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6:40: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敘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制訂目標,提升隨文練筆的目的性
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選擇有諸多亮點,從課文的語言、題材到文體,文章的立意、章法以及創新都具有獨特性。這些課文中獨特的亮點常常成為隨文練筆的訓練點,而在眾多要點中,如何進行選擇則成為教學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文不能隨意,進行隨文練筆應具有目的性與針對性。因此,選擇何處進行隨文練筆,是否應進行隨文練筆等,都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要點、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等進行綜合考慮。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隨文練筆實踐中,教師需要深入熟悉教學內容,制訂清晰的目標,以提升隨文練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例如,在教授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林則徐的塑像”展開想象,說明自己對林則徐的感受,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心理描寫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對“的具體過程”進行描述,使其增強動作描寫能力;或者讓學生就“老百姓對的看法和反應”進行擴充,以便學生能夠通過合理補白,學會如何加強細節描寫,完善敘事結構。
二、整理序列,增強隨文練筆的整體性
隨文練筆的主要內容是教材文章,面對眾多的教材文章,教師需要保持清醒的思緒,整理隨文練筆的序列,保持隨文練筆訓練點的系統性與整體性。教師在選擇隨文練筆的訓練點時,要有開闊的視野,應遵循教學整體性與連貫性原則,促使學生的寫作訓練點豐富和有序,讓隨文練筆的各個要點形成巨大的合力。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教材中各篇文章的訓練要點挑選出來,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形成小節或單元訓練序列,學期或學年訓練序列。
總之,教師要有序列意識,制訂并完善隨文練筆的小結訓練、單元訓練、整本書訓練以及整學年訓練方案,讓學生在各個寫作要點、各個學習階段、各個寫作時期都能通過隨文練筆得到提升。例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所在班級和寫作水平的不同,確定學生的訓練要求。讓低年級學生進行簡單仿寫,以培養其詞句寫作能力;中年級學生則加強段落隨文練筆,使其能夠掌握基本的段落描寫、敘事方法;高年級要在具有針對性段落練筆訓練的基礎上,適當進行篇章的隨文練筆,以便學生能夠剖析經典課文的寫作思路,增強謀篇布局的能力。
三、加強引導,注重隨文練筆的綜合性
隨文練筆的教學方法在于通過利用“隨文”進行“練筆”,“隨文”是基礎,“練筆”是目的。因此,在進行隨文練筆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文章的選擇,通過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有效引導,從而實現隨文練筆的“讀”與“寫”的結合。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隨文練筆的讀寫結合性特點,文章的表達作用,將文章作為鋪墊,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彰顯隨文練筆的寫作本位的教學特點。其中,教師要注意寫作本位的閱讀教學風格,注重強化表達,對教師的教學引導,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總之,在隨文練筆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訓練點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適度引導,注重教材文章的特性與寫作要點的屬性,將閱讀學習與寫作訓練相結合。以《》一文為例,在學生進行隨文練筆之前,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深入推敲文本中“倒下去”“拋入”“撒下”等動詞的作用,使學生明確詞語先后順序和用詞準確的重要性,當學生有了一定閱讀基礎后,就能夠準確有效地做好動作描寫訓練。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小學生學會認字、詞、句,還需要培養小學生的語言習慣、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閱讀的同時學會寫作。因此,教師要將隨文練筆引入小學課堂,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情況不斷改進與完善教學方法,優化學生進行隨文練筆的訓練措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22-00-02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四川省委、省政府從2009年開始實施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即9年義務教育加3年免費內地中職學校職業教育。大批藏區“9+3”學生遠離故土,進入內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首先面臨的是語言問題。
