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敘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數與式”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這部分內容的難度不大,主要是注意它的性質、運算法則及應用運算律進行準確的運算,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現以“有理數的加法”這一節課來說,我們應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關注本節課的重難點
有理數的加法是小學算術加法的拓展內容,熟練掌握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學習有理數其它運算的前提,也為后繼學習實數、代數式運算、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知識奠定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能準確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但是學生在小學的計算從來沒有遇到“正負號”和“絕對值”的問題,學生在有理數加法運算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本節課的難點是探索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還是異號兩數相加)。
2注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理解
在我們身邊的實際例子中,如平時走路時有前和后之分;在打籃球時,投球時籃球有上升和下降之分;在乘坐電梯時,電梯也有上升和下降之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以這些實際例子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探究,把身邊實際例子轉化為數學問題,列出多個式子,讓學生進行討論、分類,利用數學歸納法總結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初中英語中陳述性知識的教學
在初中英語中,單詞的讀音、意思、詞性,課文的句子,章節,語法知識等都屬于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可分為理解、保持和提取三個階段,在英語課的教學中要從這三個階段出發,設計好教學過程。在理解階段,教師要善于將要學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來解釋新的知識,將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中去。比如教學生單詞時,單詞的詞性是要學生掌握的內容,這時可以將新單詞和過去學過的同樣詞性的單詞進行比較,進行意義的聯系,比如找反義詞,近義詞,同義詞等,這樣就加深了理解,同時也進行了保持的練習,學生也就比較容易掌握和記憶了,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對已經學過的陳述性知識又進行了提取。陳述性知識在很多時候是比較枯燥的,也是容易遺忘的,如果我們能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運用這種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那么陳述性知識的教學也會變得容易。
三、初中英語中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在初中英語中,有很多知識是要求學生會操作的,比如用習慣句型造句,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形成等等,這些操作性的知識就屬于程序性知識。這些知識和陳述性知識不一樣,他并不要求學生一定要記住什么,但是卻要求學生會操作,比如there be這種結構,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學生記住there be結構的特點和形式,而是要學生會用there be這種結構去描述事物的狀態,最后的結果可能是學生說不出there be結構的特點,但是看到一個事物它能夠用there be結構來描述。示范式教學是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學生往往在觀察和模仿中掌握一個操作序列,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一些程序性知識要設計成可示范的教學。變式的設計也是一種重要的策略,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際的運用,而實際情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要真正掌握程序性知識就必須在不同的變化條件下去思考和運用,比如在學習一些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詞匯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模擬在不同場合下使用這些詞匯的情景,讓他們體會不同情景下不同詞語的使用效果。
四、要善于運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轉化來進行教學
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過程實際上就是程序性知識形成的過程,程序性知識向陳述性知識的轉化過程則是程序性知識高度壓縮,從分析思維上升到直覺思維的過程。
1.1數字化故事敘述概論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的達納·溫斯洛·阿奇力(Dana Winslow Atchley)--數字化故事敘述第一人,他用自己的講述配上老照片,通過電腦自己制作了一部自傳體小電影,把自己的作品在公共場合播放,贏的人們的關注。阿奇力受到鼓舞,開始和朋友伯特(Lambert)教別人講敘自己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種創作中來。隨后舊金山媒體中心(San Francisco Digital Media Center)成立,也就是現在數字化故事敘述中心(the Centerfor Digital storytelling簡稱CDS)的前身,來自8個國家,美國25個州的代表們,于2002年11月底聚集在一起創辦了數字化故事敘述協會(Digital Storytelling Association)[1]。自此,數字化故事敘述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開來,教育者們也開始關注,并嘗試將其應用于教育中引入課堂,從而相繼有大量的數字化故事敘述教育網站以及著作出現。
在此論文中,筆者將數字化故事敘述定義為:一般是指將一些圖片、文本、錄制的音頻敘述、視頻剪輯和音樂以及網絡等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敘述形式。
2.1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于中學英語口語課堂的理論支持
2.1.1多元智能理論
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的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博士,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單一的,是量度人的解題能力的指標。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于初中英語口語課堂,有助于學生如下幾種智能的開發:語言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內省智能。
2.1.2“做中學”理論
杜威在他的兒童中心論中就提出教育的進行要以兒童活動為中心的理論。“做中學”即教育要從兒童的真實生活出發,并附著于兒童的現實生活[2]。數字化故事敘述和英語口語課程的結合,能夠很好的實現學生的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并且數字化故事敘述的制作過程和杜威的思維五步驟相符合。
2.1.3人本主義理論
在系統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中,羅杰斯認為學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師為學生而教,學校為學生而辦。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調動有效手段,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充分體現主體的價值[3]。在他的《學習的自由》中,強調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學習合作者,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策略,這些人本主義理論使得數字化故事敘述強調的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經驗、興趣和愛好,結合學習目標、內容等進行數字故事制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理論依據。
3.1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潛力與價值
3.1.1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潛力
3.1.1.1應用數字化故事敘述進行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中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要求“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和圖片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歷”,“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數字化故事敘述制作數字化故事作品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這與《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謀而合。
3.1.1.2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
數字化故事敘述引入到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是必要的,下面從以下四個維度來看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1)認知方面,(2)情感方面,(3)意志方面,(4)動機方面。奧蘇貝爾指出:“一般稱之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決定成分,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5]。學習者早期的主要成就動機就是附屬內驅力。學習者應用數字化故事敘述學習英語取得進步時,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同和贊許。學習者將會為了獲得更大的進步而更加努力的學習。
3.1.1.3數字化故事敘述引入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符合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與學習要求
在初中英語新課程的四級目標中有部分要求如下:可以用熟悉的生活話題交流信息和簡單的意見;能利用所給提示(圖片,幻燈片,實物,文字等)簡單描述一件事情;能講述簡單小故事;能在口語活動中語音,語調基本正確。在這些要求中,數字化故事敘述的趣味性、內容的豐富性、簡單直觀性以及實踐性等都能夠吸引學習者把目標放在實際應用中來,并且通過數字化故事敘述則可以更好的滿足這些要求,幫助教師進行有效的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從而圓滿的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
3.2.2數字化故事敘述應用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價值
3.2.2.1數字化故事敘述能夠為學習者創設良好的口語學習的環境
數字化故事敘述中學習者提供貼近生活的感性語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創設故事,從而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結構,加深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學習者在自己創設的氛圍中進行自我學習,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3.2.2.2數字化故事敘述能夠更好的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
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是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此時要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英語口語是一門應用學科,目的是會話。數字化故事敘述的各種特征,能有效的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者英語口語學習動機一旦建立,對他們學習成績的影響和效果是很明顯的。
3.2.2.3有利于培養初中生的信息素養和媒體素質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在制作數字故事作品過程中,學生的搜集信息、甄別信息有用性以及怎么有效利用信息等這些信息素養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8]。
在制作數字化故事敘述作品時,學生們開始學會如何根據自己的技能水平來選擇合適的媒體,用媒體手段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讓學生成為數字化故事敘述的創作者,而不僅僅是故事的聽眾。
3.2.2.4促進課程間的整合
由于數字化故事敘述的出現給課程與媒體素養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在教師的觀念中有媒體素養的概念,那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會尋找合適的機會盡可能的將媒體素養教育放入實踐中來。在英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讓學習者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制作數字化故事敘述作品以達到學習目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三方面的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6-0027-02
“教育信息化是指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過程中,以期實現對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的一種狀態過程”。于是,初中數學教師作為一支較大規模的群體,將順應潮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將憑借粉筆、書本走天下的時代已告結束,同時進行一些新的變化。本文將對教育信息化與初中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分析當前存在的重點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教育信息化對初中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
