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長期股權投資取得的方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646(2011)08-0048-02
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引起的暫時性差異
1.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CAS20),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對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確定合并成本;對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采用購買法確定合并成本。與企業合并方式相對應,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CAS2)將長期股權投資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以享擁有的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以作為支付對價而付出的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加上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小于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還需要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以保證投資成本與所享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一致性;以企業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以作為對價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加上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
2.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
按照我國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性資產的規定確定計稅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簡稱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投資資產成本;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3.長期股權投初始計量引起的暫時性差異
以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其計稅基礎(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計量基礎(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不同,形成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如果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其計稅基礎(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投資成本(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也不同,但是因為企業合并具有報表合并需求,如果計稅基礎小于投資成本,應當調增投資成本到與計稅基礎一致。所以,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只能出現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只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投資成本(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一致,不存在暫時性差異,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二、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引起的暫時性差異
1.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引起的的暫時性差異
(1)成本法引起的暫時性差異。根據CAS2的規定,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者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投資成本不因被投資方凈資產的變動而變動。所以,按成本法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不會引起暫時性差異。但是,當控制下的成本法轉換為非控制下的成本法時,則可能會引起暫時性差異。
(2)權益法引起的暫時性差異。根據CAS2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在權益法下,為了體現投資方對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的“一體化”關系,必須要保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所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一致性。所以,首先要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進行調整,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表明被投資方有商譽存在),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當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則應當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其次,在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還要根據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調整投資成本,即當被投資方實現凈利潤時,按持股比例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當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或者發生凈虧損時,則作相反的調整;被投資方因凈利潤以外的原因引起凈資產增加時,投資方按持股比例調增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所以,按權益法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通常會引起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3.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變更引起的暫時性差異
(1)成本法變更為權益法后,長期股權投資的暫時性差異。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變更為權益法,如果是由減資原因引起的,即從控制轉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而且原控制屬于同一控制下的控制,首先需要將剩余投資的成本調整為取得該項投資時付出資產(對價)的公允價值,然后,再將調整后的投資成本與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則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前一次調整消除了暫時性差異,而后一次調整則又出現了暫時性差異,因而仍然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原控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控制,因為方法變更前后,長期股權投資均是按照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計量的,與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稅基礎)不同,也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變更為權益法,如果是由于增資原因引起的,原有投資是按照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的,變更為權益法后,要求原有和新增長期股權投資均按照所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價值的份額計量,因而也與計稅基礎不同,因而也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2)權益法變更為成本法后,長期股權投資的暫時性差異。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變更為成本法,如果是由于增資原因引起,即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上升為控制,并且構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原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還需要重新按照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計量,仍然與計稅基礎存在差異;如果增資構成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則長期股權投資要按照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計量,也與計稅基礎存在差異。
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變更為成本法,如果是由于減資原因引起,即投資方對被投資方由共同或重大影響下降為非重大影響,剩余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需要調整為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存在暫時性差異。
(3)非重大影響下的成本法變更為控制下的成本法后,長期股權投資的暫時性差異。非控制下的成本法變更為控制下的成本法,必然是由增資引起的。由于出現了合并要求,需要把原投資成本由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調整為擁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計稅基礎存在差異,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但是,如果因為減資,控制下的成本法變更為非重大影響下的成本法,不管剩余投資原來是在同一控制下合并中取得的,還是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中取得的,均需要將其投資成本還原為取得該投資所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經還原后,與計稅基礎一致,因而不存在暫時性差異。
4.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引起的暫時性差異
CAS2規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減值應當按照CAS2規定處理;其他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則按照CAS8規定處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因而計提減值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低于計稅基礎,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三、結束語
長期股權投資計量基礎取決于計量環境,即投資戰略意圖和對被投資方的影響能力。增資或減資,表明長期股權投資的戰略意圖、對被投資方的控制能力發生了變化,這就需要對計量基礎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計量環境。如果長期股權投資能夠對被投資方施加重大影響,需要根據被投資方權益的變化調整投資成本;如果被投資方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惡化,還要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等,這一切都會使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差異。可見,所得稅會計處理的關鍵是理清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變化的原因和規律。
