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19: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村特色文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我們對校園文化的理解也在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基于不同側面及思想傳播目的,對校園文化的詮釋也會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園文化,主要是指課堂教學與教育活動為學生帶來的精神財富,這離不開良好校園環境的營造。物質與精神并行是當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園文化逐漸得到拓展和延伸,通過物質來承載,借助精神來傳播思想,所有參與者都會在整個過程中獲得全新的精神體驗,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質得到全面發展。
一、相關概念闡述
1.校園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時期,校園文化主要具備如下特征:第一,廣泛性。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校園文化的廣泛性特征均得到彰顯。對事,新思維與新元素的融入對已有元素和內容造成沖擊,這種沖擊并不完全是消極的,它也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自身價值觀念與信仰,幫助我們重新梳理和構建思想體系。對人,校園文化締造者不僅僅包括教師和教育主管人員,還有學生,以及各類在校園內工作的其他社會人士,比如廚師、清潔工等,他們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對校園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第二,目的性。從宏觀上看,傳播校園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傳播教育思想和彰顯不同時期的教育品質;微觀上,不同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歷經不同磨難,有些是時代造成的,有些是學校自身發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決定的,但無論如何,校園文化建設都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并且這種“目的”與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并逐漸形成獨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時代性。校園文化的時代性特征顯而易見,它隨宏觀層面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維持社會穩定,實現民族的長足發展,需要學校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人才,因此,一旦社會環境或國家發展方針出現變化,學校教育“環境”自然會發生變化,包括要求、目標、理念等。由此,校園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隨著主客觀環境的變化,因為“校園文化”注定是為“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發展服務的。2.農村校園特色文化“農村校園文化”不同于標準意義上的“校園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園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環境具有獨特性,因此我們在理解農村校園文化時不能僅憑經驗。我國是農業大國,改革開放后,城市發展建設逐漸向世界標準靠攏,這也直接影響了農村發展環境,但并未徹底改變其體貌特征,因為農村與城市存在本質區別。最明顯的是,農村自然生態環境為生物良好生長與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并將其納入農村周期性循環發展過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學的、健康的、綠色的發展環境被維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繼承者去傳播這種人性化的發展理念,并加以踐行。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教育來完成,包括知識、技能、思想、價值觀念等。這就是農村校園文化與城市校園文化最本質的不同,文化中滲透著“自給自足”,文化中滲透著“自然和諧”,文化中滲透著“萬物運行規律”。
二、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校園文化建設更側重于精神,當然,也需要由物質來支撐。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來自思想層面的能量作支持,從事物形成規律與發揮邏輯角度看,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趨同的。基于目的視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二者都是以培養新時代優秀中學生為主要目的,為他們“晉升”為優秀大學生做鋪墊。在宏觀層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傳播社會主義思想培養合格人才。當然,“社會”不同于“校園”,構成元素與涵蓋內容具有很大區別,而為了實現無縫銜接,就要將社會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園里,并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營造發展的環境。基于內容視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二者都是以傳播或輸出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發展觀、教育觀為主要內容來培養新時代初中生,使他們成為符合新時代標準和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講道德的人才。建設“校園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必然需要有堅定不移的“觀念者”去踐行。所謂“觀念者”,就是那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與環境下被熏陶出來的,具有傳承和開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與形式視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二者在理論層面同樣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更為關鍵的是,校園文化建設扮演著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角色,即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論內容實踐于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去檢驗理論內容的可行性,這也有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元素和基本框架。眾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別是在我國農村中學里,因為無法有效實踐,所以很多理論內容很難得到驗證。而對于教師來說,也只能以為依靠說教式方法來進行教學,效果極為一般。
三、農村初中校園文化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
1.善于發揮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鑒于“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間存在的特殊性緊密關系,筆者認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可看成是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和重要支撐,而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踐行,同時,通過豐富特色文化內容與優化特色文化建設標準,可對初中思想政治理論的正確性與可實現性做全面驗證。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推動校園文化在高校里進行,采用知識講授和思想教育結合的方式,從學生實際的思想意識水平出發,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從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方式和教育內容。2.調動師生“建設”的積極性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將二者有效銜接,充分融合,發揮互助作用,才能實現最終的育人目的。作為學校教育的兩類主要群體,教師和學生有義務和責任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將農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園,助力校園文化建設。同時,從深層次出發,將農村特色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關聯。農村初中教師應結合學校實情與學生學情,不定期開展農業節和傳統文化節等校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各種文化活動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舉辦專題講座和學術研討會,不僅可以加強師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還深入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增強了學生的創造力。3.同時強化物質與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建設校園文化必然會涉及物質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具體而言,要對校園建筑進行專業的設計,合理的布局,體現獨特性,還要給人一種視覺的享受。學校各個宣傳專欄需要進行調整,可以適當加一些綠色植物來體現生機勃勃的感覺,重視綠化的作用,完善教學設施,形成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氛圍里,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感受校園文化的內在美。要根據時展的要求對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思想觀念,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活動,突出文化的內涵。
四、滲透校園特色文化,創建思政教育機制