如何突破語言關,讓“9+3”學生盡快適應當地學習生活,學到有用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學校急需解決的。我校自2009年開始接受藏區“9+3”學生,目前在校共計180名,筆者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名學生追蹤了解其在當地漢語學習狀況、進入內地后漢語言學習適應的情況并分析,提出促進藏區“9+3”學生語言適應的策略與措施。
二、研究的實施
(一)研究對象的選取
本著便利和有效的原則,在我校“9+3”學生中選擇了拉姆做為研究對象。拉姆,女,19歲,自貢衛校護理156班學生,家住甘孜州新龍縣麻日鄉中立村(半農半牧區)。入學時學校摸底考試語文24分,在全班排在倒數第6名。通過在校兩年學習,拉姆各科成績全部通過,兩年成績排名位列全班第八名,目前正在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習。拉姆從入學在漢語理解和運用上的困難,到最后完成學業,順利進入實習,經歷了藏區“9+3”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能夠典型的體現藏區“9+3”學生的語言學習適應過程。
(二)拉姆的語言學習適應敘事
實際上我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上小學時主要學習藏語、語文、數學。語文老師為漢族老師,上課只是讓我們讀,并不解釋,因此很多漢語能讀,但是不能了解意思,很多漢語還是從看電視知道的。平時候同學之間交流都用藏語交流。剛入學的時候,感覺很興奮,說實在的,我根本沒有想到過什么困難。但是上課時候我知道老師在講什么話,但聽不懂老師講話的意思,有點聽天書,我只有使勁的聽、強迫自己記。當時入學都快一個月了,我還理解不了醫學上“機體”是什么意思!“到內地學習,漢語真的很重要”拉姆主動說到。漢語知識差,意味著什么都聽不懂。
拉姆身為一名處在邊遠農區的藏族孩子,入學后感到學習吃力、聽不太懂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漢語教學水平差,學習基礎薄弱,語言溝通障礙。
學校針對我們,專門開辦了語文、基礎數學補習班,我覺得挺有用的。老師你給我找的語文補習材料、故事書我都認真學習,安排的語文作業我也認真去做,我還參加了普通話檢測,雖然只獲得“三甲”水平,我還是感到很開心。但是我性格內向,不太善于與別人溝通交談,我們班上成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對我漢語能力的提高幫助很大。一個小組的同學捆綁在一起,經常討論,不懂的我經常詢問她們,提高了我的漢語表達及理解能力。
拉姆在學校、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加上自身努力,迅速提高了自身的漢語能力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拉姆學習情況分析
拉姆入學時學校摸底考試語文24分(總分100分,水平為自貢當地初一水平)。當時全校入學的“9+3”學生共有96名,語文最高分68分,最低分0分,平均40.8分。卷面上主要問題是漢字認知能力低下,字音辨讀能力低,拼音能力差,無法辨識相似字、易錯字的讀音;常用字詞掌握不好,無法正確區分和書寫同音詞、形近字;對詞義的理解上對常用成語接觸甚少,運用甚少,特別是不理解成語的感彩[1];同時書寫能力較差,缺乏基礎的閱讀知識,對記敘、描寫等常識都不能掌握,作文遣詞造句缺乏層次和想象力。
分析原因,可以看到甘孜州全州幅員面積1513萬平方公里,人口有813萬人,其中未成年人有2915萬。由于自然條件和區域成本差異,造成藏區教育點多、面廣、戰線長、投入大、成效小、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量少質弱且結構不合理,基礎教育水平薄弱[2]。漢語作為藏區重要的第二門語言,國家非常重視,大力在藏區推行藏漢雙語教學。全省大致形成了以下幾種類型的藏漢雙語教學模式:第一類除開設漢語文課程外,其它課程均用民族語文授課;第二類部分課程用漢語文授課,部分課程用民族語文授課;第三類除開設民族語文課程外,其它課程均用漢語文授課。雖然三種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但關鍵的師資上存在很大問題。調查數據顯示藏區中小學漢語教師中從專門的師范院校畢業教師只占56.9%,從專門的漢語言專業畢業也僅占51.8%,非漢語專業畢業而從事漢語文教學的占48.2%之多。還有這些教師中的一部分雖然是師范學院、漢語言專業畢業,但并非是漢語教育或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畢業[3]。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民族的語言特點,常常反映著這個民族的社會背景,文化和生活的特征。語言的使用離不開特定的社會環境。目前藏區的漢語教學中重視了語言形式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忽視了藏漢文化的差異,重視了文化知識層而忽視了文化理解層,忽視了將文化滲透到交際實踐中。很多藏區中小學漢語語文課堂只學習漢字卻無法學到連老師也不能理解的該漢語背后的詞義及其包含的感情與文化。如漢語中“油條”既有“長條形的一種油炸的面食”之意,同時作為面食的油條所具有的特點,“某某人是個老油條”中又有“世故圓滑、偷奸耍滑”的文化色彩。許多藏區學生完全不能理解是食品怎么又形容人,因而對相對深奧的醫學術語就更難于理解,如中醫中的“精”、“氣”、“神”等。拉姆所在新龍縣麻日鄉中立村,除開設漢語文課程外,其它課程均用藏語授課。漢語僅作為輔修科目,日常用語也為藏語,缺乏漢語學習的環境,因而漢語掌握能力更差。
與以往的民族學生擇優經培訓進入內地大學學習不同,“9+3”學生是初中畢業的藏區學生進入內地中職學校學習,學生年齡相對更小,只要學生愿意幾乎沒有門檻限制,導致人員眾多,缺乏相應的銜接教育,導致“9+3”學生漢語知識薄弱,理解能力不夠,成為不能適應內地學習的重要原因。語言問題幾乎是所有“9+3”學生首先要解決的第一道難題。
四、應對措施
