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3: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醫脈診步驟,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實訓教學是面對非真實患者的情況下,在中醫診斷實訓室里通過各種手段,模擬望、聞、問、切等診查手段及中醫診斷的辨證思維,最后形成診斷的模擬訓練。包括從中醫“診”到“斷”的整個完整過程。
1實訓教學模式的內容設計
1.1實訓教學模式的目的實訓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感受臨床氛圍,掌握四診方法的運用,掌握中醫的辨證思維。其目的具有雙面性,一是針對枯燥的教學方式,達到非教學目的,二是利用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達到或超過預期的教學目的。非教學目的指的是老師或學生分別扮演“醫生”和“患者”角色,并實際進行交流。教學目的是通過運用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獲知患者病情,通過分析,最后得出診斷結果。
1.2實訓教學模式的步驟實訓教學操作有系統的運行過程及步驟。教師要事先布置內容,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并全程進行參與。學生要在明確的教學任務指引下,主動探究摸索,尋求問題,發現問題,完成任務。教師及時總結分析,指出不足之處,逐步加以改進。如在問診方面,首先要求學生背誦張景岳“十問歌”,熟記問診內容和問診順序,按主訴、現病史、過去史、個人史、家族史的順序詢問,使學生問診時內容不至于遺漏。其次,要求學生問診時突出中醫的辨證觀,邊問邊辨,邊辨邊問,充分運用和發揮中醫辨證思維方法。
1.3實訓教學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實訓課上,通常由教師事先選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時教師也是實訓教學監控者和指導者。學生則擔任醫生。過程要分組進行,可以根據學生的人數,每10人一組,每組又分兩個小組,分別扮演病人、醫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選出1人做為就診者,其他4人為陪診者共同做出就診內容的設計;扮演醫生的5人中選出1人做為出診的主治醫生,而其他人參與其診斷的全過程。病人就診后,給醫生20min時間詢問病情、討論并寫好病歷內容。最后雙方將各自內容做一比較、討論,老師給予適當點評。在模擬情景過程中要接近于臨床真實,比如,扮演患者時,在回答學生的問診盡量使用真實患者的語言,并盡量展現臨床上可能見到的不同類型的患者。
2實訓教學模式的啟示
2.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情緒,只是對概念進行死記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談不上整個理論體系的構建和實踐的運用了。中醫診斷學實訓教學模式具有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相結合的特點:學生在復雜的臨床實訓環境中,不僅能夠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強化記憶,還可以對各部分所學內容重新加以整合、具體應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協作、討論也更有利于學生對原有的知識結構加以修改或重建。
2.2變理論傳授為臨床實踐中醫診斷學實訓教學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掌握理論、鍛煉思維、提高技能,解決具體臨床問題的能力,較之于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更貼近臨床。并且這種教學模式也突破了臨床見習中一味的讓學生看。如在脈診模擬訓練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脈診方面的知識,還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問診、全身望診等所學知識對脈象可能反映的問題進行逐一地確認和排除,進而確立診斷意向。因此,中醫診斷學實訓教學能夠彌補單純理論教學和見習的不足,更適應現代中醫教育的要求。
2.3規范學生技能操作能夠避免部分臨床醫師在中醫帶教方面的不規范。通過教師的規范教學和不斷的實訓強化,保證學生正確掌握中醫臨床技能與操作,為將來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對比中西醫診法,突出中醫診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長
中醫的診法是望、聞、問、切;西醫的診法是望、觸、叩、聽。由于歷史條件的原因,中醫與西醫診斷學的理論完全不同,但同用于診斷疾病,有共同之處,也各有所長與不足。中醫望診與西醫望診比較,中醫望診內容豐富,尤其望舌最具特色,對舌質、舌苔的變化研究詳盡,中醫望舌對推斷邪氣的性質、病位的淺深、邪正的盛衰、病勢的進退等具有重要意義;西醫望舌內容很簡單,主要觀察伸舌是否居中,舌體活動是否自如等。中醫的另一特色是脈診,內容豐富,歷代醫家著述頗豐。脈診可辨別病證的部位、性質、進退及邪正盛衰; 西醫主要是數脈搏了解搏動次數的多少,節律是否一致。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色和精華,講究全面地、動態地分析、診治病證,這是西醫所無法涉及的。西醫診病的客觀性有其特長,如西醫的聽診勝于中醫的聞診,西醫的實驗室檢查更是中醫所欠缺。可見二者各有所長,亦各有不足。中西醫結合專業的中醫診斷學教學應該突出中醫診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長,豐富和發展中醫診斷學教學內容。
2 結合臨床病例,加深學生理解
單純地講診斷理論,學生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普遍地對臨床病例有濃厚的興趣,故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講解一些病例,用典型的病例闡明深奧的醫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授真熱假寒時,結合臨床常見的高熱病人,由于高熱引起末梢循環障礙,常見四肢發涼,熱勢越高四肢血液循環障礙越重,手足越涼,此即為中醫的熱深厥深,真熱假寒。若治療得當,高熱得退,氣血通達于四肢末端,則四肢反而轉溫。講授虛實轉變時,常以乙肝的發生、發展與變化為例,乙肝初期病人嘔惡、腹脹、便黃,苔黃膩,脈弦數,多為濕熱偏盛,屬實證,病情遷延不愈,久則出現食少、乏力、脈弱,伴有濕熱表現,則由實證轉化為虛實夾雜證;再進一步發展則轉為虛證。 講授肺病辨證時,結合常見的感冒,病人發熱,微惡風寒,咽部疼痛,舌苔薄黃,脈浮數,屬風熱表證;過一段時間后,邪氣在表不解內傳入里,病人出現發熱惡熱,咳嗽,吐黃稠痰,即為痰熱壅肺的里證,即是由表入里。 這樣既講清了證型,又進一步闡明了表里關系。
3 利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形象化教學
中醫診法的直觀性強,缺乏客觀指標,語言描繪往往不能準確表達臨床表現,如癥狀、體征、舌象、脈象等,教師很難用語言形象生動地把各種病證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所以教學以講授式的方法,學生聽起來似懂非懂,枯燥乏味。中醫診斷分析中存在許多抽象難以明了之處,如脈診、辨證等內容,單純通過理論教學,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診療技能。 故在中醫診斷學教學中配合幻燈投影片、錄像片等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及實驗等多媒體組合,合理采用多媒體教學,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方法和手段對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人才素質均具有重要作用。
4 循序漸進抓規律,前后呼應抓要點
隨課程的講授進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找規律,前后呼應抓要點。如病性辨證中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證,這些典型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癥狀與體征,結合某一臟腑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則可辨證為某一臟腑虛證,如氣虛的典型癥狀兼有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心氣虛證;兼有肺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肺氣虛證;兼有脾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脾氣虛證等。血虛的典型癥狀兼有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心血虛證;兼有肝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肝血虛證等。陰虛的典型癥狀兼有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心陰虛證;兼有肺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肺陰虛證;兼有肝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肝陰虛證;兼有腎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腎陰虛證;兼有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胃陰虛證等。陽虛的典型癥狀兼有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心陽虛證;兼有脾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脾陽虛證;兼有腎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腎陽虛證;兼有胃功能失調的癥狀與體征為胃陽虛證等。這樣則把所有臟腑虛證都掌握了。