1.提高文化建設創新性,豐富思政目標機制在農村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創新性的體現與發揮始終受到目標性的引導,當目標內容足夠豐富,科學建設意識足夠強烈時,目標機制的功能性便開始發揮作用。事實上,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目標機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賴于特色文化建設行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為二者在諸多層面均存在著緊密關聯。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提升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目標機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機制的有效性,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機制有效性來促進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創新性的進一步生成。由此可見,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機制得到充分優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育人過程中發揮應有的功能和價值,就必須將文化育人理念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體系中。具體而言:第一,將校園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范疇,豐富目標內容;第二,結合現實需求細化目標,明確責任;第三,將校園特色文化內容集中體現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2.發揮文化導向性,優化思政主體機制校園文化所具有的導向功能,是在校園文化對學校成員潛移默化的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過程中,以及學校群體間具有的“從眾”心理的影響基礎上發揮作用的。特別是在農村校園中,校園內學生們的思想與行為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受文化環境的影響,師生們生活在這個特定環境中,他們所能看到的、聽到的或通過其他方式感受的,都傳遞著某種價值觀信息,會對她們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機制的優化中,就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發揮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導向性,在校園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體滲透一些優秀的價值觀念,使教育主體在實踐中更加明確自己的主體責任,形成主體意識,不斷完善和優化主體機制,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提供根本保障,促進校園特色文化的建設。3.突出文化建設的激勵性,強化思政動力機制作為一種機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帶自我運行與調節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被理解為一項獨立存在的系統。這樣,必然有一種“動力”時時刻刻推動它穩定地向前發展。這種動力又是什么呢?眾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群體是在校初中生,個體之所以能夠心甘情愿接受各類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們認為在學校教育制度和規則下來進行學習是正確的以外,個人內在品質成長過程中也的確需要精神和思想層面內容的安慰,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空間。由此得知,個體自身發展需要成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動力之一。另一方面,個體成長始終伴隨來自其他層面的需求,比如滿足感、存在感、認同感等,它們不同于低層級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體現著個體對獲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渴望,特別是在他們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更多褒獎和獎勵時,一旦外部環境滿足了他們這種需求,他們的行動力或學習動力便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因此,筆者認為,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將動力與激勵進行關聯,突出校園文特色化建設所具有的激勵性來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動力機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強化。4.提升文化建設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評價機制在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評價”始終伴隨活動發展的進程,同時,“評價”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被認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基本保證。可見,良好的評價機制對于農村校園特色文化滲透思政教育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帶有一定的育人性,具體活動也以此作為根本目標,這與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過提升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育人性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機制,對于農村校園特色文化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比較可行的措施。具體而言,通過將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所具有的育人性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能夠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內容,完善評價形式;將文化育人的評價要求滲透到評價方法中,可使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評價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強。強調及突出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評價方法的功能性與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確保評價機制能夠得到長久、穩定、科學、高效的應用,為農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工作提供機制保障。綜上所述,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強的關聯性,無論是形式、方法,或是內容、教育目的,它們都能在相互促進中實現互補。而對于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來說,若要實現建設效果的最優化,就必須首先認清和理順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間的關系,明晰各元素和內容間的關聯,以此作為滲透策略的基礎,從而使農村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成為一種有效的檢驗手段,進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和基本框架。
參考文獻:
[1]李聃、和勛《中學思政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回顧》,《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年第30期。
院壩文化也被稱為壩壩文化,“壩”原指用于在河道的險要位置攔截水的建筑物。在重慶地區,“壩”通常被用來形容平地或平原,在實際生活中,當地人們經常把公園、社區、農家庭院、村鎮廣場等稱為院壩,人們在此進行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等,當地群眾稱為院壩文化或壩壩文化。隨著農村建設的深入以及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院壩文化已深入到當地農村的每一個角落和農民群眾的心田,院壩文化已成為重慶鄉土特色文化的代名詞。院壩與休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重慶地區獨具特色的院壩文化,探其本質就是一種休閑文化,它從不同側面深刻反映了當地群眾淳樸厚重的民風,開朗豁達的性格,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生目標,是普通大眾健康休閑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些發端于民間、由農民群眾自創自編自演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在豐富當地群眾的業余生活,增強體質鍛煉,傳播弘揚民俗文化,促進鄉土民俗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促進鄰里和諧,加強鄰里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農村基層院壩特色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
(一)立足鄉土文化資源開發,打造多種形式的院壩文化活動模式
重慶的院壩文化深深根植于當地特有的鄉土文化之中,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并日益成為人們大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顯著特色就是發端于民間,涵蓋城鄉,是一種被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地域文化、鄉土文化。因此,要使院壩文化永遠保持蓬勃發展的生命力,應該立足鄉土文化資源的開發,立足于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項目眾多、形式各樣的院壩文化活動,豐富院壩文化的內涵。比如,積極推動壩壩舞、壩壩宴、壩壩球、抖空竹、跳滑板、轉陀螺、太極拳等活動的開展普及工作,推動各種形式的院壩文化活動大發展、大繁榮。
(二)積極應對文化傳承危機,加強對壩壩舞等活動的品牌建設
近年來,隨著農村眾多的青壯年勞力紛紛進城務工,當地農村的空心化、空殼化現象嚴重,對院壩文化的傳承弘揚產生了不利影響。一些獨具特色的民間絕活手藝,如壩壩舞、抖空竹、竹編、版畫,民間吹打等都出現了后繼乏人,無人繼承的現象。為應對這種文化傳承危機,我們應該加大對當地院壩特色文化的發掘、整理和繼承。像起源于重慶地區的壩壩舞,現已發展成為參與群眾最多,最受群眾青睞的休閑健身活動,為此,應該在現有壩壩舞的基礎上,創新內容編排形式,豐富表演內涵,將當地的一些民族舞蹈與壩壩舞相融合,打造集健身、休閑、觀賞、表演于一體的特色品牌。
