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2: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淺談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古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它們有的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有的勾畫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有的敘述朋友之間難舍難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詠志、含蓄雋詠……因而,無論從新課標的要求,還是從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來看,對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都給予了重視。但是,由于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下面就自己在古詩方面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1.初讀詩文,了解作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分自讀、對讀、群讀,又可分為默讀、聲讀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在節奏。節奏是古詩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化為心中之本。
整體朗誦詩歌的過程中,由于現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首先要引導學生讀準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例:《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現在“衰”讀“shuai”,但古讀音應該是“cui”,古讀音更能押韻,更能體現古詩的韻律美;例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古時應該讀xia. ,而現在用漢語拼音讀xi4,就不和諧,不押韻了。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選擇讀古音了。
2. 了解背景,理解詩意。
學習古詩,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知道詩人當時的處境和心態,然后再去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詩,詩人杜甫在創作此詩時,因陜西旱災嚴重來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濃,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這樣,學生了解了詩的寫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詩,就會水到渠成。
3. 嚼字品詞,加深理解。
字、詞是古詩的組成單元,學懂字、詞是進一步理解詩句含義、分析詩的意境的重要步驟。詩中的一字一詞都經過詩人的千錘百煉,因此,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中的重點。如《梅花》一詩,學生通過對“凌寒”“獨自”“唯”“遙知”“暗香”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就會知道這首詩是在贊美梅花,因為它不畏嚴寒,散發著芳香。如果我們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就能體會詩人煉字遣詞的技巧。歷來受人贊嘆的《泊船瓜洲》里“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將“綠”換成另一個字,是否更好?在學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訴學生作者曾試用“來”“到”“入”“過”“滿”等字,使學生領悟到這些字都不如“綠”字有形有色,“綠”字寫出了春風的能動性,立刻可以染綠江南,給人一種鮮明的形象感。
4. 學會想象,體會感情。
每首古詩都著力表現一種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詩的大意后,還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中,使詩中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出來。這樣,就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比如在學習《鋤禾》這首詩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幅畫,然后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樣的畫,學生爭著說:
“我看到了一個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陽”。
“我看到一個農民伯伯在地里鋤草,他的衣服全汗濕了,他很辛苦”。
“我們吃的飯都是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
這就是詩中的真實畫面,根據學生所說的加以引導,學生就會懂得珍惜勞動,珍惜糧食。
小學教材所選的古詩大都是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的,學習每一首詩如果能讓學生在頭腦中出現畫面,那學生對詩的內容無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導中也能體會詩的思想感情。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民族的瑰寶,凝聚了幾千年來華夏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滲透進我們的血液,似空氣般無處不在。先秦諸子百家策論,激辯真理,漢賦大氣磅礴,魏晉小品文抒發性靈,唐代詩人層出不窮,詩余宋詞吟柳詠月。其中最為重要的,就當屬古詩詞了,孔子修編《詩經》禮樂教化,士大夫階層借由詩詞言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占有一定地位,而通過古詩詞來滲透傳統文化給學生,將是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必要手段。
一、充分向學生展示教材內古詩詞的美,養成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不僅意境優美,而且形式豐富多彩,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生活、軍事、道德等多方面。因此,在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簡單易背的古詩詞時,還要深入挖掘古詩詞背后所滲透進的傳統文化,諸如《竹石》《石灰吟》表現了古人艱苦卓絕,無論多么苦難依舊奮斗不息的堅韌品質。而陸游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又充分抒發出詩人極渴望報國的優秀精神品質。
因此,通過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操,反過來向小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還能對古詩詞,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獨立自主地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二、向學生推薦優秀的古詩詞作品
古時,有專門的童蒙詩給兒童背誦,《詩經》更是長年累月的背誦,作為古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無可厚非。現代生活,由于生活方式已經轉變,沒有必要非常刻意地不顧小學生的身體心理生長發育特征,而專門列出長長書目讓小學生刻板地去背誦。不過依舊可以通過介紹古詩詞來幫助有能力的渴望提高自己的學生不局限于課堂內的種種限制,介紹些能夠被小學生理解比較簡單的古詩詞,比如,《詩經》《唐詩三百首》等等書記,像白居易這種淺顯易懂的詩人,可以盡量多介紹些,從而使得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分感受中國古詩詞,并逐漸被蘊含在古詩詞中優秀的傳統文化所打動,并最終傳承下去。
三、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我國的古詩詞浩瀚,許多古詩詞作品包含著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一些傳統的民間習俗等。比如,《詩經》中蘊涵著古代愛情故事的結晶,可以通過對詩經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古代的愛情故事。又如,李白的《九月十日》,是表現我國傳統習俗重陽節的一首詩歌,通過對詩歌的品鑒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發展等等。這些詩歌給我們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素材和索引,因此,古詩詞是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良好的載體。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通過講解古詩詞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優美的意境,并通過要求學生背誦、讀、寫的過程中,使得古詩詞中蘊含的豐富的傳統文化滲透進小學生中。在教學中,既要給小學生提一定的高要求,促使他們能更早地融入古詩詞所包含的深刻的傳統文化中,又得照顧到小學生自身的身體、心理發育特點,要切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古詩詞。總而言之,要懂得因材施教,靈活應變,最終使小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張燕.新課程標準與小學古詩教學.成都大學學報,2007(09).
