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6: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勞動教育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31-0012-02
1 勞動的概念及意義
的觀點認為:勞動,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勞動的實質就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動,來調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發生物質變換,即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或者性質,從而達到為人類生活和自身需要服務的目的。因此,馬克思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勞動是整個生命世界共有的現象。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在對人類及動物界的起源及進化過程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研究論證后得出結論,即從生物進化論的觀點來看,勞動不僅僅存在于人類自身。事實上,自然界的所有動物種群都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勞動來維持其自身的存在與進化的。我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嚴復,在對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所著的《物種起源》一書進行翻譯后,得出生物進化的核心理論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觀點,從本質上也說明動物通過勞動來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的意義。因此,有理由認為,勞動是動物進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那么,勞動的具體概念是什么呢?通常認為,勞動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所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是生產的最基本內容。勞動是人類本身對自然界與社會關系的積極改造,其根本標志在于制造工具。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它既是人類社會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的基礎,又是人類社會區別于自然界的重要標志。
人類通過勞動所生產出的所有財富,都是勞動力、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而勞動力則是其中的決定因素。眾所周知,勞動不僅創造了文明,勞動也創造了財富,勞動又促進了人類發展,推動人類歷史不斷前進。
勞動是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需要。人們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改變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勞動是人類健康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快樂和進步的手段。人與大多數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人類的勞動是主動的、有智慧的勞動,是通過制造工具來達到目的的勞動,而大多數動物則是被動地勞動。然而,筆者認為,盡管動物不能夠制造工具來進行勞動,但是譬如蜜蜂筑巢、螞蟻“蓋樓”等行為,足以說明動物也在運用它們的手腳和頭腦來進行勞動。唯一遺憾的是,動物在勞動中體現出來的智慧與快樂,人類到目前為止還不足以完全地讀懂它們而已。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人性。人們都明白,既然人類來源于動物,那么人類也必然具有動物的很多本性,即動物性。也就是說,人性存在兩面性,即人性的一面和動物性的一面。換言之,就是人性的善與惡并存于一身。人性的善表現為勤勞、善良、克制、節儉、尊重、感恩等;而人性的惡則表現為懶惰、邪惡、放縱、浪費、好斗、無情等。作為教育者,如何通過教育來弘揚人性,扼制動物性,使人類社會健康、有序、穩定地發展和進步,就是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命題。而這一切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勞動教育。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個小孩子都知道的。”更何況所面對的是具有一定知識積累和文化底蘊的大學生。因此,面對目前大學生勞動意識淡薄,勞動習慣缺失的現象,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并且認真分析研討,找出教育的針對性。
2 當前大學生勞動教育缺失現象及原因分析
與多年以前的往屆大學生相比,最近幾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缺失現象越來越嚴重,其主要表現為:1)缺乏勞動意識,好吃懶做,作風散漫,思想懶惰;2)缺乏環境意識,隨地丟垃圾現象嚴重,部分班級整體衛生狀況堪憂;3)缺乏責任心,自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非值日時間不肯義務勞動,缺乏奉獻精神;4)浪費現象嚴重,消費奢侈,不珍惜父母和別人的勞動果實,尤其是浪費糧食;5)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抗挫折能力下降,性格脆弱,易怒,任性,嬌氣等;6)大學畢業生就業反饋信息中,不能適應工作環境、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差等反饋評價比例呈上升趨勢。
上述現象越來越多地表現在大多數學生身上,現狀令人擔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綜合上述現象,認真分析和研究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筆者認為,以下幾種因素值得注意和引起思考。
1)中國特殊的獨生子女現象,造成過分集中的家庭關愛,正在日益剝奪孩子勞動的意識和權利。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成為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掌上明珠。以前分給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女的愛,全部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由于兩代長輩共同關愛一個孩子,導致家長承擔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應承擔的一切自我勞動的義務,家庭的溺愛和事事包辦,于無意識中剝奪了孩子成長所必需的勞動意識教育和勞動權利。比如,每天都會看到在接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年邁的爺爺、奶奶或者父母任勞任怨地替孩子背著書包;在公共汽車上,已經十幾歲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對旁邊站著的家長視而不見,臉上看不到絲毫的同情與感恩,對于孩子時常表現出的謙讓,家長總是會理所當然地回絕,將孩子感恩的火花無情地熄滅,并且認為這就是愛。
2)社會和家庭條件的優越,弱化了孩子對勞動的需求。家境優越、社會富有、時代進步為當代學生提供了優越的成長條件。但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充分利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現好逸惡勞的不良發展傾向。很多孩子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分辨不清,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備。作為教師,經常會看到,每年新生入學時,學生的一切事務全部由家長代為打理,很多女孩子連襪子都不會洗,甚至連床鋪都不會整理,這種由于家長的愛而剝奪孩子勞動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現實,著實令人擔憂。
3)高考制度下的學校對學生勞動教育的削弱甚至消除。絕大部分中小學一味抓升學率,重智育輕勞動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勞動這一概念,在很多學校被個別教師扭曲異化成為懲罰“問題”學生的手段,導致更多學生對正常勞動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完全背離勞動光榮這一積極概念,反而形成勞動可恥的錯誤觀念,進而躲避、厭惡勞動。而好逸惡勞的惡習一旦養成,絕非朝夕之力所能改變。
4)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給學生帶來的種種消極影響。偶像劇的盛行,是影響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因素,很多劇中角色都是富家公子或小姐,優越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恃寵而驕、任性放縱。而這樣的一些角色塑造,給學生帶來的更多的是負面影響,他們向往劇中角色的優越生活,卻不知道用什么方式達到目的才是正確的選擇。因此,他們不能面對現實,對自己的父母、學校及生活環境形成越來越嚴重的抱怨情緒,不勞而獲卻不覺得滿足,而且毫不感恩。
高校畢業生的市場信號特點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課題組在2003年上
半年對7個省市的47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結果表明:
參照上述統計結果加以分析,筆者認為倍受勞動力市場需求追逐的高校畢業生市場信號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學歷越高意味著成功就業的概率越大。在本科崗位域中本科
生比專科生具有明顯優勢,在專科崗位域中同樣存在本科生擠占專科生對應的勞動力市場的現象。目前我國本科教育正逐漸由精英化進入大眾化普及階段,本科生已經進入買方市場,多數單位傾向于高學歷畢業生,這對專科、高職生找工作造成巨大壓力;但特色突出、專業匹配的專科、高職畢業生仍供不應求。
學校類型、品牌效應對求職結果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公辦學校的畢業生較民辦學校的畢業生具有明顯的優勢。盡管2003年遭遇到就業寒冬,但是受大的國際環境和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影響,綜合性大學就業形勢比較樂觀,名牌效應更加突出。
有過學生干部經歷和參加相應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這說明勞動力市場更加重視學生通過在校社會工作培養起來的各種素質和技能。
畢業生所在學校學生就業信息傳播渠道的暢通,為學生就業率增加起到積極作用。這說明畢業生與潛在的雇主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從而妨礙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學校的積極參與,在畢業生與雇主之間起到搭建“橋梁”的作用,則極好的克服了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從而促進畢業生找尋更好的職位。
性別差異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仍有一定影響。相對而言,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招聘男性畢業生。根據教育部對中國高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的統計,2000年,男性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為77.2%,女性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為73.9%;2002年,畢業生的數量超過了2000年,然而男性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為65.9%,女性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為56.1 %;截至2003年9月初,2003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與2002年持平。
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的專業要求并非一定專業對口,而是更多關注畢業生在學習期間真正培養起來的能力。持有英語四級以上證書、從業資格證書等專業技能證明的復合型大學生更加受到青睞。2003年,用人單位普遍提高了對本科生的錄用條件,更多崗位要求復合型人才。比如,同樣是英語專業,那些與其他專業結合更緊密的金融英語、外貿英語、法律英語就大受歡迎。用人單位直言不諱地說:現在單一技能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隨時用,隨時招,缺的就是復合型人才。“二合一”、“三合一”人才節約企業人力成本,更適合具體工作崗位的要求。
高等教育系統的互動變革
由于目前勞動力市場與高等教育系統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而且高校自身的自也越來越大。因此,高等教育系統將會針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做一定的調整。
對教育質量要求更高
因為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上,畢業生提高自身專業學習的知識水平,有利于工作找尋成功并且能夠提高起薪水平。這將給予學生和學校以信號,刺激學生和學校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同時,教育質量的提高,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過度教育的現象,也使得政府有動力督促學校去提高教育質量。
通識教育以及學分制、主輔修制會持續受到歡迎
學用結合以及畢業生學識的“廣度”對找尋工作有顯著的積極影響,這些證據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了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通識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同時高等教育系統也將繼續完善學分制、主輔修制,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與喜好,主動去學習和掌握今后自己中意職業的專業技能,而可不必拘泥于初始所選專業。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必將取得突破
目前,高等教育系統中就業形勢最嚴重的群體來自于高職、高專以及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其中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在專科崗位域并沒有顯現出比較優勢,而受到本科畢業生的職位擠占,這也引發了過度教育問題。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要繼續健康發展,那么這個問題必將得到解決。可以預見,隨著目前教育部在政策上對于高職、高專學校的有所傾斜,隨著高職、高專學校更多地與勞動力市場進行互動,高職、高專學校必將會在類型上與普通本科院校相區分,辦學更加注重特色區別,應用技能水平區別,而非現在的層次差別,從而促進高等教育系統多元化發展。
就業信息渠道更加完善
目前,那些能夠得到學校提供充分就業信息的畢業生,無論在工作尋找還是起薪方面,都有競爭優勢。這說明,高校的就業信息,有助于減少畢業生與潛在雇主間的信息不對稱,并促進畢業生的自我選擇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優化配置。這樣,學生、雇主還有學校都將有動力一同去構建通暢的就業信息渠道。
關于學校專業質量和聲譽的評價機構將會崛起
關鍵詞:
公交;勞動關系;薪酬管理;員工狀態
0引言
自2008年“成本規制”制度實施以來,某公交系統勞動關系逐步進入惡化狀態,罷工、停運等現象頻發,但主管政府機關和相關企業對解決此類問題卻顯得力不從心,為正確分析和判斷公交系統勞動關系,本文通過對公交行業勞動關系狀況的深入調研,對某公交行業當前勞動關系做出系統和較為全面的評估,以便發現勞動關系中的主要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1問卷設計與統計
1.1調查問卷設計
