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6: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少數民族藝術文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J0文獻標識碼:A
一、地域藝術文化的基本認識
21世紀以降,世界加快了進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響日漸明顯,強勢文化對于不同國家的滲透也成為凸顯的問題;而進入新媒體時代,無遮擋的傳播平臺,更讓強勢文化的傳播加快速度一統化,互聯網的趨同格局不知不覺的讓不同地域的人們認同一樣的標準,文化的差異性逐漸減弱。我們的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觀念認知的時代,以往還比較強烈的本土保持的文化觀認識,被逐漸減弱談論烈度的現實所取代。實際上,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機并沒有舒緩而是加劇,并且到了需要更為明晰的議論的關口。關于地域文化藝術狀況的話題,筆者要從藝術的一個門類研討思考說起:此前剛剛在北京大學的研討會上,諸多專家圍繞華語電影發表認識,但幾乎都有一個身份認同中的趨向:將好萊塢比照中的華語電影作為生存的分析對象,也即一切以好萊塢放映與否、是不是獲得發行商青睞、在美國某個電影節獲獎的得意,也即在世界電影節中的看重與否等等,作為判斷的標志。顯然,這里的合理性是世界視野的衡量指標,但不合理的是對于本身的受眾認可和本土特色的看待被放棄到最為微弱的地步。但更為明顯的則是,文化趨同標準的天平越來越趨近美國式的文化標準,這一方面說明美國經濟和文化的現實強大影響力,另一方面則說明文化地域性認同的減弱,以及判斷其價值未盡合理的被安上單一衡量的指標上。
實際上,地域特色、自身身份、本土認知才是民族藝術和本土文化堅持的第一要素,保持自身的文化習性自然需要相互參照,但比照是在此基礎上的更高發展要求,卻不是基礎生存取舍核心。沒有了自身生存,猶如中國電影在世紀交接前后的所謂讓好萊塢全盤進來而“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樣,固然慷慨激昂卻不是良善之道。筆者在微博上發表如何認知這一問題時,有一個回復值得關注:即多樣化才有文化標準。換句話說,也就是唯一性其實就沒有了標準可言,多樣化才可以談論什么是標準,而標準在多元的文化面前才有合理的裁奪意義。
顯然,這里暗含了如何對待地域文化和民族藝術的價值的問題。在日漸全球化的經濟發展面前,難以保證文化的受制性。理論上所謂的文化不能全球化的命題,其實可能遭致現實的挑戰。所以,在認知上注意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特色的堅守空間與價值,是生存要義。
本體和本土才是存在的第一要素,沒有了自身只能在潮流中被蕩來蕩去而任人擺布。大到世界范疇的生存獨立性,小到國家范圍的特色堅持,都證明自有價值是他人無法漠視的所在。欽定的一統的危險是去除差異,那顯然將強大的遮蔽而弱小無力抵抗。藝術的差異性在樂器的區別、唱腔的不同、表演程式的有別、繪畫線條與光影的注重不一中已經顯而易見,而在地域風情和民族精神的表現上更是差異巨大。不可想象,趨同于一的藝術文化會有怎樣的世界接受顯然可以預見。就以中國電影作為世界的一個特色存在而論,曾經在別具一格中得到重視,卻在近年的世界潮流中表面上迅速增長卻被沒有文化特點而漠視;現實顯然有些殘酷——即我們還在興高采烈的追蹤好萊塢的商業獲利,也在不自量力的追慕打向海外的渺茫收益。問題在于中國自身的大市場的堅守都有些問題,卻奢想走向海外是不是有些好高騖遠?其實更為重要的是注重扎實的內容產品建設的沉靜心態被騷動不安的外向追求所誘惑。2011年世界電影節中,此前柏林電影節而后的戛納電影節中,中國電影無疑都成了打醬油的出局者,說明我們追求的多為虛無縹緲和失去的是我們的民族內涵。
一、少數民族文化是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
少數民族文化,是今天的顯學——文化學密切關注的內容。實際上,它不僅是文化學者展開學術研究的豐富礦藏,也應該是地方藝術院校培養藝術人才最值得重視的文化背景和教學資源。因為,中國內地大多數地方藝術院校地處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區的許多珍貴藝術文化的形態較為完整地存留下來,構成了當地藝術院校辦學的區域文化背景或者說是辦學的區域文化基礎。如果有正確的文化態度,就會將這種背景或者基礎,當做自己辦學的資源優勢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價值判斷不準確,常常會將這種背景或基礎當做妨礙前進的包袱或是自慚形穢的發展低起點。盡管隨著多元文化價值的強調,這樣的意識和心態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基礎來發展少數民族藝術教育,培養人才,創新藝術,卻越來越成為一個值得積極探索并深入研究的問題。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數民族藝術文化在學校培養的藝術人才的成長過程當中,成為他們對少數民族藝術認知系統所建立的重要基礎。只有對少數民族風俗民情、歷史社會、語言行為等有所了解,成為自有知識,才能對少數民族藝術有深切的體會和真摯的情感,才能產生自覺的傳承行為與創作熱情。但是,如果面對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只是將其存在當做一種背景知識來介紹,讓學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輕置了。實際上,應該在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上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內容,中國眾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數”民族文化展現了文化構成的“多數”部分。
教學資源,主要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經過學校專家學者的耙梳、整理,總結出典型代表、規律性的東西,進入學校課堂,成為現代規模化教育的教學資源,成為學校藝術人才培養的知識系統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延綿不絕、自立自新、發揚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養的鏈條上得到充分體現。
二、特色教材:少數民族藝術變為藝術人才培養資源的重要途徑
少數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會里,成為許多社會活動的重要資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學研究、文化產業研究、經濟研究、社會文明研究、生態研究等等。而作為藝術院校,尤其是地方藝術院校的教育資源研究,如何將少數民族文化轉化為藝術教育資源,近些年越來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時一地一得的議論或心得。其實,這是一個特別值得系統思考的問題。
意識到少數民族藝術文化是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是一回事,將這種資源變為切實有效的教學資源則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還要有行動、有措施。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如何行動”“什么措施”。