5 加強實踐教學,強化診斷技能
《中醫診斷學》的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熟讀其內容不如臨證實際操作,強調臨床實踐在學習中醫診斷學中的重要意義。比如什么是血淤證?什么是血虛證?怎樣才算是滑脈、弦脈等? 這些僅憑口頭上講,書本上看,很難完全掌握,只有從具體的病人身上觀察與切脈,才能體會到,才能記憶牢。所以要鼓勵學生早接觸臨床,多參加臨床實踐,多接觸病人,指導學生正規操作,反復練習。 臨床見習要選擇常見病為主,如感冒、咳喘、腰腿痛等,針對具體的病人通過四診收集病情資料到辨證思維,再到病案書寫等全過程,給學生一 一演示, 待學生掌握操作步驟和方法后,再放手讓學生操作,觀察他們診治疾病的過程,發現不當之處及時糾正。這樣不僅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鍛煉了四診、辨證和病案書寫的基本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風和高尚的醫德。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往往是決定的因素。中醫的教學難度較大,特別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選擇。筆者認為,除繼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外,現階段中醫診斷教學應注意推廣現代技術。
1. 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以往中醫診斷的課堂教學大多只詳其理,未見其形,所配少量電化教學,如望舌的幻燈片、脈診的錄像片等,在教學過程中亦須由教師操作集中進行教學演示,操作非常煩瑣,大多不能按教學意圖停頓、剪接或增加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多媒體技術是集文字、數據、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為一體的信息技術[1,2]。這種技術作為中醫診斷教學手段非常合適,因為中醫診斷教學本身的特點也正需要通過視覺、聽覺和語言交流等,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上課所用的多媒體演示教學課件由教師親自動手制作,將原來分散的板書、圖表、圖譜、幻燈、錄像、錄音等各種教學信息,全部集中到計算機中,在互動平臺上,運用教學軟件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加工處理,授課時由教師控制計算機按教學需要隨時調用。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一項現代電腦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藝術相結合的創造性勞動。由于任課教師特別熟悉本專業教學內容,所編課件能有機地將視聽結合,使聲像并茂,把枯燥、空洞、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具體、形象,使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高度統一,尤其符合診法、辨癥形態教學的特點,不僅節省了教師寫板書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能按教學需要插入圖表,展示圖譜、幻燈、錄像,模擬各種病態發音等,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反映出來,使學生過目難忘,印象特別深刻,有利于“三基”知識的記憶與掌握,頗受學生的歡迎與好評,開創出令師生都為之振奮的教學新局面。
2. 開設現代科學研究實驗課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中醫科研的不斷深入,社會對中醫藥人才科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院學生和其它中醫院校的學生一樣,在這方面普遍能力較差。我們中醫學科對畢業生追蹤調查,收到的1200份函調中,不能動手看病的畢業生占72.3%。可見科學實驗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教學的薄弱環節,而中醫要現代化、要發展,重擔就壓在下一代學生肩上。因此必須從中醫基礎學科做起,加強中醫實驗教學。
開設中醫現代科學研究實驗課,中醫診斷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只是我們沒能很好地加以利用。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各種先進科學技術在中醫診斷學研究中運用日益廣泛深入,使中醫診法和證的客觀指標與機理不斷被揭示。如舌診已用比色表、組織切片、組織化學、蛋白電泳、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微血管造影、電味覺測定、X射線微量元素分析等進行研究;研究脈診最具代表性脈象儀,也已從早期的傳感式演變為微機化全自動進行脈圖描記分析;各種證實質的研究更是涉及理、化、光、電、分子、細胞水平,其結果是大大地擴大和延伸了傳統中醫診斷的范圍。
如果我們能更有效地充分利用現有的科研成果,開設實驗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傳統中醫診斷的理論和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在中醫診斷領域中的應用,為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如用脈象儀做實驗,指導學生學會描記脈圖,測量脈圖數據,熟悉常見脈象圖形分析,寫出正規的實驗報告。使學生不但對“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的各種脈象有了具體脈圖可測的客觀性認識,同時也掌握了現代脈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擴大了知識領域,奠定了科研基礎。
3. 重視和強化臨床見習帶教
中醫診斷學是一門經驗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前輩即曰:“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可見臨床實踐是中醫診斷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隨著電化、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中診課堂教學效果得以逐步提高,然臨床見習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見習次數一減再減,呈逐年萎縮之勢,帶教質量亦隨之滑坡。若再不解決這個問題,中醫診斷的教學質量將難以保證。
中醫診斷的基礎是四診八綱辨癥,診法、辨癥的可靠性、可信性是決定治療的關鍵,亦是每位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事實證明,不少學生雖然在校考試得分較高,但到臨床面對病人時常手足無措,不知該干什么、怎么干。查體時動作笨拙,詢問病情經常前后不一,甚則語無倫次,切脈更是浮沉虛實滑澀不分。碰上較為復雜的病癥,辨癥診斷更是摸不著頭緒。由此可見,要把診法、辨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自己掌握的基本技能,必須多次地、反復地臨床實踐。
因此我們必須消除重課堂、輕實踐,重課本、輕動手的傳統觀念,重視和強化臨床見習帶教工作。遴選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的教師帶教,做好示范,講解要領,指導學生嚴格規范操作,逐漸提高學生診察疾病、認識疾病的能力。使學生形成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再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如此,不僅能學好中醫診斷,同時也為學習后續中醫臨床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礎。
4. 采用案例教學組織學生討論
研讀案例(醫案),是中醫傳統的學習與研究方式,因為“中醫學是一門比較定型的學科,過去限于條件,科學儀器用得很少,但思維方法用得多,經驗非常豐富,這是一個特色”[3]。中醫診病靠辨癥,辨癥是中醫臨床思維的精髓,體現了中醫診斷的特色,是對疾病全面、完整的本質認識。然而臨床辨癥思維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技能,這種能力的培養,一靠臨床,二靠醫案。而在中醫診斷教學階段,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案例教學法組織學生討論,無疑是訓練和提高辨癥技能的良好方式。
案例的選擇,不局限于傳統古代醫案,也不僅是現代典型病案,主要多選臨床常見實例,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一般以臟腑辨癥內容為核心,盡量爭取選用學生在附院見習能看到的典型病人。如將心系病癥中有關“心脈痹阻癥”;肺系病癥中有關“肺氣虛、痰濕阻肺癥”;脾胃病癥中有關“脾胃氣虛癥”;肝系病癥中有關“肝風內動癥”;腎系病癥中有關“腎陽虛、腎虛水泛癥”等常見病例整理成討論所需具有一定難度的案例。
