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6: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茶葉的植物學特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1-0086-03
Anatomical Studies on Leav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CHEN Dan-sheng,MA Rui-jun,ZHUANG Zhe-huang,HONG Sheng-xiao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free-hand section, leaf anatomical stuctur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s could't be used as the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but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basic studies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ves.
Key words: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3-03-29
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1B020304012);廣東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重點項目(CXZD1131);教育部、財政部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
專業建設項目(TS12367);廣東省省部產學研項目(2011B090400061)
作者簡介:陳丹生(1969-),女,廣東潮安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植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電話)13828322863(電子信箱)。
鳳凰單樅茶(Camellia sinensis)是山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 L.)植物,產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鳳凰單樅茶各個單株在形態和品味上各具特點,并自成品(株)系,從這些單株上單獨采收、單獨制作的茶稱為單樅茶,如黃枝香、玉蘭香、芝蘭香、桂花香等[1]。目前,國內外對鳳凰單樅茶樹資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質資源遺傳特性、品質化學特性、質量安全等方面[1,2],但對茶樹的內部結構,特別是以潮州鳳凰單樅品種在同一水平上進行解剖結構的比較研究尚未見報道。為此,從解剖學角度對鳳凰單樅茶葉片的內部結構進行觀察,探討其結構特點與其生理生態的相互聯系,以期為鳳凰單樅葉片的基礎理論研究積累資料,并為其合理開發提供解剖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以鳳凰單樅15個品種的茶葉為試驗材料,采集材料時挑選長勢較好的葉片,洗凈拭干備用。
1.2 方法
選取葉尖以下1 cm的中脈進行徒手切片,番紅染色,壓片,顯微鏡觀察并拍照。數碼照片經Adobe Photoshop CS圖像處理系統制版。
2 鳳凰單樅茶葉觀察結果
鳳凰單樅茶葉片由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組成,為典型的異面葉。葉對生,倒卵圓狀,革質,無托葉,邊緣疏生鋸齒或細圓鋸齒。長3.0~8.0 cm,寬2.5~3.5 cm,網狀脈,成熟葉上、下面均為深綠色(圖1)。根據試驗結果重點介紹其中兩個品種。
2.1 芝蘭香
2.1.1 表皮 表皮橫切面觀,表皮細胞排列緊密,上表皮一層、細胞較大,多為近方形,具有較厚的角質層,下表皮一層、細胞較小,多為圓形和卵圓形,氣孔平置或微凹(圖2)。
2.1.2 葉肉 葉肉組織發達,柵欄組織由2~3層排列整齊的柱狀細胞構成,含豐富的葉綠體;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松,也含豐富的葉綠體(圖3)。在葉肉部分發現少量不規則形狀的晶體1~2個,在主、側脈維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纖維組織(圖4、圖5)。
2.1.3 葉脈 主脈發達,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現,整體近橢圓形。中心維管束為外韌維管束排列為橢圓形。木質部發達,有發達的木纖維,導管鏈狀排列,10列以上。韌皮部有少量的韌皮纖維(圖4)。上、下表皮均由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組成,在表皮與中脈維管束之間填充薄壁細胞,其間一些薄壁細胞含簇晶,數量較少,1~2個(圖4、圖5)。在上表皮與主脈的薄壁細胞含葉綠體豐富,而在中脈維管束與下表皮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石細胞,呈H型、星型、一字型,以及很多不規則的形狀(圖4、圖5)。
2.2 宋種
2.2.1 表皮 表皮細胞排列緊密,上表皮細胞較大,多為近方形,一層,具有較厚的角質層,下表皮細胞較小,多為圓形和卵圓形,大小不同,對著主脈中間下表皮的細胞較大,向兩邊漸小,一層(圖6)。
2.2.2 葉肉 葉肉組織發達,含豐富的葉綠體,柵欄組織由2~3層排列整齊的柱狀細胞構成,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松(圖7)。葉肉部分發現有不規則形狀的石細胞6~10個,在主、側脈維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纖維組織(圖7、圖8)。
2.2.3 葉脈 主脈非常發達,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現,整體近圓球形。中心維管束為外韌維管束排列為橢圓形。木質部發達,有發達的木纖維,導管鏈狀排列,22~25列。韌皮部有少量的韌皮纖維(圖9)。上、下表皮均由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組成,在表皮與中脈維管束之間填充薄壁細胞(圖7、圖8、圖9)。在上表皮與主脈的薄壁細胞含葉綠體豐富,而在中脈維管束與下表皮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石細胞,呈星型或不規則的形狀(圖7、圖8)。
3 小結與討論
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體營養器官中對環境最為敏感的器官,其形態結構特征被認為是最能體現環境因子的影響或對環境的適應。環境不僅能影響到葉的外部形態,同時也能影響到葉的內部結構[3]。鳳凰單樅產于鳳凰山,該區瀕臨東海,氣候溫暖,雨水充足,茶樹均生長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區,終年云霧彌漫,空氣濕潤,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在20 ℃左右,年降水量1 800 mm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樹的發育與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質[4]。
鳳凰單樅葉為典型的背腹型葉,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壁加厚并角質化,可有效防止水分的過度蒸騰[5],角質層的厚壁是作物優良品種選育的根據之一[3]。也可以與維管束鞘共同起到防止高溫下葉內水分過度散失的作用,以維持葉的正常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還可防止熱帶亞熱帶地區強烈的日光照射對葉片內部細胞的灼傷,以保證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這與鳳凰單樅喜高溫又耐旱的習性是相適應的[6-9]。
葉肉組織發達,分化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都含豐富的葉綠體,光合作用的效率高,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松,形成了貯氣組織,對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起到有利的影響。葉肉細胞中有少量不規則形狀的晶體,一般認為是新陳代謝的廢物,形成晶體后便避免了對細胞的毒害[10];有學者認為可以改變細胞的滲透勢,使葉片的滲透勢減小,從而提高植物對土壤水分的利用,提高吸水和保水的能力[11],同時也是減少有害物質濃度的積極適應方式[5]。
鳳凰單樅葉片中脈維管束中具發達的木纖維和少量的韌皮纖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持葉片的作用,另外,成束排列的纖維包圍著木質部,具有防止輸導組織中水分蒸發和遮光的作用[12]。這與鳳凰單樅喜高溫喜光耐干旱的生活習性一致。通過對鳳凰單樅葉的解剖學觀察,鳳凰單樅的結構基本與喜光喜高溫耐旱的生活習性相符,并表現出中生特征,充分說明了結構與功能、結構與環境的一致性和適應性[13,14]。
在以鳳凰單樅不同品種的茶葉為試驗材料的解剖結構特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后可以看出,不同的茶葉之間沒有明顯區別,所以很難從其外形和葉的解剖結構特征來鑒別鳳凰單樅中不同的品種(這里只是列舉了其中的兩種),這與它們親緣關系的遠近有著密切的關系,親緣關系最為接近的植物在形態解剖結構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這與在植物分類學上按照分類學特征將植物劃分為同一種植物相一致;所以,植物解剖結構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親緣關系的遠近,也為確定植物的分類學地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據[15-18]。
參考文獻:
[1] 戴素賢,謝赤軍,李啟念,等.鳳凰單樅5個名樅烏龍茶香氣組分分析[J].茶葉科學,1998,18(1):39-46.
[2] 蘇新國,蔣躍明,汪曉紅,等.鳳凰單樅烏龍茶抗氧化特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3):55-59.
[3] 周興文.銀杏(Ginkgo biloba)葉的形態發育與演化[J]. 沈陽大學學報,2006,18(4):83-86.
[4] 李張偉.粵東鳳凰茶區茶葉和土壤氟含量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J].土壤通報,2010,45(5):1222-1225.
[5] 周智彬,李培軍.我國旱生植物的形態解剖學研究[J].干旱區研究,2002,19(1):36-38.
[6] 唐為萍,陳樹思.沉香葉解剖結構的研究[J].廣西植物,2005, 25(3):229-232.
[7] 馬瑞君,黃愛侖,孫 坤,等.當歸莖、葉發育解剖學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1):73-75.
[8] 鄒冬生,王鳳翱.龍須草葉片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的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0,20(3):484-488.
[9] 李芳蘭,包維楷.植物葉片形態解剖結構對環境變化的響應與適應[J].植物學通報,2005,22(增刊):118-127.
[10] 陸時萬,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學[M].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1] 李正理.植物制片技術[M].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12] 魏學智,畢潤成.旱生植物酸棗的葉結構[J].山西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1(3):44-47.
[13] 蔡 霞,胡正海.中國木蘭科植物的葉結構及其油細胞的比較解剖學研究[J].植物分類學報,2000,38(3):218-230.
[14] 李愛民,陳澤濂,孫谷疇,等.墨蘭組織培養植株的葉結構和生理特性[J].生命科學研究,2002,6(1):68-73.
[15] 吳麗芝,劉果厚,馬秀珍.蒺藜科四種旱生植物葉結構的比較解剖及其系統學意義[J].內蒙古林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 20(4):20-25.
其實到底在哪里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并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于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槚"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于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么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云南說:認為云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 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后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并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并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于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并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于何時?必是遠遠早于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后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于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云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云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余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余種,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云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于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發展 隨著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臺灣基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西藏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噸左右。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并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占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此同時,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著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說,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肴湯料,供人食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后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于是人們競相采之,并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并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征收茶稅。
公元8世紀后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并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察茶葉產制,并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制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三、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于巴蜀,其后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后被西方引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后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說,中國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說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并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于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后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了如“武陽”一類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后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后,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說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范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后,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于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后,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經手錄》所載“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后,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于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于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制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并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餅茶制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范圍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葉制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于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準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后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于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并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圣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積極的對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游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系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后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并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后,茶葉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于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后,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后來,隨著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后,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于中國。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技術。后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于當時海上貿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是值得我們后人引以自豪的。 四、制茶史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發現野生茶樹,從生煮羹飲,到餅茶散茶,從綠茶到多茶類,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制茶,期間經歷了復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征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外,加工條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本文就制茶歷史做簡單介紹。
(一)從生煮羹飲到曬干收藏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生煮者,類似現代的煮菜湯。如云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
三國時,魏朝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干,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復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后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干,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于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