云南大學出版社與云南藝術學院合作,通過特色藝術教材出版、重點學科叢書出版和藝術精品課程教材出版項目,探索了一些路徑,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少數民族文化是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
少數民族文化,是今天的顯學——文化學密切關注的內容。實際上,它不僅是文化學者展開學術研究的豐富礦藏,也應該是地方藝術院校培養藝術人才最值得重視的文化背景和教學資源。因為,中國內地大多數地方藝術院校地處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區的許多珍貴藝術文化的形態較為完整地存留下來,構成了當地藝術院校辦學的區域文化背景或者說是辦學的區域文化基礎。如果有正確的文化態度,就會將這種背景或者基礎,當做自己辦學的資源優勢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價值判斷不準確,常常會將這種背景或基礎當做妨礙前進的包袱或是自慚形穢的發展低起點。盡管隨著多元文化價值的強調,這樣的意識和心態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基礎來發展少數民族藝術教育,培養人才,創新藝術,卻越來越成為一個值得積極探索并深入研究的問題。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數民族藝術文化在學校培養的藝術人才的成長過程當中,成為他們對少數民族藝術認知系統所建立的重要基礎。只有對少數民族風俗民情、歷史社會、語言行為等有所了解,成為自有知識,才能對少數民族藝術有深切的體會和真摯的情感,才能產生自覺的傳承行為與創作熱情。但是,如果面對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只是將其存在當做一種背景知識來介紹,讓學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輕置了。實際上,應該在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上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內容,中國眾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數”民族文化展現了文化構成的“多數”部分。
教學資源,主要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經過學校專家學者的耙梳、整理,總結出典型代表、規律性的東西,進入學校課堂,成為現代規模化教育的教學資源,成為學校藝術人才培養的知識系統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延綿不絕、自立自新、發揚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養的鏈條上得到充分體現。
二、特色教材:少數民族藝術變為藝術人才培養資源的重要途徑
少數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會里,成為許多社會活動的重要資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學研究、文化產業研究、經濟研究、社會文明研究、生態研究等等。而作為藝術院校,尤其是地方藝術院校的教育資源研究,如何將少數民族文化轉化為藝術教育資源,近些年越來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時一地一得的議論或心得。其實,這是一個特別值得系統思考的問題。
意識到少數民族藝術文化是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是一回事,將這種資源變為切實有效的教學資源則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還要有行動、有措施。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如何行動”“什么措施”。
云南大學出版社與云南藝術學院合作,通過特色藝術教材出版、重點學科叢書出版和藝術精品課程教材出版項目,探索了一些路徑,積累了一些經驗。
舞蹈可以說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因而每一種舞蹈在背后都具有文化建構,具有該文化的特點。云南花腰彝舞蹈也是如此,作為一種起源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舞蹈,其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對花腰彝舞蹈進行研究必須將其放在文化背景中。也只有這樣,花腰彝舞蹈的藝術特色才能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
1 具有美感的動作姿態
花腰彝舞蹈由于節奏明快,所以很有動感,在動作上既表現出樸實的生活場景,又極具藝術性。特別是花腰彝舞蹈的腳步動作,紛雜變化的同時還會以篝火、群舞等表現形式展現其豐富的姿態,極富美學價值。結合具體動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動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頓足踏地”以及“腹前擊掌”。這兩個動作是根據原始部落人們的動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著原始的美感。“頓足踏地”就是用腳與地面接觸以發出聲音,并通過有韻律地接觸創造節奏;“腹前擊掌”則是人利用自己的身體發聲,完全沒有打擊樂器的參與,原本地展現了原始的美感。在進行這種節奏的同時,伴隨著呼喊使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原始氣息。
除此之外,“圍篝火”也是極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義。在原始社會和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低下,因而對火有很深的依賴。“圍篝火”這樣的一個動作,就是在表達對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對這一元素的應用,實際上是對原始力量的一種崇拜,有一種肅穆的美感。“舞龍”則取材于花腰彝傳統的祭祀儀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龍也有雌雄之別,因此在祭祀的時候需要兩條龍一起舞動,生動卻又不失嚴肅。這種舞龍的動作也是花腰彝祭祀儀式的美感展現,其深層次的含義就是人們對于龍的崇拜和認同,是在當時低下生產力的客觀條件中脆弱、渴望庇護的一種體現,因而具有莊嚴的儀式美。
2 蘊含著樂感與痛感文化的母題