1、在語音、詞匯、語法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是提高學生漢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9+3”學生學習漢語,對她們來說就是第二語言學習。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不僅僅包括語言結構、語法知識,還需要理解語言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漢語的補習按照初中畢業生的基礎要求,從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多方面進行補習。許多接受“9+3”學生的學校均開展了文化知識補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補習上,重點應該傳授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語言教學中有機地融入文化教學。如:在詞匯的教學中注重文化傳承的背景知識的導入,將詞匯知識與文化含義適時融合;要盡量結合模擬情景,有針對性地介紹語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并把語言放到具體的語用背景中進行教學;同時注重藏漢文化之間的比較。通過補習使學生有興趣學,學了能用,并用得恰當。通過語言文化知識的傳授,使藏族學生了解漢民族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交準則、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等,從而開闊其學習的文化視野,培養其對漢語文化的直接領悟力和敏感度,使其適應漢語文化的環境氛圍,并能運用漢語準確地理解和表達[4],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漢語言學習與藏區當地文化相聯系,充分利用學生母語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與自信心,提高漢語學習能力。
“9+3”學生遠離家鄉、父母,來到內地求學,因環境的改變,與人溝通受阻,學習基礎差,普遍覺得自卑。在“9+3”日常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將教學與藏區文化聯系起來,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克服其自卑心理。如在對學生講解漢語中姓名的組成與由來時,結合藏族姓名特點及含義詢問學生自身姓名的組成及含義,對比講解,受到學生熱烈歡迎。語言是人類共有的屬性,與人類思維有著密切聯系,是人類表達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人類的思維是有共性的,因此用來表達思維的語言也具有共性。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與的負遷移作用,采用啟發式與對比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藏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比較、總結、歸納,突出兩種語言的相同和差異之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漢語學習的能力。但這對內地中職學校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3、運用教師與學生、漢族學生與藏族學生“一助一”形式及小組合作學習,加強藏區學生與內地漢族師生交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提高“9+3”學生漢語言能力的提高。
將“9+3”學生與教師、漢族學生“一助一”對應結成小組,通過日常生活學習的交流,強化學生漢語能力。筆者與拉姆結對后,根據其語文基礎,安排拉姆課余時間增加漢語閱讀量,布置她寫日記、作文等提高語文水平。同時漢族結對同學小莉課余時間主動與拉姆聯系,一起學習、玩耍,同時要求拉姆只能說漢語,不能說藏語,潛移默化,提高了拉姆的漢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老師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居住地、性別等不同,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在班上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操行分全部捆綁在一起,在共同的目標下,小組成員必須經常在一起,面對共同的問題,討論學習,相互溝通交流。小組中漢語能力強的學生引領本小組其他學生對講課中不懂的部分理解、掌握,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了解與團結,提高了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同時相互影響,提高學生運用漢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雪琴.義務教育階段四川藏區學生漢語文學業能力調查一甘孜州理塘縣個案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2009
一、引言
