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7 06:56: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設計原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1世紀,尊重自然、關愛自然和保護自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的共識。而且從人類的色彩接受來說,自然的原生態色彩是最能夠為多數人喜愛和接受的。藍色的天空,清澈的湖水,蒼茫的遠山,繽紛的花朵,都是構成城市自然景觀色彩的重要因素,也是這個城市色彩基調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景觀設計時,與這些自然環境色彩的搭配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方面。新的景觀設計,要成為城市自然色彩的一個和諧的組成,而不能是突兀或是特立獨行。特別是一些地勢起伏較大的城市,還應當注意和城市天際線的搭配問題,使景觀設計彰顯的出該城市所特有的立體層次感。
符合審美情趣的原則
色彩本身是沒有美和丑之分的,之所以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感覺,關鍵是一個色彩搭配的問題。良好的城市景觀色彩設計,能夠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加深對城市的良好印象。所以色彩搭配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色彩和色彩之間,要求設計者能夠對色彩搭配法則進行靈活多變的應用,包含色相、明度、純度的調和、調節和對比等。另一個是色彩和環境之間的搭配。要求設計者充分尊重城市本身的自然環境和已有的景觀色彩,兼顧色彩對人們生理和心理影響,給人以和諧統一的美感,這樣的城市景觀色彩設計才是成功的。
城市景觀色彩的過程分析
當前國際上對于城市景觀色彩的設計的,多采用朗科羅確立的色彩調研方式,結合我國城市的實際情況,準備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
這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對設計者自身的要求。城市景觀色彩設計者,需要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綜合文化知識,這兩方面的知識越充足,越過硬,設計起來就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另一個方面則是針對設計對象進行的準備工作。包含這個城市的性質和規模、歷史和文化、現有的景觀情況,當地規劃部門的政策法規等,同時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包括交通工具、設計工具等等,方便自己隨時隨地地進行資料收集。
2.現狀調查階段
在進行完準備工作之后,就要深入到城市中來,做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在朗科羅確立的調查體系中,要求以最新的地圖為基礎,以街道和主要建筑為主要的對象,調查的內容包含城市的規劃、建材、色譜、配色等十多項的內容,可謂是十分全面。針對中國城市的實際特點,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環境的調查,包含了解該城市氣候、地形、植被、土壤、河流、山石等自然環境特征;另一方面是人文環境的調查。
包含了解該城市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等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對資料分析完畢,提煉出色度和選擇好色卡之后,要將所選定的色卡在拿到獲得資料的原處,再進行一次色彩的檢驗,因為色彩受到氣候和光線變化的影響很大,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會有著較大的差別,所以為了獲得更為精確地數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次進行實驗,以保證調研的精確度。
3.色彩設計階段
2.教學改革措施
2.1設計時間及設計過程的開放
課堂設計時間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設計時間不應該成為課堂設計的“緊箍咒”。在機械原理課程開始課程設計即宣布開始,課堂設計貫穿于理論教學全過程。設計過程隨著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先以單元小題目的形式給出設計題目,然后再綜合各部分小題目給出適合實際要求的綜合性題目,是設計過程貫穿始終。具體做法:首先,改變以往學習過程中,單純的掌握課程內容,并會做課上例題和課后習題的態度。而是要求對學過的知識會靈活運用,對課后習題的完成不拘泥于做出答案,而是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對某些題目提出應用價值和創新思路,進行大膽的修改和試驗,提出個人見解,為機構的設計與創新打下基礎。其次,學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尋找與機械和機構有關的實物,提出與所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并在日常學習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例如:機構的結構分析部分,要求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如折疊雨傘、健身器材等機構在穩定性、安全性,或趣味性、實用性等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給出新機構運動簡圖,并要求對所設計機構作出簡單的模型。學生通過此次練習,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明確了學習本課程的方向,提高了創新意識,同時對本單元課程內容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最后,根據各部分內容的大量積累,提出能體現本課程主要知識點,并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設計題目意向,并完成基本設計內容。理論課結束時課程設計的主要設計已完成,最后集中1周時間完成必要的圖紙和說明書,或取消集中設計時間,而是將設計時間分散于教學過程中。
2.2設計題目及設計結果的改革
設計題目不再由教師統一給定,要盡可能啟發學生自己選題,誘發更多的創新和創造靈感,發現更多更好的選題。首先,根據教學過程學生對各部分內容提出的問題、改進意見或創新思路,要求每人或分小組討論決定設計題目初稿。選題時,學生應量力而行,從小處做起,盡可能來自實際,貼近生活;然后,將設計題目初稿交課程設計指導老師,教師引導學生擴展思路,注意對選題的把關;另外,選題還應循序漸進,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由學生自己選擇,師生共同探討,最后確定。設計結果應打破固定模式,不再只是要求做出圖紙和說明書,而是可以以多種形式提交。如:設計論文,模型,分析報告等。對學生的創新設計結果,期望值不宜過高,要允許失敗和反復,不能求全責備。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指評價學習成就、學習效果的測驗,即對學生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測驗。因此對學生課程設計的考核方式只是通過圖紙和說明書以及答辯情況進行評價,則被動地跟隨教師、循規蹈矩的學生可望獲得優秀,而來自畢業生工作單位的信息表明,學校里的尖子生未必全是實際工作中的佼佼者。為給學生充足的自由和空間,成績不僅包括必要的設計結果,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設計題目選擇的實用性,綜合性;根據選題的難易程度,應用型指標,給出設計基本分,總分60分;(2)在設計過程中對不同問題的理解、綜合、應用能力;根據設計過程的各項能力綜合,給出相應的加分,總分20分;(3)能否有自己的見解或提出應用價值和創新思路。根據設計論點給出創新加分,總分10分;(4)根據完成結果給出綜合分,總分10分。最后綜合前邊各項分值,給出總評成績。例如:某學生設計題目選擇一般,給出基本分40分;設計過程理解、綜合能力較強,加18分;有創新點8分;完成設計內容結果但創新設計結果有不足,8分;則總分74分。若設計題目難度較高,給55分,其它相同,則總分89分。若難度較高而無創新點則創新項會扣掉8分,則總分81分。綜合考慮,在課程設計中評“優秀”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創新點是必要條件,而創新過程允許出現不足。
1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
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水利工程對經濟與社會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人類整治河道修筑堤壩等活動人為的改變了河流的多樣性、連續性和流動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溫、自水流邊界、水文規律等自然條件發生重大改變。這些改變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未來的水利工程在權衡社會經濟需求與生態系統健康需求這二者關系方面,似應強調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性。
2生態水利工程
從學科發展角度看,現在的水利工程學的學科基礎主要是工程力學和水文學,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主要對象是水文系統,往往忽視生命系統的現狀和未來風險等問題。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應吸收生態學理論及方法,促進水利工程學與生態學的交叉融合,用以改進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規劃及設計理論,形成水利工程學新的學科分支——生態水利工程學。生態水利工程學作為水利工程學的一個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域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性需求的原理與技術方法的工程學。生態水利工程的內涵是:對于新建工程,是指進行傳統水利建設的同時(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顧河流生態修復的目標。對于已建工程,則是對于被嚴重干擾河流重點進行生態修復。生態水利工程將與傳統治污技術、清潔生產(生態產業)及環境立法和資源管理一起,成為河流生態建設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原則
3.1工程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在河流綜合治理中既要滿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需求,也要兼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生態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學原理,也要符合生態學原理。生態水利工程的工程設施必須符合水文學和工程力學的規律,以確保工程設施的安全、穩定和耐久性。工程設施必須在設計標準規定的范圍內,能夠承受洪水、侵蝕、風暴、冰凍、干旱等自然力荷載。按照河流地貌學原理進行河流縱、橫斷面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河流泥沙輸移、淤積及河流侵蝕、沖刷等河流特征,動態地研究河勢變化規律,保證河流修復工程的耐久性。
