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12: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價值的含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0 引言
采礦業在為國民經濟提供巨大能源保障的同時,資源的開采加工造成的環境污染直接影響著生態系統的平衡,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土地資源緊缺的壓力越來越大,土地問題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嚴重制約因素。
1 生態效益評價指標
1.1 綠色植被覆蓋率
綠色植被覆蓋率是礦區內林地面積、草地面積與農作物面積之和占礦區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它在保護和改善礦區宏觀生態環境上有著重要作用,是衡量礦區生態環境質量評比的一個重要指標,復墾后的增加值越多,說明復墾項目給礦區所帶來的生態效益越大。
在計算綠色植被覆蓋率時,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土地破壞類型的礦區,在一段時期內,采礦對于礦區范圍內綠色植被的總破壞面積與總復墾面積。
1.2 礦區所在地小氣候狀況
礦區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后,礦區小氣候的變化狀況反映了項目實施后給礦區所在地生態環境帶來的貢獻程度。小氣候整體狀況的改觀需要一個較長時期,可能從一開始復墾就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對于當地宏觀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將會隨著復墾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因此,在評價生態效益時,必須考慮到礦區復墾項目實施后,小氣候狀況的改觀對于礦區所在地的宏觀生態環境的長遠貢獻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生態效果就會變得愈為明顯。
1.3 土地復墾率
土地復墾率是礦區已經復墾土地面積占礦區總破壞土地面積的比例。在一定時間內,礦區土地復墾率越大,越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促進生態效益的提高。
1.4 灌溉保證率
灌溉保證率是礦區可保證灌溉的耕地面積占礦區土地總面積的比例。灌溉保證率是保證復墾后農作物存活的重要保障,其增加值越多,說明項目的實施所帶來的生態效益越大。
1.5 土地質量狀況
土地質量狀況是通過礦區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后耕層厚度、養分狀況、水分狀況、土壤質地等土壤理化性質各組成要素的變化情況來反映的。
1.6 礦區所在地生物多樣性狀況
礦區所在地生物多樣性是指礦區所在地范圍內多種多樣活的有機體(動物、植物、微生物)有規律的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
1.7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主要通過水土流失治理率來反映。水土流失治理率是礦區復墾項目實施后可得到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占礦區水土流失總面積的比例。
1.8 田塊規整率
田塊規整率是項目實施后規整的田塊面積占礦區耕地總面積的比例。項目實施后,田塊規整率增加值越多,項目帶來的生態效益越大。
1.9 礦區所在地景觀生態效果
礦區所在地景觀生態效果反映礦區土地質量項目實施構建的景觀對礦區所在地生態的改良程度。在土地生態學和土地規劃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礦區土地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壞,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的狀態。一方面,要完善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消除土地利用的障礙因素;另一方面,則要改變過去田塊破碎、溝渠路分布雜亂的景象,將礦區工農業生產與大自然風光以及人文景觀結合起來,以形成優美的田園風光,增強礦區的景觀美感和視覺效應。
2 經濟效益評價指標
2.1 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指礦區范圍內已利用的土地面積與礦區土地總面積之比,一般用百分數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數量指標。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取決于土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與利用技術水平、生產關系與社會制度等多種因素。衡量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指標有:①農業土地利用率;②非農業土地利用率;③墾殖指數;④復種指數。
2.2 礦區所在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農民年純收入由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部分構成。礦區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后,農民年純收入增加值越高,說明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好。
2.3 耕地面積
礦區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后,耕地面積的增加值越多,說明項目的實施給當地農民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大。土地整理項目與礦區土地復墾項目不同,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往往是帶來項目區耕地數量的“凈增加”,因此,一般來說,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帶來的都是“正效益”;而對于礦區土地復墾項目來說,項目的實施對于整個礦區來說未必帶來耕地數量的增加,因為在礦區邊界范圍已經確定的情況下,隨著開采規模的擴大對于土地的破壞面積也會加大,這時礦區的土地利用結構就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2.4 礦區所在地農地單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礦區土地復墾耕地質量逐漸趨于好轉,這就必然會帶來農地單產的增加,農地單產增加值越多,說明項目實施后,給礦區農民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大。礦區所在地農地單產數據的獲得如果在礦區范圍內統計計算較困難,可以引用礦區所在地歷年統計年鑒數值。
2.5 投入產出比
礦區土地復墾項目實施后,通過種植農作物、經濟適用林、牧草等,給當地帶來了糧食產量的增加,林牧業收入的增加,從而帶來了當地農民收入的增加。投入產出比增加值越高,說明項目給礦區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好。
2.6 機械化作業率
機械化作業率是礦區可機械化作業的耕地面積占礦區耕地總面積的比率。礦區通過土地復墾項目的實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連片,更適合于農業機械化生產。復墾后機械化作業率越大,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越大。
3 社會效益評價指標
3.1 糧食產量
糧食產量是礦區農地單產與礦區耕地面積的乘積。通過礦區土地復墾項目的實施,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和提高耕地質量,從而帶動糧食產量的增加。糧食產量增加越多,就可使礦區可供養的人數越多,從而帶來礦區當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促進了社會效益的提高。
3.2 礦區所在地農業勞動生產率
礦區所在地農業勞動生產率是礦區所在行政區年均總產值與礦區年均總有效勞動力數的比值。礦區通過土地復墾項目的實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連片,更適合于農業機械化生產,從而帶動了當地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項目實施后,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值越大,說明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越大。
3.3 道路密度
道路密度是礦區道路總長度(千米)與礦區土地總面積(公頃)的比例。項目實施后,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增加了道路長度。道路密度增加值越高,越有利于礦區的生產生活,產生的社會效益也越大。
3.4 礦區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積
礦區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積是礦區所在地耕地總面積與該地區總鄉村人口數的比值。它反映該地區的耕地資源能否保持動態平衡,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人均耕地面積增加量越多,項目產生的社會效益越大。
3.5 礦區所在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礦區所在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礦區所在地國內生產總值與礦區所在地總人口的比值。國內生產總值,從生產角度,等于各部門(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從收入角度,等于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營業盈余之和;從使用角度,等于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之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量越多,項目產生的社會效益越大。
3.6 礦區所在地土地權屬糾紛狀況
礦區所在地土地權屬是指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及他項權利的歸屬。土地復墾的過程也是土地重劃的過程,土地復墾后將打亂原有的土地權屬界限,為了避免土地糾紛,保護原有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必須進行土地權屬調整工作。
3.7 礦區所在地扶貧效果
扶貧效果用于反映礦區土地復墾項目的實施對礦區所在地農民脫貧的貢獻與影響。露天礦區礦方企業生產建設中會大量征用當地農民土地,礦方企業一般會通過征地補貼款的形式發放給當地農民,這有助于幫助農民擺脫貧困,促進當地社會的和諧穩定。
3.8 礦區所在地就業效果
礦區所在地就業效果用于反映礦區土地復墾項目的實施對礦區所在地農民就業的貢獻與影響。露天礦區排土場復墾后增加的大量耕地,礦方企業通過雇用失地農民耕種,這就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利于促進當地社會穩定。
3.9 礦區所在地公眾滿意度
礦區所在地公眾滿意度是礦區所在地滿意該項目的人數與礦區所在地總人口數的比例。其中:項目區公眾滿意度調查應該包括當地農民、礦方企業職工、政府官員等,調查公眾應該具有代表性,應該反映各類群體對該項目的意見。
4 結束語
總之,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礦區土地復墾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可以豐富土地復墾理論,促進土地復墾成熟理論體系的形成,而且對規范與指導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提高礦區土地復墾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環境”、“資源”和“生態”是環境法中最常見的三個概念,但至今為止,對于三者的內涵及三者之間的關系仍沒有統一的認識。“環境損害”、“自然資源損害”、“生態損害”等不同名稱及相同名稱的不同理解源于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三者含義的不同認識。德國學者克羅福(Kloefer)教授對環境提出了四種定義:第一種定義即廣義的環境,是指周邊事物的總稱,是生命個體(如植物、動物)與特定周邊事物關系的集合體。這種定義在社會學中常用,不能用來明確界定環境保護中的各種關系和權利,因此不是法學概念。第二種定義,即狹義的環境,限于自然環境,是指人類生活的必要自然條件,即土地、空氣、水等環境媒體、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法學上環境是指狹義的環境。第三種定義是規范定義,即環境立法從不同角度所做的定義。第四種定義是克羅福教授本人對狹義環境概念提出的修正意見,他認為環境法上的“環境”是指作為人類生存自然條件的生態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工環境。[10]這四個定義對現有不同層次的“環境”含義進行了精確的歸納總結,環境損害的不同理解范圍可從中找出對應。“生態”最早是生態學科中的一個名詞,在環境法中最常用的生態概念是“生態系統”,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人與自然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系統強調整體性和組成部分的互動性。此外,狹義層次的生態概念是生態服務功能,即人類從生態系統中獲得的效益。“生態損害”的概念與此相對應,強調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關于自然資源的概念,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定義。對于法學意義上的自然資源,不同的法律中規定有所不同,不同學者的認識也有差異。但這些不同的概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認為自然資源從本質上說是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一種價值判斷與評價,是以對人類的價值為標準的。對比這三者,環境與生態是一對既有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的概念。這兩者最重要的區別在于,生態是生態學的、以生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人類生態系統包括人,它表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有機整體的關系,人與自然都是人類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環境是以人為中心的一個概念,環境與人有關,但環境不包括人,環境表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中心與外圍的關系,環境是指人周圍的物質世界。[11]而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最大區別在于對客觀載體所指有差異。自然資源的基本狀態往往是以單個要素且以物化形式存在,因此在社會法規范上,自然資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被所有權界定。環境,是眾多自然要素的綜合體,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往往以系統形式存在,環境即使被解釋為個別獨立的環境因子,它也不等于環境因子本身。再有,具有綜合性意義的“環境”,即便從“環境容量”等功用性角度可以賦予其“資源”的屬性,也多數以公共物品存在,很難通過產權來界定和保護。[12]可以看出,“環境損害”、“生態損害”、“自然資源損害”這三種名稱側重點有所不同。
2.對環境法本身研究對象理解的不同