在花腰彝中,憂傷和歡快都表現得十分極端,這從文化根源上不難解釋。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樂感文化共同的母題,一方面是由于這些文化產生于花腰彝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響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創作中提煉出來的。首先是“大地母題”,在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對這一主題的表現,這是因為對于大多數少數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對大地的深情,諸如“屈膝弓腰”這個動作,就展現了對大地的尊敬。這里的尊敬應當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這是花腰彝人民對于大地的一種崇敬,向大地尋求庇護,表達感謝;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敬畏,由于生活生產過度依賴土地,對地震等自然災害原理不明,導致了畏懼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還有對于生死主題的展現,對于這個母題,花腰彝同樣有兩種態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會涉及舞龍,這表現的是對死者的敬畏。由此還引發了對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們懼怕死亡,向死神表達著自己的畏懼與服從;另一方面,人們必須經歷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終的歸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機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過看似激烈變幻莫測的舞蹈動作展現出這種糾結,有一種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達的母題之一。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殖的崇拜會逐漸減弱,這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獲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機會,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著不需要擴大出生率來維持種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對閉塞的地區,其生產力水平仍然沒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與現代社會脫節,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還是存在著生殖崇拜的痕跡。在舞蹈服飾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飾以大紅色為基礎色調,男性通常會上身,展現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價值
舞蹈藝術本來就能調動觀眾的視覺與聽覺,并通過視聽的結合充分調動起觀眾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視覺方面,尤其是動作、色彩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動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強的節奏感。觀眾在欣賞花腰彝舞蹈時,會感受到自己的視野被凈化了。因為動作的細小,所以會仔細關注那些細微的動作,不會被其他因素影響,有效地提升了視覺的靈敏度,從而摒除雜念,專注于舞蹈動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聽覺層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視延長聲音以及曲調的應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卻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現常常是舞步聲與歌唱聲錯亂,但是卻又不紊亂。并由此展現出與視覺截然不同的體驗,讓人感到仿佛是視覺與聽覺割裂了開來,因為眼前的景象的確與耳邊的聲響沒有在一個節拍上。但是,這一切卻又有一種紛亂的美感,讓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風情的唱詞與音樂,同樣豐富了人們的感官。
4 結束語
云南花腰彝舞蹈獨具藝術特色,首先體現在其美學內涵上,通過原始美、莊嚴美、儀式美的內涵展現,讓人們沉醉于美學的境界中。其次,體現在母題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設計的內容與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題中關于土地,關于生死的內容獨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藝術文化特色還體現在其展現的感官價值上。通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影響,花腰彝舞蹈讓人們深切地體會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藝術深深折服。
參考文獻:
[1] 彭艷云.花腰彝“舞龍”文化傳承的現狀及思考[J].文山學院學報,2010(02).
[2] 魏美仙,蔣少華.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數民族藝術的生存與傳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兩個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9(04).
[3]張曉萍.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人類學透視[J].思想戰線,2002,(1):34.
[4]張瑛.對云南民族歌舞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 [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2,(3):51.
[5]王佳.現代文化消費模式下的民族歌舞藝術, 民族藝術研究2005,(3):56.
[6][美]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 巴莫阿依等譯.田野中的族群關系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中譯本[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253.
[7]張曉萍.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人類學透視[J].思想戰線,2002,(1):34.
[8]文化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china_shizheng_news/2005-04-26.
[9]朱兵,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問題與思路 2005年7月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蘇州論壇”上的大會專題發言.