課堂討論安排在臨床見習之后,是對臨床見習的補充和深化。討論時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配合積極思維,主要圍繞①辨癥依據――四診資料的收集整理,②辨癥步驟――多種辨癥方法相互聯系和補充應用,③辨癥分析――對病因、病機、病位、病勢的再認識,④辨癥結論――規范的證名診斷四方面進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教師則要充分地準備,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質疑,并在討論結束時作出精辟的分析和講評。如此反復對學生進行辨癥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知常達變的本領,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涉及到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學科,是運用科學實驗方法研究和發展中醫學的一門新型學科。不同于西醫的實驗室醫學,中醫歷來重視臨床實踐,對于中醫人才的培養往往強調“讀經典,做臨床”。毫無疑問,中醫的優勢就是在獨特的中醫理論為指導下的臨床實踐。所以,長期以來,中醫院校比較強調后期臨床教學,把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臨床教學階段,但對基礎階段的實驗教學相對比較忽視。從相關的中醫基礎學科實際教學來看,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觀念落后,往往被視為理論教學的附屬,或認為實驗教學可有可無[1]。
但是實驗教學作為現代教育中廣泛運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客觀性和科研性等特點,有課堂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能適應現代中醫藥學發展的需要,必須要借助科學的思維模式,在中醫基礎知識學習階段,通過設立中醫學實驗課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和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1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2種教學模式比較
目前,中醫學基礎實驗的教學主要有2種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中,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二是獨立于理論教學之外,專設中醫基礎實驗課程[2],兩者比較,各有所長。
1.1 依附于理論教學內容中
依附于理論教學中者,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如中醫診斷學中,在脈診理論學習之后,及時開設脈診實驗課,運用脈象模擬手,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反復訓練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學會脈診方法,并在短時間內就能強化“脈診”指感的訓練,很快掌握中醫常見典型脈象的診脈技術;又如在中藥學教學中,在學習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時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實驗觀察,從而強化理論教學效果;再如方劑學教學中,學習解表藥之后,通過實驗研究觀察麻黃及麻桂相須配伍之后的發汗作用,有助于學生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實驗依附于理論教學中,學生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動手實驗,不但鞏固課堂效果,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但不足之處是,因為知識結構有限,所以實驗內容也較為局限,在進行實驗設計的時候也趨向于單一,實驗過程也是按照實驗指導所規定的方法和步驟來進行,致使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訓練的地位,還是難有獨立思考的余地。
1.2 獨立于理論教學內容外
目前很多中醫院校將各項中醫學基礎實驗從原有的理論課程中剝離,合并重組成新的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打破各學科之間界限,把整個實驗課程連貫起來,從而實現各學科之間相互融合與滲透。
但是囿于課時安排所限,很難保證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在授課內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某些理論知識的理解,反而影響教學效果。
2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獨立設課教學模式的改革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獨立設課因其能夠更好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而被廣泛重視,成為實驗教學改革中的一項新舉施。首都醫科大學眾多中醫學基礎課均已獨立設實驗課程,但因為實驗內容與理論教學聯系較為緊密,所以尚在尋找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進行實驗教學改革。
2.1 理論與實驗教學分而不離、相輔相成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涉及到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等,如果實驗課程獨立,那么從教學進度安排上應該是在學習了相關理論知識之后;但是從教學實際效果考慮,某些中醫學基礎理論的教學卻并不適宜脫離實驗課程或實踐。比如中醫四診的基本技能訓練,就是理論教學有益的、必要的補充。所以,即便是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獨立設課也不能完全脫離于理論教學,這就需要在安排教學進度時注意理論與實驗課程之間教學內容的銜接與聯系。
2.2 實驗課程設置雖合不并、循序漸進
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獨立之后,雖然有一部分實驗內容必須依附于理論教學,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之后的綜合運用和自主創新。由于教學目的不同,可以考慮將中醫學基礎實驗課程分為2個部分,為理論教學服務為目的的基礎性實驗和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目的的設計、創新性實驗。基礎性實驗盡量與理論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安排上密切聯系、配合;綜合設計及創新性實驗則應安排在相關課程結束之后,著重于體現實驗內容的綜合性,以及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的綜合性。因為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較為靈活地設計、安排實驗內容,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自主設計實驗項目,包括查閱文獻、擬定實驗方案、設置實驗步驟等,指導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論證后進行實驗操作,并完成實驗報告等。通過一系列的科研活動,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加強動手、創新能力,并在實踐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3]。
此外,還可根據教學進度及學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設置并開展第二課堂、學生科研等實驗項目,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與有益補充。
3 結語
醫學起源于原始人類對傷痛的自救和互救。最早人類運用砭石按摩身體、用樹葉敷貼止血、嘗草藥治療疾病,這些都是人類早期的醫學經驗。中國經驗醫學到《內經》完成了理論基礎,到《傷寒論》臨床實用技術基本完成,構成了中國經驗醫學體系。幾千年來,中國經驗醫學保障著中華民族生命及健康。然而現在有很多人打著“科學”的旗幟批判中醫,說中醫是“偽科學”。其實中醫的臨床治療技術不是簡單經驗的積累,它的理論并不是直覺思辨,它的精粹是經過大量經驗積累后進行的理論提升,這種提升同樣是使用歸納的統計方法提升出一般的規律,并且這些一般規律得到了臨床的驗證。驗證醫學的科學性有2個途徑。一是通過人體及動物解剖實驗來得到直觀的依據,查明病因或藥效。中國古代就有對解剖的研究。據《漢書•王莽傳》記載,“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興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導其脈,知所終始,云可以沿病。”二是通過臨床實驗的方法來探索驗證。常見的臨床研究方法分為系統性綜述、試驗性研究、非隨機和觀察性的比較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四大類[1]。臨床實驗研究能夠指導我們認識、預防和診療疾病。中醫臨床實驗包括中醫診斷實驗研究和中醫治療學實驗研究。
1中醫臨床研究方法