對于自然環境的關注,是環境法區別于其他法律部門成為獨立法律部門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和原因。徐祥民教授甚至認為,環境損害是環境法學的邏輯起點,環境法就是用來應對環境不利變化也就是環境損害的法,就是調整人們為應對環境損害而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而環境法學這個以環境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其邏輯起點就是環境損害。[13]表面上看,對“損害”名稱選擇的不同體現了學者對“環境”、“生態”“自然資源”含義的理解不同,實則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學者對環境法的研究對象、保護對象、客體等基本理論問題理解的差異。“環境損害”、“生態損害”、“自然資源損害”、“自然資源生態損害”等名稱隱約與“環境法”、“生態法”、“自然環境保護法”、“生態環境法”等相對應。
3.研究視角的不同
這三者名稱的不同也體現出學者研究視角的不同,可總結如下:環境損害常與“環境侵權”相混用,是從原有民法中環境侵權損害制度中發展出來的。環境損害廣義的層次理解更為普遍,也更多的被民法學者所采用,將該損害放在環境民事侵權損害中加以考察。學者將對自然環境本身的損害稱為“生態損害”與生態學對環境法的影響以及“法律的生態化”不無關系。采用此名稱,一方面是與傳統環境損害進行區分,強調對自然環境造成損害與傳統損害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強調環境的生態功能,強調對生態性利益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概念本身是從經濟學中引用過來,以往主要運用在物權法、自然資源法中,體現自然資源對人類的使用價值、經濟價值,關注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有效性。自然資源損害就是與此相對應,指出現有法律制度對自然資源生態價值等非經濟性價值的忽略,關注對自然資源的非經濟價值的保護。
4.救濟路徑的不同
不同的名稱背后,也折射出學者對自然環境本身損害的選擇救濟路徑的不同,這些路徑可以歸納如下:一般來說,稱“環境損害”的學者大多將環境損害作廣義層次的理解,即環境損害包括因實施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行為造成的人身、財產等損害以及環境自身的損害。這種觀點認為,不僅對自然環境本身的損害具有特殊性,整體的環境損害從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舉證責任、訴訟程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應突破傳統侵權理論的限制,環境損害賠償專門立法。而稱之為生態損害的學者強調這是一種“新型損害”,生態損害無論在侵害客體上還是在損害后果上都顯著區別于傳統損害;不惟《侵權行為法》,其他傳統法律亦無法解決生態損害這個新問題,必須依賴于在環境侵權制度基礎上探索建立新的生態賠償制度。這項新的制度,就是生態損害填補責任制度。[1]P21因此,選用“生態損害”名稱的學者主要從生態損害的社會救濟等責任分擔制度的建立方面研究,如建立責任保險制度、行業分擔制度等。稱自然資源損害的學者主要是關注自然資源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主要的研究路徑為:第一,借鑒美國的經驗,關注實際問題,通過明確責任主體、索賠主體、賠償范圍、索賠額度及評估標準等法律問題,建立自然資源損害賠償制度。第二,“自然資源”在現有的法律制度中廣泛存在,《憲法》、《物權法》等私法領域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做出了明確規定,《森林法》等自然資源單行法也大量存在,因此,對自然資源的損害賠償制度的研究常與所有權制度聯系在一起。
二、自然資源損害之名稱確定
(一)自然資源損害名稱之確定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要正確的界定自然環境本身所造成損害之內涵,先要厘清“環境損害”、“自然資源損害”、“生態損害”之間的關系,并做出名稱的合理選擇。綜合上述分析,筆者將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損害稱之為自然資源損害;將環境損害界定為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的人身、財產等損害及對自然環境本身的損害;對生態損害中的“生態”采狹義概念指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或生態功能。這三者的關系應該為環境損害下的自然資源損害,①特別強調對自然環境的生態價值,即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損害。
(二)自然資源損害名稱確定之原因
1.體現客體命名的原則
使用生態損害概念的部分學者認為,就損害客體而言,生態損害的侵害客體是生態系統。所謂生態系統(EcologicalSystemorEcosystem)是指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生物(一個或多個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所形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動調節機制的自然整體。[14]但筆者認為,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概念,強調生態的整體性、互動性,但環境污染或破壞行為對生態系統的損害是通過對單個自然要素的破壞來實現的。“生態”本身不是環境要素,也不能指代整個自然環境。[2]P20所以,“對環境本身造成的損害”的客體是自然環境,而不是生態系統。這種對自然環境的損害是通過對環境要素的破壞來實現的。依上述,對損害客體的直接命名應為“自然環境損害”,但卻確定為“自然資源損害”,其原因在于: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雖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但具體對象和范圍又是同一客體。自然環境指人類周圍所有客觀存在的自然要素,自然資源則是從人類能夠利用以滿足需要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這些要素存在的價值。因此,可以把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看成一個硬幣的兩面,或者說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透過人類社會這個棱鏡的反映。[15]因此,將對自然環境本身造成的損害稱作“自然資源損害”。
2.有利于明確損害的內涵
關鍵詞: 商業生態系統;資源平臺;商業模式;顧客價值主張
Key words: business ecosystem;resource platform;business model;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0-0141-03
0 引言
眾所周知,基于資源的戰略觀認為[1],公司及其競爭優勢的建立是在公司所擁有的獨特資源以及它在特定的競爭環境中配置這些資源的方式基礎之上的,因此,企業的成功來源于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的培育、積蓄和更新資源。顯而易見,此種觀點將企業看作一個孤立的單元作為分析對象。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企業所面對的外部世界日益復雜,顧客的需求不斷變化,由單一產品的身心滿足上升到內心渴望的深度支持,表現出的是無盡的苛刻與刻薄;產業生命周期的縮短則逼迫企業不斷的學習和創新;產業上下游基于利益的討價還價往往使企業處于被動地位。然而,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有限,難以應對外面日新月異的環境,無法滿足顧客日益苛刻的需求。
基于上述論述,企業不應僅靠自身資源,同時要利用外部資源,聯合一批關聯機構共同構成一個系統,為顧客服務,而這個系統就是目前備受關注的商業生態系統。核心型企業作為商業生態系統的創建者,其經營策略將直接影響到系統的興衰。因此,探討核心型企業經營策略具備較大的現實意義。
處于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型企業擔任著兩種不同的角色,從其自身來說,它是系統中成員之一,是向顧客提供核心利益的企業,其商業模式將影響到其業績的高低;對商業生態系統來說,它是資源平臺的提供者,資源平臺的便利性將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繁榮程度。然而,這兩方面不是相對獨立的,彼此之間相互影響,核心企業的顧客價值主張將決定生態系統的吸引力,生態系統的繁榮一定程度上又保障了核心企業的利潤。本文主要以商業生態系統形成和發展兩個階段,從核心企業商業模式設計和資源平臺構建兩個維度去探討其經營策略。
1 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態系統含義、結構和功能
1.1 商業模式的含義、結構和功能 商業模式作為近十多年來的熱點話題,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實踐活動中,都給予了大量的研究。廣泛的實證說明,企業的成功取決于一項好的技術和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而綜合技術和商業模式這兩者,一項具備較好商業模式的普通技術可能比一項具備普通商業模式的高技術更有價值[2],可見,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于商業模式含義觀點甚多,本文引用邏輯學派定義: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的邏輯,簡言之,就是企業如何通過提品滿足顧客的同時自身獲取利潤,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匹配的要素構成,如顧客價值主張、關鍵資源和流程、盈利模式。商業模式的功能在于澄清客戶的價值主張、識別目標市場細分、定義企業內部價值鏈結構、說明收入機制、估計成本結構和盈利潛力、描述在價值網絡中的位置[3]。
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眾多,而其中首要基本要素或者商業模式形成的起點是顧客價值主張,在商業生態系統中,核心企業顧客價值主張可以說是和縫隙企業最緊密的聯系之一。因此,本文在探討核心企業商業模式時著重討論其構成要素之一顧客價值主張。顧客價值主張主要回答以下問題:①目標客戶是誰?②滿足客戶什么樣的需求?③如何去滿足客戶需求?[4]
1.2 商業生態系統的含義、結構和功能 商業生態系統觀念最早來源于Moor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文章“掠食者與獵物:新的競爭生態”,與自然生態系統想類比,商業生態系統是由眾多實體組成的一個大型的、松散聯結的網絡,每個實體是該網絡的一個結點,擔任了特定的角色。
商業生態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備受關注,是因為該系統中成員并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一組提供互補產品的企業,彼此之間通過合作面向顧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相比與傳統的標準企業,商業生態系統能夠更好更全面的滿足顧客,通過提供解決方案滿足顧客來實現系統成員的共贏,而非你贏我虧的零和游戲。
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系統由兩類成員構成:核心型企業和縫隙型企業[5]。核心型企業在系統中占據中樞位置,為系統成員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資源平臺,它不但能使龐大且分散的商業網絡如何與顧客聯結的難題化繁為簡,而且通過為其他企業提供的平臺,還能促進整個生態系統改進生產率、增強穩定性,并有效地激發創新,能夠積極改進生態系統的總體健康,并從中受益,使企業自身獲得可持續的績效。例如微軟,通過提供視窗操作系統的軟件開發工具和技術,使得成千上萬個關聯企業與之聯系,微軟面向顧客的提供物的價值不斷提升。
縫隙型企業往往專注于某個狹窄的細分市場,憑借專業化優勢,提供獨特性的互補性產品并獲取價值,該類企業依賴于核心企業提供的平臺,占據了系統的大部分空間,是系統的構成主體,其多樣性是商業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
2 商業生態系統中核心企業經營策略
核心企業作為商業生態系統的創建者,其經營策略不僅關系到自身的業績,同時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興衰。實踐證明,一個商業生態系統越龐大,其穩定性越高,抵抗外界環境劇變的能力越強。事實上,商業生態系統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整個發展過程是由核心企業所決定的。在商業生態系統的成長周期中,核心企業的經營策略也是動態變化的。
商業生態系統生命周期可以劃分為創建期、成長期和衰退期,本文主要探討創建期和成長期核心企業的經營策略,這兩個時期的變化過程可以通過下圖體現[6]。
上圖中,從o時刻到t時刻是系統創建期,從t時刻到m時刻是系統成長期,在這兩個時段,核心企業經營策略有了很大的變化,以下將從企業商業模式的顧客價值主張和企業提供的平臺兩方面加以說明。
2.1 創建期核心企業經營策略 顧客價值主張方面,核心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具有海量客戶的廣泛市場,實踐證明(如表1),市場越廣泛,涉及的業務領域越多,對于縫隙性企業的吸引力就越強,而后期系統中成員數往往越多。
由于核心企業提供的是核心產品,縫隙型企業提供的是互補產品,因此核心企業的價值主張將直接影響到能夠吸引企業加入的縫隙市場。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產業都適合創建商業生態系統,因此在系統創建初期,要著重考慮顧客價值主張問題,明確需要解決的顧客問題是什么。在解決方案方面,核心企業要避免提供單一產品,而是針對客戶需求的產品組合,也許剛開始,解決方案并不完善,但在商業生態系統發展過程中,顧客價值會不斷創新。
平臺創建方面,核心企業最初往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平臺的功能是為了方便縫隙型企業和核心型企業共同創造和獲取價值,因此,核心企業創建的平臺必須便于縫隙型企業使用,同時要低成本。由于創建初期,搭界平臺的縫隙企業并不多,平臺管理和維護相對簡單。
2.2 成長期核心企業經營策略 價值主張方面,核心企業在系統成長期不斷進行顧客價值創新,通過和縫隙企業一起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組合滿足客戶需求,例如蘇寧電器,不僅銷售家電產品,還提供物流、安裝、咨詢等多項服務。
共享平臺方面,此時隨著生態系統的不斷壯大,平臺使用、管理和維護遇到了很大問題。首先,由于搭接平臺數量的增大而超出了平臺的承受能力,因此需要繼續開發平臺技術,擴大平臺容量。其次,平臺上企業不僅數量巨大,而且類型形形,導致了平臺共享混亂,因此需要制定平臺使用標準甚至是契約。最后,平臺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維護和升級,因此核心企業有必要設立專門的部門。
3 案例分析—以萬達廣場為例
3.1 萬達商業地產簡介 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2009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7.36億元人民幣,是大連萬達集團旗下商業地產投資及運營的唯一業務平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商業地產投資及運營管理,核心產品是以“萬達廣場”命名的萬達城市綜合體。所謂城市綜合體就是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體,可以說基本具備了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稱為“城中之城”。
截至2011年底,萬達商業地產已經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61個重點城市投資建設了87個萬達廣場,其中已開業49個萬達廣場,正在運營26家五星級或超五星級酒店。作為率先實現全國布局的大型商業地產投資及運營商,公司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內居于領先地位,是中國商業地產的領軍企業。
3.2 萬達商業地產經營策略 萬達商業地產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商業生態系統的經營視角,無論其主觀上是否具備這樣的戰略意識,現實中的萬達廣場可以說是商業生態系統。
如果把萬達廣場的開發和運營看成兩個階段,那這兩個階段即是上文所說的商業生態系統創建期和發展期。
