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5:54: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安全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當前,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法律自身也要通過一定的改革來滿足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人與自然對于生態安全,人與自然是其起點,生態安全突出人與自然的聯系,強調自然安全、社會安全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總的來說,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保護生態安全的根本,生態安全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受法律保護的對象。生態安全表明的是人類生活環境的必備狀態。從生態系統可以看出,社會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生態安全。[3]它是人類活動、生活的首要問題,因此是全球人類的最終安全。生態安全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需要我們同自然和諧相處。在生態安全中所謂的人并不是現實中單個的人而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其代表的是一種主體。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它們是以生態安全為基礎、以利益為次要的理性的人。
(二)社會技術社會技術是生態安全的一種媒介,它是一種利用傳統法的技術來對社會進行的改革。傳統法具有一定的弊端,我們需要在一些法律之間找到一種所謂的平衡,從而達到合適的目的利益。對于環境法,如果從片面上很難找到那種理想的狀態。為了找到環境法的合適、理想的狀態,就需要通過查閱與環境相關的一些材料,無論是對自然還是社會領域,都要進行研究。因此,我們運用有關的技術來形成環境法律的一些制度,可以形成確定的安全觀念,有效的保證生態價值,使之有別具一格的特征。最終我們在與改善環境法律制度體系,使之能完美的適合我們國家的社會、環境和經濟。[4]同時,我們要吸取一些新興的技術,推成出新,不斷創造適合我國的社會技術,構成完善的生態安全秩序,對生態安全的深化具有支撐作用。
(三)環境權利生態安全得以實踐,環境權利必不可少,通過一些新型的權利義務機制來實現。人類生活環境的必備狀態是生態安全的重要要義,而環境權利是人有享受舒適生態環境的待遇。因此,環境權利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它既能有效的避免生態安全的虛無,又能為建設生態安全的制度奠定了基礎。
三、環境法的反思
生態安全不僅要對傳統部門進行改革,還要考慮其法律核心。老實來說,實現生態安全要有合理地掌握法律含義,建構環境法的觀念與制度。
(一)生態安全的反思人類對生態安全的認識中,經歷了一系列的辯證過程,在環境法的審查中,更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不足之處,建立新的生態安全觀念,即將人帶入生態系統中,提出生態安全是人與自然兩者之間的安全,它們是一個整體,這進一步展示了傳統部門法安全觀念的重要性,面對生態安全問題存在的挑戰,我們可以從哲學方面探索,并以此擴展傳統法哲學領域,促進法哲學的改革。[5]我國在高風險的背景下,更需要在哲學方面來反思環境法安全觀念。所以,生態安全不僅僅是概念出新,它更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生態安全致使我們對價值和立法的思考,如何通過創新來保障生態的安全,實現生態文明建設。
(二)生態化變革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法的目的是用某些特定的法律手段來降低風險增加社會安全。可以看出,環境法已經不再是交易和社會安全,而是人們從生態系統中獲得的利益。因此,環境法面臨著變革。從法的概念上來講,環境法需以可持續發展為新理念,在哲學的背景下進行一代向二代更替。新的環境法不僅要保護當前的利益,還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
(三)制度的回應從經濟學來看,制度即可指具體的一些制度安排,也指社會中各種制度的綜合。我們這所謂的制度的回應指許多環境法的規章制度組成的制度體系的回應,當然也指具體環境法制度的反響。1.一體化制度體系一體化制度體系包括規則、法律、政策,我們需要保持可持續發展。要求從源頭防護,把保護環境意識穿插于各個環節,提高發展能力。建立與俄羅斯相似的法律體系,以生態安全為前提,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此外,由于系統的復雜和不穩定性,法律漸漸改變了生態系統。由此,法律人從原先理想的,喜歡的規則管理到新的認知,適應的機制,法律通過新的調整辦法解決了管理問題。因此,可以重新考慮規則在生態安全上的功效保證,實現對生態安全的系統化保障。2.一體化的框架體系聯動框架體系有立法、司法和執法,在生態法律方面,我國在很多領域并沒有制定相關的行政法規。因此,因促進環保立法,在環境保護中建立一些基本理念,落實主體功能區的布置、生態功能區的布置,在源頭上保證生態安全。從生態執法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應該擴大處罰力度,加強政府對生態安全保護的責任,督視監管部門嚴格執法。從環境司法上可以看出,盡管我國一些法律建立了公益訴訟的制度,但卻在各個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在我國法律的修訂中,對一些環境破壞問題,公民和一些非政府人員有權利對環境問題提出訴訟。由安全觀念的歷史變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部門法下,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的意義,并不是簡單的轉換概念或者對理論的假設,而在于對思考角度的轉變和對現實中問題的關注。
中圖分類號:U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059-01
為滿足人類之間的實踐交流、跨越空間障礙的需求,政府部門投資建設了多數橋梁,隨著社會的發展,橋梁也需要不斷的地更新、改造。基于橋梁工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為橋梁建造開端的橋梁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而橋梁的概念設計是具體設計的先導,是對橋梁設計的總體把握與構思,其思想貫穿橋梁設計的全過程,并隨著項目的進行而不斷完善。在橋梁建造工程中,高達70%以上的生產成本取決于概念設計,做好橋梁工程的概念設計才能造出“精品”橋梁,才能從根源上節約工程的建造價值,提升美學內涵。
1 橋梁工程概念設計綜述
1.1 橋梁概念設計的過程
橋梁的概念設計主要是在一定經濟條件下,提出滿足結構造型要求、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要求、滿足形變與受力要求的合理設計方案。現行的橋梁建設主要以結構設計與橋梁施工為核心,按照時間進行相關組織與實施,設計人員的主要職責是依照必要規范產生經濟安全的橋梁結構設計方案。橋梁的概念設計活動除包含上述功能外,還要綜合考慮影響設計初步階段的環境、人文、美學等要素,完善了傳統設計的表現手法與設計理念。
1.2 橋梁的產品化概念設計
橋梁是一種特殊產品,它具備土木工程結構的基本特征,也具備產品的一般屬性。橋梁產品的建設規模大、投資巨大;橋梁的建造一般由政府根據社會、經濟、交通需求確立實施,與市場關系較小;橋梁的使用年限長,達到壽命后將成為廢棄物,在其長壽命周期內需具備抵御環境侵害的能力。鑒于產品概念設計的思想和橋梁概念設計的重要指導,將現有的橋梁概念設計內容從橋梁設計各步驟里提煉歸納出來,形成如下的橋梁概念設計新思路。
(1)設計定位階段主要包含環境總體分析、使用方式分析、用戶群體分析和壽命期成本分析這四個層次[2]。只有充分分析影響橋梁設計的主客觀因素,才能合理定位設計走向。環境分析主要是對擬建橋區的水文、地形、氣象、地質等條件的分析,這將決定了橋梁設計的抗震、抗風設計需要;橋梁的用戶群體主要是社會、業主和生態環境,設計中要注重橋梁的生態性、安全性、景觀美學性、經濟性等;使用方式決定了線性布置、建設規模的大小、上下部結構設計、斷面布置等;壽命期成本主要包含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和災害事故成本。橋梁概念設計的主體由設計、施工、運營、管養等多單位與部門構成,在其壽命期內的所有部門被稱作利益共同體。
(2)方案初擬階段是在對橋梁概念設計精準定位后,從結構體系、橋位、景觀、橋梁造型、施工方案等方面擬定橋梁建造的初步方案。橋位選擇將決定工程造價、施工和運營的安全性、施工操作的難易程度;結構體系的選擇要注意結構的可達到性和可維護性,為今后的橋梁檢修提供便利條件,整體節約橋梁壽命期的總成本;橋梁的造型與景觀設計要以工程師為主導,同時邀請建筑師及其他專業人員加入,形成合理的設計模式;施工方案直接影響著橋梁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在考慮結構、線性、橋位條件之后形成了初步的施工方案。經反復對比分析,篩選出兩三個可行的推薦方案。
(3)方案比選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依據項目的相關規定和工程師的相關經驗,從若干推薦方案中擇優選取最終設計方案。經濟指標是大多數橋梁最終方案決定的關鍵性要素,但在一些景區橋梁或標志性大橋的設計方案比選中,景觀美學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1.3 橋梁概念設計的階段劃分
橋梁的概念設計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設計橋梁工程的技術層面的具體細部與結構設計,具體每階段的概念設計內容如表1所示。
2 橋梁設計的前沿設計理念
這里主要介紹三類較具代表性的設計理念,即橋梁的耐久性設計理念、橋梁的生態性設計理念和橋梁的全壽命周期設計理念。
(1)耐久性設計理念是指在橋梁的設計使用期限內,保證橋梁的安全性、使用性及外觀功能的設計理念。耐久性的設計需要在明確設計中可能的侵蝕類型和不同狀況下的耐久性要求;評估特定條件下的侵蝕嚴重程度;明確橋梁的各個構件對侵蝕作用的防護水平與防護方法;提出設計、養護、維修等后續方案。
