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5: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民增收對策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農業、農村、農民、增收
引言:
近年來,XX縣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廣農業科技,有效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加,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社會保持穩定發展,但目前仍存在許多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如何解決好農民增收問題是今后一段時期內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工作。
1.XX縣農民增收現狀
近年來,XX縣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目標,深化農村改革,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長足進步,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增長。2006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23412.44萬元,比上年增6075萬元,增長17.47%;農民人均純收入1399元,比上年的1256元增加143元,增長11.4%。
1.1種植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重要地位
從農民收入來源看,在全縣農村經濟收入中,農業收入9937.45萬元,占42.45%,林業收入1050萬元,占7.9%,牧業收入3574萬元,占26.9%,服務行業收入2583萬元,占19.08%。種植業收入在全縣農村經濟構成中仍占重要組成部分。
1.2農民收入增長平穩
從農民收入與上年對比來看,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一是農民出售農產品收入明顯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今年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糧食總產增產達2%,隨著糧價的上漲,畜禽產品價格也大幅上漲,全縣肉產量2461噸,較上年的2255噸增9.1%,種植業和畜牧業收入實現穩步增長。
1.3農民外出勞務收入成為增收亮點
農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增加比較明顯,全縣在外務工農民多達13012人次,全年共實現外出務工收入2438.87萬元,占總收入的10.4%,為農民增收1434萬元,農民外出務工涉及餐飲、服務、旅游、加工、修理、建筑等行業。
1.4中央農民增收政策促進農民收入增長
中央為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各項政策(中央1號文)深入民心,得到了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熱烈擁護,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今年國家扶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農民從根本上得到了重視農業生產的實惠;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對增產糧食、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當前農民收入的幾個重要來源
2.1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通過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等,有效提高了全縣農業生產水平和生產能力。在全縣大小春生產中大力推廣各種農業新技術措施,農業科技貢獻率得到提高,糧食作物產量增長較快,經濟作物的產值明顯增加。
2.2農民出售糧食收入
由于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重視,對糧食價格進行了調整,有效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加強了對糧食作物生產的田間管理,在糧食生產中雖然自然災害嚴重,但仍取得了增產,2006年全年糧食總產達到55481噸,比上年增1.77%,農民出售糧食收入1137.65萬元。
2.3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由州農牧局牽頭的與香格里拉·藏秘酒廠的青稞訂單生產經過三年來的實踐,在XX縣沿江河谷地區種植青稞比種植小麥收入要高得多,在糧食價格低的時期廠家仍按訂單收購農民種植的合格青稞。桑蠶基地建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到2006年底,全縣蠶桑種植面積已發展到9451.4畝。通過有關部門對項目的扶持,該項目現已進一步的完善和成熟,全年農民出售蠶繭收入70.67萬元,養蠶戶戶均增收達553.4元人均增收183.51。XX縣種桑養蠶項目是一個以公司帶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項目,也是XX縣目前在產業結構結構調整中效益較為顯著的一個項目,該項目的發展為我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項目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2.4旅游產業的興起
香格里拉旅游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隨著XX縣旅游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旅游業已逐漸成為XX縣的又一個支柱產業,來自旅游業的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農民從旅游服務行業中得到的收入正明顯增長。一方面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更多的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地方特色農產品找到了銷路,農民從旅游業中獲得的收入正逐年增長。
2.5國家政策性扶持
國家政策性扶持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對糧食作物良種補貼,根據我縣的情況對全縣雜交玉米種植面積進行了補貼,上級下達的補貼資金直接兌現到種糧農戶手中,有效促進了廣大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為全縣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靠。
3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
3.1農業結構不盡合理,農民收入來源窄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狠抓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運用行政手段的多,市場運作的少,農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是農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的質量不高,大路貨多,名特優產品比例低,缺乏競爭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三是農產品品種在較大區域內大體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產品結構性矛盾相對突出,農產品供求矛盾由總量為主轉向以結構為主,從而致使農產品出現“賣難”和價格下降。
3.2農業生產成本高致使農民增產不增收
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而不斷上漲,農產品收購價格提高給農民帶來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農業生產成本所抵消,農業的收益與其他產業相比是不斷下降之勢。農業經營分散,經營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小規模的生產模式導致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低下,影響了農民的增收。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導致采用農業適用技術率不高,生產成本加大,從而出現了農產品增產空間變小,農產品價格上漲空間受到限制,使農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約。
3.3農村勞動力科學文化素質低下影響農民增收
近年來,通過各級部門對全縣廣大農民開展一系列的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使廣大農民的生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隨著農村農業的發展,對農民生產技術能力的要求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給農民增收增大了難度。
3.4勞動力轉移困難約束農民增收
近年來,以鄉鎮企業為主的非農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減弱,農村勞動力仍以就近轉移為主,農村勞動力實現就地非農就業的機會減少,這必然導致收入渠道的狹窄。
4今后農民增收對策
農民增收是今后較長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要目標,要切實處理好保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與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關系,處理好糧食生產與增加農民收入的關系。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思想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要繼續抓好農民增收政策的落實,真正把扶持農業、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農民手中,確保讓農民得到好處。
4.1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4.1.1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建設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
在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不斷開拓農業增效增收的空間,要加快實施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充分發揮各鄉鎮的區域優勢,繼續調整農業區域布局。根據XX縣各鄉鎮區域特征和當前建設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分布,使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加快特優農產品的基地建設步伐,在全縣內形成沿江河谷區、山區半山區、高寒壩區三個不同農產品產業區域帶。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要在沿江河谷地區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為主,同時抓好冬青稞種植和種桑養蠶,山區半山區以種植優質豆類、藥材、林果為主,高寒壩區以發展優質春青稞、優質馬鈴薯、春油菜、反季無公害蔬菜、球根花卉為主。
4.1.2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全縣糧食總量穩定增長
近年來糧食生產獲得了全面豐收,但由于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糧食增產形勢不容樂觀,全縣農業科技人員要進一步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確保糧食增產豐收,通過采取各種措施為全縣糧食總量穩定增長,切實貫徹落實好種糧補貼政策,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全年糧食總播種面積應長期保持在23萬畝,糧食總產保持5.5萬噸以上。
4.1.3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建設。
