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19: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進出口貿易會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特征一:一般貿易超越加工貿易成為最大貿易方式
一季度四川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66.6億美元,大幅增長71%,高于全省42.1%的整體增速,拉動全省整體外貿增長26.1個百分點,是推動全省外貿增長的首要力量,占全省整體外貿的44.3%,超越加工貿易成為第一大貿易方式;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64.1億美元,增長16.2%,低于全省42.1%的整體增速,拉動外貿增長8.4個百分點,占比為42.6%。
特征二:美國是最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增長強勁,與日本貿易下降
一季度四川與美國雙邊貿易額為26.3億美元,增長21.2%,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7.5%;與東盟26.1億美元,激增1.4倍,占比為17.4%;與歐盟23.4億美元,增長29.9%,占比為15.6%;與香港10.6億美元,增長69.9%,占比為7.1%;與日本8.7億美元,下降14.7%,占比為5.8%。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四川與東盟的貿易額相比與美國的,只相差了0.2億美元。事實上,今年1~2月四川與東盟雙邊貿易18億美元,與美國17億美元,東盟一度成為了四川最大的貿易伙伴。四川和東盟的貿易之所以能有這么快速的增長,主要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大環境良好,2004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促進了與東盟貿易的提速;第二是四川外貿“南向戰略”成效顯著,相關部門和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取得的良好成績;第三是四川與東盟之間,有著比較強的貿易互補性,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目前四川組裝生產的筆記本電腦中有部分零部件,是從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進口的。
特征三:全省外貿以成德綿城市群為主,成都獨占鰲頭,另有7市外貿規模超過1億美元
一季度全省21個市、州中,成都以121.4億美元的進出口額獨占鰲頭,增長45.8%,占全省整體外貿的比重高達80.7%,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同期,德陽外貿規模為8億美元,增長13.5%,位列全省第二;綿陽為7.5億美元,激增1倍,居第三位。此外,另有樂山(2.2億美元,增長9.2%)、自貢(2.1億美元,增長5.8%)、宜賓(1.6億美元,下降13.2%)、南充(1.2億美元,增長49.6%)和遂寧(1億美元,增長45.1%)外貿規模超過1億美元。
特征四:綜合保稅區增速首次低于全省平均
一季度,成都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為63.8億美元,增長34.9%,低于全省42.1%的整體增速,占全省外貿總值的42.4%。其中出口總值為38.6億美元,增長48%,拉動全省整體出口增長20.1個百分點。
一季度成都綜保區的外貿增速低于全省整體增速,這是自綜保區成立以來首次出現。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綜保區外貿的迅速發展,外貿規模不斷大幅度攀升,基數的擴大使得增速有所減緩;另一方面,一季度四川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迅猛,對四川整體出口增長貢獻特別大,拉高了四川整體出口增(下轉第44頁)(上接第36頁)速。當然,同全國其他綜保區橫向比較,成都高新綜保區發展勢頭良好,增速遠高于全國綜保區7.8%的外貿平均增速。
特征五:工業制成品比重上升,機電產品推動全省出口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季度四川出口初級產品1.7億美元,下降10.4%;出口工業半制品13.9億美元,增長51.3%;出口工業制成品83.9億美元,增長63.8%。四川初級產品、工業半制品和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例關系為1.8:14:84.2,相較于去年同期3.1:14.8:82.1的該比例關系,工業制成品比重明顯上升,初級產品和工業半制品比重下降,結構進一步優化。
特征六:機電產品推動全省出口增長
一季度四川出口以便攜式電腦、集成電路等為代表的機電產品合計63.3億美元,增長49.5%,拉動全省整體外貿出口增長33.6個百分點,是推動四川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
特征七: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快速增長
一季度四川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5億美元,激增2.1倍,同期全國增長19.4%;出口家具及其零件3.7億美元,激增8.4倍,同期全國增長34.2%;出口鞋靴3.1億美元,激增1.1倍,同期全國增長27.3%;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2.6億美元,增長14%,同期全國增長10.4%;出口旅行用品及箱包2.3億美元,激增3.8倍,同期全國增長42.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實現了持續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也是對外貿易經濟增長的過程,隨著外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運作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在擴大對外出口的同時,也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的對外開放,我國進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反映也越來越靈敏。隨著中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在進出口體制方面已發生了顯著變化.非關稅壁壘的種類和范圍大為縮小以到取消,進口關稅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經濟乃至政策上的變化有重大影響。所以,關于影響我國進出口的決定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對它的研究能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據。
二、理論綜述
從目前的理論研究看,影響我國進出口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匯率,GDP,服務業比重,關稅稅率,價格指數,利用外資等。本文將通過構建計量經濟模型,對各種因素與進出口總額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