對于生態水利工程的經濟合理性分析,應遵循風險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則。由于對生態演替的過程和結果事先難以把握,生態水利工程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這就需要在規劃設計中進行方案比選,更要重視生態系統的長期定點監測和評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規律,是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的合理技術路線。
3.2提高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原則
一個地區的生境空間異質性越高,就意味著創造了多樣的小生境,能夠允許更多的物種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環境變得單調,生物群落多樣性必然會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質、密度和比例等都會發生變化,造成生態系統某種程度的退化。由于人類活動,特別是大規模治河工程的建設,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連續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單一化,引起河流生態系統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態水利工程的目標是恢復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但是并不意味著主要靠人工直接種植岸邊植被或者引進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物種,生態水利工程的重點應該是盡可能提高河流形態的異質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學原理,為生物群落多樣性的恢復創造條件。
在確定河流生態修復目標以后,就應該對于河流進行生物調查、地貌歷史和現狀進行勘查和評估,建立河流地貌數據庫和生物資源數據庫。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調查的有力工具。關鍵的工作步驟是在以上兩種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確定環境因子與生物因子的相關關系,必要時建立某種數學模型。河流環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勢、蜿蜒度、橫斷面形狀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質、水溫、泥沙、營養鹽的遷移轉化、水文周期變化等。研究的內容包括:調查單個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評估各種生物因子的相互關系和制約條件,對于“關鍵種”或標志性生物的環境因子進行分類和評估。在眾多的環境因子中,識別那些對于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的環境因子,在此基礎上進行河流地貌學設計和生物棲息地的設計。
3.3生態系統自設計、自我恢復原則
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功能表現為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自組織的機理是物種的自然選擇,也就是說某些與生態系統友好的物種,能夠經受自然選擇的考驗,尋找到相應的能源和合適的環境條件。
將自組織原理應用于生態水利工程時,生態工程設計與傳統水工設計有本質的區別。像設計大壩這樣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種確定性的設計,建筑物的幾何特征、材料強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終可以具備人們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復工程設計與此不同,生態工程設計是一種“指導性”的設計,或者說是輔設計。依靠生態系統自設計、自組織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選擇合適的物種,形成合理的結構,從而完成設計和實現設計。成功的生態工程經驗表明,人工與自然力的貢獻各占一半。
傳統的水利工程設計的特征是對于自然河流實施控制。而設計生態水利工程時,要求工程師必須放棄控制自然界的動機,樹立新的工程理念。因為依靠人力和技術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們要善于利用生態系統自組織、自設計這個寶貴財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強調的是,地球上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每一條河流的特點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項生態水利工程必須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條河流的自然屬性和美學價值,尋求最佳的生態工程方案。
自設計理論的適用性還取決于具體條件。包括水量、水質、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態因子,也取決于生物的種類、密度、生物生產力、群落穩定性等多種因素。在利用自設計理論時,需要注意充分利用鄉土種。引進外來物種時要持慎重態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觀尺度及整體性原則
河流生態修復規劃和管理應該在大景觀尺度、長期的和保持可持續性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時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圍內進行。在大景觀尺度上開展的河流生態修復效率要高。小范圍的生態修復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體性是指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掌握生態系統各個要素間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綜合的系統方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河道水文系統的修復問題,也不僅僅是修復單一動物或修復河岸植被。
景觀則是指生態學中的景觀尺度。景觀尺度包括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為什么在景觀的大尺度上進行河流修復規劃?首先,水域生態系統是一個大系統,其子系統包括生物系統、廣義水文系統和人造工程設施系統。廣義水文系統又與生物系統交織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態系統。而人類活動和工程設施作為生境的組成部分,形成對于水域生態系統的正負影響。水域生態系統受到脅迫時,需要對于各種脅迫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綜合、整體研究。其次,必須重視水域生境的易變性、流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生物種群的基本生存條件。水域生態系統是隨著降雨、水文變化及潮流等條件在時間與空間中擴展或收縮的動態系統。再者,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與周圍生態系統隨時進行能量傳遞和物質循環,一條河流的生態修復活動不可能是孤立的,還需要與相鄰的流域的生態修復活動進行協調。最后,河流生態修復的時間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統的演進是一個動態過程。每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都有它自己的歷史。河流生態修復是靠時間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濕地重建或修復需要大約15~20a的時間。因此對于河流生態修復項目要有長期準備,同時進行長期的監測和管理。
3.5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生態系統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河流修復工程需要時間。從長時間尺度看,自然生態系統的進化需要數百萬年時間。進化的趨勢是結構復雜性、生物群落多樣性、系統有序性及內部穩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時對外界干擾的抵抗力有所增強。從較短的時間尺度看,生態系統的演替,即一種類型的生態系統被另一種生態系統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時間,期望河流修復能夠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現實的。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力求最終形成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河流生態系統。在河流工程項目執行以后,就開始了一個自然生態演替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并不一定按照設計預期的目標發展,可能出現多種可能性。
意識到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都不是靜止的,在時間與空間上常具有不確定性。除了自然系統的演替以外,人類系統的變化及干擾也導致了生態系統的調整。這種不確定性使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不同于傳統工程的確定性設計方法,而是一種反饋調整式的設計方法。是按照“設計—執行(包括管理)—監測—評估—調整”這樣一種流程以反復循環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流程中,監測工作是基礎。監測工作包括生物監測和水文觀測。評估的內容是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狀況及發展趨勢。常用的方法是參照比較方法,一種是與自身河流系統的歷史及項目初期狀況比較,一種是與自然條件類似但未進行生態修復的河流比較。
在反饋調整式設計過程中,提倡科學家、管理者和當地居民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通過對話、協商,以尋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學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設計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董哲仁.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的脅迫[J].水利水電技術,2003,(7):1~5.
