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11: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實踐的實踐方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地方高校轉型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資源日益豐富,大學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成為社會需求的主體。應用型高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基本組成部分,地方高校大部分屬于應用型高校,定位面向地方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既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這就要求地方高校轉變傳統的精英型人才培養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深化學生理論基礎的同時培養其扎實的實踐技能,更好地將產學研結合起來。
(二)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與目前應試教育的體制機制存在一定錯位。高校作為集中培養學生素質的最后一站,具有其他教育單位無可比擬的責任與義務。在當今社會崇尚能力本位的大環境下,高等院校需要通過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雙重手段,一方面提高學生理論涵養,豐富頭腦;另一方面提高學生操作能力,掌握本領。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可將課堂中所學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中,以親身經歷磨煉意志,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學會科學地處理各種危急情況,學會如何與人協作,端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學生創新創業的現實需要加強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是當前我國高校面臨的艱巨任務,關系到我國建設創新型社會的成敗。地方高校在就業機會、就業質量、就業范圍等方面與重點院校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創業,對解決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實際上,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通過書本、媒體及教師講授了解創新創業知識,對企業創立的實際程序及其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認識不清。加之高校缺乏創業環境,學生的懶惰心理嚴重,部分學生貪圖享樂而不愿吃苦,未經糾正走向社會后極易迷失自己。[1]因此,地方高校必須通過推動社會實踐活動,以政策引導、教師指導、學生主導為框架,以創新創業大賽、學生微型企業為平臺,鞭策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新創業知識,鼓勵學生在與企業接觸中學習更多實戰技巧。
二、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不足導致社會實踐流于形式
雖然目前政府、社會、高校都在倡導大學生深入社會開展實踐活動,各項支持鼓勵政策層出不窮,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表面風光火爆,但實際上仍有很多院校和學生對社會實踐的價值與意義認知不清,活動組織要么形式呆板、內容陳舊,要么敷衍應付、缺乏深度,甚至有高校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變相為組織師生旅游觀光,嚴重影響了社會實踐的實施成效。
(二)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脫節
地方院校在師資培訓和引進力度上弱于傳統的重點大學,對行業專家的吸引力不高,其教學主力有年輕化傾向,教師普遍缺乏社會經驗和企業一線生產經歷。這一現象導致學生在校期間過于偏重理論學習,輕視實踐操作。由于知識系統更新較慢,學生的理論學習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脫節,導致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減弱了社會實踐對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的提升效用。
(三)社會實踐方式與內容單一
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現階段地方高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仍主要以短期的參觀、調研和考察為主,組織方式和活動內容較為單一,社會實踐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不大。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覆蓋面不寬,真正深入鄉村、社區和生產一線的較少,這與政府、社會及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期望存在較大差距。
(四)缺乏專業指導與社會組織支持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條件下,地方高校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往往是由管理人員帶隊,而非專業教師,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難以得到教師的專業指導,影響社會實踐效果。此外,社會組織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發揮不完善,各類行業協會、社會公益組織等并未給予實踐活動應有的支持。
(五)實踐基地數量不足
據統計,目前我國高校所需實習崗位與企業提供崗位的比例為2∶1,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無法通過學校集體組織進入企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方面與近年來高校擴招及專業設置等因素有關,更主要的原因是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中小企業不愿接受學生前往實習,[2]數量有限的國企、央企及大型民營企業成為高校社會實踐的主要輸送地。然而在學校影響力、學生素質、校友資源等方面地方高校均無法與重點高校抗衡,在與重點高校爭奪實踐基地過程中往往處于劣勢。實踐基地數量不足導致的學生實習難問題在未來仍將困擾我國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
三、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操作模式與特征
(一)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操作模式
在國家政策引導、社會需求變化等外部刺激下,地方高校也在不斷摸索符合自身特征的社會實踐操作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學校主導模式”、“學生自主模式”、“政府引導模式”及“社會主體模式”四種。1.學校主導模式學校主導模式是地方高校發展最早、應用最廣泛、操作最成熟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這一模式以高校為組織主體整合校內外資源,根本目的是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其社會實踐形式包括課程演示實踐、團隊合作實踐和實習基地操作實踐等。2.學生自主模式學生自主模式是高校未能滿足學生實踐需要,或學生主動申請開展的社會實踐模式,是目前最靈活、最多樣、最具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模式。這一模式以學生個人、學生集體或學生家庭為協調組織主體,通過自身尋求或社會關系尋找社會實踐機會,根本目的是滿足自身發展需要,其社會實踐形式包括個人的企業崗位實習實踐、家族企業實習實踐、自組小團隊的項目實踐及家庭親友協作項目實踐等。3.政府引導模式政府引導模式以政府職能部門為行為主體,特點是宏觀性、高平臺及高要求。這一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幫助企業選拔人才,以及吸引媒體及相關機構關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社會實踐形式包括搭建各類創新創業平臺、組織各類科技競賽、開展社會實踐宣講活動等。4.社會主體模式社會主體模式以用人單位及中介機構為主體,特點是主體龐雜、市場化程度高,其根本目的是在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的同時,降低企業成本、滿足用工需求、遴選專業人才,社會實踐形式包括認知實習、畢業實習、勤工儉學等。
(二)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特征
1.功能的三重性按照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培養重點,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學體系可劃分為理論課程、實訓課程和實踐課程三大主體,其中理論課程主要講授理論知識;實訓課程為校內實驗室或實訓室課程,初步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課程則是將學習場所放到企業生產一線,是對學生操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屬于實踐課程范疇,是課堂教育和學校教育面向社會的延伸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將在校進行的理論學習和實驗室訓練進一步轉化為社會體驗和企業實戰經驗。2.內容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鍛煉,其目標是深化學生基礎理論,提升學生身心素質,提高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4]同時,社會實踐要達到認知修正、技能鍛煉、品行修養和生活態度等多種教育目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涵蓋從課堂到社會的各個環節,涉及面寬,實踐組織、考核評價、學生管理等均需考慮周到。3.體系的開放性高校社會實踐體系是面向社會、面向行業、面向崗位的,因此其運行體系具有明顯的開放性特征。任何愿意承擔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企業單位均可通過協商合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便利。高校通過廣泛接觸社會各行業,構建層次多樣、活動豐富的社會實踐體系,為大學生進入社會和企業一線提供機會。
四、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優化策略
(一)加強輿論引導,重視宣傳教育,提高社會認知
政府、高校、企業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三大參與主體,參與主體的認知程度決定了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政府部門應加強社會輿論引導,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政府部門要積極利用政策導向,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其次,高校相關部門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實踐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組織和實施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還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及家長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知,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最后,企業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承擔者,應全力發揮應盡的社會義務,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相應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持,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更多機會。
(二)擴大視野,集思廣益,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高校的專業設置、企業的崗位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心理都要求更新和豐富社會實踐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高校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應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廣泛征求參與主體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學生、教師和企業的主觀能動性,以便更有針對性地設計社會實踐的組織方式、活動形式、評價機制、提升方案等內容。在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上,可根據實際需要開展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公益活動、生產實習、文化傳播、科技咨詢、衛生保健等,也可讓學生自我組織團隊調研、模擬創業、發明創造等創新活動。
(三)鞏固合作,積極拓展,多方開拓社會實踐基地