(2)橋梁的生態設計理念是充分利用生態學的設計思想,綜合考慮橋梁相關的生態環境,在橋梁的設計規劃中,提出滿足人們需求且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的設計方案。生態設計中要堅持生態保護的原則,盡可能選取對周圍植被、水文、氣候破壞程度最小的施工方法,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施工堅持使用清潔能源,選取無毒無害的裝飾與建造材料,從而利于橋梁報廢后的物料回收;橋梁建造需保證施工工藝先進、材料先進、設計和施工組織合理。
(3)橋梁的全壽命周期設計包含橋位的規劃、方案的設計、性能的分析、詳圖的設計、建造的施工、管理的養護和拆除這幾個階段的全面規劃和系統考慮,從而達到最優目標。橋梁的全壽命周期設計將使用、資金、文化、生態等需求細化成具體指標,并采用恰當的方式實現橋梁壽命周期的各類指標要求。
3 結語
本文介紹了橋梁概念設計的具體定義、相關特點、設計的步驟和流程,并從定性分析、經驗積累、合理估算的基礎上總體把握橋梁設計構思。借鑒產品設計的成熟經驗,將橋梁作為產品,嘗試橋梁的產品化概念設計,進而深入探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的技術層面的橋梁概念設計。最后,介紹了現今的一些前沿橋梁概念設計理念,如生態設計理念、耐久性設計理念、全壽命周期設計理念等,對以后的橋梁概念設計發展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1)雖然二種農業模式都兼顧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但生態農業更加重視生態效益,而對經濟效益比較弱化,而循環農業更加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與環境改善的融合。
(2)生態農業追求的最終目標雖然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在滿足人類社會持續對農產品的需求方面沒有具體措施,因此,生態農業更是可持續農業的基礎。
(3)生態農業主要側重于產品生產環節的環保、綠色,而循環農業按照循環經濟3R原則更重視生產環節、生產鏈和消費領域的物質循環利用,減少自然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消耗。
(4)生態農業注重產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環農業在注重經濟效益下對產品的安全比較弱化。我國生態農業的提出與發展比循環農業早20年,在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概念與內涵皆不斷更新完善,至今,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兩者在內涵上已呈現交叉重疊現象,兩者都以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除各有側重點外,直接或間接目標一致。但對生態農業而言,其發展依賴于農村環境,而農村環境又與農村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社會經濟發展到目前,隨著農村生產資料、消費商品的豐富,在生產各環節及人們生活過程中,農業生產系統中非自然物質的輸入不可避免,而這些物質按照生態學原理,依靠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轉化很困難或歷時很長,從而直接影響生態系統穩定與良性發展,造成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因此,在農業物能循環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質的人為循環利用問題,而這個問題是需要用循環經濟的理論來解決的。因此,為了減少概念的重復,取長補短,形成符合現代生態文明、物質文明、社會文明建設要求的系統化現代農業概念,將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概念融合,稱之為“循環型生態農業”。
1.2循環型生態農業的概念界定結合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現狀與發展,我們認為:循環型生態農業是在系統學、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生態技術學理論指導下,把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實現“投入品-產出物-廢棄物”的循環綜合利用,達到資源低消耗與高利用、投入清潔、產品安全、廢棄物低排放,從而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優美、公民身體健康的現代農業系統。循環型生態農業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環境、美人文”,即兩低兩高兩美目標。
2循環型生態農業的內涵
從循環型生態農業的概念出發,明確其內涵本質是應用設計與實踐運行的基礎。其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良性循環。生態良好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按照生態學原理,將農業生態建設和綠色消費融合,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倡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產過程用養結合,注重生物資源的自然回歸利用,最大程度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自給,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農業廢棄物的產生與非生態化處理,最大程度地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2)物質循環利用。按照循環經濟3R(Reduce,Reuse,Recycle)原則,通過優化農產品生產至消費整個產業鏈的結構,實現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使用。綜合設計“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強生產、加工、消費環節非自然生態系統廢棄物回收利用,使物質與能量的得以順暢循環流動,達到自然資源低消耗、生產過程低污染、物質高利用、廢棄物低(零)排放,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時,減少廢棄物污染,從而將提高經濟效益與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相融合。
(3)產品安全優質。將改善與維持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利用與健康的動植物生產緊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用潔凈的生產方式(盡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等綠色物質輸入)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在現代管理體系下加工銷售食品,倡導綠色消費,促進人們生活習慣的轉變,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4)系統網狀復合。在環境保護和產品安全的總旨下,用生態經濟學原則和系統科學原理設計并不斷優化人工農業生產系統,將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及其延伸的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農產品消費領域等產業進行合理組配,建立高效循環的產業鏈。各產業之間通過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而互相銜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和閉合的物質利用網絡,使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環境影響減少到最低水平。
中圖分類號:F2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鄉化建設的不斷加快。城鄉規劃設計已經成為城鄉未來發展的重要依據。在城鄉的規劃設計當中,漸漸的出現了一種新的設計思想,那就是“反規劃”思想,其主要是將城鄉的非建設用地作為規劃開展的首要任務,這種思想也越來越被人接受。可見非建設用地在城鄉發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對非建設用地的規劃理論與方法進行一下細致的分析與探討。
規劃的基本概念和類型
基本概念
對于城鄉的非建設用地目前尚未有一個統一認識,其在概念上主要存在這樣三種差別:非建設用地,非城市的建設用地,城市的非建設用地。非建設用地基本概念主要是來自于國家相關土地分類標準的規定,其中包括了農業用地與未利用土地。但是,他將一些能夠發揮出生態功能的用地歸類到了建設用地之中。還有相關專家則將城市的用地分類中,綠地以及城鎮之外的各種綠地還有相關的其它用地與農田等統一歸類為非建設用地;非城市的建設用地,其概念來自于國家城市用地以及規劃建設的用地標準等相關文件。其中主要包括村鎮的建設用地,在規劃期內沒有被用于城市建設中的用地。其強調的是在規劃范圍之內,除用于城市建設以外的土地;城市的非建設用地是說在城市的區域范圍之內,從宏觀再到微觀上的一切人工或者自然的植物群、山水以及具有生態潛能的系列用地。
類型的劃分
在不同的城市之中,根據不同的地質、地理、生態環境以及管理重點等條件對非建設用地的類型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劃分,例如在杭州有四類,深圳分七類。本文通過非建設用地的特性以及控制管理中的差異將城鄉的非建設用地初步的分成兩級五類。分別是根據管制的強度分成的兩級:引導性與強制性。根據具有的功能分成的五類:戰略儲備、環境改善、資源安全、景觀保護以及生態安全類。
規劃相關的理論基礎
規劃具有的重要意義
