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1: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稅務管理職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水務是城市的基礎建設,智慧水務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M成,二者的關聯不言而喻。國家相關政策也相繼出臺,建設“智慧城市”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因此對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而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說智慧水務的萬億市場也絕非無稽之談,現在行業內的呼聲也是不斷,資本企業也都為之所動。據悉,上海城鎮建筑水展的展商先是新天科技與阿里云達成智慧水務戰略合作。
1 智慧水務發展現狀
我國的水利信息化真正起步于“七五”期間,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由于受到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的影響,之后才逐步利用全方位的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智慧水務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智能化管理的建設和城市智慧化應用的服務。
智慧水務是“互聯網+水務”的新概念行業,在這個新概念行業內的企業大多數都是由原來的傳統水務行業改變的,該行業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龍頭企業,而且一些知名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率都不是很高,各企業之間也并沒有出現比較激烈的競爭。而且智慧水務主要是強調水資源的精細化利用,基本上很少有企業能夠推出與在水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相對應的產品,嚴格地來說全產業鏈型的智能水務企業到目前為止還并不存在,因此企業智慧水務產品在今后的水務產業鏈各個環節中應該加速推廣。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智慧水務的產品需求量務必會擴大,由此也會推動智慧水務產品供應的增長。
2 智慧水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對水利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足
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網絡技術等都在飛速的發展提升,水利網絡信息資源已然成為了水利信息資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在水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其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明顯。但是目前水利系統在對信息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信息的計算機加工處理、及對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處理和二次開發等方面,都不如很多發達國家,而且也比不上國內的其他相關的行業和部門。這很顯然與社會對水利信息的渴求是不相稱的。因此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提高水利網絡信息在搜集、分析、處理、加工和存儲等方面的能力,使水利網絡信息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2.2 基礎數據庫的建設還沒有形成規模
數據庫的建設是水利信息化的最基礎的工作,也是國家公共性信息資源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水利行業的基礎數據庫的建設與實際的需求還相距甚遠,文獻型數據庫主要是書目型;數值型數據庫基本是原始數據的積累;事實型多媒體數據庫還在試驗階段;雖然目前已經建成的或還在建造過程中的基礎數據庫的模式多種多樣,但是標準化程度非常低,信息的共享也很難達成。
2.3 沒有充分的開發利用水利文獻信息資源
水利部門擁有的水利文獻信息資源是最豐富的保存最完整的,它是經過廣大水利文獻工作者不斷的對珍貴治水史料和具有水利特色的文獻信息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下來的,是許多水利工作者的治水思想和實踐經驗的結晶,非常有研究和參考的價值。然而當下對以文獻信息開發和數據庫建設為中心的資源建設方面卻非常落后。而對這種資源的浪費也嚴重的制約著水務信息化全面、準確的開發、利用和管理。
2.4 沒有深入的挖掘水利信息資源
經廣大水利工作者數年來的資源積累,已經形成了包括大量珍貴水情資料、工程資料在內的海量的數據,很遺憾的是現在我們對這些數據的利用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查看表格的階段,很少有相關研究來深入挖掘和調查這些歷史數據的內在聯系,這樣就造成了信息資源的浪費。
3 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的實施路徑
3.1 完善智慧水務信息化管理平臺
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因為它所需要的資源最廣泛,關系最復雜,利益最直接。政府也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通過親自主持市局信息化小組和思想動員來推進上海智慧水務的建設。在全行業內已經分工合作,分部合作和分頭行動的工作格局。只有完善管理機制才能保障以信息資源整合為重點的信息化建設。就如上海市水務局還頒布實施了《上海市水務局信息化建設管理辦法》和《上海市水務局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辦法》以此來統一規范管理上海水務系統層次化的信息化建設。指出凡是局屬各企事業單位信息化的建設項目必須通過信息中心來組織審查其立項、竣工和驗收;年度財政預算中的信息化項目也要會同信息中心來進行審查。信息化建設已經作為各單位領導年度目標考核的,目的是為了保障信息系統的建設運行在符合總體規劃和分層建設需求的同時,又能實現信息系統資源的整合。
3.2 樹立信息化轉變工作方式的新理念
信息化是運用不斷更新的信息技術實現規范化管理的過程,其中不斷獲得信息化建設成果的關鍵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信息化建設理念。舉例來說,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就是信息應用的建設,隨著不斷更新的信息技術。包含信息技術產品的價格從產品被買入的時候就在不斷的貶值,但是信息技術建成了又不加以利用又是最大的浪費。不過與之相反的是歷史數據從它開始積累的時候是在不斷增值的,放置而不加以利用是最大的無知。因此,數據的重要性強過設施和設備的重要性,只要軟硬件足夠,基礎設施的建設越晚越好,但是數據的積累應用應該越早越好。由于信息技術發展太快,技術的應用應該重在選擇,要看準技術發展的方向,盡量避免因技術產品的淘汰而導致信息系統的重復建設。要在業務的流轉、信息的傳輸己經規范到可以建設信息系統的時候來建設,一旦信息系統運行到人們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系統的時候,信息系統的建設才算真正的成功。
3.3 建立政府采購社會服務的管理機制
隨著大量規模信息系統的投入,我國水務信息化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是缺乏具有專業性質的人力支撐,難以保障信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的質量。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顯示,已經有很多單位認識到了服務的重要性,都紛紛通過政府的采購社會力量來進行更專業的服務。而且也還在運用行業規范管理理念的同時積極探索公開招標政府的采購服務。近年來,信息的采集存儲系統、通信的安全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等一些基礎設施以及計算機終端和外設個性化軟硬件運行維護應急處置、數據的錄和處理、遠程監控、語音呼叫中心等外包服務都還在積極的探索過程中。因此要嚴格的規范和培育信息化運行維護服務的市場,各單位就必須借助政府的采購渠道積極探索公開招標,選擇專業化程度高的運行維護的隊伍。另外還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考核評估和組織驗收機制,逐步形成有效的專業的為社會服務的監督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編輯部.水利信息化概論[J].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2013(1)23:24
(一)崗位所需基礎素質(10分)
A、初中水平或相當于初中水平。能從事簡單工作,不要求較高的文化水平(2分);
B、高中水平或相當于高中水平。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具備開展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能力(4分);
C、中專水平或相當于中專水平。除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外,還在一些專業領域有所涉獵,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6分);
D、大專水平或相當于大專水平。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理解、分析等能力較強;具有能準確理解財稅政策、分析稅源和進行復雜數據匯總、比較的能力,有較高的寫作水平(8分);
E、本科水平或相當于本科水平。具有更深層次的理論知識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10分)。
(二)崗位所需工作經驗(10分)
