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19: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音樂學科中的核心素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作為音樂教師怎樣通過音樂教學來加強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呢?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以及音樂特有的形式手段,對其進行教育、引導。
一、音樂教育有利于凈化、升華人的心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最大特點是它取材內容的廣泛性及教育手段的多樣性、教學形式的趣味性,當你翻開教材仔細閱讀,你會發現德育的內容非常廣泛,無處不在。音樂教師巧妙設計構思,精心備課,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把一堂課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啟迪學生的心靈,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去影響、去改變學生、讓他們在音樂中仿佛置身其中,去享受歡樂、感受痛苦,去憤怒的譴責、熱情的歌頌,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的音樂世界,喚起他們的熱情,培養他們愛國、愛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樂教育有利于開發智能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認識,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認識,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開發人類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勵人們奮進的特殊工具,已被普遍認同,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紛紛加入到學習音樂的行列。經現代醫學專家研究認為,認得左腦具有邏輯思維功能,右腦具有形象思維功能,甚至有些科學家稱右腦為"音樂腦",它與創造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音樂教育對開發右腦、發展人的形象思維、提高人的智能因素起著其它科學無法代替的作用。孔子、愛因斯坦、托爾斯泰、歌德等,他們不僅是音樂藝術的愛好者,而且對音樂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詣,正因為音樂對其意識和思維的催發作用,才幫助了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登上了事業成功的頂峰,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演奏時通過手指的靈活運用,對大腦的神經系統進行鍛煉,使大腦更靈敏、更聰慧,同時訓練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開闊音樂視野,獲得追求美好的事物,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為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打好基礎。
三、音樂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
音樂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可以陶冶大學生的藝術情操,可以愉悅大學生的健康心理,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濃厚審美情趣。當然,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是一個非常長期、非常復雜的一個過程,這種過程需要堅持,血藥持之以恒的不斷積淀。大學生應該明白自然和諧、社會良好秩序和社會正義,要拋棄自己那些比較齷齪的、陰暗的、低級趣味的想法,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培養自己高雅、文明、自然、和諧的人生品格,通過音樂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后養成自己最有意義、最有人生價值和最有社會價值的價值取向。音樂藝術通美的結晶,啟迪人類的思想內涵,感染人類的關愛情感。通過音樂教育這種非常輕松,非常美麗和非常爽心悅目的方式傳達思想道德教育的真諦。因此,音樂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手段。通過音樂教育可以給大學生一活生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四、音樂教育有助于身心健康素質的培養
優秀的音樂能使精神愉悅、情緒振奮,同時通過音樂聽覺器官穿入大腦皮層,起到較強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勞、增進健康的作用。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如跳校園集體舞、隨著節奏做健康游戲、練習唱歌、學習樂器等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環節學生的學習壓力,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及集體協作能力,對鍛煉學生健康的體魄都非常有益。
更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高素質的人才,多數受到過良好的音樂教育。尤其是今天,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那些生氣勃勃,充滿創造性和娛樂性的教育形式,越來越需要將音樂教育引入德、智、體、美、勞諸育之中,來完成對中小學生人格的塑造。重視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關鍵。因此,重視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音樂學科作為非主科教學的一種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但在“培養全方面發展人才”的背景下音樂課堂的美育與德育功能是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意義所在,并在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具備深刻內涵的音樂教學。初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青春期,青春期不僅是個體發展的萌動期,更是個體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中采用適合的教育手段使青少年形成積極正向的發展觀念尤為必要,教師應為初中生打下良好發展的堅實基礎,使其平穩、安全地渡過人生的青春期。音樂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與多樣的藝術形式,通過音樂教學學生可以與多彩的音樂文化進行深入地交流,并從中汲取到積極的能量。因此,秉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是完成一節高質量音樂課的必要條件,也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有效舉措。
一、音樂核心素養的內容
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元素,基于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是每個教師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是區別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對所教學科有一個深刻的體認,并且能夠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科素質,從而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發展。音樂核心素養亦是如此,總得來說音樂核心素養分為三部分: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
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是音樂教學的內在之義,也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功能。教師應選取合適的教學材料并通過講解、示范、引導等手段使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聽覺特征、表現形式、表現手段等形成一定的認識。這種認識具備個體性與多樣性的特點,它是不同的個體基于個體風格與感知能力形成的獨特的體驗,是個體內心世界的一種映像。教師應重視學生形成的不同的審美感知,但在尊重個體表達多樣性的同時注重對消極、危險的思想認識進行紓解與引導,發揮音樂教育的積極導向作用使學生形成健康、正向的審美感知與思想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是音樂教學的基礎目標之一,教師應充分將這一目標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獲得良好學習體驗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
(二)完善學生的藝術表現