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陸羽《茶經.之造》記述:“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時完整的蒸青茶餅制作工序為:蒸茶、解塊、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術發展很快。新品不斷涌現。北宋年間,做成團片狀的龍鳳團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述“宋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于此”。
龍鳳團茶的制造工藝,據宋代趙汝勵《北苑別錄》記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內兌水研細,再入龍鳳模壓餅、烘干。
龍鳳團茶的工序中,冷水快沖可保持綠色,提高了茶葉質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奪走真味,使茶香極大損失,且整個制作過程耗時費工,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現。
(三)從團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采取蒸后不揉不壓,直接烘干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鑒賞方法和品質要求。
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宋史.食貨志》載:“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餅茶。元代王楨在《農書.卷十.百谷譜》中,對當時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詳細記載“采訖,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揉之,入焙,勻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
(四)從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于是出現了利用干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
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數叢……斯須炒成滿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頃余”之句,說明嫩葉經過炒制而滿室生香,有炒制時間不常,這是至今發現的關于炒青綠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其制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與現代炒青綠茶制法非常相似,參看附錄中綠茶制造工藝。
(五)從綠茶發展至其它茶類
在制茶的過程中,由于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制造工藝,制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征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1)黃茶的產生
綠茶的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捻、干燥,當綠茶炒制工藝掌握不當,如炒青殺青溫度低,蒸青殺青時間長,或殺青后未及時攤涼及時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時烘干炒干,堆積過久,使葉子變黃,產生黃葉黃湯,類似后來出現的黃茶。因此,黃茶的產生可能是從綠茶制法不當演變而來。明代許次紓《茶疏》(1597年)記載了這種演變歷史。
(2)黑茶的出現
綠茶殺青時葉量過多火溫低,使葉色變為近似黑色的深褐綠色,或以綠毛茶堆積后發酵,渥成黑色,這是產生黑茶的過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葉。明御史陳講疏記載了黑茶的生產(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產地有限……"。
(3)白茶的由來和演變
唐、宋時所謂的白茶,是指偶然發現的白葉茶樹采摘而成的茶,與后來發展起來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現了類似現在的白茶。田藝蘅《煮泉小品》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清翠鮮明,尤為可愛”。現代白茶是從宋代綠茶三色細芽、銀絲水芽開始逐漸演變而來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澤銀白的“白毫銀針”,后來經發展又產生了白牡丹、貢眉、壽眉等其它花色。
(4)紅茶的產生和發展
紅茶起源于十六世紀。在茶葉制造發展過程中,發現日曬代替殺青,揉捻后葉色紅變而產生了紅茶。最早的紅茶生產從福建崇安的小種紅茶開始。清代劉靖《片刻余閑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種紅茶出現后,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后20世紀20年代,印度發展將茶葉切碎加工的紅碎茶,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也開始試制紅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綠茶、紅茶之間,先綠茶制法,再紅茶制法,從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學術界尚有爭議,有的推論出現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豐年間,但都認為最早在福建創制。清初王草堂《茶說》:“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勻鋪,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現福建武夷巖茶的制法仍保留了這種傳統工藝的特點。
(六)從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歷史。宋代蔡襄《茶錄》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記載,施岳《步月.茉莉》詞注:“茉莉嶺表所產……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術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種繁多,據《茶譜》記載,有桂花、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九種之多。現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種外,還有白蘭、玳瑁、珠蘭等。
由于制茶技術不斷改革,各類制茶機械相繼出現,先是小規模手工作業,接著出現各道工序機械化。除了少數名貴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絕大多數茶葉的加工均采用了機械化生產。 五、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并由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采、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敘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斂性,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凈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后,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爾雅》中,“苦荼”一詞注釋云“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并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干或烘干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注入開水并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說明華中地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著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涌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時人視茶為“越眾而獨高”,是我國茶葉文化的一大飛躍。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現改變,給飲茶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宋初茶葉多制成團茶、餅茶,飲用時碾碎,加調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隨茶品的日益豐富與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漸重視茶葉原有的色香味,調味品逐漸減少。同時,出現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斷增多,茶類生產由團餅為主趨向以散茶為主。此時烹飲手續逐漸簡化,傳統的烹飲習慣,正是由宋開始而至明清,出現了巨大變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藝的革新,團茶、餅茶已較多改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來的煎煮為主逐漸向沖泡為主發展。茶葉沖以開水,然后細品緩啜,清正、襲人的茶香,甘冽、釅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湯,更能領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隨茶類的不斷增加,飲茶方式出現兩大特點: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講究。茶壺茶杯要用開水先洗滌,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二,出現了六大茶類,品飲方式也隨茶類不同而有很大變化。同時,各地區由于不同風俗,開始選用不同茶類。如兩廣喜好紅茶,福建多飲烏龍,江浙則好綠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綠茶,邊疆少數民族多用黑茶、茶磚。縱觀飲茶風習的演變,盡管千姿百態,但是若以茶與佐料、飲茶環境等為基點,則當今茶之飲主要可區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講究清雅怡和的飲茶習俗:茶葉沖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涼后),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與我國古老的“清凈”傳統思想相吻,這是茶的清飲之特點。
我國江南的綠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閩粵一帶的烏龍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屬此列。
二是講求兼有佐料風味的飲茶習俗:其特點是烹茶時添加各種佐料。如邊陲的酥油茶、鹽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歐美的牛乳紅茶、檸檬紅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風味。
1 辣木的植物學、生物學特性特征
辣木是熱帶幼質根植物,屬辣木科辣木屬多年生喬木樹木,是有獨特高經濟價值的樹,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毫米的地區,均可種植,適應在沙土、粘壤土和沙姜黑土及PH值微堿性土壤,均能生長。辣木喜光照,適宜生長溫度25℃-35℃,在有遮陰的條件下能忍受48℃的高溫,但在中緯度地區也能種植,較耐低溫。氣溫15度均正常生長。
2 即墨的地理位置及氣候
2.1 地理位置。即墨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東臨黃海,東經120°07’--121°23’北緯36°18’--36°37’,屬于溫帶季風性大陸性氣候。
2.2 無霜期、溫度、降水量、日照。無霜期196―234d;年平均氣溫12℃,年極端最高氣溫38.7℃,最低氣溫-18.6℃;最熱月在7月,月平均氣溫25.5℃,≥10℃積溫4091℃―4113℃,積溫保證率80%,;最冷月在1月份,月平均氣溫-3℃―-3.5℃;氣溫日較差一般為7℃―10℃,氣溫年較差為2.6℃―2.9℃;降水量年平均750.4mm(或稱750mm―800mm);日照時數,年平均2726.4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
3 試種結果
3.1 試驗地與產量。試驗地土質砂姜黑土,土層較深,種在圍墻南面,距墻50cm,種一行,地長20cm,寬1m,南邊有別的矮化樹木,留苗210株,面積20m2,總計采制干純辣木茶6.95kg,折合232.5kg/667m2。
3.2 播前準備。單開溝深35cm,寬35cm,施磷酸二銨25kg/667m2,埋入地下,整平畦面,隨后放水潤畦;種子處理:4月10號40℃溫水浸種2晝夜,然后將種子包扎于濕毛巾中放在平底盤子上,開始催芽,在催芽期間,每天用35℃溫水沖洗2遍至12天后見種子破肚40%時播種。
3.3 播種。4月26日在澆過水的畦面,每10cm點播1-2粒種子,每 隔2粒,改點一粒種子,然后覆蓋過篩的土1.5cm,之后覆蓋上地膜,出苗后,逐次開孔把苗放出。不用間苗。
3.4 田間管理與修剪采葉。①追肥沖施肥“高鉀沖力豐”,濃度0.8%,結合澆水共進行三次,均在采葉后追施。②澆水,在全生育期中,遇見地面有干現象澆水,作到地皮見濕不見干。③修剪采枝葉,是當株高140cm時上部平茬、打心,留20cm樹干和枝,剪下的嫩枝和樹葉加工茶葉,往后三次只采葉,7月23號為第一次,8月26日第二次,10月10號第三次,10月30日第四次,最后這次加摘心,在第四次采葉后,第二天10月31日下霜。
4 營養價值與用途
4.1 營養價值。辣木是目前發現最好的植物蛋白,還含VA、葉酸、泛酸、鈣、鐵、硒多種礦物質,以及20多種氨基酸、46種抗氧化素、36種自然防炎體等。如所含的白氨酸有助于降脂減肥。據測定每25克辣木葉干粉含42%的蛋白質,125%的鈣,61%的鎂,41%的鉀,71%的鐵,272%的VA。VC含量是柑橘的7倍,鐵是菠菜的3倍,VA是胡蘿卜的4倍,鉀是香蕉的3倍,鈣是牛奶的4倍,蛋白質是酸奶的2倍,辣木種子含76%的不飽和脂肪酸。
4.2 用途與功能。辣木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消化器官腫瘤、肥胖癥、皮膚病、乳癰等近20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均有作用。新鮮嫩葉可作優質的菜肴,幼質根,加豬肉炒食,味道鮮美,樹木和枝干加工成粉,作佐料、用開水沖服或加面粉混合也可做面食。
5 商榷
5.1 地膜覆蓋與種植密度。地膜覆蓋既能增加積溫,延長生育期、保肥, 保水,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優勢,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勢,對高產優質利好。N植密度。因辣木整齊度的差異,采用行距60cm,株距12cm,經催芽的種子單粒點播,防止大苗欺小苗現象,而利于高產。
5.2 修剪與采葉制茶。自7月23日始采葉(第一次修剪,留樹干1.4m)至10月30日結束(下霜前)實產辣木茶產量分布:7月23日56.7kg/667m2;8月26日46.65kg/667m2;10月10日108.65kg/667m2;10月30日20kg/667m2;在即墨自8月26日(已是處暑后3天),始晝夜溫差加大,利于光合積累,此時在8月20日始,應加強肥水管理,有利高產。
5.3 種植方式。辣木既可浸種催芽直播,也可營養缽育苗栽種。我們認為,以浸種催芽直播好,播種時間應在終霜日前10日。防霜凍,有利全苗,便于管理,省工省成本。
5.4 扦插繁殖,辣木生長中期,在7月中下旬,可裁剪15cm左右扦插繁殖,扦插后7天左右應遮陰。
5.5 幼根越冬。在即墨經2015年少量試驗,證實辣木不能安全越冬,可在立冬前刨出幼根儲藏越冬。(地上樹干經平茬)在室內沙土儲藏溫度不低于零上15℃。濕度保持60%-70%保證安全越冬。以備來年春栽種。
中圖分類號:S571.1+1(573ZZ)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2-311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2.028
Abstract: Using 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 as control, the adaptability of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from Yunnan province in Zhangzhou of Fujian tea distric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ea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was normal. While the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C. 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 grew well in Zhangzhou tea area; and their bud leaf traits,resistance and chemical quality were better or the same to that of the control,thus 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in Zhangzhou tea area.
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ultivars; adaptability; Zhangzhou city
福建省是中國的產茶大省,茶樹[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品種和加工茶品種數量均稱冠全國,目前生產的加工茶有烏龍茶、紅茶、綠茶、白茶及花茶等類型。閩南的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是中國烏龍茶的重要產銷區之一,近些年來加大了紅茶和其他茶類的生產。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在2008年從云南省引入了10余個茶樹優良品種,開展了品種適應性比較試驗及新產品開發研究。在引進的良種中,紫娟(C. 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云南大葉群體種中選育出的特異茶樹品種,2005年獲得國家林業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20050031[1,2];紫娟茶樹幼嫩新梢的芽、葉以及嫩莖均為紫色,隨著生長發育進程,葉片顏色從幼嫩時的紫色逐漸轉變為成熟時的深綠色[3,4],加工出來的茶因黃酮類含量較高、并內含超常量的花青素而具有顯著的降壓和抗氧化特性,使得近年來有關紫娟的研究報告持續發表[5-11]。云抗10號(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和云抗14號(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于1973~1985年從勐海縣南糯山群體中采用單株育種法育成的品種,1987年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分別為GS13050-1987、GS13051-1987,在云南省已有大面積栽培,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省(自治區)也有引種[12-14]。佛香3號(C.sinensis cv. Foxiang No.3)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于1980年以福鼎大白茶(C. sinensis cv. Fuding Dabaicha)為母本,與父本長葉白毫(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Changye Baihao)人工雜交后,從F1代中單株選育出的無性系新品種,2003年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云南省茶樹新品種[15]。云茶1號(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云南省元江縣細葉糯茶中采用單株選育而成的新品種,2005年獲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20050030[16]。雪芽100(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是由云南省普洱市茶樹良種場于1985-2000年從引種的景東有性群體中,采用單株育種法培育出的云南大葉種優良品種。景谷大白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是原產于云南省景谷縣的地方良種,適于制普洱茶和滇綠茶,也適宜制紅茶。試驗對云南茶樹良種在閩南茶區的適應性進行了比較,以期為開發茶葉新產品和建設觀光茶園等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參試茶樹品種有紫娟、云抗10號、云抗14號、佛香3號、云茶1號、景谷大白茶、雪芽100,設福鼎大白茶為對照品種。定植時間都在2008年3月,地點在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樹品種園。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3次重復,每小區面積13.5 m2,小區長9 m,大行距1.5 m,小行距及叢距0.33 m,雙行每叢植茶1株。試驗地管理按照《國家茶樹品種區域試驗實施細則》及《品種區域試驗茶樹栽培管理與鑒定內容》的規定實施。
1.3 方法
1.3.1 茶樹品種的生物學性狀調查 ①成活率調查。分別對8個品種定植后的株成活率進行田間調查,株成活率=(成活苗株數/定植苗株數)×100%。②新梢物候期觀察。2012~2014年連續3 a觀察各品種春梢1芽2葉、1芽3葉初展情況,每隔2 d觀察1次。觀察期間如發生損傷或誤采,立即調換相同生長狀態的芽。③芽葉性狀調查。觀察參試品種的芽葉色澤、肥壯度、茸毛多少、1芽3葉的百芽重等。④發芽密度調查。定植后連續3 a在春季觀察各品種的發芽密度,在1芽2葉期,每個品種每個小區隨機取3個點,調查每點(33 cm×33 cm)10 cm葉幕層范圍內萌動芽以上的芽梢數,取平均值。⑤抗性調查。在2012~2014年,于自然狀態下觀察各品種茶樹凍害、旱害、蟲害等的發生情況。
1.3.2 茶鮮葉生化成分分析 各品種都采摘1芽2葉,采用蒸青固樣法制成茶葉樣品檢測鮮葉的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17]、茶多酚[18]、氨基酸[19]、咖啡堿[20];花青素的含量測定參照文獻[21]進行。