按照農產品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盡快組織制定出我縣特色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生產規程,用合同或訂單形式引導農民按標準組織生產,以科學施肥、合理用藥等,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和質量認證,在推行農產品原產地標記制度過程中創造香格里拉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組織投資購置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設備,在XX縣城建設一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及交易市場,嚴格檢驗檢測,建立市場準入制度,樹立良好的香格里拉農產品的品牌形象。
4.1.4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是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重要環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按照“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要求,積極扶持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一要繼續扶持有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好、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青稞系列產品、畜產品、優質植物油、藏藥、野生菌類、果汁果品、蔬菜、小雜糧等農產品加工農業龍頭企業,為農業龍頭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對列入省州級農業龍頭企業的,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每年發展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州級農業龍頭企業3戶以上,其中爭取1—2戶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4.1.5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鼓勵外商以合資、合作、獨資來我縣興辦農產品生產、加工、旅游等領域的各類企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增加全縣經濟總量。合理利用和開發好我縣境內的資源,使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我縣經濟健康、協調、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良好格局的形成。
4.1.6積極發展農產品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以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行業協會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府想辦辦不了,企業想做做不了的事,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建立產前、產中、產后的聯合服務組織,把農產品的規模化、優質化、上檔次的問題很好地解決了。行業協會要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積極引導和扶持廣大農民,按照自愿互利、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受益的群眾性經濟合作組織建設要求,構建服務領域寬、組織化程度高、經營機制靈活、帶動能力強的各類專業協會網絡體系。幫助農村專業協會創新管理運行機制,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協會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強農業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產品交易市場、批發市場。
4.2搞好農業產業化經營
4.2.1大力發展農產品生產的集約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發展在XX縣1998年起開始實施,但由于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的引導和重視力度不夠,靠農民自發行為難以實現農村產業化發展,這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對農民的引導和龍頭企業的帶動,才能實現農產品的規范化、標準化生產,通過發展農村優勢產業的發展,在拉開水果、蔬菜、農畜產品檔次的同時,方便交易,為農產品的期貨交易、網上交易等創造條件,方便采購者和運銷商。不論是農業部門還是科技工作者、農民、龍頭企業,在農產品的分級和包裝、儲藏等方面必須達成共識,足夠重視。這是變農業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必須而關鍵的一步,對推動農業的標準化生產至關重要,農產品附加值的提高離不開農業產業的標準化生產經營。加強農產品的采收技術、包裝技術、保鮮技術、儲藏技術、運輸技術、市場營銷技術和加工技術的研究和改造,保證農產品的市場優質和消費優質,保證優質鮮銷、優質轉化,通過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優質,實現產后優質和保質。
4.2.2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合同農業
搞好訂單農業直接涉及農民切身利益,必須使之規范化、市場化和法制化,要嚴格規范產購銷合同,根據市場行情制定合理的收購價格。要積極引導農民樹立法律意識、價格意識、質量意識、履約意識。訂單合同一經簽訂,產銷雙方都要履行合同條款的權利、義務,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個別農戶出現“誰出的價格高,農產品就賣給誰”的現象,保證合同兌現;保證農產品的質價相符,確實維護農企雙方的利益;加強合同履約監督,合同一旦簽訂,就具有了法律效力,產銷雙方必須按訂單辦事,發現問題要及時溝通,及早解決,對訂單農業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一定要通過法律的途徑解決,以期達到公平、公正和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的目的,確保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能取得較好的效益。大力開拓農產品市場,發展訂單農業和合同農業,引進和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形成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農牧部門要做好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原料的農產品基地,在基地建設中為農民提供優良品種,做好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組織工作,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條件。
4.3進一步做好農村勞務輸出工作
4.3.1加強農村勞動力資源的開發,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就業。
進一步完善縣農村勞務輸出服務中心,使其成為縣政府的臨時機構,有效與縣人才交易市場結合起來,做好農民工的就業及輸出工作,縣鄉勞務輸出機構要進一步做好各農村勞動力輸出工作。進一步建設好縣鄉勞動力市場信息平臺,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職業培訓與勞動力轉移的有效銜接機制,從體制、機制、組織方式、使用途徑等方面進行研究,實現技能培訓、就業介紹、就業后服務管理的一體化和規范化,立足縣內,提高輸出率和使用率。
4.3.2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
進一步總結探索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新途徑新辦法,要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萬民工培訓工程”、“綠色證書”、“陽光工程”和“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知識培訓工程”為契機,積極爭取資金,結合州內外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州內旅游和服務行業、重點建設項目等用工的需要,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和法律法規、政策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素質和法律法規、政策意識,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和滿足用工市場的需求,更好地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4.3.3維護和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
要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積極為農民進城務工創造良好的條件,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規定,降低進城和就業門檻,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競爭有序、高效公平的開放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加強對勞務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切實解決拖欠工資、勞動環境差和勞動安全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建立和完善民工救助機制和救助體系,加強勞動仲裁、司法援助、輿論監督,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4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要與全縣支柱產業的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多創辦一些農副產品和食品加企業,使更多的鄉鎮企業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龍頭企業。
4.4.1支持和發展個體私營經濟
進一步引導和鼓勵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進入各行業和領域,擴大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經營面,并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對農村流動性小商販要免于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減輕農村個體經濟的負擔。
4.4.2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
以《XX縣域經濟發展規劃》為依據,進一步加快農村小城鎮的建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形成香格里拉人文景觀旅游的著力點,帶動和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把發展小城鎮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戰略性措施抓實抓好,逐步推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發展良性互動。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握好農村小城鎮規模、功能的定位,以縣城和建制鎮為重點,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建設進度,使之盡快成為農村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為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創造條件。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和農民向小城鎮聚集,鼓勵農民發展餐飲、商貿、鄉村旅游、中介服務等二三產業,鼓勵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
4.5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增收條件
4.5.1繼續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入
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投入,XX縣將以2003年本級財政支農資金為基礎,每年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于財政經常性收的增長幅度。縣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爭取國家、省、州對我縣的農業項目的投入,并積極整合農業資金,向優勢區域和優勢產業集中,保證重點項目資金的投入,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強化支農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專款專用,及時足額到位,充分發揮支農資金的效益。