(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對院壩特色文化的經費扶持
當前,困擾當地院壩文化大繁榮、快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就是缺乏必要的經費來源和保障。為此,當地政府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拓寬對院壩文化活動開展的籌資渠道。比如,對起源于本土并深受群眾喜愛的壩壩舞活動,當地政府可以明確相應的組織機構來管理,對壩壩舞的群眾鍛煉點、設施設備、場地維護等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借助新聞媒介,為壩壩舞等特色文化項目尋求社會力量的資助。此外,還可以按照市場經濟運作方式,鼓勵群眾自籌資金自己管理,相關組織管理機構以有償服務、合法經營等手段增強造血功能,解決活動開展經費不足的問題。
(四)提高基層文化工作者的綜合能力,為院壩文化開展提供堅強保障
實現學校特色發展,打造特色的校園文化,成就師生精彩人生,彰顯教育特色,走科學發展之路,是新課程理念下現代學校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把握校園文化特征,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山區農村小學因區位、環境、經濟、文化等條件的制約,學校文化底蘊遠遠落后于平原和城市學校。農村小學如何改變當前狀況,走上發展特色文化之路呢?筆者就此談談山區農村小學特色文化建設的載體問題。
1.以學校管理規章為約束,培植制度文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搞好學校文化建設,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保障。學校制度文化是滲透于學校的各種組織機構與規章制度中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新課程理念下的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就必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到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結合,尊重人的權利,滿足人的需要,促進人的發展。培植制度文化要因人、因時、因事而宜,激發師生積極向上的工作和學習情緒,創建和諧、愉悅的人文環境。主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1 實現民主化。讓教師、學生參與制度的制定,增強學校決策過程中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有效性。
1.2 實現自主化。努力給教師、學生創造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契機,以達到從制度上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的目的,變過去的外控式管理為自主式管理。
1.3 實現同步化。學校要本著“優化”和“精細”的原則,厘清培植制度文化思路,加強對管理制度的調查研究,優化可實施的制度,切忌墨守陳規,做到制度文化建設的與時俱進。
2.以學校特色目標為導向,培植環境文化
學校環境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優化育人環境既是一種管理,又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專家學者預言:辦學的競爭就是文化的競爭。因此,文化立校是我們辦學的必然選擇。要因地制宜設計優雅靚麗的校園文化風景線,使校園一景一物都有人文內涵,富有靈性,讓學生時時受熏染,體現校園“處處是文化,事事皆教育”。實現“三化一性”,營建校園優美環境:
2.1 校園布局合理化。一所學校的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等功能分區布局不相對獨立且雜亂無章,該校環境必然糟糕。應以實現校園布局合理化為基準點,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實現生活、教學、運動等功能區的相對獨立,從而營建出校園的優美環境。
2.2 校園全方位綠化。學校百花競放、綠樹成蔭,儼如公園或花園。這樣的學校必然令師生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當前我國校園綠化水平最差的是山區農村小學,很多學校是分點分塊的局部綠化。必須進行大面積的綠化,實現校園綠化的最大化。
2.3 學校標識明顯化。學校標識是學校的標志性事物。睹其物就能思其校。如學校的校名、校徽、校旗、校訓、辦學理念、遠景規劃等均應處于校園最明顯的位置,學校的校訓、辦學理念應有機融于學校的主要建筑樓的外墻上,且字體雄壯有力,字號相對較大,顏色醒目,顯出恢宏的氣勢,體現學校的精神。
2.4 學校環境具有生命性。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每一座校舍、每一堵墻均應彰顯人文特色。因此,我們在打造學校環境時,必須賦予學校環境的生命性要求,增強環境的育人功能。如為校園的某些物品賦詩一首,為每一種植物標注樹名、年齡和隸屬科目等。
3.以豐富校園生活為抓手,培植活動文化
加強活動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的凝聚功能。農村學校活動文化建設應遵循教育規律,因地制宜的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趨向,不斷強化進取精神,增強團隊意識,培育合作觀念,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1 豐富教師文化生活。舉辦好以教師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本教研、教學展示、文娛活動等,關注教師身心健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豐富教師文化生活。
3.2 增強班隊活動內涵。以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法制、環保、誠信和愛心等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3.3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好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具有教育意義的節假日,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學生尊老愛幼、明禮誠信、團結友愛、篤實寬厚、自強不息的優秀品德。
3.4 提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勞動實踐、公益勞動、社會小調查等形式,開展好勞動實踐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奉獻社會、關愛他人、快樂自己,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3.5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心理咨詢活動,搞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4.以提高文明素養為目的,培植行為文化
班級是學校工作的細胞。目前,農村小學對班級文化建設關注不夠,鑒于此,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與研究的同時,我們開展了班級文化建設調研活動。為了進一步建設班級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采用了邊建設邊調查的方法,對當前班級文化建設現狀有一個深入了解,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有效地推進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同時給同類的農村小學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提供借鑒。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馬田小學四年級學生。
2、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針對在校學生四年級、全體班主任和部分家長的問卷,問卷以選擇題為主,內容體現了班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等方面,題型設計上有現狀類調查和師生心理傾向性調查,采用數理統計法。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1、班級精神文化建設調查分析。
班級精神文化是指班級所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方式、是班級文化的最高境界。通過對學校老師的座談,我們感覺到:有的班生機勃勃,有的班死氣沉沉;有的班自由散漫……在學生的調查問卷中也客觀地反映出這一現狀。
題號調查內容評價選項
ABC
(1、你班有明確的班集體奮斗目標嗎?
A.有B.不清楚C.沒有76人
51.7%58人39.5%13人8.8%
(2、你對班級同學有感情嗎?
A.有很深的感情B.有點兒感情C.沒感情111人
75.2%28人19.3%8人5.5%
由此看出在48.3%的班級中,還沒有健全“班集體奮斗目標”這一內容。“你對班級同學有感情嗎?”,有75.2%的學生答“有很深的感情”,說明了學生對班級還是有歸屬感的,學生間比較熱情,師生關系也是友好、融洽的,老師在家校溝通方面還是重視的。
2、班級制度文化建設調查分析:
班級制度文化是指班級集體中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同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班級規章制度雖然是班級制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班級制度的制訂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級制度文化。當一個學生的某種行為通過反復的調整之后成為一種習慣,當大多學生都按一個大致相同的標準而就某種行為形成同一習慣的時候,這種集體習慣便會升華為一種制度文化。
學生的調查項目中有3項涉及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題號調查內容評價選項
ABC
(1、你所在的班級制定了班級公約嗎?
A.有B.不清楚C.沒有147人
100%0人0%0人0%
(2、你的班級設有班級一日常規嗎?
A.有B.不清楚C.沒有83人
56.5%51人34.4%13人9.1%
(3、你班級的班干部有明確的管理職責嗎?
A.很明確B.不太明確C.不明確,71人
48.4%49人33.6%27人18%
在對各班晨會談話課的檢查中,我們也發現,有一部分班級并沒有在晨會十分鐘時間內對班級學生進行經常教育,而是占用為處理作業,違背了課程設置的初衷,忽視了晨會課的教育功能。
3、班級物質文化建設調查分析
班級物質文化是指通過對所在班級環境的設計、布置以及在此過程中的相關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件”,也是班級文化的表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一個班級精神面貌的具體反映,也是衡量一個班的班級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在學生問卷中,有2項題涉及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題號調查內容評價選項
ABC
(1、你班級的環境美化是由哪些人參與的?