如果說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是理論與認知層面的內容,那么使學生形成一定水平的藝術表現則是實踐層面的內容。藝術表現考察了學生的綜合藝術水平,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通過歌唱、演奏或者音樂創編等形式表達自身關于音樂的認知。藝術表現不僅具備了美感性與可觀賞性的內涵,同時也具備了考察性、實踐性、創新性的性質,它是音樂核心素養中的關鍵內容,決定著音樂學習者的能力與水平能夠達到的層次。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需要教師多為學生提供展現與發揮的平臺,這樣的平臺可以是小范圍內的,也可以是專業化、高級化的。教師應學會為學生預留一個發展與發揮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內容、所獲得的感悟多方面地展現出來。
(三)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
使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音樂藝術背后的人文內涵以及思想情感進行深入的了解是核心素養中重要的部分。音樂是感性與美的表達,它產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音樂學習者應具備一定的觀察力與感知力,能夠透過音樂的表象看到其本質,能夠對一首歌曲或者曲目的產生之源有一定的認識與體悟。因此,教師應將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納入教學目標之中,并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的層次與等級,使教學目標按照一定的邏輯與體系進行建構,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目標完成的過程中實現持續化、系統化的發展。
二、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
(一)構建多元課堂,全方面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
構建多元化的課堂是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多元化的課堂與傳統的單一化、模式化的課堂有著巨大的區別,多元化的課堂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的學生的發展需求,并且有助于生成趣味靈動的現代化課堂。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需要教師結合所教內容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導,構建多元化的課堂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音樂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與示范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直線下降還會使得課堂結構趨向單一化,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多元化的課堂不僅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更是課堂結構的多元化,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化教學、討論式課堂等手段豐富課堂的層次結構,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感知能力。例如,在進行《渴望春天》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教師在歌曲演唱的示范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并在練習環節鼓勵學生就歌曲的內容進行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入感受音樂的美感。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描繪不同季節的歌曲,使學生近一步提升對樂曲的鑒賞力與感知力。
多元化課堂要求教師賦予音樂課堂活力與生命力,通過創設不同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知。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材料供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唯有視野不斷開闊,審美與感知才能不斷提升。
(二)拓展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與表達的平臺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創新力不僅是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內在之義。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在對音樂活動的設計與表現上,創新不僅包含了思維的新奇同時也暗含了對所學知識的實踐與應用。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進行創新的平臺,使學生的音樂執行能力得到良好發展。
課外活動是供學生表達與展示的重要舞臺,通過課外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新力,還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提升與成長。因此,睿智的教師應懂得為學生搭建一片藝術創作的空間,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在這片空間中得以發展。例如,在進行《歌劇之夜》這單元內容的教學時,由于該單元內容十分生動有趣,且具備著一定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該單元中的內容進行設計,以開展活動的方式使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舉辦一場“歌劇表演大賽”讓學生自行選取歌劇進行設計與表演,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歌劇、學習歌劇。
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定的平臺作為依托,倘若教師只按照傳統音樂課堂的示范-講解-練習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新意識就會被抹殺。教師應善于借助活動培養學生,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深入挖掘內涵,幫助學生形成深厚的人文素養
音樂的背后隱藏的是豐富的文化與歷史,音樂是人文歷史的一種表達,人文歷史是音樂賴以生存的基礎。人文素養不僅是個體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進行創新創造的源頭,教師應使學生深入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近距離接觸人文歷史故事,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的積累。
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沉淀并形成一定的人文素養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與教授。教師應善于挖掘歌曲或者曲目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并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進行充分的學習。例如,在進行《神州音韻(四)》這單元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結合該單元中的曲目使學生感受到民族風情的特點,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與歌曲相關的背景與文化,使學生通過歌曲了解文化,并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加深對歌曲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講解與歌曲有關的故事和背景,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培植學生的人文情懷。
唯有深厚的積淀才能產生偉大的創造,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以一定的人文素養與知識技能為前提的,教師應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并鼓勵學生走近文化、感知文化、創新文化。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是學生進行有效音樂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評價學生是否進行了有效的音樂學習的標準,它要求教師關注音樂教學的不同的層次與角度,關注音樂教學目標的不同價值取向,并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應將核心素養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結合,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準確地分析,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創新能力的同時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同時,要以核心素養為核心,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輔助,使音樂課堂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各行各業都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也不甘落后。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滲入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課堂教學的主流。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及其融入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音樂學科的課堂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是每位音樂教師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重構課堂標準,打破教學與學生素養脫離的局面
