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 16:21: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10年,歐盟公布了一份青少年網絡安全調查報告,在被調查的30個歐盟成員國中,有24個國家將網絡安全主題列入到學校課程中。在很多教育體系中,網絡的使用是教學目標里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是信息和通訊課程(ICT)的考查內容,同時,其他學科也有所涉及,共同配合,以提高學生在個性、社會性、健康方面的競爭力。在一些國家,采用常見的方法是補充網絡安全的定義,例如,在比利時,“E-Safety”是為更新后的信息和通訊課程(ICT)特別設計的專業術語,涉及更廣泛的能力和態度。這些態度包括嚴格仔細地操作計算機,愛護設備和軟件,警惕有害的或歧視性的內容;能力包括認識網絡病毒、垃圾郵件和不安全的彈出窗口,并認識不尋常和不可靠的信息。在捷克共和國,網絡安全措施包括在更廣泛的教育計劃框架范圍內,旨在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以防止排外情緒和種族主義。[4]
(二)網絡安全的多種問題包含在教學內容中
在歐盟,網絡安全課程的內容廣泛,貼近實際生活,多種多樣,主要涉及三大類問題。首先,個人隱私安全問題得到普遍的重視,“隱私問題”列入課程,教導學生不泄露任何個人信息,包括個人地址、學校名稱、電話號碼等。其次,網絡行為安全問題也是重要的教學主題,這一主題又被細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如何與陌生人交流,教導學生在和陌生人交流的過程中懂得保護自己;第二類是網絡文明問題,教導學生不要偷用別人的用戶名,不要散布謠言,不要對他人進行網絡欺凌等。最后,下載及版權問題和如何安全使用手機也是歐盟各國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由經過專門培訓的教師負責校園網絡安全
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負責操作校園網絡系統的教師,必須有特定的教師資格,并經過特定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知識的培訓。在希臘,國家教育部通過國家教育程序直接向計算機學科教師提供專門的培訓課程。在法國,培訓分兩個步驟進行:先由專家對學校校長進行培訓,然后再由校長對本學校負責教學的團隊進行培訓。在其他許多國家,例如西班牙、盧森堡、瑞典和英國,負責培訓的部門會為教師提供特定的自學材料和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在線課程。
二、對我國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啟示
(一)將網絡安全教育的主題靈活地滲入到學校課程中
歐盟將網絡安全教育的主題列入學校課程中,并采用了許多靈活的教學形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歐盟的經驗可以加強我國的網絡安全教育。首先,我們要將網絡安全的主題列入到學校課程中,并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統性。接下來,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將當前網絡安全的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融入到網絡安全教育內容中,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的全面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將網絡安全教育與實際相結合,強調教育內容的實用性。除此之外,采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將網絡安全教育的主題滲入到不同的學科中,并配合靈活的時間表,這對提高我國網絡安全教育的質量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對教師進行專門化的培訓
歐盟國家負責網絡安全教育的教師大都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反觀我國目前現狀,負責網絡安全教育的教師絕大多數只是普通的計算機科任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網絡安全知識的培訓。目前,我國的學校也沒有對網絡安全教育教師的專業化進行要求。所以,加強網絡安全教師的專業化是我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5]各地區教育部門可以向歐盟學習,根據自身的具體條件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對負責網絡安全教育的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讓學校的網絡安全教育更具有計劃性和專業性。
(三)加強手機上網安全教育
根據2011年4月的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網民手機應用較為活躍。有72%的青少年手機網民使用手機在線聊天服務,使用手機搜索和手機音樂的青少年手機網民也達到了62%和58.2%。由數據可見,手機上網已然成為青少年上網的一個主要渠道。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學校對青少年手機上網持強硬的反對態度,強制要求中小學生禁止使用手機,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學習歐盟對青少年上網的開放包容和正確引導的態度。與其強制反對,不如將手機上網安全的各種各樣問題加入到網絡安全教育內容中,引導青少年正確安全地使用手機進行上網,讓青少年學會安全便捷地利用網絡。
【關鍵詞】
中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1.對中學生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強中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能夠促進他們健康成長,這是一種通識教育。由于現在中學生運用互聯網數量的迅速增長,其對于中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學生在運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必然受到其中一些信息的影響,而且中學生思想意識薄弱,辨別是非和真假的能力差,就很容易受到互聯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影響著人們的行動,當互聯網上這些不良信息被中學生所接受以后,他們的思想意識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就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凈化網絡文化環境,讓中學生接觸不到這些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也就避免了中學生受到不良信息誘惑的情況出出現。加強中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是規范網絡文化環境的需要。網絡文化環境當中,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網絡信息的安全是網絡文化環境的基礎。沒有網絡信息的安全,各項其他的內容都無從談起。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中學生是互聯網用戶的很大的用戶群,他們的文化素質,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網絡文化環境的水平。因此,對他們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是凈化網絡文化環境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網絡文化環境的水平又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適量和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水平,所以,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關乎整個社會的發展。加強中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我們現在實行教育政策就是實行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更加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將來工作以后,都會把一個人的道德水平作為判斷一個人的重要標準。青少年時期是對一個人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使之切實達到教育的要求。互聯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加強中學生的網絡安全信息教育,是進行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沒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文化環境,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無從談起。
2.對中學生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
對中學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但是主要有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兩種途徑。在這兩種方法和途徑當中,又有多種多樣的方法。
2.1理論教育。
第一,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政府對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教育進行總體規劃,并確定由某個政府部門整體負責,也可以通過會議的形式對中學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進行教育。第二,通過在校的學習進行信息網絡安全教育。學校作為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場所,理所應當是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地方。學校根據學校和學生的不同情況,開設不同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課程。通過學生系統的學習來提高網絡信息安全的意識和因對網絡信息的能力。學校的老師還要不斷研究網絡信息安全的知識,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研討會。學生要努力學習網絡安全知識,自發組織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競賽,以比賽的形式鼓勵他們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學校之間還可以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不定期的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講座,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網絡安全知識。第三,通過媒體的力量來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各媒體可以推出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各種期刊雜志,校刊和廣播,以學生可以接受的形式來傳播網絡信息安全知識。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發揮想象,例如,讓學生利用出黑板報的形式來宣傳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甚至,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來宣傳網絡安全知識,這樣的方式既方便,又有效率,同時也是中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
2.2實踐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網絡安全知識教育不僅要有理論知識的教育,而且還要開展第二課堂,進行實踐教育。理論和實踐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論的豐富并不意味著實踐能力的水平高。任何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也未必簡單。學到了網絡信息安全的知識,未必就真正能夠在運用互聯網的時候使用。因此,需要組織學生對運用網絡信息安全知識進行模擬,讓他們動手操作,把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真正的掌握。
3.對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
3.1法律規范
