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 16:21: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西方文學鑒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時有發生,侵害了學生的生命健康權,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管理。因此,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理論界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發生后,如何恰當處理的問題上。這些研究固然有助于事故的合理解決。但是,在殘酷的事實面前,無論責任由誰承擔,對于給學生、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是于事無補的。所以,對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研究,一定要把立足點放在事故的防范上,在研究如何處理的同時,更要注重研究如何預防,以期盡可能地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
2關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原因的實質分析
2.1國內理論界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原因的研究現狀
要研究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防范,就離不開尋求此類事故發生的原因。關于發生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國內理論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因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器械等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而導致的學生傷害事故。第二,由于體育教師的過失而造成的傷害事故。如教師責任心不強,上課過程中放羊式教學以及擅離職守。第三,因學生自身原因而導致的傷害事故。如學生不遵守紀律、不按動作規范要求練習等。第四,因學校的有關制度、措施不健全而導致的傷害事故。第五,意外事故。
現在對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原因的分析是比較全面的,對預防此類事故的發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現象的羅列上,沒有從更深層次上尋找事故產生的根本原因。要從源頭上、根本上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就必須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發現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2.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原因
首先,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頻發,從根本上是因為無法可依。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進行單獨立法,從目前體育教學中可以作為規范的法律法規來看,可引以為據的僅有《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但是,作為一個部門規章,《辦法》律層級低、效力不夠。其他相關法律又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現有的許多教育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具體的罰則。相當多的條文只注重行為模式而忽視法律后果,即法律只是規定了應該怎么做,而沒有說如果不這樣做,又會怎樣。由于沒有具體的罰則,缺乏強制性規定,難免會使有些行為模式的規定形同虛設,根本無法執行與落實,造成實踐中的有法不依,從而有損于法律的權威性。第二,在學校職責問題上,存在嚴重的法律規定泛化的現象,使學校在組織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難以明確自.身的職責,不能明確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范圍,從而缺乏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第三,教育領域存在大量法律調整的真空地帶。有關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法律就沒有明確制定。無法可依,使得學校體育的教育和管理應有的法律依據。
其次,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頻發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國學校體育的法制意識淡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我國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力度不夠,范圍不廣。根據對某一中型城市的某區中小學500多名教師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接受調查的教師知道有《體育法》、《教育法》等相關法律,但卻僅有20%的教師讀過。而對于教育部門的《學生傷害處理辦法》則僅有不到40%的教師知道有這個部門規章,至于其內容知之甚少。可見教師普遍缺乏法律知識的學習,法制思想淡薄。因此,出現了政府機關、教育機構和學生等對各自職責認識模糊的現象。事實上造成了學校體育教育管理上的空檔,為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第二,由于我國的教育法律法規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盡管我國制定了多部法律,但在實踐中卻有法不依,違法不究。比如,我國相關的法律明文規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配置體育設施和器材,然而由于體育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而導致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仍頻繁發生。由于法律的不執行或執行的“彈性”多于“剛性”,導致人們認為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是“軟法”,不解決實際問題。
3關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防范的法治化思考
1開設文學課的目的和教學中存在的文論缺失問題
英美文學課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專業知識課程。根據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大綱》明確指出了開設文學課的主體、目的和實現目標的途徑,即: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文論)達到“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而歷來英語專業開設的英美文學課要么是文學史課,要么是文學作品欣賞課,又或者是文學史與文學作品選讀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哪一類型的課都忽略了文論教學。這可從歷年來英語專業所采用的英美文學教材窺其一斑,如下表:
由上表可見,現有的文學教材普遍忽視文論的介紹。而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學生閱讀分析作品的方法,文論就是為讀者提供適當的切入點和批判作品價值的尺度。介紹一些文論,對于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其敏銳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很有幫助。
2 20世紀西方文論的發展為文學教學提供新的理念
20世紀文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極大地推動了文學自身的發展。20世紀西方文論在研究重點上發生了兩次轉移:“第一次是從研究作家轉移到研究文本,其標志是二三十年代俄國形式主義和英美新批評的崛起。第二次是從研究文本轉移到研究讀者和接受,標志是現象學、存在主義文論和結構主義文論的興起,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闡釋學,接受理論和讀者反應批評的崛起,把這次移逐步推向高峰。”文學研究以作者為中心過渡到以作品為中心,發展為以讀者為中心,突出強調讀者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以作者為中心的閱讀模式一直潛存于廣大教師的頭腦中,直到現在,英美文學教學仍然是圍繞著作者展開的。這無疑將作品置于次要地位,同時也是剝奪了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發揮其創造力的權利。而文論的運用為讀者理解文學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認知方式,讀者可以利用如讀者接受理論、女性主義等當代文論解讀作品。對文論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空間,使我們對文學的掌握和講授獲得更多的張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因此,教師通過借鑒不同的文論,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閱讀視角,培養新的思維。