實踐基地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要場所之一。地方高校應在現有合作關系基礎上,積極聯系、拓展和整合各類資源,注重深化與實體單位的合作關系,強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穩定、完善、結構合理的社會實踐基地體系,如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校企協同創新基地、科技推廣基地、文化發展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5]同時,社會各方也應給予高校應有支持。
(四)完善組織環節,創新管理機制,提升社會實踐價值
組織領導決定社會實踐的成敗。在大學生社會實踐組織過程中,地方高校應逐級落實責任,規范組織形式和環節,狠抓前期策劃、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使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更加嚴謹和規范。在教學設計方面,需將社會實踐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社會實踐理論課程,給予一定學時和學分。[6]在制度建設方面,需盡快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實施層級式管理模式(見圖1),明確科室責任,保障社會實踐活動有序開展。
(五)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專業教師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既是組織者、參與者,又是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遠大于學校的各種政策宣傳。因此高校要加大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對社會實踐工作的認知水平和思想意識。為更好地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地方高校需突破困難,在積極引進行業人士進課堂的同時,鼓勵本校教師深入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師隊伍中雙師型教師比例,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良好的專業指導。
最新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指出,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將學習局限在教材上的知識,學生顯然無法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沒有真正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學生必須要從生活中、社會中進行實踐的學習,開拓學生的視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1利用生活,挖掘資源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的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生活中的道德問題,從而激發自身的道德情感,如在家鄉特產相關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研究當地的特產,圍繞當地特產展開一些調查活動,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到特產的作用和意義。在經過這樣的調查等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后,學生們必然會了解到特產可以增加人們的收入,形成一定的家鄉文化,對于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區,還可以充分的利用民間文化,讓學生們去探訪民間的習俗等,使得教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在增加學生對家鄉了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樹立保護家鄉的意識。在我和小伙伴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為每個小組布置相同的任務,讓學生們合作完成某項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必然會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進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但是受到目前教學資源和環境的限制,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社會綜合實踐活動中,課堂教學還是會占用大量的時間,要想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課堂教學的環境中,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從而為學生提供一種虛擬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現象等,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參與課題教學的熱情,真正的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懂得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如在保護環境相關知識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收集學校周邊地區的水,包括自來水、河流水等,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等形式,用課件展示這些水,當播放到來自化工廠排出來的水水時,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果將學生收集到的實物展示出來,讓學生們能夠看到和聞到,這樣對比下,學生就會發現化工廠排出來的水與其他明顯不同,如果這個時候老師發問,如果這些水流到河流和水庫中會發生什么事情,流到農田中會發生什么,學生必然會展開激烈的討論。這樣的方式,很好的將日常生活,聯系到了生活實際,提前布置任務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思考老師為什么會讓自己收集水?通過課堂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周邊水污染的情況,從而懂得保護環境的意義。創設生活情境教學方式有很多,如通過一些趣味游戲,將課堂理論教學知識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的聯系起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如在花錢有關知識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道具,在上面標注相應的價格,然后向學生們發放相應的貨幣道濟,讓學生們利用手里的“錢”買老師手中的道具。在學生們買完東西后,老師對學生們的合理花銷進行分析和總結,引入教材上的知識,通過對比的方式,選出合理花銷最好的學生,這樣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學生就會懂得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花銷,結合適當的拓展內容,了解到合理花銷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漸養成合理花銷的習慣。
3走進生活,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進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還是要走進生活,讓學生們親身的體會到活動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如在勞動果實有關知識教學中,如果僅僅讓學生討論糧食為什么珍貴,雖然學生們會進行激烈的討論,從理論上闡述糧食的重要性,但是無法親身體會到糧食的珍貴,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是會出現浪費糧食的現象,學生們的情感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面上,沒有真正的達到教育目的。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之前,老師通過布置任務,農村的學生可以跟隨父母去體驗農務勞動,而城市的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去下鄉體驗農務勞作,從中體會到糧食生產的不易,自覺的珍惜勞動果實,這樣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可以明顯的提高教學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充分的利用農活這樣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在學校的空閑地方,讓學生們開墾花圃、草坪、果地等,讓每個學生負責一塊地,或者以分組的形式,每個小組負責一塊地,利用競賽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適當的指導,組織學生進行松土、鋤草、施肥等,講解草坪和鮮花養護有關的知識,讓學生把勞動體會寫成日記的形式,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這樣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非常有效。
4結語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必須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和生活之間的屏障,才能夠實現新的課程理念,將所學知識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學會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充分的利用課堂上創設情境和課堂外實踐活動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相信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于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必然會越來越重視,廣大一線教師不斷的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讓學生真正的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創造生活,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真善美的良好品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征宇.小學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133-134.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4)02-0108-03
隨著社會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推進和不斷深化,社會學本科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強調社會學專業學以致用、關注社會的辦學特色。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有效的實踐教學課堂,不僅要讓學生學好教材這本有字之書,也要學好社會這本無字之書,參與社區服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社會學實踐教學與社區服務
根據社會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目標要求,本專業培養具備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綜合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較熟練地應用社會研究方法,能在黨政機關和傳媒機構、教育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從事社會調查、政策研究與評估、社會發展戰略規劃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和實用復合型人才。而專業實踐或社會實習是教學計劃的重要內容,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條件,教師必須開展實踐教學,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教學指的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進行各種類型的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活動,收集分析相關資料和信息、撰寫社會實踐報告等。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專業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可以把這種教學方法稱為實踐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是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將概念化、條理化、抽象化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理性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1]。這種教學方法同課堂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強調學生必須融入到社會現實生活中,從周圍環境取材,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生成知識,也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自主性學習和參與活動的能力,更強調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在實踐服務活動中的體驗和想法。每次實踐教學活動一般都會圍繞某個主題進行,每個主題活動都會由學生自己事先策劃,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和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社區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是社會學的重要研究對象,因此社區服務是社會學實踐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方式。社區服務是指“在政府的倡導和支持下、在社區范圍內實施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各種社會服務活動。它主要面向社區中的弱勢群體成員及其家庭,也包括面向全體居民的公益活動,一般為無償或低償提供”[2]。社區服務具有福利性、互和地域性等特點,有助于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整合,還有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通過社區服務能提高社會學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服務于社會和社區居民。由于社區服務的特征,社區服務的課程實踐教學會比其他實踐教學活動有更多的優越性,它更著眼于學生融入到基層社會中,這種培養強調學生的實踐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指向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形成和人文關懷情感的形成。這對于改變以往學校注重“坐而論道”、技能培養,忽視德育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傳統教育方法有積極的意義。
