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6: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雖實現了年均增速超過9%的高速度增長,但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增長方式相對粗放。一些產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雖實現了產量的增長,但卻以消耗大量資源能源為代價,不但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而且也無益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6年我國以占世界總量15%能耗、30%鋼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僅產出了占全球產值總量的5.5%的國內生產總值①。在過去的20年,能源需求彈性系數平均為0.5,“十五”期間卻超過1.0。我國“十五”計劃預測,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萬噸降到2005年的1796萬噸,結果反而增長了27%,達到了2549萬噸②。從我國與西方7個發達國家能源消耗的比較來看(表3一1),G一7國家平均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為n.7*1O(6)焦,而中國每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為:69*10(6)焦,是西方7個發達國家平均的5.9倍,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這說明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型的③.
1.2環境污染嚴重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沒有把環境污染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續了西方國家發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發展經濟,后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工業排放廢氣、廢渣、廢水污染環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例如:我國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斷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業經濟發展,大量消耗資源,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劇增,固體廢棄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環境.
我國廢棄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發達國家,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國工業和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53億噸,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1348萬噸,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萬噸,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最新的“環境可持續指數”評價,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多個城市中,有16個在中國。根據中國科學院2003年的估計,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損失占GDP的巧%。①目前,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財政政策出臺滯后,公共財政政策對循環經濟的扶持力度不夠。如:涉及環境保護的稅種太少,目前只有資源稅和所得稅涉及到環保問題,其他主體稅種對綜合利用“三廢”生產的項目沒有優惠政策,這樣就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力度,也難以形成專門的用于環保的稅收收入來源,弱化了稅收在環保方面的作用;對排放污染項目缺乏制約作用,有些稅種對環保項目本身免稅,卻對排污項目沒有限制作用,同時,那些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無污染的產品和清潔生產,又沒有享受到優惠的稅收政策;就現有涉及環保的資源稅來說,稅率過低,各檔之間的差距過小,征稅范圍狹窄,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這與我國資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費現象嚴重的情況極不相稱,由于資源稅收入大部分歸地方,在執行過程中又因為是對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鹽等自然資源所獲得的收益征稅,往往起到了鼓勵地方對資源過度開發的作用,反而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1.3投資消費關系不協調
我國長期以來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特別是靠高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消費長期不足。據統計,從2003年以來,我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都保持在25%左右,資本形成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②。但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消費率)卻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費率是80.1%(2002年),我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①。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消費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費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也大大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投資所占比重卻過高,分別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見表3一2)。從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開放度高的國家來看,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的幾個大國,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費,如美國是國際上進出口第一大國,但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遠排在國內消費之后。高投資低消費的后果是投資效率低下,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影響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居民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最終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4產業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仍占主導地位,高技術產業比重低。在三次產業結構方面,仍存在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服務業發展滯后等問題.
自2004年以來,我國鋼鐵、水泥和電解鋁3個行業的投資增長過快,不僅引發了這些產品的輪番上漲,加大了物價全面上漲的壓力,還使得產業結構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由于市場供需矛盾,導致鋼材價格上漲,致使鋼鐵產業盲目擴張,這樣的生產規模勢必造成高投入、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調整為2007年的11.3:48.6:40.1。與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6.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16.2個百分點。但從國際上看,我國第一、二產業尤其是物質資本密集的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仍然過高,而人力資本相對密集的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仍然過低:不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顯低于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見表3一3).
從三大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來看,2003年以來,我國的GDP增長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產業的貢獻率都在0.8個百分點以下,第二產業在5.3個百分點以上,第三產業在4個百分點左右。第一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較低,而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過高20世紀80年代,我國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同時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大量引進外資,主要發展加工產業。90年代后期,中國更成為發達國家與地區加工產業轉移的主要對象,從而急劇擴展為世界的“加工車間”。第二產業的急劇拓展成為80年代以來促進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
急劇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如資源的極度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農業的相對落后、第三產業的發展不足等一些后遺癥。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中期,服務業占GDP比重較小,還不到40%,國際上比較發達的國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產業間的不協調,已經到了不僅影響整個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也影響到第二產業本身持續發展的地步.
從第一、二、三次產業的就業比例(各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看,2007年為40.8:26.8:32.4。與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大幅下降了29.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比重上升了9.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顯著上升了20.2個百分點。但是,我國三次產業的增加值比例與其就業結構嚴重不相稱:第一產業增加值僅占GDP的11%,卻集中了40%多的就業人數;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到GDP的近一半,卻只吸納了l/4多的就業人數;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與其就業比重雖然基本相稱,但同國際相比較,其就業比重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許多發展中國家低得多(見3一4)。因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僅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充分就業這丫最大民生問題的主要途徑.
1.5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沿海的東部地區,還是廣大的內陸地區,都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為全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區域之間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產業結構類同、無序競爭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
據2007年2月國家發改委的《2006年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5年,我國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分別比2004年擴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時,各地區內部的“城鄉收入差”比上年擴大500元以上;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
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社會各群體之間的利益差別已經十分明顯。我國甚至被國際上稱為不平等發展最快的國家,改革已經不能夠普遍提高各群體的“收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就有對中國的地區差距、貧富差距的描述。據國家統計局披露,內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國財富的45%;而最貧窮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財富僅為1.4%;銀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戶手里。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多年高速增長的成果未能被社會各階層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數人手里。①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大量居民屬于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階層是我國GDP中居民消費所占比重過低的根源。這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個人所得稅和財產稅等稅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直接相關。如: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沒有綜合考慮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計、健康狀況和教育支出等實際負擔,稅負分配不公.