為系統分析勞動關系,調查問卷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員工個人狀態認知和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評價。第一部分為員工個人認知,主要用于調查和分析員工基本生存狀態。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性別、年齡、職務、婚姻狀態、本單位工作年限),個人生活狀態(外出務工的目的、家屬生活工作情況、在深住房狀況、家庭基本生活支出狀況、其余開支狀況、休息時間用途),個人工作感受(工作中最滿意什么、最不滿意什么、最大困惑、需求政府和企業解決的問題)和個人最大需求,共20個問題。第二部分為員工對工作環境和條件的滿意度評價。包含員工對工資收入、工資收入結構、加班費支付、福利政策(餐補、社保、休假)、獎金的計算和分配、報酬的公平性和與同行業相比等方面的滿意度;對工作時間和加班制度、工作量、領導對員工關系、領導的態度、對上的建議渠道、申訴渠道、同事關系、公司文娛活動、員工生日慰問等方面的滿意程度;對住宿條件和收費、就餐環境、安全設施和生活設施等方面的滿意程度,共20個問題。相應選項根據個人感覺或第一認知在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很、不同意中進行選擇。
1.2數據收集和統計
為了解員工的真實感受,盡量避免在調研過程中受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筆者深入公交企業基層,走訪車隊、場站,采取“分割式”的調查方式。每家公交公司隨機選取一定數量的車隊或場站,每個車隊或場站隨機安排15-20人接受問卷調查。只要條件允許,每次調查都選擇在一個單獨空間與一線員工面對面交流(基層領導和管理人員回避,不參與),逐條為他們講解問卷上各選項的內容及含義,答卷結束后,再傾聽他們的傾訴,彌補調研問卷的不足。歷時近2個月,共調查了東部公交、西部公汽和巴士集團的35個場站,獲得答卷716份,具體如表1所示。調查人數為716人,其中駕駛員485人,占總人數的67.7%;乘務員195人,為總人數的27.2%;維修工21人,約占2.9%;其它人員(基本業務人員)15人,占2.1%。在485份駕駛員的問卷中,有效問卷470份。其中,處于20-30歲的11人,占3.1%;30-40歲的139人,占39%;40-50歲的192人,占53.9%;50以上的14人,占3.9%。已婚者430人,占91.4%,未婚者40人,占8.6%。在195份乘務員的答卷中,有效問卷192份。其中,20-30歲的86人,占為44.8%;30-40歲的83人,占43.2%;40-50歲的22人,占11.5%;50以上的1人,占0.5%。已婚者138人,占72%;未婚者54人,占28%。
2公交一線員工狀態分析
總體來說,公交行業大部分一線員工屬于進城務工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承擔著某城市發展中最不可獲缺、但相對繁重的勞動,同時他們也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在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等方面處于明顯劣勢。在對勞動關系判斷之前,首先對一線工作人員日常生活狀態進行分析。
2.1外出目的:“家庭脫貧”
從年齡分布和婚姻狀態看,駕駛員承擔著維持家庭運轉的重要責任,這一點也可以從對駕駛員外出打工目的得到佐證。在470位駕駛員中,“外出目的”選擇選項“養家糊口”人數達到432人之多,比例高達91.9%。相比較駕駛員,乘務員總體上要年輕一些,但已婚率也達到了71.9%,家庭責任也較重。在“外出目的”選擇選項“養家糊口”達148人之多,比例高達77.1%。依據此數據可以判斷出,某公交系統一線員工外出打工目的是為“家庭脫貧”,而非“個人體面生活”。
2.2生活狀態:半數為“兒童留守”
父母在駕駛員中,與配偶、孩子兩地分居的有156人,占33.2%;配偶在深孩子留守在家的122人,占26%。總體來說,自己或夫妻倆在外打工將孩子留守在家的駕駛員共278人,比例達到59.2%之多。在乘務員中,與配偶、孩子兩地分居的有20人,比例為10.4%;配偶在深孩子留守在家的69人,比例為35.9%。總體來說,自己或夫妻倆在外打工將孩子留守在家的乘務員共89人,比例為46.3%。
2.3薪酬待遇:難以維持家庭開支
自2007年公交改革以來,公交系統的薪資制度以“成本規制”為依托,或許是受制于財政成本規制補貼政策的限制,一線員工薪酬增長長期處于被動倒掛狀態,近年來薪酬增長出現“兩個低于”現象:即低于某社平工資增幅、低于同等城市同行業工資增幅。橫向對比,某公交一線員工的收入水平在珠三角不僅沒有優勢,而且不及廣州、珠海等地薪酬水平。調查結果顯示,在470名駕駛員中,租房的335人(71.3%),住單位宿舍的93人(19.8%),擁有自己房產的31人(6.6%),住在親戚朋友家的5人(1.1%)。家庭支出占個人收入比例在40%以下的22人、處于40%-50%之間的33人、處于50%-60%之間的47人、處于60%-70%之間的58人、處于70%-80%之間的100人、處于80-90%之間的88人、90%以上的108人。總體有63%以上駕駛員的家庭基本開支占個人收入的70%以上;其中,支出占收入90%以上的比例達到23%。在192名乘務員中,租房的有134人,住單位宿舍的49人,擁有自己房產的僅有4人,住在親戚朋友家的5人。家庭支出占個人收入比例在40%以下的10人、處于40%-50%之間的25人、處于50%-60%之間的32人、處于60%-70%之間的30人、處于70%-80%之間的37人、處于80-90%之間的18人、90%以上的40人。總體49.5%以上乘務員的家庭基本開支占個人收入的70%以上,其中,支出占個人收入90%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20.8%。
3勞動關系分析和判斷
3.1半數人員不滿意薪酬管理制度
某公交企業所推行的薪酬制度主體都屬于“場站按月包干”模式,薪資制度完全體現不出“公平”和“效率”。不論月份大小,也不論季節(節假日),每月的薪酬總額基本一致,跑班多的月份與跑班少的月份持平,極端情況下(包含法定節假日的月份)甚至還少,不僅沒有體現“效率”原則,而且讓一線員工迷惑,質疑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導致不滿情緒蔓延,滿意度低下。一線員工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錢不知道”、“工資條看不懂,工資如何計算不清晰、標準不透明,無法理解工資的計算方法”“車隊財務無法詳細解釋發放明細及算法”等等,這些問題是調研中司乘人員反映最多的話題。統計結果顯示,56.8%的人認為加班支付標準和計算方法不合理,49%的人對獎金的計算和分配不滿意,48%的人對報酬和獎勵的公平性不滿意,47%的人對自己的收入與本地區同行業相比不滿意;58.1%的人對總工資收入不滿意,53.7%的人對收入結構不滿意。總體來說,近半數員工不滿意現有薪酬管理制度。
3.2滿意基層員工關系,不滿意上級領導關系
積極正向的員工關系可以吸引且留住優良員工、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升工作士氣、提升企業績效、降低缺勤率。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三家公交企業的一線員工對現行的員工關系特別是與上級領導的領導關系是不滿意的。總體而言,一線員工之間的關系還是非常和諧的,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兩項合計僅占7.8%,但一線員工與管理人員之間的員工關系不理想,在被調查的一線員工中,23.5%的人認為上司不關心他們的生活,13.7%的人認為上司在與他們講話的表情、語氣和態度讓他們不滿意,25.7%的人認為他們沒有渠道進行良好的申訴,21.3%的認為他們沒有渠道去向公司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32.5%的人不滿意公司對員工業務時間文娛活動的安排,58.2%的人期望公司在員工生日時有所表示。
3.3三成以上員工不滿意現有工作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是員工感受“體面勞動”的重要環節,但對于工作在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某地區公交系統的一線員工而言似乎是個奢望,在調研中發現了以下一些問題:①個別場站缺少基本的休息設施(如凳子等),②場站之間的配套設施參差不齊,③部分場站基本生活配套設施差(洗手間、食堂、休息間等)。統計結果顯示,39.6%的人對住宿條件和收取費用方面表示不滿意;36.8%的人對就餐環境不滿意;27.7%的人對場站的基本生活設施(洗手間、微波爐、飲水)等表示不滿意;35.7%的人認為這份工作會損害他的身體健康和生理健康;32.5%的人認為這份工作會影響他有足夠的睡眠;21%的人對工作安全配套設施不滿意。
4總結和建議
公交系統一線員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技能也比較單一,一旦選擇了公交這一行,即便已經認識到現行的崗位具有“雞肋”性質,但受自身條件限制,迫使他們很難跳槽更換職業。這一方面讓他們忍受現狀,留在這一行業;另一方面積累不滿情緒,蘊藏不穩定因素。判斷公交系統一線員工勞動關系是個系統工程,本文通過設計調研問卷和對某公交系統一線員工實地調研,然后通過統計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一線員工對薪酬管理制度的不滿意率超過了50%,員工與上級領導之間的層級關系,同時,工作環境也是影響勞動關系的重要因素。要改善某公交系統勞動關系,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短期內,在不突破公交行業現行體制、機制的情況下,改善企業內部管理,緩解“急”的矛盾與問題,扭轉不和諧勞動關系的頹勢,防范不穩定事件發生。中遠期,擺脫將公交行業作為一般產業的傳統思維,回歸其公共產業屬性,從全成本角度權衡公交行業得失,著實提高公交一線員的工資、福利水平,將公交一線員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提高到經得起橫向、縱向比較的合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孫華.某公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
一、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來源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理論來源,要追溯到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國富論》中提出勞動創造商品價值的觀點,同時,區分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他指出:“應該注意,價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以叫作使用價值,后者可以叫作交換價值。”他認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正尺度。”他又說,價值由勞動決定的原理只適用于“初期野蠻社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于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制的生產,商品的價值不再由勞動決定,而是由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人決定。他說:“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人和一切可以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等等。斯密的價值概念不夠明確,引起后來學者的爭論。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政治經濟學概論》中研究了商品價值問題。他批評斯密“只有人的勞動才創造價值”不符合事實,更加嚴密的分析表明,“一切價值都來自人的勞動加上自然力與資本的作用。”他提出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共同創造商品的價值。薩伊所講的價值不是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而是物品或財富的效用。他說:“物品效用就是物品價值的基礎,物品的價值就是由財富所構成的。”薩伊的價值論被人稱為“生產要素價值論”或“效用價值論”。后來,邊際學派又發展了效用價值論,創立了邊際效用價值論。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他肯定勞動創造價值的基本觀點,批評斯密的價值概念自相矛盾。他在其代表作《資本論》中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學說,說明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抽象勞動;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等等。馬克思還批評薩伊的“生產要素價值論”和“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是為資本主義剝削辯護。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薩伊的效用價值論都來源于斯密的價值論,兩種不同的價值理論演變關系如下:
商品價間
二、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別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別有以下三點:
(一)勞動價值論認為,生產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效用價值論認為,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商品的價值。勞動只是要素之一,不能單獨創造價值。爭論的焦點是對“創造”的理解問題。《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的解釋是:“創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創造性”就是“努力創新的思想和表現,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在勞動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這種涵義上講,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在生產三要素中,人是勞動的主體,只有人的勞動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其他生產要素(土地、資本等)都是被動的要素,本身并不具有創造性;在生產要素中,只有人的勞動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生產要素并非絕對不可缺少。例如,非農業生產就不一定需要土地,小生產就不一定需要資本。“勞動創造價值”不僅是的價值觀,同時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價值觀。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是西方經濟學的價值觀。
(二)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抽象勞動,因此得出結論: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就是財富的效用(使用價值),因此得出結論:生產三要素是商品價值的源泉。爭論的焦點是對“價值”和“源泉”的理解問題。由于對價值概念理解不同,對價值源泉的看法就必然不同。眾所周知,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作為勞動產品,商品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來的。生產力二因素(人力和物力)決定商品二因素:一是物的因素,來源于自然界;二是人的因素,來源于人的勞動。自然資源與人的勞動是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而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源泉。“創造”與“源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勞動創造價值”不等于“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資源與勞動一樣,也是商品價值的源泉。因為自然資源對人類有使用價值,稀缺的自然資源(石油、煤炭、天然氣、金、銀、銅、鐵礦等)有交換價值,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商品交換不僅是勞動交換,同時也是資源交換。資源、勞動、商品、價值關系如下:自然資源+人的勞動=產品~使用價值~商品~交換價值。