根據長期股權投資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和公允價值能否可靠計量,新準則將長期股權投資進行了分類。主要劃分為:一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二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三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四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五其他權益性投資,即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范前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而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進行處理(包含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對于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本文不作詳述。
一、初始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按形成或取得來源,將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并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初始投資成本計量標準。
(一)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并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在我國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形式上看,企業合并又可分吸收合并、新設合并和控股合并。由于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或被購買方解散,新設合并中合并各方均解散,被投資主體不復存在,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只有控股合并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持續核算的問題。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此外,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約定的可能影響合并成本的未來事項在購買日估計很可能發生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該未來事項的影響金額等兩項支出也應當計入合并成本。
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后的余額)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初始確認后的商譽,應當以其成本扣除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計量。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首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例:甲上市公司與乙公司是不具有關聯關系的兩個獨立的企業,2007年1月15日兩公司達成合并協議,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以公允價值為8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的資產作為對價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60%股權。假設不考慮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無或有項目,2007年7月1日乙公司財務狀況如下(單位:萬元):
項目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600800
長期股權投資400600
長期借款300300
凈資產7001100
那么,2007年7月1日,甲公司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800
貸:有關資產600
營業外收入200
借:商譽140(800-1100×60%)
貸:長期股權投資140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hTtP://Www.XcHeN.COm.cn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即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滿足“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未滿足上述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不確認損益。
5、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即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其公允價值入賬,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減值準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無需區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僅需從長期股權投資形成或取得的角度,按照上述標準予以確定即可.
二、后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從區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別的角度,根據不同類別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的。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下列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地,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還需調整為權益法反映。
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當然,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原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同樣適當用本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
二、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根據長期股權投資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和公允價值能否可靠計量,新準則將長期股權投資進行了分類。主要劃分為:一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二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三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四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五其他權益性投資,即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范前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而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進行處理(包含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對于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本文不作詳述。
一、初始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按形成或取得來源,將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并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初始投資成本計量標準。
(一)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并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在我國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形式上看,企業合并又可分吸收合并、新設合并和控股合并。由于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或被購買方解散,新設合并中合并各方均解散,被投資主體不復存在,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只有控股合并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持續核算的問題。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此外,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約定的可能影響合并成本的未來事項在購買日估計很可能發生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該未來事項的影響金額等兩項支出也應當計入合并成本。
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后的余額)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初始確認后的商譽,應當以其成本扣除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計量。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首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例:甲上市公司與乙公司是不具有關聯關系的兩個獨立的企業,2007年1月15日兩公司達成合并協議,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以公允價值為8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的資產作為對價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60%股權。假設不考慮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無或有項目,2007年7月1日乙公司財務狀況如下(單位:萬元):
項目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600800
長期股權投資400600
長期借款300300
凈資產7001100
那么,2007年7月1日,甲公司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800
貸:有關資產600
營業外收入200
借:商譽140(800-1100×60%)
貸:長期股權投資140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即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滿足“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未滿足上述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不確認損益。
5、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即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其公允價值入賬,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減值準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無需區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僅需從長期股權投資形成或取得的角度,按照上述標準予以確定即可。
二、后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從區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別的角度,根據不同類別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的。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下列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地,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還需調整為權益法反映。
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當然,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原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同樣適當用本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二、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確定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與企業合并中的規定相同)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后續計量按照成本法核算,不適用上述原則。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被投資單位以后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并據以確認投資損益。
