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6: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西方茶文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它是人類通過社會實踐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關于文化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提出過各種觀點,但都無法形成統一的看法。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1]就曾在他們1952年發表的著作《文化:概念與定義之回顧》(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收集了近300個有關文化的定義。著名學者胡文仲認為:1)文化是人們通過長時間的努力所創造出來的,是社會的遺產。2)文化既包括信念、價值觀念、習俗、知識等、也包括實物和器具。3)文化是人們的行動指南,為人們提供解決問題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所學會的。5)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據不同的價值觀念區分不同的文化。[2]而商業是人們從事的經濟貿易活動,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商業也隨之逐漸成熟,從最初的只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演變成越來越注重商品給消費者帶來的精神方面的體驗。而要提高商品的體驗價值,就要給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時,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地變化,他們不再只是簡單地追求實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價值。所以,商業和文化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文化對商業的影響日益突出,并已成為商業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商業文化也就這樣悄然地出現了。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商業活動也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所創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商業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歷史上,商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進步。比如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承載了商業的繁華和文化的共融。所以,文化的進步始終離不開商業。商業不僅能把商品和先進的生產方式傳播到其所到之處,還能把各種文化形式帶到各個地方,并與當地的文化進行交流,使得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能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恩格斯曾說:“商入對以前一切都停滯不變,可以說由于世襲而停滯不變的社會來說,是一個革命的要素。”“現在商人來到這個世界,他應當是這個世界發生變革的起點。”[3]由此可見,商業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始終起著重要作用。商業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二、中西商業文化的差異
中西文化的差異必然導致了中西商業文化的差異。用文化差異來解釋國際商務中的所有問題是十分荒謬的,但如果否認真實和深奧的文化差異的存在,并否認它給全球商務活動帶來了很大影響,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4]因此,我們要正視中西商業文化的差異。中西文化在各個方面存在差異,比如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行為方式等。同樣,中西商業文化也同樣存在各種差異。如果將人類的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商業文化也可一分為二,即商業物質文化和商業精神文化。商業物質文化即各種商品、商業建筑和設備等,比如茶文化和酒文化。商業精神文化即商業習慣、商業理念、商業思維、商業價值觀、商業道德等。這里,筆者將主要分析中西商業精神文化的差異。
(一)商業習慣的差異西方商人通常把人際關系和商業關系區分開來,他們跟生意伙伴往往只談如何合作,不管在正式場合還是休閑場合,所以他們就沒有只跟朋友做生意的顧慮,商業關系比較簡單。然而中國商人一般認為要跟人做生意就得先跟他交朋友,所以會通過飯桌,甚至人情來拉近關系,把對方變成朋友的同時也使他成為其商業伙伴。這種商業理念讓外國商人很不習慣,但如果他們想在中國打開市場,也不得不入鄉隨俗,適應中國的人情世故。
(二)商業思維的差異中西方人的思維差異在商業上也有所體現:中國商人傾向形象思維,而西方商人則傾向抽象思維。中國商人側重由面到點的敘述方式,而西方商人喜歡由點到面進行闡述。中國商人強調以聯系的角度看問題,注重事物的整體關系。西方商人則會將事物分割,進行邏輯分析。比如在商務函電往來中,中國商人往往采用歸納式的表達模式,即先闡述問題再表述自己的觀點。西方商人則通常采用演繹式的表達模式,即先提出觀點再對其進行闡述。在商務談判中,中國商人一般更注重對方的誠意和實力,強調在談判中要隨機應變,缺乏周密的安排。西方商人則更注重談判的布局,即會事先明確目標,確定計劃,收集數據等,對談判的過程和要求非常熟悉。在公司管理中,中國商人認為一切要以大局為重,看重人際關系,認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促使業務更好地往來,所以要先處理好各種關系,強調彼此理解,相互支持。西方商人強調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人際關系相對簡單,工作中各人只要按章辦事就可以了,職責清晰,互不干涉。
(三)商業價值觀的差異西方商人以最求利潤為唯一目標,任何活動都要以股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的,按期公布公司的財務報表。一旦公司出現虧損,通常就要大幅裁員,甚至申請破產保護。中國商人注重企業效益的同時更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即使陷入虧損狀態,也盡可能維護職工的利益,盡量避免破產。在企業經營中,西方商人注重個人利益,平等競爭。中國商人注重整體利益,講究人情世故。在企業管理中,西方商人向往進取精神和創業精神,而中國商人則認為創業容易,守業難,因此向往領導才能和守業能力。
(四)商業道德的差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商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文明經商,禮貌待客;遵紀守法,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中國商人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他們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真正的商人會通過賺錢來滿足自身甚至是他人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而西方商人從事商業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在資本主義初期,他們會通過慘無人性的手段榨取他人的勞動來賺錢;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里,他們則會千方百計地從消費者身上賺取更多的利潤。
三、中西商業文化沖突的應對策略
中西商業文化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各種沖突,這些不同商業文化間的沖突也屬于跨文化沖突的一部分,因此要解決這些沖突就需要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尋求方法。
(一)跨文化交際理論中西商業文化的交際也是跨文化的交際,因此合理應用跨文化交際的理論對解決中西商業文化沖突有很重要的作用。1.跨文化交際研究的發展跨文化交際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二戰后,美國迅速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也面臨著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各種交際問題,從而促使學者們進行文化差異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末,愛德華•霍爾(EdwardHall)在其《無聲的語言》(TheSilentLanguage)中率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概念,為跨文化交際學理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5]18我國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0年,許國璋發表了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標志著跨文化交際學在中國的起步。[6]2.跨文化交際理論戴曉東認為,跨文化交際是不同文化群體以及不同的文化成員互相交換信息、相互溝通、共同建構意義和身份的過程。[5]51一直以來,國內外的許多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跨文化交際理論進行拓展和深化,其中丁允珠和歐埃特塞爾的跨文化沖突管理理論比較有影響力。他們認為,跨文化沖突管理主要受到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1)定位因素,包括文化價值模式、個人屬性、沖突規范和面子的關切;2)情景與交往范圍的特征,包括群體的內外界限、關系參數、沖突目標的評判和沖突程度;3)沖突過程因素,包括沖突方式、維護面子的策略、情感表達以及沖突的節奏;4)處理沖突能力的特征,包括得體性、有效性、滿意和成果。①它們的內在邏輯是交際沖突首先受到定位因素的制約,并影響到情境因素,且在過程因素中得到更直觀的體現,沖突管理能否成功取決于得體性、有效性、滿意和成果等因素;沖突管理的結果又影響到文化價值定位及其他各個方面。