A、基本不需要相關工作經驗,只需要在已有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的基礎上,經過簡單培訓就能順利開展工作(2.5分);
B、至少需要半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能勝任崗位工作(5分);
C、至少需要兩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能勝任崗位工作(7.5分);
D、至少滿足該崗位的任職工作經驗要求(10分)。
(三)崗位工作量(10分)
A、工作量較小,作業時間約為正常工作時間的30%(2.5分);
B、工作量一般,作業時間約為正常工作時間的50%(5分);
C、工作量較大,作業時間約為正常工作時間的70%(7.5分);
D、工作量很大,作業時間約為正常工作時間的90%(10分)。
(四)崗位復雜性(15分)
A、比較簡單:遵從定義清楚的標準行事,直接在工作中應用已理解的規則和程序,根據常規方法分析不復雜的數據(6分);
B、一般:經常處理超出例行工作范圍的問題,根據確定的條件或政策標準,獨立做出一些小的決策;經常分析標準信息數據或使用經過他人分析的數據(9分);
C、比較復雜:根據上級指導或者在其他人員的配合下對例行工作進行決策,經常進行研究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教訓(12分);
D、復雜:獨立解決工作最后階段才出現的非常規問題。工作中經常分析大量數據,對操作程序等許多方面做出決定(15分)。
(五)崗位工作環境(5分)[從危險性、危害性、工具設施考慮]
A、工作環境很好,較少使用計算機或不用接觸鈔票的崗位(1分);
B、工作環境較好,經常使用計算機或在完成職責過程中需要接觸鈔票的崗位(3分);
C、工作環境一般,在完成職責過程中絕大部分工作時間里接觸對身體有潛在傷害的設備或物質的崗位,如汽車、電腦、鈔票等(5分)。
(六)崗位承擔責任(15分)
A、只對自己的工作負責(5分);
B、對其他人員有業務指導、監督的責任(10分);
C、對其他人員有分配工作、監督、指導、考核的責任(15分)。
(七)崗位工作規律性(10分)
A、工作有規律,偶爾加班、出差(5分);
B、工作不規律,經常加班、出差(10分)。
(八)崗位吸引力(10分)
A、崗位極具吸引力(2.5分);
B、崗位吸引力正常(5分);
C、崗位吸引力較低(7.5分);
版權所有
D、崗位吸引力極低(10分)。
(九)崗位重要性(15分)
A、工作重要性相對較低,不會對全局產生影響(6分);
B、工作重要性一般,正常情況下工作結果不會產生影響(9分);
C、工作比較重要,工作結果直接對全局產生一些影響(12分);
D、工作非常重要,工作結果直接對全局產生重大影響(15分)。
二、崗值量化的方法、步驟
(一)開展崗位分析,合理設置崗位。本著規范管理、適度負荷、有效幅度、權責相稱的原則,通過崗位分析、崗位設置、崗位評價等一系列工作,把所有崗位進行合理分工和有效整合,形成一個分工明確、設置合理、權責清晰的崗責體系。
(二)進行崗位評價,確定崗位職責。結合實際工作,根據《XXX國家稅務局執法人員崗位責任制》和《XXX國家稅務局非執法人員崗位責任制》,結合工作權責、工作內容、工作特點等方面,編制本崗位工作職責、工作權限、重要程度、核心技能、任職資格、工作特點等方面的崗位說明書,對所有崗位進行崗位職責劃分和工作內容描述,進一步明確各崗位工作標準及工作能力要求,理順各崗位職責,便于業績考核。
(三)實行分層測評,確定崗級體系。依據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目標要求,對照崗值量化的九項指標,采取分層測評、問卷調查、民主評議的方式,對所有崗位確定崗位系數,建立崗級體系,便于能崗匹配。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印發《崗位評價調查表》,將所有崗位分別賦予九項指標不同的分值,由局黨組成員、中層干部、一般干部對所有崗位進行評價打分;第二步,由能級管理辦公室收齊調查表后,按局黨組占30%,中層干部占30%,一般干部占40%的比例進行崗位分值計算,并經能級管理委員會和能級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將各崗初評分數印發給全體干部,進行民主評議,并簽署評議意見;第三步,能級管理辦公室收集群眾評議意見后,提交能級管理委員會和能級管理領導小組再次審定,對群眾意見集中的崗位分值進行微調,并予以公示。無異議后,由能級管理辦公室根據最終評定分值計算崗位系數,按照“按能定崗、能崗匹配”的原則,確定崗位級別,形成嚴密合理的崗級體系。
崗位分值計算公式:崗位分值=黨組平均測評分×30%+中層干部平均測評分×30%+其他干部平均測評分×40%
崗位系數計算公式為:
崗位系數=1+(崗位分值-最低崗位分值)/最低崗位分值
三、工作要求
中圖分類號 X5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172-02
Design of Contamination Tracing Analysis Function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LI Jing ZHOU Hao YU Xiao-ying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rbin Heilongjiang 150056)
Abstract Regarding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contamination tracing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of pollutant emission in Mudan River,contamination tracing analysis function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was designed,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regulation in Mudan River basin.
Key words water environment;decision support system;contamination tracing;analysis function;design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環境與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關注[1]。我國流域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據環保部門對118個大中城市調查,地下水嚴重污染的城市占64%,輕污染的占33%[2],我國跨國河流涉及19個國家,共計40多條[3]。如何科學界定環境影響成為難點,控制和消除河流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4-5],而污染源溯源是水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的基礎和關鍵。
1 污染物溯源分析的研究進展
目前,研究大氣污染源解析的報道很多[6-8],而針對水環境研究的報道卻不是很多。隨著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我國的水環境污染物源解析研究也開始陸續出現報道,于麗捷等[9]通過對牡丹江干流海浪、柴河斷面各污染源量的估算,為牡丹江流域治理提供依據。富國[10]的研究說明了實測河流斷面時段通量中時間平均離散通量的貢獻,并討論了污染源的點源、非點源類型的差別對選擇年通量估算方法的影響。王新蘭[11]對遼河盤錦段氮污染源解析,認為氮主要來源是農業面源污染及生活排污,引起氮濃度波動的是農業面源及工業源。金菊良等[12]提出了基于加速遺傳算法的投影尋蹤對應分析方法,并應用于流域非點源污染源解析研究中。陳玉成等[13]研究得出重慶市39個區縣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是TP、TN,主要污染源是畜禽養殖和化肥施用,主要影響因子是農業總產值。水環境污染物溯源實際工作中常用傳統排查方法,首先調研勘查確定污染物質和范圍,然后篩查疑似污染源,采集該污染源下游斷面具有代表性的水樣進行監測分析,進而確定污染源。經過多年的研究,污染溯源已經形成多種求解方法,主要包括確定性方法和隨機方法。其中,確定性方法包括解析法、模擬優化及向后法,隨機方法是以概率學為基礎的溯源方法。按照所需基礎數據量及溯源的精確程度,大致可分為基于少量監測數據的水動力學理論反演法、基于一定量監測數據的成分比例分析法、基于大量監測數據的污染源排查法、基于特殊監測方法的溯源法及其他輔助方法等。參考當前污染物溯源分析研究進展,結合牡丹江污染物排放特征,設計牡丹江流域水環境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中的污染物溯源分析功能。
2 牡丹江流域污染物溯源分析功能設計
2.1 監視日常水質監測斷面污染物濃度
定期監視河流各水質監測斷面污染物濃度(COD和氨氮),當發現某斷面污染物濃度突然大幅升高時,系統自動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用戶可能發生污染事故。當用戶收到報警信息后,由用戶啟動污染溯源分析功能。
2.2 圈定污染范圍
污染溯源分析功能啟動后,系統對干流各水質監測斷面進行掃描,查找未發生污染物超標和污染物超標相鄰的2個斷面,初步_定污染事故發生在這2個水質監測斷面之間,然后將這2個斷面之間的排污企業(單位)圈定為疑似污染源。
2.3 反推污染范圍內各排口污染物濃度
根據一維穩態水質模型和監測斷面COD/氨氮值逆推各排口濃度值(圖1),并計算各排口處COD與氨氮比值。
2.4 篩查超排企業(單位)
將各排口所控制的排污企業COD/氨氮比值與2.3計算得到的COD/氨氮比值進行比較,比值較為接近的企業即認為重點疑似企業。
以上牡丹江流域污染物溯源分析方法,是基于以下幾種假設:①一次污染事故(超排、偷排)僅發生在一家排污企業(單位);②同一排放源不同時間排放的物質相同,即污染物組成成分相同;③污染物在受納水體運移過程中物質組分不發生變化;④污染物在運移過程中只考慮綜合衰減作用;⑤假設污染物在向下游運移過程中無大的支流匯入,即無明顯的稀釋作用;⑥假設排污口污染物和上游來水污染物瞬時或極短時間內混合;⑦假設干流流量Q遠大于排污口污水流量q。當以上假設發生變化,還需進一步的調研。開展污染溯源工作是環境規劃、環境管理、污染防治的基礎,既需要理論基礎,又需要基礎設施和大量的資料數據支持,以便在實際問題中可以實時、準確地獲取污染源信息。
3 參考文獻
[1] 李雪,曹芳芳,陳先春,等.敏感區域目標污染物空間溯源分析:以新安江流域跨省界斷面為例[J].中國環境科學,2013,33(9):1714-1720.