A.老師和同學布置B.全是同學布置C.老師一個人布置的68人
46.2%12人8.3%67人45.5%
(2、你認為班級墻上的名人名言對你有激勵作用嗎?
A.很有激勵作用B.沒往心里去C.從來不去注意,93人
63.4%39人26.6%15人10%
從問卷可見,廣大師生都很重視身處的環境,都在努力去做環境美化這一工作,且收到了實效,但學生的參與力度不夠,環境育人的作用還未全部發揮。
四、結論與嘗試措施:
從調查中,我們看到了大多數班主任老師對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視。針對調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嘗試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
1、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在農村小學中,較少接觸英雄人物、國情教育基礎等實際東西的陶冶,所以,只能從小處抓。“班級奮斗目標”的確立對學生的思想發展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求每個班級應結合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
2、開展班級形象設計活動:
為了使班級建設在校園文化中顯示出獨有的魅力,更為了增加班級的凝聚力,培養每位學生的小主人意識,培養了學生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的良好品質,教育用自己的雙手共同建設班集體。
3、培養良好的班風:
關鍵詞:
農村特色;群眾文化;發展;社會進步
發展先進、積極的農村文化是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也是農村群眾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近年來,社會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并著手組織了各種各樣的農村文化活動,使得農民的業余生活得到豐富。但是,有些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仍存在較大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及文化建設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
一、農村群眾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上層建筑影響經濟基礎,農村文化作為農村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需要基層管理部門引起高度重視。相較于其他文化形式,農村文化是與農村群眾的生活最為接近的,也是農民最容易參與其中的,其對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說,農村群眾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農村群眾文化可以促進農村群眾全面發展;第二,農村群眾文化可以維護社會穩定;第三,農村群眾文化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
二、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困難
首先,缺少文化資源。政府作為主導機構,對于人才的扶持切實影響著文化建設。現今,大力發展經濟,將經濟建設作為一切發展的核心仍然是很多基層管理部門最重要的目標。在“重經濟,輕文化”的政策影響下,農村群眾的文化訴求得不到滿足,文化建設進程緩慢。文化資源包括很多方面,在對農村群眾的文化培養中,人才資源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農村群眾的文化基礎本身比較薄弱,在日常文化活動中形式單一乏味。資金支持和與外界藝術組織、團體的文化合作,以及引進大量、多種類的文化、藝術骨干,都是農村文化建設的有效措施。其次,忽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人們往往忽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忽略了對傳統文化的鞏固發展。在農村群眾中,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珍貴的傳統文化,它們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包含了文明與技藝雙重精華的珍貴藝術品。對于民間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力投入,讓民間文化最大程度地保留和發展。
三、如何發展有農村特色的群眾文化
(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增加這方面的經濟投入,要求各級政府將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納入本年度的財政支出預算中去,并確保該項投入額度能夠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次,要拓寬用于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融資渠道,制定相關政策,以鼓勵當地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民間資本企業主動參與到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來。最后,政府可以引導并鼓勵公眾人物以及明星參與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募捐活動,將相關設施以捐款者的姓名命名。總之,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利用各界資源。
(二)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關鍵是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建設過程。因此,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提起基層領導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將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任務盡快提上日程,將其作為與促進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工作來完成。這就要求村委會、村組確定專門的文化管理職位來落實文化建設工作。其次,市縣級文化局要幫助農村解決文藝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成立專門的培訓班來幫助農村培養文藝人才。最后,在每年召開的新農村建設指導大會中,可以增加文藝隊指導這一環節,組織并開展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文藝活動,加強對廣大村民的藝術熏陶。
(三)挖掘農村特色文化資源
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國,各地都埋藏著巨大的文化寶藏。尤其是鄉村地區,更是保留著多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民間習俗,有著不可比擬的文化魅力。但是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民間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在建設農村群眾文化時,要將發掘農村特色文化資源作為文化建設宗旨,打造具有中國農村特色的農村群眾文化品牌,弘揚我國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間傳統文化,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
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要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農村特色文化市場的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開發鄉村旅游業。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要依靠當地的地理位置、環境、氣候等各方面條件,同時也可以將當地的鄉村文化以文藝表現的形式融入旅游建設中去,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參觀。第二,發展觀光農業和家庭式農家樂。村民可以根據當地種植環境,適當擴大作物種植規模,讓游客親自到種植基地參觀、采摘并品嘗,還可以將收獲的農作物帶回農家,自主加工成食物。第三,組織民族文化產品展示活動。相關組織者可以將村民自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具收集起來,組織一個稍具規模的產品展銷會,在宣傳當地文化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但很多鄉村在建設群眾文化時,因為盲目效仿其他鄉村建設,而導致文化活動單調甚至低俗。如果相關建設者能夠把握住文化建設的中心方向,堅持本地區特色,農村群眾文化必將百花齊放、魅力十足。因此,我們要堅持建設先進的農村群眾文化,促使基層文化建設道路越走越好。
作者:陳富平 單位:武定縣環州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1-0084-02
特色不僅是先進文化的生命,更是農村文化的生命。因此,農村文化建設應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不但要堅定性地重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和敏銳性地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還要有效性地發揮民族文化特色的優勢和創造性地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和民間藝術,全面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一、堅定性的重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
