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6: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發展的唯一手段,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人類適應自然的活動和改造的獨特方式。教育與勞動的結合是我國一貫堅持的教育方針,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動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卻在逐漸淡化,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視,而作為大學生勞動教育實施的主要場所的高校,其勞動教育的社會功能也在逐漸弱化,在現階段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并未發揮出其應有作用。
“以勞動托起中國夢”是同志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強調的。大學生是未來的勞動主力軍,他們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以及勞動技能的狀況,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后續發展,更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一、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
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在國家教育方針、學校德育實施意見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見中都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學校認真落實。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教學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質量的根本體現,德育、智育、體育是社會考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既能解決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問題,又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勞動能力上有所提升;解決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發展問題。
(三)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高校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一是可以培養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于助人、敬業樂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轉學生勞動價值觀,豐富大學生的勞動情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當前高校學生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國家對高校學生的勞動教育越來越重視,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高校學生的勞動教育在實施的過程存在諸多問題,造成勞動教育在多數高校教育中成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個環節。
(一)勞動教育邊緣化
一是勞動教育觀念邊緣化,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勞的思想,甚至是鄙視勞動和技術教育,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別當前教育體制下,學校和家長都存在重分數、輕素質,重智力、輕體力的思想,使學校用知識教育替代了勞動教育;二是勞動教育理論研究邊緣化,與其他學科理論相比較,對于勞動教育領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沒有提升到應有的高度,使學校在實施勞動教育過程中嚴重缺乏理論依據,特別是在勞動教育的實踐中,由于缺少理論支持而導致其難以達到既定目標。主要表現在:1.理論體系不完整;2.理論研究中勞動教育往往被勞動技術教育所取代;3.學術界對勞動教育的成果不多,這需要引起學校和全社會的關注重視。
(二)勞動教育功利化
過分強調勞動教育的外在價值(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從而導致其內在價值(即育人的價值)的弱化,將勞動教育本身視為達到外在價值的一種手段,而將實現教育的外在價值作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現在:一是勞動教育的政治化傾向。不是把學校勞動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過程,而是將勞動教育視為政治上的要求來進行。二是勞動教育的經濟化傾向。高校學生的勞動教育缺少平臺及場所的現象十分普遍。有時將打掃衛生、清理校園等極為簡單的勞動也由學校出資雇人完成了,學生失去了各種勞動機會。
(三)勞動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對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學生勞動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對勞動教育認識程度不夠全面具體,甚至是有偏差、錯誤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對學生開展教育過程中,過分強調腦力勞動,過分看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思維及邏輯判斷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學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內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從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阻礙了學生的成長成才;二是體力至上,這種現象是與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對待勞動教育是將肢體上的生產勞動看作是勞動教育的全部內容,認為體力勞動便是勞動教育;三是以生產勞動代替社會實踐,很多教育與勞動結合的研究結論都過分夸大生產勞動的作用及其功能,認為勞動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將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規律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造成對勞動教育內涵的一種歪曲。
三、在大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的思考
(一)強化對勞動教育的重視
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了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質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勞動教育活動規劃與目標的最根本認識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從思想上摒棄對高校勞動教育的漠視和淡化,強化對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視。一是加強新時期高校勞動教育的理論建設,把勞動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二是加強勞動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開發科學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嚴格認真落實考評;三是健全勞動教育的保障制度,從國家、學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確責任、達成共識、通力合作完成勞動教育的任務。
(二)優化大學生勞動教育環境
經濟要增長,教育是基礎;人才要優秀,勞動不可少。外部環境是開展好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必要條件。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的教育環境,一是需要通過高校、家庭、社會三方聯手構建立體的教育環境,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通過輿論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在勞動中體驗生活。在我國基礎教育中,比較重視“三位一體”的教育理論,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孤立無援、社會教育處于無力狀態,三者缺乏有機聯系與配合,直接影響當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確的社會輿論引導下,大學生能辨別對錯是非,提高他們對快樂勞動是人的本質屬性真正理解,在勞動教育實踐中,使他們主動參與,并在勞動中感受快樂。正確的輿論引導能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勞動意識。
(三)完善大學生勞動教育體系
首先要明確大學生勞動教育目標。勞動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跨世紀人才的必要途徑。大學生的勞動情感、勞動觀、勞動習慣和勞動知識、技能已初步成型,但還要依據其身心發展規律和技能形成的規律與特點,幫助其全面規劃勞動教育目標,從而提高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實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對于高校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會生產力是非常有效的辦法。二是充實大學生勞動教育內容。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使勞動教育內容科學合理,符合時代特點和學生特點,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勞動。三是探索有效的勞動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做到“灌輸”與“滲透”并重,方式`活多樣。
(四)制訂科學的勞動教育的考核評價機制
由于勞動課特點所限,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的勞動教育還缺乏規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規范的勞動教育考評制度。開放性的學科特點的考核體系,才能使勞動課的設置合乎學生自身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勞動觀納入學生的德育考察范圍,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只有憑借自身的創造力和辛勤勞動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考核機制,把大學生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杜絕形式主義和忽冷忽熱;三是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激發學生勞動自覺性。勞動教育必須有嚴格的成績考核。不同的勞動教育內容,建立不同的評價方式,理論知識可以采用書面考試的方式,也可以論文的完成質量給出成績。偏向實踐型的教育內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說話的方式,而關于大是大非的職業倫理道德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等方式,從而能全面把握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學生勞動教育的科學考評機制,有助于在大學生的道德層面扭轉這種歪曲的認識,在價值觀、人生觀的層面規范大學生的人生發展軌跡。
參考文獻:
[1]任然等.論高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讀天下,2016(18):330.