傳統的古詩教學注重字句講解,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課堂教學低效。新課程背景下,古詩教學要回歸本色,立足樂、畫、境、情、蘊五要素,喚醒學生的審美體驗,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讓學生接受美的教育和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吟誦體味,走進“詩樂”情境
古詩講究韻腳的合轍、平仄搭配,合乎樂曲的韻律、節奏,誦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聲,自然而然地產生樂感。在古詩教學中,可通過吟誦體味,讓學生在“詩樂”的情境中,品味語言靈動美。
吟誦詩文時,為學生創造和諧的音樂氛圍,能使他們充分體驗古詩詞的意境和神韻,充分享受聽覺上的美感。如教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送別詩,詩人將對故友惜別情緒寄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情景之中,可選用古箏樂曲《高山流水》渲染氛圍。借助婉轉舒緩的樂曲背景,學生吟誦詩文的語氣語調也將變得舒緩而悠長,平和的心境將慢慢地感受到詩句的音韻美、節律美。
二、運用圖片,呈現“詩畫”景象
一首古詩往往就是一幅寫意畫。在古詩教學中,可通過捕捉意象,藝術地再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景象畫面,引導學生從“詩畫”的直觀體驗中理解作品意象的靈動美。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在古詩中經常被賦予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因此,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古詩插圖和多媒體手段,實現詩畫互見,幫助學生更形象地領悟古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選取了山巒、飛鳥、山道、行人、漁船、老人、江河、白雪等意象,構建了一幅凄清的畫面,傳達特定的情感訴求。筆者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展示一段Flash視頻畫面: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連綿起伏的山巒銀裝素裹,四野寂寥開闊,江邊一艘漁船上,披帶蓑衣和斗笠的老人手把魚竿,全神貫注地望著江面……在這樣一幅幅空靈凄清的畫面前,學生宛如置身其境,對詩歌傳達內容的理解就變得生動立體起來。
三、激發想象,融入“詩境”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古詩,還需進一步體味古詩意境。有學者認為,“古詩的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意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一種情景交融而又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是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想象共同創造的結果”.因此,意境的體味需要讀者的想象。詩人的想象,在于創造新的意境,以寄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讀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經驗,把詩歌中意境再現為有特定含義和內在聯系的畫面,從而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感情。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想象,調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對詩句進行“補白”,感受古詩靈動的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接受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聯系生活,喚醒“詩情”體驗
古詩是詩人抒發感情的一種文學形式。雖然古詩距離現實生活極為遙遠,但詩人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是每一個人所共有的。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調動個人生活經驗,嘗試觸摸、體驗詩人的內心世界,培養自己豐富的情感。
詩人情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源于日常的生活。古詩教學如果不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就無法讓學生理解詩人呈現的細膩感情。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春節是怎么過的”。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每到春節,在外地工作、學習的親戚朋友不顧旅途的艱辛,都要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除夕夜一家人“圍爐”――吃團圓飯,還要走親訪友互拜新年……在學生了解傳統民俗風情和國人團圓情結后,筆者告訴學生:在古代,重陽佳節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詩人王維旅居在外,想象著家鄉的兄弟一起登高望遠,自己卻孤身獨處異鄉,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這首詩就是詩人在這種心境下寫成的。筆者還讓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實際,假如自己是王維,離開了親人,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通過這種情感的引導,學生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拓展延伸,感悟“詩蘊”魅力
許多古詩是詩人的睿智及深刻的人生感悟的結晶,給人以鼓舞和啟迪,具有深刻的內涵。在教學中,還要通過拓展延伸的方法,讓學生準確地把握古詩深厚的意蘊,感受古詩歷久彌新的魅力。
(一)、讀中悟情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強調的就是朗讀的重要性,每一首詩詞都是作者對生活和人生的獨特體驗。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僅憑對詞、句的支離破碎的分析理解,很難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我認為對詩歌的學習朗讀和背誦是最重要的,要盡可能讓學生多讀,通過讀去體味詩詞中獨有的韻味。不過,要想讓學生讀的好,讀出自己的體悟,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以下幾點一定要學生注意:一是朗讀時要全身心投入,放開聲音盡展情懷;二是要注重詩詞的節奏和重音;三是要融入感情,讀出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讀的形式也應該靈活多變,學生可以自讀,結合課文注釋,讀懂詩歌字面意思。小組討論疑難問題,有爭議的問題全班討論質疑。由難而易、由淺入深的一遍遍朗讀,讓學生在質疑和探討中充分思考和想象,學生在熟悉了內容的同時,也會真正地進入角色,身歷其境,把自己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之中,對文章也有了自己的體會,這樣做的效果遠遠勝過死記硬背和教師的生硬講解。