互聯網雖然是一個虛擬世界,沒有實實在在的可以觸摸到的事物。然而它和現實世界一樣需要法律規范,對其進行有效的制約。在我國,有多部法律對互聯網都進行了規定,所以,學習關于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就變得很重要了。這些法律法規對網民在利用互聯網的時候,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有些人能做什么事,有些人不能做什么事都有很明確的規定。學習這些知識對于自己健康的利用互聯網友很大的幫助,而且也有利于網民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2倫理道德
法律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具有滯后性,因此只靠法律來規范網絡信息安全顯然還不夠,還要依靠廣大網民的自律,這就需要對網民進行倫理道德教育。中學生的倫理道德觀念還比較薄弱,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上的這一方面教育就變得更為迫切。由于網絡與人們生活關系的密切,網絡道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絡道德的建立是網絡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特別是國家頒布《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以來,網絡道德大有所好轉。《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制定是規范青少年網絡道德的重要文件,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必將對中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3.3防范技術
如果說倫理道德教育是讓中學生自覺地不去接近不良的網絡環境的話,那么進行防范技術的教育主要是為了讓中學生不能接觸到不良的網絡信息。畢竟中學生的自制力還是比較差,只是讓他們自己抵制這種誘惑是不太現實的,必須在技術上讓他們接觸不到不良的信息,這是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重要的一環。
作者:趙尚毅 單位:衡水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P393.08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廣泛應用,網絡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狀,而且成為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主要力量。然而,由于網絡環境中的各種信息資源有著共享性和開放性等特點,這雖然加快了信息的傳播,有利于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產生了一些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威脅到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影響了健康的網絡環境。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安全技術主要就是針對目前網絡環境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護控制技術和手段。因此,進一步研究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安全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1 目前網絡環境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防護是一種維護網絡安全的技術,直接關系到群眾的信息交流、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國家的和平安全。然而,現階段網絡環境中還存在著很多信息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網絡秩序。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1 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威脅網絡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計算機病毒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在傳播的過程中容易被復制,并且還有一定的傳染性。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計算機病毒,都不是網絡中自動存在或者計算機本身攜帶的,而是有人惡意為之,將提前設計好的程序或者代碼侵入到使用者的計算機系統中,以此對計算機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干擾其正常工作,進而對其他用戶也產生威脅。
1.2 網絡黑客的攻擊。主要是指那些在網絡系統有漏洞的情況下,對系統做出一些破壞行為或者竊取他人重要材料的人。黑客對網絡的攻擊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破壞性的,目的是竊取電腦系統中的保密信息,通常情況下會對電腦整個運行系統都造成破壞;另一種是非破壞性的,目的是擾亂系統的正常運行,并不會對系統中的信息進行竊取,采取的方式也沒有破壞性攻擊的激烈,主要就是通過拒絕信息和服務來干擾系統。
1.3 IP地址被盜用。在眾多網絡環境的安全問題中,IP地址被盜用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安全隱患。如果計算機的IP地址被盜用,那么計算機的網絡系統運行就會受到阻礙,用戶將無法與網絡建立正常的連接。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用戶在登錄時會受到IP地址已被占用的通知,導致自己無法正常連接網絡。事實上,計算機IP地址的用戶權限設置的通常比較高,竊取者會以不知名的身份來盜用用戶的IP地址,以此干擾用戶正常使用,這不僅給用戶帶來很大的麻煩,威脅到用戶的自身權益,同時也嚴重威脅到了網絡的安全。
2 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
對于網絡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網絡工程的安全防護技術,保障整個網絡環境的健康穩定,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具體建議:
2.1 病毒防護技術。針對網絡工程中的計算機病毒這一安全問題,加強對病毒的防護是一個關鍵舉措。計算機病毒防護不僅僅是網絡系統日常維護的基本工作,而且是整個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目前,計算機病毒涌現出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形式,所以想真正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防護工作,單純的依靠技術手段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相關的管理機制,提高網絡使用的安全防范意識,這樣才能有效遏制計算機病毒的入侵。通常情況下,使用者要對計算機進行定期的殺毒與檢測,常見的殺毒軟件主要有360安全衛士、金山毒霸等,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一旦發現病毒要立即處理,絕不能留下后患,此外還要注意對重要文件的備份,以免在病毒入侵時對重要信息產生不可挽回的破壞。
2.2 防火墻技術。對于黑客的攻擊問題,最直接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就是設置防火墻過濾信息。設置防火墻主要是指在外部網絡和內部局域網絡之間設置防火墻,實質上計算機和外界網絡之間相聯系的一個橋梁,能有效的把用戶的局域網與外界公共的網絡相隔離,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信息不管是進入使用者的網絡還是流出使用者的網絡都需要提前經過防火墻的過濾篩選,一旦出現了黑河的攻擊,能在破壞到內部網絡之前就加以阻止,從根本上保證內部網絡使用的安全性。而且,防火墻還可以自動禁止某些不明網絡地址的訪問,阻斷不明外來信息的入侵。
2.3 入侵檢測技術。設置入侵檢測系統實質上是一種主動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能有效加強網絡工程的安全性。在具體網絡工程應用過程中,入侵檢測系統能夠對使用者計算機上接收的來自網絡的信息和資源進行識別,在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之前進行攔截或者提醒使用者有不良信息入侵。這樣可以保證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攻擊進行實時快速的防護,根據入侵檢測系統的檢測結果進一步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入侵檢測系統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出發為計算機使用者提供安全防護保障的,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信息對使用者網絡的威脅和破壞,應該廣泛的應用與具體實踐過程中。
3 加強對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隨著信息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青少年也會經常使用到網絡,但是由于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還需要在平時多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3.1 培養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首先,要培養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意識,在網絡環境中你不侵害別人并不代表別人不會侵害你,所以青少年要在應用網絡時提高警惕,注意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比如,要經常使用殺毒軟件對自己的電腦進行殺毒,要學會用防火墻過濾掉一些可疑的信息,更要在與他人進行網絡聊天時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私密信息,對自己的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信息最好能夠設置密碼進行保護等等。
3.2 對網絡環境中的信息進行甄別。網絡信息技術的便捷性為青少年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提供很大的便捷性,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但是網絡中的信息浩瀚如海,有好有壞,并且青少年還處于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階段,有很多網絡信息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所以,在對青少年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時要教會學生對網絡環境中的信息進行甄別,獲取對自身有益的信息,堅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
3.3 將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規范化。現階段,很多學校對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問題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非常的隨意,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很多的教學效果,跟沒有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學校要將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逐步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進行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教育。
總而言之,網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話題,我們不僅要應用科學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還要加強對人們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網絡環境中信息的安全防護水平,有效保障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穩定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姬翔宇.計算機網絡安全評估技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7).
