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三農問題調研,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位于省市東部渭河流域。西漢時此地為京官右的封地,唐時借漢官名作縣名沿用至今。面積751平方千米。轄15個鄉鎮,205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人口44.8萬。縣轄城關鎮、天度鎮、午井鎮、絳帳鎮、段家鎮、杏林鎮、召公鎮、法門鎮、南陽鎮、上宋鄉、揉谷鄉、太白鄉、黃堆鄉、建和鄉、新店鎮。耕地4.92萬公頃。耕地4.92萬公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煙次之。是我省麥、棉主要產區之一。縣是農業大縣,是國家確定的糧食生產大縣和省糧食、油菜、生豬、蘋果、辣椒、秦川牛等生產基地。建成“噸糧田”10133公頃,水果總面積7333公頃,蔬菜面積1067公頃,辣椒2800公頃。縣北有天然林400余畝,以山楊、櫟類為主。經濟林有蘋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種植藥材主要有白術,生地、大黃,黃芪等,野生藥材主要有防風、黃苓、蒼術、柴胡、地榆、酸棗、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馬、騾、驢。“秦川牛”、“關中驢”廣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鄉鎮。有野兔、錦雞等野生鳥獸10多種。工業有農機、電機、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廠。
1.2人口
轄15個鄉鎮,205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人口44.8萬。
1.3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指標
關于我們縣總經濟收入,到目前為止沒找到近兩年的任何可參考資料,但就我本人來看我們的的確確是個經濟相對落后于其他兄弟縣的窮縣,缺少支柱產業,農業灌溉面積較少,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農民生活相對較困難。
㈡縣“三農”政策落實情況
2.1“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在過去暑期三下鄉的過程中,就在縣開展了“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他們向廣大過往群眾發放中央“三農”政策相關資料,向他們介紹中央“三農”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他們還開展了有關“三農”政策的問卷調查。我們調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數據。得出三農問題需要再收入的宣傳。
2.2關于“三農”的問卷調查。我們自己又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能再準確的對以前的資料進行分析,我們共向過往群眾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們的問卷共有11道題,其中8道是選擇題,2道是填空題,1道問答題。8道選擇題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調查結果。在回收的109份問卷中,我們抽取其中的有效問卷98份。我們對這些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針對其中的四個問題)問題如下:
1)“三農”問題的“三農”是指:
a農民b農業c農村d農戶e農田
2)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項被取消了:
a農業稅b農業特產稅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
a看電視b聽廣播c別人告訴我的d政府宣傳的
4)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政策,您支持嗎?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這些政策
統計分析的結果如下:
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正確數錯誤數正確率正確數錯誤數正確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過上表中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縣,對于什么是“三農”,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對于哪一項稅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們在了解“三農”政策的途徑以及對“三農”政策的關注程度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再加上我們調查分析與走訪農戶,同時結合縣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問題所在:政府宣傳力度不夠,農民不是很了解“三農”政策;“三農”政策沒有很好的落實;“三農”政策的出臺對于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實惠;農民增收仍然很困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僅是縣的問題,更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我接下來將討論這個問題。
㈢認識與思考通過這一次的宣傳調查,我們對“三農”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認識到了落實“三農”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障礙。
“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它關系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敗。“農業興,百業興;農民富,萬家富;農村定,天下定!”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三農”問題,想方設法解決“三農”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在進入21世之后,綜合國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經濟與科技等方面的共同發展,無疑為現階段的社會發展與社會當中的各個領域發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動力。就我國經濟發展來說,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其內部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三農問題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于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對四川三農問題突破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探討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1三農問題概述
三農并不是一個新詞匯,其基本問題已經由來已久,針對現階段的基本國情來說,三農問題不但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為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越發嚴重。雖然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的學術者都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眾多的解決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解決方法大多是治標不治本。并沒有使得三農問題從根本之上得以解決。而由此所形成的三農問題困境,也成了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協調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著鮮明的阻礙作用[1]。
1.1三農內容
所謂的三農問題主要包含了關于農業的3個方面內容。即經常所提到的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而這3個方面的問題,也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現階段的三農問題,就不能做到協調發展,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會變成變成一個幻想[2]。
1.2三農問題的基本表現
糧食一直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保證,也是我國農業事業的中心任務。繼20世紀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我國的糧食存量就在不斷增長。很多人認為,糧食問題在20世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在2014年,糧食價格的飛速爆長,使得物價進一步增長。而糧食不足的問題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眼中。就農業增長問題來說,其主要的表現就是增長緩慢與增長結構不合理。所謂的農業問題其實也就是糧食安全問題與農業增長問題。農村問題則是經濟問題與政府宏觀調控問題。農民的問題主要就是收入問題[3],一般情況下,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為2個方面: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統計結果顯示,2013—2015年3a間,農村家庭的經營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4]。
2四川三農問題的具體表現
2.1典型性
四川是1個人口大省,省內人口近幾年一直停留于全國前3位。而其中的農業人口更是占據了70%以上。但其省內的可用耕地卻十分少,加之四川的農民經濟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選擇出門務工來增加收入。由此不難發現,四川地區的三農問題十分典型,可以說是我國三農整體問題的一個縮影。
2.2區域性
四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之當地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使得四川成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無論是農作物的產量還是其它糧食的產量上,一直居于我國前列,經濟總量也是西部地區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個多地貌大省,省內的農業產區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個地方,而這也導致了四川省的各類經濟發展不均衡。并且四川省內的不同區域農民收入差異也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于其它地區。
3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在筆者看來,四川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其基本意義不僅僅在于三農問題之內,更在于三農問題之外,不僅僅在區域之間,更在于區域之外。
