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6: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政治哲學方法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14年7月,筆者有幸閱讀了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的1987年版《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因受限于本人目前知識的局限性,尚不能很好地理解這本書,很難在每個問題上都進行深入的思考,更不能將這本書所介紹的法律方法和司法技術很好地消化并運用于實際法律工作中;但是,就如作者致中文版前言中所述般,通過閱讀這本書,為我初步了解立法者和法律解釋人員所面臨的基本問題上打開了一扇門,而在這之前,這是我之前從未思考過的法律問題。
從語言風格來看,《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的譯者鄧正來多用長句作譯,語句顯得艱澀、綿長、修飾限制成份太多,有些語句若不重讀三五遍,很難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如果譯者的中文翻譯能簡潔明了,或者說在翻譯中將艱澀的語言能更流暢的進行轉化,相信會增加讀者對本書的閱讀和受益程度。從內容上來看,這本書瑕不掩瑜,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綜合、客觀;這是一本法學理論很強的書,時間跨越了古希臘到現代法學,內容上包括了法理學、法律哲學、歷史法學、社會法學、法律的性質和作法律的淵源和技術,以及法理學的發展演進中形成的各流派學說。
結合自身的職業,我重點閱讀了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法律的性質和作用,通過閱讀,對公證制度的秩序和正義方面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在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秩序”與“正義”這兩個基本概念來分析法律制度,認為“它們是理解法律制度的形式結構及其實質性目的所不可或缺的”(第227頁),從秩序入手,以秩序和正義為中心,對法律的性質和作用進行了詳盡而深刻的闡述。作者將秩序(order)這一術語“用來描述法律制度的形式結構,特別是在履行其調整人類事務的任務時運用一般性規則、標準和原則的法律傾向”,“意指在自然進程和社會進程中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連續性和確定性”(第227-228頁)。經過觀察表明,作者認為在自然界中“秩序似乎壓倒了無序、常規性壓倒了脫軌現象,規則壓倒了例外”(第228頁);在人類社會中“有序生活方式比雜亂生活方式占優勢。在正常情形下,傳統、習慣、業經確立的慣例、文化模式、社會規范和法律規范,都有助于將集體生活的發展趨勢控制在合理穩定的范圍之內”。
在作者看來,“法律的秩序要素所關注的乃是一個群體或政治社會對某些組織規范和行為標準的采納問題……秩序概念所關涉的乃是社會生活的形式而非社會生活的實質”(第260頁)。公證作為一項在現代國家確保自由、安全和公正的基本法律制度,是鍛造社會秩序的裝置,具有預防和化解糾紛的能力,有的學者甚至將公證定性為一種預防性的司法證明制度。公證制度主要從主體和內容兩個角度體現公證對秩序性價值的倡導和維護作用:在主體方面,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適用公證制度本身就意味著將主體的私人事務納入到公共的司法領域來,意味著一個有獨立性、自律的所謂‘法的空間’得以形成和維持”,于此同時,公證的主體無一例外地均置身于一定的制度化空間中,并因此受到來自制度的程序制約。在內容方面,公證的證明對象如契約或行為往往是一種排除一種外部法律適用的直接私人意思表達,如果缺失公證制度約束,這些內容就可能游離于法治之外,導致社會秩序混亂;而公證能夠實現幫助、指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設立、變更法律行為,平衡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剔除糾紛隱患和不真實、不合法的因素的目的,顯然就把法治所倡導的秩序內容契合于當事人之中,并且進入了本來應當提倡“司法謙抑”的私權領域,使得公證制度能夠在諸多公權手段如訴訟、勞動仲裁、行政救濟等難以介入的領域發揮秩序建構的作用。
博登海墨認為:“法律秩序中的規范與事實這兩個方面,互為條件且互相作用。這兩者要素缺一不可,否則就不會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制度。如果包含在法律規則部分中的‘應然’內容仍停留在紙上,而并不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那么法律只是一種神話,而非現實。”(第255頁)因此,立法者將公證制度設置為一種法律制度,使其有足夠的能力建立一種社會秩序,則必須同時具備規范和事實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我們發現,一般社會經驗下的公證制度及其運行,往往能夠獲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任感、滿足其對秩序的內心需求進而繼續獲得申請公證的激勵和效用,并以此循環往復。正如馬斯洛所指出的“我們社會中的大多數成年者,一般都傾向于安全的、有序的、可預見的、合法的和有組織的世界,這種世界是他所能依賴的,而且在他所傾向的這種世界里,出乎意料的、難以控制的、混亂的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危險事情都不會發生。”(第239頁)
“人們在生活安排方面對連續性的訴求與他們要求在相互關系中遵守規則的傾向之間是存在著聯系的。無論何時只要人的行為受到法律規范的控制,重復規則性這一要素就會被引入社會關系之中。一種源于過去的權威性淵源,會以一種重復的方式被用來指導私人的或官方的行為。遵循規則化的行為方式,為社會生活提供了很高程度的有序性和穩定性。”(第239頁)由于公證是基于私人個體為獲取公共信用證明而產生的,這就意味著如果能夠借助公證制度獲得所追求的公共信用,將會使得個體擁有進行持續性公證的主動需求,而公證的公正、真實、合法行原則恰好可以保障這種公共信用的實現,由此使得公證建立的社會公共信用體系和社會秩序能夠獲得長久存續的土壤。
博登海墨認為“從最為廣泛的和最為一般的意義上講,正義的關注點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群體的秩序或一個社會的制度是否適合于實現其基本的目標……滿足個人的合理需求和主張,并于此同時促進生產進步和提高社會內聚性的程度――這是維續文明的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就是正義的目標”。(第261頁)。正義在公證制度上體現為公正原則(《公證法》第三條規定:“公證機構辦理公證,應當遵守法律,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公正是公證的最本質要求,是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和社會秩序的需要,是保證公證質量、實現公證職能的保障。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是指公證證明內容即對公證申請人所申辦的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公證結果是公正的;程序公正是指公證活動的過程對公證申請人及相關人員來說是公正的,也即是說公證參與人員在公證過程中受到的對待是公證的,國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得公證證明的權利。簡而言之,實體公正是指“產品”是否合格,程序公正是指該“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否公正。
公證制度是國家公證機關進行司法證明活動的一種法律制度,它是國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證機構則是代表國家行使證明權,其所出具的公證書被法律賦予特定的公信力。公證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該項公證的除外。”由此可見,公證的效力可以直接成為法院判決的依據,甚至直接影響司法訴訟的結果,決定著當事人的重大利益。正因為如此,公證應當嚴格貫徹公正原則,要求公證人必須做到:一方面對申辦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公證結果是公正的;另一方面,公證參與人在公證過程中應享有的程序權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平等對待。遺憾的是某些公證機構在堅持公正原則方面表現頗讓人心寒,最為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發生的“西安寶馬彩票案”。因公證本身存在體制弊端,有些公證機構甚至把辦理公證業務當作“生財之道”,搞成了“公證經濟”,將法律賦予的“證明權”視為壟斷公證業務的“道具”和“資本”,在這種情形下,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公證機構及公證人人為簡化法定程序,迎合客戶的各種不正當要求以爭取公證業務,導致錯證、假證事件迭出不窮,嚴重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公證機構行使國家證明權,代表的是國家最高的證明行使,如果其中涉及營利因素和利潤問題,那么必然產生競爭,以致其未能按照制度設計的軌道正常運轉而可能出現偏軌行使的情形,更有可能淡忘公證職責,偏離執業宗旨。公正是公證的基本原則,是公證業的靈魂,是公信力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歸根到底,我國的公證制度必須進行徹底的深化改革。
作為一名公證人,深知公證過程中秩序和正義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定會對公證的本質多作思考,探求公證應該是怎樣的,設計公證制度的初衷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追求社會和諧秩序、實現公平正義之目的等等。
以上觀點為本人閱讀博登海默先生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之后的粗淺感悟。讀了此書后,本人更深刻認識到僅僅停留在課本上的目光始終是短淺的,而且束縛了人的思想。法律工作者只有廣泛涉獵、不斷積累才能拓寬視野、獨立思考,才能成為具有專門技能、專門知識和專門職業道德修養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哲學方法論是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根據的,世界觀以自身對人們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指導意義而取得存在的價值。哲學方法論的類型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對整體主義方法論運用的分析。
整體主義強調的是從社會走向個人,個人可以成為實現社會整體利益的一種手段,它講究無論是從獨立、平等、還是自由問題上,都是從國家出發,抽象地強調整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法國當代政治哲學家莫尼克·卡斯基若認為,政治上的整體主義指的是:“國家作為一個有生命力的整體,一個由所有社會成員構成的統一體,給予社會成員他們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意義,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對國家無條件地服從、忠誠、奉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乃至自己的生命;個人首先是為了國家而活著,然后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1]單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看整體主義,強調整體利益高于一切,這種社會條件決定了人們缺乏個人獨立性和個人自由的概念。這種整體主義思想作為一種方法論貫穿在哲學家的著作中,體現作者的整體主義觀念。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寫到:“當前我認為我們的首要任務乃是鑄造出一個幸福國家的模型來,但不是支離破碎地鑄造一個為了少數人幸福的國家,而是鑄造一個整體的幸福國家。”[2]在這里,蘇格拉底聲稱城邦整體的幸福要遠比其中任何一個階層的幸福更重要。這說明,柏拉圖關注的是城邦的幸福,而且隨著他論證的逐步推進和展開,個人越來越被看作是城邦整體的一部分。個人在城邦中的地位完全根據其對城邦整體的貢獻決定。柏拉圖多次說明他的目的既不是城邦中某一個體的幸福,也不是城邦中某一階層的幸福,而是城邦整體的幸福。
柏拉圖認為相互幫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并把聚集的居所稱作城邦”[3]。理想的社會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他反對私有財產和一夫一妻制,主張兩個上等階級(統治者和武士)實行共財產和共妻兒。由于國家論是建立在他的倫理學基礎之上,所以他認為個人必須以私利服從公共福利,因為個人的真正的善同社會福利是聯系在一起的。柏拉圖評判道德的標準是城邦的利益,那么他的倫理學應探討的是個人的利益如何符合并促進整體的利益。
其實柏拉圖所描繪的理想國家實際上是一個權力高度集中,政府權威高高在上,個人絕對服從,由“哲學王”來統治的共和國,它充分體現了政治整體主義的特點。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柏拉圖所設想的城邦并不是極端的專制主義。雖然他更關注城邦整體的幸福,但城邦整體的幸福在柏拉圖那里指的是城邦全體公民的幸福,二者并不是不同的、對立的兩種價值觀。因為在柏拉圖這里,公民為國家貢獻的同時也是在謀求自己的幸福,在理想城邦這種體制中,每個人的真實利益都得到滿足,沒有公民受到虐待和歧視。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4]這個觀點意味著個人必然帶有政治屬性,必然歸屬于城邦。人只能在社會中過群居生活,于是就成為各種社會團體,乃至城邦國家產生的原動力。城邦的形成是社會團體自然演化的結果,而城邦的形式過程足以表明人類自然是趨向于城邦生活的動物,其本性上是一個政治動物。
