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6: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舞蹈藝術審美特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舞蹈是眾多藝術形式中的一種,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不僅向世人展現了人體的形體美,同時也成人們思想與情感的重要表現形式。舞蹈既可以是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也可以是由此而延伸出的審美意象,它融合了形象、意境等多種元素,形成最全面的藝術體系。在人類生命的延伸過程中,舞蹈不僅形象地展現了人們的生活與情感,同時也見證了歷史的發展。舞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展現了人類歷史文明,從古代的祭祀舞,到封建社會的舞蹈,一直發展到如今的現代民間舞等多種舞蹈類型,舞蹈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人們對于舞蹈并不陌生,在眾多藝術形式中,舞蹈很常見,舞蹈能夠表現人們一切的喜怒哀樂,當人們心中懷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便能夠在舞蹈中獲得美的體驗,并從中領悟藝術的魅力。舞蹈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能夠令人產生別樣的體驗,使身心獲得更多的愉悅。
舞蹈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人類發展的洪荒時期,人類用手勢等肢體語進行交流溝通,這種方式出現在口語之前。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生存,參與到各種勞動生產活動中,并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圖騰崇拜和祭祀活動,這些活動與音樂和舞蹈密不可分,在此期間,人們的思想情感也得到了釋放,由此,其中一些活動也逐漸演變為娛樂活動。舞蹈的發展與其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結合,它不僅有節奏和時候的延續,同時也體現出優美的姿態與色彩。作為舞蹈,常常為音樂服務,但舞蹈本身仍然是一種獨立的藝術。舞蹈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它集通俗與高雅于一體,運用肢體動作傳達出人類的思想情感。舞蹈是一種由內而外,由心情去駕馭身體的藝術表現方式,舞蹈所體現的美,是一種心靈的外在表現,它用最直接的肢體語言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反映人們的生活。由此,舞蹈創作的源泉來自于社會生活,生活中有著無限豐富的素材,為舞蹈提供了更多樣的表現形式,舞蹈藝術的追求源自人們生活中對于真善美的體現與追求,生活也為舞蹈藝術凝聚了無限的美感。
2 舞蹈藝術審美特征的分析
1、獨特的動作性
舞蹈藝術是以面部表情和肢體動體來展示人類思情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說,舞蹈是一種身體的語言藝術。舞蹈在聲音的伴奏下展現各種身體動作,這是舞蹈獨特的動作性特點。人的各種豐富優美的肢體動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現手段,在舞蹈藝術中,各種動作、姿態以及步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排練的,具有較高的藝術美感,這些充滿美感的肢體動作中蘊含著人們豐富的思想情感,同時也生動地展現了生活美。舞蹈中的大部分動作都來源于生活,人生活中的許多自然動作都被編排進舞蹈動作中,這些動作既有人勞動時的動作,也有對動植物的模仿動作,生活中的動作更直接,有更強的目的性,而將這些動作經過藝術的加工,不僅形態更加優美,而且更具藝術氣息。舞蹈藝術對動作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要具備準確性、規范性,同時還要生動自然,并能夠表現豐富的人物形象,傳達更深刻的思想感情。在舞蹈表演中,需要人們在舞蹈中感受到豐富的人物形象與思想感情,這也對舞蹈的動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觀眾能夠在直觀的舞蹈表演中,感受到表演情節的變化,人物事件的發展以及情感起伏,這一系列的表達和效果都需要從舞蹈的動作中獲得。所以,動作性是舞蹈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舞蹈藝術的核心在于動,只有舞動的生命才能真正展現舞蹈藝術的魅力。
2、特殊的韻律性
舞蹈藝術作為重要的藝術類別之一,有著很強的韻律性,這也是舞蹈的特征之一。特殊的韻律為舞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缺少韻律的舞蹈就仿佛少了翅膀的蝴蝶,縱使漂亮,卻無法飛舞,少了靈動的色彩。舞蹈藝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動作、表情和節奏。舞蹈表情主要指舞蹈所傳達出的思想情感。節奏是舞蹈的基礎,是舞者在進行舞蹈動作和表情的前提。舞蹈表情與節奏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只有先出現舞蹈節奏,才能夠表達舞蹈表情,而舞蹈表情也需要通過舞蹈節奏來體現。因此,舞蹈通過動作和節奏,表現了豐富的韻律,也可以說,舞蹈的動作與韻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少任何一部分,舞蹈藝術都無法真正實現。