非建設用地在規劃上主要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是為了對生態較為敏感的地區以及景觀資源進行保護,確保城市在生態結構上的完整性與連續性,確保區域生態的安全;第二,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有效的控制了發達城市的建成區域無序蔓延,促進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有機的將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耦合的狀態,在城鄉的非建設用地規劃過程中,并不是將建設用地的規劃完全拋棄,而是要打破傳統的規劃方式,在綜合了城市的發展阻力與動力的基礎之上,對非建設用地的范圍進行明確的了解,將城鄉規劃從“引導建設”為主逐漸轉化到“保護控制”上來,最終達到城鄉規劃合理發展的目的。
規劃具有的理論依據
①城市的生態學理論。非建筑用地可以說是城市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具有開放、動態以及非均衡性等特點。
②景觀生態的規劃理論。利用景觀生態學的理論,構成非建設用地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基質、廊道以及斑塊,通過對景觀的空間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使這些要素在空間的分布更加合理,保持物質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通暢。例如動物的淺析,水污染的緩解,氣候的改善等等。景觀生態學所強調的是格局以及生態過程的完整性與連續性。對于單元之間的生態流非常注重。這就需要對水系進行強化,維護生態要素之間的聯系。
③生態服務功能的理論。非建設用地存在很多生態服務的功能,例如保護水源、保持水土、排洪蓄水、降低污染、增濕降溫等等,利用非建設用地的這些功能對城市的土地利用以及空間布局進行有效的優化,是保證城市良好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
規劃內容以及方法
總體的技術路線
對城鄉的非建設用地進行系統合理的規劃,必須要依據城鄉的生態現狀,并且清楚其中存在的問題。透徹分析其生態服務功能以及整個生態過程。了解各個地塊之間生態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性的高低。進而得到對應的城市生態限制等級,再結合人口的規模以及生態所具有的承載力進行細致的分析,確定非建設用地的空間布局以及用地總量。建立起城市生態的安全格局,整個過程如下圖:
空間布局
大多數的非建設用地都是采用自由式空間布局的方法。主要是由當地的水文條件、自然地貌以及城市建設發展的現狀來決定的。有專家通過景觀的過程進而確定具有明顯戰略意義的空間位置以及聯系,建立起對控制與維護生態過程存在重要意義的生態安全格局。還有專家通過分析規劃區的用地組成,提出了基于自然環境方面的城鄉空間結構。制定出能夠與兩大用地系統相互耦合的土地利用的整體規劃。
規劃控制的方法
城鄉的非建設用地在控制措施方面還比較缺乏,僅僅是在自然保護區域以及基本的農田方面有較為完整的控制法規。因此,要借鑒與城鄉建設用地中的控制指標做法,對城鄉的非建設用地初步的建立起控制指標機制體系,這其中主要包括對生態保護建設的引導以及控制性指標兩項。其中,控制性指標具有非常大的強制性,其主要目的是對用地的類型進行強制性的規定,保證地塊中非建設用地的主體性。生態保護建設的引導通過限建的等級以及限建的要素,對于生態保護的要點、對象、空間布局以及產業的發展等方面做出具有引導性的指標。用以保證生態結構完整性、連續性,保證生態服務功能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對非建設用地提出的配套政策
為了保證非建設用地的規劃能夠有效的實施,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配套政策。其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土地、財政、產業、環保以及區域的協調等。比如建立起生態的標準制度,鼓勵環境友好以及資源節約型的企業進行投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行業以及農業觀光行業。完善生態的補償制度,強化與周邊地區之間的溝通,共同建立區域的非建設用地,確保區域生態的安全。
總結:
本文首先提出了非建設用地的概念,以極其重要的意義進而對非建設用地規劃設計的內容以及控制方法進行了淺要的分析。合理有效的對非建設用地進行規劃設計,有助優化城市土地利用率,優化空間格局的布置,進而保證生態格局的安全,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然而,每每被問及“東藥集團整腸生”品牌到底是怎樣煉成時,張繼明卻又總是按捺不住那股興奮勁兒,仿佛回到昨天,對那段策劃歷程依然如數家珍……
初識整腸生
早在2005年底,像往常一樣,靠口碑傳播在醫藥、保健品營銷業界打開市場的桑迪咨詢又接到一個新項目,這次是為東北制藥集團的整腸生做全案策劃。
作為東藥集團的OTC拳頭產品,整腸生擁有12年歷史,屬于國家一類新藥,每年的高頻率電視廣告投放,使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2005年的銷量就已經過億。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日積月累的歷史遺留問題成為制約產品銷量瓶頸,整腸生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其銷量多由回頭客與店員口碑營銷產生,難以大突破。
“很多知名產品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遇到瓶頸,整腸生需要的是突破”,接手策劃任務并對產品有了初步了解后,久經沙場的整腸生項目負責人說。之后,便帶領項目組馬不停蹄地投入整腸生突圍之戰。
產品回顧:曾經在無序的市場中迷失
OTC營銷最重要的是品牌,這已經是被無數專家學者論證并被無數行業案例驗證過的營銷真理。在同質化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隨著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自我藥療事業的逐步推進,OTC產業未來的競爭必然是品牌的競爭。
市場在變,產品沒變,營銷策略不變,談市場份額是不切實際的。行走市場12年多的整腸生便面臨這樣的問題:
第一,整腸生的定位不夠清晰。在品類繁多的腸道用藥市場中,中成藥、西藥、蒙脫石類的、微生態制劑類的……各種劑型的腸道藥混戰,加之由于缺少市場教育,國內消費者通常腸、胃藥不分。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整腸生似乎也沒有完全清晰自己的市場定位,而是和眾多腸道用藥一樣,陷入了無序的競爭之中;
第二,產品品牌與企業品牌缺少對接。作為東藥集團沈陽一藥旗下的全國性品牌, 12年的市場積淀,整腸生在業內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很少有人能將它與東藥集團聯系起來。一些業內人士往往能由整腸生想到沈陽一藥,卻很少人能從東藥集團想到整腸生。這嚴重削弱了整腸生品牌的背景資源;
第三,OTC成為整腸生銷售的主渠道。整腸生憑借卓越的療效,從臨床轉向OTC,近年來,整腸生的OTC銷售占比逐年增長,而且勢頭迅猛,但此時的整腸生品牌優勢并沒有完全得到體現,主要是在品牌傳播方面,一直沒有更直接的差異點訴求。
歸根結底,整腸生存在產品定位不清、品牌優勢發揮不足兩大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東藥集團企業高層深有感觸。其實,業界對OTC產品有一個共識:要樹立OTC品牌,大規模的廣告投入必不可少。然而,整腸生所面臨的問題單純依靠電視廣告是解決不了的。整腸生若要突破發展瓶頸,需要進行整體而系統性的策劃,修正品牌策略,創新品牌概念,從而系統性提升產品力。
概念營銷:系統打造產品定位與品牌
市面上的腸道用藥種類繁多,有中成藥、抗生素、微生態制劑、蒙脫石等,品種超過100個。其中,以中成藥為主的第一代腸道用藥(如腸炎寧、復方仙鶴草、南洋克痢痧等)主導市場多年,但由于其療效相對緩慢,已步入緩慢增長期,少數品牌仍在積極努力,并通過廣告在大力推廣;以抗生素為主的第二代腸道用藥目前仍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由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大,這類產品正面臨著較大的市場危機;其他如蒙脫石類腸道藥品(如思密達、必奇),近年來廣告勢頭雖迅猛,但前景還不明朗。
微生態制劑作為國際公認的腸道疾病治療主流用藥,出現時間并不長,科技含量很高,但是在國內的腸道用藥市場中還不屬于主流品牌,產品的優勢尚不為消費者認知,其主要銷售途徑還是臨床,近年來才開始向OTC轉型。由于效果明顯、副作用少,微生態制劑在熱鬧的腸道用藥市場上增長潛力不可估量。據有關機構預測:在下一個10年中,腸道用藥市場銷售額將增長50%,微生態制劑類腸道用藥市場規模預計每年可達100億元,是未來腸道用藥市場的希望和突破重點。
整腸生屬于微生態制劑,當前市場上也涌現了眾多同類品牌(如麗珠腸樂、金雙歧、培菲康、米雅、媽咪愛等),但由于成分、功能接近,大家的概念訴求也多集中在癥狀上,難以形成差異點,而對于微生態制劑共有的、消費者比較關心的概念——“安全性”,當前還沒有競品訴求傳播。
從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分析:由于腸道藥種類多,消費者普遍沒有長期堅持服用某一產品的習慣,所以品牌印象不深刻,忠誠度缺失。同時,消費者對腸道用藥的普遍看法是:中藥見效速度較慢,西藥副作用大;廣告產品吃了效果不明顯;經朋友介紹和醫生推薦的效果較明顯;知道抗生素藥傷身體,但并不能區分哪個藥品屬于抗生素,有哪些具體的副作用、會對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等。
歸納來講,消費者對腸道用藥的整體忠誠度較差,對腸道用藥認知模糊,同時對腸道用藥價格敏感度低,更為關注腸道用藥的療效。
在分析腸道藥市場格局之后,整腸生策劃團隊并沒有把同類微生態產品作為整腸生最大競爭對手,而是將主要競爭目標對準了抗生素。以此為契機,在倡導腸道安全用藥的同時,向所有腸道藥宣戰。在當時腸道藥市場尚處于混戰狀態的情況下,整腸生率先掀起了一場“概念戰”。
提到概念營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健品。的確,透過“概念”,二十多年來,保健品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保健品行業的各路諸侯在面對競爭白熱化的市場時紛紛使出殺手锏,尋求新賣點,一浪高過一浪。
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僅幾年”的行業怪象也讓概念營銷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
不是!