在《政治學》一書中,我們可以從亞里士多德的國家起源的問題看出他的整體主義的體現,他的國家起源說表明他認同的是社會共同體國家學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城邦的形成發端于由男女關系同主奴關系相互作用所組成的“家庭”,“家庭”是延續人類滿足人們正常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基本社會形式。繼而為了適應更為廣大的生活需要,若干家庭聯合起來,農村公社便應運而生,然后是若干農村公社組合為城邦,這時“社會進化到高級而完備的狀態,在這種社會團體以內,人類的生活可以獲得完全的自給自足。”[5]
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將整體主義具體化為國家至上的道德原則。“由于國家是客觀精神,所以個人本身只有成為國家成員才具有客觀性、真理性和倫理性。”[6]在這里,黑格爾把國家看作普遍倫理可能達到的最高目標,它不再是個人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而成為克服私人利益的目標和欲求。在他看來,一個人的自我意識,絕不可能最初為一個個人而獲得,它只有作為一個從一個人的最初環境為起點的區別過程的結果才可能出現。而“個人權利”這一市民社會的話語,“只有在家庭開始解體” 的時候才出現。因而個人權利不可能先于社會而存在,社會也不是個人簡單的集合體。所以“國家是比個人更高的東西”[7],國家不是保障個人幸福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個人必須尊敬國家,一切符合國家的利益,甚至是為了國家犧牲個體,只有這樣人才是具有倫理性的人。
在中國儒家的倫理思想里,也體現了整體主義方法論的運用。不論中國或者西方,整體主義的方法論都在哲學史上各家言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整體主義方法論對各種哲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多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整體主義的倫理觀,對道德言論的豐富化和對政治倫理的多元化構建起到了積極作用。
最為重要的是,在個體主義成為主流價值觀念,人類宏觀利益被相對棄之于從屬地位的今天,關于整體主義的思考,對當代主流思想的反思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強. 西方社會的變遷—從整體主義到自由主義[J]. 北方論叢,2009(2).
[2][3] 柏拉圖. 理想國[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例1 下列關于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哲學來源于生活 ②哲學就是生活經驗 ③哲學可以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 ④哲學可以為人們解決問題提供具體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本題容易誤選②或④。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和看法。人們對生活經驗的不斷反思和追問,慢慢就會涉及到帶有哲學性質的問題,因此,哲學不等于生活經驗,②的觀點是錯誤的。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但是,哲學方法論是根本的方法論,在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下,人們可以結合具體問題去探索具體的方法,哲學不會為人們解決問題提供具體的方法,④的觀點是錯誤的。故本題選C項。
點撥 方法論是有多個層次的,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例2 莊子認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這樣才有可能達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則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 莊子客觀唯心主義,荀子是主觀唯心主義
B. 莊子主觀唯心主義,荀子是樸素唯物主義
C. 莊子強調要順應客觀規律,荀子強調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改造自然
D. 莊子強調要順從自然規律,荀子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解析 誤選A、B項的原因在于沒有搞清楚莊子、荀子的觀點屬于樸素唯物主義,誤選D項的原因在于沒有明確“制天命而用之”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消極地順從自然,而要主動地控制和利用它。故選C項。
點撥 以文言文作為背景的試題往往讓同學們犯難,有兩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記住一些主要思想家所屬的哲學派別(見下表)。隋唐以前的思想家更側重于唯物主義;隋唐以后,唯心主義思想家多了起來。
[所處時代\&唯物主義主要代表\&唯心主義主要代表\&隋唐以前\&荀子、墨子、王充、范縝等\&董仲舒等\&隋唐以后\&王夫之等\&王守仁、朱熹、陸九淵等\&] 二是找關鍵詞。沒有讀過莊子相關文章的同學很難理解引文的意思,但是,引文中“不以人助天”、“無以人滅天”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要順應自然規律。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也明確,“制天命”強調發揮主觀能動性,“用之(天命)”就是利用自然,這就說明了他的觀點并沒有夸大主觀能動性。
三、思維與存在
例3 回顧我們所走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程,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水平的每一次躍升,都緣于改革理論的突破,都緣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如閃電走在雷鳴前一樣,思想要走在行動前面。“正如閃電走在雷鳴前一樣,思想要走在行動的前面。”這里包含的哲理是( )
A.一定形態的思想是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形態的思想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C.思想路線決定改革的進程
D.先有理論,后有實踐
解析 A項的觀點本身是正確的,但材料強調思想要走在行動的前面,所以,很容易排除。思想路線屬于意識范疇,不能起決定作用,C項的觀點是錯誤的。“正如閃電走在雷鳴前一樣,思想要走在行動的前面”似乎表明先有理論,后有實踐。但是,實踐是認識(含理論) 的基礎和源泉。D項的觀點違背了這一原理。根據“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理論,一種理論可以先于實踐而出現。這種先于實踐出現的理論并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基礎上提出來的。故選B項。
點撥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其實也是一種解題的重要工具。這一原理有一重要內容是“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即,一個事物不管它怎么特殊,它必須具備同類事物的共性。命題者往往故意離開事物的普遍性強調事物的特殊性。本題就從材料入手,提出“先有理論,后有實踐”違背了實踐決定認識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存在決定思維。
現代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使物質生活的富足成為現實。然而,資源的枯竭、環境的破壞、人口的膨脹使人類面臨著嚴重的危機。“自然資源是否可以無限制地開發和利用?”“生態環境為什么如此惡劣?”“人類在自身的發展的過程中應怎樣處理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人們在經過了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選擇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據此回答1~2題。
1.人們面對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日益加劇的矛盾而進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觸及到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這說明( )
A.哲學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來的
B.在生活實踐中產生的思想都是哲學思想
C.哲學是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產生的
D.實踐的發展是為了適應哲學的需要
2.人們在經過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選擇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這主要體現了( )
A.人們改造世界的水平取決于主觀認識
B.思維方法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起決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沒有哲學智慧,就沒有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根本觀點上是正確的,但也有不足之處,它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
A. 缺少辯證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斷發展中的物質世界
B. 它在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的
C. 否認意識反映物質
D. 往往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
4.有人認為,人腦產生意識,就像肝臟分泌膽汁一樣。這種看法屬于( )
A.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D.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5. “馬克思和黑格爾一樣,認為世界是按照一個辯證法公式發展的,但是關于這種發展的原動力,他和黑格爾的意見完全不同。黑格爾相信有一個叫“精神”的神秘實體,使人類歷史發展下去。在馬克思看來,推進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質。然而,那是一種特別意義的物質,是人對物質的關系。”關于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哲學中的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意見完全不同 ②哲學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 ③黑格爾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 ④人對物質的關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產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西方文論的產生和發展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西方哲學的產生和發展變化。大體而言,西方古代哲學側重本體論,西方古代文論就側重本質論,兩者的共同特點是客體性;西方近代哲學側重認識論,西方近代文論就側重創作論,兩者的共同特點是主體性;西方現代哲學側重方法論,西方現代文論就側重批評論,兩者的共同特點是中介性——主客體之間的中介性,如語言性、文本性等。這正是西方哲學的主客二分核心觀念在哲學和文論關系上的合邏輯的發展。
本文只論述西方古代哲學本體論決定西方古代文學本質論這種關系,其余兩種關系將另文專論。西方古代哲學著重研究客體對象的本源,這就表現為側重本體論。西方古代哲學本體論決定著西方古代文學本質論乃至整個西方古代文論。這種決定關系應主要考察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人的哲學與文論的關系,因為他倆的哲學和文論統治了隨后的整個古代時期,并對西方近代和現生重大影響。比較而言,柏拉圖在哲學上的影響尤為深巨,亞里士多德在文論上的影響最為廣遠。
早期的古希臘哲學家曾分別提出“水”、“氣”、“火”、“種子”、“原子”等具體事物或者設想的物質微粒,來作為世界萬物的本源,這是自發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本體論。基于這樣的哲學本體論,文藝便被認為是對由這些本體所構成的自然事物的模仿。如赫拉克利特認為藝術之所以是和諧的,是由于模仿了自然;德謨克里特認為人們從鳥的歌唱學會了唱歌。這種模仿論是古希臘最早的文藝本質論,它還是直觀的、樸素的,也是片面的,因為它僅僅從文藝的外在源泉看問題。
古希臘哲學和文論發展到柏拉圖時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柏拉圖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的理論和巴門尼德的抽象存在論的影響下,在蘇格拉底的倫理學一般概念的影響下,提出由多種多樣的理式組成的理式世界是真實的本體,現實世界的萬事萬物是虛幻的,是對真實的理式世界的模仿和分享,是后者的“影子”和“模本”。柏拉圖的理式實際上是關于事物和世界的抽象概念,但是被絕對化、神秘化而作為先于現實世界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客體。這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本體論。柏拉圖的這種本體論,在西方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完全擺脫了感性直觀的束縛和局限而建立起真正的哲學形而上學。從此,思索和探求隱藏在所謂虛幻的感性世界后面的真實本質或者說存在本體——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便成為西方哲學本體論的主流。