1.6人力資本資源醫乏實現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他們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體力量。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形成和積累的主要途徑。教育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和技能,還應加強勞動態度和職業道德的教育,為經濟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國對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偏低,嚴重影響了科技水平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制約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例如:從教育事業看,2007年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國僅為1.32%。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前后實現“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同樣是發展中人口大國印度,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我國(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2007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經達到了該目標,并雄心勃勃地向OECD國家平均為5%的目標努力。②因此,盡管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在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長速度高于財政支出的平均增長速度,但由于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太低,這必然會制約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我國勞動力人口眾多,但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高。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供的研究結果表明,生產率與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關系。與文盲相比,小學畢業生可以提高生產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學生可以提高300%.
因此,我國人力資本資源是比較匾乏的,我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1.7自主創新能力低下
與創新型國家相比,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仍顯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現象嚴重,自主知識產權與主要工業化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將難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持,并會造成國家創新地位下滑。據央視報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國“全球競爭力”的排名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為第46位①.
造成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尚未確立、稅收政策在促進自主創新的應有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我國現行激勵自主創新稅收體系不健全,稅收政策目標不明確,缺乏.系統性,稅收優惠受益不均。如:在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和鼓勵的科技發展領域缺乏傾向性,在如何協調發展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發展高新技術和改革傳統技術等方面目標不清晰;現行優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讓者受益較多,而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獲益較少。我國對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事后優惠為主,缺乏事前的鼓勵和支持。如:我國現行的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政策激勵的重點在產業鏈的下游,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規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了對產業鏈上游的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受到抑制。缺乏針對風險投融資的相關稅收政策。在技術創新的整個過程中,都存在著資金風險,而由于技術創新活動自身所具有的高風險性和收益的不穩定性,一般難以得到商業銀行的支持,而僅僅利用政府的直接財政支出來資助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國具有核心技術創新項目的高科技企業和擁有核心技術創新項目的個人,在技術創新的起步階段,都面臨著籌資難、利潤低的困難,而我國目前缺乏相關針對風險投融資的稅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創新方面受到影響。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中,對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沒有明確的個人所得稅優惠,尤其是對高科技人才的創新發明所獲收入缺乏相應的稅收激勵,對高科技人才的技術入股、股票期權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等問題也沒有得力的稅收措施。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利于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1.8企業海外投資困難
國際投資有利于全球資本、資源、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對外投資問題,部分企業也有對外投資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受到諸因素的限制,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方面困難重重,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8.1海外投資法規與政策落后
我國涉外投資法律體系和結構不盡合理,現行涉外投資立法僅限于有關吸引外商來華投資方面,而有關企業海外投資方面的立法工作幾乎一片空白。長期以來,我國對海外投資企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海外投資處于企業自我發展狀態.
境外投資的政策依據主要是《海外投資項目審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內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內容要求而制定,政府并未制定《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上述《要求》僅僅涉及國有及集體所有制的企業,沒有規定民營、“三資”企業的海外投資審批程序.
1.8.2.境外投資手續煩瑣
國家有關部門對境外投資項目進行審批的初衷是試圖從嚴把關,為對外投資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后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參與審批的政府部門層次太多,范圍太廣,環節太多,加上各部門把握的尺度不同,為企業進行項目申請帶來許多困難。這不僅挫傷了企業對外投資的積極性,而且也會延誤商機.
1.8.3外匯管制的制約
我國迄今沒有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化,對境外投資所需外匯的匯出管制嚴格。盡管中央已經定下了促進海外投資的總體方針,但具體的外匯管理措施還沒有相應改變。這對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本項目外匯管制過嚴,阻礙了境外投資的發展:利潤匯回保證金管理,對企業資金周轉不利;現行《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提高了企業的用匯成本,加大;海外中資企業融資的難度.
1.8.4境外投資缺乏資金支持
目前,我國金融保險業的發展還遠遠不能適應海外投資的需要。主要表現在:海外企業獲得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企業能采用的融資方式不夠靈活,對國際商業融資的控制,阻礙了企業利用國際資金市場;對租賃業務認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賃業的經濟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賃立法,影響了企業依靠租賃業務增強資金實力并向海外擴展;投資咨詢業發展滯后.
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我國在對境外投資保護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學機制,利益比較和風險評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體系,甚至連承擔海外投資擔保的合適機構也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對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約和阻礙.
1.8.6信息服務欠缺,境外投資信息不暢
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資企業服務網絡,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資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投資,通常要求企業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由于由于我國企業實力薄弱,難以獨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國際市場信息,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建立涵蓋廣泛市場空間的境外投資服務網絡,為國內企業投資提供從考察、調研、注冊到辦公場所、經營、稅務、法律、會計等全面的咨詢服務.
1.8.7對企業海外投資保護力度不夠
進入海外市場投資,若遇到東道國經濟政策、政治形式、國際收支和匯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具有較大的風險,可能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因此發達國家對境外企業和境外投資行為都有比較完善的風險保障機制。而我國在這方面做得不夠,至今還沒有海外投資保險機構為企業進行海外投資保險.
