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5: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電子商務環境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即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生產、營銷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于因特網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擴大宣傳、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到生產、儲運以及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電子商務主要含概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府貿易管理的電子化,即采用網絡技術實現數據和資料的處理、傳遞和儲存;二是企業級電子商務,即企業間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和供貨商、用戶之間的商務活動;三是電子購物,即企業通過網絡為個人提供的服務及商業行為。按照這種思想,電子商務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toB),另一類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BtoC)。后者亦即我們所說的網上購物或在線購物。
電子商務具有全球化、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選擇性強等優點,因此,發展十分迅速。據美國《商業周刊》估計,1998年美國在線購物達到48億美圓,200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00億美圓,比1998年增加23%。商業機構間的網絡貿易將會從1998年的156億美圓上升至2000年的1750美圓。據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初對電子商務發展所作的報告預測,到2002年,電子商務交易總值將達到3000億美圓。
各個發達國家政府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比較重視。日本于1996年投入3.2億美圓推行電子商務有關計劃;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一號"項目,目前有31家機構與政府簽約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每年可得到2-3億美圓的經費支持以研究和發展各種應用;1997年4月,歐盟提出了《歐盟電子商務行動方案》;1997年7月,美國提出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在美國總統的倡議下,世界貿易組織132個成員國決定使INTERNET成為自由貿易區,期限至少為一年。我國電子商務剛剛起步,人們對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深信不疑;我國政府積極支持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先后批準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作為我國電子商務的試點城市,并開始計劃制定一系列相應的政策、法規等等。但是應當看到,我國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嚴重地阻礙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本文擬對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作一分析,并簡要探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與策略。
2我國電子商務環境分析
2.1政策與法律環境
總的說來,我國的信息化政策還不夠完善,尤其體現在電子商務方面,有關的政策不夠明朗,相應的法律、法規,相關的標準還都沒有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存在較大問題。因為參與電子商務的不僅僅是交易雙方,更重要的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關、保險、財稅、銀行等眾多部門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這就需要有統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門、跨地區的強有力的綜合協調組織,才能促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例如,如何解決稅收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又一大難題。在INTERNET環境下,交易實體是無形的,交易與匿名的支付系統聯結,沒有有型的合同,其過程和結果不會留下痕跡作為審計的線索,沒有明確的納稅人或交易數字,很難保證其服從稅法,避稅和反避稅的斗爭在電子商務中變得更加激烈。1998年5月14日,幾經修改的Internet免稅法案在美國參議院商業委員會以41票對0票的優勢通過,為美國本土企業鋪平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同年5月20日,美國又促使132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部長們達成一致意見,通過了In?ternet零關稅狀態至少一年的協議,使通過Internet進行國際交易的企業能夠順利地越過本國國界,在其它國家搶占市場。
在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上海代表團提出了《關于急需加緊制定中國電子商務法的議案》并被列為1號提案。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的各項政策、法律與法規、各種標準正在加緊制定當中。估計關于稅收、安全、認證等法規與標準將會在本年度出臺。這也是我國為加入WTO進行的積極準備。
2.2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其信息化程度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目前,我國企業大多處于轉型階段,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的進展并不令人滿意。目前我國已經上網的企業不到企業總數的1%。,在1,5000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只有10%實現了企業信息化或運用信息手段比較好。大約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約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而且只從事單機工作。在1000余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擁有現代化的信息手段。
目前,許多網站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為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用戶之間提供了各種交易的途徑。企業只要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如企業內聯網、管理信息系統、后臺數據庫等),就可以利用這些平臺進行電子商務運作。這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它們可以用自己靈活、簡便、低成本的優勢與大企業展開競爭。企業領導需要在內心深處真正意識到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良好的效益,要認真研究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信息化的方面最需要做什么,立即投入實際行動,充分運用信息手段,在運用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不斷收到實際效益,進而增強推進信息化的信心,政府要為企業信息化做好組織工作,制定好發展規劃。
2.3網民的結構比例
根據中國INTERNET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資料,1999年中國的INTERNET用戶有8,900,000個,占將近中國人口的1%。相對而言,這一比例是比較低的,而且網民中對電子商務感興趣的比例更要低一些。但從絕對數量來講,近1000萬的網民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對電子商務感興趣的人士大約占到網民總數的10%以上,而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比較穩定。目前,我國的上網人數仍在飛速增長,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也在進一步加深,可以說,我國的電子商務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2.4金融電子化建設
金融體系是商務活動的基礎保證。電子商務的支付與結算需要電子化金融體系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國金融服務極其電子化水平比較落后,跨區域、跨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還未建立,網上支付、結算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例如,上海新華書店在互聯網上了圖書信息,收到大量國外的訂單,但是由于國內的電子支付手段沒有建立,生意無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加快建立銀行間、銀行與企業間資金清算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統,使企業和個人能夠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電子支付,實時完成電子交易已經是勢在必行。各國的貨幣體系區別很大,而且存在匯率問題,因此,有必要努力將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統一起來,真正實現"一卡走世界"。我國的人民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是這一任務的主要承擔者;目前正在積極地進行試點與協調,估計在年內將出臺一個較為具體的初步方案。對于支付各方(如買者、賣者、銀行、中介機構等)的權利與義務也要有相應的法律予以確認。
2.5安全保證系統
由于電子數據具有無形化的特征,電子商務的運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問題,如資金安全、信息安全、貨物安全、商業秘密等。它要求電子商務比傳統的有紙貿易更安全、更可靠。而目前網上安全技術及其認證機制均不完善,這也是普通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持觀望態度的重要原因。雖然計算機專家在網上銀行的安全問題上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多種措施,然而,網絡黑客的攻擊仍然使專家們心疼不已。安全問題仍舊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關鍵。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電子交易各方的利益,由于種種風險的存在,各方當事人對INTENET上從事電子交易總是不免心存疑慮。同時,網上交易所能帶來的巨大機遇和豐厚利潤也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那些喜歡冒險的網絡入侵者,買方、賣方、銀行都必須承擔來自外部的風險。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與一般情況下所說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區別。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義外,還具有金融業和商業信息的特征。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電子商務中的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不僅涉及技術問題,同時也涉及管理問題和法律問題。我國目前還不能生產自己的網絡防火墻,許多銀行現有的技術防范措施顯然不能適應大規模電子交易的需要。電子商務的管理標準尚未系統確定,法律對于電子商務違法交易行為的認定還處于摸索階段。
政府應當從三方面入手,構建電子商務安全運作的綜合保障體系。其一,組織力量,篩選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目前我國使用的網絡安全產品基本上是"舶來品",開發我國自己的網絡安全產品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二,強化電子商務安全管理,規范買賣雙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為。目前,應抓緊制定規范的電子商務標準。同時,應盡快有關管理標準。其三,盡快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明確交易各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交易行為。這些問題有些是國際性問題,應由全世界共同面對并加以解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創建一個獨立的國際實體,負責用一種可被全世界接受的統一的程序來管理與協調。