3、豐富的抒情性
任何藝術都離不開人類的思想情感,藝術與情感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情感是藝術的延伸,是藝術價值的提升。人類情感是一個無形的卻又充滿魅力的空間。舞蹈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也離不開人類情感的表達。因此,豐富的抒情性也是舞蹈藝術審美特征之一。在舞蹈藝術中,從肢體動作、到韻律節奏,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展現著人類心靈的感悟,傳達著情感的共鳴。由此可見,舞蹈藝術不是單純的動作展現,也不是一種直觀的語言表達,而是具有強烈的感彩,這種感情是一種由內而外,由里及表的發展,是一種情感的滲透與流淌。盡管舞蹈也以肢體語言作為表現形式,但是相比于其它體育動作或人類生活中的自然動作,舞蹈有著本質的區別。當肢體動作融合了更多的節奏與情感,舞蹈的藝術魅力也會自然流淌出來。
4、流動的時空性
舞蹈藝術為人們展現了優美的肢體動作和豐富的造型、姿態,這種動態的構成也體現了舞蹈藝術具有流動的時空性。時空性一般體現在立體的空間當中,正如舞蹈藝術一樣,給人們呈現出更加立體的美感,在舞臺上,舞蹈的表現空間如此之大,在時間的流動中完成自己對藝術的塑造。舞蹈藝術的時空性,給人們帶來了更豐富的觀賞體驗,從眼睛到耳朵,再到心靈,無論是視覺、聽覺還是思想,都能獲得不一樣的體驗。當舞蹈將這一切融合在一起時,對于欣賞者來說更容易獲得感情的共鳴,舞蹈藝術的審美價值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有人說,舞蹈藝術是流動的藝術,這種流動也形象地體現在其時空性上,舞者在自己的世界中盡情地舞動,陶醉于自己的世界,并將欣賞者一同帶入了舞蹈的世界,使他們共同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
從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分析來看,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時展的重要見證。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在不同時代也出現了不同的舞蹈文化,這些舞蹈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由此可見,舞蹈的審美特征也是在時展中逐漸形成的,是人類歷史文明的凝結。
3 結語
舞蹈藝術是我國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通過人的肢體動作來傳達思想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不僅展現了人的形體和姿態,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舞蹈是融合了時代特色、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內容,是人們思想情感的傳達與體現。隨著舞蹈藝術的不斷發展進步,舞蹈藝術在繼承了我國傳統文化特點的基礎上,也汲取了其它國家的舞蹈精髓,使舞蹈藝術的和表現手法和審美價值得到更完美的體現,舞蹈藝術的發展和進步對我國整體藝術的發展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寧.楊麗萍舞蹈藝術的大美還“俗”[J]. 教育現代化. 2016(18)
舞蹈與其它藝術形式有所不同,它的顯著特征是:舞蹈以人體動作為手段,借助節奏、表情等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以此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其物質手段是不斷運動著的人體,而不是空間幻覺視像或畫面上的人體,因此,舞蹈藝術具有一些自身特有的審美特征,同時舞蹈審美意蘊是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傳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內涵,要達到這種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觀眾接受和歡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抒情性、象征性
藝術都有很強的抒情性,但舞蹈藝術的抒情性是最為強烈和突出的,有人甚至認為它就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只是它的情感表達有不同的方式:舞蹈受人體動作的限制,它不能以語言的形式訴說,不宜直接摹擬生活中的情節。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可以通過有韻律的肢體動作,甚至是帶有感情的動作表現高度概括化的精神面貌,抒發內心的情感。
古人對舞蹈的抒情性早就有所研究。“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是成語“手舞足蹈”的來歷。從這幾句話來看,古人把舞蹈看作是抒發感情的最高形式。從表演的形式來說,舞蹈往往采用象征、比擬的手法,通過優美的人體動作抒發感情,讓觀眾從中去體味這種感情,而不是靠臺詞、靠講述復雜曲折的故事去感染觀眾。