[2] 環境保護部.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A/OL].(2011-10-28)[2016-10-28].http:///gkml/hbb/bwj/201111/W0201111 09376922920938.pdf.
[3] 李志裴.跨國家河流問題與中國周邊關系[J].學術探索,2011(1):27-33.
[4] 錢曉雍,沈根祥,郭春霞,等.基于水環境功能區劃的農業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間異質性[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2):103-108.
[5] 蘇丹,唐大元,劉蘭嵐,等.水環境污染源解析研究進展[J].生態環境學報,2009,18(2):749-755.
[6] 鄒長武,印紅玲,劉盛余,等.大氣顆粒物混合塵溯源解析新方法[J].中國環境科學,2011(6):3-7.
[7] 于娜,魏永杰,胡敏,等.北京城區和郊區大氣細粒子有機物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J].環境科學學報,2009(2):153-162.
[8] 楊洪斌,鄒旭東,汪宏宇,等.大氣環境中PM2.5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3):79-84.
[9] 于麗捷,車蓉,董惠文,等.牡丹江干流海浪柴河斷面污染源解析[J].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2004,28(1):40-42.
[10] 富國.河流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分析(Ⅰ):時段通量估算方法比較分析[J].環境科學研究,2003(1):3-6.
1.1 我國政府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態度的表現
長期以來,我國在城鄉統籌建設當中,較為重視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實施。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并且要確保經濟社會與人能夠全面的發展,從而不斷推動我國改革發展。
1.2 對建設與監理單位展開監督工作
現階段,我國工程建設過程中,將法律法規作為監督的重要依據,尤其在建設以及監理單位方面,它們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并且,在工程質量監督當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對建設單位質量展開監督的時候,需要對執行工程建設的程序監督作為重要的監察方式,通過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提升建筑施工單位施工的質量。并在施工圖紙設計方案以及文件審查、質量監督手續辦理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
1.3 目前我國社會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方面的狀況分析
如今,建筑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如果要確保建筑設計能夠與大眾市場各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實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工程質量在整個工程建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僅關系著建筑單位的企業形象,還關系著大眾對建筑的認同感。為此,我國社會應該給予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以及相關機構建設高度重視,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誠信體系,有效提升建筑市場主體信用程度,這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屬于工程質量監督保障機制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2 影響水泥物理檢測的因素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當中,對水泥進行物理檢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實踐表明,水泥物理檢測當中,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如:
2.1 受到水泥細度的影響
水泥細度是影響水泥物理檢測的重要因素,要確保水泥細度能夠符合建筑施工實際標準要求,需要應用負壓篩析法以及水篩法和手工篩法這幾個重要的方法。
首先,在負壓篩析法方面,應該對其細度展開測試,負壓篩析法的使用,在這一環節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測試細度的過程中,要確保篩析儀工作壓力能夠在規定的標準范圍之內,其數值在4000Pa到6000Pa之間。如果在測試的過程中,工作壓力不足,或者遠遠的超出了規定值,都會影響測試結果,使測試結果不夠準確。
其次,水泥細度的測試,手工篩析法也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方式,這種測定方式主要是在沒有負壓篩析儀以及水篩的狀況之下,展開的一種測定方式。這種方式在測定的過程中,應該嚴格的按照規定標準進行,不僅需要對拍打速度進行控制,還需要對其旋轉方向以及角度進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水泥細度測定的準確性,從而為建筑工程施工帶來材料方面的保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監督效率。
2.2 凝結時間以及膠砂強度的影響
水泥的檢測還受到凝結時間以及膠砂強度的影響。這兩個方面對水泥最終檢測的結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水泥凝結時間測定中,需要確保水泥的標準稠度以及用水量,并且,初凝時間以及終凝時間也會影響水泥檢測的最終結果。另外,對水泥膠砂強度的檢測,需要從抗折強度以及抗壓強度這兩個大的方面進行檢測,確保其強度能夠與建筑工程施工規定的標準要求相符合。在播料方面,需要嚴格的按照播料規定分兩層播平振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使,在第一次的每一個草種需要放入300g的膠砂,之后通過播料器的應用將其播平,并且振實60此。在第二層的時候,需要攪拌在鍋內壁附著的膠砂,在此之后,分別分成三份放入試模播平振實。在此之后,需要沿著模的長度方向對其進行鋸割移動,移動是要確保向另一端移動,并且在刮去多余膠砂的時候,確保不給已經完成振動密實水泥砂漿帶來干擾。
3 水泥物理性能檢測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數據管理是指通過對數據的采集、審核、調整、存儲、傳輸、等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督,以保證數據的質量與時效,提高數據利用效率的一種職能活動。根據稅務部門目前工作的實際情況,數據管理的對象是稅收業務數據及相關數據。數據管理工作與當前稅務系統設置的數據處理中心的工作存在明顯的不同:數據處理中心的工作是解決如何對數據進行加工和整理的問題,強調對具體數據操作行為的規范。它是稅收整體業務流程的一部分,它的工作目的是滿足各類工作需要;而數據管理工作是對數據操作行為實施的管理,強調對數據操作過程的控制與監督,它的工作目的是保證數據的質量的時效。以某稅務分局為例,該局的計算機系統運行以來,各項基礎工作尚十分薄弱,特別是各級稅務干部對數據信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為計算機系統提供配套的數據管理組織機構和管理措施,導致基礎信息長期不準確、錯誤率較高。各科室的相關統計表長期以來嚴重不準確。通過調查分析,筆者認為造成基礎數據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稅務系統沒有為稅務管理信息系統配備相應的數據管理機構,各科沒有配備相應的數據管理人員。沒有數據管理人員審核錄入質量,各科室又需要計算機部門的技術人員幫助查詢,而計算機部門的技術人員因為有自己的日常工作也不可能經常性地幫助其進行數據查詢。同時計算機管理部門作為一個技術部門,因為不熟悉各科室業務又不能單獨管理數據,像這樣數據由多個部門管又都管不好的狀況在其他業務部門同樣存在;
(二),在數據采集、錄入兩個重要環節都存在昔影響數據質量的管理漏洞。
1、在數據采集環節,存在著對納稅人輔導培圳不到位、納稅人填表票差錯率高、稅務人員因業務水平審核數據差錯率高的問題。由于各企業的財務人員文化程度、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稅務登記表、納稅申報表、稅收繳款書不能較正確地填寫,因此導致填寫的納稅基礎信息錯誤率較高。另一方面,由于負責初始申報與納稅核定工作部門的同志業務水平有高有低,掌握業務標準不一致,加之責任心的強弱不同,因此在給新納稅人辦理初始申報及納稅核定時,對企業所屬行業、財務會計制度(所得稅行業)、應納稅種、預算科目的核定隨意性很大,造成其中一部分錯誤信息源源不斷地進入稅務部門計算機系統。
2、在數據錄入環節存在著打字人員技能低、操作責任心不強、數據差錯率高的問題。在稅務系統的日常工作中,數據錄入主要體現在每月征期所受理納稅申報環節,這是一項艱苦而繁重的手工操作,它不僅要求錄入人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而且要求錄入者有較強的責任心。由于稅務系統大多數前臺受理申報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計算機打字技能培訓,不懂計算機打字的指法,只能用一兩個手指錄人數字。在征期錄入量大的時候,這種操作情況不僅錄入速度慢,而且差錯率高。另一方面,確實有部分錄入人員缺乏工作責任心,因為數據量大嫌麻煩而不錄、少錄入某些數據,使統計匯總結果出現嚴重偏差。
通過以上對造成稅務系統基礎信息不準的原因分析,以及這幾年應用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工作實踐表明,稅務部門原有的數據管理方式已不適應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探索新的數據管理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二、解決稅務系統數據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 在稅務系統明確設立數據管理工作職能部門,在全局范圍內建立統一管理與具體工作各負其責、相結合的數據管理工作機制,以解決目前數據信息由各業務科分散管理、管理環節多,各部門都管卻管不好、缺乏協調配合的問題。筆者認為新成立的數據管理職能部門的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負責協調、統一、維護全局性的數據口徑。
2、負責建立全局性的數據管理規章制度。
3、負責培訓各科數據管理員。
4、負責日常性的審核、調整、修改數據信息。其中要負責編寫涉及各類數據管理自動檢錯、糾錯程序,使數據檢查、修改、調整盡可能地利用計算機的自動化手段完成。
5、負責對各科的數據管理工作進行考核評價。
在上述職責中筆者認為負責日常性的審核、調整、修改基本信息,應是數據管理職能部門最主要的任務。
(二)在設立數據管理職能部門的同時,筆者建議盡快在稅務系統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的數據管理員隊伍。筆者個人認為,計算機操作水平高、工作責任心強、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稅務人員勝任數據管理員崗位。