(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資本、土地并不創造價值。因此得出結論:資本帶來利潤,土地帶來地租,都是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批判資本主義剝削。薩伊的效用價值論認為,生產三要素共同創造商品的價值,因此得出結論:勞動獲得工資,資本獲得利潤,土地獲得地租,并不存在剝削。這就是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對“剝削”的理解問題。有人認為,價值論是分配論的基礎。勞動價值論是按勞分配的理論基礎,生產要素價值論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論基礎。有人認為,價值論與分配論無關,勞動價值論不是按勞分配的理論基礎,按生產要素分配也不能證明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事實證明,沒有價值創造,就沒有價值分配。勞動創造價值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理論基礎,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分配原則。深化勞動價值理論研究,是為了完善按勞分配制度。同時,應該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資本、土地是稀缺資源,參與價值形成,不能無償使用,因此也要參與分配。如果分配公平(合情、合理、合法),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就不必談論剝削問題;如果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甚至兩極分化,就肯定有剝削問題。剝削就是利用經濟、政治特權,侵犯勞動人民的利益,為個人或小集團謀私利。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應該結合實際具體分析,在此不多談。
三、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聯系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不僅有區別,而且有聯系,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研究對象都是商品的價值,只是由于研究的重點和方法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認識。效用價值論研究的重點是商品的使用價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從財富的效用到邊際效用,從基數效用到序數效用等;勞動價值論研究的重點是商品的交換價值,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從交換價值中抽象出價值,從價值講到價格等。科學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全面分析,系統研究,不僅要進行定性分析,而且要進行定量分析;不僅要研究使用價值,而且要研究交換價值;還要研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聯系,研究交換價值和價格的區別,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二)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認識是相同的。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過:“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資源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本來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的表現。”“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作隸屬于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也說過:“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效用價值論認為,生產三要素是財富和價值的源泉。
(三)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商品價格的認識也有某些相同之處。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浮動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原始價格是由生產費用決定的,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決定商品的均衡價格。馬克思在《雇傭勞動和資本》中也說過,商品的價格是由什么決定的?“它是由買主和賣主之間的競爭即供求關系決定的。”他還指出,“商品價格是由生產費用決定的”。其實,商品價格與貨幣密切相關,離開貨幣就談不上價格。
四、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統一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長期爭論不休,說明兩種不同的價值理論都有自己的一定道理,需要繼續研究。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是:“非A即B?.辯證法的思維方式是“亦A亦B"。正確的研究方法應是,發展創新,吸收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的有益成果,創立新的商品價值論。
商品的價值是什么?這不是單純的經濟學間題,而是經濟哲學問題。從哲學上講,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以及主體對客體的評價,它反映了客體和主體的關系。馬克思說過:“‘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商品的價值就是商品對人所具有的意義以及人對商品所作的評價,它反映了商品(客體)和人(主體)之間的關系。換句話說,我們講商品的價值,就是指商品對人有何價值?人對商品作何評價(買不買,值不值)?離開人這個價值主體,商品無人問津,價值就無從談起。這是認識商品價值的關鍵所在,也是發展商品經濟的意義所在。我們為什么要發展商品經濟?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的消費需要。 在商品經濟社會中,人從整體上(不要理解為個人)講具有二重性: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商品是用來出賣的勞動產品,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的需要,因此就決定商品的價值也具有二重性:對消費者具有使用價值,對生產者具有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內容,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內容決定形式,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才有交換價值,沒有使用價值(如偽劣商品)就沒有交換價值;使用價值降低(如舊車),交換價值降低;使用價值消失(如過期失效藥品),交換價值消失。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是辯證統一關系,統一于商品的價值。研究商品價值問題,必須首先研究使用價值,只有弄清使用價值,才能弄清交換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價值,即滿足社會消費者的需要。任何社會的商品生產,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消費需要。生產是手段,消費是目的;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決定再生產。生產和消費的關系決定商品與貨幣、供給與需求、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從而決定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商品的使用價值包括三要素:品種、數量、質量。不同品種、數量、質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價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較的,根據使用價值三要素對消費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較出來。
品種(序數效用):商品類別品種很多,使用價值大小不同,可以進行定性分析,按序數排列,排在前三位的應該是:食品、衣服、住房……食、衣、住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決的是溫飽間題。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第一步就是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是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實現共同富裕。現在已經走過第二步,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但是還沒有全面達到小康水平。
數量(基數效用):商品數量有多少,決定使用價值的大小,可以進行定量分析,用基數計量。例如,我國現在有13億人口,每年需要消費多少糧食?根據統計,得出基數。滿足需要,效用最大。糧食生產就是要根據這個基數來安排。國家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護糧食生產基地;同時建立糧食儲備制度,以豐補歉,保證糧食安全。此外,國家還給種糧農民財政補貼,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質量(時間效用):商品質量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質期,過期則失效。特別是食品、藥品,關系人民生命健康,質量尤其重要。現在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成災,過期食品、藥品也拿去出賣,廣大消費者深受其害(有些人被偽劣食品、藥品毒害致死)。國家必須制定商品質量標準,建立質量檢查監督機構,加強質量檢查監督工作,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商品的交換價值是商品的經濟價值,即能夠給商品生產者帶來經濟利益。盈利或賺錢是商品生產的直接目的,它決定商品生產和流通的全過程,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在商品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商品的交換價值形式也發展變化:從簡單的價值形式到擴大的價值形式,從一般價值形式到貨幣形式,從金屬貨幣流通到紙幣產生,如今又發展到電子貨幣“一卡通”。在貨幣產生以前,沒有價值尺度和價格標準,商品的交換價值形式是不明確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互通有無的性質,交換雙方獲得的都是使用價值(貨物)。在貨幣產生以后,有了價值尺度和價格標準,單位商品的交換價值就明確地表現為價格。商品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與價格的邏輯關系是:
商品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個“物質”就是商品的數量和質量。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沒有質量(如食品腐爛變質),數量再多也不頂用,等于零。
商品的交換價值與價格、數量成正比。商品的價格與質量成正比(優質優價),與數量成反比例方向變化(薄利多銷)。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商品的產量,與交換價值成正比;同時又降低生產成本,與價格成反比。消費者購買商品考慮的是買什么(品種)?買多少(數量)?好不好(質量)?貴不貴(價格)?這是經濟生活的基本常識。
商品的價格就是貨幣與商品相交換的比例關系,即單位商品交換價值的貨幣表現(亦稱單價)。
價值論是指經濟學家對商品價值的形成的觀點。價值論是經濟理論的基礎,沒有正確的價值論,經濟學其他的理論就很難說明經濟現象。
價值論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對價值有不同的認識,形成不同的價值觀。馬克思認為:“什么東西你們認為是公道和公平的,這與問題毫無關系。問題在于在一定的生產制度寫什么東西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個歷史范疇,價值論必然會因為經濟制度的不同而被劃分為不同的觀點。
資本主義價值論與資本主義社會私有制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密切聯系。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產階級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逼迫被雇用階級為其創造剩余價值。資本階級為了證明其占有剩余價值的合理性,把剩余價值說成是企業利潤,并由資本本身帶來。于是在資本主義主導的意識形態下,效用價值論自然被提出。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由商品滿足消費者能力決定,而不是由勞動創造,進而否定勞動價值論。因為勞動價值論從商品交換入手,通過描述物物交換的關系揭示了其背后人與人的利益關系,即否定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從而動搖了資本主義的統治地位。
與之相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價段價值論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價值的認識上的。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必須要以人為本進行社會建設,發展成果必須由人民共享。因此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形態下,勞動價值論成為人民進行按勞分配的依據。馬克思通過勞動價值論,區分出必要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不愿承認和企圖回避、否認的。因為一旦承認了勞動價值論,就必須承認經濟學的整個體系。
現實中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是不斷開放的,因此在思想領域,我國主導的本身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不懼怕任何批評和挑戰,也隨時準備吸納新的科學思想以充實發展自己。一些西方經濟學雖然其立場不同,但其對于商品的某些論斷是正確的。
二、關于財富的源泉
勞動價值論是從亞當·斯密提出到大衛·李嘉圖發展再到卡爾·馬克思所繼承和發展。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創造價值,人類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是商品價值的來源,但其并不否認商品使用價值的來源不僅包括人類結晶了的活勞動還包括自然界,例如,馬克思提出“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做隸屬于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
效用價值論首先由薩伊等人提出,效用價值論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的滿足,商品價值由該商品效用決定的,效用是指物品能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效用論著重點在于人的主觀感受,但是人的主觀感受不可能離開事物使用價值憑空做出結論,效用論和勞動價值論一致認為商品價值建立在商品使用價值基礎上,在這一點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有其相似處。
可以看出,在對財富源泉的問題上,勞動價值與效用價值都認為財富其源泉是自然界和人類勞動,雖然效用價值論沒有直接闡述,但是它認為只要對人有效用的對象即便可稱為財富,對人有效用的對象無非是自然界天生就有的和人類后天創造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具有相似點,承認財富源泉即承認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基礎作用。勞動價值論認為使用價值是價值基礎,而效用價值論也肯定使用價值的基礎,因為商品對消費者的效用主要體現在消費者可以去使用它從中得到效用。因此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基礎。
三、關于價值貨幣表現的認識
