們必須尊重生態旅游。針對中國現實情況,在發展模式與制度安排、操作方法與技術手段探尋創新之路,不應否認與忽視,不然生態旅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另外,我們必須拓展視野,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禁止走彎路。
一、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發展現狀分析
1.旅游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旅游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對專業教學沒有興趣,這就需要改變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專業課程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也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以后燦爛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旅游專業教學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旅游專業課堂上教學單一,導致學生對旅游專業課態度消極。這表明旅游專業課教學方式中仍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革。[1]
2.旅游教育院校的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旅游培養行業迅速興起,在各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也火熱展開。職業院校是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前沿陣地,旅游管理專業成為各職業院校的骨干專業,承擔著為旅游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任務,如何進行有效的實踐培養教學是學生重視的,也是學院對旅游管理教學的重視部分,保證旅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性。
二、分析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象
1.教師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認識不夠,不能進行正常的實踐培養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上重視教師對學生知識的教導,只灌輸知識不注重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更深的知識研究造成了阻礙。專業教學應該貫徹“能力本位”理念,實踐能力訓練應該占有極大地比重,將學生帶入到旅游管理的實踐工作中去,讓他們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才是教育中應有的旅游管理教學。教師對實踐能力教學的認識不高,認為灌輸知識才是教學的重點,沒有認識到實踐技能的學習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鍛煉學生對技能的掌控,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實踐能力方面的保障。所以教師應該改革自身的思想,對旅游管理教學中實踐能力教學進行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2.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不過關
課堂考核是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加強實踐教學及考核,有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知識總結,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知識技能理解程度的了解,推動課堂進度,讓學生在考核中了解自身的缺點與不足。當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學生能夠進行較為全面的知識與技能教學,但是卻忽略了課堂考核,導致教師不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影響教學進度,使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認識與使用也不能深入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不深入,對旅游管理教學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3.調整旅游管理專業結構
對應于旅游業不同的從業要求和管理層次,旅游管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也需建立不同的專業結構和層次結構,但是有些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建立,并不是在合理的計劃和謹慎的可行性研究基礎上產生的,而多少帶有求生、轉行、從眾的因互,而且在層次結構上也欠合理。為促進院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的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必須優化資源配置,合理調整專業結構,為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
三、加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手段與措施
1.注重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發掘學生的潛力
在生源質量下降的形勢下,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多數自身學習能力較差,基礎知識不牢固,但是社交能力較強,對人際關系的認識較深,所以在學校中要充分將旅游管理知識與旅游管理實踐相結合,鍛煉更熟練的人際能力,有利于以后直接進入旅游管理行業進行工作,但是這樣的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生硬的講解,對學生傳授知識,灌輸思想,以至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深,僅僅是死記硬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程度相當高,在學習中也積極要求個性,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愈加明顯。教師如果能做到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發掘每個人心中潛在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幫助學生在實踐能力技能培訓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由教師靈活的解讀教材與引導,將學生帶入到生動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對旅游管理學習產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課堂的學習效率達到最高。
2.積極進行教法改革,帶動旅游管理教育的發展