2 社區服務方案的設計
小海豚伙伴營是廈門市呂嶺社區開展的特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旨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幫助解決社區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促進社區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小海豚伙伴營活動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越來越多的實踐經驗表明,社區居民參與其中的情形,將是新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居民在新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所能發揮的能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訴求表達和內容設計;(2)評價反饋和口碑監督;(3)成為社區服務的積極提供者”[3]。呂嶺社區是華僑大學社會學實踐教學的共建基地,該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在參與廈門市呂嶺社區小海豚伙伴營活動前,從專業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社區知識和方法,把呂嶺社區快樂小海豚伙伴營活動看作一種社區文化服務活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社區服務方案。
設計社區服務方案應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強調微觀考察和宏觀分析相結合。在著手設計社區服務方案前,對社區進行了全面的深入調查,以此了解社區服務的現狀、問題或需求、資源等情況,確定社區服務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確立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及實現目標所需采取的具體措施和策略。具體服務活動的設計應由小到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同時在設計具體措施與步驟的時候,要切合實際,體現科學性,具有可操作性。經過前期調查發現,高校本科生參與小海豚伙伴營活動數量較少,同時社區又有強烈的大學生參與需求。小海豚伙伴營活動是以少年兒童為對象的社區服務,開展少年兒童的社區教育,包括知識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以鞏固學校的教育成果或補充學校的教育內容。從社區服務的需求分析視角看,首先界定社區問題和需求,其次分析造成問題或需求的原因和問題或需求帶來的影響,最后提出解決問題或需求的策略。下面以一個兒童游戲活動的方案設計為例,分步驟設計社區服務方案。
1)問題界定與需求評估:表明社區服務活動推行前的狀況或背景因素,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問題狀況與嚴重程度(后果)。所謂社區問題是指阻礙社區大多數居民生活并給社區居民帶來不便的事與物。從問題衍生的需求,說明需求的內涵、數量、迫切性以及何種“需求”需要通過轉化服務來滿足。伙伴營中的小營員以獨生子居多,若處理不善,容易造成孩子自我為中心、孤獨、不善于交流合作等情況。此次社區服務活動輕松有趣,旨在促進孩子的友誼、團隊合作力發展等。
2)目標與目的:描述活動所要達成的理想境界,也是社區服務主要關心的議題,希望對某一特定人群所帶來的最終影響,同時說明在特定時間內預期達到的明確、具體可測量的結果。在尋寶過程中寓教于樂,讓孩子學會團結協作,明白任何東西的獲得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成功的道理。
3)服務設計:確定活動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投入,活動的形式、內容和方法,參加人數次數等。擬定活動時間為每周六下午2:30,地點為呂嶺社區居委會附近,預估參加人數為15人。經費預算總計70元:水杯30元、筆記本15元、水性筆10元、氣球5元、其它雜物10元。獎項設置:一等獎隊員每人一個水杯,二等獎隊員每人一個筆記本,三等獎隊員每人一支筆。活動主題:挑戰之旅,我就是尋寶人。活動口號:我的寶,我來尋。
4)服務方案成效評估:活動結束后進行反思,檢討工作的得失,從服務數量、服務質量、短期效果和長遠影響考慮檢驗服務方案的成效。在社區服務過程中應經常檢討考評,減少誤差,以便及時發現誤差并進行糾正。成效評估的目的除了可避免執行的偏差外,也可作為進一步制定新計劃的借鑒。工作得失的檢討主要包括活動目標是否實現、方法是否得當,如考察此次活動服務對象所接受和完成的服務量,服務有多少受益者,受益的情況。
3 社區服務方案的應用
社區服務方案的應用就是社區服務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的執行過程。根據已制定的“尋寶活動”社區服務方案,華僑大學社會學的本科學生在教師的帶隊指導下進入社區,在社會學實踐教學中開展這一項小海豚伙伴營的社區文化服務活動。此次活動采用團隊管理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管理是運用成員專長、鼓勵成員參與及相互合作以推動組織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合作式管理或者是參與式管理”[4]。經過與家長和兒童的充分溝通,在現場成功招募一些社區兒童參與者后,按計劃開展活動,活動流程如下。
第一站――出發點多功能廳。召集兒童,介紹游戲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后抽簽決定活動的順序。
第二站――社區樓下。氣球運輸機,規則為:起點處甲同學吹完氣球后將氣球打結,另外兩名同學背靠背,并且手必須挽在一起組成“運輸機”,待甲系好氣球后將氣球放在他倆之中,即兩個同學背靠背運輸氣球,路程大概十米。兩名同學在前進過程中若有氣球被夾破或者中途掉落需暫停在原地,工作人員示意起點處的甲同學吹氣球,系好之后迅速跑到“運輸機”處,將氣球放好之后,“運輸機”前進,到終點后,游戲結束。
第三站――殘疾人中心。說節日,規則為:說出5個中國傳統節日,任意節日均可。
第四站――老年人活動中心。正話反說,規則為:事先準備好一些詞語,說一個詞語,要參加游戲的人反著說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戲者要立刻說出“好年新”,連續順利說出6個即可過關。
第五站――社區旁邊的花園。T臺秀,規則為:參與者頭上頂兩本書,然后繞花園走一圈,期間手不能扶書,不能讓書掉下來,掉了就從起點重新開始,到達終點后,游戲結束。
第六站――圖書館。圖書漂流,規則為:放信物在書中并從中告訴他們“寶貝”放在什么地方,需在圖書館中找到指定書本。
第七站――尋找路人。求寄語,規則為:每隊需在街道上找一個人,告訴他們在做這個尋寶活動,然后爭取拿到這個人手寫給該團隊的一句話。然后該隊帶著這個手寫的寄語回到終點站報道。
終點站――多功能廳。
在每一個站點都有學生作為社區服務工作者為社區的兒童提供幫助和引導,也作為游戲活動的裁判。以下為尋寶活動的總規則:(1)三人組成一隊,以自由組合為主,但是每個團隊中要男女混合。(2)每隊在出發點出發時開始計時,到達終點站報道計時結束,到達終點站報道時必須是該隊的全體隊員都到,并且以最后一位報道的隊員為準計時。按照用時長短給予獎勵,獎勵前三名。
成效評估:活動結束后,師生召開小座談會,總結活動成效。在本次服務活動中,社會學學生的表現得到高度贊揚和肯定,社區兒童在活動中體驗到了合作、友誼和快樂,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家長們認為學生思路活躍、靈活,組織能力很好,活動十分成功。但師生們自認為組織還不夠充分,前期宣傳力度不夠,計劃執行中還有些不嚴密,服務質量還有上升空間。服務結束后,學生們還進行了認真總結,撰寫社區文化服務活動實踐報告。
通過實踐性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積累社會經驗。社區服務方案的設計和應用的實踐教學法有利于改變學生獲取知識的單一途徑和渠道,有利于擴寬學生的視野,密切學生與社區生活的聯系。同時該實踐教學法的應用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即針對學生策劃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教學,對于幫助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 總結
實踐教學法是經過實踐證明的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扭轉學生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和形成良好的實踐品質,也有利于促進師生的互動。“社會學教學特質強調開放性、交互性、靈活性,個體之間的交互功能,包括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與合作,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配合的一個雙邊的腦力勞動過程,力求互動,才可能提高教學效率,獲取最佳教學效益”[5]。實踐教學法與社區服務相結合,提倡社區服務方案的設計與應用,不僅改善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且有利于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它對促進學生塑造獨立和健全的人格,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生活,提高實踐和創新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正文.運用實踐教學法,提高社會學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探索,2007,(2):40-41.
[2]于顯洋.社區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254.
二、調查結果
對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可得,在選取實踐內容上,65.35%的低年級學生選擇了興趣方面,而選擇了專業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級在選取實踐課題時,往往會更關注自身興趣方面的內容。反觀高年級的同學,在實踐內容上有58.68%的同學更傾向于專業,而41.32%的同學則偏向于興趣。可以看出,高年級的同學在實踐課題的選取中更關注專業方面的內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級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專業相關性方面具有差異性,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同學們對于實踐內容的選取逐步從自身興趣向專業方面過渡。
三、結果原因分析
(1)參與社會實踐的必要性。大學生對實踐的態度是造成實踐方式差異的原因之一,為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了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態度,結果如下: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十分必要,能鍛煉個人能力。但鍛煉個人能力的出發點在高低年級當中存在不同,低年級的同學更加關注自身興趣愛好的發展,而高年級的同學則更加側重專業技能方面的鍛煉。(2)參加社會實踐所需的條件。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群體中普遍認為“經驗積累”比較重要,高年級占24.34%,遠高于低年級的19.23%比例。其次是“專業素質”,高年級群體比例達25.12%,低年級只占17.78%。而對于“參與積極度”,低年級的同學以24.41%的比例遠高于高年級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級群體更注重專業素質培養和經驗累積,而低年級學生對社會實踐具有較大積極性。(3)社會實踐的收獲。高低年級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都有各自收獲,而其中有較明顯區別的是“專業需要鍛煉”這一選項。高年級大學生認為專業需要鍛煉的占了25.19%,而低年級則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級大學生較低年級大學生更注重在社會實踐中得到專業技能的鍛煉,從而獲得經驗的積累。這與高年級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有著緊密聯系。因此,高低年級大學生由于在社會實踐中收獲不同將會影響其社會實踐方式的選擇。