舞蹈沒有臺詞,一般只有音樂和場景的烘托和配合。這是舞蹈感情的表現受到~定的制約,但這樣的也促使舞蹈尋找更加適合的表達手段,因此有了更加廣闊、獨特的表達感情的方式,或許比其他藝術形式更加突出明顯。情緒舞的感情之強就不用說了,情節舞雖以情節為重,但本質仍然是強烈的抒情性。舞蹈《天鵝湖》第二幕中王子與天鵝初次相遇時的~大段古典雙人舞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舞蹈動作細膩地表現了奧杰塔從恐懼、提防、抵御到放心、信賴,繼而萌發愛情、靦腆含蓄的復雜感情變化過程,其感染力非常強烈,稱得上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舞蹈主要不是再現生活,而是抒發感情,舞蹈的目的就是抒情。舞蹈的抒情是有一定難度的,通過舞蹈與戲劇相對比來看,雖然同樣以人體動作為傳達手段,但戲劇中有對白等表現手段,可以直接通過對話來說明人物和地點的名字:而舞蹈主要讓觀賞者從人體的舞姿、旋律中感覺和聯想情節和故事,這就要求舞蹈動作要有強烈的情感性在里面。戲劇人物動作強調摹擬生活,要求服從于一定人物性格和規定情景,而舞蹈則更強調形體美,所服從的主要是情感方面的規律。舞蹈中的動作,于現實中的動作是由區別的,舞蹈藝術既要考慮動作的逼真性,更要注意動作的美觀性。現實生活中的動作雖然也可以表達情感,但視覺不會非常強烈。在舞蹈中,因為沒有語言的輔助,一切都得靠動作來表現,這就需要對生活中的動作進行形象的提煉,使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出舞蹈所表現出來的感情,也正是如此,舞蹈的抒情性才會變得那么強烈和明顯。當然,抒發感情的舞蹈和生活,兩者也不是完全分開的,只是反映生活不應理解為機械摹擬生活。總之,舞蹈是用人體為表演的物質手段,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連續運動隊的優美的形體動作,即用經過提煉、組合和美化了得人體動作來抒發感情、反映生活隊的藝術。
舞蹈是用人體的動作姿態來代替日常生活的言談話語,通過舞蹈者的肢體動作完成人物活動、性格的刻畫。它不同于文字、聲樂等可以用語言直接表達,舞蹈是沒有臺詞的。只能把有聲的東西,變為無聲的情感交流。因此,這就存在一種轉化,都必須徹底地轉化為舞蹈特有的語言:“它的空間是造型的;時間是音樂的;主題是幻想的;動作是象征的。”造轉化的過程中,舞蹈的動作等都帶有了一層象征意義,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因此,舞蹈具有象征性和虛擬性。在現實生活中,少女不會踮起腳尖走路,小伙子也不會托舉動作抒發傾慕之情。但是在舞蹈藝術上不但被承認,而且被認為是美的象征,可以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舞蹈不是對現實生活的照搬照抄。因此可見,舞蹈這些特殊的語言都有其象征的意義,因此,欣賞舞蹈不要苛求與現實的相同,而要發揮想象,明白舞蹈語言的特殊含義。
舞蹈與體操和雜技不同,體操和雜技展示的人體的各種技能和技巧,包含的感情因素很少,它所現實的就是實實在在的人體技巧。而舞蹈藝術就不同了,它把人體美只是作為一種媒介和手段,目的在于表達人們的一種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題,舞蹈者的動作不是單純的炫耀技巧。在舞蹈中,任何姿勢都有象征的意義,它們可以被有意識的控制,通過這些姿勢我們才能看懂舞蹈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舞蹈的姿勢是從現實生活中不斷提煉、升華而來的,是經過漫長的藝術實踐,逐步擺脫了個別“具象”的東西,而抽象升華為“程式”“類型化動作”,從而被廣泛運用于與原來具象內容相差甚遠的方面、領域,例如用來表現人的內在情感。舞蹈的發展離不開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中,才會被廣大觀眾接受、理解,舞蹈的存在才更有意義。
至于那些通俗的民間游樂活動與節目集會上,人們常戴著各種假面具盡情歌舞。從面具上可以區分出老、幼、男、女,以及哭、樂、悲、愁等形色各異的人物。這種舞蹈將虛擬與象征的審美特征融于一個整體之中,增加了直觀的審美效果,讓觀眾更加直接地看清了舞蹈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這幾種不同藝術形式的對照,我們更可以看出舞蹈藝術的象征性和虛擬性。繪畫雕塑都是以實際存在的物象來表達思想內涵的,它有實在的造型存在,雜技武術只是單純的動作技能,它沒有虛擬性。舞蹈就不同了,它實際存在的身體只是一個中介,所顯現的動作并不是它要達到的目的,重點在于它通過動作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正是從這幾點上,我們可以得出舞蹈具有象征性的結論。
二、節奏性、動作性
舞蹈和音樂都有節奏性,但音樂是聽覺藝術,所以其節奏性是非直觀的,舞蹈藝術是人體藝術,主要通過動作來表情達意,所以其節奏是直觀明顯的。人體動作的快慢、強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多種節奏。
別林斯基曾把古典芭蕾舞比喻為從臺座走下來的活的雕像。從舞蹈藝術塑造優美的藝術造型來看,這個比喻是頗為貼切的。舞蹈者把自己各種高超的技能凝聚成各種身體語言,這些形態各不相同的動作都帶有明顯的韻律美,使舞蹈就有了節奏的美,給觀者以很強視覺沖擊。舞蹈的律動是人體動作得以表現的組織形式。它的基礎是節奏,當嚴格意義的音樂尚未出現時,節奏就已經存在并和舞蹈結合在一起。例如,單純的拍、敲就已具備了節奏的意義、舞蹈中的節奏、音樂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推使舞蹈向更加高級的境界發展。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舞蹈藝術者的探
究,舞蹈藝術必會更加豐富多彩。