(二)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解決之道廣義而言,只要兩個對象之間的需求無法搭配或相容,我們就可以說,他們處于沖突的情境之中。[7]由于中西方的商業文化存在差異,必然就會有各種商業交際的沖突。因此,要解決沖突,就必須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積極尋求有效的方法。1.提高對中西方商業文化的認同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積淀。東西方商業文化之間存在很多差異,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是背道而馳的。西方人在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本質驅動下,形成了一種完全靠剝削勞動力或吸引消費者來賺取利潤的商業模式。對他人缺乏關愛精神。而東方人深受儒家提倡的道德觀念影響,在利益驅動的現代商業社會往往仍會遵循有些道德準則,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不管哪種文化都有其利弊,西方人擅長用富有邏輯的理性思維來對待經濟,缺少感情因素。而東方人擅長用感性思維對待經濟,缺乏嚴密性。兩種不同的文化需要相互交融才能煥發新的活力,任何固步自封的排他行為都會給自身帶來不良后果,導致經濟停滯不前,落后挨打。要進行良好的商業溝通必須要平等對待不同文化,具有開放的精神。2.進行適當的商業文化調整在實際商務活動中,要主動提高文化意識,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對方文化,多站在對方文化的角度理解他們,探索有利于雙方的交際模式,會有助于贏得對方的尊重,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在商業文化的交流中,要包容不同的文化,互相吸取對方的文化精華,摒棄文化糟粕。比如中國人容易安于現狀,講究面子,缺乏競爭意識,應多吸取西方文化的長處。但西方人太強調自我,不利于家庭穩定和社會團結,也應摒棄,需要學習中國的集體意識。此外,還應該把西方的商業習慣及商業理念同東方的商業價值觀相結合,取長補短,孕育出新的商業文化。
關鍵詞:文化背景 價值觀 平等 個體
Key words:Cultural context Values Equality Individual
作者簡介:劉明哲 男 1981年出生 伊春職業學院教師 助教 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
一、由文化的背景影響的文化不同
中國和西方人之間的文化不同的理由之一是文化的背景。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孔子思想,道教和其他的觀念學。當發展的不同觀念彼此碰撞時, 中國文明的基本結構建立了起來。 然后孔子思想變成中國哲學系統的基石。 孔子思想的中心思想是仁的德行。 仁是什么? 仁有各種不同地翻譯如仁慈,善意和人性。 簡而言之,仁意謂愛。 它已經形成而且成形為中國的文明而且發揮極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二千年來作用在了幾乎四分之一之上的人類。
二、中國和西方人之間的文化由不同價值引起的
中國價值的觀念是時常有意識地或者無意識地被放在有方價值的反對派之內。 因此, 決定于人們如何定義西方價值。現代的西方價值系統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開始, 而且把它說成是社會的基準.通常的在那期間歐洲人遵守這個價值。 西方價值的核心是個人主義。中國價值的核心有和孔子思想的一些關系。 孔子思想的原則在人類關系的道德個性中是發現為孔子為他的疾病和邪惡提供了解決。 那就是眾所周知的人的五關系: 統治者-部長 , 父親-兒子, 丈夫-妻子 , 年長者-弟弟和朋友-朋友。 這被解釋為應該有愛在父親和兒子 ,在統治者和部長之間應該有正直責任感, 區分在男人和妻子之間注意行為,在朋友之間應該有信心。"在封建制度超過二千年期間,統治階層用這關樣的關系去安排每件事物, 然后形成了一個階級社會。 在這種社會中,一個部長要忠貞他的統治者,一個孩子對他的父母尊敬。 結果是人性被疏忽而且人沒有平等。
不同于中國的是, 在文藝復興方面時期的英國, 人開始強調人類的尊嚴而且強調現在生活的重要, 他們宣述男人不只有權利的擁有者,完美人的信念充滿他們的生活, 而且也有能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而且運行奇跡.這是人性的基本。
三、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提及教義,個體的權利是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重視的東西。 大多數的西方人相信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身份和個性, 應該被辨認出而且承認。 因此, 一不能夠不了解個人主義的人不能包羅萬象西方人和他們的民族。 由對個人主義的認識,我們能了解西方人如何定義家庭,友誼和隱私.個人主義的核心是追求個人的成就.在基督教傳統中,個體對社會和上帝是重要的. 個人主義從他們的祖先已經被傳遞下來。 因此,對西方人,個人主義不是自私。他們強調個人主義如此的很多以致于他們相信無法示范個人主義的人一定有毛病。 他們喜歡句子" 天助自助者。"然而對中國人,”個人主義”那個字如自我主義一樣的貶義, 因為表現出自私。 在傳統的中國信念和在孔子思想中,集體主義被感激。個人主義強調合作,在團體成員或個別成員之中成功是由于一個單位,一個組織或一個社區的職員集體努力的結晶。 個別利益為集體利益的犧牲被中國人高度稱贊。
四、西方家庭主張平等
丈夫和妻子通常有平等的發言權, 雖然在特定的情況下,在孩子的問題上,也有一張選票的時候。 家庭成員被視為朋友和他們每日的生活是平等。 在西方人中,大多數的老人不和他們的孩子或親戚居住在一起。 如果在金錢充足的情況下他們自己居住或他們將會在其他的老人居住的地方中買房子或公寓。因為年輕人代表希望, 能幫助他們制造一些方面的積極改變生活。 因為他們將得不到老人的榮譽,尊敬或注意,所以他們不喜歡變老。在中國情形是不同的, 哪里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家庭成員容易一起居住,而且年輕者應該尊敬和服從老人。 因為人相信一個老人是明智的充滿經驗的人,通常,老人接受榮譽,特權和滿足。家庭成員支持仰賴彼此,他們要將忠貞展示給家庭成員看而且示范有品德的行為,以免全部家庭成員丟臉。 " 臉 " 的意義應該關于增益家庭的社會地位的損失看, 不僅僅個體。那是說中國文化有個體的生活和行為性質更強調集體的質量。 一般而言,華人跟西方人比起來有一個較強壯家族感榮譽。
五、民族主義
第五個理由是民族主義。 因為遠古的中國 , 中國的國家形式也是由漢族獨自建立地。 我們說的社會禮儀標準也是在漢族文化的基礎上獨自建立地。 漢族在歷史上通常和他們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間和社會的連絡用語言表達。只是表達一個微小的行動就能表明一些意義敏感的意思。當你說一半批評或僅僅說一些事物的時候,人們能了解什么。
你想要說。如此當他們表達他們自己的感覺時候,人們不需要說出他們所有的意圖。 在西方人中的時候, 舉例來說例如美國是一個有超過二百年歷史的移民國家。 然而,美國人一定清楚地表達他們想要的和需要的。 只有這樣聽話者才能很好得了解。 因此他們的語言一定說出他們必須說的。
參考文獻:
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中國改革步伐加快。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禮儀之間的不同給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交往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了解中西方禮儀文化之間的差異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中西方禮儀文化起源的差異
中國禮儀起源于原始社會時期,最早為宗教祭祀活動。由于人們對大自然的一些現象不能科學地解釋(如:雷電,山蹦,地震等),便對自然產生敬畏。于是運用一些祭祀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也用來祈求風調雨順、降福消災。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期)出現了早期其他禮儀形式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用穿孔的獸齒、石珠作為裝飾品,掛在脖子上。在他們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鐵礦粉,舉行原始宗教儀式,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葬儀。
西方禮儀最早萌芽在中古世紀希臘。禮儀發展最初為宮廷規矩,后在美國得以迅速傳播,并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其在人們生活中日趨合理化、規范化,并迅速形成體系,被國際社會認可,成為西方國家共同遵循的禮儀規范。
二、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1.稱謂禮儀的差異
在中國,同輩之間可以直接以姓名稱呼對方,而對長輩,若直呼其名則會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然而在西方,這方面則比較隨意,他們習慣對等的稱呼,習慣直接以名字稱呼對方,不過則一般限于兩者以前見過面。若是第一次見面并不知道姓名的人,一般會以Sir,Madam稱呼對方,這種稱呼方式要單獨使用,如果是Mr,Miss,Mrs.等則要與姓氏一起使用。
在中國,人們還喜歡使用直接以某人的職位來稱呼別人,如張處長,李院長等等,而在美國,人們很少直接用職務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只用于法官,高級政府官員,醫生,法官等。
2.交談禮儀的差異
在西方,人們崇尚個性,個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們日常交談不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是他們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入多少、、競選中投誰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看到別人買來的東西從不問價錢。見到別人外出或回來,也不問“你從哪里來?”或“去哪兒啊?”而中國人則比較熱情好客,喜歡噓寒問暖,飽含熱情。
另外,美國人還十分講究“個人空間”。兩人談話時,不可太近。一般以50公分以外為宜。不得以與別人同坐一桌或緊挨別人坐時,最好打個招呼,問一聲“我可以坐在這兒嗎?”得到別人允許后再坐下。
3.告別禮儀的差異
西方朋友告別時會說:“我會保持聯系”。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告別詞語,相當于“再見”,說話人并無他意,更沒有作任何許諾,沒有必要刻意等待他的聯系。此外,西方人在別人家做客如果想告別,要提前幾分鐘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并征得同意才可以離開。如果突然說“我還有事情,得回去了”,隨即站起來和主人告別,這在西方國家是被認為是失禮的舉止。
中國和西方國家在見面打招呼,介紹別人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差異,只要平常多注意觀察這些差異,就能發現并注意,從而更好地進行交流。
三、餐桌禮儀的差異
1.座位安排的差異