四、關于改善不同年級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建議
(1)從不同年級大學生個人角度出發。低年級學生可以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出發,廣泛嘗試各種類型的工作,為以后就業崗位明確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樣性的同時,也應注意到活動的計劃性。高年級學生應注意實踐內容的針對性,明確目標,在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既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專業學習的特長,又要針對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點,兩方面結合起來考慮以增強針對性,取得較好效果,為自己以后就業積累經驗。(2)從學校角度出發。鑒于低年級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又對實踐抱有極大熱情,學校應對其提供實踐指導。同時,低年級學生人脈關系薄弱、實踐經驗缺乏,學校應盡可能幫忙指導組建實踐團隊,提供實踐基地,幫助其走向實踐崗位。同時學校應充分意識到社會實踐對于不同時期大學生成長的不同意義,通過開展各類實踐比賽等鼓勵高年級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自我。(3)從社會角度出發。希望社會方面能夠貢獻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學生的就業實踐,通過增加一些培訓以及臨時工作崗位,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工作崗位的真實環境,培養其工作能力,讓其提前適應工作環境。當然,社會各界應多為低年級學生提供鍛煉舞臺,以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
一、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戰略的形成背景
京山是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創建了6大類23種生態種養模式。1991年全國生態農業建設現場會在京山召開,會上發出了“南學京山、北學遷安”的號召。2008年7月,國家和省、市有關專家在京山對接武漢城市經濟圈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明確指出,京山要高舉生態京山建設大旗,在全國率先垂范。同年12月,“首屆生態京山發展論壇”在武漢舉行,生態京山建設戰略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的高度贊許。
京山從單一的“生態農業”探索示范,到全景式的以“壯大生態農業、探索生態工業、發展生態旅游、建設生態城市、培育生態人文”的“生態京山”規劃實踐,既是京山的榮譽和財富,也給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提供了歷史支撐。在新的形勢和“生態京山”戰略深入實施的背景下,住房公積金部門毫不猶豫地亮出自己的特色,鮮明地提出了以發展“軟”生態型環境為主導的建設“生態住房公積金”發展戰略,明確發展方向,定位準發展主題。這一戰略舉措,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在生態京山建設中樹立了重要地位,為住房公積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實踐
在生態京山建設的背景和支撐下,我們抓住歷史的機遇,大膽進行了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第一,著力構筑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政府主導作用的前臺。加強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需要地方政府重視住房公積金工作,為當地社會提供一個良好的住房保障的公共環境。近年來,縣政府將住房公積金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謀劃,建立了財政、銀行、房產、審計、司法、新聞等各個部門齊抓共管,共同優化住房公積金生態環境的工作機制,先后出臺歸集擴面、貸款回收文件規定,建立和完善了住房公積金形勢分析會議制度、企業聯系會議制度等一系列與住房公積金環境建設有關的制度。加大專項治理力度,解決長荊鐵路占用住房公積金820萬元歷史遺留問題。縣人大把住房公積金擴面作為既監督又支持的重要內容來抓,舉辦了有人大常委和列席人員參加的住房公積金政策法規和知識講座,多次專題聽取住房公積金制度執行情況匯報。
第二,注重搭建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部門聯動的平臺。通過努力,我們積極構建上下互動、左右協調、各司其職、合力共建的部門聯動機制。人行、工行、農行、中行等縣支行的幾位新到任的行長,第一站首先拜訪了住房公積金部門,表示共同促進生態住房公積金的和諧建設;縣法制辦重點對做好非公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執法工作進行認真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幾家銀行建立住房公積金信息共享機制,聯合服務,促進信任和合作,推動法治環境、信用環境等方面建設;各商業銀行利用聯系非公企業的信貸手段,協助歸集擴面工作;縣財政對住房公積金單位補貼部分的繳交比例每年提高1%,補貼總額年年都有新的突破;縣審計局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監管力度,確保住房公積金使用的安全;郵政、電信、移動等單位還為220名臨時人員建立住房公積金;縣總工會充分發揮監督作用,支持職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三,全力辦好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自身服務后臺。
一是進一步改善公積金發展環境。通過加強住房公積金營業大廳建設,實行限時辦結、一站式服務,深化了政務公開,全面推行“陽光政務”, 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首辦負責制”,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進一步強化了 “扶持、親民、安居”的意識。全縣住房公積金年歸集額繼2008年突破6000萬元之后,去年又突破了7000萬元大關的目標,目前歸集余額達3.8億元,居全省縣市區前列,在2007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多,并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29200人,住房公積金覆蓋率達85%,其中行政、事業單位覆蓋面達到100%,已有46家規模型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占規模型非公企業總數的92%。累計發放貸款5500人、2.5億元。其中,非公企業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提供總價值2576萬元的擔保,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2420萬元,占貸款發放的18%。同時,公積金貸款對住宅經濟影響也日趨顯著,住房公積金對住房建設的貢獻越來越大。近年來,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75 萬元,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7096戶、5140萬元,其中,購建房提取占全年提取總額的比重為62%。
二是進一步優化政治發展環境。確保住房公積金快速增長,迫切需要營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環境,提升標桿,凝聚人心,形成加快發展、加速崛起的強大合力。近年來,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三級績效考核”為抓手,提出了“全市位居前列,全省位次前移”的目標。按照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標,拿出20%的浮動工資與業績指標、管理指標、共性指標三項管理目標掛鉤,實行了定對象、定任務、定時間、保落實的“三定一保”目標責任制,初步形成了中心、股室、個人三級考評機制,呈現出了“千斤擔子眾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局面,使廣大干部職工保持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煥發了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單位多次被市中心評為“住房公積金管理先進集體”。我們還堅持實行全面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目標化,目標任務責任化的工作機制,推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機制(三分之一抓招商,三分之一抓中心服務,三分之一抓常規工作)。其中,招商引資項目連續3年名列縣直部門之首,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十佳先進單位”稱號;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石,與村、與社區廣泛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被縣委評為“城鄉互聯,結對共建先進單位”和“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三是進一步提升文化發展環境。以創建文明單位為載體的公積金文化,是現代公積金部門的生存之“根”、發展之“魂”。通過進行“理想在住房公積金事業中閃光”演講比賽活動,樹立集體主義榮譽觀;建立腐敗預警防控機制,做到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在三陽鎮高馬村開展“四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形成積極的共同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堅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歸集、支取、貸款審批等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提升了公積金文化的內涵。在日常服務上,修訂完善了8項機關管理制度,并裝訂成冊,人手一份。嚴格大額資金管理,順利通過市審計部門的交叉審計,財務工作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同及肯定。圍繞“努力成為公積金典范”的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成效的文化活動:到沙洋監獄局和縣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舉辦以“送政策進企業”和“社區文化節住房公積金之夜”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搭建廣闊的交流平臺。多年來的文明創建活動,結出累累碩果,先后被縣委縣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綜上所述,在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中,我們不能孤立的看待住房公積金生態,也不要簡單的去演繹住房公積金生態,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個大的背景之下來研討。主要是演好“四個主角”、搭好“四個平臺”。 “四個主角”是:一個是政府,一個是公積金中心,一個是銀行,一個是企業,四者必須在互信中形成共贏,在共贏中求得發展。“四個平臺”是:第一個平臺是構建政府、公積金、銀行、企業交接平臺,尤其進行擴面歸集良性的互動合作機制,為共同找問題、想辦法、破解中小企業歸集難的問題達成共贏點;第二個平臺是構建住房開發企業融資的平臺,通過市場化運作,向開發企業提供溝通、協調、對應和貸款服務,把各個方面的力量有機的整合起來,這樣就解決住房建設的瓶頸問題,這也改善了開發企業融資環境;第三個平臺是搭建低收入個人貸款平臺,不斷創新和推出公積金產品,使得貸款服務低收入階層這種能力顯著增強;第四個平臺是搭建惠民發展的平臺。
三、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體會
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加強和發展,為住房保障事業給予了強力推動,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一些啟示和感悟。
第一,增強住房公積金實力是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的前提。當前,如何增強發展實力無疑對我們加強生態住房公積金建設有著更新的要求。近年來,京山之所以住房公積金環境比較好,有賴于在提升實力上。我們把發展住房公積金作為推動住房保障的助推器,優化了企業結構和產業環境,培育了機械、紡織、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六大支柱產業的主導歸集企業,使京山住房公積金歸集從“不會建立”一躍成為3.8億,是2003年的10倍;同時,培植了京都花園、富水花園、綠林世紀廣場、玉豐集團四大特色貸款的住房開發企業,從而奠定了良好的住房公積金生態環境,催生了優質信貸,住房公積金貸款所占比重高達80%,解決6000多戶職工住房困難問題,并通過住房建設提供了全縣20%左右的新增就業崗位,拉動房地產業發展。
1.1調查對象
以吉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武術專業和吉林體育學院武術與傳統體育學院武術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吉林體育學院官網里的中國知網、萬方鏡像數據庫、維普資源平臺、體育資訊和學校圖書館綜合類圖書,查閱了與本次研究相關文獻30篇進行了歸納總結。