一、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現實意義
藝術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僅單純屬于審美范疇、更是在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涉及、滲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綜合性、多層面特點的、能在愉悅中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形式。藝術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徑深深地影響著人的發展,提高人的藝術修養,使人能夠主動地、充分地實現感性與理性、情感與理智的和平共處,令其人格得到較好的發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靈開發和交流的氛圍中培養一種協調的人際關系,使人與人之間更好地交流內心的感受。加強藝術教育有利于推進大學生全面的審美觀點、審美能力的形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進而實現加大對社會各界的影響,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
(一)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全面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闡明了我國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十七大報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作為具有高學歷的知識群體,在未來的社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大的方面說,它關系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從小的方面說,它關系到一個人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將來是否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質提高了,才會形成愛國愛校、誠信友善、求實創新、嚴謹勤奮等優秀品質,才能夠升華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質,使人的價值實現合適于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取向,成就有利于社會的全面發展。因此,大學教育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著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質的培養,而其中藝術文化教育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對于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踐行國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育人用人標準具有現實意義。
(二)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有利于構筑大學和諧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內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管理文化。和諧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過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協調發展,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活動秩序,實現校園文化處于協調、均衡、有序的發展狀態,從而體現高校校園文化藝術氛圍對于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高校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促進大學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起著極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藝術教育和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協調。
二、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加劇,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必然要求大學生在專業知識以外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去克服困難、融入環境。加強藝術教育,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學生心理壓力,塑造堅強的心理素質,提高與人相處的能力,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一)實現藝術課程設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塑造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它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陶冶其情操,促進其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在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許多大學生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藝術審美可以消除人腦的高度緊張和疲勞,使大腦各部位的興奮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現,從而有助于腦機能的平衡健康發展。藝術教育的動情自由,讓學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獲得寬容精神。加強藝術教育,使人在美的環境中產生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性格開朗,精神飽滿,活力旺盛,情緒穩定,意志堅強;使人的氣質和風度高雅大方,保持鮮明的個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時它能夠調整情緒,使情感獲得正確釋放的途徑,而且還能夠超越感性娛樂,進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諧的層面,以求在將來面向社會時具備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強藝術活動開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學生的思維創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強藝術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進多元智能的開發。第一,開展專題性藝術活動。第二,開展競賽性藝術活動。第三,開展趣味性藝術活動。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精神,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樂于接收來自外部的信息,嘗試新的思想行為,立足于藝術的前沿來思考問題,始終保持個人成長的生機與活力。
小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于人才綜合素質提高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加強大學生的藝術教育,是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更是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的必要。這就要求我們應全面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和認識,認清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搞清藝術教育的概念是讓學生獲取基本藝術知識技能、藝術思想與審美等藝術能力的過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說是人的“修養”、“靈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認識到藝術教育是使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推動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手段。
關鍵詞:文化藝術 教育 和諧 校園文化
一、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現實意義
藝術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僅單純屬于審美范疇、更是在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涉及、滲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綜合性、多層面特點的、能在愉悅中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形式。藝術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徑深深地影響著人的發展,提高人的藝術修養,使人能夠主動地、充分地實現感性與理性、情感與理智的和平共處,令其人格得到較好的發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靈開發和交流的氛圍中培養一種協調的人際關系,使人與人之間更好地交流內心的感受。加強藝術教育有利于推進大學生全面的審美觀點、審美能力的形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進而實現加大對社會各界的影響,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
(一)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全面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闡明了我國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十七大報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作為具有高學歷的知識群體,在未來的社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大的方面說,它關系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從小的方面說,它關系到一個人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將來是否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質提高了,才會形成愛國愛校、誠信友善、求實創新、嚴謹勤奮等優秀品質,才能夠升華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質,使人的價值實現合適于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取向,成就有利于社會的全面發展。因此,大學教育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著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質的培養,而其中藝術文化教育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對于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踐行國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育人用人標準具有現實意義。