(二)從課程文化和課程知識教材等方面來說,沒有一種教材專門面向少數民族本土社會,即課程教材的種類和漢文課程教材的種類基本一致。民族課程內容與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會生活,習俗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內容脫離了社會實際。
(三)從課程所體現的內容來看,課程知識體現的是城市文化,漢族文化,發達地區的文化,相應地少數民族文化,鄉村文化落后地區文化等等沒有得到體現。課程知識只是單一的體現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體現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學方面過于強調用漢語來講課,利用本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趨勢越來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傳遞文化,這種文化是用某一種語言來傳遞下去的,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積存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現象,語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詩歌、唱詞、謎語、戲劇等各類文學作品都依靠語言來表達,而在民族地區學校中沒有比用母語來進行文化傳遞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強民族地區學校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的幾個建議
(一)改變過去國家文化一元化的傾向,將各個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應當考慮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識具有特別的教育價值和意義,比如美育、德育、智育、體育價值等。將這些文化知識以適當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課程體系之中,一定會對民族主體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樣,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擁有文化的認同感和心理歸屬感。在文化保護方面,一個多民族國家在國策上就應該實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認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價值的同時,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二)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其中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都可以融入少數民族的地域文化,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進入學校課程鋪平道路。國家課程由于課程內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個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時由于文化選擇的前提是對民族文化及其發展的深刻了解,國家課程在這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地方課程則具有一定選擇優勢,能夠根據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以及地方人才培養的標準,對本土文化進行深刻分析,讓學生了解更多家鄉的社會風俗,生活方式,歷史傳統,增強適應環境和自我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成為承襲和弘揚本地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人,成為熱愛家鄉,服務家鄉的一代新人。
(二)城市廣場文化的特點
(1)城市廣場文化與城市周圍環境協調統一
城市文化廣場與城市周圍環境相互協調統一,是構成城市廣場文化質量的重要因素。城市廣場文化一般都是開放型的,組成城市廣場文化環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周圍的建筑,結合文化廣場的主題,將其周圍建筑科學合理地融入廣場環境中。豐富廣場空間的類型和層次,并完善其結構,有助于解決廣場需求的多樣性。
(2)城市廣場文化共享城市空間
城市廣場文化具有共享城市空間的特點,在共享空間里,人們擴大交流和合作,形成公共認識,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例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圣馬可廣場,它不但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廣場文化的代表作,人們把它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
(3)城市廣場文化的標志象征
城市廣場特色是城市具有的地方性、時代性和民族性,是一個國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和環境中的體現。廣場的標志性建筑能帶給人們文化休閑氣息,廣場特色體了當地人們的情趣和習俗。文化廣場的設計要體現時代精神和風格,運用現代設計思想和方法,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追求新創意,使文化廣場更具現代特征。
(4)城市廣場文化親民
演員同臺獻藝,不但聲勢浩大,還可以產生強大共鳴。平民化的開放式廣場拉近城市廣場文化多來自于群眾,為民眾喜聞樂見,是群眾最有興趣參加的文娛活動;民眾與了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推進了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
(5)城市廣場文化形式多樣、內容廣泛
自娛自樂是城市廣場文化的主要形式。隨著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公民的自我保養、娛樂意識增強,多種自發的群眾文藝活動應運而生。在居民小區等場所,早晚有許多民眾健美、跳舞等。簡言之,城市廣場文化活動形式多樣而且靈活,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的慶典、公益文藝演出,也有企業和商家組織的商業演出。有業余、通俗、普及文化藝術,又有專業、高雅、精品文化藝術;有傳統和現代的舞蹈、戲劇和音樂,也有群眾表演的民間藝術、鄉風民俗、戲曲戲劇、書法,還可以是集郵、演講、棋類、武術、廣場交誼舞、廣場民族舞、廣場合唱等形式,可謂百花爭艷。
(6)城市廣場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企業及政府舉辦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廣場文藝演出,融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民主法制教育為一體。極大地展現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文化和精神風貌,促進了社會和諧。
(三)傳承城市廣場文化的措施
(1)完善城市廣場規劃和建設。合理規劃城市廣場位置和廣場用地,重視城市廣場規劃的科學性及建筑的合理性,統一規劃和建設商業廣場、城市中心廣場、城市文化廣場、綠化廣場、觀景廣場、紀念性廣場。
(2)舉辦高水平文藝演出,打造城市廣場文化氛圍。廣場文化是城市藝術文化推廣的必然之路,高水平的文藝演出,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推廣活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文化、經濟地位。
(3)利用城市廣場開展文化教育和商業活動。廣場不但是城市物質和精神文明交流、開展的舞臺,也是進行現代化教育的課堂。同時,城市廣場文化寓教于娛樂之中,是群眾自娛自樂、自我教育的良好載體。
二、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文化藝術