中西雙方都講究宴請賓客時的座次安排。中國傳統上常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坐。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坐,以左為尊。西方宴請賓客一般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后按男女主賓和客人的一般次序安排座位,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坐,夫婦也分開坐。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稍高,男士要為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方便就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
2.餐桌上取食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在餐桌上以勸酒勸菜為禮貌,以顯主人的熱情好客。而西方人則不同,他們絕不會勉強別人,客人一般隨女主人動作。主人若詢問想吃點喝點什么,客人應如實回答,客人如果謝絕,主人也不再勉強。中國人則會主動拿茶或飲料,并不斷添茶。西方客人面對這一情況往往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的習慣,中國人不得習慣是不能呢讓杯子空著,空著說明主人沒招呼好客人。
四、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喜歡穿保守式樣的服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帶耳環的習俗。而在平時,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褲。在穿戴上,英國人是最講究的,在交際應酬中,非常重視紳士,淑女之風,在參加宴會時,要穿燕尾服,頭戴高帽,手持文明棍或雨傘,這是他們的標準行頭。女士穿深色套裙或素雅的連衣裙,莊重肅穆的黑色是首選顏色。
當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中國人的服裝分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兩大類,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貌和體系,在式樣、外形、結構、風貌特征、色彩、圖案、審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并無二異。
五、中西方禮儀差異的原因
一般來說,人際交往本質上就是文化,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體系,這是民族社會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各種地理氣候,政治生態,經濟等因素的無形凝聚,已成傳統,相對堅固。它是一種思維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在與作為異己文化的載體―外國人的交往中,又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價值取向上的比較碰撞或融合。價值觀念體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處于五形,但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對文化群體具有規定性和指導性作用,是這個文化群體無意識的民族性格的基礎。
另外,中西方文化環境和的不同,使得各國的人民有著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標準體系和價值觀。禮儀是與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對應的,由于形成禮儀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們遵守著各不相同的禮儀。
當今世界的禮儀內容更加廣泛和復雜,這就需要我們在保持原有禮儀的基礎上去適應和接受西方禮儀,在努力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禮儀傳統的同時,注意吸收西方優秀的文化成果,豐富更新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應在適當的場合使用適當的禮儀,既反對全盤西化,也反對抱殘守缺。只有認清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將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適合中國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達成和諧社會的理想。
參考文獻:
[1] 于興興,郝愛娟.《中國人最易誤解的西方禮儀》[C]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2] (美)艾米麗勃朗特.《禮儀》[C]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曹明義.《體驗西方禮儀》[C]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4] 魏南.《中西方禮儀差異》[J]科技信息,2011.
關鍵詞:
禁忌語;文化差異;中西方;交際
作為文化現象的一種,禁忌的產生與其發展演變都有著可追溯的歷史文化淵源。東漢文字學家在《說文解字》中解釋了“禁”與“忌”這兩個字:“禁,吉兇之忌也;忌,憎惡也”。由是觀之,“禁”與“忌”這兩個字都是帶有貶義的,表示的是人們所避諱的事物。而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中寫道:“看一本舊歷本,寫著‘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這么多的禁忌。”禁忌語這一文化現象是普遍存在于任何一個民族與語言之中的,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決定了中西方會有著不同的禁忌與避諱,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禁忌語。如若不了解禁忌語的話,就難免會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際中出現失誤,從而影響到正常交際的開展,如此一來,了解中西方禁忌語的異同也就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了。
1禁忌語的定義及其歷史演變
追根溯源,“禁忌”一詞可以追溯到太平洋群島波利尼西亞(Polynesia)的湯加語(Tongan),其英語音為Taboo,而漢語稱之為“塔布”。及至后來,這一名詞在人類學、人種學以及社會學領域的研究中成為一種專用名詞而得以廣泛的運用。立足于社會語言學視角來看,禁忌語是在文化因素、社會心理因素以及語境等因素的綜合交互作用之下所產生的。在人類文明的早期,考慮到人類低下的認識水平以及較為有限的征服自然的能等這一實際情況,人類在正確地認識與掌握自然現象與規律方面存在著極大的難度,如此一來,會將語言與一些令人敬畏的客觀事物聯系起來也就不足為奇了。及至此時,語言禁忌也就產生了。《圣經》的“十誡”中就有“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上帝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故而,對于正統的猶太人來說,God一詞是禁忌的。可以這么說,任何一種禁忌語的產生都有其社會意識形態的因素,而這一因素也會極大地影響到禁忌語的演變。及至現代,封建迷信成分在禁忌語中的比例相對降低了,并且,與日益深化的跨文化交際這一大趨勢相伴隨,中西方的禁忌語也在相互作用與影響,也呈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相似性。可以這么說,在現代,禁忌語的外延得以延伸,只要是在交際中或者是在公共場合中引致其他人出現反感情緒的詞匯等都可以納入到禁忌語的范疇之中來。
2中西禁忌語的共同特征
即便說中西方有著差異化的文化背景,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共性的。由是觀之,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中西方禁忌語也就相應的會存在有一定的相同特征,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2.1語音方面
長期以來,作為人類交流工具的語言,在原始時代就被賦予神秘的力量,這一神秘性就在于當時的人認為語言是人類一切禍福的根源。從這一角度來看,有一些詞語是普遍被中西方的人們視為禁忌語的,具體來看,那些與代表災難的詞匯有著相同或者是相似發音的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和人際交往中會盡可能地避免使用這一類詞匯,以免為自己和他人招來災禍。在中國,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筷子,實際上在古代是稱為“箸”的,這也是因為“箸”與衣食住行中的“住”有著相同的發音,而對于古時的船家來說,最忌諱的就是“住”與“翻”,因為船停住了或者翻了都是不吉利的。有鑒于此,便將“箸”改為了“筷”,此時,“筷”又與“快”有著相同的發音,取其“快速”這一吉利之意。語音方面的這一特點在西方也極為常見,比如說,“cock”一詞,大家都知道它是“公雞”的意思,然而,在美國的俚語中,“cock”一詞指的卻是男性生殖器。如果你需要表達“他有兩只公雞”的話,就可以用“rooster”來代替。
2.2詞匯方面
1)猥褻詞語的避諱
辱罵性的詞語往往會冒犯與侵犯到他人,由此就會使人反感,更有甚者還會引致雙方的矛盾與沖突,從這一角度來看,一般會將此類辱罵猥褻性的詞語視為大眾禁忌。一般而言,在英語中,絕大部分牽涉到宗教或者是性的詞匯往往是辱罵性的,比如說:rubber,這一詞匯除了有橡皮擦和輪胎的意思之外,還有的意思,如果一個人說:“Healwayscarriesarubberjustincase”,實際意思是“他總是攜帶以防萬一”。
2)褻瀆神圣的避諱
那些直接稱呼上帝或者是佛祖的語言,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神的冒犯,也應該要禁止這類詞匯的使用。舉例來講,基督教徒是不能輕佻地提到上帝或上帝的名字的,往往會用gosh和golly等詞來替代god,類似于God、devil、heaven、hell、Christ以及damn等詞只能在特定的場合使用,如若不然,就會被視為是對神的冒犯。有鑒于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這類會褻瀆神圣的詞語。而在中國,神的名稱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稱其為“大帝”,“大圣”,“佛陀”等。
3)生老病死方面的避諱
即便說死亡是每個人生命的最后歸宿,但人們依舊會敬畏死亡。與死亡相關的詞匯對于中西方而言,在其日常生活中都是要盡可能地避免提及。若要表達這一意思,通常來講都會較為委婉地來表達。比如說,在英語中委婉表示“死亡”的詞匯是極為豐富的,據不完全統計,與“死”相關的詞匯就有400余條,特別需要指出的就是,這些詞匯往往是與基督教緊密相連的,如“begone,wentoff,wenttohislasthome,tofallasleep,tobetakentoparadise,turnupmytoes”等等。而在漢語中,與“死亡”相關的詞匯僅在《漢語委婉語詞典》中就多達481條,如“升天、駕鶴西去、西游、謝世、辭世、羽化、圓寂、仙逝、與世長辭,壽終正寢”等。除此之外,中西方在對待與表達與疾病相關的意思之時也是極為謹慎與避諱的,比如說,在提及一般的病痛之時,西方人會說“Ifeelnotgood”,中國人則會含糊其辭的用“不太舒服”來表示;如果說是較為嚴重的疾病,以癌癥為例,西方人會用“BigC”或者是“thelongillness”來指代,而中國人則會用“那種病”或者是“不好的病”來替代“癌癥”。