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計入所有者權益。
當然,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長期股權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三、減值及處置
(1)我們在進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處理時,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首先應該確定投資成本。取得方式主要包括以支付現金、承擔債務或轉讓非現金資產等三種,初始投資成本應為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主要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其次,應該對比合并對價與初始投資成本,如果有差額則需調整留存收益,對于資本公積不足的情況,則需沖減調整留存收益。若合并方是以發行權益性證券的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股本以發行股份面值確定(若以2000萬股作為合并對價,每股面值為1元,市價為5元,則計入股本2000萬元,其余則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初始投資成本與股本面值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按的,調整留存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應收股利(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差額)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不足沖減)貸:有關資產或負債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差額)(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可以看成雙方進行資產交易的行為。所謂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是以企業所發生的合并成本來進行計量。對于購買方所付出資產、發生或承擔負債的,按照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確定其合并成本;購買方發行權益性債券的,以該證券的公允價值以及為合并所發生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來確定其合并成本。于此同時,對于進行企業合并而導致購買方發生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和其他相關管理費用均計入當期損益。并對作為合并對價發行的權益性證券或債務行證券交易發生的費用,應由購買方計入相應證券的初始確認金額。
1.2通過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具體包括購買過程中應當發生的必要手續費等支出,但不包括投資單位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和利潤。(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由其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所支付的手續、傭金等從權益性證券溢價發行收入中扣除,溢價不足的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3)長期股權投資是由投資者投入的,應該按照協議的約定或投資合同的價值確定初始投資成本,其中價值不公允的除外。對于價值明顯高于或低于該項投資公允價值的,必須以公允價值來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并由該項出資構成實收資本(或股本)的部分與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之間的差額來進行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對于所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的投資成本應計入應收股利,不能構成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
2.1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定義
所謂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是指投資按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計價核算的一種計量方式。一般不調整其賬面價值,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資時發生。其中,把被投資單位已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2.2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具體核算范圍
(1)投資單位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一般為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企業20%以下表決權資本,一般持股比例大于50%和小于20%的長期股權投資。
2.3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方式
對于采用支付現金的形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實際支付價款確認其初始投資成本。但在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時,還應考慮企業為取得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稅金以及其他的必要支出。成本法核算時我們還應對以下幾點予以注意:一是企業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實際支付價款時,被投資單位已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的,該項金額應計入當期投資收益,應收股利。在確認分得現金股利或利潤后,還應對其是否減值進行進一步考量。二是可收回金額低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對于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其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3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
3.1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定義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是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長期股權投資后,對于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所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而對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
3.2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的核算范圍
(1)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投資。(2)投資企業持有被投資企業20%或20%以上表決權資本但不能控制被投資企業的,采用權益法核算。一般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間(包括20%和50%)。
3.3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具體核算方式
一是對已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其初始投資成本為量化標準,根據比較與投資企業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所占份額的大小來判斷,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不調整此項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但如果相反,就應該計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4將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成本法核算,由于投資單位投資目的變化等原因決定后期追加投資,導致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實施共同控制的,賬務處理應相應轉換為權益法時,對原持有投資和追加投資的商譽與計入損益的金額考慮在內,分別進行處理:①分別核定按原持股比例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和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若前者小于后者,應作為原投資所體現的商譽,其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若前者大于后者,根據差額調整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②對追加投資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相比較,即后期追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若前者大于后者,其差額為投資時體現的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則應根據兩者之間的差額調增投資成本和當期營業外收入。對初始持有長期股權投資至改變核算方式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相對于原持股比例部分,是由于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產生的,這就要求投資單位按照持股比例去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調整留存收益,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若屬于其他原因導致,投資方應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占具體份額去調整賬面價值,并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因為處置投資使得對被投資單位由控制改變為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時,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賬務處理:①按處置或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比例結轉終止確認的成本;②核定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原投資單位按照持有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并進行比較。若前者大于后者,差額屬于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若前者小于后者,則需調整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對初始持有長期股權投資至處置投資日之間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損益變化,投資方在對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時還應考慮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所享有的份額,應扣除已發放或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及其利潤,調整留存收益,對于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投資日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享有的份額,應當調整當期損益。針對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應享有所有者權益變動的發生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一、初始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按形成或取得來源,將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并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初始投資成本計量標準。
