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09: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語文教育課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引言
所謂特殊教育學校,就是指學校里的教育對象主要是一些具有接受能力障礙的學生,很多學生都有一定的聽力障礙、視覺障礙、智力障礙等,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弱。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較差,對于語文材料的感知能力和語文知識點的接受能力,往往處于較為低下的水平,更不用說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應該采取何種辦法強化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課程教學效果,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認為,應該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輔助特殊語文教育課程的開展,優化語文教學環節,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激發障礙學生的語文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強化特殊語文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2.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特殊語文教育課程的實踐方法
(1)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優質高效的特殊語文課程教學
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來說,其語文教學本身就面臨較大的壓力,這是因為學生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障礙,他們的聽覺、視覺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問題或疾病,對語文知識的接受能力與分析能力較弱的。那么必須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更新語文教學理念,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把特殊語文教育課程以全新的模式展現在特教學生面前,讓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認識進行重新定位與思考,提高他們對語文信息與知識的感知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選擇一些聲音、圖片或視頻,從而給予特教學生更多的刺激,激發他們內心深處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望,把原先較為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形象而生動,并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讓語文內容變得簡單易懂,從而大大提高特殊語文教育課程的教學效率。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障礙學生的語文辨別能力
特殊教育學校的障礙學生對語文的辨音識字能力較差,尤其是對于語文中較為枯燥的文字、讀音等,感到非常陌生,更難理解和接受語文知識。此外,這些障礙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身就是較弱的,臨時記憶一些語文信息知識時,往往很容易忘掉。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應該針對這些特殊障礙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習特點,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巧妙地把一些語文中的字母或生詞較直觀地展示出來。教師還可以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把一些語文漢字設計成漂亮的藝術字,激起障礙學生對這些字幕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還可以把這些漢字拼音或詞語設計成不同的顏色,運用多媒體課件發出準確且動聽的讀音,從而讓特殊障礙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通過反復的視聽、泛讀和跟讀,提高語文理解和感知能力,創設圖文并茂的學習情境,從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語文新詞與新字。
(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障礙學生的感知能力
在特殊教育學校里,這些障礙學生的字詞和語法知識較為薄弱,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處于較低水平,感知速度較慢,語文素養存在較大的問題。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針對障礙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避免先天性學習缺陷,尤其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特點培養障礙學生的感知能力。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要把現代信息技術巧妙地應用于特殊語文教育課程當中,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編寫出電子版語文教材,讓其實際運用于特殊語文課程教學當中,通過這種現代化的電子式語文教材,讓語文課堂變得動靜交互、圖文并茂、聲像結合,讓障礙學生能夠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巨大魅力,進而培養良好的學習意志力,提高語文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4)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障礙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
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障礙學生并不是一無是處的,他們在某些方面有缺陷,就也許有其他方面的巨大優勢。比如,在視覺方面有障礙的學生,其聽覺方面就非常好,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其模仿能力則較強等。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根據這種缺陷補償性理論,對這些特殊障礙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語文教學對策,最大限度地運用優勢,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語文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讓他們真正理解語文教材中的核心思想與內容,并引導障礙學生有機結合實際生活情況發揮想象力與聯想力,通過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培養這些障礙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給特殊障礙學生提供較生動有趣的教學畫面,讓他們看自己喜愛的動畫片,教師可以在一邊教學并乘機提出一些問題,還可以在對應的圖片周圍寫上相應的漢字,從而讓特殊障礙學生在較為直觀形象的展示下,獲得更形象生動的學習畫面,培養視覺、聽覺、感覺反應力。這樣的特殊語文教育課程,將大大利于障礙學生理解語文內容,綜合提高語文能力。
3.結語
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是一群特殊的障礙學生,他們的語文接受能力是較弱的。因此,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主體性學習,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優美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挖掘潛能,發展個性,從而讓特殊教育學校的障礙學生,無論是智障學生,還是聽障、視障學生,都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效對象。由于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較弱,因此他們更需要良好的語文教育,習得語文知識,提高語言交際能力,進而能讓他們在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杜國勝.多媒體在聾校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開發學生各種能力。注重學生的實踐,增加課內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適應和融入社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特別強調“承擔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培訓任務的高等院校和培訓機構應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內容,調整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和教師素養的要求,對“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進行整合和改造,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面向全體學生,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自信,讓每一個學生在其最近的發展區域得到語文素養的提升。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中,都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這一宗旨。
第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要注重語文的多元影響和學生的獨特感受;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漢語言文字對語文教育的重要影響。
第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個體差異,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改變原來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刻意追求語文學科嚴謹的知識系統;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承,忽視聯系現實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過于強調統一和集中,課程變得凝固和僵化的狀況。“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新理念對語文教師素養的新期待
第一,符合時展的教育理念。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在語文教學各個方面:一要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二要注重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三要增加文化積淀,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符合新課程發展要求的教師角色。綜合世界的發展趨勢和我國新課程的發展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這一角色要:“從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為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主宰者轉換為平等的交流者”;“從單向的傳授者轉化為互動的合作者”;“從呆板的經驗者轉換為教學的創新者”。
三、“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課程建設
(一)課程目標建設
根據“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任務和性質,其課程主要目標為:使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及其教學有正確的認識與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的能力,初步奠定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基礎并使其具有較為深厚的發展潛能。參照《語文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課程目標也從三個維度來把握,具體描述見表2:
(二)課程內容建設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對教師的要求,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內容,應打破單一的理論課程模式,采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并重、核心課程與拓展課程并舉等措施,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課程體系,為培養未來小學語文教師良好的素養提供課程支撐。其課程體系見表3:
1 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體系中,“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其核心課程,目標在于使學生充分了解和認識小學語文課程及其教學,掌握基本的語文教育教學知識,形成初步的語文教育教學和研究能力。
Abstract: The awakening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process which makes a person totally awake so as to realize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life freely an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 awakening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with life, meaning, multi-dimension and proces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In the reform of Chinese curriculum, it is urgent to awake the awareness of educating people, culture awareness, life awareness and classroom affection, to construct a totally new outlook of value, culture, ecology and learning in Chinese curriculum,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the learning-based educational idea.