由于舞蹈藝術的節奏性是人體的韻律,所以,表現出來的這些節奏性和動作都是帶有感情的,也就是人內在的感情和思想促使了這些動作的安排,在舞蹈藝術中,自然產生了各種豐富的肢體語言,使觀者在欣賞時領悟到舞蹈者的思想。當然,這種帶有感情的節奏和動作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廣大觀眾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廣大觀眾接受。如果缺少了感情,舞蹈也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舞蹈也可以說是動作的藝術,舞蹈通過人體的動作或說是節奏來表現內在的情感,情感以動作作為依托,如果能將動作與情感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那就是成功的舞蹈藝術。舞蹈要表達喜怒哀樂,還是要塑造人物形象都要以動作為依托,展現在觀眾眼前。不管是民族舞還是現代舞,離開了動作也就不能稱之為舞蹈了。
當然,中西方的舞蹈動作節奏是不盡相同的。西方古典舞蹈的動作多是呈放射性的,盡情地舞動身軀,似乎想擺脫地球的引力,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芭蕾。最為典型的芭蕾繃起足尖的站立,形成舞蹈家向上升騰、放射的效果。芭蕾舞側重于下肢的動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跳躍。在跳躍中,人體向外拓展,動作優美。在中國的舞蹈中,就少有這種表現形式。中國的舞蹈,包括日本、印度、朝鮮等東方舞蹈,特別是民族舞蹈是另一種造型風格。舞蹈者是站在地面上的,其動作比較含蓄。一般來說,很少把腳高抬,他們沿著一定的幾何圖形,緩慢地移動腳步。與西方舞蹈不同,臂和手的動作千變萬化,而且極為重視,雙臂一般都圍繞著身體運動,像舞蹈《千手觀音》主要是運用手臂的多種變化來完成的。此外,在我國的古典舞姿中,手腕與腳腕大都是彎曲,極少有繃直的現象。這樣,就不能形成類似芭蕾一樣大的放射狀。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藝術也出現了不斷滲透的趨勢。西方舞蹈大量傳入我國,豐富了我國舞蹈的表現形式。西方也吸收了東方舞蹈的一些因素。形成了現代的中西方舞蹈相互滲透、相互吸取對方精華的趨勢。今天的中國舞壇上“開、繃、立、直”的形態原則在蔓延著,趨向于放射、外拓的姿態不斷地出現在中國古典舞蹈中。這種相互學習會促使舞蹈藝術不在拘泥于原有的藝術形式,從而有一個新的突破。
三、題材、動作、情感在舞蹈審美意蘊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的題材選擇常常融入“時代精神”,所謂的“時代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能鼓舞人們斗志的精神。這種精神能使人進發無窮的力量,能激發人的創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而對生活充滿希望。“時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謂“時尚”,在當前的一些創作作品中,有一些人追求的“時尚”背離時代,遠離生活,表現他們自身的與時代極不合拍的精神和內心世界,這是我們應該堅持摒棄的。優秀的舞蹈作品能給人以振奮,給人以啟迪,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們從這種藝術美的享受中,領悟一種精神情操的美,是人們對生活、對社會產生一種深切的愛,那么動作是舞蹈藝術最基本的語言,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構成動作的姿態、節奏、速度、空間走向、動作力度,在音樂、舞美等多種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無數復雜的心境和情感沖突,使舞蹈藝術在連綿不斷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內容,創造各具特色、生動鮮明的舞蹈意象,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賞價值。如《春蠶》根據唐朝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名句,把春蠶、蠟炬的獻身精神體現了出來。編導著重塑造和體現春蠶的心靈美,突出了春蠶造福人類的品格。在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設計了一片碩大透明的桑葉,葉子背后是充滿曲線美的“春蠶”(演員)。通過演員優美的雙臂動作和手中飄渺的紗巾,表現春蠶吐絲作繭自縛的過程,展示“絲方盡,情不斷”的意境,并從中給觀眾以春蠶絲盡至死無憾的深刻思想內涵。這個作品表現的是春蠶,實際歌頌的、給人的啟示是獻身精神。
Content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raditionaldance''''sbodyrhyme,thestyleaswellastheestheticconsciousness,theestheticidealresearch,hasdiscussedtheestheticcharacteristicwhich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dances,thusininheritswiththedevelopmentinnovates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odance,graspsancientnationalthebasicestheticcharacteristic,causesinthedevelopment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odancehasthenationalcharacteristicsandtheestheticvalue.