3.1以工業促進農業
3.1.1從小農經濟到市場化經濟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寶貴意見。在任何國家的工業發展初期階段,都需要農業的支持,這是一個發展的普遍規律。但應該明確的是,其經濟主體仍然應該是農業。工業的迅速發展并不一定就會對農業的發展進行補償。實際上,就四川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說,其所具有的小農經濟市場,在現階段工業化的市場當中都是十分吃虧的。所以只有實現了農業體制市場化,才可能按照市場的基本方式,促進生產效益向農村進行流動。這才是從制度之上實現“以工業促進農業”。
3.1.2農工商協調發展
從傳統的發展角度來講“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一傳統的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說明了農工商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與并存性。而只有做到農工商協調發展,才可以真正地發揮他們之間的優勢。就四川本土而言,其發展過程當中更加的重視工業,雖然并不能說其不重視農業,但是對于農業的發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發展最為明顯的1個問題就是忽視商業發展。并且四川內部也缺少工農協調的服務業發展。例如城鄉的金融投資渠道與服務,城鄉的土地公開市場等。而這些都是農業市場化所必需的內容,也只有商業活了,農工之間的渠道才會更加的通暢。
3.2以城市帶動鄉村與城鄉一體化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的數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數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時間內對農村實現萬象更新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相應的手段實現農村發展的快速進步并不是天方夜譚。因此可以采用以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策略,改變農村的發展現狀。但也不能將這種方式的發展流于形式,“見物不見人”。而是應該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農民的根本意義上考慮問題。經濟的基礎決定了上層的建筑,所以農村的土地制度決定了農村的社會制度。要想改變農村發展的基本現狀,就要立足于農村問題,改變農村的經濟制度。而農村的經濟制度說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國家根據現階段的農業情況,已經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與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建設新型的農村社會。
4結束語
三農問題關系著我國的未來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三農問題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但是在三農問題的制度創新之上,其實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論,規劃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個客觀角度對現有問題進行解決,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場之上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分析,并且還要有對于矛盾沖突的必要洞察力。雖然我國現階段的三農問題仍然嚴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堅實地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馮佺光.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錢德元.區域發展中的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馮獻.長江流域“三化”協調發展水平綜合評價與空間差異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在被調查的農民中,男性404人,占到67.3%,女性196人,占32.7%。這些農民年齡層次不同,平均年齡為38.6歲,其中21~30歲和41~50歲的年齡居多。年齡構成能很好的反應各年齡段的調查情況。從被調查者文化程度分布情況可以看出,隨著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初中學歷比例最高為46%,其次是高中或中專學歷占21%,小學和大專及以上分別為18%和14%,未上過學的僅占1%。
此次調查中,村干部接受問卷調查的有30位,其余570名全部為在村村民,他們對保證三資管理問題在本村是否落實,宣傳是否到位,村干部是否切實得到了監督等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通過性別、年齡和學歷的比對,結合河北省農村的具體情況,可以看出本問卷所涉及地區人口的差異較大,涉及面較廣,因此反映的問題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
二、在前期準備階段主要表現為宣傳力度不足
農村集體“三資”即:農村集體資金是指村組集體所有的貨幣資金,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農村集體資產是指村組集體投資興建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礎公益設施以及農業資產、材料物資、債權等其它資產;農村集體資源是指法律法規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嶺、草地、荒地、灘涂、水面等自然資源。
前期宣傳力度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村民對“三資”含義缺乏,村民參與“三資”管理熱情度低,了解“三資”清理工作的結果的積極性不夠。
在調查中,了解“三資”具體含義的占9%,“聽說過,但不知道具體含義”的占38%,兩項合計為47%。“不了解含義”的占大多數。
村民在“三資”清理工作中的參與程度的問題,在調查中參與過清理工作為95人,占16.1%。沒有參與的為495人,占83.9%。村民參與其中的人數極低。
調查發現對是否了解本村“三資”清理結果的問題,填寫問卷的有595人,但是“真正了解結果”僅占20.2%,“不了解”的占73.5%。做好這些工作,必須做好宣傳,同時促進下一環工作的開展。否則,就會造成惡性循環。從而影響“三資”的管理工作。
三、后期管理階段的現狀及問題
(一)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夠
參與調查的594人反映出本村會計是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占52%,而大專學歷的只有53人,僅占9%。初中學歷的占26%,小學和其他分別為5%、8%。
根據調查發現參與過專門,正規的會計培訓占總人數的44%,會計沒有專門,正規的培訓,對“三資”管理的標準執行會產生影響。
(二)實行聯網監管未得到完全落實
在問題“‘三資’管理是否實行聯網監管”的583人中,選擇“否”的為500人,占到了85.8%。對于制定聯網監管,是“三資”管理的高效方式,但是現實中落實的少。
(三)資產產權不清大量存在
在回答是否存在資產產權不清的現象中,回答“是”的313人,占53.3%,回答“否”的為274人,占46.7%。可見,資產產權不清還是大量存在的。
(四)資產招標存在不公開現象
在回答資源在發包時是否簽訂完善的書面合同問題的584人中,回答“簽訂,但合同不完善”334人,占57.2%,回答“口頭協議”的為90人,占15.4%,選擇其他的為118人,占20.2%。對合同意識薄弱,制度約束少,沒有形成完善的書面合同。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問題集體收入是否有專戶管理的580人中,回答“有”的為165人,占28.4%,回答“沒有”的為127人,占21.9%,回答“不清楚”的為288人,占49.7%。集體收入專戶管理是基本的“三資”管理制度。但是貫徹的力度仍不是很高。在問題集體收入、資產和資源的收入是否能夠按時入賬的587人中,回答“是”的為161人,占27.4%,回答“否”的為73人,占12.4%,回答“不清楚”的為353人,占60.1%。
四、常期監督階段的現狀及問題
(一)監督活動開展不定期
在問題“‘三資’監管活動是否定期開展”的581人中,回答“定期”110人,占18.9%,回答“不定期”為175人,占30.1%,回答“不清楚”的占296人,占50.9%。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三資”的制度明顯存在貫徹不到位。
(二)監管成員培訓不足
問題“‘三資’監管成員是否具備一定財務知識”的回答。“三資”監管人員對財務知識的了解,是保障他們監管是否科學、有效的基礎,一定的財務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問卷調查中發現,要求具有財務知識的僅占到29%。可以說這樣的監管是盲目的,不科學的。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會計的學歷,參與過的專業,正規培訓,以及監管者所具備的財務知識等,直接反映出河北省參與“三資”管理的主體水平有待提高。
(三)村民參與監管熱情高,行動少
在問題“您認為村集體的‘三資’需要管理”回答的599人中,選擇“需要”的為553人,占到92.3%,選擇“不需要”的僅為46人,占7.67%。村干部如果遵紀守法,盡職盡責,他們的希望和信任也許就可以得到很好落實,但如果村干部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三資”得到民主,高效的管理將不容樂觀。
五、主要政策建議
(一)開展學習教育活動,不定期培訓相關人員
以鄉鎮為先導,以村為單位開展學習“三資”管理的活動,使“三資”有效管理的直接受益人――村民得到實惠。并不定期的對參與“三資”管理的村干部,村會計,鄉鎮單位負責人進行培訓。不定期考核相關業務知識,逐步提高其業務水平。
(二)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完善的“三資”網絡管理體系
要投入與“三資”科學管理相應的資金,完備與“三資”管理相應的設備。全面建設區(縣)、街道(鎮)、村三級聯網三資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構建網絡管理體系。進一步縣――縣聯網,在市縣聯網構建完成的情況下,構建河北省統一的管理平臺,形成完備的網絡管理體系。
“瓶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強化“三農”金融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破解的難題。