1.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升值,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將上升,這會削弱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導致出口減少。反之,如果人民幣貶值,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將下降,這樣就能增強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使得出口增加。
2.GDP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有效的指標就是GDP。國民經濟越發達,與國外的聯系也會越緊密,從而推動國家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服務業比重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服務業比重對進出口的影響。一般而言,由于“服務不出國”,所以第三產業的可貿易程度較低,因此,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進出口總額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就會越低。
4.進口關稅稅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進口關稅稅率是調節進口商品數量和結構,保護國內幼稚工業,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保護我國工業產業的發展,中國一直實行高關稅稅率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逐漸調低關稅率,進而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額。
5.價格指數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物價指數居高不下。這樣,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對出口不利;進口商品價格可能低于國產同類商品的價格,而對進口有利。
6.利用外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1978 年,中國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大門,外商、外資、外國產品便接踵而至。利用外資大大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一方面,利用的外資大部分直接用于進口。另一方面,外資,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我國廉價的勞動力結合起來,生產出質優價廉,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三、模型的設定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進出口總額與匯率,國民生產總值,服務業比重,進口關稅稅率,價格指數,利用外資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同時引入虛擬變量來反映國家匯率政策的變化。方程可以表示為:
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β7X1tDt+Ut
其中:Yt:進出口總額;X1t:匯率;X2t:國民生產總值;X3t:服務業比重;X4t:進口關稅稅率;X5t:價格指數;X6t:利用外資;Dt:虛擬變量;Ut:隨機擾動項
這里將t=1995 作為臨界點,因為1994 年國家實行匯率并軌,考慮到政策的滯后效應,匯率并軌對當年影響不會很大,而1995年之后,這種影響會突顯出來。
四、數據的收集
由于資源的限制,本文只獲取了從1981年到1996年的數據,如下表:
6.所有數據均為現價值。
五、模型的估計與調整
本文運用EVIEWS通過對中國1981年-1996年進出口總額數據與匯率(X1),GDP(X2),服務業比重(X3),進口關稅稅率(X4),價格指數(X5),利用外資(X6),虛擬變量(X1Dt)進行回歸分析,方程形式為: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β7Dt+Ut
EVIEWS的回歸結果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的結果可以看出,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a=0.05下,F統計量1278.227,明顯顯著。可決系數R2=0.999107,模型擬合程度較高。但X1,X5,X1Dt參數的t值,卻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原因,所以下面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和處理。
首先計算各解釋變量的相關系數,看出它們存在很強的相關性。然后用逐步回歸法對模型進行處理。
最后修正嚴重多重共線性影響后的回歸結果為:
六、模型檢驗
1.經濟意義上的檢驗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GDP每增加1元,平均來說引起進出口總額增加0.042474億元;服務業比重每增加1%,進出口總額增加25.79033億元;進出口關稅稅率每增加1%,進出口總額增加27.28523億元;利用外資每增加1元,進出口總額平均增加0.7284445億元;1994年以后,由于實行了匯率并軌,匯率也對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匯率每增大一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平均減少17.26333億元。
2.統計檢驗
(1)擬合優度:由表2.0中數據可以得到R2=0.999082,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8623,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在給定顯著水平a=0.05,Fa(5,10)=2.52.由表2.0中得到F=2176.085大于2.52,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國民生產總值,關稅稅率,服務業比重,利用外資,匯率”等聯合起來確實對“進出口總額”有顯著影響。
(3)T檢驗:在給定顯著水平a=0.05,臨界值可以粗略等于2.由表2.0中數據可以得到各個參數的t統計量都大于2,說明在顯著性水平a=0.05下,在其他條件不變是情況下,解釋變量“國民生產總值,關稅稅率,服務業比重,利用外資,匯率”等分別對被解釋變量進出口總額有顯著的影響。
3.計量經濟意義上的檢驗
(1)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第一次對模型進行OLS模型估計的時候,F值明顯顯著,可決系數R2也很大,說明擬合效果很好。但是匯率,價格指數,虛擬變量參數的t統計量都小于2,對被解釋變量不顯著。此時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后來對多重共線性進行了處理。因此這里已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影響了。
(2)異方差的檢驗
用EVIEWS繪制e2對X2,x3,x4,x6,x1,Dt散點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殘差平方e2對X2,x3,x4,x6,x1Dt的變動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認定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的檢驗