1.2.2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共準備了250份調查問卷,實際發放228份,實際收回225份,有效問卷182份。其中吉林體育教育學院發行120份,實際收回119份,有效問卷104。吉林體育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學院發行108份,實際收回106份,有效問卷78份。
2.結果與分析
2.1武術專業與就業方向調查結果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畢業生自2007年到2013年參加國企人數呈增加狀態而所占畢業生比例卻呈減小狀態,這反映出吉林體育學院擴招現象,擴招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所以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就業時選擇了私企和個體。
2.2武術專業社會實踐渠道缺少
現如今最常見的高效學生的社會實踐途徑組要有:依托大型體育賽事志愿服務進行社會實踐、參加重大慶典活動進行社會實踐、開展寒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體育公益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的社會實踐途徑很少有專門與武術專業有關。一個學校所在的那個城市和在城市所在的位置,以及學校所在地的民俗文化也將制約著高效學生的社會實踐,例如長春電影制片曾邀約本校學生去參加太極拳的表演,2015年長春市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表演上有太極拳的表演。這些很少數的社會實踐的機會卻有著很多附近學校學生的爭搶,從而形成了“僧多粥少”這種現象。武術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渠道缺少,但非武術專業學生與武術專業學生的共同爭搶這些為數不多的社會實踐機會,使武術專業學生參加專業對口的社會實踐的機會更少。
2.3社會實踐與就業方向的關系
對于社會實踐與就業方向的關系,通過本次調查研究,武術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就業方向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社會實踐會為武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積累經驗,同時,社會實踐有助于提高武術專業學生的個人能力,尤其是專業技能、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武術專業的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運用到實踐上,做到了理論指導實踐,加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武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的確定影響著社會實踐的方向和目的,在武術專業學生確立了就業方向后,他們的社會實踐目的更多的是為了積累就業經驗,社會實踐的經驗積累又可以讓武術專業學生更好的進行就業。所以,社會實踐與就業方向兩者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就業方向引導和加強對武術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的重視。
2.4武術專業人才的流失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對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的流動不斷的增大,武術專業人才也隨經濟高度發展而高度的流動,同時,高校擴招所帶來的就業壓力也使得很多武術專業的學生為了生存而迫使改行,導致了武術專業人才的流失,而武術專業人才的轉行,是武術專業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武術專業的社會實踐平臺的缺少會影響到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減少,武術專業的學生得不到更好的社會實踐機會。
3.1.2武術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過低,讓武術專業學生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
3.1.3新時期的經濟發展,人才的高度流動對武術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產生影響,武術專業人才的流失影響到學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和全國武術教育推廣的進程速度。
3.2建議
3.2.1對于武術社會實踐平臺的缺少,學校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武術專業的社會實踐平臺或組織;并設立各個部門為平臺籌集經費、聯系社會上需要武術專業的企業和組織,鼓勵武術專業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武術專業社會實踐平臺當中,引導學生的實踐方向積累與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經驗。
3.2.2武術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主要來源于學校的課程學習和專項提高,因此學校應該完善課程的設置,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同時,武術的專項提高應擺脫制度化的學習模式和西式武術教育方式,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條件來制定專項提高的內容。
3.2.3學校和社會方面應做好武術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服務工作,提供更多的武術專業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引導武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開展就業輔導改變武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政府應建設武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加強武術專業學生與專業相符的用人單位的接觸;根本上解決武術專業學生就業方向,從而改變武術專業學生的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
作者:孫成巖
參考文獻:
[1]吉洪林等.我國學校武術的發展歷程與改革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12(12):91-97.
從實踐上看,西方發達國家政府社會管理的具體領域各不相同,各國情況差異明顯,但是綜合梳理發達國家的政府管理實踐,還是可以歸納出這樣一些共同的主要社會管理領域: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生態環境管理、就業管理、食品藥品管理、人口管理、社會保障體系管理、社會組織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在這些領域的社會管理中實踐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主要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第一,較為合理的組織設計。由于發達國家大多有較長的自治傳統,因而在“中央―地方”和“聯邦―州―地方”之間基本不存在嚴格統屬的條塊關系,而是在各自的法定職責范圍內各司其職。發達國家政府在處理社會管理職能的組織設計上充分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如美國政府的社會管理在聯邦層次上是通過50多個獨立的管制機構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來實現的,這50多個社會管理機構的內部設置和下屬分支機構的設置就充分考慮到了管理領域的實際情況和資源預算約束,幾乎沒有統一的組織設計模式。如美國環保局(EPA)在全國設有10個大區,一個區負責若干個州,每個區都根據本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政策和標準,這種適中的管理幅度既照顧到了各個區域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又不至于出現管理重心過低而帶來的繁重管理任務。
發達國家社會管理機構的設計考慮到了組織整合和權責一致問題。如針對環境管理領域存在的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等問題,1970年成立的美國聯邦環境保護局就對社會的環境管理領域進行了整合,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環境管理權由該局統一行使,對環境行使全面管理。
當然,社會管理也是一個牽涉面極廣的領域,由于各種原因,管理機構設置很難歸整到一個部門。對此,美國政府按照管理對象的性質特征,借用組織間流程再造的思想,對幾個管理部門之間的管轄程序和前后銜接做出了比較清晰的設計,如肉制品的生產銷售就涉及到幾個部門。其中,聯邦食品安全和檢查署(FSIS)負責檢查食品制品的加工、操作和包裝;美國農業局(USDA)負責生產廠家衛生、設備、操作的技術標準制定,等等。相關管理部門之間都有法定的或管理實踐中約定俗成的協同規范,很少出現多頭管理、管理真空、扯皮或者“爭著管”等現象,管理效率較高。
第二,分權化的管理取向。權力下放,作為推動民主政治建設、加強經濟發展的一項策略,已成為各國行政改革的主導理念和實踐方向之一,也是發達國家政府社會管理的一個顯著趨勢。隨著理論界對政府間關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研究的深入,這一步伐走得更快。在實踐中,基本上以20世紀80年代為坐標,西方主要國家都開始了放權運動。澳大利亞聯邦政府60年代開始曾經追求中央集權的社會管理模式,70年代惠特拉姆政府擴大了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但是其后暴露出許多弊端,后又趨向適度分權,霍克政府時期下放了許多權力,完成“社區參與體制”,這一分權化模式在以后的基廷政府和霍華德政府一直被沿用。
西班牙政府1981年就頒布了自治區條例,對中央與自治區的權限做了明確的劃分,擴大了地方的社會管理權。在這個過程中,發達國家的政府比較注意在向地方下放社會管理權的同時,用中央和地方政府間協議的方式對放權后雙方的職責權限做出明確規定。日本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也加快了分權化的步伐,明確了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的職能分擔,居民身邊的公共事務盡量交由地方處理。而即使在高度中央集權的法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也明確規定市鎮、省、大區和中央政府的職責范圍,取消了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監管,授予地方民選機構較大的權力,將地方社會事務的管理權更多地賦予地方民選官員手中。在分權化浪潮下,地方政府在社會管理上有了更多的自,更有可能對地區內的利益格局進行調整。尤其是在放松管制理念的指導下,地方的經濟社會更具活力,政府的管理績效得到提高。
第三,重視制度建設,完善政府的社會管理運作體制、建立順暢的社會流動機制和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近些年來,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合理的社會分層構建合理的社會結構,使得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通過協商、談判、對話等途徑,各階層掌握了其利益訴求的主動權,利益關系能夠不斷得到協調。為了減少社會領域的各種摩擦,西方發達國家試圖建立一個沒有身份歧視,每個社會階層之間相互開放,階層關系融洽,社會流動暢通的開放社會,達到社會的公平和公正。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完善,西方發達國家在社會管理的各個領域都建立了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如在公共衛生領域,美國建成了包括聯邦――州――地方三級的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聯邦政府的人類服務與衛生部(HHS)承擔主要職責,設計實施了一個廣泛的監視疾病爆發的網絡,將所有醫療機構在因特網上聯網,建立提供疾病信息的網上資料庫,同時向所有醫療保健人員提供培訓和信息,使他們能夠識別有可能是疾病爆發的跡象和癥狀,另外建立了美國應急行動中心電子網絡疾病檢測報告預警系統、大都市癥狀檢測系統、全國公共衛生實驗室快速診斷應急網絡系統等,以確保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作出及時的反應。
第四,社會管理的市場化。20世紀80年代以后,以英國撒切爾政府為首、新西蘭迅速跟進,發達國家大多進行了社會管理的市場化改革,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民營化。發達國家的民營化最早開始于自然壟斷行業,如郵政、電信、鐵路等部門,而后擴展到一般公共服務。新近的民營化最終進入到了社會管理這一主要以規制為管理方式的政府活動領域,發達國家政府謹慎地將諸如監獄管理、就業指導、消防服務等職能授權給私營部門和第三部門來行使。
社會管理市場化同時也包括在社會管理中注入市場運作的意識。早在里根時代開始,美國政府就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規章都要符合成本――效益分析的標準,并開始大規模地放松甚至廢除政府管制。英國梅杰政府在1992年發起的“市場檢驗”運動,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將政府的更多管理活動推向市場,接受市場的檢驗。在社會管理市場化的趨勢下,幾乎達成這樣的共識――在政府與市場之間選擇更多的市場、更少的政府,即使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也是明智的選擇。