柏拉圖的文論是在繼承前代文藝模仿論的基礎上,從上述他的理式論直接推出的,也可以說是他的理式本體論對前代模仿論的改造。他在《理想國》等對話中承認文藝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而現實世界又是對理式世界的模仿,文藝因而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著三層”,它“培養發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殘理性的部分”。盡管如此,文藝模仿論卻因此而不再是直觀的、樸素的了,而是辯證地觸及了文藝的本質:文藝在模仿現實事物的同時,應當體現隱蔽在事物表象后的本質(依柏拉圖,那本質即真理,亦即理式)。柏拉圖還據此把詩分成兩類,一類是單純模仿性的詩,即只是模仿事物的表象以滿足人的從而毒害人的理性的詩;另一類則是分享了理式的詩,是頌神和贊美好人的詩。在文藝本質觀上,我們與柏拉圖的主要不同之處是:依據柏拉圖,文藝所體現的本質是先于現實事物而存在并作為后者來源的理式本體;而我們則認為,那本質其實是根源于現實事物的,是對后者深入認識的結果。可知我們對柏拉圖文藝本質論的肯定是在顛倒的意義上進行的。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本體論可以說是對以往不同性質的本體論的綜合或者說調和,因而有不一致之處。在《范疇篇》中,他提出個別事物是“第一實體”即本體,一般即事物的“種”和“屬”是“第二實體”,兩者并不割裂,因為個別事物之外并不存在一般。但在《形而上學》中他卻認為,在構成事物的質料和形式這兩個因素中,形式先于質料,形式決定某物之為某物,是更為本質的東西,它才是作為本體的實體。這樣,亞里士多德的實體本體論最后變成了形式本體論,與柏拉圖的理式本體論相似了。
亞里士多德的文論也是對以往文論的綜合和改造。在《詩學》中,他認為文藝的本質是模仿現實,這是對古希臘早期模仿論的繼承。但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模仿,已從古希臘早期思想家所說的對自然事物的模仿,轉移到著重對現實中人的行為的模仿。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在這種模仿中,“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可見他強調的是在模仿中體現事物的本質和理想,這顯然又是對柏拉圖的文藝模仿論的一種繼承。不過,他拋棄了柏拉圖的“理式—現實—文藝”這種由上而下的體系,認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本質和理想并不存在于個別事物之外。這大約是他哲學中的實體本體論思想所發生的作用。這樣,亞里士多德的文藝本質論既保留了柏拉圖文藝本質論中文藝應當表現(模仿)本質和理想這一深刻思想,又把它合理地置于現實基礎上了。至此,西方文藝模仿論臻于成熟,并“雄霸”文論史二千余年。至近代它才受到表現論的強有力的沖擊,但是它并未被完全取而代之,而仍然以“模仿”、“再現”、“反映”等名稱存活下來,直至今天。
從上述可見,西方古代哲學本體論和文學本質論都有一個合理的發展過程。就哲學本體論看,其本體從單純的個別事物的概念(古希臘早期某些思想家的本體概念),發展到一般本質的概念(柏拉圖的理式本體概念),再發展到包含一般本質于其中的個別事物的概念(亞里士多德的實體本體概念)。與此相應,古希臘的文學本質論也從模仿單純的個別事物,發展到模仿根源于一般本質(理式)的個別事物,再發展到模仿本來就包含著一般本質于其中的個別的人和事物。
從上還可見出,西方古代無論是哲學本體論還是文藝本質論,研究的對象都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體:或者是物質的客體,或者是精神的客體。(在古希臘哲學中,主體和客體的分化才開始萌芽,近代哲學中這對概念的分別才充分明確起來。)所以,我們說西方古代哲學本體論和文學本質論的特點是客體性。
西方哲學的歷史發展從側重客體開始,自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當人類因主客體分化而開始具有自覺意識時,他首先最驚訝和最意欲征服的應當是客體對象,而不是主體自身。西方的這種“客體起點”,也是其自來重視發展科學的文化基礎,因為西方文化正是從注重客體對象才發展出科學精神的(從注重主體自身則發展出人文精神)。就哲學自身來說,有此古代客體性本體論的起點,才可能有近代主體性認識論的充分發展,進而也才有現代中介性方法論的充分發展。設若不是這樣的起點,上述西方哲學(指純哲學,不包括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等)三方面的充分發展也許是不可能的。
西方古代哲學的客體性本體論還有相當的深刻性。這種深刻性,主要不體現在亞里士多德關于包含一般本質于個別實體中的理論上(個別中包含一般是認識論上的某種深刻性),而體現在柏拉圖的理式論上。柏拉圖設定此超驗的“理式”,從而建立起超驗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的形式本體論也有超驗形而上學性)。超驗形而上學是科學永遠不可能達到和取代的領域,因而是哲學真正能夠安身立命之處。它是人類智慧對哲學家的獨特饋贈:人類智慧對經驗事物的追本溯源,總會超越經驗事物本身而達其先驗和超驗的根源。只是形而上地推論起來,柏拉圖的超驗的精神本體——理式——是不大合理的,后來受他的理式論啟發和影響而產生的其他超驗的精神本體,如上帝、絕對精神等,也不高明。惟有近代康德為作為其感性現象界外在來源而設定的超驗的物質本體——自在之物,則較為合理(康德的自在之物又指三個最高的統一體,即“靈魂”、“世界”和“上帝”,其中也包括精神本體。在這種意義上,康德的本體論是二元論性質的)。這是從超驗的精神本體向超驗的物質本體的發展。這種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成是哲學超驗形而上學本體論的完成。
西方古代客體性模仿論文藝本質論也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可以認為,正因為有此古代客體性文藝本質論做基礎,才可能有近代主體性文學創作論的充分發展,進而也才有現代著重中介性(主要是語言性)的文學批評論的充分發展。設若西方文論不是肇始于客體性文學本質論,它在以上三方面的充分發展大約也是不可能的。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除本體論以外,還有相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柏拉圖的認識論可以叫“回憶”論,認為人的靈魂生前已經認識理式,因而已經具有了知識,人出生后通過感知事物而回憶起那些知識。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認識起源于感覺,而作為更高的、具有理性認識功能的靈魂有如蠟塊,能留下外界事物的痕跡,這是帶有反映論性質的認識論。可見兩人的認識論都基于各自的客體性本體論,因而都具有被動性的特點,柏拉圖的認識論尤其突出。這不像西方近代認識論,后者具有主體性能動創造的特點,并構成近代哲學的主要內容。
至于哲學方法論,柏拉圖運用的主要是先驗的理性辯證法,他認為靠它可以不通過感覺而辯證地認識那理式體系。亞里士多德則主要運用邏輯的歸納推理尤其是演繹推理的方法,這是與他的實體本體論和相應的認識論相統一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方法論由于都基于并服從于其客體性本體論和認識論,缺乏獨立自主性,不像現代哲學方法論那樣,不但往往是該哲學的主體內容,而且往往具有自主性,有的還被賦予本體論或認識論的性質(被賦予本體論性質的如解釋學哲學的方法論,被賦予認識論性質的如分析哲學的語言分析方法論)。
(一)自我觀察法-一種對經驗的主觀主義研究方法。早期的會計學家們認為,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會計工作的直接經驗。會計學既然是一門研究會計工作人員經驗的科學;因而會計學的研究方法必然是研究如何觀察這種直接經驗,而此種方法又必然只能采用主觀主義的方法和手段來完成。這種傳統的研究方法后來受到許多批評。因為各個研究者的主觀主義的觀察結論不僅無法達到一致,而且也使研究工作帶有許多偏見;另外,這種方法還會對其他一些研究方法加以排斥。這就使得自我觀察法難以得到更新和發展,其結果則必然被新的方法論所取代。
(二)實用主義方法論思想。由于早期會計學只對直接經驗進行自我觀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客觀地解釋各種會計現象是如何發生、發展和相互作用的,也就不能真正解決人們在會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會計學問題。在它受到批評的同時,先后在西歐和美國產生了實用主義會計學。當時的一些會計學家們認為,會計學應當研究會計的功能,強調會計學在會計實踐中的應用。在研究方法方面,他們采用了描述法、歸納法、演繹法、倫理學法、社會學法和實驗法等。雖然實用主義會計學并沒有完全放棄自我觀察法,但在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強調了方法上的多樣性和實用性,重視會計活動在操作過程中的特點和規律,探討會計實踐與環境的關系。實用主義會計學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應用研究方法,不僅填補了自我觀察法的不足,而且推動了會計學向更為廣泛的領域發展,為財務會計學、管理會計學、會計倫理學、會計法學、會計心理學、行業會計學、甚至計算機會計學等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行為主義會計學的到來打開了大門。
(三)以操作主義和實證主義為方法論基礎的行為主義會計學。在會計學研究中引進實證法,最早是由美國會計學家詹森倡導的,是與行為主義會計學相配套的研究方法。行為主義會計學堅持以被觀察到的,可以予以客觀記錄和定量分析的行為作為會計學研究對象。這實質上是把布里奇曼在物理學中所倡導的操作主義觀點作為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并以此指導會計學研究。在會計學研究中采用實證方法,可以對會計現象和會計實務做出更為客觀的解釋和預測。一切會計研究都要以經驗的實證材料為依據,不能經過實證的會計概念、準則和理論都是不可取的。會計學研究中采用實證方法已經是世界性潮流,有許多優點和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會計學更加切合實際,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學的會計理論,有助于檢驗和發展已有的會計理論。但在肯定其貢獻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其局限性。實證方法無法對會計行為產生的心理和意識等有關人的內部過程做出完整的、客觀的和全面的解釋。從廣義上講,實證會計研究與西方會計文獻中經常提到的經驗研究是等價的。從狹義上講,實證會計研究是經驗會計研究的一個分支。實證管理會計研究的目標是追求理論的實用化。現在許多西方國家和我國在管理會計方面廣泛開展實地研究,這是管理會計實證研究的新的發展方向,是以組織行為為基礎的實證研究合乎邏輯的發展。北美管理會計研究已逐漸從規范研究轉向多種描述性方法的使用,主要運用分析、問卷調查、檔案資料和專項實驗等四種方法。與北美管理會計實證研究中大量使用經濟學理論相比,歐洲的管理會計實證研究更多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等學科的理論,研究政治、文化、甚至宗教等社會因素對管理會計的影響,多采用案例的方法進行研究,這值得我們分析借鑒。
(四)以現象學和場論為方法論的會計學。在會計學的研究方法方面,有部分會計學者走的是一條與行為主義會計學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們強調會計人員意識的完整性和組織性,反對去尋找會計行為中的“元素”,認為應當自由、公正地描述會計人員的直接經驗,而會計人員的直接經驗是按原來的結構被接受的。對于這種完整的經驗如果按實證法強加分析,化整為零時,其原有的整體性就會被破壞。這種從另一角度來強調會計活動的整體性并對其規律進行研究,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受物理學中場論的影響,會計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以b=f(e,p)為函數,發展了對會計人員的動機與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推動了會計心理學中有關團體動力學研究的發展。作為一種方法論工具,現象學的觀點被認為可以用于對會計人員的主觀體驗進行科學研究,并彌補那些只注重會計行為的實驗數據的不足。當然現象學的方法和場論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對于某一研究者采用這類方法是否取得成功及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難判斷的。
(五)以信息論作為主要方法論的現代認知會計學。現代認知會計學主要以信息論來解釋會計工作。計算機科學為現代認知會計學探索人們會計活動的內部過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用信息論的觀點對會計活動過程的特點和規律做出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用計算機和程序軟件的操作和運行來模擬和解釋會計活動過程,確實是會計學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個具有歷史性變革意義的進步。但是,這仍然是以機械論的觀點去研究會計人員和會計工作,把社會化的會計人員簡化為機器的人。因此,以信息論為主要方法論的現代認知會計學仍然不能完整解釋和真實反映會計行為的活動規律。
(六)以整體論為主要方法論指導的人本主義會計學。當行為主義會計學步入極端機械論的后期,一種旨在研究會計人員及會計工作的人格和價值發展的新學派-人本主義會計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研究方法。他們不僅反對行為主義會計學把會計人員視為刺激-反映機器的觀點,也反對意識經驗學派把會計意識經驗還原為會計人員的原始驅動力或基本防御機制的觀點。在哲學指導思想上,人本主義會計學認為會計行為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概念和方法去研究豐富多彩的會計活動。它更加注重對個體會計活動的研究,力圖使每一個會計個體的活動得以健康和充分的發展。我國會計管理活動論就具備這一特點。人本主義會計學不僅不排斥傳統的科學研究方法,而且還擴大了原有的會計研究范圍,以便解決過去一直被排除在會計學研究范圍以外的會計信息和會計人員的價值等問題。人本主義會計學顯示了一種要在科學方法論方面加強自身體系的愿望。
二、當前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現狀與問題