傳統的旅游管理教學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將旅游管理的知識注入到學生的思想中,屬于半強迫性教學模式,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教師的講解會不充分,讓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制定教學計劃,逐步進行教學。還有教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注意知識的循序漸進性,而不是純粹的灌輸知識,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旅游管理知識的興趣與勁頭,這是最不妥善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從初步的旅游管理知識與職業操守進行教學,對學生的服務思想先教育,再將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專業性的教學知識點進行具體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利用圖畫,聲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對學生的頭腦內感官造成記憶的刺激,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重點上,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完善我國旅游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職業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院校進行專業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高素質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通過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工作者切實進行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教學改革來實現。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一、新時期內旅游管理專業不斷更新教學改革觀念的重要意義
首先,從專業教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旅游管理專業是管理系重要的專業分支,其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隨著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不斷深入,旅游管理專業也亟需進行教學改革。在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對開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因此,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踐行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途徑,有助于為我國的旅游產業培養和輸送更加專業化、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工作,有助于培養具有本學校特色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更好的適應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其次,從旅游產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市場化的發展強化了旅游市場之間的競爭,很多中小型的旅游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挑戰,為了制定科學的發展策略,需要招聘專業性的人才,結合專業知識和理念,綜合考慮當前旅游市場的發展形勢,為企業合理定位旅游品牌形象并制定發展戰略,促使學生將學校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踐。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不僅能夠為旅游企業的發展提供高素質管理人才,更有助于樹立學校良好的教學品牌,提高本校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
二、旅游管理專業當前教學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
其一,部分學校缺乏專業教學改革創新的這一理念,并不重視教學改革工作。旅游管理專業下設多個專業課程,不同課程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單獨開展教學活動,與其他教師缺乏溝通,學生很難將不同科目的知識結合起來。也有很多教師并不重視教學改革工作,只是完成了一些“表面功夫”,并沒有深入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
其二,目前的專業教學內容相對比較陳舊,沒有很好的與當前旅游市場進行對接。近年來,我國旅游市場的變化比較大,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以及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旅游產業中的應用促使了我國旅游產業的不斷進步和變革,只有具備專業素質,才能夠為旅游企業做出更加實際的貢獻,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情況中,旅游管理課程中缺乏對新近案例的分析和介紹,課本內容相對比較老舊,缺乏前瞻性,很多理論知識放在今天的旅游產業中已經不具有實踐性和可行性。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所能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也是十分有限的,局限于書本中的內容,很多學生在就業時并不具備相應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因此不具有競爭優勢。
其三,通過分析不難發現,當前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比較缺少針對性。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中缺乏有力的管理,導致課堂效率比較低,很多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充分的吸收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灌輸式的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很多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缺乏思考,學習質量難以提升。此外,旅游管理課程考核方法過于單一,也是導致學生職業素養不高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專業課程的考核主要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對于平時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實踐經驗都缺乏考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所學習的知識也是比較生硬的,難以靈活的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實踐之中。
三、針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
首先,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一定要積極的結合當前國內外旅游市場的發展形勢和特點,真正做到以市場發展和產業需求為導向,培養更加專業化的人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需要堅持兩個要點:其一,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市場敏銳度和競爭意識;其二,人才需要具備旅游產品創新和旅游產業品牌打造的能力。
以此為基礎,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一定要注重強化對教學內容的完善與改革。一方面,需要充分的結合旅游市場發展的特點和形勢,對教材內容進行完善,增加一些新的旅游企業發展案例,代替原有的一些陳舊、落后的內容,同時要注意保持以旅游管理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充分保證教學質量。另一方面,W校需要注重增添新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內容。當前,信息技術在旅游產業中的應用越發普遍,比如途牛、去哪兒,都是依托網絡技術的線上旅游品牌,為了更好的運作和發展,這部分新型企業需要具備專業旅游知識和專業信息能力的人才,因此,學校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信息能力。