1.具有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進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既指運用現代的先進信息技術,也指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的更新與變更。處于教育信息化的大環境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將新型教育體制下要求的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教學觀、評價觀等研究透徹,同時研讀《數學課程標準》,理解其精華內容,樹立良好的教育理念。
2.具有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能力。在現今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具有能有效地將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利用各種資源信息,將時代生活與數學教育結合在一起,使課堂教學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達到豐富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熱情的目的,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
3.具有協作研究的能力。順應現今趨勢,“教育即行動者”已經得到了眾多教師的認可,進行教學與研究成為了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在研究過程中,不同地區的不同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專業知識的互相交流,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難題,分享教育心得,收獲他人好的教育手段。
4.具有設計、組織資源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將自己執教的課程知識鉆研透徹,還應該熟練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過對這些先進技術的運用,將教學過程設計變得富有樂趣,進行高效能的組織教學。“教育信息化是指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過程中,以期實現對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的一種狀態過程”。
5.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現今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應將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教育發展的趨勢相適應,進行必要的改變。教師的知識權威性以及代言者的身份近年來屢屢遭到質疑,“一桶水”的教師已經被時代洪流所淹沒,現今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多方面知識才能的教師。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才是當前的發展趨勢。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發展存在的問題
1.不能正確處理好技術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研究發現,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技術使用與教師主體之間的關聯產生了錯誤理解。首先,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誤以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就是新時代的數學教學,致使數學教學的本質受到忽視。再者,也有忽視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有利作用,而故意夸大教師的認為作用。因為在傳統理念的作用下,一些教師可能會對信息技術化進行思想上的抵制,并且認為信息技術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輔助,可有可無,那么這些教師必然會被時代所摒棄。“教育信息化是指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過程中,以期實現對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的一種狀態過程”。
2.信息技術能力低下。在現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擁有信息技術技能已是判別初中數學教師的一種基本方法。許多教師都已了解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科研的巨大作用,并且對此進行了相應的努力。但是因為一些主觀或者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初中數學教師大都能力低下,若是僅僅依賴于這些教師進行教育教學,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會造成嚴重的信息設備浪費。
3.不具備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專業知識。美國學者PunyaMishra和Mattew J.Koehler提出了關于信息社會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型專業知識:它是集學科知識、技術知識與教學法知識于一體的動態整合產物,也是一種關于如何在具體情景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高度綜合的知識。在現今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對初中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提升不言而喻,但是卻只有極少部分的教師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要么忽略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要么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替代品,替代傳統黑板和書本,僅僅生硬的使用,這是對整合技術學科教學法知識的巨大誤解。
4.教師培訓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我國現今通過“培訓班式”和“專家講座式”對初中數學教師進行培訓。“培訓班式”主要側重于對初中數學教師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設備運用方面。培訓的內容與實際教學脫節,不能很好地影響數學教育教學,致使有人指出這種模式只是造出了一群有技術沒有思想的教學“機器”。“專家講座式”是指通過外請專家來講授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解決等經驗。但是也存在局限性,若是專家離開,就會缺少一些實際指導,而且僅僅知道理論,在教學過程中,依舊難以運用。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對策研究
1.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師主體性之間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與信息技術都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視任何一方。由于數學學科具有獨特的學科特點,使得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抽象的數學理論與邏輯性極強的思維方式,使得作為基礎教育存在的初中數學,在教學中主要用以培養學生的教學思維能力,并利用一些數學活動實現。同時,教師的主導性還應該具有適時、適度的特點,以此來避免學生思維的局限。與此同時,初中生的思維模式正處于由具體形象向邏輯抽象過渡的階段,這一特點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因為抽象的數學知識總是難以理解,相對枯燥無趣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將數學知識以富有趣味的方式展示出來,教學過程將會變得更加輕松,學生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
新課改是對傳統教育教學從方式到觀念的一次徹底性的革命,所以我們在進行新課改的過程中必須樹立全新的理念和敢于超越的信念,既要有開放的意識又要有虔誠的情懷,以務實的態度拋棄各種功利思想的存在。
教育發展歷來有兩個生長點,一是理論上的提高,二是實踐的突破。我覺得自身素質的提高貴在從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中來。當然,理論的獲得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學習。
一、生命教育和做人教育(公民教育)統領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全局
新的教育觀不再把人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至上目標,標志著對忽視生命個體現象的徹底杜絕,使基礎教育回歸到原本的狀態。我校教育的主題是“教育學生熱愛生命,指導學生光大生命”。依托這一主題,我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利用主題班、團會,對學生進行輔導,很好地落實這一主題。熱愛生命不僅是熱愛物質生命,更應該熱愛生命的各種表現形式,如親情、友情、責任、人生意義等。教學民主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教學形式的多姿多彩是對學生生命的滋潤。“只有指導學生不斷的讓生命光大,才會激起對生命的熱愛!”這是我一直信奉的教育準則。
二、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我教學的一次蛻變
傳統課堂教學,是壓抑生命的空間,我們提倡自主、提倡創新,試想一個在青少年起就習慣于被動接受、毫無個人主張和見解的人,怎么能產生創新思維?怎么能具備足夠的自信呢?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在培養創新意識和形成創新思維,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我以推進合作學習為切入點,增強學生民主意識和培養參與習慣,幾年來我圍繞自學――互助式學習這一教學模式,進行了三次全校規模的論壇講座。還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改變了過去教師是權威,是表演者的地位,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導演,在有限的45分鐘里導演一幕幕精彩劇目。在指導學生自學時,圍繞三維目標,為學生設置了預習題,著重強調三個方面,從知識目標學生學會了嗎?從能力目標看學生會學了嗎?從情感目標看學生學得有情趣嗎?真正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三、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失去向上的動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要分析透學情。只有了解學生的生活、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為此,我經常走訪學生、發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的有賴于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賴于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
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課程資源
學生學習內容成為判斷新課改深入程度的首要標準。從現在課程目標看,學生的學習內容已經成為課改關注的焦點。學習的宗旨目標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科內容與以往學科內容相比,就是更多的來源于生活,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提出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空間。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我從學生實際狀況出發,以生活體驗的維度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正,對教材進行處理,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合理地進行學科整合,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利于學生發展的作業。學校為此給我們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和經費。學生需要的就是我應該要做的,因此,我的教學內容及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囊括了教材、學生、生活、需要等多種要素。
五、學會學習,樹立全新理念,在借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勇于創新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帶動一切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學校為我們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了充分的發展空間,盡管學校的經費緊張,但學校仍然給我們提供了各種校內培訓、外出學習的機會。我非常感恩于學校為我們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展示的平臺,進而恩澤于學生。教師讀書俱樂部、教師語言藝術研究小組、班主任論壇、教學敘事、黨員講壇等這些學習型組織我從不錯過每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六、建立陽光評價體系,激勵學生成長
新一輪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為此,我制定《數學學科學生綜合素質陽光評價表》,該考評表包括學科學習、綜合能力,強調多元評價,重視過程性,綜合性評價,關注廣泛性差異,強調參與互動,自評他評相結合。通過實施陽光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信,激勵學生成長,促進教師和學生全面發展。主要觀點、創新與突破之處是關注學生的不同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新一輪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抓好學科組建設。努力使藝術學科的教研活動規范化。盡可能地按照計劃把各項活動落到實處。