實際上,在信息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有一對矛盾已經越來越難以調和,那就是有限的注意力與無限的信息之間的矛盾。為了售出產品,企業力求提升消費者對自身及其產品的注意力,而這種“注意力”的獲得難度正日益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市場營銷理念的創新,“概念營銷”的出現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從某種意義上講,概念營銷就是通過提煉核心概念來吸引人的眼球,是一種典型的注意力經濟,也是一種產品優勢的升級表現。
基于此,概念營銷的前提必然是產品品質,概念營銷的目的則是在企業、產品和市場之間建立起必要而強健的聯系,從而達成和提升購買量。
整腸生打響概念戰,就是要在有限注意力經濟時代,架起產品與消費的橋梁。在由抗生素引起醫藥事故頻發的今天,用藥安全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鑒于此,整腸生策劃團隊制定了“治腸不傷腸”的產品策略,從成分到治療機理都在訴求著“安全”——安全是熱點,整腸生的微生態成分是安全的;“奪氧殺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的治療機理是安全的;“療效好、更安全”更是直接給患者以信賴的感覺。
“治腸不傷腸”有顛覆傳統之意,“安全”概念將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強化微生態制劑的高科技和腸道用藥的升級換代,搶先占據微生態制劑共有概念。從而將藥品增量鎖定在替換抗生素以及現有散兵游勇般的普藥,并對其他微生態制劑類產品構成品牌威脅。
戰略聯動:多方合力加速品牌推廣
在整腸生之前的廣告中,很明顯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宣傳內容過于陳舊,缺少記憶亮點。這直接影響了廣告的投放效果,很難產生直接的銷售;二是宣傳途徑過于單一,主要集中在電視。電視廣告利于樹立品牌,傳播知名度,但是信息量小,必須通過其他媒體進行補充,以強化產品概念、機理、人群及癥狀等。
為配合品牌推廣,整腸生必須找一個代言人。整腸生雖然是個全國性的品牌,但畢竟老消費者偏多,為了鞏固老市場,拓展新人群,急切需要一個有個性、另類的人代言,這樣才能把產品知名度迅速提升!經過多方篩選,最后目光鎖定著名廣告明星許曉力。作為曾經的步步高無繩電話的代言人,許曉力幽默而夸張的形象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整腸生作為一種腸道用藥,其核心利益點是解決百姓常見的“腹瀉、腹脹、老腸炎”問題,很生活化。在此階段由許曉力代言整腸生,可以迅速提升產品知名度,加深消費者印象,進而擴大消費群體,實現量的突破。再者,許曉力在2005年前的幾年內很少代言產品,其傳播信息相對比較簡單,此時出山,必然可以更加清晰的傳播整腸生產品理念。
06年初開始,整腸生的“許曉力版”電視廣告已在央視、多家衛視及一些重點省市電視臺輪番播出,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大終端的推廣力度,強化產品在終端的品牌優勢,應對目前品牌藥品普遍存在的在終端被攔截的現象,整腸生策劃團隊建議企業給整腸生制定新的終端戰術,通過多種活動,密切客情關系,將藥店及營業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應對渠道和終端的競爭,讓高空宣傳效果和12年的口碑積淀,在終端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
經過詳細的市場考察,整腸生確定從多個區域突圍,確立啟動試點市場的推廣主線為:以事件推廣為主旋律,拉開產品新傳播模式序幕,通過階段性策略掀起3輪事件沖擊波;啟動整腸生“藍色風暴”工程,始終灌輸“整腸生12年品質如金”的基本策略,配合高空電視、報紙平面展開猛烈攻勢,以期迅速成為區域第一品牌。新的營銷模式注重終端建設和社區推廣,改變了過去的單一模式。
過去,整腸生只對大幾十家醫藥商業公司發貨,對產品流向并不十分清楚,無法及時得到來自終端和消費者的信息反饋,影響了企業對營銷策略的制定,這與企業大力度打廣告、精細化做市場的戰略思想不相匹配。為了配合企業的廣告投放、終端促銷,策劃團隊建議企業進行渠道的多元化建設與管理,構筑完善的分銷體系,向OTC、臨床、第三終端等市場深耕細作轉型,把開辟空白市場、空白渠道作為銷售增量的重點,在全國形成合圍之勢,最終構建全國強勢終端網絡。
經過桑迪的全案策劃和市場開拓,整腸生在2006年前徘徊不前的1億左右的基礎上,每年實現大幅提升,2008年微生態系列產品銷售回款向4個億看齊。2009年,經過系統提升后的整腸生在腸道用藥市場上更是表現不凡,在該年度的非處方藥產品排名中,東北制藥集團的整腸生榜上有名,位列消化類藥品第四名,銷售額突破4億元。
關鍵詞: 環境安全;大安全觀;非傳統安全;視角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security;broad safety;non-traditional safety;perspective
中圖分類號:X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0-0186-02
0 引言
工業的大發展在帶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臭氧層破壞、氣候異常、土地荒漠、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水污染等。不斷惡化的環境給國家、生物圈以及人類的生存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環境問題已經嚴重的威脅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刻不容緩。于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終于開始審視環境,開始關注環境問題。“環境安全”[1]這個名詞應運而生。環境安全作為非傳統安全的重要分支,越來越受到安全科學的關注,安全科學對環境安全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傳統安全,而要形成大安全觀(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1 安全的內涵與大安全觀理念
“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就是人類的生命、財產和生存條件不遭受到危害,最終可以把安全歸納為八個字“無危則安,無損則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有力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同時對安全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世紀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造系統的安全性及人造系統以及自然系統匹配與融合的可靠性上,而其中的關鍵又集中在保護人的身心安全與健康、人的智能開發與安全、人因失誤的控制等人的生理、心理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起,一種全新的、大安全觀的安全理念孕育而生,這就是大安全觀(圖1)[2]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總稱。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區別:第一,傳統安全關注的對象和主體只是國家,地區安全與全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向外延伸而已,而非傳統安全關注的是多種主體而不只是國家,包括作為個體的人與整個人類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第二,解決危機的方式手段不同。傳統安全強調軍事競賽和付諸戰爭手段解決危機,而非傳統安全由于威脅的多樣性,主要通過國際合作和國際組織協調才能化干戈為玉帛。第三,二者成因不同。傳統安全原因是蓄意的來自國家外部因素,非傳統安全原因卻是國內和國外的影響兼半。第四,所產生的后果各異,傳統安全是局限在危機涉及的國家之內,但非傳統安全則會“外延”和“擴散”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波及的范圍往往超出一國的界限。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聯系:①大多的非傳統問題是由傳統安全逐漸產生的,非傳統問題以傳統問題而存在。②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的安全問題由于都具有“外溢”性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③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傳統與非傳統的安全問題彼此交叉以及相互作用,各國政府在制定和調整安全策略時都應給以充分考慮。
2 環境安全的由來、意義與特點
2.1 環境安全的由來 1987年聯合國大會首次使用了“環境安全”這一概念,引起了環境與安全研究領域的熱烈討論。環境安全是在環境問題日益加劇和惡化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如今,環境安全概念已被廣泛使用。
2.2 環境安全的意義 環境安全的本質是由于經濟高速發展,引發的人與自然不能和諧發展的問題。環境安全概念的產生及運用是環境與安全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環境安全問題的出現,對于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
2.3 環境安全的特點[3] 整體性: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環境是相連相通的,任何一個局部環境的破壞,都有可能引發全局性的災難,甚至危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條件。
長期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的產生是短期的。產生的危害是長期的。而且要想解決和恢復必須在時間和經濟上付出高昂的代價。
全球性:正如全球經濟一體化之后,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安全密切相關一樣,環境安全也是跨越國界的。
不可逆性:生態環境的支撐能力有其一定限度,一旦超過生態承載力的“閾值”,往往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比如野生動物、植物一旦滅絕就永遠消失了,人力無法使其恢復。
3 環境安全研究的視角
全球環境的日益惡化所引起的環境安全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政治和經濟社會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4]。目前對于環境安全的研究要形成以傳統安全視角和非傳統安全視角為總合的大安全觀視角[5]。
在大安全觀視角下研究環境安全問題:首先,肯定了環境安全是一個已經對社會、國家構成威脅的安全問題,這符合傳統安全的理念[6~8];其次,肯定了環境安全是將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9]已經上升為安全問題,是非傳統安全的重要研究對象;最后,將環境安全引入到廣義環境領域,如:生態、資源、災害等。可以認為大安全觀視角研究的是將只關注日益惡化的狹義環境問題上升到用安全的概念和視角,在廣義的環境[10]范圍內探討各種生態、資源、災害等問題。
將安全的概念引入到環境科學的領域,將環境問題上升到安全問題的角度,從而重新審視、思考并研究那些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自然生態系統的環境問題是大安區觀視角的實質[11~12]。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推進環境安全的研究和發展,應當將環境安全的概念深入到自然和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
4 結語
從大安全觀視角看環境安全,是將環境安全的問題從片面的安全問題或環境問題上升到廣義安全的高度,是將只關注日益惡化的環境引起的環境安全問題上升到用安全的概念和視角,在廣義環境的范圍內探討各種生態、資源、災害等問題。這就需要理解非傳統安全的思想,樹立大安全觀的理念。如今,環境安全已經被廣泛的關注和研究,運用大安全觀的理念為綜合研究環境安全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Norman Myers.Ultimate Security. The Environmental Basis of Political Stability[M].W.W.Norton&Company,1993.
[2]徐德蜀.安全文化的形成與發展[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6,6(1):8-11.
[3]張浩,趙江平.環境安全中光催化技術的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9):172-176.
[4]張勇,葉文虎.國內外環境安全研究進展述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3):130-134.
[5]Porter G.Environmental Security as a National—security Issue[J].Currl list,1995,94(592):218-222.
[6]Gareth Porter.Environmental Security as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J].Current history,May 1995,218-222.
[7]Porfiriev Bn.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of National—security—a Test of Systems—analysis Methods[J].Environ manage,1992,16(6):735-742 .
[8]Allenby Br.Environmental Security: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J].Int Polit Sci Rev,2000,21(1):5-21.
[9]蔡守秋.論環境安全問題[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1,1(5):28-32.