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民族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基,是促進各民族團結友愛的橋梁,是維系國家統一的有力保證,是面向世界各國的窗口,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精髓,更是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今,現代化知識的沖擊、外來文化的入侵以及生存環境急劇惡化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我國許多寶貴民族民間文化的遺失,進一步地采取保護措施已迫在眉睫。因此,我們要以最大的力度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進行系統的文化資源保護。
(一)對具有重大文化價值的臨近瀕危的民族民間文化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和搶救。首先,各級政府在自己的范圍之內進行大規模的搜查活動,即搜查本地區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并得出統計結果,根據“優先安排,抓緊搶救”的工作方針,對那些臨近瀕危或處于瀕危狀態的且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門類進行及時的安排與搶救;其次,收集民族民間文化的繼承人的名單并與之交流,即對繼承有瀕危門類的民族民間文化知識和技藝的人進行交流,積極采取他們的建議,并進行搶救性的記錄;最后,征集第一手資料,即授權有關單位向民間征集關于民族民間文化的珍貴原始資料和實物,積極號召群眾,并將征集到的實物及時進行妥善的保管。
(二)設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專項基金。所謂專項基金,就是從特定來源形成并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來源,把資金用在有需要有用的地方。其一,各級政府要加強指導,組織各方力量,統籌規劃格局,把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納入到財政預算范圍之內,給予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經費上的保障。其二,要堅持財政投入與社會資金相結合、政府保護與民間保護相結合的方針,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社會的廣泛參與,共同搞好民族民間文化工程的建設。
(三)采用現代先進的儲存和保護方法對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各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四優先”政策,即優先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設施的建設、優先對民間文藝人才的培養、優先對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優先對珍貴文物的保護等。鼓勵整理民族民間遺落的文化,并進行進一步的保護和開發。有規劃地對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的地區進行命名,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水河流域銅鼓藝術之鄉”的“民間藝術之鄉”和“特色藝術之鄉”。采用現代先進的儲存和保護方法對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保護,例如建立一批民族生態保護區、文化生態博物館和文化生態保護村寨,設立民間文藝資料庫和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等,并設立一批民間藝術搶救保護專項資金,開展相關民間特色文藝活動,拍攝有關‘民間藝術文化之旅’的紀錄片,用現代的手段保護和傳承民間優秀文化。
二、敏銳性地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
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是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而農村就具備了這一點。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情況下,既要開發和利用農村文化資源,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又要拓展農村文化市場,注重打造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使兩個輪子同時轉動,推動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要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就應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農村文化中心戶。實踐證明,農村文化建設與脫貧致富、農民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它們有著密切的聯系。要想實現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就應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農村文化中心戶,培育具有一方特色的文化市場,發展農村文化產業鏈。農村文化中心戶就是將農民致富的愿望與文化家庭創建的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培育建立鄉村農戶中的一批不同類型、具有特色鮮明的農村文化中心戶和社區文化之家,其覆蓋率高,影響力大。文化中心戶是一個新型的農村文化陣營,是一個集農民所有、農民投資、農民經營、農民受益為一體的新型文化主體。可以采取各種形式鼓勵文化中心戶的建立,如結對幫扶、對口援建、文化下鄉等形式,并結合各地的小康點、扶貧點來建設,即幫助農村“文化中心戶”的建立與發展。可以讓各‘中心戶’配置網上電腦、購買科技用書等網絡的途徑對本地特產進行銷售,還可以通過宣傳科普知識、科技講座、信息咨詢、實地操作等活動進行知識傳授,形成農村文化陣營。如廣西靈山縣建設“鄉村電子信息館”對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進作用。
(二)要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就應精心打造農村文化活動品牌。在推動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 采取“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充分地利用地方獨特的文化品牌,摸索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新路子。近年來廣西精心打造農村文化活動品牌,緊密聯系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等經濟工作,舉辦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廣西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國欽州蠔情節、中國欽州國際海豚藝術節等,這些活動不僅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民積極參與,逐漸形成了一個區域文化活動的品牌,在收獲經濟回報的同時,文化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三)要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就應開發“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資源。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產業,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同時,還應做到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首先,把傳統的“福利事業型”文化事業轉變為“經濟管理型”的文化事業,在產業選擇、發展模式、區域布局等方面選擇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因地制宜,加快制訂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其次,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組織開發“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資源,以本地傳統文化為代表的各種文化資源開發為主,傾力打造地方品牌,使更多人了解到本地獨特而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觀。如廣西武鳴縣就是一個集民俗文化、人文景觀和文化遺跡為一體的特色區域,該縣利用有利的地勢、古老的文化、久遠的民俗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等優勢,大力打造“三月三”歌圩品牌。具有濃郁的壯鄉風土人情的農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節日,吸引了國內外大批的觀眾,讓其久盛不衰。此外,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楊美古鎮、那蒙竹山村民宅古建筑群、廣西“第一楹聯村”大蘆村等許多珍貴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資源。
三、有效性地發揮民族文化特色的優勢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民俗,獨特多樣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讓農村文化更加千姿百態。廣西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有劉三姐山歌、盤王歌、琵琶歌、蘆笙舞等具有極強的表演性的藝術展示,還有有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年代久遠的石器、銅鼓、陶瓷、摩崖造像等展示類型的特色藝術。這是民族的寶庫,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更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優勢所在。只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豐富多樣的獨特優勢,才能更好地去創造和發展農村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
