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6: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小學生天性活潑,稟賦各異,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如何去教,才能讓音樂課堂煥發出新的色彩,才能讓學生忘卻學習壓力,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讓他們在音樂中得到啟迪,獲得靈感,這是本文重點研究的領域。
一、音樂課堂需要開放
(一)教學現狀要求音樂課堂開放
談音樂教學,首先得從我國目前整個教學現狀談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歡打鬧。可是有部分教師認為,這是一種不求上進的表現,因此采取各種措施來限制小學生的這種天性,比如鼓勵小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小學生從此陷入了被動學習的深淵。這樣教學目的看似達到,其實不然。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其實小學生的要求很簡單,小學生很容易感到快樂與幸福,他們的幸福指數遠遠超過年齡大的孩子,教師能做的僅僅是成為他們的小伙伴。音樂課堂正恰恰提供了這種氛圍和契機,輕放的音樂正好使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得到放松。
(二)實踐中的開放讓學生快速獲取知識與能量
本人通過教學發現,音樂教學應當建立在良好的師生友誼基礎之上。把音樂課堂當成一次游戲,一次開放的游戲,效果會比普通課堂更好。
在課堂實踐中,我經常嘗試與學生溝通,問他們喜歡何種音樂。學生在這樣一種開放的環境中,往往會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學生會輕松地說他知道貝多芬的故事,還說貝多芬就是專門創作音樂的。沒有作業,沒有考試,他們的這種內心想法是自主迸發出來的。在教學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學習音樂的要求,學生的態度還是比較默然的;假如我說是做游戲,他們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還問是不是“我愛記歌詞”的環節,我就順勢用力地點頭以示肯定。之后的音樂課,除了傳授必備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我總會留出大部分時間來和學生一起做游戲。比如我播放音樂讓學生猜歌名,還讓他們說出第一次聽這首歌時他們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音樂融入他們的生活,教他們學會傾聽和感受。這種方法帶來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學生的課外暢談中,筆者終于聽到了“音樂課”三個字;在音樂課堂上,筆者也終于看到了學生們真誠的笑容。我們不需要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音樂家,只是讓他們愛上音樂即可。
筆者認為音樂課堂應該為學生而設計,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釋放自我、陶冶自我,真正尋找自身的興趣所在,不斷地自我激勵,不斷前行。
二、音樂課堂需要培養細膩、大氣的情感
(一)音樂課堂應培養學生的性情
音樂課堂上學習必要的音樂知識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學生的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學生對同一首歌會有不同的感受。對于膽小不自信的學生,我反復對他說:“大聲唱出來,一次就好了,邁開第一步,你就能適應了,就像騎自行車,只要一腳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對于追求更高層次的學生,我會推薦他們聽那種振奮人心的音樂,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個演唱者都有一個音樂的夢想,他們勇敢地站在舞臺上把夢想唱給臺下所有的人聽。舞臺上閃光燈亮起來的那一刻,就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開端。
(二)音樂課堂應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性情
小學階段是每個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教學培養決定著學生今后的性情、成績、作為等各個方面。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培養方法。我會針對性地對一部分學生滲透細膩的情感培養方法。比如對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學生,以及一些過度自信、張狂的學生,我會著力去培養他們細膩的感情。因為這部分學生更需要這種情感因素的熏陶、錘煉。在認識音符的過程中,針對這類學生,我會更側重于情感的滲透;在播放音樂教學時,我也會有所側重。同樣,本人針對一些缺乏自信的男生,則會側重培養他們大氣的思想情感,這樣能夠彌補他們性格上的缺陷,從而使其更加健全地發展。
在教學方式上也應該多元化。當一個羞怯的學生終于學會了開口,哪怕是隨時隨地的小聲哼唱,教師也要覺得一定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在其心里生根發芽。我曾遇到過很多不幸的小孩,他們時常感到孤獨,他們的內心封閉,于是我推薦他們聽那種有撫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樂課時也經常給機會讓他們表現,并給予表揚,說他們具有別人沒有的音樂靈感,能聽出更特別的東西,并引導他們積極融入班集體中來。其實內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細膩的情感,他們在品析音樂的時候可能有更加獨特的想法與發現,但是需要借助音樂課堂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分享,這樣才能使他打開心扉。那種比較叛逆的學生對父母有著較強的抵觸情趣,對于這類學生,單單讓他們聽幾首歌是不夠的。我會隔三岔五讓他們看一段有關音樂的小視頻,在看和聽的同時,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可能會更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慢慢理解歌詞的意味深長,他們會慢慢懂事,開始懂得他們年少無知。小學生是活蹦亂跳的,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一個安靜的空間,讓他們學會思考和反思,以培養他們成熟的心智。因為音樂教學不同于語文數學,它需要一種輕松恬淡的氛圍。我們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音樂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三、音樂課堂需要和諧的師生互學
春風化雨,就是對教師苦口婆心、諄諄教誨的最好肯定。其實教師不是春蠶,也不是蠟燭,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過程。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我們希望看到的就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進步的融洽氛圍。在課堂上,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同時又從學生身上學到東西,相互補充、相互彌補,學生與教師共同進步,從而達到合作共贏。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讀。小學生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該帶著最大的熱情去體驗他們的世界,保持著一顆謙卑的心向他們學習。教師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而應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接受你,接受你講的道理,從而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應親近學生,不僅教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經常和學生們談心聊天,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筆者認為建立良性的師生互動關系十分重要。互動的時間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會給學生一種親近的體驗,使之更加樂意接受音樂的感化,更加富有音樂創造力。除了與學生之間建立感情,教師還要提升自身的修養,因為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極高的。教師的素養不僅僅體現在專業水平上,更體現在平時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師凡事要能起到帶頭作用,激起學生的熱情,和學生共同成長,最終成就他們最真實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來。