2.6人力資源
電子商務實現的關鍵最終仍然是人。眼下各大企業缺乏的正是精通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商業人才。人才的匱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又一難題。中國社會事務所在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數千名公眾的電話調查中了解到,能熟練使用電腦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很多人能夠使用電腦但不懂上網等比較復雜操作。而對于家用電腦的用途,作文字處理與娛樂的比較多,上互聯網的極少。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使知識型人才缺乏,有待補充。關于這方面情況,目前我國尚未見到具體統計數字。據美國的統計,其國內缺少數十萬名工程師、系統分析員和程序設計師。一些外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招募軟件工程師。日本、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都在中國的各大城市開始了行動,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人才集中的城市。
電子商務是信息現代化與商務的有機結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人才。而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能否培養出大批這樣的復合人才,就成為該國、該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最關鍵因素。國家應該鼓勵教育部門向學生普及網絡知識,在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一些大專院校經濟、貿易、計算機等專業院系開設電子商務等選修課程,甚至可以考慮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2.7我國電子商務與WTO
首先,中國加入WTO將打開國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資的大門。根據中美雙邊WTO協議,國外服務提供者將能夠涉及到INTERNET服務的所有方面。在經過同意的情況下,外方可以在合資企業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達49%二年后達50%。中國同意按照競爭管理原則承擔WTO文件中規定的所有義務。其次WTO將會使中國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將新法律法規或方針告知服務貿易理事會。第三,中國將與WTO成員國進行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能與全球貿易伙伴互相影響,以便對電子商務形成一種統一的方法。
3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模式與策略
一、電子商務的價值
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交易成本降低,直銷、銷售渠道的扁平化,都使得交易成本下降。而這種交易成本的降低,不僅可使廠商獲益,而且也使消費者受益,實現了“雙贏”。按照經濟學觀點,凡是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任何手段、方法都是有經濟價值的。電子商務為信息的獲取提供了更迅捷的渠道,也使得信息搜尋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時,電子商務的出現,也有效地消除了信息的不對稱性。顯然,任何能夠實現信息搜尋成本降低,消除信息不對稱的方式與方法都是有價值的。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不斷發展。在中國,這幾年內,互聯網絡的電子商務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可見,電子商務企業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正以穩步而快速的發展。一些大企業紛紛加緊發展電子商務,以增強自身的市場竟爭力。同時,世界各國和地區都在為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
由于在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研究理論不足,很多電子商務企業的經營呈現出一定的盲目性。很多電子商務企業的經營者將“網絡理論”奉為網絡經濟環境下的商業經營準則,從而使得部分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短視行為。當然,運營電子商務企業必須投入宣傳費用,但是,過高的投入的話,令企業吃不消,很多公司宣傳費用在總支出中占的比重曾經達到70%左右。這樣一味地抬高自己在網絡用戶和傳媒中的“知名度”,這些公司“一擲千金”鋪排場的做法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燒錢“,而實際給企業帶來的真正電子商務利潤卻極少。
電子商務這幾年在中國的不斷良性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和從業人員進行了效益性探索。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借助電子商務增強公司的實力,使企業始終保持在不敗之地,而在這一領域成功的企業目前還是少之又少。目前許多企業盡管實施了電子商務,但是從總體上看,作為我國經濟主體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整體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亟待發展。而盈利能力不強是應用水平不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很多企業為了提高盈利水平,進行了規劃、投入、操作,都走了不少彎路,致使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致使電子商務項目停滯不前,甚至失敗。這些企業沒有實在的盈利方法,沒有考慮到對電子商務利潤的相關影響因素,并缺乏有效的研究。所以要解決企業的盈利問題,要找出利潤的重要影響因素,才能為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提供理論指導。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發展環境分析
作為一個電子商務企業時刻關注企業的市場競爭,必須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利用優勢抓住機會、利用機會,尋找企業合理利潤并且深入的分析探討,做出正確經營決策。緊抓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影響企業利潤因素分析
實施電子商務的企業的利潤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總和構成了電子商務利潤鏈。
1.交易便利度
顧客對于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的信任度越高,就能夠產生對它行為的預期,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風險,節省信息搜尋成本,價格比較成本以及等待成本等等,交易便利度的提高,將呈現一種累加的遞增趨勢,最后這個顧客將成為忠誠客戶,交易成本將達到最低。企業也能夠通過為交易提供便利,比如增強安全機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提供特有的服務等等,來增強交易方對自己的信任。
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進行技術和商務創新,從交易環節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與概念,極大地發揮每個電子商務企業的優勢。把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結合起來,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的有效整合,進行商務創新,實現了真正的“四流合一”,同時提供“一站式”的整個解決方案服務,解決買方和賣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搜索和篩選成本,可以降低采購商的采購成本與銷售商的推廣成本,采購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交易便利度。
2.創新度
根據新經濟理論,網上市場是贏家通吃輸家通盤的市場,電子商務化的企業必須通過不斷創新或者持續競爭力,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子商務化企業是否能夠吸引以及保留客戶,關鍵是看它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越強,對客戶的吸引力越強,客戶保留率越高,客戶感知的有用性越強,購買意愿越強.
3.企業能力
能力也是影響信任度的一個因素。能力包括企業對行業的了解程度,比如專業化程度,它的這些專業知識有助于降低不確定性,即買方的風險,也可以降低信息的搜尋成本,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提高交易的安全性。一個能力強的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化、高集成度、有效的信息,及時的服務,可靠的技術保證,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力對顧客的信任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4.友善度
友善是另一個與信任有關的因素,即對顧客的真正的關心。友善作為優秀服務的一個方面一般能夠增加顧客的滿意度和保持度。友善通過取消不當的行為來降低社會不確定性,這些行為是由于企業往往從短期獲利出發作出的。所以企業的友善也是影響顧客的購買意愿的重要因素。
5.品牌信任度
1.電子商務概念及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這一概念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從理論上來講,電子商務主要是指通過電子的方式進行的一種商業數據交換或者商業活動的開展。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加速了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相對與傳統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更具有便捷性和時效性,商業活動的展開將不再受到距離的限制。因為這些優勢,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的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想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電子商務都將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
對于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來說,雖然這一概念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相對于歐美等電子商務較為發達的國家來說,這一模式在我國傳統商業以及中小型企業中的普及率依然不高。值得肯定的是,自從電子商務這一概念被引入之后,我國的電子商務就一直處于一個高速的發展狀態之下。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范圍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2.基于電子商務討論商務英語的發展
電子商務起源于歐美國家,這也就決定了英語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最為廣泛。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極大程度的縮小了企業間的距離限制,這一模式也迅速的在世界范圍內擴散開來。英語作為普及度最高的語言之一,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各個國家電子商務行業溝通的橋梁。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商務英語在原有的基礎上也產生了許多與電子商務相關聯的新詞匯。從當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無論是哪個行業,都無法避免與電子二字掛鉤。很明顯,電子商務加速了商務英語的發展,促進了商務英語翻譯這一行業的改革和創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子商務的發展都將決定商務英語翻譯的發展方向。
對于我們來說,電子商務已經切實的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們原有的語言習慣。在這樣的前提下,市場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人員的要求也就隨之增高,譯員要樹立終生學習的心態,緊跟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及時掌握最新的語言變化。
二、商務英語翻譯現存問題
1.翻譯過程不注重語法