在開發初期,萬達廣場即確定了包括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體的商業中心投資與運營;五星級及超五星級酒店的開發與運營;商業運營及物業管理;寫字樓、公寓和住宅的開發銷售在內的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可見其目標客戶相當廣泛,幾乎涵蓋所有的城市甚至外地居民,以核心產品城市綜合體滿足客戶渴望的深度支持,其所涉及的產業包括住宅、餐飲、娛樂、辦公等等。而萬達商業地產提供的平臺可以認為是空間上的萬達廣場,包含萬達品牌、萬達環境、萬達的物業服務、萬達停車場等等,以此吸引外部組織或個人到此投資。
在運營期,一方面萬達廣場不斷完善其作為城市綜合體所展現的功能,以便更全面的服務于客戶,另一方面,萬達地產需要設置專門的部門去管理其提供的平臺,例如,和租賃店鋪簽訂相應協議,確保提品或者服務的質量,以此進行品牌管理;再如設置相應的廣場形象環境維護部門,定期衛生評估、環境美化,以此進行萬達環境管理。總而言之,萬達需要對其提供的平臺進行管理和維護,保證其自身和投資者共同實現價值。
4 結束語
本文是對商業生態系統中核心型企業經營策略進行探討,分別以商業生態系統創建和發展這兩個不同時期,從商業模式和平臺建設兩個方面分析了核心企業經營策略,并用萬達商業地產案例進行了說明解釋。
參考文獻:
[1]大衛·科利斯,辛西婭·蒙哥馬利.公司戰略:企業的資源和范圍[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Teece D.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J].Long Range Planning,2009,7.
[3]Henry Chesb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J]. 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353-363.
關鍵詞:生態補償 理論基礎 勞動價值論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一、財務管理環境變化
財務管理的理論因財務管理的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從財務管理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財務管理所處的環境對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方法、財務管理內容具有決定作用[1]。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電子商務使理財環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標準化生產到個性化生產
在傳統工業時代,市場需求量大,企業的重點在于集中資源,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多,品質同。如今產能過剩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多樣,企業需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生產出差異化、小而美的產品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才能對消費者進行個性化的匹配,從而去占領市場,以獲得競爭優勢。
(二)客戶為中心取代了以產品為中心
在傳統價值鏈的指引下,企業以產品為中心,即關注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問題[1]。現在,客戶成了企業的衣食父母,贏得客戶忠誠成為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現代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多關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客戶多元化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就要求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及時、動態、全面集合新、老以及潛在客戶的需求,并相應地作出改變,以快速、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贏得市場。
(三)從孤軍奮戰到戰略聯盟
在傳統的競爭模式下,企業邊界清晰,彼此的利益是對立的,一方價值的增加是以其余各方的價值損失為代價,企業在市場上可謂孤軍奮戰。如今,互聯網打破了這種對立局面。它將包括供應商、銷售商、服務商和客戶在內的各方利益捆綁,企業間必須相互合作,業務協同,才能獲得“1+1>2”的價值增值效果,適應新環境。
(四)從傳統的人財物競爭到信息競爭
傳統經濟學家認為,企業是以消耗有形資產為代價來換取企業價值增加的。傳統工業時代企業依賴人、財、物。21世紀是一個以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知識化為重要特征的新經濟時代。互聯網將知識和信息聚集在一起,成為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核心競爭力,取決于是否具有大量、快速獲取知識與利用知識的能力[1]。
二、生態化財務管理的內涵
生態化財務管理的基本含義是,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以價值網企業群體的資金運動與所產生的財務關系為研究對象,以顧客需求為核心,以加強部門和企業間聯系為目的,圍繞企業群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系統的財務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一)生態化財務管理強調以顧客為中心努力實現顧客價值
顧客價值是顧客的購買價值與購買成本之間的差額。提高顧客價值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其一是提高的購買價值,其二是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企業只有真正以顧客為核心,努力提高顧客購買總價值時,才能獲得持久的核心競爭力。例如在成本管理方面,生態化財務管理并不是僅降低短期成本,而是將為顧客創造價值作為著眼點,為塑造核心競爭力而努力。
(二)生態化財務管理重視價值網企業群的整體價值增值
在價值網指導的運作模式下,各企業之間由于各自的獨特優勢而走向合作共贏。因此,只有在整體利益增加時,才能為本企業帶來長久的收益。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整體利益,并且鼓勵只有核心優勢的企業才能進入群體,以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
(三)生態化財務管理需借助價值網和信息網系統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價值網強調的是以顧客的需求為起點,加強企業間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具有強大的信息網絡。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這種模式提供了可能,促進了企業群技術和經濟的緊密聯合,即財務業務協同發展,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生態化財務管理的目標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已不適應當前所處的環境,為此需要進行優化,重新確定。
(一)傳統財務管理目標的缺陷
1.“股東財富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已不合時宜
在傳統財務管理中,有兩種財務管理目標占據主導地位,即“股東財富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它是在物質資本具有重大作用的工業經濟時代下產生的,表現出一切為股東謀利益的思想。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知識層出不窮,企業獲取知識和學習的能力日益重要。知識資本為社會創造巨額財富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高額經濟利益[1]。在新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本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一把標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是無形資產而非有形資產。因此,未來企業的資本結構將發生較大的調整,物質資本的比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比重上升,企業的價值是由不同資本所有者協同產生的,這種協同可以產生 “1+1>2”的增倍效果,因此不同資本所有者都有利益的要求。基于這種變化,決定企業的經濟利益應歸屬于“相關利益主體”,而絕非股東這單一個體。
2.過分強調公司價值必然導致忽視社會責任和社會成本
現實中,公司的決策多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獲得公司或股東的價值,也就是說,決策時只考慮到公司本身,而忽略了其社會責任,結果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成本。電子商務環境下,高科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公司行為的外部性影響會更加顯著。隨著消費者更加理性及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綠色”產品,以減少生態破壞。企業想要獲得市場就應運用生態化財務管理理論作為指導,使企業贏得更多顧客的青睞。另外,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目標,會樹立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公眾形象,進而實現無形資產和企業價值的增值。因此,不論從短期市場角度還是從長期增值角度來看,電子商務下企業必須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財務管理目標。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生態化財務管理目標
1.相關主體利益最大化
在電子商業時代,知識和人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企業的相關主體是多元化的,不僅僅局限于股東。多方加入使得財務管理目標需要兼顧多方利益,不僅要考慮物質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還要考慮知識資本所有者的收入最大化,以及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相關主體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利益相關者外,還包括客戶及知識資本所有者。一方面,以客戶為中心。企業通過運用現代化手段建立合作關系,對客戶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生產個性化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要。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才能實現企業目標,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共贏狀態。另一方面,知識所有者成為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無形資產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企業管理的目標不僅要追求股東權益,也要追求無形資產所有者等其他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
2.企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生態化財務管理理論告訴我們,財務管理目標必須是長遠的,既要考慮企業自身發展,又要考慮社會效益、環境資源等長遠問題。企業是社會的細胞和圍觀活動的主體,生態化財務管理理論的應用會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消費者信任,進而增強競爭力,促進“社會價值最大化”的實現。
四、運用價值網理論實施生態化財務管理
(一)價值網及特點
價值網是將顧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與靈活有效的低成本相連接,采用數字信息快速配送產品,避開了代價高昂的分銷層,將合作的提供商連接在一起,以便交付定制解決方案,將運營設計提升到戰略水平,適應不斷發生的變化[2][4]。價值網的優勢在于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等成員之間建立起協同業務模式,充分共享知識和信息,并利用各自的互補優勢和資源,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共同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價值網具有以下特點:(1)客戶價值是核心:價值網是以顧客為核心的。通過價值網,企業迅速了解顧客的需要,并將其用數字化傳遞給其他網絡伙伴,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使顧客滿意。(2)強調協調合作,實現各方整體增值。價值網上的每個成員相互連接為一種動態,有機的體系[3-4]。單個成員通過其他主體的認同和協作,建立合作關系使優勢互補,共擔成本和風險,共享市場和顧客忠誠。(3)數字化關系網絡是支撐。數字化的網絡提高了效率,快速協調各成員間的活動,并快速有效地滿足成員需要和客戶需要。(4)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成員組合在一起是價值網的基礎。
(二)生態化財務管理的實施途徑
1.構建財務業務協同的財務管理模式
在價值網理論的指引下,電子商務下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協同于各個部門,各個利益相關者。這種業務和財務的協同,使得從客戶到生產商的供應形成一個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可以自我運轉,自我調整和自我修復,無限擴展。在無限擴展中又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從而使企業生生不息。具體來說,財務—業務協同概念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企業內部協同,即各部門之間的業務、不同的指標和目標以及各資源的協同(如庫存、生產、銷售、財務間的協同);另一層含義是企業外部協同,也是整個供應網的協同(如客戶的需求、供應、生產、采購、交易間的協同)。具體包括:(1)采購計劃協同。與供應商由競爭轉向合作關系,兩家企業共同制定采購計劃,在保證配送的基礎下,使企業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的庫存更為合理,避免存貨占用過多費用和資金,減少毀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2)工作流協同。使企業群在平日工作中聯系更緊密,信息更加全面和快捷傳達,溝通無誤準確。(3)信息協同。通過網絡平臺,企業與外部及內部做到信息共享,節約時間并縮短了環節。(4)物流協同。包括企業所采用的物流標準、管理狀態和舉措與物流公司提供的個性化物流服務的協同。
2.構建網狀扁平化組織結構
電子商務時代下,金字塔層級結構已不合時宜,企業的組織應該更加扁平化,并且是網狀的,每個人都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都是知識和價值的創造點。將組織層級拉平,而非單純減少層級,打破組織邊界,以便每個部門合作共同創造價值。在部門合作當中,應該明確,財務管理不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業務也不再是銷售部門的事,戰略也不再是高層主管的事。企業成員要形成共同學習體,站在整體高度,使各部門的思路一致,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共享機制下,充分利用員工的知識和特長,借助共同學習體激發出新的智慧,不斷創造,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對顧客的響應速度與產品服務質量。從而,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導向,企業內外協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3.運用平衡計分卡進行績效管理