四、小結
新課改理念下的音樂課堂,不僅應教給學生知識和方法,更應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應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情趣,擁有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抓住他們的興趣點、興奮點和變化點。教師對音樂教學做出的評價只是交流教學心得的一種方式,小學音樂教學要跟隨新課改的步伐不斷改進與完善。
【參考文獻】
小學音樂老師是教學過程中最了解學生的人,在小學音樂評價中最具權威。在評價中,教師應本著客觀及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評價是教師手里的一種教育工具,它應當激發兒童的學習愿望。而不是對于不愿學習的一種懲罰。”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本人在學生表現好的時候,直接給予銅星獎勵。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學生們進步很快,敢于演唱、演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上課時,學生們為了得到銅星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注意力特別集中,同時又踴躍表現,認真投入地聽、唱、動。課堂有張有馳,學習音樂的氣氛濃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樹立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自信心。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老師教得輕松愉快,學生也學得其樂融融。另外,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平時的情況,結合期末考查給出評價。做好低年級小學生音樂評價,關鍵是構建好評價機制,比如,可以建立三星評價。“三星”是指以學校的校徽作為圖案,然后分別鍍上金、銀、銅,以標示三種不同級別的榮譽獎章。當學生獲取了十顆銅星即可晉升一顆銀星,十星銀星晉升一顆金星。金星指校徽圖案鍍金,底色為紅,象征成熟、光明,是學校最高的獎章,由校長頒發;銀星指校徽圖案鍍銀,底色為天藍,象征廣闊深邃,由教導處頒發;銅星則校徽圖案鍍銅,底色為綠,象征健康、活力,由班科任老師頒發。通過三星評價,努力增強低年級小學生的榮譽感,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2 發揮好小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作用
2.1 發揮好小學生的自我評價
學生自評是對學生成長發展的一種自我評價。因為自我評價能夠促進低年級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自我發展和成長能力。學會自評雖然有利于小學生提高認識,但是教師的作用也不能忽視,教師要及時跟進,引導小學生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分析,從而不斷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自我監控評價能力,找出在音樂學習上仍然存在的不足,從而培養小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
2.2 發揮好小學生的互評
小學低年級的互評主要是通過在一起的互評,形成集體輿論。在這個評價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例如,教一年級學生演唱“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當學生在分別展示自己的演唱時,我讓學生也當回小老師,像老師一樣來對同學演唱進行指導,并加以評價。開始學生的評價語言有些過于模糊,往往用 “真是不錯”“不太好”“有些跑調了”等進行評價,作為老師本人對同學們提出建議:“大家說得具體點好嗎?比如從音色、音量等方面。”經過我的一番指導,學生的語言變得豐富而且有內涵來了。一旁的學生就評價道:“李曉琳唱得真是好聽呀,她的聲音洪亮”“張響唱得很有感情”逐漸地,學生的評價會由找缺點逐步轉向較為客觀地評價,甚至會學會不斷地向有優點的同學學習了。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評價語言要適當,要符合小學生不斷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評價水準,不能急于求成。通過加強小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同學之間的友誼會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同時也會增強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3 發揮好家長在小學生評價中的協助作用
在家庭作業中,家長對學生的評價,是低年級小學音樂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新課改中,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了要求,要求每學年小學生都背唱幾首歌曲,學會一定的樂曲知識。當小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一首歌曲后,這時音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回家唱給他們的家長聽,并按照一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的演唱。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讓家長欣賞自己孩子的精彩演唱的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下家庭的藝術氣氛。當低年級小學生在學校參加一些音樂活動時,學校還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和學生一塊表演一些好節目,并組成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聯合評委會,對演唱結果實施評價。
例如,二年級二班有一名同學平時唱歌和回答問題聲音很小,她的音樂素質不錯,但心理素質不好,有時還有點口吃,但她居然在期末班級音樂會上自己唱了兩首歌,還編排了舞蹈動作。我詢問她其中的原因,她大方地說是在完成家庭作業時通過爸媽的評價指導練的。
4 小學低年級的評價應把握好個體差異原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當前我們的教育現狀更需要構建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學生評價體系。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將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明確教學評價原則,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的原則:1、注重學生為本的原則。評價應該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在評價中更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經歷,更加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表現。任何評價,不管是教師的評價還是同學的評價,其最終目的都是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以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應當將學生和課堂學習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對教學和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深入的評價。2、注重學科特點的原則。評價指標的確定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以音樂學科的特點和音樂教學的客觀規律為依據,體現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性質與價值,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音樂審美教育規律。逐步形成科學有效的評價,達到良好的評價效果。