一般的音樂課課堂,都是教師教學生簡單的唱完課本上的歌曲就算完成了課堂任務,學生只要上課學會了一首歌就算是最大的收獲。現《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音樂課時要從審美、興趣、個性發展、弘揚音樂文化等各個方面出發;針對每個年級段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想要上好一堂音樂課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好音樂課也不是只要教會學生歌曲這么簡單。音樂科教師需要重構課堂標準,轉變教學方式。教師應著眼對學生學習方式上的研究和改變,改變以往那種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在音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收集課堂以外的音樂資源。如:現在學生喜歡流行音樂,隨著各種電視節目傳播,《中國好聲音》、《超級女聲》等受到學生們的追捧。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需要老師的點撥。教師應該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流行音樂帶到課堂來,指導學生鑒賞,使音樂課堂成為時代潮流與價值精神的展現舞臺。實踐證明,中小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音樂教師必須要有寬闊的視野,保持開放的態度。音樂教師要在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進一步去體會理解音樂的內涵。如《保衛黃河》有著非常鮮明、生動有力的音樂形象,它以跳動起伏,生氣勃勃的戰斗精神構成它的聲調特征,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的英雄兒女斗志昂揚的奔赴抗日救國戰場,掀起了民族解放斗爭巨浪的熱烈場面,生動的刻畫出保衛黃河,保衛祖國,英勇殺敵的光輝形象,在這一刻學生一定會受到心靈上的震撼,激發出愛國主義熱情,以及頑強的斗志。又如欣賞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民間傳說《梁祝》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這優美的旋律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深深的吸引、打動。這些健康的音樂作品能夠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全面的提高。此外,課外音樂教育環境也應該成為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達到神與形的完美統一等等。我們必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條件,向學生進行音樂教育。
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學習的素養
新的音樂課標為音樂教師提供了一個發揮自己潛能的廣闊空間和一個更有意義的教學領域。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經常給學生表演和表現的機會。唱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一回事。表演的好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表演是另一回事。鄢、愛跳、愛表現這本來就是孩子們的天性,這種天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漸漸地被磨滅了。那么,在21世紀的今天,教師必須讓孩子們的天性得到充分釋放。在音樂課上,培養學生敢于大膽地歌唱、表演,就是一種自信心的培養,一種做人的勇氣的培養,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培養。在小學音樂課程中,人文主題與知識機能的關系是統領與被統領的關系。音樂課程要求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同音樂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有機地結合。其別重要的是,知識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發下才能夠成為智慧。音樂教育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藝術的本質、特性,音樂課程應體現出其他學科所不能觸及到的方面。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失掉了情感就沒有了藝術。在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中,只有讓情感得到充分體驗、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觸到音樂的本質,也才能讓學生領會和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如《音樂》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手拉手”,通過《讓我們手拉手》、《大家來唱歌》等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他們豐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們的感受,學會同學之間互諒互讓,珍惜友情,共享快樂,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懂得相互欣賞和共同分享,達到情感體驗和提高審美素質的教學效果。
一、扎實學生的基本功
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既需要“站在高處”盡可能地“向遠處看”,為學生規劃未來,也需要“站在當下”關注學生的現實問題,幫助學生奠定知識基礎,掌握基本技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面對問題時擁有行動能力,才能在學習活動中結合個人的學習體驗、生活體驗完成自主探究活動,參與創新實踐。因此,筆者建議,在開展中職音樂教學實踐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音符、音程、和聲、節奏節拍、音樂鑒賞、音樂創作等基礎知識。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筆者認為,只有擁有了這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生才能完成創新活動,才能將愛好轉變為現實的能力[2]。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有強烈的參與創新及展現個人價值的愿望。擁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有利于他們將這種愿望轉變為參與自主活動、合作交流的動力。而在有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之后,中職學生還會具備學習的自信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無論是國家課程的創造性實施,還是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都應該充分發揮本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優勢,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多樣化發展服務。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本地的音樂課程資源,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一、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調動音樂教師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積極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體思路是:
(一)確立音樂課程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學科地位
當前,絕大多數的學校具有升學的任務和壓力,客觀上促成了學校管理層和廣大師生對升學考試不起直接作用的音樂等學科的輕視。音樂課作為“飯后甜點”而存在,成為可有可無、可上可停的自由學科,一有考試或學校其他活動,就會對其造成沖擊和影響。這種音樂學科在初中學校教育中的從屬地位,嚴重影響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要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的發展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