3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文論引入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僅影響人對事物的認識,而且還能加深人們對事物的理解,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著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這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文化一直貫徹在其發展過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產生的文化元素也將截然不同,而且文化會在歷史的變遷中,不斷地累積,不斷地更新,最終會產生自身所獨有的文化現象與思維模式。一般情況,在形成思維模式后,通常個體事物會受到忽視,但是會讓特殊社會群體里的認知放大,情感的色彩會夾雜在這種態度里面,并且被固化,還不易被扭曲。有時候定式思維是不正確的,因為在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中,只用一種不變的思維是很難應付各種變化的。但需要清楚認識的是,有的時候定式思維又是正確的,雖然只能說是一種經驗總結,但是勝算的概率還是很大的。總之,思維模式影響文化,還影響人對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最后就會形成中西文化的差異。
一、“文化”與“跨文化”
對于“文化”這個概念,胡文仲先生認為“文化”中包括了“軟物品”與“實物”,“軟物品”是指思想、信條、智慧等事物,“實物”指器械、工具等,它們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并且可以不斷傳承與更新。胡文仲先生認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學習中才能獲得的,而且行動受到“文化”的指導,“文化”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可以提供解決的方法。
文化因為擁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而具有獨特性,不同的價值觀念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發展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進入中國,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傳播得更廣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國家、民族與文化間的社會交流也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多與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對他們社會文化的理解。但這并非易事,在面對陌生的文化、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時,在與他們的交流之中,難免會產生文化上的沖突,這就是“跨文化”語境。
二、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翻譯
1.增加對文化差異的了解,讓文化優勢形成互補。在翻譯文學時,不能將文化背景獨立在語言之外,要加在文學翻譯里面,它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體會與理解文學。文化背景與文學翻譯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將語言表達思想與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發揮出來,才能提高欣賞跨文化翻譯文學的能力。眾所周知,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與發展歷程,加深對它們之間差異的了解能夠形成優勢互補,更加接近,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與滲透會在中西方文化不斷增強的交流之中不斷加強。
2.加強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文學是一種大眾化的綜合藝術,它包含了不同的藝術手段。文學不僅能夠抒發感情,還能夠傳播信息,讓讀者在閱讀作品中獲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國的外國文學翻譯工作相對薄弱,翻譯的作品質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夠重視翻譯工作,也缺乏專業的翻譯人才,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外國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時無法保證原汁原味,而本國作品在翻譯時也體現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與閱讀習慣。在翻譯文學作品時,還會涉及文學審美及審美情緒,但是在翻譯時又受到作者與翻譯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譯時準確地傳達作者的意思,對翻譯者的功力來說是一個考驗。所以,亟需加強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可以讓翻譯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審美觀念,增加兩者的了解與交流,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3.提高欣賞西方文學作品的能力。在欣賞西方的文學作品時,講解者具有關鍵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講解西方文學作品時,不要僅限于教授外國文學的語法及詞匯,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西方語言,加強在跨文化語境中交際的能力。即使不是學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養,改變自己的觀念,提高對外國文學作品鑒賞的能力。
三、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分析
1.在跨文化語境中尋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國際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外國文學,而文學作品的翻譯為人們欣賞外國文學作品提供了條件。因此,翻譯外國文學的作品面臨著更高的挑戰。要分析外國文學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語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譯時,不只是簡單地將中文與外文之間進行互相翻譯,而且要將文學氣息帶入其中,可以說是用客觀審美的態度進行二次創作。
2.在跨文化語境中體現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擁有其自身的文化語言與思維方式,因此文學作品都帶有很強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賞外國文學作品時,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為不同的地區與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態度是不同的,如此我們就能從根源上對各種理解與見解進行剖析。從文學藝術角度來說,文學作品是一種生動的呈現,有的文學作品單從名稱就能體現其民族文化及背景,這是由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決定的。
3.凸顯跨文化語境中中西方的傳統文化。《黃河絕戀》與《泰坦尼克號》分別屬于中國與外國同時期的電影,它們的題材都是以愛情為主,但是它們在文化受眾中有著完全不同的反響。《泰坦尼克號》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折服,但是在奧斯卡評審中,中國的《黃河絕戀》卻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傳統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泰坦尼克號》之所以能在奧斯卡角逐中獲得成功,是因為作品產生的背景是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利益驅使下,人與人之間諸多紛爭,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漠然與戒備的狀態,雙方之間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號》中的愛恰恰溫暖了人的內心,讓人們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與感人的愛情。這個主題契合了以財富為中心的西方中產階級的文化價值觀,但是中國的價值觀中心是自然山水,與西方的價值觀是背離的。
總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交流阻礙,最終會由于缺乏共鳴導致作品欣賞受到影響。所以,要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剖析,吸收對方的精華部分,促進文化的雙向交流。
(一)豐富學生的跨文化知識
文學本身屬于文化的范疇,它包含了文化的各種特征和因素。西方文學深深的扎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之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學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對作品內容的分析,在學生獲得文學知識、提高文學鑒賞力的同時,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風土人情、歷史發展和哲學思想等。一個學生如果意識不到所學語言國家文化因素在前其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的話,那么該生對該國語言的學習將無論如何大達不到精通的地步。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強調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并用,并將文學作品作為綜合而集中地體現和傳遞文化的最好媒介,使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獲得跨文化知識的同時又反過來深化語言的學習。