(二)、抓住“詩眼”
文有文眼,詩有詩眼,詩眼就是詩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詞或句子,往往是詩人復雜而深刻情感的凝聚,在詩詞教學中,如果能抓住這些詩詞之眼加以點撥、啟發,就可以引導學生作更深層次的思考、聯想,從而體會詩詞營造的意境之美。
一位教師在執教《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時,就是這樣設計的:師:這首詞的“詞眼”就在題目里,誰能把它找出來?
生:“壯”。
師:這個字是本詞的“文眼”,整首詞都是圍繞這個字來寫的。詞的結句“可憐白發生”,從夢中回到了現實,語氣平緩哀婉,感情一下子從巔峰跌落低谷,從雄壯轉入悲壯。這首詞哪些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雄壯?
生1:“八百里分麾下炙”。
生2:“五十弦翻塞外聲”。
生3:“沙場秋點兵”。
生4:馬作的盧飛快地,弓如霹靂弦驚。
師:讀這首詞,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建功立業的豪邁與雄壯,也感受到了作者壯志難酬的凄涼與悲壯。所以這一首壯詞雄壯是其表,悲壯是其里。那么誰能說說詞中那些詞句又凸現出悲壯呢?
生1:“可憐白發生”中的“可憐”一詞最能體現作者的情感。
生 2:我覺得詞開頭的一個“夢”也能體現出悲壯。
生3:我認為“醉”最能體現作者的情感,作者內心的愛國之情無法排遣時,借酒排遣,更體會作者內心的矛盾。
這樣圍繞“壯”字來設計教學,不但讓教學層次很清晰,學生理解起來也事半功倍。它好比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一旦突破,所有問題的解決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注重意境
中國古詩詞中很多名句到現在仍然為我們喜聞樂見,歷經時間的磨練卻歷久彌新,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具有指導作用,是因為這些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 “如水中之鹽,無限有味”含蓄蘊藉,這樣的語言只有細細咀嚼,才可融會貫通。詩詞教學應著重引導學生品讀詩人所營造的意境。
如一位教師在講授《天凈沙 秋思》時,并沒有去一味地分析這首散曲的主題,而是從意境入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們常說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這首散曲也不例外,讀了這首散曲,你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枯藤老樹昏鴉”,很形象地寫出了深秋時節,葉落枝干,枯藤纏繞著一棵老樹,一只烏鴉瑟縮著身子,不時發出幾聲嘶啞的叫聲。
生:“小橋流水人家”,一彎清水,一座小橋,水邊橋頭,裊裊炊煙中幾間錯落有致的小屋,顯得那么溫馨、美好。此情此景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讓獨自漂泊在外的游子黯然神傷。
生::“斷腸人在天涯”,勾勒出充滿憂傷的旅人遠離家鄉,孤身漂泊的身影,讀來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雖然古詩詞對于培養與促進初中生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的古詩詞教學一般是由老師帶領學生朗讀古詩詞、講解古詩詞、背誦古詩詞的單一方式展開的。再加上現在在初中語文考試中,古詩詞的考查力度比較小,分值比重不大,使很多師生不夠重視古詩詞的教學,導致古詩詞的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讀古典詩文,應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讀讀背背”的教學方式,使古詩詞的教學走向高效。下面,筆者從做好課前準備、以學代教、創設具體情境三個方面,討論初中語文古詩詞高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收集創作背景
古詩詞是我國古人在當下的生活環境中,通過抒發對自然的熱愛、家鄉的懷念、懷才不遇的挫敗、快意人生的向往等情感,所創作出來的優秀作品。然而,時代的發展使古人與初中生生活的環境完全不同,很多學生由于并不了解這些文人墨士的生活背景,對他們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所抒發的情感的感悟不夠深刻。因此,要想開展高效的古詩詞教學,就必須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收集與作者相關的生平記事。古詩詞的課前準備與其他的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之處,便在于增添了對創作背景的收集工作。另外,教師必須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創作背景等,這樣才能為初中生提供全面的、有方向的古詩詞教育,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教授的古詩詞內涵。在《觀滄海》備課中,本人也明確了解了本詩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夠學習與詩相關的韻律知識等。另外,本人與學生,同時在課前收集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以及曹操這位作者生平比較有代表性的事跡。在課堂上,本人讓學生表達他們的收集成果。有的學生說:“《觀滄海》是曹操征烏恒時,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在觀海中詩興大發,作出了這首名詩。”有的學生說:“曹操乃一代梟雄,它是偉大的軍事家、詩人。《觀滄海》正是曹操即將統一北方的關鍵時期,因此,這首詩有著氣壯山河之勢”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學生說出了曹操所做的其他名篇,如《隴西行》等。
二、以學代教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這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也不例外。只有學生主動展開學習活動才可能實現高效。實際上,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古詩詞教學,他們認為這種將古語翻譯成白話文,然后再進行機械背誦的方式十分枯燥、乏味,毫無趣味可言。因此,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激起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探索與研究。在《觀滄海》一課中,學生已經對曹操及本詩的創作背景進行了調查,對本詩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之中,本人讓學生朗讀詩文,在考查他們對本詩的字、詞的發音與含義的了解之后,本人讓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及預習對學生提問:“為什么海不叫滄海,詩的題目卻是《觀滄海》呢?”“詩人觀海都觀到了哪些景色呢?哪些景色是真實的,哪些景色是作者想象的呢?”然后學生對這幾個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問題答案,說出自己的觀點。這幾個問題建立在學生的預習基礎之上,因此,它們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創設具體的情境
