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6:2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古代文學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明確“90后”大學生的特點是我們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基礎。結合一些研究者對“90后”大學生群體的研究及筆者的親身體會,現將“90后”大學生的特點總結如下:
1、獲取信息多,有個性、較獨立
隨著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來臨,“90后”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更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書本,他們更多會借助電腦、網絡與智能手機,因而他們獲得的信息較以往的學生要多。當他們遇到了作業和問題,他們會選擇尋求于網絡,通常是“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在聽課的過程中,他們中有些人可以用現代化的方式獲取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在課堂上,與傳統學生的羞澀、膽怯相比較“,90后”大學生也顯得更加活波、開朗、大膽。他們喜歡表現自我,他們易于接受新事物,對教師有更多的要求;他們希望通過古代文學課堂學習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愿接受死板枯燥的教學方式。
2、務實功利,對古代文學學習投入的時間有限
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緊張的壓力下,“90后”大學生普遍憂患意識較強,關注的問題更加實際,追求的目標更加功利。他們在大學期間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將來就業這一目的而服務。對“90后”大學生而言,學習古代文學課程有文字障礙、語詞理解障礙、古今語境障礙等,又不是那么實用,與他們追求的實際利益聯系又不是很緊密,所以,“90后”大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學習投入的時間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少了。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現狀
古代文學課程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一直以來,這門課程的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課堂講授與學生的課下閱讀為主要方式進行的。而目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現有的教學對象,無法達到專業教學目標的實現,嚴重影響了學生學業水平,不利于專業的長久發展。現實中,學生有文字障礙、語詞理解障礙、古今語境障礙等。如何通過教學改革,讓“90后”大學生克服這一系列的障礙?如何提高課堂的效率?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這些都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去解決。
三、基于“90后”大學生特點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結合90后大學生的特點以及古代文學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在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上需要注意古為今用、與時俱進,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參與性強的一些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合理的應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具體的關鍵點如下:
1、在教學內容上,提倡從美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解讀古代文學作品
教師在帶領學生解讀、鑒賞古代文學作品時,不僅要注意處理好字、詞、句的疏理與作品的整體把握之間的關系,還要注重挖掘作品中蘊含的人性中永恒的普遍的東西,更多的從審美的層面去解讀。讓學生在精神和審美方面被吸引、被召喚,從而具備較好的文學和美學方面的素養。在講到魏晉易代之際的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阮籍所處的魏晉易代時期險惡的政治環境,筆者引導:‘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們是曹魏朝廷的大臣,如果你們中間出了一個殺人犯、或者是道德敗壞者,你們會怎么對待他?’學生回答:“制裁他,鄙視他。”筆者引導:“如果這個人手中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如果你靠攏他,他可以給你們帶來很多利益,比如你們想要的好工作,你們想要的房子、車子和票子,如果你反對他,他亦可以輕易的讓你從地球上消失。那么你們又會怎么對待他?”學生陷入了沉思和沉默中,只有個別學生低聲說遠離他,不理他。……于是筆者總結:“司馬氏在魏晉易代之際就是一個可以叱咤風云的人物,同時對于曹魏政權來說,他們又是一個篡權者。面對司馬氏,一方面阮籍同情曹魏政權,不愿意與司馬氏合作,另一方面他又畏懼禍患,他的生活狀態是整日‘胸中懷湯火’和‘終生履薄冰’的。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就是這種心態的隱約曲折的藝術表現。”接下來開始分析鑒賞阮籍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他內心的憂生、他的孤獨、他的苦悶,還有他的五言詩的藝術特點“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等等。雖然作家和作品都是1700年前的如煙往事,但是理想、政治、道德、利益與個體之間的瓜葛卻是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所以古代文學教師要把90后大學生引入歷史,讓他們與古代詩人真切的“面對面”的親密接觸,讓他們明白古代的文學家和他們留下來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古代文學教師不能再固守古代文學課本內容,應該力求多涉及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習俗,使學生能更多的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此外,教師還應該適當聯系當代的社會文化現象,闡釋古代文學作品在當代的新意義,以此來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開拓思維;不要照本宣科,循規蹈矩。在講到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和郭主簿》時,筆者試圖用語言還原公元408年的一個炎炎仲夏的午后場景。詩人午睡醒來,在堂屋前的一片濃蔭中納涼,有時候他會拿出他的無弦琴,在上面輕輕的撥弄;有時候他會手捧一本周公傳或者山海經,與精衛鳥或者刑天共憂戚;有時候他品嘗著自家新釀的醇酒,吃著自家菜園子里種出來的純天然無污染的菜蔬,與志同道合的友人侃大山;有時候他看著膝下嬉戲玩耍的幼子,小孩子正咿咿呀呀學說話呢;有時候他只是發發呆,抬頭看看天空無心以出岫的白云,發發思古之幽情……學生被引入了這樣休閑的生活場景的遐想中,筆者問,你們喜歡這樣的生活嗎,他們有的回答喜歡,有的回答不喜歡,請他們說說理由。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就活躍起來了。文學作品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形象的向我們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場景,古人的所思所想。這種還原式的講解有意打破古今阻隔,就好像古人穿越到了當代,也好像今天的人穿越到了古代。通過這樣的示范解讀,讓學生明白詩歌是活的,富有生命氣息的,也是美的,令人向往和憧憬的。
2、在教學方法上,提倡以問題為中心的方法