勞動價值論的核心問題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源泉問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科學地揭示了人類抽象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價值決定商品的價格,商品的價值由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即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平均勞動強度下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在這一點上,勞動價值并未否認價格浮動的現象。馬克思在《雇傭勞動和資本》中也說過,商品的價格是由什么決定的?“它是由買主和賣主之間的競爭即供求關系決定的”。又如馬克思在批判韋斯頓的《工資、價格和利潤》中寫道:“需求的提高在某些場合完全不改變商品的市場價格,在另一些場合也只會使市場價格暫時提高,接著就會使供給的增加。這種供給的增加又必然是價格重新降到原先的水平,在某些場合還會使它低于原先的水平。”在這里,馬克思明確闡述需求和供給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商品的價值有著精辟的概述,它一方面堅持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其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另一方面馬克思在其它論述中闡述了需求和供給也會決定價值。這看上去似乎矛盾,為什么價值既由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又由需求與供給決定呢?其實在說明前者時有一個隱含的條件在內,即只有在供給和需求相等的基礎上,生產的商品才能全部實現其價值。如果需求和供給不等,例如需求小于供給,該商品被社會承認的價值就會少于該物品內實際凝結的勞動量,其單個商品的價值就會少于該商品的實際凝結的勞動量;反之亦然。因此,這與西方經濟學價格決定理論有著相似之處.
效用價值認為價值表現是相對于人而言的,不論是商品是消費品,還是資本品,它的使用價值表現為物的有用性,即滿足需要和欲望的能力。物品的使用價值既反映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的程度,也是需求者愿意提供的價格的重要依據。物品的使用價值相對于消費者越大,需求者愿意提供的價格越高;反之,需求者愿意提供的價格越低。由于物品的使用價值相對于消費者具有邊際遞減的性質,從而需求者愿意提供的價格隨物品量的增加而減少。價格與物品需求量的反向關系即需求基本規律。物品的需求價格不同于成本價格,它不由價值所決定,而受使用價值的影響。物品的使用價值同價值的矛盾,在需求與供給關系上表現為需求價格同成本價格的矛盾。物品的需求價格受使用價值及其邊際遞減性質的影響,不是對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價值規律的否定。
可以清楚地看到,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于價值表現都有自己的論述,勞動價值論對價格的觀點更著重生產商品的過程來推斷其價格。而效用價值論更偏重于從商品的銷售環節推斷價格,雖然都是對商品價格的看法,但是他們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而已,都是對市場經濟價格現象的正確理解。
四、關于價格形成的認識
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創造價值,最終商品的價值有三部分組成:原有固定生產資料價值的轉移,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勞動力創造的剩余價值,即通常所指c+v+m。在商品的形成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價值轉移過程,而是很復雜的價值先消化再生產的過程,在復雜的轉變過程,必須要依靠一些生產要素做為生產條件,例如進行農業生產必須要擁有土地以及買種子化肥的資金做為生產條件,進行工業生產就必須擁有購買廠房的資金以及建廠房的土地、資金、技術、土地作為進行生產的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以及價值形成的過程中像催化劑一樣使得人類勞動物化到新的商品中去,為活勞動轉化為價值并創造剩余價值創造客觀的條件。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里,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利息、地租都是從剩余價值里占有的,是對勞動人民的剝削。
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以商品對消費者的效用為基礎,效用是指物品能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但商品的邊際效用也會隨著商品的消費數量逐漸增多出現遞減。當消費者在消費他最后一單位商品,此時他愿付出的價格就是商品的價格。序數效用論與基數效用論就是體現邊際效用的工具,效用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之間關于商品價格形成對比,效用價值論更偏重把價格有決定權給需求方,而現實生活中卻出現與此種觀點相悖的現象,例如對于一些壟斷行業如石油行業,油價更多受供給方供給量的影響,而消費方在定價能力很弱因此用效用價值論中的價格形成理論很難解釋此現象。
雖然從表面看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有著其對立的一面,但是在商品的價格決定問題上,二者又具有聯系。勞動價值論是從供給上面研究以及具體分析商品的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它其實是給商品的價格規定了一個下限即商品的成本。如果商品的價格低于這個下限,生產商就得虧本,除非該生產商想轉行,否則他不會看著商品的價格低于這個下限。因此它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成本決定了價格,成本低或高,價格就會跌或漲。效用價值論是從需求上面研究以及具體分析商品的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商品消費者只有當消費者認為商品的效用大于商品的價格,消費者才會從錢包拿出錢來購買,因此消費者的自身效用是商品價格的上限,如果商品價格大于消費者所認為的效用,消費就不會購買;而生產商就不能完成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換,從而價值實現不了,生產商一樣會倒閉。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商品的效用會決定商品的價格。因此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其實并不矛盾。它們對于商品的價格形成的有著統一的地方,這樣的認識為當今我國市場經濟的種種現象提供解釋。
近年來,金融業的平均工資均大幅度高于其他行業,而作為金融業一部分的證券業,其平均工資更是高于金融業中的銀行業和保險業等行業。2011年全國按行業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4.18萬元,金融業則為8.11萬元,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9倍[1]。在2009年及以前的《中國統計年鑒》中,證券業的平均工資被單獨列出。單獨計算證券業的平均工資,更能顯示出其他行業平均工資與它的差距。2008年全國按細行業分職工平均工資為2.9萬元,其中證券業平均工資為17.2萬元,約是各行業平均工資的5.9倍[2];2009年北京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5.8萬元,而證券業平均工資為26.7萬元,約是各行業平均工資的4.6倍[3]。為什么證券業會擁有如此高的收入水平呢,是因為證券業創造的價值更多嗎?本文基于勞動價值論,對證券業的高收入進行分析和解釋。
一、相關文獻綜述
證券業是第三產業的一部分,對其是否創造價值進行直接討論的文獻不多,有關它的討論大多散見于對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的討論之中。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是勞動價值論要解釋的重要問題,我國理論界1949年以來有關勞動價值論的五次大討論的后三次[4](即20世紀80年代初關于“生產勞動”的討論,20世紀90年代初關于“價值創造源泉”的討論,以及新世紀以來新一輪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學習和討論),均把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作為核心議題。
許多學者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第三產業及其中的證券業進行分析。但對于證券業是否創造價值,學者們之間仍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證券業的勞動是否屬于生產性勞動。一些學者認為證券業的勞動不創造價值。如吳易風認為勞動創造價值,非勞動生產要素不創造價值,只創造使用價值,第三產業既包含物質生產部門又包含非物質生產部門,物質生產領域創造價值,非物質生產領域不生產物質產品,不創造價值;[5]郭小魯則認為一切服務活動都從屬于物質產品的生產,不能脫離物質產品的生產而單獨形成價值生產,它們只具有交換價值,并不創造價值。[6]另一些學者則認為證券業的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如宋先鈞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中,無論是生產作為商品的物質產品的勞動,還是以活動形式提供服務的勞動,只要是同作為資本的貨幣相交換、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就是生產勞動,撇開生產勞動特定的社會形式,經過調整,生產勞動的含義就可以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第一、二、三產業的勞動均符合馬克思對于生產勞動的定義,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7]
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應當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再用發展了的勞動價值論對第三產業進行分析。發展了的勞動價值論大都認為證券業創造價值。拓寬生產勞動的范圍和拓寬價值的來源是近年來對勞動價值論的兩類重要發展。一些學者致力于拓寬生產勞動的范圍,如谷書堂認為物質生產領域和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都創造社會財富,都形成價值;[8]李江帆認為第三產業提供的非實物勞動成果也是一種產品——服務產品,而這種產品具有非實物使用價值,只要服務產品是為交換而產生的,它就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即商品,因而具有價值;[9]丁堡駿則認為非物質生產領域的部分勞動可以看成是廣義的生產勞動,但拓寬創造價值的勞動范圍不能任意擴大到所有非物質生產領域。[10]另一些學者致力于拓寬價值的創造源泉,如錢伯海認為不僅是活勞動創造價值,物化勞動也創造價值,生產的諸要素(勞動力、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共同創造價值,不僅是物質生產部門創造價值,非物質生產部門也創造價值,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是共同勞動。[11]
綜上可以看到,對證券業是否創造價值的討論,大都是在對第三產業進行研究時附帶著進行的。但證券業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分工的結果,其勞動有一定的復雜性,籠統地說其是否創造價值并推論出其收入的源泉,恐怕很難有說服力。本文從證券業的具體勞動出發,進行具體分析,試圖對證券業高收入的來源進行解釋。
二、對證券業的具體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標準,證券業指對股票、債券、期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投資交易活動,包括證券市場管理、證券經紀與交易、證券投資、證券分析與咨詢。[12]在我國,證券公司同時發揮投資銀行的作用,其業務范圍一般包括證券發行、自營證券買賣、證券買賣、證券還本付息和紅利的支付、證券的代保管和簽證、接受委托代收證券本息和紅利、接受委托辦理證券的登記和過戶、證券抵押貸款、證券投資咨詢等。[13]經紀業務、證券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是證券公司的四大主營業務。本文為討論的方便,將依據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下面依次討論證券業的這四類業務,依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分別進行分析。
證券市場管理指證券、期貨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屬于政府行政管理行為。政府的勞動不生產商品,其勞動成果也不進入商品交換,因為權力不是商品。“雖然政府的勞動非常重要、非常復雜,但也不是商品生產勞動,而是非商品生產勞動,這種勞動不是沒有意義,沒有貢獻,而是不創造商品的價值”[14]。
證券經紀與交易中的勞動類似于商業中的勞動。商業活動是從產業資本活動中演化而來,為商品資本的流通提供便利;證券經紀也是從產業資本活動中演化而來,為企業融資也即是為貨幣資本的流通提供便利。商業活動賺取商業利潤,證券經紀業務從證券交易中賺取傭金。我們可以依照馬克思對商業活動的分析,來對證券經紀活動進行類似的分析。“因為商人作為單純的流通當事人既不生產價值,也不生產剩余價值,所以,他雇用的執行同樣職能的商業工人,也不可能直接為他創造剩余價值。”[15]證券經紀人及其雇用的員工,也同樣不能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證券經紀活動與商業活動的區別,在于商業活動需要投入大量資本,而證券經紀活動需要投入的資本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商業活動獲得的收益是商業資本作為執行實現價值職能的資本,從總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中取得的份額;證券經紀獲得的收入則是憑借從事證券經紀的資格,從資本投資所獲得的收益中分割的一部分收入。
證券投資本質上是資本所有者的投資活動,其獲得的收入是資本的收益,資本是非勞動生產要素,不創造價值。正如程恩富所說,“純粹的貨幣資本家,包括各類證券、期貨、外匯市場上的單純投資和炒作的人,在不參與生產性企業管理的情況下,當然不屬于創造商品新價值的生產勞動范疇,而是資本這一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具體表現”。[16]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無論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勞動生產要素都不創造價值。“企圖擴大勞動的外延,把同勞動對立的資本和土地納入勞動之中,這就從根本上取消了勞動概念。取消了勞動概念,也就從根本上取消了勞動價值論。”[17]
證券分析與咨詢是從證券投資中分化出來的業務,同樣是不創造價值的。證券分析有利于資本流向能創造更多收益的領域,從而使資本為資本所有者帶來更多的收入,但仍然是從屬于資本的活動,并不創造價值。
綜合對這四類業務的分析可知,證券業是不創造價值的。但是證券業不創造價值,并不意味著證券業不創造使用價值。從使用價值的生產來看,僅僅有勞動是不夠的,使用價值需要勞動力、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來共同創造,也就是說資本、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均是創造使用價值的要素,均可以創造使用價值。證券業主要是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表現,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因為我們通常說的財富指的是使用價值,所以說,證券業是可以創造財富的,但不創造價值。
三、證券業高收入的來源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公司規模逐漸壯大,資本家的自有資本逐漸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這時候便產生了對融資的需求。當信用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股票、股票公司、證券業便出現了。自從產生以來,證券業就發展迅速,到今天,證券業的業務遍及全球,已發展成為金融業甚至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無論從證券業的產生、發展過程,還是從其在當今社會的表現來看,證券業的功能始終是為企業融資,證券業的業務始終是資本的活動,證券業的收益也始終是資本收益的一部分。
從證券業的主營業務來說,證券投資和證券分析咨詢獲得的收益直接就是資本憑借資本所有權所獲得的收益,證券經紀獲得的收益則是憑借其可以從事證券經紀的權力所分割的資本收益。證券業的高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第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憑借其所有權將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剩余價值,證券業從業者或者直接占有一部分剩余價值,或者分割資本所占有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第二,在證券市場上,短線投資較多,證券買賣頻繁,給證券公司帶來大量的傭金收入。
