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1: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三級師范逐步向二級師范的過渡,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也逐漸從培養幼兒師范學校師資向培養直接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幼兒園師資過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全面系統的文化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要實現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目標,首先需要加強實踐教學,建立起完備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是什么? “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活動中的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具體包含實踐教學活動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實現途徑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等要素,它們各自發揮作用,又協調配合,發揮實踐教學的總體功能。狹義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指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即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通過課程設置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配置而建立起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內容體系。”本文主要從“狹義的實踐教學體系”這個角度探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
一、依據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確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目標
不同層次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定位的專業培養目標不一樣。結合學院實際,我們把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學前教育專業領域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學前教育職業崗位或崗位群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和實踐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全體魄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圍繞這一目標,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需要培養學生具備從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具有從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踐能力、良好教育理念和崇高師德等要件,才能服務于今后的教育教學。據此筆者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目標分為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目標:
(一)認知性實踐教學目標:學習相關的兒童音樂教育的理論知識,了解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的知識體系與教學內容模塊,具備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所需的音樂基礎知識,積累一定的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活動的感性經驗。
(二)能力性實踐教學目標:具備基本的音樂能力;具有較強的學前兒童音樂教學能力(包括觀察、了解兒童音樂能力的發展狀況;分析音樂教學內容的能力;設計音樂教學活動的能力;開發、積累兒童音樂教育資源的能力;組織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能力等);具有初步的音樂教育自我專業發展的能力。
(三)情感性實踐教學目標:明確學前兒童音樂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前兒童音樂實踐教學;專業定位明確,喜歡從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二、結合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目標,合理設置實踐教學內容模塊,實現內容體系的建構
實踐教學的內容是實踐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目標的確定,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建構提供了支撐。緊緊抓住實踐教學目標,結合課程理論知識體系進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建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一)實踐教學目標在實踐教學內容中的具體化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模塊的劃分需要圍繞實踐教學目標來進行。要充分考慮實踐教學認知、能力、情感目標在內容模塊中的落實,設立的各個內容模塊應具有自己的目標指向,并具體落實于各領域活動內容模塊中。認知性目標、能力性目標在每一個領域模塊中應有具體的要求,情感性目標可滲透于各個實踐模塊中。根據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的目標和課程的特點,實踐教學的各領域內容模塊實踐學時分別為6個學時,共四個領域(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合計24個學時,約占課程總學時的1/2,這一實踐教學學時比例的安排,突出了課程的實踐性特點。
(二)實踐教學內容模塊設計的系統化
在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時,既要考慮課程內部知識體系,涵蓋實踐教學的全部內容,又要考慮各實踐內容模塊的層次性原則,同時還要考慮各內容模塊相互聯系所能發揮的整體功能。因此在內容模塊的設計上,主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來思考:橫向設計的內容模塊涵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四個領域的內容,學生在每一領域都能得到實踐,全面系統掌握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踐知識與技能;縱向考慮每一實踐模塊的層次與特點,漸進地、層層深入地安排實踐次數和要求,將實踐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建構起一個實踐內容全面、實踐內容模塊漸進、實踐次數靈活、實踐要求有針對性的系統化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三)實踐教學內容安排的可操作化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中各內容的安排應突出可操作性。首先,各實踐教學模塊內容課時安排要合理,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充分保證實踐的時間;其次,實踐教學內容完成要求所需的設備設施、實踐基地要便于準備,能夠充分保證實踐的條件;再次,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現有專業基礎和能力,實踐教學要求既不能過高又不能過低,學生可以經過練習完成,能夠充分保證實踐任務的實現。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總體設計,考慮預留實踐教學所需的時間、系院提供實踐所需設備和實踐基地,為學生完成實踐教學內容提供可操作性。
結合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踐教學目標以及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理論體系的結構,我們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設定為表1所示內容。
三、立足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內容特點,合理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實踐教學方式,實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
(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聯系,合理設置實踐教學環節
只有通過多次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學生才能體會到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內在聯系,并嘗試運用學習過的教育理論知識來指導和調整自己的教學實踐行為,從而實現教育理論向教育行為的有效轉化。由此可以看出理論和實踐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教學中理論和實踐孰先孰后,需要依據實踐項目的目的、實踐內容的特點來決定。
1.內容選擇、目標撰寫模塊的實踐教學——理論先行
音樂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目標撰寫模塊的實踐教學,需要先通過理論的教學,給學生提供理論依據,并結合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學會對音樂活動內容材料的選擇與分析、活動目標的制定,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從而減少實踐的盲目性,提高其實踐的效果,達到準確地選擇音樂活動的內容,撰寫出準確的音樂活動目標。
2.教學方法、活動設計模塊——理論與實踐并行
教學方法、活動設計模塊的實踐教學采用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方式進行。學生在實踐設計各領域音樂活動方案和學習運用兒童音樂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既堅持相關理論的理性指導,同時又使所學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驗證,從而獲得感性的支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共同促進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
3.說課、模擬教學模塊——實踐教學先行
說課、模擬教學模塊的實踐教學可采用實踐先行的做法:學生先對某一活動內容(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等模塊)進行設計并試教,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從而幫助學生尋找到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組織的內在規律。實踐教學先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音樂教育實踐能力,還能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今后的相關理論學習提供支持。
(二)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聯系,完善實踐教學方式
1.課內實踐教學方式為主導
課內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將實踐知識、實踐原理、實踐經驗、實踐技能等納入課堂教學,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使學生積累實踐經驗,獲得實踐能力,形成實踐意識。課內實踐教學也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的主要方式,如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常用的幾種課內實踐方式。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教師選擇有典型意義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案例(視頻、教案等),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活動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并結合案例思考、研討、學習,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2)問題討論
問題討論是教師或學生收集整理出幼兒教師在幼兒音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的方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堂所學習的理論支架,進行討論得出結論并付諸實踐。采用問題討論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3)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是指教師創設接近真實情景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場所和情景,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教師和幼兒),在模擬情景中進行幼兒園音樂活動方案設計與模擬教學練習,把課堂所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幼兒音樂教學技能,這種實踐方式能實現課堂教學與幼兒園音樂教學需要的無縫對接。
2.課外實踐教學加以補充、拓展
課外實踐教學能夠有效補充課內實踐教學的不足,可以完成一些不宜在課內進行的實踐教學項目。如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觀摩、見習,感受優秀幼兒音樂教師的魅力,學習組織幼兒音樂活動的方式;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實習,親自設計與組織幼兒音樂活動,把所學的技能技巧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去檢驗、印證、反思、提高。
課外實踐教學還可以采取課程專業技能技巧比賽與集體音樂教育活動展示等方式來進行。學生在比賽與展示中提升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
(三)個人、小組和集體實踐教學相聯系,豐富實踐教學的組織形式
個人、小組、集體等實踐教學組織形式各有特點,可根據不同實踐項目的內容要求和特點選擇適宜的實踐教學組織形式,有效實施實踐教學。
1.活動設計與評價——個人實踐教學
幼兒音樂活動的設計和評價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完成的實踐項目。教師在實踐前提出明確的實踐要求,學生根據要求獨立完成后教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踐結果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實踐的正誤,學生進行修正。
2.環境創設、模擬教學——小組實踐教學
小組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能夠實施個人實踐教學較難完成的實踐項目。如模擬課堂的實施、教學環境的創設,個人是無法完成的,必須由小組實踐來完成。可由學習小組組成一個實踐教學團隊,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制定實踐計劃書,明確成員的職責和任務,分工協作完成實踐任務。
3.認知見習、觀摩課例——集體實踐教學
集體實踐教學是個人實踐和小組實踐的有效補充,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實踐教學,用于教師向全體學生展示實踐教學項目的共性規律,往往與個人實踐教學和小組實踐教學相結合。學生對幼兒音樂活動中兒童認知規律的觀察以及對幼兒園優秀音樂課例的觀摩,可以以集體實踐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師事先提出觀摩要求,引導學生就案例呈現出的某一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從而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聰明才智,提升其實踐能力。
“在重視學前教育理論教學的同時,應突出所培養人才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加強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只有這樣,學前教育專業才能緊跟社會的發展,培養出適應當前幼兒園教學需求的優秀師資。”所以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要體現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范性、實踐性、綜合性、實用性,要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與特點,突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學科特點,才能培養出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幼兒教育師資。只有充分重視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踐教學,才能確保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注: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立項課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成果,項目編號:TER2013—008.)