面對“90后”大學生的個性和獨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怎樣與學生交流溝通?是繼續傳統的教與管的對立嗎?顯然那只能激起“90后”大學生的反感,讓他們因為厭煩教師本人而厭煩古代文學這門課。那怎么做呢?教師應該本著平等、互助的教育理念,從課堂的管教者轉變為學生人生道路的引導者。在教學方法上注意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方法來激“90后”大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和熱情。在分析鑒賞建安詩人曹操的《短歌行》時,筆者先讓學生自己感悟作品,并且提出一個問題:“作為一個讀者,找出這首詩中你最喜歡的句子,說出理由?”學生閱讀完后,有的回答“:我喜歡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因為這一句非常大氣,很有霸氣”;有的回答:“我喜歡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因為這一句表現出詩人對事業的追求。”筆者評曰,曹操引用了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的典故,用以表明他不僅渴求賢才,而且賢才如果歸附,他將會禮遇他們。而詩中用山和海的比喻表現了詩人一統天下的雄心。也有的學生回答:“我喜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為這一句表現了詩人時光易逝的感傷”筆者評曰,這是一首宴會詞,在宴會上一般大家都會開懷暢飲,心情比較輕松愉悅,但詩人由輕松愉悅的場景發出了人生短暫的慨嘆。這種慨嘆哀而不傷,蘊藏著深刻的生命意識,飽含著激越的情感。詩人用朝露比喻時光流逝之迅疾,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的思索。因為時光易逝,生命有限,所以人們會選擇壯懷激烈,珍惜有生之年,及時努力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當然也會有人選擇及時行樂。接下來繼續提問:“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生命有限的無奈,今天的人也一樣,同學們會選擇怎樣面對這種令人憂傷的無奈呢?”學生的回答可謂眾說紛紜。通過這種提問和討論的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總之,古代文學作品的賞析以問題的形式出現,以探討的方式展開,可以給個性獨立的“90后”大學生表達思想的舞臺,更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3、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
古代文學課程所涵蓋的內容異常豐富多彩,學習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又會遇到文字障礙、語詞理解障礙、古今語境障礙等。所以這門課程需要學習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后才會有所收獲。而“90后”大學生,務實功利,對古代文學學習投入的時間非常有限。面對這樣的困窘,教師適當引入直觀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達到與古代文學作品真正親密接觸的效果。例如講到建安詩人曹植時,筆者提前布置,讓同學們搜集網絡資料。在課堂上播放了同學找的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一段視頻。視頻內容如下:在曹植的封地,諸侯王曹植正在和朋友們飲酒賦詩,曹丕的使者突然闖入要押解曹植到洛陽奔喪,使者非常的傲慢而無禮。曹植含著淚,邊舞劍邊吟唱起了自己剛寫的新詩句“父母且不顧,何況子與妻?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接下來是曹植到洛陽以后,哥哥曹丕步步緊逼,眼看曹植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他憑著出眾的詩賦才華,七步成詩,撿回了一條性命……。這段視頻直接將學生引入了詩歌情境中,讓他們了解了為什么詩人曹植前后期的詩歌創作會發生那么大的變化?讓學生對詩人曹植自父親死后“名為王侯,實為囚徒”的處境印象深刻。進而對曹植“才高八斗”的詩歌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講到杜甫《自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時,筆者也讓學生找與此詩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學生找了很多不同時代“土豪們”的奢侈的生活場景圖片和一些衣著襤褸、食不果腹的街頭乞討者的場景圖片,在課堂上一起展示,他們看完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和詩人的深切情感。在這個過程中,針對“90后”大學生對計算機和網絡的精通,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群等方式與學生進行課后的交流與資源共享,也可以引導學生辨別網絡上良莠不齊的資料和數據,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利用網絡來輔助自己的學習和研究。
一、核心材料設置問題引領全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個良好的設問,往往是學生進人學習狀態的良好開端,將會使學生產生急于求得解決疑難的欲望,從而保持較強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為最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生活與本課結合的設問呈現出來,助推其主動學習的欲望。在上《中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色》一課時讓學生聽一首較熟悉的歌曲,你聽到的是什么歌?作的詞來自哪里?這首詞是什么朝代的?宋代文學成就最突出的是詞,其他的朝代呢?引出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段話:“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后世莫能繼焉者。” 接著圍繞這段材料進行有效性的問題設置:結合本課內容,請回答“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有哪些文學,它們有哪些代表人物的哪些代表作品?“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指什么,它們的地位影響如何? 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表格,讓學生帶著這些設問自主梳理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脈絡,同時又引導學生掌握將材料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的論由史出的辯證方法。
二、重視設問的課外拓展,提升史學研究方法的能力
歷史學研究的方法有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訂和編次;分析方法:①結構分析和階級分析;②其他方法: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計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學方法、地理學方法、人類學方法、民族學方法、民俗學方法以及自然科學方法;論證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又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后世莫能繼焉者”,設置問題:你能結合教材中的原句論證這句話嗎?王國維的這段話說明我國古典文學有何特點?引導學生透過感性的認識理解我國古典文學特點之一就是時代特色性。接著展示三則相關的典型材料,結合材料請你歸納出文學特點的原因是什么即為什么會“一代有一代之文學”?通過解決以上這些材料設置的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文學作品因能反映作者生活時代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同學生的視野被大大拓展,也理解了結構分析方法,提升了史論結合論證的能力。
三、強化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再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后世莫能繼焉者”,思考: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有類似的歷史背景卻出現不同文學特色的原因是什么(即出現不同文學體裁的原因)?通過這部分的問題設置,使學生在主動參與課堂探討的過程中懂得當一種文學體裁發展到高峰難以被逾越時,繼承的后人往往會突破原有的體裁而另創新的體裁去發展文學。這樣也推動了學生在感悟知識的廣博性和思辨性的同時理解文學格式是與時代相關的理性認識。接著展示一組歷代描述愛情的作品片斷,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有一個共性就是無論是哪代的文學都離不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文學風格。通過以上問題的強化,學生在感受不同時期文學美感的同時對歷史問題的敏感度也大大增強,得出我國古典文學特點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延續、繼承創新性。然后讓學生再一次閱讀這一組歷代描述愛情的作品片斷,設置問題:你發現這一組作品有什么變化?通過這一設問引導思考認識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從高雅、貴族化到通俗、平民化的過程。同時強調發展的是主要趨勢、主要潮流,并不意味著高雅文學的存在就沒有通俗的文學存在,反之同理,兩者是并存的關系。最后教師提問中國古典文學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主要發展趨勢?教師再次展示“二、”中的三則相關的典型材料,調動學生進行深入地探討、反思,最終使學生全面理解了仍是時代中的商品經濟,社會市民階層的擴大、統治者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后者)起作用的結果,即文學主流與人有關的理性認識。既然文學格式(體裁)與時代相關,文學主流與人有關,學生也就徹底地領悟了“后世莫能繼焉者”的真正內涵。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了語文課程的四條基本理念,第二條是“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其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總是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1]這段表述在語文教學中產生強有力的沖擊波,但在認識和實踐上也有許多模糊和混亂的地方。