縱觀會計學的發展歷程,會計學的研究方法論與指導思想經歷了一系列變革和演化,產生了質的飛躍。無論我國還是其他國家,會計學由于研究方法和認識手段的不同,已經形成了眾多的學術流派。從會計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會計學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基礎之上的。縱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確定的目標,如果缺乏科學的指導思想和有效的科學技術手段,會計學研究仍然是“欲速則不達”。即使指導思想正確,研究方法得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展研究的技術手段,若不能及時修正和調整研究目標、對象和范圍,會計學研究的結果仍然會出現一些“以偏蓋全”、“以點代面”的結論,如“會計信息系統論”、“會計管理活動論”、“會計工具論”、“會計藝術論”等都是如此。
時至今日,會計學的學派之爭已基本結束。會計學對會計信息的價值的研究似乎已經有了較為一致的結論;有關會計準則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層次發展;而會計行為的研究則側重于會計環境影響的探索;各種具體會計問題的實證性研究正在全面展開;至于對一些重要會計問題的創造性研究看來困難更大一些,正在尋求更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會計學在許多不同的層次上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著研究,最終目標是想弄清楚人類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會計工作以及會計的真實面目是什么。但需要強調的是,實證分析的方法目前被大家重視,這是一件好事,它對某一個具體問題的研究往往是很有效的,但它并不能代替整體分析。會計學研究中整體分析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整體分析需要反復研究法,即以整體觀為前提,通過實驗或實證來理解各有關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就是對會計工作中個體的研究,在采用演繹法時也應當慎重,一般規律有時并不能直接推論個體的特點,而對每個具體會計問題的研究有時卻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規律。一般規律只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個體、具體的會計問題,但解決這些個體、具體的會計問題仍然需要采用個案法的整體分析手段。
由此可見,會計學的研究方法論就目前而言仍然處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即使在同一研究領域,由不同方法論所指導的不同研究方法也常常是同時并存。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會計學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會計學研究與其它任何學科一樣,不應該也不可能用單一的研究模式去人為地強制性地統一所有有的研究工作。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它有著許多不同的水平、層次、方面的相互作用的關系。我們的研究方法不可能用某種簡單化的方法去處理,但也不應該用“隨心所欲”的方法去進行研究。尋找當前大家都能接受的研究方法的指導思想,并運用到會計學的研究工作中去,是當今會計學界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中國的會計學研究雖然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也應當看到,我國從事會計學研究的人才從總體上講還是缺乏的,而他們在進行研究時所采用的方法論也顯得單調。我們重復性的研究多,創新性研究少;滯后型研究多,超前型研究少;傳統方法多,新方法少;介紹國外的多,借鑒研究的少;政策性研究的多,學術性研究的少等現象仍然沒有根本改變。中國會計學研究還帶有較多的政治色彩和行政長官意志的特點。
三、在會計學的研究發展過程中構建新的方法論
會計學研究者的科學研究工作是在一定的方法論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它決定著我們的研究目的和達到目的所需手段的選擇。會計學研究方法論的演化史已經提示我們,會計學研究方法論應當是成體系的,這個體系至少有以下三個組成部分:1、會計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2、會計學研究的一般科學方法論;3、會計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技術。研究會計現象,首先要對會計有一個基本觀點,這就是會計學研究的哲學方法論所要解決的問題。科學的哲學方法論并不能代替具體的會計研究工作,但是具體的會計研究工作是在一定的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的。
會計學研究有了正確的科學研究哲學方法論的指導,還需要形成會計學研究的一般科學方法論。這個問題的解決取決于科學發展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者內在和外在條件的制約。在經歷了會計學研究的微觀階段之后,即分析性研究之后,會計學研究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向宏觀階段,即綜合研究的趨勢。會計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除了受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影響之外,還應當注意采用耗散結構理論、協同理論和突變理論作指導。所有這些理論都為現代會計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雖然這些理論并非出自會計學,但對會計學的研究工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而且,正是由于會計學學派林立,眾說紛紜,就更需要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來描述和解釋會計這個具有客觀系統性的研究對象。當然這些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并不能代替會計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論,會計學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需要構建符合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導意義的理論和方法論體系。
最后我們來討論一下會計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技術問題。可以說會計學研究已經涉及到會計活動的每一個領域,因此,在具體研究的方法和技術方面必定有相當大的差異,如財務會計的研究方法就與管理會計的研究方法有較大差異,研究一般企業的會計問題的方法就與研究上市公司企業會計問題的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具體的研究方法是與具體問題的研究相聯系的。我們可以看到,會計學研究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中幾乎運用了絕大多數科學研究的具體方法,其中包括數學的、社會學的、經濟學的、管理學的、統計學的、倫理學的、心理學的、法學的、邏輯學的、甚至物理學的、美學的各種各樣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長處,但同時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復雜的、多層次、多元化和動態的,同時又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我們不僅需要對個別會計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微觀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整體的、系統的、動態的宏觀綜合研究,歸納總結出各種會計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會計學理論和學說不能僅僅處在一種描述性的初級水平階段,而應當是可操作的,有預測力并有控制力的,這樣才能使會計學成為一門既有自己比較完整一致的理論,包括研究方法論體系,又能運用科學的方法論去解決具體問題,具有更為廣泛實際應用價值,作用和效果更為顯著的現代社會管理科學。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進行會計研究,研究思路必須清晰,而且在研究問題時應當注意體現以下一些基本要求:1、系統相關性,即我們在研究某一會計問題時,要始終把會計當作一個完整的系統來對待。2、成果應用性,會計研究的定位應介于純粹的哲學思想和純粹的操作手段的層次,它是一種既帶有哲理性質又帶有操作特征的方法哲理探討。3、層次分明性,會計研究應始終注意體系建構及研究過程的層次性,既力求做到邏輯嚴謹,又力求做到層次分明。
在會計學研究方法論中,無論是采用規范研究法,還是采用實證研究法,還是采用其它類型研究方法,要根據研究的目的來決定采用哪一類型研究方法,甚至應當是各種方法同時并舉。因為各種方法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不能解決會計研究中的所有問題。對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會計學研究,不能畫地為牢,厚此薄彼,更不能說某某方法是科學的方法,而另一類方法是不科學的方法。各種研究方法只要用得好,認真地去做,就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如果做得不認真,再好的研究方法也難以產生好的效果。我們既需要會計學的實證研究大師,也需要規范研究大師,更需要能將各種研究方法綜合全面應用的會計學研究大師。如果僅僅采用某一種方法進行會計學研究,肯定是沒有前途的。
無論采用什么研究方法,都應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這個實際就是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比如研究會計目標問題,就不能泛泛地說會計目標應該是什么,而應當研究中國的會計目標是什么,其它國家的會計目標是什么,中國國有企業的會計目標是什么,中國私營企業的會計目標又是什么?這樣的研究才有意義。
無論采用哪種研究方法,作為研究者不要先入為主,夾雜著太多的主觀價值判斷,或單純為政策尋找答案。研究是為了發現規律,尋求真理。當然在研究中也應當避免為研究而研究的現象發生,采用某種規范研究方法研究某一會計理論問題,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得出了一些新結論,這不能說是為研究而研究。只有那些做了大量低水平重復性研究的研究,而研究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發表一些文章而評上職稱之類的,才叫做為研究而研究,這類研究應當限制并加以反對。
會計學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會計學方法,這一點要搞清楚。對于各種會計方法的分析和應用,當然也是會計學研究中應當采用什么方法時需要注意的。比如對管理會計中某些方法的應用,是采用傳統的研究方法,還是采用新的,甚至是創新的研究方法就值得仔細推敲。采用傳統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結論往往使管理會計方法的應用得到進一步延伸,研究本身的成本也不會太高。而采用創新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結論,有時往往是革命性的,研究本身也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管理會計方法的應用將會徹底更新。
在應用各種研究方法時,需要不斷進行創新,絕不能照搬國外的研究方法、他人的研究方法。就拿實證會計研究法來講,我國的情況與西方國家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研究者的文化背景、知識素質也有很大差異,我們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國家的會計學者那樣去驗證一些我們本不需要驗證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衡。科學研究的方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2]湯云為,薛云奎。中國會計研究評述[j].會計研究,1998,(9)
[3]潘飛。九十年代管理會計研究成果及未來展望[j].會計研究,1998,(9)。
[4]李明。有效市場假說、資本資產計價模型與實證會計研究-兼評我國實證會計研究的現狀[j].會計研究,1998,(5)。
[5]李寶山,劉志偉。集成管理-高科技時代的管理創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科學發展觀從根本上堅持了關于社會發展規律的基本觀點,同時也融入了極具活力的新內容。科學發展觀在觀照目標上呈現多元化,包括自然界以及在實踐中產生的人和人類社會,主旨在于三者的協調融洽。本質上,科學發展觀為關于人的發展理論的唯物史觀賦予了新的時代氣息。
一、從本體論角度,科學發展觀是將人的解放和發展作為檢驗標準的人本與社會政治實踐相協調的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在遵循馬克思創立的科學理論中所闡述的社會模式更迭的一般規律及世界演變中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效能二者相結合基礎上形成的。它從實踐的角度界定了發展的目的,其所具有的意義和所采取的方式,是對馬克思發展觀的新發展。馬克思認為作為實踐主體的人及其所從事的實踐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中固有的、穩定的、必然的聯系。人改造客觀世界獲得實在實物的活動是必不可缺少的,物質生產活動以外的各類活動則是依托物質生產活動而形成并始終受其影響的。明確指出社會發展是自始至終受到人類生產實踐制約的,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包括其他因素的綜合思考。馬克思把人及其創造活動寫入了社會的本質,只有人的主觀能動行為才可以形成社會進步和邏輯。社會發展規律與物質生產規律是現象與本質的地位,后者制約前者。如果沒有了人的物質生產勞動,那么社會發展規律也就無從談起。馬克思所認為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核心的理論根源。學說具有相當份量的是關于人的學說,它從生產活動的角度觀察人、分析人。馬克思認為人的價值最根本的特點是實踐創造性。人的價值的實現是在實踐中由不確定價值向確定價值轉化的過程。人的價值可以一分為二,即一個是個人價值,另一個是社會價值。與之一脈相承的科學發展觀闡明了人在社會進步中居于主導地位,人的非消極、非被動、非保守的特性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在建設中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同時,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來讓廣大群眾不斷感受到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的發展獲得感,是新時期中國政治領域加強建設取得文明進步的主旨。踐行科學發展觀,必定會在實際中反映出重視人而非忽視人的政治意蘊,以人能否得到徹底解放和能否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這實際上就是政治哲學。所以,踐行科學發展觀必須以實現人的解放和發展作為首要條件,以積極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內在協調為目標。同時,要兼顧后代人的需求,在不間斷的發展中實現社會與人的科學發展、永續發展。