合理的考核標準對各職能部門及個人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是生態化財務管理實施、企業價值網模式實現的必要條件。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會引導企業人員只注重短期局部的利益,這與價值鏈中由合作求共贏的理念背道而馳,因此需要一種適應新模式下的績效標準。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與傳統評價體系相比,可以為企業戰略實現程度提供了一種評價標尺、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效率、注重團隊協作、提高企業激勵作用,擴大員工的參與意識。它可以站在一個全面的角度對財務、客戶、業務管理和人員的培養和開發進行衡量,克服了企業只看財務指標這種做法的不全面性,這與價值網經營模式下,追求生態化財務管理的目標相吻合。
4.完善財務管理部門信息系統
生態系統是一個生物學概念,在該系統中,每個物種都有其生存的環境以及自身的稟性,比如,物種都必須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在一定的水源區域內才能生存,而它們自身又有著食肉、處于食物鏈條的中間等多種特性。因此,圍繞它們生存的環境以及其自身的稟性,它們就必須有自身的戰略,比如不耐寒的動物可能選擇冬眠,食肉的動物可能選擇群居,防止被其他動物吞食的動物則要具備較快的速度等等。這些都是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在自身所處的環境以及自己的稟性約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戰略。
本文將這種道理引入到產業分析中來,論述產業生態系統內各企業的競爭戰略問題。
一、引言
1 產業生態系統的引入。生態系統(eco-system)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物理環境共同構成的動態平衡系統。產業生態系統是從生態學的自然生態概念引申出來的仿生概念,本文把產業生態系統定義為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某產業內的企業之間,產業與其外部環境之間通過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動態平衡系統。
本文引入產業生態系統來研究企業競爭戰略,有利于理清產業生態系統中各物種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各物種更有效地找準其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
2 生態位的含義演變。Whittaker(1975)認為,生態位是指每個物種在群落中的時間、空間位置及其機能關系,或者說群落內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的相對位置,這是針對生物學而言的,生態位的概念在產業研究中日益重要,對其含義的認識卻并不一致(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對于生態位的理解,學者們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強調物種在環境中的資源擁有情況;另一是物種對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綜合實力。所以,對生態位的理解應既強調物種所處的環境,又強調物種自身的綜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講述的生態位是指: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所處的環境狀態、自身的資源稟賦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競爭位置情況。
3 競爭戰略的研究方法。在戰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著名的論斷,并提出三個基本的戰略。后續學者在戰略研究上也做過很多研究。綜合這些研究,可以看出,針對競爭戰略問題的研究均有一個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擁有情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戰略。如圖1:
本文正是在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過生態位的理論研究,將產業生態系統中的企業描述為生態位的特征,這些生態位特征對企業是本質性的,對其競爭戰略選擇是決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個企業的生態位特征,就可以選擇其對應的戰略,從而將戰略與生態位聯系起來。
二、生態位的表現因子及戰略體現
前面已經描述了生態位的含義,那么對于這個抽象的概念如何進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態位對戰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態位的表現因子。生態位是指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所處的環境狀態、自身的資源稟賦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競爭位置情況,它描述的是一個企業對外部環境依賴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只有將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戰略。
企業生態位的表現因子可以從兩個維度來進行考慮:
(1)環境維度:指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由于是處于產業生態系統當中的,因此,外部環境既指生態系統外的一切因素,又指產業生態系統中同種物種所施加的環境。
環境維度對于生物而言,意味著其生存的環境,比如溫度,水,陽光,草原等,這些是物種生存所必備的基本條件,在產業層面上,本文將環境維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發展環境和行業政策
②市場結構特征
③行業特點與發展階段
發展環境和行業政策是對外部環境的一個總稱,不僅僅對于產業生態系統內的企業,對于外部企業,也同樣適用于這樣的環境。這是企業乃至產業生態系統生存的大背景。對于這個因子,更多需要考慮國家的經濟發展指數以及政府部分對于行業發展的態度,很明顯,企業在經濟蕭條與繁榮時期的存活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而對行業發展的態度會體現在政府政策當中,同時,發展環境與行業政策還體現于企業對于環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賴程度。
市場結構特征主要考慮行業的市場結構特點以及進入、退出壁壘。市場結構則為市場上的競爭狀況,體現為企業數目的多少以及市場上同類企業的大小、強弱,而進入、退出壁壘則表示進入或者退出此行業的難易程度。
行業的特點與發展階段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行業的特點,主要側重于財務方面進行體現,比如有些行業利潤率比較高,有些行業凈現金流產生比較及時。另一是行業發展階段,這是描述行業是處于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的重要變量。
(2)內部維度:指企業的內部稟性及其綜合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還是吃肉一樣,每個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內部都有其固定的稟性,同樣,“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內部維度對于生物而言,意味著該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鏈條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這些是生物發展壯大的條件。那么在產業層面上,本文將內部維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價值鏈條中的位置
②企業綜合競爭力水平
③價值鏈條的個數
價值鏈條中的位置,主要體現為企業附加值的多少,如企業處于價值鏈條的底層,則表示其附加值比較低,而處于價值鏈條的頂層則表示附加值很高。這就如同食物鏈中生物所處的位置,顯然,所處的位置不同,對于企業自身的影響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業綜合競爭力是一個很廣泛的指標,統指企業的綜合實力,這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術創新,生產制造,組織管理,營銷管理等多個層面。
價值鏈條的個數則是對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受聯系多少的度量,價值鏈條數多,則表明該企業在價值鏈中被廣泛聯系,因而具有較重要影響,相反,價值鏈條少,則表明企業參與產業生態系統的聯系較少,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業務比較單一,風險較大。
將生態泣的表現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態位表現因子特征及戰略含義。作為一個企業,其主要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為生存,二為發展。環境維度更多地考慮了企業的生存,如果對環境維度進行量化打分,則需要設置一個基準分,基準分則表示企業僅僅能維持生存,也即環境維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個最小基準,這也是企業存在的必要條件,具備了這樣的環境,企業才能生存下來,而比基準分高的等績則有:基本維持生存、生存環境良好,生存環境優異等。
而內部維度更多地考慮了企業的發展問題,如對其進行量化打分,則得到企業的發展指數,根據發展指數的大小,可以將其分為:有基本發展,有較大發展,有很大發展等多個等級。
因此,從環境維度和內部維度進行考慮,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對于基本維持生存的企業,其首要戰略是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并且需要嚴重關注環境的變化對自身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前應對,加強風險防范,同時,迅速行動,不斷積累自身實力,擴大規模,改變對于環境的嚴重依賴性。
對于生存環境較好和優異的企業,其生存問題不會受到威脅,企業的主要戰略是爭取較快的發展速度。因此,此時需要落實到對發展指數的評估上,如果企業基本發展或者有較大發展,則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寬自己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鏈條,或者提升自身在價值鏈條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如果企業有很大發展,則主要采取維持戰略。參見圖4:
三、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的構成及生態位
1 電信產業生態系統構成。電信產業生態系統,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由相關電信企業、消費者和市場與其所在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組成的整體系統。
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由供應主體、需求主體和產業協調者三部分構成。參見表3:
在上述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的構成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進行競爭戰略制定研究的重點在于該生態系統的供應主體,供應主體是產業生態系統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需求主體以及產業協調者,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應主體所面臨的環境。
在供應主體中,最為主要的是運營商,內容與服務提供商。設備制造與集成商。
2 電信產業生態系統企業生態位。根據表2中所列出的生態位表現因子進行分析。
生態系統是一個生物學概念,在該系統中,每個物種都有其生存的環境以及自身的稟性,比如,物種都必須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在一定的水源區域內才能生存,而它們自身又有著食肉、處于食物鏈條的中間等多種特性。因此,圍繞它們生存的環境以及其自身的稟性,它們就必須有自身的戰略,比如不耐寒的動物可能選擇冬眠,食肉的動物可能選擇群居,防止被其他動物吞食的動物則要具備較快的速度等等。這些都是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在自身所處的環境以及自己的稟性約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戰略。
本文將這種道理引入到產業分析中來,論述產業生態系統內各企業的競爭戰略問題。
一、引言
1產業生態系統的引入。生態系統(eco-system)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物理環境共同構成的動態平衡系統。產業生態系統是從生態學的自然生態概念引申出來的仿生概念,本文把產業生態系統定義為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某產業內的企業之間,產業與其外部環境之間通過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動態平衡系統。
本文引入產業生態系統來研究企業競爭戰略,有利于理清產業生態系統中各物種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各物種更有效地找準其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
2生態位的含義演變。Whittaker(1975)認為,生態位是指每個物種在群落中的時間、空間位置及其機能關系,或者說群落內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的相對位置,這是針對生物學而言的,生態位的概念在產業研究中日益重要,對其含義的認識卻并不一致。
可以看出,對于生態位的理解,學者們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強調物種在環境中的資源擁有情況;另一是物種對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綜合實力。所以,對生態位的理解應既強調物種所處的環境,又強調物種自身的綜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講述的生態位是指: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所處的環境狀態、自身的資源稟賦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競爭位置情況。
3競爭戰略的研究方法。在戰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著名的論斷,并提出三個基本的戰略。后續學者在戰略研究上也做過很多研究。綜合這些研究,可以看出,針對競爭戰略問題的研究均有一個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擁有情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戰略。
本文正是在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過生態位的理論研究,將產業生態系統中的企業描述為生態位的特征,這些生態位特征對企業是本質性的,對其競爭戰略選擇是決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個企業的生態位特征,就可以選擇其對應的戰略,從而將戰略與生態位聯系起來。
二、生態位的表現因子及戰略體現
前面已經描述了生態位的含義,那么對于這個抽象的概念如何進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態位對戰略制定有何作用?