如何才能正確理解和貫徹這條理念呢?如何認識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如何處理學生語文實踐與其它環節的關系呢?我國古代的“學習”理論中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一、“學”和“習”的內涵
在先秦學者的治學言論中,把“學”和“習”看成是有一定意義聯系的兩種不同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又把二者看作是具有時間關系的兩個學習階段。中國最早把“學”和“習”連起來使用的是孔子,“學而時習之”, [2]按其本意理解,“學”的基本含義,就是從書本和講授中獲取知識、技能;“習”的基本含義,就是學習者個體的實踐活動,對已學知識技能溫習、練習以求熟練鞏固。《禮記》中采用形象的比喻,把“學”和“習”結合起來解釋說:“鷹乃學習。” [3]但仍然是包含兩層意思的兩個詞的聯用,雛鷹小時學飛,需要跟著老鷹模仿,初步掌握飛翔要領后,仍需反復演習,才能熟練掌握飛翔的技能,雛鷹學習飛翔的過程,與人的學習過程非常相似。
以后的學者發展了先秦學者的思想,朱熹說:“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④說明學習的過程是由“未知未能”到“已知已能”,再由“已知已能”到“行之不已”的過程,是一個由未知到已知,由知到行,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綜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學”和“習”的內涵:
“學”是動物和人類通過人際之間互動而獲得間接經驗的過程,“習”是動物和人類通過與環境互動而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是學習的兩種方式。
在學校教育中,“學”的目的是理解書本和教師所授,解決“懂”的問題;“習”的目的是對所授知識鞏固運用,解決“會”的問題,是學習的兩個階段。
在語文學習中,“學”是對知識的感知、理解和記憶,“習”包含了復習鞏固的意思,但更指對知識的運用。
在語文學習中,“習”既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作練習題,也不同于更進一步的社會實踐。
語言學家克拉申曾區別這兩個概念,他認為,習得(acquisition)是一種下意識地掌握語言的過程,語言習得者通常意識不到他們在習得一種語言,而只知道他們是為了交際、實用而運用這種語言;而學得(learning)是有意識地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規則的過程。學得和習得是掌握語言的兩條途徑,不過,習得更重要,學得只起到輔助作用。語言學習的規律表明,語文的“習”決不能停留在以鞏固教材為目的的習題冊上,而是在交際中動手動腦動耳動口。
“習”也有別于進一步的社會實踐。在傳統教育理論中,“習”的范圍很不確定。孔子更多地指練習,尤其是記憶方面,強調必須多次溫習才能記憶,長久進行下去才能把所學逐漸領悟。清代時期的“習”,有復習、實習、練習等義,又兼有實踐、實行等義,實際上涵蓋了“行”的環節。我認為,“行”是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各種實際問題,是學習過程的最高階段,在時間和空間上比“習”更廣泛。這和學校教育階段與“學”緊密相聯的“習”的階段是有區別的。
二、“學”和“習”的關系
孔子“學而時習之”一句,說明學過的知識只有通過不斷的溫習,才能融會貫通,有所心得,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習”是“學”的深化。
《朱子全書》有這樣的話,“人而不學,則無以知其當知之理,無以能其所當為之事;學而不習,則雖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澀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他把“行”包含在“習”中,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學”和“習”的統一。“知行常相。”“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
對“學”和“習”的關系,可以形成如下的基本認識。
1.從總體看,“學”是主導,“習”是基礎,“習”“學”結合,相輔相成,是人類學習異于并且優于動物之處
動物學習,嚴格地說,只是單純地“習”,只能“習”得個體的直接經驗,雖然也有信息傳遞,如蜜蜂借助某種“舞蹈”信號,傳遞蜜源地點的信息,但局限性很大,不能突破時空限制,積累形成種群經驗時代傳遞下去。而人類通過語言文字等各種中介物傳遞信息,從而超越時空限制,彌補個體經驗的不足,“學”使人類學習走了一條捷徑。
然而,再精深的理論,再深刻的間接經驗,如果不經過學習者的運用,是不會轉化為學習者的經驗的。正如清代學者顏元所說:“思過,讀過,總不如學過。一學便住,不如習過。”
2.就語文學習規律和語文教學現狀而言,要強調突出“習”
“學“和”“習”是語文學習的兩條途徑,但在語文教學中卻只注重“學”這條途徑,忽略了“習”這條途徑,單條腿走路。具體表現為課堂多以對課文和語言知識的講解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的語言實踐為中心;以習題檢測為中心,而不是以與學生思想生活相關的真實信息的輸入為中心。這就嚴重背離了語文學習的規律,勢必導致語文教學的低效。
三、“學”中有“習”,“習”中有“學”
古人在“學”、“習”結合上做了有益的嘗試。
先秦時期就把“學而時習”作為一條學習規律,把“傳不習乎”作為一天的學習內容來對待,如果達到“日知其所亡,月不忘其所能”,[6]就算達到學習目的了。什么時候“習”比較好呢?《學記》指出“當其可之謂時”,[7]是說“過時非也,不及時亦非也”,必須注意“當其可”,把握準確時機,才能使“習”有效。還總結了許多“習”的方法:一是配合課內的課外練習,如《學記》所說“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8]二是及時復習,“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以此不解,是為學則。”[9]三是經常性練習,“學而時習之。”四是由易到難,逐步練習。
明清時期,“學”的方面,強調博聞強記,并分為感知、理解思考、記憶鞏固幾個階段。“習”的方面,在“習”的時序、次數、分量上,比前人更為具體,強調循環記憶、先密后疏,還總結了間隔練習、誦讀、札記復習等方法,尤其強調“習動”實踐,反對“習靜”,指出“習動”不但實用價值高,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學”和“習”雖然是學習的兩種方式、兩個階段,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又是相互借鑒、相互滲透的。站在今天語文教學改革的角度,“學”和“習”更不能截然分開,而是“學”中有“習”,“習”中有“學”。
1.“學”中有“習”
如前所述,語言的學習中,“習”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感知、理解教材的階段也不例外,“學”中必須滲入“習”,才能切實有效地“學”。
以誦讀為例。古人誦讀要求“口誦心惟”,把聲音技巧和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融合,運用語感把握書面語言的深刻含義,學生對教材的體悟正是從他們自己的誦讀開始的。如果一味地聽教師講授,單純地“學”,只是記下未經消化的知識點,很難談得上深入地理解教材。
2.“習”中有“學”
就“習”的目的而言,“習”是對“學”的鞏固、運用,其結果必然是“學”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尤其要提倡那種高層次的“習”,在溫習舊知的基礎上,悟出新道理,獲得新知,所謂“溫故知新,告諸往而知來者”。對此,朱熹有精辟的論述,“時時溫習,覺滋味深長自有新得。”“須是溫故方能知新,若不溫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論語.程昌明譯注.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6.7.