二、豐富教學評價形式,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形式,應該是創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為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不斷豐富教學評價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觀察、談話、提問、討論、抽唱(奏)等方式進行,也可采用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開放性考試等形式。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追求導向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相統一的評價形式,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和促進作用。通過科學的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2、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交流合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可以用清晰、準確、形象的文字進行定性評價,也可以根據需要和可行性進行量化測評。3、動作和表情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出色表現除了用語言肯定,還可以用贊許的目光和親切的微笑表揚,還可用鼓掌或豎起拇指稱贊。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多種方式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會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改革教學評價方法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自我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評價的主人。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由于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所以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發展性評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種自我參照的評價,即把評價結果跟學生以前的表現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學生的進步和缺陷,以針對性地進行激勵提出補救的措施。音樂課堂上的評價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評價,使自己形成學習的積極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信心,給自己提供表現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不斷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同時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提出疑難和困惑,并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在音樂課堂上開展的自身評價,只要學生能講清自己為什么這么評價就足夠了。例如:在學唱《我和星星打電話》、《大海啊故鄉》等歌曲后,教師請學生評價自己時,有的學生對自己的評價是:“老師,我覺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對自己很滿意”。“我覺得自己唱得還可以,我會繼續努力”。學生雖然沒有說明自己唱得怎么好,但是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一定是積極的,因為他已經為自己樹立了信心。
2、師生互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不但要關注課堂教學的結果,更要關注課堂教學的過程。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的評價針對性要強、語言力求簡明扼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同時,還應指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評價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班級音樂會”、“小小演唱會”通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評,能夠充分體現評價的民主性,營造和諧、愉悅的評價氛圍。達到相互交流和激勵的目的,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
音樂課程改革呼喚新的評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每一位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研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加強,業務水平在進一步提高。新的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觀念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也更深入地推動音樂課程改革的發展。期待在實踐中、在探索研究中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更加趨于完善……
1.德育與美育
“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藝術的范圍,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完善的人格,音樂教育首先要教學生“學會做人”。
2.生動與主動
“生動”至少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形式的生動;二是教學內容設計的生動;三是教學手段與方法的生動。只要一切從學生出發,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訓練,也能變得生動而活潑。“生動”才能引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對音樂的喜愛,才能產生大面積的質量與效益。生動活潑的更高層次是主動發展。沒有主動性其生動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學生的主動參與,生動活潑的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同時,主動性是審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沒有主動性就不可能產生美好的體驗,音樂教學必須生動與主動。
3.傳授與創造
音樂教學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教師將人類社會長期積累起來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傳授給學生。從現代觀念來看,必須把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統一起來,而創造力則體現了更高的要求,更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國外音樂教學體系都非常注重創造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生的即興創作活動。而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這方面顯得較為薄弱。作為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學,創造性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創造性要貫穿于審美教育的始終。
4.靜態與動態
傳統的音樂課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課的靜態形式,學生正襟危坐。音樂本身是非語義性的,體態律動學的誕生使人們對音樂心理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動態更能喚起人的本能,更能觸發人的自由聯想,有助于人的創造意識和行為。靜態與動態的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是音樂課較為理想的一種策略。
二、音樂課基本教學模式研究的初步設想
1.我們對唱游課進行了初步總結:
(1)唱游課教學打破了傳統音樂學科的單一性:
采取音樂游戲、律動、歌表演、集體舞、節奏樂等綜合性音樂藝術手段,提倡藝術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發兒童學習音樂藝術的興趣為目的,以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為核心。實施唱游教學,一方面能為進入中高年級學習音樂打好基礎,一方面能積淀為具備審美情操的基石,從而成為完善學生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
(2)唱游課的指導思想:
“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一切從學生出發。
(3)唱游課的相關策略:
a.注重興趣;b.人人參與;c.創設情境;d.加強表現;e.加入競賽;f.即興創作。
(4)通過歸納,初步形成了游戲教學模式:
附圖(略)這一模式從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讓兒童從游戲中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從游戲中去學習音樂,在游戲中引導他們進入音樂的殿堂。當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一定的認識后,及時加以鼓勵,發展他們的智慧,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從而產生更高層次的興趣。游戲模式既是唱游課的教學模式,也是唱游教學的過程,這一模式中各環節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層層緊扣,循環發展。這一模式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還可以引伸到中年級。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就明確指出:“小學音樂課程評價的目標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小學音樂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筆者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深知課堂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影響,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研究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相關內容,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音樂課堂中樹榜樣典型,立評價標準
學生之間的同輩相處是小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輩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很明顯的,因此,小學音樂老師應該多多運用學生這種同輩互相影響的作用,讓表現較好的學生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以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整個班級的全面進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注意對表現較好同學的評價,用一種比較好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情緒去表揚學生,這樣就會讓其他同學對表現較好的同學產生敬佩之情,進而在同學之間形成一種模范效應,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這樣就可以帶動其他同學在音樂課堂上更加積極努力,最終促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進步,也會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音樂課堂教學容情于理,“情”字牽引評價體系
音樂是門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的評價更應體現人文的精神。
首先,教師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尊重學生、賞識學生。以教學為例,當請學生起立單獨唱一段曲譜或請他說說聽賞后的感覺時,我會以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他,面含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微微搖頭,暗示他糾偏補漏。這些做法就比批評委婉得多,學生也容易認同合作。
其次,教師要善于用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加以“渲染”,使課堂上真情涌動,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獲得理解的深入、心靈的感動、情感的升華。這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工作方法,它能使學生從內心中感受到溫暖而奮發。我嘗試對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做出相應的評價:對待學習稍有起色的學生,我就對他說:“你確實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今后會做得更好。”對有創意的學生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表演得太精彩了。”……針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做到既不傷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們能揚長避短,發展特長,張揚個性,健康地成長。
三、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善于尋找閃光點,正確公正地激勵評價
任何課程的教學都會存在差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也是如此。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新課堂倡導我們要關心每一孩子的成長,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將注重自己的“成功感”轉向全體學生的“成功感”,把教師著眼于培養尖子生的觀念轉向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成功感”經歷,都能對所學有興趣,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美的熏陶和啟迪。 例如,在課堂上一位同學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曲之后,我沒有立即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而是問了演唱的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位演唱的同學說她覺得自己很緊張,唱歌的連貫性不太好,有一句歌詞還唱錯了。在這位同學唱完之后,我便邀請全班同學對這位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很多同學都踴躍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四、積極鼓勵評價有助于課堂正能量的升華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出現一些錯誤或者存在一些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時,表現不佳的孩子容易被嘲笑、奚落等。教師需要正確處理應對,以積極鼓勵的態度令孩子感受正能量。在教學時,我常常會設計一些小游戲、表演、說故事等環節,鼓勵孩子參與,對于表現不太好的孩子,我們需要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及自尊心。這樣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來說實用性強,也極大地發揮了學生中的正能量。
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精彩的音樂課堂評價,會喚醒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自信,會點燃學生熱愛音樂的火種,會催生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魅力,欣賞學生自主與互評的精彩,滲透教師的關愛、包容和鼓勵,這樣就能為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使音樂課堂富有生命力,努力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既能欣賞別人又會欣賞自己,快樂地、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徐芹《小學教育中音樂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2012,5。
[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4)21-0013-02[作者簡介]張有麗(1975―),女,山東濟南人,濟南市濟陽縣實驗小學教師,小學一級。
一、前言