[2]董哲仁.生態水工學的理論框架[J].水利學報,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態多樣性與生物群落多樣性[J].水利學報,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蘭圍墾區生態重建的啟示[J].中國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2現代設計思想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2.1科技創新的應用
科技創新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首先體現在新技術的應用和傳統形式的新表達2個方面。例如,運用LED燈光作為園林建筑外墻的裝飾,在園林水景設計中運用高科技的音樂水幕等。傳統形式的新表達主要表現在新的構圖原則上,設計者們將現代藝術的抽象幾何構圖和流暢的有機曲線運用到園林設計中,更能滿足現代人對園林設計的審美需求。其次,與傳統園林設計相比,現代設計思想下的園林設計已經不再是手繪作圖,已發展為計算機作圖。使用計算機進行設計繪圖,具有精密度高、效率高等優點。
2.2平面構成的應用
2.2.1點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點具有聚集性,容易聚集目光,在園林設計中可以把點當作整體構成的視覺向心點或焦點,通過整體的襯托實現突出主題中心或達到營造意境的效果。例如:在園林設計中,可以在林間道路的盡頭設置涼亭,或者在石質階梯的盡頭設置石門,凸顯出一種藝術韻味,通過重疊組合或者差異性組合,突出點可以快速吸引人們的視線,獲取視覺的焦點的同時,可以渲染出富有藝術的意境。
2.2.2線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線的主要特征是長度,在園林設計中,常用線條即為直線與曲線。其中,直線主要可以分為水平線、垂直線以及傾斜線,其具有劃分整齊的特征,例如,設計排列整齊的樹木就有規整、井然有序的感覺,所以一般在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中應用。曲線的應用也在園林設計中占據較高的應用頻率,在園林作品中隨處都可以見到曲線的存在。通過曲線的舒展劃分,能夠最大程度地在視覺上擴大園林作品的空間感,帶來較為廣闊的視覺感受。
2.2.3面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線在封閉的情況下即可構成面,園林設計中經常用到的平面構成因素主要有曲線形和直線形的平面幾何形。通過設計組合成的平面中有規則對稱,也有分散的。一般情況下,規則對稱的平面都是應用在具有紀念意義園林廣場的設計中,具有規整的表現效果,而不規則的幾何曲線平面可以應用在花壇、公園或庭院的設計上,凸顯出不規則的美感。
2.3色彩的應用
人對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同樣地,不同的色彩會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感覺,園林設計中通常運用色彩來表達和塑造視覺藝術。例如:利用綠色,可以緩解視覺疲勞,與園林設計效果相映襯;利用黃色,可以舒展身心。不同色彩的搭配組合可以凸顯出不同的效果,掌握好色彩的輕重感才能體現設計的主題,表達設計者的想法。高明度的淺色系顯得輕快,低明度的深色系顯得穩重。而冷色系則是可以突出肅穆與安靜的環境氛圍。
2.4材料的應用
傳統園林建設多使用的是木質材料,而現代設計思想下的園林設計材料運用可以分為高技術材料和低成本材料的應用。與傳統的木質材料相比,這些材料大都有性能好、價格便宜等特點,在設計的過程中,對它們進行合理利用,產生的影響將會是積極的。
姓名: 專業: 所屬系別:
學號 指導教師姓名 職 稱:
開題報告時間: 年 月 日
論 文 題 目 :小型醫院業務管理系統設計
1、擬選課題國內、外的研究動態、水平、存在問題,與本人實習、社會實踐、調研的關系,并附主要參考文獻:
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僅靠增加基礎設施投入和脫離信息化的管理方法的改進,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醫院業務管理系統的目的就是減輕業務勞動強度,減少了差錯,科學管理藥品,節省人力,提高醫院的財、物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方便患者就醫和查詢,提高醫院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所以,一個現代化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醫院,除了具備一流的醫療隊伍、一流的服務設施之外,還應具備一流的業務管理系統。
醫院業務管理系統不僅能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醫療水平,而且能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因此,醫院對業務管理系統有著強烈的需求。本文介紹了醫院出入院處、病區、藥房、藥庫的業務流程,在整體分析醫院各部門以及部門之間的實際工作業務的基礎之上,結合管理系統開發的理念,用VB 6.0作為前端開發工具,開發了醫院業務管理系統。目的就是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 網絡通訊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醫院及其所屬各部門的業務進行綜合管理。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的、自動化服務的業務信息系統。全文通過對業務流程的分析以及對系統的模塊設計、實體-聯系圖(E-R圖)設計、關系模式設計、數據庫設計、代碼設計、人機界面設計等,詳細地闡明了本系統開發的目的、過程及預期效果。
業務管理系統是一門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研究的是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以便有效的管理醫院。
參考文獻
[1]張莉 王強 趙文方 董莉 《SQL Server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 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張海藩.軟件工程導論(第四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 催五子、于寧。界面設計與Visual Bbasi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在理論和應用方面的意義,完成課題的條件(包括實習單位情況)和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
意義:1、為病人提供更好更快、更快的服務,提高醫院在醫療市場的競爭力以及吸引更多的病人到本醫院就醫;
2、人力工資昂貴,迫使醫院采用計算機以提高勞動效率;
功能:1、門診掛號:為病人提供就醫卡方便病人;
2、住院病人管理系統:是醫院可以隨時了解病人情況;
3、藥房管理系統:提高了藥品管理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4、門診醫生工作站、住院費用的管理、病歷管理系統、以及外部接口等。
3、指導教師對學生選題報告的評語: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4、選題報告會評議組意見:
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5、學院審查意見:
一、行業現狀
現代意義的園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學科從19世紀50年展到今天已經有了更廣泛的意義和要求,是藝術和科學的綜合體,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態、藝術、旅游、環保、地質、地貌、社會經濟發展等等方面,需要設計者掌握和具有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園林設計是非常嚴肅的專業工作,一個不專業、不符合規范、不合理的設計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態環境的破壞。