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上述的特殊性,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予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的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三)加強師資培訓,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習慣于統一的課程實施計劃,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這是一種比較落后的課程現象。雖然隨著音樂課程標準的出臺實施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最直接被廣大師生利用的課程資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樂教材每學期只有薄薄的一本書,這種狀況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容易造成“換湯不換藥”的教學現象。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充分調動起廣大一線音樂教師的積極性,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四)促使學生成為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主動參與者
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廣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促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參與者,這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視本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積極的音樂教育的氛圍;其次,建設各種適合于本校實際的學生音樂課外活動小組;第三,鼓勵學生大膽開展音樂實踐和創造。學生中蘊藏著大量的音樂課程資源因素,教師要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
二、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
(一)學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音樂課程資源中學校資源主要包括教師資源、環境資源和活動資源。教師資源是實施音樂課程的骨干力量;環境資源主要指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設備等;活動資源則是指學校組織、參與或開展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如:文藝匯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們文昌中學是一所規范化學校,在音樂教學設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學校還擁有音樂排練室、多媒體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園網站、廣播站,并且利用校園網站、廣播站經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樂,對學生在起床、吃飯、午休、就寢的時間段,都精心設置了相應的音樂。這樣使學校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學習的場所,而且還是一個充滿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社區作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它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資源。開發社區音樂課程資源,在于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使音樂課程的教學富有特色。我們成立了校合唱團和器樂團,定期邀請專家來指導。
(三)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家長資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藝術專長或一定藝術素養的家長及他們的親友及他們所擁有的有關藝術的書籍、音像資料、可利用的藝術器材等。在全校家長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樂老師”,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學生在這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賞到了當地耳熟能詳的民歌、豫劇、農村紅白喜事中常用的音樂、民俗音樂……這樣聯合家長參與的音樂課程,不但為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鞏固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音樂能力,也使音樂學習的層面更廣泛。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無論是國家課程的創造性實施,還是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都應該充分發揮本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優勢,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多樣化發展服務。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本地的音樂課程資源,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一、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調動音樂教師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積極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體思路是:
(一)確立音樂課程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學科地位
當前,絕大多數的學校具有升學的任務和壓力,客觀上促成了學校管理層和廣大師生對升學考試不起直接作用的音樂等學科的輕視。音樂課作為“飯后甜點”而存在,成為可有可無、可上可停的自由學科,一有考試或學校其他活動,就會對其造成沖擊和影響。這種音樂學科在初中學校教育中的從屬地位,嚴重影響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要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的發展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
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上述的特殊性,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予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的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三)加強師資培訓,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習慣于統一的課程實施計劃,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這是一種比較落后的課程現象。雖然隨著音樂課程標準的出臺實施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最直接被廣大師生利用的課程資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樂教材每學期只有薄薄的一本書,這種狀況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容易造成“換湯不換藥”的教學現象。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充分調動起廣大一線音樂教師的積極性,促成音樂教師成為積極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者。
(四)促使學生成為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主動參與者
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廣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促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參與者,這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視本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積極的音樂教育的氛圍;其次,建設各種適合于本校實際的學生音樂課外活動小組;第三,鼓勵學生大膽開展音樂實踐和創造。學生中蘊藏著大量的音樂課程資源因素,教師要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
二、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