(二)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有利于構筑大學和諧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內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管理文化。和諧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過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協調發展,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活動秩序,實現校園文化處于協調、均衡、有序的發展狀態,從而體現高校校園文化藝術氛圍對于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高校藝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促進大學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起著極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藝術教育和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協調。
二、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加劇,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必然要求大學生在專業知識以外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去克服困難、融入環境。加強藝術教育,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學生心理壓力,塑造堅強的心理素質,提高與人相處的能力,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一)實現藝術課程設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塑造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它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陶冶其情操,促進其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在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許多大學生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藝術審美可以消除人腦的高度緊張和疲勞,使大腦各部位的興奮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現,從而有助于腦機能的平衡健康發展。藝術教育的動情自由,讓學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獲得寬容精神。加強藝術教育,使人在美的環境中產生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性格開朗,精神飽滿,活力旺盛,情緒穩定,意志堅強;使人的氣質和風度高雅大方,保持鮮明的個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時它能夠調整情緒,使情感獲得正確釋放的途徑,而且還能夠超越感性娛樂,進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諧的層面,以求在將來面向社會時具備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強藝術活動開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學生的思維創新
在
高校中需要增強藝術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進多元智能的開發。第一,開展專題性藝術活動。第二,開展競賽性藝術活動。第三,開展趣味性藝術活動。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精神,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樂于接收來自外部的信息,嘗試新的思想行為,立足于藝術的前沿來思考問題,始終保持個人成長的生機與活力。
小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于人才綜合素質提高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加強大學生的藝術教育,是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更是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的必要。這就要求我們應全面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和認識,認清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搞清藝術教育的概念是讓學生獲取基本藝術知識技能、藝術思想與審美等藝術能力的過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說是人的“修養”、“靈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認識到藝術教育是使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推動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手段。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文化素養;大學生;音樂教育
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主要是指在大學生個人應當具備的素質和處事的態度。通過教育的形式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其能夠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達到理想的標準,從而幫助其更好的處理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音樂教育以其獨特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樂教育對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的相關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一、音樂教育對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具體表現
(一)有利于健全大學生的人格
音樂教育可以通過直觀生動的感性形式表現社會理性,利用優秀的音樂作品幫助大學生養成高尚的人格,在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多,通過音樂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可以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養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音樂教育的過程是不斷創造、提供審美體驗的教育活動,同樣的音樂作品,不同的人聽來會有不同的感受,觸動內心的效果也會產生差異,從而喚起大學生不同的個人情感,再通過教育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個人的思維和激發的情感相結合,就會使大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個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大學生的審美興趣的重要課程就是音樂教育,同時音樂教育的核心也是審美教育。通過優美動聽的音樂,潛移默化的升華大學生的情感、陶冶大學生的心靈。從而豐富大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審美能力。
二、音樂教育在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音樂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現有的音樂教育考核制度還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也比較缺乏,造成學生和教師對音樂教育的興趣較低。同時音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也缺少學生主動表現音樂、討論、欣賞的動力,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強音樂教師隊伍
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尤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樂教師,但是在高校中音樂教師隊伍的實際水準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而且專業的音樂教師人才極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設立了相應的藝術教育中心、音樂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充足的教師數量,而且還存在音樂教師身兼數職的情況,致使對音樂教育沒有過多的深入研究,難以實現理想的音樂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強音樂教育的教師隊伍。
(三)音樂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上,除了本專業將其設置為專業課程,其他的專業大多將其設為選修課程,而且課程設置的時間較短,課時較少,通常音樂教育課程的學分2分。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對音樂教育課程重視程度不夠。而大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對于音樂相關知識的學習較少,音樂學習的連續性也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于是導致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很難發揮作用。
三、音樂教育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的途徑
(一)開展音樂教育科研活動
目前音樂教師關于教學科研的活動設置的較少,開發有價值的科研活動不但可以提高教學的深度,還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而音樂科研活動的選擇也要從實際教學的角度出發,為音樂教學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服務作用。不斷加強本校音樂教師和其他院校音樂教師的學術交流活動,拓寬音樂教學視野,及時了解音樂教育的新動態,在音樂教育科研活動中遇到問題的時候,音樂教師應當主動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及時解決問題,保證科研活動的順利進行[3]。
(二)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
針對高校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師隊伍問題,在組建音樂教師隊伍的時候應當積極引進專業的音樂教師人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對音樂教師的實際需求情況,改善不合理的師資隊伍結構。另外還要不斷加強已有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通過定期進修學習、向優秀院校參觀學習等形式,使音樂教師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動整體隊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豐富教材內容,合理設置音樂教育課程
在設計音樂教育教材內容的時候,應當選擇大學生普遍喜愛和熟識,并具有教育意義的曲目,使學生可以在欣賞的同時達到教育的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教材內容可以選擇的范圍有:選擇具有較強民族性、普遍性的音樂作品,將色彩各異、不用風格和區域的民族音樂作品編入教材中,可以使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提高文化素養。或者選擇具有較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音樂作品,突出勞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強化學生的文化認同感[4]。
四、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音樂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樂教育對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培養更多全面型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亞楠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曉虹.提升大學生音樂素養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2:218+228.