keyword: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dancestheestheticcharacteristictoinheritandtodevelop
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
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在山東,膠州秧歌深入生活、貼近群眾、流傳甚廣,其卓越的舞蹈技巧和特征鮮明的藝術風格獨領,征服了廣大人民群眾,藝術生命力綿延不絕。膠州秧歌別名為“地秧歌”或者“跑秧歌”,而在當地百姓又稱其為“三道彎”、“扭斷腰”。[1]深受齊魯大地文化的影響,其舞蹈形式中處處滲透著膠東地區的風土人情,將一個個貼近生活的事件形象表現出來,活躍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在2006年,“膠州秧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而現今正是學習和借鑒傳統膠州秧歌舞蹈之機,其在諸多舞蹈藝術院校中成為女班專修的“民間舞課程”。
一、膠州秧歌的動律特點
尋根溯源,膠州秧歌豐富的土壤培植了“擰、碾、抻、韌、扭”這五種元素動律,可以說這幾種動律的特點為我們的舞蹈提供了具有特色的廣闊思路。因此對舞者來說,只有真正地領悟到這五種動律的精髓、審美特質,才能舞出膠州秧歌的意蘊和氣度。
一是“擰”,要想將“擰”動律淋漓盡致并且優美地表現出來,就要強調腰的作用。以“腰”為軸,上下身兩部分要體現分別向反方向做對抗力量,并呈“三道彎”的姿態造型。例如,在“丁字擰步”這樣一個基本的步伐動作中,要注重大腿、膝部、腳跟和腰四個方面的完美配合,將腳跟部位的擰轉、膝蓋張合以及腰部的連續“∞”字或弧線運動,充分表現出“力量性”與“靈動性”。
二是“碾”,看字義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主要體現在腳部,在表現出力量感之外,一定要同時兼顧到動作的多邊性。我們只有將“碾”動律做到位,才能將膠州秧歌舞蹈中的輕柔優美、線條大氣的舞姿動作完整舒展的呈現出來,同時也能夠表現出舞者的大氣和剛強。
三是“抻”,抻這樣一個基本的元素動律是膠州秧歌舞蹈有的,它能夠帶給觀眾一種獨特的“延伸”感覺。抻動律是將內心豐碩的情感完全酣暢淋漓地迸發出來,使其更加富有膠州秧歌藝術的感染力。
四是“韌”,這個動律所代表的是視覺上的強韌和彈性。它重點強調的是全身上下每個肢體的協調性和控制能力,想到做到韌的極致,不是一天一時能夠達到的,這要求舞者們有深厚的舞蹈基礎,能夠完美地運用力量和駕馭力量,將動律的“速度”、“幅度”和“強度”都拿捏到位,才能達到“快發力、慢延伸”的獨特動作特點。
五是“扭”,扭這樣一個舞蹈的基本語言在漢族的舞蹈中隨處可見,非常形象地概括出了漢族舞蹈的精髓所在。膠州秧歌舞蹈也正是這樣,扭是它的舞蹈核心,如果“扭”動律做的不到位,那么上述的其他動律都會受到影響。膠州秧歌舞蹈中的一抬手、一投足中都是這個動律的具體體現,通過各處(腰、肩、臂、腿、腳、膝)不同程度的扭動,經耳濡目染和舞蹈氣氛的熏陶,便呈現出典型鮮活的“三道彎”形態。而正是因為如此,膠州秧歌在民間有“三彎九動十八態”之稱,又冠名為“扭斷腰”,可見“扭”這個字在膠州秧歌舞蹈中所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膠州秧歌“女性形象”特征及成因研究
在膠州秧歌形成的最初時期,那個時候整體的社會風俗對女子的要求是要纏足的,這樣屬于中國特有的風俗也對膠州秧歌舞蹈中女性角色形象有著深遠的影響。纏足的習俗起源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清代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鼎盛時期,不管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還是小門小戶的女子,都必須要纏足,否則羞于見人。這種固定的風俗習慣也對當地的民間藝術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女子纏足后身體的重心自然而然的大部分落在了腳跟處,人們為了維持重心的平衡,向前行走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扭動腰肢,從而隨之會產生腰部扭動、手臂大幅擺動、身體搖搖晃晃的姿態。這種獨特的行走姿態經過民間藝人的藝術加工,逐漸的典型化和藝術化,使之表現出膠州秧歌舞蹈中女性角色的獨特形象。小腳所形成的特定步態在膠州秧歌的表演中建立了穩定的時間、空間和力量的藝術表達方式,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潛移默化,指引著專業舞者。因此,舞蹈中也就總結了膠州秧歌中“女性角色”步態所特有的“抬重”、“落輕”、“走飄”的審美特征。[2]由此可見,這些舞蹈中的步態與姿態是特定的時期內中國社會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尤其反映了中國傳統女性的“美”,有鮮明的漢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人們審美意識的轉變,膠州秧歌舞蹈中風格與表現方式融入了更多新時代的因素,已經不再拘泥于“小腳女人”的審美,而是作為漢族女性的審美符號活躍于舞臺之上。
三、膠州秧歌的“視聽審美”特征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膠州秧歌女性角色的特點和成因都了然于心,明白了膠州秧歌作為不可忽視的一種舞蹈形式有其強大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力。如今,為了更好地發展膠州秧歌的繼承與保護,我們承接科學的、嚴謹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在課堂教學與舞臺藝術作品中挖掘該民間舞蹈的藝術價值。使其在服飾、神態、色調、道具等方面的應用臻于完美,從而將一種強烈的“視聽審美”沖擊力帶給廣大觀眾。
1、以舞蹈作品《扇妞》為例