(一)從有形文化資源和無形文化資源入手,加強對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系統的普查。通過普查,摸清現有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總體情況,進一步保護和開發特有的民族文化資源,并進行培育和形成民族文化產業,變民族文化的資源優勢為民族文化的產業優勢。一方面對有形文化資源的進行普查,包括文化遺跡、歷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飾、飲食、樂器、歌舞道具、宗教器物、交際禮品、工藝產品、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等等,另一方面對無形文化資源的進行普查,包括神話傳說、史詩歌謠、故事寓言、音樂舞蹈、節慶活動、民間習俗、人生禮儀、禁忌形式、宗教祭典、村規民約等等。建立各地民族民間文藝資料檔案管理機構,為深入地開展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發掘、收集和整理工作做準備,以收藏、陳列和開發使用各種民族民間文藝資料。
(二)從區域文化入手,加強對民族民間文化的研究。例如處于北部灣文化區域的廣西欽州,其民族民間文化就具有鮮明的特征。首先,應搞清楚北部灣文化區域的歷史演變與特征、內涵與外延、本身優勢與劣勢、現實意義與歷史價值等方面的關系。其次,應加強研究,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北部灣區域文化資源,對各縣區文化發展目標作出準確的定位,引導各地優化文化資源的配置,突出重點,發揮優勢,統一規劃,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多樣一體的文化發展格局。
(三)從文化活動和文化資源入手,著力構建民族文化體系。構建民族文化體系不僅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開發,還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更要注重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經貿發展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將本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集中起來,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區,開展豐富多樣的群眾性地方性民俗民間文化活動和節慶活動。另一方面,要強化民族文化村寨的特色,一切從各地民族文化資源的實際出發,把村寨按照該民族的傳統民居進行總體設計,并在村中心建設標志性的建筑。在一些支系多的民族地區可建立若干文化村寨。在既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又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形成民族文化的優勢產業,構建民族文化體系。
四、創造性地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和民間藝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迅速膨脹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開始涌向農村,體驗農村旅游,熏陶民間文化。因此,我們要瞄準農村文化市場發展的時機,把文化與旅游緊密聯系起來,充分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大力發展以鄉村文化旅游為特色的文化旅游服務,打造鄉村文化產業鏈條,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文化競爭力的獨特文化品牌。
德育是指針對學生群體的道德教育與培養,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兩方面的教育。農村學校以中小學校為主,德育工作的重點就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同時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人格素質。農村學校德育建設,除了課堂這一主陣地之外,還應該將校園文化作為基點與突破口。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構建農村學校特色校園文化,對于充分落實素質教育以及優化農村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一、農村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意義
(一)滲透功能
從一個人出生時,教育便隨之開始了,它促使個人能力不斷發展,對其思想和思維進行培養,將其情緒與感情充分激發出來。“潤物細無聲”的特色校園文化教育與有意識進行的學校課堂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存,共同對個人產生影響,塑造其人格和世界觀。從教育效果來說,此種隱性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利于學生接受。特色校園文化便屬于這一教育范疇,它無時無刻不包圍著學生,同時存在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特色校園文化通過環境、氛圍等對學生進行塑造和感染,此種滲透教育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2]
(二)激勵作用
特色校園文化的外顯形態就是學校的學習環境,例如整潔的教室、花草樹木、宣傳欄等,這些均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審美感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色校園文化的內隱形態,是基于學風、教風、校風等方面建立的思想觀念體系。這一思想觀念體系對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不斷產生同化與影響。例如,特色校園文化中的德育故事、勵志故事,以及在校園宣傳欄和教室中張貼的名言警句,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責任感和歸屬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產生明顯的激勵作用。
二、農村校園文化發展現狀
當前,農村學校硬件條件基本完備,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加強,但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與城市學校還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性和多樣性不夠,校園文化活動較為乏味、單調;二是農村校園文化建設陣地單一,往往只能通過教室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三是校園文化缺乏活力,較難讓學生主動接受。如此,難免有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與逆反心理。長期下去,會對學生的學習熱情、思想道德等方面產生較為消極的影響,不利于“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所以,需要積極采用科學方法充分促進農村校園文化發展,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整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而實現五育并舉。[3]
三、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筆者深刻意識到,要想建設科學、先進的特色農村校園文化,校方應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是基于精神素養和心理層面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二是基于實踐能力開展的特色農村校園文化建設。農村學校應該突破傳統學校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單一化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基于精神素養和心理層面的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1.針對農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農村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心理知識,學習科學的心理調節方法。課程要涵蓋兩部分內容,即理論內容與實操內容。在理論知識層面,主要是向學生普及心理知識;在實操層面,主要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認知和自我心理調適。例如,實操部分要涵蓋人際交往、自我認知以及換位思考等方面的訓練,對克服自卑、轉變不良情緒、樹立自信以及心理調節方法等進行有效掌握。部分農村學校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嘗試建立心理服務室,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在農村學校中,跟隨祖輩居住的學生占了較大比重,這部分學生在提升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更加迫切。他們需要有人傾聽心事,解答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并在某些時刻提供心理指引。在父母缺位的情況下,學校可盡力為他們補上成長過程中的這一課。2.通過家長課堂等形式提升家長認知部分農村家庭的家長思想觀念較為陳舊,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長并不關心,對影響孩子成長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狀況不夠明確,難以為孩子設計科學的發展目標。