【中圖分類號】I2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歷史的學科。它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所占課時比重較大。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目的是知識與能力兼顧,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能力與審美感受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成為知識基礎雄厚、能力素養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課側重點各有不同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知識覆蓋面廣、內容難度大,涉及文獻學、文化學、哲學、美學、史學等諸多學科,在高校教學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該課程的講授過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教者強調與文字、音韻、訓詁學的近緣整合,認為對打牢基礎、充實底氣、克服浮躁學風是必須的;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史、文化史、哲學史等近鄰學科進行整合,目的是為古代文學教學提供多維視角和眾多參照系;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文獻學的整合,認為這是古典文學研究和教學自身的需要;還有的強調與文藝學、現當代文學乃至音樂、美術等學科進行整合,對“古典文學”進行真正的“文學”還原,對她的藝術魅力進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發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認識。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歷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是一個研究隊伍龐大,研究領域廣闊的成熟學科。然而,與學術研究的紅火相反,課程的教學研究一直相當冷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觀念僵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調等問題十分突出,加上社會上急功近利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本身固有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等特點,應該說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重新把握古代文學的教學實質,總結古代文學的教學特點,探索適合古代文學的教學方法,已成了學界同仁面臨的共同課題。
二、如何在教學中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現代闡釋
1.教學內容的闡釋要與時俱進
教師要在遵循傳統講授原則基礎上,提出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的新的認知,即如果僅只是以古代佐證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講授的東西限制在古代范圍內論古代,那么這種教學毫無意義。教者必須在研究和教學過程中從古代通向現代,也就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要對當代大學生的現代生活、情感、審美、價值觀念產生作用,產生現代的新意識,為現實服務。要真正使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為當下所用,增強古代文學的現代意識,用現代意識觀照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拉近古代作品與現代生活的距離,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達到育化學生心靈的效果。這應該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問題。
2.教學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學作品的現實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應難易適當,教學重點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讓文學作品感染人,文學形象鼓舞人,文學事件教育人,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點面結合,點線結合的方法,進一步彰顯古代文學作品內涵所蘊涵的魅力,課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從教學大綱所選的精讀篇目中確定課堂精講內容,由淺入深,選取人物形象豐滿、富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內容,以名家名篇為主。開展以作品賞析為主的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通過古代文學作品透視現實人生的能力。引導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對問題進行理論總結,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寫作能力等實際能力。
3.采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學課程,都是以教師課堂講授,并且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教學資源實現共享,但是其范圍是有限的,而且經研究發現,目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比較低。“慕課”平臺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它可以使全球范圍內有關古代文學教學的資源實現共享,“慕課”平臺的使用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完善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發展了古代文學的教學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慕課”與原有的只提供課程資源的名校視頻公開課不同,“慕課”實現了教學課程的全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完成上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的全過程。
當前,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在社會行為上顯得孤獨、冷漠,對社會、對集體、甚至對親人朋友,他們缺乏基本的友愛之情,表現出狹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發的生命悲劇日益增多,這些悲劇提醒我們在高校開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緩。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師要努力發掘古代文學作品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所具的人文價值,啟發學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們人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他們達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學生在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體味中國文學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汪國林.中國文學批評史教學原則新探―以批評史元典與現代闡釋及文化背景為考察中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4).
[2]曹順慶,王慶.中國古代文論與西方當代文論的對話[J].當代文壇,2010(03).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類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改革開放的加快以及全世界對中國關注的升溫,對外漢語專業正成為一個熱門專業。因而,如何結合當前時代特點、社會需要和對外漢語專業的發展趨勢,將古代文學課在對外漢語專業中切實可行地建設好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的現代性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們應該給以充分重視的一個課題。
一、現代的教育觀念
目前,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對古代文學課的定位多是服務于語言的研究,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留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古代文學課是為學習語言而設置的課型,因而以對外漢語教學為專業的中國學生在高校的學習中也將古代文學課邊緣化、弱勢化和冷漠化。其實,就國內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現狀來說,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是很感興趣的,能夠流暢地背誦唐代詩歌是他們最驕傲的事情。就世界漢流來看,國外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中,中國古代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漢城大學29個課目中與古文相關的課目有11個;梨花女子大學33個課目中與古文有關的課目有14個。”韓國大學的這一個側面向我們展示了國外對中國古代文學學習的重視程度。實踐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古代文學課在對外漢語專業中的作用,重新樹立古代文學課專業必修的堅實地位。
觀念轉變最根本的要體現在高校課程設置上。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是為了培養學生們講授、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傳播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專業基礎課。其本質是文學課而非語言課,是通過對語言藝術的審美鑒賞進而吸收和理解中國文化,具有古代漢語課無法替代的地位。同時,古代文學課和中國文化課也有區別而不能相互替代。中國文化課將“文化”放在第一位,傳授的是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涉及古代文學。但古代文學課在傳授相關的文化知識之外,主要是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輻射出中華傳統優秀的精神內核,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是具有獨特價值的課程。因而,在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習中,雖然古代文學課不必像漢語言文學專業那樣占有至少四個學期的學習時間,但也決不能忽視其比重,輕視其地位。高校應利用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的方法將其貫穿到本科四年的學習當中,其中作為必修課的學習時間決不能低于兩個學期。
不僅學校應該加強對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的重視,任課教師也應在自己備課的教案里以及每一堂知識的傳授中增強現代意識,闡明古代文學在該專業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廣闊發展空間和強大的實用性,使學生了解古代文學在國內外文化圈里的地位和影響,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本門課程的興趣。