1生態位的表現因子。生態位是指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所處的環境狀態、自身的資源稟賦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競爭位置情況,它描述的是一個企業對外部環境依賴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只有將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戰略。
企業生態位的表現因子可以從兩個維度來進行考慮:
(1)環境維度:指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由于是處于產業生態系統當中的,因此,外部環境既指生態系統外的一切因素,又指產業生態系統中同種物種所施加的環境。
環境維度對于生物而言,意味著其生存的環境,比如溫度,水,陽光,草原等,這些是物種生存所必備的基本條件,在產業層面上,本文將環境維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發展環境和行業政策
②市場結構特征
③行業特點與發展階段
發展環境和行業政策是對外部環境的一個總稱,不僅僅對于產業生態系統內的企業,對于外部企業,也同樣適用于這樣的環境。這是企業乃至產業生態系統生存的大背景。對于這個因子,更多需要考慮國家的經濟發展指數以及政府部分對于行業發展的態度,很明顯,企業在經濟蕭條與繁榮時期的存活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而對行業發展的態度會體現在政府政策當中,同時,發展環境與行業政策還體現于企業對于環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賴程度。
市場結構特征主要考慮行業的市場結構特點以及進入、退出壁壘。市場結構則為市場上的競爭狀況,體現為企業數目的多少以及市場上同類企業的大小、強弱,而進入、退出壁壘則表示進入或者退出此行業的難易程度。
行業的特點與發展階段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行業的特點,主要側重于財務方面進行體現,比如有些行業利潤率比較高,有些行業凈現金流產生比較及時。另一是行業發展階段,這是描述行業是處于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的重要變量。
(2)內部維度:指企業的內部稟性及其綜合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還是吃肉一樣,每個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內部都有其固定的稟性,同樣,“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內部維度對于生物而言,意味著該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鏈條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這些是生物發展壯大的條件。那么在產業層面上,本文將內部維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價值鏈條中的位置
②企業綜合競爭力水平
③價值鏈條的個數
價值鏈條中的位置,主要體現為企業附加值的多少,如企業處于價值鏈條的底層,則表示其附加值比較低,而處于價值鏈條的頂層則表示附加值很高。這就如同食物鏈中生物所處的位置,顯然,所處的位置不同,對于企業自身的影響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業綜合競爭力是一個很廣泛的指標,統指企業的綜合實力,這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術創新,生產制造,組織管理,營銷管理等多個層面。
價值鏈條的個數則是對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受聯系多少的度量,價值鏈條數多,則表明該企業在價值鏈中被廣泛聯系,因而具有較重要影響,相反,價值鏈條少,則表明企業參與產業生態系統的聯系較少,企業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業務比較單一,風險較大。
將生態泣的表現因子概括如下:
2生態位表現因子特征及戰略含義。作為一個企業,其主要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為生存,二為發展。環境維度更多地考慮了企業的生存,如果對環境維度進行量化打分,則需要設置一個基準分,基準分則表示企業僅僅能維持生存,也即環境維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個最小基準,這也是企業存在的必要條件,具備了這樣的環境,企業才能生存下來,而比基準分高的等績則有:基本維持生存、生存環境良好,生存環境優異等。
而內部維度更多地考慮了企業的發展問題,如對其進行量化打分,則得到企業的發展指數,根據發展指數的大小,可以將其分為:有基本發展,有較大發展,有很大發展等多個等級。
因此,從環境維度和內部維度進行考慮,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對于基本維持生存的企業,其首要戰略是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并且需要嚴重關注環境的變化對自身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前應對,加強風險防范,同時,迅速行動,不斷積累自身實力,擴大規模,改變對于環境的嚴重依賴性。
對于生存環境較好和優異的企業,其生存問題不會受到威脅,企業的主要戰略是爭取較快的發展速度。因此,此時需要落實到對發展指數的評估上,如果企業基本發展或者有較大發展,則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寬自己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鏈條,或者提升自身在價值鏈條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如果企業有很大發展,則主要采取維持戰略。
三、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的構成及生態位
1電信產業生態系統構成。電信產業生態系統,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由相關電信企業、消費者和市場與其所在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組成的整體系統。
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由供應主體、需求主體和產業協調者三部分構成。
在上述電信產業生態系統的構成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進行競爭戰略制定研究的重點在于該生態系統的供應主體,供應主體是產業生態系統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需求主體以及產業協調者,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應主體所面臨的環境。
在供應主體中,最為主要的是運營商,內容與服務提供商。設備制造與集成商。
2電信產業生態系統企業生態位。根據表2中所列出的生態位表現因子進行分析。
(1)運營商。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電信運營業經歷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聯通公司成立,1998年郵電分離,1999年移動、尋呼剝離,2002年電信與網通南北分拆,中國電信市場上形成了移動、電信、聯通、網通、鐵通和衛星通信的“5+1”競爭格局,直到2008年,電信業務重組,形成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全國性業務運營商,電信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國家在政策層面上必將繼續大力支持。因此,從運營商所處的發展環境和行業政策角度,正面臨大好的發展機遇。
從市場結構角度,目前三大全國性業務運營商,形成了壟斷競爭的格局,而且電信網絡的鋪設需要大量的投資,因此,運營商是一個進入退出壁壘都很高的行業。
從行業特點與發展階段角度,該行業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運營成本小的特點,行業發展的商機無限,隨著經濟交往的頻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對通信的需求越來越多。
在價值鏈角度,電信運營商處于價值鏈的頂端,是最接近消費者的,而且價值鏈數目較多,成為了整個生態系統的中心,是產業生態系統的價值樞紐。雖然內容與服務提供商也直接面對消費者,但是,大部分業務必須有運營商的網絡環境方能進行。
在企業競爭力上,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總體競爭力較強。
(2)內容與服務提供商。在環境角度,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沒有運營商那么優異的生存環境,但是,隨著整個電信產業的興起,這些企業的發展環境和產業政策較好;對于市場結構,內容與服務提供商則呈現出白熱化競爭的態勢,進入和退出壁壘比較低。
在價值鏈上,內容與服務提供商處于底端,離消費者較遠,當然,與消費者也有許多直接接觸,但是,在電信產業系統中很難擺脫運營商的網絡環境。
(3)設備制造與集成商。設備制造與集成商具有與內容與服務商類似的環境維度和內部維度,所不同的是該行業進入和退出壁壘稍大。這些企業主要包括終端設備(如手機)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網絡設備(如路由器)提供商。對應的企業有三星,華為,Ericsson等。
四、電信產業生態系統中企業的競爭戰略選擇
結合前面的分析,討論運營商、內容與服務商、設備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戰略方向。
1運營商。根據生態位表現對競爭戰略的選擇,運營商應選擇緊跟時代的維持戰略,緊跟時展態勢,保持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具體策略有:
(1)努力維持目前的產業環境和價值鏈結構。
(2)不斷加強管理,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與其他運營商抗衡。
(3)細分客戶市場,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不斷開拓新的業務領域。
2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根據生態位表現對競爭戰略的選擇,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應選擇有針對性的發展戰略,具體策略包括:
(1)努力營造良好的行業環境,推行行業標準,進行行業的重組和整合。
(2)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戰略性合作,穩固提高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地位。
(3)開拓與顧客直接式接觸領域,拓展營銷渠道。:
3設備制造與集成商。根據生態位表現對競爭戰略的選擇,設備制造與集成商應選擇有針對性的發展戰略,應注意應用的具體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業環境,搶占行業標準,提高自身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B2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2)08—0036—05