一、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目的
經過對500名有過勤工儉學經歷的在校學生的調查,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主要目的有:為了金錢、為了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為了增長社會閱歷、為了學習一些實用技能。
從表1可以看到,“為了錢”而去勤工儉學的學生占被調查者總數的57%,這些學生中有的學生家庭貧困,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而去勤工儉學,但也有部分學生是為了滿足自己對物質的需求而去勤工儉學。經過調查,在這57%的為錢而勤工儉學的學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學生的家庭并不貧困,他們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質需求,有的是為了追求時尚,有的是為了支付談戀愛的開銷,有的是為了興趣愛好等。總之,這些學生將勤工儉學當成了掙錢和滿足自己對物質需求的一種手段。
除此之外,“為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為增長社會閱歷”和“為學習實用技能”而勤工儉學的高校學生僅占被調查者總數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學生勤工儉學的目的性趨于簡單和絕對,功利性也越來越強。但是也不難看出“為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為增長社會閱歷”和“為學習實用技能”而勤工儉學的高校學生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這也在一個側面反映出高校對學生實用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途徑和手段單一,甚至已經無法滿足高校學生及社會對綜合素質的需求,還反映出高校學生對學校綜合素質培養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途徑
經過調查,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高校的勤工助學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內為師生服務的崗位;另一種是通過招聘廣告或他人介紹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系而成為“打工一族”。兩者相比,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獲得的崗位多在校內,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課余時間,不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但同時工資待遇也比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點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隱患,工作量較大,常常會影響“打工一族”的學習和生活,但工資相對較高,因此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誘惑較大。
三、勤工儉學的現狀
1.高校學生獲取勤工儉學途徑單一,勤工儉學內容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檔次高低不一。從服務類型看有家教、服務員、廣告傳單的發放、推銷、策劃、設計、衛生保潔、圖書館管理員、教師助工等,其中最受廣大學生青睞的是家教,從事勤工儉學人員最多的行業是服務、保潔和廣告傳單的發放。
2.勤工儉學的體制不完善和不規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學中心多設在校團委或校學生處等下屬職能部門,雖有管理條例和規章制度,但多因沒有專職教師進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難得到有序和有規模的發展。即便有的學校勤工助學中心較為正規,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崗位非常有限,難以滿足高校學生對于勤工儉學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崗位薪酬太少,難以滿足高校學生的經濟需求。因此,目前許多高校都存在勤工儉學需求遠遠大于勤工儉學崗位的矛盾。
3.勤工儉學的用工秩序混亂。一些公司或個人常常利用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維權意識淡薄,社會經驗不足等特點把高校學生的勤工儉學視為“廉價勞動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點,還任意克扣、拖欠工資報酬,甚至有打著勤工儉學“招工”的旗號進行欺詐和行騙的行為。而一旦高校學生在校外的勤工儉學過程中自身權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無法為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4.勤工儉學的功利性越來越強。高校支持鼓勵在校大學生參加勤工儉學,是為了豐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家庭貧困的學生提供一個經濟收入的平臺,幫助家庭貧困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而如今許多大學生已經將勤工儉學作為追求物質生活的一個途徑,甚至因“打工”而曠課和夜不歸宿的現象也在高校屢見不鮮。這不僅扭曲了高校勤工儉學的初衷,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四、結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讓高校師生正確理解和認識勤工儉學對于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儉學對于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性,讓高校大學生正確處理好勤工儉學與學習的關系。利用校園廣播、櫥窗、班會等形式,廣泛宣傳,讓社會、學校、廣大師生認識到勤工儉學在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過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規則制度。勤工儉學既然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發展就應列入高校的學生管理的工作范圍,具體規章制度的制定就應圍繞如何讓勤工儉學有序健康的發展來制度。并建立相應的人才供需信息庫,不僅與學校各部門,也要與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加強聯系,及時有效地建立起供需雙方的橋梁。最主要的是為高校大學生勤工儉學建立強大的后盾,不僅提供信息、提供維權等方面的支持,更對高校大學生的勤工儉學進行監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獎學金制度,國家對高校學生也有獎助學金的制度。一個真正努力學習并且家庭貧困的學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學校和國家的獎助學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學習成績優異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僅僅是為了錢去勤工儉學外出打工的同學就不如踏下心來好好學習,去爭取獎學金。所得的獎助學金不僅僅是一筆錢,更是一份榮譽。而出去打工所得到僅僅是那有限金錢,而失去的不僅僅是自己在大學的這些學習資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學期間美好的學習時光。
一、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概況
近幾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中的違法犯罪問題也日趨嚴重。據不完全調查統計,2004年-2006年淮安高校保衛部門破獲涉及大學生違法違紀盜竊的案件共有49起,其中2004年為13起,2005年為16起,2006年為20起。2006年10月29日晚,淮安市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劉某,在學生宿舍盜竊被當場抓獲。據該生交待,其先后在周邊高校作案11次,盜竊的物品有手機、學生學習用品等,涉案金額累計4000余元。2006年6月30日下午4時許,淮安某高校學生趙某,在教學辦公大樓內趁辦公室無人,將一名工作人員的一臺手提電腦盜走,因失主報案及時,在保衛人員嚴密布控下。該生最終在校門口被保衛人員截獲。另據我們查閱的資料顯示,外地高校如重慶市沙坪區檢察2002年至2005年10月,共辦理大學生犯罪案件51件66人,其中2002年9起15人,2003年11件15人,2004年12件15人,2005年1-10月就有18件21人。犯罪大學生涉及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重點大學就有43人。常州武進檢察院統計:2006年該院共受理在校大學生刑事犯罪案件10件20人,占在校生犯罪的100%,成為武進青少年刑事犯罪新的增長點。從調查中,我們還了解到,盜竊犯罪約占大學生犯罪總數的50%左右。其次就是傷害案件。從總的趨勢來看,大學生違法犯罪呈上升勢頭,違犯校紀校規,甚至以身試法者屢屢出現,有些案件在校內外引起極大震動。如:200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外事研修院心理系一年級學生小民,被刺身亡。刺死他的是其校友,19歲的大一學生小徽。傷害原因只是為了一點口角糾紛(《現代快報》2005.1.10)。過去常有的盜竊、流氓、傷害犯罪案件明顯增多,以前較少發生的暴力型犯罪也開始抬頭,尤其還出現少數團伙犯罪。如西安某大學5名大學生女青年。包括西安某大學5名學生在內的7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夜間猥褻了2名女青年。被抓后,他們無知地問民警“關多少天?罰多少錢?”據審查,他們相約在27日通宵上網,28日到義興旺酒樓住宿。有人提議找個女大學生來玩玩,隨即其中一人將他認識的網友鄭潔騙至酒樓,學生張矛、董樂提出與鄭發生性關系。遭拒絕,鄭未遂。幾個人又對同學王小靚說道:“你不是認識一個叫‘小心眼’的女同學嗎?”凌晨4點,“小心眼”陸艷被王小靚帶至酒樓一個房間,四人按住她的手腳,將其(《江南時報》2004.7.16)。
二、大學生犯罪特點
(一)犯罪類型單一
大學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單一,從目前統計情況看,僅涉及盜竊和故意傷害這種罪名;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約為10: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罪,女大學生無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盜竊罪。
(二)犯罪目標固定,涉案金額較小
涉嫌盜竊罪的大學生們下手的目標都是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移動電話、信用卡、隨身聽、手提電腦等,且涉案金額都比較小,多數都在一千元左右,也有極個別因盜竊手提電腦,涉案金額為八千元左右。
(三)侵害客體多是學生
大學生犯罪侵害的客體一般都是同學,越熟悉的人(舍友)越容易成為被侵害對象。當然不認識的人被侵害權益的也有,僅占少數,但被侵害權益者也都是校內同學。
(四)處理結果輕微
大學生犯罪處罰一般都較輕。凡在校內查破的大學生犯罪案件,學校一般都不移交公安機關、司法機關處理,由學校內部按照大學生處分條例和校紀校規給予行政紀律處分。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勤令退學和開除學籍。情節嚴重的開除學籍。
(五)學歷層次一般偏低
在涉案大學生中,一般以民辦高校、成人教育學院和公立高等院校的專科生為主。公立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也有,但占的比例較小。
(六)年齡結構偏小
以本科二年級和專科一年級的學生為主。本科三、四年級的學生很少出現。
(七)戶籍范圍
多以外地來市上學的大學生為主。
(八)犯罪意圖主觀故意
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比較小,沒有頑抗情緒,在偵查階段一般都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比較穩定,不會出現翻供現象。
三、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苗頭的形成與違法犯罪本身一樣,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原因,諸如社會、家庭、學校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即行為人的原因。筆者認為,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質差