1.8.8企業境外投資實力不足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問題,但首先是生產力發展的問題。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著內在關聯,沒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個問題,因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際上是生產力發展在經濟結構以及經濟發展驅動力結構變化上的表現。生產力發展的載體是企業,因而企業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體,只有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實于企業,才能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各種要素中,市場機制是最重要的。可以說,創造完善的市場條件是促進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市場機制具有促進企業自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競爭機制來實現的。因此,重要的是要創造能夠使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市場條件。市場機制在為企業創造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外部環境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力的提高。對于企業來說,無論是觀念的轉變還是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良好的市場條件。客觀的市場條件迫使企業必須有這樣的觀念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市場競爭條件越充分,企業這―觀念也就越強烈。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遵循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心轉到創造更好的市場條件、塑造更好的市場環境和增強企業自身轉變發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條件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為實現經濟增長拉動力的轉變提供體制保證。具體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幾方面的體制:
完善對消費品生產,特別是對服務業發展的投資體制。必須在投資體制上保證政府加大對保障和改善民生項目的投資力度和比重,放寬對社會資金投向服務業的限制,使提高消費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都能夠得到體制上保證,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到實處。
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從體制上保證國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傾斜,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和數量,使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再分配途徑獲得更多的收入。
完善初次分配體制,提高勞動報酬的比重。必須從體制上扭轉壓低勞動報酬作為降低生產成本最主要途徑的這種觀念和做法,使企業逐步提高報酬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夠保證企業創造的總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額成為勞動者的收入,又能夠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實質上是實現經濟發展源的轉變,即經濟發展主要靠要素驅動向主要靠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源的不同,反映的是國家創新能力的強弱。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要在體制上保證經濟發展主要來源于科技進步和創新。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條件
中圖分類號:F1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6-0011-02
一、引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早是由總書記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提出的,但研究者們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的研究是在十七大報告之后才正式開始。因此,專門研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成果還很少見。如:曾培炎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文中系統全面地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論述,并特別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途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實現 “三個轉變”[1]。周叔蓮在《深刻領會和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文中對什么是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給出了定義及其理解。這些研究成果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義、定義以及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系作了闡述,但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以及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關范疇的辯證關系未作具體論述[2]。本文擬從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統計學、國民經濟核算學的角度對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內涵進行論述,并與增長、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等對應范疇進行全方位的辨析。
二、發展的內涵及其與增長關系的辨析
發展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落后到先進)。包含了豐富的內涵,有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等,最終體現在人的發展。但對發展內涵的表述并不統一,有代表性的表述,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托達羅(Todaro,M.P)認為,“發展既是一種物質現實,又是一種精神狀態:通過社會的、經濟的和制度過程的某些綜合,社會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3]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提交社會發展世界高峰會議的文件中則指出:“發展是一個綜合過程,目前這已被國際社會承認。經濟增長是一種動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經濟增長之外,發展首先是社會性的。發展還與和平、人權、民主管理、環境以及左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們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3]可見,發展比增長的內涵更為廣泛和豐富。因此,要正確認識發展的內涵,必須正確區分“發展”與“增長”的關系。
從統計學角度觀察的“發展”與“增長”,即僅僅從二者的數量計算關系上來測定“發展”與“增長”。有以絕對量表示的“發展水平”與“增長量”,“發展水平”是計算“增長量”基礎性指標;還有以相對量表示的“發展速度”與“增長速度”。
從經濟學角度觀察的“發展”與“增長”,不是簡單的觀察二者的數量關系,即不是把“發展”與“增長”簡單地用數量計算關系來表達。即“增長”主要是指GDP的提高,是以產出量的增加作為衡量尺度的;“發展”則不僅包括物質財富的增加,還包括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勞動就業充分、社會保障完善、衛生發達、教育普及、科技發展、文化繁榮、秩序井然等方面。可見,增長強調的是物質生產方面的問題,而發展則從更大的視野更大的范圍研究人類經濟、社會、環境的變遷和進化。因此,增長不是發展的全部內涵,增長只是發展的一個必要前提,增長只需回答“漲多少”,而發展既要回答“漲多少”,還要回答“漲得有多好”,這正是我們十七大指出的“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具體體現。
從發展經濟學角度觀察的“發展”與“增長”則認為,“發展”與“增長”是兩個緊密相連的概念,在有的場合還可以互相替換,但它們的含義又是有區別的。并認為發展是以增長為核心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結構的轉換和全面進步,包括投入結構、產出結構、產業比重、分配狀況、消費模式、社會福利、文教衛生、群眾參與以至文化結構的變化[3] 。
我們從現代意義上出發,結合十七大報告精神,將發展的內涵表述為:是改變傳統的發展觀(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長論英雄),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持續、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這種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發展,其發展目標應由單一目標轉化為多層次發展目標,增長只是一個重要的目標,結構目標、資源環境發展目標、社會生活目標等;發展政策調整為重視速度、規模、數量轉變為強調效益、結構、質量;發展模式需培育新經濟發展模式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三、經濟發展的內涵及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辨析
對經濟發展的內涵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即從經濟運行過程來看,經濟發展是經濟運行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有效健康運轉,只強調某一個環節的發展都會是跛腳的發展、不協調的發展。過去我們一味地強調生產的發展,過分追求GDP的快速增長。從經濟、社會與環境的關系來看,經濟發展應該是在追求GDP增長的同時,社會和諧、環境友好的社會安定局面。從科學發展觀來看,經濟發展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經濟增長是指一個經濟中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加過程[4]。早期發展經濟學是把經濟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的,后來,發展經濟學接受了英國經濟學家克拉克(Colin C. Clark)的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結構轉變、工業化和城市化。因此,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實際上并不是一個相同的概念,二者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經濟增長主要反映經濟活動的數量關系的變化,是一個偏重數量的概念,對增長的速度與數量有明確的要求。而經濟發展主要反映經濟活動質量關系的變化,是一個既包含數量又包含質量的概念。對增長的速度與數量仍有明確的要求,但更注重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故我們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結果并反過來促進經濟增長。這兩者之間一般來說不應當相互矛盾。但在現實中也還存在著另一種情況:一個社會可以有經濟增長,但卻不一定有發展或者發展起來十分緩慢。俄羅斯便是如此。俄一直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四、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及其與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的辨析