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健康、完整的金融體系對于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投入是資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現有金融體系在為農村服務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農村金融機構退位,服務功能弱化。由于農村經濟貨幣程度較低,農村金融賴以生存的微觀經濟基礎脆弱,正規金融因農村的比較弱勢而選擇“自我糾正”,國有商業銀行大量退出農村市場,導致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下降,農村金融出現“空洞化”和邊緣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對農業發展銀行實行“獨立核算、自主保本經營、企業化管理”與其承擔的農村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存在一定的矛盾。農發行為我國目前唯一的政策性農業金融機構,業務范圍太窄,主要負責糧棉油收購、儲運等環節的資金提供,農業發展急需的其他貸款業務基本沒有涉足,在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將面臨業務嚴重萎縮的問題,沒有真正起到支持農業開發的作用。其次,農業銀行支農功能“邊緣化”。隨著農行商業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經營原則與農業生產的“高風險性、分散性、波動性、長期性”向背離,農業銀行將農業資金從以農業為主轉為以工商業并舉,競爭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使得貸款業務逐漸離“農”。再次,農村信用社支農有限。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占主導地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較好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但由于受自身經營規模和經營體制所限,其資金供給總量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存在“農信難為農”的嚴重問題。
2.信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農民很難取得貸款。為防范貸款風險,面對農村貸款規定較為苛刻的條件。大部分農民貸款因提供不出相應的質押、抵押及不動產等擔保而與農貸失之交臂;另外,由于農村貸款期限、結構、金額等方面設計與農村資金需求特點不相適應。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漸深入,農業走向產業化、現代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周期長,而現實的貸款產品金額偏小,期限一般為1年,與農村經濟發展需求信息不對稱;此外,浮動貸款利率制度使農民承受能力嚴重受挫。實行浮動利率制度后,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處于壟斷地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貸款一律實行上浮,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農戶的利息負擔。
3.農村金融服務環境較差,金融生態斷裂。由于社會信用環境差,借款人信用觀念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制約了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入;農村信用體系尚不完善,金融機構考察其財務狀況和信貸條件較為困難,同時貸款需求總體缺少有效的擔保、抵押,使農業地區需求量大、亟須支持的大額農戶、個體公商戶貸款、民營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貸款、水利建設貸款等難以形成需求。另外,農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農戶信用信息處于零散分布狀況。
4.民間借貸缺乏規范,金融風險加大。民間借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但良莠不齊,同時,也加大了農民的負擔和農村金融風險。由于對民間借貸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和正確引導,其風險、隱患日益凸現,由此引發的經濟糾紛呈上升態勢,間接殃及社會穩定;另外,民間借貸不規范,無借據、合同,缺乏擔保,隱蔽性強,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坑蒙拐騙在所難免,甚至引發刑事案件;民間借貸利率一般高于同檔次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風險集中,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響金融宏觀調控。民間借貸活動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誘發大量資金以現金形式流出金融機構,加大現金“體外循環”,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擾央行對社會信貸總量的監測。民間借貸投向具有一定的趨利性、盲目性,資金流向與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不能配套,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效果不佳。
5.農業保障體系存在許多障礙。農業保險機構運行障礙主要表現有:保險基金規模較小,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保險項目界定模糊,農業險種劃分及其保費標準正在探索中,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滯后,貼農、為農保險制度不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規模偏小,經營行為不規范;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關系不順,行業自律以及監管不到位,風險及補賠機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要求下,現行農村金融體系需要積極地進行變革和創新,適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農戶、鄉村企業多樣化、多層次金融需求
特點,積極構建以合作金融為主體,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和非正規金融有機結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監管有力、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形成有效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金融合力。
1.構筑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金融生態環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導、橫向聯動和金融服務“三位一體”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機制,并構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和監測,對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進行量化考核,并不斷健全金融生態環境法律基礎,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的外部生存環境。首先,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是一種無形資產,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融資成本,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政府和金融機構應健全信用文化,廣泛開展誠信宣傳,強化農戶誠信教育,培育農戶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農戶的信用素質。政府采用補助的形式開展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新型農民整體素質。另外,深化農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完善內部治理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真正成為合格的農村市場主體。盡快建設和健全企業和個人的誠信系統,加快誠信立法,實現銀行、政府、執法部門間的社會信用信息數據互連互通,提高社會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運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經濟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等誠信機構,提升其公信力。建立農村信用的激勵和懲戒機制,完善企業市場競爭和退出的公平環境,創造農村金融生態良性發展的誠信環境。其次,轉換地方政府職能。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政府要加強對創建金融生態環境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指定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整體規劃、目標、任務以及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切實轉換服務理念,強化農村服務意識,嚴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務質量和效率。結合當地農村經濟金融狀況,加快支農金融相關的制度建設,并保證
侯軍岐已為這本即將出版的調查報告起了一個名字:《博士十策》。“我們的博士通過與農民和基層官員面對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希望能為黨和政府的決策建言獻策,為實現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在此之前,有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技術經濟與項目管理、園藝等專業學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派往陜西的農村。這個被校方稱為“百名博士訪三農”的活動,被博士們形象地稱為“上山下鄉”。
農民不是不愿意講真話
談到這次“博士訪三農”活動的起因時,侯軍岐說,“目前解決‘三農問題’,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層情況。解決‘三農問題’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準,再好的‘藥方子’也沒用。”
2月21日,籌備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啟動,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陜西的寶雞、漢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關于三農問題只是一個觀念,只是一個概念,這次下去之后,感覺到了責任。”在讀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觸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雖然去之前早有心理準備,但下去之后發現,一些農村的貧困現狀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2月23日是農歷的元宵節,王秀娟把帶去的元宵和走訪的村民一起煮著吃,“有一個男村民,吃著吃著眼淚就掉在碗里了,說他一輩子還沒吃過這么好的東西,聽得我們心里特別沉重,也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博士們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長家,村長家的條件還是比較好的,但沒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長媳婦蓋一床被子。”王秀娟說。
陜西省柞水縣瓦房口鄉黨委書記萬維勤對這次“博士訪三農”活動“感到非常驚喜”,“現在一些上級領導來農村視察情況,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農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達的,但有幾個領導能深入到這些地方去呢?頂多是車能開到哪兒就調研到哪里,會導致調研不夠真實和全面。”