參考文獻:
[1]吳國英.高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2).
[2]余少英.構建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方略[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
[3]顏曉燕.試論學前教育新師資的職業培養導向[J].學前教育研究,2006(8).
[4]黃亞妮.論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體系構建和基地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作為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應用于學前兒童教育之中,有利于學前兒童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鍛煉積極思維能力,得到身心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目前,學前教育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音樂教育仍是學前教育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一、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
對于目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可從學校、教師、家庭三方面來闡釋。首先是學校方面。目前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開設了音樂課程,但是學校在音樂教育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音樂教育具有功利性。一些學校辦音樂課就是為了賺取額外費用,增加幼兒園的經濟效益,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幼兒的音樂素養的培養[1]。二是音樂課程教材不規范。由于學校選取音樂教材比較隨意,導致教師達不到原設計的教學效果。三是教學設施配備不足。由于經濟問題,大部分幼兒園都沒有專用的音樂教室,更別說投入多媒體教學設施了。總之,學校在這些方面出現的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孩子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其次是教師方面。當前,幼兒園教師大都是職業技能學校畢業,掌握了一定的幼兒教育理論知識,但是該師資隊伍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教師對音樂教育的認識比較片面,沒有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還是偏重于技能方面的訓練[2]。第二,教師的音樂素養還有待提高。目前,河北省受過音樂專業訓練的幼教并不多,大部分教師在基本的音樂素質方面都不合格。第三,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傳統。就現在發展形式來看,常規性音樂課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仍占有廣大的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幼兒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還是遵循之前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讓幼兒有視、聽等方面的享受,也就不能很好的接受音樂教育的熏陶。最后是家庭方面。我們知道,幼兒最初的啟蒙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家庭音樂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家長在音樂教育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其一是對家庭音樂教育認識不足。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長也開始注重對孩子音樂方面的培養,但是僅限于表面層次的彈、唱、跳、演等,而沒有從基礎的藝術修養來培養。其二是家庭音樂氛圍不足。雖然有些家長有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的意愿,但是由于其音樂教育知識的缺乏,致使其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音樂交流,因此沒有形成良好的家庭音樂氛圍。
二、對策
為進一步提高河北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水平,讓幼兒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音樂,本人針對我省學前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總結了以下幾點對策。
1、明確音樂教育的地位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出來。音樂教育可以誘發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智慧的的開發,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因此,必須提高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讓兒童在音樂教育中快樂的成長。首先,教育部門要提高認識,制定并頒布相關的規劃決定。其次,學校要加強管理,制定相關規定。再次,教師要明確音樂教育目標,提高音樂教育水平。最后,家長要削減功利性思想,讓孩子真正地享受音樂。
2、改善音樂教學條件
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學設施對教育教學的高效進行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大學前兒童音樂教學的資源投入,以改善音樂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前兒童教育條件主要需要以下幾方面的支持:一是需要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創建有利于幼兒音樂教育發展的環境;二是需要社會各界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支持;三是需要家長的支持。只有積極爭取一切力量,才能夠保證學前兒童音樂教學的質量。
3、加強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教育的主體就是教師[3]。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利于提高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水平。首先,幼兒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要改善自己的世界觀,要熱愛幼兒音樂教育事業,關心并愛護每一位孩子,以此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其次,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學前兒童音樂教師要掌握好有關音樂教育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知識技能和教育學科知識,以此來提高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最后,要加強教師組織隊伍的管理。幼兒園應建立并完善教研管理制度,豐富教研形式,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以此來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機制,以提高幼兒音樂教師的業務素養。
4、營造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氛圍
家庭是孩子成長學習的啟蒙地,也是孩子最早接受音樂藝術熏陶的地方。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氛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首先,要樹立科學的家庭音樂教育理念,以豐富學前兒童的藝術審美,促進學前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其次,要掌握好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并從其自身特點出發,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最后,要創建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條件,利用現代化的設備來豐富音樂教育的內容與形式,讓孩子在音樂中健康成長。
三、總結
總之,加強音樂教育是提高學前兒童教育水平的必然選擇,是符合培養全面創造人才目標的,對孩子整體素質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雖然河北省現在的學前音樂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我相信,通過各領域人員的共同努力,這些問題將不成問題,音樂教育的未來是光明的。
作者:閻妍 單位:石家莊學院
參考文獻:
二、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現狀
1.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兩極分化嚴重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學前教育的發展,很多家長對兒童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甚至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一個優秀的幼兒園提前排隊等;但是還有一些孩子家長對這方面的理解存在欠缺,認為兒童學前教育不重要,隨便選擇幼兒園,甚至有些家長選擇了教育水平較差的幼兒園。這種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影響了兒童學前教育的發展。