和諧社會是一個理想社會,而我國正處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這樣一個社會潛在危機風險較大的時期,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種種矛盾相互交織激蕩,特別是利益格局的重構使社會處于一個較長時期的動態均衡之中,社會和諧顯然面臨著挑戰。如何使社會的各種不和諧因素不致演變為社會沖突?最關鍵的是建設一套和諧的公共管理制度來避免社會潛在風險的外在化。如何建設和諧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諧的理念設計和諧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法律法規。所以,一個社會和諧與否,其最主要的體現是社會的法律法規是否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規本身的和諧性。怎樣做到法律法規的和諧?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規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樣一種傳統思維定勢,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場上,以和諧的理念公正地設計作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規。然而,我國現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過程存在著明顯的部門、行業、領域、階層或利益集團壟斷的現象,這導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諧。譬如,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關部門起草,然后由立法機構或政府批準,故許多法律法規在設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門或利益主體的印記。國土地法中關于土地征用的條款就是典型的社會群體利益失衡的體現。在這一制度中,農民利益受到了嚴重傷害,近年來已造成了4000多萬的失地而窮困的農民,而以極低的價格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卻將數倍于原有土地價格的土地增值利潤攫為已有。面對失衡的制度,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為維護土地權益而采取拼斗自殺等過激的抗爭表達方式。由此可見,制度設計理念的不和諧埋下了社會不同群體產生矛盾沖突的隱患。
如何以和諧的理念設計和諧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設計者要具有社會角色的超脫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設計人一定要能夠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脫于部門、行業、領域、階層和社會利益群體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設計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設計原點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設計出發點應當是社會的全體人民而不是某一階層、群體、利益集團或一部分人(哪怕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會的相當多數)。當然,全體人民也不是指國家中的每一個人,而是指國家中的公民整體,這個整體代表了社會公正、正義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這種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設計原點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設計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應當有一套公正科學的過程和次序。這就是西方國家所說的程序法。我國也應當有程序法。制度設計的理念和原點正義需要制度論證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證,否則,制度設計的結果可能與設計的初衷大相徑庭。公共選擇理論中的投票悖論已經證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國許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設計出發點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結果損害了社會相當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徑依賴的強大后遺癥。譬如,城鄉分割的二元戶籍制度和區域封閉的多元戶籍制度剝奪了公民的自由遷徙權,結果造成了社會人力資源的巨大的浪費和區域之間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難以廢除這個制度。這不能不說是制度設計程序不公的一個沉痛教訓。因為如此一個事關人民基本權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沒有經過任何法定程序的情況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頒布的。可以說,這個制度的出發點也是良好的,它是為了控制過度膨脹的人口,維護國家政治、經濟秩序的穩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類似于戶籍管理制度的各種國家、地方性的不和諧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諧的行為實施和諧的公共管理制度。社會公共管理制度的實施主體是公共管理機構,即國家和政府。這表明,國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統治的工具,而應當是社會公民意志的體現,是國民授權的結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執行也該當是一個和諧的過程。但是,我國公共管理制度的實施行為在許多方面卻很難體現這種和諧,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導著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為,從而致使許多制度的執行過程充滿著官民對立。這種對立不僅僅表現在各種個案上,如湖南嘉禾折遷事件、廣東的孫志剛事件等等。而且表現在普通百姓對政府行為的各種逆反心理。如近幾年國企改革中所發生的多起就是例證。各種跡象表明,我國這公共管理制度的執行行為還不是和諧的,這些不和諧不僅影響了制度的效率,而且從根本上制約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諧的行為實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諧的行為動機實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會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作為公共管理主體的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同樣也是受動機的驅使。傳統的專制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動機是維護自身的政權地位和對人民的統治,所以,它必須基于強權來達到這一目的。因為專制社會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其制度也服務于少數統治階級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和諧地施行制度顯然是不可能的。現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民主社會,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動機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須基于和諧來達到這一目的。因為,民主社會是公民選出公務人員進行社會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務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實施者就應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動機來確立和諧的行為方式,而不是依據人民授予的權力去壓榨百姓。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官員有一個普遍感受,即隨著公民法律制度意識的增強,政府的行政行為難度越來越大,政府的權威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譬如,湖南嘉禾的拆遷事件最終就是以地方官員的過錯而終結的。對此,我們的學術界和上級黨委政府將這種情況歸結為公務人員的執政能力不強問題。其實,問題的原因不是執政能力不強,而是執政動機不正確。如果我們的官員抱著為民服務的行為動機,就不會將公民拋向對立面。二是以和諧的行為需要實施公共管理制度。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的行為受動機的支配,動機的背后,則是人的需要;同樣,受行為動機驅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實施行為也是人的行為需要在起著最終的決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實施行為之所以要基于公務人員的為人民服務的動機,其原因就是社會對公共服務的需要,即人們對社會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們把社會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著是社會公共品的生產過程的話,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執行者即政府則是公共品的經銷商或送達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費者。一種高質量的產品生產出來了,如果不能通過優質的服務送到消費者手中,其滿足人們欲求的功能同樣難以實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質保量地滿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在我國,公共管理制度實施行為的走樣已是一個常態,所謂政策執行效果的邊際遞減效應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實施者缺乏制度執行的需要行為意識,他們總是站在上級或領導者的位置去實施制度行為,而不是站在一個制度供貨商或制度產品送達者的位置去滿足公民的需求;他們不懂得公民對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實施者應當以和諧的行為需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社會實踐活動”在幼兒園中得到更多的重視與推廣,但是,不乏很多“走過場”。專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還原為與幼兒生活有關的、感性的、需要幼兒動用各種感官來學習的活動體系,這就是課程的生活化。”真正生活化的教育應該是最來自于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的,最立足于幼兒生活經驗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兒獲得有益經驗的,最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的綜合活動應該是最生活化的。從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舉國上下的課程改革,生活化教育的意義已越來越明晰。
一、樹立生活意識,轉變教學觀念
《綱要》指出,幼兒的學習目標應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學習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幼兒園教學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解決各種問題。因此,我們要樹立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成長的意識,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理念,喚醒教師的多種角色意識,把幼兒當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兒當成自己學習的對象和師長,這樣幼兒園教學才能真正進入生活化的實質。
二、捕捉課程資源,選擇生活教材
以生活為基礎,教材作為儲備的學習庫存。以生活為線索和導火線,選擇適合的教材改裝、設計融入生活中。在這里,生活就是課程,課程設置的主人應是幼兒和教師,課程是班本化的。
三、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變教學為生活
既是生活,就沒有固定的形式,有“工作”,有游戲,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娛樂休息……一切活動沒有課的模式,只有輕松和諧,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說,師生在生活中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把一些發展目標自然地融入生活中,這樣的情境下幼兒更能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獲得一些有益的關鍵經驗。
四、結合教學主題,制訂活動方案
1.活動目標的斟酌。活動目標決定著實踐活動行為。教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應遵循“以幼兒為本”的原則,兼顧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內容,讓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匹配。
2.活動時間地點參與對象的告知。其明確的標注是為了便于教師和家長對活動意向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做相關的準備。