Key words: awakening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of Chinese
一、教育的喚醒本質
我國古代對“教育”一詞的解釋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覺覺后覺也;育者,生育、培養、培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釋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即著眼于人之本性,啟發自覺之心,遵循儒家天人合一基礎之上的“以人為本”的內在覺醒與完美。“教育”在英語中的表述是education,源自拉丁語的educoatus,有“引導、撫育、自身生成”的含義;德語中是erziehung,有“引導、喚醒”的意思。現代教育學認為,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的活動。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和喚醒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教育本身即是對人的本性、潛能的引導、喚醒并對人的身心施加影響使之臻于完美的過程。
德國著名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①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傳授或接納某種外在的、具體的知識、技能,而是要從人的生命深處喚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其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的覺醒,以實現自我生命意義的自由自覺的建構。也就是說,教育的過程不僅是要從外部解放成長者,而且要喚醒成長者的人格和心靈,解放成長者的內部創造力。可見,斯普朗格強調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本體的總體生成,實施人本體結構的喚醒,使文化價值與本體生命融合,使人獲得人生意蘊的全面體驗。因此,從本體論上講,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對人的喚醒的過程。
二、對喚醒教育的當代審視
當代教育掙脫了知識本體和智力本體的束縛,重新回歸到人性本體上來,確立了以“人之生成”為主題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即自由”。[1]喚醒教育正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它著力于對人性的全面喚醒,從而實現自我生命自由自覺建構的過程。在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浪潮中,喚醒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具有更深廣的內在意蘊與價值。
首先,教育的過程是受教育者內在心靈覺醒的過程。斯普朗格把教育看成是人文陶冶、人格養成的過程,看成是使人從依循本能的自然人蛻變成文化人的過程,即所謂“人文化成”。筆者認為,教育絕非單純的知識傳遞和能力訓練,它還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生命對話,借助這種對話,學生領悟到自身的存在和內在心靈的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斷地豐富自己作為“人”的內涵。總之,喚醒教育就是對人性的喚醒、充盈與放飛。
其次,喚醒教育是一種圍繞“意義”所進行的全面的、立體的喚醒。一方面,從關系論角度說,在喚醒教育理念下,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所發生的一切關聯和交流,都是圍繞著“意義”進行的,喚醒的本質就是讓學生領悟“意義”。這種“意義”并不是指知識本身的意義,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領悟和發現,即生命或人生的意義。當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發生真正的生命對話時,這種由意義而引起的共鳴會使師生雙方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跳動的活力、一份探索的愉悅、一股難以遏止的激情與沖動,而在這個意義生成的瞬間,師生共同獲得一種生命的喚醒,文本也因意義的昭示而最終得以完成。因此,喚醒教育是一種以意義為媒介,以喚醒學生為目的的包括教師和文本在內的全方位的喚醒。另一方面,從個人全面發展角度說,喚醒教育是對受教育者綜合素養的全面喚醒,也就是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主張的培養“全人”,即著眼于學生個體的內在潛能,給予充分的引導、激勵、喚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諧的發展。以人為本,注重全面發展的育人思想在我國古代就已經萌芽。大教育家孔子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既重德性,又重技藝;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啟迪智慧。又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內在心靈的啟發與喚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有所動,教師的引導才具有更大的效力。
再次,喚醒教育是一個永無終結的自我生成與建構的過程。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說,強調教育對人格的作用是以生命為中心不斷發展的。人的生命成長是一個不斷被喚醒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的實現主要依賴教育。受教育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與領悟的過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真切地認識了自我,發現了自我,從而逐漸地根據真實的自我來自由自覺地建構與完善自我。人的一生永遠處在動態的自我覺醒、理解、生成與建構的過程中,處在由種生命(自然生命)向類生命(自為生命)的永恒超越與趨向之中。
三、在語文新課程中實施喚醒教育
喚醒教育的生命性、意義性、立體性、過程性與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是緊密相連的。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的定義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作為一種文化的構成、文化的存在,它與人的生活與生命形態有著內在同構性。語文新課程實施的過程就是對人的自我意識、文化意識、生命感、價值觀進行全面喚醒的過程;學生學習語文,接觸大量語文材料的過程就是一個文化建構的過程。如何在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實施喚醒教育呢?
(一)喚醒樹人意識,構建全人發展的新課程價值觀
關注人的成長和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斯普朗格所謂的“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也就是要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將他作為人的本質的創造精神引發出來,使他成為自主自覺、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心懷他人、心懷社會的具有類意識的健全的個人。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是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2]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自主發展的教育思想。
語文教育是一種完整性教育,指向人的完整性建構。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往往把受教育者當成裝載知識的容器,學生被作為“標準件”加工出來,以備社會某一職位和角色之需,這就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人格完善,造成了人的片面和畸形發展。喚醒教育則掙脫傳統教育的知識論藩籬,著眼于學生主體的心靈世界和精神生活,關注有關生命成長、精神發展、人格完善等價值領域的問題,致力于人的完整性建構,為當前的語文教育教學打開了一扇理論與實踐的窗口。葉圣陶說:“請老師們時刻想到,學生跟種子一個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能做到的,只是供給他們適當的條件和照料,讓他們自己成長。如果把他們當做工業原料,按照規定的工藝流程,硬要把他們制造成一色一樣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敗的。”[3]這就是要提倡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因此,首先要喚醒廣大語文教師的樹人意識,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樹立培養全人觀念,以學為主,促進學生的全面、整體發展。
(二)喚醒文化意識,構建科學與人文整合的新課程文化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據此,提出“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與要求,體現了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課程文化特征。斯普朗格批判“教育是知識獲得過程”的說法,把教育當作是通過“攝取吸收文化價值,體驗陶冶多維的人,促進生命個體總體生成”的文化過程。喚醒教育將教育、文化、人三者連接起來,融為一體,把教育看作是一個人生完成、文化建構的永恒過程,注重教育對人的價值和意義的提升,表現出對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視。
人文性即語文的文化內涵。語文負載著文化,傳承著文化,是一種文化的構成與存在。首先,漢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構成,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形象與意義的世界,一個情感與審美的空間,每個漢字都是一首詩,它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其次,從漢語言文字構成的作品來看,凡是經典作品,都是優秀文化的結晶。再次,民族語言積淀著民族的行為方式、民族文化、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漢民族語言是漢民族的文化存在方式,蘊含漢民族文化的精神與閃光點。因此,語文教育應該體現文化性,通過分析、闡釋、體驗文本豐富的文化內涵,喚醒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識,使其產生自覺的文化追求。20世紀以來,我國課程重科學主義、輕人文精神所造成的弊端已日益顯露,因此,在語文教育中喚醒文化意識,提倡科學與人文整合的新課程文化觀,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三)喚醒生命意識,構建回歸生活的新課程生態觀