1.4 數據處理
試驗所得數據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軟件處理、制表、作圖,數據分析采用DPS V12.01統計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茶樹品種的生物學性狀
2.1.1 茶樹移栽成活率 在移栽成活后,對移栽成活率進行調查,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參試的7個引進品種成活率均低于對照品種福鼎大白茶(96.20%),其中紫娟的成活率最高,為93.63%,云茶1號的成活率最低,為85.27%。除紫娟外,其他6個品種的成活率與對照存在顯著性差異(P
2.1.2 新梢物候期觀察 以福鼎大白茶為對照,進行物候期觀察,結果參試品種在閩南茶區的春茶1芽2葉期、1芽3葉期的物候情況見表2。從表2分析可知,參試7個引進品種的1芽2葉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葉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遲于對照。其中云抗10號、佛香3號、云茶1號的物候期比較接近,1芽2葉期在3月20日左右,1芽3葉期在3月26日左右;紫娟、云抗14號、景谷大白茶、雪芽100的物候期比較接近,1芽2葉期在3月25日左右,1芽3葉期在4月5日左右。
2.1.3 芽葉性狀 鮮葉原料的芽葉性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加工茶成品的外形,所以試驗對參試品種的芽葉性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3。從表3可見,不同品種在葉形、葉色、芽葉茸毛多少、芽葉肥壯度、1芽3葉百芽重等芽葉性狀上都存在差異。在葉形上,除紫娟外,其他品種的葉形以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為主。葉色方面,紫娟的葉色呈紫紅帶綠,紫色減少,呈現出一定程度的綠,這與原產地生長的紫娟葉色紫黑或紫紅有所差異[1,2],可能是生長環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種以黃綠、綠、深綠為主。在芽葉茸毛方面,紫娟和云茶1號的茸毛多,其余品種的茸毛均特多。所有參試品種的芽葉均肥壯,并且肥壯度高于對照品種福鼎大白茶。而1芽3葉百芽重引進品種均大大超過對照(66.67 g),都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P
2.1.4 發芽密度 茶樹單位面積上的發芽密度決定了茶葉產量,單位面積內芽數愈多產量愈高。2012~2014年連續3年對參試的8個品種的發芽密度(芽/33 cm×33 cm)進行調查,結果見表4。從表4可知,參試品種的發芽密度均低于對照福鼎大白茶,差異顯著(P
2.1.5 抗性調查 茶樹抗性是指茶樹在自然環境里抵御寒冷、干旱、病害、蟲害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是茶樹品種對環境表現出的適應能力;一個優良的品種不僅要優質、高產,還要有較強的抗逆性,否則優質、高產也就沒有保障。參試茶樹品種采用自然鑒定法進行抗性調查結果顯示,自定植以來,在閩南茶區溫度、濕度適宜的氣候環境下,未表現出寒害或旱害。根據近3年來對參試品種的田間觀測調查結果,發現茶園蟲害主要以茶小綠葉蟬、茶尺蠖等為主,病害以茶餅病、茶炭疽病、茶芽枯病等為主。但均發生較輕,說明參試品種均表現出了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
2.2 茶鮮葉生化成分分析
2.2.1 常規生化成分比較 采用蒸青固樣法制成茶葉樣品,對8個品種1芽2葉固定樣的主要生化成分進行測定,結果見表5。從表5分析可見,參試的7個引進茶樹品種的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對照品種福鼎大白茶(43.23%),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達到47.63%;其次是云抗10號(47.36%)、云抗14號(46.89%)、雪芽100(45.85%)、佛香3號(45.82%)、云茶1號(45.47%),景谷大白茶(44.31%),7個品種都與對照差異顯著(P
2.2.2 花青素含量比較 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一定的營養和藥理作用,在食品、化妝、醫藥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試驗比較了8個品種1芽2葉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結果見圖1。從圖1可見,1芽2葉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以紫娟最高,達2.2%,其他參試品種的花青素均低于1%,其中以云抗10、云抗14和佛香3號的花青素含量較低,云茶1號、雪芽100、景谷大白茶和對照品種福鼎大白茶的含量接近,不過試驗檢測出的紫娟花青素含量低于其他研究的測定值(2.7%~3.6%)[10],可能與紫娟種植在閩南茶區后環境改變有關。
3 小結與討論
3.1 適應性
試驗以福鼎大白茶為對照,連續3年對紫娟、云抗10號、云抗14號、佛香3號、云茶1號、景谷大白茶、雪芽100這7個從云南省引進的茶樹良種在閩南茶區的適應性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7個引進品種在成活率方面存在差異,其中紫娟、云抗10號、景谷大白茶、佛香3號在閩南茶區生長良好,而云茶1號、云抗14號和雪芽100的適應性一般,出現不同程度的斷行現象。在新梢物候期方面,1芽2葉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葉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遲于對照。在芽葉性狀方面,除紫娟為柳葉形外,其余品種的葉形以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為主;紫娟的葉色呈紫紅帶綠,紫色減少,呈現出一定程度的綠色,這與原產地生長的紫娟葉色紫黑或紫紅有一定的差異,可能是環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種以黃綠、綠、深綠為主。發芽密度方面,7個引進品種均低于對照,但相對而言,紫娟、云抗10號、云抗14號的發芽密度較高,景谷大白茶、佛香3號和雪芽100居中,云茶1號的發芽密度較低;品種間的發芽密度存在差異。總的來看,紫娟、云抗10號、佛香3號、景谷大白茶在閩南茶區生長情況良好,云抗14號、云茶1號、雪芽100生長情況一般;芽葉性狀、抗性等方面7個品種均超過對照品種福鼎大白茶或與之相當,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
3.2 生化成分
參試的7個茶樹引進品種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均高于對照福鼎大白茶,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分別達到47.63%、39.38%;氨基酸含量以云茶1號的含量最高,為3.14%;7個引進品種的咖啡堿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云抗14號的咖啡堿含量高達3.95%,紫娟為3.94%;紫娟、云抗10號、云抗14號和佛香3號的酚氨比均超過了對照;花青素含量以紫娟最高,達2.2%,遠高于對照,其他參試品種的花青素均低于1%;品種間的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差異。
近年來,區域間茶樹種植及加工的發展,由以生產為目的發展為生產結合觀光旅游的模式,所以觀光茶園的發展受到了重視,這是茶樹在園林中的有效應用,是茶文化與園林文化的有機結合;而特異資源紫娟賦予了茶樹更豐富的觀賞價值,為茶樹園林文化增添了新的內涵。與其他研究比較,試驗檢測到紫娟的花青素含量為2.2%,低于其他研究結果(2.7%~3.6%),可能是由于紫娟種植在閩南茶區后氣候的改變引起的,并且其外觀新梢芽葉色澤由原產地的紫紅色轉變為紫綠色,個中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所以在紫娟茶的引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氣候環境對紫娟芽葉色澤表象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包云秀,夏麗飛,李友勇,等. 茶樹新品種“紫娟”[J]. 園藝學報,2008,35(6):934.
[2] 楊興榮,包云秀,黃 玫. 云南稀有茶樹品種“紫娟”的植物學特性和品質特征[J]. 茶葉,2009,35(1):17-18.
[3] 楊興榮,田易萍,黃 玫,等. 國家植物保護品種紫娟茶樹的選育與應用[J]. 湖南農業科學,2013(11):1-3.
[4] 陳林波,夏麗飛,孫云南,等. 特異茶樹品種“紫娟”葉色轉變的基因表達差異分析[J]. 茶葉科學,2012,32(1):59-65.
[5] 蔡 麗,梁名志,夏麗飛,等. “紫娟”茶外觀表象差異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2010,23(3):700-703.
[6] 張艷梅,包云秀,楊興榮,等. 國家植物保護新品種“紫娟”茶樹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J]. 茶葉,2010,36(2):81-83.
[7] 張維成. 云南紫娟特種茶特征及栽培要點[J]. 中國茶葉,2013(1):25.
[8] 李光濤,粱名志,汪云剛,等. 云南特有茶樹品種――紫娟研究進展[J]. 中國茶葉,2013(9):10-12.
[9] 劉本英,孫雪梅,李友勇,等.特色茶樹品種紫娟的生化特點及遺傳關系分析[J].華北農學報,2011,26(S):43-47.
[10] 呂海鵬,楊 停,梁名志,等. “紫娟”茶中的EGCG3"Me成分研究[J]. 現代食品科技,2014,30(9):286-290.
[11] LV H P,DAI,W D,TAN J F,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hocyanins from the purple leaf coloured tea cultivar Zijuan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15(17):449-458.
[12] 田易萍,徐丕忠,朱興正. 國家級茶樹良種云抗10 號在云南省的應用及推廣[J]. 現代農業科技,2011(24):118-119.
[13] 陳 保,姜東華,呂 生,等. 云抗10號大葉種茶不同芽葉的生化特性研究[J]. 茶葉通訊,2013,40(1):7-9.
[14] 楊亞軍,梁月榮. 中國無性系茶樹品種志[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40.
[15] 包云秀,楊興榮,陳繼偉,等. 茶樹新品種“佛香3號”[J]. 園藝學報,2009,36(4):622.
[16] 王 深. 云茶1號主要特點與栽培管理[J]. 農村實用技術,2013(2):19.
[17] 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測定[S].
[18] GB/T 8313-2008,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S].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166-02
一、概論
《普通生物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基礎學科,其涵蓋了動物學和植物學等相關學科的內容,其本質是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動植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環境、生理特征以及其多樣性等,為學生對以后《普通生物學》相關的專業課程的研究打下牢固和全面的基礎。《普通生物學》的涉獵范圍廣,使得其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教學老師在安排教學內容的時候會對重難點的內容設定有所顧慮,同時,課程中對于生物結構和功能方面的描述非常抽象,需要運用大量的主觀思維參與其中,而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即使同樣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學生的理解和想象,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教學結果。針對此難題,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學法在《普通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通過此方法能夠讓《普通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客觀和有章可循。
二、在《普通生物學》的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必然趨勢
1.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可以更緊密的聯系。《普通生物學》包含了非常多的內容,其中有細胞生化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物資源學以及細胞生物學等各種類型的生態學。《普通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涵蓋了基礎理論和生物學現象與本質。這些跟實際的應用,在教學中沒有太大的關聯。一些學生會問他們學這門課程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很好地回答學生的問題,教師應該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來向學生展示學習《普通生物學》課程的重要性。
2.教學內容可以緊密聯系學術動態。在《普通生物學》中,很容易發現里面的很大一部分教學內容都是上個世紀60年代產生的,例如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本質內容等。而在人們進入21世紀之后,各個行業都有著快速的發展,《普通生物學》教材中的內容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新的生物學教材中涵蓋了新的觀點、方法、理論以及現象和本質,這些內容都應該通過現代的動態實際案例來具體表現和說明,讓學生能夠通過案例來非常快地了解生物學相關的各個領域的學術動態,以此寬泛學生的知識面。
3.教學內容可以緊密聯系生物技術專業。《普通生物學》把生物的進化當作主線,貫穿到生物的內容中來介紹生物的生命活動和基本結構,以此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生物界的發展規律和形態;讓學生懂得生物科學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出辯證和發展的思想;讓他們能夠在以后遇到問題的時候有獨立思考和解決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生命科學的各個專業的內容都是《普通生物學》課程所研究的對象,所以《普通生物學》課程應該結合各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方向來進行教學。《普通生物學》涵蓋了非常寬泛的教學內容,其必須同生物技術專業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而生物技術專業的相關內容必須通過案例教學方法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現,所以案例教學法在《普通生物學》的教學中得到應用是大勢所趨。
三、案例教學法在《普通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普通生物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一般是把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根據生物技術專業的特點來組織案例,以此更詳細地展示出《普通生物學》的應用和研究動態等。實例可以使用探究式和啟發式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和信息技術來激勵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生物學的理論知識的實際使用意義,以此培養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普通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涵蓋了很多學科的內容,這就使得很多的案例可以在《普通生物學》中得以運用,例如蝴蝶效應、鐵皮石斛種植資源與組織培養技術、嗜蟲線蟲的培養與害蟲的防治、茶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重金屬污染與防治以及湘江的治理工程以及納米材料與《普通生物學》等。以下對鐵皮石斛種植資源與組織培養技術、嗜蟲線蟲的培養與害蟲的防治以及茶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等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在鐵皮石斛種植資源與組織培養技術的案例教學中,可以詳細地介紹鐵皮石斛分類上的地位、鐵皮石斛的種質資源調查、鐵皮石斛的主要功效、鐵皮石斛的組織培養措施以及鐵皮石斛的組培養產商與市場發展動態等理論知識。后組織和安排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各種鐵皮石斛的實物或者圖片,比如江西銅皮石斛、海南石斛、廣西石斛、云南鼓槌石斛以及邵陽~山石斛等,把這些各種各樣的植物資源拿到一起對比和分析,讓學生通過實物或者圖片的展示來了解這些物質資源的不同特性,以此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面前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嗜蟲線蟲的培養與害蟲的防治的案例教學中,應該先介紹嗜蟲線蟲的培養基、培養條件優化、純化與保存以及嗜蟲線蟲在滅殺害蟲上的應用辦法等理論知識。后在安排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先把學生帶到學校的實驗室中,通過展示和分析嗜蟲線蟲的外形特點、培養和保存方式以及其生活環境等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嗜蟲線蟲可以結合動物學中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因為蜜蜂在飼養過程中的害蟲是巢蟲,所以在動物學中對于巢蟲和線蟲有更多詳細的解釋和展現。這個案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把動物學中的線蟲和昆蟲的分類聯系起來,分析其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生B環境的保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寬泛了學生的知識面,聯系實際的聯想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學內容。
在案例茶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學中,可以先介紹茶葉中含有熊果酸、齊敦果酸以及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后詳細分析這些活性物質在人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比如熊果酸對抗菌、抗癌、抗炎、降溫和降低血清轉氨酶等方面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而茶多酚可以幫助人們有效地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可以增強人體內代謝酶的活性,幫助解毒和分解致癌物等;在具體的活性成分提取的實踐環節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總體設計,并詳細介紹實驗儀器和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后在做完實驗以后,總結部分可以介紹一下活性物質的生產現狀和相關企業的研究動態等,以此讓學生對此領域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通過對于茶葉中的活性成分的講解和介紹,結合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結果來驗證其理論知識,后結合實際情況來介紹這些活性成分的應用現狀,環環相扣、緊密聯系的案例教學內容,在加深學生對于茶葉中活性成分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也寬泛了他們對于此相關行業的認知范疇。在《普通生物學》的生物大分子的篇章中,主要講述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活性作用,所以對于茶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學案例可以安排在生物大分子的章節中進行講解和實驗。
文中只列e了三個案例來進行分析,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其他與《普通生物學》相關學科的具體案例對學生進行細致地分析,讓學生在學習到《普通生物學》的生物本質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學習到如何把《普通生物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在生物技術工程的實踐中,以此發現和解決更多的生物學相關的問題。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在《普通生物學》中,可以把《普通生物學》的生物技術、理論知識以及教學研究方向等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
四、小結
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到《普通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課程的講解內容來具體地引入合適的案例,在引入案例之前應該詳細具體地把研究對象相關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后在實踐的過程中反復強調之前講過的理論知識,以此證明實踐可以有效地檢驗和證實理論知識,同時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解讀和分析來掌握案例相關的教學內容。大量的學校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到《普通生物學》中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勵他們獨立自主地對所學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從根本上提高《普通生物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嵐,曾軍,章遠志.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普通生物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2,(01).
[2]孫全,舒坤賢.《普通生物學》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02).