二、從認識論角度,科學發展觀是把發展的主體與客體相互適應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發展觀
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基礎,最根本、最直接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新時期面臨的新形勢與新任務。作為社會發展主體的人,如何在思想上形成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觀念,成為科學發展觀努力的方向。這要求我們一方面積極維護社會的公平,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視人的正當利益訴求。努力使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形成互助、友愛和協作的優良品質,以此作為人格基礎來推動社會發展。同時,把誠信作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的基礎和內在要求,積極提倡捐資助學、社會關愛工程建設、地方公共設施建設等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形成物質、精神、政治三方面文明建設互為動力的局面。在此基礎上,社會各個利益群體能夠為共同理想和目標團結奮斗,完善政事通達、人心和順的管理機制,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社會和諧,其首要條件就是要促使發展的主體與客體達到和諧。在改革大潮中,隨著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公民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他們積極主動地培養和發掘內在潛能,以期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在這一過程中,須用的開放眼光來審視當今世界發展的成果,從而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同時,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建立社會長久發展的運行機制,注重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大科技的研究與開發,力爭位居世界科技發展前列。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持續提升中華民族文化實力與影響力,以此來不斷滿足人們日益物質文化需求。從根本上確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政績評判標準,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重要標準,在主動性與創新性發揮中實現發展主體的人與發展客體的社會達成積極互動。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與政治文明的密切聯系。政治經濟學表明,人類的社會文明來源于物質產品創造、精神成果的積累、政治收獲的積淀。政治文明一般體現為人為實現全面發展而對所崇尚的既公平又正義、既平等又自由、既民主又法治等努力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哲學的外在表現,政治哲學則是政治文明的理論底蘊。政治文明為政治哲學指明了方向,是一個國家政治生活能夠不斷創新發展的根基。科學發展觀是對我國的政治文明所進行的生動貼切的表述,它立足于中國社會發展新形勢、新實踐,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也不忽視民眾對公平與正義、民主與自由的訴求,積極調動每一個人的熱情與才智,讓個體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并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把保護與發展社會弱勢階層的利益放在當前與長遠的考量之中,讓全體人民同富裕、共發展的社會發展目標得到有效保證。
三、從價值論角度,科學發展觀是把促進人的綜合協調發展作為最終目標追求的發展觀
人在社會的進步中既是權衡的參照又是實現的目的。當社會發展到新的階段,它給人們的思想造成許多不解與困惑,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紛繁無序,對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價值感到懷疑,進而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前景產生焦慮。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人們由此產生不真實的意識,以往對時間自由的支配難以重返。所以,大力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在社會發展中就顯得更加重要。讓社會充滿關懷與友愛,讓人的創造力得以徹底迸發,讓人與人在相互促進中得以共同發展,每個人的個體特性也就能轉變為現實。在社會進步的新階段,積極推動人的綜合發展是實現社會基本價值的關鍵措施。這是由于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世界范圍內的競爭與協作離不開高層次文化水平人的參與,社會發展的內在基本價值就在于人的進步,前一代人的文明成果為下一代人的進步創造了條件。因此,對人的發展所持有的意識和行動傾向就可以作為評判社會發展水平高低的尺度。在實現社會基本價值進程中積極推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深刻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長遠愿景。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科學發展觀的內在本義,集中一點就是讓當代人建設發展的成果,為后代人更加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所以,科學發展觀成為人充分且不受拘束發展的政治依據。科學發展觀不僅著眼于當前問題的解決,同時也為今后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寬廣的思路。使社會在階段性發展過程中層層遞進,不僅講究社會發展的速度和內在的質量,同時也積極追求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人與自然的和睦共處中,實現人由自發向自覺的飛躍。歷史發展中不斷積累下來的民族文化,在人的發展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使社會發展模式呈現多樣性。人的發展成為激發民族活力的時代強音。歷史已經證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有著輝煌的前景,不僅決定于其改造物質世界所獲得的成果,更決定于其擁有的無形的智慧財富,而智慧財富的掌握者就是人。實現人的全面、自在、無拘無束的發展對于社會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推進人的全面、自在、無拘無束的發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最高政治境界。
四、從方法論角度,科學發展觀是把統籌兼顧作為建設的基本指引舉措,在整體進步中突顯出協調與可持續性基本特征的發展觀
政治哲學所秉持的能動地對待外界的方法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總結和概括出來的理論。其含義是指人們在對世界的改造利用中所遵循的最廣泛、最基本的方法。辯證唯物論是政治哲學方法論的精華。科學發展觀在與時俱進中對政治哲學方法論進行了準確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用科學先進的理論回答了人類共同面對的科學發展方法選擇的難題,也就是“怎樣發展”的問題。科學發展觀把唯物辯證法貫穿于新時期中國政治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當中,并將此統一與綜合。從“發展是硬道理”到“全面發展觀”再到“科學發展觀”,這種演變不僅是我黨對中國化的深入領會,也是政治層面哲學方法論上的進一步升華,是從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合規律性的層層推進。改革開放以來,我黨以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適應中國國情的科學發展的辦法。“發展是硬道理”,指明了只有發展才能解決我國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存在的主要矛盾,科學把握了當代中國的現實狀況、社會主義內在必然性和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結合點。但是發展不能只停留于經濟的增長上,要更注重人的進步;發展不是片面的經濟發展,而是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發展。“全面發展觀”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待發展,主張發展應當是全面的發展,并在兼顧全局中達成平衡與協調;當代人需要發展,后代人同樣有發展的訴求,“科學發展觀”這個時代命題就應運而生。這反映出當代中國在如何選擇發展模式、如何設計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的全局考慮上,從增長轉到發展、再從發展轉向科學發展的辯證遞進的方法論演變過程。
隨著體育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不斷豐富,體育社會學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廣泛,該學科成為體育社會科學領域中常用的學科名稱,它的性質和作用得到了較充分的討論和界定。但是,何為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卻很少有人問津。從學科方法論上探討體育社會學與其相近學科之間的關系,遠沒有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似乎只要對體育領域的社會現象進行研究就可以冠之為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其實,研究視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視角是科學共同體普遍認同的思維框架,是一種研究的范式,也是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的更高層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較長時期的穩定性;分析角度則是研究者個體對研究對象具體屬性的選擇性研究,或者是對研究過程的不同方面的選擇性研究等,可以隨意轉換”。體育社會學是體育社會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體育社會科學體系中的諸多基礎學科視角為我們認識體育現象的本質與規律,及促進現代體育的發展與繁榮都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的認識深刻地影響著體育社會學的學術規范。本文主要通過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的探析,借以明了體育社會學的學術空間,同時也試圖揭示體育社會學在體育科學體系中的價值。
1、社會科學一些學科研究體育現象的視角
社會科學是科學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科學研究肩負著兩個使命:一是,提供理解具體問題的新知識并提供解決意見;二是,為社會成員提供考察社會現象的主要形式。這兩個使命的有機結合將有效地推動社會科學向著專業化與獨立化的方向發展。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僅受其研究使命的制約,而且還受到社會分工方式與水平、大學設定學科的需要等的影響。近代以來,社會科學的發展呈現出學科獨立和專業化分工的格局,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過程。但是,社會科學在自身建制化的過程中,由于過度強調職業標準的獨特性、專業語言和理論體系的統一性以及研究調查的客觀性和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確造成了與公眾的隔膜。美國學者羅伯特·n·貝拉認為:“關心整體并不意味著把來自各個專業學科的事實加在一起。這類事實只有依據一種能包括各專業學科、又能形成一種整體概念的參考系統來加以闡述才會變得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概念不一定能簡單地從尋常所謂的跨學科研究中形成。因為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它所涉及的知識不只是來自鄰近學科的有用見識,而是完全超越學科界限的”。由于社會問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復雜性的特征,所以,任何一種社會問題的解決僅僅依靠單個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建立在多學科、多視角的整合與分析的基礎之上。