所謂生命意識,就是為了滿足生命存在和發展的需要,依據自身的潛能,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對于外在世界和自我具有認知、理解、建構和創造能力的潛在靈智和欲求。但它潛藏于人的意識深處,有待于教育的喚醒。回歸生活的課程生態觀,意味著學校課程突破學科疆域的束縛,向自然回歸、向生活回歸、向社會回歸、向人自身回歸,因為只有感性的、生動的、豐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滿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發展的基本需要,生活世界喚醒了人之為“人”所應具備的生命意識,“只有將生活世界作為人的價值的存在基礎,那一度失落的人的意義才能重新復歸”。[4]人總是有著一種生命的創造沖動,教育應該呵護、關懷、喚醒并張揚人的這種生命沖動意識,使之能夠在已有的現實規定中奮然而起,大膽地去追尋自我、張揚個性,實現自我充分、全面的發展。
語文教育的工具是語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文學作品。它們飽含著文化智慧和生命熱力。語言和文學獨具的文化、審美特征使得語文課程具有動態生成性和多元開放性,這種類似于生命系統的動態過程要求“回歸性反思”,即“通過與環境、與他人、與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它體現了人類的自覺性,生命感、創造力由此而生。[5]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刻意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要打破學科界限,提倡開放、靈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化的過程中,感悟自身與世界的存在,獲得生活與生命的體驗,形成“自我感”,實現自我超越。
(四)喚醒課堂情緒,構建自主建構的新課程學習觀
創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落腳點。美國學者梅里爾·哈明指出,鼓舞人心的課堂輝映著學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五種品質:尊嚴、活力、自我管理、集體感和意識。[6]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習不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學生心靈得到解放,主體意識得到喚醒,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被激發出來。喚醒課堂情緒,就是要使教學過程成為觸及學生靈魂的過程,成為貫穿學生生命體驗的過程,成為解放學生內部力量的過程,改變以往那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使學習成為學生內在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被不斷喚醒、生成、張揚和提升的過程。這種被喚醒的建立在生命層次上的課堂,是師生展開對話的平臺,是意義生成的重要場所,也是激發生命成長、進行自主建構性學習的空間。
語文教學豐富的情感性與躍動的生命化特征往往極易激發學生的課堂情緒。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文化品位,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關注學生所關注的,進行師生間的多邊對話,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語文課堂中,師生之間真誠的對話伴隨著師生雙方內心世界的敞開,是對對方真誠的傾訴和接納,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精神的相遇、生命的喚醒與融合,這正是語文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① 轉引自鄒進《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學思想概覽》,載《外國教育》1988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王嘯. 教育人學──當代教育學的人學路向[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420.
[2]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85.
[3]葉至善. 父親的希望[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69.
語文教育難,“誤盡蒼生是語文”這雖然偏激卻也不乏緣由的責難仍猶在耳,語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還在于對語文學科基本屬性的論爭。數十年來,語文教學一個最具權威性的基本觀點是:語文學科是工具學科,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另一種觀點則是片面強調政治性為其基本屬性,抑或是強調“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統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語文學科的門外。有學者稱:把工具性作為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是導致語文學科人文價值、人文底蘊嚴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問題一言以蔽之,是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變成一種應試訓練。從這種意義上講,這一切也是“應試教育”價值取向下語文教育濃厚的功利主義使然。如今,隨著國務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實施,語文教育也迎來了它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這是語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認真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則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筆者以為,《語文課程標準》的觀點之一便是擯棄了語文的功利色彩,還之以“人文”的本來面目,高揚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幟。它明確地提出語文教育要在培養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么.在語文課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揚人文精神的旗幟.實施好人文教育,則成了廣大語文教師不容回避、也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內涵
人文主義本是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它斗爭的鋒芒直接針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其基本內容就是以人權反對神權、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智反對神智。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義就是世俗化、人間化,并以此對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對以“神”為本位的宗教思想對人的漠視、對人尊嚴的踐踏、對人性的摧殘、對人格的蹂躪,強調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張人的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們今天所說的張揚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嚴。一是人的生命尊嚴.包括精神尊嚴和靈魂尊嚴;二是人的生活尊嚴,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個性舒展愿望、多元發展愿望。按照這一理解.在語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語自由,人的個性獨立、生命舒展、靈魂生長,則成為非常重要的。誠然,語文教育要學習語言,但絕不是學習那些純粹的無精神內涵的語言字碼本身(事實上,那種純粹的無實際價值意義的語言字碼也不存在)。學習語言本質上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獨立的自我精神與人格,并在此過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個有著獨特的精神、情感、思想、個性,絕對不同于他人.而又與他人、與社會、與時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換句話說,語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學語言也是學做人,語文教育的本質就是以語言樹人!這正是語文教育的靈魂所在、魅力所在、價值所在。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在談到對語文課程的認識時強調:“一定要改變對語文學科的陳舊看法,認為語文只是瀆讀、寫寫等技術性、技巧性的小事,對現代人的培養無足輕重。殊不知語言、思想、情感同時發生,語言這個交際工具不僅是文化的載體,而且還是意識、思維、心靈、人格的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師的這個思路,具體到語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實質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基于語言文字本身內容的人文教育·即語言文字動人的韻律、美妙的筆形、或樸素或華麗的辭采以及積淀于語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等;二是基于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如對祖國的忠誠、對自然的贊美、對人類的博愛、對他人的關心、對集體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對父母的報答、對朋友的真誠、對愛情的真摯等等。事實上,語文教育所涵蓋的內容還不止這些。唯其如此,這樣的語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內涵的同時,還必須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所倡導的人文教育絕不是那種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核的“偽圣化”、統一化、模式化的所謂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師對此曾說過:“過去我們反對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提倡人文性。當然不能把語文課教成思想修養課、道德品質課或其他課等等,語文課就是語文課,須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中貫徹人文精神,以培養學生,收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之功效。”一度時期,“工具性與思想性統一”的語文教育為“應試”而進行的近似于“技術化”的語文訓練總是在消解著學生作為“人”的思想與情感,扼殺了學生作為鮮活個體的個性與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核的“灌輸式”教育由于它遠離學生的內心需求,遠離當今的社會生活.使學生對此有著強烈的排斥傾向。加之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商業文化大潮所帶來的膚淺、飄浮甚至于頹廢的社會人生意識對學生的影響,從而造成學生思想貧乏、情感蒼白。