基于此,農村學校可通過專題講座、理論輔導等為家長創造“家長課堂”,引導家長樹立較為科學的、符合時代的教育觀,同時對家庭環境進行充分優化,提升教育能力。這樣做,能夠促使家長通過正確的方式與良好行為不斷影響孩子,為孩子健康、愉快成長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4]3.通過開設課外閱讀課打造“書香校園”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農村學校應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予以足夠重視,通過開設課外閱讀課等方式打造“書香校園”,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讓學生深深認同“開卷有益”,好讀書,讀好書,促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另一方面,設立課外閱讀課可以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甚至消除其厭學情緒。例如,某農村小學學生小東曾出現過逃學的行為。教師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耐心與他進行溝通。小東說:“因為上課太沒意思了,我逃學其實只是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看連環畫與故事書。”小東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學生對于一天到晚始終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師的“滿堂灌”感到不滿意,而他們對于閱讀具有濃厚興趣,對新知充滿探索精神。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與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規范。教師可經常為學生編寫書單,引導其多讀優秀文章,多聞書香、多沾書氣;同時引導學生掌握快讀、活讀、寫讀、攻讀、誦讀、意讀、博讀以及選讀等方法;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通過圖書交換、共讀一本書、撰寫讀書筆記、開讀書分享會等方式豐富閱讀形式,擴大閱讀量。通過引導學生養成讀書習慣,助力于書香校園的打造,進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二)基于實踐能力的農村校園文化建設
1.組織節日文化活動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雖然不同的節日具有不同的內涵和風格,但都保留了我國先人的經驗與智慧成果,節日活動將我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精致的一面充分展示出來。而且,廣大農村地區往往節日氛圍較為濃厚,節慶習俗保留得較為完整。因此,農村學校可借助重大事件紀念日、傳統節日以及其他時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以團會、隊會以及班會等為依托,通過慶祝活動、宣講、手工制作等形式,引導學生將傳統與現代、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等有機結合起來。例如,端午節前,農村學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到田間割艾草、包粽子,充分體驗傳統節日的形式與過程,感受傳統文化的意義。借助此類活動,引導學生增強愛國意識,提升道德修養。有人認為,課外活動會占用學生一些學習時間,但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類似的節日文化活動能夠引導學生掌握課外知識與實用技能,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興趣愛好,促使學生學有所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5]2.設置初級就業指導課程,初步培養農村學生的職業意識根據傳統教學模式,一般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或是就讀職業院校后才會接觸職業規劃、就業規劃等課程與知識,并進行相關問題的思考。但在現實中,不少農村學生因對外部世界缺乏了解,對個人成長也缺少較為清晰的規劃和認識。與此同時,家長也不能為其提供較為明確的指引,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部分農村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或是學習目標與發展目標不夠明確。所以,為農村學校的中學生設置初級就業指導課程,能夠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適當了解相關行業就業信息,進而指引學生走出迷茫,合理確定學習目標與發展目標,進而推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首先,學校可設置就業分析理論課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身能力、氣質、性格與興趣,同時對社會職業有一定了解,明確自身奮斗目標。其次,學校可設置就業實踐課程,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將參觀和體驗教育作為主要途徑,不斷探索農村學校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增進對社會了解的科學機制。通過校內外與課內外結合的方式,強化學校和社會的連接與互動,鼓勵學生主動創新。農村學校可以在每學期安排固定時間,聯系當地特色農業或其他單位為學生提供參觀和體驗機會。這樣的活動既可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與認知,也能促使學生對未來產生緊迫感和向往,主動對未來進行規劃,使學生盡早樹立責任感和職業意識,促使學生明確目標,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習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今年,為了進一步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我縣由政府“埋單”,為農民演戲75場,放映電影2249場。還舉辦了春節晚會、鹿鄉大舞臺歌手大賽、大秧歌比賽、元宵花燈展、五一“勞動者之歌”、“知榮恥,樹新風”廣場文藝演出、宣傳《治安管理法》小品專場、“廉政之聲”文藝專場、科普大集、書畫攝影展覽等10余次大型文化活動,中老年秧歌隊、京劇票友協會等各類民間文藝社團日趨活躍,民間藝人在全國和我省紛紛獲獎。
二、完善機制,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新格局
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表現形式之一,也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標志。農民畫是我縣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國享有盛名。東豐農民畫歷經百年,以關東民俗為養分,以現實生活為源泉創作了大量的形象質樸、色彩明快、構圖飽滿、凝重和諧的農民作品。當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東豐農民畫事業蓬勃發展。1988年東豐縣首批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2008年東豐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9年東豐農民畫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東豐縣被中國美協評為“中國十大農民畫鄉”。縣政府也始終把農民畫創作隊伍和骨干作者的培養作為推動東豐農民畫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舉措,堅持給地位、給榮譽、給待遇、給條件。自2000年起,先后制定出臺了《東豐縣鹿鄉文化綜合系列開發工程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民畫發展的實施意見》、《東豐縣農民人才獎勵辦法》和《東豐縣農民畫專業人員職稱評騁辦法》等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陸續聘用、錄用了21名農民畫骨干作者為國家事業單位干部。為加快東豐農民畫產業化步伐,縣政府于2010年建設了東豐農民畫發展基地――“東豐?中國農民畫館”。畫館占地10000平方米,總投資3580萬元,2011年10月投入使用。畫館建設以來,免費接待前來考察、學習、參觀20余萬人次,舉辦各種展會10余次,培訓骨干農民畫作者100余人。2012年9月8日,“2012年遼源東豐?中國農民畫藝術節暨全國農民畫展覽”在東豐?中國農民畫館成功舉辦,本屆藝術節,共有31個省、134個市縣1000余名農民畫作者參與,開創了東北地區舉辦全國農民畫藝術節的先河。同時,組織1988名中小學生共畫農民畫,挑戰世界最大規模藝術課,成功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東豐農民畫已成為吉林省的文化品牌,東豐縣也因此被第三屆呂國巧取節慶創新論壇評為“2012最具投資發展潛力文化旅游縣”、被中華文化促進會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評為“2012文化生態旅游縣”。目前,東豐縣農民畫創作隊伍已經達到52000人,其中學生作者40000余人,在農民畫方面有收入的5000余人,能獨立作畫的2000余人,骨干作者400人,知名作者40人,東豐農民畫已有580件作品獲國家級獎勵,185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600多件作品被聯合國和世界知名美術館收藏。東豐農民畫多次在瑞士、日本、德國、、阿根廷、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國家和聯合國展出。
三、打造品牌,創造民間藝術繁榮新機遇