另外,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開創多樣化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傳統的課程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致使理論與實踐相互分離。為了改變這種問題,教師自己首先要不斷增加實踐經驗,掌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經驗,并將之傳達給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實施旅游管理專業的“雙師制”,聘請旅游企業的管理人員擔當專業教師,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真實、更加富有吸引力。同時,旅游管理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極強的要求,需要學校積極與旅游企業展開合作,定期向企業輸送實習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從而掌握更加專業的旅游管理能力。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嘗試應用新的模式和方法開展教學,比如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開展情境模擬、小組合作等,讓學生從主觀層面上更加積極的接受和理解知識。
針對當前旅游管理專業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教師可以嘗試吸取其他專業考核模式的長處,改變傳統考核模式中單一的,將理論考核成績作為學生評價標準的模式,轉為多樣化的考核模式。比如注重考察平時的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將學生的假期實踐作為評價成績的重要標準,鼓勵學生積極的參加專業實踐和學習,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行動的結合。
“旅游景區管理”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旅游管理專業五大能力課程之一(另外四門課程是《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和《旅游管理專業英語》),足以看出該門課程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設置了旅游管理專業的各本科院校(包括獨立學院)都按照國家旅游局的相關規定開設了“旅游景區管理”課程,并將其設置為專業必修核心課程。
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方向是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即要求培養的本科人才具有備創新性、能力性、復合性、實踐性和市場性。因此,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五大能力課程之一,“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是直接為旅游業服務的應用性課程,強調理論性的同時,更為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而對于獨立學院的“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尤為需要在“應用性、實操性”方面建構起特色,必須強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才能形成獨立學院的人才優勢。
二、獨立學院“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般而言,獨立學院建校的歷史較短,其教學工作大都是依附于母體學校的條件,教學內容和方法也基本類同于母體學校的原有模式,致使難以實現獨立學院的“應用型”培養目標。下面結合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將“旅游景區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教材內容層面,重理論、輕服務
業已出版的教材編寫思路大都存在“就管理論管理”的問題,對旅游景區的運營實踐邏輯和核心產品――服務的詮釋較為欠缺,并且目前尚無專門針對獨立學院的“旅游景區管理”的教材。另外,在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計劃中,作為專業基礎課的《管理學原理》課程基本上已經能夠為學生建構“管理”的理論基礎,而“旅游景區管理”教材中過多的“管理理論”則存在重復,并且其最能體現旅游景區“服務”的“應用性”的內容卻十分薄弱,導致輸入給學生的知識“重理論,輕服務”,在思想層面無形中給學生塑造了“重管理,輕實踐”的意識,甚至為學生畢業后不愿意到一線服務崗位就業埋下了伏筆。
(二)教學形式方面,重課堂、輕實踐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圍繞精英教育的觀念開展教學活動,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和“重專業、輕能力”的消極因素長期存在,這在許多獨立學院也同樣存在(實際上,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往往成為一句口號,并未落至實處)。正如上述所提及,“旅游景區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加強實踐環節的訓練對于“應用型”導向的獨立學院尤為重要。很多獨立學院由于辦校的歷史短,“雙師型”的教師非常缺乏,實習基地建設也落后,“旅游景區管理”實踐教學環節顯得尤為薄弱,使得“旅游景區管理”的課程教學仍然是課堂式理論教學。
(三)學習方式層面,學生以被動式的學習為主
正是由于上述“重課堂、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填鴨式的理論灌輸成為獨立學院“旅游景區管理”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或參與性,并且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教”卻不引導學生主動“學”,而學生又僅滿足于通過課程考試而樂于“被灌輸”,所以“教”與“學”就難以形成良性互動,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學生對“旅游景區管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仍然停留在表面,學生 “應用能力”的培養就大受影響了。
三、獨立學院“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旅游管理專業本身就是應用型很強的專業,而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更加強調“應用型”,塑造學生的“應用能力”是核心訴求。針對上述所提出的“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嘗試著對改善獨立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如下改革對策。
(一)編寫適用于獨立學院的“旅游景區管理”教材
有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從宏觀層面規范本科院校、獨立學院和高職院校等各類高校選用“旅游景區管理”教材的類別或層次,以給各高校的教材選取工作提供參考。而對于獨立學院而言,“旅游景區管理”教材的使用首先必須改變使用純粹的“管理理論”本科層次教材的理念,并組織學院或整合兄弟院校的該領域的師資力量,根據獨立學院的生源情況、人才培養目標方向以及教學重點等特征,編寫特定適用于獨立學院的“旅游景區管理”教材,教材內容必須注重“應用性、實操性”,并且特別是要增加“景區服務”的內容。對于旅游景區“管理”而言,游客的排隊、售票檢票、景點講解、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等活動雖屬管理范疇,其實質上就是服務。所以,教材的編訂必須圍繞上述“服務”內容,增加“景區服務”章節,促進學生對“旅游景區管理”的全面理解,也保證教材能夠將“服務”真正落地,讓“管理”不再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
(二)加強教學實習基地建設