2.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缺乏趣味性
填鴨式的授課方式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依然存在,教師認為只要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就可以了,這種機械式的授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前教育的教材差不多相似,如《種太陽》《我有一只小毛驢》《ABC字母歌》等不斷重復著,沒有新意。與這些啟蒙的歌謠相比,學生更喜歡的是流行音樂,從欣賞流行音樂的過程中得到快樂。
3.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注重現實性,忽略學生的真實想法
目前很多家長都開始重視兒童學前教育,一個良好的啟蒙環境能夠讓孩子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對以后的小學、初中學習等有很大的幫助。但孩子沒有選擇權,家長才擁有最終決定權,他們才是主導者。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旗號,這樣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過于注重現實性,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三、解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問題的方法
1.加大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重視程度
加大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重視程度主要包括兩方面。其一,加大對外在條件的投入,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人類借助五覺才能夠深入了解世界,而對事物的認識是從視覺開始的,聽覺還是其次。大家喜歡欣賞流行音樂是因為它能夠打動我們的心。事實上,音樂也可以看出來,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的音樂更是讓人陶醉其中。音樂教室引入多媒體不但能夠完善教學設備,更能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例如,當教師教兒歌的時候,生硬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反感。如果教師在屏幕上播放深受大家歡迎的卡通動畫片,有趣的故事情景更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學生能夠快速進入狀態,打著拍子一起合唱。其二,幼兒園要完善師資結構,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聘請專業、有能力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適當提高薪酬,使教師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2.幼兒園音樂教育要因材施教,融入興趣元素
實施有效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就是幼兒園。在幼兒園中,幼兒是一個團結的小群體,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不過,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幼兒的興趣愛好也各有不同。為此,音樂教師應該了解時代前沿信息和音樂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及時引導,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授音樂知識,提升幼兒的認知和實踐能力。
3.家庭教育進行音樂啟蒙,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可見,音樂對幼兒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學前兒童教育組成部分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顯得極為重要。那么,學前音樂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音樂、舞蹈、游戲。
學前兒童音樂蘊涵深遠的教育價值,潛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建構著堅實的成長階梯。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學前兒童天生喜歡音樂,他們和成人一樣有著對音樂的審美需要,并對音樂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學前兒童天生喜歡舞蹈,通過與音樂的配合使孩子獲得表現和交流,促進孩子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的發展;學前兒童天生喜歡游戲,可以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創造性、自主性,促進身體的發育。
學前教育是人類的一個永恒話題,我國學前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門學科都有特有的研究領域,由于教育對象的年齡不同、各教育階段的具體任務、內容和方法不同,具有各自的特點和規律。有效促進學前兒童的發展,是學前教育的根本任務,兒童的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通過兒童參與音樂舞蹈游戲的教學實踐活動,來實現學前教學是一個重要過程。
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以其內容、手段和形式更貼近孩子的天性,呈現出其獨有的生動活潑。在兒童音樂教育所具備的審美性、游戲性、綜合性三大特點中涵蓋了學前教學中“音樂舞蹈游戲”的主題。
一、音樂舞蹈游戲在學前兒童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在學前兒童音樂中,唱歌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歌唱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情操,啟迪他們的心靈。例如,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孩子的節奏感、旋律感、音色感、速度力度感,通過唱歌、欣賞教學中體現出來。唱《數鴨子》,讓孩子先從節奏開始,按照音樂的韻律道白、旋律,用聲音模仿小鴨子、老爺爺、大鴨蛋……把歌曲用歌聲形象地描繪出來。其實,在唱歌教學中,不僅讓孩子歌唱,也要融入孩子的表演、律動等以使歌曲更完美地表現出來。
學前兒童的舞蹈教學以律動活動為主,通過模仿動作、舞蹈、身體節奏動作等來表現孩子的音樂活動,同時還促進了孩子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發展以及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樣和音樂也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在完成《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探索用各種手腳的動作表現音樂的交替:踏踏腳、拍拍手、拍拍腿、抖抖肩;重重踏腳輕輕拍手、重重拍腿輕輕抖肩……讓孩子在輕快的音樂中體驗交流、合作的美好情感。在教學中還要教會孩子去模仿打鼓、小鳥飛、洗衣服……白云在天上、小溪在地下、田野向遠處……簡單的步伐、隊列……慢慢的,孩子就會用肢體在音樂作品表現出故事的情節。
學前兒童的游戲教學是兒童借助對現實的認知、理解,在假想的情境中模仿與再造成年人的實踐活動,兒童音樂教育的趣味性、游戲性最能直接體現在音樂游戲中。在教學中,通過聽聽、唱唱、動動、玩玩去增加孩子的節奏感、協調性,讓他們自由靈活地享受音樂活動的全部樂趣。因此,游戲也是綜合的活動形式,它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如《找朋友》《丟手絹》《一分錢》《摘星星》等都可以通過音樂游戲教學來完成。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音樂舞蹈游戲在學前兒童教學中應該形成完美的一體,可以讓孩子們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去開展有意義的感知、注意、記憶、想象、理解等心理活動,從中形成堅持、專注,不怕困難等寶貴品質;讓孩子擁有快樂的同時,體驗到游戲規則及人們之間的協作關系、成敗的教訓等。
二、音樂舞蹈游戲教學環境的創設
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學環境的創設也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孩子們創設一種聽、視、感、觸的環境、氛圍,以激發、感染、誘導孩子的情趣,讓師生共同分享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情感世界。
語言。教師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語言引導孩子走進音樂的情境。當欣賞《百鳥朝鳳》時,讓孩子豎起耳朵傾聽每一個音符,尋找各種小鳥的叫聲,把孩子帶入大自然,使他們陶醉在鳥的世界里。
美術。美術融入音樂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唱《國旗國旗真美麗》時,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國旗、紅花、藍天、帶著翅膀的孩子……這些正好是歌詞的再現讓孩子在學唱歌曲中了解情境。
道具。道具的使用是學前兒童音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做的道具、圖片、桌椅板凳等,讓孩子在音樂舞蹈游戲中玩、樂并感受著、體驗著、創造著、成長著……簡單的道具情境在教學中能產生生動的效果。
音樂舞蹈游戲教學環境的創設還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表現,如聲音、光線、多媒體等。
三、音樂舞蹈教學游戲中提升教師的素質
1.幼兒教師。不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還要知識更新、音樂教學必備的專業技能和不斷提高的教育理論水平。
2.幼兒教師不但要掌握學前教育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還要具備分析當前學前教育的現狀的能力。