由于目前我國園林設計市場的不規范性導致了設計者、設計單位良莠不齊的現象。首先很多的非專業的、無經驗的、職業素質不高的設計者充斥著設計隊伍。其次我國實行設計單位資質分級制,不同資質單位的專業人員配置,場地、硬件設備要求,工作的范圍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種專業人員的流動性很大,資質的高低或有無資質都不能準確地反映設計單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這種不規范性導致設計市場的不平衡的競爭。設計單位之間經常以降低設計費率來拿到設計業務,本來設計費率已經取了國家規定費率的下限,這種不正常的競爭更使得設計單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負。再加之業主經常要求設計任務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使得設計單位、設計師不能夠投入精力進行設計項目前期的充分論證,后期的施工現場指導,最終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甚至破壞自然環境。
不平衡的競爭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設計單位特別是無資質的新興設計單位。因為大型的設計單位都是改革開放之前已經成立的國有單位,擁有很高的資質,在業主動輒追求高資質、境外設計師的情況下,占盡優勢。但是這些單位畢竟是少數,數量上完全不能滿足現今我國日益擴大的園林設計市場的要求,以及設計理論的創新。
由于園林設計規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設計單位在方案與業主單位發生分歧時,常為了單位的生存和設計資金按合同規定比較準時的回籠,難以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有時甚至變成了業主單位的制圖員。同時由于設計單位不能有效的對施工材料、園林小品、燈具、苗木等園林產品的使用和項目竣工驗收發表意見,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設計要求的產品進入施工中,影響了設計的最終效果。
在園林設計日益對自然環境、城市環境、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今天,規范園林設計行業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規范園林設計行業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園林師的培育、執業認證、管理,設計法規完善等四個方面。
二、園林設計師的培育
現在從事園林設計的設計師專業背景復雜,如:建筑、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藝術園林、園林建筑、園藝等等。在園林設計行業形成初期這樣的現象比較合理。如:奧姆斯特德(Olmsted,FrederickLaw,SR.)是作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安德魯·杰克遜·唐寧(Downing,AndrewJackson)是園藝師,哈蘭·巴塞洛繆(Bartholomew,Harland)是規劃師、市政工程師,西爾維斯特·巴克斯特(Baxter,Sylvester)是記者、活動家等等。但是在園林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經過嚴格園林專業培育的職業園林師,我們的培育方式、內容等也亟需進行規范和改革。
2.1學科的規范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在不同學校名稱也不統一,有環境藝術、藝術園林、景觀建筑、園藝、園林、風景園林、造園學、風景建筑、景園建筑、園林建筑等,甚至“造園林建筑藝術”等等,五花八門令人困惑。課程的設置也不相同,但畢業后都從事園林設計行業,這樣不利于我國園林學科和環境建設的發展。其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已經有明確的說明,園林(090401)屬于環境生態類(0904),農學(09)學科門類。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5)林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9年頒布的《林學名詞》(1989)的行業規范也有了園林這一明確的規定。我們的各個高等院校應該規范的使用本科專業名稱。
但是在進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上園林專業卻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學科而存在的。在這份目錄上與園林有關的僅有一個專業和一個方向,即: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6)屬于林學類(0907)農學學科門類(09),081303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這與園林在現代社會經濟環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對等的。對此我們應該及時轉變觀念,規范園林學科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與建筑學,城市規劃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的學科專業。規劃師過于注重系統和規限,建筑師又過于注重個人創造以及爭取規限內的自由,園林師將以其全方位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消除空間的假定和不確定因素,推動多領域的合作。
雖然我們的現代園林行業起步比較晚,有著“國情”的限制因素,但這不應該成為改變的因素。我們的東方近鄰已經做出榜樣,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園方面傳承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開始,其建筑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有了全面的發展。到1985年已經一躍成為此項研究的東方強國,開始輸出自己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建筑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專業事務所發展到150家,從業技術人員達兩千多名(1985年統計)。
2.2學制的完善
園林設計是專業性很強的綜合體,需要經過嚴格的全面地專業學習。但是目前我國園林專業的學制和在校學習時間都不符合園林設計專業的要求。我國園林專業實行4年本科學制,一年級大概10月開學,四年級六月畢業,共計44月,期間約有5個月假期,理論上學生學習時間有39個月,約三年零三個月。但是實際上在我國是從二年級才真正開始專業課程的,四年級上半期結束課程,春節不到學生已經在為找工作而奔波了,實際上課時間只有23個月,不足兩年。我們就不必說3年學制的園林大專生了,這么短的時間是根本不夠的。筆者建議采用5年學制,并且保證專業學習的實際時間,才能切實的培養出比較合格初級園林師。
2.3教學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教學方式采用課堂的分科理論教育和實習的綜合實踐教育。由于資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實習,每次約半月時間,基本上是到一些風景區和環境比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蘇州、廣州、深圳等去觀摩,在教學體系中占比重較小。
對于園林這樣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專業,這不到10%實習時間實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顯。另外到企業去實踐也不太現實。首先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在企業中學到比較綜合的、全面的知識,因為企業的業務不能夠保證在這段時間內是綜合的;其次很多企業只是讓實習的學生進行初級的描圖工作,很難了解和掌握設計的全過程。
因此筆者建議采用5年學制,拿出30%~40%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案例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不同地形特點、不同氣候區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園林項目方案的產生過程、實施效果、產生的社會影響等等。
2.4專業設置的認證
以前基本上只有國家林業部部屬的幾所高校設立了園林專業,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園林行業屬于朝陽產業,畢業生很好找工作,園林專業也像雨后春筍似的,幾乎每一個大一些的院校都設置了園林專業。每年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師的人數并沒有隨之增長,很多學校教師嚴重不足,很多畢業一二年的學生任教。這樣的情況對于園林設計行業的素質是極大的考驗。
我們應該對于一個學校是否具備設立園林專業做出嚴格審查和認證。主要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審查。