從哲學詮釋學的觀點來看,歷史存在物具有普遍的偶緣性,而“偶緣性指的是,意義是由得以被意指的境遇從內容上繼續規定的,所以它比沒有這種境遇要包含更多的東西”,“在這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我們所指出的這種偶緣性乃是作品本身要求的一部分,并且不是由作品的解釋者硬加給作品的”。所以,老子“道法自然”的當代美學詮釋是“道法自然”思想本身就內置的,不具有隨意性,是圍繞當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展開的。理論和反思是基于人的具體的生存境域的籌劃與建構,這種籌劃與建構是要取得一定的實際效果的,故這種籌劃與建構理論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所以理解“道法自然”不在于把握老子的原意或重建其思想,而在于如何在理解中實現過去真理與現時態生命的思維性的溝通,并進行籌劃與建構。
一
先秦道家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道家論道,著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道”是老子關注宇宙的基本出發點。在老子那里,道是永恒的,同時也是超越時空的。就其探討的內容而言,道包容著老子甚至是道家對宇宙自然的根本看法,它所尋求的是宇宙萬物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是確認萬物的本體和萬物的始基。老子由天道滲入到本體論,首先提出道為萬物之宗的思想,并據此而展開其道論。他認為,道不僅是無形無狀的形而上本體,而且是天地萬物運動的自然規律,天地人都是由道產生,并按照道而運動。而道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老子認為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此,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從詮釋學的“前理解”理論來看,這種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刻的對現實的自我體認。通過對宇宙本原真理的苦苦求索與對現實人生和社會的深刻體悟,老子建立起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論。
“自然”一直是中國古代思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國古代在哲學和文學意義上的自然觀是較發達的。“那么,何謂自然呢?‘自然’二字,從中國文字的組合來解釋,便要分開來講,‘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當然如此。老子所說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絕對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道是本來如是,原來如此,所以謂之‘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指一種沒有人為因素的天然狀態。它合乎規律,是各種自然力相互作用,或相反,互相牽制,求得均衡;或相成,形成一種合力。而這種完美的狀態在老子看來只有在自然界才有最佳的體現,所以這種自然而然就是一種神秘而富于創造性的自然力。所以,我們并不能說,“道法自然”這個命題就與自然界無關。可見,在中國古代思想中,“自然”這個概念有兩層基本含義:首先是指大自然本身存在和變動的本然狀態,它既可以是外在世界中的整個自然界,也可以是這個外在世界中的某些自然物,這是作為“事實”存在的本然狀態;其次是指由前者導出的一切出于物之自性、自然而然的境界或狀態。老子的“自然”概念,這兩層基本含義都有,但以后者為主。因而在老子看來,所謂“自然”首先是與“人為”相對的,自然在本質上是非人為的,亦即老子所說的“無為”的。這樣,“自然”和“無為”實是同義語。老子也是從大自然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天道啟示中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這是在間接表達他崇拜自然力、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法”是取法、效法,以自然為師法對象的含義。以自然為師法對象貫穿于“道法自然”之中,其基本原則是以變化的觀點來對待道的生成形態。即在人、地、天、道與自然五個遞進的層面中,它們是以一種終始循環的方式“輾轉相法”的。
而這種思想是通過“觀”來構造的,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老子·第一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老子·第十六章》)“觀”作為老子考察道、天、地、人的獨特方式,對其理論的建構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觀是“傾向于從整體上觀察和俯瞰事物,力圖觀察和俯瞰事物的整體,觀察和俯瞰作為一個整體的事物。這是一種整體的或者綜合的觀察”,“這是一種動態的和過程中的觀察”,“這是一種與位置有關的或者有機的觀察”,老子的“觀”正是這樣一種“普遍的觀察”。他將道、天、地、人作為一個動態的整體,把道、天、地、人置于一種有意義的系統中從不同的視角去考察,“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在道、天、地、人的進化與發展的過程中,老子強調“觀”“自然”的作用,在道、天、地、人這個宇宙的動態系統中體味四者的互動交融,并進而彰顯“自然而然”的神圣。
但尤其要注意到,老子認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可以看出,老子雖然從天道切入,卻充分體現了對“人”的重視,雖然是立體式的“觀”,但尤為突出“人”這一極。而在對人與社會的觀察中,老子的“觀”又是一種建立在前理解基礎上的“觀”。可以說,這是一種特殊視界對世界的通視,也即它是被現實的一種存在狀態所規定的。老子通過對社會和人類自身大量的深入細致的觀察認識到,物質的欲望、名利的追求乃至紛擾的世事——即“有為”——都是干擾人的思維、淹沒人的智慧、促成人性泯滅、加速事物走向消亡的直接原因,也是人們認識和把握世界本體——“道”的障礙。人如果能排除這些障礙,真正體味大道并以道為準則,就會達到一種新的境界,而這種境界正是自然而然的境界。
由上分析,建立在一種遞進關系和邏輯上的歸納關系的基礎上的“觀”,很明顯是一種綜合的創造。“什么是‘綜合創造’呢?簡言之,綜合就是體會及體驗不同的事物與觀點以達到一種整體思考并表現一個整體的秩序,創造就是有意識地提出和表現整合不同事物的了解及不同觀點的思維和認識。”老子在這里“綜合”的是對道、天、地、人的體驗,“創造”的是“道法自然”這樣一種思維與認識。這樣的“綜合創造”是有其深厚的客觀經驗與主觀體驗為基礎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融合客觀經驗與主觀體驗的一種觀照”。由此可見,“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就體現了道、天、地、人四方的動態和有機的系統,并以道為終極性及根源性的基礎來融合主體性與客體性,同時彰顯了主客體互動相生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就是說,道是最高的本體,人、地、天都要效法道。但由于道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所以人、地、天效法“道”最終又等于是效法“自然”。“自然而然”是宇宙的本質,自然才能臻至理想的境界,具有最大的完美性。可以說,“道法自然”是老子美學所提出的一個基本命題,它表明了,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最高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境界就是要合乎自然之道。
二
老子“道法自然”的命題著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本體論和宇宙論意味較濃。他認為,“道”不僅是無形無狀的形而上本體,而且是天地萬物運動的自然而然的規律。那么,要如何達到自然而然的審美境界呢?老子接著又提出了“無為”的觀念,“無為”應是“道法自然”命題中的應有之義。
“無為”是老子哲學所要表達的最重要的觀念之一。何謂“無為”呢?對于“無為”的含義需要準確地加以把握,不能僅從字面上把它理解為不要任何作為,排斥任何人為。恰恰相反,它反對的只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為”。“無為”的確切含義,是指順應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為或妄為。用“無為”的態度去對待一切,處處順應自然規律,輔助萬事萬物的自身發展,不勉強用人為的力量去干擾它,不背離自然規律去追求個人的目的。這實際上也是“為”,是一種獨到的、有深刻意蘊的“為”。這意味著萬物在自然狀態不言而喻地運作著。怎樣才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呢?“道法自然”強調給予萬物自由生長的空間,讓其生生不息。但如果萬物的存在被遮蔽了,那么萬物沒有自由,也不是由萬物自主決定伸展的方向與范圍。所以“道法自然”更強調萬物自由顯現。“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老子,第十六章》)世界的有為與整體性在于萬物自然而然地生長著,在虛靜與自然而然中萬物和而不同,生機涌動,彰顯生成力的神妙。自然就是“無為”的同義語:要“自然”就必須“無為”,不以主觀的欲望來破壞天然,不用矯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無為”才有“自然”;同時,“無為”的本身也就是“自然”。總之,我們要消解“無為”的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之間的矛盾,使“無為”不再是一種純粹否定的表達形式,而是一種對那些不為人注意卻在實際中發揮作用的行為方式的肯定。
“自然而然”與“無為”其本質就是西方生態哲學家埃里克。詹奇所主張的“自組織進化觀”:自然進化的動力在于自組織,自組織是自然進化的普遍的動力學原理,自組織存在于所有層次的耗散結構之中。無為而無不為表明自然在進化中也是有意識的,它使得自然的進化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這與埃里克·詹奇所主張的“自組織動力學”有相同的底蘊。老子對自然進化過程的自組織動力學的深刻體驗表明:“生態的運動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這種力量,我們可以叫作‘生態力’;生態的調節似有一種意志在支配著,這種意志不是人的意志,也不是神的意志,它看似盲目實際卻是一種客觀必然性存在,我們可以將它叫作‘生態意志’,正是這種生態意志與生態力造就了自然的審美潛能。”其實,自然而然的無為而無不為,就是一種生態力和生態意志的表現。生態意志與生態力造就的審美潛能也正好表明了“道法自然”對于美學和生態美學的意義與作用。生態意志與生態力的理論也為人的自然化提供了理論提前。“人的自然化”突出的是:人與自然友好相處;人對作為自然生物軀體的自身陶冶、提升,對自然“隱秩序”的同構呼應;它是以自然的人化為基礎,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礎之上才能成立的。而且老子的人的自然化(道法自然)思想也本質地內涵了自然人化的前提,雖是無為而治。但畢竟這無為的治也是一種治,也是一種人化的體現,只不過在當代視野中,自然人化雖然重要,在當代更本質和更重要的卻是人的自然化。從人與自然的更為本源的關系上說,在自然人化的同時,人也在經歷著不斷“自然化”,并從人與自然的廣泛的情感聯系中尋找更深層次的精神家園。人的自然化是指人掙脫理性的約束與制約,回到生命的本然與本真狀態,這也成為當今時代和未來社會的重要主題。道法自然也是自然和自然之美的重新發現,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礎上對自然的回歸與親近,是在自然人化基礎上重新發現和建立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與合一。從哲學含義上說,生態美與自然美恰好是一組對應的范疇,是對自然美和社會美在更高基礎上的超越。
生態美強調的正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礎上人重新回到自然,依賴自然,親近自然。“生態美說的不是自然本身外在形態的美,也不是自然其內在精神對人的審美價值,而是整個世界包括自然、人類在內作為生態系統其生態平衡功能所顯示的審美意義。”