好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承載和支持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教師提供豐富多樣的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領會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劉美鳳教授調查研究表示:學科教師較多地強調“喜歡對備課或課堂教學有參考價值的資源”。筆者參與的教師培訓項目以有效的課堂導入、有效的課堂提問與反饋、有效的課堂講授、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有效的作業管理等模塊為培訓內容,采用混合式培訓模式,即將傳統的集中面授培訓、網絡遠程培訓和校本培訓等方式結合起來,在組織形式上分級、在培訓內容和活動上分層的混合式教師培訓,為項目所涉及的五個項目縣(市)教師提供系統的有效教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為了促進教師將培訓所學知識、技能有效遷移至課堂教學實踐中,項目中期評估時,專家團隊某教授設計并為培訓教師現場講授了一堂小學語文公開示范課,對在場教師有效運用培訓所學知識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本文以此示范課為例,探討有效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并對其進行深刻反思。
二、有效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四年級學生處在總階段中的第二階段,要能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為了培養學生上述能力,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了情景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支架式教學等策略、方法。
1.有效的課堂導入。《蓮葉青青》公開課的導入環節選用眾多導入方式中的古詩導入,以激發學生興趣,聯接新舊知識為主要目的,挑選學生已學過的古詩《小池》,通過PP課件,圖、文、聲并茂,首先激發學生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本節課的教學中來,其次,學生在觀看動畫演示后,通過回顧已學知識:詩中“小荷”所指何物,聯想到本節課的主題與“荷葉有關”,并通過讓學生觀看田田蓮葉的圖片,成功導入新課。
2.有效的課堂講授。課堂講授過程中,授課教師按照語文教學中慣有的聽、說、讀、寫四部分依次展開。在生字詞講授時,授課教師不僅檢查了學生利用字典、詞典預習生字詞的效果,而且更加注重在文章特定語境下生字詞的含義,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作者所傳達的意境;在閱讀課文時,授課教師將師讀生聽、學生默讀、學生集體朗讀、聽范讀等方式相結合,不僅符合新課標對小學四年級學生默讀能力培養的要求,而且通過提供范讀,為學生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提供范例,兩者結合,從而有效培養了學生“讀”與“聽”的能力;課文講授時,授課教師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劃分段落的能力;分段講解環節是本節課知識講授的重點,是學生精讀課文,深層理解文章思想的重要環節。為了培養學生分析段落大意,深入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能力,本環節主要以教師講授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兩種方式展開。教師講解第一段與第四段,組織學生以紙質學具為載體,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文章核心部分(第二段與第三段的重點段落)的學習,通過組內討論,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框架的過程中,體會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加深對文章重點段落的理解。
3.有效的提問與反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指出本節課采用問題支架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領會課文思想。文章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解時,教師提出“當作者看到‘湖里那一望無邊的’蓮葉時,首先想到了什么?最后想到了什么?”進而又提出“作者為什么想到祖母呢?”進而引入下文講解。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心之一,課堂中教師以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師講授兩種形式展開。在講授第2自然段時,授課教師以紙質助學工具的形式,將問題框架提前發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文中找到描寫“祖母為了種出最好的荷花都做了哪些事”并總結出“通過祖母做的這些事你體會到了什么?”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深層次理解的能力。通過學生分工合作,小組討論,總結提升,匯報結果,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同時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第3、4自然段的講授,教師主要通過問答講授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回答“當小荷葉發芽了,祖母和孩子們的態度分別是什么樣的?”“祖母對待孫子是怎樣的?”“祖母家的獨特風景是什么?”“祖母為什么要倒貼茶水請人欣賞?”讓學生體會祖母對荷的喜愛。
第三段是全文的第二個重心。在第5、6自然段的講解時,授課教師依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從文中總結出問題框架涉及到的諸如“女人是來干什么的?”想象“女人說出一番什么話?”“祖母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心情?”“祖母做了什么?”提升出“祖母為什么舍得剪掉她最愛的荷葉送給女人?”并進行小組匯報。然后,通過對比“以往的荷葉用來做什么了,今年的荷葉用來做什么了?”以及“祖母不斷的將荷葉剪去送人,針對家人的惋惜,祖母的心情是怎樣的?”總結出祖母的高尚品德。