第一,園林專業基本課程的設置,由園林、土建、美學、文學、環保五部分構成。園林部分占比較大比例,主要讓學生掌握園林的歷史、理論、設計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質如: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中外園林史、園林工程學、假山、中國古典園林、園林水景、園林理論發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識,如:材料力學、地質與地貌學、基本建筑學、給排水等等;美學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如:素描、水彩、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雕塑、國畫等等;文學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和表達能力,如:園林文學、散文詩詞欣賞、中外名著欣賞、游記欣賞等等;環保部分主要培養學生對于氣候、生態的素質,如:氣候分區特征、園林生態學、土壤與肥料學、病蟲害學等等。
第二,每一位專業課教師與所教學生應該達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話,我們培養的園林師就會成為“環境殺手”。
第三,教師任教資格的認定。
鑒于園林專業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性,合理配置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的比例,降低留校任教、工作經驗少的教師數量。可以適當外聘有一定工作年限、水平比較高的一線設計是作為兼職教師。這樣對于案例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些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案例庫。可以有效地保證學生與外界近距離接觸,及時接受最新的信息,了解行業現狀,改變課內與課外、畢業前后的專業知識割裂的情況。學生可以更好的更新知識、適應社會的變化。
第四,園林案例資料和圖書資料的數量、質量的審查。
三、注冊園林師執業制度
目前我國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制度已經不能夠適應園林設計行業的特點。依據從業時間來認定設計師是工程師還是高級工程師并不能反映和保證設計師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人才的流動,自由園林設計師增多,資質的高低已不能反映設計公司的能力。執業制度對個人信用具有很強的制約效果。如果在執業期間出現信用污點,會遭受嚴厲的處罰,直至取消執業資格。而要重新取得執業資格的難度很大,有的甚至終身不能再從事相關的工作。實行執業資格的行業一般都比較規范,在社會上也具有較高的信譽度。注冊園林師和園林師事務所的實行已是非常必要的了。
3.1注冊園林師的認證
建議分為助理園林師和注冊園林師兩級。助理園林師必須是經過認可的園林專業合格畢業的學生,選擇一家園林師事務所實習,協助注冊園林師工作,不得單獨從事園林設計事務。注冊園林師是在助理園林師實習期滿后(建議2~3年),由領導其工作的注冊園林師推薦,經過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的批準后成為注冊園林師,可以單獨執業,接受CFLA的監督和管理。
3.2園林師事務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冊園林師主持的設計單位。注冊園林師負責景觀項目的實施,業主只要找到園林師事務所,與設計師確定好方案后簽訂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體實施,包括材料的選擇、施工單位的選擇、現場的管理、進度的控制以及質量的監測等,都由簽約的設計師負責。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質量問題也都由設計師負責。這種全權負責的方式,迫使設計師對劣質材料、不規范的施工企業避之惟恐不遠,從而保證整個行業的規范度。
一個設計師事務所要營業,必須有一定數量具備執業資格的設計師,事務所聘用設計師時不但要審核執業資格,還會查詢設計師的誠信記錄,誠信記錄由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負責,保證了對執業設計師的有效管理。
四、園林師的管理機構和制度
目前我國還沒有管理園林設計師的專門組織,或者說功能不夠完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1978成立)是全國風景園林工作者自愿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主要從事國內外風景園林學術交流活動,舉辦規劃設計、論文等競賽活動,推動學術發展,促進國際科技合作。人事廳或建設廳主要對于專業技術職務的認定,管理面比較廣,并不能對園林師進行跟蹤管理。
因此設立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Chinese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這一專業組織就成為必要,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進行自律管理。主要職能為園林師注冊資格的認定,園林師事務所資格的認定,園林師執業業績和誠信的紀錄,園林師執業執照的發放與吊銷,設計事故責任的判定,接受業主投訴,行業規范的制定等方面。這些信息對社會公開,以便業主了解設計師,為選擇設計師提供幫助。
二、課程開設時間不當導致學生對課程設計認識不足
化工原理理論課程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主修的第一門化工專業基礎課,是工程性較強的一門課程。而化工原理課程設計隸屬于工程設計課程,很多學校通常在化工原理理論課程結束后開設,時間為兩周。雖然學生在學習了化工原理理論課程后基本掌握了常見的化工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設備的結構和計算,但學生對工藝和設備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大多數學生仍停留在書本知識的理性認識上,對工程的內容了解甚少,不具備工程觀點。因此學生拿到設計任務后,認為課程設計跟平時的課程作業沒什么兩樣,直接按照《設計指導書》中的例題進行依葫蘆畫瓢,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體系,設計出的設備不合理、不規范。為了讓學生對課程設計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筆者認為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教學環節應安排在大三下學期期末,并與化工設備課程設計同步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學生除修完化工原理理論課程外,還修完多門化工專業課程,如化工分離工程、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工藝學等。經過多門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對工藝和設備的認識已經比較深刻,對工程內容的了解也比較多,已具備基本的工程觀點,以至于拿到設計任務后不會像以前那樣盲目無措。
案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對實際設計項目的討論和分析,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基礎概念和設計原理,只有對基本理論知識理解透徹才能吃透案例設計意圖,從而充分展開分析與討論,達到教學目的。此外,案例教學需要提前把設計案例和課堂討論內容通知學生,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查閱背景資料,就案例中涉及的內容進行詳細的探析,以便對問題作深入的思考,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2.明確教學目標,精選案例:
課前教師必須明確通過案例教學學生所應達到的專業水平及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方法和標準。在一個園林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可以分解為若干個內容,如環境、功能、布局、規劃設計、植物應用、表現等等,教師心中應做到有的放矢,每一教學環節要清楚通過案例教學解決的是哪一層次上的什么問題,還應根據學生學習態度明確課后應達到的具體的專業技術水平。案例的選擇是園林設計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應選擇自己能夠熟練把握且便于學生理解的案例,內容應隨理論內容由淺到深。現代新穎、圖文兼備、圖紙清晰,設計兼具優缺點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都應在考慮范圍之內,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具有顯著效果。