一個讓萬維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現在好多希望小學的選址都是在車能開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貧困最需要幫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學卻沒有幾個。”
“好多人有顧慮,擔心我們的調查不會得到農民的配合。這是毫無道理的,農民是不敢向他的縣官、鄉官講真話,而不是不愿意講真話。”侯軍岐說。
“這次活動對幫助政府解決‘三農問題’是一個有益的補充。”陜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視員夢熊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評價說。據了解,陜西省省長陳德銘對此次活動曾作出批示:這應該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調研活動,既可使政府從一個側面了解行政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們在實踐中受到一次國情教育。
“這是一場求解‘三農’問題的民間實驗。”華商報社執行總編輯孫曉冰認為。此次“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由華商報社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策劃,《華商報》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后稅費時代的農村需求
“我們在調研途中,經常會被農民攔住,咨詢一些問題,有好多農民還找到我們的住處問我們,問的有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種植前景等,農民對科技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劉天軍說。
讓劉天軍感到疑惑的是,每個縣鄉都設有農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農民發了1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8份,73份顯示農戶很需要科技人員,但沒有科技人員下去為他們服務。”
商洛市新田地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經理李元在聽說“百名博士訪三農”的活動后,專門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邀請博士生到他的企業去看一看:“我們的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總感覺力不從心,想請博士從更高更深層次指導。”
李元毫不隱諱地說,當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鄉的活動,“但大多是刷刷標語,或者在大街上擺個桌子宣傳一下,流于形式。”
對此,柞水縣瓦房口鄉黨委書記萬維勤解釋說:“鄉鎮干部的素質比較差,知識層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員缺少,這些差異直接限制了經濟發展。”
李元向《瞭望東方周刊》講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縣農業局的一位領導對農業一竅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這位領導十萬火急地給各鄉鎮領導打電話質問,‘下這么大的雪,把麥苗凍死怎么辦?你們采取了哪些防護措施?’”
“農村現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農業稅減免之后,農村的發展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但現在好多農民紛紛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棄了,舍本求末,因為從土地上他們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這是目前解決農民收入的一個瓶頸。”
《瞭望東方周刊》在9月采訪寧夏回族自治區撤銷陶樂縣建制一事時發現,這個總人口僅3.2萬人的小縣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財政飯的,而在政府各部門嚴重超編的同時,卻是各鄉鎮農業科技人員的嚴重缺編。
“綜觀中國農村歷次變革,政策從基層來,從實踐中來。”“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稱,“所以后稅費時代的中國農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識分子深入農村,與農民相結合,學習農民的創造力,發現農村的潛力,與農民協作,總結經驗教訓,尋找農業問題的綜合解決之道。”
不過,侯軍岐認為:“大學要成為農業科技推廣的主體,我感覺難為了大學,大學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師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會責任感要和利益對接起來。”據介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學生只有不到30%到了農業崗位上,而真正專業對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嘗試
在讀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課程為《農產品貿易》,“以前講到農村時只是泛泛來說,現在就有具體的事例了。”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開展的同時,中國農業大學也開展了“紅色1+1”科技行動,學校12個博士研究生黨支部與北京市密云縣12個村黨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進村,1個黨支部帶動一個村莊,一名博士生幫扶1個農戶。
“學校還從這些黨員博士生中選聘6人到密云縣掛職,分別任農委、科委等部門副處級干部。”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的秘書王海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王目前掛職密云縣任縣長助理。
此次調研,對于村落和被調查人完全采取了隨機取樣調查,保證了數據采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調研團雖然結束了在xx的調研活動,但為了保證調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調研團的成員又決定加印問卷返回各自的家鄉,展開追加調研,為此次調研能真實地反映問題增加素材和數據。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黨的十六大報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了三農問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65歲以上的農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萬,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子女闖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獨,缺乏照顧,卻時刻掛念兒女,這就是農村留守老人的縮影啊。然而,在外務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贍養義務理解為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忽略了對父母精神上的噓寒問暖。留下的是踽踽獨行的老人每日不斷地守望家門,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自己孩子早日回來。這讓我想起之前我們走訪的那些老人,每一個都是蹣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體不適還要照看自己的孫子。兒女離開,孫子尚小,為了整個家,不得不自給自足。一輩子就這么辛勞度過,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這真是做兒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問題還未引起廣泛的重視。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為我們的成長付出辛勞的功臣。先在他們已是日薄西山,他們缺乏社會的關愛,承受骨肉兩地分離的痛苦。在物質文明逐步走向發達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現是社會發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現象。我們應該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會群體中的弱勢者:他們年老力衰,他們動作遲緩,他們招人嫌棄,他們是經濟上的低收入者,他們是生活上的低層次者。正是由于這些的特殊性,就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這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與關心。總而言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子女們,掙錢只是一個生存目的,老人則是自己的至上親人。當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時候想著盡孝早己為時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關心與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快樂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以保護,農民基本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但農民普遍抱怨種子、農藥、化肥、管理等導致種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農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靠天吃飯、種糧不賺錢等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走訪中,他們還注意到,一個村子的領導的水平就直接決定了整個村子的發展狀況,三農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一批眼界開闊,踏實為民的村干部。見到了農村醫療資源的缺乏、農民生活的困苦、農民居住環境的差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增加農民的收入,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中外的歷史經驗都表明,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就是將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工業和第三產業轉移。只有實現農村勞動力不斷的、大量的從農業轉移到非農產業,才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要實現農村人口的轉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轉移出來的農村人口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素質,來適應城市里面的工作,農村勞動力素質則關鍵取決于農村教育水平。農民的素質決定了他們在城市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本來背井離鄉與親人分離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給農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農民工在城市的工資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開支以及兩次農忙和過年三次回家的路費,使微薄的收入所剩無幾。由于文化水平低,農民工沒有法律上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外出務工時不會意識到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即使簽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內容,以至于很多農民工勞累了一年,到年底卻拿不到工資。從心理和經濟方面考慮,農民都不愿意外出務工,用濉溪縣一位領導的話說就是農民在有飯吃的情況下都不會外出打工,這主要是由農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農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難提高。