很多教師反映,古詩詞難教,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引導初中生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無法感知古詩詞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他們只是淺顯地理解了古詩詞的表面意思,而不能很好地學習這些詩詞所包含的寫作手法,以及一些詞語的古今差異等,無法真正感知詩詞的意境。因此,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要注意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境,使他們能夠感同身受,使學生與古人突破時空的限制,在心靈與情感的層面上達到共鳴。在《錢塘湖春行》一詩中,本人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與春天的錢塘湖有關的圖片,并且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還有黃鶯啼鳴的美妙歌聲、燕子飛行的英武身姿、姹紫千紅的百花圖等,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初便迅速進入情境中。
總而言之,要想讓初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實現高效,就必須要做好課前準備,師生雙方要收集詩詞創作背景與作者相關的資料,明確重難點知識,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要實現以學代教,讓初中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其主動探索古詩~的意境;教師要為初中生創設具體的情境,突破時空限制,在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使其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詩詞的情感與內涵。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重視,而作為一門致力于提高學生素養的學科,語文也漸漸得到了重視。在我們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發現了許多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就有關古詩詞教學難的現狀。對于理解能力不足、生活經驗也不豐富的小學生硭擔學習這些表達較為委婉的詩詞可能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古詩詞,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的理解狀況,一味要求死記硬背
仔細研究我們近些年來的教學就不難發現,多數課堂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當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有類似情況。尤其是在古詩詞的講解過程中,許多教師不管學生是否真正理解體會了詩詞中的含義,只是一味地要求他們背誦,并能在考試中一字不差地默寫下來。這樣讀書不求甚解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成績,但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究竟能有多大助益?我們心里自然都清楚。在這樣缺乏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強硬的記憶,只會讓學生有暫時的記憶,對詩中各種美好的意象都完全沒有體會,甚至可能會使他們產生厭煩的心理,更加不利于以后的學習。
2.忽視古詩詞的意境分析,講解只停留在表面
古詩詞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方式上,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卻默契地忽略掉了這一點。許多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都只是逐字或者逐句地將詩詞拆開來解讀,從而忽視了整首詩的意境美。比如,在講《村居》一詩時,以往的老師只是按照課下的注解一點一點拆開來給同學們講解,什么叫紙鳶,什么叫東風。這樣枯燥的講解不但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不到教學目標,更是將詩歌中原有的意境打散,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觀念沒有任何幫助。
3.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教學方式較為枯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相對強烈的小學生來講,培養他們的興趣是提高他們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的最簡單方式。傳統的古詩詞教學內容無非都是簡單的詞義講解、單句含義、全詩的中心思想等幾個方面,每節課都這樣就略顯枯燥,對于好動愛玩的小學生來說,這根本激發不了他們學習的激情。沒有了興趣,每一堂課上的講解就都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沒有觀眾,沒有捧場,沒有應有的回報。
二、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改進教學理念
要改變你做一件事的方法,首先要改正的就是你自己的觀念。所以,要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首先就要改變我們以“應試”為主的傳統觀念。我們要明確,古詩詞是蘊含了我國幾千年文明的瑰寶,其中的文化底蘊是難以估量的,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考試的一項內容,更要把它當作一種傳承和發揚。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單純地強調,這首詩要考所以你們必須要背下來,這樣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社會。比如,在講《石灰吟》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再告訴學生這首詩必考或者不考,而是耐心地講解這首詩中蘊含的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持,告訴學生這才是他們真正要學習的東西。
2.豐富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注重的就是詩句的直觀理解和表面意義,為此經常將一首詩拆開來分析。這樣的講解雖然是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那些較為晦澀的句子,但是整首詩的意境也隨之被打散,所有的美感也都不見了。所以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多注意教學的內容,保證在讓學生理解的前提上進行完整的意境賞析。再比如,在講《元日》時,教師可以把詩中的意境細化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把這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和現在的春節聯系起來,幫助他們體會詩中的情景:在一聲聲的爆竹聲中,你們都長大了一歲,家里的大人們也都喝著新酒,初升的朝陽灑在每一戶的窗上,家家都忙著把舊的桃符換下。這樣的整體分析過后不妨再加上一些相關的圖片或者背景小知識,讓學生能更形象的體會。