教育評價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教育評價也逐漸轉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各種新的評價理念和方式涌現出來。傳統的教育評價是建立在行為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于認知上;新的評價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多種多樣。建構主義基礎上的教育評價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主要有:(1)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2)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程度;(3)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的程度;(4)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5)學生積極情感體驗的獲得。而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礎上的教育評價主要體現在對學生進行多維度評價,更注重表現性評價和檔案評價。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新的教育評價方式必定顛覆傳統的教育評價。縱觀各種評價方式,我們發現,新的評價從一元走向多元、從鑒定走向發展。
回到音樂教學評價上,音樂教學評價是教師在掌握大量可靠信息的基礎上,利用可行的評價標準對音樂教學的預期效果進行評價。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音樂教學評價也呈現不同的方式,而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評價方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利用新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現代音樂教學評價方式不僅應該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該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與程度等方面。教師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幫其找到不足,完善自身。
二、傳統音樂評價方式及其弊端
走進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我們發現,很多學校依然采用傳統的兩種學業評價方式:一錘定音的評價、筆試與演唱結合的評價。盡管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兩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況,但是我們也發現這兩種方式具有致命的缺陷。
在這樣的音樂課堂中,我們經常看見有些學生因為一錘定音的考試方式而產生緊張的心理,最后在演唱中發揮失常,要么跑調,要么忘詞。這樣不但不能正確評價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還容易使學生失去音樂學習的自信,傷害其自尊心。音樂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少數演唱家,而是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快樂,掌握基本的音樂方式。有些學校的音樂教學還采用筆試和演唱結合的方式,這對小學生的音樂學習來講更是荒謬,這種注重樂理知識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也不符合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
通過對這兩種音樂學習評價方式的考察,我們發現傳統音樂教學評價的缺點十分明顯:(1)教師過多偏向考查學生的樂理知識和技能,過于依賴音樂課本,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評價;(2)評價主體主要是教師,教師完全控制評價結果,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缺少學生互評、家長評價以及學生自評;(3)教師更看重評價結果,強調終結評價,忽視學生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4)教師評價的標準過于單一,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樣傳統的評價方式限制了學生在音樂上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加上音樂教材的不完善,以及音樂學科在小學中的弱勢地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喪失。這樣的評價方式急需改變。
三、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中的具體要求
(一)合理使用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之前,為使自己的教學計劃順利實施,而提前進行的預測性評價,對評價對象目前的狀況或者存在的問題做出鑒定。其實,診斷性評價的目的非常明顯,即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教育理論是反對診斷性評價的,因為診斷性評價會造成教師對學生有一種提前的判斷,這并不利于教師后面的教學,容易造成偏心。但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十分必要。因為,小學生的音樂水平普遍不高,學生需要從基礎的練習開始,所以提前了解他們的基礎很重要。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診斷性評價發現哪些學生具有音樂天賦,哪些學生適合學習哪種樂器,等等。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但是,教師在使用診斷性評價后,要保證對學生的公正對待,不能因此就偏向于哪一類學生。
(二)形成性評價貫穿音樂教學始終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動態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我們知道,小學音樂不屬于必考科目,而是一門開發學生興趣的學科,這就更需要教師的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在可能的條件下,教師可以使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進行考查,并作為學生最終成績的一部分。音樂學科有其特殊性,僅僅通過一次考核就判定學生成績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教師應該結合平時課堂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情況來定。形成性評價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音樂課堂好的一個標志就是課堂的活躍程度和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多利用形成性評價鼓勵學生敢于表現自己,敢于將自己喜歡的歌曲、擅長的節奏展示出來,教師可以將這些展示作為一種評價記錄下來。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挖掘出學生的學習優點,有利于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多使用。
(三)終結性評價形式多樣
不管是什么課程,到課程結束時總會進行終結性評價,這是無法避免的。小學音樂課堂有特殊性,但是也應該有終結性評價,只是評價應該凸顯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小學生對音樂的掌握還是比較粗淺的,因此教師不應該固定學生演奏的內容和形式。考試方式應該形式多樣,如學生可以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選擇平時練習多的樂器進行演奏,談自己對某些歌曲的欣賞,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評價內容,這不僅能夠更好地達到評價效果,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四)教師處于評價的核心地位
盡管在課堂上學生才是根本,但是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上應該處于核心地位。首先,教師在課程設計時,就應該確定整個課程的評價方式。這需要教師依據音樂課程標準及小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其次,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表現自己的音樂才能。因為小學音樂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這需要教師多方面調動。最后,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評價作用,并將結果引入學生的最終成績中去。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四者相結合也能夠使評價結果更公正。