證券業的活動屬于資本的活動,如果把資本的活動細分為資本所有者的資本管理勞動和純粹的資本活動,并把資本管理活動看作管理勞動的一部分,看作創造價值的生產性勞動,那么證券業的部分勞動將創造價值。但即使如此,證券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不是勞動收入,而仍然是資本收益的一部分。這時候,證券業的收入就類似于企業家收入,正如資本家即使不從事監督和指揮勞動依然可以獲得企業家收入一樣,證券業即使不從事創造價值的那部分勞動,依然可以獲得高的收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站.
[3]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統計年鑒2010. 北京統計信息網.
[4][14]李鐵映.關于勞動價值論的讀書筆記[J].中國社會科學,2003(1).
[5][17]吳易風.價值理論“新見解”辨析[J].當代經濟研究, 1995(4).
[6]郭小魯.服務勞動創造價值嗎?[J].江漢論壇, 2001(1).
[7]宋則行.服務部門勞動也創造價值[N].人民日報,1997-06-14.
[8]谷書堂.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110-112頁.
[9]李江帆.第三產業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勞動[N].人民日報,1996-05-25.
[10]丁堡駿.論拓寬勞動價值論的適用范圍[J].復印報刊資料——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2002(4).
[11]錢伯海.社會勞動創造價值之我見[J].經濟學家,1994(2).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站.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7)01-0049-04
一、引言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定的就業是農村轉移勞動力市民化的必由之路。為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各級政府通過各種方式提升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勞動技能,增強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華東區域發展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包括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宿遷五市在內的江蘇蘇北地區、安徽、山東是華東的經濟洼地,也是華東農村勞動力轉移任務最重的地區。職業教育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緊密,其在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人力資本配置作用。在此背景下,深化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貢獻的研究,對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一些學者對職業教育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個領域是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作用。杜睿云、安樹偉(2012)基于比較優勢的視角,在提升農村勞動力人力資本方面對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進行了比較,歸納出職業教育具備應用性、靈活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提出了“契合農村勞動力成長特點、降低受教育者成本與風險、滿足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需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比較優勢”的理論觀點,并據此指出職業教育可以成為對農村轉移勞動力進行教育補償的有效方法[1]。李敏(2015)分析了蘇北職業教育與就業的關系,提出了發展職業教育的“三個保障”“四項建設”“五個統籌”等相關策略[2]。闞大學,呂連菊(2014)利用系統廣義矩估計法克服內生性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職業教育促進了中國城鎮化建設,推動中國城鎮產業結構轉型與就業結構升級[3]。
另一個領域是職業教育服務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提升路徑方面。唐瑾(2014)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就業壓力出發,分析了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貢獻機理,并從宏觀制度和具體策略兩個層面提出了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策[4]。馬建富(2014)從解決農村轉移勞動力人力資本困境的角度提出了職業教育制度配置和政策創新的培訓策略[5]。
不難看出,現有研究多基于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促進作用方面進行理論突破,多基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對較少,尤其缺乏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貢獻方面的實證分析。鑒于此,本文以華東六省一市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數據為樣本,整理和收集2003―2014年間的面板數據,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給予實證分析,得出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貢獻的研究結論。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方法,來判斷職業教育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之間的關系。在一個平穩時間序列中,如果變量(A,B)之間存在穩定的影響關系,則需要判定是變量A的變化引起了變量B的變化,還是變量B的變化引起了變量A的變化,或者是兩個變量A、B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從統計學意義上可以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來判定因果關系的方向,從而判定哪個變量是因,哪個變量是果,或者互為因果關系。
從上述對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對一個時間序列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時有一個前提條件,時間序列必須是平穩的,否則可能會出現虛假回歸問題。所以首先要對需要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來檢驗時間序列的平穩性。
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可看出本文中的時間序列是同階單整的,這時需要檢驗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共同的隨機性趨勢,即協整關系。本文采用Johanson協整檢驗來判定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
(二)數據來源和說明
采用職業學校的數量和招生人數這兩個變量表示職業教育規模,職業學校的數量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專幾類學校的數量之和;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也為這幾種院校的招生人數之和;用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表示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數據從華東六省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2003―2014年的面板數據中獲得。其中,職業教育規模用職業教育部門費用支出代表,收錄于我國華東六省市統計局的統計年鑒中的教育統計,職業教育及培訓人數的數據獲得于華東各省市教育部門和農業部門,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來源于華東各省市農業部門。
1.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
為消除異方差的影響,分別對職業學校的數量、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取自然對數(Lsc:代表職業學校的數量,Lst代表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Lmp代表勞動力轉移人數)。為了避免非平穩時間序列進行實證檢驗導致的虛假回歸問題,先對統計數據進行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看出,三個變量Lsc、Lst和Lmp的水平值都沒有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但當對三個變量取一階差分后,各變量都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所以可以判斷三個變量皆為一階單整變量。這樣變量之間就可能具有穩定的協整關系,為進行下一步檢驗提供了可能性。
2.Johanson協整檢驗結果從表2的Johanson 協整檢驗結果可以看出,三個變量Lsc,Lst 和Lmp 在1%顯著水平和5%顯著水平下都拒絕了沒有協整關系和最多一個協整關系的假設;而在1%顯著水平下接受了最多兩個協整關系的假設,在5%顯著水平下拒絕了最多兩個協整關系的假設。
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根據協整檢驗結果,職業學校的數量、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存在協整關系。但是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進一步確認。首先,對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表3給出了檢驗結果:在5%的水平上,承認了職業學校的數量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格蘭杰因,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不是職業學校的數量的格蘭杰因,即職業學校的數量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相互之間產生了影響。
其次,對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表4給出了檢驗結果:在5%的水平上,承認了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格蘭杰因,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也是職業學校招生人數的格蘭杰因,即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相互之間產生了影響。
(三)實證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可以看出,職業教育規模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具有促進作用: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因此,職業教育規模(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會對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產生積極影響;反過來,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也會促進職業教育規模(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的擴大。
首先,職業學校招生人數的擴大,會使得農村勞動力獲得職業教育的機會增加,從而使得農村勞動力能夠更好地獲得就業準備知識。這些就業準備知識包括相關工作崗位的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和必要的安全知識等,就業準備知識對農村勞動力獲得非農就業的機會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職業學校的數量增加,會使得農村勞動力獲得相關知識更全面,可以更好地適應各種職I需求,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從而轉變為市民。因此職業教育規模(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的擴大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對農村勞動力轉變為市民這一過程產生了積極影響。
其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會增加需要獲得相關知識的需求,而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擴大職業教育規模,這時主要是促進職業學校招生人數的增加。而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對于獲得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要求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職業培訓和職業發展,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更多種類的職業學校就會發展起來。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就促進了職業學校數量的增加。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的增加促進了職業教育規模(職業學校的數量和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的擴大。
三、提升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水平策略
從上述實證分析可以得出,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產生了積極影響,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便捷、準確的方式,同時有利于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對于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鎮化進程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考慮到職業教育規模的擴大,會促進華東地區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因此,在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進程中,要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作用。