3.改善教學方式
傳統的課堂總是避免不了一些枯燥,為了保證課堂的活力,教師可以在課上加入一些小游戲和活動。比如,在講《清平樂?村居》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親身體會生活中的樂趣。這樣的教學過程將更加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課堂氛圍的保持。
總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漸漸露出了弊端,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探索、改進教學方法,保證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對古詩詞進行透徹的理解,還需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進行教學,否則會降低教學質量。目前,在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中,存在很多教學問題需要解決。
一、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1.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背誦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式中,多采用死記硬背方式進行教學。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及時地領會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意義,僅僅只是將古詩詞的詞句背誦下來。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尤其是對于不愛背誦的學生而言,更是有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古詩詞的意境理解
古詩詞是一種古代文明傳承的表現,通常詩人會通過詩句呈現出一種意境,或許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也或許是詩人或高興或憂愁的心情。但是,在現代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對意境的感受,只重視基礎知識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枯燥與乏味,無法理解古詩詞所蘊藏的魅力。
3.教師的課前準備不夠充分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授課前,教師通常會將古詩詞的翻譯、古詩詞作者的背景準備好進行授課。但是,這樣傳統的備課方式是不健全的。每一首古詩詞的創作都會具有一定的背景,教師應當在課前將古詩詞作詞時所處的背景狀況進行詳細整理。在正式對古詩詞進行講解之前,讓小學生先領略到背景狀況,才能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提升教學水平,確保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二、優化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1.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將自身的角色進行轉換,從過去的主體地位轉換為引導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教師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當帶領學生融入古詩詞的情境當中,讓古詩詞能夠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熏陶。
例如,教師在教授《春曉》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通過描繪出一幅雨過春晨的景象,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春曉所表達的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詩詞的魅力,融入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
2.采用現代科技進行教學
科技的發展推動各個領域快速發展,其中,對于教育領域而言也有重大作用。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古詩詞課程時,可以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開始前,需要根據所教授的詩詞內容選擇視頻或圖片進行展示,讓學生先融入教師所給予的情景中去,再開展之后的教學內容,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授《鋤禾》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出農民耕田、種地的視頻或者照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烈日陽光下農民的辛苦,再進行詩文的講授。這樣,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農民的不易,讓學生能夠真正讀懂詩詞中的含義,感受到何為“粒粒皆辛苦”,提高教學質量。
3.采用合作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組討論,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討論中去,甚至連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改變傳統教師嚴肅、嚴厲的形象。
例如,教師在教授《游子吟》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閱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講述詩文中所表達的內容。最后每組再派出一位代表同學進行組間總結,教師在學生總結后可以進行指點與添補,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文內容。采用合作學習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文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學會溝通、協作能力,是一種優質的教學方法。