由于受資產階段處由思潮的影響,少數學生入校后不注重政治學習,不注重世界觀的改造,思想上缺乏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可貴品質,存在著混文憑的想法。以我院學生為例,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剛入校時,大多數人保留著勤奮、樸實的作風,進入二年級,少數人受社會風氣和各種思潮的影響,對學習開始厭倦,對生活開始盼比貪圖安逸、享受,講究吃、穿、玩、樂,有的逐步走向墮落。
(二)缺乏組織紀律性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單一的家庭到學校這個大集體,沒有經過嚴格的組織紀律訓練,缺乏應有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動上不嚴格要求自己,隨心所欲,長期下去,難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法制觀念淡薄
由于哥們義氣大于法紀觀念,往往一點小事可以引發互毆甚至打群架;由于經濟條件有限,滿足不了自己的大肆揮霍,一躍而變為盜竊犯;由于思想空虛而又不甘寂寞,成天游蕩在網吧、錄相室、游戲機室,最終由天之驕子變成了犯罪之人。
總之,大學生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這多方面都是息息相關脈脈相連的。大學生自身也是受其他方面,如社會、家庭、學校的影響。大學生在思想上大多比較不成熟。由于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原因,是情感比較脆弱的群體。近年來大學生犯罪有增無減的事實表明,當代社會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去引導處于未成年與成年的夾縫之間的大學生。
四、預防大學生犯罪的對策思考
正確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絕非權力所能奏效。所以預防是減少大學生犯罪的最有效途徑。預防大學生犯罪是對人才的珍惜,是對社會的責任。每個大學生犯罪案件都是個人、家庭、學校或者社會等多方面的產物,是社會多方面消極因素的綜合體現。因此減少和預防大學生犯罪與其他犯罪具有類似性,最根本的措施還在于防患于未然,針對其犯罪原因,實行綜合治理,形成一種有利于大學生合理發展的環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堅持“智力教育”與“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扭轉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
首先應加強對大學生政治素質的教育培養,增強其公德意識,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和金錢,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把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為社會多作貢獻的行動結合起來。
育人要育人性的人。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大學期間對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學校要向學生廣泛宣傳新時代的英雄、模范,引導其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東西。讓大學生能夠學到現代科學知識、技能和理論的同時,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道德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教會他們為人之道,使他們真正成為心智與人格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二)建立有效的大學生心理救援機制,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大學生感情豐富,沒有走上社會卻渴望走上社會,他們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但社會卻紛繁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針對其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機構,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悲劇。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當前尤為重要的是:
1、建立以宿舍、年級、學校為單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絡管理中心,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和調適,消除其人格障礙,提高大學生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必要時對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給予有效幫助。
2、豐富學校文體活動,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人和諧相處。引導同學之間在活動中發現多方面的價值,尊重差異,放棄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熱情生活,多交朋友,學會欣賞個體的獨特性。
3、引導大學生控制情緒,正確交友。學校要教育引導在校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應該以友情為重,并利用指導和幫助大學生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友誼,正視同學關系,保持穩定的情緒及健康的心理。讓學生學會樂觀面對困境,敢于承擔責任,待人寬容,使心理經常處于輕松愉快之中。
(三)多形式強化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
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育。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首先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要從剛入校門著手,結合道德品質與行為規范教育,結合校園內的安全案例講危害,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指導大學生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履行義務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幫助大學生形成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同違反憲法、法律以及破壞法制的行為斗爭的思想意識。
在校園里開展普法教育,絕不僅僅是單純地讓大學生讀法律條文,而應當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感,讓他們了解法律是他們生活及健康成長的保障,遵紀守法自然會得到好的效果,靠個人意志去尋求所謂的自由,只會觸犯法律。要用科學的方法,從公平、公正、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去進行教育,并努力改進外在環境。
在大學里設置的法律課應當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不能作為選修課不計學分,應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學校的法制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提高學生的法律觀念。
(四)加強學校的內部管理
預防犯罪首先必須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保證校園里一個學習知識的場所,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因此要加強和改革高校的學生管理,尤其是集體宿舍的管理,采取針對性措施健全管理約束機制,建立預防大學生犯罪的網絡;配合有關執法部門綜合整治,排除校園周圍不健康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和干預。通過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體系,最終從體制上杜絕違法犯罪現象的產生。
(五)司法機關的積極協助
司法機關對大學生犯罪應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法律效果為基礎,以政治效果為原則,以社會效果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幫助手段,挽救這些失足青年,使他們能夠重新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對罪行并不嚴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應采取微罪不訴或建議法院單處罰金的方法,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生定期聯系,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同時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
(六)家長有針對性的引導
學校對大學生的引導是整體上的、普遍性的引導,而對大學生有針對性、個別性的引導則要靠家長了。因此,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聯系,在配合學校教育前提下,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
關鍵詞:社會實踐;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Abstract: Humanit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 It provides guidance to university students concerning how to be a civilized man, and how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and society. Besides, it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rationality, sensibility and determination. Thus, social practice is of comprehensive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ty awareness, humanity educ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education.
Key words: social 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 humanity education
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把杜威的命題進行了辯證的否定,認為“生活即教育”。兩位偉大的教育家都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生活與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都主張結合社會生活來教育。我國古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說法也從一個側面充分強調了到社會中去學習,在實踐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從教育的規律來看,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文意識的形成,綜合素質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環是經歷“從抽象思維到實踐”的過程。社會實踐活動對從抽象思維到實踐具有綜合效應,可以產生書本中、課堂上體驗不到的情感,這種情感不斷強烈、不斷升華,能強化大學生培養人文意識、人文素質和自我教育的自覺性。讓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投入社會生活,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社會實踐是實現高校育人目標的根本途徑之一