(一)學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音樂課程資源中學校資源主要包括教師資源、環境資源和活動資源。教師資源是實施音樂課程的骨干力量;環境資源主要指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設備等;活動資源則是指學校組織、參與或開展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如:文藝匯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們文昌中學是一所規范化學校,在音樂教學設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學校還擁有音樂排練室、多媒體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園網站、廣播站,并且利用校園網站、廣播站經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樂,對學生在起床、吃飯、午休、就寢的時間段,都精心設置了相應的音樂。這樣使學校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學習的場所,而且還是一個充滿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社區作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它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資源。開發社區音樂課程資源,在于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使音樂課程的教學富有特色。我們成立了校合唱團和器樂團,定期邀請專家來指導。
(三)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家長資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藝術專長或一定藝術素養的家長及他們的親友及他們所擁有的有關藝術的書籍、音像資料、可利用的藝術器材等。在全校家長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樂老師”,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學生在這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賞到了當地耳熟能詳的民歌、豫劇、農村紅白喜事中常用的音樂、民俗音樂……這樣聯合家長參與的音樂課程,不但為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鞏固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音樂能力,也使音樂學習的層面更廣泛。
生命,萬物之靈聚,宇宙間的奇跡,它是上蒼饋贈給我們彌足珍貴的禮物。當它來到我們的校園,教育就是我們饋贈給它最好的禮物。《生命教育的內涵、價值與實施路徑》中對學校教育的闡述是:學校教育是對生命的教育,旨在幫助孩子認識、珍惜、敬畏、欣賞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涵養人文素養、提升生命質量,讓生命活出滋味,活出精彩,活出意義。
自古以來,音樂與生命教育有著深厚淵源。“述圣言,禮樂備”儒家先賢孔子早在3000年前就提出生命教育的兩大核心是“禮”和“樂”。古人云:三籟之音,能啟心智,滌靈魂,昂斗志,獲新生。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之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小澤征爾聽《二泉映月》雙膝跪地,這一切都體現了音樂與生命的和諧共振。
2011版小學音樂新課標明確指出:“……通過音樂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對人類,對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由此可見,音樂學科是滋養、豐富學生生命內涵的學科,在實施生命教育、提高人文素養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音樂教育工作者,應本著對生命的敬畏和虔誠,把生命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課堂,讓學生在音樂這塊沃土上提高審美能力、提升人文素養、感悟生活、珍愛生命。近幾年,筆者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對于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有了如下幾點淺悟:
一、挖掘教材資源,滲透生命教育
音樂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審美為核心。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歌曲音韻美、辭藻語言美、音樂旋律美、作者人格美的作品比比皆是,落實生命教育的的滲透點和融合點也是靈活多樣。如根據歌詞內容直接引導的有:一年級歌曲《多快樂呀多幸福》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從中體驗快樂;二年級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讓孩子感受小烏鴉對媽媽的一片孝心,讓孩子學會感恩,尊敬老人,報答長輩,敬畏生命;《勞動最光榮》則讓小朋友明白勞動是最美的,人的生命能創造價值等道理。……又如利用音樂旋律引導學生的有:二年級歌曲《動物說話》,不僅曲調歡快、活潑,還加入動物的叫聲,讓孩子們立刻有了熱愛動物的情趣。五年級歌曲《美麗的草原》,舒緩、柔美的旋律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一望無際,從而愛上大自然,愛上了生命……
有的作品對生命教育的切入點是隱性的,這就需要我們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如四年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不畏艱險,奮勇前進的偉大精神,但那個炮火連天的時代畢竟離十來歲的孩子較久遠,學生體會不深刻。因此,課上我以這首歌的詞作者為切入點,講述了他艱難險阻創作國歌的曲折事例,激勵學生以為榜樣,學習他熱愛祖國,不拍挫折,奮勇前進的精神。這樣教育對學生生命的影響是深遠的。
無論教材隱性還是顯性,我們都應該結合學科特點,挖掘教材資源,并通過多元化的藝術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熱愛生命的有機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人文素養。
二、聯系生活實際,開展生命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源于生活、貼近生活,還要服務于生活。”因此,我們在挖掘教材生命元素的同時,還要善于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教育契機,關注兒童生活本身,讓音樂與兒童生活“無痕銜接”,這樣的生命教育才是利于兒童成長的。
如: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是為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在學生會唱這首歌后,我拋出發散思維的問題:想一想,勤勞人除了在廚房忙碌之外,還會在哪里忙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創編。學生經過思考、討論,有說在客廳里的,有說在菜地里的,有說在教室里的?我再鼓勵孩子當一回小小音樂家,把歌詞填進去。學生興趣盎然。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了學生生命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遴選欣賞內容,立足生命教育
欣賞課是音樂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好的音樂能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在音樂中欣賞到生命的美,在欣賞曲目的選擇上,我總是“別有用心”,立足于生命教育:聆聽班得瑞鋼琴曲,感受自然的溪水潺潺,鳥啁蟲鳴,體驗生命的靜謐溫潤;欣賞《黃河大合唱》感受蓬勃豪邁的生命力,體驗人生的激昂澎湃;觀看《千手觀音》,體驗殘缺生命的頑強律動……從音樂活動中學生獲得了審美體驗,曉知了生命的真諦,珍惜生命的美好,進而更加熱愛生命。
四、結合實時活動,落實生命教育
在節日、校慶日、班隊日、生日等特殊的日子里,和學生一起唱“聽者側耳,唱著動容”的歌曲,能渲染情感,觸動心靈,增強生命教育效果。
母親節前夕,教孩子唱《感恩的心》,讓孩子把這首歌送給自己的母親,并告訴孩子,我們應該常懷感恩之心,感謝那些有恩與我們的人,感謝身邊的一切一切。每周一次的合唱練,教孩子們唱《遠方的孩子》、《生死不離》等歌曲,讓孩子們通過觀看“5.12”大地震視頻,領悟歌曲的意境,感受愛的力量,感悟生命的寶貴。在一首首深情的歌聲中,孩子們紛紛動容,明白自己健康成長,珍惜生命就是對愛自己的人的最好報答。
五、打造校本課程,升華生命教育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有“學中教,教中研,研中悟”的時代精神。在教學中,我嘗試著結合音樂學科特點,整合地方課程,打造本學科的生命教育特色微課程,以及關于生命教育的教師小課題研究。如,在我教學的個別班級中,我嘗試每一月安排1課時生命教育課程,以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尋找珍愛生命的理由。在教學中,我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讓學生自己收集歌曲的相關背景以及詞作者、曲作者的介紹,在課堂中討論、交流,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進而有激情地學唱歌曲。雖然一月只有一節針對性的生命教育課,但學生的進步是明顯的。在踐行生命教育的同時,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學校教育,生命為本!”當我們的教育關注著學生心靈的滋養時,學生的生命體驗就會變得豐盈,成為一章立體詩篇。這是教育的本真,更是教育的真諦。就讓我們用豐滿生命的知識做教育,用欣賞生命的眼光看教育,用成就生命的境界愛教育。讓校園里的每一個生命都精彩!