生態美學的哲學基礎為生態哲學。生態哲學以新的視角和新的方法思考自然和人的價值,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其主要思想是:第一,強調事物間內在聯系的有機性;第二,強調整體上的動態平衡;第三,強調在白組織進化中把握自然的價值。在自組織進化中把握自然的價值,較之前兩者又顯得尤其重要,其中鮮明地體現了萬物自由生長的觀念。所以,生態美學尋求人在心靈與對象的融合中,獲得對于對象世界更深遠、更廣泛的生態體驗,從而為人的發展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這種體驗是人把自己內置在生態系統中,也是生命關聯和生命共感的歡欣與快樂。
生態美學所主張的天人一體、萬物一體的整體性,并不是理性主義所說的那種抽象本質的同一性,也不是那種非本源的、建立在綜合基礎上的結構整體性。生態美學是一種向本源性回歸的美學,這種本源性回歸使美學的基礎從天人二分、主客對立回到天人一體、萬物一體的本源性上來。“生態美的體驗內在于生態系統之中,是人通過與生態過程親密融合而體驗到的,它不能與培育它的母體嚴格地區分開來。河流、雨林、曠野、冰川和所有生命種群,都是作為體驗者的我的一部分。我與生物圈的整個生命相連,我與所有的生命浩然同流,我沉浸于自然之中并充實著振奮的生命力,欣然享受生命創造之美的無窮喜樂。”生態美學主張超越人與自然的兩分對立,回歸于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狀態,主張在萬物一體化的生態平衡狀態中保護生成的整體和諧美。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與自然的區別與差異已經消泯,而是說比區別與差異更為本源的是人與自然親密無間的一體化關系。生態美學將審美主體與客體融為一體,真正體現了生態審美境界那種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的自由快樂。
三
“道法自然”作為老子道學的重要命題,雖然沒有從正面對天的意志性和至上性發起攻擊,但他以道闡釋宇宙的原則從根本上反駁著有神論,批判了有意志論和有目的論。從老子對“道法自然”的命題中不難發現,他對有意志論的破除,是通過自然萬物的自然而然性探索宇宙的本原來進行的。面對生生不息的宇宙萬物,面對自然而然的神圣而偉大的生成力,老子以道探索自然法則,深刻地體會到道的玄妙和自然生成力的神奇。從而,老子產生了“道不可言”的疑問,這種疑問的提出是因為道的玄秘。這種道的玄秘性是由于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所造成的,老子一方面破除了宗教性的天的神秘性,另一方面又在自然哲學時代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自然神學。“視之不見,名日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第十四章》)“玄之又玄,從妙之門。”(《老子·第一章》)這就充分肯定了自然生成力的偉大與神圣。而且,老子將這種生成力定義為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此處的“谷”為空,“谷神”即為空虛之道。“道的精微性、無限性、變化性、生成性都體現出它的空靈性。正是因為空,它才靈。”由此可見,空虛才具有最大的神秘空靈性、生成可能性與自然創化力。所以老子以“谷神”來表達神秘的自然而然的生成力,這其中包含承認自然價值的內蘊。老子的確是有著將道神秘化的傾向,不過,他對道的神秘又是以接近道的真義為出發點的,以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為前提的。這能為當代的自然返魅運動提供理論支持,進而建構生態哲學與美學。
返魅是針對祛魅而言的。這里的“魅”可以理解為魅力與神性,而且這兩種內涵是互釋的。所謂祛魅,就是指在工業文明中科技理性消除自然的魅力與神性的一個過程。而返魅是一種螺旋式的回歸,一方面充分肯定科技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認自然的偉大神秘。它不僅是對自然的敬畏,更是一種文化與文明的實踐。所以返魅的具體內涵主要應該是對自然的欣賞和敬畏。對自然的欣賞,就是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不是首先把自然作為改造、征服的對象,而是作為審美欣賞的對象,去發現、了解和欣賞自然的多層次、多方面、多種形式的美。但僅僅如此還不夠,在對自然的關系中,人還需對自然保持敬畏之情。人對自然的敬畏是在農業社會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情感基調,對自然的敬畏感源于原始社會中自然力量的巨大與神秘對人造成的威壓與恐懼感。當然,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不僅僅是原始的宗教性的泛神論思想的結果,在當代視野中,它更包含著道德上的意義。只有把自然與自然生成力當作一個偉大的對象,一個值得尊敬、崇拜的對象,人才可能對之產生敬畏之情。…而這與生態美學有相通之處。生態美學堅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和萬物存在的目的,而僅僅是世界的成員之一,人不僅要關心人,還要關心自然界,關心所有生命,關心生態整體。“善”不僅意味著以人道主義的態度對待人,更意味著對生態體系的敬畏,而對生態體系的敬畏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對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的敬畏。
引言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優勢的關鍵是產業的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來源于彼此相關的產業集群(邁克爾·波特,1997)。然而產業集群在對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它所誘發的生態危機也日益凸顯。其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就產業集群自身發展而言,產業集群的發展要經歷萌芽、成長、成熟和衰退時期,而區域生態承載力的降低通過對區域環境因素的作用會造成產業集群成長滯后、成熟期縮短、衰退期加速,進而導致集群競爭優勢的喪失。二是從區域可持續發展來看,由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可知,在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經濟的發展必然以犧牲環境利益為代價,產業集群的發展也無法回避這一定律,隨之而來的是區域環境的惡化和對居民生存權的威脅。目前我國產業集群的發展總體上方興未艾,但沿海發達地區和江浙一帶的產業集群已經萌生了生態危機的隱患。由此本文提出產業集群生態化的概念,通過對其發展優勢的分析,深入剖析產業集群生態化的發展舉措,以協調集群發展與區域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
產業集群生態化的含義及其優勢
(一)產業集群生態化的含義
產業集群是指某一領域內相互連接的企業和機構所構成的地理集聚體(邁克爾·波特,1997)。隨著產業集群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由此所引發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學者逐步地將產業生態學與產業集群的研究相結合,開辟了產業集群研究的新方向—產業集群生態化。鑒于產業集群的自身特征,結合產業生態學理論,本文將產業集群生態化的概念界定為為實現集群資源效率的最大化和物質零排放的目標,在集群內各成員內部及成員間開展的資源、廢物和能量高效利用的動態優化過程。通過產業集群的生態化,不僅使企業內部產生的廢棄物最小化,而且殘余的廢棄物還可滿足其它企業的生產需要,實現了人類生產從“搖籃—墳墓”向“搖籃—搖籃”模式的轉變。
(二)產業集群生態化的優勢
集群是一種介于純市場組織與純層級組織之間的“中間體組織”,它“比市場穩定,比層級靈活”(Williamon O.E,1979),這種屬性導致了集群內企業擁有非集群企業無法比擬的競爭力。而產業集群生態化通過凸顯生產成本優勢、市場競爭優勢和區域營銷優勢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1.提高資源效率,提升產業集群成本優勢。對資源效率的分析,本文引入了資源生產率的概念,即投入品X的資源生產率=F(X形成的附加價值-X的直接成本-X的間接成本+X間接形成附加價值的機會)(Daniel C. Esty,Michael E. Porter,1998)。產業集群生態化通過對企業副產品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作用于影響X資源生產率的四項因素:一是提高X形成的附加價值。通過資源效率的提升使X形成的附加價值中蘊含了環境友好的因子,隨著公眾環保意識不斷加強,凝聚資源X的產品在顧客心中將更有價值。而且由于企業承擔了部分生態成本,降低了消費者的成本,因此易形成良好的顧客偏好,促進產品價值的提升。二是降低X的直接成本。通過廢棄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減少了初始原材料的使用,節約了X的直接成本。三是增加X的間接成本。在X資源化的過程中,企業會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但其中一部分可被X間接形成附加價值的機會這一變量所彌補,在資源化過程中X間接形成附加價值的機會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資源效率的提升對X資源生產率的影響就取決于X間接成本的大小。由于企業各種投入品之間屬于完全非共線性關系,因此并不是每一種投入品的資源生產率的總和越高利潤越大,企業真正考慮的是綜合資源生產率問題。企業的綜合資源生產率=F(N種投入品形成的基本附加價值+N種投入品形成的協同附加價值-N種投入品的直接經濟成本-N種投入品的間接磨擦成本)(樊海林等,2004)。因此企業在生產中通過N種投入品的不同匹配,實現了X的間接成本對企業綜合資源生產率影響最小,進而促進了產業集群成本優勢的提升。
傳統的價值理論強調只有“人”才能成為價值主體和價值尺度,它對大自然的價值的認識所持的是一種主觀工具價值論。主觀工具價值論對大自然的評價以人類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對人類來說的功用性是判斷大自然是否具有價值的惟一標準,由此判定大自然具有某些滿足人類需要的工具性價值,但決沒有以自身為目的的內在價值;大自然只是人類滿足自身需要的資源和工具,不能成為道德關注的對象。
羅爾斯頓認為,“要‘自然僅是資源’的范式,我們就需要一個涵容更廣的、非人類中心的價值理論”[2](P208)。這種價值理論認為,人的利益不是萬物是否有價值的惟一衡量尺度或評價尺度,人也不是惟一的價值主體和評價者。這與馬克思的相關理論不謀而合。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3](P274)這至少說明了兩點:其一,除了人類自身的內在尺度(對非人存在物來說這是外在尺度)外,存在著其他非人存在物自身的內在尺度;其二,人類能夠也應該運用兩種尺度。關于人類運用非人存在物及大自然的內在尺度,以往我們更多地強調的是在認識論的意義上掌握自然的尺度和自然規律,以便更好地改造自然;現在我們更需要強調另一方面,那就是承認自然的內在尺度,人類不只是以自己的尺度去規劃、宰制自然,還要在存在論的意義上尊重自然以其自身的內在尺度所衡量、呈現出來的自然之所是。能夠體驗、能夠對事物表現出興趣,只是評價方式之一而已,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同的存在物有著各自獨特的對自身、對外界的評價方式,也就是說,評價對每個存在物的存在來說都是內在的,自然有其對于自身來說的有用性、好或目的,我們把這稱之為它的內在的價值,即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以自身內在尺度為評價標準的、獨立于人類評價的、非工具性的價值,這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是”和實然,也是自然的內在價值、內在善和存在目的。
人類遵循大自然的含義之一,就是在評價自然時,不以人類自己的內在尺度為惟一尺度,而是同時能以自然自身的價值、善或目的為尺度,是為了大自然的存續而尊重自然規律,而不是僅僅為了人類的利益去利用自然規律。當我們不破壞自然的內在價值和善、而是遵循大自然的實然之道時,我們就是在以道德的方式對待自然了,這是我們對待大自然的“應該”和應然之道。