(三)在上述數據管理機構和人員確定之后,應在全局范圍內建立數據統一管理與具體工作各負其責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統一管理的含義是數據管理職能部門按照全局的部署進行組織協調,而所謂具體工作各負其責的含義是各業務科室都有著各自的業務管理職能,因此各業務科也必須承擔它所直接管理的業務數據的監督、管理責任。由于計算機使每個使用者都可以從系統中輸入、輸出數據,實際上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監督的過程,因此各業務科的使用者在操作數據的過程中也負有監督管理的責任。所以數據管理不能光靠一個專門的職能部門監督管理,它必須由各業務科在日常工作中對所發生的數據問題進行監督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全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管理。
稅務會計師(CTAC)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運用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核算方法,連續、系統、全面地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計算和繳納;即稅務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監督,以及稅務統籌管理、稅務檢查、納稅籌劃等一系列與稅務相關的稅務工作,以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合法權益的一種企業稅務會計專職崗位和專業會計人才。
2008年,在全國中央企業財務工作會上,國資委主任李融榮明確指出,中央集團企業應對財務實行集中管理,發揮集團資源規模效應、控制企業全面風險,適當分離管理職能和操作職能,實施有效益的財務管理體制變革。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根據自身戰略轉型規劃,制定在三年內完成集團范圍省級財務共享的總體部署。2008年完成了廣東、四川、青海三個省公司的省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試點,2009年8月又在貴州、云南、寧夏、重慶、山東五省區進行第一批擴大試點,2010年中國電信集團財務工作會提出全面加快推進,北方統一模版,南方5-8個省全面實施省級財務集中。由此,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SSC,簡稱SSC)正式進入中國電信財務管理的舞臺,稅務會計師或稅務會計人員以其獨特的區別于普通核算會計的管理職能在指導企業會計實務操作和提升企業價值管理方面的優勢彰顯出重要作用與意義,并逐步走向舞臺的中央,成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給力的崗位之一。
一、省SSC中稅務會計師重要作用與意義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英文解釋為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 (F-SSC,簡稱SSC)是國際上大型集團公司通用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近年來也在被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央企所采用,它是將不同地域實體的會計業務集中到SSC來統一核算和支付,統一報告業務管理方式。據統計,7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正在應用SSC,90%的跨國公司正在實施SSC,共享服務模式得到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SSC的建立,可以實現會計政策的集中管理與深入研究,并通過核算業務集中處理,實現會計政策執行的一致性。通過系統、完整的管理體系的建立,形成標準化、流程化、系統化的作業過程,達到核算方法、流程、口徑的統一,崗位職責規范、業務操作規范的統一和信息透明,從而顯著降低企業日常事務的處理成本,提高效率,并支持企業集團戰略有效執行。
因此,中國電信集團要求各省的財務共享中心必須設置稅務會計崗,通過組織工作經驗豐富具有初級職稱和本科或以上學歷的核算會計競聘上崗。以下根據所從事的電信行業具體談一談稅務會計崗即稅務會計師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從組織結構上設置上,確立稅務會計師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改變過去兼職崗位編制設置,從崗位上細分將稅務會計從崗職上區別于一般核算人員,歸屬于企業最核心的財務信息披露部室總賬報告室,與報表會計、總賬會計同一序列,統籌全省的稅務管理工作。
稅務會計師在履職過程中,對企業價值提升與風險管控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未成立SSC前,稅務性工作一般由核算會計兼任,各分支機構人員的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對其工作要求,也主要是指執行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和國家財政稅務政策做好相關稅金的交納,配合稅務部門檢查等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事項。
成立SSC后,分支機構的核算管理職能集中并上移,稅務會計崗承擔更多重要的管理性事務與延伸性的工作并通過稅務會計師來完成,重要成效有:
負責制定全省的稅務會計相關制度和省的稅金核算業務的總體管理流程。SSC成立后,全省的稅務核算格局已被打破,通過SSC這一渠道集中支付全省分支機構發生的各類經濟業務,勢必改變以往的業務模式。稅務會計師依照相關規定,建立新的集中財務核算管理模式下的稅務會計制度與業務流程。
負責全省的稅務政策的執行。財務集中核算管理后,稅務會計崗人員可以根據會計核算資料,隨時了解本企業履行納稅義務的情況,并可從中對未按規定計算繳納稅款的問題提出異議,并敦促相關分支機構整改,以正確履行納稅義務。并通過聚攏全省的稅務核算業務專家成立“稅務政策研究小組”,在有效控制、防范企業的納稅風險和監督合法履行稅務義務,有效執行稅務政策和創新工作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與公司產品定價的相關稅務籌劃。參與企業產品定價的稅務籌劃,是稅務會計師發揮主觀能力性運用專化知識,在增強企涉稅處理和應變能力,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維護企業利益方面的又一項亮點核心工作,也是電信企業在戰略發展中對稅務會計師提出的新要求。稅務會計師在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中,通過充分的準備,合理籌劃,使企業稅負時間和金額安排實現最優化,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結論
總而言之,稅務會計師在緊緊圍繞中國電信的聚焦客戶的信息化創新戰略和差異化發展策略,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核心,實施積極的稅務策略,深化稅務管理創新,加強企業風險管理,不斷提升稅務管理的戰略性支撐服務能力,為企業實現全業務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四個統一”是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履行職責、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工作目標和基本任務。將“四個統一”貫徹到市場監管實際工作中,必須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高隊伍素質,提升監管水平。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為首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強化大局觀念。創新工作機制,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將積極履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轉化為主動、高效的工作。
二是圍繞科學發展觀、2008年奧運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貫徹科學準入理念,完善市場主體準入規則,積極促進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發展,為多種所有制主體資產重組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為優化首都產業結構做好服務。
三是進一步規范交易行為和競爭行為,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不斷健全和完善,進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積極構建服務型工商,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
一是積極推進準入服務改革,完善市場準入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推進三級公眾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網上登記服務系統的全面應用,進一步提高注冊登記工作效率。完善電話預約、網上預約等工作模式,不斷改善服務環境。進一步完善自助式電子服務系統,搭建多渠道咨詢服務平臺,對投資者的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二是深化年檢制度改革,提高年檢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網上年檢系統功能,通過電話預約年檢、上門年檢、集中年檢等舉措。全面提高年檢效率。在年檢中,對不同信用級別的企業實施差別化服務,保證無違規記錄企業快速通過年檢。
三是深化工商行政指導,提高監管服務水平。通過行政提示短信息、網絡互動平臺等新的行政指導渠道,進一步提高行政指導的即時性、互動性、便捷性。在對行政指導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制度、程序,使行政指導工作更加規范,更有效地應用行政指導提示事項辦理、消除違法隱患、糾正輕微違法、引導科學消費。
四是整合工商信息資源,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充分研究利用信息資源,定期專業研究報告。通過翔實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研究,反映市場發展的客觀情況。為投資者、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有益參考。不斷擴大工商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形成一系列較為完善的工商服務產品。
(三)創新和完善維權體系,努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消費環境。