3中西禁忌語的不同之處
禁忌是一種沒有明文規定卻約定俗成,大家都通曉遵從的行為準則,他是和所處民族、地區的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社會生產方式等有密切關聯的。所以英語國家的禁忌與中國語言禁忌有著天壤之別,下面我們簡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剖析英漢禁忌語之間的區別:
3.1顏色禁忌
具體來看,中西方禁忌語中,有關顏色的禁忌尤以紅色與白色差異最大。以紅色為例,立足于人類學的視角來看,紅色可以給人帶來極為強烈的視覺沖擊,這一顏色往往是與太陽相關聯在一起的。遠古時代,人們認為“日至而萬物生”,處在陽光照耀下的事物往往都是生機勃勃的,此時,人們也就會喜歡與太陽聯系在一起的紅色了。再加上,封建迷信時期盛行祭祀與巫舞活動,古人對太陽崇拜也就賦予了紅色以吉祥之意。比如說,中國人在嫁娶這一類喜事中,會在門窗等處貼上大紅色的喜字,新郎新娘也會穿上紅色的喜服,以此來寓意新生活的紅紅火火。除此之外,在中國,紅色還與運勢有關,比如說,明星的受歡迎可以稱之為“走紅”、“一夜爆紅”、“紅透半邊天”等。在西方,紅色卻是與血液聯系在一起的,鮮血流出之時,往往伴隨著生命的危險與威脅。故而在西方文化中,紅色是與暴力、沖突以及戰爭聯系在一起的。從這一點來看,紅色也就成為一種顏色禁忌。漢學家霍克斯在翻譯《紅樓夢》時選擇的是《Thestoryofthestone》,而非直譯為《Thedreamofredmansion》,這也是因為“red”一詞容易令西方人聯想到“暴力”等不好的事物,由此就可能會對西方讀者產生一種誤導,使其從“red”一詞來主觀推斷小說的主題,從而影響其閱讀《紅樓夢》的興趣。在風靡全球的《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中,“血色婚禮”是這一小說的極大,堪稱史上最血腥劇集,在這里,血紅色也就代表著屠殺和滅門。再以白色為例來分析中西方禁忌語的差異。在中國,白色一詞出現頻率極高,可以簡單地從其常用語境中推斷出白色之所以成為禁忌語的原因,白虎在五方說中代表的是秋季,古語記載:“白虎者,歲中兇神也”。舉例來看,從古至今,中國在親人的喪事中,穿戴的都是白色的孝服與帽子,守喪期間,也會在頭上或者胸前戴上一朵白花。除此之外,白色還代表著“陰險”,在京劇臉譜中,白色臉譜代表的是奸詐多疑與兇詐,如:《三國戲》里的曹操,在《說唱臉譜》中如是唱道:“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是與乳汁、百合花、云彩、雪花等相關聯的,故而,白色也就有著純潔、高雅之意了。比如說,在英語習語“awhitesoul”中,表示的就是天真純潔,再比如說,“oneofthewhitedayofsb.life”表示的又是某人幸運的一天,
3.2數字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極為常見的現象就是人們往往會對某些數字極為偏愛,而又對某些數字略為忌諱。即便說這一現象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毋庸置疑的是有關于數字的禁忌是全球范圍內的一種共性現象。在中國,從語音的角度來看,數字“四”因其與“死”的發音略相似,在發音時,極易聯想到死亡這一不好的事物,也就被中國人視為是不吉利與晦氣的。即便是到現如今,樓層、房間號都極為避諱“四”,尤其是在醫院。而在月份方面,五月因其潮濕多雨,農作物也容易遭受病蟲害,故而,稱五月為“惡月”。在西方,禁忌的數字是“十三”,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北歐神話之中。相傳有十二位北歐神祇聚餐,而煞神不請自來,湊滿了十三人,聚餐完之后,煞神惡作劇,害死了一位最受人尊敬的神靈。再加上,圣經中的記載,出賣耶穌的猶大是其第十三位弟子,而且在最后的晚餐上也是第十三個人,聚餐的日子也是十三號,自此,數字“十三”便代表著不吉利,西方人極為不喜歡這個數字。
3.3話題禁忌
眾所周知,西方人強調的是個人主義與獨立性,而這些也就決定了西方人對于隱私的注重。從這一角度來看,涉及個人隱私的話題,包括年齡、體重、婚姻狀況、收入等在內都是較為敏感的。在與西方人交際的過程之中,如若不注意這方面的話,就極易引致其不快與反感,從而影響到交際的正常開展。英語中有一句習語:“Aman’shomeishiscastle”,這也就意味著與家相關的事物都是不可侵犯到。具體來看,有一些常見的英語問句:Howoldareyou?Howmuchdoyoumake?What’syourreligion?Didyougetmarried?上述這些問題涉及了一個人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與,而這些都被西方人視為個人隱私。然而,處于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卻對個人隱私沒有那么看重,在其看來,上述這些問題表達的是他們對其他人的關心與問候,并不認為這些是屬于禁忌話題。
4結語
禁忌語作為交際語言中的一種,會受到、傳統習俗、心路歷程等因素的影響,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使得中西方的禁忌語有其相似性的同時,更為明顯的就是其不同之處。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化以及跨文化交際的不斷開展,禁忌語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我們要更進一步地學習與掌握中西方禁忌語的共性與不同之處,從而更利于跨文化交際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高永晨.論試跨文化交際中的禁忌語[J].蘇州大學學報,1994.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崔永華.詞匯文字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4]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一、酒的誕生
在東方亞洲的中國與西方歐洲的希臘幾乎同時產生了酒這種飲品。在中國歷史中,人們更傾向于認為酒是由杜康率先開始釀造的,所以才有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傳世。在希臘,則非常浪漫的認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發現了酒的制作方法,教會了人們如何釀造葡萄酒。現存的歷史記載中,出土于伊朗西部的扎格洛斯山脈的戈丁山丘一帶,公元前3100-3500年的蘇美爾人的作品就有提及啤酒。
二、酒的種類
中國幅員遼闊,豐富的地理氣候環境有利于糧食作物的種植與生長。因此,勤勞的中國人民多用糧食釀酒。中國本土的酒主要分為兩種:白酒和黃酒。從釀造工藝角度看白酒:蒸餾酒;黃酒:發酵酒;從釀造原料白酒原料:幾乎各種糧食都可以,比如中國著名的五糧液就是以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為原料;黃酒原料:一般糯米、大米、粳米。從酒精濃度看白酒酒度:一般28-68度;黃酒:一般25度以下。從色澤看白酒色澤:無色;黃酒:微黃、黃色、紅色都有。營養價值:白酒較小;黃酒較高。
西方文明的誕生地希臘地處巴爾干半島,其地理和氣候環境不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更利于葡萄的種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尤以葡萄酒為典型代表。現在法國的葡萄酒舉世聞名。
除了葡萄酒,啤酒也是西方國家對酒的一種創造發明。資料顯示,啤酒由公元前3000年的日耳曼人及凱爾特人部落帶到整個歐洲,當時主要是家庭作坊釀造;工業革命開始后,啤酒的生產開始從家庭手工釀造轉至工業化生產,工業化生產在19世紀開始占主導地位,從20世紀初,啤酒傳入中國,啤酒的原料為大麥、釀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質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和糖類輔助原料。
三、酒具的不同
在中國古代,上層階級的酒器稱為“尊”,是一種敞口,高頸,圈足,飾有動物圖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層社會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體現了階級社會的差異性和等級森嚴。在現代社會中,一般不會直接從酒瓶里往外倒酒,通常把一瓶白酒先分裝在一個玻璃的或者陶瓷的小酒壺里,再盛在小的玻璃或陶瓷小口有足酒杯里(酒量不足一兩),這樣的分酒方式體現了一種雅。
在西方傳統觀點有握柄,上身較白酒杯更為圓胖寬大。主要用于盛載紅葡萄酒和用其制作的雞尾酒。窄口為葡萄酒選擇正確的酒杯,能幫助更好的品味美酒。
紅葡萄酒杯杯底部寬肚是紅酒杯中的經典設計,窄口是為了使酒的香氣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聞酒香和果香;寬肚是為了讓紅酒充分和空氣接觸
白葡萄酒杯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較紅酒杯修長,弧度較大,但整體高度比紅酒杯矮。主要用于盛載白葡萄酒。
香檳杯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長,高腳杯。
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質,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飲用,飲酒者的手不應觸及杯身,以免影響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腳。因啤酒酒精度數低,所以飲用量大,杯身的容積大。啤酒杯亦有平腳杯,但平腳杯一般有把手。
目前主要使用的有4類:
小麥啤酒杯:平底、高腰流線型,杯口闊,容積500毫升。無把手皮爾森杯專門用來喝淡啤酒,器型小,容積在250毫升左右,無把手傳統的德國式啤酒杯,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扎啤的杯子,有把手品特杯,這種啤酒杯容積為1英制品特,大約為568毫升。一般用于喝黑啤酒和英式澀啤酒
四、飲酒禮儀的不同
中國飲酒體現的是對飲酒人的尊重,是維系家庭成員親情,維系朋友友情,是建立人脈的一種交際手段和劑。中國的酒文化受到中國尊卑長幼傳統的倫理文化影響深刻,正式場合普遍飲用白酒,敬酒分主次,分順序的。敬酒時要等主人先開始敬酒,主人敬酒完畢,其他客人才有資格敬酒;敬酒的對象一定從最尊貴的客人開始,敬酒人一定要滿杯,杯沿要低于客人的杯沿,表示謙虛和敬意;晚輩要主動對長輩,下級要主動對上級敬酒,敬酒講究先干為敬,客人可以隨意。同輩人之間講究勸酒,行酒令,劃拳等助興的節目使喝酒的氣氛濃烈而熱鬧,中國人喝酒講究的就是一種氣氛,體現了一種熱情和好客,酒就是感情深厚的體現,喝醉了就說明喝高興了。