作為一名基層音樂教師,筆者感到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音樂教學應該更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而作為教學評價者,教師更應該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幫助學生熱愛音樂,真正實現課程標準所設定的目標。
參考文獻:
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學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過音樂課教學來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每個音樂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音樂是幻想世界的載體,是創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藝術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實用性,不僅是著眼于培養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豐富想象和創新能力,音樂作品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創造力,教師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設計,精心構思,才能帶領學生去開啟智慧的大門。
二、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引導發散性思維
“最杰出的藝術木身就是想象”孩子們的最大樂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樂教學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課堂結構顯得單調無味,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地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因勢利導,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聽了《軍隊進行曲》腦中出現了什么場景?是跑步的鏡頭,還是游泳的場面?是走路的動作,還是跳舞的身影?讓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人腦皮層形成立體型網絡興奮區,促進學生的認識從自觀上升到抽象思維,再回過來,創造性地運用到具體的學習環境中,這樣可以深化學生的思維層次,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學生音樂能力,堅持“器樂進課堂”實驗
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賽爾指出:“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在欣賞教學中,經常讓學生用樂器演奏那些動聽的旋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感受樂曲的情感:在進行旋律創作時,樂器無疑又給他們對音樂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幫助:在掌握和弦時,學生可以利用器樂去嘗試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諧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諧的通過課堂器樂的幫助,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四、開展音樂活動課,拓展學生視野
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和補充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空間更為廣闊活動課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地是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又對實施素質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個性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開展音樂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團隊精神,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在現當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學觀念,以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教師要認清當今的音樂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教師在音樂的教學中要善于根據時代的要求培養全面了解音樂的學生,要更新教育觀念,不要向以前那樣認為只要教會學生唱歌就完成了音樂教學任務,要加強音樂教育教學的建設,完善音樂課程體系,推進學生美育的全面發展。更新教學觀念,在時代經濟的指引下提高我們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六、教師要善于實現新的教學模式
時代在發展,藝術形式也在不斷翻新和變化。我們都知道生活是一門藝術,現在,音樂的藝術越來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新的教育環境和現代音樂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教師要善于研究教學模式,研究音樂教學過程的結構和相關的音樂教學策略。眾所周知,以往的音樂課上幾乎就是“唱歌課”,也就是教師利用音樂課教會學生唱幾支歌就完成了音樂的教學任務。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唱會即為完成教學任務。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學了音樂,只回唱自己永遠都會唱的歌曲。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教師進行深思啊,尤其是在當今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實現新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一堂有實際意義的音樂課,無非是讓學生面對枯燥的知識也會感到有興趣聽,更能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那也就體現了音樂課的生動性和學生的主動性。
七、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
所謂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體和因特網進行教學。法國一位著名演員曾說:“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圖畫的感染力遠比不上舞臺上正確發出的一聲嘆息那樣動人。”由于多媒體聲畫并茂,視聽結合,通過情景再現,能激緒,豐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因此,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例外,通過多媒體教學和因特網,我們可以獲得更多良好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課件,以豐富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內容。同時,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充分的接受現代最新的音樂歌曲和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視野,以提高我們的音樂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利用音樂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實現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音樂教師只有多為學生創設環境,把音樂學習與創造性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創新音樂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裴清品.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五性”[J].校園歌聲,2008,(07) .