首先,各地政府要完善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體制的投入。在思想上要有前瞻性,通過政策的及時跟進,對各類職業教育與培訓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同時對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與培訓要實施嚴格的監管與評價體制,“完善和推廣第三方監管機制,切實將監管政策落到實處,加強對培訓資金使用、培訓內容及培訓滿意度、培訓師資等多方面的監管”。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的激勵機制,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制度,加大職業培訓補貼政策落實力度,提高農村轉移勞動力參加培訓和取得技能證書的積極性。第三,各地政府還要積極推進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宣傳工作,提高他們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積極性與意愿。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等渠道,宣傳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培訓以及創業培訓的相關政策;大力宣傳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和創業的典型案例,報道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好處,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輿論氛圍。
(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各地政府要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教育的軟硬件投入。在硬件方面,要加強教育與培訓基地建設,提供強大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硬件設施。各地要利用現有的職業院校、各街道社區、工會、婦聯等各類培訓資源,改造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示范基地,各地政府要主動承擔培訓任務,購買培訓需要的各類設施設備,提高培訓資源的利用效率。在軟件方面,要開發適合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內容,根據轉移勞動力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開展多形式、多樣化的培訓。堅持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等形式,通過課堂教學、電視廣播教學、網絡課程、移動端微課等教育方式,全方位提高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
一、引言:教育——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驚世之作《國富論》中,用一只看不見的手描述了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和社會的關系,并指出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結果將導致社會福利達到最大。
無論從事什么經濟活動,收益超過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慮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廣義上說,教育是一種經濟活動。教育活動的主授方因為從事教育活動取得收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教育活動的接受方則因為教育取得將來的預期收益,其經濟效益表現在將來。首先,通過教育能夠掌握最基本的謀生手段,這是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必須進入的教育層次,然后。一部分人通過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增加將來收入的預期,這是對勞動者愿意花費大量的成本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合理解釋。非義務教育需要我們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為教育支付的顯成本和因為接受教育而不能從事其他職業所減少的收入——經濟學上稱為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有時是相當大的。
作為一種經濟活動,教育是配置勞動力資源的手段,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標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術,專業教育的基本目標則是讓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通過教育這種手段,接受不同層次教育和不同類型教育的勞動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和崗位就業,這就是勞動力資源的教育配置機制。不同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的差異則是對勞動者接受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報。大多數的研究發現,教育層次低的勞動者只能從事較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工作,相應取得較低的社會平均勞動報酬:教育層次較高的勞動者可以從事較高技術含量的資本密集型工作,相應取得較高的平均勞動報酬。
二、農村勞動力教育素質與勞動力資源配置相關性分析
(一)勞動者的教育素質與其工作環境和工資水平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教育是一種資源,因為教育能夠產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勞動力資源的手段,因為教育能夠把不同的勞動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資水平。勞動者的教育素質是指勞動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質量的好壞,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等,由于教育質量的好壞從大眾意義上難于評價。我們所說的教育素質一般是指勞動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較高層次教育的勞動者教育素質則高,接受較低層次的勞動者的教育素質則低。大多數研究發現,具有較高教育素質,取得較高教育層次的勞動者能夠在環境優越的勞動崗位上就業,并取得較高的勞動報酬。一般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和市場秩序比較規范的國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關系。美國的教育學家發現,在美國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學教育,將來的收入會比原來增加12%,這就是“教育收益”。我國2006年城鎮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學文化程度為8744元,初中為10269元,高中為12204元,大專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別為22995元、37880元,這顯示了勞動者的教育素質和收入水平之間的明顯正相關關系。
大多數農民由于受到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沒有機會接受較高層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較低的文化程度導致他們的社會就業能力較差,從已經進城打工的農民來看,他們大部分只能從事簡單粗重、技術含量低的工作,他們的職業技能,絕大多數是邊勞動邊積累的。無論農民工是選擇外出就業還是就近就業,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質和職業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質決定了他們要提高收入的難度很大。按照相關專家對農村勞動力的一項研究,大學文化程度工資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過勞動技能培訓的勞動者工資是沒有接受勞動技能培訓勞動者工資的3—4倍。而且,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質偏低的農民工打工很不一樣,前者基本上在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政府機關就業,工作環境優越,而且還可能擁有非貨幣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種社會保障,工資上漲的彈性大。而農民工只能選擇在環境較差的崗位工作,并且工作沒有什么保障,無任何其他收入,工資上漲的彈性小。
(二)農村勞動者的教育素質與其轉移就業能力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教育素質低,只能要求較低的勞動報酬,由就業信息不對稱引起的較高就業成本和轉移成本,使得勞動報酬不足以彌補轉移就業成本,農村勞動者轉移就業的難度大。而教育素質高的勞動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豐富,就業信息廣泛,能夠取得較高的勞動報酬,轉移就業比較容易。
根據我們對湖南邵陽市農村勞動力市場的調查,邵陽市隆回縣2008年的總人口為1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2萬人,農村勞動力為50.8萬人,農村剩余勞動力為35.2萬人,轉移就業勞動力24.3萬個,占24%。其他10.9萬農村勞動力沒有實現轉移就業。據相關部門統計,隆回縣農村勞動力轉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轉移率(轉移勞動者與勞動力總人口之比)高達78%,中專以上為92%,初中以上為61%,小學程度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轉移率只有11%。
另一項調查顯示,邵陽市武岡農村人口60萬人,擁有農村勞動力資源43.1萬人,富余勞動力26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跨省轉移10.8萬人,省內及市內實現就業5.8萬人,還有近9.4萬勞動力既不能在本地就業,也不能實現轉移就業,轉移就業率只有63.8%。剩下的9.4萬勞動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層次,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
這些都充分說明,農村勞動者的教育素質與其轉移就業能力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三、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結構
教育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勞動者工作環境的好壞和勞動報酬的高低。教育層次低的勞動者只能從事較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工作,相應取得較低的平均勞動報酬:而教育層次較高的勞動者可以從事較高技術含量的技術工作或者資本密集型工作。相應取得較高的平均勞動報酬。較低的教育素質決定了農村勞動力不能享受社會平均的勞動條件和平均的社會報酬,并成為最終導致地方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勞動者轉移就業的難易程度,教育層次低的勞動者轉移就業的難度大,轉移就業率低;教育素質高的勞動者轉移難度相對較小,轉移就業率高。教育素質高的勞動力資源,成為稀缺資源,教育素質低的勞動力資源,是非稀缺資源,非稀缺資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結果,這是出現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資源在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博弈中,自身沒有定價權,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備條件。為了擺脫貧困落后的經濟狀況和相對較低的社會生活質量,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事業。對已經完成義務教育,走上勞動崗位的農民,要強化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他們掌握必要的技能,整體上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一)農村勞動力的合理供給,必須依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農村勞動力市場的顯著特點就是教育素質偏低。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廣大農村市場急劇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在農村的發展依然落后,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基本不在農村就業,農村總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很少,農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質偏低,與現代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由于我國現階段人口眾多,勞動力供給遠遠大于需求,便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但對于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會呈現出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樣就出現了一種悖論:一方面,技術含量高的工作難以招收到合格的勞動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勞動者又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一般來說,大多數工作的專業性都很強,只有具有某種專業技能的勞動力才能從事與之相關的技術工作,但具有某種專業技能的勞動者卻很難勝任其他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不具有專業技術水平的勞動者。不能夠從事專業技術性質的工作,只能從事幾乎所有人都能勝任的非專業化的普通型工作,這種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較高的勞動報酬了。而雖然具有專業技術水平但層次較低的勞動者,很難從事專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工作:具有專業技術較高水平的勞動者,又基本上不愿意從事那種專業技術要求不高或者非本專業技術的工作。總之,在勞動力資源總量給定的情況下,結構性的勞動力供給失衡會導致種類不同、級別不同的市場替代性較差,這給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難度。而通過專業化的職業技術教育,能有效地滿足專業技術的需要以及勞動者本身的發展和興趣所好,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多層次、多領域的專門人才。
(二)提高職業技術教育質量,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勞動者,優化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
從行為經濟學角度講,勞動力的供給是以勞動力供給者為行為人來進行的,同樣,勞動力的需求則是以勞動力需求者為行為人來進行的,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運動,最終使勞動力達到一種相對均衡的靜止狀態。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每個勞動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個勞動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勞動者。對勞動力需求而言,最終動因取決于社會消費,是由滿足這種消費的生產單位所衍生出來的對生產要素的派生需求。社會的生產和消費等經濟活動要得以延續,必須具有一定的客觀條件——人、財、物要素,同樣的物質資源讓不同的人來經營和同樣人的經營不同的物質資源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就說明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對于社會的重要性。社會的消費需求各種各樣,要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就需要各種各樣的勞動。勞動的多樣性決定了單個人不能從事一切勞動,于是就產生了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產品本身的特點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產業、行業、企業對勞動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勞動者工作性質引起的分工,便產生了不同職業的勞動力需求。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提高可以滿足經濟對勞動力規格的不同需求,培養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勞動力資源。這些接受不同種類培訓,有足夠能力的勞動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以實現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優化。職業技術教育應緊緊抓住工業現代化、產業轉型、兩型社會建設、農業產業化、城市化等當代社會的顯著特點,積極完善專業和課程設置,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職業技術教育應按照市場的需求和個人的特長進行引導性教育,指導受教育者從一開始就能明確適合自身的專業和方向,以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三)依托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勞動力資源流動的效率