二、現代的教學內容
當前高校古代文學課陷人了一種尷尬和無奈: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這門課失去了興趣,只是由于課程安排,為了完成學分,順利畢業才來到教室,心不在焉地聽課,有的學生甚至將其與公共選修課等同視之。古代文學課的這種冷遇與單一僵化的教學內容不無關系。
改革教學內容,教材是根本。教材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和依托,一切教學活動都以教材為核心而展開。然而,目前國內高校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的現狀是:沒有專門的教材。幾乎所有高校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使用的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材,即《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因而,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內容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學習的古代文學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史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兩部分內容。由于專業設置和專業領域的差異,對外漢語專業的古代文學課不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內容,并不是從文學發展的歷史角度去看古代的文學作品。所以,這樣不加區分地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作為古代文學課的教材就存在一定的弊端:內容過多、涵蓋面過大;缺乏“史”的線索,古代文學課變成了大班的“語文課”或“文言文課”;教材的專業特征不明確,學生學習缺乏動力。
因此,真正適應對外漢語專業的古代文學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明確古代文學學科的性質。古代文學是以語言為載體的中國文學和文化的讀本。作家作品的選擇要根據課時安排選擇每一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代表性的文體,即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髓,能體現中國文化、審美心理的主流。
第二,要注意系統性和時代性。古代文學的發展是一個全面的整體,教材在編寫上應以作品為基點,并以作品為核心輻射出一個面—古代文學的全貌,并盡可能多地丫本現出古代文學所包含的文學、歷史、哲學等多方面的文化內容,讓學生在廣闊的大背景下解讀文學作品。同時,還要注意內容的時代性,根據當下世界的變化適當地更新內容。一些固有的陳舊的概念,如反封建制度、批判封建禮教等應適當減少。而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取得的現代成果應該引人進來,將其與古代文學融會綜合。
第三,注意跨文化的運用,突出專業特點。對外漢語專業的古代文學課教材在編寫上應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材不同,應著眼于在世界范圍內關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闡釋應注意多文化的視角與研究。“文了匕在至高的精神層面上,是人類共通的精神價值。把民族的價值置于人類價值之上,是我們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礙。對外漢語專業的古代文學教材應將中國古代文學放在世界文學的背景下,和世界文學融合在一起,從世界范圍內給中國古代文學定位。在作品解讀別要注意吸收國外漢學界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國外的接受情況,從文化心理、思維意識等差異角度選擇作家作.
三、現代的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教學理論基礎之上,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型。在教學模式中包含有一種或多種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是富有現代意義的新型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旨在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生為本”,“為學而教”,改革傳統的“繼承性”、“單向性”、“封閉性”的教學模式,打破以“教師一教材一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格局,積極探索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當主角,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其核心是采取學生的“自我教育”教學法。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GH12059)研究成果。
I206.2-4
一、 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
高等教育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與高中教學的不同,即高等教學更加側重于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重在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士方面的知識,這對他們的思想的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傳統的高中教學中存在了很大的問題,在應試性的教育中,同學們只重視課本常識的學習,忽視了古代文學本身的內涵,即只重視外表,忽視了內涵,這讓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思想上達到一個高度,無法將所學的知識與大學的教學要求結合起來,學生們的認識能力尚未成熟,無法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也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給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這一點需要高度地重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探討。
2.教學的側重點存在很大的偏頗
現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側重點出現了很大的偏頗和反差,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國的教育制度的現狀造成的,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對于學生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做到較為全面地考察,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兩種不同的力量的充斥讓考試在對內容的考察上的比重嚴重減少,反而使得很多的細枝末節變得“很重要”。尤其是現在的考研熱,很多的高校在對于研究生古文學的掌握上,不是集中考察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而是考察其中的很多細節,這是很錯誤的。現在所謂“常規路子”的文學史學習,主要就是背誦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內容,這顯然不能滿足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就是要能夠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文史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所以從這方面講,中國的古代文學的教育出現了較大的偏頗現象。
二、古代文學教學方法建議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一個有人物、事件的場景,可以選擇再現古代文學中所描述的場景,也可以根據古代文學所描述的場景,然后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來創造新的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場景的人物和事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代文學課程所講的內容,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情景教學法可以讓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情景再現,提高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成效。
2. 演講辯論法
演講和辯論都可以增加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理解度。演講就是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種觀點或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演講的技巧并鍛煉學生人前演講的勇氣。所謂辯論法,即就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個問題分為正反兩種觀點,然后將學生分為正反兩組,圍繞這一觀點進行一場辯論賽。這樣學生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認真準備,并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討論相互學習,例如就可以對《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進行辯論,分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無性”兩個觀點進行辯論。演講辯論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3.研究性教學法
所謂研究性教學法,即教師將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有關內容集合起來形成專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專題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查閱相關知識,研究現階段其他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現階段該問題的進展,同時也可以集合所有學生的見解,進行專題討論。這種研究性教學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4.分類教學法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很多具有時代特點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文學作品的特點也不盡相同,要深入了解這些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特點的文學作品,需要結合不同的時代特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進行分類教學。還有另外一種分類教學方式,即按照高校學生的年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為每個年級學生的文學功底、知識面都不同,按分類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5.引導式教學法