[2]杜鵬.網絡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方法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24).
[3]余冬貞.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維護初探[J].大眾商務,2010(12).
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演講稿一
同學們,上網就像步入社會,你可以在這個虛擬的空間里,學到有益自己身心健康成長的東西,學到課本里沒有學不到的東西,在這里你可以得到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網友的幫助。但在這里也可能受到一些內容不健康的網站的影響,思想受到的侵害,也有可能做出犯法的事。為此,請大家熟記以下上網安全守則:
1、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真實信息,如姓名、住址、學校、電話號碼和相片等,在網上告訴其他人。
2、如果看到不文明的信息或圖片,應立即告知父母。
3、進入聊天室前要告知父母。必要時由父母確認該聊天室是否適合學生使用。不要在各個聊天室之間“串門”。在聊天室中,如果發現有人發表不正確的言論,應立即離開,自己也不要在聊天室散布沒有根據或不負責任的言論。
4、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對別人有攻擊性的言論,也不要傳播或轉貼他人的違反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甚至觸犯法律的內容。
5、盡可能不要在網上論壇,網上公告欄、聊天室上公布自己的E-MAIL地址。如果有多個E-MAIL信箱,要盡可能設置不同的密碼。
6、未經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網上認識的人見面。如果確定要與網友見面,必須在父母的同意和護送下,或與可信任的同學、朋友一起在公共場所進行。
7、如果收到垃圾郵件(不明來歷的郵件),應立即刪除。包括主題為問候、發獎一類的郵件。若有疑問,立刻請教父母、老師如何處理。
8、如遇到網上有人傷害自己,應及時告訴父母或老師。
9、根據與父母的約定,適當控制上網時間,一般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天不超過3小時。
上網要注意安全,如果不加防范,網絡的危害并不小,以下幾方面應當引起同學們的足夠重視。
一、網上娛樂謹防過度。
二、網上交友謹防受騙。
三、對網上內容要有取舍,自動遠離不良信息的網站。
四、網上逗留謹防“毒黑”。也就是要防范病毒侵擾和黑客攻擊,不要隨便下載不知名網站的程序和附件。
最后,我們一起來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演講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
現在全世界通用信息技術,網絡的出現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社會觀。網絡是豐富多彩的,既有健康積極的,又有腐敗消極的。網絡是載體,本身無對錯,學好學壞,取決于主觀選擇。我們應該正確地把握網絡帶給我們的利與弊,這有利于我們合理地運用網絡。
中學生上網有以下好處:
1、可以開闊視野;
2、加強對外交流;
3、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4、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同時也存在以下弊端:
1、網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2、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3、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癥狀。
通過我們調查分析,大多數學生都不懂得如何正確對待網絡問題,不懂網絡的利與弊,有一半的中學生上網是為了聊天,大多數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網友,他們把上網聊天看作是有趣的事情,許多同學認為通過上網聊天可以認識很多陌生朋友,可以互相交談,互相幫助,互相傾訴,十分方便地與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僅僅小部分同學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幫助,也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作為中學生自身要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要沉浸于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制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信息,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要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絡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總之,中學生要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侵蝕。
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演講稿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網絡安全,重于泰山”生命是塵世間最美的事物,它如同明鏡里的鮮花一樣動人卻易凋零,宛若清水中的明月一般皎潔卻易破碎。生命的燦爛光輝與支離破碎僅有一步之遙,這更進一步說明生命需要我們倍加的珍惜與呵護,注意安全則顯得至關重要。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多發展,互聯網這一新生事物也就應運而生。但它在帶給人類方便、豐富人類生活的同時,也帶給人類無盡的煩惱。特別是青少年嗜網成癮的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多少青少年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甚至夜不歸宿,更有甚者因過度勞累而猝死網吧?它不僅影響了許多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給無數的家庭帶來痛苦,更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注重網絡安全,珍惜青春年華,遠離網絡危害。
網絡的負面影響:對于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網絡改變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上網是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主義思潮泛濫。這種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網絡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另外,有關網絡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其實,我們要樹立的生命安全意識并非只是網絡安全,還有防拐防騙等安全。他們無一不是在提醒我們: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對于關愛生命,不能只成為空泛的辭藻。難道只有失去之后才會醒悟?我們今后該怎么做,不是更應該令人深思嗎?
二、學校加強對中學生的網絡思想道德教育
1. 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學校建設校園網后,在努力豐富校園網資源的同時,應積極做好防范措施,確保信息安全。如,利用技術手段,使用“防火墻”防止黑客的入侵和秘密資料的泄露;使用過濾軟件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制定必要的網上行為規范及獎懲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安裝網絡模擬教學軟件,既讓學生能學習網絡知識,瀏覽因特網上的一些信息,又確保有效控制信息污染等。學校不僅要把網絡道德教育內容納入德育課,而且要重視在其它學科教學滲透網絡道德教育,信息技術課中尤其要指導學生正確健康地使用互聯網。
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絡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領導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并組織專題討論。引導廣大中學生,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學會選擇,識別良莠,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網絡道德創新,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吧,提供學生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占領網絡前沿。目前,形形的網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網站缺少點擊率。因此,需要加強網絡工作的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了解熟悉中學生心理特點與思想情況,又了解網絡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地掌握網絡技術的隊伍,建設一批能吸引中學生“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主旋律。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網站,用主旋律和喜聞樂見、深入淺出的內容吸引中學生、凝聚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學生就一定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起來。