中國是具有燦爛文化、悠久歷史和五十六個民族的文明大國。每一個民族的音樂舞蹈有其獨特價值,風格、特點各異的民族藝術構成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民族文化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富含各民族的民族情感和習俗習慣。比如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節和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期間,都會在廣場上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和演出,這些傳統的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文化不但增加了節日氣氛、吸引了游客的參與,還增加了民族間的友誼和團結。
三、成都市廣場文化是傳承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成功模式
(一)成都市的地理與少數民族文化環境
(1)成都市的地理與文化環境
已有2300 多年歷史的成都,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除云南外,四川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多的省份,其中擁有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成都經濟的蓬勃發展,大量的少數民族不斷遷居成都,各個民族的多元文化在成都加速交流融和,成都已經成為一個多民族集居的國際大都市。隨著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頻繁交往,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也隨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對成都廣場文化產生影響,并且逐漸成為成都市廣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少數民族音樂舞蹈通過廣場文化得到保護,并在成都得到推廣與普及。
(2)成都市節慶性廣場文化與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傳承成都市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近年來節慶性的廣場文化類型日益增多,尤以2007 年、2009 年和2011 年,成都舉辦的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最具代表性,它是成都最具影響力的節慶性廣場文化活動之一。比如2007 年非遺節期間,在成都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的廣場,舉行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展演,50 余場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與成都市民親密接觸,普及了成都市民對少數民族音樂舞蹈的了解,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對提高成都市民的文化活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在非遺節期間全程觀看了廣場的演出,在四川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的演出的當天,現場座無虛席,成都市民更加熟悉藏族羌族和彝族的音樂舞蹈藝術,藏羌鍋莊、彝族達體舞,羌族多聲部組合演唱都成為了人們十分喜愛的節目,滿足了群眾的審美需求。在非遺節期間,公開出售首次發行的羌族多聲部專輯《復音孤島》,吸引許多群眾的爭相購買,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在廣場文化的帶動下,獲得了新的展示平臺和發展良機。在筆者的采訪中,許多漢族群眾十分欣賞和喜愛來自少數民族的歌舞,他們希望能夠學習這些音樂和舞蹈,可見,成都廣場文化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9 年和2011 年的兩次非遺節延續了第一屆時的空前盛況,成都非遺節已成為全國性的四大文化節慶活動之一,成都推出了世界上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的大型文化節會。從2011 年第三屆非遺節開始,這一國際文化品牌永久落戶成都,成都成為非遺之都。第三屆非遺節的各大活動更加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參與性,來自國內外的7000 多名代表,1900 多個非遺項目參加了本屆非遺節。直接參與節會活動的人數達570 余萬人,拉動各類消費61.5 億元。正是大眾的積極參與,讓非遺煥發了青春,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在成都市和諧的民族氛圍中廣泛傳播,眾多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文化在這里交流互動,不僅擴大了其宣傳,也促進了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因此,成都市節慶性廣場文化對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起到了積極的傳承作用。
(3)成都社區性廣場文化與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傳承成都市有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的社區性廣場,社區性廣場已經成為城市文化的主要載體。社區性廣場文化對于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成都市調查了多個有代表性的社區性廣場,如成都市人民公園廣場、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廣場、高升橋移動廣場,此外還有一些居民小區的廣場文化活動。在這些廣場活動中,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所占的比重較大,雖然有眾多不同的民族音樂舞蹈,但只要是形式喜聞樂見,易于傳播,許多民眾都愿意學習和表演。在筆者調查的社區性廣場中,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藏羌鍋莊是少數民族音樂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川擁有中國第二大藏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成都的地理位置與藏區、羌區緊鄰,在成都居住著大量散居的藏族、羌族同胞,在成都市武侯區西南民族大學周邊形成了穩定的藏族居住區和文化圈,在這個文化圈附近的移動廣場形成了藏族羌族音樂舞蹈文化的傳播。藏羌鍋莊是其中重要的傳播內容,鍋莊的表演自由靈活,凡喜慶佳節,廣場文化多采用群眾鍋莊,藏羌鍋莊的群眾性和參與性很強,動作簡單易學,音樂與舞蹈并舉,具有藏羌文化的審美特點,氣氛歡快熱烈,符合廣場文化大眾性、公共性、平民化、審美性的需求,因此,鍋莊成為了成都各社區和廣場文化活動的寵兒。過去,僅在藏族羌族的農業生活中出現的藏羌鍋莊,如今在成都市廣場流行并擴大了其傳播范圍,在現代化的成都大都市煥發出蓬勃生機。
此外,成都市社區和各個廣場都會定期開展老年民族健身舞、交誼舞、吉特巴、三步彩的培訓活動,這些舞蹈中有很多少數民族伴奏音樂,如《天路》、《飛向苗鄉侗寨》等少數民族歌曲常常作為舞蹈音樂伴奏,成都市廣場文化與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完美結合,擴大了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傳承范圍。
(二)成都市廣場是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
從當代文化社會學的觀點看,文化傳播是需要以下四個必要條件。成都市的廣場文化實現了這一傳播過程,并具備文化傳播的4 個必要條件。
(1)文化的共享性。藏羌鍋莊是成都市民容易理解、喜愛的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品種,藏羌文化的傳播代表著成都其他民族與藏族、羌族音樂舞蹈藝術的共享。