這也有力地支撐了語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這一新課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改革要求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不光要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還必須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學語文,又學做人。要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過程中,受到文化、文學、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語文課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選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文學作品的增加是中學語文新教材的一大亮點。隨著教材文學作品的增加,語文教學首先應充分利用文學作品.加強對學生的文學教育。教材中內容豐富、涉獵廣博的千古傳世之作可說是滿目皆然,現代名家名篇可謂是應有盡有。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光是使學生增加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還能起到陶冶情感、豐富想像力、擴大知識視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語文教學過分重視學習結果,不重視情感體驗,不注重美的熏陶,不關注人文素養,一句話,嚴重忽視了文學教育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文學是語文教學中一片最豐富、最肥沃、最美麗的土地,應引導學生去漫游文學的大世界,去領略作品中的險峰峻嶺、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曉月落日等一道道美麗的風景,進入作品中各種人物或喜或悲、或樂或怒的內心世界,去獲得靈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礪。
以文學作品為載體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摳字詞、摳語法,大講語言知識,一味地對課文進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對學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實際上,文學作品真正吸引人之處還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學形式的多樣性。因此,教學中一是要從人文的角度去觀照與理解文學反映的社會生活,去拉近學生與人物之間的距離,全面地看待人物命運的發展,體會寫物之妙則要能抓住其神韻,讓學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體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學作品能讓學生區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讓學生懂得應該正直、善良、真誠、進取、有血性,懂得對社會與自然、人類與生物的全面關懷,懂得個人與集體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還需要忍耐和寬容,懂得一個人的發展需要想象和創造;二是要引導學生體驗和品味。體驗應當成為文學教育重要的途徑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進入文學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與思想,與之同呼吸、共命運。可以說,不去體驗,或不能體驗、不能真切地體驗,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養的。品味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文學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環境、情感、語言等)進行理性觀照,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華,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三是讓學生再現和再創造。由于中學生有著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創造欲望。他們總是不滿足于欣賞作品的語言、色彩與聲音,不滿足于理解作品的環境、情節與人物,有著再現文學作品的強烈愿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聲音、動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現文學作品。如詩詞朗誦、課本劇表演等。還可讓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及語言再現能力,修正、充實和完善文學形象.實現文學形象的再創造。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展示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激活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中的文化因素,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我們正處在一個文化多元的新時代,語文教育應當以此為依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905年,清朝廢除舊科舉,興辦新學堂,學校設“國文”“國語”課,到全國解放后“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隨著“語文”課程的歷史變革和發展,關于語文課性質的爭論在語文教學界持續了幾十年。由于語文教學工作者看待這個問題的視角以及表述的不同,人們對語文的理解及語文教學實踐也各不相同,如“語言+文化”“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藝”“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等;在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亦出現“文道結合”“思想性和人文性相結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不同說法;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流派紛呈,理論繁雜,風格多樣。盡管各家之言皆有其理,但因為審視問題的視角不一,所言重點不同,學者們在闡述各自觀點時難免掛一漏萬。凡此種種,讓一線教師莫衷一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所特有的屬性,或稱本質屬性。正確認識一種事物,就是要把握其本質屬性。認識論語境下,揭示一個事物本質屬性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它下定義。一個準確的定義,涵蓋了這個事物客觀存在的內涵和外延。而下定義,則必須遵循邏輯學中定義的規則,而非強行加以規定,或者以“同仁之意”去猜度。現今對語文的各種不同認識,根源何在?蓋有以下二種:一是語文教學工作者看待問題的視角有所不同,從而導致對語文根本屬性的把握存在偏差。對于把握不準的事物,我們通常習慣于通過對比的方式來認識。
比如把語文和自然科學這兩個非“同位”概念放在一起來進行比較,或是把“人文教育課程”“語言課程”等同“屬”下的母語教育課程和外語教育課程這兩個同位“種概念”進行比較。這種寄希望于通過和其他課程的對比來認識語文課程本質屬性的方法,在比較兩門課程的差異(種差)時是有效的,但一般不能準確把握其本質屬性。二是在表達認識的言語方式選擇上不恰當,造成語言表達與客觀本質的錯位。最常見的描述語文課程性質的方式是“語文的性質是……性”或“語文具有……性”。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容易導致認識的膚淺化。比如,以“工具性”判斷語文性質,就容易和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作為數理邏輯工具的數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的哲學等相混淆;比如,以“人文性”判斷語文性質,就容易和表達人類終極思考的人文學科哲學、承載民族歷史文化的民俗建筑學等相混淆;比如,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判斷語文性質,更容易和一切具有實用價值的人文類課程(如教育統計學、邏輯學、文物鑒定學及上文所述哲學、民俗建筑學等)相混淆。相對于眾多對語文簡單化地冠以“XX+XX”或“具有XX性和XX性”的認識和界定,較為科學的定義方法是“屬”加“種差”的表達方式。在學科總類之下,語文處在人文學科“分類”人文教育學科“子類”下的基礎學科“屬”,和同“屬”的其他“同位概念”相比,語文的“種差”有三:以典范的漢語作品(古今漢語,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為教學媒介;以學生智力的啟迪和發展為根本目的;以學生學習和運用現代規范語言(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傳承并弘揚中華民族共同的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為任務。這樣的定義,足夠與同“屬”的其他“同位概念”如政治、歷史、地理、外語等相區分,進而比較客觀地反映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
二、理性地認識課程實踐
只有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在科學性定義的基礎上,方能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實踐理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性質和地位”“課程理念”兩部分集中闡述了兩個觀點:語文的特點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上述定義的語境下,再論“人文性”和“工具性”就不會再有認識上的偏差。那么,“人文性”是什么?“工具性”又是什么?兩者如何統一?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如何培養呢?由于認識的不同或者語文教學工作者的個性差異,不同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實踐異彩紛呈,風格、流派層出不窮。以于漪、李吉林等為代表的情感派(情境派)主張聲情并茂,熏陶感染;以錢夢龍、靳家彥等為代表的導讀派主張“三主”教學(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訓練主線);以寧鴻彬、張偉等為代表的思維派主張基于思維分析的語言能力訓練;以魏書生等為代表的管理派主張將管理學、控制論運用于語文教學;以洪鎮濤、王尚文等為代表的語感派強調“感受、領悟、積累、運用”;還有目標教學派、快速寫作派、快速閱讀派、大語文教學派及各種以“xx語文”冠名的教學風格或流派,都是相對成功的范式,但也因為風格過于鮮明,卻又經常讓一線教師舍本逐末,得其皮毛而遺其精髓。于是,我們常見一些泛課堂的教學現象:或虛無縹緲,執著于感悟,使母語根基遺憾缺失;語文試卷的標準答案非此即彼,機械死板;有些老師甚至如賈志敏先生所言,“認認真真地做著愚蠢的事”……就客觀現實而言,不管是母語實踐和素養的缺失,還是詩意和精神的僵化;不管是工具性的刻板化,還是人文性的虛幻化,都是語文教學的悲哀,是無視生命,是對人生的摧殘。