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不同市場的勞動力自由流動的程度,是按照勞動力的稀缺性來排隊的。勞動力越稀缺的市場。勞動力流動性就會越大。接受過職業技能教育的專業勞動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專業化程度越高的職業技能教育具有越強的稀缺性。稀缺資源往往供不應求,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定價權,因而其要求的勞動力價格較高。一個勞動者是這樣,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國家也是這樣。一個區域中勞動力資源稀缺性越強,這個區域的就業競爭力就會越強,區域經濟發展就會越快越好。所以必須依托職業技術教育,增強勞動者的稀缺性,從而提高勞動力資源流動的效率。一般而言,勞動力流動,是勞動力在行業之間、地區之間、企業之間工作地點和工作性質的不斷變換。其特征是依賴于勞動的高技能、高熟練程度為主的智力型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流動能夠調節行業間、部門間、企業間勞動力的供求,促進勞動力資源,尤其是高素質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效率,必須以高質量的職業技術教育為前提。
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勞動力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夠使勞動者本身的經濟狀況改善,同時還能使勞動者就業地的經濟總量增加,社會福利總水平將增加,帕累托改進實現。通過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能夠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和基本素質,增加農村勞動者的轉移能力,從而最終增加社會總福利水平,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化的發展,農業中大量采用機械作業,農業勞動效率不斷提高,但社會總福利水平并沒有增加。因為,由于勞動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剩余,剩余勞動力的產生減少了他們的收入水平,如果社會經濟總量并沒有增加的話,社會的總福利水平實際上減少了。按照帕累托最優標準,帕累托改進沒有實現。那么帕累托改進是否存在呢?怎樣實現帕累托改進呢?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者的轉移就業能力,實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通過轉移就業。能夠增加社會經濟總量,同時提高勞動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進實現了。帕累托改進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必須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一)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不但要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同時必須保證勞動力轉移地勞動效率的提高與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以實現帕累托最優
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能夠提高勞動者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從而增加勞動者的就業能力,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夠順利地實現轉移就業。但是,勞動力轉移。如果降低了農村勞動效率,損害了勞動力轉業地經濟本身的發展,即使轉移就業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進也沒有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必須以不降低勞動力轉業地農村勞動效率與保障當地農業生產為前提,才能最終增加社會總福利水平,實現帕累托最優。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與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必然建立在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可以促進農業和國民經濟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又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欠發達地區農業人口多,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低,大批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出現了“老弱農業”,極大地削弱了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經濟。因此,要通過職業技術教育,不僅要提高轉業勞動力的素質與技能水平,也要促進當地勞動者的素質與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實力,從而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保汪糧食安全,保證勞動力輸出地農業的發展,以實現勞動者本身的輸入水平、國民經濟總水平的相互促進和發展,實現社會總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實現帕累托最優。
(二)職業技術教育要與區域經濟相結合,妥善處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與城鎮職工就業的矛盾,實現帕累托最優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高等教育發展與勞動力市場的協調不僅關系到大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也直接影響著人力資源對社會發揮的作用以及教育作為振興國民經濟這一重要國策的實施。目前新疆區域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表面上表現為技能需求方式發生了變化,更深刻的是表現為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了變化。勞動力市場的這些變化對新疆高等教育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響。新疆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協調發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發展更好地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一、新疆勞動力市場變化與高等教育發展的相關分析
1.新疆勞動力市場變化與人才就業狀況分析
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情況主要取決于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所創造的工作崗位的數量,通常用就業彈性和就業效應來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對新增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就業壓力較小。新疆勞動力市場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總體需求也高于全國水平。新疆和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彈性基本都大于1,說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同時,新疆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彈性也大于全國平均水平,即新疆對大學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國平均水平。
近十來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幾乎都是勞動力人口,但是,就業人口數量卻遠遠低于勞動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圖1)。從而使得新疆勞動力市場在供求總量上是一個供過于求、存在一定就業壓力的市場。
由此可見,新疆勞動力市場總體就業存在壓力,但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需求仍然沒有得到完全滿足。
2.新疆高等教育發展與勞動力變化的關聯分析
為了反映出新疆勞動力市場變化與高等教育發展之間的關聯程度,筆者選取了反映勞動力市場變化與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從業人員數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一段時間內的從業人員數反映出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變化,而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人數是一段時間內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的重要反映。
表2顯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來的相關數據統計。通過利用SPSS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了關聯分析,結果如下:
從表3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發展(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與勞動力市場(從業人員數)的相關系數為0.964,統計結果反映出,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勞動力市場變化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發展規模也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擴張,新疆高等教育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勞動力市場變化相適應。
3.未來新疆勞動力市場對人才資源的需求預測
國內學者在研究我國經濟增長與人才的關系時,不約而同地都借鑒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普遍認為經濟增長依靠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科技進步。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借鑒武漢化工學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獨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建立人才需求預測模型,對新疆人才資源需求狀況進行短期、中期預測。為研究經濟增長與人才需求的關系,預測人才需求,對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進行改造,增加一個變量R為投入人才量,將上式改造為:模型中L為投入勞動量,為產出量;為技術進步水平;L為投入勞動量;K為資金投入量;參數和稱為彈性系數,為Y對L的彈性系數,又稱勞動投入彈性系數,為Y對K的彈性系數,又稱資本投入彈性系數。表4給出了1991-2009年新疆經濟發展及從業人員狀況的統計數據。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v-Fuller)檢驗法,利用EViews5,0統計分析軟件,
通過Eviews5.0對上述變量LNY、LNR、LNK的進行檢驗,存在因果關系,即LNY是LNR變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變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樣本數據結合SAS軟件對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線性化函數線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參數估計,得到以下回歸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變量的顯著性和方程的顯著性極高,擬合優度也很好。方差膨脹因子Vlf=2.69843
將生產函數模型進行轉換,得出人才需求預測模型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運用上述系列模型對新疆2005-2015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總量進行預測(如表5)。據預測結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別為137.9萬人、186.7萬人,與2005年及2010年新疆從業人員人員中大中專以上學歷人數126.66萬人、176.48萬人基本吻合,說明該預測模型具有較高準確率。據預測,到2015年人才需求達247.1萬人,占從業人員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萬,年均增長6.4%。以上預測結果的分析表明。為確保新疆經濟快速增長,首先要擴大新疆人才數量,形成與經濟增長需要相適應的合理人才比例,但當經濟增長到一定時期,對人才的質量要求則更加明顯,就不能過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數量的擴張而忽視了人才質量的提高,這樣是不可能真正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的。
二、現階段新疆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失衡分析
近年來,雖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強勢的增長,但對勞動力的吸納總量一直表現疲軟,隨著近幾年高校擴招的畢業生進入市場,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總量失衡進一步加劇。
1.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夠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匹配度差