3.幼兒教師。要有良好的自身的素質、高度的敬業精神、職業風范、思想修養、人格魅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也是全民素質教育的基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所以,在學前音樂教學中,音樂舞蹈游戲應放到學前藝術教學中的重要位置。
參考文獻:
[1]華夏.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與活動設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王懿穎.學前音樂教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公開課;問題;反思
一、幼兒園音樂公開課中存在的問題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中最具特色的內容,是學前兒童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音樂公開課有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可很多幼兒園將它演變成了“幼兒園音樂公演課”。筆者通過對一些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觀摩,認為幼兒園音樂公開課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活動設計追求新穎,不能真實反映日常教學狀況。組織一次公開的音樂教學活動,教師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的是表現出多樣化的內容。雖然公開課一般是在幼兒園進行的,但為了保證實際的效果,教師要從多方面做足準備,以至于出現了偏離日常教學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在公開課之前,教師在備課這一環節精心準備,花費時間是平時的幾倍,這與實際情況是不相符的;2.在目前的大多數幼兒園中,教師身兼數職,音樂課是一位教師組織,但在公開課時,會有其他教師輔助教學;3.為了公開課的效果,很多老師會挑選一些能力強的幼兒參與,或者提前做一定的鋪墊和工作,導致了教學條件的失真。
第二,教學活動流于形式,缺乏情感。很多幼兒園音樂公開課出現這種情況:活動形式新穎,活動場面熱鬧,幼兒表現出色,儼然是一堂精品課。實際上是教師事先在班上反復排練的結果,為了完成精心策劃的教學流程,教師根本不考慮活動中的現場生成,只是根據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幼兒能否順利地進行音樂表演,而不是幼兒能否自主、自由、自覺地進行音樂表現活動。音樂家達爾克說:“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但現實情況是教師為了一堂公開課的順利進行,對整個音樂活動的情感輸入不足,幼兒缺乏體驗,體會不到音樂情感。
第三,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幼兒的主體性。教育必須面向每一個兒童,促進每一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實施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在很多公開課上,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常是為了讓孩子學習唱幾首歌、跳幾個舞。這種教育用一種成人的眼光去審視幼兒的音樂活動,要求幼兒模仿老師的聲音和動作,誘導孩子們說出預定的標準答案。在這樣的活動中,兒童缺乏對音樂獨特的感覺和思想,只有眾口一詞的理解與極為相似的動作,不可能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體會不到快樂。
第四,內容重“全面”,重點不突出。從理論上講, 幼兒園音樂公開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不僅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特點, 更要關注幼兒的認知特點。然而, 執教者為了讓觀摩者對整個活動留下比較完整的印象,就會將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本該通過幾個活動實施的內容全部堆砌到一個具體的活動之中,致使活動顯得冗長、復雜, 重難點難以體現。一個活動承載的內容愈多,離目標會越來越遠,而且造成重難點不突出,出現“大雜燴”的現象。
第五,評價不深入,不能圍繞關鍵問題展開。當前幼兒園音樂公開課評課中存在兩種極端形式,一種是評課者針對執教教師教學的缺點與不足進行點評,只關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這種評價雖然能夠幫助執教教師改進教學行為,但將執教教師置于被審視、被評價的位置,也給執教教師帶來壓力和不適,致使不少教師因為公開課壓力大而不愿意上;另一種是評課者礙于情面,只是泛泛地就執教教師教學行為進行評價,說一些空話、套話,或僅限于一些具體教育細節諸如聲音大小、教態、教學流程等方面的評價,而沒能追溯其內隱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評課顯然不利于研討型公開課的展開,難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第六,課后缺乏梳理和再實踐。當前不少幼兒園音樂公開課不僅研討深度不足,而且缺少研討后的梳理和再實踐。執教教師對他人發表的看法或提出的建議懶于梳理或提升不足,沒有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和再實踐。這就使得研討結論往往只限于此次開展的活動而難以推廣,更難以提升各方參與者的教學與研究水平。執教者不反思,其行為就沒有變化,而且幼兒園開展這樣的活動的意義無處實現。
二、對當前幼兒園音樂公開課問題的反思
幼兒園音樂公開課作為交流課的一種形式,的確有其存在的內在價值,我們不能否認它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夠促進園本教研的開展。但是在現實中,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這種內在價值卻被弱化,工具性價值被放大到不恰當的程度,以至于公開課被庸俗化,于是才會出現上述大量作假的現象。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 明確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目的
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提高、發展,不是為了劃分等級。做一件事情,一個正確的目標導向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我們做事情的一個統領。同樣,公開課的目標取向也會引導教師的行為方式。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開展應該定位在交流、學習、合作、分享、真實上,只有符合這些要求,公開課的開展才能有聲有色,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教師不應把公開課看成是外在施加給自身的壓力,也不應把它看作是評價自身的專業水平的唯一維度,而應將其視為自身成長的需要,自身價值的一個體現。
(二)理解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內涵
幼兒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領域,是以音樂藝術的形式進行的人的基本素質的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作為學前教育的一個方面和要素,既要遵照學前教育的總目標,遵循學前教育的一般規律,又要體現出自身的特殊規律——用音樂進行教育和教兒童音
樂。”①這說明一方面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要教給兒童必要的技巧,培養和發展兒童的音樂能力和音樂才能。另一方面,兒童學習音樂的過程是其在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獲得全面和諧發展的過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藝術領域總的要求是“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音樂作為兒童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音樂的欣賞和學習,讓兒童實現全面發展,并在個性、情感、智力和身體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我們反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內涵,是為了明確我們應該為幼兒做些什么。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除了讓幼兒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更為重要的是讓幼兒體會到快樂,在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因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特性是形象性和感染性、趣味性和游戲性、技能性和綜合性。因而,幼兒園音樂公開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兒童,而不是成人和觀摩者。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應以幼兒為音樂活動設計的主體,以游戲為手段,讓幼兒去體驗和感悟,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幼兒園音樂教學觀摩活動只有緊緊圍繞“以兒童發展為本,促進每一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這一根本目的去開展,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使幼兒園音樂活動回到本真狀態。
[注釋]
①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第34頁.
[參考文獻]
[1]李建平,呂莉.當前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怎樣面向每一個幼兒[J]兒童發展與教育,2006年第5期.
[3]趙瑜華.觀摩活動為了誰[J]幼兒教育,2006.4.
[4]韓君恒.“有效教學”下的幼兒園公開課探究[J]基礎教育,2011年第6期.