高校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高階段,所培養的學生大多是直接走向社會、為社會服務,高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應從根本上反映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質量要求。但是,由于社會需求的可變性與學校教育的相對穩定性、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多樣性與學校培養人才規格的相對統一性之間的矛盾,學校教育與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加強社會實踐,可以從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減小這種差距。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講,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在人類認識活動中起決定作用。作為大學生,僅僅依靠課堂和書本知識來認識事物是不夠的。必須通過社會實踐來補充、完善課堂和書本知識的不足,體現“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人文素質教育本質決定了它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體會“處處涵人文,人文在處處”,才能真正達到認識上的飛躍。實踐的結果不僅是外在客體的改變,同時也促進實踐主體的身心變化和知識、能力的發展。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促使自身發生變化,鍛煉與培養自身的氣質、修養、性格等人文內涵,體驗到社會的需要、社會的責任、應具有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通過社會實踐,也可完善、強化培養目標,深入改革教育、教學活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切實有效地實現培養目標。
二、社會實踐是加快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和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的社會化,是指大學生通過走進社會、了解社會,熟悉社情民意,學習知識、技能和各種規范,不斷改造自我,以適應各種社會關系的要求,從而取得社會成員資格,發展自身社會性的過程。它也是對大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首先要從走進社會、了解社會開始。只有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才能徹底端正對自身的認識,修正對自己的角色期望過高、眼高手低、適應能力差、感情脆弱、不適應復雜的人際關系、開拓協作精神不夠等缺點,才能看清社會的本質和主流,明辨事理。實踐不僅能出真知,而且是創造的源泉。創新的課題來自實踐,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不斷地解決來自實踐的課題,并有所發現、發明、創造和革新。事實證明,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的橋梁,融入社會的紐帶,能有效地加快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和培養創新精神。
轉貼于
三、社會實踐是高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大課堂
當大學生跨入社會門檻之后,學校里的老師已不在身邊,父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嘮叨,但他們的觀念在改變,知識在增長,經驗在豐富,技能在提高。誰是老師?是社會生活大舞臺中的人們,是社會實踐活動本身。社會實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使你學到課堂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會求知、共處、做事、做人。大學生在學校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參與社會大課堂學習。學校尤其是高校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極其有限,這就需要大學生自己的積極主動性。米盧說“態度決定一切”,汪中求說“細節決定成敗”。大學生有了向社會大課堂學習的態度,就要注意生活的細節,真理情理無處不在,人文素養成于點滴。學校是播種理想的樂園,而現實才是我們生活的場所,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本來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曾有多少學子的理想之火被現實生活的狂風暴雨所撲滅。我們不能因現實生活的復雜就否定理想的必要,也不能因理想的絢麗多彩而否定現實的生活,大學生不可能生活在脫離現實之外的國度,理想之花只能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盛開。[1]而人文素質教育本質決定了它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對于大學生而言,積極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擁抱社會生活,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砥礪品格、提升人文素質十分重要。
四、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和檢驗大學生的綜合素質。[2]高校要精心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接觸社會、感悟人生。為把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推向深入,南京林業大學在全國各地與一些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大學生就業實訓、社會實踐基地協議,協議規定:學校定期組織大三年級的學生到協議單位參加就業實訓、社會實踐,基地單位提供崗位和部分物質幫助。利用這樣的實踐機會,學生不僅能了解到社會對大學生素質要求的信息,而且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認識到自己與社會要求的距離,從而增強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向基地單位展示和推銷了自己的才華。而基地也可能從中發現自己需要的人才,同時還能向學校反饋人才培養與現實需求存在的一些距離。對學校而言,既解決了學生實踐的單位、節約了相關費用,又能為改進人才培養規格取得一線資料,可謂一舉三得,實現了三贏。
另外,人文素質教育本身具有廣泛的社會參與性特征,鼓勵并創造條件讓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廣泛地接觸社會,如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各類博物館和人文景觀,到工廠、農村、街道等去認識社會、體驗生活,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人文修養。
五、社會實踐具有綜合性的人文素質教育作用
社會實踐不僅具有顯著的德育、智育功能,而且也是體育的有益補充,有助于美育發展和促進勞動教育。具體的教育培養目標,可界定為社會智能和實踐智能的培養。社會智能是指對社會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及實際所具有的社會經驗和適應社會能力,包括社會活動能力和人際交往等,其中包含人文素質教育的許多內容。實踐智能是指對生產勞動、社會改造、科技、教育、藝術等人類實踐領域中的實際知識、技能的學習、掌握,以及在科學研究、生產勞動、經營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實際工作中,將理論知識、書本知識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的動手、動腦能力。兩種智能尤其是社會智能的培養非常有利于理工科學生人文氣息的凝集。
六、結語
社會實踐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旨在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素質。但是,由于認識和客觀條件的一些原因,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全國高校的發展并不平衡,有的不夠深入,有的走過場,有的無經費,有的參加人數少,并沒有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所以,當前高校實施人文素質教育,要加強大學生人文教育的學理研究[3],重視開展社會實踐。任何脫離社會實踐的人文素質教育,或割裂人文素質教育與社會生活的理論和實踐,都將不可避免地墜入虛無和尷尬,直至走向窮途末路。
參考文獻
探索高校實現隱性教育的有效途徑
隱性教育方法的實施,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下面將從三個方面探索隱性教育功能的實現途徑。
(一)注重實踐這一隱性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可以更廣泛地體驗生活,體察社會。實踐活動在激發深層的參與精神同時,也給他們政治心理的轉向和回應,使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和運用正確理論,使之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觀念。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要有針對性地實施規劃教育,在引導個體發展目標中滲透德育要求,傳授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和適用性的核心道德價值觀念。如:不少歐美國家在大學生德育實踐中強調自主自覺、主動發展,突出學生主體發展性需求;日本一些學校則推行一種“上山下鄉”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到生活條件差的島嶼、農村和邊遠山寨接受勞動教育。而我們也可以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例如:通過在革命圣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文化名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可操作性。這些活動可以通過外界環境的暗示和心理歸屬動機等引起受教育者的心理感應,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某種道德觀念,逐漸形成良好的品質。
(二)利用教育者自身的隱性教育資源輔導員承擔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任務,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就要不斷加強輔導員自身修養,用自己的學習態度和道德情操以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做學生的標榜,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在學生工作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同時也要因材施教,認清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自由權利,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輔導員要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多接觸新事物、接受新觀點、嘗試新方法、形成新認識,以適應全球化時代的變革和教育價值的需求,做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社會潮流的實質高效性道德政治教育。
(三)重視大學校園隱性教育資源首先要改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模式。現在的大學仍然以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模式,即灌輸模式。很顯然,這已滿足不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所以,首先應當改革創新。當然,這種努力是有計劃有目標的。創新授課的形式,應豐富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拓展現有學科的教育模式,貼近現實、貼切學生,注重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積極性,加強德育教學的滲透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學之中。努力挖掘各學科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形成獨特的德育體系。其次要充分發揮高校文化環境的教育力量。通過規章制度、師資風氣這樣一種潛在或無形的教育力量,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從知、情、意、信、行等各方面塑造大學生人才。如:借助校風、校訓等軟件條件實現思想政治隱性教育;還可以通過設計班級日志,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隱性教育功能。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原則。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講,明禮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是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大學生誠信教育,不僅關系到高校的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影響著和諧社會的道德建設和中國市場經濟的明天。然而,由于社會開放度的增加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因素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許多大學生產生了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入了失信的人群,如作業抄襲、論文拼湊、考試作弊、簡歷注水,甚至還有惡意拖欠學費、拖欠歸還助學貸款等惡性事件。