最后通過對比第8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的內容,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進而完成對整篇課文的講解。
4.有效的學習活動。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師課前對學生進行了異質分組,每組4人,由組內學生自行推選出小組組長、發言人、記錄員,并進行職責確立,有效保障了小組活動順利展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重點、難點部分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討論,借助問題支架,進行歸納、總結。雖然教學過程中各小組活動時間短暫,但是每一輪小組活動的展開。均由教師明確任務,組員分工,組內討論,匯報展示,教師點評,總結小組活動等基本環節構成,過程基本完整。有始有終。
5.有效的作業管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三到四年級的學生應具備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閱讀感受的能力。在布置作業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將本節課所學課文重新編寫成一個200字左右的小故事,與家人、同學、朋友分享。不僅能夠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達到評價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更避免了重復性的機械抄寫任務誘發學生產生的厭學情緒,也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
6.有效的情感保障。情感保障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情感基礎,是師生進行課堂交流的劑。當公開課中,教師需要面對一群陌生的面孔時,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同樣的,師生雙方缺乏長期交流形成的默契以及熟悉感,替而代之的是恐懼與不安,從而嚴重影響課堂交互活動的有效開展。為了
解決上述問題。在課堂講授前,授課教師與學生以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進行了30分鐘的情感交流,在此30分鐘的交流溝通中,沒有教師與學生的身份之分,只有平等的“朋友”式的對話。30分鐘的交流后,授課教師被該班學生親切的稱之為“郭大俠”。課堂講授結束后,學生們熱情的讓“郭大俠”為他們簽名,以作留念。
三、《蓮葉青青》公開課的教學效果評價
為了全面科學評價本節課教師的授課情況,筆者利用研究團隊開發的課堂教學錄像分析軟件對其課堂錄像進行了混合式評價,即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課堂全貌評價與局部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1.課堂全貌評價。課堂全貌評價以課堂教學錄像編碼體系為基準,對教師課堂教學錄像進行全程編碼,從而實現量化評價。編碼體系分為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課堂交互行為三類,共17個編碼。分析時,筆者將采樣規律設置為每3秒編碼一次,經過分析,本節課的講授中教師教學行為占41,3%,學生學習行為占35%,課堂交互行為占23.7%。其中,深層分析教師教學行為可知,由于本節課為語文精讀課文講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別針對文章中的3個自然段進行了課文范讀,因此,教師教學行為中有35.3%的行為為課文范讀。學生的學習行為主要集中在閱讀、提問與回答、匯報與展示等;課堂交互行為主要有啟發、討論、協作互助、指導學習等。
2.課堂提問與反饋評價。本節課中教師共提出問題18個,其中陳述性問題占55.6%,推理性問題占44.4%,說明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共提問學生37次,被提問學生14位,占全班人數的43.8%,即全班近一半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回答問題的學生均分布在全班8個小組中,雖然其中有7位學生回答問題次數超過3次,但通過分析得知,此7位學生分別在小組活動中擔任本組的發言人,承擔本組討論結果匯報與展示的任務。通過分析課堂教學中提問反饋部分發現,當學生回答的答案與教師的預設不相符時,教師會采用追問、引導等策略啟發學生,使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預設相似(不完全一樣)時,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并對其進行鼓勵與肯定,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3.小組活動評價。在針對本文重點段落開展的小組討論活動中,教師能夠在全班各小組討論過程中進行觀察與指導,作為小組活動中的引導者與幫助者。通過對學生使用的紙質問題框架進行內容分析了解到,針對活動一,8個小組中7個小組基本完成了問題框架中陳述性問題及推理性問題的討論活動,并有一定的成果。針對活動二,8個小組中有6個小組完成了所有問題框架任務。