2、認真開展好藝術組教研活動,以活動促教學,以交流促發展。
3、搞好藝術組校本培訓活動,力圖從各方面著手,全面提高各學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4、積極配合學校教研室,開展好藝術新課程研討活動。
三、主要工作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鉆研教材,繼續學習課程標準,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課堂教學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愿。在藝術教學中體現藝術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現在對于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根據學校與地方的實際,拓展學生學習資源。注重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教學資源的重組,盡量使課堂教學效果優化。這學期繼續推進學校教研組活動,嚴格按照教導處安排了“一課三上,三課一評”活動,嚴格按照計劃,落實調研工作,及時組織教師探討、交流,開展教研組活動。
(1)有效備課
備課必須課時齊全,內容詳實,格式規范。要特別強化“六有”:有教學目標,有教學重難點,有教學準備,有板書設計,有課堂生成,有教后記。教學環節設計要科學合理,并有一定的創新性,課堂生成和教后記力戒形式主義,杜絕不備課就上課的現象發生。加強對教師備課情況的檢查,每月不定期的抽查一次,改變以往重檢查少指導的方式,每次檢查都有文字記載,并及時將檢查情況反饋給教師。
(2)有效上課
教師上課,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教師要真正做到教學態度親切,教學方法恰當,教學過程機智,教學效果明顯。努力做到“三要”、“二互”,即目標要明確、容量要飽滿,重點要突出;師生互動,課內外互延。本學期組內每個教師至少開設一次公開課。
2、教育科研
(1)積極撰寫教學案例與教學隨筆,將在藝術教學中的自己的反思、體會整理成文。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教育機構的論文評選,積極向教育類雜志投稿。
(2)積極參加學校科研處的交流活動,本學期教師交流的主題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圍繞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前準備、課堂參與、主動質疑、傾聽發言、有序操作、合作交流、閱讀教材、認真作業、自主檢查、課后作業、課余讀書等進行準備,交流內容要具體,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科特點談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進行適度的提煉總結。切忌泛泛而談,要把自己實際怎樣做的說清楚,可以寫成具體的案例。輪到交流準備的教師要在上一周的周三前將交流稿發給科研處吳穎老師,經審核通過的稿件在教師例會上作交流,并在月考核中加分。
3、興趣小組
組織學生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提高學生藝術欣賞水平和表演技能,通過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
附蘇步青學校xx年度第一學期校本培訓行事歷
(xx年8月—xx年2月)
周次
日 期
內 容
負責科室
預
備
周
8月27日
—
9月2日
暑期師德培訓
校 辦
1
9月3日
—
9月9日
1.正式上課
2.聽隨堂課活動開始
教 務 處
2
9月10日
—
9月16日
1.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2.新教師匯報課
3.教師、教研組、備課組制定計劃
教 務 處
教 科 室
教 務 處
3
9月17日
—
9月23日
集體備課活動(1)
金秋晚會籌備組正式啟動(藝術組)
包叢叢老師、項曉曉老師新教師匯報課(藝術組)
教 科 室
備課組長
4
9月24日
—
9月30日
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理論學習與培訓(1)
參加平陽縣藝術節美術賽事籌備工作啟動(藝術組)
教研組長
5
10月1日
—
10月7日
中秋節、國慶節(9月30日—10月7日,放假調休)
6
10月8日
—
10月14日
1.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案例評比
2.集體備課活動(2)
3.參加平陽縣科技節網頁現場賽選拔活動(藝術組)
教 科 室
備課組長
7
10月15日
—
10月21日
“教學活動月”(1)張彬老師示范課 九年級(藝術組)
黃海敏老師示范課七年級(藝術組)
教研組長
8
10月22日
—
10月28日
“教學活動月”(2)
金秋晚會節目篩選(藝術組)
教研組長
9
10月29日
—
11月4日
1.縣第七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敘事”和“教學反思”專項評比
2.“教學活動月”(3)
平陽縣藝術節美術賽事比賽(藝術節)
教 科 室
教研組長
10
11月5日
—
11月11日
“教學活動月”(4)
金秋晚會(藝術組配合政教處)
平陽縣科技節網頁制作現場賽(藝術組)
教研組長
11
11月12日
—
11月18日
期中考試
12
11月19日
—
11月25日
集體備課活動(3)
藝術組教研活動周:杜章菱、徐定超、孫婷婷、范慧楊、項曉曉、包叢叢老師公開課(藝術組)
備課組長
13
11月26日
—
12月2日
1.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理論學習與培訓(2)
2.市初中數學教師學科知識競賽報名
3.七、八年級電腦作品現場賽(藝術組)
教研組長
教 科 室
14
12月3日
—
12月9日
15
12月10日
—
12月16日
1.集體備課活動(4)
2.溫州市初中數學教師學科知識競賽(命題)
備課組長
教 科 室
16
12月17日
—
12月23日
溫州市初中數學教師學科知識競賽(解題)
教 科 室
17
12月24日
—
12月30日
1.溫州市八年級“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大賽(初賽)
2.復習的高效性教學活動(1)
教 科 室
教研組長
18
12月31日
—
1月6日
復習的高效性教學活動(2)
教研組長
19
1月7日
—
1月13日
復習的高效性教學活動(3)
教研組長
20
1月14日
—
1月20日
21
1 個人發展的需要
有些教師認為,數學教師只要讀懂了課本,會演算習題,就萬事大吉,一旦有個別學生在課堂中或課外輔導時提出了“怪問題”,教師只要回答“這超出了范圍”,就能抵擋過去,在討論中,一些教師說,教師很少時候會想“這個概念是怎么產生的”、“這個解法是如何想到的”之類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問題,教師如果是這樣應付教學,也許能夠過日子,但對學生、對個人的發展是沒有半點好處的。
教師們說,如今可不同了,現在提倡研究性學習,提倡創新思維,提倡學生敢問、敢爭、敢辯,于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課堂上學生問倒老師的場面,例如,有位教師教完質數與合數后,順便介紹了陳景潤是如何克服許多困難,最終在哥德巴赫猜想問題上取得豐碩成果的事例,試圖培養學生的自豪感、愛國情懷等,誰知剛說完,一位學生站起來問:“老師,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啊?”該老師啞然了,作為中國的一個數學教師,連哥德巴赫猜想的內容是什么都不知道,恐怕有點說不過去吧。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社會,作為老師,偶爾被學生的一些問題難倒,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某些時候,學生接觸社會的面或許比老師更廣闊,但是,在數學學科知識這一塊上,我們總不能老被學生問得汗流浹背,不然,你這個數學老師就太不稱職了,一方面是自己面子上過不去,另一方面教師的地位和形象也將在學生的心目中跑得無影無蹤了,更為難堪的是你將面臨下崗的危險,這不是危言聳聽。
說得現實一點,搞研究,是為了我們教師自身的需要,為了不使自己老是處于被動,也為了使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有威信,老師們應該時常搞搞教學研究,不斷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
2 教研的推動作用
教學研究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百利而無一害,用數學的話說,我們可以把教師應做研究看成公理,它對推動數學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座的老師們主要聊了兩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教師經常性做研究可以使自己成為名師,甚至是專家型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是許多人一踏進教師這個行業就擁有的夢想,成為大伙都敬佩的教師,至少有一個好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一個老師,如果學識高深,博大精深,講課的時候,常常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如行云流水般,學生學得如癡如醉,在知識的海洋流連忘返,不消說,你的學生一定會非常崇拜你,自然地,他們會將對你的喜愛遷移到你教的學科上,這比平時老師們想盡法子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好得多。
老師們舉了許多這方面的例子,例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就是在專家智慧型教師沈元教授(后來成為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的啟發誘導下成為數學家的當年沈元教授因故留在福州,接受母校的邀請,當了一名中學數學教師,當他一站在陳景潤所在班級的講臺上,即刻引起所有中學生們的一片傾慕,沈老師講課風趣、形象、生動,居然演義出數學界幾乎驚天動地的一幕活劇,在一次講課時,沈老師無意中扯來了一片奇光閃爍的落霞,談起了數論中著名的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沈老師從小學生們都能理解的奇數、偶數開始,循循善誘,將這些看上去很簡單的數字,闡釋為蘊藏著極為玄妙的智慧,將本是枯燥乏味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解釋成閃爍著生命的異彩,沈老師這樣講授,無不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這凝聚著人類文明、智慧和創造的學科,竟是一個何等鮮活、何等瑰麗的自由天地,當然,雖然許多學生以后成不了數學家,但他們受益于數學科學教育卻是無限的。
其次,教研可以提高教師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及應用能力,這里的知識包括數學學科知識和數學教學方法的知識等,這些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研究和學習這些東西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為學生選擇恰當的學習任務,體會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及如何以多種方式展現數學信息,以便學生的數學理解獲得成功,可以說,教研可以使教師的數學知識、學生知識、教學知識相統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許多外來學科知識已經和數學知識融合,而融合后的知識,開始慢慢滲透到我們的數學課本中,但是,老師們對這些新東西并不在意,沒有去研究和學習,有人作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數學老師對信息安全、優選法與實驗設計初步、風險與決策等近現代數學問題不熟悉,這是比較危險的信號,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學習和研究這些進入數學課本的與現代數學思想和應用數學有關的問題,并將其融入已有的數學知識中。
二、選擇什么樣的研究課題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研究的課題,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數學教學研究,這有理論研究(現代數學教育理論、思想、數學方法論的研究)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二是數學學科(包括初等數學)的研究。
數學教學方面的選題,一般來說,可以是老師們教學中感到困惑、問題難以處理的地方,如差生轉化,作業處理方法的改革,某某方法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等等,而教學的實驗研究,建議教師最好是報名參加課程培訓,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實驗研究前,教師有必要先了解教育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方案的制定、實驗對象的選取、實驗假設的設置、實驗過程的安排、實驗資料的收集,以及實驗報告的撰寫等。
座談中,老師們都強調,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往往難以參與并完成大型課題研究,因此,老師們應多搞微型課題研究,即選取一個很小的,不需要花費太多人力物力的課題展開研究,比如要教一元一次方程了,這是學生初次接觸方程,他們的學習心理是什么呢?會在哪些地方遇到困難?要怎么設計環節,突破難點呢?等等,教師帶著這些問題,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定能獲得很好的成果,張奠宙老先生說過:“一個好例子,勝過一打好名言,”說的就是這么個意思,我們研究了一個又一個很小的課題,積累起來,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許多有成就的數學教師,就是從微型研究中成長起來的。
老師們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第一個方面即數學教學研究得比較多,主要包括對數學教材的研究,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狀況的研究,對課堂的研究,以及對教師自身的角色和職能的研究,等等,關于對教材的研究,永州市永華中學的劉正華老師談了他們的做法,很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鑒。
永華中學現在使用的數學教材是湘教版的新教材,作為學校的數學教研組長,劉老師經常與同組的數學教
師一起研究教材教法,比如教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新教材中安排的例題比較亂,七個例題分別是電價問題、手機話費問題、儲蓄利率問題、水費問題、商品打折問題和兩個有新意的行程問題,不像傳統教材是按類型進行編排,老師們覺得教材這樣編排不系統,于是就有人提出還是按傳統教材教,把應用題分為行程問題、百分率問題、工程問題、勞力調配問題、數字問題、面積問題及其他問題等類型進行教學,并且有的老師平時就是按這樣的類型進行教學的,由于采用人教版教材教了十多年,教學效果也不錯,而新的湘教版雖然沒有進行歸類,不便于學生模仿,但比較貼近生活,于是劉老師就在所教的兩個班做了一個對比實驗,一個班按傳統人教版的把例題歸類教學,另一個班則按湘教版的例題編排順序教學,布置不同的作業,結果在單元考試中,對兩個班的學生在試卷中應用題的成績進行了分析。
試卷的應用題中,第一題是行程問題,第二題是百分率問題,這兩道題是傳統題型,對比班學生的考試成績略好,第三題是新題型,湘教版班的學生做得比較好,應用題的總平均得分相差不大,并且按新教材教學的班級的成績還略好一點,
事后,劉老師對這個實驗進行了質疑:為什么湘教版對這一節要這樣編排,而不采用傳統教材這樣按類型編排?這樣編排有什么好處?