語文教育難,“誤盡蒼生是語文”這雖然偏激卻也不乏緣由的責難仍猶在耳,語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還在于對語文學科基本屬性的論爭。數十年來,語文教學一個最具權威性的基本觀點是:語文學科是工具學科,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另一種觀點則是片面強調政治性為其基本屬性,抑或是強調“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統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語文學科的門外。有學者稱:把工具性作為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是導致語文學科人文價值、人文底蘊嚴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問題一言以蔽之,是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變成一種應試訓練。從這種意義上講,這一切也是“應試教育”價值取向下語文教育濃厚的功利主義使然。如今,隨著國務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實施,語文教育也迎來了它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這是語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認真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則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筆者以為,《語文課程標準》的觀點之一便是擯棄了語文的功利色彩,還之以“人文”的本來面目,高揚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幟。它明確地提出語文教育要在培養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么.在語文課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揚人文精神的旗幟.實施好人文教育,則成了廣大語文教師不容回避、也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內涵
人文主義本是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它斗爭的鋒芒直接針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其基本內容就是以人權反對神權、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智反對神智。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義就是世俗化、人間化,并以此對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對以“神”為本位的宗教思想對人的漠視、對人尊嚴的踐踏、對人性的摧殘、對人格的蹂躪,強調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張人的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們今天所說的張揚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嚴。一是人的生命尊嚴.包括精神尊嚴和靈魂尊嚴;二是人的生活尊嚴,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個性舒展愿望、多元發展愿望。按照這一理解.在語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語自由,人的個性獨立、生命舒展、靈魂生長,則成為非常重要的。誠然,語文教育要學習語言,但絕不是學習那些純粹的無精神內涵的語言字碼本身(事實上,那種純粹的無實際價值意義的語言字碼也不存在)。學習語言本質上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獨立的自我精神與人格,并在此過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個有著獨特的精神、情感、思想、個性,絕對不同于他人.而又與他人、與社會、與時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換句話說,語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學語言也是學做人,語文教育的本質就是以語言樹人!這正是語文教育的靈魂所在、魅力所在、價值所在。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在談到對語文課程的認識時強調:“一定要改變對語文學科的陳舊看法,認為語文只是瀆讀、寫寫等技術性、技巧性的小事,對現代人的培養無足輕重。殊不知語言、思想、情感同時發生,語言這個交際工具不僅是文化的載體,而且還是意識、思維、心靈、人格的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師的這個思路,具體到語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實質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基于語言文字本身內容的人文教育·即語言文字動人的韻律、美妙的筆形、或樸素或華麗的辭采以及積淀于語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等;二是基于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如對祖國的忠誠、對自然的贊美、對人類的博愛、對他人的關心、對集體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對父母的報答、對朋友的真誠、對愛情的真摯等等。事實上,語文教育所涵蓋的內容還不止這些。唯其如此,這樣的語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內涵的同時,還必須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所倡導的人文教育絕不是那種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核的“偽圣化”、統一化、模式化的所謂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師對此曾說過:“過去我們反對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提倡人文性。當然不能把語文課教成思想修養課、道德品質課或其他課等等,語文課就是語文課,須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中貫徹人文精神,以培養學生,收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之功效。”一度時期,“工具性與思想性統一”的語文教育為“應試”而進行的近似于“技術化”的語文訓練總是在消解著學生作為“人”的思想與情感,扼殺了學生作為鮮活個體的個性與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核的“灌輸式”教育由于它遠離學生的內心需求,遠離當今的社會生活.使學生對此有著強烈的排斥傾向。加之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商業文化大潮所帶來的膚淺、飄浮甚至于頹廢的社會人生意識對學生的影響,從而造成學生思想貧乏、情感蒼白。這也有力地支撐了語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這一新課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改革要求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不光要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還必須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學語文,又學做人。要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過程中,受到文化、文學、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語文課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選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文學作品的增加是中學語文新教材的一大亮點。隨著教材文學作品的增加,語文教學首先應充分利用文學作品.加強對學生的文學教育。教材中內容豐富、涉獵廣博的千古傳世之作可說是滿目皆然,現代名家名篇可謂是應有盡有。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光是使學生增加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還能起到陶冶情感、豐富想像力、擴大知識視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語文教學過分重視學習結果,不重視情感體驗,不注重美的熏陶,不關注人文素養,一句話,嚴重忽視了文學教育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文學是語文教學中一片最豐富、最肥沃、最美麗的土地,應引導學生去漫游文學的大世界,去領略作品中的險峰峻嶺、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曉月落日等一道道美麗的風景,進入作品中各種人物或喜或悲、或樂或怒的內心世界,去獲得靈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礪。
以文學作品為載體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摳字詞、摳語法,大講語言知識,一味地對課文進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對學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實際上,文學作品真正吸引人之處還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學形式的多樣性。因此,教學中一是要從人文的角度去觀照與理解文學反映的社會生活,去拉近學生與人物之間的距離,全面地看待人物命運的發展,體會寫物之妙則要能抓住其神韻,讓學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體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學作品能讓學生區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讓學生懂得應該正直、善良、真誠、進取、有血性,懂得對社會與自然、人類與生物的全面關懷,懂得個人與集體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還需要忍耐和寬容,懂得一個人的發展需要想象和創造;二是要引導學生體驗和品味。體驗應當成為文學教育重要的途徑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進入文學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與思想,與之同呼吸、共命運。可以說,不去體驗,或不能體驗、不能真切地體驗,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養的。品味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文學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環境、情感、語言等)進行理性觀照,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華,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三是讓學生再現和再創造。由于中學生有著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創造欲望。他們總是不滿足于欣賞作品的語言、色彩與聲音,不滿足于理解作品的環境、情節與人物,有著再現文學作品的強烈愿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聲音、動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現文學作品。如詩詞朗誦、課本劇表演等。還可讓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及語言再現能力,修正、充實和完善文學形象.實現文學形象的再創造。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展示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培養學生良好個性,激活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語文課程中的文化因素,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我們正處在一個文化多元的新時代,語文教育應當以此為依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大學預科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層次,是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反思當前預科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大學預科教育理應順應教育改革的趨勢.著手進行課程改革,為今后預科教育的發展壯大做好理論準備。