2. 重視學生的網德教育
重視對青少年網絡知識的傳授。網絡能夠帶給孩子更廣闊的知識空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絕不能因為網絡存在問題就杜絕孩子上網。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網絡資源,變“堵”為“疏”,正面引導。加強對學生的培養,讓他們能夠學習幻燈片制作、發送E-mail、簡單網頁制作、設置電子表格,還可以讓青少年見識網上精彩世界。學校還可以適當地安裝一些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的游戲,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輕松一下,同時使網絡在他們的心里不再是一個神秘的世界,讓他們在正態心理下使用網絡。
學校要將學生難以直觀認識的網絡倫理知識引入課堂,以科學的態度和人文情懷,引導學生從科技理性與倫理理性的結合上獲得相關的網絡道德知識,解決學生網絡道德意識中的“知”的問題。讓學生清楚,互聯網一旦進入社會生活,成為人們社會生產和社會交往的活動方式,它就同現實社會一樣,會產生出不同的利益主體及其相互利益關系,因而也就同現實社會一樣,需要用相應的道德來調節和規范各個不同利益主體的行為及其相互關系。個人的網絡行為不僅存在“能不能”的技術操作規定,更存在“該不該”的倫理道德要求,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網絡安全有序,保證個體網絡行為健康、文明、有益。如果只要技術支持,沒有道德約束,網絡就會成為潘多拉魔盒,誘發和滋生出比現實社會更可怕的邪惡和犯罪,最終危害人類自己。從而培養他們內在的網絡責任感、道德自主和自律,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在道德實踐基礎上實現主體的合作與交往,提高道德的選擇與評價能力,逐漸確立他們“網絡社會”道德主體的地位,使他們承擔起維護“網絡社會”秩序的重任。
3. 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素養教育,是指針對網民提供技能培養的教育活動。“網絡素養”主要是指網絡信息搜集、分析、利用和加工能力,以及網絡自我保護和信息安全能力等[2]。“網絡素養”是從“媒體素養”概念延伸出來的,所謂“媒體素養”,也叫做“媒介素養”,主要是指用戶在瀏覽互聯網、電視、書報雜志信息時的辨別判斷能力,以及利用新聞媒體信息指導自身理性消費的能力。“媒體素養教育”,一般是指強化媒體素養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媒體素養教育”和“網絡素養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概念,既與傳統新聞教育有本質的區別,又與計算機技術教育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可以說,它是二者相互融合形成的一個新事物。新加坡官方給出了“媒體素養”的標準定義。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是本國最高新聞媒體管理的政府機構,其對“媒體素養”的定義如下:“媒體素養”是指用戶正確利用和接受媒體信息的能力;如果讀者具有較高的媒體素養,他就能夠從繁雜的媒體信息中篩選出有用的、有價值的信息,不管他是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都能夠保證其不被媒體信息誤導[3]。換言之,如果用戶的網絡素養很低,不能正確判斷新聞媒體信息的真偽,就十分有可能被各種不實信息誤導和傷害。例如,現實生活中一些網絡素養相對較低的青少年,很容易被網上各種不健康的信息如、圖片、網游等所深深吸引,無法自拔,荒廢學業和事業,給個人成長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推廣,新加坡開始高度關注網民綜合素質,逐漸將注意力從“媒體素養教育”轉移到“網絡素養教育”方面上來。“網絡素養”英文名稱有幾種說法,例如“Cyberliteracy”、“Internetliteracy”、“Networkliteracy”等。從當前新加坡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的情況來看,其比較關注“網絡健康”(Cyberwellness)和“網絡安全”(Cybersafety)方面的內容,注重提高網民健康、安全使用網絡的綜合技能。其中,“網絡健康”(Cyberwellness)是新加坡政府最重視的教育問題之一。例如,新加坡就如何維護網絡安全和健康專門成立了一個咨詢委員會(AdvisoryCouncilontheImpactofNewMediaonSociety),該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社會新媒體發展動態,并提出應對措施和建議。2008年,該委員會向新加坡政府提交了一份調研報告,對“Cyberwellness”進行了深入闡述,這是新加坡獨創的一個名詞,是指能夠為網民帶來積極正面效果的健康網絡氛圍。它包含判斷網絡有害信息的能力、自我防護網絡虛假信息侵蝕的能力、維護網絡健康的意識,以及利用網絡信息促進個人健康發展的能力[4]。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拓展了“網絡健康”的定義范圍,它不僅包含網絡健康方面的內容,還涉及網絡安全內容。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是網絡素養教育中的一個專業名詞,對網絡健康和安全提出了相應要求和標準。
2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是網絡素養教育的先行者
在開展網絡素養教育方面,國家圖書館充當了主力軍的角色,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引領作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在網絡素養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貢獻。
2.1在全國率先開展網絡素養教育,推出全新的國民素質教育模式
20世紀90年代末期,新加坡就開始制定和實施網絡素養教育計劃。1999年,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成立了教育培訓公司“TheOneLearningPlace”(簡稱NOLP),NOLP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國民信息素質,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促進作用。NOLP推出的教育項目大多通過委托專業教育機構來完成。在幾年之內該機構就發展了數百名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從事不同的職業,包括企業人士、教師、公務員和退休專家等。志愿者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網絡技能,為青少年提供網絡教育和指導,教會他們學會如何甄別網絡信息,鼓勵他們與負面信息進行斗爭,凈化網絡空間環境[5]。NOLP在開展網絡素養教育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推出了各種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例如老年人網絡素養拓展項目(OutreachProgrammes);1999年,發起成立了PAGi網站,主要為父母與子女交流提供溝通平臺;2000年,組織編寫了網絡安全教材,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一項名為“安全之旅”的網絡培訓項目,主要為父母提供網絡知識培訓;同年,還針對社區網絡教育,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主題教育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網絡安全學習指導。
2.2與其他圖書館密切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和推廣網絡素養教育
除了開展上述活動以外,NOLP還同其他圖書館、社會團體組織和專業機構開展教育合作,通過舉辦各種豐富的網絡培訓活動和培訓班,為社會公眾提供靈活的網絡素養教育機會。目前,NOLP與多家著名社會團體組織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比如印度華人自強獨立團體(theSingaporeIndianDevelopmentAssociation)、馬來西亞華人學習共進團體(MENDAKI)、新加坡平民發展團體(thePeople'sAssociation)、新加坡社會公共福利保障團體(TouchYouthServices)、社會綜合救援組織(ParentsAdvisoryGroupfortheInternet)等等[6]。NOLP通過與其他圖書館、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開展多層次合作,為公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網絡素養培訓,實現了提高國民網絡素質的目的。
2.3重視與國外教育機構的合作,通過交流和學習引進國外最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本國網絡素養教育水平