他通過思考,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新教材的例題,發現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 新教材選用的例題都是一些與實際生活非常貼近,能引起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問題,并且圖文并茂,給學生以豐富的表象,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是學生迫切想搞明白的問題,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
2 新教材這一節的例題沒有按類型編排,主要是要求學生學會分析題意,找到等量關系,然后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傳統教材的按類型編排例題,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學習完例題后,模仿例題去解題,新教材的編排體現了新課標“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的基本理念。
后來,他為了了解學生解應用題時的思考方法,調查訪問了一些學生,發現按傳統教法教學的班級的學生大多數人在解應用題時,首先把這道題進行歸類,看它是哪個類型,然后才去思考怎樣解答;而按新教材教學的班級,大多數學生首先是弄清題意,找等量關系,然后進行解答,凸顯了新教材編排上的優點。
冷水灘區一小的馮小華老師對數學教師職能定位做了一些研究,他認為在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什么時候老師是“導演”呢?什么情況下又充當起“演員”了呢?馮老師認為,第一,因不同年齡層的學生而定,面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在教學中重在引、重在導,高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師以朋友和學習中的一員參與學生合作探討、發現和解決問題。
例如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三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先出示紅領巾、三角板、時鐘、折扇等一系列學生生活中遇到過的有關角的實物,讓學生看角、指角,再引導學生折角、摸角;接著指導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活動角、擺弄大小不等的角;然后教師在黑板上將圖釘演變成點,兩根硬紙條演變成線,介紹角的畫法,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義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整過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了“導演”的角色,在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當到四年級學習角的知識時,教師可根據內容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畫角,標出角各部分名稱;(2)比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可能與什么有關?(3)如何量角?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然后學生小組內合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最后全班交流、匯報,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則以合作者身份參與到小組的學習和交流中,完全成了“演員”中的一員。
第二,因學生經驗而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九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育對象雖然已是高年級同學,但教學中,教師仍要引導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后再推導面積的計算,當到“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時,學生已有了平行四邊行面積計算的經驗,因此教學中,學生完全可在小組內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第三,因不同的教學內容而定,經過對小學數學教材的分析,發現概念、公式類知識的教學,教師應充分引導、解釋;計算、應用類教學,則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主嘗試、交流、探究、解決問題。
馮老師還認為,小學數學教師職能定位還要受學生個別差異、教學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通過對教師職能定位的研究,他認為教師作研究要從實踐中去發現問題,從實踐中探究、解決問題,最后又運用到實踐中去。
對教學方面的研究,已經引起老師們的重視了,許多老師也或多或少地參加過一些研究,但是,大家往往忽視了對數學學科知識方面的研究,就目前的情況看,研究數學學科知識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我們曾作過調查,在小學數學教師中,系統地接受過數學訓練的老師人數極其的少,這樣勢必會造成一個現象:老師對所教的數學知識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常常沒有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而將內容講錯,有的老師竟然還不如自己的學生,因為有部分學生自己報名在外面參加了奧賽培訓班,習得了更高一級的數學知識,拿到課堂來問老師,常常使老師很難堪,這個現象在小學尤其突出,比如,到現在為止,仍然有許多老師在圍繞x=0是不是方程,2/0算不算分數,0.9是等于1還是小于1,1+1-1+1-1+…等于多少等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這都是老師們數學專業知識不扎實所導致的。
鑒于目前老師們的知識結構狀況,我們認為,從事數學學科知識的研究,選題主要針對兩個方面,一個是解題方面的研究,另外一個是讀書,即研究數學專業方面的書籍,包括初等數論、數學史話等方面的書本。
討論中,大家特別強調了解題研究,并列舉了許多中學教師通過解題研究而成為名師、大學教授的例子,比如現為上海大學數學系教授的冷崗松、湖南師范大學數學系教授的沈文選等,他們原來都是中學教師,通過研究初等數學問題,解答無數習題后,獲得了許多成果,憑借這些,最終應聘到大學任教,順利評上正教授。
再如,在我省慈利縣某初中有一個數學教師,他買了幾大本初中數學競賽的書,利用課余時間,將這些書上的每一個題目都做了一遍,以后不論他的學生拿哪一個題目來問,他都能講出做法,結果,他帶的學生經常在大大小小的競賽中獲獎,他也就一舉成名,成為了一個很優秀的數學教師。
關于讀書與解題的研究,瀟湘數學教育工作室已經作過討論,討論結果刊登在《湖南教育?數學教師》2007年9月號,這里不再多談。
三、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選擇好要研究的課題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開展了,研究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我們還是圍繞兩個大的方面來
論述對于數學教學方面的研究,老師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談話法,即構建與學生的數學對話,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對話,為設計基于學生思維特點的教學奠定基礎,使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數學,促進課堂教學向更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轉變,其具體步驟是:
首先,數學教師為對話任務的順利進行做必要的準備,包括了解交流對象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所在班級、數學成績、性格特點、數學學習習慣、語言交流能力等;明確與學生交流的數學內容及其對學生的難易程度;設計基于以上實際情況的交流問題,尤其應關注交流問題的有效性,不論是關于知識、技能的問題,還是情感態度的問題,對學生來說,要有實際意義,要能激發學生說出他們的心聲。
其次,教師與學生進行系統的對話,對話過程中,教師要完成一些教學任務,例如,分析和糾正學生的數學問題,檢查并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思維,找出學生學習某些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
第三,展示并討論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錄像帶,根據自己學生時代學習數學的經驗和已有的教育教學知識,解釋學生在系統交流中的數學表現,理解教育形態的數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學生的數學觀點,討論在后繼的教學中如何依據學生思維特點設計教學,構建課程內容,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有什么不同。
認真做好了這三個步驟,教師再稍加總結和反思,就會獲得不少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可以為教師以后的教學帶來不少幫助。
例如,有一個初中數學教師,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他便為每個學生制定一份情況表,將他們原來的數學成績、數學學習習慣等清楚的寫在上面,然后分別找他們談話,保證每一天有一個學生要走進該老師的辦公室,這一輪談完了,再重新開始,從不間斷,這樣一來,他對班上每個學生過去和現在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結果,課堂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部分學生在埋頭解答課外習題,如競賽題等,另一部分學生在仔細聽老師講課,并認真做筆記,還有一部分學生在翻閱以前學過的數學課本,查漏補缺,這位老師教的學生,有的在競賽中獲獎,有的順利考入理想的高中,有的雖然沒有升入高一級學校,但是獲得了他們需要的數學知識。
敘事研究法,近年來,敘事研究法在教育界受到重視,并被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廣泛采用,這種方法主要指教師通過自己對數學教育實踐中有意義的典型事件的描述與分析,以一種類似記敘文的方式展開,發掘或揭示內隱于數學教學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揭示數學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它的基本特點是倡導教師的教學研究應從發生在自己數學教育生活中的事例出發,通過對數學教育實踐案例的敘述反思自己的教學,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具體步驟可以是:
首先,描述教育事件,數學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生的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能啟發自己進行教學反思的事件寫成“教育記敘文”,文章重點是描述遇到什么樣的教學問題,用怎么樣的辦法解決的,解決過程中發生了什么另外的教育事件,結果怎么樣,這些事件大多具有比較強的情景性、偶發性,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并及時記敘。
第二步,給出教學注釋,教師敘事研究不在單純敘述,而是激發教師探索、梳理個人的教學主張、看法,因此,教師需要收集相關的資料,以教學注釋的形式表達出個人的教學解釋、理論依據、成功或失敗的教學行為、理解了的或感到困惑的教育問題,教學注釋可以穿插在事件描述中,也可以寫在敘事之后。
第三步,教師敘事討論,敘述教育故事的教師應將敘事文章提前展示給參與討論的教師,讓他們對事件有一些了解,為接下來的問題討論做準備,討論中,敘事文章的作者最好充當討論的主體,而討論的主要目的是使主體教師回味、體驗經歷的教育故事,并借鑒其他教師的批判性意見,使得個體知識得以驗證、發展。
第四步,理論研究者給予指導,教師在敘事研究中作為研究者,探究的是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思想,發展個體知識,不是探索大而全的教育規律和規則,但這種研究一樣需要專家的幫助和指導,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思想更加理論化、系統化,解決疑惑的問題,因此,教師的敘事研究需要通過面對面或網絡交流,及時與專家和教育研究人員溝通,瀟湘數學教育工作室的同仁就專門建立了這樣一個交流平臺――瀟湘數學教育網,歡迎大家登陸交流。
關于敘事研究,北京師范大學的曹一鳴教授曾專門撰文敘述,文章刊登在《湖南教育?數學教師》2006年6月號上,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去查閱。