翻譯人員能否透徹的理解原文中涉及到的語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譯文的質量。當遇到長度較長的句子時,因為語法分析不到位,翻譯人員很有可能把握不到句子的重心,曲解原文的意思,導致錯誤的出現。當含義較深的句子出現時,如果翻譯人員對語法的積累不?蟶詈瘢?那么就很可能只能理解到表面的意思,翻譯不出原文真正想表達的思想。
2.存在漏譯現象
漏譯現象是指翻譯人員將原文中原有的詞匯在譯文中直接省略,導致譯文不能完整的表達原文思想。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部分翻譯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素養不夠,意識不到忠于原文進行翻譯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導致了漏譯現象的出現。而另一部分翻譯人員則是因為粗心大意,對原文理解程度不夠深刻,甚至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翻譯,這樣翻譯出來的譯文必然是漏洞百出的,這樣的譯文也就談不上質量的提升了。
3.翻譯內容不夠靈活
商務易英語翻譯實踐通常包括直譯法與意譯法,這兩種方法的應用場景各不相同,直譯法側重于原文,在翻譯過程中盡最大可能符合原文思想進行翻譯,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翻譯人員在直譯過程中經常出現譯文過于死板和僵硬的情況,甚至完全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閱讀起來生硬晦澀,難以達到商務英語的翻譯要求。這一問題也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除了保證不改變原文意思之外,還應該注意譯文的流暢度。
三、基于電子商務環境分析商務英語翻譯實踐
1.分析語境,確定詞匯意義
因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商務英語中也產生了許多新的詞匯,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詞匯具有多義性,在對這些詞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如果翻譯人員不能準確的把握詞匯的具體意義,就很有可能導致誤譯情況的出現。想要鑒別這些詞匯的具體意義,分析詞匯所處的上下文語境是最有效的手段。
舉例來說,商務英語中的”honor”一詞通常表示“交給,交付”,而在銀行系統中這一單詞表示的意義是“付款”。如果此時翻譯人員將這兩種意義混淆,沒有通過單詞所處的上下文語境進行具體分析,就必然會出現誤譯的情況,甚至導致商業糾紛的發生。
商務英語詞匯經常會有與公共英語詞匯意思不同的情況出現,比如:“reference”一詞通常情況下表示“參考,參照”,但在商務英語中這一單詞還有“資信證明人”的意思,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不能不經分析就認為這一單詞一定表示的是后者的意思,而是要進行具體的分析,聯合上下文確定單詞的意思。
想要了解一門語言除了語法、詞匯之外,還需要關注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每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而翻譯人員所要做的就是在翻譯過程中盡量使這種差異縮小一些,保障譯文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來說,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熟悉英語表達方式、掌握英語語言邏輯都是必備的職業素養,只有做到了這些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原文思想,提高譯文的準確性。
2.適當引申詞義,提高譯文準確性
(1)具象詞匯抽象化
為了保障譯文的流暢度,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時,翻譯人員可以在保證意義不變的情況下對相關詞匯進行適當的引申和擴展。當原文中涉及到一些比較具象的事件或物品時,譯員可以適當的對這部分詞匯進行抽象,從中提取一個表達這類事物的概念或屬性來進行具體的翻譯。
舉例來說,英語的表達中經常會出現“under the table”這一詞組,字面意思很明顯,表達的是“在桌子底下”,而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這一詞組經常表示某一事件已經秘密的處理或解決了。從這個例子分析來看,不難發現,英語表達中經常通過具象的事物來表達抽象的意思,對于這一類詞匯顯然不能使用直譯的翻譯方法,而應該充分了解詞匯背景,對詞匯所表達的深層含義進行抽象,讓譯文更具有可讀性,同時提高譯文的準確性。
(2)詞義模糊詞匯具象化
英文中同時還存在一類詞匯,這部分詞匯表達的意義通常已經非常抽象,但在商務英語的翻譯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表達詞匯的具體意義,翻譯人員必須將這類詞匯具象化,準確的在譯文中表現原文的思想。
以電子商務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詞語為例,“union”在公共英語中通常表示集合或聯合的意思,顯然商務英語翻譯中不允許這類意義比較模糊的詞語出現,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一詞匯通常會被翻譯成“混紡織物”。對于意義較為單一的詞語,在翻譯是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擴展,比如,如果原文中出現“腐敗”一詞,而通過分析上下文發現文章與政府工作相關,此時翻譯人員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這一詞匯翻譯為“腐敗現象”。
通過這樣的擴展和延伸,不但更好的表達了原文的意思,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譯文的準確性,避免了因為翻譯不確定而出現影響商務活動的情況。
3.熟悉專業術語,提升翻譯準確性
一種新型技術的大量應用對于語言來說意味著更多專有名詞的出現。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普及進一步增加了商務英語中專業術語的詞匯數量,在這種環境下,市場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人員的要求也就相對提高了。
一個行業的專業術語通常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不經過系統的學習很難完全掌握,對于這部分詞匯,翻譯人員要做到及時熟悉,在翻譯工作中遇到這類詞匯時也不能簡單的根據詞匯意思進行翻譯,而是通過資料的查找以及原文主題來確定詞匯的具體意義。
論文摘要:從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商標權制度帶來的影響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中新的商標侵權形式和主要的侵權行為,并對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商標的保護提出了相應的保護策略。
電子商務,是指以互聯網為運行平臺進行的商事交易活動,其基本交易流程和傳統的貨物或服務貿易相同,只是通過網絡這一媒介進行。對于商家來說,網絡是一個虛擬市場,具有巨大商業潛力。正因為網絡同樣具有信息媒介和市場等功能,所以現行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權可以延伸到網絡上,而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商標使用也和傳統商標權使用存在相同之處,因此在網上發生的商標權糾紛有一大部分亦是傳統商標侵權行為。但電子商務活動究竟和現實中的商務活動存在著區別,所以基于網絡的非凡性,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商標也出現了一些新新問題新挑戰。
一、電子商務中的新型商標侵權行為
(一)商標的域名搶注
這是目前網絡商標侵權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域名的沖突在于,雖然商標的地域性和專屬性答應多個相同商標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商品上和平共處,但在COM域下,一個域名在世界范圍內只能為一個人所有。域名搶注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域名搶注”,侵權人故意把知名或比較知名的商標或商號大量注冊為域名,這些搶注者通常還將搶注的域名進行出售、出租或讓商標權人高價“贖回”;另一種則屬于域名注冊人和知識產權人之間的權利沖突,即域名注冊人并無故意“搶注”,是由于域名的唯一性和“先申請先注冊原則”,不可避免地和知識產權人發生權利沖突。這種情況雖有搶注的事實,但卻不構成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域名搶注”。在國外,域名搶注行為的出現還要早上幾年,其中也不乏一些極具諷刺意味的事件,如域名制度創設之初負責全球域名注冊登記的機構——全球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nter2NIC)的域名就曾一度被人搶注。典型的案例有:紅塔山被菲律賓的一個廠商注冊,后來在當地設廠并生產了大量的香煙并銷售到亞洲的很多國家,甚至返銷中國。最近幾年搶注中國商標比較嚴重的應是中國香港地區,在大陸比較有名的商標,例如“恒源祥”、“大寶”、“小護士”、“鎮江香醋”、“雪中飛”等都遭到搶注。
(二)網頁鏈接中的商標侵權
在因特網上,處于不同服務器上的文件可以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鏈接起來。只要上網瀏覽者在網頁上點擊超鏈接部分(又稱“錨”),另一個網頁或者網頁的另一部分內容就呈現在用戶的計算機屏幕上。合理設置的鏈接,在網絡上都是答應的,因為鏈接技術是互聯網存在的基礎。但是,假如在自己網頁上將他人注冊商標或馳名商標設為鏈接,采用深度鏈接或加框鏈接技術,繞開被鏈接網站的主頁,這種行為就有借他人商標的知名度來增加自己點擊率和瀏覽量的“搭便車”的嫌疑。在一起涉及微軟公司的案件中,原告票務專家公司是一家在美國各地出售各類演出門票的公司,它的網站列舉了各類演出信息及相關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或公司的網頁訂票或咨詢。微軟公司為在互聯網上拓展新的商機,開設了一個名為“西雅圖人行道”的網站,專門提供和西雅圖城市有關的各種服務,并且未經票務專家公司的答應,就在自己的網頁上設計了一個以票務專家公司商標為圖案的鏈接圖標指針,通過該指針,用戶可繞過票務公司的主頁,直接鏈接到訂票頁面(即所謂的“縱深鏈接”),享受其提供的各類服務。票務專家公司訴稱微軟的行為是“電子形式的剽竊”,尤其是繞過該公司的主頁的“縱深鏈接”使之大為惱火。所以在實踐中隨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標、字號、商品名稱作鏈接標志,這種鏈接行為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引發商標侵權行為。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標侵權
元標記指萬維網超文本置標語言的一種軟件參數,網主用以描述其網站,包括網主的基本情況、版權聲明及等這些信息訪問人是看不見的,但搜索引擎必須依靠它工作。將他人的商標用作自己網頁的元標記,將元標記埋藏于自己網頁的中,雖然并沒有以可見的形式使用他人的商標,但當消費者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他人的商標時,行為人的網頁則會從搜索結果中跳出來,因此,在網頁的元標記中埋置他人的商標,網民在通過搜索引擎尋找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訪問該網站。這種不經商標權人許可而使用商標作為的行為明顯構成對商標合法權益的侵犯。
(四)電子商務中的其他商標侵權行為
此外,電子商務中還存在通過網絡廣告、遠程登錄數據庫查索、電子郵件帳戶以及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假冒、盜用他人的注冊商標推銷、兜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或在網上隨意地詆毀他人商標信譽等侵權行為。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型侵權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商標的域名搶注行為
在傳統商標法中除本國加入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外,商標權只能依一定國家的法律產生,又只在依法產生的地域內有效,只在該國范圍內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國家都不承認其他國家或地區保護的商標權。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展開,商標的這種固有的地域性在逐漸減弱。又因為域名本身具有的國際性,很多從事電子商務的商家企業,為了吸引用戶的注重力將他人的知名商標注冊為域名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域名搶注侵權案件。我國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對域名搶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功能。對于域名的管理和規制,我國目前主要通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實施細則》和《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來調節,但這兩部法規存在著明顯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對域名的注冊采取了非常寬松的態度,域名的管理單位雖然要求用戶不得將他人已在中國注冊過的商標或者企業名稱注冊為域名,但是這些單位并不負責向商標注冊機關或者工商管理部門查詢用戶使用的域名是否和注冊商標或企業名稱相沖突,這就給搶注者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除此之外兩部法規都沒有提出一個完善的域名爭議解決機制,這也顯然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域名搶注新問題。