(二)英美文學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習俗,加強文化交流
語言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英美作品中包含著西方文化禮儀和思維方式,這為學生了解西方提供了大量鮮活的實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可漸漸學習到西方的風俗和交際習慣,學會如何與西方人士相處,如何理解英美人士的幽默,甚至如何與他們很好地交流溝通。
(三)文學對學生的品德修養、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英美文學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文化修養本文由收集整理、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養文化鑒賞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英美文學學習中,學生可以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盡情翱翔于歷史的海洋中,親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進程。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體察到人類對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為之而奮斗的艱苦歷程,也會領略到歷代戰爭和經濟危機給英美人民帶來的災難,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對和平的企盼,對帝國主義的嫉惡,對人類命運的迷惘和關切。在這萬花筒般的天地里,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將會得到純凈升華,他們的價值取向和思辨將找到正確的航向,他們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將得到驗證、鞏固和進一步的補充和發展。
二、英美文學課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內容多與課時少的矛盾
英美文學課涉及范圍廣, 時間跨度長, 包括英美兩國的眾多作家和作品, 可課時卻有限。英美文學課教學內容比較多, 既包括文學史, 又包括作品欣賞, 因而與課時少的矛盾比較突出。許多教師在處理英美文學教學內容時, 往往是面面俱到, 對教學內容詳略主次不能作到科學的把握合理的取舍。
(二)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陳舊
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大多數的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那種注人式、滿堂灌的四段論教學方法或視文學課為泛讀課教學方法; 不用或很少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學生主體地位被忽略,教師主體性危機也在不斷的加劇,英美文學課堂改革的步伐極其的緩慢。崇高的社會理想讓位給個人理想, 而個人理想又表現為趨于實利的內涵這一現實使大多數學生對文學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更無法意識到文學課在其語言學習、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文化素養的提高等方面所發揮的特殊作用。此外,學習方法不當,自主能力不強,依賴心理嚴重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三)國內教育考核制度的限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5-0010-02
一、關于《文論十箋》一書
《文論十箋》是程千帆任教武漢大學與金陵大學中文系時編寫的教材,收錄了古代與近代的十篇文論,分為上下兩輯,上輯五篇是概說部分,下輯五篇專論文學創作的內部規律。在這本書中,程千帆對每篇文章都詳加箋注,文后附有謹按,并結合古代文學與當時的文學觀念做延伸探討,同時也提出自己的文學觀念。
在中國古代文論的發展史上,該書的編撰獨具特色:首先,收錄的文章與箋注所引用的不僅有古代文論,也有近代文論,還涉及一些西方學者的文學論說。其次,所收文章的作者除了陸機為公認的文論家外,其他幾位都是史學家、樸學家。此外,該書既有考據還原,延續了古代文論“綜合前人說法的基礎上抒發己意”的特點;同時也有理性而抽象的論述,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有別于古代文論模糊的、形象的感悟模式,呈現出現代學術研究的某些品質。
程千帆先生自陳,采用這種特殊的編纂形式主要是為了矯正當時有關文論的兩種較為突出的弊端:“通論文學之作,坊間所行,厥類郅夥,然或稗販西說,罔知本柢;或出辭鄙倍,難為諷誦。加以議論偏宕,援據疏闊,識者病之。”①文學作品創作的增加、新的文學形式的出現,以及東西思想更多、更頻繁的交流,中國文學呈現出復雜的形態;而當時的文學觀念與批評理論,無論持中、西哪一方觀點都因缺乏對這些理論之淵源與體系的了解,只能流于淺層爭論,作者才編撰此書為教材,希望矯正時弊。
上世紀三十年代,以西方文學理論為基礎來研究中國文學的現象已蔚然成風,而《文論十箋》仍然堅持從古典文論的視角出發,并在民族文學、各種“主義”之爭泛濫的時期,始終堅持從文學的視角談論文學的問題,顯得“別具一格”。更為重要的是,對文類劃分也就是文體學的探討作為一種潛在的線索貫穿了上下輯的十篇文章,而文類劃分其實關涉到傳統文體意識與現代文體意識,這與傳統文學研究向現代過度時期,文的觀念、文學理論體系的轉變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潛在的線索這也正是《文論十箋》一書最大的特點:從古典文學理論的視角出發,在其內部進行革新,力圖以變革中國文學理論自身而非全然借引西方文論來解釋新的文學現象,促成傳統文論的現代轉換。
二、從文章學到現代文學理論體系的溝通及其困境
(一)“文”的觀念的確立
《文論十箋》一書以章太炎的《文學總略》開篇,程千帆為這篇文章擬的副標題為“論文學之界義”,即對“文”的觀念的界定。在《文學總略》中,章太炎開宗明義,將“文”界定為“文字著于竹帛”②,并對其做詞源學上的考察。他指出,中國古代對于“文”有兩種解釋:“彰”與“文章”。“夫命其形質曰文,狀其華美曰,指其起止曰章,道其素絢曰彰。”也就是說,“文章”事實上是指有形質而自成首尾的篇制,而“彰”只是特指其中富于文采、藻飾和情韻的部分,因而只是“文”的其中一小部分。然而,由于古無“彰”二字,多以“文章”假借,所以造成了后人“文”的觀念的混亂。
《文學總略》作為《文論十箋》的開篇文章,其實也是程氏文學觀的基本出發點。程千帆推崇章太炎:“以此‘文字著于竹帛之法式’來界定文學,范圍至廣,一切學術文化皆屬,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而近世則以抒情美文為文學。”③事實上,無論是章太炎還是程千帆,都在界定“文”的概念時將它回溯到中國傳統的文章學的概念中。
中國古代的“文學”實際指的是“文章學”,包含“文字”與“詞章”兩個部分,它是基于禮樂制度、政治制度與實用性的基礎之上形成與發展起來的“雜文學”,迥異于西式的“純文學”體系。晚清以降,受西方文學觀念以及文類概念的影響,國人開始借助新視角審視并重塑自己關于“文”的觀念,在此過程中,正是通過清除文章學中的諸多“非文學”成分,才建構起以詩歌、小說、戲劇為主體,兼及部分散文的現代“文學”觀念。④這種轉變有其正面意義:大量被傳統文學觀藐視和排斥的文體,如小說、戲曲等得以被納入文學史視野,這是重要的發現和拓展。然而,此種轉變也遮蔽了文章學原有的深廣內涵:一方面,一些在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并曾受到重視、具有文化研究價值的傳統文學家和作品則被擱置甚至排斥,影響了對中國文學史的整體理解與闡釋;另一方面,文章學本身所蘊含的傳統的文、史、哲思想及其所折射的文化心理也在此過程中或被忽視遺忘,或被割斷了聯系。程千帆強調回到文章學,也正是強調在學術現代化過程中重新審視“文”的觀念的變遷史及其背后的人文現象、文化心理積淀。
同時,以現代學術觀點來看,文章學所包含的學說、歷史、典章、公牘、雜文,以及詩、詞曲等等極其廣闊、復雜的范圍,實可視為一個涵蓋了哲學、語言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文學的現代文化研究思路,它甚至比西方文化研究思潮涵蓋更廣,也更適合中國。可見,程千帆將“文”的觀念回溯到傳統文章學,似乎是一個比借鑒西方文化研究理論更適合中國文化現象的學術思路,值得今天的文化研究學者重視。
(二)文類體系的重建
在“文”的觀念確立后,程千帆致力于文類體系的建構。程千帆認為文體辨析有三難:“體式孳乳,與日俱新”,指的是小說、戲劇等新文類不斷出現;“觀念錮蔽”,則是由于小說的題材近鄙俚而不被納入傳統的文類位階中,按照傳統的文體分類法無法為愈加興盛的小說作品找到合適的位置;而“體義混淆,自來即爾”,時人多有主依西人之法,以“用”代“體”為標準,而區分“文”為說理、記事、抒情三類,而這種分類法難以滿足文章學的駁雜體系。
事實上,通觀全書,無論是論文學與時代、地域、道德、性情,還是論文學的制作體式、內容外形、模擬創造,其實都是在探討文類劃分的標準與文類體系的建構。程千帆認為,傳統的文類劃分標準盡管不再適應時人的文學研究需要,但仍有其價值所在,因為它們背后隱含了中國文學史上“體”的觀念的變遷。中國古代“體”的含義十分寬泛、含混,既有哲學意義上的“本體”之義,也有“形體”之義,兼形而上與形而下、抽象與具象于一體。而“體”之于古代文學研究,除了今天通常所理解的“體裁”或“文體類別”的含義以外,還具有文章或文學之本體、文體內部的質的規定性(體要或大體)、風格(體性或體貌)、以及章法結構、修辭手法、具體的語言特征等多種含義。⑤而與之相比,西方文學理論的文體分類始終貫徹著一個邏輯標準,并以此揭示文體之間內在的邏輯層次與本質聯系,所以必須有統一的文體分類規則。或許可以說,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重要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同文體體系的差異。中國文學實則是“文章”體系,但文章學本身在中國古代并未形成一個嚴密的、現代意義上的“體系”觀念。在新的文類不斷出現的時期,如何構建一個溝通古今文類的嚴謹的現代文類體系,是晚清以來諸多學者所致力的工作,這項工作隨著三十年代的時局而有所放緩,唯程千帆先生的《文論十箋》對之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