4.5.2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建設人均一畝高穩產農田的目標加強中低產田地的改造,充分利用冬春農閑時期組織農民開展坡改梯、旱改水、客良、興修田間水渠水窖等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耕地的質量和農田生產能力。大力實施灌區節水配套工程、牧區水利工程、農村“五小”水利工程和人畜飲水工程,不斷提高農田灌溉保障,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加強對金沙江提灌工程和中型大溝等原有農田水利設施的管護和受損修復工作,確保有效利用。結合全縣水能資源開發規劃,確保農村小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加強對其投入改造和產權制度改革,推行民營化經營管理。
4.5.3切實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與發展并重”的原則,正確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城鎮,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工程。進一步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項目的實施,切實保護和建設好香格里拉優美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6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農業科技創新是不斷強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使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針對目前農業生產成本居高難降的現實,必須加快科學技術應用步伐,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從而增強農業的投入產出效益。
4.6.1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引入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農業科技人員實現這一轉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起完善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服務體系,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工作,把農業科技成果直接帶到農民手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6.2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通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來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一是鞏固當前的常規種植技術的同時一步加強對高新技術的開發、引進和應用。二是實施“種子工程”,推廣優良農作物新品種。三是實施病蟲綜合防治技術,減少環境污染,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通過各種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
4.7切實抓好扶貧開發工作
4.7.1開展多種形式的開發扶貧
扶貧工作要以安居溫飽、易地開發和勞務輸出三項工作為重點,繼續實施好重點扶持村和民族特困鄉的扶貧綜合開發,強化措施,加強協調和管理,鞏固扶貧成果,進一步加強貧困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4.7.2落實好扶貧政策
要堅持開發式綜合扶貧,探索新型扶貧幫扶機制,從“輸血型”扶貧向“造血型”扶貧轉變,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增強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的信心和能力,要認真總結經驗、切實摸清底數,對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進一步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到戶。
4.7.3開展掛鉤扶貧
增加農民收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又是穩定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04年以來,政府加大了惠農富農政策實施力度,農民增收速度較快,但是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制約農民增收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一、當前農民增收形式分析
1.農民收入增長情況
之后,就在我們農村全面推行開來,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農村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也大大提高,農民獲得了真真正正的實惠。但是,從1997年開始,農民增收速度開始下降,直到2004年才出現大幅度的反彈。2005年、2010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分別是6.8%、10.9%,農民增收明顯。在農民收入增加的同時,我國農民收入結構也逐步優化,如與2009年相比,我國農民2012年家庭經營收入下降了4.4%,但是工資性收入卻增加了3.5%。換而言之,隨著社會發展,我國農民增收渠道加寬,非農業增收途徑逐漸增多。此外,結合我國農民增收情況來看,我國農民收入增加具有以下特征:(1)增收內生動力增強。政府的惠農強農政策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多,農村改革如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區股份合作,都增加了農民收入。(2)農村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村改革催生了各種規模化、組織化農村組織,在各類產業化組織的帶動下,農業生產經營環節不斷創新,多要素增收格局逐漸穩定化,農戶分工作業趨勢愈發明顯,農業生產經營效益明顯提高。(3)農民增收宏觀背景良好。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低成本工業化時代即將結束,高價農業時代已經到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調整,取消農業稅,農業補貼,都有效改善了農民增收環境。
2.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
(1)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經營方式一直以家庭分散經營為主,這種分散的農業經營方式專業化、集約化水平低,不利于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如許多地方的同種農產品生產雖然已成規模,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生產資料、生產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渠道,農產品品種單一,許多農產品都無法與大市場有效銜接,產品銷路不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風險,削弱了農業產品的區域優勢和特色,進而影響農民增收。
(2)農民經營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在農業生產管理中,基層政府一般只關注農業生產技能培訓、農業生產資料配送,根本不注意農業經營、營銷、管理知識教育。許多農民在生產管理中也是只關注生產,不注重管理,農業經營理念落后,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和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制約了農業生產發展。
(3)農業結構調整缺乏系統性,農村投入不高。在買方市場基本形成的大環境下,農業結構調整缺陷不斷凸顯,落后的農業信息、技術,農產品結構性過程,導致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相對滯后,壓縮了農民增收空間。農業農村投入不足,是造成農業結構調整問題的主要原因。因為一旦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和科技支撐,農業發展必定會遇到許多“瓶頸”,降低農業的整體效益。
(4)非農就業機會減少。分割的城鄉二元結構和政府財政安排,不但將農民排除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之外,還嚴重阻礙了城鄉物質、信息和人力資源流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鎮企業和農村經濟、教育的快速發展。受此影響,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能力在飽和后會逐漸下降,農民就近務工難度增大,非農就業機會相對減少。與此同時,在城市下崗職工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城市用工要求提高,農民工外出就業壓力增大,致使農民收入逐年下降。
(5)缺乏有力的增收體制保障。雖然我國農民增收體制不斷健全,但是農業保障體系卻嚴重滯后,如農村土地使用權、土地流轉機制、勞動力轉移機制等都缺乏前瞻性,農民投保、農村勞動力轉移管理、土地使用權轉讓等,都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導致農村土地流轉速度變慢,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滯留農村。
二、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與思路
1.加強政策支持,加大農業投入
要想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加強農業扶持力度,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這就要求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保政策、農村稅費改革政策,構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各級政府則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各項農村政策,尤其要落實好糧食生產各種補貼、農民進城務工管理制度、農民土地流轉制度和貧困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其次,政府要加大農業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抓好農村公共衛生設施、鄉村道路、農田水利建設,確保群眾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切實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基層政府則要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減負政策,做好農產品購銷工作和農民負擔監督檢查工作,將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作為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的重心,同時用優惠政策和利益機制吸引城市企業、國內外商家來農村投資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村產業化經營。這就要求政府對農村企業尤其是那些帶動面大、有利于扶貧濟困的企業要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如給予貸款支持和減免稅收等。同時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鄉鎮企業發展,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爭取在增加非農就業新崗位的基礎上增加農民收入。
2.明確農民增收框架,完善初次交換機制