引導式教學法發揮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教育部的教學任務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特點,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進行學習,可以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或者是給學生留下針對所講內容或下次課內容的課后作業。可以采用課前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每次課開始的時候,學生都要對教師即將講授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教師就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先行自學課本。引導式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可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三、結語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從此源遠流長,學習古代文學首先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將文化發揚光大的過程。因此必須要充分地重視古文的學習,改變不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們學到真正的知識。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將文史結合,提高內容的豐富性,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誦讀法的運用,為學生的古代文學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思路
參考文獻 :
[1]溫憂華:古代文學教學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版);2009,(7)
中國古代文學在課程設置上主要由文學史和作品選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文學作品是核心。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研讀,學生可以逐漸熟悉中國文字的特點、古代漢語的基本規律、古代文學創作理論,理解古代作家的創作用心、創作手法和古代文學作品不同的體裁分類及其不同的文體特點。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偏愛文學史教學,他們樂于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占用大量面授課時,向學生講授文學史基本知識,梳理文學發展脈絡;而對于作品教學,則多是把文學作品當作印證文學史的輔助材料,泛泛帶過,錯失了培養學生中國古代文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居于主導地位,其講授內容往往被視為“金科玉律”,難容質疑;學生居于被支配地位,其實際學習能力和不同興趣訴求常常遭受漠視。課程教學很多情況下只是出于授課教師的一廂情愿,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考核上重知識輕能力,重終結性考試輕學習過程考察
與中國古代文學傳統的授受教學情況相對應,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考核也相對較為僵化刻板。其一是考核構成上存在“一考定終身”的傾向,即以期末終結性考試的成績作為課程成績認定的絕對標準,忽略學習過程的監控和考核。考核結果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和學習需求。其二是考試內容編設較為教條。教師的命題多依據平日的教學講義或教材,命題內容多限于文學史上的主要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建安風骨、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等,這樣的問題限定性、指向性強,難以讓學生開展獨立評議,提出創造性的識見。其三是考核缺乏科學的評價模式。平時作業的批閱、考試試題的評閱,一般都是由教師獨立完成的,即便有學生參與其中,也多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標準答案來評判,從而忽視了文學評論的多元性特征和學習的個體化特點。考核完成后,則多是通報成績了事,很少有針對性的考核分析和評價反饋。
二、地方文獻對推進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考核改革的積極作用
地方文獻指的是記錄某一地域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教育、風俗等內容的地域性文獻資料,具有地域性、原始性、多樣性、長久性、稀缺性等特點。地方文獻因其“包羅萬象”的內涵,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文化事業建設、學術研究、教育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考核中適當引入地方文獻,既可以推動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加考核的學術含量,提高課程的關注度,擴大課程的影響力,對中國古代文學傳統教學模式起到一定的糾偏作用。
(一)樹立作品教學觀念和研讀原典意識
地方文獻匯集了某一地域長期科技文化發展的成果,內容龐雜,其中很多屬于未經整理的原始文獻。研讀這樣的地方文獻,可以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知識,調動豐富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古代漢語基礎知識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夠研讀地方文獻,教師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就必然要將教學重心從文學史轉到作品上,通過作品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水平。地方文獻多是第一手的資料,將其引入考核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研讀原典的意識和不從俗眾、唯己是信的科學探索精神,培養研究性學習習慣。對于教師而言,地方文獻的原始性特點也可以督促他們積極關注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不斷拓寬學術視野,提高科研水平,實現教學相長。
(二)深化課程考核改革,克服學習功利化傾向
談到古代文學我們就不得不說到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國歷史演變的重要載體,清楚地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狀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于中職語文教學來講,在講授古代文學知識時,教師要先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好古代文學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滲透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總的來說,學好古代文學與教學實踐密不可分,兩者相互配合,相互滲透。
一、領悟古代文學的語言美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文言文是很難學的一種體裁,不僅難讀,還有生字,也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理解了之后會發現文言文的語言美是無可比擬的。學生通過不斷朗讀,了解文章的大概含義,對難以理解的詞句加以解釋,把握文章內涵,更能體會古代文學的價值。古代詩歌又是一種新體裁。它要求押韻,對稱不對稱均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中描寫的景物與情感細致入微,在讓學生體驗語言美的同時,還需讓學生在教學中體會到詩歌所表現的豁達情境,體會到文章的靈魂,這尤為重要。
二、體會古代文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學習古代文學的過程中要益吸之,弊除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要學習文章的內涵,更要看文章的價值所在。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古代文學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習古代文學能提高自身認識,豐富自己人生。
三、增加古代文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教學實踐
古代文學博大高深,意境廣闊,但不可否認文章的難理解。如何讓學生喜歡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與研究。在教學中可以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古文所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用于比喻人生的世事無常,在當代也同樣可以借鑒。學生對課本上的古文不感興趣,不夠理解,我們可以把它編成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學生主動學習;可播放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與精髓。切記,教學實踐不能枯燥乏力,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對教師,對學生,達到雙贏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才是有價值的。
四、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很多時候,學習文言文第一遍讀不通,第二遍讀不懂,第三遍也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抗拒學習文言文。想要讓學生對文言文感興趣,除了依靠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先要深刻體會文章的情感和文章所要表達的是什么,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起到感染作用,讓學生對文章感興趣,從而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教師在教學引導過程中,重點要教會學生怎樣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要培養學生的見知能力。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當然也一樣。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正確引導與鼓勵,讓學生自由發揮,尊重學生的理解思維,尊重學生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知識,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的見解是為了豐富自己,增長見識,了解五千年的悠悠文化,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此,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鼓勵學生加強對古代文學的鑒賞
古代文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細細品。它就像茶一樣,細細品才能發現它的甜與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去喜歡,去鑒賞,去品味文章。讓學生在理解古代文學的過程中,了解是否對自身有良好的借鑒作用;讓學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人物特點以及所知所想;讓學生品味歷史,品味文化,提升自己。
六、小結