(一)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并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在我國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形式上看,企業合并又可分吸收合并、新設合并和控股合并。由于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或被購買方解散,新設合并中合并各方均解散,被投資主體不復存在,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只有控股合并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持續核算的問題。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此外,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約定的可能影響合并成本的未來事項在購買日估計很可能發生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該未來事項的影響金額等兩項支出也應當計入合并成本。
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后的余額)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初始確認后的商譽,應當以其成本扣除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計量。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首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例:甲上市公司與乙公司是不具有關聯關系的兩個獨立的企業,2007年1月15日兩公司達成合并協議,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以公允價值為8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的資產作為對價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60%股權。假設不考慮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無或有項目,2007年7月1日乙公司財務狀況如下(單位:萬元):
項目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600800二、后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從區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別的角度,根據不同類別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的。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下列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地,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還需調整為權益法反映。
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當然,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原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同樣適當用本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二、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確定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與企業合并中的規定相同)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后續計量按照成本法核算,不適用上述原則。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被投資單位以后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并據以確認投資損益。
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計入所有者權益。
當然,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長期股權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三、減值及處置
新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方法有其特殊性。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減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處理,即應當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且不得轉回;其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減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處理,即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長期股權投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計量結果表明,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
總之,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涉及多項具體會計準則,如長期股權投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合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資產減值等,需要相關會計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應用。
長期股權投資400600
長期借款300300
凈資產7001100
那么,2007年7月1日,甲公司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800
貸:有關資產600
營業外收入200
借:商譽140(800-1100×60%)
貸:長期股權投資140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根據長期股權投資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和公允價值能否可靠計量,新準則將長期股權投資進行了分類。主要劃分為:一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二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三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四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五其他權益性投資,即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范前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而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進行處理(包含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對于第五類長期股股投資,本文不作詳述。
一、初始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按形成或取得來源,將長期股權投資又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并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初始投資成本計量標準。
(一)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并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在我國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形式上看,企業合并又可分吸收合并、新設合并和控股合并。由于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或被購買方解散,新設合并中合并各方均解散,被投資主體不復存在,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只有控股合并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持續核算的問題。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方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此外,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約定的可能影響合并成本的未來事項在購買日估計很可能發生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該未來事項的影響金額等兩項支出也應當計入合并成本。
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后的余額)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初始確認后的商譽,應當以其成本扣除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計量。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首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例:甲上市公司與乙公司是不具有關聯關系的兩個獨立的企業,2007年1月15日兩公司達成合并協議,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以公允價值為8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的資產作為對價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60%股權。假設不考慮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無或有項目,2007年7月1日乙公司財務狀況如下(單位:萬元):
項目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600800
長期股權投資400600
長期借款300300
凈資產7001100
那么,2007年7月1日,甲公司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800
貸:有關資產600
營業外收入200
借:商譽140(800-1100×60%)
貸:長期股權投資140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即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滿足“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未滿足上述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不確認損益。
5、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即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其公允價值入賬,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減值準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無需區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僅需從長期股權投資形成或取得的角度,按照上述標準予以確定即可。
二、后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是從區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別的角度,根據不同類別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的。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下列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地,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還需調整為權益法反映。