當然,還有許多教學研究的方法,討論中,老師們都積極談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如冷水灘一小的馮冬春老師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在一小做過《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利用音像設備發展學生想像力》、《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協同教學、同步教學、數學實驗教學等很多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我大膽地處理教材,靈活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及時總結工作中的得失,我的工作經驗在研究中積累,教育教學能力在研究中提升,我進行協同教學研究時,主要探討在數學教學中,有機地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起初,我很難做到在數學課中自然地體現其他學科的知識,設計的課有時只有一清二白的數學知識,有時就像一個百科知識的萬花筒,我沒有放棄,反而花更多的時間學習相關的資料,向周圍的同行們請教,與同班的科任教師交流,利用寒暑假和雙休日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每次上完課我都會記下師生的發現、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每學期結束時,我就挑出自己滿意的教學設計,寫出一些典型課例的分析,總結出幾篇教育教學體會,經常會有一兩項在省、市、區級獲獎。”
永華中學的宋偉老師在對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方面的研究也值得我們學習:“從事數學教育以來,我有一個發現:每次要求學生自己先閱讀教材,熟悉課本內容時,有些學生就坐不住了,東張西望;還有些學生就是走馬觀花,應付了事,等你提問的時候,什么也答不上來,另外,布置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數學與文化和課題學習時,學生們也是牢騷滿腹,認為浪費時間,有的干脆做其他資料,置若罔聞,在平時的練習、考試中亦是如此,很多學生喜歡先做計算題或者一些簡單的證明題、解答題,然后試探性地看閱讀量相對大一點的應用題或實驗探究題,如果很難就不做了,都不愿意仔細分析題目,這樣下來,每次考試除了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能考好,其他的學生的試卷后面幾乎都有空白。”
為此,宋老師特別作了一個調查,調查學生對計算題、化簡題、證明題、應用題的偏重情況,還有閱讀課本時的關注程度,結果顯示:有78%的學生喜歡做計算和化簡題;有83%的學生一見應用題就心煩,因為對題目給出的眾多條件難以辨清關系;76%的學生做數學題時不是先仔細閱讀題目條件,而是先看題目結果求什么;有82%的學
生喜歡閱讀定義、公式;只有21%的學生喜歡閱讀證明過程和應用題的分析過程,15%的學生會去閱讀前面的章節介紹、編者的話,為了找到造成這個調查結果的原因,他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歸納出幾點原因:
1 學生在螺旋上升的學習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小的學習方法,如簡便計算、套用公式等,認為解題就是要快,如果讀題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影響后面的答題,做不完,而事實上,數學這門功課有很多教學內容,像一些函數建模、性質的推導過程,方程解應用題等都離不開閱讀。
2 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認為數學就是要教會學生怎樣解題,考試考高分,上課時把完成教學任務放在第一位,注重知識點是否講清楚了,學生是否會做題,而對于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理解知識點則認為根本沒有必要,這也促使了學生養成了光做不看的壞習慣。
3 社會上的一些輿論鼓吹數學就是要學會解題,解題就是要找到正確的方法,越快越好,導致很多學生喜歡尋求捷徑,忽視問題的實際意義、生活本質,變成了解題機器,對其今后的持續教育形成障礙,實際上,生活離不開數學,而數學更離不開生活,數學作為大自然最基本的語言,閱讀是聯系它和大自然的重要途徑,同時,他認為閱讀也是提高學生認知水平、數學思維、歸納概括能力的有力手段,學生學會閱讀,才能弄清問題的本質,學到有用的數學,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認識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正確運用呢?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1)定時舉辦數學文化演講比賽,對優勝者進行表揚,這樣就可以迫使學生查閱相關數學資料,熟悉課本以外的數學文化,了解一些數學家的成長歷程,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閱讀的興趣,(2)每兩周或一個月舉辦一次數學閱讀解題比賽,教師可以從相關資料和網上準備一些閱讀量較大的且趣味性較強的探究題、應用題,不一定只選本期的內容,只要對學生有啟發、能培養思維能力的題目都可以,(3)課堂教學時,要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注意,教會學生怎樣去閱讀數學教材,鼓勵學生從課本中發現問題,敢于質疑,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答錯的要找到其回答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4)平時的練習、考試過程中要求學生多審題,講解的時候,對于一些難理解、容易產生歧義的題型,可以多舉幾個例子,要精講細練,引導學生弄清問題的本意,(5)講解應用題時,要以學生閱讀為基礎,對于關系比較復雜的應用題,一定要引導學生先讀再去想,直到弄清問題的實質為止,不能圖快,要循循善誘。
開展研究以來,他所教的學生不僅開始喜歡數學閱讀,而且還運用到其他學科里,以前感到頭疼的物理、化學課程,現在也興趣盎然,雖然還有部分學生由于基礎不太好,看懂題目有一定的困難,但也開始試著去看、去做,并樂于請教,現在他們的成績提高很快,家長們都感到很滿意。
對于數學學科知識方面的研究,大家主要討論了數學問題解決活動這一常見方法,其具體步驟是:
第一,選擇一個數學探索性問題,對于中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數學問題的范圍最好停留在初等數學領域內,比如初等數論等,可以是數學競賽題目,也可以是開放性問題,等等,問題涉及的內容最好是教師不怎么熟悉的,或是自己獨自解答起來有困難的,然后根據收集的資料構造假設,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評定實驗,通過解決問題,嚴格數學概念,深化數學知識理解,教師還要寫出解題依據,哪部分操作失敗,什么原因造成的,通過問題解決過程,深化了哪些數學知識等。
第二,所有有過同種探索經歷的老師組成討論小組,討論各自采取的策略和對問題的理解,以及關于學生學習這些題目可能有的思維特點、學習困難程度,教師指導學生探索時應該如何調控,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手段等。
第三,每個教師將問題解決過程和討論交流中的所想、所感、所得進行整理、串聯、升華為個性化的數學理念和數學思想,作為今后教學的指導和提示。
四、教研遇到的阻礙
老師們認為,盡管有許多人知道教研的巨大作用,也熟悉一定的研究方法,但真正融入研究氛圍的老師并不多,大多數老師只是簡單重復著自己的工作――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有教師認為,“日出而耕,日落而歸”,何必去勞神費力給自己加壓力,自討沒趣呢?這大概是時下絕大部分老師的心聲,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文化傳統的牽制,從長期的教育實踐看,在高等教育中,教師一直保持著教學和科研雙肩挑的傳統,而且科研的內容與教學內容有內在的聯系,而在中小學校沒有老師必須承擔雙重任務的傳統習慣,在傳統文化觀念中,大學里的教師稱謂是“教授”(即便是講師),中小學教師即便是特級還是“教師”,于是乎,在我們的骨子里總有一種觀念,要中小學教師去搞科研,有越位之嫌,即使他們認真研究了,人們總不放心他們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們是比不上知識淵博的大學教授的,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并且持續時間非常久。
教育制度的影響,從事科研是一項比課堂教學活動要復雜、艱苦得多的勞動,但是其物質上的收益卻遠比不上多上課、補課,這對積極從事研究的老師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事實上,我們認為,科研和教學都應該納入教育成本的。
習慣問題有些老師已經習慣或者說沉醉于我們前面所說的簡單重復的勞動中,愿意以工具性主體行為來掩飾其真正主體性成長的單薄,這個制約因素是大面積的。
一體化的育人目標
京源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育人目標是“培養有能力擔當社會責任和創造幸福人生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圍繞理念和目標,結合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教育實際,逐步形成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培養目標:幼兒園以培養良好習慣和道德情感教育為主,幫助幼兒具備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健康、快樂、自信、友愛的好兒童;小學以行為習慣養成為重點,集體主義教育為核心,開展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的教育,培養能自理、懂禮貌、愛學習、愛集體的好少年;初中以良好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社會公德教育為主,建立國家和公民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守紀律、會學習、有理想、愛祖國的中學生;高中生以理想信念、自律自立、服務人民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教育為主要內容,把學生培養成為有能力擔當社會責任和創造幸福人生的高素質人才。
一體化的育人目標為學校一體化的課程建設體系建設設置了坐標,指明了方向。
一體化的課程建設
京源總結出了一體化課程建設需要遵循的三原則:即關注“全人”,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寬廣、深厚、堅實的基礎,德才兼備,人文與科學素養并重;關注“差異”,以豐富的課程滿足不同發展潛質學生的選擇性需要,以特色課程培養有特長的學生;關注“銜接”,發揮一體化優勢,體現各學段相互銜接的連續性和整體性。
學校從德育、閱讀、科學實驗、美術特長培養、學習能力培養、身心健康與生涯發展7個領域進行了中小幼一體化課程建設,初步形成了“縱向有效銜接,橫向豐富多元”的課程體系。
1.一體化的閱讀課程
京源建構了中小幼相互銜接的閱讀課程,逐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和鑒賞創造能力,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幼兒園讓孩子接觸敘事、寫景,以語音、詞匯、人物、事件、景色為主要內容的作品,體會詩化語言的韻律感、節奏感和美感,課程主要有童謠和古詩;小學通過閱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其閱讀能力,讓中華傳統文化根植于學生的心靈,閱讀課程分為古詩、國學、美文和名著欣賞4部分。初中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拓展其閱讀視野,提高其閱讀和鑒賞文言文以及國內外經典名著的能力,課程分為古詩、古文和名著三部分。古詩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閱讀量平均每學期達到40首;古文節選《朱子家訓》《世說新語》《論語》《孟子》等章節,提高學生對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解;名著的閱讀量和范圍比小學大大增強,分為“童年的故事”“走向少年”“人類的朋友”“說不盡的戰爭”等9個主題。高中主要增加學生在中國詩歌、散文方面的閱讀量,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性,提高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認識,培養其把握社會、人生問題的能力,課程分為詩歌、古代散文和中國文化經典3部分。詩歌部分加強了對新詩的閱讀,從形式、韻律、意象和情境4個角度學習馮至、聞一多、戴望舒、鄭愁予等現代名家的詩篇;古文主要學習《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
2.一體化科學素養培養課程――京源學生要做的450個科學實驗和活動