可以說,新加坡最初開展網絡素養教育就是受到國外公益組織的影響和幫助,通過開展戰略合作,有效提高了本國網絡素養教育水平。例如,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與美國著名的網絡素養教育機構“網絡天使”(CyberAngels)開展合作,共同建立了“網絡媽媽和爸爸”(CyberMums&Dads)管理組織,通過利用網絡教育平臺為青少年提供信息安全教育。又比如,國家圖書館與美國“在線因特網研究會”(TheOnlineInternetInstitute)合作,為新加坡公民提供網絡安全技能培訓。此外,NOLP還是“互聯網內容評估協會”(theInternetContentRatingAssociation)成員,通過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獲取了大量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顯著提高了組織工作效率。2001年,NOLP與本國“國家因特網咨詢委員會”(TheNationalInternetAdvisoryCommittee)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舉辦了第一屆網絡安全國際研討會,會議主題是“安全沖浪2011”(SafeSurfing2001),與會成員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7]。“安全沖浪2011”國際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大大提高了新加坡在網絡素養教育方面的國際水平,也意味著新加坡網絡素養教育開始走向政府主導模式。同時,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在網絡素養教育方面也完成了角色轉變,從開拓者向推進者、主導者過渡和發展。
3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是政府推進網絡素養教育的戰略伙伴
通過回顧新加坡網絡素養教育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認為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是政府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的戰略合作伙伴,二者緊密協作,共同致力于網絡素養教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國家圖書館與新加坡政府戰略伙伴關系,可以從前者所開展的各項網絡素養教育活動中體現出來,政府幾乎每次都充當了活動背后的支持者,為活動提供人、財、物等資源保障。換言之,高效、廉潔的新加坡政府,在促進和支持網絡素養教育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這也是國家圖書館之所以能夠在這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之一。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學院(TheNLBAcademy)是負責網絡素養教育具體工作的主要部門,網絡素養教育水平在新加坡也是首屈一指。這些年來,在該學院的努力推進下,新加坡網絡素養教育水平快速提升。1992年,NLB正式宣告成立,該部門主要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老弱病殘和弱勢群體,例如青少年、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等。1998年,NLB被新加坡政府授予“公共服務獎章”,這是新加坡國內最高的勛銜。2001年,NLB新成立了一個網絡素養教育服務中心,并針對全國青少年推出了一項名為“接觸網絡健康”(TouchCyberWellness)的計劃,主要是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提高青少年網絡信息辨別能力。該部門如今已是新加坡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推動機構之一。自成立以來,NLB已在全國開展了不同規模的網絡素養教育活動,為各類社會人群提供了80萬人次的培訓教育服務,有效增強了國民網絡素質。NLB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果,主要是因為有政府作為強大的后盾。換言之,NLB開展的許多網絡素養教育活動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通過瀏覽NLB網站,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其與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項目資料,比較有代表性的有:2001年,NLB推出了一個名叫“CRUSH”的計劃,該計劃主要為提升中小學生網頁使用技巧,該項目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提供人力和財力保障。2004年,NLB與新加坡新聞管理局攜手合作,組織編寫了一套網絡素質教育教材,為其他培訓教育機構提供了教材保障和指導。2005年,NLB經新加坡新聞管理局授權,為政府公務員人員提供網絡技能培訓,覆蓋全國80%的公務人員。2006年,NLB與新加坡青年協會合作,針對父母和廣大教師編寫了一套網絡在線應用培訓教材(TheOfflineGuidefortheOnlineGeneration)。2008年,NLB在新加坡社會發展改革局的支持下,組織編寫和出版了一套《父母網絡健全手冊》(CyberWellnessHandbookforParents),該套叢書被新加坡中小學校作為素質拓展教材,納入到全日制教學范圍當中。2011年,新加坡新聞發展管理局和NLB組織發起了“網絡健全運動”(CyberWellnessCampaign),覆蓋了20%的新加坡公民,大大提高了國民網絡綜合素質[8]。由于NLB在社會公益活動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就,2011年其被新加坡政府授予“2011年新加坡青年獎”(TheSingaproeYouthAward2011),該獎項是新加坡社會公益領域的最高榮譽。除此之外,新加坡其他圖書館在開展和從事網絡素養教育公益活動時,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慷慨支持和資助。國家圖書館作為新加坡政府戰略合作伙伴,利用政府強大的資源保障,將網絡素養教育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4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是網絡素養教育的“無冕導師”
一直以來,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秉承堅持為民眾服務的公益精神,勇于承擔起國民網絡素養教育的重任,當之無愧地成為該領域的“無冕導師”,為提升國民網絡素養做出了突出貢獻。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無冕導師”稱號,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一是“師資培訓”,國家圖書館為學校、社會培訓機構教員提供了豐富的網絡素養培訓活動,大大提高了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的網絡素養教育水平;二是組織編寫了多個專業網絡素養教育教材,通過向社會免費提供,大大提高了網絡素養教育普及范圍。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還在網絡上開展了多個網絡素養教育師資培訓活動。例如,2003~2005年期間,NLB在南洋理工大學舉辦了多次網絡素養教育培訓,為全國2000名教師提供了培訓服務,幫助教師們學會從青少年角度來預防和化解網絡使用危機。2005年,NLB受新加坡政府委托,對國內5家比較有代表性的社會培訓機構進行了深度教育培訓,大大增強了這些機構在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方面的教育實力。截止到2006年6月底,NLB共為兩百多名社會教育者提供了網絡素養教育培訓,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專業教育水平[9]。除此之外,NLB還對社會志愿者開展了大量培訓活動,2001~2005年期間,NLB共為600多名青年志愿者提供了相關培訓,這些志愿者學成之后又向其他學生提供專業幫助和咨詢,為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的網絡使用習慣做出了突出貢獻[10]。培訓師資之外,國家圖書館還負責培訓教材的編寫和優化工作。NLB建立了網絡素養教育在線教育網站,為網民免費提供各種教學資源下載,例如:(1)教學教材,包括《父母網絡安全知識教材》、《新加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手冊》、《互聯網時代技術應用與規范》等;(2)教育項目,例如學校教育項目、社會實踐項目、青少年強化培訓項目、殘障人士提升項目等,每個項目都給出了相應的教學大綱和計劃;(3)網站還免費提供一些互動學習活動,供學習者借鑒和學習[11]。上述網絡素養教育資料和資源,有部分被新加坡政府確定為中小學全日制教材或者輔助資料。從中可見,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在網絡素養教育方面具有較高的地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導師”。雖然沒有學校教育資格,但是其卻承擔了許多學校的工作職責和義務。
近幾年來,網絡在經濟建設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文化交流方面起著積極而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網絡也充斥著大量、暴力、迷信、賭博等糟粕,對未成年人思想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少數網吧管理不規范,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網吧瀏覽不健康信息或長時間玩游戲。有的學生長時間泡在網吧,致使視力急劇下降;有的學生為了省錢上網,不吃不喝,導致嚴重營養不良;有的學生沉迷上網,不愿上學,荒廢學業;還有的學生因上網走上偷竊、搶劫的犯罪道路,網絡因此被稱為“電子海洛因”,讓一些自制力不強的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一、中學生沉溺網絡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學生為什么會深陷“網”中難以自拔?仔細分析,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青少年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探究新鮮事物。網絡是一個浩瀚的信息海洋,其中天文、地理、科技、文化、娛樂等無所不包,對于他們來說有無窮的未知數,因而也就有了無窮的吸引力。