影片《植物學家的女兒》是旅法導演戴思杰的作品,講述了一對女同性戀者李明和陳安安的愛情悲劇。正如影片開頭那幅緩緩打開的美麗卷軸一般,影片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美麗的、東方的、甚至神秘的愛情故事。影片風格細膩唯美,充滿了氤氳神秘的氛圍。濃密欲滴的綠、古舊昏黃的色調,東方女性的身體及無處不在的濕潤水氣,構筑了影片畫面的唯美風格。但拂去這層美麗的薄紗后便會發現,作者講述的這個故事似乎有些“失真”,在“失真”的背后,是作者自身對故國的記憶發生了偏差,還是其站在了另一種立場上以一種別樣的視角來看待東方。通過對影片環境造型以及人物的分析,我們將得出結論。
一、關于影片的環境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中國南方一個虛構的城市――昆林。在昆林的這個植物園,永遠都是水氣氤氳、昏暗幽靜,濕潤與古舊的氣息蘊蕩其問,仿佛世外桃源同時又像孤島一般,充滿了幽閉與隔絕。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空間。如植物園中的暖房、安安離家后躲避的寺廟、二人去采藥的山上等,無一不是古舊或充滿東方情調的。襯托環境的音樂也選用中國傳統樂器,幽靜平緩。充滿古典氣息。此外,影片中的道具則具有更深的東方意味,如茶葉與雨水、人參與紅繩、和尚與廟宇、墻壁上躍然而出的錦鯉、綠芭蕉與紅燈籠、暖房內的臥榻與藥浴等等。如果說這是在刻意表現古老東方的話,那么反復出現的紅色收音機、黃色軍挎包、會說“萬歲”的鸚鵡和旦旦出場時作為背景的革命音樂,仿佛又在提示我們回到了時期。事實上,我們從李明的旁白中推測,故事發生的時間應是90年代中期。很難想象90年代中期在中國某城市中,公共汽車像是70、8D年代的、推著自行車的行人身穿灰白兩色。
影片的色彩除大篇幅的濃密綠色之外。很多地方用了紅色。如四人劃船游玩時,岸邊掛著的紅燈籠和水面上的爆竹紙屑。還有李明與旦旦婚禮上所用的紅米、紅糕、紅燈籠、紅對聯、紅床鋪,甚至是紅色的墻壁。在影片的色彩方面,導演大膽充沛選用了中國紅,描畫出~幅色彩艷麗的中國畫。同時,造型元素與民俗也加入到敘事當中,不同于《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意味深長的捶腳動作,這里是用少女的雙腳來反復踩踏松香,制作藥材。以及到寺廟放飛鴿子許愿,叫多子婦人到婚床上又唱又跳,挖到人參要用紅線拴住等等,這些民俗疊加在一起。便呈現出一個夢幻的、想象中的中國形象,一如西方冒險日志、傳記中所記載的那樣,是遙遠的、神秘的、蠻荒的“他者”國度。
影片中關于現代中國的表述僅限于報刊亭、結尾時出現的法官與法庭。在整部影片中,作者的目光似乎有選擇性地停留在了特定的時段和表現對象,以致故事的環境與實際時間發生了明顯的錯位。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中國,無一絲現代元素。只有古舊與的氣息。影片的“前工業”色彩,無疑是一種強烈的選擇性表現。
二、關于影片中的人物
男性與男權:影片中的兩個男性人物,父親和哥哥。父親是植物學教授。卻更像個刻板的老中醫,他嗜好“鴨掌”和“雨水泡的茶”,專斷不近情理,因為李明拿錯草藥而暴怒不已、歇斯底里:哥哥是駐守的,一出場即展示了其強健的的二頭肌,他孔武蠻橫。發現新婚妻子不是處女競吊起來毒打。這對父子,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與成疆軍人,便以此形象出現在影片當中,加之影片中幽閉隔絕的空間環境,我們仿佛又看到了將要使人窒息的“鐵屋子”、大宅院、大宅院中的男權與父權,以及那些被壓制踐踏的女性。通過對人物身份加以符號化的處理,影片進一步對整個的中國文化和社會結構加以意味深長的暗喻。
女性與性的意味:比之兩個男性的冷酷與無情,片中女性則美麗柔弱,情感細膩。一個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另一個雖然有哥哥和父親,卻不掩孤獨地說自己也是半個孤兒院的,她默默無言地為專制的父親“修腳”、“泡茶”、“采人參”。而影片中對于二人性格與感情的描述,多停留在身體之上,女性的身體展現成為造型元素之一。如安安雙腳踩踏松香,暖房內裸身蒸藥浴、二人在山上流水洗浴、以及暖房內多次身體糾纏。這里,女性的身體一再地成為被“窺視”、“凝視”的對象,甚至是“欲望”的對象。另外,對女性雙腳的特寫成為一種符號,它既指向古老的東方。也指向性的意味。二人在暖房內的場景仿佛兩個古代女子躺在臥榻上吸食鴉片一般,煙霧繚繞、神秘至幻。東方女性的性感與神秘被一再展示,對于女性的“凝視”與“物化”使得兩個女性缺乏真正的主體精神和情感特征,也使得愛情故事多少顯得牽強與平淡。
廣義上來說,武夷山人把武夷茶生長的山場分為兩個區域:一、武夷山風景區;二、武夷山高山生態區。這種劃分方法是對武夷巖茶產區的地形、地貌、生態、氣候,以及各地的茶葉品質等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在這兩個區域內,武夷山主要的峰巒、坑澗、田地和村落星羅棋布。
武夷山風景區茶區自古以來就是武夷巖茶的重要產地,區內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主要范圍東至崇陽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黃柏溪。
主要產地包括:三姑石――悟源澗――馬頭巖――三花峰――九龍窠――倒水坑――天心巖――杜轄寨――大坑口――牛欄坑――流香澗――慧苑坑――竹窠――章堂澗――鬼洞――丹霞嶂――燕子峰――北斗峰――曼陀巖――水簾洞――桂林――瑞泉巖――蓮花峰――三仰峰――雙乳峰――天游峰――桃源洞――北廊巖――大王峰――九曲溪――虎嘯巖――一線天――獅子峰――馬枕峰。
生態茶區位于武夷山景區西北邊的高山地區。
主要地點包括:山口――長灘――吳三地――程墩――嵐上――曹墩――黃村――星村鎮。這些產區形成一條非常綠色的茶葉生態壁壘,為人類提供著天然的生態飲品。
渾然天成
地形――鑄就天然溫室
武夷山脈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白堊紀初,那時,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地殼運動,地質上稱為燕山構造運動,武夷山脈主要是通過這次地殼運動形成的。由于太平洋板塊從東南方向與亞歐板塊相碰撞,構造運動力來自東南方向,并遭到亞歐板塊抵抗,因而形成了武夷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的格局。燕山構造運動結果,使武夷山脈上升,兩側產生不少斷陷盆地,今日的武夷山市區及風景名勝區當時就是個內陸湖盆,而且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湖泊。湖盆周圍山地各類巖石經過風化、侵蝕,大量的碎屑物質被水流帶到湖盆里一層一層地沉積,經過長期地質作用,形成堅硬的沉積巖。今天我們從武夷山市區到度假區一馬平川的情形就是那時地質構造的結果。
武夷山最有代表特色的山峰是那種向西傾斜的單斜山,是武夷山景區內最主要的山峰構造類型。究其地質原因,早在第三紀末武夷湖盆回訪上升時,巖層受到近東西向的擠壓力,導致巖層東側產生翹升,向西傾斜,因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單斜山或單斜斷塊山。今天,我們在武夷山天心寺的公路旁依然還可以看到許多的單斜斷塊山。在武夷山景區里,為了便于記錄,人們把比較有代表性的山石歸納為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巖大部分都是昂首向東,遠觀其景,仿如千軍萬馬向東奔流,異常雄偉壯觀。
從植物學上考究,這種地形特征對武夷山的茶樹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屏障。每年的冷空氣南下到達武夷山時,因受到山脈的阻擋不能直接南下東進。等冷空氣積蓄能量越過武夷山脈,或者經福建東北部繞道到達時,冷空氣已被暖化。武夷山因地形屏障而上升了熱量氣候帶級別,豐富的熱量帶,為茶樹鑄就天然的溫室。因此,武夷山的冬天比同緯度內陸的省份氣溫高了許多。
地貌――碧水丹山
對于武夷山的地貌,夢筆生花的江淹曾一言以蔽之“碧水丹山”。
所謂的“碧水”首先得益于武夷山每年高達2000毫米的降水量,加上原始森林能保持較多的水份,大量防止水土流失。還有中國最美的溪流――九曲溪,以及被譽為武夷山母親河的崇陽溪縈繞其間。因而崇山眉黛,碧水長流。
“丹山”主要形成于地質歷史上的白堊紀和第三紀。那時,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武夷一帶氣候相當干熱,沉積物質中的鐵,主要是赤鐵礦,在干熱氣候環境下,經氧化后變為紅色或紫紅色,這些碎屑巖人們通常稱為“紅層”。武夷山景區內的山就是由“紅層”構成的,因而稱為“丹山”。由于當時氣候干熱,有利于可溶性鹽類積聚,故紅層含有一定數量的氧化鈣,還有少量的石膏沉積。
在海拔分布上,武夷山景區境內的茶園山場海拔大多在200~450米,海拔最高的三仰峰也只達729.2米。武夷巖茶的著名產區常常提到“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流香澗和悟源澗就在景區內,平均海拔大致350余米。這些山峰整體高度落差大,高低錯落,地形起伏,峰巒疊障,地貌上山地多平地少,加上這一帶溪流河畔的砂土地,很大程度上為茶樹提供了良好的家園。
光照――散淡而從容
萬物生長靠太陽,茶樹的生物產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適當強度的光照非常必要。但是,因為茶樹特殊的生物品質,光照過強,其生長反而受到抑制。茶樹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喜光怕曬的特性,它們更適合在云霧多、漫射光多的茶園生長。武夷山每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云霧天氣,從衛星云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經年云霧繚繞,這些云霧把強烈的陽光進行了有效的過濾,即降低光照的強度又增加了茶樹益生的漫射光,對茶葉良好品質的形成效果顯著。另外,在武夷山景區多溝谷坑澗,太陽每天東升西落,而在溝谷坑澗里的茶園每天的光照都比較少,狹窄的地方每日光照不足五六個小時,光照也剛好適度。
空氣――遠離塵囂
茶樹是天地至清之物,遠離喧囂,氣乃生命之本。由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充足的原始植被,武夷山儼然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據統計,這兒空氣里的負氧離子比城市地區高出幾十上百倍。另外,長年的云霧繚繞,使得武夷山既溫暖濕潤,又涼爽安靜,如果在炎熱的夏日暢游其中,立刻三伏全消。武夷山的茶樹涵養其中,逍遙自在,品質自然清高。
土壤――樂土
武夷山景區內土壤大約在8000萬年以前形成,當時發生火山噴發,再加上后來的地殼變動和地表侵蝕,使市區、武夷、星村一帶形成一個東北方向的短軸盆地,而盆地四周由火山巖組成,在其中間形成湖泊。火山巖風化成含有鐵質巖石的碎片,隨流水搬運沉積湖底。沉積物中的鐵質經過氧化作用變成紫紅色,逐漸形成紫紅色巖層,這就是景區土壤的基礎。這種紫紅色巖層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于排水,而質地較粗粘,適合茶樹的生長。另外,這種土壤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OM值僅為28g/Kg,但是含磷、鉀豐富。由于紫色土母巖松疏,易于崩解,礦質養分含量豐富,肥力較高,再加上這些地方巖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擋冷風,谷底滲水細流,周圍植被條件好,形成獨特的土層厚、富鉀、錳、酸度適中,多礫質的“茶土”。例如,竹窠茶園的磷鉀高而氮低,赤石茶園氮高而磷鉀低。另外,紅色硅鋁質土層分布在青獅巖、碧石巖、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
茶樹有喜酸怕堿的特性,適宜茶樹生長的土壤的PH在4.5~6.0之間。武夷山森林的土壤和茶樹分布較多地區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6.5之間,因而,從這一點來看,武夷山也是茶樹生長的天然樂土。這些地方,除生長茶樹外,到處可發現都有馬尾松、杜鵑、蕨類植物等酸性土的指示植物生長,所以在規劃開辟新茶園時,可以觀察該地有否這些指示植物,這是一個很簡便有效的方法。
從地形上看,武夷山土壤中的有機物沉積會隨著海拔升高而逐漸增大。原因有多種:
其一,隨著海拔升高,山體主要植物由木本過渡為草本。這兩類植物凋零之后,主要成分大不相同,木本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枯枝落葉,集中于土壤的表層,下層很少,造成有機質由表層向下急劇減少;草本提供的則主要為死亡的根系,地表以灌木為主的枯枝落葉不多,故有機質積累深厚,減少不太明顯。
其二,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濕度加大,土壤微生物活性減弱,有機質分解減慢,遂有更多的有機質得以累積。
其三,不同海拔處人類活動干擾程度的差異也是成因之一。海拔高,人類活動受限大,干擾較少,故能夠進入土壤的天然的有機質更多,土壤有機質含量更大。
綜上所述,武夷山各類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小關系為紅壤<黃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
武夷山高山茶區的典型代表是吳三地。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土壤有機物積累深厚,保留完好的原始植被,使得土壤中的腐質層深厚,乃是武夷巖茶茶樹的一片樂土。
水分――恣意充沛和暗流涌動
茶是喜濕植物。武夷山是典型的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濕潤。另外,武夷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東南處為迎風坡,每年東南季風來臨時,冷暖流在此頻繁交匯,降水充沛。武夷山地區的年均降水量1600~220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間。由于山區地勢高差懸殊,所以區內氣候的垂直變化頗為顯著,大致為: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降水遞增37.0~54.14毫米。在武夷山濕潤的條件下,茶樹細胞的原生質保持較高水分、芽葉嫩度高、品質好,同時,因為水分充沛,有利于茶葉中有機物積累,提高氨基酸、咖啡堿和蛋白質的含量。
喜濕怕澇是茶樹的一大特性,若低洼地長期積水,排水不暢,茶樹根系的發育受阻,也不利于茶樹生長。武夷山巖谷峽隙澗的茶園土壤均為風化巖石,土層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不會存在洪澇現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武夷山山巖的巖壁上長年濕潤,在其表層下有暗流涌動,溝谷坑澗里,溪流叮咚,這些都是茶園天然的排水工程,既寫意,又靈動。
“巖巖有茶”、“生態茶園”及其他