(二)網頁鏈接中的商標侵權行為
在互聯網上,雖然處于不同服務器上的文件可以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鏈接起來,但通常,直接用被鏈接文件的網址作為圖標的情形是很少的。設計者常用標題、文字或標志作圖標的外表,因此,一些聞名企業的名稱或商標就被用來招引用戶,從而引發網絡商標侵權。因為這種連接技術的簡單易行,而且伴隨著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地域性和時間性的日趨淡薄,這種侵權行為也逐漸成為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因這種侵權行為并不直接針對特定的商品或服務,而是直接針對特定的鏈接,所以現行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這種行為做出明確的規定,目前只能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新問題的解釋》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條款勉強給予調節和規制。法律的滯后也是侵權行為增多的原因。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標侵權行為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跨地域、跨行業類別的使用幾率擴大,給商標權的確認、有償使用、侵權監測及實施保護其專有權的實現帶來新的困難。基于這種目前狀況在網頁的元標記中做文章,將他人的商標文字埋置于自己的元標記中,通過埋置檢索,網民在通過搜索引擎查找他人商標時就會不知不覺訪問該網頁,這種不經商標權人許可而使用商標作為的行為明顯構成對商標合法權益的侵犯。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權的保護策略
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需要有一個相當適合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對電子商務還沒有專門的立法。對此應當組織法律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專家,根據我國電子商務和商標權實際情況,對于現行法律、法規無能為力的部分,參照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加強立法,將其納入法律管制的范疇;對有缺陷的部分,進行填補和修正。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分析
要打擊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就要先確定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即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本質上講,電子商務中商標侵權行為和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認定沒有根本的不同,相對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只是改變了一種交易形式。但是電子商務中的商標侵權行為究竟是一種新型的商標侵權,其構成要件主要除了侵害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以外更應該強調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因為電子商務中的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責任原則,因而在電子商務商標侵權責任的認定中,過錯要件是重要的必備要件之一,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即明知或應當知道其行為侵犯他人商標權仍然實施或是為了牟取非法利益的,才能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樣做是為了保護電子商務合理使用商標者的合法權益,以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二)對規制電子商務環境下侵權行為的幾點建議
1.針對我國目前用于域名的管理和規制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實施細則》和《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的不足,可以作出以下調整和補充:
一、涉及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事務關聯特性的客觀論述
物流管理全程支持電子商務拓展需求,可以認定是電子商務系統架構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單元。長期以來,社會大眾經常將核心注意力投射在電子商務資金流電子化層面之上,對于物流工序網絡化認知力度有所不足,而今后對電子商務活動秩序產生決定性指導功效的,便是物流管理。畢竟電子商務服務對象能夠主動克制地域限制效應,因此相關企業日后發展的核心動機,便集中于借助最快的速度和較低的成本數量,賦予客戶眼下最需要的產品。在電子商務環境之下,構筑起一類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監管體系架構,是滿足電子商務協調化發展訴求的標準途徑,各類企業領導要主動加大對其的關注力度。
二、關于現階段我國既有物流管理模式中隱藏的問題研究
第一,物流管理理念過于陳舊,技術型人才較為缺乏。目前各類企業領導仍舊高度關注物流貨運細節,對于全新的物流知識掌握不足,無法吸納完善的實踐操作經驗,致使物流人才驟減。
第二,物流基礎性設施嚴重落后,信息化應用前景處于萎靡之勢。盡管我國長期以來,在交通運輸、貨物包裝、搬運等流程中,供應合理數量的基礎性設施裝備,可仍舊無法協調全新物流體系建設需求,包括設施的兼容、配套性等幾乎令人難以直視,重復建設跡象嚴重,耗費大量不必要的成本資金。透過客觀層面審視,我國物流信息管理并未達到完全的自動化,特別是在行業、部門跨越性整編,以及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應有空間范疇上,存在深度限制隱患。就是說,這方面網絡信息技術還是停留在初級階段,企業之間還沒有建立起可靠的物流共享交流機制,至于日后服務的精準、實時性成就,便更加是遙遙無期了。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對于當地物流企業利益過度保護,不惜利用交通、工商稅務機制等,針對外部區域的物流企業加以排斥,一時間令我國電子商務物流革新發展步伐全面驟減。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進行傳統物流管理模式創新改造的策略內容補充
(一)電子商務活動規劃流程和管理體系架構的完善
為了順利貫徹現代化物流管理創新改造指標,必須向內部員工灌輸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相應地,便要求企業及時結合市場機制靈活特性以及客戶建議,進行原有物流戰略重新布置規劃,適當預測其可能衍生的問題,并提前采取科學預防措施。在實施全新物流規劃方案環節中,理當結合績效指標,進行企業內外部物流工序細致性監管,確保各類計劃執行效果不會和預先制定的目標產生嚴重偏差,換取客戶足夠的信任。再就是任何與物流管理耗費成本、運作實效相關的信息,都要及時予以更新,減少額外支出,為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做足充分的過渡準備工作。
(二)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專業化人才的精心培養
如今電子商務物流項目勢如破竹,對于內部人才專業化技能和職業道德素質等,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規范要求,就是說要求其盡量維護物流運作效率,避免和客戶需求產生任何沖撞,最終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實力,貢獻應有的支撐力量。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依靠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的培訓,使物流一線的員工和管理人員通過培訓更新物流專業知識,并將財務管理、信息技術、數據處理以及國際物流管理等知識結合起來。物流企業還可以大力引進先進技術與優秀人才,以此學習國外的先 進技術與管理理念。也可以把對電子商務物流感興趣的人才送到國外進行培訓,加強與先進管理理念之間的交流,不斷提高物流技術型人才與復合型人才的綜合素質
電子商務從完整意義上講,是指在實現整個貿易過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網絡平臺上以電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商業活動。電子商務環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環境,人們利用各種信息傳輸方式,可以快速進行信息溝通,數據、文檔及圖像的傳輸、處理和保存。電子商務使得企業與顧客和供應商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電子商務環境為企業創造了一個高效方便的運作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伴隨著21世紀信息化、電子化和網絡化的迅速蔓延,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物流是電子商務的支點和基礎,更是實現電子商務的一個關鍵所在。電子商務通過快捷、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信息流(信息交換)、商流(所有權轉移)和資金流(支付)的問題,而將商品及時地配送到用戶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間轉移(物流)才標志著電子商務過程的結束。作為商流與物流緊密結合的物流配送,是實現電子商務功能的最后一個環節,如何通過提高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進而提高整個物流配送系統的效率,對于電子商務成功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與配送管理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企業采用網絡化的計算機技術和現代化的硬件設備、軟件系統及先進的管理手段,針對社會需求,嚴格守信地按用戶的訂貨要求,進行一系列分類、編配、整理、分工、配貨等理貨工作,定時、定點、定量地交給沒有范圍限度的各類用戶,滿足其對商品的需求。換言之,它是將配送定位在為電子商務的客戶提供服務,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對整個配送體系實行統一的信息管理和調度,按照用戶訂貨要求,在物流基地進行理貨工作,并將配好的貨物送交收貨人的一種物流方式。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較傳統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實現信息化、自動化、現代化、社會化、智能化、合理化、簡單化,既減少生產企業庫存,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會需求,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宏觀調控,也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及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
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指對物質實體(商品或服務)的流動過程進行全局性的掌控,如商品的運輸、儲存、保管、配送、信息管理等活動,具體包括配送分類、配送中心的規劃設計、配送作業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除了電子出版物、信息咨詢、有價信息軟件等少數商品和服務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傳輸的方式進行配送,大多數商品和服務仍要經由物理方式傳輸。物流配送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能保證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另一方面通過更好、更快地為客戶服務,提高了自身信譽。
二、電子商務對物流配送管理的影響
1. 配送管理的復雜程度增高
電子商務平臺下大量的商品交易具有顯著的隨機性和分散性,往往會導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頻率高,這給配送路線規劃、配送日程的調度、配送車輛的合理利用等帶來更大的難度,即增加了物流配送管理的復雜程度,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務水平的降低。
2.信息流同步
傳統的物流配送的信息傳遞是逐級進行的,勢必造成信息傳遞效率的低下和不準確性,從而導致較高的物流成本。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改變了傳統物流配送的這種狀況,信息流在供應鏈上各環節之間同步傳輸,各節點企業及最終顧客可以通過互聯網絡直接與核心企業進行信息交流。這樣,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物流配送企業就能及時地根據客戶需求安排配送計劃,調整庫存、運輸等策略。