4.采用情景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情景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提升學生的注意力,讓全班同學都參與進來。在情景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重要的引導地位,在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時,教師需要將課堂的氛圍控制在有序狀況中,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兒垂釣》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釣魚的情景,讓學生能夠了解釣魚的步驟,以及自身釣魚的心情。通過情景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地了解詩詞所表達的內容。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工作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智力仍然處于成長期。教師如果一味采用單一的文字表述教學方式,會讓小學生感到理解困難,進而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會讓產生產生抵觸情緒。而教師通過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技術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以及合作教學法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質量有所提升,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21):80.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1.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古詩詞不僅承載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更是整個東亞文化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悠遠的意境,讓人回味無窮,是每一位中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古詩詞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深入探究中國古代前賢的思維方法,初步認識古代人們的生活狀況,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感,或者是對人生的理解感悟亦或是對廣大農民美好品質的贊揚。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2.培養創新思維
每首詩都包含這不同的感情,都描繪了不同的故事。通過想象,學生可以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身處詩人的時代,走進另一個世界。詩詞簡潔的話語,不同的人讀有不同的理解。想要真正的深入詩詞,就要在腦海中繪制畫面,體會詩詞的內涵。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加強審美教育
音韻美是詩詞最明顯的特征。不同的詩詞所創建的不同意境,熏陶著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教師通過自己對詩詞的熱愛之情去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拓寬視野,給他們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面臨的困境
當前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檢查標準是學生能夠熟練背誦并默寫。這不僅使學生沒了對古詩詞探索的興趣,反而使古詩詞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部分教師過于看重單個字詞的解釋,沒有把握好學生對整個古詩詞的理解。古詩詞的魅力在于它所帶來的意境,讓人浮想聯翩。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不能停留在表面,也不能講解過多。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自己悟出來的才是最寶貴的,是忘不掉的。
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科學方法
1.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對他們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低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詩人要表達的感情就足夠了,對高年級的學生,不僅要能理解詩人的情感,還要能理解為什么,能深入的發現詩中蘊含的其他知識。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結合詩詞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歷,掌握詩詞中每句話的意思。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要能完全掌握并一字不差的默寫。
2.在朗讀中體會意境
古詩詞具有無盡的意味。教師在進行合理的引導之后,設定合理的朗讀目標,通過小型的朗讀比賽,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誦詩詞,體會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深入該詩的意境。以張繼的《楓橋夜泊》為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這首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簡單的講解一下詩中的部分詞意,提示學生這首詩是通過寫風橋的景色來抒發自己的心情。經過引導,學生在朗誦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楓橋的景色,在心中勾勒出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仿佛置身其中,在船上聽著夜半鐘聲。
3.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正確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才能讓學生引起共鳴。不同的詩傳遞的感情是不同的。《望廬山瀑布》傳達的是詩人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贊美,《游子吟》表達的是母親對孩子遠行的擔憂。學習古詩詞,主體是學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找到詩人感情的寄托點,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滋潤。
4.發揮自身想象力延伸擴展
詩詞不僅僅是詩詞,也不僅僅是語文。它聯系著古今,跨越了學科。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發現和體會更多地東西,這不僅僅是在教會他們詩詞,更是在教會他們思考。為此,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大膽創新,讓學生自己去了解詩人的人生經歷,教師的思維一般受影響較多,很難發現新的東西。學生自己去探索,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美好景色。不同的角度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發揮想象力,無限延伸。有些詩詞中所用的修辭手法,也是很巧妙的,唐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雪花比作梨花,繪制出白雪皚皚的場景。除此之外還有排比,對偶等手法。