3.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鑒于案例教學是將求知和實踐合二為一,因此在園林設計課堂教師應鼓勵學生,循循善誘,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園林設計案例,可以將學生分組討論,在小組內討論設計的優缺點,達成共識后再進行組間的討論,采用辯論形式,討論場地現狀條件、歷史文化背景、功能布局、植物配置、表現技法等問題,最后由教師對全過程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案例教學在園林設計課堂的實踐應用
以甘肅正寧縣北環路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為例,探討案例教學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實施:
1.回顧道路景觀設計的理論知識:
教師應與學生回顧道路景觀設計的相關內容,除了各類道路綠地具體的設計要求和注意事項外,還應使同學明白,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對城市文化品質的追求,道路不僅僅是起到城市的脈絡和骨架、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的作用,人們對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被大大豐富和擴寬。除了基本的通行功能,道路作為城市景觀的視覺走廊,成為城市地方文化、品質和風貌的展示窗口,是人們了解、感受和體驗城市生活的絕佳界面。
2.介紹正寧北環路道路景觀設計案例:
熟悉項目區的自然條件和場地概況。首先使學生明白案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該案例實際場地位于甘肅省正寧縣慶陽市東南部,屬于非常典型的黃土地貌,溫帶季風性氣候,物產豐富,黃土地下蘊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資源。地方傳統文化方面,該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除了黃土文化發源地、民歌搖籃和手工藝制作之鄉的美稱外,還是革命時期陜甘寧邊區的一部分,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所要規劃建設的北環路兩側用地面積約4.2公頃(合63畝),包括路北路南兩部分,路北用地為崖壁陡峭的溝壑環境,地勢高低不平,形狀變化多樣,中間大量分布有已經廢棄的窯洞,零星分布有榆樹、槐樹、核桃等大樹,還有少量民房等建筑物;道路南側為中學校園、醫院等企事業單位。
3.北環路道路景觀設計構思:
如前所述,道路除了具有基本的使用、通行功能,還能作為城市景觀的視覺走廊,成為城市地方文化、品質和風貌的展示窗口。因此,該設計針對用地現狀條件和環境特點,充分利用正寧原有地形地貌、地方物產,深入挖掘當地歷史及民俗文化資源,結合中國傳統造園藝術法則,借鑒現代景觀設計理念,采用生態設計方法,師法自然,營造和諧融洽、生態健康、持續發展、景觀豐富的城市道路休閑娛樂景觀環境。自然化、生態化、景觀多樣化、人文化及人性化是進行該項目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
4.北環路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在進行場地分析和了解建設方要求的基礎上,以城市道路綠地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指導案例教學。因此學生提前應熟練掌握設計原則內容,以便針對案例提出不同的意見。正寧縣北環路道路綠化設計的規劃指導原則為:因地制宜,就勢成景;保護開發,持續發展;生態和諧,人文特色;科學布局,保障安全;地方風貌,時代形象;合理利用,降低投資。學生可以依據北環路設計背景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原則反復思考、揣摩,對該案例設計原則提出自己的意見。
5.景觀建設規劃布局:
根據城市道路的使用、景觀和文化功能,結合場地實際情況,正寧北環路將整個綠化區域規劃為“一條景觀軸線、一條生態綠廊、六個景觀節點”的布局框架。學生可以依據道路景觀設計指導思想復核該規劃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下選取“黃土人家”和“民俗文化廣場”兩個景觀節點討論“因地制宜”和“地方風貌塑造”在北環路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因地制宜是園林設計首先考慮的因素,指的是園林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場地環境特征,利用原有景觀要素,在滿足設計意圖的前提下,工程造價較少的設計。因此在規劃設計中,保留基址最西端的崖壁下的窯洞院落,對窯洞內部及院落環境進行重點的改造和裝飾處理,完善窯洞內部的水、電、暖、通訊等生活設施,洞口加強裝飾處理,體現典型窯洞形象;將院落處理為兩級臺地,做硬質鋪裝,靠近路邊臺地上布置一處轆轤井的裝飾小品,突出體現鄉村景象;下級臺地結合原有核桃、國槐營造凸顯北方黃土高原農家窯洞院落的景象。經過這樣的講述,使學生明白通過對原有環境合理的規劃,既避免了大量回填土壤的工程內容,節省建設投資,又保留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窯洞景觀。具有地方風貌、塑造時代形象是每一座現代園林必備的特征。在現代景觀設計理論指導下,運用新技術、新材料,以具有時代氣息的景觀形式表現當地歷史、習俗等地域特色。正寧孕育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資源,如刺繡香包、隴東民歌等等,場地基址東部最大的用地較為平整,正好將其規劃為以反映正寧乃至隴東地域民俗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廣場。結合原場地形狀特點,從正寧刺繡香包代表性圖形中提取雙魚紋樣做整個廣場布局構架,廣場入口區景觀借鑒當地代表性建筑牌坊門的造型,結合建筑斗拱形式的四根裝飾立柱分列兩側,軸線起點處的長方形種植池內布置十二生肖的造型小品,這些共同構成文化性廣場入口區特有的景觀環境形象。中心部位設置一尊較大型雕塑,對稱布置的花架組合為人們提供休息場所,軸線盡端為以反映民俗文化活動的浮雕景墻,道路布置既完成圖案紋樣要求,又形成廣場的環狀交通需要。以上傳達給學生的信息是地方風貌如何在園林規劃設計得以體現,雕塑、廣場、建筑小品等硬質景觀是體現文化內涵的最佳形式。
6.植物景觀規劃:
在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強調植物的配置選擇應嚴格遵循綠地系統多樣性的原則,要根據基址所處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特點,結合植物的生態學習性,使植物多樣性在主干道、交通節點和各個景區得到充分體現,才能把園林植物的多樣性落到實處。北環路景觀設計綠化選用銀杏為行道樹,基址北部崖邊“桃林探塬”景區密植碧桃和紅葉碧桃為主的花木,基址東部山地“秋染翠崗”景區大量種植三角楓、五角楓、櫻花,“黃土人家”景區利用原有核桃、國槐、榆樹,“生態綠廊”景區多種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形成豐富群落化景觀,這都符合園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
【Abstract】Hightwochemistriessecondvolumeoffourthchapteroffourthhasarrangedthegalvanicbatteryprincipleanditstheapplicationteaching,thispartofknowledgeismoreabstract,thestudentunderstoodwithdifficulty.Inordertoletstudentbetteracceptance,understoodthispartofknowledge,Ifromchannelofflesson,thegalvanicbatterydefinitiondrawout,thegalvanicbatteryprinciplesummarizes,thegalvanicbatteryconstitutionconditioninducedfourpartstomakesomeownteachingdesign.
【Keywords】Galvanicbattery;Galvanicbatteryprinciple;Teachingdesign