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是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的一個大系統的共同協調發展,也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五位一體”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發展的程度不同,將經濟發展方式分為傳統經濟發展方式(以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的發展,是跛腳的發展狀態)和現代經濟發展方式(以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的發展,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傳統經濟發展方式是在傳統發展觀(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長論英雄)的指導下,只注重生產環節創造的物質成果,以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的發展,是跛腳的發展狀態。其主要特征有:發展的觀念陳舊;發展目標單一;發展模式陳舊――農業經濟發展、二元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不平衡(結構、區域、城鄉);發展的不協調(經濟與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質量不高等。現代經濟發展方式是在科學發展觀(持續、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指導下,既注重生產環節創造的物質成果,又考慮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共同協調發展創造的各類成果,主要以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其主要特征有:發展的觀念更新;發展目標多層次(經濟增長只是一個重要的目標,結構目標、資源環境發展目標、社會生活目標等);發展模式創新――新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平衡、協調高質量的發展等。可見,經濟增長方式只是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經濟發展方式大系統中的一個主要分支。
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及其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的辨析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指通過轉變傳統發展觀為科學發展觀,改變過去粗放型增長方式帶來的跛腳的發展(即 “經濟發展一條腿長,社會發展另一條腿短”)――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為集約型增長方式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除了包括十七大報告指出的實現“三個轉變”外(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還應包括五大轉變:發展觀念的轉變――傳統發展觀向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目標的轉變――單一目標向多目標轉變;發展環境的轉變――資源耗費、環境污染向資源節約型、社會和諧、環境友好型社會轉變;發展政策的轉變――從重視速度、規模、數量轉變為強調效益、結構、質量;發展模式的轉變――農業經濟發展、二元經濟發展模式向新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
參考文獻:
[1]曾培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J].改革CHINA REFORM,2007,(2).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復合概念分二層來解釋: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模式,它不僅包括經濟增長方式,而且包括結構(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地區結構等)運行質量、經濟效益、收入分配、環境保護、城市化程度、工業化水平以及現代化進程等諸方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指包括經濟增長在內的與上述經濟增長相關聯的諸方面從數量到質量、從總量到結構的理念升華,或者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從新確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持續高級化的變化過程與創新過程。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精神實質或深刻內涵可表述為: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觀。也就是說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理論總要求下的一種模式選擇。它要求我們在經濟發展方式上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要求注重經濟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改善。第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足要把經濟發展方式從以物為本引向以人為本、從單一生產要素視角引向政治、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多視角”。第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轉型創新。為了實現全面協調轉型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其功能不僅要協調生產要素間的經濟技術及比例關系,還要協調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之間、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人與人之間、現在與未來之間等各類經濟結構乃至社會結構關系。第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模式是創新、和諧、節約、友好。即從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科技創新型、結構和諧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取向
1 “改變”取向。所謂改變就是改變或轉變觀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因為任何方式歸根到底都是由觀念與內容決定的。長期以來,我們都足以經濟總量的增長、GDP的增長率為指導,注重經濟增長的速度與總量的擴張,使經濟發展方式表現為增長指標單一型、經濟增長粗放型、物質資源消耗型、環境生態破壞型等方式。
2 “轉型”取向。所謂轉型就是盡快實現經濟發展戰略轉型。近十幾年來,我國無論是國民生產總值、還是人均GDP、還是年均GDP增長率都處于快速增長之中,且波動大,呈快速波動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讓國人捏了一把汗。因此,我認為: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的關鍵是實現經濟發展戰略轉型。從總體戰略上實現經濟增長由快速波動型向平穩較快型轉變,從具體經濟發展方式上實現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3 “調整”取向。所謂調整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作為今年經濟工作任務并列一起提出的,可見二者互為條件、互相促進,是基礎與手段的統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產業結構調整上表現在:第一,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二,大力發展低碳產業或低碳經濟。第三,借國家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東風,結合各區域經濟狀況與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搞好產業的內部調整,第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網絡信息、高端制造等在各地,各類開發區自主發展,并在產業結構轉型中成為主導產業。
4 “改革”取向。所謂改革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體制機制保證。我國經濟發展伴隨并得益于改革,并一再證明了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第一,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促進五分開即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介分開,使市場主體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主體能動作用。第二,深化金融、財稅體制改革,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金融保障、財政扶持、稅收優惠,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用得以發揮,使政策支持的效應得以體現。第三,深化國有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壟斷企業的改革,強化公平的公共資源有償占有與補償機制,使各利益主體自覺地有利可圖地走向新型工業化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道路。
5 “創新”取向。所謂創新就是科技創新,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技術支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取向之一就是要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發展創新型經濟就要以科技創新為主要驅動力,以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著力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科技創新取向在于:由主要靠物質要素投入推動增長轉向創新要素驅動增長,在產業結構轉型中創新產業,并使創新產業成為主導產業,使科技企業成為主體,促進企業向科技企業轉型,改善科技創新的市場環境,完善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政策;完善國內統一的要素市場,特別是技術轉讓市場,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
三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遠意義
1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
首先,不管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和各項事務中存在著怎樣的矛盾,但在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個關系到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的根本問題上,利益卻是一致的。同時,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雖然發展階段任務不同,但對經濟增長中的資本、勞動、科技進步、環境、資源、人口因素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共性的東西越來越多。此外,不少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希望在創新型經濟中力圖突破資源、環境、技術制約或壁壘,走上制度創新型、知識創新型、技術創新型道路,憑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網絡信息產業迅速發展,作為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并迎頭趕上的突破口或機遇。我黨審時度勢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國際視野下的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戰略決策。