3.電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
電子商務企業只有通過電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把供應鏈上各環節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保證電子商務物流通暢。這就需要電子商務企業一方面采用各種先進的物流技術設備,另一方面對物流配送過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并廣泛普及和創造性運用運籌學、全面質量管理(TQM)、業務流程再造(BPR)等先進的管理學定量分析工具和管理方法,全面優化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和效益。
三、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問題
1.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體制尚未完善
雖然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由于觀念、制度和技術水平的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發展仍然比較緩慢,與社會需求差距較大。目前,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與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規劃與管理、現代化物流配送工具與技術的使用、與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的優化等都無法適應我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要求。
在體制上,我國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區域、部門分割管理的狀態,區域之間缺乏協調統一的發展規劃和協調有序的協同運作,導致了物流行業管理中存在著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重復建設等問題。基礎設備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臺的缺乏,相關法規政策的不完善,物流標準的不統一,都制約著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發展。
2.缺少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明確的物流配送戰略
在電子商務中,物流發展至今已上升成為一個關系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而不僅僅只是企業的一個部門的運作合理化的問題。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的配送管理要得以發展,必須有與企業的經營模式、長期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物流配送戰略。這些戰略內容包括:是自建配送體系還是利用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或是組建物流聯盟進行共同配送、何時何地建設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規模等等。
配送中心的建設需要大筆資金,要靠其高效率的運營實現企業經營成本的降低或創造利潤得以收回。如果配送中心長期無法正常運轉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與之相反的另一種狀況是在沒有配送中心支持下的盲目發展。很明顯,我國許多企業的物流配送戰略的制定還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要么太過超前,要么跟不上企業發展計劃。
3.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比較低,適應具體操作的信息系統的開發滯后,整個物流過程的技術支持比較落后,對計算機的應用多限于日常事務管理,對物流過程的許多重要決策問題,如配送中心的選址、貨物組配方案、最優庫存控制、最佳運輸路線的選擇等,還處于半人工化決策狀態[7]。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不僅僅是送貨,而是要最終成為整個供應鏈的服務商,協助上下游企業與顧客完成售后服務、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如跟蹤產品訂單、提供銷售統計報表、客戶滿意度調查等,這一切必須依托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的融合,轉變企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業務流程、傳統管理方式和組織方式,重新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匱乏,教育培訓落后
任何管理都離不開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也不例外。對于物流配送,信息系統固然重要,但是沒有人來管理同樣無法運轉。
由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大多數從傳統運輸和倉儲企業轉型而來的物流企業在人才的儲備和培養方面顯然還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要求,嚴重缺乏具有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現有的物流從業人員以手工操作和經驗決策為主,很難從信息和物流配送的專業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務[8]。
在教育和培訓方面,與國外形成規模的物流配送教育與培訓系統相比,我國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還相當落后,尤其在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實踐中運作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匱乏,制約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推廣,也影響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成功運營。
四、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相關措施
1.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指導職能
積極發揮政府對物流發展的促進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進行支持和幫助。首先,針對當前我國物流產業管理分散的現狀,政府從明確管理部門入手,建立統一管理全國物流的機構或權威性的組織,由其承擔組織協調職能。其次,政府需要不斷完善物流法律法規體系并實現物流標準的統一,建議調整區域性和部門性的法規,制訂通過一部全國性的物流法規;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組織要加強對物流標準化工作的重視,盡快實現物流術語標準化、物流條碼標準化和物流設備標準化。再次,政府要制定規范的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確立物流業發展總目標,以政府為主導并引導企業共同加大對物流業的投資力度,統一進行物流發展規劃,借鑒國際物流發展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經濟水平,重點建設和科學分布物流基礎設施,以改變當前物流業不合理的布局狀態,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我國物流實體網絡,為物流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最后,國家與企業共同參與,共建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統,政府應加大對于物流配送基礎設施的投入,主要是交通運輸、配送中心和信息通訊設施等,形成覆蓋全社會的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為發展電子商務網絡配送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流成為驅動物品空間移動的主要方式,因此,只有應用各種先進的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管理技術對物流配送過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向客戶提供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增值服務,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已成為物流配送管理的核心要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自動訂貨系統(EOS)、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互聯網絡等實現供應鏈的高效管理,以及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條碼與射頻等技術建立現代化的調運管理系統將全面提升物流的管理和配送水平。
此外,我們還應提高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現代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制定科學、規范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體制,從而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以確保其功能和作用的發揮,并保障相關企業和用戶整體利益的實現。
3.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管理整合,形成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在自身信息化的基礎之上,與上下游企業的信息系統集成,實現物流配送管理的擴展,從而建立起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集成化供應鏈管理體系,通過有效協調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降低整個系統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達到高質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集成化供應鏈管理能及時和快速地適應環境變化,不斷提高系統協調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進一步優化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功能,使配送的各鏈節、各功能實現最佳配合與完美的協調,共同保證配送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建立物流配送網絡,借助電子商務的技術平臺來實現物流配送管理,對于企業和顧客都是十分便利和必要的事情。
4.大力培育高層次的電子商務物流經營管理人才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發展關鍵還要依靠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推動,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對物流配送提出的新要求,必須大力培養從事物流理論研究與實務的專門人才、懂得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的專門人才、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電子商務的網絡經濟人才、既懂電子商務又懂現代物流的復合型人才。
在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人才培養體系上,應盡快建立包括高校學歷教育、物流職業教育、企業崗位教育、社會培訓機構繼續教育和相關資格認證的互相結合、多種層次、互為補充的培養體系,并規范運作,實現高校教育與社會培訓的資源共享。在培養方式上,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著重于實際運作能力的培養和操作經驗的積累。
參考文獻
[1]張鐸,周建勤.電子商務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9.
[2]鄭維.電子商務下的物流配送[J].青年科學, 2010(2):96-97.
[3]熊堅,符卓.電子商務環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統設計[J].鐵道物資科學管理, 2006(3):35-37.
[4]趙冰.電子商務環境下實施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商業, 2009(3):69-70.
[5]伍愛群.大型零售企業物流配送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 2010(3):62-64.
[6]袁旦.基于電子商務的中小物流企業配送模式[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9(7):71-72.
[7]易燦,黎明.淺析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現代商業, 2009(20):12.