從書本到書本,只能讓學生一知半解地了解“旅游景區管理”的規律,但“應用性、實操性”更多要依賴于真正的實踐。正如前所述,部分獨立學院只“重課堂,輕實踐”,導致學院不重視“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另外,從現有的課程實踐層面來看,“旅游景區管理”課程設置的實踐學時比較短,而景區從維護企業工作秩序角度考慮一般是不愿意接收學生短暫的實習,這也成為建設“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教學實習基地難度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或矛盾,獨立學院必須從戰略層面重視實習基地的建設,并鼓勵、引導該領域的專業教師積極地投入到實習基地的建設中來,學院和專業教師個人都要給予強烈的責任心,并體會到嚴重的危機感,主動多方尋找,發揮社會公關能力,甚至可以尋求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與旅游景區企業達成合作關系。在建設實習基地的實際過程中,不管遇到何種困難,學院都要從財力、物力上給予最大的支持,以保證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取得較大的成果。當然,為了學生實踐和對其管理的方便性,建設教學實習基地的旅游景區時應該盡量優先選擇與學院在同一城市的旅游景區企業,這樣更能有效地安排學生的短期課程實踐。
(三)引入體驗式教學法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旅游管理 教學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門強調實踐性的應用型學科,它與強調體驗參與的體驗式教學法具有相同的契合點與關鍵點。基于這一背景考慮,本文首先從基本含義與主要特點這兩方面入手對體驗式教學進行概述,然后分析了當前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在聯系實際并尊重改革方向的基礎上,對如何將體驗式教學法作用于旅游管理的教學改革提出了參考建議,以期給優化當前各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帶硪歡ǖ鈉艫稀
一、體驗式教學概述
(1)基本含義。體驗式教學法指的是將教學需求作為基礎及依據,由此來進行課程的引入,通過創造與教學內容相適應或相符合的氛圍,借助模擬或真實的場景來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的情感思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心理與腦力協調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
(2)主要特點。體驗式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強調輕松體驗,愉悅感知。體驗式教學法的核心與精粹是“體驗”,即是要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及濃烈飽滿的熱情去體驗學習中的各個知識點,以輕松愉悅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其二,強調師生互信互助。學生要跟隨教師設置的場景來進行學習,教師同時要做好引導與輔助工作,以此來提高教學的實際性。
二、當前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不夠科學。縱觀各大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理念,其主要存在有兩大方面的問題,其一,重理論輕實踐。大部分都是強調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與教導,包括導游的基礎知識、旅游地理學的內容、旅行社業務的開展等,但落實到操作層面,則會因為缺少相應的合作單位或匱乏實習基地而降低其在教學中的比例。其二,重知識的掌握輕素質的培養。以導游學的教學為例,大部分教師都會教導學生如何帶隊、如何處理突況、如何與團友保持良好的關系、如何協調好團隊矛盾等,但對于導游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長遠發展等精神層面上的教學,則相對會較少涉及。
(2)學科設置不夠合理。從學科的性質上看,旅游管理專業屬于綜合性學科。其中既包括有管理學、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工商管理類學科,又包括有景點規劃、信息系統等地理生態學,還有政策與法規等基礎法律學科。這雖然是該專業對知識系統的客觀要求,但部分高校并沒有平衡好各個學科種類之間的關系,或是存在學科交叉重疊,或是存在學科毫無聯系等問題。這既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旅游管理技能的綜合性培養,同時也不利于高校打造具有競爭性與特色力的旅游管理專業。
(3)教學方式不夠先進。一方面,教學內容比較局限。教材是教學的基礎與根本,但不應成為局限教學的理由。在教學范圍上,部分教師存在過度依靠教材的問題,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擴展教學。另一方面,教學方式比較死板。在教學媒介上,多是以口頭傳授與書面板書的方式。在教學地點上,多是以課堂或校園內為主。部分高校受限于經費,鮮少外出教學或到景區進行實地考擦。
三、如何將體驗式教學法作用于旅游管理的教學改革
(1)以體驗式教學的原則作為教學理念的導向。 即是要緊扣“愉悅體驗”與“互相互助”的原則。一方面,要提高教學的實際性。即是要重視實操性教學,特別是對于旅游專業這種強調服務性的專業來講,更應當讓學生有更多地機會去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以加深對服務理念的認知與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比例。在教學中與課堂上,學生應當是主體,教師則是輔助指引的角色。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情緒高昂地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度與交融性,避免出現“填鴨式”教學的單一輸出模式。
(2)以體驗式教學的模式作為學科設置的依據。 即是要緊扣“創造及模擬場景”來設置學科,平衡好學科之間的比例與關系。一方面,要提高學科的層次性。除了基礎性知識的學科外,學校還應當開設與旅游咨詢、旅游服務、項目管理、科研討論等有關的延伸學科。這既是為了培養學生以更深入,更長遠的視角去認知并了解旅游行業,同時也是為了將旅游專業打造成一個全面性流程的系統學科,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涉獵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學科的銜接性。不論是經濟類學科、管理類學科,還是信息技術類學科、心理研究類學科,都應當以符合實際場景情況,滿足實際場景需要來進行設置,提高整個專業對市場需求的滿足度與適應性。
(3)以體驗式教學的步驟作為教學方式的參考。即是要參考“創造情境合作探究感悟體驗總結評估升華能力”的模式。一方面,要擴大教學范圍。另一方面,要豐富教學的媒介。除了基礎的口頭傳授與書面板書外,還可以嘗試多媒體教學與實際景區教學。對于經費相對不足或自然地理資源比較匱乏的學校來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現或演示著名景區的風土人情,講解景區所代表的自然特色。此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嘗試遠程教學,通過與其他高校的合作來進行聯合教學。對于經費相對比較充裕的學校來講,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多深入到實際場景中。例如,帶領學生到當地的酒店、飯店、旅行社、賓館等去實習或上崗,以更好地觀察并了解企業的運營管理。帶領學生到旅游景點,以更好地模擬導游的帶隊過程等。總的來講,就是要盡可能地豐富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4)完善教學設備、設施,為體驗教學創造條件。體驗式教學對教學設備、設施要求和依賴程度較高。旅游專業為了實施體驗式教學必須引進一些教學設備。目前旅游院校初步改變了“黑板+粉筆”的授課方式,引進了一批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些設備使得體驗教學的條件略有改善,但是為了更廣程度的推廣體驗式教學還需引進各種軟件系統,如虛擬景區系統、酒店管理系統等。
總之,許多高校基于這一背景,紛紛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其教學過程卻在教學理念、學科設置、教學方式上存在有各種問題。從以學生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改要求上看,體驗式教學法將有助于提高教改的質量與效率。因此,高校教師應當合理地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將其原則、模式、步驟等滲入到教學過程中,以達到貼近教改方向,符合教改要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