程千帆認同章太炎,他們都從傳統的廣義文章學出發建構文類體系,同時,把小說從歷史和其他文類中單獨列出,正式作為文之一“體”,與學說、歷史、典章、公牘和雜文并列,突破了中國傳統的文類分類方法――“經、史、子、集”四分,開始重視小說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
(三)從文章學到現代文學理論的溝通及其困境
上述一系列文類劃分標準的轉變、文類體系重建的意圖,都在于促使傳統文學理論向現代過度,而在此過程中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與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將小說納入文章學體系。之所以是核心問題,是由于進入現代社會后,傳統的詩、詞、戲、曲等文學體裁已不足以表達現代人的生活經驗,伴隨而來的是更適合對其進行表現的小說在數量和創作形式上的迅速發展,將小說納入文學理論體系已是必然趨勢;而之所以是最大的難題,則是由于在此過程中,如何既使小說獲得與詩、詞、戲、曲以及學說、歷史、雜文等體裁同級的文類位階,又使新的文類體系具有現代學術理念的清晰嚴謹,也就是各種文體的內涵不混淆,是程千帆之前的學者遺留的難題。對于此難題,程千帆以內容與形式的二分取代“有韻之文”和“無韻之筆”的劃分試圖做出調和,而具體到小說批評理論,則訴求傳統的史學理論,借鑒史學理論中的文論、史論觀點觀照小說批評。
然而,訴求傳統史論來溝通文史從而將小說納入文章學體系,這種嘗試缺乏深入的討論,存在著各種問題。一方面,中國古代歷史書寫的“尚簡”、“用晦”傾向并不適合作為現代小說的批評范疇,因為傳統的歷史書寫遠不足以用以剖析現代的小說創作;另一方面,史學理論與小說批評只有通過嚴謹的比較和成體系化的溝通才能形成一個具有現代氣質的學術理論體系,而這些問題在《文論十箋》一書中均未提及。最重要的是,程千帆先生不算成功的“溝通”也正折射出在古典文論內部進行現代化革新的困境: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文”是一個內涵豐富且變動不居的概念,并且有其獨有的文類和體系,而在這背后則是經久積淀的文化心理,既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也與現代中國人的思維有差別,因而古典文論自身進行現代革新看似是一個文學理論問題,卻涉及文化溝通這一復雜背景。此外,中國古代的文章學有很大的局限性,文論家們始終沒有明確形成一般性的文學理念而只有具體的詩歌概念、小說、戲曲的鑒賞理念,更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學理論體系,缺乏體系性正是其現代化過程中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同時,自晚清以來,“現代生活”的開啟、“現代人”觀念的覺醒,以及社會現代化訴求的加強,使得文學創作和理論都不得不將目光轉向現代社會中個人的生活經驗與精神世界,而這些恰是難以被古典文章學理念納入其中的。
“體系性”是學術現代化的“崇高理想”,而文章學又是難以割舍的學術情懷,程千帆在“傳統文論的現代轉換”這一議題中所體現的困境與矛盾,又何嘗不是同時代的知識分子所面臨的兩難處境呢?
注釋:
①賀昌盛.中國現代文學基礎理論與批評著作輯要[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p141.
②程千帆.文論十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p3.
一.本調查研究的意義
日本文學是高校日語專業本科高年級的主干課程。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對以日本文學作品選讀、日本文學史為主要課型的日本文學課教學目標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即“通過文學課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還要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良好的素質和氣質。另外,還應使學生初步掌握文藝批評的方法,為將來從事日本文學研究、教學或撰寫文學方面的學術論文打下基礎。”[1]這充分說明了該課程在新世紀高素質日語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文學課的教學既不能像精讀課、泛讀課那樣一味教授單詞、句子、語法,也不能僅僅讓學生了解一些日本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學常識,更主要的是通過文學教育來使學生了解日本文學史的發展歷程,掌握日本文學作品的解讀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非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化修養。
目前,浙江省開設日語本科專業的高校有18所,日本文學課作為教學大綱規定的必修課,應該在這些高校以不同方式被講授。因此,選擇日語本科專業較多的浙江省進行日本文學課教學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因為這不僅能夠推動我省日本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對全國的日本文學教學和研究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課的調查結果
本次的調查對象是浙江省內開設日本文學相關課程的全部18所本科院校,其中既有重點大學,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筆者向各大學的日本文學課教師共發出問卷18份,收回有效答卷15份,回收率達到83%,因此可以說本次的調查結果真實、有效。
筆者在《日本文學史》的調查問卷中設計了12個問題,囿于篇幅,不能用圖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結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內容:1、15所大學中有4所沒有開設本課程,可見本課程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另外11所大學一般在三四年級安排一學期(有兩所大學安排兩學期),每周2課時。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崔香蘭的《新編日本文學史》(4校)、李先瑞的《日本文學簡史》(1校)、高文漢的《日本古典文學史》(1校)、自編教材(3校)、日本出版的教材(2校)。3、講授內容為從古至今(7校)、僅近現代(1校)、僅古代(3校);認為教材內容適中、能在規定時間內講完全部內容的大學僅有3所,可見本課程知識點多且復雜。4、11所大學中有8所大學的任課教師是中國人,他們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兩種語言來講解,另外3所大學的教師是用日語授課的日本人。5、11所大學的教師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學手段,但是8所大學的教師不讓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言,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6、從學生們的反饋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本課程難懂且不感興趣,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應該學習本課程。7、關于《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的開設順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文學史》先開(3校)、《作品選讀》先開(3校)、同時開設(3校)、只開設《文學史》(2校)。從以上結果來看,本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能夠講授整部文學史的教師人數不多,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筆者在《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的調查問卷中也設計了12個問題,囿于篇幅,不能用圖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結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內容:1、15所大學中有3所沒有開設本課程,另外12所大學一般在三四年級安排一學期(有3所大學安排兩學期,還有1所大學在第7學期每周安排6課時),每周2課時。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王志松的《日本近現代文學選讀》(2校)、譚晶華的《日本文學作品選讀》(1校)、王吉祥的《日本文學作品選讀》(1校)、筆者編著的《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品鑒賞》(1校)、自編教材(7校)。3、講授內容為從古至今(1校)、僅近現代(10校)、僅古代(1校)。4、12所大學中有8所大學的任課教師是中國人,他們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兩種語言來講授,另外4所大學的教師是用日語授課的日本人。5、12所大學的教師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學手段,但是有5所大學的教師不讓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言,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6、從學生們的反饋來看,很多學生認為本課程較難且不感興趣,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本課程感興趣。7、4所大學只選用小說這一種體裁,8所大學還涉及到小說以外的體裁。從以上結果來看,本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教學內容偏重于近現代的小說,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效果不好。