基層政府應借鑒其他地方的農民增收管理工作經驗,從制度建設入手,出臺農民增收規劃,強化政府管理。在基層政府出臺的農民增收規劃中,政府首先要結合地方農民生產經營狀況、農民收入水平明確農民增收具體目標,其次,政府還要出臺具體的農民增收政策,從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面就相關政策、思路作出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農民增收保障機制和考核機制,在農民增收目標、管理措施具體化的基礎上勾勒農民增收框架,確保農民增收有章可循。初次分配是決定農民收入水平的重要環節,完善初次分配公平交換機制,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基層政府應從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入手,加強初次分配公平交換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在農業市場調節中的作用,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其次,政府應深入實施就業優先策略,加大農民工工資穩定增長機制建設,如支持鄉鎮民營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適當調整最低工資水平,強化農民工工資支持保障。土地是農業生產經營的根本,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對于農民土地、農村集體財產流轉進行規范化管理,為農村企業發展和農民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強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
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大環境下,基層政府應通過加快產業化發展推進農產品產業化、標準化經營,以增加農村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在政府引導下,農村企業應延長企業產業鏈條,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保證農產品優質、安全和營養,利用農產品儲藏、保鮮、深加工技術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政府則要在農業發展進程中做好農業投入供應和優質安全產品產前、產后和銷售服務工作,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切實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物質、銷售、宣傳服務,以促進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同步發展。如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政府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銷售知識教育,宣傳農村創收典型,介紹增收增產經驗,加強農業生產引導和經營示范,以調動農民積極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與此同時,基層政府還要大力推進農業專業化、規模化經營,將農民分散經營與龍頭企業結合起來,發展農村蔬菜、花卉、畜牧、果林產業,構建集農產業種養、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供銷于一體的農村生產經營格局,提高農業競爭優勢,增加農民收入。
綜上所述,農民增收是深化改革的關鍵。因此,各級政府應將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上來,整合各方資源,加大農業投入,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農民增收步伐。
參考文獻:
江寧區淳化街道地處長江中下游屬南京郊區,全街道有9個行政村和9個社區。區域面積121.80 km2,439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9 333人,其中勞動力26 687個;耕地面積6 239.07 hm2;水田面積4 169.4 hm2,其中水面養殖面積848.6 hm2;林、茶、果面積1 710.51 hm2,其中茶葉面積529.2 hm2。淳化街道現有南京金陵優質米公司、山田和衛崗奶業等龍頭企業,有“土橋牌”珍珠米、“城霧牌”茶葉和2個綠色食品及青蝦、優質稻米、茶葉3個無公害農產品品牌。淳化街道自成立以來,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針,以農業增收、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實施品牌農業、設施農業、旅游農業、生態農業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立足資源,發揮優勢,突出重點,體現特色,農業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1街道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1.1初步形成區域化布局
農業結構調整經歷了種植業內部到種養產業間調整再到農業功能性調整,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種植布局和種養結構,優勢特色產業區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五城、西城、大埝3個666.67 hm2大圩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米和無公害青蝦養殖基地,西城、淳化茶廠為主的綠色、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索墅、雙崗社區為主的奶牛養殖區,青龍、吳墅社區蔬菜生產基地正在規劃實施建設中。
1.2穩步推進生態旅游農業建設
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至2006年底,全街道通過認定、認證的綠色食品基地有2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個,尤其是3 666.67 hm2優質稻米生產,實現了100%的綠色和無公害。二是旅游休閑農業嶄露頭角。旅游農業是以農業景觀、農事活動、農展節慶為載體,展示農業現代化、傳播農耕文化、體驗鄉村風情,集參與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于一體的新型生態產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如在山田蒙古草原風情園,可領略草原風光,盡享特色的蒙族美食風味;凱進、景業、毛虎山莊、青龍村分別被南京市林業局評為生態農莊和生態農業示范村;銀萊的休閑與餐飲、九竹文化園等農業觀賞景點正在建設之中。
1.3扎實推進基地建設
土橋優質稻米生產基地是南京市農林產業基地之一,2005年被列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青蝦養殖基地為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土橋大米、五城青蝦、城霧和淳茗茶葉都通過了國家、省級綠色、無公害認定、認證,均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基地在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展示該街道農業發展水平的窗口。
1.4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
淳化街道在實施“五大農業”的基礎上,形成“六大板塊”產業(優質稻米、特種水產、茶葉、花卉苗木、蔬菜、奶業)。蔬菜生產剛剛起步,花卉苗木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土橋牌”珍珠米和“五城牌”青蝦連續獲得南京市名牌產品,“城霧牌”系列茶葉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尤其是土橋大米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并具有一定品牌優勢,2007年榮獲江蘇省名牌農產品稱號。
2存在的問題
淳化街道的農業有良好的基礎,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新形勢發展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綜合實力不強,農民人均收入不高,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偏小,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加工缺乏,龍頭企業和農業基地、科技園規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難度較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高,且發展很不平衡,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剛剛起步,與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農民增收的持續、穩定、高速增長機制尚未形成等。
3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
3.1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
一是大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技術起點高、促進優勢產業發展、對農民增收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政府要從資金、項目、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持,培育壯大優勢骨干企業,增強其帶動功能[1]。如優質稻米公司、山田和衛崗奶業等龍頭企業,為農民增收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要支持龍頭企業進行設備改造、技術創新、品牌創建、基地建設,以提高企業競爭力。二是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農民經紀人和運銷大戶。培育市場主體,提高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加強培育農民的科技化、市場化意識,充分發揮各類產銷協會的作用,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聯合體,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產業經營模式,從而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的步伐[2]。三是發展訂單生產與超市化銷售。大力發展和規范訂單農業,充分發揮農業部門在訂單生產中的紐帶作用,推進各種有效訂單模式(如農產品訂貨會、展銷會)。積極組織農產品經營單位與農民按平等互利的原則,提高訂單履行率,化解由于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使農民獲得穩定收益[3]。同時,把發展超市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作為提高農產品檔次及綜合效益的主渠道,以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鼓勵更多農產品進入超市,通過超市銷售來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和綜合效益。四是加快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做大做強該街道“土橋牌”珍珠米、“五城牌”青蝦、“城霧派”和“淳茗牌”茶葉、山田及衛崗奶業等,打造省市名牌,進一步開拓市場,擴大規模,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3.2加強區域化特色規模基地建設
圍繞產業優勢,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推動優勢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形成區域特色,提高規模效益,加強綠色食品和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是產業化的基礎環節,是龍頭企業發展的依托和條件,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發揮優勢、相對集中、突出特色、高產高效的原則,把農產品基地建設與主導產業的形成和龍頭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重點發展優質油菜、特種水產等特色產業,集中優勢地區,建設規模基地。
重點圍繞產業開發,形成有產業特色的布局。以五城圩、西城圩、大埝圩為主,發展優質粳稻生產;以圩區低洼田和現有水面發展特種水產養殖;以西城、淳化等丘陵地區為主,發展茶葉生產;以索墅、雙崗社區為主,擴大奶牛養殖規模,提高奶量和質量;以青龍、青山、周郎等社區為主,發展西瓜、蔬菜生產和苗木、花卉產業。
加強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使其逐步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實現產與銷的相促并進,從而營造成重點行業形成優勢、重點產業形成規模、重點區域形成特色、重點產品創出品牌的基地建設格局。
3.3 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應用水平