一、大學預科語文課程教育現狀
(一)預科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預科語文課程沒有對其教學理念做過具體的表述,我們可以從教學大綱中歸納為: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借助工具書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發展智力,打好從事各學科學習的基礎。同時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簡言之.即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強調語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符合預科語文課程性質,但從教材編寫和實際教學來看,卻只突出了閱讀能力而弱化了寫作能力的培養如記敘文第一單元立意與選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講4篇,一節寫作知識,從閱讀、寫作兩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顯傾向于閱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也強調讀寫能力的培養.其必修課程分為“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寫作)課程.寫作與閱讀有著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學時。
預科語文課程與《新課標》都強調語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預科語文課程只側重學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新課標》提出了要“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既強調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強調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為每一個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
從實際教學來看.預科語文課程重視的是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提高,定位點是“補”,補學生高中階段較為薄弱的基礎知識和能力。這一理念強調了預科教育與高中教育的銜接,但卻忽視了預科教育作為向大學教育過渡的重要特點。而這一特點在筆者看來,才是預科語文課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預科語文教材缺少時代性、針對性和開放性
1.教材編寫思路、體例過于陳舊
目前,大學預科語文課程使用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材《閱讀與寫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該教材按文體分類編排,全書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和古詩詞等5個部分。從教材體例來看,沿襲的是20世紀80年代語文課程的編排體例。而新的基礎教育語文教材,已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閱讀鑒賞”分為如下4個單元: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現當人記事散文和中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寫作)部分分為: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4個單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體的界限,按文章的類型、寫作思維特點,以專題的形式來編排,這更利于學生掌握文章特點和寫作規律,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選文內容陳舊,范圍狹窄,不利于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從文學性較強的記敘文來看,預科教材所選文章大部分發表于20世紀80年代之前,活躍于現時文壇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選。從文章思想內容來看,如楊朔、劉白羽等創作的歌頌祖國、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數,貼近現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極少。
3.選文缺少新詩
新詩是青少年十分喜愛的一種文學類型,但教材沒有選,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
(三)預科語文教學方式傳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課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體類的陳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傳統化和陳舊化。預科語文教師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這種以教師為主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讀寫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難以得到實質性的鍛煉和提高。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當前預科語文教育存在著許多與社會需求、時展、語文課程改革、教學新理念等不相適應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問題。改革預科語文教育課程、真正發揮預科教育作為高中與大學階段的過渡銜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緊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視預科教育的正確定位
1992年原國家教委頒發了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教育計劃》,明確提出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屬于高等教育范疇,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層次。
從預科教育實際來看,預科教育與大學本專科教育具有更多的親緣性。首先,預科一般屬于大學中的一個二級學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大學預科部。預科采用的是大學的教學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施教。其次,共享大學豐富的資源。預科教師一般來自大學,學歷較高,受大學教學觀念、方法影響明顯;預科學生與本專科學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學術、文體活動,與專、本科學生一樣,能平等地享用大學豐富的學術、圖書等資源。第三,預科學生的身份、角色意識已發生轉變,認識到自己是一名大學生,并已開始親歷大學學習生活,感受著大學的學習、思維方式。
只有認清預科教育的性質、特點,在施教時,才能找準教育的核心點,培養學生應對今后大學專業學習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真正為高校選拔和輸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學預科語文課程新理念
預科學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實地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是不太現實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學習時間,預科語文教育不能按常態教育方法施教,必須抓住語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規的措施、方法,才能讓學生取得長足進步。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力大致由三個同心圓組成:語文學科的外層知識面包含字、詞、句、篇、邏輯、修辭等知識要素;中間層是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層包含學習動機、興趣、方法和習慣。現代語文教學理論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等能力的培養。
目前,初、高中基礎教育已經十分重視學習能力的教育培養,《新課標》把能力教育作為語文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來加以貫徹落實。對于大學專業課程教學來說,也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養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意識。
因此,預科語文課程也應注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及習慣,形成終身學習必備的語文素養。這一理念也直成為預科語文課程的核心理念,在編選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時都應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