體育社會問題的復雜性與綜合性同樣要求體育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它的學科邊界存在的張力,并在多學科或跨學科的領域對其做出一種積極的回應,因此,運用多種社會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分析體育現象,并揭示體育社會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是我們認識體育社會屬性的必需手段。體育社會科學是研究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相互關系基本規律的學科群,主要相關學科有哲學、史學、文化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用社會科學對體育這一社會現象進行研究,旨在從理論上做出闡釋,為體育社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方向做出評判,為在實踐中進行體育決策、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學者們運用眾多社會學科在體育領域的大量研究形成了諸多社會科學的分支應用學科,如體育社會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法學、體育史學等。這些學科由于理論原理與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體育社會現象時,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學術視角。如體育社會學與體育史學就是研究內容相近,研究視角卻存在本質差異的學科。體育社會學是運用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來解釋體育領域中的社會現象,分析其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如體育群體的特征與互動形式、體育組織的結構與功能等。體育史學是根據體育發展的時序性,研究體育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進化與退化、分化與組合等現象,通過對體育發展與演進的過程研究,對體育的歷史進行系統的認識。體育史學以時間的概念為基礎,是對體育現象發展過程的歷時性縱向研究。體育社會學雖然也進行歷時性研究,但體育社會學研究的目的是在紛繁復雜的體育現象中尋找具有本質的、相對穩定的、重復性的聯系或關系,從而對體育現象進行解釋與預測。
2、體育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關于方法的基本性質、結構、類型以及合理性標準等內容的理論系統。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是關于體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理論,是其學科研究視角形成的理論基礎,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起著規范與指導作用。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涉及相互聯系的3個層次,即哲學方法論、一般社會學方法論和體育社會學方法論。
在知識領域,理論既是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和解釋,又是關于研究對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說,理論不僅是關于認識客體和客觀屬性及其運動規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還是在已有的、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知識基礎上向新的知識領域滲透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論就是方法。哲學作為理論的最高形式,無論是對于自然現象的研究,還是對社會現象的研究都具有指導作用。哲學理論既是表述社會現象的最高理論,也是認識社會現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學的精髓是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是關于社會發展和社會認識的理論,它準確地反映了“在現實的歷史過程中繼承和否定的統一”和主客觀因素“在社會認識中的相互關系”。因此,唯物辯證法在體育社會學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體地說,唯物辯證法是幫助社會學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綱,編制研究程序和選擇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則系統。哲學方法論是體育社會學方法論的基礎,對體育社會學方法論具有指導作用。體育社會學與哲學的關系,是具體的社會科學與哲學科學的關系,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體育社會學的最基本的任務是研究體育活動中的各種社會現象,揭示存在于體育活動中的社會現象的本質、相互聯系及其發展規律。在對體育社會現象的研究過程中,無論在理論前提預設上和在基本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導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學世界觀的影響。
對于體育社會學研究者來說,僅僅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是不夠的,他還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會學理論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一般社會學理論是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方法論基礎。一般社會學理論給出了社會學基本概念和概念間的關系,提供了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框架及結構變量的相關分析。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架構是在進一步分析一般社會學理論給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聯系基礎上得到的,體育社會學理論要給出研究者的是“具體變量”。體育社會學方法論包括作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論假設和價值觀念,還包括研究者用來解釋資料、引出結論的標準或準則。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指導著體育社會學研究者怎樣提出假說,怎樣選擇必要的證據來說明自己的理論觀點。具體地說,體育社會學的學科方法論必須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社會學研究中的理論與經驗的關系問題。在這方面,既要研究社會學理論向體育現實經驗的滲透,用社會學理論解釋體育現實經驗,又要說明體育現實經驗對社會學理論的支持。2)體育社會學理論的發現或形成問題。研究和論述體育社會學理論探索活動范圍內的合理性標準和準則,分析和確定評價與接受理論的準則。3)體育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和功能問題。對體育社會學理論做出靜態和動態的結構分析,揭示體育社會學理論的解釋、預見等功能。4)體育社會學的發展問題。研究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演變與更替過程的合理性標準和準則。
綜上所述,體育社會學研究者經過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一般社會學理論的提示和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概念分析,最終得到了關于體育社會現象的具體變量和理論框架。只有經過這樣一個理論思維過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準確地把握體育社會現象中各要素的本質特征和要素間的本質聯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種具體的理論假設,從而保證體育社會學經驗研究的質量。
3、體育社會學研究體育現象的視角
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運用多維視角進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說明任何可能性,在說明一種研究視角時,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對象體系和理論體系相混淆。“研究視角并不是依據對象體系來劃分的,而是根據理論體系來劃分的,對象體系只是說明了某種研究視角的必要性,理論體系才能說明某種研究視角的可能性”。體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對象世界,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體育社會學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概念、命題、假設及理論原理以及一個比較完整的相關分析框架。從體育社會學的學科演進而言,早期的體育社會學研究多為社會學家的零散研究,如美國社會學者朱步林于1898年在《美國社會學雜志》上發表的“芝加哥的市立運動場”及1918年美國社會學者羅斯發表的“作為社會問題的成人娛樂”等。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前,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只限于體育與閑暇及體育與文化的關系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后,不論是競技體育還是大眾體育在國際社會都得到迅猛發展,體育這一社會現象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體育社會學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展到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領地,如體育與政治、經濟等的關系、體育群體、體育組織、體育社會問題、體育社會化等諸多領域。原波蘭科學院體育科學委員會主席畢格紐·克拉夫契科與巴巴拉·克拉夫契科在“波蘭體育社會學”一文中對西方體育社會學的總結指出,20世紀60年代后,體育社會學才真正獨立起來,并在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上都獲得了全面進展,西方體育社會學在6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轉型與農村體育、城市體育、精英體育的社會學問題等領域;7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職業化問題、政府管理體育的職能、體育組織的社會學問題及體育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等領域。伴隨著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涌現,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地位漸漸得以確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與體育運動面臨的越來越多巫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密不可分。因此,體育社會學領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視應用性研究,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x 綜上所述,體育社會學是從社會學研究中分化出來的,是社會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大量應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在理論上則是運用社會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原理來解釋體育領域中的社會現象,分析其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在研究體育群體時,社會學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體育情境中社會互動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方法;在解釋體育游戲與運動競技對參與者的社會影響時,社會學為我們提供了角色規范理論,使我們對體育社會化的研究成為可能;在研究體育組織時,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為我們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職業體育組織的經濟行動、政治行動和社會行動是分別執行職業體育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達到特定目標、行動整合與模式維持的功能,相對于職業體育組織的結構功能框架來說,職業體育組織行動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維持職業體育組織的系統均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職業體育組織舉辦販災義演活動、到社區與球迷搞聯歡活動,如果從經濟學的投人產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經濟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動,而從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卻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體育社會學也是直接援用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如社會調查中的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并對某些具體的體育社會問題,采取定量的分析。