深入實施品種、技術、知識3項更新工程,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產業化經營檔次。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加快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一是加大名、特、優、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力度。重點推廣達國標3級以上的優質稻米品種和高產高效抗性強的雙低油菜品種以及優質蔬菜、優質畜禽、特種水產等優良品種(種苗),抓住品種規范優質化、技術應用輕型標準化、投入品應用達標管理3個環節,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改善品質、提高效益。圍繞旅游休閑農業的開發,積極引進示范推廣食用、觀賞兼備的特色種苗、保健產品和觀光產品。二是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抓好優質標準化栽培,推廣高效及節本增效技術,提高綜合生產能力。重點推廣良種良法高效栽培技術、輕型栽培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設施栽培技術、生物工程和信息化技術以及畜牧、水產無公害標準化養殖技術等,從品種、技術上全面提高該地產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強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全面推進無公害基地和產品認證、認定,重點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和農業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在農業生產、加工、貯運、銷售全過程中,嚴格按照已制定的各項操作規程和標準化實施,推廣應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化肥和可降解農膜,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有毒肥料,降低農業投入品對食品安全的威脅和對環境的危害。四是進一步強化農技推廣,充分發揮科技主力軍作用,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水平。通過典型示范,從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入手,建立農業科技先導性產業,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加強農資及種子市場的管理,對農作物新品種、新農藥和新肥料,堅持試驗、示范、推廣程序的原則,對未經試驗示范的新品種、新農藥一律不予推廣。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發揮他們的科技優勢。切實抓好農村基層干部、農技人員和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3.4開發旅游農業
隨現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市場消費日趨豐富和多樣化,擁有較好生態環境的農村和特色農業已成為發展旅游業的重要載體,各種生態旅游農業、鄉村旅游將農業和農村融入了現代旅游大潮中,人們渴求返璞歸真、親近泥土、回歸自然。因此,要順應發展變化,盡早做好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的調整,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促進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機結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帶動高效特色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4]。淳化街道擁有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地理區位優勢,交通便捷,積極打造農家樂旅游線、點,建設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生態農莊。
3.5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目前,農民收入來源呈多元化格局,在城市化和工業化條件下,農民要致富,就必須樹立新的農民致富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農民增收的根本出路,統籌城鄉勞動力就業,從農村、土地、農作物本身跳出來,依托城市中的市場、資本、技術等資源,發展高效農業。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速農村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發展高效畜牧、園藝、水產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農業領域的就業率;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通過產業分工,增加農民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異地轉移,即勞務輸出,增加農民非農收入。幫助和鼓勵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更多的就業機會。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向城市流動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務市場,大力發展勞動經濟。
3.6落實各項財政政策
繼續落實糧食直補、種禽補貼、征地拆遷等政策,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生產自主權和經營收益權,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4參考文獻
[1] 彭濤.農民增收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現代農村科技,2010(8):6-7.
中圖分類號:F304.8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是農業大國,擁有龐大的農業體系和農村人口,河南省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很大,農業人口占到總人口的73%左右。周口市又是河南省的農業大市,實現農村經濟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農民收入水平相對偏低且增長緩慢,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為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村穩定和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深入探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和較快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
1 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的現狀
1.1 周口市農民純收入呈快速增長趨勢
圖1 2006年-2013年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與
周口市城鎮居民、農民人均純收入
近幾年以來,周口市以提速經濟發展為主線,以發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為農村經濟的重點,著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探尋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認真落實和出臺了一系列利農惠農政策,全市農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圖1可以看出,2006年以來周口市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為15%~20%,尤其是2007年突破3000元,2010年突破4000元,2011年突破5000元,2012年突破6199元,2013年達到了6950元。2010年以來每年增加的幅度更大,每年增加1000多元。
1.2 周口市農民純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較大
隨著周口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但相對于城市居民來講,農村居民收入仍然偏低,農村居民占城鎮居民收入的比重在40%以下。根據圖1可以看出,2006年周口市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2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264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城鎮居民的36.5%,2013年周口市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804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69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城鎮居民的38.5%。
1.3 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與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差距依然很大
周口市是一個農業大市,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收入來源少、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市場化的組織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周口市農民純收入較低,并與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較大。由圖1可以看出,2006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2641元,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61元,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河南省的80.9%;2013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950元,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475元,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河南省的82%。雖然近幾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006年的2.63倍,但與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還比較低,且差距在2000元左右。
1.4 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與河南省各市相比較增長幅度小,增長率慢
根據河南省所轄的各市中2012年、2013年農民純收入的增長幅度和增速比較來看(表1),近兩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在河南省各個直轄市中最低,增幅最低,增長率也屬于較低的行列。2012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199元僅為鄭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2531元的49.4%,2013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950元僅為鄭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9元的49.6%,差距還在擴大。由表1還可以看出,除省會城市鄭州市外,北部、西部工業較發達,人均GDP高的城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增幅大,以農業為主的中東部,人均GDP低的城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低、增幅小。
圖2 2013年周口市農民純收入結構比例
1.5 周口市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
2013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950元,同比增長12.1%,