在現代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電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衛星、空間電視轉播站、飛機、輪船,小至電腦、收音機、照相機、電話、助聽器、電子手表、心臟起搏器等,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電池。而這些電池都是應用原電池原理制作出來的。高二化學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安排了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的教學,這部分知識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理解這部分知識,我對原電池原理的教學作了如下設計:
1“番茄電池”引課取一個熟透的番茄,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銅片和鋅片,用導線將銅片與鋅片及電流表相連,可觀察到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學生們在生活中已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電池,但番茄也能制出電池!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帶著高漲的學習情緒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2學生分組實驗,引出原電池定義進入新課學習后,為了更好地探索原電池的化學原理,變學生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發現式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材中的教師演示實驗設計成學生分組實驗,并結合實驗設疑:
[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步驟現象1鋅片插入稀硫酸中
2銅片插入稀硫酸中
3銅片、鋅片一同插入稀硫酸中鋅片上有氣泡產生
銅片上無氣泡產生
同上[問題]為什么鋅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而銅不能?
[學生分組實驗]
4鋅片、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銅片上有氣泡產生[設疑]①是什么氣體?(氫氣)
②既然銅片上產生的是氫氣,銅片上就要有電子,是否說明銅能失去電子?提出假設一:銅若失去電子,應該觀察到怎樣的現象?
③銅片上電子的唯一來源就是由導線輸送過來的。導線中有電子流動可通過什么證明?
[學生分組實驗]
5在導線中接入電流表電流表指針偏轉學生可根據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判斷電子是由鋅片流向銅片。
[教師演示實驗]在上述裝置的導線中接入小燈泡,小燈泡發光(該實驗要成功,酸要多且鋅片、銅片的面積較大)。通過這個非常直觀的現象引出原電池定義。[歸納、板書]
原電池
原電池的定義: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原電池。
這樣依據實驗內容層層設疑,將學生的思維步步引向深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結合實驗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突破教學難點。不僅如此,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訓練科學的學習方法。
3動畫模擬過程,總結原電池原理再利用FLASH模擬反應過程,使學生從宏觀現象到微觀本質,從感知表象到內在聯系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和深刻性,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如圖1所示:
圖
負極(鋅片):Zn-2e-=Zn2+(氧化反應)
正極(銅片):2H++2e-=H2(還原反應)
總反應:Zn+2H+=Zn2++H2
若將上述裝置的導線斷開,只有鋅片上有氣泡,微觀過程是鋅片在稀硫酸中失電子(原因:鋅片能和稀硫酸反應),鋅被氧化成Zn2+而進入溶液,電子留在鋅片上,溶液中的H+到鋅片上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從鋅片上放出。若將導線連接,鋅片上產生的電子就通過導線流向銅片,溶液中的H+到銅片上獲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從銅片上放出。
導線斷開,發生直接的氧化還原反應,鋅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和H+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都在同一地點鋅片上進行,有電子得失,但無電子流動。導線連接后,使鋅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和H+得電子的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地點鋅片、銅片上進行,實現了電子的流動,產生了電能,形成了原電池。在原電池中,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如鋅片),發生氧化反應。電子流入的一極是正極(如銅片),發生還原反應。
[歸納、板書]
原電池原理:將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分別在兩極上進行。
4再利用實驗,歸納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教師先給出裝置圖,讓學生判斷能否形成原電池。能或不能可利用上述學生分組實驗的實驗裝置進行驗證,并可與圖1進行比較。讓學生自己找出能或不能形成原電池的原因,歸納出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前提: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一般是負極能與電解質溶液提供的陽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1)活潑性不同的兩極
正極:較活潑金屬
負極:不活潑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如碳棒)
(2)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
(3)兩極相連(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形成閉合回路
高層建筑設計中尺度的確難以把握,因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很容易根據經驗做出正確的判斷,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層建筑物的體量巨大,遠遠超出人的尺度。二是高層建筑物不同于日常用品,在建筑中有許多要素不是單純根據功能這一方面的因素來決定它們的大小和尺寸的,例如門,本來可以略高于人的尺度就可以了,但有的門出于別的考慮設計得很高,這些都會給辨認尺度帶來困難。
高層建筑設計時,不能只單單重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創造,而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數,充分考慮人觀察視點、視距、視角,和高層建筑使用親近度,從宏觀的城市環境到微觀的材料質感的設計都要創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分為五種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
1、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外部尺度
1.1城市尺度
高層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機組成部分,因其體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點,對城市產生重大的影響。從對城市整體影響的角度來看,表現在高層建筑對城市天際輪廓線的影響,城市的天際輪廓線有實、虛之分,實的天際線即是建筑物的輪廓,虛的天際線是建筑物頂部之間連接的光滑曲線,高層建筑在城市天際線創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際輪廓線從一個城市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也是一座城市給一個進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層建筑尺度的確定應與整個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脫離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獨尊,不利于優美、良好天際線的形成,直接影響到城市景觀。高層建筑對城市局部或部分產生的影響,是指從市內比較開闊的地方,如:廣場、干道、開放的水系和綠地所看到的天際線,也直接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際輪廓線不僅影響人從城市所看的景觀,也直接影響到市內居民的生活與視覺觀賞。