中醫臨床強調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特殊性。其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現代病證結合研究,以病統證,采用西醫臨床研究所一般采用的隨機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等;另一類是傳統的辨證論治以及個體化的研究,采用單病例隨機對照試驗、時序試驗等研究方法。隨機對照試驗研究(RandomControlTrial)是治療性臨床研究的金標準方法。RCT的報告標準應參照CONSORT(臨床試驗報告的強化標準),包括入選、分組、隨訪、結果分析4個階段。非隨機對照試驗研究(non-RCT)包括非隨機同期對照研究、歷史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包括前瞻性隊列研究、回顧性隊列研究和雙向性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包括巢式病例對照研究和累積型病例對照研究)。個案研究包括醫案研究、單病例隨機對照試驗和時序試驗[2]。
2中醫治療學實驗研究
由于大多臨床實驗研究是治療方法的評價,所以臨床實驗往往被稱為臨床試驗。評價中醫藥臨床療效的兩個關鍵環節,其一是建立中醫藥干預措施的有效性科學假說,必須包括辨證依據、整體調節在內的中醫藥理論和臨床治療基本特點;其二是應用科學方法檢驗假說,包括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其中重要的是隨機對照試驗(RCT)[4]。中醫藥要與現代醫學接軌,就應當使治療從個體走向群體。循證醫學(EBM)通過大樣本標準化研究,對中醫藥的療效、安全性、劑型劑量給予科學的評價,使中醫辨證論治的臨床實踐有據可循。Meta分析得到的更加接近真實情況的統計分析結果,已被列為最高的證據級別。近年來,臨床流行病學研究(DME方法)被引入中藥臨床試驗,結合中醫藥特色,從與臨床療效評定有密切關系的證候、軟指標評測方面開展研究,同時也重視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評價。以DME關于隨機、對照、盲法、重復的原理和方法為準則進行中藥的臨床試驗設計和數據的處理、總結,形成中藥臨床試驗程序,對證候量化、軟指標評測研究及促進中藥臨床試驗規范化有示范作用[5]。隨著臨床流行病學中設計、測量與評價(Design-Measure-Evaluate,DME)方法的廣泛應用及循證醫學的提出,中醫臨床療效采用公認的方法在群體層次的評價已經開展了很多,但被學術界接受的高質量報告還很少[6]。
2.1實驗設計
臨床研究方案是基于真實事件的。實驗設計的原則包括對照、隨機、重復,以及盲法。開展臨床試驗需要現代化的醫療條件,需要大量樣本的研究對象及專業醫院。樣本量的大小需要根據研究目的、設計類型、專業要求和統計學要求而定。例如“隊列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對樣本含量大小的要求就不一樣,“兩樣本比較”和“樣本與總體比較”的樣本含量也不一樣。隨機對照平行試驗所需的樣本含量與樣本所包含個體的差異程度、組間效應差異的程度、統計資料的性質、統計推斷的嚴格程度有關[7]。治療方法按照觀察類別的數量可分為單因素研究和多因素研究。為保證研究結果的真實性,應保持處理因素的標準化與穩定性,即處理因素的組分應明確,諸組分及有關條件應保持恒定。
2.2測量與評價
中醫藥臨床實驗研究結果的測量多采用西醫指標與中醫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在西醫結果指標的評定方面,應盡量采用有良好反應性、穩定、價廉、定量和經濟的指標評價,同時應綜合考慮指標的關聯性、客觀性、精確性、靈敏性和特異性。通常臨床上觀察指標主要是用癥狀的改善、實驗室結果等中間指標來評價。如ANA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ESR作為活動性類風關診斷及藥物療效評價指標,血清肌酐作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診斷及藥物療效評價指標等。循證醫學更重要的是提出終點指標評價,即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病死率、致死率、生存質量等。中醫指標的評定多采用中醫證候積分。目前,很多學者將國際上的通用一些量表應用于中醫的臨床研究中,用于量化評定患者的心理狀態、主觀癥狀、中醫藥臨床療效,還初步開始了一些與中醫證候有關的量表制訂工作,對中醫藥證候研究的規范化、標準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8]。近年來,臨床流行病學研究(DME方法)及層次分析法(AHP)與Delphi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等被引入中醫藥臨床實驗指標的測量與評價中來,使得中醫臨床研究逐步優化。Delphi法,是指采用匿名的方式廣泛征求專家的意見,經過多次信息交流和反饋修正,使專家的意見逐步趨向一致,最后根據專家綜合意見,對研究對象作出評價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預測、評價方法。專家問卷是開展Delphi法的基礎工具與主要內容。Delphi法主要針對專家的積極系數、權威程度及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和協調程度等相關指標進行評價[9]有學者提出層次分析法(AHP)與Delphi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層次權重分析法,是將半定性半定量的問題轉化為定量計算的有效方法。此法首先將復雜的決策問題系統層次化,形成層次分析模型,然后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逐層比較各種關聯因素的重要性,并通過一套定量計算方法確定各因素相對重要性或相對權重的排序值,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10]。兩者結合能夠克服單純運用AHP主觀性過強及權威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專家的經驗學識,集思廣益。將復雜的問題系統層次化,通過一套定量計算方法確定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或者相對權重的排序值,從而為臨床決策提供依據。中醫藥臨床治療學實驗多采用統計學方法來評價療效,衡量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的臨床差異和統計學差異。療效即實驗效應。完全隨機設計實驗對于滿足參數檢驗條件(即正態性、方差齊、獨立性)的資料,使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于非正態或方差不齊的資料,可以采用多組或兩組秩和檢驗的非參數檢驗;對于分類變量的資料,可以采用有關列聯表分析方法。配伍組設計實驗采用配伍組設計的方差分析。分層隨機設計實驗采用方差分析。交叉實驗設計采用秩和檢驗、方差分析。序貫實驗設計采用t檢驗。
2.3質量控制
中醫臨床實驗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偏倚、機遇和依從性。因此,在臨床研究中應盡量控制偏倚,并合理提高依從性。偏倚是在研究過程中產生的系統誤差。機遇是由抽樣樣本隨機變異造成的,也稱隨機誤差。在臨床試驗中,我們觀察的病例只是該病總體的一小部分,而個體之間均存在差異,因而抽樣樣本的均數與總體樣本的均數存在差異。隨機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依從性是指研究對象的用藥、生活方式等,符合醫囑的程度。依從性可以根據臨床判斷、通過預約和隨訪、詢問患者等來評價。對患者及時的健康教育、短療程多隨訪的治療方案等可提高其依從性。為了提高臨床治療學研究的效益,保障安全,在實施以患者為對象的臨床治療學前,要求開展預實驗。
3中醫診斷學實驗研究
中醫診斷實驗研究,是根據中醫學理論,應用現代科學手段和實驗方法,深入研究中醫診法和辨證的理論和方法。
3.1舌診與脈診的實驗研究
舌診和脈診是中醫獨特而重要的診察方法,對于病情分析、辨別證候、判斷預后等具有重要意義。舌診的研究方法有舌色定量檢測、舌熒光檢測、顯微鏡舌體檢查、舌血流量測定、舌苔脫落細胞檢測、舌組織切片檢查、生理生化測定、超聲波掃描,以及普查。傳統中醫脈診憑醫生的手指來感知脈象,現代中醫實驗研究通過傳感器將脈搏信息描記成直觀的曲線脈搏圖。脈搏圖中脈位深淺、脈數率律、脈形體幅、脈勢強弱等脈象要素綜合起來對應相應的正常脈象或浮、沉、數、遲、洪、細、虛、實、弦、緊、滑、澀、結、促、代等常見病脈。脈圖能夠客觀記錄又便于分析。在臨床應用上,應結合其他信息進行考慮[4]。
3.2中醫辨證方法的研究
中醫的辨證方法是病證結合。兩者結合有利于對于疾病本質的全面認識。獲取辨證信息的方法有循證醫學方法、流行病學調查DME方法、病例回顧、文獻研究、專家咨詢法等。建立辨證標準的步驟是確定證候分類、篩選辨證條目、得出辨證標準[11-12]。確定證候分類倚靠專業知識、辨證分型標準、文獻研究、專家乃至個人意見及聚類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統計方法結合專業知識。檢驗辨證標準的方法有包括與回顧性研究對比、與專家辨證結果對比及以臨床療效驗證。進行文獻研究時,可綜合運用頻數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逐步判別分析的方法篩選辨證條目。進行中醫證候研究時,可通過敘述法、主次證法以及計分法得出辨證標準。敘述法是將某一證候的癥狀進行羅列,如血瘀證的頭痛如針刺,痛處不移,口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質紫暗,有瘀斑瘀點,舌背脈絡瘀張青紫,脈澀等。主次證法根據常見癥狀不同的組合方式,抓住某一證候的常見癥狀和體征,但它存在主證與次證之間難以界定的問題。計分法的特點是選擇一些常見的癥狀和體征,分別賦予權重分,以分數累計判斷屬于哪一證候,以及證候的輕、中、重程度。中醫證候積分法當前在中醫藥臨床研究中被廣泛應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中醫藥防治的優勢病種之一,其療效也得到了同道的廣泛認可。“辨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察舌苔可觀六之深淺。”觀察舌象是中醫診治疾病的重要方法與手段,是中醫理論體系中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是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筆者查閱了最近20年的文獻,現將病毒性肝炎的舌診研究與應用情況綜述如下:
1.舌診的文獻評述
祖國醫學認為,五臟系于舌,無脈不通于舌,正如《舌胎統志》自序云:“蓋舌為五臟六腑之總使,如心之開竅于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脈挾舌本,心脈系于舌根,脾絡系于舌旁,腎肝之絡脈,亦上系于舌本,……是以臟腑有病,必變見于舌上也,故舌辨臟腑之虛實寒熱,猶氣口之辨表里陰陽。”吳坤安說:“病之經絡臟腑,營衛氣血,表里陰陽,寒熱虛實,皆形于舌。”舌診在臟腑疾病診斷中的作用可見一斑,尤其舌質(主要是舌色)的變化,更是臟腑氣血辨證的重要依據。《辨舌指南》曰:“辨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現六之深淺。”《形色外診簡摩》:“舌質既變,即當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細察底里,隱隱猶見紅活,此不過血氣之有阻滯,非臟之敗壞也:死者,底里全變,干晦枯萎,毫無生氣,是臟氣不至矣,所謂真臟之色也。……故治病,必察舌苔,而察病之吉兇,則關乎舌質也。”病理舌色與臟腑的關系,歷代醫家早有認識。《舌胎統志》云:“舌色淡紅,平人之候,……紅者心之氣,淡者胃之氣。”《辨舌指南》:“焦紫應肝,舌苔焦紫起刺如楊茍狀者,此陽邪熱毒已入肝臟,險證也。”“厥陰風木從火化,故焦紫應肝。”《傷寒舌鑒》:“淡紫帶青舌,青紫無苔,多水滑而小,為傷寒直中肝腎陰癥。”《通俗傷寒論?秀按》:“舌色見紫,總屬肝臟絡瘀……因寒而瘀者,舌多淡紫帶青,或滑或暗。”關于青紫舌的記載,首見于《金匾要略》:“病人胸滿,唇萎舌青……為有瘀血。”《諸病源候論?卒破損瘀血候》:“夫有瘀血者,……唇萎,舌青,口燥,……。” 歷代醫家關于舌診的論述頗豐,這為我們臨床疾病的診斷和舌診的現代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CHB舌象與臨床指標的關系
2.1 CHB患者的舌象與生化指標的關系
為探討CHB“大三陽”患者舌象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與機體免疫功能改變的相關性,周曉燕[1]等選取300例慢性乙肝“大三陽”患者,比較舌象與植物血凝素(PHA)皮膚試驗,IgG,IgA,IgM的關系,在觀察過程中可見到隨著病情加重,免疫功能嚴重失調,正常舌象越來越少,出現相應的病理舌象,在常見的紅舌,黃膩苔,黃苔等異常舌象中,無論舌象是單個還是三種混合,許多情況下都提示機體免疫功能亢進;淡白,胖大舌,白膩苔等舌象則相反;暗紫舌常只提示免疫功能異常,其中觀察舌形及色澤比觀察舌苔有統計學意義(P
2.2.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象與病理生理改變的關系
劉文蘭[7]等采用數碼攝像技術對亞健康狀態大學生及慢性乙肝肝腎陰虛證受試者的舌象進行拍照,在“中醫舌診專家系統”中檢測其RGB值(R為紅色,G為綠色,B為藍色),結果顯示亞健康狀態與慢性乙肝肝腎陰虛證在舌質R值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
2.3 病毒性肝炎息者的舌象變化與臨床分期的關系
趙曉威[13]通過對242例CHB患者舌下脈絡的觀察,據中醫辨證分型,發現CHB不同證型間舌下脈絡曲張程度各有差異,肝郁脾虛、脾腎陽虛型舌下脈絡遷曲擴張程度均低于瘀血阻絡型(P
2.4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象變化在判斷演變與轉歸中的應用
何玲[16]等研究了慢乙肝向肝硬化發展中舌質出現的先后次序,認為多數病人最先表現為舌質色澤青紫晦暗,次則舌尖邊出現痕點、瘀斑,最后出現舌底靜脈紫黑而增寬。慢性肝灸舌質三聯征有單見一項者,也有同時兼見兩項或三者同時兼見者。三項改變兼見者在本組病例中有13人,其中11人已被確診為肝硬化。因此,舌質三聯征的某一項改變或三者同時兼見,往往是病程長,易于反復,并已向肝硬化逐漸轉歸的重要參考體征之一。田輝[17]對75例重型肝炎研究發現動態監測舌象變化對判斷預后意義重大,舌質色澤加深及舌苔增厚干燥,高度提示預后不良。吳忠早[11]用活血化瘀法治療CHB取得較好療效,特別對肝功能異常,酶活性升高,有纖維化傾向者尤佳,觀察舌下絡脈變化發現在治療好轉時,舌下絡脈粗張與細絡瘀血也見改善,實驗可證明舌下絡脈粗張與細絡瘀血和微循環障礙、門脈循環阻力增大、靜脈壓的升高有密切關系,因此觀察舌下絡脈及細絡變化在肝病辯證治療與預后判斷中有重要價值。劉琦[18]分析了48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的舌象后得出結論:淡紅舌、紅舌、薄白苔、白膩苔預后較好,有舌形,舌態改變者預后差。李偉林[19]等對35例慢性乙肝患者進行5年隨訪觀察其發展情況,觀察結果為:舌紅、有齒痕、無苔者預后不佳,經病理診斷為慢活肝者如果舌紅有齒痕、無苔則會較為迅速地發展為肝硬化或容易發生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如果舌淡紅或淡、無齒痕、有苔則病情相對穩定;而慢遷肝患者若舌紅無苔有齒痕則容易轉變為慢活肝而進展為肝硬化,反之則相對穩定。夏軍權[20]等指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如舌象正常,則發生“乙肝”的可能性較小,若為黃苔,則應謹防其發病;“乙肝”病人舌質由紅或黯紫或淡胖舌轉為淡紅舌,舌苔由白膩或黃膩轉為薄白或薄黃苔,則往往是疾病向愈的表現,反之,則往往病情加重:舌質紅或黯,苔黃膩者往往提示“乙肝”病毒復制或“乙肝”活動,傳染性亦較強,預后較差。
3. 討論
舌診是中醫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在客觀化、定量化、標準化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它的發展和應用,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許多中醫、西醫及其他研究人員致力于舌診現代化的研究,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許多新方法新儀器不斷引入,在舌診客觀化方面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將舌診的客觀化研究應用于病毒性肝炎,使舌診客觀化研究的成果與中醫臨床相結合。舌診在CHB的辯證中雖然具有重要的價值,但由于①既往大部分臨床研究缺乏統一條件下多中心、大樣本的數據資料;②既往大部分臨床研究過程,包括數據整理缺乏GCP管理;③舌診結論依賴傳統的肉眼觀察結果,缺少舌像的定量化描述,使得既往的研究結論不能得到共識和臨床推廣。因此,在日后開展課題研究時必需在方案設計、實施過程和后期數據統計等步驟設立GCP,以保證結論的可靠,嘗試中醫四診資料的采集規范化,對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治療將有更大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曉燕,劉紅鍵,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陽”舌象與免疫功能關系的探討[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0(1):31.
[2] 袁以紅.病毒性肝炎患者舌象與肝功能關系初探-附200例臨床資料[J].江蘇中醫藥,2003, 24 (1) :12.
[3] 楊鑒英,王江河.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Pre-Ss蛋白與乙肝病毒復制及舌苔的關系[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1992, (2):29.
[4] 孔繁立,李新菊,錢梅艷,等.PCR檢測HBV DNA與舌象的關系[J].遼寧中醫雜志,1999, (2) : 58.
[5] 劉堅.乙型肝炎582例舌象觀察分析[J].湖北中醫雜志,1991, (2) :7.
[6] 馬廷瑤,全婉被.急慢性肝炎舌質舌苔變化與微f元素關系的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1990, (3) :10.
[7] 劉文蘭,于玫,張炎,等,亞健康狀態及慢性乙型肝炎肝腎陰虛證色診客觀化比較研究[J].陜西中醫,2004,25(1):27.
[8] 王慶民,齊賀彬,陶口華,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旗證指標探討[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1991, 1(3) : 33.
[9] 張赤志.對慢性乙型肝炎舌象與組織病理的觀察[J].中國醫藥學報,1997,(3):44.
[10] 平.無臨床癥狀的乙型肝炎治療經驗[J].吉林中醫,2003, 23 (5) : 5.
[11] 吳忠早.慢性乙型肝炎活血化瘀法的療效與舌下絡脈變化的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1999,15(5) :405.
[12] 駱群,張導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舌象變化與肝臟病理學改變的關系[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6, (5) :29.
[13] 趙曉威.慢性乙型肝炎舌下絡脈曲張與辨證分型的關系[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 8 (2) : 8.
[14] 馬敬民,白林.徐風.17例慢性重型肝炎舌象觀察[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2,18(1):22.
[15] 劉琦.48例慢性乙型肝炎舌象與分期關系的臨床觀察[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13(1):19.
[16] 何玲,林冰.208例.慢乙肝(中度)的舌診規律探討[J].四川中醫,2004,22(11):9.