其次,由于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業技術很難在農村推廣,推廣速度慢。農村田地產量低、種植的作物品種單一,再加上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耕地較少,大多數農民只是把農業種植作為一年口糧的來源。在調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歲的農民說他們多年來都是冬季種小麥,夏季種大豆,種植方法也從沒改變過。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帳:小麥一畝地最多產900斤,價格是7角/斤,大豆一畝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畝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農藥等,一畝地一年的凈收入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糧剩的就更少了。當問到是否需要農業技術時,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說書上關于種植、養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農民太多了。第一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來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們不能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應用到生產中。
再次,以農民現在的文化水平很難了解和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娛樂活動主要是打牌、看電視和聊天,但看電視又很少看新聞,所以他們幾乎沒有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途徑。在調研過程中,像社會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環境保護等最常用的詞語,都要給他們解釋很多,他們才能理解,更談不上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條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國家經濟政策的引導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機會。由于知識水平有限,農民參與管理及創新的積極性較低,大多數人都是隨大流,不愿意積極的尋求致富之路。
農村是個相對獨立的鄉土社會,具有濃重的鄉土特點。由于農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區,以在這片土地種植糧食為主并易于滿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閉經濟,同時也形成了燦爛純樸的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當然,在這個不流動的地區里生活,往往會產生一種不善于適應,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農輕商的思想。盡管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逐步波及鄉村社會,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造就了大部分農民喜守舊、追求靜,想變又害怕變的性格。不過,我們也明顯地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思想不斷深入,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種媒體流入農村,農村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部分地區的農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與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漸縮小,農民這個稱呼也在開始淡化。目前,我國的社會結構正從城鄉分割、向城鄉融合與協調發展的階段。由于受文化素質、生活消費環境、欣賞習慣等因素的制約,相對而言,電視媒體比報紙、廣播、網絡等其他媒體更容易讓農民朋友接受。電視不光是農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豐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據濟南市農村意識形態領域工作調研組調查,在所屬的5個縣(市)的鄉村和農戶進行調研,回收的2000份問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歡收看哪類電視節目”的問題時,問卷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的節目,其次是新聞節目,第三位是電視劇,第四位是農業科技節目。對于“你對現在的電視節目是否滿意”的問題,回答不滿意、不太滿意的有1402人,約占70%;滿意、比較滿意的有598人,僅占30%。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媒體傳播系到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調查顯示,無論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還是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戶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現為四大類:宏觀類信息———政策、法律、法規等;實際操作類信息———新技術、新品種等;市場類信息———農產品價格、銷路、供求等;科技知識類信息———科學文化常識、教育、衛生、健康等。另外發現,無論是貧困農戶還是富裕農戶,看電視的動機主要是娛樂和消遣,他們大都偏愛影視和文藝節目。專家分析認為,農民現階段最需要的節目應當是改變舊觀念,增加現代化觀念的電視節目,也就是通過電視藝術的手法將現代意識注入農村,逐步改變農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乃至審美情趣的節目。俗話說,轉變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黃土成金。觀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在農村的變革中,改變落后的過時的文化,保留優良的傳統民族文化,引進先進的創新的文化,是農村變革的根本。被譽為“國際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陽初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深入農村作了大量的調查,總結出中國農民身上存在的四個問題:貧、愚、弱、私。到現在為止,我國農村依然存在這四個問題。要解決這四個問題,就要從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計、文藝、衛生、公民教育。生計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產力,以達到致富的目的;文藝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識力,以達到治愚的目的;衛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達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團結力,以提高農民的思想意識。貫穿這四大教育內容的電視節目正是我國農村最需要的電視節目。
二、農業類電視節目的發展思路
第一,扭轉重城輕鄉的思想觀念,把關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農村。以傳播先進文化為己任的電視媒體,應該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發,承擔起滿足農民觀眾的收視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進和加強農村電視節目,做好電視媒體之間的聯合與合作,交流和引進農民喜愛的電視節目,立足服務“三農”,推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第二,播放改變舊觀念、增加現代觀念的節目。農民面對多變的世界、面對城市化的轉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觀念,在創業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對一個個的困難和挫折?電視劇《劉老根》中主人公對待人生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無不帶有時代色彩,而這種用形象演繹著的觀念,常常成為受眾的示范,并考慮效仿、采用或改進。因而,在節目中增加現代化觀念,是促進農民發展創新的主要途徑。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強節目實用性。信息是農村發展與農民生計發展創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個農村社區,都會發現有些農戶采用有別于其他農戶的發展方式。導致這種區別的重要因素是獲得了別的農戶所沒有獲得的信息,而電視就是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在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收視調查中,農村受眾把電視所提供的文化知識類和市場類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電視所提供的信息與農民的需要相差太遠。我們還沒有做到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電視節目內容,推薦的致富經驗實際上大部分農民都沒法學習。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環境、條件,為農民提供及時的、準確的信息和經驗,讓他們覺得節目對生產、生活有用,能讓他們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來。第四,創新農村節目形式,提高節目娛樂性。