(2)文化的傳播關系。成都市民在廣場中欣賞和學習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了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文化傳播的渠道。
(3)文化的傳播媒介。人類不但是文化傳播者,又是最活躍的傳播媒介。優秀的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通過成都市民的熱情參與而得到廣泛傳播,成都市民是最為活躍的傳播媒介之一,成都的各類廣場文化就是今天這個物的載體,同時也是另一重要的傳播媒介。
(4)文化的傳播方式。文化傳播的方式是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模式,電視、廣播、報紙都是其傳播方式。文化廣場這種傳播方式是面對面,更加直接和真實的傳播方式,成都市民在文化廣場中欣賞和學習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藝術,親身參與其中,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傳播的真實性。
【作者】王義飛,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貴陽,550002
【中圖分類號】G1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12)03-0196-007
一、問題的提出
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越來越成為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話題。原本處于邊緣化、非主流的少數民族文化,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升溫,面對這一“流行趨勢”,以西部地區為主的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的地方出臺了各項舉措,挖掘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宣傳、打造當地文化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對此,學者們紛紛予以研究和回應。現有研究中,有學者分析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現狀[1],有人提出在開發保護過程中應以政府主導,并采取賞罰分明的獎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機制等是民族社區走出旅游發展困境的有效措施[2],從社區賦權的角度[3],從權利的角度提出“文化權”概念的主張[4]等等。在利益主體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某一群體難以通盤考慮并維護社區的眼前及長遠利益,因而群體之間的博弈過程日漸顯現。本文通過對西部G省P鄉打造民族文化旅游過程的考察,關注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相關利益群體的表現和行為,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文化主體性塑造及文化保護面臨的困境,如何對待當地民族文化未來的發展等問題。
二、調查相關背景
P鄉是1949年以后中國成立最早的仡佬族鄉,地處G省Z縣西北邊緣地區。距縣城約65公里,地處大婁山山脈西部,平均海拔1080米,自然條件較差,農業生產條件較為惡劣。截止2008年,全鄉轄6個行政村148個村民組5015戶總人口20319人。少數民族人口4100人,其中仡佬族3486人,苗族338人,彝族146人,其它少數民族(婚進)130人。土地總面積14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28315畝。其中田80325畝,土3925065畝,共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地塊517塊,保護面積348945畝,保護率8498%。國有土地1605畝,集體土地2174174畝來源于P鄉統計資料。。
作為P鄉的主體民族,仡佬族文化傳承現狀是復雜的,主要表現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有:1仡佬族祠堂:早在明朝末期,P鄉的“山、羅、平、茍、唐、李”六姓仡佬族建立了宗祠——吉安寺。清代平姓為首富,把平姓“金身”塑進宗祠,同時為川祖、黑神、藥王塑了神像。后,改辦為國民學校。如今能見到的宗祠為兩層的木質建筑,因久未修繕,從外觀上看已經三面透風,沙土地上雜草叢生,顯得荒涼和破敗不堪。2“中華仡佬文化博覽園”:該園于2005年底開始規劃,2006年初由貴州大學區域經濟發展中心和湖南千府規劃公司編寫出總體規劃,2007年7月原市委書記到田壩組調研后,責成Z市建筑設計院做出具體規劃。2008年初,Z縣成立中華仡佬文化博覽園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博覽園的建設工作。博覽園主園區規劃在紅心村田壩組,規劃范圍2平方公里,規劃投資127億元人民幣。3紅色文化資源:1935年3月,中國工農在P鄉活動了一個多星期。其后三渡赤水、四渡赤水時,又幾次進駐,故留下了不少紅色文化遺跡,如左右對稱、組成狗形的“國民匪黨”字樣的標語,“洞”遺跡等。4仡佬族傳統民居:傳統上以木制干欄式建筑為主,但隨著現代化的洗禮,當地街上已非常鮮見木結構房屋。即使在村寨,所能見到的木質房屋也不多,干欄式木板樓就更少。
文化軟件方面主要以語言為例予以說明。P鄉的仡佬族主要分為青仡佬和紅仡佬(解放前還有白仡佬,后已同化),語言也相應地分為青仡佬語和紅仡佬語,由于兩個支系幾乎沒有來往,其語言也無法溝通。如今在P鄉,會說仡佬語的人已寥寥無幾,多數仡佬族人已通用漢語。對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態度,他們也不太熱心,只會簡單常用的幾個字詞或短語,無法進行日常生活的交流。面對這種現狀,P鄉一方面重拾并發揚仡佬語,鄉政府文化站和促進會花了較大力氣進行字詞、短語的整理,并整理成冊,同時,政府安排了專門的資金和人員對博覽園所在地盤龍寨的居民進行仡佬語言培訓,規定上課及考試要求,還要求在鄉民族中學對學生進行仡佬語的教學工作,引導學生熟悉并適當掌握仡佬語。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面對民族語言逐漸消逝的現實,語言使用已經呈現出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狀況,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語言“有心人”。
三、民族文化開發中各大利益主體關系
在民族文化開發的過程中,有諸多的行動主體參與其中,涉及到政府、社會團體以及民眾等各群體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少數民族文化作為共同利益的交匯點,為各個行動者之間博弈關系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
少數民族的節日傳播我們大體上可以知道,就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和傳播。著名傳播學者李彬認為,所謂人際傳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們相互之間面對面的親身傳播,所以又稱面對面傳播,人對人傳播。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來分析少數民族節日所帶來的一些文化意義。
一.潑水節
說到潑水節,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幕場景,就是人們穿著傣族的服裝,歡聲笑語的互相潑著水。傣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少數民族,一提到傣族,人們就會自然地想到潑水節。潑水節實際上就是傣族的新年,它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最富魅力的民族節慶活動之一。傣族的新年在傣歷六月,時間大體相當于公歷四月。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里,傣族人民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慶祝,其中人們相互潑水祝福是一項最富民族特色的活動。因此,“傣歷新年常被稱為潑水節”。