西方社會飲用葡萄酒體現的是對酒的尊重,飲酒只是聚會的附屬品,不會通過飲酒來建立人際交往關系。飲葡萄酒前期的品鑒也很考究。葡萄酒不會滿杯的斟滿,而是斟的很少量,以便在飲酒前晃動酒杯,用眼觀其色,用鼻聞其香,用舌品其味,最后用耳聽碰杯的清脆聲音,調動各種感官享受美酒。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各種對應的酒具產生。西方國家強調民主和自由,從不干涉和強迫別人,所以他們飲酒不會出現互相敬酒,勸酒的場面,一般是各自品嘗各自杯中酒。無論喝酒的對象時誰,喝酒與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決定,不需要客氣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難得看到喝醉酒失禮于人前的場面。在正式的社交場合,碰杯也不會代表滿飲杯中酒,而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只會小飲一口。
啤酒在當今社會中廣泛飲用,主要承載的是身心放松的一種休閑氣氛下的人情交往。正式社交場合一般不飲用啤酒。啤酒的酒精度不高,一般是飲大口干滿杯,體現一種豪爽和大氣。
五:酒的精神內涵不同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酒是一種祭祀的珍品;酒是情感的寄托,以酒抒情,借酒抒意,有了酒就有了名垂千古的錦繡文章;酒是不得志的文人雅士避世的途徑,借酒消愁;酒也是豪情壯志的一種寄托。
西方人認為葡萄酒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耶穌救世精神的化身,是特殊的藝術品,擁有美麗和生命。
綜上,中國把酒當成一種交際的工具,更注重飲酒后的人際作用,這與中國的集體主義的緊密社會結構相統一;而西方社會崇尚個人主義的松散的社會結構,酒就只是一種藝術品,人們更享受飲酒的歡愉。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異有利于加深對這兩種文化的理解,促進跨文化的交流。
參考文獻:
[1]賈玉新. 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65
[2]蔣雁峰. 中國酒文化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關鍵詞: 差異;價值觀;文化
Key words: difference;value;culture
中圖分類號:G13/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5-0220-02
0引言
歷史發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兩條時而膠著、時而分離的不規則線,同樣源遠流長,同樣博大精深。自成體系、相互交融。但,無論任何時候,兩者從未有過平行的時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單一的研究中西方某個文化,而應全面、系統的對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關于中西方文化
1.1 文化的定義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這個定義已經比較權威。在此,我們將文化定義為人和環境互動而產生的精神 、物質成果的總和。這個總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價值觀、知識、技術成果,以及一切經過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別具人文特色的物質對象。
1.2 中國文化定義中國文化一般指中國傳統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是中國各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干民族,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數民族也對中國文化做出過不可抹殺的貢獻。
1.3 西方文化定義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一樣,源遠流長,氣象萬千。一般是指發源于古希臘、羅馬時期,浸染了中世紀的基督教傳統,興盛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經啟蒙運動而最終確立,并且近幾百年來大盛于西歐北美的文化系統。
2中西方文化的特點
中西方文化均源遠流長、氣象萬千,兩種文明都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發展演化才成型。迄今,無數學者為更好的研究兩種文明,劃分了各種各樣的時期或時代,以將歷史分割成各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加以研究。在此,筆者參考各權威觀點,結合自己的觀點,在權威學說的基礎上以階段性為前提,簡單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點,以便更好的對論題加以研究。
2.1 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文化在西周時期創造出了中華文明的母形。這一時期建立了“余一人“的專制王權思想,敬德與重民思想開始萌芽,西周時期我國宗法社會與宗法文化開始成型,并且對后世中國文化脈絡和思潮的演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戰國時期,平民觀點開始興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韓非子等為杰出代表。我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狀況。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中心。同時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以“謙、恭、信、敏、慧”為核心的文化思想觀、以“學而優則仕”的文化價值觀。總的來說,中國文化就是細節服務于整體、突出整體效果的文化模式。
2.2 西方文化的特點西方文化經過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長期統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出現,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經過17世紀的科學革命,18世紀的啟蒙運動,現代西方文化到19世紀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擴張。西方文化在20世紀面臨著來自內外多方面的挑戰。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只反映了現代西方文化的一個方面,表現出其躁動不安的情緒,遠遠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爭”為核心的文化思想觀、以自然科學和科研為核心的文化發展觀。總的來說,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細節、突出個體效果的文化模式。
3中西方文化差異
3.1 西方文化文化的發展態勢不同中國文化中整體上來看,屬于一種靜態文化、一種家國文化。由于中國所處地理環境較為優越,給予了人一個可以長期居住生產的環境,所以,這種長期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的條件便使家族發展的很快,安居樂業、居安而不思流動,就容易促使靜態的文化模式發展。家族繁衍、代代相傳,家族紐帶越來越復雜,尊老和祭祖現象就必然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產生,家族觀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漸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說,中國為什么叫家國,因為,家就是國、國就是家,家和國僅僅是規模上的差別,于此,這種靜態文化和家國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國仁、孝、禮、信為核心的貴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則屬于一種動態文化、一種斗爭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環境、氣候促成了流動性較強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觀念相對薄弱,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價值觀念得以發展傳承,由此產生的競爭意識、斗爭文化更是西方文化發展的原動力。
3.2 中西方文化中的倫理觀念不同中國文化主張家庭倫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本位。上點已經提到,中國以家國主義文化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為本位,家庭便有長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員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圣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于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欲”,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環境及種種社會關系導致個人主義的興起,導致家庭、家族紐帶功能相對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義充分說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獨立的特點,騎士精神、英雄主義的盛行源自于此。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思想使即使親人間的界限也劃分得非常明確,AA制、強調子女獨立生活,喜歡談論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一書中,認為只有個人得到充分的發展才能有社會的充分發展。存在主義把這個基本觀念推向了極端,鼓吹“人是絕對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獄”。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3 中西方文化對人與自然的基本觀點不同杜維民教授認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對象是人”。人與人的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與基礎問題,戰國時期,我國就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倫理學相當發達。而西方文化較多關注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古希臘注重的中心問題,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國的哲學是一種人生哲學。儒家強調人在社會要有所作為,道家追求長生,佛家強調人的覺悟。同時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學而優則仕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而科學研究可發現自然規律的探究行為并未得到重視。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順天應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從古希臘泰勒斯的自然哲學開始,探索自然奧秘,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就成為了歐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學起源與對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得這樣名垂千古的科學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西方文化認為人與自然處于對立的斗爭狀態,因而產生了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對自然的態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首先關注的不是倫理而是競爭,因而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規律。