無論是貧困農戶,還是富裕農戶,看電視的動機主要是娛樂和消遣,他們大都偏愛影視和文藝節目。由于農村受眾文化程度較低,對節目中生動有趣、直觀的形象比較容易接受,因而觀念更易受其影響。所以我們的節目不應該是簡單的聲畫兩張皮,也要研究如何發揮健康有益的娛樂效應。我們可以嘗試利用個性化的語言,改“播”為“說”;在節目中設計小插曲,強化節目的戲劇性;提倡農民“參與式”的、“雙向式”的、“互動式”的節目形式,充分尊重農民的鄉土創新,以此來抓住觀眾,在潛移默化中使其逐漸從農村的舊文化狀態進入新文化狀態,接受現代化的觀念,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鄉約》欄目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一、農民工問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黨的十提出,要深化體制改革,把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黨的奮斗綱領。 “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三者之間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則是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有9.2億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0%多;有5億多農村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總數的50%。 “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核心問題之一。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問題的解決,農村的穩定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與穩定。農民工大約2億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帶回資金、技術和市場經濟觀念,直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對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和順利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農民工對社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民工問題的解決直接關系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
二、三農問題――農民工的現狀
我國農業人口眾多,基礎薄弱,人均收入相對較低,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且根據國際經驗,進入目前我國的發展時期也就意味著進入社會問題多發期、社會結構最不穩定時期,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不和諧現象。雖然國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從政策到資金,對解決“三農”問題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但是距離整體性解決的目標,目前仍有很大的距離。作為農村勞動力生力軍的農民工,面臨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資偏低,被拖欠現象嚴重;勞動時間長,安全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職業病和工傷事故多;培訓就業、子女上學、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困難,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我們從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中的調查數據和《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以及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2005年的調查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農民工的生存狀況。
(1)農民工年齡青壯年占據一半以上,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初中文化及以下占絕大多數。又根據2012年全國勞動統計年鑒,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或者說未完成9年義務教育人數比的統計結果是,云貴川渝藏比率分別是53.4%,50.6% ,40.6%,38.6%,75.2%,均高于全國27.3%的平均數。
(2)農民工技術單一,所在行業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局限性是他們就業的最大阻礙。
(3)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農民工受到拖欠工資的困擾。他們自身的角色意識上希望成為城里人,但是與現實中自身的社會地位不高形成強烈的反差。這些問題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和糾紛,成為了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解決好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三、農民工問題根源探究
(1)經濟結構方面的原因。國家經濟結構布局不合理,中西部經濟發展部平衡,沿海內地差距大。客觀上造成農民工就業難度加大,無法實現本地就業。我國長期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政策加大城鄉差距。長期以來農業現代化水平低下,農業內部結構不科學,區域發展及其不平衡,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狀況仍然相當落后。農民收入難以提高,生活物資價格上漲,醫療,教育費用提高,農民生活生存成本提高,壓力增大。無奈之下只能背井離鄉謀求生計。然而農民工并沒有輕松的在異地他鄉找到合適的收入可觀的工作。
(2)相關的職能服務不力。首先,國家在城鄉就業服務方面,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制度化的,效率化的服務機制。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很多農民工基本不知道有這樣的途徑,再就是監督機制缺乏,導致不法機構和個人趁虛而入,騙取農民工的錢財。據調查顯示,75.6%的農民工在尋找工作時,沒有使用過政府組織和職業介紹機構,85.4%的農民工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使用過親戚、熟人和老鄉等個人關系,82.3%的農民工獲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親朋好友等個人關系,只有4.2%的農民工獲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過職業介紹機構和政府組織, 而5.8%的農民工則是通過街上張貼的招工廣告作為尋找工作的主要渠道。
(3)社會缺乏對農民工的關心和幫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組織,集團以追逐利益為本,形成各種利益集團。例如:地方利益集團,行業性利益集團、等級利益集團、特權性利益集團和暴發性利益集團; 交通,鐵路、建筑業,電信、石化等都已形成了各自的行業利益集團。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積聚財富,然而對于社會中下層的利益卻不予扶持。
(4)農民工本身的原因。農民工本身的知識結構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無法滿足更高層次工作崗位的要求,就業領域狹窄,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年少的男子在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學業的情況下,無法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教育不先行,經濟能力則不可能提升。這樣勢必形成惡性循環:窮不思教,不教愈窮。
四、農民工再就業渠道探索
(1)嚴格監督制度,落實扶農助農政策。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真正掌握市場動態,了解農民需求的服務機構。逐步調整城鄉的一系列關于養老,醫療,戶籍,教育制度。讓農民工變城市人不再只是夢想。調整優化地區經濟結構,因時因地制宜,讓農民工能不出本地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例如,在工業區,可在規范區域內設置服務業,讓工業區的生活便利的同時也落實了一批人的就業問題實現雙贏。
(2)利用社會輿論的強大引導力量,可適當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國家扶持傾斜政策等鼓勵為農民工就業起到積極作用的企業。鼓勵正能量關注農民工就業問題。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農民工的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我們都知道現在三農學術界對三農問題的研究有著許多領域,如鄉村經濟、鄉村文化、鄉村教育、鄉村政治、鄉村法律、鄉村環境、鄉村倫理、鄉村婚姻、農村宗族、村民自治、農村社區、農民心理、鄉村人口等等。隨著關注和研究三農問題的人越多,從而中國鄉村社會中被研究的領域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這對鄉村社會的發展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在很多人看來,農民特別是中國農民都是十分勞累、生活十分艱苦的,因為長期在戶外勞動,風吹雨打日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頭都在戶外忙碌,基本上一天一年一生都是在辛苦勞作,沒什么空閑。
這是我們一般人看來如此,而也有一些人卻不認為如此,包括有些學者也不認為如此,他們通過對當前中國農民的空閑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得出現在中國農村里農民空閑時間多啊,用數據來表示就是說一年十二個月當中,農民真正要辛苦勞作就是夏收夏種那個農忙季節,總體上來說勞作時間就是二三個月時間,最多也不超過三四個月,其它時間就是空閑了,并利用大半年的空閑時間去打牌打麻將、賭博等等。其實幾年前專門研究農村剩余勞力的一些人在他們的調研中也得出了相關的信息,那就是現在的農民三個月種田,三個月過年,其余時間(還留半年)休閑。另外,近幾年來,中國國內的一些電視媒體、報刊(下至省市縣地方電視、報刊,上至中央電視臺、中央級報刊)也不斷地報道了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出現了農民利用大量空閑時間搞地下__、買碼、打牌打麻將賭博等新聞現象。
至于那些搞農村研究的學者和社會有關人士、組織、團體在深入我國農村通過調查研究所得出的目前我國普遍農村里農民一年中空閑時間占半年及半年以上這一結果,以及社會上許多媒體所報道的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出現大量農民在大量空閑時間賭博的社會現象,我們不能完全地去否認這個結果和這些現象,因為這種情況對于我們中國農村目前來說也的確已是一種社會事實,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存在,但這種現象是否是中國農村社會目前的普遍現象呢?是僅僅是一些學者、組織、團體、有關人士、媒體、主流社會等所認為的普遍現象還是全社會所有民眾都接受、認可的一種普遍現象呢?