2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深刻的理論創新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其推動著企業創新當下的管理模式。
一、企業管理創新與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的辯證關系
經濟發展方式: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將會有所改變,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礎上提出的,其主要手段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變化,戰略性調整經濟結構。企業管理創新是受到經濟、文化、政治發展的影響,為了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環境,在管理方面加以創新,進而正確的認識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障礙與阻力。企業管理模式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與保障,企業管理創新是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企業的發展是隨著經濟發展形式的變化而變化,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直接推動著企業管理創新,而企業管理創新則可以使得企業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變化,進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
二、基于經濟發展變化,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首先,使得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近年來,虛擬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較快,在虛擬市場中,服裝行業占據的市場份額較大,并且以快速增長的趨勢,遠超實體服裝產業,加之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職能變化,在《摘編》中,同志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關內容,發表了相關講話,可以將其解讀為未來政府要科學的干預市場經濟,這將會使得市場經濟發展環境與發展方式,有著極大的變化,加之我國國民經濟正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速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企業而言目前的市場經濟,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因此需要其及時做好企業內部調整,緊跟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且需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創新改革。
其次,市場資源配置是企業發展的主要核心。伴隨著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市場資源配置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新時期企業發展的旗幟,互聯網市場資源配置正在逐漸的主導著市場資源配置的發展,因此企業在管理方面,除了加強技術創新,開發利用管理資源,還需要進一步革新企業管理方式,加快朝向互聯網+模式轉型的步伐。
最后,企業管理創新能夠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速度較快,國民經濟結構發生戰略性調整,國民經濟結構由于受到人口數量與人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使得經濟發展有所變化,而企業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因此企業想要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則需要加強企業管理的創新,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且創新是當下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經濟發展方式,企業管理創新路徑
(一)創新產業形式,構建新型產業體系
經濟發展方式日益變化,且在不同時期下,其發展的特點不同,在當下時期,互聯網+是企業創新的主要方向,為了加快企業創新轉型,需要從產業創新入手,構建現代化產業,要基于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特點,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拓寬企業經營渠道以及經營范圍,構建線上與線下雙重產業鏈,尤其是生產經營類企業,在目前的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或者轉型是必然趨勢,而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在管理方面緊跟產業發展的步伐,創新管理機制,根據企業產業業務情況,配套實行雙重管理渠道,其管理構成包括市場部與網絡市場部,實行相對應管理模式,使得企業能夠適應經濟發展變化形式。
(二)深化精細化管理理念
伴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企業管理創新是必然趨勢,經濟發展背景下,企業經營與生產水平得以提升,未來經濟市場中,企業立足不僅依靠產品與服務,更是依靠企業管理,企業的管理水平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是否能夠適應經濟發展,同時也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命脈,而精細化管理理念,是社會精細化分工,是在企業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將其引向更深層次,進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企業發展成本,進而獲取更多的市場資源。
精細化管理主要是將企業發展的目標細化,分解成不同的過程并加以落實,將企業戰略規劃貫徹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進而提升企業的執行能力。企業精細化的深化,不僅要著眼于企業內部管理,同時還需要充分的考慮企業外部環境,基于經濟發展形勢,構建企業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管理模式與方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企業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人員管理模式的創新,企業發展中人員是主體,其也是管理創新發展的重點對象,需要提高人員創新的能力,發揮其能動性,為企業管理注入新的動力。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創新是經濟發展方式變化影響下的必然產物,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的速度快,且發展方式較多,因此企業想要在市場經濟中,占據更多的地位,則需要加強企業管理創新,企業管理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前途命運,同時也是經濟發展方式變化下,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重要措施,需要企業依據經濟變化,做好相應的管理創新,以此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莉偉,郭浩.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對策[J].企業導報,2011(01)
[2]黃文杰.試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工業企業管理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1(08)
國家審計工作在當前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監督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漸受到關注,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國家審計的監督。
一、國家審計在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國家審計主要是由國家審計機關所實施的審計。根據規定,我國的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約作用。國家審計在當前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具有良好的制約作用,可以保障經濟發展方式的合理有序進行。一方面國家審計可以在權力制約方面有制約作用。國家審計在當前的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防范經濟風險的作用,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國家審計可以在建立權利制約機制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國家審計在工作中發揮著監督權力運作的作用,可以促進權力制約機制的完善。這樣可以有效地保障權利的有效運行,杜絕一些腐敗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國家審計可以有效地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著眾多的風險,因此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國家審計可以有效地保障國家資金的正常流轉,避免國家的經濟損失,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預警作用。國家審計的預警作用可以有效地發現當前國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及時處理,減少經濟發展中的風險。國家審計工作在經濟運行中可以及時發展影響經濟發展的風險或者是潛在風險,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處理。國家審計工作不僅僅對當前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判斷,同時對于重大經濟發展項目的資金進行監督,盡量減少經濟發展中的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政府對于當前的經濟發展進行詳細的評估之后會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防范措施,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風險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3)建設作用.。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審計部門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并針對這些信息作出相關的經濟發展決策。國家審計部門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詳細的專業的和綜合性的信息,并可以為經濟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的社會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增加,這時更需要國家審計部門提供正確的可靠的經濟信息,為經濟方式的轉變提供相關的參考。