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當然,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原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同樣適當用本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二、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確定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與企業合并中的規定相同)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后續計量按照成本法核算,不適用上述原則。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被投資單位以后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并據以確認投資損益。
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計入所有者權益。
當然,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長期股權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三、減值及處置
1.在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問題。
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二號——長期股權投資》(以下簡稱長期股權投資)中第二章初始計量規定,把長期股權投資分為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除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而在第三章的后續計量規定中,又把長期股權投資劃分為四類,以便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計量核算。筆者認為如此一來給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帶來影響。除了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的是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都是按照付出資產、發生或者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之和。從上面的規定可見,除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的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股權投資時,對其進行初始計量時我們并沒有考慮投資時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問題,更沒有提到如何處理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問題。
那么我們應當如何準確的計量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呢?在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不存在差額調整的問題。對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時,差額在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確認為商譽。反之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其他方式取得的按照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
2.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界定范圍不清晰。
長期股權投資包括以下內容:(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股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2)投資企業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的投資;(3)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4)投資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當投資企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的情況,如果準備長期持有我們就將其劃分到金融資產下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果不準備長期持有用于短期獲利的情況,我們將其劃分到金融資產下面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這兩類與長期股權投資并無關系。筆者認為這樣的劃分并不合理。把握投資的性質才是硬道理,比如子公司可能是上市的也可能是非上市的,但是我們將其納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范圍。接下來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投資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是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是否具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實質。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質是短期獲利,長期股權投資是長期持有的,不符合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以出售為目的的,長期股權投資是有長期的戰略規劃的,所以也不合適。所以綜上所述一項投資能否成為長期股權投資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一是時間因素,是否長期持有;二是投資匯報,投資回報是否具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三是持有意圖,有時可能該項投資目前并不是長期股權投資,但是只要它有將它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戰略規劃,當條件符合時就可以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了。
二、改進建議
筆者認為上述問題主要是由于初始計量與后續計量對長期股權投資分類不一致引起的,因此我們要將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與后續計量聯系起來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初始計量時,我們就將長期股權投資劃分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和投資企業尚不具備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的地位,但是企業準備長期持有,有長期的戰略規劃,有明確的意圖和能力在不久的未來取得對被投資單位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的地位。這樣處理的好處在于在投資時同時調整投資成本,而不必通過后續計量整理,從而減少實務操作的困惑。另外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實質我們能夠進行更好的把握。
參考文獻:
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新準則保留了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方式,因此,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比較復雜,是會計實務中的一大難點,對于廣大財務人員在實務操作中對于其核算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新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相關的會計處理在計量屬性上有所不同。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方式,包括非企業合并取得和企業合并取得兩大類,其中企業合并又進一步劃分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而取得的兩類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為付出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而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其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以及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新準則對不同取得方式的長期股權投資分別規定采用不同的計量屬性,充分體現出“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質量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雙方存在關聯關系,交易價格很可能不公允,且最終控制方在合并前后對經濟資源的實際控制并沒有發生變化,從本質上來說,不能作為購買,會計處理上應當采用賬面價值。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交易各方是自愿、公平地進行交易,存在公允的購買價格,應當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計量。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新準則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的會計處理,根據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和公允價值能否可靠計量,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
新準則規定,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一是當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二是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但是,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及個別財務報表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調整為權益法,并且應區分以下兩種情形:1.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資產負債表應采用權益結合法處理,即被合并方的有關資產、負債應以其賬面價值計量。2.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資產負債表應采用購買法處理,即被合并方的有關資產、負債應以其公允價值列示,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在合并報表上確認為商譽(大于差額)或計入當期損益(控股合并下,因購買日不編制合并利潤表,所以應在購買日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調整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不需要編制合并報表。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應對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進行調整。對于大于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中,小于差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其后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化對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
新準則要求權益法中采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充分體現了“相關性”這一會計質量要求。
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的會計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轉為成本法的會計處理相對比較簡單,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將長期股權投資的“損益調整”及“其他權益變動”明細科目轉入“成本”明細科目,不需進行追溯調整。本文側重分析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處理。
(一)追加投資引起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處理