學前兒童歌曲創編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學前兒童歌曲學習的興趣以及未來歌曲學習習慣的培養。當前學前兒童歌曲學習中,普遍存在著學習興趣較低、學習質量較差的問題,學前兒童沒有實際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創新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能夠帶給學前兒童更多的音樂學習情感體驗,促進學前兒童音樂智能的發展。文章將結合學前兒童的實際特點,分析歌曲創編的具體方式,希望能夠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學前兒童特點
學前兒童主要具有性格活潑好動,思維具有直接行動性以及喜愛模仿等方面的特點。
(一)性格活潑好動
學前兒童性格比較活潑、好動,比較喜歡游戲等活動,游戲類活動能夠快速調動學前兒童的參與興趣。所以在學前兒童音樂創編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幼兒性格活潑好動的特點,創編一些跳動性較強的音符,使學前兒童能夠伴著音樂開展游戲活動,真正實現在“學”中“玩”,在“玩”中“學”[1]。
(二)思維具有直接行動性
學前兒童思維具有一定的直接行動性特點,按照動作和視覺進行思考,他們通常在做之前沒有特殊的想法,而在做之后會結合自身的活動進行總結,學前兒童活動參與中通常沒有明確的目標、計劃[2]。
(三)喜愛模仿
學前兒童比較喜歡模仿,他們喜歡模仿老師的動作,模仿各類卡通形象的動作等等。在音樂創編過程中,可以融入更多卡通形象或者動物形象,比如小羊的聲音是“咩”,小狗的聲音是“汪”,小貓的聲音是“喵”等等,將更多動物的聲音融入到音樂創編中,使學前兒童能夠跟著聲音進行模仿,增添學前音樂學習的趣味性元素。
二、學前兒童歌曲創新策略
學前兒童歌曲的創編,可以通過兒童歌曲的創編靈感需要來源于生活,選材需要符合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及歌曲創編需要展現出兒童的童心等方式深入實施。
(一)兒童歌曲的創編靈感需要來源于生活
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需要面向全體學前兒童,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和需求,使每一位學前兒童都能夠得到美的熏陶和藝術學習能力的培養,真正發揮學前兒童歌曲創編的價值。學前兒童性格活潑好動,如果在兒童歌曲創編的過程中,僅僅選取一些單調的歌曲,難以有效激發學前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前兒童歌曲的學習質量也會相對較差。傳統的學前兒童歌曲主要包含《鮮花開》、《蟲兒飛》等歌曲,在歌曲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前兒童的相關生活經驗不足,也會存在音樂學習欲望較低的問題[3]。
學前兒童藝術活動的能力,通常是在大膽的表現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需要結合學前兒童的實際生活,使學前兒童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音樂、音樂中的生活,激發學前兒童感受美、表現美的情緒,豐富學前兒童的審美經驗,使學前兒童能感受到音樂學習與自由表達的樂趣。
在學前兒童歌曲創編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兒童的實際認知特點進行靈活創編,可以創編更多具有歡快節奏的歌曲,這種能夠有效展現出學前兒童天真、活潑的特點,將更多生活中的元素融入于學前兒童歌曲創編過程中。比如可以將學前兒童生活中的小花、校園中的小朋友以及父母的愛的等等融入到歌曲創編過程中,使音樂能夠成為學前兒童成長的好伙伴,使學前兒童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力量以及音樂的魅力,符合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能夠在不拘一格的音樂中,自由的表達,與其他同學一起載歌載舞,邊唱邊跳,在音樂學習中滲透自己的情感,優美的歌聲陪伴幼兒快樂童年。
例如在學前兒童歌曲《下雨歌》中,便與學前兒童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歌曲中源自于生活的雷鳴聲、雨聲,能夠快速調動學前兒童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淅瀝淅瀝、嘩啦嘩啦”等歌詞內容模仿下雨的聲音,整個音樂內容圍繞著“淅瀝淅瀝,嘩啦嘩啦,雨下來了,我的媽媽來了來了拿著一把傘”重復性展開,簡短的音樂歌詞內容更便于學前兒童的記憶。學前兒童通常比較喜歡下雨天,而這首歌曲中主要是模仿暴雨經過的聲音,在有效激發學前兒童歌曲學習興趣的同時,歌詞朗朗上口,有助于成為學前兒童日常所喜愛的歌曲之一。與此同時,通過這首歌曲還能夠指導學前兒童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不能站在樹下等等,全面提升學前音樂教育的質量,彰顯學前音樂創編的豐富意義。
(二)選材需要符合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
學前兒童具有好奇、好動、想象力豐富、思維形象具體等心理特點,在學前兒童歌曲創編的過程中,選材的內容需要符合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主題鮮明,內容健康、易懂,真正滿足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營造快樂的學前音樂課堂教學氛圍。素質教育理念下,學前兒童音樂創編活動也需要進行重新審視,以多元化的視角審視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基于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多創編一些趣味性的音樂內容。
比如在學前兒童歌曲創編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擬人的手法,使兒童能夠理解并接受音樂的內容,通過樹葉莎莎的聲音仿佛在與小朋友打招呼等等擬人化的方式,使學前音樂創編更加富含趣味性特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營造音樂情境,模擬動物或者植物,這種方式更易于激發學前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前兒童能夠獲得更多的音樂學習體驗。
同時,音樂的創編需要保持短小、活潑的特點,篇幅較長可能會使得學前兒童由于感覺太難而放棄學習,不利于學前兒童音樂創編活動的深入開展。學前兒童音樂創編需要采用流暢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增強音樂的感染力,激發學前兒童的活潑天性。學前兒童歌曲主題旋律中的音調需要明亮,主題更加鮮明,旋律歡快,學前兒童音樂創編的歌詞內容、題材、演唱形式等等均需要密切聯系學前兒童的實際特點,引發學前兒童的音樂學習欲望。
(三)歌曲創編需要展現出兒童的童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前兒童想象呈現出以無意想象為主,有意想象正在發展的特點。豐富音樂活動是發展學前兒童想象力的有效途徑,而學前兒童的想象力水平又會影響他們對音樂的理解,所以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變得尤為重要。當前學前音樂創編主要可以采用Cakewalk 9.0(Sonar)作曲軟件等進行創編,在創編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展現音樂旋律,可以采用重復法、變奏法、對比法、再現法等多種方式創編良好的音樂旋律,注重音樂主題的設計,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基于學前兒童的實際性格特點、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能力進行音樂主題創編,展現出學前兒童的童心,避免音樂創編內容過于成人化、專業化,難以有效激發學前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也會使得學前兒童音樂創編活動失去價值。
在學前兒童歌曲創編活動中,需要充分考慮學前兒童的性格特點,歌曲的創編需要展現出兒童的童心,為學前兒童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通過豐富且富含張力的音樂,使學前兒童能夠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并且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展現兒童對音樂的理解。
比如學前兒童音樂創編中,可以融入“孔融讓梨”的小故事,融入一些有趣的小寓言故事等等,加之活潑的音樂,使學前兒童能夠在音樂的世界中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并在音樂中展開想象、聯想浮篇,將音樂與語文、音樂與德育教育等相互結合,基于此,教師還可以重點指導學前兒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培養學前兒童學會文明謙讓,真正發揮學前音樂教育的價值。學前音樂歌曲創編活動需要為學前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平臺,使學前兒童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并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情感與智能的發展,促進學前兒童多元智能的發展。