結合本書可知,合唱是一門技術,而合唱指揮則是一種技能,通過融入不同技術以及各方的配合與協作,輔以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從而呈現完美的舞臺表演效果。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設置合唱指揮課程,旨在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課程形式以系統化訓練為主,教學內容凝聚合唱訓練、指揮技法和聲樂教學的基礎核心素養,因此,合唱指揮課程具有普及性和大眾性,從中體現出一定的人文修養和基礎音樂素養。但合唱指揮作為新興學科,相較于其他音樂學科起步較晚,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不夠成熟,且由于缺乏科學教學模式的先例指導,合唱指揮教學存在訓練時間不固定、合唱排練效率低下、團隊協作能力弱以及作品演繹能力差等問題,導致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不高。受傳統模式影響,教師普遍采取整合性教學方式,同時開展合唱教學和指揮教學,導致學生難以同時掌握多種知識。基于上述論述,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模式亟須加以改進。在開展合唱指揮教學工作中,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教師需積極創新現有教學方法,尤其在采取針對性教學方式的同時,兼顧其科學性和綜合性,具體實施路徑表述如以下兩個方面。
“人文”這個詞最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之中。音樂的人文性體現在作品中所蘊含的與它的產生、發展等相關的文化生態系統。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化的思想觀念相互交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差異形成了彼此的碰撞,人文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總體戰略”中也明確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才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當前我國推行的音樂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對音樂學科教學過程中的人文性滲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是新課改以來教師們普遍關注的焦點。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研實踐,談談對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人文性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人文性的體現
音樂是人文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首先明確了對于人文性的要求,教育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條件,要想在音樂教學中體現人文性,首先要了解音樂藝術的人文性主要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進而我們才能達到實現音樂教學的人文性目的。一般來說,音樂教學的人文性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哲學思考 根據對音樂本質的不同程度的理解,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以下幾種主流的音樂教學哲學觀:以貝內特?雷默為代表的審美教育哲學,認為音樂教學其本質上是感覺的教育,主張通過“聽音樂”的方式提高人的審美感受力;以戴維?埃利奧特為代表的實踐教育哲學,認為音樂教學的本質是音樂實踐,主張通過“做音樂”的方式來培養人的音樂素養;以保羅?哈克為代表的實用教育哲學,認為音樂教學最本質的是功能教育,是達到某種社會功能的手段;中國傳統音樂的各部類、各體裁、各內容、各形式及各結構等都無不體現出哲學的思維。筆者認為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過分追求于某一種哲學都不是很妥當,會讓音樂教學偏離其音樂自身所具備的審美個性。音樂教學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綜合素質,不斷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教人欣賞生活中的美之所在,給人美的感受。如果偏離了使得人日臻完善和發展的方向,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價值。
人文傳承 人類亙古就有著對于人文價值的追尋,音樂的人文傳承有著跨越種族的、國界和歷史的核心價值。在東方,音樂對于人的心靈之顯現、潤澤、體察等方面自古以來就有默契的人文表達,并且順乎于天然。孔子的“興于詩,禮于樂”“樂以教和”,西周的“制禮作樂”“樂德”“樂語”“樂舞”等思想都浸透著人文性。在西方,古希臘時期音樂就被發現擁有撼動人心的力量;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對情感的表達和對于美的捕捉與表達更加細致入微、淋漓盡致,音樂與文學、美術等相關門類和學科的相互融合,相互補充,人文視野變得更為開闊,音樂中的曲折旋律、復雜的和聲、出新的曲式、錯綜的節奏、繁復的配器、規模的擴大等都是前所未有。音樂課程是一種文化課程,它具備人文屬性,它的本質是“育人”。音樂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淡化技能與知識的同時,愈加對學生的生活態度關注,培養他們對事物的正面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習得寬容樂觀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體現 作為人文學科的音樂學科,它和其余同屬子學科都曾經萌發于啟蒙運動引領下的理性精神,并且承載了其相關學科中以注重人的價值和人的精神表現為核心的研究視角度,發展演變過程之中也融入了對于歷史、社會文明、人類意識形態等層面的多維度融合滲透。其實,音樂自身即是一種文化,體現著不同發展環境孕育下所承載的人文以及內涵。例如:當我們聽到一段藏族音樂、一段拉美音樂或者一段維吾爾族音樂的時候,便會感受到音樂里包含了有差異的玄法、調式、節拍、音色。這些音樂之中還包含了很多不同文化身份的創造者對音樂不同的理解以及表達,他們是以音樂為表現形式向受眾者傳遞文化。音樂的本體就身處于大文化之中,反之音樂也是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人文性還從另一個側面呈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代表了地域的差異、不同社會文化形態的差異、不同創作者以其不同的文化視野所創作出的音樂作品所具有的文化特性。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提高人的綜合藝術素養,還能夠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能夠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審美心理,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其實我們在學習傳承音樂藝術的同時,也在音樂環境中傳承和浸潤著文化。
人文性的滲透
找準目標,合理定位 談及音樂,我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音樂本體。然而音樂自有始之初,音樂的本體并不代表著音樂的所有面,只能說音樂本體其實是音樂的載體,而伴隨著的還有音樂從產生到其流傳進程中所構成的與之相關的一切人文的匯合,它包含著文化、政治、科技、經濟等。縱觀古今中外音樂教學的發展歷史,越來越強調音樂文化在音樂教學中的至關重要的地位。音樂教學中滲透音樂文化的內涵也成為現今音樂教學的目標之一。
在2011年版《音樂課程標準》中,音樂課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在課程的性質方面被首先強調。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人,現代教育強調學科的人文性,而音樂本身就是人文系統學科的一個分支,在人文性方面理應更加關注。音樂教學是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其發展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之中將提升學生的技巧能力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音樂藝術它本身所蘊含的表現形式和人文內涵來打動學生,逐漸讓學生接觸音樂,感悟音樂,掌握采用音樂這種藝術門類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提升藝術綜合能力。在音樂教學中,要遵照教育發展的規律,聯系生活的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體驗和小組學習合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現音樂課程的人文性。