武夷山景區內巖石表面多,土壤與泥地相對偏少,茶園主要是以砌石而栽、依坡而種、就坑而植,造就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茶園形態。例如,母樹大紅袍就是生長在九龍窠的巖壁上。在武夷山景區邊緣極其的茶地坡度較為平緩,為種植茶樹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和陽光。也只有在這些地方,我們才能有幸見到成片整齊的茶園,綠意黯然,暗香浮動。當然,武夷山生態茶區的茶園可謂是養在深閨中,在原始植被的保護下,零星錯落在叢林深處。這些茶園,是大自然懷抱里的寵兒。
由于先天環境的山場差異,在茶園管理上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景區內土壤礦物質豐富,基本上不需要施肥,除了新叢茶樹在育苗的時候略施點肥料,幫助其生根發芽,往后就不在需要施肥。在茶園的種植上,一般采取深耕法、深耕吊土法、代替施肥的客土法等,有利于滅草除蟲、土壤熟化,對巖茶品質的形成大有益處。
武夷山生態茶區的氣候條件得天獨厚。保持有機茶的生態標準,是生態茶區的不懈追求。有機質的層層積累使得這里成為奢侈的茶樹樂園,除了新叢茶樹在育苗時略施綠肥或有機肥之外,往后盡量不施或少施肥料。另外,生態茶區海拔高,相對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再加上生態區生物鏈完整,昆蟲天敵諸多,也間接地減少了茶園的病蟲害。因此,在茶樹的生長期,這里的茶園不需用藥。早在清朝時期,主產于今日生態茶區的“吳記茶葉”便贏得在下梅、赤石碼頭“免檢上船”的美譽,可見其生態有機質的含量。
武夷茶歷來以質量安全聞名茶界。從2001年到2008年,在連續八年的國家質檢部門抽撿中,武夷茶的農殘、重金屬指標都幾乎為零。
基因王國
由于武夷山景區和生態茶區土壤中的PH值、鉀、鋅、鎂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異顯著,直接導致了茶葉品質差異。加上茶樹品種特征特性和茶農的喜好,以及市場的需求不同,也造成武夷山景區、生態茶區的主要茶樹品種存在一定的區別。
武夷山景區內種茶歷史悠久,主要茶樹品種以水仙(中小葉灌木形態)、肉桂、大紅袍以及茶樹中的傳統品種如矮腳烏龍、雀舌、北斗、鐵羅漢等為主。這里的茶樹樹齡雖然較高,但是產量穩定,茶青品質優異,每畝產精茶量可以達30-35公斤。
武夷山的當家品種水仙、肉桂在景區內分布甚廣,景區邊緣及的茶區也普遍種植。這里的茶園在每年的春茶后,除了一些老叢或高叢的水仙茶園保持不修剪外,像肉桂、黃旦等品種為了穩定產量,便于采摘,要進行一定的修剪。在坡地上的茶園,畝產精茶可達40-45公斤,平地上的茶園畝產值更高,可達50-55公斤。
生態茶區為了保持良好的原始環境,以水仙(小喬木大中葉種類)為主。外加一些早生種如白雞冠、金觀音、丹桂、黃觀音等。小喬木型的水仙一般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長,成型的茶園上生態條件好,芽葉肥壯,在茶園畝產量上,由于種植密度低,比較穩定的畝產值可以保持在40-45公斤。那些老叢或高叢水仙的產量以棵計,小棵點的可采得茶青5公斤左右,茶樹年齡較大的,可采得茶青10公斤左右。
武夷巖茶的魅力在于它本身沁人心脾的香氣和百轉千回的滋味上,吸收陽光、空氣、土壤、水分,孕育出獨特的天地精華。武夷山景區是武夷巖茶最古老的產茶地,長年云霧繚繞,陽光漫射,極為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土壤中豐富的礦物質被茶葉所吸收,空氣中高密度的負氧離子也造就了獨特品質的茶,所出產的茶在香氣、滋味、耐泡度上都是無可挑剔的。溝壑縱橫的地形使得陽光在這個茶區里分布得很融洽。山岡上和陽坡里成了肉桂的領地。馬頭巖和牛欄坑的肉桂,顯得香氣特別好,滋味厚重,霸氣十足,令許多茶客嘖嘖稱贊。對水仙而言,以坑澗谷地生長者為上品,原因就在于水仙的葉片大于一般茶樹品種,這種寬大的葉片決定了它能吸納空氣中的水份,谷澗中的水份持有率往往是比較高的,水仙寬大的葉片使得它的光合作用效果比其他品種強,更有親水性和喜陰性。盡管深谷中陰翳蔽日,對水仙而言,這點陽光已經足夠了。另外比較有名的山場是竹窠,其出產的水仙滋味醇厚,有的老叢水仙青苔味特別濃厚,是眾多茶客所追求的茶品。
景區邊緣以及其周邊地帶不管是陽光還是水分排場都很大,武夷山脈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而河流呈西北―東南走向。不同走向的山川河流恰好交織在這一帶,河灘廣布,土壤深厚,土質以適宜茶樹生長的紅黃壤為主,非常適宜茶樹生長。這一帶里的馬枕峰就是肉桂的原產地,其中不乏一些茶樹良種。
生態茶區的茶葉品質和口味在武夷巖茶中獨樹一幟,更以其獨特的生態有機管理漸受茶客們的青睞。高山紫外線較強,有利于芳香物質形成。云霧天氣每年將近三分之一,多漫射光,這里的水仙茶種植歷史悠久,房前屋后,山澗溪邊,棵棵老茶樹根連根,枝連枝,葉簇葉,一幅和諧的茶村美景圖。吳三地老叢水仙帶有特別青苔味,湯水厚實潤稠,味醇溫和滑爽,高山地域的滋味特征明顯,尤其與竹林相鄰共生的水仙,更有一份如蘭似竹的清幽,正如武夷山的一對名聯所述“客至莫嫌茶當酒,山居偏隅竹為鄰”。一些高香品種在這里也得到深厚的滋養,如金觀音、黃觀音、奇蘭、丹桂……其成茶皆有一股特有的高山生態氣息,保健效果極佳。總結為:生態園,山場味;本木香,高山韻。
山場上的種種條件,也深刻影響茶葉化學成分,造成各種山場茶葉的營養成分不同。從茶葉的生化角度來看,茶葉的品質不但與各生化成分總量有關,也與各成分之間的比例有關。在茶樹生物化學含量方面,以當家品種水仙為例,水仙品質主要生化指標差異顯著,各個山場茶葉的茶多酚、咖啡堿、可溶性總糖、兒茶素總量差異不大,水浸出物差異顯著(茶湯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湯濃度、茶味的輕重)差異極顯著;在香氣方面,巖茶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之說,茶青中的香氣成分以醇類物質為主,不同品種茶青主要香氣物質(品種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氣總量上,不同品種香氣總量相差較大,肉桂香氣總量是水仙的兩倍左右,種類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氣(工藝香)更加馥郁幽長;不同產地茶青中香氣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質,也有獨有的香氣物質,且同一香氣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從而表現出不同土壤香。這也是判定武夷巖茶山場的重要依據之一。
除山場的因素外,武夷巖茶的發酵程度相對其他烏龍茶區會偏高,其咖啡堿含量明顯高于其他烏龍茶區,再加上其精湛的制作技術和獨特的焙火工藝,憑其豐富的內質,“七泡有余香,十泡有余味”自然不在話下,種種優勢造就武夷巖茶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開創了中國烏龍茶絢麗的篇章。
參考書目:
《武夷山水》雍萬里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名山靈芽――武夷巖茶》葉啟桐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武夷正山小種紅茶》鄒新球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山場:慧苑坑
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處
海拔高度:262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鐵羅漢
提起慧苑坑出的好茶,我們不得不說一說“鐵羅漢”。相傳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慧苑寺,它座落在幽靜的慧苑坑里,寺院香火旺盛。慧苑寺里有一位僧人叫積慧,專長茶葉采制技藝,他所采制的茶葉清香撲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廟四鄰八方的人都喜歡喝他所制的茶葉。他長得黝黑健壯,身體彪大魁梧,像一尊羅漢,鄉親們都稱他“鐵羅漢”。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巖壁隙間,發現一棵茶樹,那樹冠高大挺拔,枝條粗壯呈灰黃色,芽葉毛絨絨又柔軟如綿,并散發出一股誘人的清香氣。他采下嫩葉帶回寺中制成巖茶,請四鄰鄉親一起品茶。大家問:“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來,只好把經過講出來。大家聽了后認為,茶樹是他發現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鐵羅漢”吧!從此,鐵羅漢的傳說便流傳開來。
鐵羅漢是武夷山最早的名樅,據清郭柏蒼《閩產錄異》(1886)載:“鐵羅漢為武夷樹名,葉長……老君眉,葉和味郁,然多偽為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一株,年產少許。”其特征是樹叢較高,生長茂盛,葉長而大,葉色細嫩光亮。葉色鮮綠光,葉面平展,葉尖鈍彎曲略下垂,葉肉隆起略皺,脈粗顯露,鋸齒鈍略顯露。干茶色澤綠褐油潤帶寶色,條索粗壯緊結勻整,乍看似水仙;香氣濃郁幽長;湯色清澈艷麗,呈深橙黃色;滋味順滑、濃厚甘鮮并且持久,巖韻特強、具有鮮爽回甘的特性;葉底軟亮勻齊,紅邊帶朱砂色。鐵羅漢之上品,兼具花果香。
早期武夷巖茶中以鐵羅漢最為名貴。由于所用原料為武夷巖茶陳茶(即存放多年的茶葉),有治療熱病的功效。19世紀及20世紀初期,對當時在廣東惠安流行的瘟疫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成為沿海漁民居家外出必備之物,極受推崇。
慧苑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是武夷山巖茶產區中核心地帶,是武夷山巖茶三坑兩澗之一。它的優良土質,良好的生態保護和天然的區域小氣候,造就了該區域的茶葉有著獨特的品質,是武夷巖茶的重要產區之一。
山場:牛欄坑
地理位置:天心寺東北邊,北斗峰與曼陀峰的南麓
海拔高度:238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肉桂、水金龜
從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北東方向有一條小徑,狹窄的山谷中一條溪澗常年不斷地流淌著,這條溪谷就是牛欄坑。牛欄坑名雖土,在武夷巖茶界卻是無人不知,所出產的肉桂被笑稱為“牛肉”。坑內多處崖壁下,皆有茶數叢,崖下有一叢名茶,當是“水金龜”。這里茶山條件非常優越茶山都在半山懸崖上,一層層用石頭壘成,不惜工夫,足見這些名叢之珍貴。如今崖壁、砌石之上早已布滿青苔、蘚草,巖石表面黝色蒼蒼,茶叢生長其間,此地所產之茶,香氣飽滿,齒頰生津。牛欄坑總體環境,幽谷森然,澗水常流,柔風常撫,大風不往,朝陽夕暉,烈日不至,是武夷巖茶的理想家園。
傳說故事:水金龜之名傳聞于明末清初,名聲初起于清末,民國初年因爭茶樹引訟,耗資千金而出名。其茶樹母株現植于牛欄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為蘭谷巖所有。該樹原產在杜葛寨峰下半巖上,屬天心寺廟產,一日大雨傾盆,峰頂茶園邊岸崩塌,此茶樹沖至牛欄坑之半巖石凹處停住,后山流成溝,經樹側而下。當時蘭谷巖主遂于此樹外鑿石設階,砌筑石圍,壅土以蓄之,共三株叢生一處。因系水中來故以“水金龜”命名。1919―1920年間,蘭谷巖主與天心巖寺僧為此樹引訟,耗資數千,茶之名聲亦隨之而顯,施棱曾慨嘆并題字“不可思議”,石刻于山崖之側以記之。自此水金龜之名大著,被列為四大名叢之一。
山場:流香澗
地理位置:玉柱峰與飛來峰的西麓,毗鄰慧苑坑
海拔高度:280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
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溪泉澗水,均由西往東流,奔向峽口,匯于崇陽溪。唯獨流香澗,自三仰峰北谷發源,流勢趨向西北,倒流回山,兩旁壁立蒼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叢生,而其間卻又夾雜著一叢叢山惠、石蒲、蘭花。“墜葉浮深澗,飛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聲與飛花相隨不舍,一縷縷淡淡的幽香,時時撲鼻而來。明朝詩人徐火通游歷此地,不忍離去,遂將澗改名為“流香澗”。隨著山澗往北一折,即為清涼峽。該峽兩旁危崖夾澗而立,抬頭仰望,犬牙交錯的崖石,岌岌欲墜,當中只留下一線空隙,到正午時才會透進一縷陽光。流掛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頃刻之間,又化成一滴滴巖溜,落入澗中,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十分悅耳動聽。茶樹生長在這里,不僅有“巖骨花香”,更有流香之韻,亦留香,令飲者過齒難忘。
山場:大坑口
地理位置:天心寺的東南邊
海拔高度:243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肉桂、名叢
大坑口為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橫貫東西,連接天心巖和崇陽溪的水系,坑澗兩邊茶園廣布,又為東西朝向,光照充足,地勢較低區較宜種植水仙,半山腰或山岡上適合種植肉桂。兩側的茶地,靜臥在樹林山嶂掩映處,吸納天地精華。大坑口為九龍窠、倒水坑、天心巖一帶的溪水干流,水量豐富,溪流也帶來上游的肥沃土壤,土壤深厚,養料充足,所種植茶樹無需施以肥料,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陽光、空氣、水分、土壤,茶品極佳。
山場:竹窠
地理位置:流香澗西側
海拔高度:351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
竹窠是一個天然的山間谷地。比起三坑兩澗那些狹長的山澗,竹窠的地勢更加低洼,被笑稱為三坑兩澗的“盲腸”。低洼的地勢,凝聚了許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風排水,青苔滋生。水仙品種寬大的葉片決定了它光合作用能力比其他品種強,在竹窠里,每日短暫的光照對它來說是足夠了。
山場:馬枕峰
地理位置:獅子峰的西南邊
海拔高度:361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肉桂
馬枕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攬石峰南,其形絕似駿馬,周遭20余里,穿云矗漢,與三仰峰遙相對峙。此峰在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最南緣。從宏觀上,全峰好似一扇碩大的屏風逶迤地遮擋在全山的南端,也好似武夷山風景區的一個駿馬形的巨枕,故稱為馬枕峰,也即堪輿家所謂的“案山”。武夷山當家品種主要是水仙、肉桂。水仙為舶來品種,而肉桂確是武夷山的土著品種,它的原產地就在馬枕峰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由于其品質特殊,逐漸為人們認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游峰、仙掌巖、響聲巖、百花巖、竹窠、碧石、九龍窠等地,并大力繁育推廣,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屢獲國家級名茶殊榮,現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馬枕峰作為肉桂的發源地,環境適宜肉桂生長,周圍山峰很多,茶樹多生長在半山腰,光照時間充足,做出來的茶香氣奇特高銳,此“馬肉”一點都不遜色于馬頭巖的“馬肉”。