綜上所述,歷史文化記載著一個時代的興衰,也記載著一個民族的發展。古代文學又在歷史文化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一頁。學生要去學習它,要去品味它。中職教學,這一過程是學生學習古代文學最重要的過程。教師作為媒介,要去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在教學引導過程中,讓學生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感知,讓學生體會什么是中華文化,什么是古代文學,什么是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規律”亦稱“法則”,它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中國文學史也有其發展規律,我們在進行中國文學史教學中必須樹立“以能力為本”的教育理念,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理論指導中國文學史教學,要用相互聯系的、發展的、辯證的觀點來分析具體的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注重探索規律性問題。這樣做有利于中國文學史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適應新世紀中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對從事中國文學史教學的同行也具有啟發、借鑒意義。
中國文學史中包含哪些應著重探討的規律性問題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分析中國古代文學的特質及其成因
中國古代文學主要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學,其間盡管有發展變化,但自始至終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過一代代的積淀,形成我國古代文學的民族特色。我們應以中國古代文學為依據,以西方文學為參照,在比較鑒別中找出這種特色,進而探討產生這種特色的社會文化原因。如我國古代文學強調“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會功利,而西方文學則強調“美真統一”,追求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我國古代文學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與學術文化雜糅,是雜文學的體制,而西方文學中很早就出現了純文學的觀念和體制。再比如,中國古代詩歌表面上重“表現”――“言志”、“吟詠情性”,而其實質是重“再現”,較多作品體現了詩人對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預,較少表現純個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為透視社會人生的一面略帶感情變形的“鏡子”,歷代詩論家往往以“詩史”稱許詩人,就說明了這一點。中國古代文學的這些特點與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特點有著密切關系。我國古代文化屬于政治倫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動都從屬于政治道德,以倫理為本位,要人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這就影響了中國古代文學創作和批評中“美”從屬于“善”,與政教倫理密切相關的“美善相兼”的本質,也導致了文、史、哲、政、教混雜在一起的雜文學體制,以及古代詩歌表面重“表現”,實質上重“再現”的特點。
二、梳理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
如果把中國古代文學看作一個有機整體的話,那么它自身就體現出發生、發展、變化、解體的歷史進程。對中國古代文學歷史進程的認識和描述,我們認為陳伯海先生的意見值得借鑒。[2]他把中國古代文學的歷史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中國古代文學的形成期――先秦兩漢。從沒有文學或不獨立的文學逐漸成長、分化為獨立的文學,其演進線索是文學從混合于其它意識形態中逐漸分化出來。
(二)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期――魏晉六朝隋唐。以詩文為代表的文人文學逐漸發展到鼎盛時期,文質兼備,風骨與聲律合一,體式完備,全面開花。其作家群體以寒士階層為主。這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上升期。
(三)中國古代文學的蛻變期――宋元明清。文學中一些舊質素開始解體,新的質素開始產生,新舊質素處于相互對立、排斥之中,如情與理的對立,雅與俗的對立,抒情文學與敘事文學的對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體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學在文壇上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古代文學向著異己的、對立的方向轉化,并向近、現代文學過渡。理清了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線索,為科學評價中國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學流派的成就和文學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據。
三、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的基本規律
中國文學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探索和總結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的一些基本規律,為當代文學創作提供借鑒。
(一)以復古為通變的文學發展道路。中國古代文學的改革有不少是打著復古的旗號進行的,如陳子昂提倡“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以反對受六朝綺靡纖弱詩風影響的初唐詩風,韓柳、歐蘇打出秦漢古文的旗幟,以創造新的散文文體和語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張,他們要“望今制奇,參古定法”,在繼承前代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求變化。和西方文學以“新變”為主流的發展道路有明顯不同。這與中國封建社會漸進式的改良維新、新陳糾葛的社會歷史發展道路有著密切關系。
(二)雅與俗的相互對立、滲透和影響是中國古代文學演進的重要規律。就總的發展趨勢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是逐漸由雅到俗,由詩文賦的雅文學到雅俗共賞的詞,再發展到通俗本色的戲曲、小說。就某一文體的發展演變而言,則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詞在產生階段本是通俗的民間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詞在意境、語言、音律、技巧上逐漸講究,藝術水平有所提高,而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講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詞成為貴族文化沙龍中的雅文學,從而失去了大眾這一廣闊的文學市場而走向衰落。戲曲文學也經歷了一個由俗變雅的發展過程。在俗和雅之間,“主要是俗對雅的影響和推動,以及由俗到雅的轉變”。[3]俗與雅之間的互動,使文學的長河陸續得到新水的補充和激蕩,而保持著它的長清。
(三)“尊體”和“破體”的矛盾運動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的一條重要途徑。每種文體在表現對象、文體功能、體制結構、語言風格與審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形成各自的文體特性和規范。而文體的獨特性和文體間的互補性正是文學繁榮的標志。中國文學史上“以文為詩”、“以詩為詞”、“以文為賦”、小說兼備眾體等,都是“破體為文”的嘗試。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說:“文章之體可辨別而不堪執著。”[4]既承認文體“藝術換位”的合理性,又審慎掌握其“臨界點”,防止破體過“度”的負面影響,在“尊體”和“破體”的矛盾運動中,開拓出一條文學發展演變的道路。另如動蕩變革的時代往往出現文學、外來文化的影響引起文學的新變等,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重要規律。
四、挖掘中國古代文學蘊含的優秀文化精神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之一,在中國文學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深入挖掘中國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優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傳承和發揚,同時,利用這種優秀文化精神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們的理想人格,達到古為今用、教書育人的目的。
(一)中國古代文學體現出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說:“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種自強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得到了突出表現。屈原以“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國的愛國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說:“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江上吟》)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其四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詩人已意識到人與萬物生命的短暫,而以豐富人生內涵、積極建功立業來超越生命短暫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業的不朽,這可謂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馬遷身受宮刑,發憤著書,寫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成為中國學術文化的淵藪,這可說是“立言”不朽的典型。這種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積極進取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得以綿延發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萬物”的中國文化精神。中國古代文學中蘊含著強化同情心、責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豐富營養。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把天下蒼生的苦難當作自己的苦難,而發出了“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感嘆。他久別還鄉看到幼子餓死的慘狀,并沒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為不幸的“遠戍卒”和“失業徒”,推想到階級矛盾激化導致的大亂將會給國家、民族、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而寫下了“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的詩句。杜甫的感情真誠而豐富,他與家人、友人、鄰人、萬眾、國家息息相通,哀樂與共。他在個體生命與群體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價值。另外,如中國古代文學表現的熱愛祖國、奉獻社會、造福蒼生的奉獻精神,弘揚個性解放、批判社會黑暗的社會批判精神,都體現了中國優秀文化精神,是培養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有益思想營養。
總之,在中國文學史教學中探索上述規律性問題,能使學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由淺入深,從整體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層內涵和內在本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實現了知識與能力并重、教書與育人相融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85:163.