[2]蔡泉.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怎樣迎接新課程改革的挑戰[J].音樂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三個方法[J].魅力中國, 2009, (13).
[4]華興明.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05).
“評價”是評定價值的簡稱。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對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程度的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課堂評價,更要用科學的方法去管理和規范教學評價。
音樂學科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科特點,需要投入細致入微的評價挖掘音樂學科豐富的情感內涵、厚重的文化內涵、愉悅的審美內涵等。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激勵學生、影響學生。
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
目的:音樂課程的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關精神,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音樂課中的知識技能,而且要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著眼于評價的診斷、激勵與改善。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要評出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自信和學習的快樂;評出學習熱情、動力、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各方面素質。
作用:1.有助于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2.有助于教師了解教學的得失,改進教學方法,及時得到有關教學情況的反饋信息。3.有助于幫助學生找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清掃學習中的障礙,有針對性地采取策略和方法。4.有助于學生診斷學習結果,做出恰當的教學決策。5.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在《田野在召喚》一課中,教師示范如何吹奏好一段樂曲,特別是“連音、斷音”的方法時,忽然有位學生說:“老師,你說的方法我都知道,為什么我就是沒有你吹奏的好聽?”教師問“能否講講什么是‘好聽’?”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把自己對“好聽”的意見進行陳述。隨后教師轉為對他評價:“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大膽陳述意見。”繼而又讓全班學生對吹奏“好聽”的方式方法各抒己見,并進行分析討論。從而得出要吹奏所謂“好聽”,必須做到:氣息要穩、按孔要松緊適度,姿勢正確,在準確演奏樂曲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情感的處理等特點及要求。讓學生了解如何演奏得“好聽”的全過程,激起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順利完成了知識技能的互動教學。
二、音樂教學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在教學中,應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要一味迎合學生口味,過度贊揚學生,注意評價的正確導向,鼓勵和激勵學生進步,善于發現、挖掘學生的潛能。
案例:在《亞齊娜》一課中,教師要求學生在歌曲前8小節編配具有錫伯族節奏特點的簡單旋律作為引子,在歌曲熟練掌握后,用豎笛為其配上二聲部旋律,用唱奏結合的形式來表現音樂活動。在學生進行唱奏表現時,出現了“唱快奏慢”的現象,教師及時評價指出了多聲部配合不嚴謹,使學生很快掌握多聲部的協調合作,這種靈活的評價方式,激發了孩子們對合奏合唱的濃厚興趣,提高了他們表現音樂的自信心。
(二)科學性原則:教師應注意自我完善,注意提高專業修養和綜合修養,評價語言要細化,針對學生表現做出有效評價。
案例:在《春天舉行音樂會》一課中,學生在演唱時比較難準確把握旋律音程。這種情況下,教師提出:“誰的歌聲與老師的琴聲和上了?”第二遍演唱時,學生都注意了音高與旋律音程的走向。教師評價道:“同學們的旋律演唱得很準確,二聲部的旋律和節奏已經完全統一了。”這種評價突出了準確性和指向性。
(三)整體性原則:包括發展的、多元的、過程性的評價,提倡全面激勵和促進學生發展。
(四)可操作性原則:好的評價應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將評價潛移默化地融入教學,為教學內容服務,采用師評、自評、他評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音樂教學中教師對音樂課堂的反思評價
評價策略是我們在音樂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部分,好的評價策略可以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教學中的評價策略可以多種多樣,不拘泥于形式。如,在課后可以進行課堂教學的反思評價。
(一)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是否全面,是否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材需要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充分體現藝術特點。
2.教材是否能有質量地進行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是否采用合理的構建方式,容量是否恰當,主次是否分明,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是否得當。
(二)教學實施
1.要面向全體,兼顧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體現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學科教學實踐為依托,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和全面發展。針對學科教學內容特點,科學設計教學結構、程序、方法和手段。
2.創設適合教學的情境,是否能夠設計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表現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探索、嘗試、想象、思考的機會。
3.教學是否有條理、有層次,銜接自然、緊密,教學時間分配合理。
(三)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是否具有啟發性,可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注重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參與、體驗、理解和表現。
2.是否利用恰當的方式方法解決音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3.教學語言是否生動、簡練,板書合理規范,教師彈唱自如,符合音樂風格,肢體語言有效,表現力強。
結語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音樂課堂教學應建構多元互動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享受感悟音樂、體驗音樂、創作音樂的樂趣。評價時,要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發展,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成績,課堂評價要無處不在,對音樂體裁形式、風格流派進行分辨,識讀樂譜等,都可以作為定量測評的方式。課堂評價要處處發揮得巧妙、自然;要融入知識、技能等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評價在音樂課堂錦上添花。