當給定顯著性水平0.05時,查DW表,當n=16,k=2時,得dL=0.615,dU=2.157。由回歸結果可知,DW統計量為1.905784,大于dL =0.615,小于dU=2.157,所以不能判定是否為自相關。為了驗證是不是存在自相關問題,采用廣義差分法進行檢驗,發現不存在自相關。
七、本文結論
1.人民幣匯率下調是要改變我國人民幣幣值對外高估狀況,使用美元表示的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用人民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升高,使其在國內市場上處于不利地位,從而達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匯率單獨對進口和出口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對進出口總額則沒有太大的影響。
2.1981-1996年,我國GDP平均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長。GDP 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外貿進出口的高速增長。一方面,國內許多企業的生產直接面向國際市場,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口創匯,而且,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產品加速更新換代和升級,出口商品結構也不斷優化,制成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
3.隨著新興產業的不斷興起,服務業比重在逐年增加,由原來的20%多增加到35%以上。由于“服務不出國”的理念,服務業比重的增加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
4.進出口關稅稅率是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門坎,是進出口貿易比較要遵守的義務。它對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5.價格指數單獨對進口和出口產生重大的影響,但對進出口總額影響不夠顯著。
6.隨著外資的不斷引進,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外資的促進作用。它對進出口總額產生顯著的影響。
7.1994年匯率并軌,對當年沒有產生太大的作用。但之后確實對中國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顯著性影響。
八、政策性建議
1.充分吸收和利用外資,降低進口關稅,深化外貿體制及與之相配套的改革,擴大外匯儲備。
2.調整國內的產業調整。(1)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降低該類產品的進口。(2)大力發展能夠吸納勞動力的輕工業和服務業,有效提高國民的收入,進而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3.在現有的人民幣匯率基礎上,通過漸進的人民幣升值來實現進出口總額的下降,進而促進外貿依存度的降低。(1)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勞動力收入提高,這可以提高我國居民的購買力。(2)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勞動力成本上升,會導致一些競爭力差的企業放棄出口,減少我國的出口額。另外,本幣升值還可以在間接上起到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商場現代化.2007.6(中旬刊)(總第506期).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47-02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簡介:范芹(1974-),女,四川成都人,中級,從事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研究。
一、中國進出口貿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中國外貿總體態勢發展良好,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2 0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 016.7億美元,下降16%;進口10 056億美元,下降11.2%。全年貿易順差1 960.7億美元,減少34.2%。其中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中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應該說中小外貿企業已經成為推動中國進出口增長的主力軍。隨著中國進出口商品種類及國別的日益多樣化,進出口企業遭遇的風險和損失也日漸增多。因此,中國進出口貿易管理部門及進出口企業必須充分了解進出口各個環節中的潛在風險。才能保證中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內企業受到了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挑戰。隨著中國外貿體制改革和外貿經營權的放開,許多中小外貿企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進出口風險管理的方法。國際商品市場瞬息萬變, 出口商很難把握其變動方向、了解其信息, 更難及時準確無誤的采取應對措施。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市場,如何加強自身抗風險能力,做好風險管理與控制已成為企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中國企業既要認清客觀存在的國際貿易風險,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規避風險,以取得國際貿易中的勝利。在新的貿易形勢下對外貿易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風險,與此同時中國進出口企業遭遇風險和損失的案例也不斷增加,如何識別和防控風險,促進中國進出口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是外貿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尤為重要的內容
“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風險導致的各種損失降到最小程度的管理方法”(C.A.Williams,R.M.Heins,1964)。這個定義包含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含義:(1)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安全效果。(2)企業風險管理是由風險識別、衡量和控制幾個環節組成。(3)實現風險管理目標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建立出口貿易風險評估是建立在市場拓展和風險防范之間的一座橋梁,如果運用得當能極大地促進業務發展和利潤實現。盡管部分企業在加強出口貿易風險管理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就總體而言,中國外貿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 風險意識淡薄、出口貿易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的情況沒有根本改變。結合中國進出口商品構成特點以及發生國際貿易糾紛的實際情況,筆者將中國中小企業進出口業務中的主要風險歸結為以下幾種:
1.進出口合同風險。合同是進出口貿易的基礎。如果合同條款中對買賣雙方權利義務規定不明確,或者遺漏了保險、索賠、仲裁等條款,就可能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發生糾紛,扯皮現象。而且處理糾紛也無據可依,給進出口企業帶來風險和損失。
2.船務與貨運風險。目前中國進出口貿易絕大部分是依靠海洋運輸進行的。海運風險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運輸風險;另一方面是信用風險,即承運人在海運過程中有意進行欺詐而產生的風險。包括提單欺詐、租船合同欺詐、海運保險欺詐等。
3.市場變動風險。市場變動風險主要是指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商品價格變動所產生的風險。交易價格在合同中確定而市場價格卻隨時波動,若出口商品市場價格大跌,一方面可能是進口方百般挑剔不履行付款義務給出口方帶來損失;另一方面如果進口方如約付款,就必須承擔貨值價差的損失。中國諸多學者對進出口貿易的風險與防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
從長遠看企業本身為防范風險,就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體系,通過拓展渠道增加信息來源;對于政府而言,則應加強國際合作、盡早建立中國自己的國家性風險控制體系。從根本上降低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保證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的發展。
三、政策建議
1.建立風險成本管理機制。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風險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目前,大多數外貿企業還沿用多年來形成的傳統交易方式,對出口風險的認識還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證業務的層次。實際上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任何一筆交易都有風險成本,在出口成本核算時,必須把風險成本考慮在內。在西方企業里,都設有與財務相結合的專門風險經理,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和充分利用外部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 全面防范出口風險。因此中國中小外貿企業上至領導層和管理層,下到普通員工,都要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在大力轉變經營方式、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方式的同時,樹立出口的風險成本意識,將出口風險成本納入財務核算的范疇,建立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從而真正將出口風險防范納入外貿企業常規經營管理之中。
2.建立完善預警系統。中小企業的出口工作涉及面廣,而且往往會因產品的質量問題而屢招刁難。如果企業沒有完整的業務管理辦法,一旦出現官司,會造成有理打不贏的局面。同時,由于每年企業的客源在擴大,為了企業在貿易中有的放矢,必然要對每一個客戶建立業務檔案,包括資信度、貿易量等等,逐年進行篩選,降低業務風險。企業應嚴格要求公司員工認真對待在出口貿易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完善合同條款,嚴格按照合同執行,仔細審查各種單證,做到不出任何差錯。企業進行風險控制的目的是避免風險、減少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即通過對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預計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提醒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應密切注意與本企業相關的各種內外因素的變化發展趨勢,從對因素變化的動態中分析預測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風險預警。以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
3.控制經營風險。控制經營風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控制供應風險。企業能夠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是擁有充足的資源供給,企業的供應風險主要包括:市場價格風險、合同欺詐風險、貨物質量風險、存貨風險。(2)控制生產風險。企業的生產風險,是指存在于企業將各生產要素組合形成產品過程中的風險主要包括生產組織風險、生產安全風險、生產質量風險等。(3)控制銷售風險。企業的銷售風險是指企業由于市場開發、產品銷售(包括勞務提供)、市場競爭等環節存在著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銷售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開發風險、市場營銷策略風險、賒銷信用風險等。
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因素給企業外貿出口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能夠及時地掌握稍縱即逝的機會。盡管機遇背后可能隱藏風險,但風險也往往孕育著希望和收獲。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看,企業要敢于認知和分析風險,并采取積極、創新的風險管理措施,把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C.A.Williams,R.M.Heins.風險管理和保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5-0073-02
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與人才市場接軌,以企業需求為教學目標,培養面向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措施,校企之間“互補優勢、共享資源、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既有利于學校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又有利于企業找到真正適應自己的人才,是一種學校和企業的雙贏機制。在這種模式下,中職學校要根據企業和社會需求對教學進行一系列改革。“進出口貿易實務”是從事外貿工作必學的一門核心課程,涵蓋簽訂外貿合同、運輸、保險、支付、商檢、索賠和仲裁等多個業務環節,內容多且復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技能要求高。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開展“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的改革作出初步探討。