3.活動準備的保證。活動準備是教師成功組織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與保證,教師在做活動準備時更應時刻謹記——“細節決定成敗”。
社會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教師自身的準備,二是幼兒的準備,三是社會協助單位的準備(包括家長準備)。
(1)教師的準備:包括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準備。
教師要補充自己的知識量,這樣才能在活動中觸類旁通地解答孩子的提問,并引導和啟發孩子向未知領域探索。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實踐指導能力等。教師要學會了解、分析幼兒,從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挖掘活動的深度和難度,并將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轉換成清晰、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井然有序地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活動。教師的個人素質是一個隱性的教學條件,良好的個人素質無形中給了孩子一個榜樣,促使他們學習用善良、寬容、真誠、平等、友愛等心態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與人相處。
(2)幼兒的準備:包括幼兒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儲備。幼兒必須對實踐活動的相關內容有粗淺的了解,才能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幼兒具有外出活動的經驗,比如外出活動需要準備哪些物品等。同時幼兒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動的安全知識,了解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此外,還要讓幼兒樹立團隊意識,激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3)社會協助單位的準備:其主要內容是與幼兒園密切配合,雙方一起制訂和調整活動方案,步調一致,有條不紊地配合和支持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
4.活動過程的開展。活動過程包括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時間分配。整個流程需要遵循動靜結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環環相扣。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因情而變,靈活機智地進行多方位互動。
五、走出活動情境,進行客觀活動評價
每個社會實踐活動結束,教師都要對活動進行評價,即“活動反思”。
1.對教師本身的反思:(1)活動內容反思: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2)教學態度反思:活動中投入多少熱情,準備是否得當,是否建立平等、和諧、寬松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否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3)活動過程反思:流程是否合理,組織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兒探索學習。(4)教學情境反思:思考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否合理、適用,是否促進幼兒主動獲取知識。
關鍵詞:政治社會學;防災減災;災害評價;憂患意識
中圖分類號:X43,X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會學的當代視野里,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它既關乎社會發展,又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這項工作包括災害區劃、災情預測、災情教育、防災預案制定、防災工程建設、應急反應機制建設、災害發生后的社會力量動員、救災的組織實施和災后重建等內容。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災的應急準備、實際救災能力和災后重建能力建設成為長期的、全面的思想、技術、組織準備和力量積蓄。本文的寫作初衷是從這一新的視角審視災害和人控制災害意識的現實關系及處在災害環境中的人的未來命運。
一、災害的“族群”與災害認知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更高的起點和水平上全面推進,人口和社會財富進一步增長,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更加廣泛,同時,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幾率趨于增大,并成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現實的制約因素。從增強公民對各種災害的憂患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和自我救護的多重視角考量,應強化對兩大災害系統的認識。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關涉自然災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目前理論界對自然災害的分類研究,是我們強化對自然災害認識的一個重要維度。
地質災害。地震、火山爆發、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屬于此類。地震是地球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地球大規模、迅速地釋放能量的結果。地震預測的實質在于對地殼運動狀態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學的把握,對震前種種異常信息的捕捉和綜合分析也是地震預測的重要輔助手段。[1]關于火山爆發,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它爆發的時間和原因很難做出有說服力的解釋和科學的預測。我國傳統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庫對滑坡體坡腳的沖刷,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動帶土質性質等。[2]有學者注意到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山體突變災害多發生在雨季這一現象,把山體突變災害從理論上抽象成材料科學平面上的一條裂縫。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從理論上找到了山體驟變災害產生的條件、滑動的準則,而且以該理論為依據為預測這種災害的發生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氣象災害。暴雨、洪澇、熱帶氣旋、冰雹、雷電、龍卷風、干旱、酷熱、低溫、雪災、霜凍等屬于這類災害。學者們普遍認為,多數氣象災害與人們面對自然顯示出的傲慢和無節制地利用環境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人類如果能以愛心對待萬物,與萬物平等相處,世界將充滿生機而又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識”而是“境界”,“境界”是心靈存在的方式,是存在與價值的統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境界又是情感與理性的統一。[3]人類生存是動態的,是生命創造與生命的延續與發展,友好地、理性地對待自然是減少氣象災害的基本途徑。
生物災害。病蟲害、森林火災、沙塵暴、急性傳染病等屬于這類災害。生物災害實際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會學的視野里,人在發現、發明、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解決實踐中遇到問題的過程中,即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一方面,科學技術是防治生物災害、維護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革命和創新又使人類活動和追求的起點越來越高。人的本質力量在人類積累新知識、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當然也就為防治生物災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對可能發生的生物災害風險,社會政策更多需要考慮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預防和管理這些風險,強調多元、參與、平等、協商和互動。
天文災害。天體撞擊、太陽活動異常等屬于這類災害。對天文災害的分析應有一個邏輯框架,這一框架必須以客觀可見的天文災害的定向變遷因素為基礎,而不應過多涉及主觀的、現時的愿望。換言之,天文災害的客觀性,不僅制約著對這種災害的認識,也規定著人們治理這種災害的能力,我們只能根據特定歷史環境中的天文事件來認識天文災害。危機與行動主體對危機的快速反應是政治社會學中的重要主題,天體災害的防控與現代高科技在這一領域的運用有著密切的關系,面對天體災害所選擇的手段是思維多樣性、理論多樣性和方法多樣性的統一,這是應對天體災害所應予以認真思考的問題。
其他自然災害。雪崩、冰崩、海嘯、鼠害等屬于這一類。對其他自然災害的強調,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認識自然災害這種多“族群”實體并使之保持一個整體和互相關聯的狀態的視角:在一個統一的、正在進行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的廣大疆域內,將自然災害實體看成一個整體,并時刻關注這個整體的另類,其社會效能顯然要遠遠高于只關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極為嚴重的災害個體。雪崩、冰崩與環境變暖有關,鼠災與生物鏈的斷裂有關,海嘯與地球內部的運動有關。對這類災害監控的關鍵是要組織人力、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可能發生災害的地區進行跟蹤監控,注意搜集異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災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這類災害一般都要經過潛伏期、爆發期、期、緩解期、消退期等五個階段。防災減災的中心任務是,發現自然災害在潛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時間控制自然災害爆發后的態勢,縮短自然災害對人們損害的持續期以及從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中吸取教訓等。還須注意,自然災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類的結果。自然的突變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人類反過來又要對災害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從政治社會學視野里考察防災減災工作,才能更有意識地、不斷地強化這種反作用;逐步深入認識自然災害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地跟蹤、研究、形成具有創新價值的行之有效的對策,消除自然災害可能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二)關涉人為災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態環境災害。煙霧與大氣污染、溫室效應、水體污染、水土流失、氣候異常、人口膨脹等屬于此類。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超出了大自然的資源承受力和廢棄物降解力,是導致生態環境災害的最重要原因。人類在科技、經濟和社會關系上協調不當,引起了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失衡,從而造成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環境污染等人為災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應當把人與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體,人與萬物應是生命共同體,萬物是“我”的朋友,不是與“我”對立的它者。所以在開發、規劃和社會建設的全過程中,應從社會意識角度切入災害和人的生活層面,重視對公民進行生態環境災害宣傳教育:要選擇最有說服力的理論和事例,促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態環境災害進行現實體驗,體會災害給人們造成悲慘境遇的情景,逐步培養和強化人們人道主義的真誠思想、行為表達和對未來美好社會的追求。
工程事故災害。巖土工程塌方、爆炸、人為火災、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氣、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庫潰壩、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屬此類。人類對災害的研究促進了材料科學的發展。在19世紀,鋼鐵材料在機器和建筑中廣泛使用,曾經引發災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紀中葉在歐洲多次發生火車車軸斷裂造成車毀人亡。對這類災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學理論和材料開發有了重大發展:一種新的試驗方法和一個新的分支學科――金屬疲勞(Fatigure)學應運而生。到目前,從對金屬疲勞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擴展到了陶器、復合材料等方面。我們應該從中獲得某種啟示:既要從源頭上查找工程事故災害的原因,探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又要從設計、制造、加工、使用、監測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預防這類災害的發生。