山場:鬼洞
地理位置:天心寺與慧苑寺之間
海拔高度:284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鐵羅漢、水金龜
鬼洞并非洞也,實為一條細窄的峽谷,比武夷山“一線天”略見些青天。兩邊巖壁聳立,遍布青苔和蕨類植物,潮濕、陰翳,人跡罕至,土質肥沃。這里小地域氣候豐富,因此孕育了許多武夷山的名叢,遍地皆是茶樹,為武夷山名叢的另一個重要的發源地。
山場:吳三地
地理位置:武夷山景區的西北邊高山地區
海拔高度:807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奇蘭、丹桂
吳三地是武夷山市洋莊鄉漿溪村的一個自然村,在武夷山的西北部,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最高海拔有1300多米,茶葉高山氣息特濃。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山頂上植被豐富,山腳下溪流多,水網密集,山腰上植被眾多,竹林茂密。很符合武夷山當地人對茶態茶園“上有戴,下有帶,中間有腰帶。”的要求。終年云霧繚繞,武夷山地區的年平均濕度為80%,但在吳三地的年平均濕度可達85%。云霧繚繞,多茶葉生長時需要的漫射光,從衛星云圖上看,時常披著層薄紗。茶葉養在深閨,品質自然優異,另外,吳三地當地盛產毛竹,茶葉的花香加上吸收的竹子的清香,使得茶葉中有明顯的粽葉香,在武夷水仙中獨樹一幟,頗受老茶客們的青睞。而像奇蘭、丹桂這些高香品種,在高山生態環境下,芽葉肥厚,香氣馥郁,滋味醇厚,頗受武夷巖茶新茶客們的喜愛。
山場名稱:悟源澗
地理位置:武夷山風景區內馬頭巖南麓
海拔高度:342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水仙
馬頭巖南麓,有一座窄小幽謐的峽谷靜靜坐落。峽谷內,一條清澈、筆直的澗水汩汩流過。澗水淙淙,幽蘭芬香。三仰峰諸多山頭流出的小溪流,匯集到馬頭巖,形成了澗的源頭。澗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腳蘭湯村的池塘溝渠,最后匯入了九曲溪。
澗旁的石徑,靜謐安祥,一條條橫石鋪就的石階蜿蜒向前方,禁不住令人悟“道”思“源”。峽谷的左側山壁上,“悟源澗”三個石刻字古樸而醒目,這正是清乾隆年間江西茶商捐資修建石徑的題刻。手撫此題刻,任指間在朱紅的筆畫上游走,仿佛如此便可頓悟天道,尋找到武夷巖茶的本源。
石徑兩旁,峭峰林立,深壑陡崖,使得谷內迷霧沛雨,夏日陰涼而冬少寒風。獨特的丹霞地貌,風化的沙礫巖,巖中豐富的礦物質,還有那汪清澈甘甜的山泉,養育了聞名天下的名茶。
山谷中,涼風習習,叢叢老茶在谷旁的巖縫中蓬勃著,淡淡的山野香氣從茶樹間徐徐飄起,直灌入每一個到訪者的領口、衣袖,使他們聽著山澗叮咚的水聲,感受風拂過茶葉輕輕地嘩嘩聲,在幽靜的沉酣中洗去喧囂的鉛華,感受著寧靜與恬淡。
與悟源澗的相遇,或許是每一個愛茶之人在人生旅途中祈求之事。
山場:九龍窠
地理位置:大紅袍景區內
海拔高度:326m
植被情況:
茶樹品種代表:大紅袍
九龍窠為茶葉名叢“大紅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峽谷兩側峭壁連綿,逶迤起伏,形如九條龍。人們遂把峽谷喻之為游龍的窠穴,故名。九龍之間呈現一座頂部略呈圓形的小峰巒,稱為龍珠,故又稱九龍戲珠。
約瑟芬,1763年出生于法國西印度群島的屬地馬提尼克。她的第一任丈夫博阿爾內子爵,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1796年,27歲的年輕軍官拿破侖?波拿巴與33歲的約瑟芬結婚。拿破侖大部分時間都在打仗,為了排遣寂寞,約瑟芬買下了馬爾梅松。
這一年的11月,拿破侖返回巴黎,發動了“霧月”,擔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804年,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為自己加冕,成為法蘭西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約瑟芬成為皇后。
雖然在巴黎的生活奢侈得令人咋舌,約瑟芬卻有一份從小在熱帶種植園中培養起來的園林情懷。她請來當時最好的設計師,加蓋了房屋,又不斷增加園內的植物品種,最終建成了一座魅力無窮的鄉間園林。馬爾梅松的室內布置富麗優雅而不失溫馨;花園里,裝點著來自南美的奇花異草,養殖著包括非洲瞪羚在內的各種珍奇鳥獸;溫室里,栽種著遠從約瑟芬家鄉運來的熱帶植物。在拿破侖執政的早期,他們夫妻的很多個周末都在這里度過。拿破侖的一位私人助理曾回憶說:“除了在勝利的戰場上,從未見過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園里時這樣開心。”
這個能使拿破侖放松身心的玫瑰園,在世界園藝史上也特別有名,因為在這里,發生了玫瑰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話。
歐洲玫瑰:熱愛與缺憾
在今天,玫瑰幾乎是愛情的同義語,其實這一傳統在歐洲文化中形成得很早。
希臘神話中,司愛與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即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在海中誕生的時候,她身上的泡沫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白玫瑰。而當阿弗洛狄忒得知自己所愛的美少年阿多尼斯被野豬所傷、失魂落魄趕去的途中,被玫瑰花刺傷了雙腳,血濺在花上,白玫瑰就被染成了紅玫瑰。
象征著熾烈愛情的玫瑰,頻繁地出現在歐洲中世紀的故事、詩歌與繪畫中。十三世紀騎士文學的代表作《玫瑰傳奇》,曾將騎士所愛戀的少女比作嬌艷的玫瑰花蕾。
在歐洲,玫瑰甚至成為戰爭的名字。莎士比亞的戲劇《亨利六世》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代表分別在花園中采下一支紅玫瑰和一支白玫瑰,以表示觀點的對立,雙方從此展開了長達三十年的奪位之戰,這場戰爭就被稱為“玫瑰戰爭”。戰爭最終以兩個家族的和解、聯姻結束,后來,新王朝以玫瑰為國花,以紅白兩色的玫瑰為徽章。
與玫瑰在文化史上被反復吟詠相對應,歐洲人栽培玫瑰的時間也很早。一般認為,最初的西方玫瑰有法國玫瑰、腓尼基玫瑰 、麝香玫瑰三種類型,它們之間反復雜交,到約瑟芬生活的時代,也就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已經育成了不少玫瑰名品,而且功能區分也比較明確,既有用于園林觀賞的,也有用于提煉精油、制作果醬的。但是,對狂熱的玫瑰迷們來說,這些品種,尤其是觀賞型玫瑰,還存在一些讓他們難以釋懷的缺憾,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多數歐洲玫瑰一年只開一次花。之前,人們用法國玫瑰和麝香玫瑰雜交,曾經培育出一種“四季開玫瑰”,不過這個名字只是一種修辭,這個品種其實一年開兩次花,在炎熱的夏季和陰冷的冬季,都會停止生長。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歐洲玫瑰還都比較單調,不是那么令人滿意。
約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從在馬爾梅松建起了玫瑰園,她就想方設法地搜集玫瑰品種。拿破侖第一帝國在全盛時期控制著大半個歐洲,為了討好約瑟芬皇后,產自歐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斷地送往馬爾梅松。約瑟芬請來最好的“花匠”照顧她的玫瑰,并且努力培育新品種。當時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園中新培育出的玫瑰為榮。據說到1814年約瑟芬去世時,馬爾梅松城堡的玫瑰園約有250個品種、3萬株玫瑰。更加幸運的是,因為一位特殊人物的參與,我們今天能夠非常直觀地去感受約瑟芬玫瑰園的盛況。
在買下馬爾梅松的前一年,約瑟芬開始與當時以手繪花卉見長、有“花之拉斐爾”美譽的畫家――皮埃爾?約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后的將近20年里,這位畫家的大多數時間都在馬爾梅松畫玫瑰,最終集成了一套圖譜,里面繪制了馬爾梅松169種玫瑰的芳姿。雷杜德既是一位畫藝高超的藝術家,又具有豐富的植物學知識,在馬爾梅松,他又得到機會與玫瑰育種家們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筆下的玫瑰,既純凈嬌美又樸素寫實,堪稱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后世稱之為《玫瑰圣經》。
翻開《玫瑰圣經》,幾乎可以發現在歐洲文化史中出現過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現時間很早、樣貌接近野花的“法國玫瑰”“麝香玫瑰”,用于藥療的深紅色“藥劑師玫瑰”,紅色花瓣鑲著白邊、象征“玫瑰戰爭”中兩個家族合體的“約克與蘭開斯特”玫瑰等。所有這些玫瑰,因為約瑟芬皇后的分外關注,都盛開在二百多年前的馬爾梅松。這真是一場玫瑰的盛大聚會,集中了當時歐洲玫瑰的精華;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玫瑰基因庫。更加引人注目的是,這場聚會還迎來了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中國月季。
神秘的中國“玫瑰”
歐洲人概念中的玫瑰,其實是和薔薇混淆在一起的。野生玫瑰本來就起源于某一種犬薔薇(據說“犬薔薇”是因為它的莖稈上有呈犬牙狀的硬刺而得名),而在玫瑰的培育過程中,薔薇又經常被作為砧木使用,二者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歐洲人并不把它們區別開來,而統稱為“rose”。
而同一類型的花,在古代中國卻被明確地區分為三種――玫瑰、月季、薔薇。宋代詩人楊萬里有一首《紅玫瑰》詩,就指出了三種花的不同:“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結業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風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別有國香收不得,詩人熏入水沉中。”
楊萬里的《紅玫瑰》詩同時也指出了中國人對于玫瑰這種植物最看重的一個特征――香氣。《太平廣記》中說玫瑰“雜腦麝以為香囊,芬氤裊裊不絕,故又名徘徊花。”因為香味濃郁,中國古人開發出了玫瑰的各種用途,清代植物學專著《花鏡》中說:“此花之用最廣,因其香美;或作壁扇香囊,或作糖同烏梅搗爛,名為玫瑰醬。”在其它記載中,玫瑰還能制成有美白效果的玫瑰膏、濃縮飲料玫瑰露等等。
實用價值如此廣泛的玫瑰花,在文人墨客那里卻不那么走運。中國古代贊美花的詩歌浩如煙海,提到玫瑰的卻少而又少。這或許是因為中國的名花資源太過豐富,富貴者喜歡牡丹、丹桂的富麗,隱逸者喜愛梅花、蘭花的清雅,遁世者欣賞蓮花的一塵不染……而中國原生種的玫瑰,花型不大,比現在的一元錢硬幣大不了多少,花色也比較單調,以紫紅色為主,少量有粉色、白色的,躋身于群芳之中,實在不引人注目;更致命的是它的刺,玫瑰有個別名叫“刺客”,枝上細刺密布,令人望而生畏,不好接近。因為以上因素,玫瑰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不受重視的。
薔薇,花色比玫瑰豐富得多一些,也比玫瑰更常見,但是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玫瑰也差不多,它茂密的葉與繁盛的花,做園林中的樹籬很合適,但也只適合做背景。
月季的情況好于上面兩種花。目前最早記載栽培月季的文獻,是明末王象晉的二如堂《群芳譜》(1621年):“月季一名‘長春花’,一名‘月月紅’,一名斗雪紅,一名‘勝紅’,一名‘瘦客’。灌生,處處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莖長蔓,葉小于薔薇,莖與葉都有刺。花有紅、白及淡紅三色,逐月開放,四時不絕。花千葉厚瓣,亦薔薇類也。”而“長春花”這個名字,又來自于它的一個特點――四季常開。在古人眼中,月季有玫瑰的香韻,有薔薇的豐富色彩,花朵大、觀賞性強,又能四時常開,在三種花中算是優點最多的了,不過其審美價值仍然不能與牡丹、蘭花、梅花、山茶等等并列。真正改變中國月季命運的,是它的西方之行。
遠來的“茶香”
18世紀末。中國。廣州。
這里是之前中國唯一允許“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廣州的西南郊有一個叫“花地”(又稱花棣)的地方,有著悠久的花卉種植和交易歷史,也是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園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實,花地在當時的世界園藝界也相當有名氣。
15-17世紀,歐洲探險家實現環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后,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在這幾個世紀中,西方人對東方的好奇心,從單純地關注絲綢、茶葉、香料、黃金等經濟價值高昂的商品,逐漸生發出了對東方物種、特別是植物物種的興趣。到18世紀末,來到廣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軍人、傳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國搜羅奇花異草的熱情。那段時間,不知有多少從珠江口開往歐洲的“洋船”,在運載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的同時,還帶著從中國搜羅到的珍貴植物。這些植物之中,有幾種特殊的月季,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種,斯氏中國朱紅,是目前記錄中最早到達歐洲的中國深紅色月季,1789年由東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長帶到歐洲。
第二種,柏氏中國粉,1752年到達瑞士。1759年傳入英國。1798年傳入法國。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這里應該指出的是,這兩種月季,最初到達的都不是法國。
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搜集中國的植物物種最積極、影響也最大的是英國人。因為當時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如日中天,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園等大型園林的主人等,都有著搜集中國花卉的極大興趣,很多中國傳統的名花,比如牡丹、、山茶等等,都在這個時期被引入英國,中國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國的園林中落戶的。因為月季和玫瑰、薔薇的親緣關系很近,所以英國也叫它們“玫瑰”。