中國是降水時空分配非常不均勻、“水“的問題十分突出的發展中國家。水多了(洪澇災害)、水少了(干旱、水資源短缺)和水臟了(水污染問題)業已成為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限制因子,其緊急程度已經危及人類基本環境和生存問題和國家發展利益的安全問題。
在水安全問題研究中,水資源安全問題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1]。水資源安全通常指水的供需矛盾產生對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存環境的危害問題。20世紀末,不滿足可持續水資源利用的模式和環境問題導致嚴重的水資源安全問題,業已引起國際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2000年3月,在荷蘭海牙(Hague)召開了“第二屆世界水論壇及部長級會議”。會議主題是:水的安全:從洞察到行動,全世界140多個國家首腦或部長,3000名科學家出席會議。21世紀水安全面臨7個主要挑戰[23]:
(1)滿足基本需求(meetingbasicneeds)
(2)保護生態(protectingecosystems)
(3)食品安全(securingthefoodsupply)
(4)水資源共享(sharingwaterresources)
(5)處理災害(dealingwithhazards)
(6)水的價值(valuingwater)
(7)科學管水(governingwaterwisely)
因此,水資源安全已經成為水資源研究的國家前沿熱點,受到世界范圍的注目。
水資源安全問題研究主要有:水資源安全的范疇,水資源安全的度量,水資源安全評價和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等方面。從學術研究,水資源安全的度量最為關鍵。核心問題是:回答如何量度水資源安全程度和如何保證水資源安全?我們的觀點是:水資源承載力是水資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因此,研究水資源承載力對于認識和建設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尤為重要。
“承載力”一詞,亦稱“承載能力”(CarryingCapacity),起源于生態學,用以衡量特定區域在某一環境條件下可維持某一物種個體的最大數量[1]。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全球資源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然資源是支持地球上生命系統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其量和質是有限的,它們滿足人類現在與未來發展需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關于生態承載力的一個較早的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在其出版的《保護地球》一書中提出的。他們把承載能力定義為一個生態系統所能支持的健康有機體即在維持它的生產力、適應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容量。后了“承載力”概念得到延伸發展,比較多地用于說明生態系統、環境系統、資源系統承受發展和特定活動能力的限度。因此,生態承載力、環境承載力、資源承載力等諸多概念也相繼出現。
1974年,Bishop在《環境管理中的承載力》一書中指出“環境承載力表明在維持一個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一個區域所能永久地承載的人類活動的強烈程度”[2];高吉喜(2000)在其關于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別指出: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環境質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態系統彈性限度條件下環境子系統所能承納的污染物數量以及可支撐的經濟規模與相應人口數量[3]。此外,一些學者還從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等方面對全球承載力進行了探討(Cohen,J.E.,1995;Sagoff,M,1995;Daly,H.E.,1995,1996)[4][5][6]。然而無論是生態承載力、環境承載力抑或全球(區域)承載力都是一個比較泛化的概念,如何描述和量化,實施和操作性不強,目前的研究還不深入。事實上,在對作為生態環境組成要素的各項自然資源的承載力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時候,是無法對生態環境承載力做更深入的研究的。
相比之下,當前對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則獲得了更多學者的關注。對自然資源承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水和關鍵礦產資源方面。1949年美國的Allan將土地資源承載力定義為:“在維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個區域能永久地供養人口數量及人類活動水平”。50-70年代,國外許多學者探討了土地承載力的計算依據為:在確保不會對土地資源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土地的生產潛力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量。同時,對承載力的研究從靜態轉向動態,Millington等應用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以各種資源(土地、水、氣候、能源等)對人口數量的限制,計算了澳大利亞的土地資源承載力。1986年我國也開始了題為“中國土地資源生產力及人口承載量”的研究,研究者認為土地資源承載力通常是指:一個區域在一定的農業技術條件下,土地用于食物生產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或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土地資源生產力所能承載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限度。由此,關于土地和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在中國全面展開[7]。
承載力概念的演化與發展是對發展中出現問題的反應與變化結果。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產生了不同的承載力概念和相應的承載力理論。如針對環境問題,人們提出了環境承載力的概念與理論,針對土地資源短缺問題,人們提出了土地資源承載力的概念與理論。而“水資源承載力”一詞,則是隨著水問題的日益突出由我國學者在80年代末提出來的。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持續發展過程中各種自然資源承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資源緊短和貧水地區支持人口與發展的“瓶頸”,它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發展和發展規模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進入90年代以來,在地區和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是普遍的共識,而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安全”問題也已成為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作為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水資源安全戰略研究中的一個基礎課題,水資源承載力研究已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并成為當前水資源科學中的一個重點和熱點研究問題。
2.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
水資源承載力最早是源自生態學中的“承載能力”(CarryingCapacity)一詞,是自然資源承載力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國不少學者在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等概念的基礎上對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茲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列舉如下:
(1)在某一歷史發展階段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條件下,水資源對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支撐能力[8]。(劉燕華,1999)
(2)某一歷史發展階段,以可預見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為依據,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維護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為條件,在水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下,該地區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最大容量[9]。(李令躍,2000)
(3)一個流域、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在不同階段的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當地水資源能夠維系和支撐的人口、經濟和環境規模總量[10](何希吾,2000)。
(4)一定的區域內,在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下,天然水資源的可供水量能夠支持人口、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能力或限度[2]。(馮尚友,2000)
(5)可理解為某一區域的水資源條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響下,以可預見的技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水資源的動態變化為依據,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維護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為條件,經過合理優化配置,對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撐能力。(惠泱河,2001)
總之,盡管已有的水資源承載力定義在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思路并無本質上的差異,都強調了支撐能力的概念。但是,對水資源“承載力”本身的內涵,表達比較宏觀。
結合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有關項目初步研究,作者的觀點是:水資源承載力可定義為“在一定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滿足生態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夠維系有限發展目標的最大的社會-經濟規模”。因此,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度量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的閾值,它通常用滿足生態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限目標需求水量的供需平衡退化到臨界狀態所對應的單位水資源量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規模(如GDP)等指標體系表達。
顯然,水資源承載力受水的供、需矛盾雙方影響,它需要從受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水循環系統出發,通過“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系統對水的需求和流域能夠提供的多少可利用水資源量的“支撐能力”方面加以量度。一種概化的水循環與水資源供需關系如圖1所示意。
圖1量化水資源承載力的系統關系示意
核心問題是:在一定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下,一個流域/區域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資源量究竟能夠支撐多大規模的社會經濟系統發展?如何合理管理有限的水資源(開源與節流),維持和改善陸地系統水資源承載能力?