二、如何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作用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于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國家審計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著監督的作用。國家審計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會提供相應的參考信息,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出合理的參考建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注重風險管理審計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處于不穩定的時期,經濟發展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加強國家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審計可以有效地減少經濟發展中的風險因素,保障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順利進行。當前市場經濟發展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這對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加強國家審計中的風險審計,可以及時發現經濟發展中的風險因素,并根據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建立相關的預警機制和防范措施,盡量減少風險因素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
(二)加強金融審計工作
由于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一些企業或者是政府因為一時沖動,導致的投資缺少理性的分析,這對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盲目的投資是一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需要進一步轉變這種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經濟轉變。在經濟發展的投資中需要加強金融審計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政府的投資,減少政府盲目投資的行為。國家審計中的金融審計和財政資金審計工作可以規范資金的預算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資金的有效使用,維護國家的財政安全。
(三)注重民生領域的專項審計工作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不能忽視民生問題,國家審計工作始終要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隨著和諧社會的構建,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在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中需要進一步加強民生發展的資金支持,國家審計關注中需要進一步關注民生工作的審計,開展民生關注的專項審計工作,為政府的決策作出重要的支持,這不僅僅對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
(四)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由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金使用出現一些腐敗的行為,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資金未能得到有效地使用很大程度上因為資金的使用缺少一定的監督管理。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需要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保障資金的有效使用。對于政府工作人員中出現的腐敗行為要進行嚴格的處理,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盡量減少腐敗現象的產生,提高公職人員的責任意識。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行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好地發揮政府工作的職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漸受到關注。國家審計對于經濟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監督作用,對于經濟的發展和資金的使用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當前我國的國家審計工作并沒有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在今后的國家審計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督,促進國家審計工作作用的發揮,促進政府職能的發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濟增長方式是生產要素的分配、投入、組合與使用的方式。經濟增長方式一般是通過生產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等等,實現經濟增長的模式與方法。隨著全球經濟化的不斷深入,國際經濟競爭局勢日趨激烈,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策略,對于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存在的問題
1.過度消耗能源
能源就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發展觀念的限制,通常實施的方式就是通過對能源的過度消耗來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消耗的整個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粗加工的模式,由于資源的附加值比較底,因此,在整個產業鏈條中也就處于低級階段。由于資源過度消耗,我國經濟發展必然受到資源緊缺的影響。在嚴峻的形勢面前,走集約式經濟發展路線是我國政府當前必須實施的,其現實意義不可替代。但是,真正意義上要將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式經濟轉向集約型經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對土地、河流、空氣造成的環境污染相關資料來分析,以及我國煤量、石油消耗的增長水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依然居高不下,這是當前研究者必須面對的現實難題。
2.科技創新能力低
科技永遠都是第一生產力,為了保障我國經濟能夠穩定健康的發展,科技創新能力是關鍵的因素。我國加入WTO世界經濟貿易組織的時間并不是很長,而且在整個國際經濟競爭局勢中處于不利的地位。我國真實的現狀是高端知識型人才比較少,而低段勞動型人口比較多,在國際經濟局勢分局中,我國自覺承擔了初級勞動力分配的責任,在整個國際分工體系中屬于勞動生產型,例如:生產無數雙襪子可能才能換來一臺所謂的進口汽車。可以說,我國就是低段產品的發源地例如:某些產品性能也比較好,但是由于品牌產權意識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缺乏,白白浪費了市場良機。與發到國家對比起來,我國在科技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上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競爭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采取的方式都是模仿中開始創新;但是經濟競爭一旦進入高級階段,企業發展的基本路徑唯有自主創新,不然將被市場所淘汰。我國已經進入了世界經濟的前列,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轉變,通過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引領經濟高度增長。
二、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策略
1.實物本經濟發展觀到人本經濟發展觀的轉變
傳統的經濟發展觀念是以物為本,而物本經濟發展的含義是指:以資本增值為本或以財富增長為本的發展觀,將作為生產資料與勞動對象存在的物視為經濟發展的中心但是作為生存者的人其價值卻被資源價值所覆蓋,人的價值還必須在資源的價值基礎上才能體現出來。世界經濟發展觀應該是以人為本,要以人為中心,人才是整個世界的主要創造者,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與受益者,人真正的價值應該被充分挖掘出來。而人本經濟發展以勞動解放為本或者以人類增值為本的經濟發展觀,當前人本經濟發展觀的拓展主要體現在發展經濟與福利經濟等等方面。由此可見,經濟發展的高級形態可以說是人本經濟發展觀念。當前雖然積極推行人本經濟發展的觀念,但是并不代表人就至于萬物之上,必須要對萬物的規律進行遵循,才能充分人的潛能,才能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這是解決能源過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2.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生產力
當前經濟發展的動力主要還是來自于科學技術,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催化劑。科技創新包含了管理創新、知識創新以及技術創新,主要是指創造與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具、新工藝,對生產對象與生產方式進行改革,通過產品研發與試驗、批量生產、投放市場等等手段,打造質量更高、實用性更強的新產品與服務的整個過程。由此可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的貢獻程度比生產資料與金融資本的貢獻度大了很多。發達國家目前開始實施的大科學計劃,就是為了促進經濟能夠更好的發展,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對高新技術的發展,來將產品的附加值與競爭能力提高,進而在國際競爭趨勢中占據制高點,進一步提升國家綜合國力,推動經濟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需要借鑒這些優秀的經驗,對科技創新機制進行必要的完善,完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要能提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提倡自主創新,構建產學研一體的框架體系,不斷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最大限度使其我國科技事業發展逐漸轉向國際化,能更好的適應國際市場。
三、結語
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必須對生態學規律嚴格遵循,要對自然環境與資源容量進行合理使用,堅持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合理的工業化之路,以最小的投資與損耗取得最為理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總之,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當前促進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主要戰略任務。
參考文獻: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得到了逐漸的改革,但由于經濟發展轉型起步較晚,在其發展方式轉變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更快地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七大報告進行詳細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黨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劃和部署,就必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進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增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