四、構建開放有序的預科課程新體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教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應該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并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方向做好引導工作。目前,高中語文教育已注意到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語文課程設計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兩部分;選修課程設計了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在高中語文課程建設中,已比較重視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和實際需要的聯系,注重設計并開展應用性較強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結構(學分制)。作為高中與大學之問的銜接,預科語文課程更應采取這樣的課程結構,這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預科教育特點和實際狀況的需要。
首先,預科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后,要基本適應大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及學習方式,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要改變預科教師以往只教基礎課程,而難以教專業課程、學術科研能力較弱的狀況。采取新的課程結構,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學工作量,實際上,可以針對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而開設相關的選修課,讓其他教師從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脫身出來,為不同需求的學生開設相應的選修課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教師在學科知識、教學方法諸多方面的學習研究.提高教師的學術科研能力;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解決部分教師教學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預科的課程、學習任務、壓力比起高中來說輕松了不少,學生覺得學習太輕閑,有時還感到無聊如果改變課程結構后,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問,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修相關的課程,學習積極性也容易調動起來。同時,可以結合大學專業開設相關的選修課或講座,讓學生了解大學的學科及專業設置情況,使學生明確今后的學習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背景
人類已跨入了21世紀,世界各國都特別重視教育的發展,以謀求在競爭中取得“制高點”。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1社會的發展現有的初中語文教育提出挑戰
在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里,語文的作用卻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肩負著育人的功能,而且對促進人類智力的開發、和增強演講口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育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形式之一,這是由語文活動的思維特點――發散性思維和語文活動的過程決定的。語文教育不是單純教授“文字”、不是簡單的“說話”,在這種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體會用視覺的認知方式,另一方面在過程中體驗自我的價值,反過來這種意識形態又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語文教育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
1.2新課程標準是教育變革的客觀要求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并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著眼于這一時代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個性、潛能開發作為核心,培養符合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
1.3初中語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
學習者在接受語文教育的過程會不斷開動腦筋和發現靈感,不斷解決問題克服問題困難,活學活用知識和創造知識過程,能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創造天地,讓學生在學習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觀察思考事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個體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開發個人潛能。語文教育是以語言教育為主線,并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內容。在語文教育過程中,通過綜合地語文方面的教育,能夠打破舊的習俗及其禁錮,使學生提高語言意識,對其素質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其成長的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礎。
2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語文教育正是培養演說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語文教育,不僅可以激發中小學生的情感,培養表現能力,還可以發展思維能力。但遺憾的是,人們并沒有真正認識語文教育在培養演說人才方面的獨特功能,演說在當代學校的語文教育中普遍缺失。
2.2教學方法陳舊
大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專業技能的鉆研與訓練,而對于藝術理論與教育理論的學習卻往往有所忽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個人探索,看輕教學交流。現階段中學的語文教師大多獨立耕耘在語文教育的樂土之上,而很少有相互切磋、研討的機會。信息的閉塞、摸索的盲目、交流的匱乏,無疑極大地阻礙了語文教育改革的進程。
2.3傳統觀念制約
長期以來,大家習慣把語文當成一種個人愛好,過于關注技能的學習,其課程資源也是相對封閉的、單調的。許多學校重外語輕漢語,課程未能置于同等地位,使得語文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科,不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大部分學校雖有語文課,卻不能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授課,教學時數不能_標,若遇 “關鍵”時刻,語文課就只好讓位于其它課。
3如何改革初中語文教學
3.1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語文教學的功能
語文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必重視語文學科的地位,為學生學習好語文課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活動、辯論賽等活動增加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有效提高語文教育的成效。
3.2高度重視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配合,教育主客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語文教育,政策上支持,精神上鼓勵,把語文教育和其它學科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落實不力學校做出嚴肅處理,對部分教師不能按照規定完成者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要加大語文教育的投資力度,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對語文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對于考核不合格者限期達標。對語文教學要進行監控,督促教學實施情況,杜絕隨意安排非專業語文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端正教師教學態度,擺正語文教育教學的位置,把切實開齊課程、 配備好語文等專業教師的情況作為評價一個學校是否落實好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指數,以引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3.3要發揮語文教學的演說功能
語文教育以演說教育為先導,以言輔德,以言益智 ,以言建體,以言助勞,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演說素養,讓學生養成努力學習、講究衛生、愛護校園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還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向學生進行潛在的思想教育和演說教育,學生們將會產生一種振奮、努力學習的精神風貌。
3.4 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和文化素養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 ,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養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行為習慣,決不要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而放松對教學的要求。要加強學習,尋找進修機會,豐富自己的文化理論知識,強化專業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專業知識。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具有理論探索的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育工作,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用全新理念和思路去引導高中語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上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主導,把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作為語文教育的出發點和足點,這樣才能真正把語文教育的功能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邱曄.新課程標準下中學語文教學的困惑與思考[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21(4).
[2] 王麗娟,金秀霞,任素玲.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學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1).