三.結果分析與存在的問題
從以上對兩門課的調查結果來看,日本文學課具有歷史跨度大、文化背景知識多、作家風格多樣等難點,再加上教師和學生的個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響,因此本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4個難以妥善解決的問題:
一是師資薄弱,能夠講授從古至今整部文學史和作品選讀的教師相當少,大多偏重于較容易講授的近現代部分。而本課程牽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識多,教師由于教學能力和課時所限,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大量地、生動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學生傳輸信息,只能簡略介紹一下作家、作品等的概況,致使學生往往感到文學課程空洞和難懂。
二是學生對本課程不感興趣,而且有錯誤認識。一些學生往往片面追求日語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和考級分數,對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分數和能力的本課程缺乏足夠的認識,而且由于入學前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文學欣賞能力。因此學生們在閱讀日本文學作品時,由于生詞量大、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難多,在閱讀過程中達不到深層理解,以至于學生們學完該課程后,除了能記住一些作家姓名和作品梗概外,對作品的整體印象仍然模糊,對作家和文學現象的理解還不夠深刻。由于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們課下自主學習動機不足,不事先進行有效的預習,僅依靠課堂上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因此難以養成和提高作品鑒賞的能力。
三是教材編選不當。近幾年這方面的教材出版數量較多,但由于教學理念和文學觀的不同,在教材的側重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文學史類教材大都側重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的介紹,對涉及到的社會、文化背景等則介紹較為簡略。作品選讀類教材的側重點更是千差萬別,有些教材主要側重了作品的選讀,而對作家流派、作品鑒賞等方面的介紹較少;有的教材側重對近現代作品的選用,而忽視對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的介紹等等。這也為教師的教學增添了困難,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是教法單一。無論是中方教師還是日方教師,無論是文學史還是作品選讀,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以一言堂式教學法還是占據主流。雖然大多數教師使用了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但是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而學生依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學生對日本文學課程就會逐漸失去興趣。
四.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
以上的這4個問題不但出現在浙江省高校日語專業的日本文學教學中,而且在其他省份高校的日本文學課教學中也普遍存在。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必須從教師、學生、教材、教法角度入手,多管齊下,有的放矢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對策。
一是加強師資,提升教師的知識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日本文學課師資力量不足,而且教師知識儲備和授課能力有限,或只能講授古代部分,或只能講授近現代部分,或只能講授文學史的固定知識。為了改變這種師資薄弱的局面,必須做到課課互動、師師互動、校校互動,即不僅要注重日本文學課與《日本概況》、《日本文化》等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和互補性,還要和本校及外校的日本文學課教師多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和教學研修班,以彌補自己的知識盲點和教學法上的不足之處。另外,《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這兩門課程應該同時開設或者先開《日本文學史》,以便學生對日本文學有個整體了解,也便于教師統籌安排這兩門課之間的知識點銜接問題。
二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日本文學課是日本文化與語言知識完美統一的綜合型課程,而且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對于零起點的日語專業學生來說,在短短的3-4年內能夠讀懂文學作品,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日本文學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所發揮的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擺脫依賴心理,同時還要在教學手段上有所創新,即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動漫和日劇素材、以及能夠課下師生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例如,在學習芥川龍之介的相關內容時,通過讓學生欣賞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拍攝的電影《羅生門》(實際改編自芥川的小說《叢林中》)來探討小說和電影在故事情節處理上的異同。網絡教學平臺板塊多樣,一般有任務、通知、學習模塊、課堂討論、作業板塊等,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比如教師可以將課程相關的文字、聲視頻文件等上傳到相關板塊,學生課下做好預習、復習和補充知識的學習以及討論等,這樣既補充了因有限的課堂時間難以講解到的內容,又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是編選全面而合理的教材。目前國內的日本文學類教材除了側重點失衡外,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內容陳舊,語言僵化,資料不豐富,盲目照搬日本出版的教材,沒有完整的體系。為了解決以上弊端,我們在編著《日本文學史》教材時,應該多插入相關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并且使語言難度與學生的語言能力保持一致;在編著《日本文學作品選讀》教材時,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思想性與藝術性并重、純文學與通俗文學并重、鑒賞與研究并重、古代與近現代并重、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重、小說與其他題材并重。
四是完善教學法和掌握相關文學理論。可以將學生3-5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指定一個時期讓學生課下查閱資料,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成PPT文檔或讀書報告,并分別由小組成員在課堂上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后由其他學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者自己的觀點;最后由教師對學生們討論的代表性問題加以歸納總結。這樣,授課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日本文學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使學生掌握文學史的研究方法和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另外,大綱也提到“要把日本文學置于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學的范圍內去講授……同時要理解各種文藝理論和研究方法。”[2]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掌握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比較文學理論、西方文藝理論,而“把西方文論引入日本文學選讀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從各個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交流對話,彼此充分聽取各自對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強對作品的探討,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驗理論思維的樂趣。”[3]
筆者通過對浙江省15所開設日語本科專業的大學的任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日本文學課教學中存在4個難以妥善解決的問題,這直接關系到本課程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提出了4個針對性的對策:加強師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編選全面而合理的教材,完善教學法和掌握相關文學理論。
注 釋
[1]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6.