4、當代杜會科學研究對象趨同與融合趨勢擴大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
目前,“在社會科學中流行的分類方式是按照學科來分,并且認為特定學科的獨立性是與特定的研究對象相聯系的,研究對象決定特定學科的屬性和研究方式”。但是,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往往許多學科共同研究某一研究對象,或者說,研究某個對象是單一的學科無法勝任的,這樣,傳統的社會科學分類和組織方式發生了危機。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經常需要考慮和解決的,不只是學科內的問題,還有學科之間的關系,而且,這種學科之間的關系也不只發生在社會科學內部,還要處理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關系,或者說,把在自然科學長期發展中所醞釀的科學精神以及人文主義傳統或人文科學在歷史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引人自己的研究中,借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新的研究方法。這不僅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組織和管理問題,也是一個創造學的問題,局限于單一的學科和角度,往往會妨礙社會科學的創新和發展。
從學科分化史來看,研究對象、方法、范疇、領域、內容、路線、主題等,在不同時期都曾單獨或組合成為學科分界的標志。經驗告訴我們,這些標志性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變化。近半個世紀以來,社會科學各學科不斷交叉、滲透,以往以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為分科模式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其研究對象逐漸趨同,研究領域逐漸重疊,研究方法互相借鑒。社會科學出現了不可忽視的融合趨向,學科分化與交叉已成為一種重要趨勢。先生曾對社會科學之間的關系做過精辟總結,“多科并存、緊密交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對象趨同與融合的趨勢表明,任何研究對象都不可能成為某些學科的世襲領地,體育社會學作為一種極具應用性的新興學科,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對象趨同與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視角變得更加廣闊,研究領域也不斷拓展。自1898年起美國學者朱布林和阿米里肯就開始從社會學視角研究體育現象。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大多集中在大眾體育領域,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體育教育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對象相互重合之處越來越多,體育社會學的視角涉及到體育教育、職業體育、運動訓練等諸多領域。如體育消費既是當前體育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體育社會學關注的熱點,從體育社會學視角分析體育消費,并不僅僅是因為體育消費具有一些獨特的非經濟特征,更重要的,是因為體育社會學研究體育消費有自己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社會學中的互動理論、交換理論、沖突理論等,它們較之體育經濟學所運用的供給需求分析、消費積累分析、投人產出分析等理論是一些不同的理論模式。盡管它們分析的對象可能是同一社會現實,但體育經濟學側重的是供給與需求關系對體育消費的影響,體育社會學側重的則是家庭及社會群體等對人們體育消費的影響。以體育與暴力為例,心理學從本能論的角度認為,暴力攻擊性是與生俱來的、獨立的、本能的心理傾向;體育社會學則將體育運動看作消除社會暴力的安全閥,認為打擊對方的運動就是一種被壓抑的攻擊驅力的釋放或宣泄的替代過程。在這些領域形成的諸多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不但促進了體育社會科學的繁榮,也顯示了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價值,體育社會學所獨具的綜合性研究視角,為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體育社會現象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5、結論
1.體育社會問題的復雜性與綜合性要求體育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它的學科邊界存在的張力,并在多學科或跨學科的領域對其做出一種積極的回應,體育社會學、體育經濟學等諸多社會學科由于理論原理與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體育社會現象時,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學術視角。
(一)哲學
哲學中的“哲”字據《爾雅》釋言,訓為“智也”。“學”字據伏生所傳,《尚書大傳》曰:“學效也”;據班固所編《白虎通》,“學之言覺也,以覺悟所不知也。”《說文》敩,亦訓“覺悟也”。
把“學”字與“哲”字合為一詞,其意義在于“以智訓哲”,體現出哲學愛知,則以智識為知的思想,這一思想也恰合希臘文“philosohy”中“philos(愛)”與“sophia(智)”相合的“愛智慧”的涵義,與其具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會計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為企業在經營中獲取最大經濟效益而開展的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等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中重要組成部分。
會計的本質是反映和監督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一種方法,是管理經濟的工具;是一個收集、處理和輸送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是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調節和指導,是通過專門核算,講求經濟效益的一種以價值活動為對象的管理活動。
二、哲學理論和方法在會計實踐中的應用
會計作為一門新興理論學科,其衍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對社會的認知與分析,更離不開對本理論學科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建立與完善。由此可見會計的研究與實踐離不開對哲學的應用與思考,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引入哲學的思維與思考是必要的,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借鑒哲學觀點與方法也是必要的。將會計理論與哲學應用結合,是以哲學理論為基礎,將會計理論方法與會計實際業務分析相結合,歸納出對會計本學科必本文由收集整理然、本質規律的認識。
(一)會計的實踐性
會計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來源于實踐且最終應用(反作用)于實踐的理論學科。會計以經濟活動為反映和監督的對象,通過記錄經濟實體持續、具體、全面的經營活動,從而對其做出系統性和綜合性分析,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此看出會計的客觀性與實踐性符合哲學分析的基礎。
(二)會計邏輯的客觀性
會計邏輯思維是一種按照會計邏輯規律反映現實的思維方式,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分類等思維操作,達到對經濟活動的深層次認識。
會計邏輯思維遵循邏輯思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同一律要求會計對概念的判斷和使用必須保持自身的同一,不能變更;矛盾律要求會計思維必須保持會計概念的確指性與結論的唯一性;排中性要求會計思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最終保證會計概念屬性的確指性及判斷的唯一性;充足理由律要求會計理論在具體論證中要反映其論據的真實性以及最終結論和理由的必然聯系性。這些充分體現出會計邏輯貼近哲學思維的客觀性。
(三)會計管理行為的能動性
管理行為的實質是“包括決策發起和決策實施在內的決策管理”,以決策為核心的管理行為的鮮明特征在于其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
以會計管理行為中的管理控制為例,管理控制是指“管理人員對組織實際運行是否符合預定的目標進行測定并采取措施,確保組織目標實現的過程”。這種控制行為包括當銷售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時進行各種促銷活動,當費用過大時開始壓縮開支等反饋性措施,其實質是一種主動性管理行為,反映了會計管理行為的主觀能動性。
(四)會計中的穩健主義
穩健主義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和理論基礎,又稱其為穩健性原則或謹慎性原則。在會計理論與實踐中,穩健主義體現在會計管理的全過程,其包含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等各方面的穩健性內容。要求確認標準建立在合理穩妥的前提下;在會計計量中不得高估資產價值、利潤數額;會計報告要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信息,無論表內表外,批注說明,其中都要特別報告當期經濟活動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
(五)科學發展觀對會計工作的指導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發展觀也在不斷與時俱進,黨的“十七大”報告為會計工作指明了方向,決定了我國會計發展的戰略思想要堅持科學發展,以會計人員為本,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下,要創新會計理論,會計實踐要與時俱進。通過統籌計劃,嚴格控制,客觀監督,科學決策,從而不斷向建設中國特色會計的發展目標前進。
三、未來會計哲學理論研究方向的展望與建議
近年來,在我國會計理論研究中,也有一些學者運用相關理論與方法來闡述哲學與會計之間的關系。如楊俊亮(1994)在《會計哲學——會計本體論的哲學沉思》中通過對資金運動記錄、反映方法的研究,闡釋出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于玉林(2000)在《現代會計理論實務與教育研究》中根據會計的世界觀闡述會計哲學;顧飛(2001)在《關于會計哲學的思考》中對會計哲學內容和結構進行了分析。在會計哲學的研究過程中,我國學者各抒己見,然而由于研究的人數較少,理論有限,看法角度各異,無法在各層次中進一步深入研究,沒有形成統一的會計哲學理論體系與結構。會計哲學理論仍需匯集更多的觀點和內容。因此,只有更多人來關注探討會計哲學,才能使會計哲學體系走向成熟,促進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發展。
轉貼于
(一)新時代會計理論哲學性研究發展趨勢的分析與展望
會計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同樣面臨著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等諸多環境因素的變化,會計學科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未來會計理論研究方向一方面在于各種會計分支學科的豐富、完善和新的分支學科出現;另一方面是各種會計學科會被更多人認識和有組織的系統研究。
以會計哲學性研究的代表學科——會計哲學為例。自改革開放以來,有關會計哲學性學術研究文章篇目從“數以十計”到近十年來“數以百計”,有關會計哲學性思考的學術性文章逐漸豐富,近五年來會計哲學研究取得了成果,通過運用系統法、歸納法為主題理論研究方法,以哲學方法論為基礎建立起了會計哲學的“七論點”。如今會計哲學擁有了初步的理論框架,可見會計哲學性研究在我國具有可行性,并且發展前景具有長遠性、穩定性。
(二)關于創新會計理論哲學性研究的建議
1.遵循哲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在會計理論研究創新中要注意運用全面、本質、聯系和發展的方法進行分析和思考。并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和矛盾分析法,辯證地審視問題的各方面,在弄清楚問題的原因、原理后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給出符合實際的方法與思路,避免研究陷于簡單化或空洞化。
因此,會計理論研究創新一定要注重對世界觀、方法論的認識和應用,以此達到理論研究的思路清晰。
2.加強已有會計哲學方法聯系性和實用性研究
一、方法論之哲學基礎——形上之“心”
荀子言人之性惡,但是人卻仍然存在成就善的能力。在人趨向善并成就善的過程中,“心”起了重要作用。馮友蘭先生認為,在荀子之心學中,心是能知能慮之心,心節、立權衡以于“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心通過“虛壹而靜”以知道。唐君毅先生認為荀子思想中之“心”,一方面表現為理智之心,另一方面表現為求道之心。荀子認為心有向上之能,可以自作主宰,以知道體道而行道。荀子之心具有認知作用,而且還有情感之感發,意志之決斷、向善的能動。
荀子認為人與動物區別的重要一個方面是:人有辯、有分。人心可知道。人有先天不待學習而有的能力,并且人的先天的知、能經由后天的積習,能在處理事務中表現出來。所以,荀子十分強調學,《荀子》一書以“勸學”開篇。在心的指導下,通過學習,性可以化。
心在荀子成德的思想中處于核心的地位,一個人能否成為圣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心的方向。“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天論》)心的主宰作用表現在:“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解蔽》)心具有自主性。欲知道,成就知識,必須有心的辨識驗證作用。心之最終目的是“知道”,達到大清明的境界,成就理想人格。