四、總結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指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發現古詩詞的內在美,讓古詩詞發揮它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古詩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積淀,能夠起到提升小學生文化素養的作用。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明確不同內容的教學目標,并且要仔細研究分析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到的問題,提升古詩詞課堂效率。學習古詩詞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領略其中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一、小學階段開展古詩詞教學課堂的意義
其一,開展小學古詩詞教學課堂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鑒賞能力。古詩詞是意境美、韻律美以及哲理美的三種結合體,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可以領悟其中的美。由于小學生還處在成長的初級階段,并不具備辨析鑒賞能力,只能從事物的外觀上辨認出丑或美,缺少體會其中內在美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古詩詞本身就具備的內在美條件,在古詩詞教學課堂中闡釋其中含蓄美以及古代文人騷客在詩中寄托的情感、壯志凌愁,使學生提升內在美的鑒賞能力。
其二,古詩詞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因此,若想提升小學生創造力,就要為小學生創造有利的想象空間。古詩詞雖然篇幅較小,內容簡練,但在這其中包含著詩人情感和思想的凝練。由此可知,古詩詞擁有充分的想象空間以及藝術創造力,小學生若想充分領會古詩詞其中的涵義,就要深刻體會詩中的意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小學生的想象力極少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因此小學生可以借助古詩詞盡情的發揮想象力,在主觀頭腦中形成詩的畫面。大多數的古詩詞意境都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小學生可以憑借對古詩詞的理解,形成主觀印象,與此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幫助小學生豐富語言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其寫作能力。
其三,古詩詞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思想品德。古詩詞中較好的體現我國古代文人對當時社會以及生活的思想認識,是我國古代文化的歷史積淀。在小學中加強對古詩詞的教學,一方面可以弘揚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傳承我國經典;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學生產生愛國情懷,提升道德品質。
二、在實際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古詩詞教學活動中,比較容易忽略整體教學。部分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課堂上都先從古詩詞讀音校正出發,之后對句子逐句翻譯。這種方式顧然是教學手段的一種,但其并沒有發揮最佳教學效果,只強調對字詞的解釋,并沒有了解學生實際的掌握情況。因此,語文教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此,更應該強化古詩詞其中意蘊。
在平常的古詩詞考試題目中往往只注重對古詩詞背誦情況,很少考察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掌握。由此可見,多數的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都是單板的,只通過背誦并且依靠主觀形式去理解。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缺少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語文教師若想提升古詩詞教學課堂中的質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應該深入研究分析古詩詞的合理教學方式以及其重要性,以此為根本立足點開展古詩詞教學課堂。
三、改善小學古詩詞教學課堂的對策措施
(一)加強對古詩詞的朗讀訓練
朗讀是學習古詩詞的重要部分之一,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入情感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受詩人所處的空間意境,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語言表達能力。在朗讀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絕句》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正式進行之前創設教學情景,帶給學生春天來臨的感覺,使學生在情景中展示閱讀風采。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
我國古詩的創作多數都來源于田園山水、因此從詩中就能夠透露出一幅完整唯美的山水畫面。同時在山水畫面的表現之外,還寄托著詩人的主觀情感。由此可見,在小學生領會詩中意蘊之后,在頭腦中就會形成一幅帶有情感的山水畫。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不同學生對這幅山水畫的構思以及情感表達的測重點不同。
(三)豐富古詩詞教學內容
古詩詞與現代詩歌在創作時間與空間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難以對古詩詞其中的涵義以及文化背景理解與掌握,因此。就需要借助一些輔助材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下查閱相關的詩人背景、興趣愛好等資料,幫助小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詩詞內容,有效加深記憶與理解。例如:在《石灰吟》中,其作者是于謙,教師可以闡述其是明朝民族英雄等內容,由于其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可以將《墨梅》放在一起對比。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綜合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小學階段教學活動的重要引導者,有必要承擔起古詩詞教學責任,并對古詩詞教學課堂作出反思,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將古詩詞培養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做好我國古詩詞文化的傳播者。