[作者簡介]周建華(1973- ),男,內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8-0141-02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各學科都在緊鑼密鼓地搞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以適應當前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的主流,及時跟上教學建設與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各高校都對教學改革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措施,結合學校的基本情況,積極主動推進各項工作,以取得教學工作的新突破。但這種教學改革和建設工作需要認真審慎展開,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是一個復雜、科學的系統工程,應該做好長期工作的準備。當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多數仍舊沿襲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進行講授、學生復習考試的傳統模式,這會產生教學觀念僵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另外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本身固有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加之古代文學課程屬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中比較難學的課程之一,所以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應該提出策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便深化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1.課時減少和教學質量保證存在矛盾。“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自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伊始就是主干課程之一,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課程有其自身突出的特點:教學時間跨度大,教學內容龐雜,教學任務繁重。“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從時間跨度上看,前后涉及3000年歷史,其中包括的作家作品浩如煙海。從涉及學科上看,課程既涵蓋哲學、史學學科的內容,也涉及美學、文獻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知識,知識覆蓋面廣、內容難度大,體系恢宏。如何處理教學內容豐富而教學課時相對減少的問題擺在各位專家和教師面前。需要尋求一種辦法,既讓學生努力學習課程,增加知識厚度,又能獲得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飛躍,這就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大膽的改革。目前,在各高校大力壓縮理論課時的背景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課時被一減再減,最初部分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達到500多課時,現在大部分院校將課程課時壓縮至200課時到300課時之間,更有極少數學校將課時壓縮至100多課時。雖然我們認識到壓縮理論課時、增加實踐課時很重要,但就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而言,體系龐,跨度大,內容多,怎樣處理教學課時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向學生傳授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充分鍛煉學生的閱讀鑒賞審美能力,是精減部分文學作品的講解還是面面俱到講授但內容深度上稍打折扣?是通過講練結合學生作業來完成一些課程內容還是重點講解重點篇目而略講、少講或不講非重點篇目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這對教師來說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才能處理好重點講解和略講、少講或不講的關系,真正解決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學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自學,主動思考,認真鉆研,在歡愉的氣氛、輕松的環境中,增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獲得文化熏陶,較好地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
2.分朝代、分階段講授存在諸多問題。分朝代、分階段講授文學史是各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傳統的授課方式,由于歷時較長,讓教師改革授課模式從教師主觀思想上存在很多問題。現在大部分院校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做過諸多探索,但徹底分朝代、分階段的文學史教學與文學作品講授模式的院校目前還沒有。分朝代、分階段的文學史教學與文學作品講授模式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的線索,特別是了解掌握古代文學發展演變的過程與特點,不同歷史階段的著名作家作品的風格。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第一,講授方式僅能清晰地體現不同教師的不同風格,至于各種文體縱向式、立體感的把握上,在形成、發展和演變的銜接上存在重要問題。第二,分段講授過分注重朝代的更迭,注重時間的延伸,注重本階段的作家作品,這對文學史整體上不能作客觀、全面、科學的把握,另外如何科學分期和合理分段,界定分期、分段的標準都是文學史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第三,講授方式多數是一個階段由一名教師講授,但必須執行教學大綱,由于各個教師講解的側重點不同,對問題深入的程度各異,加之未能從文學史發展的總體脈絡進行分析歸納,使得前后段教師授課之間的補充說明更為重要,教師間的溝通交流提上日程,對課程研究、集體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學史與作品選課時分配極不合理。大部分院校將文學史和作品組合在一起講授,也有極少數院校將中國古代文學史與作品選分開講授,基本上都存在一種認識,重視文學史的講授而忽視作品選的講授。古代文學教學在課時減少且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應根據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認真處理好文學史與作品選的關系,有效優化課程內容,但大多數院校采取保證文學史教學的教學時數而減少作品選課程時數,認為文學史教學才真正屬于學習古代文學的高級研修階段,作品選的學習僅僅是感知認識或對于作品選的學習學生可通過自學完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是整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不學作品選,如何理解和掌握文學史,況且作品選是學習文學概論、現代文學等其他課程的重要參考資料,需要真正領悟學習古代文學史和作品選的真正內涵,正確處理文學史和作品選之間的關系。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解決策略
1.制訂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的總體方案。各個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教學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切實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總體方案,找到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需要解決的癥結所在,最后一個關鍵的環節是制訂可操作性的具體方案并予以落實。
2.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其優點是便于知識系統傳授,但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類似于“一言堂”或“滿堂灌”,這樣學生處于被動角色,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很好發揮,不利于培養有獨到見解、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需更新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切實扭轉師生之間溝通不夠、協調不暢、互動不強等問題,提倡啟發式、問題式、探究式教學,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思考、勤于探索的能力,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3.改革課程結構,構建多元化課程結構體系。一直以來,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秉承一個思路:主要講授文學史,以選修課作為補充,通過對作家作品的研讀全面提高學生古代文學素養。傳統的專業教學計劃仍然是必修課占絕對比例,況且課程結構單一,隨著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要求,需增開一些專業選修課,但這些選修課多是因人設課,數量上并不是很充足。基礎課和選修課二者應相互補充,既增加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厚重性,又在專業內容拓展方面開闊學生眼界,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4.穩步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革。將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引入古代文學教學,使學生感到古代文學特別親近,同時可以加大信息量、增強講授的直觀性、形象性,引發學生興趣,提高古代文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切實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革,教師在備課上需認真動腦筋,精心做各方面準備,不是說教師的工作量減少了,反而是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對教師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改革的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之間的關系,既要注意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長之處,也要注意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問題。
5.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決定因素,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如何保證教師認真鉆研本專業理論研究,如何發揮學科帶頭人的示范榜樣作用,如何發揮教學團隊的整體合力,都將影響和決定教學任務能否保質保量完成,教學目標是否有效實現,要想扎實推進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必須提上日程。
要做好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是基礎,深化課程改革是全面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扎實推進專業建設工作的重要保證。作為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重中之重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應引起廣泛重視,中國古代文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其教學內涵、教育理念應隨時代的變化與時俱進,有效實踐,充分論證,科學審慎推進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楊寅平.現代大學理念的構建[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