二、方法論之內容
荀子哲學方法始于邏輯分析與認知,終乎達道之神秘之直覺體悟的境界,即能夠“壹于道而贊稽物”,能處于今而論久遠,坐于室而見四海,能“知通統類”,以一知萬,貫通仁義之統、禮義之統。本文由收集整理
1.始于正名的邏輯
荀子與其他儒者相比,重概念分析,邏輯推理,如論儒有俗儒、雅儒和大儒之分;論士有通士、公士和慤士之分。邏輯是把握道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荀子之邏輯方法有政治、歷史、文化意義。
荀子強調名之正確使用,因為名言若不能使是非清楚,定義明確,善惡之標準井然,則人們的言行便失去依據,社會將陷入混亂。名是用來應“實”的,名實相應則志意可通。荀子為了避免名實不符,提出了“所為有名”、“所緣以同異”、“制名之樞要”三個制名的標準,以避免“用名亂名”、“用名亂實”和“用實亂名”。
既有名,必有辭。把兩個異實之名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意義,便需辭。“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正名》)了解了名、辭,辯說始成為可能。“正名而期,質請而喻,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聽則合文,辯則盡故。以正道而辨奸,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正名》)辯說是用沒有前后矛盾的名辭來闡明事理的,進而明道的。辯說態度要恭敬而合于禮文,并把理由說的詳盡。以道為標準辯奸邪之說,則邪說不能混淆人的思想。
荀子之知以仁為本,從容而辯,并有無畏之勇。其邏輯思維的正確和有效,除了其心之認知之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建立在對禮義之道的信念之中。故其邏輯思想是以識道、守道為出發點和歸宿的。
2.知道、體道之動態體悟之法
荀子認為,人的心靈是道的主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心不可以不知道”,心如何才能把握道呢?必須去“蔽塞之禍”并保持心的“虛壹而靜”狀態,并踐行之。君子與眾人之不同在于能充分發揮天生的質具,并能夠有“用心一也”的積學功夫,心“壹于道則正”。
荀子認為,人之心若有蔽塞,則不能明辨是非。荀子列出了十蔽以為心術之公患。事物都具有相對性,人們認識往往偏于一端,在《天論》中荀子說:“萬物為道一偏,一物為萬物一偏,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于是,他提出了“解蔽”,指出“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解蔽》),圣人能以道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道是“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儒效》)荀子所說的道是禮義之道。
在學習過程中,聞、見、知、行是依次遞進的方法。“知道,察;知道,行;體道者也。”(《解蔽》)。只有做到明察與實行,才算是真正體悟了道的人。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修身成人。“故學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圣王。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也者;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解蔽》)圣王之道是天下之準則,是認知、言辯的標準。對于禮義之道的認識,說明了荀子認知以文化價值意義為優先指導原則。能夠行其所知,仁智相通。
荀子的心知通統類,由此表現的是歷史文化情懷和知道、守道的精神,體現了“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荀子主張的溫柔敦厚的詩教,疏通知遠的書教,廣博易良的樂教,恭儉莊敬的禮教,都是為了使人向善,達到“大遷而不返其初”(《不茍》)。這種教化,區別于純粹知識的認知,在某種意義上可謂“體知”。
3.重直覺的“大清明”境界
通過“虛壹而靜”的功夫,心與道為一,也即“大清明”的境界。“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解蔽》)“大清明”是心“虛壹而靜”后達到的境界。遵道之人由虛心進入道,由專心而盡道,由靜心而明察道。對事物的認識超越時空的界限,經理天地,善用萬物,使物各盡其分,通于神明,參于天地。這種神秘的境界,是由“虛壹而靜”的工夫而達到的存在境域,它是人通過覺解而達到的心靈狀態。它需要人的體知和領悟,具有直觀性、神秘性和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意義。
研究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首要問題,貫穿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它上與認識論、方法論相連,下與理論性質、研究問題緊密相關,是保證研究成果科學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學位論文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學位論文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學位申請者根據學位授予要求而撰寫的研究論文。它是評判學位申請人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和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確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研究事實所不可缺少的理論原則、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證觀察可靠、判斷、推理得以正確形成的原則、程序、手段、方式。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者秦宗熙和穆懷中、謝圣明認為社會研究方法的體系由三個不同層次構成,即一般方法、具體研究方法和具體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術。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學方法論、社會學的學科方法論以及邏輯方法論。其次,具體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法、個案法、訪問法、問卷法、觀察法、實驗法、抽樣法、社會測量法、典型法等。具體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術。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個階段即選題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論文寫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采取文獻法、歷史法、比較法、統計分析法、問卷法、測驗法、經驗總結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分析
碩士學位論文是一個碩士研究生寫作水平的展現,而方法的運用則體現了作者研究過程中方法原則程序是否科學合理,這也就直接影響論文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以傳統的理論思辨研究方法為主,缺乏科學的研究方法意識,缺少相應的實證與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陳狀況分析
在抽樣的華東師范大學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論文中分析發現,從整體上而言,有90.1%的學位論文明確交代論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單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詳細說明”和“簡要說明”的學位論文的比例比較大,這說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碩士論文的研究方法意識在已經比較高,研究的科學性從總體而言呈比較好的狀態。當然,如果把自陳水平為詳細說明和簡要說明的論文判為“合格”的話,那么合格的比例僅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類別及其運用情況
總體分析后發現,理論學科碩士學位論文運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理論思辨法、比較研究法、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等。在30篇碩士學位論文中,以文獻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碩士論26%,排名第二;比較研究法為主占23%;其余還包括歷史研究法、跨學科研究、調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碩士論文的是融合兩種方法以上的綜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較為多樣。
從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經驗研究和思辨研究等傳統研究方法為主。文獻研究法、思辨抽象法、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傳統研究方法備受青睞,其中文獻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實證研究方法,如調查研究、訪談法等開始進入理論學科領域,使得研究方法更為豐富和多樣化。
三、結論
(一)優點。通過分析30篇抽樣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的寫作中方法意識逐漸增強,通過本研究的調查分析發現過去單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對研究具有實際指導價值的學科層面方法論和原則層面方法論急劇增加,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論出現了多元化趨向。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研究方法論趨向多元化意味著研究者對研究方法論認識更加深人,這也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時,具體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種類多樣性,盡管定量與實證研究方法的整體運用中占比例不大,但從調查結果可以說明研究生們已經意識到定量與實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過定量與實證研究分析更能確定的各影響因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研究技術的這一層次是研究方法結構體系中與研究成果聯系最為密切的層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論和研究方式最終必然要通過具體方法與技術才能展現出來。
(二)存在的不足。通過對樣本的分析,可以得出,雖然在畢業論文中很多人都陳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陳述不夠明確,甚至對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論文對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將實證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規范研究及跨學科研究、多學科研究當作研究方法。事實上,從哲學和科學方法的角度看,實證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及跨學科研究、多學科研究都是開展科學研究的一種指導思想,是方法論。如實證研究與之對應的有實驗法、調查法等。
定性與思辯研究多,定量與實證研究少。定量研究與實證研究在研究科學性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從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定量和實證研究有所增加,但從總體上而言,定量和實證研究還是很少。通過案例、實驗、非實驗、實地研究,用事實情況及真實數據更能有力地證實研究者的觀點的文章少。調查數據顯示,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獻法、歷史法、比較法這些以敘事性的定性研究為主導,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較多,說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雖然隨著研究的深入及對研究的科學性的重視,定量與實證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視,但比較而言,運用的仍然較少。調查結果顯示,在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最常用的定量與實證的研究方法是調查法,最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是描述統計。方差分析、差異檢驗及顯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論文中少有出現。
綜合上述分析,在培養學生論文寫作方法上,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方法意識,培養學生方法自覺,注重開設方法論課程的質量,提高研究質量,重視定量與實證研究,優化定性與思辨研究的結構,規范研究方法,樹立科學研究意識,促進思想政教育學科理論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浩森、潘莉.理論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方法的實證研究--以合肥工業大學理論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例[J], 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