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3%。其中,人均工資性純收入為3533元,同比增長14.6%;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3046元,同比增長8.5%;人均財產性和轉移性純收入371元,增長20.5%。周口市農民收入來源中(圖2),家庭經營收入占43.8%,仍然是農民收入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工資性收入是周口農民增收的動力主要來源。隨著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的擴大和工資水平的穩定提高,工資性收入對農民收入的影響逐步加大,在農民收入中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0.8%。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給農民帶來了實惠,帶動了農民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的增長,其在純收入中的比重也呈逐步上升態勢,成為農民增收新的來源。
表1 河南省各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單位:元)
排序 市 2012年 2013年 增長率 增長額
1 鄭州市 12531 14009 11.8 1478
2 濟源市 10648 11958 12.3 1309
3 焦作市 10113 10113 13.6 1375
4 許昌市 9819 11007 12.1 1188
5 鶴壁市 9388 10608 13.0 1220
6 漯河市 8755 9875 12.8 1120
7 安陽市 8618 9670 12.2 1051
8 新鄉市 8647 9728 12.5 1080
9 三門峽市 7906 8925 12.9 1019
10 洛陽市 7777 8756 12.6 979
11 南陽市 7752 8729 12.6 977
12 平頂山市 7518 8541 13.6 1022
13 開封市 7414 8355 12.7 941
14 信陽市 7008 7982 11.2 785
15 濮陽市 6945 7904 13.8 958
16 駐馬店市 6599 7483 12.7 838
17 商丘市 6426 7217 12.3 790
18 周口市 6199 6950 12.1 750
2 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人均純收入收入水平一直偏低
雖然周口市農民收入近幾年穩步增長,但收入總水平仍然不高,低于河南省其他地市,還不及鄭州市的50%(表1),也低于周邊各市,僅為許昌市的63%,漯河市的70%,與駐馬店市、商丘市相比較收入差距也有300~500元,且增長速度也慢于周邊各市,迫切需要加快增長步伐。
2.2 農產品增產和增收困難越來越大
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家庭經營性收入占43.8%,且家庭經營性收入中主要是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較大。然而周口市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偏少,再加上異常氣候日益頻發,進一步提高糧食等農產品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農副產品質量差,農業產業鏈條短,農產品附加值低;農副產品品種落后,科技含量低,一直處于低價位銷售狀況。
2.3 農村務工人員工資水平增長動力不足
工資性收入是周口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占比已經達到了50.8%。周口農村務工人員雖然數量眾多,但普遍學歷低,技能不高,多從事建筑、搬運、紡織等密集型勞動,工資提升空間有限。
3 提高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主要措施
3.1 推動和落實強農惠農政策
穩定各項補貼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繼續對種糧農民進行直補。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適當提高標準、擴大范圍。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上漲和基本穩定,支持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價格隨著成本上漲而提高,健全完善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價格支持政策,保證農民獲得合理收益。
3.2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逐步擴大高產田面積
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保護執法力度,建立健全長久用于糧食生產的高標準糧田保護制度。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步伐,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農業高產田建設項目,逐步擴大農業高產田的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
3.3 推進農產品種植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生產的增效能力
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使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相對路。支持優質農產品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大力優化品種結構,著力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效益。初步形成優質小麥、專用玉米、高蛋白大豆、優質抗蟲棉、高油花生、小雜果、蘆筍、小辣椒、瓜菜、食用菌等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4 引進農業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的加工、貯藏、保鮮、流通等行業。重點扶持一批起點高、帶動力強、功能全、輻射面廣、潛力大的加工企業(如蓮花集團、大用集團、華英集團等)和流通企業(如黃淮農貿市場),通過這些企業帶動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市場,并形成一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體系,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的附加值。積極發展中介服務組織,為農民生產提前、產中和產后服務。積極培育各類農業經紀人隊伍和農業營銷大戶,切實解決銷售難問題,解除農民“后顧之憂”。
3.5 建立健全農村勞務市場,加大農民工技術培訓力度,加快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步伐,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高質量轉移
堅持城鄉統籌就業,從根本上取消城鎮和農村勞動者就業的各種限制。探索建立功能完善的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為農民就業提供均等機會。繼續實施農民轉移就業的“陽光工程”,創新工作理念,改進訓練模式,強化監督管理,有效提升農村勞動者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競爭力,提高農民工工資收入。加快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實現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加大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力度,積極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營造寬松的外部環境,為大規模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鐘智利.沈陽市農民收入現狀與增收對策[J].遼寧農業科學,2012(6):
68-70.
[2] 周口市統計局.周口統計年鑒,2012.
[3] 胡振華,宋姍姍.農民收入現狀與增收對策分析―河南省為例[J].貴州大學(社會科學版),2012(04):39-45.
[4] 何麗.楚雄州農民收入增緩原因與對策[J].云南農業,2012(03):38-39.
中圖分類號 f321;f32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0)01-0011-03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這是立足我國國情和農村實際作出的一個重大判斷。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它不僅有利于直接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而且有利于緩解目前過大的城鄉收入差距。關于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理論界已有較多研究。
在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中,齊曉麗、馮彥妍著重從家庭經營收入、勞動報酬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等幾個方面對農民收入結構進行了考察,并進一步探討了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制約因素,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方面提出了增加農民收入的對策和建議;在對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關系的實證分析中,譚燕芝[1]表明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村金融發展,但農村金融發展卻不利于農民增收,也不是農民增收的格蘭杰原因,并且農村金融發展對于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遠遠低于農民增收對于農村金融發展的貢獻率;在農村社會保障與農民收入增長的互動作用分析中,張秀生教授[2]從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內涵及作用的角度,闡述了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農村社會保障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筆者基于農村產業結構與農民收入的數據,通過運用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農村產業結構變化和農民收入的關系[3,4]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并有針對性地對增加農民收入提供相關建議。
1數據來源
筆者采用天津市1980~2007年的時間序列數據,模型變量包括天津市農民收入水平的人均純收入,用i來表示;由于數據的可得性,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養殖業所占的百分比來表示農村產業結構的變化,用s來表示。為避免因數據變化帶來的劇烈波動和消除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對各變量取自然對數,分別表示為lnr和lns(見表1)。
2實證方法
無
(1)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王東榮
特稿
(4)強化組織化經營 社會化服務 加快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殷歐
現代農業
(7)強化八項工作措施促進蔬菜穩定供應 陳德明 葉建平 翟欣
(11)在創新轉型中實現糧食生產基本現代化——外岡鎮促進農業轉型發展的情況調查 桑靜山
轉型發展
(15)光明食品集團努力構建集約化、國際化企業集團 朱平
(18)奉賢區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實踐與思考 無
農民增收
(22)以促進農民長效增收為主線 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劉媛 袁偉峰 劉明
(25)建立農民多種收入渠道 確保收入倍增目標實現 顧紹耕
(28)實現種糧大戶降本增收的對策研究——來自浦東新區的調研報告 無
村級經濟
(30)棋桿村發展生態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無
(32)做強主導產業 促進農民增收——平棋葡萄專業合作社見聞 無
探索研究
(34)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思考 丁振闊 顧芳睿
(37)明晰農村土地產權的當務之急 張曉山
長三角地區
(41)蘇州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湖橋樣本 無
人物春秋
(46)中國預警機之父——金山籍科學家王小謨 無
世間萬象
(48)“雨生百谷”說谷雨 張海法
無