兩個任務中未完成部分均為推理性問題,由此表明,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框架對學生掌握文章段落大意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學生能按照教師提供的問題支架,在文中找出相應問題的具體答案,并通過小組討論總結提升課文內容的深層含義,雖然有部分小組未完成推理性問題的總結,但是推理性問題的設置對于全班大多數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課堂實踐有效性反思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教師首先要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其次,是教師要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所學的內容;最后,要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要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課堂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課堂導入與授課內容的關聯性。課堂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目的也各有側重,但是均需圍繞授課內容展開,不管是為了聯結新舊知識,還是激發學生興趣,都是為了引入本節課的講授內容,切勿搞形式主義,為了導入而導入,使導入生硬,最終不能很好地落腳于本節課講授內容,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而且還會產生誤導學生的危險。
2.課堂講授中整體與局部、主要與次要的區分。有效的課堂講授應該注重整體與局部、主要部分與次要部分的區分,即講授過程中詳略得當,突出重、難點與基本知識之間的差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對所有知識點“一視同仁”,卻美其名曰“不能漏掉任何一個知識”,殊不知沒有側重,會造成學生學習時任務量大,復習鞏固時無法抓住重點的困擾。
3.課堂提問與對話的層次性。有效的課堂提問與對話策略不僅強調提問時師生間的情感互動,更強調教師提問時問題的設計與提問技巧。切忌提問類型僅局限于“是”、“否”、“對”、“錯”等答案既定的選擇性問題,要為學生創造條件,設計陳述性、推理性、創造性等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推理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問題。并且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切忌一次性將籠統的、高度概括的預設性問題拋給學生,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壓迫感,不能很好理解所提問題的深層含義。教師可嘗試將所提問題劃分為若干子問題,在提問時,通過各子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從而形成對整個“大問題”的理解。
4.確保學習活動的完整性。學習活動是旨在完成特定學習目標而進行的師生操作的總和。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學習活動由達到的學習目標、活動任務、學習的方式方法及操作步驟、組織形式、交互方式、學習成果形式、活動監管規則、角色和職責規劃、學習評價規則和評價標準等成分組成。有研究表明:協作學習的條件下,學生之間可以撇開心扉并有機會與其他人相互討論各自的想法、意見和信念。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闡明自己的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核問題理解的行為。通過;中突、闡明與獲得對問題的解釋,兒童們可以在其他人的觀點上建立起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學習活動的開展形式靈活多樣,課堂講授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習者特征以及具體知識點設計完整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構建自身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5.媒體使用的合理性。基于計算機的教學(computer based instruction,CBI),由于其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愛好、知識準備狀況以及學習方式等,使得教育過程表現出了相當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但是只有在根據適當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方法而進行設計的情況下,計算機技術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合理利用計算機輔助課堂講授,避免計算機多媒體的“濫用”,應根據不同知識點合理選擇媒體,必要時可用傳統媒體代替現代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可觸摸的真實事物,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并且必要的傳統媒體支架對學生學習活動開展、思維的發散以及對問題的理解等方面也會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切勿過分強調現代多媒體的特色,摒棄傳統媒體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劉美鳳,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244―248.
[2]金艷紅,郭紹青,基于網絡的分級分層混合式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1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