還有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唱學校校歌的時候,在同一個年級中,有的班級學起來就很吃力,一個班級里總有那么一小部分學生跟不上大部隊,我個人的看法是,教師不用太注重整個班級學生要整齊劃一,這幾乎沒有可能做到,因為總有那么個別學生對音樂不太敏感的,反應也遲鈍的,其中有部分學生是對樂曲的旋律不敏感,有的天生就五音不全,會出現跑調的現象,也有些學生節奏感不強,總是出現拖拍搶拍的現象,我們在上課過程中不必強求要整個班級都達到你的教學目標,因為這不切合實際,但是應該做到大部分學生能基本達到要求,而那些音樂感覺稍微差點的學生怎么辦呢?我是盡量讓他們樂在其中,對音樂感興趣就可以了,讓他們在班級有存在感。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我國的小學教育得到長足的發展,音樂教學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學生處于知識啟蒙階段,心理狀態較為脆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很多教師在評價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沒有較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致使評價效果不高。因此,教師必須對多元評價模式進行有效應用,合理分析學生的心理情況,從而更好地保障評價效果。
一、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音樂教育屬于人文學科的一種,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從而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綜合性評價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而評價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心理情緒以及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所以提高評價質量至關重要。合理的音樂評價要求教師注重分析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情況、作業的完成情況,強調因材施教,準確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表現差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不僅能保障評價的有效性,而且能夠較好地維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以往的評價方式更偏重于終結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評價效果不理想;而多元評價則是從各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對多元評價進行有效應用,維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并有效激發成績較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保障音樂教學的質量。
二、多元評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1.他人對比評價與自我對比評價有機結合
他人對比評價與自我對比評價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評價方式,但是主要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對比中產生一種動力,能夠自我努力,讓自身更加優秀,以期取得成就感。因此,合理應用他人對比評價和自我對比評價起著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評價中,由于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學習情況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可以將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進行有機結合,在適當的情況下應用適宜的方法,從而更好地保障評價的有效性。如果學生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較優秀,教師則可采用他人對比評價法,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止其過于驕傲自滿。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自尊心較強,教師則可以采用自我評價法,讓學生能夠找到自身的閃光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音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音樂天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對音樂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評價,由于學生在起點處就存在差異,所以評價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難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也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難以達到評價的根本目的。多元評價注重因人而異,要求教師在適宜的地方合理應用他人對比評價以及自我對比評價,所以具有一定的激勵性質,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2.現狀評價與預期評價有機結合
現狀評價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學習動機等內容進行評價,預期評價指的是教師根據現狀對學生的預期發展進行評價。兩種評價方式的評價目的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激勵。在對學生的唱歌時的音準、節奏等專業層次的內容進行評價時,可采用現狀評價法,讓學生認清自身的不足,起到激勵的作用;在對學生的音樂情感、聯想、實踐等內容進行評價時,教師則可采用預期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努力動機,從而達到評價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口哨與小狗》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音準等音樂技術問題進行現狀評價,對學生唱歌時的音樂情感以及相應的聯想進行預期評價,從而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較差,對各種事物的認知度不足,如果教師對其進行過度批評和辱罵,將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出現負面的情緒,嚴重時可能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損害。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從全面性著手,合理應用多元性評價,對小學生的平時表現、考核成績等內容進行準確分析,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確保評價的公平公正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