考慮到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現實與長遠意義,對它的理解和界定,要遵循下列的事實:
·變化環境下(即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水循環是水資源演變和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基礎。因為一個流域和區域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大小,直接與該流域和區域的可利用水資源量與質有本質的聯系。而區域可利用水資源量又決定于在不但變化的自然環境(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水文循環規律及其控制的水資源形成規律。
·需要把把它置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概念的框架,建立在生態系統完整、水資源持續供給和水環境長期有容納量的基礎上。生態系統需水是水資源承載力必須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需要從“水循環-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機理上綜合考慮水資源對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支撐能力;
·水資源承載能力度量除了水循環和水資源變化的自然屬性影響外,還取決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有限目標。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目標不同,相應的承載能力也不一樣。
因此,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大小是隨水資源開發階段、目標和條件不同而變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它不僅是水文循環、水資源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與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系統的耦合研究密切相聯,是可持續發展重大的國家需求研究的問題。
3.水資源承載力的度量與計算方法
由圖1的系統關系和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可以導出水資源承載力的度量與計算方法。主要過程概述如下:
(1)水資源總量(W):它指流域水循環過程中可更新恢復的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總量(WL)。流域水循環受自然變化(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可更新恢復的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量也在不斷變化。另外,除了本地產生的水資源量外,人工跨流域調水(WT)可以增加本流域(或地區)的水資源總量。由于流域水循環降水和徑流形成的不確定性,對應不同保證率的水資源量,有流域水資源總量關系
W=WL+WT
(2)生態需水量(We):生態系統是流域水循環和流域環境系統的基本部分,滿足一定環境要求的最小生態需水量(We)首先應該加以估算。它們通常由河道外的生態需水的估算(如天然生態需水、人工生態需水等),和河道內的生態需水估算(如防止河道斷流所需的最小徑流量等)構成。
(3)可利用水資源量(WS):流域可利用水資源量是指在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和生態環境容許的前提下,通過技術措施可以利用的不重復的一次性水資源量。在概念上,維系生態環境最小的需水量需要扣除,以保證生態環境容許的前提條件。因此,原則上講,可利用水資源量可以通過流域可更新恢復的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總量加上境外調水扣除生態需水量加以估算,即:
WS=aWL+WT–We
式中:a為反映工程技術措施的開發利用系數。
(4)水資源需求總量(WD):流域社會經濟發展規模水平可以表達為人口數量(P),國民生產總值(GDP)或凈福利(H)等指標。因此,它們對水資源需求包括:人口需水(Wp),工業需水(WI),農業需水(WA),環境和其它需水(WM)等。因此,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總量(WD)可表達為:
WD=Wp+WI+WA+WM
(5)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平衡指數(IWSD):為了描述水資源的承載力,首先需要定義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供需平衡指數(IWSD)即:
很顯然,當流域可利用水量小于流域社會經濟系統的需水量,即,有,這說明流域可供的水資源量不具備對這樣規模的社會經濟系統的支撐能力。流域水資源對應的人口及經濟規模是不可承載。但是,通過調水增加WS和通過節水減少WD可提高IWSD。反過來,當流域可供水量大于等于流域社會經濟系統的需水量,即,這說明流域可供的水資源量具備對這樣規模的社會經濟系統的支撐能力,流域水資源對應的人口及經濟規模是可承載,供需為良好狀態。
(6)水資源承載力的分量測度:如何量度流域水資源的承載力呢?由定義和上述水資源承載力的供需指數可知,首先需要建立研究對象的“水-社會經濟-環境”系統關系。它們的作用是將水資源量支撐的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規模(如人口數或人口密度、人均GDP工業產值、農業產值、水環境污染級別等)聯系起來。然后,通過一定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與有限發展目標,分析識別出由供大于需,即IWSD>0可行域退化到IWSD=0,即系統供需平衡達臨界狀態的水資源WS=WD所對應的流域人口數(P)和社會經濟規模(GDP)等等指標參數。記水資源供需平衡達到臨界狀態的可供水資源量為,進一步,可以定義水資源承載力的各個分量,即:
意義是:λ1表明維系現狀/目標水平的人口規模所需要最少水資源量WS;λ2維系現狀/目標水平的經濟規模所需要的最少水資源量WS。
流域的綜合水資源承載力(F)是其分量的集成,例如,
λ=人均GDP/WS=(GDP/p)/Ws
(7)單位水資源量承載力的度量:為了達到水資源承載力分量和總量可比性的目的,可以進一步轉化水資源承載力分量為某單位水資源量的承載指標參數。例如,當統一轉化W0為億m3的可比單位水資源量,有對應的水資源承載力的各個分量,即:
上述公式中的就是流域系統第i個水資源承載力分量。例如,F1的單位量綱是每億m3的人口數目,說明該流域每億m3可利用水資源量能夠承載的最大人口數。同理,F2的單位量綱是每億m3的GDP,它說明該流域每億m3可供水資源量能夠承載的經濟發展最大規模的GDP。
同理,流域的綜合水資源承載力(F)是其分量的集成。例如:
F=人均GDP/億m3=(GDP/p)/W0
4.西北干旱區水資源承載力綜合研究的關鍵問題
廣義上的西北地區包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和內蒙古的西北部,總土地面積為374萬km2,占全國的39%,總人口約1億,占全國的8%。涉及西北內陸河流域(包括新疆的部分外流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瀾滄江流域。本文討論的范圍,界定在西北內陸河干旱地區。
西北干旱區水資源承載力綜合研究的關鍵問題有:變化環境的流域水循環模擬研究,生態需水研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需求研究,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計量,西北干旱區水資源承載力綜合。下面重點討論水循環模擬,生態需水和指標體系問題。
(1)變化環境的流域水循環模擬研究
水文循環是聯系地球系統地圈~生物圈~大氣圈的紐帶,是全球變化三大主題碳循環、水資源和食物纖維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它受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決定水資源形成與演變的規律。因此,人類活動經濟開發和影響劇烈地區的水循環與水資源安全研究,是21世紀資源環境學科領域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性問題。
目前水科學發展的前沿問題突出反映在:水文循環的生物圈方面,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水資源演變規律,水與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等社會經濟相互作用影響等。因此,水文循環需要考慮地球生物圈、全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等方面的影響。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代表國際地球學科發展前沿,水文循環的生物圈方面(BiosphereAspectsofHydrologicalCycle,簡稱BAHC)是IGBP的核心之一。它注重陸面生態-水文過程與空間格局的變化規律和受人類活動影響的關鍵問題。進入90年代末,變化環境(即全球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水文循環研究成為熱點。
人類活動對水文過程的影響,集中表現在對下墊面的改變上,改變流域下墊面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條件,可概括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變化。下墊面條件發生變化了,水文過程的各環節也相應發生變化,如蒸發、入滲、產流的量會加大或減小,水循環的路徑和速率也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利用原來的降水-徑流關系不能反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后的流域降水徑流形成規律和水文循環過程,分析人類活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對流域徑流形成規律的影響成為當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基礎問題。
以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為例,由于中游引水等人類活動的劇烈影響,已經完全改變了流域中下游水循環關系,造成下游流量減少和斷流,產生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了說明黑河干流的水資源變化,我們將黑河干流上游出流控制水文站(鶯落峽站)及下游輸水控制水文站(正義峽站)1959年以來的實測流量資料進行了分析比較。根據1959-1998年實測資料統計,黑河鶯落峽多年平均流量49.83m3/s,相當于年徑流量15.71×108m3,正義峽多年平均流量31.05m3/s,相當于徑流量9.80×108m3,鶯落峽流量高于正義峽流量18.78m3/s,相當于區間多年平均每年損耗水量5.92×108m3。
從兩站流量多年變化趨勢看,鶯落峽站水量歷年變化平穩,年際變化不大,甚至還稍有上升。正義峽站水量不僅遠遠小于鶯落峽站,且水量在逐年減少(圖2),兩站水量年均差值越來越大(圖3)。
圖2黑河鶯落峽及正義峽歷年徑流量變化圖
圖3鶯落峽-正義峽年均流量差值圖
造成下游水資源量減少的原因:中游張掖地區人口持續增長,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導致黑河干流水資源大量損耗,水資源的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密不可分。
因此,深入研究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黑河流域水循環規律,是建立黑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模型的重要基礎。
(2)生態需水研究
中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水已經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環境與發展最大的限制因子。實際觀測與實驗研究表明,水對生態環境質量有明顯的限制作用,生態系統對水的需求也存在脅迫響應的機制。生態環境需水量是維系生態系統平衡最基本的需用水量,是生態系統安全的一種基本閾值。因此,生態環境需水估算問題成為生態環境建設依據的重要基礎。確定不同生態類型的生態需水量,是生態環境建設區域配置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生態環境系統的關鍵。這也是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中第2課題中的關鍵問題之一。
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等大的科學計劃推動,如水文循環的生物圈方面(BAHC)實施,國際國內對生態環境需水問題十分重視并且已有了一些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有關課題,如“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研究”等,利用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遙感信息對區域生態需水進行初步的估算。中國工程院一期咨詢項目《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所完成9個專題報告中對生態環境用水也做出初步的測算,取得一些進展。但是,目前有關生態需水的研究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人們對“生態需水”問題理解還不盡相同。目前,與生態需水有關的概念和定義有多個方面,如“生態需水”、“生態用水”、“生態環境耗水”等。不同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與解釋。總之,生態環境與水文水資源以及人類生存環境的交叉研究,面臨許多挑戰,也存在不同的學術觀點與看法。