90年代初期,一部名為《扇妞》的舞蹈作品問世。舞蹈的新意在于對傳統道具扇子的運用上,體現出新的格調和情趣。舞蹈中以8字繞扇、推扇、盤扇、扣扇、大撇扇等各類扇花動作,借助現代舞的一些結構方式,將動作的急與緩、收與放、開與合的交替變化中,將舞姿也勁、脆、柔、韌、動靜有致地展開。其該舞蹈的音樂采用了曲調律動為小調和鑼鼓節奏的傳統民間音樂,而節拍也保留原本民間音樂的規范性、整齊性,從而讓觀眾耳目一新。總的說此作品,在“現代”與“傳統”的沖撞中,它的訓練目的及價值,不僅是對膠州秧歌舞蹈課堂遵循的“傳統”,還是在舞臺藝術作品“思變”中前行,《扇妞》以她靈動鮮活的少女形象讓觀眾看到了一種嘗試,一種脫離以往傳統的民間藝術舞蹈作品所固定的模式束縛,我們透過《扇妞》的“小”角色特征反映出膠州秧歌舞蹈這門民間藝術的精神所在和舞蹈本身原文化的價值,并使得這種表現形式的表現力和動態美,在繼承、保護措施的滋潤下“生機盎然”。
2、以舞蹈作品《一片綠葉》為例
20世紀初期,獨舞《一片綠葉》“表現了一位女子由一片綠色的落葉而引發的對青春逝去的感嘆和追憶,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內心的激蕩和對生命的追求”。[3]該作品是以膠州秧歌基本動律為題材,通過“擰”、“碾”、“抻”、“韌”和“三道彎”等動作,將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以獨特的表演幅度、速度、力度以及大膽創新的形式和現代的效果呈現出來。
《一片綠葉》之所以能達到好的舞臺效果,是因舞蹈用“緣物寄情”、“托物取喻”的藝術方式。[4]通過以扇子的舞動來代替綠葉的飄落,并利用膠州秧歌里的(胸前抱扇、碾步等)動作,掌握其“扭”與“擰”的動律特性及自娛自樂的程式。由此可見,比起同一題材的作品《沂蒙情懷》、《紅珊瑚》和更具“現代化”的《扇妞》更貼近現在時態。
歸根到底,如何完成漢族膠州秧歌舞蹈由“民間”到“課堂”,再由“課堂”到“舞臺”的轉換一直是舞蹈編導、舞蹈工作者所尋求的目標。所以通過《一片綠葉》的學習與分析,作品領悟到大自然與人類精神的相通、渾然一體的想法,反映出膠州秧歌傳統的語匯,將現代意識賜予我們這場“視聽審美”盛宴的感受并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陶醉于膠州秧歌舞蹈藝術的美輪美奐。
結語
綜上所述,任何一個舞蹈藝術與其自身所系的環境是不可分割的,舞蹈形式是當地文化和精神的生動詮釋,而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深刻影響著舞蹈的發展。膠州秧歌經過這幾百年來不斷的發展,再不僅僅是街頭巷尾的底層文化,而已經因其樸素形象的舞蹈語言和日漸凸顯藝術魅力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膠州秧歌中剛柔并濟、舒展細膩的肢體動作正是山東女性溫柔賢淑、勤勞勇敢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專業的舞蹈工作者,我們更加應該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動作下的深層含義,這樣,才能開拓創新出膠州秧歌的風采和神韻,從現代和傳統中吸取精華,使得它在藝術的舞臺上更加光芒璀璨。(責任編輯:翁婷皓)
注釋:
[1]張曼姝.膠州秧歌的傳統與現在―――膠州秧歌的歷史演變及藝術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10).
一、舞蹈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概述
舞蹈作為一門舞臺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就中國舞蹈的發展來看,自遠古時代最原始的舞蹈開始一直到現在,不管歷史如何發展,舞蹈藝術始終是一種主要的文化現象,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其精髓得到繼承,內涵在不斷充實和豐富,到了我國明清時期,舞蹈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開始從戲曲當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直接憑借表演者的人體身段表現現實生活、反映人們精神情感的藝術形式。中國當代的舞蹈大多是一些專業性的舞蹈作品,特別是隨著中國文化多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舞蹈藝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不管是專業性還是觀賞性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出現了專業性的舞蹈教育機構。在歷經了幾千年的漫長發展歷程中,中國的舞蹈藝術在表現形式上不斷演變,舞蹈藝術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我國社會文化領域的繁榮。
二、舞蹈藝術審美特征分析
不管是中國舞蹈,還是西方舞蹈,雖然都經歷了漫長曲折的發展歷程,在表現形式上不斷更替,但是,舞蹈藝術的主要特征始終是舞蹈藝術的靈魂,在舞蹈創作、舞蹈表演和舞蹈欣賞方面始終要以舞蹈藝術的特征為前提。總體上來看,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舞蹈具有源于生活而又超脫生活的審美特征