改變觀念,以生為本 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學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比如,在唱歌教學過程中,倘若一味地花時間訓練學生的發聲技巧、咬字吐字等技能,過于重視音樂技能的造就,就容易忽視了歌曲中所包含的思想內涵的傳遞,更談不上對于學習者心靈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欣賞教學也會經常遇見類似的問題,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新課程標準提到音樂教師要改變這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在音樂教學中凸顯出藝術課程的人文性。只有嘗試挖掘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及人文素養,重視學生的體驗感悟,使學生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獲得啟迪,為今后的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蒙古族長調風格歌曲《牧歌》時,為了讓學生對內蒙古大草原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并且可以采用欣賞草原的風光視頻的同時,欣賞背景配樂為騰格爾演唱的歌曲《天堂》,通過創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多姿的大草原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引導學生聆聽、觀看,感悟歌曲中感受大草原廣闊無垠的意境,并啟發學生在唱―創―演等教學環節中抒發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從中挖掘出歌曲之中的內涵及人文素養,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塑造,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人文精神。
轉變方式,與時俱進 美國社會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人性本質中最殷切的是渴望被肯定、被賞識。”優勢教育觀也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激發興趣、開發潛能、增強自信、學會自主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課堂上嘗試賞識教育的教育方式,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欣賞學生、啟發學生,創設思維點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公平、以寬容培養豁達的人文情境。引導學生樂于與老師、同學相互交流溝通,理解啟發,在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與見識,相互交流情感觀念,使學生都能在人文課堂中有所收獲,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藝術教育對于人的發展的作用是隱性的,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它承載著精神深層次的需要,是整個素質教育體系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傳統的音樂課堂單一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發展的需要了,只有從音樂本身下功夫,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立足于音樂作品旋律、節拍、力度等音樂要素的理解,注重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聆聽、演唱、演奏、識譜、創編等教育活動,不斷轉變教育方式,多角度實現有效教學,不斷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
如上所述,音樂教學人文性的滲透,無論是從哲學、傳承和體現角度來看其具體價值,還是從實踐角度來看其具體實施,都是實踐課程理論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要想徹底貫徹《綱要》提出的課程理念,切實達成音樂課程的人文性滲透目標,是同每個個體息息相關、每個生命都可以也應當投入的思維自覺與溫暖實踐。我們不但要對音樂學科本體的理論進行研究,還要對藝術交叉學科的理論研究,發揮地域的特色與優勢,融入“全人”育人的學科通融理念,構建人文精神傳播的土壤,以形象生動的情境,以及與音樂相契相融的詮釋與表達,潤物細無聲地進行著人文性的滲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管建華.音樂人類學導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貝尼特?雷默著(美),熊蕾譯.音樂教育的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丁蘭.中國哲學史通覽[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社,1994.
[4]郭乃安.請把目光投向人[J].中國音樂學,1991(2).
【基金項目】2014年西北民族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音樂學專業方向培養的拓展性研究”(編號:2014JG -267003063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196-02
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是培養音樂教師和社會音樂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平臺。但是近年來,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師資水平以及就業率都呈下滑的趨勢,且改行率非常高,這說明現行的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等具體方面與社會需要和培養未來音樂教師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我國普通高校現行音樂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技能訓練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客觀分析,并針對現實問題著力加以改革創新已成為一件極為緊迫而富有現實意義的事情。
一、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文化、社會音樂生活的不斷發展變化,高校擴招改革與專業崗位需求,社會需要與畢業生素質問題發生雙重變化,大多數院校音樂院系原來的音樂學本科專業辦學定位以及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等都與當下現實的社會音樂生活有一定的錯位現象,從而出現了畢業生師資水平以及就業率下滑,改行率高的現象。
我國普通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一直以來是專門人才培養模式,并由此模式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總體來說是沒有完全脫離表演專業培養的模式。這主要體現在專業必修課的學科類課程中音樂技能類課程過多,音樂學理論類課程和音樂課堂教學法課程嚴重不足。音樂學專業既是技能專業也是理論學科,在培養音樂學專業學生的時候,既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演唱、演奏、節目編排等的專業技能,也必須培養學生扎實的音樂理論功底,還應該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創作、音樂活動組織、策劃、音樂活動宣傳等方面的實踐能力,理當做到技能、理論和實踐的并重。而當下大多高校的音樂院系對于音樂學本科專業學生培養基本靠近音樂表演專業,重技能、輕理論、缺實踐。造成當今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畢業生專業口徑狹窄、專業基礎薄弱、科研理論水平低、社會適應能力差,缺乏綜合素質等等現象。
教育教學實踐類課程單一,甚至脫離實踐。學生缺乏必要和足夠的課堂教學課、舞臺實踐、節目編排、音樂活動組織等實踐課程,即便一些學校安排了此類課程,也是非常少的課時,或者有的學校就直接放在了實習期,時間為4~8周不等,多數為6周,內容是中學音樂課或是其他社會音樂文化工作。缺乏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的畢業生,必然很難適應、駕馭和組織好實際的課堂教學,當然也很難做好社會其它音樂文化工作,所以,就出現了大批畢業生,不適應社會崗位的需要,專業領域不能得到拓展,學校培養與社會需要不相適應的現象。
盡管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進行了多次課程改革,但總體框架并未發生大的改變。以分科設置為主流的學科課程體系已不適應新時期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發展的要求。
二、教學理念和體系的改革
(一)進一步明確辦學思想