因追加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由無重大影響下的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時,應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對原成本法下的核算結果進行追溯調整,即應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并在此基礎上比較該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的屬于通過投資作價體現的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小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對于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追加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按照上述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會計處理,惟一的區別是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取得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原投資至新投資交易日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當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對應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調整數=(追加投資日被投資單位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日被投資單位公允價值)*原持股比例
2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
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初始投資成本入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應分別企業合并和非企業合并兩種情況確定。
2.1 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2.1.1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2.1.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區別下列情況確定企業合并成本,并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1)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2)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合并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
(3)購買方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也應當計入企業合并成本,該直接相關費用不包括為企業合并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也不包括企業合并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費用。
(4)在合并合同或協議中對可能影響合并成本的未來事項作出約定的,購買日如果估計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并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的,購買方應當將其計入合并成本。
無論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
2.2 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除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
(5)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
3 初始成本的調整和計稅基礎差異的問題
(1)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兩者之間的差額在會計上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進行調整。而在稅法上對投資資產按以下方法確定投資成本:①通過支付現金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投資成本②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投資成本。這種情況會計核算與稅法要求一致不會產生差異。
(2)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會計上兩者之間的差額應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例1:甲企業于20×7年1月取得乙企業30%的股權,共支付價款3000萬元。取得投資時乙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2000萬,按會計準則規定甲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3600萬元,則甲企業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乙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600萬元應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6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30 000 000
營業外收入 6 000 000
但按照稅法規定,這部分差異不進行處理,即營業外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也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從而新增了一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會計上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50萬元 (600×25%=150萬)。賬務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1 500 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 500 000
4 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差異問題
投資企業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在持有期間由于在損益確認、股利發放、超額虧損確認及減值準備提取等方面會計與稅法規定的不同,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差異,下面將舉例說明這些差異及其賬務處理。
4.1 損益確認的差異
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或發生凈虧損的份額(法規或章程規定不屬于投資企業的凈損益除外),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確認為當期損益。但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進行適當調整:①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按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②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例2:20×7年1月1日M公司購入N公司股票1000萬股,占N公司總股本的25%,作為戰略投資長期持有。為完成此次收購,M公司共支付現金2800萬(含相關稅費),購入當天N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1000萬,賬面價值為10000萬,除下表涉及的項目其余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相同。(單位:萬元)
表4-1
項目 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 尚可使用年限
存貨 1100
1200
固定資產-設備 4900 5600 10
無形資產-專利權 500 700 5
合計 6500 7500
假設:存貨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所有的存貨在當年消耗,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按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20×7年N公司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那么其賬務處理為:
(1) 購入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8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28 000 000
(2) 年底確認投資損益,按會計準則對其進行損益調整。
收益=[1600-(1200-1100)-(5600-4900)∕10 -(700-500)∕5]×25%=347.5萬元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 475 000
貸:投資收益 3 475 000
稅法對于會計上確認的347.5萬的投資收益不予確認,同時也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因此便產生了一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86.875萬元(347.5×25%=86.875萬)會計分錄:
借: 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868 7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68 750
4.2 取得現金股利的差異
投資企業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區分以下情況處理:
(1)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未超過已確認投資損益的,應抵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
例3:【沿用例2】假設20×8年3月1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0.15元∕股,則賬務處理:
借:應收股利 1 5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 500 000
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1 500 000
貸:應收股利 1 500 000
稅法規定:對被投資單位分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做投資收益處理,不調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這時雖然不確認持股所得,但原計算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已經減少,因此應相應調減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即沖減遞延所得稅負債37.5萬元(150×25%=37.5)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375 000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375 000
(2)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部分,但未超過投資以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賬面利潤中本企業享有的份額,應作為投資收益處理。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照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未超過賬面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金額,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上述借貸方差額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3)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同時也超過了投資以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賬面凈利潤中本企業按持股比例應享有的部分,該部分金額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投資成本”科目。
4.3 取得股票股利的差異