學校系統設計與整合了一系列科學問題、科學實驗和科學活動,初步構建了中小幼一體的科學素養培養特色課程體系,旨在保護學生好奇心和“問題意識”,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根據3―6歲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圍繞氣、水、聲、熱、電、力、光、土、動物、植物等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設計了“為什么可樂會冒泡”“面條會著火嗎”“帶電的報紙”“蝌蚪的尾巴哪去了”“為什么秋天樹葉會掉下來”等450個科學實驗和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和理解世界,成為探索者,體驗科學的樂趣,認識到科學與自己生活的密切關系。
對于9―18歲的學生,由于他們的智力發展開始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并最終以抽象思維為主,學校以能量、變化形式、穩定性、系統與相互作用、演化六大自然科學的主題構建小學、中學科學實驗活動內容。以能量主題為例,小學四年級學“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初中一年級學“植物的光合作用”,高中一年級學“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課程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梯度。
3.一體化生涯規劃課程――京源學生必修的40堂生涯規劃課
京源立足本校學生需求,構建了中小幼一體化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將生涯概念整合在個體由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習歷程中,包括生涯認識、生涯探索、生涯規劃和生涯準備4個模塊。
在參考了國內外大量生涯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基于舒伯生涯理論,依據個體3-18歲依次經歷生涯幻想期、興趣期、能力期、試探期的特點,京源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包括課程目標、內容框架、評價標準等內容。
在學校的一體化生涯教育課程體系中,《京源學生必修的40堂生涯規課》最為經典。課程包括:幼兒園的角色游戲,如“娃娃家”“職業體驗”“我們生活的世界”等,讓孩子獲得初步的職業感知體驗,培養對職業的興趣和對勞動的熱愛,初步了解常見的職業類型和工作內容;小學主要是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觀察認識社會職業,并對自己有初步了解,課程有“走進比如世界”“走進父母單位”“認為自我的金鑰匙”等;初中主要是進一步加深對自我和人生的認識,培養核心品質,課程有“我的自畫像”“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時間管理”“競爭與合作”“領導力培養”等;高中是生涯教育的關鍵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學生明晰自己的未來發展和職業定位,初步完成生涯規劃,需要學生對自己的特點和能力要有準確把握,進行職業實踐,形成自己的生涯規劃書,具體的課程有“興趣、能力探索”“體驗招聘會”“學生公司”“我的生涯規劃書”等。
京源的一體化生涯教育課程體系,關注個體生命發展,幫助學生獲得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有目標地學習和生活,為其終身發展和一生幸福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體化的保障體系
為了保證學校中小幼一體化育人模式的持續推進,京源從組織機構、人力資源、教育科研、資源資金、政策領導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保障。
組織機構保障:成立學校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中小幼主管校長擔任副組長,定期開展研討會、交流會、階段性總結會和匯報會。
人力資源保障:學校聘請特級教師王能智老師和北師大鮑傳友教授為學校顧問,努力培養一支與一體化建設相適應的“雙肩挑 兩勝任”教師隊伍,實施京源學校教師培養的10項工程,加強教師培訓,初高中教師執行六年大循環制度,建立了中小學大教研機制,初中數學、體育、美術學科部分教師到小學高年級兼課,探索小初銜接經驗。
教育科研保障:學校教科研工作緊緊圍繞一體化教育模式展開,將學校的重點項目轉化為課題研究,多個課題已在市區級立項,課題《整合資源構建構建中小幼一體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實踐研究》獲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一、加強管理搞好服務,為一線教學保駕護航。
全體教務人員繼續弘揚“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實高精神,認真落實“嚴、細、快、實、恒”的工作作風,從小事做起,從細處著手,進一步增強事業心與職責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努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以適應崗位的需要。教務處由于瑣事多、事務雜、人手少,他們都是身兼數職,一人多崗,那里需要到那里去,及時為教學服務,為一線教師服務,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深化課程改革。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在新形勢下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到達“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在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真正做到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把傳統教育價值觀與當代教育價值觀作一個全面進取的整合,為此,教務處組織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其次,在實踐上落實到位,經過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與交流表達本事、科學探究本事、解決實際問題本事等,促進學生有個性,有差異地主動發展,構成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同時,教務處與其他部門協作,在教師中采用“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分散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使大家了解新課改,走進新課改。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走進社區等形式,使學生得到學習與本事雙提高。
2、考務工作。成功組織了三個年級的月考、期中聯考和期末統考以及九年級的各項畢業測試。為了保證考試工作順利進行,每次考試從秩序冊的編排、考試用品的準備、考試的實施都有條不紊,扎扎實實,努力做到了提前準備、研究細致、精心安排、操作規范、優質服務。并在每次大考前,選準一個突破口對學生進行專項教育活動,期中考試進行了考試規范教育,期末考試進行了考試誠信、杜絕舞弊教育,這些教育活動起到了很好地教育效果,促進了我校考風考紀建設。
3、為全體教職工建立了業務檔案,進一步完善了教師的教學管理檔案,并實現了所有檔案管理電子化,并及時向學校檔案室供給教學檔案資料。
4、及時清算、統計印刷數量,保質保量。教務處負責為教師印刷,及時完成,有效督促,很好地控制了印刷質量和數量,既保證了教學需要,又為學校節省了不少資金。
二、落實教學常規,抓好常規教學。
1、開學初組織了兩周的教學規范周活動,結合年級組對全體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聽評課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檢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對策,落實整改措施,同時進行跟蹤檢查,取得了較為夢想的效果。使教學工作很快進入了人人落實教學常規的良性軌道。
2、對各年級各學科組的教學常規情景,采用定時檢查和及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嚴格管理,抓好落實,認真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由于全體領導的齊抓共管,各學科組都做到了:團體備課按時進行,人數齊全,先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再討論制定授課計劃,找出教學重點、難點,商討教學方法。都能先寫出詳細課時教案,全組教師認真討論,集思廣益,構成了先自備、后集備、再自備的集備方式,既發揮團體優勢,又體現個人特色。每節課都有資料充實的教案,書寫認真,項目齊全,并能注重體現學生活動和課后記的總結,完全杜絕了無教案上課的不良現象。
三、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
1、舉辦了各學科教學研討會。
本學期我校第3—4周,教務處成功舉辦了各學科教學研討會,教務處、教研組和備課組統籌安排、精心組織了聽評課活動。教師們深入鉆研教材、全面分析學情、精心選擇教法,吸取本教研組成員之智慧,展示了一節又一節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課。課后各教研組都召開了高質量的學科研討會,進行了評課和學科教學研討,就自我的所思所悟進行了廣泛交流。活動結束后各教研組組長對本次示范課活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指出了可供借鑒之處和今后課堂教學的改革方向。本次活動進一步鍛煉和提高了骨干教師,給全體教師供給了一次很好地學習交流機會,提升了我校教學研討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創新的意識。
2、組織了多媒體教學模式觀摩課。
在第17—18周,教務處又成功組織了多媒體教學模式觀摩課。本次觀摩課覆蓋全部文化科目,授課教師18人,聽課教師104人次;授課教師互相學習,大膽創新,豐富了該模式現有的資料,增加了在其具體運用中的深度;聽課教師更是進取活躍,反映強烈,多角度、多層次地對該教學模式有了進一步更全面的理解,同時也對我校教研成果的轉化,教師隊伍的成長等起到了進取的作用。師資建設是學校發展之基,競爭之本,今后教務處還將經常舉辦各類教學技能大賽,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強化教師的自我提高意識,努力提高其教學基本功,盡快培養出更多的名師。
回顧本學期工作,完成了教務處計劃,但成績并不夢想,今后更要加強學習,加強研究,使教務工作更能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存在的問題主要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規范化管理程度不夠,離省級規范化學校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2.個別教務處職員工作進取性和標準不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本事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確立教學管理和改革,必須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牢固樹立為教學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指導思想,堅持依法治教,規范運作,狠抓教學過程管理,勇于開拓創新,為我校教學成績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務工作總結2
轉眼間,一年時光又匆匆而過,回顧這一年來,感觸頗深。借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話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工作的樂趣。為了肯優查缺、力促提高、以求發展,現對本學年度的工作情景,作一簡要總結。
一、培訓學習求實效
本學期,我們一如繼往抓好校本培訓。培訓的主要構成有團體學習、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學觀摩與反饋,自我反思與診斷等。
1、團體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組織形式。
我們根據期初計劃切實抓好理論培訓、學科培訓、業務培訓,組織了教師參加了國培活動,以提高學校教學研究和管理;以提高教師領悟新課標以及駕馭教材的本事。同時,加大走出去力度。
2、自主學習是校本培訓的重要方式。
組織全體教師利用休息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解讀》、《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等。在辛勤耕耘的同時,不忘給自我“充電“:讀讀書,翻翻教學雜志,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頁,并在業務學習時間交流感想。
3、教學研修課是校本培訓的實踐環節。