第二,網絡提供了一個虛擬環境,讓青少年實現一種“心理補償”。在網絡中他們自己說了算,不受任何限制,能讓青少年盡情地展示、自由地宣泄,即使說錯了也不必擔心別人的批評,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學生”、“子女”等既定“弱勢角色”的束縛限制,滿足其內心潛在的“逆反心理”。
第三,網絡還滿足了青少年的交際需求。現在的中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平時缺少與人交往的機會,而學校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青少年的交際需求,在現實中滿足不了的需求,他們要轉而尋求其他途徑,網絡的出現便給了這樣一個機會。通過上網聊天、交友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擺脫了心中的孤獨感,故而對網絡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和依賴感。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網民中,約50%的人有保持電子郵件聯系的朋友,約25.2%的人進入聊天室聊天或在BBS上經常發言。
正是因為網絡能夠滿足諸多難以從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的需求,才對青少年學生具有了極強的吸引力。
二、中學生上網行為的引導策略
作為教師,該如何對待青少年學生的上網行為呢?放任自流的態度自然不可取,但要“一棍子打死”,不讓孩子接觸網絡也是不現實的。
網絡作為信息交流場所和大眾娛樂的便利工具,其優點是其他工具難以替代的。若因為網絡存在負面影響而禁止青少年接觸網絡,只能是因噎廢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強化教育的引導功能,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中學生領悟能力強、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引導中學生的網上行為朝著理性化的方向發展。
(一)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網絡能力素質。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應通曉計算機及網絡知識,成為學生網絡生活的導航者、心靈的守護者和時尚的引導者。但目前教師往往由于工作較為緊張,而忽視了自身網絡素質的提高。由于對網絡的了解不夠全面,教師基本上不知道學生在網上的行為,當然也就無法對癥下藥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了。因而,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網絡水平,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動態,才能進一步的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指導,以免學生誤入歧途。
(二)加強網絡知識、網絡道德的教育,使全體學生都能正確認識網絡。一是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在青少年中普及網絡知識,大力灌輸網絡的正面功能,并傳授有關信息采集、處理的基本的技能,更好地利用網絡為自身的學習和生活服務。再是加強網絡法制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及網上信息辨別能力的培養。要大力宣傳團中央、教育部等八部門于2001年11月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使學生了解上網的規范,培養網上的文明行為習慣。這方面,教師要必須首先做好相關的知識準備。教師如果沒有相應的網絡素養教育,他們就沒有能力教育自己的學生。
(三)指導學生提高網上識別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學生帶來種種好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想不到的傷害。因此,學校要加強網絡的兩面性宣傳,讓學生通過了解社會上一個個青少年因輕信網友而受到傷害的案例,使學生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學會如何自我保護。
(四)對于已經上網的學生,宜“疏”不宜“堵”,應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接觸媒介時,如果得到成人及時、正確的指導,就能從媒介中獲得許多有益的幫助。教師也應當做網絡時代學生的“網上導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網上活動加以控制和引導。比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從網絡中下載的圖片、文章等資料輔助教學,定期向學生推薦內容健康的優秀教育、科技、新聞網站等;并可在組織“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到網上查找資料、積累知識。同時要加強同學生家長的聯系,共同做好對學生上網行為的監督和引導。這樣,就可以變消極地抑制網絡不良影響為積極地發揮網絡積極作用,變“堵”為“疏”,引導青少年正確、健康地使用網絡,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有效的求知工具。
(五)作為教育者,需要反思日常的教育活動的利弊得失.從而改進現實教育工作。在沉迷網絡的青少年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為一些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轉而到網上尋找精神寄托的。要通過改進教育方法、內容,滿足青少年求知、交際、宣泄、自我實現、追求自尊等需求。要積極推進教學民主,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創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爭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及時發現、排解學生心頭的“疙瘩”。從而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把過度沉溺于網上聊天、交友、游戲的學生“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網絡與人們學習、生活的聯系將越來越緊密。學生的上網行為并不是如洪水猛獸一般難以控制,要想讓他們更好地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關鍵還在于社會、學校、家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引導,只有引導得法得當,網絡就會發揮出它的巨大作用,
就會成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1-2371-03
Study on Rural Information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HE Wei
(Library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0,China)
Abstract: Problems in rural information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atu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on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informationliz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triple-play”integration; urban and rur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網絡發展到今天,農村信息化已經走過了從早年的“村村通工程”,到后來的“信息下鄉”歷程,又從大規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再到實現智能生產和經營的發展歷程。未來,農村信息化將走向融合化。迫切的市場信息需求,要求信息資源和服務平臺要實行融合、農村信息服務手段要實行融合、城鄉信息化融合。
1農村信息化發展現狀
1.1“三網”融合的概念
所謂“三網”融合:狹義講,是電信網、有線電視網與計算機網的融合與趨同;廣義講,是電信、媒體與信息技術等3種業務的融合。從服務商角度看,是指不同網絡平臺傾向于承載實質相似的業務;從終端用戶看,是指消費者用戶裝置(如電話、電視與個人電腦)的趨同[1]。“三網”融合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化的說法,在現階段它并不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朝著為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
1.2網民上網情況
通過“三網”的發展,利用手機寬帶等上網的網民不斷增加,根據CNNIC最新統計,寬帶網民規模從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底,由34 598萬人發展到36 381萬人;手機網民規模半年時間從
23 344萬人發展到27 678萬人。截至2010年6月,總體網民規模達到4.2億人,突破了4億關口,較2009年底增加3 60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較2009年底提高2.9個百分點。農村互聯網應用逐步深化,對互聯網的需求不斷增長。
1.3城鄉信息利用結構
截至2010年6月,半年來農村網民規模達到
11 508萬人;城鎮網民規模達到30 492萬人。城鎮勞動者網民占58.1%,農村勞動者網民占4.7%,學生占30.7%,從表1中可以看出,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后、互聯網接入條件不足、硬件設備落后等因素,農村地區網民的增長仍顯得較為緩慢,增幅小于城鎮地區。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三網”融合方案已經獲得通過,并在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試點推廣,這將會對農村互聯網的發展帶來質的變化,未來農村網民規模有望加速增長。