2011版《標準》最大的進步在于語文課程性質目標的定位。它在“課程性質”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課程理念”中也指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并在前言中將“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改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強調了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語文素養中的核心地位。這是中國語文教育十年來最了不起的進步。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撥亂反正的作用。
這并不是說課程改革錯了。教育部2001年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的六個改變是切中時弊的:“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2001版《標準》也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語文教育思想,諸如倡導自主學習、重視過程、重視積累、重視識字寫字、倡導寫行楷、開發語文課程資源等。
問題在于,語文課程改革存在著嚴重的理論誤區和實踐誤區,即語文教育的理論宣傳只談人文性,不談工具性,甚至有人要否定工具性。對于三個維度,談情感態度價值觀多,談過程方法少,幾乎不談知識和能力,甚至有人否定知識。《標準:》本身也存在淡化知識的傾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上,也是談情感多,談態度少,談價值觀更少;在語文學習方法上,談體驗多,談理解少;在知識形態或思維形態上,談感性多,談理性少,甚至有人排斥或淡化理性以及相關的科學、邏輯等。語文課程改革強調感性是對的,因為課程改革之前的語文教學少了感性。但課程改革之前理性也少或者更少,多的只是知性,為什么要淡化理性呢?“人文性”“人文精神”“價值觀”等概念的闡釋也比較狹隘。有人認為,文學是人文,語言不是人文。于是我們的語文教育就出現了重文學輕語言的傾向。這是小人文。有人認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人文,知識和能力不是人文,于是就出現了重文本文化內涵輕語言形式的傾向。這也是小人文。更有甚者,把人文局限在情感上,連態度或價值觀都不是人文。這更是小人文。有人甚至自覺不自覺地把人文局限在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某些情緒上。有人主張語文教材不選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是學生不喜歡。連人類經典的優秀文化遺產都不要了,這究竟是哪家的人文?缺失人類理性的價值觀也只能是狹隘的、低層次的價值觀。這樣的理論誤區導致了語文課程改革的實踐誤區,那就是游離文本,特別是游離文本的語言形式,沒完沒了地討論文本的文化內涵。把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品德教育課、科技常識課,或是泛文化課。這樣的理論誤區與實踐誤區原因是復雜的。但與2001版《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定位不夠明確不無關系。
現在,2011版《標準》明確定位語文課程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把握了語文素養的核心,當然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這對于語文課程改革走出理論誤區和實踐誤區而健康發展,對于語文課程理論體系的建構和完善,對于中國語文教育走卜康莊大道必將產生并正在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與上述進步一致,2011版《標準》還有不少相關的修改。在“教學建議”中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改為“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這里有兩點區別:一是培養什么,將“正確的價值觀”改為“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二是如何看待或對待這些培養目標,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改為“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在“評價建議”中刪除了“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增加了“第三、第四學段要通過多種評價,促進學生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對于作文的評價還須關注學生漢字書寫的情況”。這一修改的實質是將強調三維目標的后兩個維度調整為重視第一個緯度,強調寫作的文從字順和漢字書寫。“評價建議”還將“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的水平”改為“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的水平”,增加了“品味語言”的評價內容。
與對語文課程性質目標的明確定位相關,2011版《標準》也調整了對知識的態度。在“課程理念”中,刪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的表述。在“教學建議”中,增加了“關于語法修辭知識”的教學建議:“本標準‘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于對知識系統的記憶。因此,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完整’的講授與操練。”在“關于閱讀”的教學建議中,將“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的、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改為“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從“語法修辭知識”到“語文知識”,擴大了知識的范圍。原來強調的是“不必進行系統的、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現在強調的是“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進行語文知識教學。在“評價建議”中,將“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改為“語文知識的學習重在運用,其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關于古詩文教學的評價,將“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改為“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與對語文課程性質目標的明確定位相關,2011版《標準》強調了鉆研文本特別是重視文本的語言文字。“關于閱讀”的教學建議第1自然段,將“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改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強調了“運用語言文字”。第2自然段增加了“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和“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的表述。第4自然段增加了要防止“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的表述。對文本的選擇,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增加了“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的表述。既改變了過于重視文學作品的傾向,又警惕電視文化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娛樂文化的干擾。在“關于閱讀”的教學建議中,增加了“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的內容。“教學建議”還特別強調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
1 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認知目標遭遇冷落。新課程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置教學目標,目的是喚起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并在教學實踐中整合起來落實目標。
由于傳統教學受抨擊過多,社會、專家不斷批判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導致很多教師片面的理解,認為新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要讓學生參與過程,結果不那么重要了。
新課程注重“三維目標”的整合,并沒有弱化“知識與技能”的目標的意思。從上述語文素養的內涵分析,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基礎。離開了“雙基”,語文教學就如無本之術,沒有扎實的墻基,高樓大廈怎能高聳入云?
1.2 人文精神強行越位。《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具體到“課程標準”的目標中,我們也能看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內涵。因為學生年齡和知識背景的差異,在不同的年齡,語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有不同的內涵,但它又是血脈一體,不可分離的。
1.3 價值引導趨向含糊。語文學習主觀性很強。面對同一材料,不同主體解讀,反應極具個性化。珍視獨特與多元,是真正素質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內在要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對人的關注,注重每個學生個性充分和諧的發展。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確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過去的那些“教師專制”、“唯一一答案”等現象不見了,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了,重視學生的多元理解了。這對于學生成為主體的人、有個性的人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我們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學不是學生“自然性”的發展,而是追求“和諧”的發展。
1.4 教師作用逐漸虛化。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語文教學提倡“二主一線”,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新課程改革以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課堂上,教師努力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是可喜的變化。但令人擔憂的事隨之而來。我們看到,很多時候,老師在發揮學生主體的過程中,自己的有效引導被忽視了。認為生成的課堂是無法預料的,放松了設計上的指導,導致課堂上無從下手,甚至不知道該做什么,以至于學習活動變得效率很低,一堂課下來。目標沒有達成。
2 解決上述問題的策略。小學語文新課程實驗任重道遠,我們應針對實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力爭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
2.1 準確把握《語文課程標準》。通過實踐,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正處于認識上新舊交替的階段。繼續營造學習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的氛圍,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思考和實踐,從而準確把握新理念、新要求,才能有效實施新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2 科學制定“三維目標”。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教師預設教學活動、診斷教學效果的依據。全面、和諧的目標制定,有利于組織學生體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落實“雙基”,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
2.3 正確認識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引導正確認識人文性主要集中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性認識上,而感性認識來源于對文字直接的印象,基于學生的感性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學生不掌握這個工具。就無法實現人文價值。引導老師應實實在在地讓學生通過讀通、讀順、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語言的優美”、“關心自然和生命”,從“會讀”到“愛讀、樂讀”。將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整合起來,在品味語言文字的精妙中感受其傳達出來的人文內涵,在不斷感悟的過程中反觀語言文字的作用,如此循環,使學生掌握語言,受到文化的熏陶。
2.4 強化學生的言語實踐,在實踐中學語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教學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言語實踐的機會,在對語言的朗讀、運用實踐中領悟語言表達的規律及其蘊含的人文內涵,在言語表達中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學會傳達自己的情感。
2.5 正確發揮教師的引導、激勵功能。《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一理念的落實,離不開教師靈活有效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