從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稱帝,英國多次組織歐洲其他國家結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間更是戰火不斷。不過,戰火擋不住約瑟芬想獲得東方“玫瑰”的熱情。傳說,因為約瑟芬皇后的魅力,從英國為她運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雙方暫時停戰,等船通過之后再繼續開戰。此說法無從考證,不過在拿破侖給約瑟芬的信中,的確提到過為她運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鎖線的事,“從英格蘭為你運來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園藝師”。在英國種植的中國月季,應該也是通過類似渠道到達馬爾梅松的。
也有一種中國月季是由法國人直接從中國得到的,這就是中國緋紅茶香月季,1809年法國人從廣州花地苗圃獲得,立即被送往馬爾梅松。關于“茶香”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聞。據說為了方便運輸、減少路途中的損耗,這些月季都被裝在裝茶葉的容器中,海運時間漫長,當到達法國的時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經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種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稱為“茶香月季”。
這些來自東方的“玫瑰”,在馬爾梅松與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們是玫瑰園最需要的珍貴的“外血”。玫瑰園中的育種家們,通過多種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種,據說還首次應用了人工授粉技術。
在雷杜德的《玫瑰圣經》里,有十幾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們就是來自中國的月季,或者月季與歐洲玫瑰雜交的后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譯名,因為歐洲人從中國獲得的植物品種,往往會先運到他們在亞洲的中轉站――印度種植一段時間,再由印度運往歐洲,所以這些品種一開始被誤認為產自印度。
謝幕與開啟
茶香月季被送到馬爾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約瑟芬皇后在杜伊勒里宮宣讀了自己的離婚書,離婚的理由是自己無法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拿破侖另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為他生下了繼承人。拿破侖對約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將他們曾經的愛巢――馬爾梅松送給她居住,每年給她300萬法郎的巨額生活費,還經常出其不意地造訪馬爾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侖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爾巴島后不久,約瑟芬在馬爾梅松城堡與世長辭,年僅51歲。1815年,拿破侖復辟失敗,在被流放之前,他在馬爾梅松住了一段時間。
世界范圍內有多種茶祖說,就國外而言,日本榮西禪師被認為是茶祖,因為其從中國將茶帶回日本,并著有《吃茶養生記》,使得茶及茶文化在日本普及;在中國,有神農說、陸羽說、孔明說、帕哎冷說、召糯臘等。《本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陸羽因其著有名著《茶經》,該書對茶的研究史無前例,是茶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寶作;孔明因行軍至西南,有傳說是白發老人托夢,告知茶的可食性,從此茶便在滇西南普及開來;帕哎冷、召糯臘分別被尊為布朗族和傣族的茶祖,他們都分別是該族的首領,對整個部落、民族有著卓越的貢獻,尤其在有關茶的方方面面,也正因為有了這兩位偉大的茶祖,才有了兩個民族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發展的永恒財富。對于茶祖的認定,各方說辭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茶祖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象征、一種崇拜。在普洱市的邊三縣,祭祀茶祖――帕哎冷的傳統至今仍十分盛行,作為一種鮮活的、原始的茶祖祭祀活動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為茶祖歷史文化定格在普洱市邊三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二、普洱茶祖歷史文化載體
普洱地區種植茶樹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茶樹發展史上的五個重要階段(寬葉木蘭--中華木蘭--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形成的“五世茶祖”序列,物證均在普洱市轄區之內。
普洱少數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種植和使用茶的民族。各族人民崇拜茶,認為茶與祖先的生命源流息息相關。千百年來,由于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意識中形成的虛幻反映等多種因素,產生了各種超自然神靈崇拜的原始宗教,形成了豐富獨特而神秘的茶文化。
(一)物質文化形式
包含了古茶林、森林、民族古村寨及各民族展現茶葉文明景觀的全部要素。以茶葉化石、古茶樹、古茶園以及由古茶樹與其它物種和環境形成的古茶園和野生茶樹群落為代表的文化是人類茶葉歷史上珍貴的遺產。少數民族特有的林下古茶樹栽培形式是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現代茶園種植形成的臺地景觀及茶葉加工、茶葉生物產業,是現代茶產業文化的核心物質載體。民族古村落集中了民族建筑文化、民族茶文化、民族風俗、民族生活、生產等多種民族文化。
(二)非物質文化形式
各少數民族對茶的敬畏與信仰而生成的獨有的茶耕作文化及祭祀儀式孕育出的獨特文化。各少數民族關于民間文學、民間舞蹈、音樂、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禮儀與節慶等方面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1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各少數民族在植茶、采茶、制茶與護茶中演化出的詩歌、故事、傳說等民間文學,這些都是普洱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三、邊三縣茶祖歷史文化內涵
涵蓋瀾滄、孟連、西盟的邊三縣地處云南省西南部,三縣均與緬甸交界,形成一個面向緬甸境內凸出的三角形,三縣至今仍保留了原生態的民族文化風情、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又稱普洱“綠三角”。
(一)邊三縣有五世茶祖
邊三縣茶樹茶源中的茶祖文化――茶樹起源史上的意義:邊三縣區域擁有中華木蘭化石和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古茶樹、古茶園。瀾滄勐濱中華木蘭化石,距今2500萬年,為茶樹發育和傳播提供了清晰的歷史發展脈絡;瀾滄老撾黑山、東回帕令黑山,孟連臘福黑山及西盟縣佛殿山存活有古茶樹群落;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發現的古茶樹是迄今全世界范圍內唯一過渡型古茶樹,確定了中國云南普洱是世界茶葉起源地和發祥地的地位;瀾滄惠民景邁芒景現存世界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因此,邊三縣擁有普洱市作為茶葉發源地的重要文化載體,是普洱“五世茶祖”文化資源的集中區域。
(二)邊三縣自然生態觀中的茶祖文化――茶葉種植史上的意義
普洱少數民族在漫長的生存與發展實踐中,形成了其頗具特色的生態觀,這一生態觀表現為敬畏與崇拜自然,親合與保護自然,他們將自然界和自然物神化,產生了對天、地、水、山、樹、石等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生態智慧:自然的力量是神圣而莊嚴的,主宰人類的全部生產和生活,人們必須敬畏它、尊敬它。自古以來普洱的少數民族以茶為生,自發現茶、認識茶、種植茶、食用茶,一直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來保護、崇拜、繼承和發展。
生活在邊三縣的少數民族至今還保存著傳統的祭茶祖習俗,都擁有自己的茶祖文化:布朗族的山康茶祖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佤族司崗里的傳說中與茶葉重要的關系,佤族祭茶祖與敬佤山天池水、獻牛頭,行木鼓舞禮相結合,拉祜族山寨在春茶采摘前也進行祭古茶活動,傣族祭茶祖與賧白象等宗教活動融合。邊三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茶祖,并與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表現出其獨特性。
(三)邊三縣民族茶俗中的茶祖文化――人與茶的關系史
唐代朝廷命官樊綽《蜚書.管內物產卷七》中寫道:“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邊三縣各寨人家火塘邊的各種烤茶便是這種“烹”法遺存和演變。“普茶”一詞首見諸文字于明朝謝肇涮所著《滇略?卷三》中記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普洱茶“蒸而成團”的傳統工藝在這里比比可見,而且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邊三縣世居民族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過程中,都離不開茶和茶的習俗,特別是布郎族、佤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種茶、制茶、用(飲)茶歷史悠久,在千百年茶的栽種、加工、儲存和藥用、食用及飲用中積累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創造了自己民族的茶加工食用方法,并發展成自己特有的茶藝、茶禮和茶俗。同時,各民族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都把茶當成一種高潔典雅的物品,認為茶是上通天神,中達祖宗,下連親友的媒介和信物,各民族在共同的生活與文化發展中形成了多種民族茶文化的融合。
(四)邊三縣土司文化中的貢茶文化及茶馬古道――“以茶為媒”的整治、經濟發展史
清道光《普洱府志》記載:“普洱茶名震天下,每年納茶六七千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于各處”。普洱茶產業發展的現狀是當時輝煌歷史的再現。
東晉常琚的《華陽國志》記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國等八個小國家討伐紂王,南方各國以“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現存的茶馬古道遺跡、孟連宣撫司的貢史,可直觀地讓人體味到歷史上邊疆人民對中央王朝崇敬和擁護。
孟連是云南建立土司制度最早的地區之一,自元代起就成為滇西南瀾滄江以西至薩爾溫江以東這片廣闊土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昔日在孟連傣族土司統治下,西盟縣、瀾滄縣等區域茶山的茶葉大部分賣到孟連市場,因此孟連也成為茶葉的重要集散地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有“九勐出,十勐進”的說法。昔日芒景布朗族在孟連土司的統治下,年年向土司貢茶,并經過土司將茶葉貢到京城。
孟連在唐南詔時就是傣族居住的地方,“孔雀巢人家樹上,土俗養象以耕田”是當時傣家生活的真實寫照。孟連的地名出現在宋朝的史籍中,在傣族聚居區頗負盛名。元代以前,孟連曾一度因瘟疫而衰敗,佤族成為瀾滄江以西的主要民族。當又一支傣族遠道遷徙而來,“尋找”到孟連這個地方時,第一位傣王娶了佤族頭人的公主為妻,建立了“以傣族為父,佤族為母”的政權。“以茶為媒”的納貢文化結合少數民族之間的聯姻,確立了孟連傣族土司的統治地位,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融,譜寫了民族團結的佳話。
(五)邊三縣茶祖文化的特質總結
天人合一性:天,即自然;人,即人類,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邊三縣茶祖歷史文化中,人們對茶樹、茶祖的崇敬其實是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保護。人類愛護自然,自然回報人類,這種愛護、回報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萬物共生。神秘神圣性:邊三縣茶祖文化中人們對茶祖的自然崇拜、景仰,及其與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緊密關系形成了對茶樹、種茶祖先的崇拜文化,具有一種天然的神秘性和神圣性,這種神秘、神圣深藏于人們的心靈深處、靈魂深處。這有別于世界上其他茶種植區形成的茶藝茶道文化。
多元包容性:在邊三縣中,聚居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與茶有著一種天然的聯系,但是形成的茶文化卻各不相同,如基諾族吃涼拌茶、佤族飲燒茶、布朗族飲青竹茶、拉枯族飲烤茶、傣族飲竹筒茶等,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理念中,和睦相處,彼此交流、相安無事,因而以茶為媒的文化具有一種天然的包容性。
時代鮮活性:由古至今邊三縣地區茶祖文化在自然生態觀的庇護中不斷的繼承和發展,其文化不是風干的歷史,是鮮活的青枝綠葉,在今天邊三縣地區的山水自然、古茶林中觸手可及。就茶的應用而言,隨著歷史的輾轉,經歷著從藥用、食用、飲用等過程,同時應時代的需要,而演生出各種不同的時代產品。
四、邊三縣茶祖歷史文化的多重價值的開發方向
茶樹“茶祖”生物科學價值與旅游開發邊。三縣古茶樹、古茶園資源是茶樹原產地、茶樹馴化和規模化種植發祥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產業應用價值、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等,可開展茶科學考察、茶文化展覽展示、茶文化交流、茶園觀光體驗等多種形式的旅游產品。少數民族“茶祖”精神文化價值與旅游開發:普洱民族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形成了茶樹、茶林、茶山、茶園、種茶人等精神信仰體系。依托現有的民族村寨、古茶山、現代、將形成就有極強文化吸引力的多元產品。普洱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價值與旅游開發:
人類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文字記述《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茶葉因具有消食散寒解毒的功效最初作為藥用,這種保健價值直到現在在普洱茶中仍能找到重要的研究證明。普洱各民族也因其茶葉具有治療疾病的價值,最初當做神藥來崇拜。隨著時代的變遷,茶葉逐漸經歷了作為一種作料來使用、當成貢品來使用,作為商品交換物來使用等過程。普洱茶的保健價值及其發展歷程是開展茶養生、茶餐飲、茶俗、茶商業的旅游產品文化載體。普洱茶文化的商業品牌價值與旅游開發:具有神秘性和獨特性的“茶祖”文化及具有東方文化特質的茶文化作為市場推廣的品牌代表,具備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的潛力。以茶祖為獨特性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及茶相關旅游產品的開發將推動普洱茶文化的推廣和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因此以茶及茶祖為媒介的茶休閑商業及茶產業相關項目也將是開發的重要旅游產品。
五、邊三縣茶祖歷史文化開發意義
(一)對弘揚中華茶文化的意義
茶被譽為“國飲”,滲透到不同民族、區域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茶俗、茶藝、茶禮、茶道等茶文化。茶祖歷史文化,是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構建在傳統文化底蘊上的茶文化,與其母體有著本質取向,茶找到中國文化獲得了強大的普及與提升空間,中國文化找到了茶,得到了遼闊浩遠的開發空間。因而傳承、發展、升華茶祖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是在弘揚中華茶文化,乃至中國文化。
(二)對云南省旅游發展的意義
云南省旅游發展成功的基本經驗,是不斷推出結合地方文化的全新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并呈現出逆時針滲透式發展規律,如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云南先后成功地推出了昆明石林、大理蒼山洱海、麗江古城雪山、迪慶香格里拉和騰沖熱海等形象各異的知名旅游目的地。遵循這一規律,滇西南的古茶茶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將會迎來一次好的發展機遇,這既是云南省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推廣,也是云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茶祖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性,打造宣傳茶祖文化對最多少數民族的邊疆省份云南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三)對普洱市旅游發展的意義
普洱市打造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年,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旅游產品體系和一定的市場知名度。普洱市旅游業處以一個蓄勢待發的階段,需要一個具有世界級吸引力的旅游產品推出,引爆和帶動整個綠三角、普洱市旅游業發展。景邁芒景景區所具有的茶祖文化旅游的獨特性、壟斷性和世界唯一性,有吸引全世界、全國和全省旅游者的能力。景邁山茶祖文化旅游產品的成功推出,將強有力的吸引遠方的客人,并源源不斷地向邊三縣、普洱市輸送游客,最終帶動整個區域的旅游快速發展。
1.2現場勘驗與實驗室檢測結果鑒定組現場可見:(1)原告承包的茶園地勢平整,園內溝渠配套,排灌分開,周圍無高大建筑物、工廠和人口密集生活區影響。(2)茶園外部有林帶保護。茶園內部采用帶狀種植,大小行種植,平均種植密度7400株/667m2左右。(3)茶園主要排水溝渠與G204相鄰,勘驗日仍可見水系破壞和阻塞。(4)茶園中茶樹已全部死亡。(5)經檢測,原告承包土地與公路的交界溝渠長度為455m,茶園與公路界的毗鄰長度為383.6m(不含林帶、苗圃等)。茶樹種植面積為2.245hm2。(6)被施工土方堆壓死亡茶樹所占的土地面積為0.0967hm2。經實驗室對茶樹植物學檢查檢測,田間種植茶樹為灌木型品種,平均株高0.75m。樹姿半開張,生長勢中等,枝條無“之”字型,葉片著生姿態向外,葉片形態窄橢圓形,葉片橫切面內折,葉緣波折中,葉基形狀楔型。茶樹已死亡,根系尚未腐爛。
1.3司法鑒定調查聽證會調查結果(1)原被告對工程施工損壞茶園排水水系,并有部分土方覆蓋到茶樹上的事實無異議。(2)原被告雙方對實際損失數量認識不一。
2分析與說明工程施工造成相鄰農田水利設施
損毀是常見的工程事故,這類工程事故引發的經濟糾紛是常見的民事案件。這類糾紛往往涉案人數多,影響范圍大,延續時間長,“一因多效”、“多因一效”的情況突出,處理不好容易引發群發性事件。無論是行政機關調解還是司法機關審理這類案件,都要求準確鑒定農民的經濟損失與工程事故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和評估經濟損失的大小。農業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開展司法鑒定,其鑒定意見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技術關鍵。本案是人為因素、氣象因素、茶樹品種的抗性因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典型案件。
2.1茶園排水水系受損是造成原告茶園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茶樹是亞熱帶多年生常綠植物,原產于我國西南部叢林中。性喜溫暖濕潤,耐陰性強,不耐寒。秋季氣溫低到10~13℃,茶樹就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翌年春季,氣溫回升到10℃時,才重新萌發。越冬期間,若遇-15~-5℃低溫時,一些茶樹品種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根據研究[1],我國以年極端低溫多年平均值-10℃作為茶樹經濟栽培的北限。因此,茶樹主要分布在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地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季風區。在我國暖溫帶季風區中連云港市、山東省日照市近沿海5縣等地,也有零星種植,但常遭凍害。茶樹是喜酸性土壤作物,凡是在土壤pH4.0~6.5之間均適宜茶樹生長,其中又以pH4.0~5.5最好。茶樹對水分的要求較高,要求土壤濕潤、表土保水力強,排水好,地下水位低,最好在1m以下。若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過多處在飽和狀態,則茶根容易遭受根腐病危害或生長受到抑制。在洪澇災害情況下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后果。涉案茶園地處蘇魯交界地區,土壤屬偏堿性土壤,地下水位較高,栽植茶樹的適宜性較差。2010年7月2日原告所在地降水量129mm,達大暴雨標準,茶園較長時間積水不可避免地對茶樹造成了嚴重損害,造成經濟損失。其中茶園2號田因茶樹更新植株新發枝條高度偏低,耐澇性較差,其損失大于其他田塊。被告工程施工損毀原告茶園水系導致田間較長時間積水與茶樹經濟損失間有因果關系。
2.2原告茶園中茶樹于2011年春全部死亡與2010年夏茶園田間積水無因果關系鑒定組2011年4月26日現場見到茶園中的茶樹已全部死亡,茶樹葉片枯黃,基本不脫落,莖干韌皮部無綠色,根系枯黃色,符合急性干枯死亡的特征(圖7~圖8)。原告現場要求我所對全部死亡茶樹的經濟損失進行鑒定。鑒定組審查全部鑒定資料和現場勘驗后認為,原告茶園中茶樹的全部死亡與2010年11月1日縣公證處公證書附錄的原告茶樹植株為綠色的錄像記錄明顯不符(圖5~圖6),在半年之間相差如此之大,必有它因。鑒定組查閱當地氣象和農業生產管理技術資料得知,2010年秋冬至2011年春天,當地降水量持續偏少,小麥基本能正常生長。茶樹根系深于小麥,雖干旱少雨有抑制其正常生長的可能,但不會發生茶樹旱死的情況。據江蘇省氣象局《2010~2011年冬季氣候影響評價》報道,“2010~2011年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全省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偏低,為1986年以來同期最低值,尤其是2011年1月全省平均氣溫異常偏低,創近30年來最低記錄”。《江蘇省2011年1月農業氣象月報》記載,“2011年1月10日贛榆縣出現極端低溫-10.5℃”。農業氣象資料觀測規范中“極端低溫是離地面1.5m高度的百葉箱中測得的流動空氣的最低溫度”。原告茶園與G204相鄰,國道的“通道效應”使空氣流動速度比氣象臺站百葉箱中的空氣流動速度更快,地面實際溫度低于氣象臺(站)報告的極端低溫觀測值。《中國農業氣象學》“茶樹與氣象”中記載,“灌木型茶樹在-10~-13℃的低溫下,將被凍傷。在-15℃以下時,將嚴重受凍減產,甚至地上部分全部凍枯”。植物凍害常是細胞間結冰和細胞內結冰,如遇干冷大風更加劇了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造成干枯死亡。鑒定組認為原告茶園中茶樹全部死亡是2010~2011年冬季干旱、凍害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被告工程施工毀壞水系之間無直接因果關系。
3原告茶園經濟損失的估算本案對因土方堆壓
造成茶樹死亡的損失和2號田枯死茶樹的經濟損失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進行。除2號田以外的茶園經濟損失估算采用生產統計法和專家評估法進行。
3.1被土方覆蓋死亡茶樹經濟損失(L1)的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計算被土方覆蓋死亡茶樹的經濟損失。茶園幼齡期(當地一般5年左右)沒有收益,主要培育茶樹的樹體。5年以后的茶園進入成園期可以正常采收茶葉。本案采用重置期限5年。據調查測算,5年重置成本費用(含人工、種苗、生產資料、土地租金等)19.35萬元/hm2左右。被土方覆蓋茶園(圖2)面積0.0967hm2的重置成本為18711元。被土方覆蓋的茶園當年無產量產出,也無農本投入,應補償一個生長季的可得利益(純收益)。據調查,純收益一般在3.75萬元/hm2左右,0.0967hm2的可得利益為3626元。則被土方覆蓋的茶樹經濟損失為:L1=18711+3626=22347(元)。
3.2茶園2號田茶樹經濟損失(L2)的估算2010年11月1日縣公證處錄像資料清晰地反映茶園2號田塊(面積0.13hm2)為當年新修剪田塊,從茶樹根基部抽出約20cm左右的新枝條葉片為綠色。鑒定組對公證處錄像截屏圖片用比例分析法估算出田間枯死植株面積占種植總面積的50%左右;對原告提供的2010年春茶園生產情況的錄像進行截屏圖片分析,估算出其中約有10%為往年死亡植株,因此,鑒定組認為原告2010年夏茶園淹水死亡的茶樹種植面積為0.13×(50%-10%)=0.052hm2。按照重置成本法估算,其經濟損失為10062元。因原告茶園2號田春剪后無夏秋茶可采,故無夏秋茶經濟損失。L2=10062元。
3.3原告茶園(除2號田外)受災經濟損失(L3)的估算據測算,茶園(除2號田)受損面積為2.115hm2。根據《江蘇省農村統計年鑒》公布的全省各縣(區)2007~2009年茶園面積與總產量的數據,原告所在縣前3年茶葉單產平均為295.05kg/hm2。據調查,當地春茶、夏秋茶產量的比例約為2∶3,原告春茶不受淹水影響,夏秋茶葉因淹水造成的損失量為295.05kg/hm2×(3/5)×2.115hm2=374.42kg。據調查,江蘇省的綠毛茶2010年下半年夏秋茶(新茶)市場均價約為220元/kg,受損茶園的經濟損失總產值=374.42kg×220元/kg=82372.4元。原告無夏秋茶采茶用工成本投入(其他減少投入的生產農本與田間排水等增加的農本基本持平),據調查測算,原告茶園后期未投入采茶用工成本11530元。原告茶園受淹導致夏秋茶經濟損失為:L3=82372.4-11530=70842.4(元)。
3.4原告總的經濟損失(L)估算總的經濟損失(L)等于被土方覆蓋死亡茶樹經濟損失(L1)、茶園2號田茶樹經濟損失(L2)、原告茶園(除2號田)茶樹受災經濟損失(L3)之和。L=L1+L2+L3=103251.4(元)。
4司法鑒定意見質證采信情況
法院收到司法鑒定意見書后,依法向當事人送達(庭前開示)、組織庭審質證,原被告雙方對鑒定結論未提出任何實質性意見。法院采信鑒定意見組織原被告雙方調解,最終達成和解協議,被告履行協議后順利結案。
5討論
5.1司法鑒定人必須查明導致茶園經濟損失的真實原因
農業生產的綜合性、季節性、連續性、區域性的特點決定了農業司法鑒定有著自身的特點[3-4]。一是鑒定內容的綜合性。“多因一效”、“一因多效”的情況突出。農業生產是復雜的人工生態系統,受到土壤、氣候、作物、種植人員(農民)技術能力和社會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從繁雜的因素中鑒定出引起損失的原因和準確估算出實際損失,這是農業司法鑒定的技術難點和關鍵。二是農業司法鑒定的時效性突出。過了季節事故現場就不復存在。三是案件當事人無案件的系統資料。司法鑒定人必須到田頭、灘涂、養殖場、林場、茶園等現場調查,尋找物證,取得樣品,進行必要的實驗室理化分析。四是農業事故的突發性、群發性特點突出。這些特點要求農業司法鑒定人必須以中立者的身份,用近代農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分清各種因素對經濟損失的因果關系和影響程度的大小,作出客觀、公正、科學的鑒定結論。本案例鑒定內容至少包含了以下3個方面:一是致害因素(工程施工破壞了農田水利設施)對茶樹被淹損害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二是致害因素對茶樹受水淹損害(死亡、黃化落葉等)程度和農產品損失量(如農產品茶葉產量、品質的降低)的認定;三是對茶樹受損量經濟價值的估算。經濟損失是鑒定對象(茶樹)損害程度貨幣化的衡量指標。只有致害因素與鑒定對象受損害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進行損害程度和經濟損失的鑒定才有實際意義。司法鑒定人必須根據茶樹的生長發育規律、自然生態環境、茶樹栽培管理、農田水利設施損毀程度、暴雨與田間積水程度和極端低溫凍害與茶樹對凍害耐受程度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查明茶樹死亡、受損的真實原因、程度及對經濟損失的影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