如果被投資單位分配的是股票股利,在會計上投資企業不作賬務處理,但應于除權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數,以反映股份的變化。但按照稅法規定,對于股票股利投資企業應按票面價值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即增加其計稅基礎。這樣便產生了一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所得稅費用”科目。
4.4 其他權益變動的差異
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應按照持股比例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中歸屬于本企業的部分,相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但這種情形按稅法有關規定對股權投資的成本卻不做調整。如果調增資本公積將產生一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需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記“資本公積”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如果調減資本公積將產生一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需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4.5 超額虧損確認的差異
投資企業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損失,原則上應以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具體步驟為:
首先,減記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其次,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的情況下,對于未確認的投資損失,考慮除長期股權投資以外,賬面上是否有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項目,如果有,則應以其他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為限,繼續確認投資損失,沖減長期應收項目等的賬面價值。
最后,經過上述處理,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投資企業仍需要承擔額外損失彌補等義務的,應按預計將承擔的義務金額確認預計負債,計入當期投資損失。
例4:【沿用例2、例3】假設20×9年N公司由于環境因素的變化N公司出現巨額虧損6000萬(假設企業不存在其他長期收益資產,也不承擔額外損失彌補義務)。則20×9年確認虧損=[6000-(5600-4900)/10-(700-500)/5]×25%=1472.5萬元, 賬務處理為:
借:投資收益 14 725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4 725 000
但稅法上規定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因此便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01.5萬元[(2800+347.5-150-1472.5)×25%=301.5萬 ] 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3 015 000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3 015 000
4.6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確認的差異
長期股權投資如果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按照相關準則的規定確定其可收回金額及應予計提的減值準備。并且減值準備提取后在以后不得轉回。
例5:【沿用例2】假設N公司20×9年發生嚴重財務困難,M公司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很難收回投資成本,經估計M公司認為只能夠收回2500萬的成本。期末M公司對該投資計提了300萬的減值準備。則賬務處理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3 000 000
貸: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3 000 000
但未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稅務機關不允許在稅前扣除。因此產生了300萬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75萬元(300×25%=75萬)。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750 000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750 000
5 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的差異問題
企業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相應結轉與所售股權相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出售所得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為處置損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原計入資本公積中的金額,在處置時亦應進行結轉,將與所出售股權相對應的部分在處置時自資本公積轉入當期損益。
例6:【沿用例2、例5】假設M公司于20×9年將所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全部出售共取得價款2500萬。款項已存入銀行。則N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25 0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3 000 000
投資收益 3 47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8 000 000
—損益調整 3 475 000
企業在處置投資時稅法上允許其計提的各項準備允許同成本一同結轉,因此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予以沖減。
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868 750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868 750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750 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750 000
6 總結
企業會計準則的公布使得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實務中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和探討。因此還需要結合企業會計準則和實務指南以及新的企業所得稅法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這樣企業在實務中才不會因處理不正確而產生不必要的稅款支出,加重企業稅收負擔。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3
[2] 黃珍文,財務會計,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一)成本法和權益法適用范圍的變化。原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采用權益法核算。
新準則規定:企業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在下列情況下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3、被投資企業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企業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
(二)初始投資成本計量的變化。原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初始投資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即以投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計量基礎。
新準則對初始成本的確定分為企業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分別做出規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股權投資,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新舊準則比較存在明顯差別:原準則以投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而新準則是以取得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是投資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即以付出的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同時,規定了在對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時,按規定確定初始成本后,投資方對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投資方對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3、非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股權投資基本一致,也是以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二、新舊準則對控股公司會計處理的變化
原準則對有控制權的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新準則規定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從單個報表看,對有控制權的投資如果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核算,在被投資企業取得盈利的情況下,投資公司的資產和權益將減少;就合并會計報表而言,企業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仍將相關企業看作一個整體,相關企業之間的經濟交易均被視為一個企業的內部事務,因此,會計報表的合并結果并不受影響。
新準則將控制分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文對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進行研究,分析新舊會計準則核算方法的不同對于投資公司單個報表的影響。
例: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固定資產對乙公司投資,取得乙公司60%的股權。該固定資產原值160萬元,已計提折舊60萬元。投資當日,該固定資產公允價值120萬元,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50萬元。12月31日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萬元。2008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萬元,股票股利1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
(一)按照原準則要求,應該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
2007.1.1
借:固定資產清理 100
累計折舊 60
貸:固定資產 160
借: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投資成本) 90
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
攤銷:
借:投資收益
―股權投資差額攤銷 1
貸: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1
2007.12.31
借: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損益調整) 18
貸:投資收益
―股權投資收益 18
2008.3.1
借:應收股利 3
貸: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損益調整) 3
(二)按照新準則的要求,應該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2007.1.1
借:固定資產清理 100
累計折舊 60
貸:固定資產 16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90
商譽 30
貸:營業外收入 20
固定資產清理 100
2008.3.1
借:應收股利 3
貸:投資收益 3
可以看出,由于新舊準則長期股權投資對有控制權投資的不同核算,對投資企業的資產和利潤均產生了不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