[17] 田輝.重型肝炎75例臨床預后及分析[J].航空航天醫藥,2003,14 (1) :47.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指為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臨床變異,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具體到某一疾病以循證醫學為證據和疾病診治指南為指導,將疾病的治療模式和治療程序進行標準化規范,目前已逐漸被臨床廣泛采用。將臨床路徑式治療理念融入到臨床教學和帶教工作中,對臨床醫學生采用臨床路徑的組織教學方式,即為臨床路徑式教學模式。[1]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本科臨床醫學實習醫生120名,按照入科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模式教學模式組)和實驗組(臨床路徑式教學模式組),每組各60人。兩組在人數、學歷、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研究內容和方法
入科后第1天,由科室秘書集中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入科教育,具體內容包括:我科常見疾病、專科檢查、工作流程、操作規范等進行介紹,并強調病歷書寫規范。其帶教老師均由主治醫師擔任。對照組:以跟隨帶教老師門診、查房、書寫病歷、臨床診療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組:采取臨床路徑式教學。主要教學步驟:①帶教老師預先向醫學生提供1份CP文本(醫師版),學生可根據CP中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的固定程序展開漸進式提問;②醫學生應盡快熟悉文本,然后看病人;③參與完整的治療過程,將病人的生命體征、查體及臨床檢查結果與文本資料相結合,準備討論;④討論中,由帶教老師隨機選擇1名學生針對之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觀點闡述,其他成員進行內容補充和觀點糾正,不同觀點可以展開辯論;⑤最后由帶教老師根據實習教學大綱要求和實際討論情況,對每一項設置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向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結果、介紹疾病新進展,避免長篇大論。
1.3考核辦法
為期1個月的臨床實習期滿后進行考試,考試內容包括四部分。①理論考試:主要考察我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以臨床相關知識為主,總分100分。②技能考試:主要分為體格檢查和實踐技能兩部分,各占50分,體格檢查主要考察視、觸、叩、聽操作;實踐技能包括血壓、心電圖測量,心肺復蘇、電除顫等,總分100分。③病例分析:以我科常見病為主,針對性考察疾病診斷、鑒別診斷、診療計劃和醫囑完成情況,總分100分。④中醫臨床診療思維考核:以舌診和脈診為基本考核內容,考察學生臨床辨證、辨病,診療方案制定以及觀察疾病變化為主,每項各100分。以上考試均由我科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進行考核和打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考核成績比較
過敏人幸遇國手
邱女士,29歲,2006年5月被確診為雙側股骨頭壞死二期,6月進行人工骨植入術。整個術程順利,但術后第二天,患者即出現了超過40℃的高熱,全身廣泛紫紅色皮疹。由于患者屬于嚴重過敏體質,對解熱鎮痛藥過敏,而且由于患者恐懼激素類藥物而堅決拒絕使用,高熱持續了四天多,再這樣下去,危險的并發癥隨時有可能出現。西醫一籌莫展之時,請中醫師會診。
經診察舌脈,四診合參,中醫師辨別患者為熱入營血,陰分大傷,急需大劑量清營涼血藥配合滋陰藥,以祛邪扶正。藥后兩小時病人體溫降至38℃左右。中醫師遂隨證調方,三日后病人體溫降至正常,皮疹消退,精神好轉。
[病例2]
螺絲釘難倒西醫
廣東省中醫院記錄了這樣一個病案,患者是一個出生才十個月的男嬰,菜日誤吞了一顆六角形螺絲釘,釘全長為4厘米,卡在胃內,進退不得,時而劇痛驚叫,惡心嘔吐。
經X光檢查,螺絲釘卡在幽門部,隨胃之收縮而左右搖擺,由于螺絲釘體大,始終未能通過幽門。西醫一再會診,因為患者年齡太小,難以動手術,決定先請中醫會診,再考慮手術治療。
中醫師診查后,用白粳米粥一碗(稠稀適中),加入骨炭粉末一湯匙拌勻,一次盡量喂服,并在服后半小時,即服蓖麻油3茶匙。粥及麻油服后約10個小時,螺絲釘黏滿炭粉,自順利排出,各種癥狀逐漸緩解。
更重視自我修復
中醫已有幾千年歷史了。盡管現代醫學高度發達,中醫中藥還能發揚光大,就是因為它有獨立的理論體系和有良好的療效保證。
比如對皮膚病的治療,如果用激素,好得快,但反彈得也快,犯病后更重;而中醫不用激素,或是極少用,療效雖然慢了點,但安全,好了后就不容易再犯了。所以老百姓稱中醫治病“去根”。再比如中醫接骨、整骨,自古以來就是外科的拿手戲。像股骨頭壞死,西醫除了手術換假的之外,其他方法較有限,而中醫藥則不主張手術,療效也很好。
這些都是中醫的明顯長處,讓機體自我修復,人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很強的,中醫藥能把這種機能調動起來。中醫也能做手術
有些人認為,中醫的治療方法就是吃藥、針灸等,沒有手術,做手術還得找西醫,其實不然。西醫進入中國,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在此前的兩千多年里,很多手術都是中醫來做。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典籍中,就有“痔”在治療上的記載。以肛腸疾病為例,方法包括吃藥、熏洗、外敷、塞藥。有些方法很先進,至今還在傳承發展。
比如肛周膿腫,這個病很急,很痛苦。中醫手術的方法是一次性切開掛線膿腫肛瘺根治術,也就是切開膿腔,排膿清洗后,同時用掛線手段處理內口,把肛瘺治愈,從不感染。這種手術,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當然在傳承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完善。
再如,對于腸炎、便秘,特別是潰瘍性結腸炎,有時太嚴重者,西醫要手術切除腸段,而中醫藥綜合療法,不開刀而且見效快。
副作用小花錢少
除了這些,富有中醫特色的急癥診療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耳尖、少商穴針刺放血治療高熱、扁桃體腫大;參附針治療心力衰竭、休克:醒腦靜治療各種原因導致的意識障礙等等。
雖然很多急癥還是以現代醫學的救治為主,但合用中醫藥治療,可以明顯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縮短療程,降低醫療費用。
[病例3]
耳處一針,高熱即退
王老先生這兩天患重感冒,高燒不退,因為他有抗炎藥物過敏史,所以西醫門診不敢輕易開方。王家人非常著急,而此時他已經出現了高熱昏迷癥狀。怎么辦?醫生說,要不我采用中醫的辦法試試,我在書上看到過這個辦法。但沒有嘗試過。家人急病亂投醫,急忙點頭,什么中醫西醫,祛病就行唄。
醫生用針只在病人耳尖處放了5-7滴血,不到5分鐘,高熱即退。療效之顯著,令其家人稱奇,連醫生自己也沒有想到。
原來此刻在耳尖放血。猶如打開了一扇天窗,立即換進新鮮空氣,從而將體內濕熱毒氣釋放出去。神奇吧!