結束語
學前音樂教育的作用
(一)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富含深刻的情感內涵,傳遞著優良的傳統美德,對學前兒童進行相關方面的音樂作品教學,能夠讓學前兒童深切領悟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甚至能夠促使兒童在行動上進行效仿。如《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很有寓意的兒歌,歌詞很樸實的記敘了小烏鴉照顧年老媽媽的細節,歌詞簡單易記,同時傳達了濃濃的親情,學前兒童通過學習這首兒歌在生活中會效仿小烏鴉的行為,學會關愛父母。再如《我的好媽媽》這首兒歌同樣傳達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學前兒童會在潛意識中受到歌詞的影響,并付諸到實際行為中。如此,這樣的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實現品德教育,從而使學前兒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質。(二)提高學前兒童的審美情趣,培養學前兒童的藝術才能學前音樂教育,既是一種純粹的音樂教育,又是一種審美教育。在對學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讓兒童能夠充分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美及音樂所帶來的歡樂,教師會選擇一些具有審美趣味的音樂作品進行教學,并且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前兒童與老師一起參與到情境中感受音樂作品中美的意境,實現審美教育,進而提高學前兒童的審美情趣。如《春天在哪里》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兒童歌曲,老師在教授這首歌曲時可以根據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和音樂審美教育目標來創設教學情境。首先讓兒童熟悉歌詞內容,然后讓兒童動手繪畫出歌詞中提到的大自然物種,如紅太陽、小燕子、小花、小鳥等等,繪畫完之后讓兒童選擇自己喜歡的物種并扮演這個角色。教師可以一邊教兒童演唱這首歌,一邊與兒童一起隨著音樂自由舞蹈。這樣的音樂課堂教學就變得豐富多彩,兒童能夠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同時兒童還能夠在學唱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中的歡樂情感,在不知不覺中既提高了兒童的審美情趣,又在情境活動中挖掘與培養了兒童的其它藝術才能。(三)拓展學前兒童的認知領域,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優秀的兒童音樂作品雖然通俗簡單,但同樣蘊含著豐富的內涵,融入了一些關于自然、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學前兒童可以通過學習兒童歌曲來增加對課外知識的了解。學校開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不僅能夠調動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而且拓展了學前兒童的認知領域,豐富了兒童的生活常識。此外,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還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創作歌詞,這樣的兒歌能夠引起學前兒童的興趣,激發他們的無限想象,并將這些想象與現實生活相銜接。如在歌曲《飛呀飛》中,歌詞的創作就采用了提問的方式。在歌詞中有這樣的提問:“小鳥怎樣飛?飛機怎樣飛?飛船怎樣飛?”教師在教兒童唱這首歌前可以先讓兒童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并且讓他們對其進行模仿,以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然后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給兒童具體的展示,這樣有利于調動兒童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四)促進學前兒童身體各方面的健康、協調發展音樂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因此在實際的學前兒童音樂教學中需要教師選擇恰當的、適合學前兒童的音樂作品。而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上,教師往往選擇那些歡快、抒情、旋律優美的兒童歌曲進行教學,這有利于促進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在教學中也不是純粹的歌唱教學與理論分析,而是采用教師與兒童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邊彈奏歌曲邊鼓勵兒童跟隨音樂隨意舞動,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夠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兒童的身體協調能力。此外,對兒童進行聽歌、唱歌的訓練,能夠提高兒童的聽覺能力,在歌唱過程中注重技巧與姿態,能夠調整兒童的呼吸節奏,有利于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
學前音樂教育中要遵循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教學中,應以感性原則為輔助,根據學前兒童的認知特點與規律來設計教學模式,利用感性的教育方法、手段、活動來進行教學。音樂是一種抽象化與形象化的藝術,學前兒童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低,因此教師應先采用感性的教學方法讓兒童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循序漸進,也讓兒童將音樂放到實際的生活體驗中,從而對音樂有一個形象化的認識,最終從音樂中獲得情感共鳴,實現理性認識的目的。遵循全面發展原則音樂教育具有多種教學屬性,不僅要求教師要注重音樂性與技能性的教學,而且要求與知識性教學相統一,以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同時也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因此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與表現能力。教師應創設能夠充分發揮兒童主觀能動性的音樂教學模式,讓兒童在課堂上發散思維跟隨音樂一起律動,從而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遵循開放式、個性化的教育原則學前兒童正處于一個思維活躍、活潑好動的階段,因此需要遵循開放式的教育原則,對學前兒童進行科學的音樂教育。教師可以根據學前兒童的發展特征來開展音樂教學,創建各式各樣的集體音樂活動,讓兒童積極、主動地加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并在活動中學習相關音樂知識與技能。由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還需要教師遵循個性化的教育原則,在學的過程中注重兒童的個性化發展,以鼓勵兒童為主,使兒童在一個寬松的氛圍中學習。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加大對學前兒童的教育力度。同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教學背景下,發展學前音樂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樞紐,因此需要學校及教師共同努力實現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作為學前教育的一個分支,學前音樂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獨特規律,在對學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的時候,教師應嚴格遵循各自的發展規律,實現兩者的和諧發展。教師應當將音樂性、知識性、技能性相結合,既要注重對兒童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又要注重將音樂教學與其它科目的教學相銜接,以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通過學前音樂教育兒童不僅掌握了基本的音樂知識與演唱技巧,而且還能促進對兒童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及課外知識的拓展,這對于兒童的后期發展具有極大的益處。