[2]同上
1英美文學與古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文學作品離不開原型,也可以說原型是文學作品的大語境。原型來自于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從祖先那里由遺傳得來并持續到現在[1]。而神話藝術是上古時代社會、文化系統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正因為神話參與建構原始人的思維模式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千百年來,它成為原型后深藏在人們的深層意識中。古希臘神話,作為希臘最早的意識形態,它是歐美民族的原始先民以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對民族發韌期那艱難、悲壯的漫長歷程的藝術記載,是先民在上古嚴酷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中為生存而進行拼搏奮斗的藝術表現,這里孕育著人類的智慧,拋灑著人類苦難的淚水[2]。從中可以觸摸到希臘民族那豐滿而活潑的心靈特征,更為重要的是希臘神話作為人類的童年文化,為英美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題,并由這些原型衍化、滋生出眾多的文學作品。神話所蘊含的內核,理性的光芒,躍動的火種,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積淀在歐美民族意識的深層,影響西方作家尤其是英美作家的思維模式和創作模式。希臘神話對歐洲文化有特別大的影響,古羅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臘后被希臘文化所征服并繼承了希臘神話,于是羅馬神話中的神與希臘神話中的神相混同,都被賦予了同樣的經歷和個性,只是在羅馬神話中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于是希臘、羅馬神話便融為一體,統稱希臘羅馬神話[3]。
英美文學作為英語語言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滲透著大量的希臘羅馬神話。自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西方的文學家們就經常以希臘羅馬神話為素材進行創作。如在英國文學當中,莎士比亞曾多次運用希臘神話為題材進行創作,彌爾頓、濟慈、雪萊、蕭伯納等許多詩人和劇作家也多次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神話中的神和英雄們以超人的力量和頑強的意志同不公的命運和邪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的故事同樣啟迪、激勵了許多美國詩人和作家,如美國詩人朗費羅曾做詩謳歌為人類盜取天火而遭受天罰但仍頑強不屈的普羅米修斯,另外惠特曼、約翰巴斯和約翰厄普代克等都借古代希臘神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圣經》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文學名著[4],它在世界文學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經》的故事和傳說等還是西方文化藝術的重要源泉,英美文學中很多偉大作品,包括詩歌、戲劇和小說都取材于《圣經》故事。英國詩人米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和《復樂園》,拜倫的神秘劇《該隱》與王爾德的《莎樂美》,惠特曼的《草葉集》中的“亞當的子孫”,艾略特的《賢人朝圣記》等都取自《圣經》題材。有的文學作品連題目都出自《圣經》,有的文學作品更把《圣經》故事的寓意融匯到作品的情節和人物性格里,如美國戲劇家米勒表現現代人社會生存問題的名劇《墮落之后》,斯坦貝克的《伊甸園之東》等都寓意于人間并無樂園之說。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的標題取自《舊約傳道書》。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經》中的詩行、布道、箴言等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不了解《圣經》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英美文學作品時難免流于表面和膚淺,甚至可以這樣說,不了解《圣經》就不能侈談英美文學。 綜上所述,自文藝復興以來,英美文學作家深受這三大源泉的影響,創作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不了解古代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文化,就很難理解英美文學的本質及其文化語境,目前國內還沒有關于這三大文學文化語境的系統資料,為此筆者構建了一個英美文學文化三源泉的語料庫。
2古代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語料庫的構建
語料庫可以簡單地看作是用于語言分析的語言語料的集合。英國著名語言學家john sinclair認為語料庫是一個存儲于計算機的自然語言的集合(包括書面和口頭語言材料),用來反映語言的狀態和變化特征[5]。國內近年來建立了許多語料庫,但大部分是用于語言學研究、語法研究、詞典編纂、教材編寫或某一特定領域的研究等[6]。英美文學文化語境三源泉語料庫,與現有的其它語料庫有較大區別。構建語料庫時首先要考慮建庫目標,因為它決定語料庫的類型和規模,決定語料的選擇和整理,其次要考慮語料的來源,另外還要考慮檢索軟件的選用等方面。
三源泉語料庫的構建目標:本語料庫中要包括比較完整的古代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知識的語料,提供比較全面的背景資料,它的構建不僅要為廣大英美文學教師、學者及英美文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鑒賞、解讀英美名家名作的語料源,還要為英美文學鑒賞以及研究提供一個科學的平臺,并且還可以用來改進英美文學課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文學、語言修養和審美情趣,有助于英語專業學生達到《高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掌握文學評價的基礎知識和方法,開闊思維,拓展知識結構,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與文化環境的了解”[7]的目的。
語料庫的語料來源:本語料庫的語料來源多種多樣,有的來自國內外公開出版的有關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典故的書刊、雜志,有的來自市場上公開出售的數據光盤,有的來自互聯網上的相關資源,有的來自國外大學圖書館,有的來自中國知網數據庫等。筆者按照建庫的目標和要求對語料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和整理,構建起較為完整的英美文學文化語境“三源泉”知識體系的語料庫。
語料庫的結構:構建的“三源泉”語料庫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①希臘、羅馬神話語料庫,其中包括英文語料greek and roman ghost stories,myths and legends from greek and roman sources,old greek stories,stories from greek tragedians,roman stories等,漢語語料《古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希臘羅馬神話》、《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希臘神話》、《羅馬神話故事》;②《圣經》故事語料庫,其中包括英文語料bible stories and religious classics,the wonder book of bible stories,wee one's bible stories,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bible stories from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等,漢語語料《圣經的故事》、《圣經事典》、《圣經故事賞析》、《基督教與圣經》、《圣經文學》、《圣經全傳》等;③學術期刊語料庫,主要包括近幾年來國內專家學者發表的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對西方文學,尤其是對英美文學影響的論文幾十篇,如“論希臘神話對英美文學的影響”、“希臘羅馬神話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希臘羅馬神話與歐美文化”、“圣經與西方文學”、“圣經:英美文學的創作母題”等;④網絡資源庫,本語料庫還利用internet網的優勢資源,建立與“三源泉”有關的文學背景、文學知識及文學評論的超級鏈接,這些鏈接除文字資料外,還提供一些圖片、音頻、視頻等有關資料,如online-mythology.com;greekmyt hology.com;blueletter bible.org;geocities.com/athens/delphi/8991/roman.html等網站上有豐富的網絡資源。“三源泉”語料庫的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語料庫檢索軟件的選用:目前,功能強大、使用簡單的計算機檢索定位軟件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如英國利物浦大學mike scott與tim jones聯合開發的microconcord軟件,可以支持多文件多關鍵詞的同時檢索,支持通配符檢索等,運行速度快,操作簡單。而wordsmith軟件功能更加強大,不但具有詞語檢索、共現上下文等常用功能,還可以計算出檢索詞語的統計值及統計分布規律,能識別文體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和詞組等,它們都是語料庫的常用檢索軟件。
“三源泉”語料庫的構建完成之后,啟動上述的定位檢索軟件就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進行檢索等獲得大量相關的文學語言實例和豐富的文化語境,同時發揮文本庫的功能,這種基于語料庫的操作方便、快捷、準確。