中藥也有急脾氣
中醫藥治療急癥的確切療效,日常例子就有不少。如中風早期服用安宮牛黃丸,對暈厥患者按壓人中,胸悶胸痛含服復方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丹等,這些常識不少老病號早已耳熟能詳。歷代醫家總結的一些方劑,如小柴胡湯、桂枝湯、承氣類方、生脈散、銀翹散等,都是治療急癥的有效方劑,至今仍在臨床廣泛應用。
很多現代中藥,因其療效明顯,也被認可,如清開靈、血栓通、尿毒清、痰熱清等都已成為不少中醫院搶救急危重癥病人得心應手的藥物。
臨床急診中藥“小”盤點
復方丹參滴丸、氣霧劑、注射液――多用于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臨床急救,如心絞痛、高血壓、心肌梗塞、腦梗塞。
安宮牛黃丸――在此丸藥基礎上改進研制的醒腦靜注射液具有芳香開竅、醒神止痙、清熱解毒等作用,是治療中風、癲癇、高熱、高血壓腦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乙醇中毒等的急救藥物。
雙黃連粉針――具有抗病毒、抗菌譜廣的特點,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小兒肺炎療效顯著。
參附注射液――具有強心升壓、抗休克等作用,且在改善血壓、改善末梢循環方面優于單純西藥效果。靜脈注射藥物因藥液可直接注入血液,迅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
麝香保心丸――急救時可直接緩解心肌缺血和迅速控制心絞痛癥狀。相比硝酸酯類藥物,起效時間和緩解率近似,且不良反應少、禁忌癥少,不出現耐藥情況。
速效救心丹一增加冠脈血流量,迅速緩解心絞痛,用于冠心病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對絕大多數患者能在2~10分鐘內起作用。
注射用血栓通――活血祛淤,通脈活絡。用于淤血阻絡,中風偏癱,胸痹心痛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癥。
云南白藥――在急診中常用于治療大咯血和消化道出血,療效較確切。
教您一招
“人中”急救快下手
人中穴又稱“水溝穴”,位于面部鼻唇溝上1/3與下2/3交界處。
刺激“人中”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遇到中風、中暑、休克、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停止、血壓下降等情況時,刺激該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正確的手法為:用大拇指指甲掐按于人中穴,給予節律性刺激,即用力0.5~1秒后松力,如此反復每分鐘20~40次,至病人恢復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在刺激人中穴急救的同時,應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以確保病人能夠得到全面穩妥的救治。
[小編留言]
規范之路,任重道遠
祖國醫學對肝病記載較多,可散見于“脅痛”、“黃疸”、“疫毒”等論述中。馬老強調中醫臨床,審證必先求病因,縱觀肝炎全程,風寒、濕熱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尤以濕熱為多見。馬老通過多年來對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認為其辨證分型有兩種方法:一是按疾病的病因,分為風寒型和濕熱型;二是按疾病的轉歸分為脾虛型、陰虛型和氣滯血瘀型。茲將馬老對各型的辨證和相應治法、選方介紹如下:
1 辨證選方
1.1 風寒型 六氣襲人為病,風寒為首,古有“風為百病之長”,“百病表為先”之說。臨床上肝炎亦有風寒型,此型必有寒熱及頭身疼痛之表證。風寒型又可分為風寒襲表、風寒半表半里及風寒人里三種情況。
1.1.1 風寒襲表 臨床主要表現:惡寒無汗,頭痛項強,筋骨酸楚,脈浮緊,舌苔白滑。治法:疏風散寒,發汗解表。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
如有風寒外襲,瘀熱內伏于肝,不得發越而發黃者,治法:解表清熱,兼利小便。方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1.1.2 風寒半表半里 臨床主要表現:往來寒熱,口苦,脅痛,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舌苔薄白,脈弦。此證即少陽證,也是臨床肝炎常見證型。治法:和解少陽。方藥:小柴胡湯加減。
1.1.3 風寒人里 臨床主要表現:畏寒不發熱,四肢逆冷,嘔吐,腹痛,泄瀉清稀,小便清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潤,脈沉遲。此證即為里寒證,臨床不多見,但亦時有之。治法:溫里散寒。方藥:四逆湯加減。
1.2 濕熱型 此型為肝炎最常見的證型,臨床須注意辨識濕熱孰輕孰重,在表在里,以確定施治的重點。濕熱型中可分為濕邪在表,濕重于熱,濕傷腸胃,熱重于濕及濕熱并重五種情況。
1.2.1 濕邪在表 臨床主要表現:頭重,身倦,項強,筋骨酸痛,口不渴,舌苔白滑,脈緩。治法:發汗解表,勝濕止痛。方藥:羌活勝濕湯。或用升陽益胃湯,益氣升陽,清熱除濕。
1.2.2 濕重于熱 臨床主要表現:黃疸較輕,身倦,頭重,胸悶納呆,脅脹,口淡不渴,渴亦不多,小便短少,便溏或不爽,苔白膩或厚膩微黃,脈濡緩。治法:利濕清熱,醒脾疏肝。方藥:茵陳四苓湯合平胃散加減。
1.2.3 濕傷腸胃 臨床主要表現:黃疸,食人即吐,胃呆厭食,胸悶或腹滿或腹痛泄瀉,全身倦怠,皮膚發黃,舌苔厚膩。治法:燥濕健脾,理氣和胃。方藥:平胃散合藿香正氣散加茵陳。
1.2.4 熱重于濕 臨床主要表現:多有發熱,或發黃,黃色較鮮明,脅腹脹痛,口苦而干,思冷飲,煩躁不眠,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或秘結,舌紅苔黃或苔中黃厚乏津或燥,脈弦數。治法:清熱瀉火,利濕退黃。方藥:梔子柏皮湯合茵陳蒿湯加味;或用大柴胡湯加茵陳清熱利濕;熱甚者也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1.2.5 濕熱并重 臨床主要表現:既有身重肢倦,頭重,胸悶嘔惡,脘痞腹脹,厭食油膩,昏瞀,腳跗浮腫等濕象;又有身目發黃,發熱,煩躁,口渴口苦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氣臭,舌紅苔白膩或厚濁或黃厚而膩,脈弦而有力等熱象。治法:清熱解毒,利濕化濁。方藥:甘露消毒丹;或用王氏連樸飲加減。
馬老認為濕熱并重型濕象與熱象兩者不必同時具見,只要互見一、二即可認定,因熱人肝經,挾有濕邪,常易將熱邪封蟄不出,必須佐以如枳實、郁金、橘紅、竹茹、菖蒲、桔梗、厚樸等辛開宣氣之品,化濕醒脾,氣行濕行方能凈除邪氣;便秘者必下之,方可減其病勢;如兼挾表邪,頭痛,骨節酸楚,時有惡寒者,加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等解表藥,見效比較快。注意治療此型,不可純用、久用苦寒,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1.3 脾虛型 馬老認為脾虛之因有三:一則肝病最易殃及脾經,損害脾胃而成脾虛之證;二則肝炎多因濕熱所致,非用苦寒之藥不可,但如過用或誤用,都可致脾陽虧虛;三則因濕邪困脾,為重濁之陰邪,久留不化,容易遏傷陽氣,致使脾陽不振,運化無力。
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消化功能差,服藥時間長,因此在辨證立法、遣藥組方時要時時注意顧護胃氣,治療應遵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治療原則,健脾培土以榮木,杜絕肝木乘克脾土。馬師將脾虛型又分為脾氣虛、脾虛氣滯及脾陽虛三種情況。
1.3.1 脾氣虛 臨床主要表現:以倦怠乏力為主證,或見面色萎黃,少氣懶言,食少納呆, 或食后飽脹,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緩。治法:健脾益氣。方藥:六君子湯加黃芪、茵陳、藿香;或用參苓白術散加減,以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1.3.2 脾虛氣滯 臨床主要表現: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舌質淡苔白,脈細緩。治法:健脾益氣,行氣消滯。方藥:香砂六君子湯。
1.3.3 脾陽虛 臨床主要表現:脘腹脹滿或疼痛,喜溫喜按為主證,或見口粘口淡,食少納呆,噯氣,嘔吐,水瀉腹脹,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膩有齒痕等。治法:溫中祛寒,健脾補氣。方藥:理中湯;或以實脾飲治之。脅下不舒加柴胡、白芍、當歸、砂仁;余熱未清,小便黃加黃柏、砂仁。