一是繼續推進12315兩級調度指揮體系建設。2007年,北京12315投訴舉報系統共處理信息39.79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9.67萬元。通過整合社會信息資源,建立信息預警機制,對執法力量實現定位、定人的信息調度指揮,使現有執法力量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切實提高對消費熱點問題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對市場秩序的控制力,
二是積極推進社區工商工作站建設,通過流動工商工作站和網上工商工作站的建設。使基層維權工作進一步貼近百姓日常生活,解決百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是以食品安全為重點,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積極推進執法抽檢、市場自檢和經營戶送檢相結合的三級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加大對重點地區、重要商品監測抽查的力度,并及時監測抽查的結果,通過消費提示、消費警示等方式。引導公眾實現健康消費。
四是有效利用社會監督,完善消費者投訴舉報網絡,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將市場監管觸角延伸到基層。通過舉報獎勵等方式,更好地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引導公眾支持并參與市場監管,促進行業自律水平不斷提高。
(四)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專業素質,樹立良好的首都工商形象。
一是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通過細化自由裁量權、應用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系統、建立罰沒物品公物倉等措施,實現對案件查辦全程的監控和規范,克服執法的隨意性。減少執法人員以權尋租的可能,保證工商嚴格依法行政。
二是繼續倡導以“甘當主力、甘當苦力”為核心的首都工商統一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強化隊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不推不拖,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積極履職,真誠配合。培養干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工商事業的職業信仰。
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懲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深化廉政文化建設和干部廉潔自律教育,不斷推進具有工商職業特點的廉政制度改革和機制創新。通過舉辦“工商開放日”、基層工商所向監管服務對象開展述職述廉等活動。拉近與百姓的距離,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紀律作風督察和節日督察,強化基層紀律作風建設。充分利用內外監督合力,促進機關作風的改進。
二、不斷推進“四化”建設,構建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首都工商行政管理水平
積極推進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設,努力實現監管領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監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細轉變,監管手段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們充分認識到。只有深刻領會推進“四化”建設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在具體工作中注重創新性和實效性。努力構建長效管理機制。才能做到高效、高質、高水平監管,促進首都工商履職到位。
(一)深化市場監管改革,構建市場監管長效機制。
一是繼續完善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的經濟戶口動態監管機制,夯實市場監管的基礎工作。著眼于及時發現問題、排除隱患,切實減少轄區市場秩序問題的存量。進一步深化對經濟戶口動態監管數據的整合分析,客觀評估市場主體成長周期和市場秩序狀況,建立市場秩序評價指標體系。
二是加強以信用信息平臺為基礎的信用體系建設,構筑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信息總量目前已經達到1127.2萬條,要進一步提高匯集信用信息的規模和質量,建立各部門信息資源共享的綜合執法信息服務平臺。繼續完善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的制度和標準。深入推進信用信息的社會化應用。
三是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健全消保維權體
系。近年來,我們逐步建立了蔬菜、水產、鮮肉、豆制品、調味品等25個大類食品的市場準入制度,采取備案、抽檢、下架、退出四項措施,確保了首都流通領域重點商品的質量安全。通過全面應用商品質量監控系統。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落實商品準入制度,實施分類監管。提高商品質量監管制度化水平。通過對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的商品流通數據的綜合分析。把握商品流通的基本規律、重要商品的流通特點以及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中的局部性、多發性問題,從而準確鎖定監控重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監管方案。
四是規范契約行為,深化合同監管。通過制定和推行60余種合同示范文本,我們目前已在商品房、汽車、旅游等領域構建了完整的簽約體系。圍繞市場監管重點、壟斷行業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將繼續擴大合同示范文本應用領域,建立合同欺詐預警機制,加強對不公平格式條款的治理。切實維護交易安全。
五是完善電子商務監控系統。維護互聯網交易秩序。目前北京市工商局利用電子商務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全市6萬余家電子商務網站的全面監控。通過監控數據下放和網絡違法線索篩查,實現了對互聯網交易秩序的有效規范,有力地震懾了網絡交易違法行為。結合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規定的電子商務監管任務,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電子商務監控數據在日常監管中的應用,將網上巡查與網格監管緊密結合,重點加強對網絡違法行為的發現、跟蹤和取證能力。
六是繼續強化有形市場規范化管理,穩步推進監管模式創新。結合貫徹《商品交易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全面提升市場規范化管理水平,確保在奧運會召開前100%達標。根據市場風險度和信譽度,科學評定商品交易市場的信用類別,實施分類監管,逐步建立有形市場秩序評價體系。
(二)積極推進工商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升市場監管專業執法能力。
一是繼續完善三級公共服務平臺規范化建設。保證全市登記注冊工作標準統一。程序規范,口徑一致。強化平臺的服務功能,完善登記政策信息化、受理核準規范化、績效考核標準化、微笑服務人性化的服務體系建設。嚴格規范準入流程。確保登記數據的真實、準確,降低市場秩序風險。
二是加強以風險預警為基礎的風險管理水平,切實提高市場秩序控制力。通過對轄區市場秩序特點和發展趨勢的研究,找出可能帶來市場秩序風險的關鍵點和關鍵環節。建立風險分析機制,深入分析風險的來源和發展趨勢。根據風險的類型和等級,確定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建立風險控制機制,確保有效控制市場秩序。
三是實施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優化執法資源配置。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著力培養擁有豐富監管經驗的高技能人才和具備高層次、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同時充分挖掘現有潛能,對現有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加強整合和調配使用。我們在全系統推行崗位職責管理,通過細化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共制定5436份崗位說明書、12272項工作規范、14518項工作流程,解決了“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干得怎樣”的問題,干部管理更趨規范化,為構建“數字工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是積極推進工商執法裝備的標準化建設。近年來,圍繞建設數字工商,提高監管效能的目標,北京市工商局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的原則,不斷改善執法裝備。我們將繼續強化現代化的裝備對工商執法的保障,完善移動執法終端的應用。配備現代化的特種裝備車,通過裝備的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三)利用現代化手段實現科學的流程管理,切實提高工商執法效能和服務水平,
一是進一步強化工商數據管理,夯實經濟戶口監管數據基礎。通過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內、外網及各應用系統數據層面的整合和集成。不斷完善登記、企監、信息、檔案等相關部門的數據銜接工作機制。建立數據錄入、更新、維護、檢測、修補的長效制度。對工商系統掌握的信息資源進行更有效的整合利用。
二是通過智能化監管系統的應用,推進市場監管方式的創新。近年來。北京市工商局相繼建設了互聯審批、企業信用信息、食品安全監控和企業網上年檢等四個重要的市級電子政務平臺。12315投訴舉報系統、廣告監測系統、企業登記系統、電子商務監控系統等重點應用系統也先后投入運行,通過工商行政管理綜合業務、政務管理和統計分析三大應用體系,保證了工商部門對市場競爭和交易行為的有效監控,也使公眾在辦理企業登記、年檢申報、消費投訴等事項時更加快捷、方便,享受到了高質量的政府服務。
三是創建工商技術中心,為市場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為提高北京市食品安全監管及商品質量控制能力,我局組建了商品質量控制技術中心和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實驗室技術要求。實驗室環境、硬件設施以及分析評估能力均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通過專項分析工作的不斷深入,有力地促進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逐步健全,大大提高了商品質量監管工作的技術含量。
(四)積極推進工商法治化建設,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