3英美文學“三源泉”語料庫的應用
該英美文學文化“三源泉”語料庫可以應用到以下方面:
1)“三源泉”背景知識查詢。由于本語料庫包括了與古代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和《圣經》有關的大量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資料、較為豐富的網絡資源鏈接和相關學術評論文章,英美文學專業學生和愛好者可以比較容易地查詢到他們在英美文學學習中遇到的與“三源泉”有關的文學文化背景知識,了解有關文學人物、原型、典故等的來源、背景和使用語境等。
2)文學課程教學。語料庫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意識和學習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研究能力[8]。語料庫中除提供了英美文學文化語境三源泉的背景知識外,還包含一些圖片、音頻、視頻片斷,評論文章和鏈接網站等,可以為英美文學專業學生提供足夠豐富的學習和欣賞資料,大大豐富了文學課教學內容。比如,在講授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的劇本《賣花女》時,許多教材上只有幾段節選。學生在讀完節選段落時,仍覺得意猶未盡,想了解得更多。利用該“三源泉”語料庫,學生不但可以觀看根據該劇本改編的電影片段,可以閱讀作品中的人物評論及相關的學術論文,還可以從語料庫中找到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pygmalion) 原型的動人故事,從而進行拓展閱讀。這樣的文學語料庫在大大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另外,學生還會根據語料庫中的介紹,進一步利用網絡鏈接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其它感興趣的文學文化知識,在拓展文學課教學內容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形式豐富多彩。學生在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遇到困難時,可以方便地到語料庫中去尋找、探究答案,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基于語料庫的文學教學不但能為語言、文學學習者提供豐富而真實的語言模式,并且計算機的多維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以及軟件的強大功能也更便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進一步研究。
3)英美文學研究與分析。利用文學語言語料庫對文學語言進行定量與定性的分析是比較方便的。語料庫為文學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礎,學生和研究者可以利用語料庫進行詞匯、語句、典故等統計,發現語言規律、特征,可以利用語料庫研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學生和語料庫使用者可以到語料庫查詢,利用計算機特有的檢索和統計技術對相關資料進行檢索,對英美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臘、羅馬神話、《圣經》典故、箴言的體裁(小說、詩歌、散文、劇本等)、人物(希臘神話、羅馬神話或者《圣經》中的神、英雄或普通人物等)、場合語境(具體的使用語境及與上下文的關系)和寓意(取自“三源泉”中的最初意義還是作家進行隱喻、引申、指代等)等進行具體統計和分析,以反映作家的寫作風格及其受“三源泉”的影響等,大大拓展了英美文學研究的視角和范圍。
在構建英美文學文化語境“三源泉”語料庫的過程中,將語料庫語言學知識、先進的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運用到英美文學的研究和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中去,拓展了國內英美文學研究的視角和范圍,為英美文學愛好者和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學習資源和研究平臺,能為層次較高的文學學習者提供豐富而真實的語言基本模式,體現多媒體技術的多維性、集成性和交互性[9]。但是,筆者構建的這一文學語料庫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信息量及檢索手段尚須擴大與更新,要想使它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教學工具和研究平臺,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筆者會在今后的教學科研實踐中使之逐步豐富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jung c 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london:routledge,1968:119.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古典神話[m].曹乃云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
3陶潔.希臘羅馬神話一百篇[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
4劉叢如,吳向軍.《圣經》對英美文學的影響——以莎士比亞、海明威為例[j].中國宗教,2006,79(6):45-47.
5 john sinclair.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文渤燕.語料庫及其作用[j].國外外語教學,2001,94(2):32-35.
對于西方音樂文化的寫作,無論運用怎樣不同的角度和手法,都不可能避開對西方音樂史上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的重點介紹,因為西方音樂在這兩個時期已經高度發展與繁榮,不僅樂譜資料和樂器種類極為豐富,各種音樂形式亦發展到一個高峰,目前我們所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作品絕大多數來自于這兩個時期,因此,對于這些書籍關于這兩個時期的論述進行對比,也變得十分必要。
首先來看葉松榮的《論稿》,作者對于每一時期的音樂文化所啟用的標題都呈現出承上啟下的邏輯性。而章節下面的小標題體現了該書主觀性的特點,如描述古典主義時期的“莫扎特的美學思想與音樂創作”、“貝多芬音樂創作的獨特性及評價”,浪漫主義時期的“舒伯特音樂創作的獨創性”、“肖邦音樂創作中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等。在論述方法上,作者敘述的方式卻突破了傳統的史書,較為自由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且評述性很強。對于作曲家、流派的評價分析也十分注意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比如在談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情感內容獨特性時,作者將該曲與席勒的《歡樂頌》一詩各自產生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進行審視,使這一段的論述滲透著厚重的歷史感和深刻文化內涵。
對于西方音樂文化的寫作,無論運用怎樣不同的角度和手法,都不可能避開對西方音樂史上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的重點介紹,因為西方音樂在這兩個時期已經高度發展與繁榮,不僅樂譜資料和樂器種類極為豐富,各種音樂形式亦發展到一個高峰,目前我們所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作品絕大多數來自于這兩個時期,因此,對于這些書籍關于這兩個時期的論述進行對比,也變得十分必要。
首先來看葉松榮的《論稿》,作者對于每一時期的音樂文化所啟用的標題都呈現出承上啟下的邏輯性。而章節下面的小標題體現了該書主觀性的特點,如描述古典主義時期的“莫扎特的美學思想與音樂創作”、“貝多芬音樂創作的獨特性及評價”,浪漫主義時期的“舒伯特音樂創作的獨創性”、“肖邦音樂創作中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等。在論述方法上,作者敘述的方式卻突破了傳統的史書,較為自由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且評述性很強。對于作曲家、流派的評價分析也十分注意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比如在談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情感內容獨特性時,作者將該曲與席勒的《歡樂頌》一詩各自產生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進行審視,使這一段的論述滲透著厚重的歷史感和深刻文化內涵。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demands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upon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or English majors is facing increas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formation, for the sake of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analyze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make some tentative experiments in teaching conception, contents, pattern and means of tea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attainment.