幼兒們都很熟悉的兒歌《一分錢》,歌曲的教育意義是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歌曲中并沒有直接的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幼兒那天真淳樸的語氣,音調的旋律,愉悅的情趣,唱出了歌曲的情節。從而塑造了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給兒童以啟示:拾金不昧,即使是一分錢。幼兒的物質生活是父母所賦予的,那么精神生活則應該是音樂所給予,音樂是幼兒精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維生素”。將德育溶入到音樂教育中,使其真正的達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家長也希望幼兒能多掌握一些技能不落后于其他幼兒。所以無論是幼兒園開展的課程還是家長的重視,都可以看出音樂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內容一般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演奏和音樂欣賞四大領域。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考慮到兒童的已有經驗、水平、年齡的發展特點,同時也要體現內容和音樂本身的藝術審美性。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認知發展水平,欣賞音樂的情感價值觀。欣賞音樂不僅促使視覺、聽覺、動作、思維、想象等多種能力協調的發展,而且也是幼兒智力得到發展。各種不同的音樂可以使幼兒有不同的發應,音樂與幼兒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唱歌能使肺部、發聲器官有所活動,音樂游戲、律動、舞蹈能使幼兒身體得到鍛煉,動作協調發展。更重要的是音樂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緒,有助于幼兒身體健康的成長。例如:幼兒在哭泣時,如何安慰都不能使哭泣聲停止,這時你可以放一首歡快的音樂,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欣賞音樂中,跟著音樂的律動調解自身的情趣。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基于奧爾夫教學法有機綜合原則的啟示第一,順應課程綜合化發展的時代潮流,加強學科間的交流,突出音樂教學活動的綜合性。奧爾夫教學法強調學科間的有機綜合性,致力于讓處于個體身心發展初期的兒童獲得綜合、全面的藝術審美體驗。從各類藝術形式的本源上看,音樂與語言、舞蹈、戲劇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
奧爾夫體系的有機綜合性原則啟示我們,兒童音樂教學應當將欣賞、表演、誦讀、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種藝術表達方式綜合到一起,讓兒童在音樂綜合教學模式中調動多方位思維,全面發展他們的身心。奧爾夫這種將音樂知識同動作、語言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加深兒童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增進其對音樂的情感,達到“將音樂移植到軀體中”的素質教學目的。這種藝術學科間的有機綜合、情感與知識間的體驗整合給單調、枯燥的中國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提供了實踐和理論的參考和借鑒。音樂與舞蹈、文學、美術存在著許多共通的審美要素,音樂教師需要將這四種形式通過情感、直覺、通感等方法進行滲透、遷移,實現學科門類間的綜合。從完善兒童人格的高度出發,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使兒童在音樂中獲得更加廣泛的文藝熏陶,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審美素質,最終構建起健全的審美心理。第二,從兒童特質出發,選擇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謠、諺語等多元化教學素材。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針對的是全部兒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樂天分的兒童。因而,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盡量多元化,這既是奧爾夫教學法有機綜合原則的具體要求,也是兒童天性與特點的需要。具體來講,在教學材料和課堂內容的選擇上,盡量以生活與自然中常聽到的聲源為切入點。例如,選擇杜鵑叫聲下行三度作為旋律與音準學習的起點,以兒童熟悉的童謠、兒歌、地名或者花草樹木的名字作為歌詞學習的起點,這樣兒童就能根據自己常見的事物進行音樂模仿,不但能使學生快速掌握音樂知識,更能實現多學科的綜合學習。以奧爾夫本人撰寫的《兒童音樂教材》為例,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諺語、兒童游戲、戲劇等多種形式,自然而富有綜合性。
費爾德曼的非普遍性發展理論擴展了以往發展心理學的認知發展觀,強調在研究兒童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的同時,應特別重視研究兒童發展中的非普遍性問題。普遍性領域的發展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而在非普遍性領域,就并非人人都能達到相同的發展,因為這需要個體特殊的條件和持續的外部支持(如教育)。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改變了傳統的智力觀念,指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問題、生產和創造成果所需的能力。”他認為,“人的智力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組智力”,Il]共有七種或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語言智能(un,istieIntelli羅nee)、邏輯一數理智能(腸gieal一mathematiealIntelli-羅nee)、空間智能(SpatialIntelli羅nee)、身體一動覺智能(Bodily一kinesthetieInrelli羅nee)、音樂智能(MusiealIntelli羅nee)、內省智能ontrapersonalIn-telligenee)、人際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音樂智能是一種獨特的智能。
非普遍性發展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為音樂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第一,非普遍性發展理論“幫助教師在更廣闊的范圍內,更多樣化地觀察、了解兒童的智能結構特征和強項,如對在音樂方面有特長的兒童提供個別化的教育方案打下基礎。”【噪二,多元智能理論以一視同仁的方式看待“七智”,把長期以來相對不受重視的音樂教育提到應有的位置,而不僅僅是以往所認為的那種以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智力。第三,多種智力是相對獨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幾乎每一種文化角色或任何尖端產品的產生都需要各種智能和技能的結合。”因此,音樂教育需要綜合運用學生的各種智力,而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也離不開音樂智能的輔助。第四,加德納認為,創造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發展離不開創造力的發展。在音樂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同樣被擺在重要位置。因此,音樂教育中,不能只是知識、技能的訓練和灌輸的模式化教學,還應注重審美和創作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學會“藝術的生活”。
以非普遍性發展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的多彩光譜項目研究始于1984年,分別從多元智能的各個領域出發,給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兒童開發了一套新的課程和評價方法,并根據兒童的興趣和特點調整課程和活動設計。在多年的實踐中,多彩光譜項目被廣泛應用,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發生了重大變化。
二、多彩光譜項目中的音樂活動
多彩光譜項目按多元智能理論把智能分為八個領域,根據八個領域的不同特點設計了不同的學習和評價活動。在音樂領域中,多彩光譜同樣提出了詳細的設計方案。現從目標、內容、手段、評價等方面對多彩光譜中的音樂活動作簡要闡述。
(一)明確的目標
多彩光譜項目認為,學校音樂活動的目標在于培養三種能力—演奏、音樂感知、作曲,這三種能力是決定成功的“關鍵能力”。
1.音樂感知:包括培養“對音樂變化的敏銳性”、“對速度和節奏類型的敏銳性”、“分辨音高”、“辨認音樂及音樂家的風格”、“辨認不同的樂器和聲音”。
2.音樂演奏、演唱:‘能保持準確的音高”、“能保持準確的速度和節奏”、“演唱和演奏樂器時富有表現力”、“能再認和再現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音樂特性”。
3.音樂創作:“創造出有開端、、結尾的音樂作品”、“創造簡單的記譜體系”。l3]
(二)豐富的學習內容
根據以上目標,多彩光譜項目設計了相應的學習內容:音樂感知方面,有“音筒配對”、“‘畫’音樂”、“探究樂器的音樂”等;演奏音樂方面,有“梳子和紙雷”、“韻律詩”、“五音階合奏”等;作曲方面,有記譜、節奏型、為電影配樂等。還有一個特別的項目—“帶回家的活動”,有“我聽到火車開來的聲音”、“家庭音樂”等內容。I4J
(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途徑