1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成因
針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社會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許多學者從各個角度分析探討它的成因。
1.1 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道德水準滑坡的首要原因乃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我國現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社會轉型引起人們心理的嬗變,出現社會思維混濁化、價值目標物欲化傾向。個人權利本位觀念在個體意識中逐步形成,過度強調個體利益的完全實現而對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則較少予以關注,從而造成整個社會的信用危機。這股歪風通過家庭、朋友、網絡等,傳到大學校園,使得正處于人生十字路口、認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學生思想受到浸染,靈魂受到腐蝕,從而導致誠信的滑坡。
1.2 家庭和學校一貫忽視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體制雖然對德育非常重視,也強調了德育的首要地位。但在高考的重壓之下,學校普遍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學習成績的優良來評價學生好壞等重智輕德的做法,使德育僅僅流于形式,誠信教育更無從談起。
1.3 我國誠信管理機制的缺失。目前在我國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至今都沒有建立起系統有效的誠信管理機制,對信用缺失不能進行有力的監督和管理,給不守信者以許多可乘之機,可輕而易舉從中謀得不當暴利。第四,自身因素:自律意識較差,同時缺乏對誠信危害性的認識。
當前,我國社會各界對大學生中出現的誠信缺失現象深深地擔憂。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構建細節決定成敗,小節的“無所謂”往往會消磨大誠信,若真這樣,和諧社會談何容易。縱觀這種現象,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德能兼備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
2 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措施
筆者認為,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僅僅憑借空洞的道德說教方法不足以將大學生的誠信知行統一,應當把法律觀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規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學生誠信建設中來,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1 加強誠信的法律內涵教育,明確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民法學界見仁見智。有的認其為人類社會的理想,有的認其為交易上的道德基礎;有的認其為極端抽象的名詞,不如不加解讀,采顧名思義為宜;有的認其為帝王條款,為全法域之基本原則。筆者同意以下看法:“誠信原則就是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及社會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誠信原則就是立法者實現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會穩定與和諧的發展。”這個定義的優點是對誠信原則的適用范圍做出了較為符合國情的界定,既非過窄地限定于民事主體雙方之間,又未盲目地擴展到整個法域。
在討論大學生誠信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明確誠信有道德的誠信和法律誠信兩層含義,應當明確區分道德上的誠信與法律上的誠信。道德上的誠信,是指作為道德準則的誠信,可簡稱為“道德誠信”;法律上的誠信,是指作為法律原則的誠信,可簡稱為“法律誠信”。道德誠信要求人們言語真實、恪守諾言、無虛假、不欺詐。法律誠信作為一項法律原則,是指當代各國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法律誠信與道德誠信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從淵源上看,法律誠信源于道德誠信,是道德誠信的法律化。其次,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相互維系的關系:法律誠信必須有相應的道德誠信作為基礎和依托,否則就會成為無根之木;而道德誠信也必須有相應的法律誠信作為保障,否則就會柔弱無力。
誠信的法律規范性可以彌補道德機制的缺陷,因為違背道德一般只是受到輿論的譴責,很多人不會顧及,但由于法律有國家強制力的支撐,違背它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威懾力可以使人懼法而誠信。雖然這也屬于教育的范疇,但突破了道德教育,特別是對于即將要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講,這種法制教育顯得尤其迫切。
2.2 把法律觀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規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學生誠信建設中來。具體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大學生誠信評價體系,并與社會的其他誠信評價體系相銜接,使之真正能發揮實效。雖然非誠信行為不為道德所贊成,但如何制止這種行為,杜絕其成為社會的主流觀念,顯然則不能光靠輿論指導。任何道德體系的維護都要靠自律與他律的有效結合,他律就需要有操作性強的規則和制度,這種體系和法制規范與宣傳教育相結合,成效則會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有很多大學已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在大學生誠信評價系統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1)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學生的誠信檔案是聯系學校和社會的橋梁紐帶,可使誠信教育保持時效性和連貫性,具有促進“它律”和“自律”的雙重效應。誠信檔案如實記錄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品行說明、學習成績、信用記錄、獎懲等情況,學生的信用檔案構成人事檔案的一部分,在學生畢業時,跟隨學生人事檔案一并交給用人單位,這樣便于用人單位了解學生的信用情況,從而將學生的信用紀錄延伸到社會;
(2)建立學生誠信評估體制。誠信教育的前提和依托是誠信評估,誠信評估工作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誠信評估可以約束、規范人們的行為,推進誠信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不規范和不公平的誠信評估則會使學生喪失對誠信的尊重和向往,更加誘發投機心理、失信行為。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進行實事記載和定性評價,根據評價情況,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誠信教育措施的實施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具有針對性;
(3)建立誠信獎懲機制,完善誠信管理規章制度。將誠信的狀況與評獎評優、入黨等相結合,對失信行為采取限制評優、貸款等。建立檔案、評價說明、獎懲結合相互銜接,構成一個嚴密的誠信評價系統。作為社會和學校應該還應該建立一套完善而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失信行為進行處罰,從根本上杜絕“老實人”吃虧的弊端,營造一個“講誠信獲益, 不講誠信付出代價”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誠信是一種資本,誠信符合切身利益,從而把誠實守信道德規范轉化為自身需求,積極主動去追求誠信, 實現知與行的統一。
我們還可以在校園中積極拓展誠信監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請和聽證制度以及加強學術活動的輿論監督和建立舉報獎勵制等。在治理考試作弊問題上,加強考前教育,強化誠信意識,嚴格考場紀律,對于違紀者除了僅僅根據處分條例對其施加懲罰以外,還可以借鑒香港的勞動教育措施,給予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責令其進行公益勞動,使其在服務社會、服務同學的勞動中反省與自我教育。通過規范、規章制度的強制性和導向性,促使人們良好誠信。
2.3 加大誠信教育力度, 轉變誠信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和內容。大量實例證明,對失信的大學生僅僅憑借空洞的道德說教方法不足以將大學生的誠信知行統一。進而又有學者指出,我們不能只是停于言語上的教育,要多舉辦些活動,這樣大家才能深刻體會。于是,各個學校、組織甚至全國性的誠信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如主題班會、征文大賽、簽名行動等等,但這些活動總是帶著“應命而為”的痕跡,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這仍然脫離不了道德化教育的范疇,只是方式的變換而已。所以,希冀通過道德教育來扭轉目前大學生失信現狀,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學校應打破以往空洞說教的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承認主體的趨利性,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和個人利益,合理配置義務和權利,同時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進性和廣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起來,緊密聯系當前大學生以及社會誠信水平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誠信教育活動,端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幫助他們學會在復雜的社會活動中做出既符合誠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為選擇,避免其陷入兩難境地,進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擇。