【關鍵詞】
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配送
隨著互聯網和經濟的融合,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經濟運行的新模式,具有較高的增長點。我國自進入電子商務時代以來,經歷了增長期、蕭條期和爆發式增長期,現在已進入了快速轉型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除了處理電子商務事務能力經驗不足,和消費者更密切相關的就是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在電子商務企業中,物流和供應鏈系統涉及企業生產運營的整個過程,將原材料供應商、企業、消費者等連接成一個整體,物流發展的快慢會影響整個供應鏈條,是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
1 國內外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狀況
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比較早,物流在企業中作為比較重要的一環,自動化水平相對比較高,商品分配的時間、區域等都比較合理。在歐美國家,其合理化的物流體系中,主要有三個基本措施:一是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通過把原有的倉庫進行升級或者在地理位置居中的城市郊區新建配送中心,用以節約企業在不同地理位置設置倉庫所付出的高額成本;二是采用管理應用軟件,實施網絡化管理,將裝卸搬運,倉儲保管,等物流活動進行程序化運作,提高商品分配的效率;三是為連鎖店設立大型配送中心,通過區域輻射以促進供應鏈效益增長。先進的物流系統也為這些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服務支持和保障。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物流業仍處在起步階段,物流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現代物流保障了電子商務的運行,雖然也能夠支持電子商業活動的發展,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大規模的物流企業數量少;企業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與其自身發展不同步;大部分企業自動化水平不高,還是以人力裝卸分揀為主等等。
2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應用
第三方物流模式(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指電子商務企業將其物流相關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實施,它是物流業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
在我國,大部分中小電子商務企業現在都是采用將物流配送或快遞業務外包給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做法。電子商務企業的核心是電子化的商務,是將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等各環節通過網絡進行最優的配比,物流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屬于非核心業務,按照供應鏈的理論,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以此業務為核心業務的專業企業去做,以形成具有最大競爭力的業務鏈。另外,中小電子商務企業的數量發展迅猛,而實力又較弱,沒有能力組建自有物流,這也為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必然條件。
3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特點
雖然相對于國外的物流企業來說,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現代化水平不高和缺乏管理,但通過與電子商務企業十幾年的合作與磨合,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中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并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具備如下優點:
3.1業務種類繁多,滿足多種客戶需求
電子商務涉及的領域廣闊,電商企業的運營模式和企業規模也較為繁雜。隨著競爭加劇,更多的企業只專注于其核心業務,而以運輸倉儲等為核心業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改善服務質量,為眾多類型的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多種業務和配套服務。
3.2個性的定制化物流服務
買方物流和賣方物流一般來說,適應性比較差,很難滿足企業迅速增長的業務需求。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獨立的專業性的運營企業,將物流業務和服務作為其主要利潤增長點,必然會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和業務的調整,向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3.3區域覆蓋度較深
現在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有連鎖加盟和企業直營兩種經營形式。通過對整合社會資源,在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甚至是鄉鎮設置配送網點,來實現企業的規模效益。對于中小電子商務企業來說,這大大有利于他們將自己的目標消費者從地理區域上進行擴大化。
我國網絡購物環境日益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電子支付等發展與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基本持平。但作為網絡交易中重要的一環物流,相對來說發展還是比較落后的,電商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模式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除了以上優點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缺點:
(1)電子商務企業只能間接控制物流的實施
不同于大型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的自有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獨立核算的合作企業,雙方的地位一致,這就意味著電子商務企業不能有效的控制物流運作的各個環節,物流的服務質量和業務效率很難進行監控和提高,很容易使企業在供應鏈關系中處于被動地位。
(2)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需要提高
在網絡購物中,消費者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產品質量、銷售者的服務外,往往物流服務的好壞也決定著消費者的再購物的可能性。在網絡中,大部分中小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但是在該行業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物流設備比較落后,在其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務過程中,操作流程不規范,態度差等,往往會給消費者帶來比較糟糕的購物體驗。
(3)物流的信息滯后
現在,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服務平臺,并與一些大型的購物網站進行無縫對接。但是由于物流工作人員操作不及時,流程不規范,使得其網站上顯示的物流信息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的物流過程,也容易引起電子商務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雖然成長比較迅猛,但是這幾年的發展并不健康。現行的大部分物流企業幾乎同時創建、同時起步發展,所以他們的基礎相差不大,因此企業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也幾乎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眾多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惡性競爭、降低價格的同時降低服務質量等等。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給國內帶來了一種新型的商業活動。就我國國內來講,雖然電子商務作為新的一種商務活動,但它的發展影響了其他行業,尤其是物流業。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物流觀念,為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打下了基礎,同時為現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一、研究意義
電子商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現代物流,若電子商務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那么它又會反作用于現代物流,使現代物流的地位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讓現代物流更加專業化,降低現代物流運營成本。因此,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之間是相互促進和發展的關系。就目前而言,物流還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當前社會形勢下,人們應該充分認識電子商務下的現代物流,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進一步找出加快現代物流發展的策略。
二、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概念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從廣義上講,電子商務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或其他電子媒介來實現商品、服務或信息的購買、銷售與交換。而加拿大電子商務協會對其有更加嚴格的定義:利用數字通信相關的平臺進行交易,且交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商品進行相關交易;②對服務方面進行相關交易;③相關資金的轉賬;④利用電子郵件進行的各方面交易等,這就是所謂的電子商務。我國學者焦新龍(2004)也有了新的見解,他覺得電子商務主要包括幾個方面:①對貨物進行的交易;②對服務方面進行的;③對相關知識產權所進行的交易;并且這些交易都是要通過現代的各種相關信息技術來完成的。
(二)現代物流的定義
1999年,物流被CLM定義為:把相關貨物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并能夠有效管理這些貨物在運送過程中的庫存、相關的物流信息等,使之能夠滿足顧客需要,這就是所謂的物流。而美國物流協會則認為:在時間地點都合適的情況下,能夠給顧客帶去合適他們的物品,這就是現代物流。中國六部委則認為:把原材料和產成品等各種相關物品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并且能夠有效地記錄這些物品的相關流動信息,包括相關物品的運輸、裝卸、配送等,于是就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供應鏈,就能夠把各種綜合性的服務帶個顧客,這個過程就是現代物流。
(三)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
傳統物流通常是指產品的一些基礎業務,而現代物流是在傳統物流的基礎上進行更新和擴展。也就是說,要把傳統的物流相關的業務進行拓展,而且其內涵也在更新變化,使得社會物流能夠和相關企業的物流相結合,首先就是要進行物流采購,然后再進行物流生產,最后在達到銷售物流的目的,當然,也要對物流進行回收。總的來說,現代物流在進行產品流通的整個過程都在服務于顧客。
三、現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一)反應快速化
目前來說,各種物流企業對于配送環節越來越重視。客戶的需求需要第一時間得到反應,客戶的問題也要盡快的解決,收件時間要盡可能的短,物流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配送,使商品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更多的周轉次數。
(二)服務系列化
現代物流要求其相關的功能要更加的完善化與系列化,并且能夠有一定的定位功能。現代物流除了要具有一些比較傳統的功能,還要根據實際需要在外延上向上增加市場調研以及相關的預測等,向下延伸物流咨詢以及方案等很多方面的增值服務;在內涵方面,則要更加支持以上各種服務。
(三)作業規范化
現代物流要求功能、流程等各方面的作業應該更加的標準化和程序化,那么對于那些比較復雜的作業,就能夠按照標準來使其更加簡單化,更加容易進行推廣。物流自動化則能夠對實際的情況進行追蹤,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
(四)信息電子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地發展,現代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信息的電子化,使很多潛在的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比如延期交貨等,讓物流企業有效地控制了現代物流的整個過程。
(五)管理智能化
就目前而言,物流管理已經由原來的手工化逐漸轉變為半自動化以及自動化,甚至有些已經達到了智能化的水平。自動化主要都是依靠機來完成的,而智能化則是通過電子來完成的,所以智能化也就是自動化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包括集成電路等。
四、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的影響
(一)促進現代物流需求發生新變化