1.4 陰虛型 肝炎淹纏不愈,熱甚則傷陰,如治療過程中過用香燥之劑或苦寒藥應用較久,都可化燥傷陰,使肝陰內耗,演變成陰虛之證。
臨床主要表現:兩脅隱隱疼痛,悠悠不休,咽干口燥,頭暈目澀,唇焦唇紅,皮膚枯燥,手足心熱,失眠多夢,大便干結如羊屎,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治法:滋陰柔肝,養血生津。方藥:甘露飲;或用一貫煎或六味地黃丸加減。
1.5 氣滯血瘀型 肝藏血,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條達舒暢,血液的運行暢通無阻。反之,肝經氣郁,濕傷氣,熱傷血,濕熱膠結,脈絡必瘀,致氣滯血瘀。
馬老強調此型是久病發展的必然結果,此時辨證需認清病之所在,在氣在血,是實是虛。望診如見舌黯,邊有瘀斑,舌下靜脈曲張,面色晦黯,目睛見瘀點,腹部現紫筋及朱砂痔即可斷其有瘀證。問診如脅腹部刺痛不移即為血瘀;肋下不舒,腹脹痛無定處,上下左右移竄者為氣滯。切診如按脅腹部有硬塊,重按不痛是肝已僵壞;按之呼痛者,是內部炎腫,為熱證;按之不硬,無彈力,軟如綿絮者為虛證。
氣滯者,治宜行氣活血,祛瘀止痛。方藥:柴胡疏肝散加茵陳或四逆散加郁金、香附、茵陳。亦可佐加理氣藥如:白豆蔻、砂仁、佛手、青皮、烏藥、川楝子等。
血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藥:膈下逐瘀湯加
減。亦可佐加活血化瘀藥如丹參、三棱、莪術、茜草、馬鞭草、劉寄奴等。
2 病案舉例
例1:風寒半表半里之肝炎案
張某某,男,21歲,家住臺中縣豐原市中興路。1996年7月14日初診。自訴患乙型肝炎年余,曾就診中醫多處,但服藥終不見療效,肝功能不正常。欲請馬老為其診治,經多方探詢,終于找到馬老之居所。癥見:口干身倦,胃納不香,喉壁見紅點,午后面微紅。問其有無其他不適之處,患者沉默寡言,欲答不答,其父陪來在側,言其沒有顯著之病癥。馬老以為病逾一年應已傷及陰液,治應滋陰柔肝,養血生津。處方:丹參15g 首烏9g 玉竹9g 天花粉9g麥冬12g 扁豆9g 桑皮9g 赤芍9g 柴胡9g丹皮9g 石斛9g 黃芩9g甘草3g。
二診:上藥進6劑,口干減輕,食欲增進,唯肝功能未見改善,繼用前法。
三診:突見患者穿衣較多,有畏寒現象,表情似有難忍之處,始言覺筋骨酸痛已久,自認為與肝炎無關,甚不在意,昨日感冒,筋骨酸痛更厲害了,且有口苦脅痛之象。至此,馬老覺此為風寒由表人里之少陽證,因而肝炎遷延甚久不愈,改用荊防敗毒散合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處方:綿茵陳30g,羌活9g,獨活9g,荊芥9g,防風9g,柴胡9g,前胡6g,黃芩9g,川芎6g,茯苓9g,薄荷9g,枳殼6g,半夏9g,桔梗9g,甘草3g。10劑,水煎服。服后大效,去醫院抽血檢驗,大有進步,后用此方加減服一個月再去檢驗,已完全正常,后以他癥來診,肝炎未見反復。
按:馬老常常強調:今之醫者,凡是討論流行性肝炎的病因,輒謂濕熱為患,往往忽略了肝炎亦有風寒為患,且風寒之邪,極易蘊為肝炎之惡候。此病案即可證明風寒之邪為肝炎病因之一,表邪不解,肝炎不愈;表邪一解,肝炎愈后不再發。馬老治療肝炎有表邪之證,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屢屢見效。
例2:脾陽虛之肝炎案
謝某,男,51歲。1989年7月14日初診。患者罹患乙型肝炎年余,先住醫院治療,不見療效,回家自服生草藥,初尚有效,久亦無效,且演變成腹瀉之癥,繼改請某中醫診治,服龍膽瀉肝湯,腹瀉更甚,終成鼓脹。就診時患者訴腹瀉如水,一日十余次,食欲不振,食后覺腹部滿脹,望其腹部脹大如鼓,按之柔軟如棉,舌苔白膩,脈沉弦。馬老以為此是誤治所致之脾陽虛證,必須溫中補脾。處方:西黨參9g,土炒白術9g,炮姜6g,厚樸9g,茯苓12g,草豆蔻9g,老木香6s,炮附子9g,大腹皮9g,茵陳12g,炙甘草3g。
7月23日二診:患者訴服上方2劑,腹瀉即止,服7劑,腹脹即消,原方加黃芪30g,扁豆6g。
三診:上藥進14劑,食欲正常,大便恢復每日一次,肝功能檢查已接近正常,最后用參苓白術散加黃芪、補骨脂、茵陳,服30劑而痊愈。
氣指陽氣,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陽氣偏盛便能導致各種“火證”。氣火可由外感引起,亦可因內傷而致。凡感受各種病邪,或七情內傷、“五志過極”,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化火;也可由某一臟腑的功能失調,致使陽氣郁結化火,如肝火、肺火、胃火等。有的運動員在接受大運動量訓練最初的一段時間內,往往血壓升高,出現頭痛、失眠、心煩等癥狀,甚至有的口舌生瘡、尿短赤,中醫辨證即認為是“心肝火旺氣”。再如考試前夕,學生由于復習緊張,往往也會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急躁等癥狀,這也是“心火亢盛”的表現,是“氣有余便是火”的實例。
火邪致病多表現于人的上部,因此稱為“上火氣如心火上炎,則口舌糜爛,胃火上炎而致牙齦腫痛,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等。火邪最易消耗津液,故火熱病癥除可見熱象外,尚可見口干而渴,喜冷飲、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津液虧少的癥狀。火熱之邪,侵襲人體,往往燔灼肝經,使筋脈失養,熱極生風氣,常出現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癥。同時,火熱之邪,可使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從而引起出血和發斑,如某些吐血;若伴有心煩、口渴、舌紅、脈數等癥狀者,目口為火熱熾盛、迫血妄行所致。
中醫認為,在病理上,“火”可分虛實。實火多為外感溫熱病或風、寒、濕、燥等所化,多見于急性熱病。實火指火邪極盛引起的實證、熱證,多見于肝、膽、胃腸實熱的癥狀。例如高熱、口干渴、煩躁、脅痛、腹痛拒按、便秘、頭痛、口苦、舌苔厚黃干燥或起芒刺、脈滑數有力等。火邪聚結于局部腐蝕血肉,還會形成癰腫瘡瘍。
中醫在治療“實火”時,多采用清、下之法。譬如有的人在初秋感受外界的燥邪后出現發熱、頭痛、目赤、咽痛,鼻干或鼻衄、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上火”現象,中醫稱為“溫燥化火”,這時用清宣涼潤的桑杏湯或養陰清肺湯加以治療,“上火”的癥狀就會很快消失。
治療“虛火”不能用撲滅實火的方法,而應采用滋陰降火之法,以抑制陽亢之火,即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氣譬如腎陰不足、虛火上炎、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舌燥喉痛、齒牙動搖、腰膝疼痛、遺精淋濁等癥,可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凡外感熱病后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津液暗耗,或傷精、精血虧損等皆導致陰虛生熱,則用青蒿鱉甲湯之類。對于命門火衰、虛陽上浮所致的上熱下寒證表現為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腰酸腿軟、兩足發涼、舌質紅、脈虛,可用肉桂、附子、熟地、五味子等藥。肉桂、附子引浮火下行歸于腎中;熟地、五味子補腎陰而收斂,使腎火不再上行,上熱下寒諸證即可消除。中醫稱此方法是“導龍入海,引火歸原”。
練舌保健三法
文/丁凡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人的舌頭與內臟有著密切的關系,舌體的各個部位都和腑臟各部位相對應。中醫的舌診就是通過觀察舌體各部分的變化,以此診斷相應內臟的病變情況。因此,如能經常運動舌頭,可加強內臟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練舌保健法可分3個步驟:
舌舔上腭(赤龍探海)
舌尖輕舔上腭,凝神靜氣,調和氣息,3分鐘后,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出許多唾液,當唾液充滿全口后分3次咽下。
方法一:用舌尖輕輕抵住上腭,再用舌尖在上硬腭處正、反轉圈各36次。
方法二:用舌尖舔上腭,左右擺動36次。待口水增多時,分3次咽下。
舌舔齒齦(赤龍攪海)
方法一:用舌尖舔內側齒齦,從左至右,由上至下,緊貼上下牙齦轉圈,正反各36圈。再用舌尖舔上唇頰側和下唇頰側36圈,順序同上。
方法二:用舌尖舔內側齒齦,左右擺動36次,再用舌尖舔上唇和下唇頰側36次。待口水增多時,分3次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