1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目標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發展以及我國外貿經營權的放開,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中小企業逐步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它們非常需要外貿知識夠,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優的初中級技能型、應用型外貿人才。“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對應的職業崗位是外貿業務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目標要以就業為導向,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綜合培養學生。企業需要初、中級人才,教學知識目標是“夠”用就好,掌握外貿基礎理論和概念。企業對人才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教學能力目標是“強”,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探究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溝通技巧,積極主動的心態、鉆研刻苦的決心,以及職業道德、責任意識等綜合素質,教學素質目標必須是“優”。
2以實踐為導向的課程內容
2.1以工作流程為軸心重組課程內容
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內容以學科體系為框架,按知識點劃分章節,學生按部就班學習后即使已經熟練識記相應要點,走上工作崗位卻發現所學知識不能與工作順利對接,面對實際問題時常慌亂無措。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內容的組織、整合應該結合教學目標,以實踐為導向,以崗位工種的項目任務為依據,強調專業技能的訓練。因此,“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可打破教材框架,以“尋找客戶——磋商談判——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索賠糾紛”這一外貿業務工作流程為軸心,將“對進出口貿易合同條款的把握與運用——進出口貿易合同履行的操作流程與方法——進出口貿易履行過程中糾紛的防范和處理”三大相應知識與操作模塊融會貫通,將全部教學內容化作一個連貫的、實際操作的業務訓練,讓學生領會外貿工作的實質。同時,課程內容還可按經濟形勢變化和企業實際需求及時進行調整與更新,例如在教學中增加商品知識、報檢實務、跟單驗貨等內容,滿足崗位要求。
2.2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內容中所占百分比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應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內容中所占百分比,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如實踐知識、實踐案例、實踐操作等技能訓練,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職業素養。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了直接面對實際案例或深入到社會中去的機會,學生可以檢驗并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也認清自身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的差距。實踐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例如通過校企合作,引進相關合作企業完整的外貿經濟業務,全面涵蓋從交易磋商到合同履行的流程,進行操作練習,完成流程就完成了教學。同時,對合同報價、計算運輸保險費用、核算盈虧等較為復雜的環節進一步強化。實踐也可以是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完成,例如直接到企業的外貿員崗位上進行實習操作,積累工作經驗,增加社會閱歷。
3以行動導向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相互溝通、團隊合作素質。“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采用以行動導向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擬法等,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項目教學法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預定的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貨款結算”這一環節教學時,可引入“填寫匯票”這一項目,學生以出票人身份填制匯票,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匯票的定義、內容、種類和使用方式,發揮中職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強的長處。案例教學法是指以精選的真實、典型事件為基礎,撰寫能夠體現課程內容的案例用于教學,以培養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辨別、分析、解決的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通過對案例的探究,例如在進行“爭議與索賠”這一環節教學時,引入合作企業真實發生過的貿易爭端案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發思考如何事前預防爭端出現,遇到爭端又該如何盡量避免損失地進行處理,讓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同時總結案例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為就業后的工作積累經驗。進出口貿易活動需要生產廠商、進出口貿易商、銀行、質檢、運輸、海關、保險、外匯管理局多方參與,相互合作。因此,由學生扮演相關角色進行模擬實務操作的角色扮演法可以讓學生體會角色之間的互動和協作,站在各自角度對貿易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運作與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體會進出口貿易實務的運作過程。情境模擬法則通過創設仿真情境,讓學生分組成立模擬公司,模擬進出口業務流程進行運作,并在教師引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從尋找客戶、商談、到簽約及履行一系列模擬實戰,然后與教師共同評議、歸納和總結,最終消化所學知識。
4創立實訓教學環境
4.1完善先進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的實訓基地必須能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課件、經貿政策、產品、市場供求、企業真實業務項目等相關信息,安裝外貿仿真軟件,同時按企業真實的部門與工作崗位設置機位,實現企業仿真環境。多媒體輔助手段提供豐富影像資料,讓教學生動、形象、直觀,也便于學生自學。外貿軟件讓學生分別承擔外貿業務流程中的不同角色,將企業業務作為學生實訓內容,結合目前電子商務興起的潮流,讓學生在電腦上處理商務信息,繕制外貿單證,進行電子通關結算,完成仿真業務,提升了對國際貿易業務的理解。