說實話,我雖然關注中國鄉村社會已有好幾年,下鄉調查也有過好多次,但就全國來說我到過的農村也不多,更多的是山區農村,所以對于目前中國農村是否普遍存在農民空閑時間極多的問題,我不能完全地聽信于某些學者和某些方面的調研結果而說其普遍存在,也不能通過一些媒體的一些新聞報道而也說其在中國農村已是一種普遍現象民,我更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就一下子把這種情況給否定了而說其絕對不是普遍存在的。我只能以自己下鄉的實證調查來為此問題稍稍地淺談幾句。
在今年的五一勞動節七天長假期間,我有幸代表我中心(江西師范大學鄉村治理與發展研究中心)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申端鋒博士、呂德文博士一起在__高頭村進行農村調查。我們對這贛南山區客家農村進行了綜合性地調查,在此次調查中,我向兩位博士師兄學到了不少有關鄉村調查和研究的知識,同時也讓我在當地的客家村莊里發現了許多問題。我在這里找到了一些我曾經疑惑已久的問題的答案,而同時又給我頭腦中帶來了不少值得我去思考的疑惑和問題。
此次調查給我的收獲很多,疑惑也很多,而在這筆者只是結合本文開頭所提供的一些有關目前中國農村普遍存在農民閑暇時間多的一些相關問題來談談當地客家農民的閑暇時間問題,進而來談談今天贛南山區客家農村農民有關勞作方面問題。
我們在此次贛南山區客家農村的走訪調查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村莊里好幾天的走訪調查中總是很難找到談話對象,因為我們的調查遇到了當地的農忙季節。正是這農忙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和疑惑,因為我們此次調查的時間是五月初,從時間上來說,在農村這不算是什么
真正的農忙季節,因為就我國農村而言,普遍意義上的農忙季節應該是夏收夏種季節。可在這里為何現在就出現了一個繁忙的景象呢?通過觀察,當地農村所出現的有點異常的農忙現象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上山下田”,而具體來說就主要表現為:一是“上山”,就是說當地農民上山去勞作,因為在當地村里各家各戶基本上都在村里分給自家的山上種了果樹(主要是桔子、臍橙),種的多的農戶已達1000多棵果樹(果業專業戶),而種的少的農戶也有200多棵果樹,一般的農戶都是種有300-500棵果樹,這樣全村平均下來每家都種了300棵左右的果樹。我們也看到當地的山腰上都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整整齊齊的果園。現在由于天氣晴朗,所以農戶們都抓緊時間上山管理自家的果園去了,主要是給果樹施肥、打(噴)農藥、除草等等。二是“下田”,就是農戶到自家農田里管理莊稼。雖說當地村里每家每戶都種有果園,但專門靠大規模種植果園為生的農戶畢竟很少,大多數農戶還是會利用自家已有的田地或租種別人家的田地來種稻谷的,因為糧食是每個家庭必不少的。現在天氣晴朗,而年后在農田里插下的秧苗現已長穩了根了,所以現在要對秧苗進行施肥、除草之類的。這樣的話,在當地山區客家農村里就出現了“上山下田”的農忙景象。
在我們對當地農忙現象的觀察的基礎上,我們就這現象對當地村民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分析得出,就在當地所出現的“上山下田”的農忙現象并非是一時所出現的,而是在當地山里基本上長年都會出現的,特別是“上山”這一現象。因為就農田來說,只要過了水稻的種收的主要季節以后一般來說也就沒什么要在農田里忙的了,但山上的果樹就不一樣了,基本上要花很多時間去管理,當地農戶說自從種植了果園以后,一年中基本上的時間都是要花在果樹上,而花在農田里的時間要少許多。這樣就形成了“上山”時間多而“下田”時間少了異常現象。這樣也就改變了在傳統上的單以“下田”為主的模式,從以前的一年到頭在田里埋頭苦作,農舍與農田所形成的兩點直線式的結構關系,逐漸地向由農田走向山上,“上山”和“下田”相結合,農舍、農田和山(果園)形成三點三角式的結構關系的重大轉變。也出現了以前以農為主以其它為副向現在的以果為主,以農及其它(除了農村外出務工現象,因為在這只是針對留守村莊的人員來說的)為副的現象的轉變。
附:下面列舉的是在本次調查中本村一家普通農戶一年中有關勞作時間的實際情況。
嚴清春嚴師傅是高頭村支山下村小組的一位50多歲的普通村民,他和妻子兩個人在家務農,有兩個在外打工的兒子。他家里是從1990年(當地縣政府剛開始號召農民種植果樹)開始種果樹的,當時種的較少,剛種果樹的那幾年還是果業、農業、副業一起搞,但由于種種因素家里經濟條件還是沒有多大改善,而到了20__年左右村里開始大規模地種植果樹了,現在自己家里有500棵果樹,但只有350棵掛果(一般來說,如果管理好的話就是四年左右就可以掛果),而仍有150棵沒有掛果。除了種植果園外,家里還種了3畝多的田,嚴師傅和妻子現在在家里是主要的勞動力,現在就以他家里的實際情況來計算一下他家一年當中“上山”和“下田”分別所需要的勞作時間。(以去年也就是20__年為例,農歷時間)
“上山”勞作時間(果園勞作):2-3月,給家里500棵果樹施肥(春肥),夫妻倆需要花費約6天時間(12天/人);3月,修剪修理果樹枝苗,夫妻倆需要約10天時間(20天/人);4月,給果園果樹鋤草,人工手拔夫妻倆需要約15天(30天/人),機器鋤草或除草藥劑只需要1天左右的時間;6月,給山上果園的果樹施肥(壯果肥),夫妻倆需要約15時間(30天/人);7月,修剪修理果樹,夫妻倆需要約10天時間(20天/人),修剪后在本月底要給果樹施肥又需要約5天時間(10天/人);9月,給所有果樹施肥(冬肥)和挖溝,夫妻倆需要約1.5個月(45天)-2個月(60天)時間(90-120天/人);10月-1月(第二年),果樹收獲季節,連續好幾個月都有果子摘(如果當天有商家收購,就當天摘果當天銷售)。
“下田”勞作時間(農田勞作):1月15日(元宵節)后,開始在農田里春耕,耕之前對農田進行鋤草等夫妻倆需要約2-3天時間(4-6天/人),然后約1天時間可完成耕田(拖拉機耕田,50元/畝);2月,給農田播種,6月收割早稻,早稻收完后插秧(晚稻),這些農活總共花費約半個月時間(30天)(因為收割和插秧等都是較親的如兄弟幾家人一起換工協作完成的,共6、7個勞動力;請人工則25元/天);9月底-10月初,收割晚稻,則需要約6-7天時間(也同樣是通過換工協作完成的)。
通過以上所列舉的嚴師傅一家有關一年當中勞作的實際情況,我們就不難看出,在他家里夫妻兩個人一年到頭從“上山”到“下田”幾乎是沒有什么農閑的時間,如果要說有的話那也只是春節前后約一個多月的時間較空閑(集中)及平時陰雨天氣不適于戶外勞作而在家休息的部分時間(不集中),但絕不會達到像有的人所說的“三個月過年”的程度。其中,這“上山”也就是管理果園的時間在一年里整個農忙時間中是占了絕大部分的比例,而“下田”也就是我們平常意義上說的種田卻只占全年整個農忙時間的很小很小的比例,如果只從事種植水稻的話,那也許閑暇時間有會有大半年之多了。從勞動時間的分配上來看,種果樹幾乎已成為了他家的主業,而種水稻則成為了副業;從勞動對象上來看,果樹幾乎也已成為他家主要的勞動對象,而傳統意義上的水稻卻只是次要的勞動對象了。從中可以反映出嚴師傅家的農業生產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嚴師傅一家的情況只是尋烏高頭村的一個代表,在本次調查中還有很多,但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尋烏乃至贛南山區農村還有許多許多,這可以說是贛南山區農村的存在的一種較普遍的現實情況。
通過本次對尋烏這贛南山區客家農村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山區農村里的農民農閑時間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一年到頭大多都是農忙時間。總體上來說,我們可以得出:現在山區農村里的農民在勞作上發生很大的轉變,概括地說就是勞作時空的轉變。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063-02