1. 潑水節的來源
傣族潑水節一般要過3-4天,第一天是除夕,中間的1-2天是“空日”,最后一天是元旦。除夕這天,瀾滄江邊的傣族村寨,成千上萬的傣族群眾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瀾滄江邊,觀看賽龍船。在除夕和元旦之間的“空日”里,傣族群眾更是身著盛裝,在村頭樹下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則到廣場上興致勃勃地玩“丟包”的游戲,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元旦那天,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天剛亮人們就抬著供品到佛寺,每一戶人家都在佛寺旁用沙子堆成四五尺高的沙塔,在上面插上鮮花和彩紙,并在沙塔旁聆聽佛爺誦經。“人們盡情地潑水,互致祝福,共同祈求疾病不生,四季平安”。
關于潑水節的起源,傣族民間有著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流傳較廣的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有一個兇惡的魔王,他到處燒殺搶掠,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他搶了七個傣族姑娘作妻子,第七個妻子善良勇敢,決心要殺死魔王。在探知了國王的保身秘密后,她和六姐妹一起,在魔王熟睡之際,用魔王的頭發拴住他的脖子,勒下了魔王的頭。但魔王的頭在地上滾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們情急智生,她們把魔王的頭抱起來,火就熄滅了。就這樣,七個姑娘輪流抱著魔王的頭,每人抱一年,一年一換,從此傣族人們才有了幸福的生活。為懷念這七位姐妹,傣族人民每年潑水,意為她們洗去身上的血跡,祝她們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所以每年都要潑一次水,世代相傳,一直沿襲到現在。
2. 潑水節的文化意義
傣族群眾認為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煩惱、帶走疾病災禍、為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在浴佛時,人們不僅把放了香水的水灑向緬寺的佛像,同時,還用小杯子從盛水的桶里舀水出來,每一杯水都先舉過頭頂,然后灑向緬寺里面及外走廊的每根柱子上。這是傣族村寨里每個人都必須親自去做的,因為傣族群眾相信:只有這樣,吉祥的水才能把過去一年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順利的事全部帶走,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帶來吉祥如意。盡管當代潑水的形式已有所改變:從前潑水僅用青樹枝點灑以示祝福,今天已發展到用盆或桶裝滿了水來潑;從前人們潑的是河邊或溝邊的水,而今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裝上了自來水。但無論潑水的形式有何種改變, 潑水節的象征意義也沒變,那就是:水是吉祥之物,水能沖走疾病災難帶來健康幸福。
二.火把節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傳統火把節歷史悠久。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蘊,反映了彝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具有傳承傳統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具有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彝族火把節時間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幾天。
1. 火把節的起源
關于火把節的起源,有不同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點:一則是認為火把節習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對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與火把節》);二則認為火把節實為彝族十月太陽歷的小年節(楊和森:《楚雄彝族概況》),而十月年則是大年節;三則認為火把節與彝族星月歷有關,是通過所觀測到的星相的變化而定的過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節源流考》)。實際上,這三種看法的本質都強調了火崇拜的因素及其與年節的關系,都不約而同地說明了火把節是通過火崇拜的一系列儀式活動來祭歲、除穢、祈年的。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有緣由的,楚雄彝族火把節也不例外,據說他是由一個故事引發的,那是一個美麗感人的愛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楚雄州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傾心相愛。可一個叫魔哈的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老爺,魔哈惱羞成怒,便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梁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后經眾鄉親搭救才脫險。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為免遭賤踏,便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紅山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阿查得知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找遍了叢山峻嶺,最后才發現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他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的鄉親們高舉著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清潔平安。巡游之后,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著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老人們圍坐火塘,打開醇香的白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這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2.火把節的功能
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祭神祭天、祈年豐收、送邪惡為主要風俗內容。在彝區的各家各戶門前都豎一個火把,當夜幕降臨時,全村男女老少便端著自己準備的瓜果、釀制的米酒匯集廣場,點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撲撒火把,頓時光焰沖天。
彝族火把節具有傳承傳統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他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經濟功能。在以民族文化為內涵,旅游業為依托的民族文化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火把節在楚雄以文化資源形態,積極進入旅游業市場。