4中西方文化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結構不同
中國文化強調“詩言志”、“文以載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價值觀和整體綜合。中國文化講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教化民眾,中國廣大文人苦讀孔孟、圣人之學,學而優則仕,為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托物言志”、“詩以言志”成了中國大部分文學作品的特色。同時也是“中國式特色”。現代西方文化倡導“為藝術而藝術”和多元的文化觀。從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開始,純粹的美感不應滲進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動的說法在西方現代美學中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羅齊主張直覺即藝術,主張衡量藝術只有一個標準,即藝術標準。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觀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構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結構方面,中國以整體綜合見長,強調整體的作用;而西方以細節分析見長,突出個體的作用。例如,在時間、地址的書寫順序上,中國習慣按年、月、日,國家、省、市等由整體到部分開始書寫,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國姓氏先是宗族、輩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個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而中國文化是群體文化,主張謙虛謹慎、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說并不是說中國文化相對與西方文化來說是不變的文化,是封閉的文化。中國文化是強調“和平、穩定”;但這不意味著就是不變與封閉。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和一”;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具有“海納百川”胸懷和“戶樞不蠹”的發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中一直強調“兼容”與“動”的觀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與變化觀點――“仁者樂水,智者樂山”便是這種觀點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謝遐齡.中國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引言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統上很注重禮尚往來。因此,送禮也就成了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項目負責人、著名社會評估專家柯蘭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說:“送禮作為社會互換的一種形式,無論是過去和現在,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都起著積極和消極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功能,送禮同時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中國人所形成的互換方式。”在西方送禮行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對送禮的看法不同,處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從“送禮”這一社會現象入手,具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中國人送禮與西方送禮的差異
1.對送禮的看法不同
中國人送禮比較重視禮品本身的價值。而西方人送的禮物一般都很輕,如向女朋友表達愛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過生日,送上一張賀卡;參加朋友的周末晚會,帶上一盒巧克力。他們并不在乎禮品的貴賤,認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給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鮮的花作為生日禮物,她仍然很高興,認為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生日。中國人送禮重內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裝。西方人送別人禮物,包裝精美,包裝的價值往往超過內涵的價值。你有時收到看來很大、很豪華的禮物,而拆開來一看,里面卻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對送禮的處理方式不同
中國人送禮講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無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會發覺查看。而西方人講究當面拆開,當面表示驚喜和感謝,以示對送禮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禮物時,會立即說:“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類的贊美話,以不辜負送禮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種原因,不想當面拆開,必須予以說明,并致歉意。
3.對送禮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國人收受他人禮物時,喜歡再三推辭,以示謙讓和客氣,并且在收到禮物后雖然滿心歡喜,也會將其擱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則不然。他認為你的禮物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所以送來了,就要毫不客氣地“笑納”,并且還要當著你的面打開看看,除了要驚嘆一聲外還要再盛贊一番。
三、中西送禮習俗體現的文化差異
1.不同的社會風俗習慣
人們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嚴格地遵守各自社會的風俗習慣。可以講,它們都是某一社會價值觀的真實寫照,而不同社會又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樣的行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釋,交際失誤就在所難免。譬如,中國人在交際時,十分重視變通、含蓄。這樣的風格在美國文化中則會給人以“不精確”、“模棱兩可”的感覺。在美國社會中,“直言快語”才是人們所崇尚的[1]。
2.中西方禮貌原則的差異
在中國社會的人際交往中,人們極為重視“謙虛”,這是中國人的美德。中國人之“謙虛”與Leech提到的“謙虛準則”本質上不同。中國人的謙虛主要體現在“卑己尊人”,貶低自己,抬高別人。比如中國人在贈送禮品時,常以貶低所贈之物達到尊人的目的,如:“一點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而Leech提出的“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貶損;盡量擴大對他人的贊賞”的“謙虛準則”則不同。西方人贈送禮品時,會直接表達希望對方喜歡、欣賞所贈之物。另外,中國人和西方人受到贊揚后的回應也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很大差異。當受到稱贊時,西方人最得體的便是說“Thank you”,欣然接受,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符合禮貌準則。而對于一向以自謙來尊重他人的中國人來說,通常會否定贊揚的真實性,以示謙虛,以此符合禮貌準則。[2]
3.中西不同的面子觀和價值取向
“面子”是流傳于中國民間的概念,“Face”只是漢語中“面子”和“臉”的英文直譯詞。漢語中經常會提到“給面子”、“給臉”、“丟面子”、“丟臉”等。漢語中“臉”、“面子”通常指群體出于尊敬給予個體的一種良好的聲譽。漢語中面子的獲得要依賴于他人的參與,不能把自己置于與他人分離的境地。Brown和Levinson將“面子”(Face)定義為每個人都想獲得的一種公共的自身形象(public self- image)。它體現了個人的欲望或需求,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以自我為取向的形象。而漢語中的“面子”則是依賴于他人的群體取向。[3]
中國人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不論是富是窮,不論身份高低,不論在城市農村,都追求臉面,將送禮、維系體面和關系等視為基本需要,將爭臉、給面子和禮尚往來列為基本行為規范,形成中國人社會中恒久而普遍的禮品消費行為。