參考文獻:
[1]聞俊媛.誦讀經典美文傳承傳統文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02).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語文教學的素材開始走向豐富化,但是傳統文化仍然被保留下來,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古詩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國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想象力變得豐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一、古詩詞的意義與特點
1.古詩詞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古詩詞中具有豐富的意境美,用少量的語句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精彩的畫面,這些美感學生要通過對古詩詞仔細誦讀和全面理解才會獲得,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古詩詞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包含語言美、畫面美和意境美的畫卷,在古詩詞的熏陶下,可以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學生的審美視野得到了拓寬,從而幫助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的人文哲理。
2.古詩詞的特點
小學生學習的古詩詞大致可以分成敘事詩和抒情詩兩種類型。《梅花》可以作為抒情詩的代表,《小兒垂釣》可以作為敘事詩的代表。古詩詞主要注重語句和詞語的精煉,語言具有一定的跳躍性,用有限的語句表達無限的感受,古詩詞的整體特點包括語美、音美、意美和形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教學的文化傳承趨勢非常突出。
二、如何對小學語文古詩詞進行教學
1.古詩詞教學分層次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古詩詞一般是容易理解的,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點,方便學生在對古詩詞的理解中感受古詩詞的美感。小學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盡量避免難懂的知識點,選擇短小精悍的古詩詞進行教學。比方說在學習《畫》的時候,字面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描寫得非常形象,在較少的詞句中描繪了一幅完美的畫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圖片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使學生產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2.古詩詞教學多媒體教學法
大部分的古詩詞可以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形容,可見,詩與畫之間是緊密聯系的關系。如果將詩和畫充分結合到一起,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培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課件中加入一些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詩的魅力。
3.古詩詞教學朗讀教學法
小學生的記憶是比較感性的,記憶力非常強。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進行充分引導,在反復的誦讀中,學生可以對古詩詞進行更好的理解,在學生朗讀后教師要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正,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使學生更喜歡朗讀。
三、如何提高古詩詞教學水平
1.對寫作背景進行深入了解,充分理解古詩詞大意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寫作背景進行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把握整首古詩詞的大意。教師對古詩詞的寫作背景進行講解的時候要使學生對作者創作詩詞時的心態進行感知,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容易很多。比方說在學習《春夜喜雨》的時候,詩的內容與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就是不能分開的,因為當時旱災多發,詩人對綿綿春雨產生了觸動才寫下了這首詩。學生如果了解了這樣的寫作背景,對于詩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充分的感受詩人當時心態。
2.對古詩詞的學習重在品,在品的基礎上加深理解
在對古詩詞的學習中要注意抓住重點詞,往往一首詩詞可以被一個重點的詞串聯起來。比方說在學習《梅花》的時候,整首詩中的關鍵詞有凌寒、獨自、遙知和暗香,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抓住這幾個重點的詞,就可以很快得出詩的大意:對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進行贊賞。再比方說學習“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千古名句的時候,“綠”字是否可以換成其他的字,比方說“過”或者“到”,讓學生對重點的詞進行深入領會,感受春天的風景。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體會古詩詞中的哲理
古詩詞都具有獨特的魅力,這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都是分不開的,所以為使學生感受古詩詞的美,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簡練的詞句在頭腦中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使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蘊。同時對古詩詞的學習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比方說在學習《鋤禾》的時候,可以啟發學生對人生進行感悟,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使學生形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對小學生古詩詞的教學培養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古詩詞中蘊含的道理,感受古詩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