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或者是理論講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討辯論,或者是開展活動,不拘一格。同時以誠信教育為主題向學生灌輸和培養誠信理念和誠信行為規范、方式, 養成和提高自身的誠信素質,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進性和廣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起來,緊密聯系當前大學生以及社會誠信水平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誠信教育活動,端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幫助他們學會在復雜的社會活動中做出既符合誠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為選擇,避免其陷入兩難境地,進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擇。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各高校應當發揮積極作用,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學校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導向,通過具體的措施,建設誠信校風、誠信教風和誠信學風,真正使學校成為人人講誠信,事事講誠信的社會示范園。通過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思考,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提高自己,培養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學校還要注意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圍繞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營造有利于青年學生養成良好誠信觀的環境和氛圍。總之, 高等學校的誠信教育事關國家的繁榮富強、民族的興旺發達和事業的興衰成敗, 事關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學生的前途與命運,我們全體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誠信教育, 思考高校誠信教育的若干問題,積極探討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培養出新一代誠實守信的大學生,使中華民族的未來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 梁慧星. 民法總論.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1.高校體文化
“體育文化”一詞最早直譯為“身體文化”,德國學者費特認為這一詞指斯拉夫民族的沐浴和按摩等保健養生活動。尼克?阿萊克塞博士主編的《體育運動詞匯》(1974)給體育文化下了一個定義:“廣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綜合各種利用身體鍛煉來提高人的生物學和精神潛力的范疇、規律、制度和物質設施。”
校園體育文化是指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參與為主體,以運動作為手段,以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項目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其結構內涵一般分為三個層面:(1)表面層的顯形物質文化。主要包括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等。(2)中介層的混形的制度文化,是學校體育的綜合形態。主要包括學校體育的管理機構、組織形式、規章制度、教學活動、競技比賽、綜合運動會等。(3)核心層的隱形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意識形態。主要是指師生的體育意識、體育作風、體育道德,以及由此產生的工作熱情、協作精神、進取意識等。中國高校體育文化應該突出文化范疇內的創新精神,融合社會體育文化和高校體育文化精華,在培養學生體育運動基本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環境的理論依據
2.1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校體育文化的生產與發展,一方面受人們思想意識的制約,另一方面受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現代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的綜合素質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作為高校文化環境的一部分,高校體育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健康體魄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構建起著直接的作用。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對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著較強的輻射功能,因為學生大學畢業后必然會走向社會,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的每個成員。鑒于此,構建高校這一特殊時空環境內的體育文化,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是我國國民素質提高的一個戰略性措施。
2.2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
學生作為受教育者,直接受所處文化環境的影響和熏陶,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模式。大學體育文化環境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健康第一”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其教育導向、開發創造、娛樂調節、激勵凝聚等功能,營造最優化的育人環境,體現高校教育的宗旨,不僅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而且符合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質。
3.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
3.1高校體育文化思想的構建
高校體育意識文化集中反映了文化主體的精神、道德觀念、知識等。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應積極倡導健康的體育精神,把體育精神和學風建設融為一體。思想、道德行為也是高校體育意識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運用各種教育手段,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形成和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高校體育文化為體育觀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們要在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中加大對體育文化的建設投入,通過理論、實踐的形式,使師生真正認識到強健的身體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是現代人生的基本條件,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師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大家都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3.2高校體育文化行為的構建
加強高校體育文化行為的建設,首先應該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必須重視高校體育組織系統的建設,如健全高校體育運動委員會,制定學校體育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的體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運行軌道;豐富師生員工的體育活動;加強高校體育課程建設;注重特色課的教學改革;完善體育教學的條件目標,注重體育教學的過程目標,突出體育教學的效果目標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要加強高校運動隊的建設,學校特色的傳統運動隊是集體主義、團隊精神的體現,也是學校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3.3高校體育物質文化的構建。
高校的體育建筑、雕塑、體育場館設施等是一種體育文化現象,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外化。同時,它們又是意識文化的載體,凝聚和展示著人類的知識、思想和智慧,體現著人們的情操、意志、價值觀念等多種文化特質,這些特質會折射出人們的心靈,對人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它們又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依托,承受著師生們體育鍛煉的實踐。因此,高校要創造有利條件,增加資金投入,改善和創建物質文化環境,為培養符合21世紀發展要求的一代新型知識分子而努力。
3.4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是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的主體
3.4.1誘發學生的本能意識是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基礎
現代體育運動是人的本能意識的升華,人們在運動中能得到快樂的體驗和美的享受。大學時代是人一生最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運動潛能,運用現代先進的體育文化環境和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誘發學生的運動本能,發揮學生的運動潛力,使學生懂得生命在于運動的深刻內涵,灌輸“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和強烈興趣,為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3.4.2養成良好的欣賞意識是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必要手段
欣賞高水平的體育比賽,能提高人們的愛國熱情和創造精神。要想提高大學生的欣賞水平,體育教師應該多傳授體育競賽方面的知識,多做專題講座或介紹某一專業的比賽知識,提高學生對某一運動項目的興趣和吸引力,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體育運動,讓學生在欣賞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識內存,完善自身素質,豐富文化生活,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3.4.3形成強烈的參與意識是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的有效途徑
參與是維系體育運動發展的內在動力。大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先行設計的好壞。科學合理的設計,能引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情感與運動的交融、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使學生獲得滿足與快樂。
3.4.4建立主觀的延伸意識是增強大學生體育意識的關鍵
不論是本能意識、欣賞意識還是參與意識,最終的目的都是達到體育意識的延伸。大學是學生走上社會的前奏曲,他們把在大學中獲得的體育知識、技能、意識、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帶入社會,傳授給家人、朋友及社會成員,使體育意識的作用意義更加深遠。這樣的作用效果會以幾何級數的形式擴展開來,從而擴大我國體育人口數量,增加全民族的整體素質。
4.結語
高校體育文化包含于高校文化之中,它承擔著使大學生身心完美發展,增強體質的重任。當今世界各國無一例外地將體育文化教育作為學校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德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的教育目標。從社會學角度看,體育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人們進行體育活動是為了身心發展的高級需要,通過體育來使個人的軀體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華,從而使人更趨于完美。因此,構建高校文明健康、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是高校發展建設的戰略性措施,也是時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林,唐成.高校體育文化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影響[J].遼寧體育科匯技,2004,(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