重慶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存在著大城市與大農村、大工業與大農業、較小范圍的都市發達地區與較大范圍的農村欠發達地區同時并存的現象,“三農”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自1997年直轄以來,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軌道,農業和農村經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農民收入水平近年來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當前重慶市農民增收面臨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與預期要達到的收入目標仍有很大差距。重慶市農民收入水平偏低,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概言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局面還沒有取得根本改觀,因此,需要有關方面高度重視。
重慶市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
土地資源約束趨緊,制約農民增收。土地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國家下達給重慶市的耕地保護目標是到2020年,耕地總面積必須保證217.07萬公頃(3256萬畝),重慶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受到土地資源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制約。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的有關數據統計,重慶的耕地總資源為3078.38萬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為2076.64萬畝,平均每個農村人口擁有常用耕地僅有0.86畝,平均每個農村勞動力擁有常用耕地1.51畝。全市中低產田土占耕地總面積的80%左右,15~25度坡耕地占32.5%。重慶市人均耕地面積小,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但同時又存在較為嚴重的土地撂荒現象,土地實際利用率很低。由于農資價格增長過快、種糧投入產出比低、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等原因,很多土地無人耕種,土地資源匱乏與土地撂荒現象并存。此外,重慶市農業水資源分布不均,區域性、結構性缺水嚴重。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極端氣候對農業的破壞性較大。天然草原資源有限,制約草食牲畜的發展規模。農業生態環境脆弱,酸化土地、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積分別占15.1%、48.6%、11.6%,自然災害、農作物病蟲害常年發生2500萬畝次、9000萬畝次,給農業造成損失。
農業現代化程度低,制約農民增收。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是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化,農業機械和農業科技也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重慶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緩丘平壩,山高坡陡,田塊零散,呈不規則形分布,田土依山傍水,不利于機械化耕作。田間機耕道建設較為滯后,坡度大、彎道多、路面窄、不平整,農機作業效率很難提高。農村經濟落后,農民購買力差,農機擁有量較少,農業機械化水平很低,農業現代化程度低,農業生產方式落后,人拉牛犁,肩挑手抬的現象在農村很普遍。
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的數據資料顯示,全市機耕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只有0.88%,機電灌溉面積比重為3.88%,采用現代噴灌、滴灌、滲灌技術的土地占耕地面積比重都非常低。此外,重慶農村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業科技應用水平低,缺乏創新,農業科技貢獻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農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阻礙農民增收。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科學的農業產業體系是衡量現代農業的重要指標。整體來看,重慶農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使農民增收較為困難。重慶農業內部產業結構不合理,糧豬型結構比重過高,農業粗放經營,農業生產鏈短,生產布局趨同。不同區域之間存在產業結構和布局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區域差異性和比較優勢不明顯。上下游產業之間相互銜接不緊密,一般性品種多,初級產品多,精加工、深加工產品少,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數量、規模偏小。
目前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優質、綠色、營養的農產品更受親睞,市場需求量逐漸增大,而重慶農民的思想尚未轉變,現有的生產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總量供過于求,但結構性需求短缺,使得農民增收困難。
存量勞動力資源匱乏,農民增收的主體缺位。通常來講勞動力資源包括勞動年齡以內具有勞動能力的全部人口和勞動年齡以外實際常年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根據重慶第二次農業普查的數據統計,重慶市農村戶籍勞動力為1496.52萬人,農村常住勞動力為1090.41萬人,戶籍勞動力與常住勞動力之差(凈流出)為406.11萬人。外流的人口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受教育年限相對較長。存量勞動力質量偏低、年齡偏大極大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勞動力總量過剩,但同時又存在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農業人才結構矛盾加劇。一些地方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等現象日趨明顯,農村留守人員整體素質不斷下降。他們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新觀念的意識不強,種糧吃飯、養雞換鹽、喂豬過年的思想還沒徹底轉變,技術推廣難以到位,規模化生產銷售難以實現。
重慶市農民增收的對策建議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按照“鞏固高產田,提升中產田,改造低產田”的思路,配套農田水利設施。以農業經營產業化、生產標準化、模式生態化、耕種機械化為目標,加強農田綜合整治,加快建設鄉村道路,提高農田質量,改善農機作業環境。根據重慶特殊的地形條件,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強對土地的開發和整理。依托各區域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引導農民連片種植,實行規模化經營,進行連片開發。鼓勵農民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如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政府應加強對撂荒地的管理,幫助農民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通過多種渠道,將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實施產業化提升行動,培育重點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實施產業化提升行動,加大龍頭企業信貸擔保和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吸引城市企業加入農業產業化經營行列,形成多種所有制結合、多業兼營、產業互補的龍頭企業格局。培育產后深加工與市場營銷的龍頭企業發展,打造西部農產品加工高地。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扶持重點產業大戶的政策措施,創新直接到產業、直接到大戶的政策落實機制,從農資綜合補貼中切塊,重點支持種糧大戶發展。探索建立土地流轉機制,促進產業大戶向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創新服務方式,分產業建立大戶檔案,在科技推廣、疫病防治、信息服務以及貸款擔保方面給予政策支撐和技術支持;發展種養結合、種加結合、產供銷結合的結合型、綜合型經營大戶,形成新的產業鏈、產業群。
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專業化程度。根據重慶市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各區域比較優勢與特色,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和生產結構,打造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推進農業產業化,在穩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在農戶和市場之間搭建有效對接的平臺,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農村經營體制。發展和建立多種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如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技術協會等,探索培育專業服務公司、農民經紀人等。探索并推進農民以土地和資金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積極促成農業生產中各參與方的合作共贏,從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延長農業產業鏈,轉變和革新經營方式,增加農業的經營效益,提高農民的收入。
農村人力資源保護與開發并舉,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提高農村人力資本的存量和質量,正確處理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與引進的關系,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確保農村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對于留守農村的存量勞動力,要通過多種途徑挖掘潛力,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使其較快成為適應農業發展的實用人才。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創新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引進和培養農業科技帶頭人,向農民普及新品種、新技術,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根據重慶市不同區域農業生產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用性強的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幫助農民將生產技術運用到日常勞作中,促進農民實現增產增收,使農村勞動力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主體。
此外,還需要健全財政支農機制,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來源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起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財政制度,提高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加快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保障水平。
結語
隨著國家對民也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農業發展在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農村地區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花卉苗木產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也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結果,同時,這也為農民的增收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未來發展中,要結合花卉產業發展的實際和產業特點,為農民增收創建更多的機會。