舞蹈這門藝術始終不能脫離現實生活,社會生活始終是舞蹈第一性的客觀存在。人們的生活狀況,社會的復雜多樣性,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并為舞蹈藝術提供了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在舞蹈的創作過程中,就是要依據一定的社會現象,發現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真、善、美,在對這些現象進行歸納總結以后,高度概括地熔煉成優秀的舞蹈作品,以舞蹈這門藝術的獨特魅力感染人、激勵人和啟發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均具備來源于生活而超脫生活的顯著審美特征。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來源于生活的典型舞蹈,是通過藏族人民傳統的歌舞形式表現軍民團結、情同手足的舞蹈,它將藏族的踢踏舞和民歌融合在一起,通過對生活中一些小故事的提煉、美化和加工而創作出來的。其情節是:有一群要到河邊背水的藏族姑娘,碰巧遇到了一位來河邊為戰士們洗衣服的戰士,他們采用“調虎離山”的策略把那位戰士將要洗的衣服騙過來,在歡快、喜悅的歌聲中他們幫助這名戰士將要洗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當這名戰士轉身回來以后,發現了這一情景,感覺姑娘們幫他洗了衣服,因此,也急中生智幫姑娘們跳水,整個舞蹈在擔著水桶在前面跑,藏族姑娘拿著洗好的衣服在后面追這種生動、活潑的狀況下圓滿結束。《洗衣舞》這段舞蹈取材于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但是卻寓意深遠、感人至深。因為其取材比較新穎,結構非常簡潔,立意比較深遠,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典型的藝術特色同在,因此,這一舞蹈自創作至今20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二)舞蹈具有拙敘事而善抒情的審美特征
《毛詩序》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說明人在非常激動,內心情感用語言以致唱歌都難以充分表達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手舞足蹈來抒發。舞蹈表達感情的特點是形神結合,以體動表達感情,給人以生動的直觀形象。由此可見抒發感情最佳的方式莫過于舞蹈。舞蹈這種藝術形式既沒有像影視作品那樣的臺詞,也沒有配套的語言來直接敘事,在通常情況下就是配備音樂和場景來烘托氣氛,配合舞者的表演。在舞蹈的藝術形式方面,通常采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通過無聲的、優美的肢體動作表述故事情節、抒發各種感情。觀眾對舞蹈藝術的欣賞過程中,通過對表演者的舞姿和舞蹈旋律的感悟,充分發揮想象力,了解故事情節,體味舞蹈中所蘊含的強烈感情。我們一提起來芭蕾舞,就會想到芭蕾舞中的典型代表作———《天鵝湖》。在這部舞蹈作品當中,有一段所表達的故事情節是:王子與天鵝初次相遇時的舞蹈,是一大段古典雙人芭蕾舞,這一段舞蹈就是通過表演者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巧妙、細膩地表達了奧杰塔從一開始恐懼、提防的心理轉變為放心、信賴的心理,進而萌發了愛情的感情變化過程。這里沒有語言的描述,沒有一句臺詞,但是,把主人公的情感表達的非常到位。
(三)舞蹈具有虛擬象征為主的審美特征
舞蹈是對生活中一些現象的高度概括,但并不是直觀的紀事,因此虛擬象征就成為這種藝術的主要表演手法,這也是舞蹈藝術的重要審美特征。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是通過舞蹈者的人體動作、姿態來代替言談話語反映故事情節、表達思想情感的,因此,在不了解舞蹈審美特征,或者初接觸舞蹈的人往往會有“看不懂”的感覺。在舞蹈劇中,通常是用情感統率動作和舞姿,用簡潔明了、屈指可數的直觀紀事來輔助舞情的發展過程的。如我國著名的舞蹈家王霞所表演的《金山戰鼓》,從整體來看,這也是一部用來抒感的舞蹈,但是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紀事的舞蹈:當表演者站在鼓上向遠處了望敵陣情況的時候不慎中箭,表演者用手緊緊捂著傷口,慢慢開始在鼓面上做后橋動作,使自己的身體成為一個拱形,最后,用手撐在鼓的邊緣從鼓上翻滾下來。在這段以抒情為主的舞蹈中設計這樣一段紀事的舞蹈,就是要以直觀紀事表現舞劇中梁紅玉這個人物在受傷以后疼痛萬分的情況下,把這個細節放大以便更好地刻畫這個人物的形象。進而達到以虛擬象征為主、直觀紀事為輔,二者巧妙結合的目的。
三、舞蹈藝術欣賞分析
基于以上對舞蹈藝術審美特征的分析,我們知道舞蹈藝術并不是像電影一樣,誰都可以看懂的,誰都能夠欣賞得了的,特別是舞蹈藝術具有采用虛擬象征手法表現復雜故事情節、抒發豐富思想情感的特征,為欣賞者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因此,要想很好地欣賞舞蹈,領會舞蹈的深刻內涵,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和感悟能力,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舞蹈欣賞層次。
(一)欣賞者舞蹈藝術修養分析
并不是只有演員才需要藝術修養,對于欣賞舞蹈的人來說,也需要有一定的舞蹈藝術修養,因為,我們在觀賞舞蹈的時候,會產生富含主觀特點的思維活動,如果在沒有一點藝術修養的情況下,所謂的舞蹈欣賞就是在感受氛圍,就是在打熱鬧。我們在欣賞舞蹈的時候,本身就應該掌握一定的舞蹈專業知識,特別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比如:舞蹈的藝術特征、表現手法以及其它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只有在掌握了舞蹈劇中常用的虛擬、抒情、夸張等手法,才能將舞蹈劇中的“形、神、勁、律”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為一個整體,然后,經過自己的抽象思維和大膽想象,才能真正從舞蹈藝術中欣賞到舞蹈藝術的精髓,體會到舞蹈藝術給我們帶了的美的享受。
(二)欣賞者對舞蹈藝術的感悟能力分析
舞蹈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除了能夠讓人們在欣賞的時候獲得賞心悅目的直觀感官體驗外,還要讓人們在觀看的時候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能夠感悟到舞蹈所要表達的主題與內涵,如果欣賞者不具備一定的感悟能力,就很難真正感悟到舞蹈的藝術魅力。如欣賞舞蹈《黃土黃》這一舞蹈劇的時候,不僅要欣賞表面上的燈光效果、服裝藝術、肢體語言、音樂旋律等,還要能夠圍繞“對祖國母親的深愛”這個主題進行深層次的思維活動,領悟到“無論世事怎樣變遷,不變的是對黃土地的眷戀”這樣的深刻內涵。特別是當演員通過肢體語言表達扒黃土、捧黃土、看黃土、親黃土的時候,能夠領會到這些肢體語言的背后所蘊含的“永無寧日的黃河水,生生不息的黃土娃”這樣的精神實質。