(1)物流服務對象的變化。電子商務使得相應的一些網上商城誕生。物流服務改變了傳統的模式,不單單是進行大宗物資相關的物流服務,而是形成了“小批量、多批次”這樣的一個新型模式,而且服務的內容更加豐富化,并向著“輕、薄、短、小”這樣的方向進行發展。當然,那些具有主導權的用戶,也希望能夠用比較低的成本來獲得比較好的服務。
(2)物流專業化需求。要發展電子商務,保持其競爭優勢,現代物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現代物流需要更加專業化。對于一些實力比較強大的企業來說,他們還有可能可以自己辦物流,減少成本。但是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此這些中小企業就需要進行物流外包,通過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來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減少成本。
(二)拓展了現代物流服務空間
電子商務的存在使物流能夠更加方便的進行,也使得物流的反應更加的快速敏捷,物流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能夠使用比較少的成本,而且其服務范圍也逐漸增大。其服務范圍向上或者向下都能夠有進一步的延伸,所以就使得物流服務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能夠為顧客在各方面提供快捷的服務。
(三)對物流環節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通過互聯網收集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根據相關數據信息來進行傳遞并能夠及時進行溝通。如果相關信息能夠及時地進行更新處理,那么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就知道了物品的信息,在流動的過程中也能夠為客戶及時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這樣就使得相關企業能夠有效地控制物流,使得物流更加具有合理性。
(四)促進物流技術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物流技術也由原來比較傳統的技術逐漸發展為具有現代化特色的技術。比較傳統的物流技術通常都是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物資運輸,主要對材料、機械、設施這種比較大件的物品進行運輸。而具有現代化特色的物流技術一般都是要依靠計算機信息技術,主要有GPS、GIS等。
五、現代物流的SWOT分析
(一)現代物流的發展機會
(1)“一帶一路”促進現代物流全面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促進了現代物流的全面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包含經濟總量大約有21萬億美元,占全球總經濟量的29%。而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和籌劃,中國與沿線其他國家取得了緊密的經濟貿易聯系,與外部市場合作形成了一個全球化的物流市場,為現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2)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88億人,其中,手機網民數量有6.20億人,利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高達90.1%,并且互聯網的普及率也以達到50.3%。而由于網絡環境的完善和手機上網的普及,手機網上支付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截止于2015年12月底,手機網上用戶支付的人數已達到3.58億人。以上的數據充分地顯示了中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人數非常之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他們在網上的銷售購買行為也非常普遍,這就說明了電子商務在不斷普及、發展。如圖1所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穩步持續上升,社會物流總額呈現穩中趨緩的發展態勢。總體來說,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經濟也在持續增長,為現代物流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二)現代物流的發展威脅
(1)人才短缺。由于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使得物流企業缺少物流方面的人才。各個高校培養的人才滿足不了物流企業的需求,并且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很多都被市場淘汰,所以即使擁有非常專業的知識也會被市場淘汰,因此,市場急需擁有專業性知識并且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的人。
(2)物流企業規模小、較分散。就目前而言,我國國內的物流企業規模都比較小,一般都不會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到各地,提供的服務離散度都比較高,因此,現代物流不能將它的各種優勢發揮出來,而且相關企業也沒有對整個供應鏈進行一體化的管理。
(3)制度不完善。政府沒有制定比較完善的制度。物流企業沒有相關的技術創新,政策上也沒有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這導致了現代物流不能夠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資源,因此,各種相關的物流資源需要進行重新配置。
(三)現代物流的發展優勢
(1)資源充足。就目前的社會形勢,雖然物流的技術并不先進,但是國內很看好現代物流的發展,對其既有政策上的支持,又有經濟上的支持。在政策上,國家頒布一系列戰略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在經濟上,增加資金的投入用于運輸道路方面,使現代物流能夠持續穩步的發展。
(2)服務多樣化。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還增加了許多人性化的服務。一般現在的物流配送,不僅僅只是進行送貨服務,擁有良好的售后服務,完成基礎的物流任務,還會進一步增加了拓寬市場的一些增值服務,比如在包裝上進行創新、在商品退回過程中的信息會及時反饋給用戶等。
(四)現代物流的發展劣勢
(1)基礎設施設備不完善。一些相關的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甚至有些落后,于是就使現代物流在電子化的方面得不到發展。目前來說大部分人都把物流理解成為平常的運輸業,更不會意識到現代物流能夠提高相關物流企業的競爭能力,使他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電子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更加注重信息化、電子化和智能化。但由于現在的物流成本普遍偏高,造成物流企業為降低成本減少了在現代物流電子化和智能化上的投資,使現代物流的電子化和智能化程度偏低,許多方面都是由人工完成的,造成現代物流的配送效率非常低,不夠便捷快速。并且,現代物流在信息收集方面也相對比較落后,沒有系統地進行信息收集工作。
六、總結
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某些方面是需要依賴于現代物流的發展,因為人們在進行網上購物的時候,如果有商品不能夠及時送到客戶的手中,或者是商品受到損壞等各種情況的發生,客戶就會減少網上購買商品的行為,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抑制,這些都是人們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就應該積極發展現代物流。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現代物流能夠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所服務的領域也得到極大的拓寬,各項功能也逐漸被應用,使其效率也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現代物流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夠及時被處理改善,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興旺.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技信息,2009,(3).
一、引言
財務會計的基本目標就是向信息用戶提供對其決策有價值的財務信息。信息披露就是公開向用戶提供信息。眾所周知,資本市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所以,規范、科學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可以盡量減少信息的不對稱程度,是資本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功能的重要保證。目前。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是定期對外提供企業財務報告。電子商務環境的變化導致信息用戶產生新的信息需求,傳統的信息披露方式已經顯現出許多不足之處,所以,應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和會計方法的變革改進會計信息披露。
二、傳統會計信息披露的不足
1.信息披露的相關性不足
傳統會計理論是建立在歷史成本原則和交易觀基礎上的,每一項符合確定要求的報表要素在定義中都明確規定屬于過去的事項、交易所帶來的結果。所以,財務報表的核心內容必然面向過去,而不是面向未來。其次。企業一般以一年為周期向外提供完整的年度財務報告,而半年度、季度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且不須經過審計。另外,財務報告的報送滯后,報告周期過長加上報送過于延期,無法滿足信息用戶的及時性要求,而及時性是構成相關性的重要條件。
2.信息披露不完整
現行財務報表在確認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對于計量,也主要限于貨幣計量。不符合會計要素的定義、確認的標準以及不能以貨幣計量的事項均不能進入財務報表。這樣就使許多反映企業未來前景等,對信息用戶非常有用的,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廣義的無形資產信息被排除在財務報表甚至財務報告之外,這無疑對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構成了極大沖擊。
3.不適應個性化需要
傳統財務報告把信息用戶視為一個整體,只披露通用會計信息,只提供一套會計報表,而沒有顧及不同信息用戶的不同信息需求。
4.信息披露成本高
上市公司的信息目前一般要求在指定的報紙和網站上披露,還要將年度報告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復印件備置于公司的辦公地點、證券交易所,以供股東和投資者查閱;另外還要將年度報告印刷文本報送證券監管派出機構等。這種必須用紙制文本報送和披露的傳統方式(印刷和寄送)成本較高。
三、基于電子商務的會計信息披露
電子商務(Eleetronic Business,EB)是利用網絡實現所有商務活動業務流程的電子化,不僅包括面向外部的所有業務流程,還包括了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而會計是以提供信息為主的活動,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將會在其目標、內容、時效、形式、結構和范圍、方式等方面發生一系列變化。
1.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目標
電子商務下,網上經濟業務交易的快速、便捷要求信息傳遞須及時、準確、可靠并要與使用者的決策密切相關,這就使會計信息披露系統不得不由過去單純的“受托經營”目標轉向以“決策有用”、“受托經營”和“有益社會”并重的多重目標轉變。
2.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1)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并行
企業過去對外提供的單純財務信息已不適應EB時代信息膨脹的要求,客觀上要求會計系統提供與企業有關的非財務信息,將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并重。
(2)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計價并重
歷史成本計價是工業經濟社會下的產物,EB下不可能完全放棄采用,但可以在那些用歷史成本計量失去其可靠性、相關性和經濟意義的信息中補充公允價值計價信息,以提高信息實用性。
(3)數據形式內容的變化
由于EB下計算機和網絡處理信息數據的快捷方便,會計信息披露系統的信息也將在傳統以絕對值信息為主的基礎之上增加大量相對值信息。以提高企業與自身歷史同期、同行業資料的可比性。另外,EB下信息的廣泛性使得在現行會計體系確定性信息的基礎上擴充大量的不確定性信息成為必要。
3.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時效
隨著EB下信息決策用途的增強,年度、中期的信息披露會與相關決策對信息的及時性要求發生矛盾。在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下,會計信息系統的憑證、賬簿、報表都是通過紙質進行傳輸,影響了會計數據的收集、加工和處理速度,使得會計主體難以與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及時、直接的交流,信息的及時性和相關性大為降低。而電子數據在網絡上的快速傳送,大大縮短了會計信息傳遞的時間,也使得信息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在計算機隨機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信息的日常披露成為可能。
4.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結構與范圍
(1)對內與對外的系統報告結構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有內部和外部之分,EB環境下,由于網絡、計算機技術給會計業務處理帶來的方便,會計主體可考慮提供對內、對外兩個呈報系統。對內系統主要是對內給管理者、員工提供關于總結前期財務、經營績效、管理等方面成敗經驗以及職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信息:而對外系統則主要是對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與決策有關的和對社會、公眾承擔責任的信息,它主要是以財務會計方面的內容為基礎,兼顧社會責任會計、綠色會計及其他會計分支學科中的內容。