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認為,堅持自然自身的內在尺度,可以使我們在對自然進行評價時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把自然價值的所有權歸還給大自然,這是對以往認為自然價值完全是人的主觀投射的價值上的唯我論的修正,是一種客觀內在價值論。“價值并非只存在于人的頭腦中,同時也存在于現實世界,……并非只是我們將價值賦予自然,自然也給了我們價值”[2](P175),以往的主觀工具價值論不過是人類一味地站在自我的立場上評價大自然而已,不能不說是一種片面和狹隘。同時,自然價值既存在于作為結果的后續事件(生命、人類心智)中,也存在于作為前提的前導事件(能量、物質)中,不能說價值是自然進化到人類階段時突現出來的,事實上,價值在自然進化的整個過程中是一直存在的,因此不能只從結果中去尋找、確定價值,亦應關注過程中的價值,羅爾斯頓對此打了個比方說,一個演員不能偏狹地認為一部劇只是因為他的出場才有了價值,這樣未免“斷章取義”和過于主觀自我。在我們對世界進行構建的同時,世界自身也進行著自我構建,在這兩個構建過程中都有價值產生。其實,無論是由人類意識帶來的價值,還是由人類意識發現的價值,都是人類置身于自然共同體中、置身于存在的敞開之中才能體認到的,是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框架后才能體認到的。
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突破了以人類的自我利益為中心、以人類的內在尺度為標準的主觀工具價值論,但并沒有全然否定價值關系說,并沒有把價值完全等同于事物的屬性,而是擴展了價值的主體和客體。價值主體不僅包括人類,還包括動物、植物、物種和生態系統,相應地,價值標準和價值尺度就不僅是人類的標準和尺度,還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及其非人存在物的標準和尺度,而價值主體所評價的對象都可以成為價值客體,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價值主體自身也同時就是價值客體。所以說,“廣義的價值概念仍然指的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性質,不過這個主體推展到生命系統,這個客體的類也可以包括主體自身。所以,廣義的價值概念并沒有背離傳統的價值概念,而是推廣發展了傳統的價值概念,從而可以包含或推出傳統的價值概念。”[4]羅爾斯頓自然價值論的客觀性在于它突破了單一的人類的價值尺度,而承認所有的存在物都有不以人的主觀偏好為轉移的內在價值和存在目的,對自身和周圍環境有著各自的評價尺度和評價方式。對于我們人類來說,這種評價主體、評價尺度和評價方式都是客觀的。
當我們為了人的利益而保護自然物和生態系統時,我們還仍然停留在人類主觀的價值參照系中,而從“請把花留給別人欣賞。”到“讓花活著!”,雖然都是為了使花不被采摘,但后者卻進入了以自然物本身存在為目的的客觀參照系。客觀參照系便是客觀存在的自然本身。如果我們在存在論層面把世界界定為某種由于人才存在的東西,則無法認識世界的本質。認識世界的本質需要以世界本身的存在為參照系,而不是任何主觀性的前提。海德格爾認為,主體性統治下的人的語言遮蔽了自然事物的顯現與存在,使我們隔絕了世界本身和生活意義。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建立客觀的參照系,使人的語言以包含客觀信息的自然的語言為本源,即“人必須先讓存在又對自身說話,然后人才能說”[5](P364),人的語言只有先傾聽自然存在,才能真正說出自然存在,這樣的語言即“詩化”的語言、超越了主體性的語言,才是存在的家。海德格爾的“存在”概念是對過分張揚的人的主體性的消解和超越,是讓人回歸本體存在去體悟世界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人是最高目的、人的主體性、主客二分、內部外部、甚至人類中心,這些在認識論的意義上應該都是可理解和可接受的;但是,在存在論層面、在宇宙觀的意義上,這些則是應該被批判和被摒棄的。環境倫理學說反對人類中心主義,也是在存在論意義上說的。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即是一種廣義的存在價值論,認為我們必須在存在論的意義上來理解自然和自然的價值。自然不僅是人類的資源,更是人類的根源,對自然的這種根源性的理解,即是一種存在論的理解。羅爾斯頓在談到我們對世界的構建和世界自身的構建時說,“把認識論意義上的世界的構建等同于存在論意義上的世界的構建,把認知的秩序等同于存在的秩序,是一種概念上的混淆”[6],而這種混淆使我們不能認識到自然具有與人類目的互補的自在目的和內在價值。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價值范式的存在論轉向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只有獲得了對自然價值的存在論理解,才能真正認識自然的本質,而這時“人到達了存在的境地,比動物的生存更為深刻”[7](P310-311),存在的境地是對生物性和物質性的超越,這時的人才真正成其為人。動物的生存是為我的,達到了存在境地的人的生存除了為我還能為他;動物的生存是由生物性主導的,人的生存則須由精神性和道德性來主導,否則不成其為人。
另外,羅爾斯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認為自然是無價值的領域,西方文化也不是從來就認為自然沒有自身的內在價值,只是“隨著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的到來,自然才被視為無價值的領域而被機械的因果性力量所支配。價值僅僅產生于人類的利益和偏好,自然則只是人類的自然資源”[8]。也就是說,“自然僅是資源”、“自然是無價值的領域”這些斷言只是文化的歷史產物,是人類工具理性無限膨脹的產物,它不僅沒有終極性,也沒有真理性。
二、從個體主義到環境整體主義
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的價值理論認為大自然具有價值,其中最根本的價值就是自然創生萬物的過程。生命之河將“實在和潛在,自我和他人,人與自然,現在與歷史,以及‘是’與‘應該’都融會到一起了。……將個體視為浮在整體之中向前運動”,在這里“個人主義的倫理學目光短淺,需要用集體主義的觀點來加以矯正”[2](P96)。羅爾斯頓非常明確地將整體主義限定在人對自然的環境倫理當中以及與環境事務相關的人際倫理之中,所以我們稱之為環境整體主義。
如前所述,大自然具有內在價值,擁有自己的“好”、自己的善和自己的存在目的,但個體生物的內在價值不是孤立隔絕的,而是具有聯系性、外顯性和集群性(或整體性)的,每個個體生物的內在價值是與其他個體的內在價值相聯系而存在的,并在這種關系性中體現出來,離開了他者和整體,個體的內在價值無法存在、無法體現,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說,“每一種內在價值在其前其后都有一個‘與’,指向它所由來的一些價值和它所朝向的一些價值”,“每一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角色在一個整體中體現它的善的”[2](P190-191),這使得每一個個體相對于其鄰居和整個生態系統來說又具有工具性價值,關系性和整體性是最重要的,內在價值是深深扎根于其環境中的價值,因此要適應工具價值和系統價值,倫理———人際倫理也好,環境倫理也好———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把關心的焦點從個體自我轉向共同體和共同體中的他者。從系統的角度看,一方面,個體的內在價值往往是由其在系統中的工具價值來體現的,內在價值與它對他者和系統提供利益的能力是不可分的,內在價值須在整體性和聯系性中體現。另一方面,在大自然的三種價值———內在價值、工具價值、系統價值中,個體的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內含于、統一于系統價值,它們共同從屬于系統價值,即整個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同時也為系統價值所支持,“自然系統這個生命之源將內在價值與工具價值結合到了一起。”[2](P231)這種結合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自然生態系統將個體的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統一起來,使之從屬于系統價值;二是系統價值本身也是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統一。從生態系統創造出“內在價值之放置點”[9](P256)的個體的角度來說,系統價值包含了內在價值,且系統價值就是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從生態系統為生物個體提供了生存環境的角度來看,系統價值也兼備了工具價值的作用。內在價值是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的核心概念,但這個內在價值不是孤立的,它要在關系性中發揮對他者、對整體的工具價值功能,它還要在整體性中使個體的內在價值與系統的內在價值保持一致,最終在關系性和整體性中實現工具價值、內在價值和系統價值的統一。
自然生態系統中這三種價值之間的辯證關系具體化為生物個體與生態共同體之間的關系就是:整體優先于個體,個體的善要適應其生態位的善。個體的善要放在生態系統這一整體的善中來理解,個體的善匯成整體的善,又只能在整體的善中傳遞、提升。但是,生態系統優先于個體生命,并不是完全無視個體生命,而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個體性的出現,并以偶然性和歷史性來表現個體的獨特性,創造出決不相同的個體,“共同體的美麗、完整和穩定包括了對個性的持續不斷的選擇”[9](P253),只是這種選擇是以有利于共同體的存續為標尺的,這決定了環境倫理中的整體主義原則。羅爾斯頓通過生物個體、物種、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具體表明了其整體主義思想,“我們有理由主張:沒有正當理由,一個人不應該屠殺生命個體;我們更有理由主張:沒有超級的正當理由,一個人就不應該超級屠殺物種。”[9](P198)整體性的物種的生命價值高于個體生命的價值,相對于屠殺個體生命,屠殺物種是一種超級屠殺。人為滅絕物種之所以是一種超級屠殺,是因為“它不僅殺死生命個體,還毀滅生命形式(物種);不僅殺死生命的‘存在’,還毀滅生命的‘本質’;不僅殺死生命的‘肉體’,還毀滅生命的‘靈魂’。這不只是個體性殺戮,更是群體性屠殺,它滅絕的是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10],因此,我們說物種的善高于個體的善,是因為物種的存在為個體生命的涌現保存了生命的形式、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靈魂,只要生命的形式、本質和靈魂存在,就意味著個體生命雖有死亡,但永遠不會徹底消失,會有后續的個體生命不斷地來接續生命的歷程,物種的存在是個體生命延續的基礎、條件和保障。而物種的善又從屬于生態系統的善,“物種的完整性要適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我們想保護的并不是物種,而是生態系統中的物種。”[9](P208-209)其實,失去了生態系統,物種也無處安身,所以,從工具的角度講,物種是個體生命存續的保障,生態系統又是物種和個體生命存續的保障;而從存在論的意義上講,物種是個體生命存在的邏輯前提,生態系統則是物種和個體生命的存在的邏輯前提,生態系統具有最終的根源性和邏輯先在性,因而其價值最高,這就是環境整體主義的意蘊。
注重個體、對個體自主性的尊重是西方哲學倫理學的重要特點,也可以說是西方自由主義、人本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重要標志,這也是環境整體主義在西方文化語境下所遇到的最大挑戰:它會不會帶來集權主義專制?會不會導致所謂的西方文明的倒退?羅爾斯頓認為這種擔心是一種“思想混亂”和“范疇誤置”,他通過區分兩個共同體中個體與群體關系之不同來說明這一問題。文化共同體與自然共同體是兩類有著天壤之別的組織模型,人際倫理與環境倫理有著質的區別,兩種倫理中的是非善惡標準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推導和相互論證,文化共同體中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同自然共同體中個體與群體的關系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混淆,必須分別加以分析。在這里,羅爾斯頓的結論似乎是:文化共同體中個體的優先性與自然共同體中整體的優先性是不矛盾的,因為這里的個體和整體分屬于不同的共同體,沒有相互對應性,也就不會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