(三)舞蹈欣賞層次分析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民族在其特定的生活區域內,都會本能的創造出一套和本地域的民族風情,生活風俗相符合的藝術形式。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感情、傳達分享生活經驗信息的行為,他們的基礎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藝術形式是人們共同的肢體語言。不同的民族,他們的生活環境、生產信息、宗教文化信仰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不同民族的舞蹈也是各種各樣的,神韻、身體動律也是各顯異彩;這就是群體審美意識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
審美意識是主體對客觀感性形象的美學屬性的能動反映。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麗、壯觀、優雅、凈潔等,使人在作用過程中得到美的感受。由此形成和發展了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意識與社會實踐發展的水平有關,并受社會制約,但同時具有人的個性特征。
如上所言,藏族人民伴隨著歷史發展而形成的舞蹈理論體系是符合藏族人民的審美特點的,并且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應當地的生活風情,民族風俗,這種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會進化發展,做到時時刻刻的符合大眾需求,舞蹈理論是告訴人們舞蹈的定義和操作方式,而舞蹈美學則是體貌表情語言的集中與發揮,又是操演鍛煉動作的概括和提煉。
因為民族舞蹈是大眾化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每個民族舞蹈之間都有著共同的審美特點,藏族舞蹈也不例外,但由于藏族人民地域分布廣闊,他們的居住環境、穿著風格,信仰圖騰,氣候差異,地方言語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他們的審美觀念也夾帶著自己獨特的特征;藏民族區域分布廣泛,差異性較大,舞蹈風格也多,例如有有踢踏步為特色的,鏗鏘有力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有以鈴鼓舞為主,包括弦子、吹號、踢踏、說唱、和雜耍在內的綜合表演舞蹈《熱巴舞》;有很多個徹底忘記自我的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民間藝術家組成表演的感情大爆炸的舞蹈《木卡姆舞》;雖然這些舞蹈的表現形式和創造性格有差異,但他們畢竟都是舞蹈,所以身姿、體態、神韻卻非常相似,而且音樂的曲調模式和節拍快慢也比較相近;服飾樣式也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著裝的寬、矮、胖、瘦及顏色的區別,;最終他們的舞蹈基礎也是以圓圈舞為主。所以可以表明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基礎就是那相同的神韻,更是藏族人民審美觀的共同反映。
仔細分析以上舞蹈形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信息,可以分析出民族舞蹈對人體的各部位的表演要求,而且也可以從中知道藏族舞蹈所蘊含的審美特征,符合藏族人民的美學觀點;要想民族舞蹈具備舞蹈美,具有可觀性,那么它就必須具備神韻美、體形美、動作協調性等基本特征;要想將藏族舞蹈表演的淋漓盡致,那對舞蹈者的要求就是,必須能夠很好的協調運用頭、腳、手、腰、胸、臀、肩等身體各個部位;琳瑯滿目、繁花似錦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的藏族舞蹈中,雖然它們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個性和固有的審美要求,但它們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動作規律。盡管藏舞千姿百態,品種繁多,但在多品種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現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風格特征。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又可以從個性中看到共性,找出傳統藏舞中每個類型的內在聯系及其共同的形態特征,歸納起來綜合分析,得以一個比較系統而概括的認識。
[中圖分類號]J722.22“2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557(X)(2002)04-0085-05
本文通過對藏族傳統舞蹈的身韻、風格以及審美意識、審美理想的研究,探討了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從而在繼承和發展創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審美特征,使發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審美價值。
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寫作碩士論文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
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百事通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