社會災害。球迷騷亂、戰爭、集團械斗、人為放毒、車禍、海難、空難、毒氣污染、社會暴力、動亂、金融風暴等屬于此類。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如果發展成為特大惡性事件,就可能加劇社會系統的紊亂。政治社會學觀點認為,從全局上避免社會災害的發生,肯定了社會人作為個體的特殊性、意義和價值,實際上就是肯定了多數人;同時,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會災害識別,界定社會災害的主體,防止制造災害的行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會災害的道德和法律規范蘊涵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規范如何論證和闡發,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風格,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對社會災害的理論闡發能力和實際控制能力。
災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對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各種防災減災觀念和方式的創新突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科學家關注的社會問題的范圍極其廣泛,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科學家自覺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整個社會的利益結合起來。[4]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對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既要讓人們從整體上認識各種災害,進而為災害治理夯實現實的基礎,又要在科技和社會認知領域架起融通的橋梁,在災害的范疇內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層次化,為當下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導防災減災工作。
二、災害的評價尺度
筆者認為,僅僅依據財產損失來確定災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應該根據人員和財產損失程度、對本地區造成損害與GDP的比例關系,社會影響大小等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地說,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據災害造成損失的絕對數把災害分成五類
根據災害造成的損失對其進行分類,是一種對災害的基本分級方法。這種方法對災情的判斷最為客觀具體,可以直觀地看出災害造成的損失的大小。1.巨災。死亡10000人以上,經濟損失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2.大災:死亡1000-10000人,經濟損失在1000萬-1億元人民幣。3.中災:死亡在100-1000人之間,經濟損失在100-1000萬元人民幣。4.小災:死亡人數在10-100人之間,經濟損失在10-100萬元人民幣。5.微災:死亡<10人,經濟損失<10萬元人民幣。[5]
(二)根據我國東中西部的差異對災害損失進行評價
雖然以損失和傷亡數為指標,可以給人具體而深刻的印象,但單純以絕對數劃分等級,也不盡合理。在我國東部地區,1000萬元不算大損失,而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僅億元的中西部的縣市則是重大損失。所以在進行災害損失評估時,首先應測算出其造成的經濟損失的絕對數,第二步就是要看災害損失對GDP總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災害對GDP造成的損失超過35%的,為特重度影響區;對該地區GDP造成的損失在25%-35%之間的,為重度影響區;在15-25%之間的,為中度影響區;在10%-15%之間的,為輕度影響區;小于10%的,為微度影響區。[6]這種災害評價目的是要考慮災害給本地區帶來的財產相對損失,對政府科學估算災害損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組織全社會力量賑災具有重要意義。
(三)根據災害給國家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評價
有些突發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它們給社會和國家帶來了不良影響,有損于我國的政治形象或者傷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給人民造成心理創傷,或者引起社會和民眾的恐慌等等。這種影響就是災害的社會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對災害的評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較狹小的視野和范圍內,必須盡可能地將主體的眼界放寬廣些。這樣,當災害來臨時,政府才能根據災情進行科學的把握,以便決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圍、多大強度上進行社會動員,組織救援力量。
三、災害的演變規律與憂患意識培育
政治社會學視野里的防災減災工作反映了一種嶄新的災害觀,是災害治理的一種新的理念。它要求人們,既要對災害進行整體的、科學的把握,又要特別關注不同災害的特殊性和獨特的潛伏及爆發形式;既要強化人們對災害的整體把握和科學防范意識,又要提高人們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驟變型災害更要求人們強化憂患意識
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災害,如巖土工程塌方、爆炸、人為火災、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氣、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庫潰壩、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會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人們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極為慘重。這種突發型災害,乍看起來好像猝不及防,事實上事先防范與疏于防范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憲法里明確中央政府在處理災難性事件中的責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學生每年都會參加三次地震演習。2005年,由于一個關于海嘯的謠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時分逃離家園。在沒有任何天災的情況下,逃離時的混亂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傷。這種慘痛的教訓增強了智利從國家到公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在這個國家里,所有建筑須符合非常嚴格的防災標準,以保證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災害的侵襲。如果你到了這個國家,就會有人告訴你,樓房承重墻在哪里,地震時應在樓房的什么地方避險。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強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則是一個在歷史上未曾發生過巨大災難的國家,對災害的憂患意識就不那么強烈。2010年1月12日,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造成27萬人死亡。這充分說明,是否具有防災減災的憂患意識,是否針對驟變型災害開展卓有成效的預防工作,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減災效果。
驟變型災害的發生通常缺少先兆,爆發是突然的,發生的過程歷時較短,但破壞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重復爆發,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過程難以控制,但是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是可以充分利用長期訓練積累的經驗和聰明才智的。政治社會學強調,對災害的關注和認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運體認,這“有助于減少社會上的挫敗感,從而提高政治穩定性”。[7]這種從全社會強化人們對驟變型災害的警惕的內在精神感受和憂患意識應該成為我們全社會的共識,要進行典型經驗和教訓教育,采取近距離的觀察體驗以深化人們親身體驗的心理感受。
(二)發展型災害是漸進積累的結果
自然災害中的暴雨、臺風、洪水和社會災害中的戰爭、集團械斗、人為放毒、車禍、海難等屬于此類。與驟變型災害相比,發展型災害在爆發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種災害漸進積累的結果。這種災害發展比較迅速,但是比驟變型災害要緩慢一些,因而其過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個人的主要生活內容都總是屬于某一系統的,人們的共同活動的適當方式也就體現在社會生活體系中”。[8]面對發展型災害,各主體承受感的強化是政治社會學關注的基本問題之一,要使社會不同群體的思維和行動發生積極的變化,在全社會實現關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對人的生存和精神狀態的認知,力爭將發展型災害控制在潛伏期和預備爆發期。
(三)持續型災害表現為連續地對人類造成危害
旱災、澇災、傳染病、生物病災害等就是以持續性方式對人們造成危害的。災害爆發后,持續的時間可幾天、半年到幾年。在中國千百年防災減災的歷程中,由于受思想觀念和技術條件的規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里,對持續型災害的防治缺乏自覺的政治關懷和災害意識。黨堅持以人為本,才使防災減災工作真正成為為人民解除痛苦、維護社會穩定和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懂得,在現實生活中,國家的政治法律只是為公民預防各種災害提供間架,具體內容需要由各級政府和公民進行創造性填充。預防持續型災害必須以創新觀念為牽引,處理好政治法律的規定性和措施的創新性之間的關系。形式的規約對于內容的創新提供了保證并發揮激勵作用,防災減災內容的變革則是創造力的源泉。要進一步培養和強化人們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引導人們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承擔防災減災義務并使之內化為社會的主流價值標準;要積極地將防災減災的思想理論成果運用于實踐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對持續型災害進行防治。
(四)環境演變型災害通過對環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凍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漲、以及區域氣候干旱化等環境災害是以演變的方式對人類構成危害的。環境演變型災害的發展是一種長期的自然過程,是自然環境演化再加上人類不當行為造成的結果。因其進程緩慢,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況有些措施需要人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過,這類災害具有統計意義上的可預測、可預報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氣溫升高1-3℃,這在理論上比較容易計算出來;它導致的區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類也可以比較準確地加以測算。
我們要發揮政治社會學的學科優勢,強化人們對災害的強烈的關注和應有的問題意識。政治社會學提出了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卻又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要根據人與災害的矛盾焦點,更為廣泛地、內在地觸及民心民意,從中清理出那些具有價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訓,漸進地推進各種措施的落實,把現實和歷史、理論和價值統一起來。應設立科學的災情防御標準,以便在災害發生后,政府能夠確定在多大程度上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進行救災;還應強化全民族的防災教育,使防災知識教育以及實地演習走進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生存培訓的基本內容。這樣,當災害發生時,災區的政府和社會組織才能從容應對,企業、學校、社區才會更為積極地配合,而個人則有可能快速調節心理狀態以適應突如其來的危急情勢。
參考文獻:
[1]焦雙健等.城市防災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68.
[2]全國重大自然災害調研組.自然災害與減災[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4-15.
[4]鄒農儉.社會學的視野[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中國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進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6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