1 花卉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關系分析
1.1 相互促進發展
花卉產業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呢過息息相關,能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有利于當地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增加農民的收入;反之,地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又刺激著花卉產業的繼續發展,為其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條件。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將花卉的種植和栽培作為增收的主要途徑,能推動旅游、服務、餐飲等第二三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在提高當地經濟發展開放程度的基礎上,也直接促進農民收益的增加。此外,花卉產業本身就具有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在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提升生活質量等方面有極大促進作用,能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并陶冶人的情操等,對農民的生活方式和質量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1.2 相互制約
從目前的發展狀態來看,花卉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因此,很多地區改善農業結構,重視花卉種植在農業種植中的比例,但是實際操作中卻又遇到了各種問題。
花卉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和亂伐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了植被的破壞,不能使其發揮其美化環境和凈化環境等作用,這咋紅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也不利于農民長期效益的提升,同時還會影響到地區其他項目的發展,最終影響到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而農民收益問題不被解決,又會引發各種如地區不穩定等社會問題,最終影響到農業的持續發展和現代農業化道路的實現。
2 合理發展花卉產業,促進農民收益增加的措施
未來的發展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花卉苗木產業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農業的持續化發展等方面有積極意義,迎來了發展的良好機遇。在花卉產業的發展中,要正確認識到產業的特點,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從市場角度出發,做好相應的規劃發展,保證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
2.1 合理規劃、統籌發展
首先,要用戰略性的發展眼光看待農業的發展,了解當地的環境適合培育的花種,并對花卉資源做統籌策劃。根據花卉資源的生產和市場情況,劃分出重點發展的區域,對于不適宜發展花卉的地區,重視其他農業產業的發展,在保護花卉資源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做好地方特色,保持自身發展的優勢,尤其是重視新技術的投入在花卉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保證花卉產業的全面發展。
2.2 采用現代種植手段,完善生產設施
結合花卉產業自身發展的特點,花卉種植栽培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高新科技的支持,因此在實際發展中,要加大技術和設備的投入,采用現代化的種植手段,在擴大栽培規模的基礎上,提高生產的質量,還可充分利用花卉資源,發展旅游等產業,提高其綜合生產效益。
2.3 結合市場需求,加強體系建設
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花卉產業的發展也要對市場需求進行考察,找到市場缺口。立足本地經濟的發展,建設主體市場和相應的其它市場,規劃好地區的花卉產業,避免重復生產和發展造成的資源浪費。同時,結合市場需求,發展觀賞花卉、盆栽盆景等。還要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培育新的花種,提高其市場占有率。但是要注意發展中處理好與自然的關系,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2.4 強化組織保障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社會在支持,在花卉產業的發展中,政府要重視對新型農業項目的支持,從技術、資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指導農民提高栽培和種植技術,并制定相關的整車制度,保證市場秩序的穩定,并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并積極開拓市場,為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機遇。同時,農民要保證收入的增加,也要積極學習先進的花卉種植技術,重視新技術的引進,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保證花卉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結語
新的發展時期,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花卉產業的發展是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的產物,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更多在機會,同時也影響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未來發展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重視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提高花卉栽培的技術,加大科技和資金的投入等,在花卉產業的帶動下做好相關的旅游、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也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3]史松瑞.內蒙古家庭農場發展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4:1-31.
[4]呂詩文.江蘇成立首家家庭農場聯盟[J].吉林農業,2015 (2):26.
[5]程春麗.河南省家庭農場發展現狀與對策的實證分析--基于河南省十縣(市)的抽樣調查[J].改革與戰略,2015,10(31):105-110.
[6]“‘十三五’糧食安全、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若干問題研究”課題組.家庭農場成長條件與政策支持調查分析――基于河南的典型調查[J].調研世界,2015(1):27-31.
一、文獻回顧
(一)關于農業稅費改革和農民負擔
張平軍(2008)從農村基層政府財權和事權不對稱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基層政府財政面臨的困難,認為農業稅費改革和取消降低了農民負擔,但也減少縣鄉政府財政收入,致使基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和產品成為雪上加霜 。官錫強(2006)從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觀點闡述,在二元經濟體制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要由農民自己負擔,政府投入偏少,供給主體差異和政策待遇不同,直接造成城鄉公共產品供給水平的失衡。
(二)農村公共品供給和農民收入的相關性
現今農村公共品的供給主體是政府,但由于政府供給主體存在缺位,供給效率不高等弊端,關于農村公共品供給主體問題的探討,廖薇(2007)從博弈論的角度,運用”涓滴效應“和”泅渡困境“理論之間的相關性分析,認為:從利益驅動的角度增加農村公共品的供給,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公共品參與者的收入水平。何蒲明,黎東升(2008)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對農村公共品供給狀況與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農村公共品供給水平與農民收入存在高度相關性,二者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馬德君(2009)從公共品供給視角,指出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進一步落實,現有的農村公共品供給體制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公共品供給短缺已成為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DENISE HARE等人通過分析政府對農村公路,農村基礎教育,農村醫療,農村水利灌溉的投資與農民對公共品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比較,得出結論:農村公共品供給與農民對公共品的實際需求不匹配,投資遠遠低于需求,公共品供給與農民收入有密切關系,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是影響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數據選擇和來源
本文研究對象是貴州農村公共品供給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筆者把貴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作為被解釋變量;把農村公共品的供給作為解釋變量。考慮到解釋變量的量化問題和數據的可獲得性,選擇如下指標反映貴州農村公共品供給情況:農村基礎設施投入,農村社會救濟,農村科技三項費用,農村用電量,用。本文選擇1995年~2010年十五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研究。變量的解釋和來源見表一。
■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貴州改革開放30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業統計資料匯編。
三、政策建議
通過上述的實證研究可知,貴州農村公共品的供給狀況影響著貴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農村公共品供給不足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面對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以期待農村公共品供給發揮促進農民增收的推動作用。
(一)加大貴州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建立多元化供給主體,開拓農村居民增加收入來源新渠道。創新農村基礎設施供給模式,通過價格優惠、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使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民間力量注入到如公路、水力、電力等農村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主體多元化發展。
(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加大政府財政對農村社會救濟金的支持力度,加快強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功能的步伐。建立農村社會救濟金與監督管理相協調統一的長效機制和運行機制,確保農村社會救濟金的發放、運作過程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參考文獻:
[1]Wanglai Cui.A Scientific Inspection of Public Service of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J].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pp.363―369.2009
[2]張鐵軍.西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的理論與對策研究[J].西部大開發,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