為適應不同兒童的不同興趣、需要和發展水平,多彩光譜項目探索出多種音樂教學手段:
1.個別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注重幼兒在音樂方面的個別差異,要求教師了解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其所需的教材、教法、評價,促進其音樂智能的提升。
2.“搭建橋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而多元智力之問雖是相互獨立的,但并不彼此孤立。因此,可以建立兒童智能強項與其他學科領域之問的聯系,以強項帶動弱項。這樣,我們首先要找出兒童的智能強項;然后,一方面進一步發展其智能強項,另一方面“搭建橋梁”,即“利用兒童在其強項領域的經驗,引導他進人其他廣泛的學習活動中”。l習例如,可以利用兒童對節奏的敏感性,使其在跟隨音樂的運動中鍛煉身體。而目_,這不是單方向的,如果一個兒童的強項在其他領域,就可以通過那個領域的成功體驗“搭建橋梁”,使其進人音樂領域的學習。
3.“帶回家的活動”。它強調兒童與家長共享有關兒童智能強項的信息和培養的方法,提出一起活動的建議。如“家庭音樂”這個活動,讓孩子對自己家里和別人家里的各類歌曲進行收集和比較,學習和感受各類音樂,可拓展孩子的知識和興趣。
另外,在活動方式上,多彩光譜項目既有自由游戲,又有結構性活動;既有兒童為主的小組活動、大組活動,又有教師指導的小組活動、大組活動等。
(四)客觀準確的評價活動
1.兩個評佑方面—創作性剛量、感知測量根據所要求的“關鍵能力”,多彩光譜項目進行相應的“關鍵能力鑒別”。創作性測量利用專門設計的活動深人考察,更全面地挖掘兒童音樂創作中所需的各種能力。活動分兩個時段進行:第一時段,先獲得對兒童的總體印象,再對其表演逐樂句地評價,尋找其音樂智能的個別差異;第二時段,專門針對音樂智能強項的兒童進行,進一步發現其潛能。感知測量通過音樂感知活動進行,旨在評價兒童辨別音樂差異的能力,分為五個部分:“歌曲識別”、“錯誤識別”、“敲擊匹配”、“聽音匹配”、“自由敲擊”。‘“以上測量都使用觀察表及錄音,以便評價更客觀準確。
2.多彩光譜文件夾
多彩光譜項目為每個兒童創制一個文件夾或檔案袋,里面可以裝有關于這個兒童的各方面信息。而對于音樂活動,我們可以收集關于這個兒童的錄音帶、錄像帶、音樂活動的照片、作品以及教師記錄等,幫助教師了解孩子的智能強項,有效地對孩子進行評價。
多彩光譜項目在兒童學習及評價方面,都體現出與以往學習、評價不同的特點。正是由于這種獨到之處,它給美國教育帶來了活力,為音樂教育提供了不少啟示。它在美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也被廣泛應用于世界范圍幼兒園的教學與評價。
三、多彩光譜項目對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必須更新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目標和學習內容
每一種教育成功與否取決于它所確定的目標是否適合兒童并最終得以實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的實施,幼教改革的進行,推動了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然而,在實際中存在一些問題:反復批判“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卻導致部分教師忽視兒童知識技能的學習,走向另一極端;一直呼吁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卻往往進行單純的模仿和訓練—“所謂創造,只能停留在說的層面上”。原因很多,但我們必須達成共識,即教育目標應當更加明確具體,學習內容必須適應教育目標。明確具體的目標才能使教師在音樂教育中有的放矢,避免誤解;相應的豐富的學習內容才能使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多彩光譜項目明確制定了感知、演奏(唱)、創作方面的目標,并依此設計相應的培養感知、演奏(唱)、創作能力的教學內容,努力將目標落到實處。它不僅立足于當前,更立足于每一位孩子的長遠發展,進行切實有效的音樂教育。我們有必要為孩子今后學習、欣賞音樂創造必要條件,使音樂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因此,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目標和學習內容的更新尤為重要。
(二)應豐富音樂教育手段和途徑
在教學手段方面,多彩光譜項目也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具體表現在“搭建橋梁”、“帶回家的活動”以及錄音機、錄音帶的使用等方面。
“搭建橋梁”實際上就是建立兒童智能強項的學科與其他學科之問的關系,以至各學科之間可以互相促進,用強項帶動弱項。我國目前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夠找出智能強項,但在用強項帶動弱項方面做得不夠。這也是“學科化”帶來的不良后果—“學科之問壁壘森嚴,缺乏有機聯系,把兒童心智結構分割成許多支離破碎的部分,不能融合和遷移,不僅藝術、科學、社會幾大領域存在分裂,即使是藝術學科門類之間(美術、音樂、文學等),藝術學科結構之問(美學、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創作)也存在難以彌合的鴻溝。”171現在,新大綱強調“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2002年6月18日,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中國委員會與南京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今日之兒童藝術教育”國際研討會也大力呼吁“學科生態”,要使“不同學科之問互生互補、相互融合、平衡和諧”。‘8J而如果要達到“相互滲透”,實現“學科生態”,我們可以“搭建橋梁”:一方面,看到“音樂教育對多元智能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多學科的結合促進音樂智能的發展”。l9]在課程設計中,同樣可以把多種智力領域和不同學科教學相結合,設計發展學生多方面智力的綜合課程,以利于學生從智力強項出發,帶動弱項發展,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運用并發展自己的每一種智力。
“帶回家的活動”其實是一種家園聯系,但卻是多彩光譜項目的特色。家園聯系雖是我國幼兒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在音樂教學中利用家長的力量卻少之又少。多彩光譜項目的這種作法,使家庭、學校共同擔負起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和音樂熏陶的責任。音樂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音樂教育帶回家,會使學習更豐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從幼兒園帶回的歌,跳在幼兒園里學會的舞,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幼兒園多開展“帶回家的活動”,不僅對促進幼兒園教學、更對提高孩子的音樂修養大有裨益。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通常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這種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音樂是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學習音樂的人自己去體會與感悟。而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想像力的發揮。選擇多種音樂風格的唱片放給孩子聽,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每種音樂的情境,大膽地想像,將促進孩子音樂能力的發展。“畫”音樂這個活動,就是極好的·從欣賞到想像、讓孩子去體驗的例子。
(三)應探索更佳的評價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評估面單一,以兒童在某一方面達到什么程度來衡量音樂教育質量的高低,單純重視表現或音樂活動技能或音樂活動結果。它忽視兒童綜合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評估,也不能體現對藝術的興趣和欣賞水平提高的要求,評估十分片面。多彩光譜項目倡導從多方面評價兒童的學習,也注重音樂創造、感知方面的評價。它的評價理念是“盡量擴展兒童智能概念的范圍,提供一個在廣闊領域內評價智能的實用技術,改變那種不考慮人所處的環境和文化,總是孤立地與人所從事的實際社會活動相分離地進行評價的方法”,〔’oJ為我國學前音樂教育評價提供了有力的參照。
一種評價手段如果合適,將大大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設置多彩光譜文件夾,注重對孩子的形成性評價,模糊了課程和評價的界限。評價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評價的結果也更加真實客觀。錄音帶和錄音機的使用也提高了評價的效度。例如,在唱歌活動中將兒童唱的歌錄下,不僅減輕了評價過程中的負擔,還可以為活動之后進行評價提供依據。
評價是為找到智能強項,為個別教育做準備,而非為評價而評價,更不是為了鑒別音樂天才或音樂低能兒。多彩光譜項目的評價做法理清了評價的觀念,為因材施教做準備,同樣值得借鑒。
(四)要擺正音樂教育在整個學前兒童教育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