一是清理執法依據,積極促進市場監管立法工作。2007年北京市工商局對655件法規進行了清理,理清了工商153項具體職責。明確了工商行政執法依據。案件管理系統得到全面應用,案件評查和執法監督工作繼續推進,推動了執法水平的穩步提升。歷時3年,修改30余稿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條例》已獲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于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為進一步提升首都食品安全及奧運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具有工商特點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結合北京工商實際情況,北京市工商局正在編制貫徹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五年工作規劃,以權力觀教育為核心。形成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制:健全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制度體系;以規范權力運行為重點,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以依法依紀查辦案件為重要手段,強化懲治腐敗工作機制。
三是針對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效能監察和綜合治理。將圍繞重要崗位和重點環節。深入開展效能監察和執法監察。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運行規范,充分發揮各種監督形式的作用。形成監督合力。利用科技手段有效規范執法行為,堵塞制度漏洞,杜絕執法尋租,確保執法公平。結合工商實際,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實現“陽光工商”。
三、緊抓奧運契機,全面提升首都市場秩序整體水平
2008年。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是北京對全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是首都城市管理、政府公共服務實現飛躍式發展的難得機遇。也是工商部門提高市場監管水平的重要契機。
一、實施現代國庫管理制度應遵循的原則
1、法制原則
財政國庫管理必須遵循法制原則。鑒于國庫集中支付這項改革尚處于試驗階段,為了規范其運行和防止出現偏差,近期內在沒有正式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之前,仍應以《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單位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管理方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會計核算辦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銀行清算辦法》等為基本法規依據。
2、便利原則
在法制和規范的前提下,國庫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門、各單位用款更加方便,解決過去財政資金層層撥付,流轉環節多,資金滯留、沉淀和流轉慢的問題。
3、效益原則
在推進這次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效益原則,加強財政對資金的統一調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資金擠占、轉移、挪用等現象,降低財政資金劃撥支付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4、積極穩妥、分步實施原則
國庫集中支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關系,必須作充分的調研和宣傳工作,取得各個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減少改革的阻力。具體實施時,要先易后難,對各種資金合理分類,分步實行集中支付。要在做好試點工作,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穩步推進。
二、改革我國現行的國庫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國現行的國庫管理制度運行了幾十年,財稅體制經歷了多次大的改革,而國庫管理制度基本上沒有變動。隨著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的建立,原國庫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越來越不適應新時期財政管理的要求,其弊端逐漸顯露出來。
一是國庫的概念及外延不夠明確。盡管各界普遍意識到了我國國庫職能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人民銀行及財政部也都在采取措施進行國庫體制改革的試點工作,但究竟哪些屬于國庫職能,哪些屬于一般財政管理職能,并沒有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解釋,導致目前經濟界及理論界出現兩個國庫概念,即現行法規定義的由人民銀行經理的“國庫”與包含部分財政管理職能在內的“財政國庫”。
二是由于人民銀行行使國庫管理職能是屬于“經理”性質,而且國庫的職責是“負責辦理國家預算資金的收納、劃分、報解、支撥、結算,并向上級國庫和同級財政機關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實際上是財政的出納,是被動的執行財稅部門的指令和事后記帳的角色,難以發揮其在國庫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國庫管理的部分職能缺位,加之其“經理”性質在人員配備,業務素質等方面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很難保證財政管理質量和國庫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是由于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與財稅改革不同步,客觀上給財稅工作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具體表現在:由于一級政府都有一級財政,在鄉政府內設有鄉財政所。為便于鄉財政所工作的開展,客觀上要求鄉級也要有一級國庫,但絕大多數鄉是沒有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或代辦機構的,鄉級財政的庫款有的是由繳款人交入縣級金庫,由縣級金庫再按收入級次和納稅人所屬鄉劃分各鄉的收入,很容易造成收入劃分在縣與鄉之間、鄉與鄉之間的錯誤;有的是委托鄉的農業銀行儲蓄所代收,再由儲蓄所通過交換劃到縣金庫,再由縣金庫劃分。由于不是就地繳納,給納稅人帶來諸多不便,也增加了庫款的在途時間,有時還會造成扣押庫款的不正常現象。分稅制改革后,分設了國家和地方兩個稅務局,但都是共同對應一個國庫系統,沒有劃分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在多種經濟成份、多種流通渠道、多種分配層次存在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政策掌握不準,計算差錯以及人為混庫、占壓庫款,截留上級財政收入等現象,特別是地方為了完成自己的財政收支任務,往往協調當地稅務和國庫,優先繳納地方稅稅款,優先滿足地方財政支出需要的現象較為普遍,影響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實施,違背了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原則。根據稅務業務發展的需要,很多稅務部門設立了征稅大廳。商業銀行為了增加存款和提高服務質量的要求,紛紛與稅務部門聯合,進駐稅務大廳,實現了銀稅一體化的辦公方式,但國庫管理機關對這一新生事物仍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和相關規定,各地的具體做法也不一樣,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定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各商業銀行之間采取了不正當手段相互競爭,在取得代辦資格后,由于各銀行自身的利益需要、積壓稅款、隨意壓庫的行為較為普遍。
四是國庫管理體制不適應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后,形成了以人民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體系。由于國庫體制改革與銀行體制改革不同步,國庫的分支機構不健全,沒有向下延伸,一些縣級國庫都是由專業銀行,更不用說鄉級。在金融體制改革后,專業銀行已向商業銀行過渡,都有各自的利益體系,這樣,商業銀行在代辦國庫業務時,位子就很難坐正,根本無法行使對國庫資金的監督管理職能,從而造成了國庫監督管理職能的缺位。
五是國庫資金的劃轉和結算方法不科學。這方面主要表現為:首先,由于重復和分散設置帳戶,導致大量的預算外資金游離于預算管理之外,不便實施財政監督和管理。其次,國庫資金運行過程煩瑣,財政收入要經繳款人向經收處繳納,經收處再劃到管轄行,管轄行集中后再劃轉到國庫;財政支出也要經財政部門發出支付令后,交由國庫劃轉到用款單位的開戶銀行,收款單位得到到帳
通知后再開出支票,最后才由開戶行將資金劃入提供公共服務或出售產品的單位,財政資金周轉緩慢,財政收支信息反饋十分遲緩,加之金融機構本身的業務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極易造成占壓國庫資金的現象。
三.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構想
1、設立隸屬于中央銀行而又相對獨立的國庫管理機構
由于國庫管理是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能是管理和辦理財政資金收入和財政資金支出的業務,是為財政部門的整個財政管理工作服務的,從其工作職責和工作性質來看,其運作的是國庫資金,具有管理政府部門財務的重要職能,由于中央銀行具有管理整個社會資金的職能,同樣也需要對國庫資金實行監管,為了加大對國庫資金的監管,有必要設立隸屬于中央銀行而又相對獨立的國庫管理機構,提高對國庫監管的地位和力度。
2、加快國庫管理改革步伐,使國庫工作與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配套
一是實現一級財政一級國庫制。即使無法達到一級財政一級國庫,也應實現國庫向縣級和鄉級延伸,設立相應的代辦處或經收處,消除現在由商業銀行的銀行機構代辦的現象。二是按照現行的國家和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及其職能劃分,相應理順國庫管理中關于中央金庫和地方金庫的關系,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避免財政收入混級混庫和地方收入擠占中央收入等不正常現象。三是理順國庫與各商業銀行的關系。對財政撥付的國庫資金,實行服務付費的辦法,避免各商業銀行對國庫資金的無序競爭和各種腐敗現象的發生。