西方社會“面子”的概念從內涵來講要比中國的“面子”小得多,他們傾向于把人與事分開,對人不對事。雙方可能公開對抗,大嚷大叫、劍拔弩張、唇槍舌劍,但因為他們是任務取向、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事后仍然是朋友。西方對“面子”的理解受到印象機制的影響,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特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為在主體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際關系基于平行,所以人們追求自我實現、個人奮斗,人們高度重視個人權力、個人隱私,人們強調各開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實其志。西方的面子概念與中國迥異。首先,中國的面子主要強調人際關系,而西方的面子和中國的面子一樣具有“社會約束力”。其次,由于西方受個人主義取向影響,集體規范或期望較低,人人試圖建立“平等性”關系,一旦發生沖突,人事兩分,對事不對人,因此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人的“死要面子”。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方西有不同的送禮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只有通過表象追尋實質才能實現對不同文化的正確理解,才能更好地與西方人交往。
參考文獻:
1商務禮儀中文化差異的具體體現
1.1處事風格差異中國人具有含蓄委婉的特點,而西方人喜歡直截了當。在商務談判中,西方人喜歡直奔主題,直接談論問題。而中國人則傾向于請對方吃飯或給對方贈送禮物,以此來增加對方對自己的了解和信任,從而使得接下來的談判更加順利。中國人對西方人的這種直抒心意的方式表示難以理解和接受,而西方人也不明白中國人這種含蓄、委婉的處事風格。1.2行為語言差異行為語言差異是文化差異的一個具體表現方面,包括:手勢語言、肢體語言、目光語言、體間距離等。在國際商務場合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間的特點。例如,在商務活動中,最常見的肢體語言就是握手。在西方國家,雙方見面完成握手動作后會立即松開,兩人之間的距離也就隨之擴大;在這一方面,中國人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敬意,常常會緊握對方的手上下晃動,還會跟對方閑談,握手時間略長。對于中國人的這種握手寒暄的方式,西方國家的人會覺得難以理解,他們認為雙方的距離太近會顯得過于親密,他們想要自己的空間不被人打擾;中國人會覺得西方人的這種時刻保持距離的行為是對自己的防衛和戒備,從而會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1.3中西方宴會禮儀的差異1.3.1使用餐具的差異中餐宴會所使用的餐具一般是:餐盤、筷子、羹匙、酒杯、調味碟等。西餐宴會一般使用的餐具為:刀、叉、紅酒杯、湯匙等。通常情況下,吃西餐時,不同的菜品要用不一樣的刀叉,飲不同的酒也要有不同的酒杯。1.3.2停餐方法的差異在我國宴席中,暫時停餐時,可以把筷子垂直放在碟子上。如果將筷子平行放在碟子上,那就是表示停止進餐了。在西方,如果吃到一半想停下來休息一下,應把刀叉交叉擺放在餐盤的正中央。用餐過程中,揮動刀叉是十分失禮的行為。1.3.3座位次序的差異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座次高低一般以進門方向為準,面門方為上座,背門方為下座。如果客人是成對的夫妻,應成對地安排座次。舉辦宴會的主人坐面門的上位,主人的右側為第一主賓,左側為第二主賓。如果主賓身份高于主人,為表示對主賓的尊重,主人應該讓出主位。西方的排席位習慣不考慮進門的方向,而是以主人的位置為準,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貴;一般情況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桌子的兩頭,男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則坐在男主人的右側。其余客人按照身份的高低,男女依次錯開坐在桌子兩側。在大型宴席中,桌次以主桌位置為準,基本原則是右高左底,近高遠底,即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和左右而定。
2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
文化是天地萬物信息產生、融合與相互滲透的結果。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文化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導致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2.1受不同思想學派的影響在中國,儒家思想經過歷代王權貴族的推崇,以及孔子及其門下學生的繼承與發展,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性的作用。儒家學說提倡忠、孝、悌、禮、義、信、廉、恥,其核心思想是“仁”。儒家思想尤其注重倫理關系,要以理行事。中國文化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封建社會時期《,四書》《五經》作為科舉考試的大綱,想要成為上層統治者,就要受到四書五經的熏陶與洗禮。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對當時的整個社會,尤其是統治階層的影響是無微不至的。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它起源于生產力的發展和新興資產階級對教會控制精神世界的不滿。“復興”是對知識和精神空間的空前解放與創造。人文主義精神之所以得到推崇與發展,是由于它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倡導解放天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這一運動所提倡的精神對西方人性格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2.2受不同價值觀念的影響中國社會講求和諧,人與自然之間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要以和為貴,人與天之間要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強調個人不能太突出,做“中等”之人,不爭不搶,不能破壞和諧。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而西方人則注重個性的發展,推崇個性的解放,強調個人利益,突出個人英雄主義,崇尚自我價值的實現2.3受不同自熱條件的影響中國人都有一種“故土情節”,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思想,這種思想形成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國的文明屬于農耕文明。中國地域廣闊,多高山大海,丘陵盆地,只要一個地方有水有耕地,人們就可以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一輩子,這也是中國人安土重遷的原因。這種生活方式可以確保人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用依賴別人所生產的產品。這種自給自足的模式造就了東方人安分保守、沉穩內向的性格,不喜歡向外擴張,也不喜歡別人占領自己的土地。西方大多數國家海岸線綿長,國土面積不大,在古代,歐洲的農耕所占的比重遠低于中國的農耕,資源貧乏,需要向外擴張以滿足生活需求。所以歐洲人便以海洋為依托去征服別的領地,喜歡向外探索新的資源。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就是最好的例證。西方人多樂于冒險,具有開拓精神與英雄情結。
3在商務場合應注意的問題
在國際商務合作中,如果可以掌握并運用好商禮儀,往往會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并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細節:3.1尊重隱私在初次見面時,中國人會問及對方的年齡、工作、家庭情況等,以此作為談話的開端。而西方國家的人卻不喜歡這種尋找話題的方式,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隱私,別人不應該詢問。在與西方人交談中,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詢問對方的年齡,因為他們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是充滿活力的,女士更是如此。3.2尊重習俗是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涉外場合中,要尊重交往對象,就要了解對方所忌諱的東西。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對方信奉伊斯蘭教,在談話過程中,就不能對對方所信仰的宗教進行不恰當的評論或指點。在就餐時,不點豬肉或酒。3.3信守約定在所有正式的商務場合之中,都必須遵守自己的許諾,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提前五到十分鐘赴約。若未按約定的時間赴約,自己在對方心里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會影響到自己所代表的公司的形象。所以在有確切時間的約定中,要注意按時赴約。3.4不宜先為“不宜先為”原則,它的基本要求是:在社交場合,面對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問題時,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動,在充分考慮好的前提下再給對方答復,不要冒昧行事,由此可以避免一些麻煩的產生。3.5不必過謙在商務交往中,不能自我吹捧,自夸自大,抬高自己的地位,但是也沒有必要貶低自己,放低身價,過多地跟對方謙虛。
4結語
文化,是以精神文明為導向的融匯和滲透,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導向。禮儀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們對其吸收和傳承。中西方禮儀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涉外商務交往中會出現由于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困擾呢。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事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由于國際商務禮儀強調交往中的規范性,對象性,技巧性,所以在交往過程中,要采取措施來應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障礙,以真誠守信為原則,增加彼此之間進行貿易合作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
[2]周朝霞.商務禮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李雅靜.文化差異對商務禮儀的影響[J].青育學院學報,2002(3).