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網民表現出商務化程度迅速提高,商務類應用表現尤其突出,網上支付、網絡購物和網上銀行半年用戶增長率遠遠超過其他類網絡應用。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呈普及化趨勢,互聯網作為全面的平臺,也成為農村信息獲取的常規來源及農產品交易的便捷渠道。農產品通過網絡商務交易變得越來越現實。農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新產品開發、新技術革新、信息搜索、新產品外銷等,互聯網有望成為農村增產增收的又一渠道。
1.4信息資源分配情況
信息資源各地區分配一直以來都不均等(表3),IPv4不夠的問題現在已經可以用IPv6來代替,但其他的資源還有待改進。由于東部、中部、西部資源分配不均,現今還是影響農村信息化的發展。
2當前農村信息化與信息服務融合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2.1農村信息平臺的構建
農村信息化發展以來,農村信息基礎建設有了較大的改善。例如:中國電信在南方20個省建成“信息田園”平臺;中國移動的綜合信息網;中國聯通的3G視頻、平安農村、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農機遠程控制系統等[2]。因此,城鄉手機上網比例半年達71.1%。但是,從表1、2、3中看出,信息化平臺變化不大,各地區資源分配比例不均衡。因此,在農村信息化平臺建設中,需要政府部門、企業、事業等提供一個共享的平臺,整合適合農村網民的信息,以簡便易行的方式提供優質服務。第一,政府要從資金上大力投入。如美國國家農業數據庫(AGIUCO-LA)要健全農村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政府必須穩定、足額投入是成為農村信息高效共享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3]。第二,政府要建立公共的信息平臺。平臺對任何人都要提供無地域、質量、資費歧視且能承擔得起費用的各種有償信息服務。第三,信息均衡。實行“完全與開放”共享政策。針對農村信息化需求,以農民增收為主要目的。第四,解決信息平臺重復建設問題。各地應對農業信息服務進行集中管理,從信息服務上下功夫,積極推動創建新型的服務方式。第五,“普及性智能終端+3G網絡+信息應用平臺”將成為農村信息服務的一種有效模式。
2.2加強農村信息素養培訓,培育新型農民
網絡服務排在第一的是娛樂,其中絕大多數是音樂和游戲。農村利用網絡的集中在青少年中,青少年網民規模接近2億,手機成首位上網工具。農民信息素質是指農民發現和獲取信息,對信息內容的吸收與利用,以滿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4]。一直以來,在經濟壓力及就業困難情況下,農村網民初中后就外出打工。青少年網民更偏重于娛樂性,遠離信息知識功能,農民要增加收入、提高就業率,就應該引導他們合理利用信息資源,提高自身信息素質,走科學化、信息化的發展道路。
2.2.1提高文化科技素質和能力的教育培訓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將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繼續鞏固義務教育。依托產業發展對農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與信息服務體系。
2.2.2增加農村青少年網絡知識免費教育有關農村青少年網絡信息素養教育,應進行各種專業技術免費教育。此項應由政府來組織,與企業聯手填平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為促進新農村建設進行諸多有益的嘗試。例如,工信部與AMD公司合作,在多個地區建立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培訓中心”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信息知識匱乏、信息化人才欠缺的窘境。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2.3培育新型農民針對農村信息技術人員以及農民的培訓,不僅僅是讓他們會用電腦這么簡單,農村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農民培養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和新的動力,從而需要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多領域開闊農民視野、提高農民素質。
2.3信息網絡服務于生產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就業
農村要發展、要增收、要富裕已經離不開網絡信息資源。但城鄉信息市場不對稱,要力求解決能讓農民的小農生產與大市場聯系在一起,提高農民收入的問題。
2.3.1積極推進農村信息服務“電腦下鄉”政策切實讓農民看到了信息化的實惠,但是,作為一項高科技產品,沒有配套的服務和措施,很難讓農民真正掌握電腦技能,并從根本上推動農村信息化的發展。農村信息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從推動農民致富實踐的指導和幫助等方面來努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所帶來的益處是推動產、供、銷一體化。農戶通過網絡查找農產品購銷信息,并通過信息化手段與外界有效聯絡,拓展農產品銷路,實現增收。
2.3.2延伸高校圖書館服務現在各高校都在郊區及區縣投資辦學以擴大教育范圍,圖書館作為信息化發展最前沿的陣地,有條件和義務來支持農村信息化建設。第一,大學新區和各二級院校可就地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農村辦短期培訓班;第二,農村在“三網”融合的推動下,手機上網比較方便,圖書館可以利用WAP通信模式,用無線移動通信網與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橋梁,在WAP內容服務器上存儲服務信息,以供農村網民手機用戶通過WAP來訪問和利用圖書館資源。
2.4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農村增產增收,靠的是信息對稱。阿里巴巴、華農網等網站的出現顛覆了全球零售業,尤其是農林牧漁行業的傳統交易模式,農業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開拓市場和參與全球競爭的必要手段[5]。農民通過網絡,十分便捷、快速地完成信貸、擔保、交易、支付、結匯等環節。使農民可以更貼近市場,并迅速了解到消費者的偏好、購買習慣、消費需求,從而促進農業貿易的繁榮發展。
2.4.1農民商務意識的培養現在的問題不是技術、資金、服務,而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我國,與農業相關的企業和主管部門領導普遍缺乏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制約了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只有使農民以及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者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6]。
2.4.2信息流的發展信息時代,誰最先獲得信息、誰最先運用信息,誰就能獲得市場、獲得利潤。而信息需求表現為全面系統性、綜合集成性、規范性、持續性、地區與時間的差異性、時效性。農村信息化要求農業信息服務針對性強、時間準、服務方便、成本低、使用后經濟效益高;在城鄉網上支付猛增的情況下,應建立網上安全保障系統。
2.5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范
2.5.1全國網絡安全問題2009年,半數網民曾遭遇網絡安全事件,網民處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服務費用共計153億元。虛擬財產損失成為網絡主要經濟損失之一,虛擬財產保護亟待加強;超過90%的網民碰到過網絡釣魚網站,網絡下載和瀏覽成為病毒和木馬傳播的主要渠道。網絡安全事件受關注度比以往大幅提升。網民安全感降低,提供網上個人信息比以往更加慎重。近2 100萬網民缺乏密碼設置方面的保護意識。99%的網民對個人計算機均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近70%的網民能夠意識到個人網絡安全問題會波及公共網絡及他人的安全。28.4%的網民從沒有聽說過或關注過網站誠信標識,因此其宣傳和推廣力度仍需加強。近50.0%的網民不重視網上安全公告,極易引發網絡安全事故。71.2%的網民聽說過“云安全”概念,但其中僅有半數網民考慮嘗試。
2.5.2培養農村網民的安全意識政府應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利用各種渠道對農民進行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是近期最實際的辦法。配備農村網站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同時還要有技術人員去落實。加強防病毒意識,查、殺病毒是確保網絡系統安全的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李苑,張劍,曾劍秋.三網融合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通信,2010(3):158-162.
[2] 叢亮.信息田園:中國電信的助農方式[J].互聯網天地,2007(11):58-59.
[3] 賀文慧,楊秋林.國外農村信息化投資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農業,2006(4):18-20.
[4] 余嬌萍,許陽奎,段堯清.我國中部地區農民信息素質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7(9):46-49.
[5] .淺析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現狀與前景[J].農業考古,2009(6):303-305.