近年來,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資體制以及招生制度、畢業生分配制度等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并未真正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制,真正形成高等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面向社會進行資源交換、面向社會多渠道多元化籌措經費的新格局,進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類型、多層次的能滿足社會各方面、各階層需要的,能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和提供各種方式服務的開放性體制。政府主導的辦學主體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極大比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模式仍未能擺脫傳統體制的影響和束縛。高等教育改革的滯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學校辦學缺少時代特色、地域特色、行業特色和學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錯位,相互失衡。雖然從長遠來看,新疆勞動力市場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趨勢,但在短期內卻形成了區域的“教育過度”。如此一來,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不僅無法應對社會經濟的進步反而還加重了就業的負擔。
2.勞動力市場轉型期高等教育科類結構變化滯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類結構與勞動力市場變化的失衡體現在不同學科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中面臨不同處境,因為新疆經濟高速發展。人才缺口很大,總體上表現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存在著局部的相對的“教育過剩”問題,有的學科和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社會需求旺盛;而有的學科和專業畢業生則供過于求,出現過剩狀況。高等教育快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的存在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間,新疆經濟產業結構不斷進行調整,二、三產業的比重在不斷提高,這對新疆勞動力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新疆高等學校對相關專業畢業生的供給卻很有限,造成部分專業人才的緊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層次結構與勞動力市場變化失衡。據新疆教育相關部門近幾年統計數據顯示,新疆高校專科畢業生總體上不到一半的就業率,專科、高職畢業生明顯供大于求,本科生就業率低于70%,本、專科層次的人才出現“就業困難”狀況。
3.新疆高等教育區域空間分布不均衡。形成勞動力市場變化與高等教育發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結構與勞動力市場變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區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烏魯木齊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學校16所,擁有學生124467人,吐魯番地區、哈密地區、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等地區沒有一所高等學校。造成經濟發達、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畢業生多,出現高層次人才局部過剩,而經濟不發達,人才稀缺的地區接受畢業生越少,出現人才嚴重短缺。地區性人才失衡的形成,從深層的原因講,固然是我國經濟的二元結構所致,但它與人才市場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暢也有密切的關系。
三、對策與建議
1.調整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適應勞動力市場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勞動力市場所處的水平,通常是由產業結構的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水平決定的。產業結構的升級所反映出來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變化,也就是隨著第一和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下降,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不斷上升,一方面新增勞動力主要涌向第三產業,另一方面第一產業部門的勞動力開始釋放出來,逐步轉移到高層次的第三產業部門就業。教育以其層次和類型實現對勞動力的甄別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構成狀態,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勞動力市場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結構。近年來,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資體制以及招生制度、畢業生分配制度等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模式仍未能擺脫傳統體制的影響和束縛。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現象依然嚴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制度及院校類型應當更加多樣化,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應具有不同的培養目標、模式與特色。近年來新疆高等職業院校、民辦高校多種高等教育形式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總體規模,但是其培養目標定位模糊、辦學同質化、師資力量弱、辦學條件差、教學質量低的狀況令人憂慮,培養出的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明顯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樣化的高等教育辦學形式的同時。也要注意對現有的多種高等教育形式進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準在勞動力市場的目標定位,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
2.調整高等教育的專業結構。適應勞動力市場由賣方向買方的轉變
在中國具體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條件下,教育發展與勞動力市場變化的不均衡,導致高等教育供給壓力的加大及人力資源閑置,即所謂的“教育不足”和“教育過剩”。新疆經濟高速發展,人才缺口很大,總體上表現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存在著局部的相對“教育過剩”問題,如某些學科、某些專業畢業生的社會需求少,就業很不理想,這種情況說明勞動力市場正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在買方市場中,大學生就業需由市場供求關系來調節,而高等學校則只有培養出“適銷對路”的人才產品,才會贏得勞動力市場的青睞。為了培養新時期新疆急需的各類高層次專業人才,各高校應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變動,準確地做好人才需求預測,并綜合考慮多方面的現實因素對專業結構進行適時的調整,以培養出適銷對路、寬口徑、厚基礎量強、辦學經驗豐富、教學資源充實等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加大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升、改造傳統學科專業的力度,實現新的發展。應大力發展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應用型特色學科專業。近年來新疆高等教育的應用型專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經濟社會對高層次應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應立足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的特色,合理調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資源。積極開設面向地方經濟的應用型學科專業,為地方經濟輸送各類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自經濟學產生以來價值與價格問題一直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而就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理論界也是爭議紛紛。回首過去由于長時期對經濟增長的片面追求人們憑借強大的科學與技術力量加快了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這使得森林迅速消失水資源污染嚴重生物種類急劇銳減……人類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經濟增長難以持久。嚴酷的事實使人們逐漸意識到應該建立新的自然資源價值觀。
一、西方經濟學關于自然資源價值的理論
西方經濟學的效用價值論是自然資源價值理論的基礎。效用價值論認為人的欲望及滿足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包括價值論在內的一切經濟分析的出發點。效用是物品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價值則是人對物品滿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種主觀評價。另外,只有與人的欲望相比稀缺的物品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才是有價值的。因此效用價值論的核心觀點是效用是價值的源泉稀缺性是價值的前提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一般的規律價值由邊際效用決定。
根據效用價值論的觀點,自然資源顯然具有能夠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其數量的有限對人類需要的無限性是稀缺的于是自然資源有價值成為不可避免的事了而資源的合理配置及資源的價格也自然成為西方經濟學關注的焦點。
一般而言自然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即那些可以用自然力來保持或增加儲藏量的自然資源,例如,土地、江河湖泊等,只要合理利用,不使其過量消耗.都可以自己生產自己,不斷地通過循環或繁殖,無窮盡地存續下去另一類是不可再生資源,即那些沒有自我繁殖能力的資源如石油煤炭等。下面就分別探討這兩類自然資源的價格決定問題。
1.可再生資源—以土地為例
土地是一種生產要素,廠商決定其需求量時.根據理性經濟人的假設,一定會選擇收益最大時的數量,也就是土地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時的數量。這里土地的邊際成本用地租來衡量,而邊際收益即邊際收益產品"MRP ",是指廠商多投入一單位土地給他所帶來的收益增量.在數值上等于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的邊際收益“MR "(增加一單位產品出售給廠商帶來的收益增量)與土地的邊際產品“MP ""(增加一單位土地投入帶來的產量的增量)的乘積。由于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的存在,MP是遞減的,而MR根據市場結構的不同有可能是不變或遞減的.但并不影響MRP的變化趨勢—遞減的。根據地租與邊際收益產品的關系,可大致得到對土地要素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見圖1日為地租Q為土地數量,需求曲線為)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講,土地存量在短時期難以變化,加之土地所有者保留自用土地的數量比例甚小(原因是自用給其帶來的效用較小)所以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土地的總供給基本不受地租的影響(見圖1供給曲線為S需求曲線為Q時的地租為PI。就某一特定位置、類型的土地數量來說,供給量的確相對固定但不同地段的土地租金是有所差別的,形成了所謂的級差地租。從圖中土地市場均衡地租的決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土地邊際生產力的提高(如土地由種植水稻改為建造高級寫字樓;土地上投入資本的增多;位置的差異等原因)土地產出品價格的不同都會使土地的需求曲線位置不同(虛線表示)加之土地供給量的有限性產生了不同的地租。
2.不可再生資源—以石油為例
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可耗竭的資源它會隨著人們的開發利用而不斷減少也就是現在的生產會減少未來的存量。因此不可再生資源的價格中要加入稀缺性成本。與可再生資源一樣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需求曲線也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但它的可供開采量卻不斷減少。一般而言石油的開采成本在油田新開采時較低隨著開采的深入其成本會不斷提高,所以價格的上升才會激勵資源所有者去開采更多的產量。這里用石油開采的邊際成本曲線表示其供給狀況(邊際成本是資源所有者提供一單位產量所付出的成本增量),但要注意邊際成本曲線代表的供給曲線“S ""還不是真正的供給曲線。原因是資源的不斷開采,使其越稀缺.價格會越高,要使資源所有者放棄未來可能獲得的更高收益.就必須支付比實際開采成本更高的價格,即要加入稀缺性成本.S"曲線與S曲線的垂直距離就是稀缺性成本,由此,不可再生資源的市場價格要略高為尸。 由上可看到,西方經濟學中關于自然資源價值的理論是以效用價值論為基礎的,定價王里論主要是供求平衡基礎上的邊際成本定價
二、馬克思的自然資源價值觀
勞動價值論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石,勞動是價值的惟一源泉是勞動價值論的核心觀點。據此.馬克思指出”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不是由于勞動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這句話說明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的自然資源不存在抽象勞動創造的價值。然而,人們一旦對原生自然資源進行利用,它就應該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人們要利用自然資源,首先就得占有資源無論以何種手段為人所用都一定是勞動過程既有改變物質形態的具體的體力勞動也有腦力勞動的付出所以自然資源上的勞動的凝結形成了自然資源的價值,這是符合勞動創造價值基本原理的。
長期以來由于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片面理解出現了“產品高價、原料低價資源無價“的不合理現象導致對資源的無償占有、掠奪性開發和浪費使用但應澄清的是自然資源是否有價值不應成為其無價格的依據資源無價不能歸咎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在分析價值的表現形式時指出貨幣出現以前文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而貨幣產生以后文換價值就轉化為價格『即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但馬克思從未說過沒有價值的東西就不能有價格就不能采用商品的形式。例如“價格形式不僅可能引起價值量和價格之間即價值量和它的貨幣表現之間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夠包藏一個質的矛盾以致貨幣雖然只是商品的價值形式但價格可以完全不是價值的表現。有些東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譽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們的所有者出賣換取金錢.并通過它們的價格取得商品的形式。因此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在這里價格表現是虛幻的。“另夕卜馬克思在解釋土地價格時認為土地不是勞動產品沒有任何價值那么土地價格不是土地本身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資本化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這些都表明馬克思認為沒有人類勞動附著的原生自然資源是有價格,無價值的這種價格是“想象的價格”“虛幻的價格”是由于它的稀少性、壟斷性和不可或缺性或由一些非常偶然的情況決定的。
由上可看到馬克思關于自然資源是否有價值是分情況而論的而自然資源的價格也至少取決于兩方面:投入開發的勞動(或資本)形成的價值從而決定的價格和自然資源所有權引起的價格。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