3、加快財政國庫管理法制建設,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目前國庫管理工作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但與這些法律制度配套的相關的制度還不健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制定的法律亟需隨之完善,實際的國庫管理工作中,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在現行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中沒有準確的解釋或具體的處理規定。因為沒有科學可行的管理辦法和規范合理的操作依據,全國各地對國庫管理中新情況和新問題的處理五花八門,使國庫管理工作的法律約束性不強,行政管理手段滯后,導致目前國庫管理偏松,存在較大漏洞,在整個國庫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風險,不利于財政管理和監督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建立健全國庫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促進國庫管理的良性發展。
4、建立安全高效的國庫運行機制
針對目前國庫資金劃轉和結算方法繁瑣、復雜、效率不高,信息反饋遲鈍,不便加強對國庫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的現狀,改革國庫管理辦法,建立安全高效的國庫運行機制勢在必行。一是要清理銀行帳戶,建立國庫單一帳戶體系,規范國庫資金支撥程序,合理確定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國庫、預算單位的職責。二是完善已實行的工資統一發放辦法,縮短國庫資金的在途時間,減少國庫資金在預算單位的沉淀,便于財政資金的調度和對國庫資金的有效監管。三是積極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并實行國庫直接支付辦法,有效地防止政府采購工作中的腐敗現象,節約財政資金,同時可以大大縮短國庫資金的在途時間,減少政府采購資金的占壓、挪用,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四是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國庫支付中心”,向國庫單一帳戶體系下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過渡。
1、法制原則
財政國庫管理必須遵循法制原則。鑒于國庫集中支付這項改革尚處于試驗階段,為了規范其運行和防止出現偏差,近期內在沒有正式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之前,仍應以《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單位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管理方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會計核算辦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銀行清算辦法》等為基本法規依據。
2、便利原則
在法制和規范的前提下,國庫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門、各單位用款更加方便,解決過去財政資金層層撥付,流轉環節多,資金滯留、沉淀和流轉慢的問題。
3、效益原則
在推進這次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效益原則,加強財政對資金的統一調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資金擠占、轉移、挪用等現象,降低財政資金劃撥支付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4、積極穩妥、分步實施原則
國庫集中支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關系,必須作充分的調研和宣傳工作,取得各個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減少改革的阻力。具體實施時,要先易后難,對各種資金合理分類,分步實行集中支付。要在做好試點工作,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穩步推進。
二、改革我國現行的國庫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國現行的國庫管理制度運行了幾十年,財稅體制經歷了多次大的改革,而國庫管理制度基本上沒有變動。隨著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的建立,原國庫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越來越不適應新時期財政管理的要求,其弊端逐漸顯露出來。
一是國庫的概念及外延不夠明確。盡管各界普遍意識到了我國國庫職能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人民銀行及財政部也都在采取措施進行國庫體制改革的試點工作,但究竟哪些屬于國庫職能,哪些屬于一般財政管理職能,并沒有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解釋,導致目前經濟界及理論界出現兩個國庫概念,即現行法規定義的由人民銀行經理的“國庫”與包含部分財政管理職能在內的“財政國庫”。
二是由于人民銀行行使國庫管理職能是屬于“經理”性質,而且國庫的職責是“負責辦理國家預算資金的收納、劃分、報解、支撥、結算,并向上級國庫和同級財政機關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實際上是財政的出納,是被動的執行財稅部門的指令和事后記帳的角色,難以發揮其在國庫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國庫管理的部分職能缺位,加之其“經理”性質在人員配備,業務素質等方面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很難保證財政管理質量和國庫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是由于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與財稅改革不同步,客觀上給財稅工作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具體表現在:由于一級政府都有一級財政,在鄉政府內設有鄉財政所。為便于鄉財政所工作的開展,客觀上要求鄉級也要有一級國庫,但絕大多數鄉是沒有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或代辦機構的,鄉級財政的庫款有的是由繳款人交入縣級金庫,由縣級金庫再按收入級次和納稅人所屬鄉劃分各鄉的收入,很容易造成收入劃分在縣與鄉之間、鄉與鄉之間的錯誤;有的是委托鄉的農業銀行儲蓄所代收,再由儲蓄所通過交換劃到縣金庫,再由縣金庫劃分。由于不是就地繳納,給納稅人帶來諸多不便,也增加了庫款的在途時間,有時還會造成扣押庫款的不正常現象。分稅制改革后,分設了國家和地方兩個稅務局,但都是共同對應一個國庫系統,沒有劃分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在多種經濟成份、多種流通渠道、多種分配層次存在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政策掌握不準,計算差錯以及人為混庫、占壓庫款,截留上級財政收入等現象,特別是地方為了完成自己的財政收支任務,往往協調當地稅務和國庫,優先繳納地方稅稅款,優先滿足地方財政支出需要的現象較為普遍,影響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實施,違背了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原則。根據稅務業務發展的需要,很多稅務部門設立了征稅大廳。商業銀行為了增加存款和提高服務質量的要求,紛紛與稅務部門聯合,進駐稅務大廳,實現了銀稅一體化的辦公方式,但國庫管理機關對這一新生事物仍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和相關規定,各地的具體做法也不一樣,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定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各商業銀行之間采取了不正當手段相互競爭,在取得代辦資格后,由于各銀行自身的利益需要、積壓稅款、隨意壓庫的行為較為普遍。
四是國庫管理體制不適應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后,形成了以人民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體系。由于國庫體制改革與銀行體制改革不同步,國庫的分支機構不健全,沒有向下延伸,一些縣級國庫都是由專業銀行,更不用說鄉級。在金融體制改革后,專業銀行已向商業銀行過渡,都有各自的利益體系,這樣,商業銀行在代辦國庫業務時,位子就很難坐正,根本無法行使對國庫資金的監督管理職能,從而造成了國庫監督管理職能的缺位。
五是國庫資金的劃轉和結算方法不科學。這方面主要表現為:首先,由于重復和分散設置帳戶,導致大量的預算外資金游離于預算管理之外,不便實施財政監督和管理。其次,國庫資金運行過程煩瑣,財政收入要經繳款人向經收處繳納,經收處再劃到管轄行,管轄行集中后再劃轉到國庫;財政支出也要經財政部門發出支付令后,交由國庫劃轉到用款單位的開戶銀行,收款單位得到到帳通知后再開出支票,最后才由開戶行將資金劃入提供公共服務或出售產品的單位,財政資金周轉緩慢,財政收支信息反饋十分遲緩,加之金融機構本身的業務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極易造成占壓國庫資金的現象。
三.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構想
1、設立隸屬于中央銀行而又相對獨立的國庫管理機構
由于國庫管理是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能是管理和辦理財政資金收入和財政資金支出的業務,是為財政部門的整個財政管理工作服務的,從其工作職責和工作性質來看,其運作的是國庫資金,具有管理政府部門財務的重要職能,由于中央銀行具有管理整個社會資金的職能,同樣也需要對國庫資金實行監管,為了加大對國庫資金的監管,有必要設立隸屬于中央銀行而又相對獨立的國庫管理機構,提高對國庫監管的地位和力度。
2、加快國庫管理改革步伐,使國庫工作與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配套
一是實現一級財政一級國庫制。即使無法達到一級財政一級國庫,也應實現國庫向縣級和鄉級延伸,設立相應的代辦處或經收處,消除現在由商業銀行的銀行機構代辦的現象。二是按照現行的國家和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及其職能劃分,相應理順國庫管理中關于中央金庫和地方金庫的關系,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避免財政收入混級混庫和地方收入擠占中央收入等不正常現象。三是理順國庫與各商業銀行的關系。對財政撥付的國庫資金,實行服務付費的辦法,避免各商業銀行對國庫資金的無序競爭和各種腐敗現象的發生。
3、加快財政國庫管理法制建設,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目前國庫管理工作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但與這些法律制度配套的相關的制度還不健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制定的法律亟需隨之完善,實際的國庫管理工作中,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在現行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中沒有準確的解釋或具體的處理規定。因為沒有科學可行的管理辦法和規范合理的操作依據,全國各地對國庫管理中新情況和新問題的處理五花八門,使國庫管理工作的法律約束性不強,行政管理手段滯后,導致目前國庫管理偏松,存在較大漏洞,在整個國庫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風險,不利于財政管理和監督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建立健全國庫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促進國庫管理的良性發展。