我們教務處開展了家長開放日活動、青年教師講課等,所有上課教師都能做到精心準備,課后主動對自我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根據上課情景認真寫好自我診斷,真正實現理念的刷新,行為的改變。
二、教學管理求細化
教學常規是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準則,良好的管理體制是我們順利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我們始終抓實抓好。
1、落實各項制度。
開學初,教務處嚴格按調整的《課程方案》開齊、上足,教好每一門課程,不隨意增減。繼續做好并完善了克什拉克塔木小學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做好各班學生名冊的登記和上報工作。根據縣教研中心的要求在教師會中重申備課要求,課堂教學常規、批改作業常規、教師課堂管理等制度和要求。
2、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繼續以備課、作業為抓手,完善課前準備、課中教學、作業與輔導三環節的實施與管理。同時,加強了教學常規檢查的力度。開學初,教務處結合縣級要求,針對備課、上課、測試、作業、輔導、聽課常規檢查進行了細化,以教務處全面檢查和抽查的形式對我校8位一線的任課教師進行了檢查和考勤、考核,并及時應對面向被查教師反饋檢查情景,指出不足和整改措施,從而不斷提高我校教學工作的質量。
3、加大教學常規檢查的力度。
開學初,雖然在教師會議上一再重申課堂教學常規要求,始終存在著令人不滿意的地方。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成了口號。為此,教務處開始對課堂教學常規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檢查結果與教師教學教師考核相掛鉤。在必須程度上改善了活動課堂松散的放羊式現象。
三、教學質量求提高
1、做好培優、輔差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舉措。
開學初,我們繼續抓好此項工作,進取探索轉化途徑。
做到對象明確,資料落實,輔導到位,記載詳盡。本學期,結合公開課活動,教務處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一開學,就要求各任課教師對照自我所任學科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跟同級別學校比一比自我在什么位置,找其中得失成敗的原因,制訂好本學期的計劃。素質教育不能放松學科教學,學科成績是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加強提優補差工作,全面提高低分率、合格率、鞏固優秀率刻不容緩。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異常是注重學生朗讀、閱讀、寫字等習慣、本事的養成教育。在課表中,每一天早上開設了歡樂晨讀,讓學生每一天讀經典,誦美文;中自習開設了一節課的寫字課,提高學生寫規范字水平,學校還組織了寫字等多項達標活動,以促進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3、堅持學科教學質量的調研測試。
教務處對本學期語文、數學進行了期中考試。并組織任課教師進行認真的閱卷分析。任課教師分別針對各科的考試結果,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的意見。
四、隊伍建設求成效
師資隊伍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學校能否持續發展的大事。所以,構建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本學期嚴格執行教師政治學習制度,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上來,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首的觀念,堅持開展以科學發展觀學習為核心的師德教育;以廉政文化建設為契機,提高教師廉潔從教的意識;以教師基本功展示、家校通培訓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班級管理水平。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題教育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常規教育評比、比賽活動,例如:衛生流動紅旗、紅領巾監督崗、體育達標運動會、班級文化建設、手抄報的評比等,在一次次競賽活動中不僅僅規范了學生的行為,更豐富了班主任的工作經驗,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水平。此外,我們一方面引導教師不斷總結自身的工作經驗,反思自我的教育工作,以便找到進取的最佳切入點,盡快提高自我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大了班主任考核力度,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職責人,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班主任工作檢查,并適時給與物質上的獎勵。
以上是對本學期教務處工作的不完善、不成熟的工作總結。這一學期,能夠說是本人學習、適應、反思得過程。工作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學校的教學機構還沒得到完善和充分的利用;(比如說教研組、專用室管理不夠細化,人員安排不夠合理、分工不夠明確。)
2、隨堂聽課的力度還不夠大;
3、班主任工作考核還不夠科學;
4、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抓的還不夠扎實。
5、家長會召開較少,大部分僅有方案,沒有落實,班主任在家校聯系上還不夠熱情。
6、體育等活動課程、大型綜合實踐活動、大課間活動組織松散,開展不夠扎實。
7、校本教研開展不夠實在,水平還不夠高。
8、教師業務水平整體還不是很高,異常是計算機應用水平亟待提高。
9、教師在參加教研,輔導學生學業,指導學生參加競賽活動等方面整體進取性不高。
教務工作總結3
我校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目標;以課程改革,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為契機;以狠抓教育教學管理、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為落腳點;以實施《教師目標管理職責制》《班級目標管理職責制》《小學生一日常規》為重點。在上級部門,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師的通力協作下,加上本人的勤奮努力,做了很多艱辛細致的工作,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導處的工作。現對上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成績
堅定不移的實施《目標管理職責制》,充分發揮教師的進取性。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良好校風校紀的構成,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工程。沒有全體教師的齊抓共管是不可能完成的。本學期開學第一個大動作就是以《目標管理職責制》為基點,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細化,并堅定不移的實施,操作如下:
1、部門申報各部門根據各自情景,起草相關的管理補充條例,然后向學校進行申報。此舉使我校的目標管理細則更加全面。
2、教師意見征求向全體教師征求意見,教師對現行的制度的任何一塊提出的可行性意見,只要是合理的予以研究,適當采納。此舉使我校的目標管理具備了群眾基礎。
3、學校行政會討論綜合部門申報情景和教師反饋意見,對現行的目標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并構成初稿。
4、教師會討論經過初稿構成后,召開全體教師會,學習討論經過每一項細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讓全體教師都成為規則的制定者、監督者、實施者。
5、構建評價機制規則關鍵要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才能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此我校實施了系列評比檢查制度。《教師月工作評比制度》《班級管理周評比制度》《學生一日常規檢查制度》。每一天安排四重值日人員:1、行政值日。2、教師值日。3、學生大隊干部值日。4、班級干部值日。堅持做好幾項常規記錄。如教師出勤登記,學生出勤登記,學生一日常規檢查登記,班級日記,校務日記等。經過系列檢查評比,使學校各項常規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為我校校風校紀的優化,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逐漸養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校教師都深深感受到了這種可喜的發展態勢,學生也能較自覺的遵守各項規章,深受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狠抓教育教學質量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全面、優質的教學質量是我校鍥而不舍的追求。在此方面我們也有新舉措。
1、抓好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向40分針要質量。
2、抓學生的作業練習,做好知識的鞏固一環。
3、抓學生的培優補差,做好面向全體與因才施教的工作。
4、分階段及時檢測,讓教師時刻明了學生學情,有的放矢的做好復習補漏工作。
5、嚴格期末檢查評價,做好階段總結評價及獎勤罰懶工作。對期末考試中成績優異的科目任課教師實行重獎,對考試成績差的科任教師實施重罰。
6、開展教育教學先進評比表彰活動。教師的作業、教案按月評利比,期末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出優秀教案___本,優秀學生作業__科,優秀班主任___名,優秀任課教師__名,優秀班團體__個。
三、穩步實施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
(1)分年級組“問題”研討。各年級組的教研課要突出“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高年級組以“學生課內閱讀與獨立閱讀中的盲點”為主題推出了2堂專題研究課。中年級組以“如何克服學生計算時粗心的通病”推出了1堂專題研究課。低年級組以“歡樂的生字寶寶”“讓學生學會獨立解題”推出了語文、數學專題教研課若干堂。
(2)撰寫《我的教學故事》開展征文評比。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
(3)以賽促研,舉行學校課堂教學比武采取自愿申報,年級組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比賽名單。有12位教師參加了比賽,評出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進取參加區說、授、評教學競賽。推出了體育課參加區賽,獲得了二等獎。
(4)聯系學校實際,開發《安全教育》校本課程為什么把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開發課程,是因為我校處于特殊地理位置。我校學生比較分散,部分學生離學校比較遠,為解決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學校爭取鎮政府的支持,租用交通車早晚接送學生。為確保安全,學校每一天安排教師跟車接送學生。此外仍有大批學生走讀,上學、放學都要經過馬路,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其二,此刻小學中學合并,使學生在校活動場地更狹窄,人員也更復雜,學校安全隱患也時刻存在。其三,學校食堂是僅次于博才學校的一個大食堂,食品衛生安全也是一大安全隱患。其四,學校校門口狹窄,坡陡彎急,一出校門便是車流密集的狹窄馬路,安全隱患時刻存在。安全問題一向是我校的一塊心病,如何確保安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教育、教育、再教育。
2、校本培訓。
(1)全員培訓堅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學習。分語、數、綜合三組進行。要求各組長做好相關組織工作,作好學習記錄。參加學習的教師要作好學習筆記,并在學習中發言討論。督促全體教師開展自學和同伴互助式學習,每期要求做三千字的學習筆記,定期寫學習心得。購買必須課改刊物和著作供教師學習。
教務工作總結4