通過上面兩個節日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火把節和潑水節這些民族節日,具有很多文化意義,潑水節能洗去煩惱、帶走疾病災禍、為人們帶來吉祥幸福。火把節能夠促進教育、經濟的發展,還能很好的促進旅游事業,所以我們必須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對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轄的市級行政區,聚居著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為中小學美術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云南昭通,尤其是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較全國其他一些發達地區而言,昭通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尚存在一些差距。為此,昭通中小學美術應積極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實現對接。
一、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對接的意義
中國歷史悠久,除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書畫、泥塑、剪紙、雕刻等都是其寶貴的特色文化藝術。如,云南昭通地區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人民創造了剪紙、挑花、刺繡、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學美術中滲透這些資源,在課堂上將兩者完美對接起來,就能讓學生從小接觸、感受、學習昭通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使他們在增長知識、拓展視野的同時發展認知能力,豐富審美體驗,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的信念,促使他們積極樹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的對接,還能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美術課程的內涵性、趣味性,從而加強對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充分開發、利用,讓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內涵,進而使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藝術能通過中小學美術進一步傳承下去。
二、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實現對接的策略
其一,構建中小學美術鄉土教材。昭通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中,對少數民族美術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從六歲左右就開始跟著祖母、母親學習刺繡、挑花,十幾歲就開始準備自己出嫁時的刺繡嫁衣、嫁妝。所以,實現中小學美術與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對接,在美術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當地的美術文化,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更感興趣。因此,昭通要想改進中小學美術教育,就應積極依據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歷史編寫鄉土教材。如,在實際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制作特點、美學意義及其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并注重將一些美術名作、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品等編入教材,使學生能通過鄉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認識本民族、本鄉本土的文化藝術,并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情操與精神的健康發展。其二,創設少數民族的教學情境。按照昭通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美術教師應認真挖掘、整理少數民族美術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大量的、學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鮮明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品,促使學生能近距離接觸、感受昭通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個昭通風情版畫作品展的活動,將一些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泥塑、樂器、刺繡等穿插在版畫作品展覽中,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教師也可在畫室的墻面上為學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繡圖案、樂器等藝術作品,以調節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充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風情的美術教學情境。此外,教師還應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把體現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相關音頻、視頻等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通過課堂展示給學生,促使學生在教室內也能欣賞到昭通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少數民族美術的興趣與熱情。其三,有機結合欣賞教學與實踐。通過欣賞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之美,中小學生能了解當地傳統的手工藝表現題材和創作方法;通過了解本土傳統的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就能在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判斷能力、審美能力。同時,學生在欣賞傳統少數民族美術作品過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內容表達自己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看法,并學習使用美術語言將自己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強烈情感抒發出來,在拓寬眼界的同時增強鑒賞能力、表達能力。如,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引入美術課堂,并鼓勵學生積極實踐,表達對美的真實體驗,從而通過實踐掌握使用各種傳統工具的方法,體驗少數民族美術制作的樂趣,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自己的構思、創意等,逐漸增強學習自信。中小學美術教師應正視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價值與魅力,積極實現它與中小學美術的對接,讓學生從嶄新的視角對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進行審視,并加深理解。結語在人類社會眾多的文化藝術中,美術一直是重要的瑰寶,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手段。作為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小學美術教學應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探索與研究,通過實現中小學美術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對接,讓學生感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從而做好宣傳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