高層建筑對城市各構成要素也產生重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確定,也應充分地考慮該城市尺度、傳統文化,不當的尺度會對城市產生不良的影響,改變了城市傳統的歷史文化,也改變了原來城市各構成要素之間有機協調的比例關系,如:上海市,黃浦江可謂是城市一條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寬大、雄壯的氣勢。但由于東方明珠塔的建成,又過于靠近黃浦江,其他高層建筑也跟著靠近黃浦江建設,使黃浦江的尺度感變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壯,而改變了老上海的歷史與文化,從這一角度講,東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1.2整體尺度
整體尺度是指高層建筑各構成部分,如:裙房、主體和頂部等主要體塊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給人的感覺。整體尺度是設計師十分注重的,關于建筑的整體尺度的均衡理論有許多種,但都強調整體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對一棟建筑物時,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該棟建筑物的秩序或規律,如果得到這一點,就會認為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這一點,人對該建筑物的感知就會是一些毫無意義的混亂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體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設計時要注意下面的兩點:
1.2.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協調
高層建筑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的——裙房、主體和頂部,也有些建筑在設計中加入了活躍元,以使整棟建筑造型生動活躍起來。一個造型美的高層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處理了這幾個部分之間的尺度關系,而這三個部分尺度的確定,應有一個統一的尺度參考系(如把建筑的一層或幾層的高度作為參考系),不能每一部分的尺度參考系都不同,這樣易使整個建筑含糊、難以把握。
1.2.2高層建筑中各部分細部尺度應有層次性
高層建筑各部分細部尺度的劃分是建立在整體尺度的基礎上的,各個主要部分應有更細的劃分,尺度具有等級性,才能使各個部分造型構成豐富。尺度等級最高部分為高層建筑的某一整個部分(裙房、主體和頂部),最低部分通常采用層高、開間的尺寸、窗戶、陽臺等這些為人們所熟知的尺寸,使人們觀察該建筑時很容易把握該部分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級之間還有1~2個尺度等級,也不易過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復雜而難以把握。
1.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層建筑臨街面的尺度對街道行人的視覺影響。這是人對高層建筑近距離的感知,也是高層建筑設計中重要的一環。臨近街道的高層建筑部分的尺度確定,主要考慮到街道行人的舒適度,高層建筑主體因為尺度過大,易向后退,使底層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減少了高層建筑對街道的壓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兩邊的高層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兩側的建筑高度與街道的寬度的比例為1∶12,形成良好的購物環境。
為了保持街道空間及視覺的連續性,高層建筑臨街面應與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應。如:在新加坡老區和改建后的一條干道的兩側,為了不致造成新區高層和老區低層截然分開,沿新區一側作了和老區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層稍后退,形態效果良好的對話關系。
1.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層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給人的感覺。這部分經常為使用者所接觸,也易被人們仔細觀察,也是人們對建筑直接感觸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設計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易使建筑缺少親近性,過小則減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猶如玩具。
在近人尺度處理中,應特別注意建筑底層及入口的柱子、墻面的尺度劃分,檐口、門、窗及裝飾的處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幾個部分更細。對入口部分及建筑周邊空間加以限定,創造一個由街道到建筑的過渡緩沖的空間,使人的心理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如:上海圖書館門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館的人有一個過渡區,這樣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親人性。
1.5細部尺度
細部尺度是指高層建筑更細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質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們喜歡觸摸,有的事物我們不喜歡觸摸——我們通過說“美妙”或“可怕”來對這些事物做出反應,形成人的視覺質感,建筑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運用不同材料的質感,來塑造建筑物,吸引人們親手去觸摸或至少取得同我們的眼睛親近感,或者換言之,通過質感產生一種視覺上優美的感覺。勒。柯布西埃在拉托爾提建造的修道院是運用或者確切地說是留下大自然“印下”的質感的優秀典范,這里的質感,也就是用斜撐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紋。
2、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2.1建筑與城市環境在尺度上的統一
注意高層建筑布置對城市輪廓線的影響,因為在城市輪廓線的組織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因而它的布置應遵行有機統一的原則進行布置:(1)高層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為避免其相互干擾,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雖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間距適當,組成有關的構圖。也可以單棟高層建筑布置在道路轉彎處,以豐富行人的視覺觀賞。(2)若高層建筑彼此間毫無關系,隨處隨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則不會產生令人滿意的和諧整體。(3)高層建筑的頂部不應雷同或減少雷同,因為這會極大影響輪廓線的優美感。
2.2同一高層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層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設計中要遵守尺度的統一性,不能把幾種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物與城市之間、整體與局部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及與人之間保持良好的有機統一。
2.3高層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須有可識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