由于目前對“生態需(用)水量”一詞,還沒有確切的或者得到公認的定義,因此在對它的理解與計算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總的來看,多數認為:生態需水量是指在水資源短缺地區為了維系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基本生存和一定生態環境質量(或生態建設要求)的最小水資源需求量。它包括天然生態保護與人工生態建設所消耗的水量。其內涵: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的天然生態保護與人工生態建設的需水,其外延包括地帶性植被所用降水和非地帶性植被所用的徑流。因此,生態需水量可以理解為維系一定生態系統功能所不能被占用的最小水資源需求量,包括天然生態和人工生態,其計算有河道內和河道外之分。基礎是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流域水循環規律的認識與模擬。
·河道外的流域上的生態需水的計算
根據補給來源,生態需水首先可以分為降水性生態需水和徑流性生態需水。降雨形成徑流以及徑流運動過程中,地帶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態系統完全消耗降水量,非地帶性植被所在的天然生態系統消耗徑流量為主、降水為補充,處于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交錯過渡帶以消耗降水為主、徑流為補充。
從生態系統形成的原動力又進一步分為天然生態需水和人工生態需水兩大類。從植物生理角度分析生態需水,可以得到天然植被或農作物正常生長時的總騰發量ET。其水分來源有兩部分:直接利用的有效降水,以及通過水利工程直接或間接利用的供水。
區域生態需水計算應該以流域為單元,建立變化環境下的流域水循環模型,如圖1所示意。然后,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遙感信息,結合陸面水文生態實驗站的校核分析識別確定。對于每個流域,結合其生態特點和水循環特點,確定一級分區為山區、平原綠洲、過度區、荒漠無流區。為了突出人類活動影響,在山區和平原綠洲中進一步區分天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作為二級計算分區。二級計算單元內在以土地利用單元作為三級計算分區,由遙感信息土地利用圖上讀取各類生態面積單元。對三級分區的每一項,單獨計算其生態需水或經濟需水。在計算中考慮了天然植被或人工植被對徑流性水資源和降水性水資源的同時利用。國家“85”科技攻關項目中的一種基于水循環概念的流域生態需水計算框圖如圖6所示意(細節略)。
·河道內的生態需水的計算
河道內的生態需水的計算主要考慮的問題是維系河流湖泊水系的生態平衡的最小水量。主要考慮的方面有:
維持河湖水生生物生存的最小需水量;
維系城市人工生態環境景觀的最小需水量;
防止河流泥沙淤積所需最小徑流量;
防止河流水污染的最小水量;
防止海水入侵所需維持的河道最小流量;
防止河道斷流、湖泊萎縮所需維持的最小徑流量
通常需要通過流域水循環模擬、枯水分析后,在給出一定生態環境標準(或要求)下確定上述多個的最小流量組合的閾值(具體方法討論略)。
(3)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及計算方法
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的建立是水資源承載力研究中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核心是用什么指標體系反映“社會-經濟-環境”系統的發展規模與質量?目前,借鑒土地資源承載力的概念,采用在水資源可供給量所能維持生產的糧食產量的基礎上計算水資源承載力的方法顯然將問題過于簡化了[10]。
從目前的認識,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的選取有不同的做法。例如,有人從定義出發直接選取可支持人口數量、工農業發展規模等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作為衡量水資源承載力大小的依據[14]。也有人從水資源可供水量、需水量,可承載人口、社會、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規模,水環境容量等方面綜合考慮建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方法進行評價[15]。
本文建議,從水資源承載力的基本概念出發,通過水循環系統模擬,水資源評價、生態需水估算和社會經濟對水的需求分析,選取計算參數,主要有:對應不同保證率的水資源量,最小生態需水量,可利用水資源量,水資源需求量(包括人口需水,工業需水,農業需水,環境和其它需水等);通過流域“社會-經濟-環境”系統的實際分析,確定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如水資源承載力的平衡指數(IWSD)等。運用本文提出的量化方法,獲得比較具體和實在的水資源承載力的度量結果,如維系現狀/目標水平的人口規模所需要最少水資源量,維系現狀/目標水平的經濟規模所需要的最少水資源量等。
總之,希望概念清楚,基礎扎實、評價方法簡單、可比性好。這方面研究工作需要在實際中發展和完善。
4.結語
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在我國雖然已有諸多研究課題和論述,但總的來說,已有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對水資源承載力的評價與計算等方面,還沒有形成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成熟的理論和方法。筆者“拋磚引玉”。希望在其概念、新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方面開展研討。幾點建議如下:
(1)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涵蓋了從理論到實證,從“水-生態-社會經濟”多學科基礎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從變化環境下的水文循環水資源演變規律到流域水文生態、植被耗水機理等微觀領域,從水文水資源科學到社會經濟科學、規劃科學等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研究范圍,并以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系統動力學方法、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方法等作為技術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2)技術方法的創新
目前制約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據的獲取與分析處理。GIS在支持與水文和水環境有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獲取、管理、分析、模擬和顯示,以解決復雜的水資源、水環境規劃和管理問題方面顯示了其強大的功能[17]。水資源承載力研究必須突破陳舊的數據獲取與分析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將地面水文觀測與空中遙感信息相結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數值計算和模擬,并將現有水資源承載力數學模型方法與GIS集成,這是水資源承載力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個關鍵所在。
自生態旅游一詞誕生以來,雖然人們對其理解越來越深化,但仍有大量文章在不斷討論這一概念,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統一定義。(見表1)
二、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
以上各種概念盡管雷同(表1),但也有理解上的側重,共性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11個。
(1)環境友好。生態旅游能照顧到環境安全,能使旅游活動對大自然和野生動植物的影響最小化,從而有助于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2)責任感。生態旅游能讓游人尊重當地的文化、社會和生態自然環境,也能讓旅游企業關心環境,以環保為出發點來開展經營管理。
(3)教育性。生態旅游能使旅游企業、旅游者和當地居民受到與大自然和文化有關的教育,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
(4)低影響。生態旅游不會給大自然帶來太多的負面影響,有時甚至是零影響。如:人們常說的輕度踩踏,沒有采摘,只帶走照片,留下腳印等。
(5)休閑浪漫。生態旅游能讓人們走出家門,欣賞風景秀麗的大自然。
(6)給當地帶來福利。生態旅游不僅能給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和就業機會,還能創造社會效益。
(7)文化體驗。生態旅游能讓游人體驗到當地的文化和自然歷史。
(8)生態體驗。生態旅游讓游人體驗到諸如原生態住宿或生態導游等經歷。
(9)可持續性。生態旅游能通過適度利用和有效的保護管理,為下一代留下文化傳統和自然資源。
(10)社區參與。生態旅游能鼓勵當地社區居民參與各種旅游活動及管理。
(11)游人參與。生態旅游能讓游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產生互動。
以上這些特征是人們通過實踐中的觀察而總結的,它們更強調旅游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存,卻較少涉及旅游經營者的收益及商業環境,原因主要來自于為生態旅游下定義的群體。例如:生態旅游協會等專業性組織,它們的成員大多是自然保護主義者,因此定義中必然會反映出這些成員的觀點。但另一方面,按傳統的效益最大化理論,不管企業的唯一目的是獲取經濟利益,還是兼顧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最終目標都是使利益最大化,這顯然與生態旅游當前的定義不相符,也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環境負面影響。有的生態旅游看上去與大眾旅游沒有太大的區別,令人擔憂。還有的企業把“生態旅游”當成市場營銷的時髦用語,打著生態旅游旗號對原始偏遠的自然文化景觀進行無節制開發。因此,可以說,現存生態旅游定義中最大的不足是缺少對旅游企業責任的更多說明。
三、生態旅游概念的界定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問題已成為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價格競爭、市場競爭、質量競爭的主要制約因素。加快農產品質量建設,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是保證人民群眾消費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迫切需要。近年來,農藥、肥料、植物激素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量的增加,為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帶來的農產品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加強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研制和應用,對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概念和研發的必要性
1.1概念:無公害農業投入品,是指在使用后在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安全質量指標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或經備案的企業標準的農藥、種子、肥料、激素、生物制劑等產品。
1.2必要性:
①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是生產優質農產品的需要,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研發和應用將有效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②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需要。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應用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減少或者不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加大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與應用,發展無公害農業,從而有效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③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是適應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需要。農產品是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國際貿易中,環境管制措施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我國出口農產品和食品品種檔次低,質量差,安全優質性能較為缺乏,常常因為殘留超標而出現貿易糾紛、索賠問題。因此,加快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和應用,發展無公害農業,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檔次,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和增加出口創匯,適應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需求。
2.生態肥的研制與應用
2.1概念:
遵循發展循環經濟和平衡施肥的理念,將工農業的廢棄物進行肥料化利用,即通過科學的配伍和合理的生產工藝,研制出適合多種作物使用的、安全無公害的、持效性長的肥料。
2.2研制:
①生態肥研制遵循的原則生態肥的研制過程中,養分配伍必須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平衡施肥原則,即在充分發揮紅霉素發酵菌渣內在營養成份的基礎上,輔以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速效養分二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原則,也就是肥料中的氮、磷、鉀三要素不少于25%三是有利于造粒原則,即加入的各種肥料成份混合后便于造粒,使肥料顆粒完好、整齊。
②研制方法將紅霉素發酵菌渣經過處理后,作為有機物利用,并加入適量的礦物質營養元素,經過科學配伍和合理的生產工藝,遵循平衡施肥原則,研制出無公害生態肥料,符合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要求。以有機營養物質為主,氮、磷、鉀含量大于25%,硅、鈣、硫、鋅等中微量元素含量大于5%,生態肥的總有效養分為45%。
2.3應用:
①生態肥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室內培養試驗結果表明:應用生態肥不僅能提高土攘中速效氮、鉀的釋放強度,而且肥效期長,供肥能力穩定,說明肥料中的有機質對氮、鉀等礦物質養分有固持緩釋、減少流失的作用。用25%的生態肥和同等含量的復合肥做養分釋放比較試驗,生態肥在15天前堿解氮和速效鉀的釋放水平低,平均低37.3ppm和20ppm,而15天后則明顯提高,分別提高49ppm和51.6ppm。速效磷兩者差異不明顯。
②生態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效果試驗研究和大田示范表明,與施等量的同類有機無機復混肥相比,青菜平均增產7.3%,白蘿卜平均增產6.9%,番茄平均增產8.7%,油菜秦油2號和揚油4號平均增產分別為7.9%和9.8%,鮮食玉米平均增產9.1%;與施用等含量的復合肥相比,一般水稻增產3.7 %-5.5%,荷藕增產6%以上。另外,生態肥在花木上使用,具有持續供肥、健根、壯株、延長花期、提高光澤度、美化花色等效果。
3.生物農藥的研制與應用
3.1概念:
生物農藥是指使用細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體,用以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林生產的有害生物的藥劑。它具有對人畜安全、無農藥殘留、不產生抗藥性、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正被廣泛應用于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
3.2研究:
為不斷滿足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安全生產對農業科技的重大需求,必須建立以微生物農藥為主體的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發展無公害農業,成為實現農業戰略調整、農民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生物農藥的應用中,蘇云金桿菌是研究最多、應用范圍最廣的生物殺蟲劑,因產生具有殺蟲作用的晶體蛋白毒素而廣泛應用于蔬菜、糧棉、衛生和林業害蟲的防治。
Bt是應用最廣泛的生物殺蟲劑,但存在殺蟲譜窄、作用速度慢等問題。粘蟲顆粒體病毒( PuGv)中含有增效因子,可以顯著增強蘇云金桿菌的毒力。通過病毒增效因子修飾克服制約Bt殺蟲劑應用的瓶頸,工廠化生產病毒生物反應器,開發新型高效病毒增強Bt制劑,提高Bt毒力,擴大殺蟲譜,增強環境穩定性,不僅開辟了Bt生物農藥實用化途徑,而且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提供了保障和支撐。無公害、綠色食品的大量需求,使生物農藥使用量逐年上升,它必將成為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和熱點,新型生物農藥病毒增強Bt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3特點:
①青蟲靈青蟲靈是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抗性害蟲體內的蘇云金桿菌經工業發酵生產的微生物殺蟲劑,水懸浮劑,對鱗翅目害蟲有特效,安全、保護天敵,不污染環境,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理想藥劑。用于防治鱗翅目為主的菜蛾科、夜蛾科、螟蛾科等多種害蟲。
②銳星銳星是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研發的新一代無公害生物殺蟲劑,超微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鱗翅目為主的菜蛾科、夜蛾科、螟蛾科等多種害蟲。主要用于蔬菜、蘿卜、水稻等作物
③尺蠖清尺蠖清是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通過茶尺蠖病毒與蘇云金桿菌增強作用研發的無公害生物殺蟲劑,對茶尺蠖防效顯著,同時兼治多種鱗翅目害蟲,是生產無公害茶葉的理想藥劑。
在農業生產中,加快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研發,大力推廣應用生態肥、生物農藥等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發展無公害農業,生產優質農產品,是我國近階段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質量,促進我國農產品生產與國際接軌的需要。因此,加大對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研發的科研投入,推近農業投入品無公害,對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健劉琴殷向東.新型生物農藥病毒增強Bt的研制與應用效果[j].江蘇農業科學,2006,(3):72-75
中圖分類號 X17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360-02
閾是“門檻”、“界限”之意。閾值(threshold)[1]是指有某種或多種相互作用的負反饋機制存在于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這種負反饋機制在系統出現一定幅度的偏離時會抑制其繼續發展,并進行反向調節,使系統重新回到平衡狀態。但是負反饋機制在系統偏離幅度過大時會失去作用,最終系統將走向失衡和崩潰。導致負反饋機制失去作用的幅度就是系統的閾值。不同生態系統中也存在著生態閾值現象,不同的學者已對濕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態系統進行廣泛研究,該文結合國內外文獻,闡述在相應領域的不同應用,總結常用的生態閾值研究方法,并對該研究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和總結。
1生態閾值的概念
20世紀70年代,Robert[2]首次提出生態閾值的概念,指出生態系統的特性、功能等具有多個穩定態,穩定態之間存在“閾值和斷點”。目前,國內外文獻對生態閾值的概念描述不同,定義尚未統一。Friedel[3]認為生態閾值是生態系統2種不同的狀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限(boundaries)。柳新偉等[4]認為,生態閾值是生態系統在改變為另一個退化(或進化)系統前所能承受的干擾限度。但目前公認的生態閾值的定義為當生態因子擾動接近生態閾值時,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或過程會發生不同狀態間的躍變[5]。
2研究生態閾值的意義
生態閾值在實際研究中較多地應用于生態安全的評價中,同時對于實踐管理和政策調控也有重要的指導價值[6]。全球氣候因CO2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而發生急劇變化,各國、各地區、各行業應制訂相應政策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這就使得生態系統響應氣候變化的生態閾值研究具有重要意義[7]。趙陽[8]從多個角度闡釋了生態閾值研究對環境監測的意義,認為環境管理過程中掌握生態閾值信息對把握解決問題的時機意義重大。
3生態閾值在不同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隨著生態閾值理論研究的不斷發展,在環境監測[8]、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9-11]、發展區域經濟乃至全球氣候變暖預防[8,12-14]等方面,生態閾值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不同生態系統、不同尺度對不同生態因子都存在著生態閾值問題,下面將分類進行討論和闡述。
3.1 生態閾值在不同生態系統中的應用
3.1.1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研究。針對自然生態系統,主要是氣候變化特別是全球變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當氣候變化幅度過大、短期干擾過強、脅迫時間過長時,超出了生態系統本身的調節和修復能力,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造成不可逆轉的演替,這個臨界限度稱為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影響的生態閾值[9]。李克讓等[15]認為由于脅迫因子極為復雜,再加上多種因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制約,該類閾值是極端復雜的科學問題,不可能簡單地用一個溫度增暖的數值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上限來確定。
3.1.2濕地生態系統。劉振乾等[9]利用系統動力學原理和方法對沼澤濕地蓄水量進行動態仿真,計算沼澤的安全閾值,即維持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穩定的面積限度,同時指出從不同功能價值角度考慮會得出不同的安全閾值。周林飛等[10]利用數理統計中的頻率直方圖,分析扎龍濕地長序列的水面面積數據,根據其出現的高低頻率,尋求濕地的理想、中等、最小生態水面面積,得到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的安全閾值。張家瑞等[11]利用回歸模型分析法分析水體富營養化閾值,分別建立了水質指標與葉綠素α的多元線性關系式,根據因變量的臨界值確定了有關自變量的水華暴發閾值。
3.1.3森林草地生態系統。李和平等[16]應用目標規劃法建立區域性“水—草—畜”系統平衡優化決策數學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毛烏素沙地典型牧區的水草資源承載力和相關技術經濟指標,提出研究區草地生態系統管理的閾值水平。在蟲害防治領域,駱有慶等[17]針對不同林種的經營目標,首次提出了防護林生態閾值的概念,通過回歸統計分析,對各病蟲害因素與合作楊枯梢程度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分,以一定的可靠性得到了相應指標的變化區間,即生態安閾值。劉 艷等[18]對國內外有關害蟲防治經濟閾值和生態閾值的概念及理論進行概述整理,全面總結我國在草地蝗蟲防治經濟閾值與生態閾值方面的研究進展,分析了2個閾值在實際應用中的關系。在林火防治方面,我國于2008年成功發射了具有新型傳感器特性的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劉良明等[19]針對這種衛星的新特性,提出了一種時空動態閾值火點檢測算法,克服了傳統固定閾值的森林火災火點遙感檢測算法因時空環境變化而導致的漏檢誤檢問題,具有時空自適應性。
3.1.4海洋生態系統。穆景利等[20]重點綜述了當前各種污染物海洋環境效應閾值(PNEC)的推導方法,對各方法的原理、應用范圍、計算公式和毒性數據要求等內容進行詳細介紹;認為在數據推導技術方面越來越多的統計模型或方法被嘗試和應用,已由簡單的評價因子法趨向多種統計方法相結合。
3.2 生態閾值在不同研究尺度中的應用
在景觀尺度上,張艷芳[21]首先采用景觀聚類的方法,按主要景觀格局指標和景觀壓力指數對不同的景觀柵格單元進行聚類,然后定性分析聚類結果,形成生態安全定性評價序列,結合生態安全指數做出生態安全的散點圖,根據散點圖的拐點確定生態安全閾值。生境的破碎化和孤島化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威脅,也是導致物種不斷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劉常富等[22]研究了景觀連接度距離閾值,認為200 m的距離閾值可很好地找到造成當前景觀連接度薄弱的區域,為有效增加景觀連接度提供了解決思路,從而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區域尺度上,對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評價時,要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生態建設標準和要求界定生態指標標準值,并在全區域內進行應用[23]。但是李曉燕等[24]認為這不能較好地反映區域生態狀況的差異性。岳天祥[25]根據超嫡產生的基本原理討論了K型增長種群的穩定區域,該方法為生態系統穩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李曉燕等[24]借鑒該方法進行生態環境過程中關鍵閾值的確定。進一步從擾動因子來看,在人類活動方面,李晶等[26]在生態服務價值研究的基礎上,根據陜北黃土高原的特點,利用回歸模型法,通過對人口壓力和生態服務價值做回歸分析,再計算生態服務價值隨人口壓力增長的拐點,得到生態安全閾值。
在物種個體研究尺度上,王翠玲等[27]建立了玉米干旱災害動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及模型,通過選取典型干旱案例年,運用最優分割理論在綜合考慮玉米產量損失的基礎上確定了玉米不同生長階段的干旱災害風險閾值。
4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