從整體上講,符合時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核心,是增強富有時代意義的質量意識和素質教育意識。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必須建立在市場需要的基礎上,依據市場的需要培養社會各領域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建立緊密的人才供需關系的高校培養模式。在基礎與專業教育的關系上,樹立加強基礎教育,拓寬專業口徑,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的思想;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樹立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實踐教學的思想;在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的關系上,建立因材施教、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多元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在新的歷史時期,各類高等學校應該不斷調整辦學思想,明確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依據社會的需要,確定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培養已不僅僅是培養音樂教師的單一目的,同時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廣泛的音樂文化工作者的任務,以適應當今市場對多類音樂人才的需求。改變以往單一專門人才培養向復合性音樂人才培養發展。
(二)課程設置改革
我國普通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課程改革應在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基礎上,體現“面向未來、面向大眾、面向社會”的教育發展思想。體現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多元化價值取向,課程設置必須適應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對專業全面性的要求、對適應多崗位就業的要求,設置創新性、開拓性、研究性的音樂專業課程。對于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課程結構不要求專一而精,而需要全面發展。
(三)創新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思維
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課程包含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應用性等屬性。所以,在課程設置結構環節,既要體現課程獨立又彼此協調共融的屬性,又要體現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分類、教學模式設計等環節突出對發散思維的訓練,體現出以引導創新思維為核心的課程結構機制的構建。
教學過程要遵循以激發創新意識為中心,引導創新思維為核心,鼓勵創新實踐為途徑,其最終目標是培養創新素養。創新素養涵蓋了理解力、創造力、領導力、創新力、溝通力等,是適應社會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高素質要求,是音樂素質教育功能的重要體現,同時,作為人文教育之一的音樂教育,是以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綜合發展作為總目標。在音樂教育中倡導“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強調人文素養的培養。
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課程改革應優化實用性強的主干課,擴大選修課程范圍,以此在扎實學生的主干理論和技能課學習基礎上,突出學習的個性發展。在課程內容方面,強化教育學類課程,拓寬基礎課程,調整音樂學科專業課程。依據社會的實際需要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通過合并、新設、優化課程設置結構,增加選修課與自修課的比重,這樣會極大的開闊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拓寬學生的理論思維和發展學生的音樂活動創新能力。有利于形成音樂學專業學生合理的音樂學科,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以適應社會發展對音樂人才的需求。
三、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教學目標并非是培養單純獨唱或獨奏型人才,而是具有一定音樂理論知識和演唱演奏能力的社會音樂工作者,即需要綜合音樂學知識與從事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工作者。傳統音樂學專業教學沿襲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技能課多以琴房一對一小課教學為主,著重訓練了學生的獨唱獨奏的技能及水平,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專一門而精,但卻很難適應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多元需要。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于復合型音樂人才的需求,高校對于音樂學本科專業應該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
理論課應遵循訓練學生多聽、多看、多說、多寫、多想、多問的原則,采用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結合的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教師講為學生問,形成學術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方法。
技能課一對一教學,轉變為一對一、小組課和集體課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想、多討論,形成師生互動教學為主。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較強的分辨能力。
教學方式方法要從專業性教學向普及性教學轉變。強調專業性的精英化教學轉變為應用型的普及化教學。集體教學比例和實踐教學比例要高出個別教學比例;知識傳授與應用能力行為要同時進行,以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為主體教學方式;把課堂教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以舞臺實踐、社會實踐和與團體合作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四、實踐教學改革
傳統的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是舞臺實踐,所以,長期以來,在實踐教學中都只是關注學生的舞臺演唱或演奏水平,而忽略了學生音樂活動的組織能力、舞臺協作能力、音樂活動的策劃能力、音樂創作能力和寫作能力等,而目前的社會音樂生活多元化的發展,恰恰需要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具備這些能力。所以,為了使學生符合社會音樂生活的需要,高校音樂學專業的實踐教學范圍需要擴大,并且需要將各種藝術實踐納入學生學分體系或考評體系,促使和保證學生切實的學習和實踐行動,獲得相應的藝術實踐能力。當然,這就需要學校最大限度的給學生提供和創造實踐機會,并形成長期和完整的實踐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改革關鍵要改變傳統的舞臺實踐觀,確立人文視域中的音樂藝術實踐觀,即把與音樂有關的一切組織策劃活動都納入實踐教學的體系,擯棄以往的把舞臺表演作為唯一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更多、更廣泛的音樂活動領域得到實踐鍛煉。
今后,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大體可以涵蓋:舞臺表演、舞臺策劃組織、音樂觀摩、音樂活動宣傳、音樂比賽、音樂活動分析等等。把以上這些實踐活動貫穿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元需求。
高校音樂學本科專業的發展要符合社會音樂生活發展的需求,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只有通過不斷的改革和探索,構建科學的教學理念和課程體系,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教學,在各個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才能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蘭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論與實踐[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