一、通過多種渠道的宣傳方式,提升全校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為了更好的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我校宣傳部、校團委等部門整體規劃了設計方案。發揮線上線下多渠道的宣傳優勢,全方位多角度的對網絡安全意識的提升加以宣傳。通過校園大屏幕滾動播放相關視頻讓全校學生在視覺上得到體驗;通過院報專欄系統的介紹相關安全知識;通過校園廣播電臺讓全校學生在課余時間對相關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同時還通過發動各個學院的微信公眾平臺發放網絡安全知識。在校團委的統一安排下,同各院系分團委還相繼展出了以“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為主題的網絡安全宣傳板。通過以上展開的切實有效的宣傳活動,使華外學生從最初對網絡安全概念淡漠,逐步上升到樹立網絡安全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同學們也紛紛宣傳并轉載了關于“網絡道德和網絡素養”的文章,將其運用到生活中,以便更好的創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二、通過組織學習及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深刻了解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認真計劃并組織華外學生通過線上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深刻了解網絡安全教育活動的必要性。我校于2015年11月 24日--26日,組織在校同學們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并于26日下午參加教育部思政司組織的“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我校近千名學生參與了此次競賽。在此活動中,同學們紛紛展現出了較高的積極性,并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部分同學在競賽中獲得了《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參與證書》。據參加競賽的同學說:“其實競賽的題目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通過競賽這種方式能使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網絡安全,從而更好的將安全的網絡技術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三、認真設計并組織“網絡安全精彩一刻”教育巡講
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網絡安全的問題與隱患,我校組織學生于2015年11月26日——26組織三場“網絡安全精彩一課”教育巡講,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李XX老師為近600名同學們相繼帶來了精彩的講說,增長了同學們的網絡安全知識,提高了同學們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開展此次“網絡安全精彩一課”教育活動也是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黑客和計算機病毒都是普遍的威脅,而為大家所熟知的日常網絡安全也同樣存在各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主講人李XX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網絡時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講解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保護自己。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寶貴建議,例如:確保作業系統與系統軟件,如網絡瀏覽器,是完整安裝且更新修正至最新版;安裝個人防火墻與更新病毒碼至最新的防毒軟件等等。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認真狀態足以見得本次教育活動真正為同學們答疑解惑,達到了預期目的的同時也豐富了同學們的網絡知識。
信息時代的降臨給小學生提供了開拓潛能的大舞臺,但也極大的沖擊了小學生的心理,對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樣也是巨大的,比如信息過量引發的“信息綜合癥”、人際交往失衡癥、信息垃圾引發的倫理道德失范癥等。面對小學生在信息高速工路上“違規”、“翻車”或“觸電”的情景,我們不可能熟視無睹。值得慶幸的是小學生年齡較小,可塑性強,如果有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將網絡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讓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發揮無遺,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綠色的網絡家園。
一、引導小學生正確處理信息與合理利用互聯網
網絡技術和網絡,為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因此,要教會小學生做網絡社會的主人,大膽的走進網絡。但是,如果放任學生在互聯網世界中馳騁,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在網絡中迷失方,其危害不亞于網絡游戲。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善用網絡資源,并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內容。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法規加強對網上信息的管理,堵塞一部分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教育和引導,學會用正確的觀點去分析信息,辨別是非,去偽存真,分清精華與糟粕。提高小學生對事物或事件的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和對復雜現象的分析和選擇能力。在網絡條件下,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運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理清觀念,讓學生知道有了電腦和網絡,學習更方便、更有趣,但不能代替教學中的基本功訓練和必不可少的背誦記憶,電腦無論多么先進,也不能代替人腦。
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互聯網信息,我們可以搜集一些與小學生學習生活有關的網址,介紹他們上一些專開放給學生們使用,具有一定學習價值的網站,讓上網的同學學會如何運用網絡去實現自主學習。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豐富校園網的內容,積極開展一些有益于增進青少年網絡知識、提高網絡技術水平、培養網絡道德的活動,如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網頁設計大賽、網上論壇等,培養小學生健康向上的學習情操。
二、引導小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時代人際交往方式的變化,培養小學生和諧的人格
網絡交往與現實交往相比,具有廣泛性、間接性、安全性等獨特優勢,通過互聯網交往學生更容易獲得為人處世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價值和終極關懷。倘若每次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只會傾向于在網上尋求安慰,久而久之,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惡性循環:只愿意在互聯網上尋求虛擬但完美的人生,而消極地對待充滿缺陷的現實世界,造成學生對網絡的依戀心理,甚至成癮不能自拔。最終導致一系列心理疾病的產生,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因此可以組織一些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第二課堂等。引導小學生既要通過網絡擴大交際面,又要注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使學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他們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從而也讓小學生在實踐中明白,在現實社會交往中,不可苛求別人必須象計算機一樣認同并接受我們自己的觀點,也不要隨意將網絡生活帶到現實生活中,要學會善與理解他人與人協調工作,讓集資更好的融入集體,從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走出來。正確對待網上交往,既充分利用網絡擴大自己的社會交往面,又不忽視網下朋友。同時,學校或家長還應當通過網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把握孩子們的心理態勢,及時矯正孩子們的心理缺陷,完善其人格。
三、開展多種形式活動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網絡社會是人類開拓的一個新的生存空間,基本上還沒有法律規范,人們只是按照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體驗來約束自己,大量網上行為處于既不受舊規范制約,又無新法可依的真空狀態。目前出現的一些網絡犯罪問題,就是利用了網絡規范的不完善性。針對網絡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各地各部門也積極想辦法引導和控制。推出“電腦倫理十誡”、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對大中小型網吧進行整治、明文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等等。這些措施的設定,充分說明大家已對網絡道德的培養達成共識。但事實上這些倡議和規定并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小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讓小學生一開始就有規有距,能按照一定的規范行事,養成習慣,避免等到問題成堆后再回頭糾正。在校內上網,也應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控與管理,建立健全的學校教育管理中心,發揮教師的指導、主導作用,觀察小學生的思想動態,因勢利導,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世界的“功”與“罪”,過濾掉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害信息,為小學生開辟“綠色網站”通道。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網絡法制教育、網絡安全教育、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上網者對不良網絡信息持揚棄的態度,促進小學生形成健全正確的網絡道德,提高學生對網絡文化的識別能力,自律能力、抗誘惑能力。
總之,在網絡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主題的今天,它為小學生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廣闊校園;為小學生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有助于小學生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有助于拓寬小學生的思路和視野,加強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小學生的社會參與度,開發小學生內在的潛能。但因為小學生知識面尚不豐富,對事物的認識尚未形成有系統的、穩定的觀點和態度,因而我們要清醒的看到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如何正確地認識和科學地使用互聯網,做到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引導小學生健康地成長,以使小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