[4]趙燕霞.透視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20(11).
中圖分類號:R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0-0200-01
一、引言
每一種語言的發源都經歷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由于東西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氣候各異等影響,各族自身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歷史傳統等方面的習語偏向會有所差異。習語是人們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提煉出來的固定短語或短句,是語言的精華,是民族個性和各種修辭的集中體現。習語主要包括成語、典故、諺語、格言、俗語、俚語和歇后語等,通過對英漢習語對比學習,我們不僅能了解不同文化中語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二、中西方習語中男女地位的差異
中國是幾千年的古老國家,受著儒教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看似社會分工的問題,實際上卻是對婦女活動的限制,古代的中國還要求女人要遵從“三從四德”。女性處于“無權地位”,天生低人一等,并一度成為被社會藐視、貶低的對象。因此有了這樣的一些習語,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子無才便是德;娶到的媳婦習到的馬,任我騎來任我打;九個姑娘不如一個跛腿男人。
古代西方的女性地位和中國的差不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女權主義者的推動下,現代女性的地位在西方國家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賢一家興),“He 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es 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妻賢夫自良);“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 best wealth.”(賢妻和健康是男人的至寶),這些習語都充分地表現了女性在西方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三、中西方習語中飲食文化的差異
中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中國是一個很注重吃的國家,中國人講究菜的色、香、味、形。中國人飲食主要是以大米、面食為主,由于地大物博,人口分布廣,各個地方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口味:酸、甜、苦、辣、咸。因此在民間流傳著“煮飯要放米,講話要講理。”“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同時,中國的飲食習語中還有喻人喻事的作用。比如說一個人是“老油條”,是指他是一個閱歷豐富、世故、圓滑的人。“吃醋”在中文里的另一個含義是指忌妒。如果想表達一個人性格潑辣,可以稱她是“小辣椒”。
西方人的飲食主要是以面包和肉類為主,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他們會制作牛扒之類的大塊肉,但他們非常注重食物的營養。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Better an egg today than a hen tomorrow.(今天一個蛋,勝過明天一只雞)。西方人的習語中也有暗藏喻意的習語,如a big potato是指重要人物;an apple of one’s eye是指掌上明珠;in the soup是指陷入困境。
四、中西方習語中價值觀的差異
中國千百年來受佛教儒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以中庸、明哲保身為特點的處世哲學,主流文化價值觀是和合精神。中華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諧,崇尚“天人合一”、“順應自然”。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與人為善的民族,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強調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在國家之間的關系上,主張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在漢語的習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 “知足常樂”、“ 一箭易斷,十箭難折”、|“生死有命,寶貴在天”等。西方文化價值觀的主流是為自我滿足而奮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張揚個性,強調維護個人利益,注重獨立自主發揮個人潛力,強化個人權利意識。個人主義是一切行為的準則,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獨立是實現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權神圣不可侵犯,是實現自我的保障,他們性格外向、坦率,崇尚獨立,富有冒險精神,遇到問題時他們通常不會立即放棄,而是常說“I'll try”,這在英語的習語中也有相應的表現,如 “Go Dutch“(AA制),“stand on one's feet” (自食其力),“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鳥在手勝過雙鳥在林)。
五、結束語
本文從男女地位、飲食文化、價值觀三個方面分析了中西方習語運用的差異,可以看出,習語是人們在勞動實踐和認識世界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結晶,它能明顯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受文化的影響和制約。我們只有了解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才能深刻理解英漢習語的涵義,并正確運用,在交際中才不會造成誤會。
參考文獻
[1] 王利,諺語中的中國古代女性文化透視,蘭州學刊,2006.12。
[2] 張寧,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J].中國翻譯,1999,(3)。
[3] 金瑞德,劉建民等,中國歷史成語故事大全[M].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8
[4] 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York :CUP,1990.
龍作為中國的圖騰,在我們心中以一種威嚴而神圣的形象存在著。在西方,希伯來文化(Hebrew)中龍本是擁有不限力量的神圣之物,甚至后來的凱爾特人(Celt)也一度崇拜于龍(dragon),直到基督教誕生后,龍被貶為“惡魔”。今天,大多數西方人認為龍是一種富有力量的邪惡象征。這正如我們認為貓頭鷹是不吉利的,而在西方人眼中它確實充滿智慧的,從“as wise as an owl”這句話中我們便可窺見一斑。還有,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們很重視長幼尊卑,我們不會直呼長輩的大名。在西方則不同,他們更注重平等,他們認為父子、爺孫都應該是朋友,而朋友之間直呼其名則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在聽到兒子稱呼父親“John”時肯定會認為這是兒子對父親的不敬,實則不然。
由此觀之,了解其獨特文化也是我們在學習英語時必不可少的任務。因此,教學改革改的不單單是方法,內容的改革也是必要的。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中西文化差別的意識的培養更應該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由于中學課時的限制,我們自然不能正堂課長篇大論的談中西文化差異,但是平時的逐漸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分析單詞時,我們不應僅限于告知學生們詞義和其在文章中的用法,將單詞背后的文化意義傳授給學生同樣重要。有了文化背景的單詞不在是一個個干巴巴的字母集合,而更加飽滿。這更能幫助學生們記住單詞。就說簡單的“dog”一詞,在中國雖有忠實之含義,但是更多的卻是“狗急跳墻”、“狗咬呂洞賓”等不好的意象。相反在英語中,“dog”卻常常含有褒義成分,如“lucky dog”意思是“幸運兒”。“又如我們中國人并不介意談及“年齡”或是“工資”等問題,但是在西方,這些都是很避諱的。
這些零碎的知識不可能在一堂課內串講完全,但它們又十分重要的,沒有這些基本的文化知識,我們的學生就無法對自己學習的語言有充分的了解,無法很好的使用它,在用這種語言交流時更會暴露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文化的教育,在平日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們介紹文化差異,培養他們對文化差異的自覺意識。這不僅使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豐富了文化知識,也培養了他們地道的語言感覺。
比如說我們在接電話時總愛說“我是***”。而在英語交流中,表達為“This is ***.”在接受禮物時我們常會說“真是讓您破費了”或者是一些推辭的話語,而地道的說英語的人則是說“Thank you”或者“I really appreciate.”等,多在表達謝意或者喜愛之情。這樣的語言差異可能會使學生感到困擾,或是在做情景對話練習時會被我們自己的文化引錯路,不免會說一些不地道的“Chinglish”。這說明我們的同學們還沒有養成一種感知文化差異的自覺意識,也說明我們更要重視在這方面對他們的悉心培養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