民間藝術是農村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展示平臺。民間藝術根植于農民,農民需要民間藝術,農民也能夠傳承和創新民間藝術。縣政府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文件中肯定了民間藝人的作用和民間藝術的功能,確定了大力發展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項目的任務和目標,激發了民間藝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近年來,75歲的民間微雕藝人王秉正先后參加了“吉林關東熱鬧節”、“河南鄭州絕技藝博會”、“山西太原藝博會”、廣交會等全國性才藝展示,2005年8月,被省文化廳授予“吉林省民間(微雕)藝術家”稱號。65歲的馬國臣以其踩刀提重(赤腳踩刀刃,雙手各提一桶水,口中叼起一桶水)、鋼筋刺喉、傳統魔術滿臺獻彩等參加省“關東熱鬧節”并獲“民間絕技高手”稱號。81歲的徐仁智的書法作品勒石存世于河南鄭州的“黃河碑林 ”、遼寧鐵嶺的“中國觀音閣碑林”、山東濰坊的“國際藝術碑林大觀圓”和湖北鄂州的“元極碑林”。70歲的楊樹有自1963年以來,在吉林、遼寧、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年畫80余件110余幅(含四條屏)。65歲的吳強稼以鹿鄉人物和歷史為素材,創作出版了《解方將軍傳奇》、《皇家鹿苑傳奇》等5部長篇小說。三合鄉的“劉家嗩吶班”、南屯基鎮的“關家嗩吶班”還上中央和吉林、浙江電視臺。目前,以記述民間藝人坎坷經歷、保護民族文化記憶的《中國鹿鄉民間藝術人物?關東風情關東情》和《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吉林東豐卷》兩部書已經編輯完成出版。農民畫、漫畫和民間文學被省文化廳譽為東豐文化“三絕”。
民間藝術活動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農民參與文化活動,自辦文化項目的人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全縣有農民電影放映隊13個,小劇團8個150余人,文化大院229處,村村都有秧歌隊、廣場健身舞隊伍,并有剪紙、繪畫、微刻、根雕、舞蹈、紡織、泥塑、兒童畫等多個藝術活動組織。我們相信,這種文化活動不會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的文化現象,而是與農民生存活力和生活質量相生相伴與時俱進的文化潮流。
環境創設更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一個能激發幼兒學習探究的活動環境,培養幼兒創新精神,促進孩子多方面發展,是幼兒園創設環境的宗旨。在創設環境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應該相互學習、相互合作,教師是引導者,也是合作者,幼兒是學習者,更是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在師幼互動過程中,提高幼兒能力、發展幼兒智力。
農村的孩子對農作物很熟悉,對當地風土人情也有所認識和了解,作為教師,在和孩子共同設計主題和用材時,和孩子共同商討與尋找制作的過程中,若能充分挖掘有教育價值的農作物資源,緊密結合幼兒園課程內容創設環境,實行課程內容和環境的有機銜接,讓墻壁說話,讓環境育人,就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如《認識花生》,我們可以把花生的實物展示給幼兒,并利用花生的生長周期圖片充實環境,這個生長圖片可以讓孩子通過觀察實物親自動手制作,也可以讓孩子或家長從網上搜索下載,到花生成熟的時候,幼兒可以用花生做成標本,也可以用花生的殼粘貼圖案等。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時,根據季節的變化,植物生長成熟的先后,還可以不斷改變環境,不斷完善環境。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和同伴都有交流的話題,他們可以自己評判自己,也可以評判別人,在評價中獲取知識和經驗。
創設墻面環境時,可利用的農植物很多,如玉米、稻谷、小麥、大豆等。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把這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制成卡通圖片,也可以直接用實物展示等等。這些農作物本身可利用的材料也很多,植物自身的種子、秸稈、葉、皮等都可以作為墻飾制作的材料。如用種子拼畫粘貼,用秸稈辮、扎、用葉剪、貼、畫,用皮包、裹、粘貼,不同的植物皮可以裝飾很多圖案、紋理等等,這樣在裝飾墻面時,可以拓展很多內容,在整個裝飾的過程中,通過師幼互動,共同合作創設墻面,這樣的學習活動才是孩子喜歡的,整個過程中,幼兒所獲得的知識和快樂是無窮的,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游戲環境,彰顯幼兒個性色彩
很多農村幼兒園室內玩具數量少,品種也不多,無法滿足孩子進行各種活動的需要。教師要善于和利用家長資源、農作物資源和社區等資源,發動家長和幼兒到生活中尋找和課程相關的物品,創設活動區角,為課程內容服務,為孩子的發展服務。如:“歡樂大家庭”主題活動,教師可以發動有條件的家長和幼兒從網上搜索各民族的服裝圖片,在畫報上尋找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圖片,教師和幼兒共同把圖片張貼在活動室的區域,再讓孩子從家里或縫紉店里搜集一些碎布,然后和幼兒一起,開辦服裝廠、服裝店等等,由此還可以延伸出更多活動,如民族服裝展示會,模特大獎賽等等。在《端午節》活動中,教師則可以讓孩子和家長尋找和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和傳說,尋找和端午節相關的物品和圖片,在墻面上把孩子的圖片展示出來,請幼兒說出各種物品的名稱和用途,教師配上文字說明,在活動區角準備一些大米或泡沫板、碎屑,再準備一些綠色蠟光紙或實物棕葉,讓孩子學包粽子,學做米糕等。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時令水果、蔬菜、農作物等,給幼兒添加或添畫,利用各種植物的不同造型,讓它們變成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增加物品的靈性,用這些物品和孩子一起玩植物情景劇,激發幼兒的游戲熱情。還可以利用農作物,開辦農作物展銷會,農貿市場,農產品加工廠等活動。利用各種植物的種子,玩分類游戲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認知能力、動手動腦能力,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并且,他們在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也是他們終身難忘的。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034―01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牌,是一所學校長期歷史積淀和文化建設的產物,也是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重要生態環境,其外延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價值追求與品位標志。因而,各級各類農村學校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視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園文化。
一、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校園文化是一種亞文化,由觀念文化、規范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它的作用是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形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騰飛的助推器。所以,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項重大任務。
1. 激勵作用。校園文化的外顯形態是優美的學習環境,如整潔的環境、恰到好處的宣傳欄、繁茂清馨的花草樹木、規范整潔的教室等,都能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審美享受,也給他們提供了學習的動力。內隱形態是以校風、教風、學風形成的觀念體系。它們是校園文化無形的存在形式,影響、同化著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這是校園文化真正的力量所在。其思想意識層面的內涵,體現著它特有的人文風格。學生在這里體現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和學習熱情。因為名言警句、勵志故事、德育故事無不給予學生深刻的思想性、歸屬感、義務感和責任感,在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2. 滲透功能。校園文化更多地通過文化無意識地給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如同杜威所說:“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它不斷地發展個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煉他的思想,并激發他的感情和情緒。由于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個人便漸漸分享人類曾經積累下來的智慧和道德的財富。”這種潛在的隱性的文化滲透較之于顯性的有意識的教育,對學生來說更為有效。由于校園文化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學校及班級教育的內容,有時甚至糾正教育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不僅對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起著特殊的作用,也有力地促進了全體成員素質的提高。
二、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
校園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里主要談談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1. 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有較強的直觀性,如校園布局、建筑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從以創建優美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文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