(2)會計報告的范圍
傳統的會計報告格局難以兼容不同種類的大量信息,有必要對會計報告體系的范圍進行增補:
①增加分部報表
EB下企業集團化、跨國經營將更趨頻繁,企業的報告往往由若干個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子公司報告合并而成,這些子公司所處的政治、經濟、法律、技術環境不同,面臨的風險、機會也不同,而合并報表體現不出各分部之間的不同風險和報酬,因此,應增加分部信息報表,以補充報告企業主要分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正確評價企業未來的發展形勢。
②推行“簡化財務報告”
EB下的會計報告為了滿足信息使用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要,所披露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并由于經濟業務的日益繁雜,報告的復雜性和難理解性也加大了,同時更多不具有財務或會計經驗的個人成為報告的使用者。對這種情況,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法是在龐大的報告體系之外提供簡化的財務報告,作為財務報告的摘要和導讀,這對那些無法詳細閱讀和研究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很有幫助。
③設置更多更廣的明細表
隨著EB下經濟業務的增多。對于如衍生金融工具、無形資產之類種類較多的業務,可通過設置相應科目的具體明細表,詳細列明每項資產權益的具體情況,
讓信息使用者心中有數,以便做出決策判斷。
5.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
鑒于原有會計信息供給形式和披露渠道不能提供即時信息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個性化需求,在EB時代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實時、交互式的網上會計報告模式,可提供實時、明細、生動的信息。這一模型的基本要素如下:
(1)信息數據庫
會計信息披露單位建立一個用來儲存其可以披露信息的數據庫。該數據庫包括財務數據和企業的銷售、倉儲、人力資源等非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以最原始的數據形式加以保存,以便根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生成不同的信息。
(2)財務軟件系統
報告單位提供與報告信息配套同步的一系列財務工具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工具軟件,便于內外部使用者根據各自需要將一種業務或報告要素按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3)財務報告生成器
報告單位在互聯網上為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生成器,它是報告單位與使用者交流的界面,能夠幫助信息使用者編制其所需的財務報告。
(4)反饋機制
通過設置一個反饋渠道,信息使用者可就何處何時及如何改進會計報告向報告單位提出建議:還可設置一個記憶單元,了解、記錄最常被使用的信息、項目、方法和選擇它們的人,以便確切知道何種信息是使用者最需要的,從而按其所需,不斷改進信息產生和提供方式,也有助于法規、準則制定者改進現行法規準則,還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更人性化的服務。
6.電子商務下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
EB下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磁介質與光電介質逐漸替代傳統的紙張成為數據的新載體,從而消除了信息處理過程對信息分類、加工和使用等的技術性限制,利用同一基礎數據便可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目的進行信息的多維重組、儲存和加工,從而為信息的生成、傳輸和處理提供了無限的自由空間。因此,會計報告系統將在其傳遞、呈現、提供及消費方式上發生一系列變化:
(1)傳遞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與提高,會計報告單位將會取消紙質報告的印刷與傳遞,而在網上信息,報告的傳遞將實現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
(2)呈現方式
不再局限于文字與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運用豐富的多媒體語言,使信息傳播圖文并茂,聲色俱全,信息的表達更形象、直觀,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會計報告將呈現表式信息與音像化信息相結合的形式。
(3)提供方式
一是同時提供多元信息,對同一經濟業務按多種會計方法加以處理,并將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報告中予以披露。二是系統產生的信息以電子介質形式存儲,并進行網頁化加工處理,使信息具有便于分析的動態格式,實現數據的可下載、可移植、可分析性。
(4)消費方式
當前信息化建設飛速發展,各行各業信息化、數據化的程度水漲船高。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建立一個跨時空的實時商務系統提供了技術平臺,電子商務應運而生。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審計對傳統的審計模式是巨大的沖擊,它改變了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會計模式,一定程度上給審計人員帶來了便利,但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以下,就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審計要素、審計流程、審計報告的變化展開分析。
一、企業審計變化的幾個方面
1.審計目標
傳統的審計目標主要是查錯防弊。會計工作人員收集證據主要是使自己能在真實合法的環境中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表達客觀公正的意見,生成審計報告。在傳統的會計行業中,會計報表對企業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反饋的及時性和相關性不足,而主要考慮了準確性和可靠性。隨著電子商務、網絡財務等新技術的涌現,經濟活動更加開放,企業審計的目標也向更深更廣擴展。企業把公司簡介、產品信息、企業財務等放到企業網站上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在大數據、信息大爆炸時代,企業審計更加注重及時性,傳統審計已經完全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要求。
2.審計對象
通過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的觀察,我們發現互聯網將企業的資金、物資、信息等資源融合在一起。不同企業之間可在各自的網站平臺上了解相關產品,并在網絡上達成共識,召開視頻會議,簽訂電子合同,進行電子支付一整套的商務活動和流程[1]。可見電子憑證已成為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審計的重點對象。電子商務的交易一般是在網絡中完成的,因此交易的安全性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所以與傳統審計不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對象也包括對企業內外環境安全性的檢查。
3.審計方法
傳統的企業審計,會計人員核賬方式基本以賬賬核對、賬實核對、賬證核對為主。會計人員根據原始憑證來編制記賬憑證[2],根據憑證登記明細賬和總賬,最終根據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傳統審計方法已失去意義。會計信息系統在電子商務中的廣泛運用,使財務信息的同步性大大提高。審計人員可通過一些接口來獲取相關資料,憑借發達的信息網絡來實現遠程操作。部分審計軟件也使得審計人員在分析數據工作時,通過對這些軟件的利用對信息進行加工,得出最終的審計結果。如運用數據庫采集原始信息,選取樣本,有針對性地分析調查。
4.審計環境
電子商務改變了企業審計的環境要素,大體涉及地理環境、法律環境、審計技術等。電子商務對企業地理環境審計的改變主要在于,傳統的企業與企業間進行面面交易,一切經濟活動都是線下完成。電子商務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的交易方式。企業不再局限于面面交易,而通過網絡完成整個經濟活動,大大縮減了交易環節和程序。再者,審計人員也不用親自到達審計現場,可在電子平臺上對企業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和遠程操作,這一環境下的審計大大提高了審計人員工作的時效性。電子商務對企業法律環境審計的改變在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經濟活動將會面臨更大風險,不穩定因素隨時存在[3]。而我國當前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成為當務之急。電子商務對企業技術審計的改變主要在于,當前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企業要把握機遇,將新技術運用到經濟活動中。然而,新技術雖好,也有利有弊,它在提升企業審計時效的同時,給審計安全帶來巨大的挑戰。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審計的流程
1.企業的電子商務情況
電子商務采用全球網絡化信息系統,企業一方面面臨系統自身的風險,另一方面要面臨網絡黑客和病毒的入侵。審計人員須如實掌握企業電子商務情況,在此基礎上開展企業審計,這是評估企業電子商務風險、財務信息可靠性的必要環節。對企業情況的掌握,包括對企業電子商務類型的掌握(純粹電子商務企業,以電子商務做補充的實物貿易);對企業產品的掌握(虛擬產品如點卡、實物產品如服飾);對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范疇的掌握(部分實體交易、全部線上交易);對企業收入來源的掌握(由傳統的提品到向技術服務、廣告的轉變)。
2.內部控制
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對安全性的控制,考察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分析信息是否安全、可獲、完整、保密、真實。企業一般會建立安全基礎架構來確保其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通過對信息安全進行風險評估、政策分析、引入維護時的標準防控。如:運用病毒防護軟件、網絡防火墻、加密技術等。二是對交易完備性的控制。企業為了評估信息的可靠性,會對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信息的完備性進行有效檢驗。審計人員需要對企業的各種狀況有全面的把握,才能判斷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合理的、穩定的、可靠的。
3.符合性測試
在審計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情況全面掌控的情況下,展開符合性測試,通過符合性測試來判斷企業日常運營中是否真正落實了對其控制的初衷。一般而言,企業的符合性測試包括兩方面:一是安全性測試,此部分包括檢測系統是否只能被授權企業訪問;通過對防護墻的攻擊測試,檢查系統的實際可靠性;對企業合作伙伴進行抽樣審查,檢查其數字證書的合法性。二是對交易完備性的控制。對企業交易行為進行抽樣檢查,看其是否有少記漏記的現象,檢測在同一網絡環境下的企業交易信息是否一致[4]。
4.實質性測試
審計人員通過對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合法性做出科學的檢測,獲取直接的審計數據,運用觀察、檢查、函證、查詢、計算等方法綜合分析,得出最終的審計結論。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通過電子函證來證實交易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通過系統運行結果和人工計算結果,來分析數據處理的正確與否。
5.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報告
審計人員在掌握企業內部控制情況的前提下,做出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最終通過對收集到的審計資料進行匯總,編制成審計報告。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審計,可采用在線實時報告。研究表明,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寬泛度和報告頻率可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5]。在審計報告的內容、形式以及審計報告編制和使用方式上,實時審計報告體現出傳統審計報告不可比擬的優勢。審計報告首先要能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其次要能對企業的控制系統做出合理有效的評價,再次要揭示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意見。
三、結語
電子商務改變了企業的審計環境,為確保市場有序運行,須建立一種新的機制,來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面監督。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審計流程會更加簡化,審計方式會不斷更新,企業審計必須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確保審計能適應時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審計初探[J].中國商貿,2015,(1).
[2]賀宇輝.試論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審計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31).
[3]馬洪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問題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