Key Words: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cultural quality
在過去十多年間,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是英語專業主要支柱課程的英美文學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文學內容在不少高校英語專業大綱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小,許多英語專業學生甚至在大學四年沒有上過一門文學課。文學似乎已成為用來點綴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課程表的一件飾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則是:更多高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已轉向與市場關系更為密切,并且有助于就業的實用性課程,如:商務英語、法律英語、外貿英語、旅游英語等。文學課程受到冷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所有講授外國文學課的教師都有責任為英美文學課程大聲疾呼,強調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要地位,準確把握其培養目標,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英美文學教學走出困境,并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外語人才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英美文學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在中國,文學教育自古就具有深厚的傳統,從孔子的“不學詩,無以言”的語言功能,到梁啟超的“熏、浸、刺、提”的社會功能,再到魯迅棄醫從文,療治國人的“劣根性”以圖國家的振興,文學可謂滲透到了人類歷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為一代又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積極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重要武器。而對于生產力突飛猛進,物質文明不斷前進的現代社會,文學豐富的“內在價值”對于人類的精神世界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慰籍孤寂的心靈,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偉大的人格,還可以抵御物質主義侵蝕,防止人的異化與物化,為人類開拓廣闊的精神空間和心靈世界,這是文學非功利性的一面,也正對于英語專業學生,乃至于全體大學生,接受系統的英美文學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更加全面了解西方社會與西方人,借鑒西方人文精神的精華,反觀本國文化,進行對比研究,豐富自己的母語文化;更進一步深化英語語言的學習,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一個更廣闊的領域和更深刻的層次上進行學術、文化、教育、貿易等方面交流,以期達到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和遠播中國文化精華的雙重目的。
二、改革英美文學教學以推進素質教育
為了擺脫英美文學教學目前的困境,達到英美文學教學的培養目標和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英美文學教學必須進行自身的改革,包括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諸方面。
1.轉變教學理念。從事英美文學教學和研究的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拋棄過去那種認為文學教學就是課文分析、知識灌輸和教師“一言堂”的觀念。教師應不斷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從過去的單純的灌輸知識,轉向重點培養學生賞析、思辨和創造的能力;教師應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改變應試教育背景下形成的學習觀念。同時,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人。只有教師和學生從觀念上轉變了,才能綱舉目張,否則其他問題無從談起。
按照建構主義的學習理念,英美文學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作品意義挖掘和實現過程,也是新意義的創造過程。讀者反映批評理論主張,要重視讀者對文本的閱讀體驗和再創造。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應該重視學生對作品的參與和理解,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共同分享閱讀體驗。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感受到文學思考和交流的樂趣,才能開拓他們的視野和思想,才能使他們的分析和審美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才能使文學課程為啟迪思想、激發創見、開發潛能的人文素質課程。
2.更新教學內容。在實際的英美文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著兩個制約英美文學教學效果提高的現象:
⑴長期以來英美文學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注重從思想內容、寫作特點與手法對作品進行“八股式”的分析和文學常識的單向灌輸,對于文學批評的理論和分析方法介紹偏少。學生缺少理論指導,不能科學和深入地對文學作品進行賞析,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分析、思辨和鑒賞能力的提高,以致影響其畢業論文的水平。
⑵大多數英美文學教材按照年代順序編排,教學從早期詩歌等古代作品開始,到20世紀初或20世紀中葉就結束了。這就給教學進程的安排造成兩個困難。一方面,早期作品難度較大,要么生詞太多,要么篇幅太長,要么背景遙遠,教師往往忙于講解語言難點和講述故事梗概,缺少對作品的審美解讀,也導致了課程進度緩慢,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另一方面,教材對20世紀中葉以后及當代作品、思想和流派的介紹偏少,甚至缺失。加之,受授課學時所限,教師只能浮光掠影地對這一時期進行介紹,對這一思想和流派異彩紛呈的時期了解甚少,學生很少讀到更貼近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的作品,從而造成了學生文學史知識的斷裂和不完整,這也勢必影響到學生整體的文學素養和鑒賞能力的提高。
為此,筆者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嘗試,在教學中產生了明顯效果。
①對于古英語和中古英語時期,不占用太多的課時,做輪廓式的介紹。主要以史為綱,明晰其產生和發展背景,明確其在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以各種體裁作品的藝術特點和語言難點為中心,指導和幫助學生課下自學其作品,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對于20世紀中葉以后的現當代時期,適當增加學時,在強調其歷史和社會背景的前提下,著重介紹在這一時期涌現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品、文藝思想和批評方法,并列出參考書目,布置數個有代表性研討題目作為作業,供學生在課下閱讀之后思考討論,并以書面作業的形式上交討論紀要和心得,一再監督和檢查其自學效果。這樣既解決了教學進度問題,又彌補了教材的不足,比較全面地涵蓋了英美文學的發展史,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鑒賞、思辨和分析能力,經過實踐,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③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進度問題,在授課前與講授《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的教師溝通,了解其教學實施計劃和其授課重點,并隨時了解學生學習英美兩國歷史發展背景的具體情況,從而做到根據教學進度,對背景介紹做到有的放矢,減少教師的重復講解,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改革教學模式。教師應把原來以教師為主導的單向講解和灌輸,學生被動接受,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的,啟發式的和研討式的教學模式。
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不錯的反響。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和討論,加強師生的互動,使其成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課堂。在教學中加大了文學作品賞析部分的比重,節選了一些對學生具有顯著啟發和教育意義的經典作品,進行課前預習性閱讀,并留出問題供他們思考。對于戲劇片斷和詩歌,則要求其在課堂上表演或吟誦,體會其含義和韻味,然后就提出的問題展開課堂討論,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開始,有些同學不愿或不敢發言,但隨著教師的引導和討論進入,熱烈的課堂氣氛和文學自身的魅力逐漸吸引著愈來愈多地學生參與進來,有時大家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課堂儼然成為了辯論課。盡管有些學生的觀點還不夠成熟,語言表達不夠流暢,但在教師的熱情鼓勵和正確引導下,他們愈來愈喜歡文學了。文學成為學生感悟人生哲理,啟迪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大課堂。
4.改進教學手段。首先,筆者在課下精心制作了英美文學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資源授課。在課件中適時地加入了圖片、圖表、音頻和視頻資料,并根據教學需要,充實了古希臘羅馬文化、圣經和歐洲文學等輔知識,營造了立體式的文學欣賞環境。這樣不但增加了授課的直觀性、生動性,使其很快進入課堂角色,還便于知識的識記,有助于其學習興趣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必忙于作筆記,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專一,為其積極思辨和課堂互動提供了條件。同時,每次課都留下相應的思考題,在下次課上進行討論,并對其發言情況進行記錄。另外,每學期撰寫不限題目的小論文,以作為平時成績的參考依據,這樣就加強了對其課下自主學習的監控和學習效果的檢驗。
三、結語
高等教育的本質和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專業素質以外,還應包括道德素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英美文學教育可以在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為大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實現素質拓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文學素養和文化背景支持,這是別的學科與科目無法取代的優勢。面對新形勢的挑戰和困境,每一位英美文學教師和研究人員,都有責任肩負起素質教育的重擔和使命,不斷探索,勇于嘗試和創新,勤奮工作,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外語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范誼、芮渝萍:《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與層次定位》,《外國文學研究》,2005.3。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學教育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羅益民:《閱讀經典與英國文學教學》,《外國文學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