4、建立安全高效的國庫運行機制
針對目前國庫資金劃轉和結算方法繁瑣、復雜、效率不高,信息反饋遲鈍,不便加強對國庫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的現狀,改革國庫管理辦法,建立安全高效的國庫運行機制勢在必行。一是要清理銀行帳戶,建立國庫單一帳戶體系,規范國庫資金支撥程序,合理確定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國庫、預算單位的職責。二是完善已實行的工資統一發放辦法,縮短國庫資金的在途時間,減少國庫資金在預算單位的沉淀,便于財政資金的調度和對國庫資金的有效監管。三是積極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并實行國庫直接支付辦法,有效地防止政府采購工作中的腐敗現象,節約財政資金,同時可以大大縮短國庫資金的在途時間,減少政府采購資金的占壓、挪用,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四是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國庫支付中心”,向國庫單一帳戶體系下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過渡。
當企業進行匯總納稅存在自身利益時,這種行為還會發生“變異”,尤其是在地方政府以“總部招商”的名義開出特別優惠的條件時,將制造中心、銷售中心等收益合理的轉入總部時,就將變成為“有利可圖”的必然選擇了。而類似的政策在現行地方政府制度建設中非常常見。例如,根據自身情況,為招商引資、發展總部經濟而制定的差別性稅收優惠政策;再比如,突破國家確定的特定行業和項目的規定,對各類企業均實施程度不同的稅收返還以吸引總部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有的是根據出臺的優惠政策進行返還,有的則是私下通過“談判”方式進行不同程度返還,甚至通過設立“企業發展獎勵基金”等形式進行變相稅收返還,打政策“球”進行暗箱操作。
分支機構可能會分走與其經營收入不匹配的稅款,甚至會導致稅收流失。比如某外商投資企業,其主要生產經營業務在福建,絕大部分經營所得也產生在福建。該企業在外省市設有一家分支機構,經營規模很小,目前處于虧損狀態,而且尚處于企業所得稅免稅期。按照新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總機構和分支機構應分期預繳的企業所得稅,50%在各分支機構間分攤預繳,50%由總機構預繳。總機構預繳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庫,25%預繳入中央國庫”,假定該企業2009年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萬元,雖然分支機構很小,但也要分走2500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總機構僅就剩余2500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在福建納稅,按25%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625萬元。由于該企業在外省市僅有一家分支機構,其分走的2500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應全部在當地預繳企業所得稅。但分支機構處于免稅期,其分走的25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是否需要預繳企業所得稅?如果需要預繳,按什么稅率預繳呢?目前政策規定不明確。另一方面,分支機構分走2500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與其經營收入明顯不匹配,使總機構所在地利益受損。若是分支機構以處于免稅期為由將分走的25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不繳所得稅,就會形成稅收流失。當然,也許有人會說,總機構能根據新模式中政策規定避免上述情況出現。是的,《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第10條有規定:總機構設立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部門,且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部門的經營收入、職工工資和資產總額與管理職能部門分開核算的,可將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視同一個分支機構,就地預繳企業所得稅。總機構把企業承擔主要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獨立出來與管理職能部門分開核算后,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作為一個分支機構,與設在外省市的分支機構共同承擔50%的預繳稅款,從而減小了外省市分支機構所占的比重。但實際情況是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很可能不進行上述操作。同時,政策規定也只是“可將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視同一個分支機構,就地預繳企業所得稅”,“可將”并不是“必須”。那么,一定條件下稅收流失就會成為現實。
二、匯總納稅新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分機構匯總納稅的新模式試圖通過稅款分配對跨省區的總分機構進行所得稅管理,但作為一大新生事物還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因稅款預繳和匯算清繳是新模式的兩大關鍵環節,進而所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上。
1、分支機構的認定問題
該辦法第十條規定:總機構設立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部門,且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部門的經營收入、職工工資和資產總額與管理職能部門分開核算的,可將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視同一個分支機構,就地預繳企業所得稅。但實際運作中可能出現以下情形:總機構從地方經濟利益出發,將不具有獨立生產經營職能部門作為分支機構,在分支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中分一杯美羹,假若出現這種情況,作為總支機構主管稅務機關也無可奈何。
2、征管信息不對等問題
分支機構主管稅務機關和總機構主管稅務機關了解信息的不對等性,致使我們對分支機構應分攤入庫的所得稅稅款和計算分攤稅款比例的指標進行查驗核對時相當困難。該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各分支機構主管稅務機關應根據總機構主管稅務機關反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對其主管分支機構應分攤入庫的所得稅稅款和計算分攤稅款比例的三項指標進行查驗核對。發現計算分攤稅款比例的三項指標有問題的,應及時將相關情況通報給總機構主管稅務機關。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作為分支機構主管稅務機關,基本不可能掌握總機構的財務狀況,對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和分配比率、分配稅額的查驗核對無從下手。如果總機構有意隱瞞當期利潤,將會使各分支機構減少預繳稅款,相應增加總機構補繳稅款。
三、解決匯總納稅新模式存在問題的建議
稅收收入應遵循稅收與稅源相一致的原則,即誰提供稅源,誰就應當參與稅收分配。從表面上看,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影響了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但深入分析,它對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同樣產生重大影響,不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也不利于實現依法治稅和規范稅收秩序。因此,在發展總部經濟的同時要注重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應該合理地運用稅收手段,保持競爭的公平性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尤其在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中,進行制度建設,緩解日益嚴重的稅源背離狀況。
1、完善與匯總納稅相適應的收入劃分機制
進一步完善“就地預繳”方法,完善和健全《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增強可操作性,本著“便于計算、便于管理、便于信息反饋”的原則,按行業確定分支機構就地預繳比例。從長期看,在稅制建設中必須要明確我國國內稅收管轄權制度,尤其是確定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綜觀各稅收條例的有關規定,可以看出,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的運用尚未形成一種規范制度,只是散見于各稅條例之中,并不統一。如何確立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應根據不同稅種確定,有的稅采用屬地原則,有的稅采用屬人原則。又有人認為,應根據納稅人是固定經營戶還是非固定經營者來確定,前者采用屬人原則,后者采用屬地原則。一般而言,確立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首先應考慮國際慣例并結合我國具體條件,建立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原則為主、居民稅收管轄權原則為輔的國內稅收管轄權制度。其優點在于有利于加強稅收源泉控制,防止稅收流失;有利于減少企業跨地區經營的阻力,促進統一市場的建立;有利于實現在同一經營上外地企業與本地同類企業之間的稅負公平。
2、健全國內企業轉移定價稅制,監管企業“惡意背離”問題
為遏制地方政府任意提供財稅優惠政策以及總企業通過關聯交易轉移稅收和避稅,應努力加強民主化的監督機制,將地方政府行為尤其是財政行為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應繼續清理整頓各地稅收優惠政策,嚴格地方稅收征管,減少由于各地征管力度不一造成的稅負不公。上級稅務部門和有關部門應協調地區間的稅收利益,并加強地區間稅收信息的溝通,國家、地方稅務機關需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稅源的地區間流動與分布情況,加強合作,共同預防和打擊總部企業通過不當關聯交易的非法避稅。
3、強化稅收監管,增強管理的嚴肅性,遏止“不正當競爭”的稅源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