三農問題一直是事關中國發展大局的關鍵問題。農村的穩定直接關系到全國的穩定,農村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全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土地問題歷來就是研究三農的重中之重。對農民來說,土地又是其最大的社會保障。農村生產力的提高離不開適當的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流轉就成了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關鍵因素。本文以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為例,探討當前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結合瑪納斯縣的實際情況提出促進土地流轉的具體對策。在全疆范圍內,瑪納斯縣的土地流轉工作較具有代表性,本文選擇昌吉州瑪納斯縣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五個鄉鎮作為調研樣本對農戶進行隨機調研。這五個鄉鎮是:樂土驛鎮、包家店鎮、北五岔鄉、蘭州灣鄉和涼州戶鄉。本次調研采取一對一問答形式,實際采訪378個農戶,得到369份有效問卷。
一、調查問卷分析
1.樣本家庭基本情況。在回收到369份有效農戶調研問卷中,農戶的家庭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瑪納斯縣有效調查樣本家庭基本情況匯總表
續表
資料來源:調研問卷。
2.農戶參與流轉的比例。統計數據顯示,369份樣本農戶問卷中,有272戶參與土地流轉,占調研農戶比例的74%,未流轉的農戶僅有26%。這說明近年來瑪納斯縣土地流轉市場發育程度比較高,土地流轉已得到大多數農戶的認可(見表2)。
表2 瑪納斯縣樣本農戶農用地流轉比例匯總表
資料來源:調研問卷。
3.農戶土地流轉情況。從轉出情況來看,只有7%左右的農戶轉出土地面積在5畝以下;從轉入情況來看,超過63%的農戶轉入土地面積在30畝以上。數據表明瑪納斯縣農村農用地流轉市場是比較活躍的(見表3)。
表3 瑪納斯縣樣本農戶農用地流轉情況匯總表
資料來源:調研問卷。
二、當前瑪納斯縣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土地流轉價格機制的形成,不僅需要土地流轉市場的完善,需要土地產權制度進行改革,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一系列土地價格評估體系。在調研中發現,瑪納斯縣土地流轉過程中,有關的土地估價、土地測量、土地信用以及土地流轉合同制度不健全。從瑪納斯縣近幾年土地流轉中可以發現,其價格基本是農戶交易雙方隨意定價。這種隨意定價存在種種弊端:一方面,這類的價格不是真正土地市場價值的反應,當然也就無法完全體現土地流轉的真正價格;另一方面,參與流轉土地的價值與價格的不匹配,使土地資源在流轉中很難得到合理配置,難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也就不能有效調動參與流轉農戶的積極性,對土地流轉的長期性以及地力保護不利。不完善的土地流轉價格機制成為制約瑪納斯縣農地流轉的重要因素。
2.土地流轉缺乏公共協調服務組織。近幾年,瑪納斯縣土地流轉的規模越來越大。與土地流轉規模不斷上升相比,公共協調服務組合還不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根據國家相關土地法律規定,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其土地流轉行為由農業行政部門負責管理。但是在實地調研中發現,農戶之間所簽訂的土地流轉協議大多沒有向當地農經部門登記備案,口頭協議大量存在。這使得農村土地流轉關系處在不穩定狀態,給農村土地關系帶來隱患。
3.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作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市場行為主體,農戶獨立承擔著生產中的各種風險。這些風險包括市場風險、自然災害以及各種意外事故等等。農戶靠自己的力量抵擋這些風險,當風險超出農戶自身化解極限時,他們將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甚至因風險而重返貧困。此時,土地作為農民最重要的社會保障的功能就顯現出來。因為土地具有社會保障的功能,因此農戶一般將其視為守護生存的底線,即使其他的工作能夠帶來豐厚的收入,然而養老保險等各種社會保障沒有完全落到實處時,農民不會輕易把土地流轉出去。因此,社會保障程度完善與否也成為影響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
在瑪納斯縣調研中發現,農民對各類社會保險的參與度都很高,調查對象中有96%的農戶都參加了新農保,有部分農戶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但是對養老保險的支付額度,普遍認為不高。相信隨著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農民對土地養老的功能會越來越淡化,到那時農戶土地流轉的規模和效率會有新的突破。
三、加快農村土地合理流轉的對策
1.加強土地流轉宣傳工作,引導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農業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宣傳好,讓農戶了解到土地流轉的好處,要讓農民群眾知道,土地流轉有利于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鼓勵農戶以多種方式參與土地流轉。同時政府要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積極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動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
2.做好土地流轉法律法規建設,確保土地流轉有法可依。全面推行土地流轉合同管理制度,完善流轉合同管理審查備案機制,促進建立長久、穩定、規范的土地流轉關系。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實現矛盾處理法制化、規范化。
3.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土地流轉平臺建設,切實做好流轉服務工作,完善土地流轉咨詢政策,規范土地糾紛處理程序,建立和規范土地審批與管理制度。
4.多方面保障農村土地穩定流轉。要把農村勞動力專業工作制度化,常抓不懈;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繼續加大農民技術素質和就業培訓,繼續加大力度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就業。做好農村社會保障工作,逐步降低農民對土地的生存依賴,保障農村土地穩定流轉。
參考文獻:
[1] 蒲春玲,張樂杰,等.新疆農村承包土地使用、流轉模式及農戶耕地利用與保護研究[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45-58.
[2] 車裕斌.中國農地流轉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92-195.
[3] 孫佑海.土地流轉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