一、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法的相關概念
經濟發展方式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經濟發展組成的轉變、經濟發展效益提升、改善經濟發展分配方式等眾多內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指通過調節投資、消費、出口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改良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發展方式,進入從整體上增進我國經濟發展的科學化手段。我國經濟發展在發展方式轉型的號召下正逐漸朝著多元化發展,旨在提升員工專業素養,改善經濟結構,在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下,提升經濟開發與經濟創新能力,完善經濟管理模式的同時,豐富經濟發展管理理念,為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奠定夯實的理論指導基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改善我國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向,增進我國經濟發展同全球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程度。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切入點主要體現在從節約環境資源、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在經濟發展中吸取傳統經濟發展的精髓,填入時代化元素,不斷通過理論創新和實踐檢驗反饋方式,完善我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體系,增強我國經濟在國際地位中的競爭能力。經濟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法,通過自身帶有的法律約束性,不斷引導我國經濟發展朝著健康、科學的方向進行。經濟法的不斷完善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效率和成果,與此同時,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轉變也為完善、修訂經濟法提供了實踐反饋。所以在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中,要將其轉變緊密與經濟法相結合,增進二者互動互饋力度,通過法律法規的指導,及時糾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向的同時,通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反饋,對經濟法進行不斷充實和完善。
二、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法互動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資源的極度緊缺,我國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邁進受到了極大的阻礙,要想改善當前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以及資源能源問題,就必須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行深入研究。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黨在十七大報告中對經濟發展方式進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學發展我國經濟的創新型理念,以求進一步增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正確、科學轉型。因此,我們更應該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行深入研究,沖破束縛我國經濟發展的冗雜障礙,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中面臨的難點和重點進行逐一研究,并通過與經濟法的緊密互動,提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效率和質量。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主要以傳統型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體現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潤回報,低成果反饋等眾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平衡投資與消費之間的結構關系,優化我國當前產業結構的同時,促使個體局域經濟與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相輔相成,進而促使經濟發展有質的飛躍。經濟法的存在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為其轉型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方向。經濟法的出現可以及時調節我國經濟市場的相關經濟行為,是我國經濟發展可以沿著正確轉型的道路,不斷實踐發展轉變理論。而經濟法的不斷完善又是通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果反饋,二者相輔相成,通過彼此之間的互動促進自身的完善和發展。由此可見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互動的研究,不但可以豐富、完善我國經濟法發展,還可以從分本上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進行創新性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意義。
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關系
在開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關系研究中,首先,應該從二者的基本內容出發。經濟法作為我國的法律法規,主要強調國家政策與原則,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注重提升勞動者的專業綜合素養。實行經濟法對于保障勞動者的切實權益,改善我國生態健康發展問題,節約可用資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在經濟法的規定和號召下,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這對于提升我國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企業單位的勞動法、企業法對用人單位的人才獲取要求做出了明確的法規規定,勞動者應該具有其職業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專業素養,同時也明確地闡述了勞動者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在宏觀調控上也明確了對勞動者工作勞動能力的保障,引導勞動者注重自身創新能力以及專業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國以往的經濟法強調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然而正是由于國家對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過大,直接造成了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體現出經濟發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現象。所以,要想進一步進行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法互動,就需要弱化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注重提升勞動者的專業綜合素養,營造積極、放松的工作勞動氛圍,促使勞動者可以在快樂、愉悅的勞動中激發自身勞動工作潛能。除此之外,還應該對當前經濟管理機制進行優化改革,促使我國經濟法能對經濟發展方向做出明確指導,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創建、改革經濟管理體系中,應該將勞動者的自身素質和存在潛能考慮進去,對勞動者的能力進行具體要求規范。
四、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法實施的關系
私營企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我國經濟結構,還為更多的勞動人員提供了就業發展機會,這就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觀的成就,在市場經濟發展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為主體經濟開拓了寬廣的發展空間。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得益于經濟法的實施和完善,經濟法的實施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經濟法的實施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經濟法的完善首先應該從加強企業單位法律意識出發,制定出長期規劃性法律法規,進而通過法律對企業單位的經濟發展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并為企業單位制定規劃路線,以及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目標,為不同行業提供良好、完備的法律指導。其次,應該及時制定產業振興計劃,并通過經濟發展實踐檢驗后,納入相應的經濟法中去,及時出臺這些法律法規。除此之外,經濟法的發展實施,應該注重提升產品的實用性能,不斷豐富產品的功能,以求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服務。最后,應該根據市場經濟發展方向以及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對經濟法的發展進行相應完善,對公司法、勞動法進行相應的完善,以求不斷促進產業經濟發展趨向多元化,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促進企業單位經濟穩步發展。
結束語
我國經濟發展轉型起步較晚,在其發展方式轉變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難點,我黨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相關措施和相應理念,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可以進一步增進我國經濟發展。要想深入理解我黨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劃和部署,就必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進行深入研究。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互動關系,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經濟法的發展、完善提供了科學、有效的反饋,與此同時,經濟法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無時無刻不存在互動的關系。在加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要減輕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注重勞動者能力素養的綜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國經濟法中,應該注重在法律法規中明確勞動者能力要求,不斷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行保障,并通過經濟法發展方式轉變的反饋進一步完善發展經濟法。
參考文獻:
[1]熊靚.關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研究[J].市場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紅.淺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J].經營管理者,2016(19):239.