轉眼間,一學年已經結束。首先感激各位領導對我的關心和信任,感激各位教師在工作方應對我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得我本人的各項工作得以全面順利完成。本學期,我始終以百倍的信心和熱情投入各項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團結同志,虛心請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個人的努力工作下,依靠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革新觀念,提升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本事。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作為一個學校的教學組織者和管理者,首先應具備的是過硬的專業素質的協調管理本事。本學年我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學校管理知識,學習市縣有關學校常規管理要求,以很好的完成學校賦予的職責,并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學校領導請教,使自我的育人和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我的教學和管理實踐,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二、轉變觀念,更新方式,推進課程改革,促使我校師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本學期,在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和教研教改工作中,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使我校各項工作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
1、更新教育模式,著力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一是組織開展了教師學英語活動,將日常口語打印發于教師手中,要求教師常學習,會將口語應用于課堂教學和平時的師生對話中,構成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課間項語活動,用形式多樣的的方式教給學生英語知識。三是開辟英語書畫、每日英語等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使我校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知識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2、成功組織舉辦北區英語聯片教研活動。__年12月,__縣北區小學英語聯片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者,我精心排,認真負責,活動開展順利,到達預期效果,受到縣師訓中心和全體與會教量的一致好評。
3、組織全鄉學生綜合素質競賽。為了使我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提高,本學期組織了全鄉學生的禮儀、安全、生活、學習、社會等方面的綜合知識競賽,全鄉共27名學生獲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了很好的檢測和提高。從試題的編寫、活動組織、活動開展,我始終高度認真負責,確保活動圓滿完成。
4、組織開展全鄉教師學科賽教。活動分初賽和決賽兩部分進行,全鄉教師參與講、聽、評課。在全鄉決賽中,個個教師奮勇當先,亮點多多,經過活動開展,以點帶面,使我鄉教師的育人本事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全縣小學教師優質課展評活動中,由我校選送的教師李會民榮獲語文組一等獎,同時被命名為縣級教學能手。
5、組織教師進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本事培訓,每位科任教學對電腦使用常識、課件制作等學習時間不低于10課時,大部分教師能正確操作。
6、定期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和教師業務本事幫扶活動,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強化管理,落實措施,提高實效,確保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1、做好課程設置和課表、作息時間調排工作。確保課程設置合理,課時開齊一足,課時安排科學合理,便于師生操作。
2、認真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工作。組織教研組定期對科任教師的教案、作業、學習筆記、工作筆記等進全面檢查,以保證日常教學扎實有效開展。
3、巡查經常化。每一天早、午、自習和三操等常規時間對各班進行巡查,作到了腿勤,確保教學秩序井然。
4、認真做好缺勤教師的課程調整,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
5、自我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定,三操、上課等常規工作從無遲到現象,為教師了作好表率,做到打鐵本身硬。
四、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使本學年學校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1、配合學校做好雙高普九及教育強縣迎驗各項工作。親自組織并參與學校文化建設、部室建設等工作,與教師們一道同甘共苦,進取出智出力。
2、建立教師檔案卡和學生成長記錄袋。
3、學校領導不在時,負責管理好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保證本學年學校各項事務無意外發生,并做到勤匯報,多請示。
經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教育教教學活動,本學年我校全體師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先后有__等4位教師的論文在省、國家級刊物上發表,__等8位教師的教育敘事、教學案例被錄入__縣第二屆校本研論壇材料匯編,在全縣交流學習,被命名為縣級教學能手。異常是在藝術特色教育這一塊,更是碩果累累,本學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藝術文化的交流、學習和創作,共有根雕、石刻、泥塑、千字文印章等各類優秀手工及藝術作品500余件被學校美術室、勞技室展覽和收藏,極大的豐富了師生課余生活,使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和社會實踐本事得到了全方位提高,藝術審美本事得到了有效發展和培養,促進了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五、幾點體會。
經過本學年的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我有三點深刻體會:
1、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但要把教育教學當成是一項工作來干,更要把它當成是一項造福后代的事業來干。堅定的職責心和廣博的愛心是每個合格教師必備的條件。
2、要教育好學生,或組織好學校的教學工作,自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管理者自身要有表率、示范的意識和本事,要廣泛聽取意見,集思廣益。
3、創新是現代成功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僅有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進取拓寬工作思路,才能為教育的良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4、學校的領導班子和管理機制決定學校的一切。在課改迅速發展的今日,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沒有先進的理念、過硬的作風和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為先導,學校是得不到發展和提高的。如果在領導團體中有任何一個“不作為”或“亂作為”的管理者,都將影響“能作為”者而“無作為”,也必將阻礙學校整體工作的和諧健康發展。
總之,作為一名才走上管理崗位的年青教師,我將一如繼往的做好本質工作,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理念,做一名發展型教師,緊緊依靠學校的堅強領導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大膽創新工作機制,銳意進取,努力拼搏。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我都永遠將自我的夢想、信念和情操溶入到教書育人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去,不斷為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培養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工作!
教務工作總結5
在過去的一年中,沿著校長室的工作思路,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遵照新課程標準要求,開全開足規定課程門類,并要求教師嚴格按新課標上足規定課時,并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2、加強對新課標實施的各項培訓研究活動。
(1)組織骨干教師繼續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在這基礎上,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再培訓,經過培訓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增加新課程實施的自覺性和信心。
(2)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認真鉆研新教材,研討新教法。在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師生主角位置的轉換、評價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進行進取探索,進取實踐、進取改革。異常是課堂教學,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這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具體反映在本學期的創立省示范初中時隨機抽查到的15節課,6節優秀、7節良好,優秀率達40%,優良率達87%,居三所創立學校之首。
(3)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要求骨干教師上示范課,指導新教師備課,在教研活動上談體會、談收獲,以此來影響帶動其他教師用好新課程教材。
(4)繼續抓住新課程實施這樣一個機遇,進取開展教科研活動,一邊實踐,一邊研究,本學期申報了一個市級課題和三個區級課題,使課題工作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加強“六認真”工作,向教師提出“功夫化在備課上,本領顯在課堂上,向四十五分種要質量”的口號,要求教師備課要改變“重知識點,重知識傳授”的傳統觀念,異常要注意落實學生學習情感目標和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倡團體備課,加強教師間的聽課交流。對作業、測驗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精心布置,精心批改,并及時做好質量分析和反饋工作。
2、加強“六認真”的檢查督促工作,每學期對“六認真”工作檢查四次,并根據情景對個別教師進行抽查,并把檢查情景及時通報到每位教師,另外要求行政領導,教研組長平時加強聽課檢查,并及時提出課堂整改意見。
3、抓好教研組的管理工作,各教研組根據本學科特點,圍繞新課程實施和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本學期又加強了備課組的活動,各課組的教研氣氛比較濃。
4、抓好畢業班的管理工作,本屆初三畢業班提出了“狠抓管理、務實拼搏、爭創佳績”的口號,分領導、教師、學生三個層面提出了工作設想,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優秀率、合格率,異常在中考中優秀率列區前列,有3名學生考入了蘇高中國際班,20多名學生考入了省重點中學省招班,社會聲譽良好,高三畢業班也注意抓好了各個工作環節,加強了分類輔導,切實抓好了拔尖工作,高考中使較多學生升入了高校,本學期高三年級重視了綜合考試的研究、輔導,在全體教師努力下,在省會考中合格率超過了湘城中學。
5、繼續實施“金牌行動”計劃,并取了優異成績,本年度共獲全國省級一等獎11人次,省級獎61人次,市級獎20人次,區級獎9人次,共有90人次獲獎。在最近舉行的省初中數學競賽中,又喜獲豐收。初一、初三均獲奪區最高分,初定獲省級人數占區三分之一,異常是初三區前6名,我校占5名。初三的外語競賽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能夠說我校的“金牌行動”計劃碩果累累,創出了我校的特色,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1、要求教師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2、進取組織支持教師參加各種進修,培訓活動,不斷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并要求教師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