一、產業結構升級與國民經濟生產法核算
按生產法核算的國民經濟體系,呈現了國民經濟生產過程的特征,如產業結構、產業貢獻率、生產率等,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結構高級化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可以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來呈現。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就是要提高第三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現代服務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另外,優化制造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的要求,體現在生產法核算的GDP中,就是要提升高技術行業增加值、先進產業和新興產業增加值和的比重,降低產業層次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的比重,使我國制造業不斷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的兩端延伸。
二、三駕馬車協調拉動與國民經濟支出法核算
按支出法核算的國民經濟體系,是根據最終產品的使用去向,由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和出口三大部分構成GDP。最終產品在不同用途上的比重,正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就是要提高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對降低資本形成在GDP的比重,實現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占GDP比重的均衡和協調。
三、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與國民經濟收入法核算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要求,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等方面轉變。按收入法核算的國民經濟體系,體現了各生產參與者所獲得增加值的結構比例,反映了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這恰好反應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對發展成果共享性的要求。在收入法GDP中,增加值主要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本消耗和營業盈余4個項目構成,四大項目的不同配置比例,是不同經濟發展方式的體現。要把經濟發展方式從外沿式增長轉變為內涵式增長,主要依靠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勞動者所從事的工作增加值率提高;而上述的轉變也就意味著勞動者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上升。如果沒有勞動者收入的提高,仍舊像過去10年不斷提高資本所得在國民分配中的比例,中國經濟仍舊難以轉變到內涵式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上來。
四、可持續發展與綠色GDP核算
【關鍵詞】科技創新 驅動 經濟發展 方式轉變
黨的十報告當中明確指出,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驅動發展由一個核心的思想,變成我國發展和面向維護的主要戰略。這也表明我黨對于現代經濟社會以及科技發展特點的掌握。利用科技創新驅動,達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質性轉變。因此,下面進一步闡述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將推進自主創新當作主要環節
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獲得發展先機以及主動權,最基礎的是借助科技力量,最主要的是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擁有較強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才可以在世界競爭不斷加劇中掌握主動權,實現創新型的國家。從而朝著世界科技搶過邁進。自主創新,既能夠理解成一種科技創新的模式,同時也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和創新的途徑。在十報告當中明確的說明,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這個道路,將全球視野計劃加快創新。提升原始和集成創新,同時引入并消化在進行創新的能力,還要重視協調創新,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加強創新能力。所以,堅持走我國特色自主創新的路徑。不僅要適應全球發展的浪潮,依照科技規律,同時還要發揮四個優勢,也就是匯聚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結合各種經濟成分的體制優勢,促進跨越式發展的后發優勢,還有使用兩種資源和市場開放這一優勢,進而走出一條賦有我國特色自主創新的路徑。
一、培育創新文化當作動力
國家文化,和科技創新擁有相互促進和激蕩的緊密關系,創新文化孕育創新著創新事業,而創新事業又激勵著文化創新。由于經濟和科技以及文化三者一體化發展越來越明顯,突出了創新文化在經濟發展模式轉變過程中的重要功能。
進入新世紀之后,一批主要工程和項目捷報頻繁傳播,實驗快堆,超級計算機和雜交水稻這些領域創新成果紛紛涌現,這也反映了創新文化的厚積薄發,凸顯了創新文化富有的內涵,均是由創新文化思想作為支撐點,重點培養創新文化,不僅要主動讓創新變成一種習慣,給社會經濟發展內部動力以及整個社會的普遍行為,同時還要加強弘揚由愛國主義當作中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創新當作中心的時代精心,提升對于創新文化的信心以及自豪感。這樣才能夠讓創新融入我們的血液當中,變成民族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加快軍民融合當作主要依托
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最關鍵的就是要完全脫離以往粗放型經濟增長的方式,讓社會能夠邁向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這個路徑,這就一定要解決軍民分割和自稱系統的這樣的模式。經過國防創新系統和知識創新系統以及技術創新系統,還有區域創新系統,中野服務系統的緊密結合,協調合作促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利用軍民結合式發展,能夠培養出一批軍民兼容的戰略新興產業,占據科技至高處,將促進自主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利用軍民結合式發展,能夠讓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真正的融入到社會經濟體系當中,讓其直接應對源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挑戰,能夠幫助改進構造,增加收益。在融入社會經濟系統當中之后,和國防以及軍隊構建有關的主要產業以及廣大中小規模企業將會直接進入到武器裝備市場,得到生產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主要產業調整振興,同時還能夠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速度。針對抓變經濟發展模式十分關鍵。采取軍民融合式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多種民用資源當作國防以及軍隊建設服務,不僅能夠拓展國內消費的需要,同時還能夠帶動一二三產業合作發展,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一步探索和闡述,使我們了解到經濟發展模式由投資驅動轉變成科技創新驅動,要求產業政策要更加偏向于宏觀導向性和指導性,主要在于要支持產業系統科技創新,找到建立和發展新的生產模式,這樣才能夠驅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希望能夠給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