4.2建設穩定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的優勢在于是處于正常運轉的企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貿易操作環境,教、學、做一體化,學生在一線崗位接受職業指導和職業訓練。工作現場就是教學課堂,通過現場實操,完成教學。例如在學習商品知識時,通過到企業現場觀測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檢驗過程;在學習運輸時,到物流倉庫、集裝箱堆場監運;在學習貨運與保險時,則親理相應單證資料……學生在實訓中親身體會真實、直接、生動的外貿崗位技能訓練,而不是僅僅是驗證與觀摩,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工學結合。
5以職業考核為標準的教學評價
學習的評價只有參照職業考核為標準,才能檢測學生所學知識和所掌握的能力的有效性,與時俱進。在過程性評價上,要評價學生的工作態度與工作方法,還要評價學生的成長性、分工任務完成情況、在團隊中作用的發揮、溝通及協作能力、自主學習情況等,同時按外貿企業規章對學生儀容著裝與考勤等進行相應考核。在結果性評價上,則減少傳統書面考試比重,加大實踐能力考核的比重,比如在考試中要求學生完成合同條款擬定、信用證審核等工作項目,也可在外貿仿真軟件環境下操作完成合同履行的程序,來檢測學生掌握相應外貿技能的水準。
6真正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一方面,企業接受學校的專業教師進行頂崗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歷,讓教師既掌握來自外貿行業的第一手資料,用于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同時也在外貿實戰中積累經驗、提升技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另一方面,學校吸納企業優秀行業精英兼任專業教師,不斷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動態,能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的滲透。校企在合作中增進了解與友誼,促進雙方共同成長,推進校企深入融合。
參考文獻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中間品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越來越大,基于最終產品、原產地等原則的傳統統計一國貿易額的方法無法準確反映在全球生產鏈背景下各國的實際利得。各國學者及國際組織等紛紛探究并提出了各種新的貿易統計方式。其中,測算貿易增加值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和認可。同時,我國林產品存在明顯貿易逆差等問題。中國目前的國際分工多屬于中間林產品的加工制造,為了在全球化生產鏈下更加準確地反映國際貿易進出口實際情況,我國亟需準確統計林產品國際貿易數量,以了解其發展真實情況,維護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的正當權益。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增加值貿易是由Hummels等人提出的垂直貿易概念發展而來,由于垂直貿易的假設要求進口中間產品的增加值必須全部來源于國外,應用范圍狹窄。由此,眾多學者都在此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其中,較為突出的是Daudin(2011)等人明確提出了增加值貿易概念,利用更高質量的全球貿易分析項目數據庫的國內投入產出表數據,規避了垂直貿易下的嚴格假設[1]。Robert Koopman等提出了KPWW方法,將產品的每一個用途具體在每一個來源進行區分為中間進口品與最終產品,將一國總出口分解為國內增加值和國外增加值部分[2]。對貿易增加值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單一國家的投入產出表或構造國家間的國際投入產出表進行的產業層面的研究,因此難免會忽略企業的微觀特征。國外學者將研究更多集中于以外國附屬機構統計、VAX比率、投入產出表等方法建立模型,忽略了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統計制度的影響,以及從微觀角度上對企業進出口貿易增加值部分的核算。
綜上,傳統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已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增加值貿易方法日益受到重視,但國內對增加值貿易理論研究尚未成熟,還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對增加值貿易的核算主要應用于中國工業企業貿易進出口總額方面,將其引用到林產品貿易的理論研究也較為少見。而伴隨著林產品貿易規模的擴大,進出口型林業企業有必要進行增加值貿易核算。由此,在全球價值鏈背景下,清楚認識我國林產品貿易出口現狀,合理測算出自身的林產品貿易增加值,應對新的國際貿易形勢成為林產品貿易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三、中國林產品貿易出口分析
(一)中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變化
如圖1所示,2000―2013年,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大體呈上升趨勢,但在2008年,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進出口貿易額相對下降,在2008年后,貿易額有所回升,并在2009―2013年迅速增長。其次,我國在2000―2013年,林產品貿易長期處于貿易逆差,我國的林產品進口額遠大于出口額,且兩者之間的差額逐漸擴大。隨著我國經濟迅速增長,對木材的需求急劇增長,我國內部市場的供需矛盾使得我國對國際林產品(原木、鋸材)的依賴度逐年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我國本土森林資源。林產品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我國整體貿易順差,但西方國家仍對我國林產品筑起了綠色貿易壁壘。而加快林產品國家貿易市場增加值統計方法的核算,可減輕西方國家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敵意,從而減少我國貿易糾紛案件。
(二)中國林產品出口市場金額占比
通過表1,得到我國林產品出口貿易金額和我國出口各國的林產品貿易金額,兩者相比,得到我國林產品出口貿易市場占比。
由圖2可知,2000―2013年,日、美、韓是我國林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英、加、德次之,從總體趨勢來看,以上六國對我國出口市場的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年達到峰值。2005年日本市場占我國出口市場的48.78%,將近一半,遠遠大于其他國家,在2006年以后,美國市場占比超過日本市場占比,可達11.48%。自我國加入WTO后,雙方的貿易摩擦加大,對我國林產品出口市場結構進行微調,可有效緩解我國與別國的貿易糾紛。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國林產品貿易具有大進大出的特點,由于我國制漿、制版技術相對落后,紙漿和膠合板大量進口,林業企業大多進行來料加工,中間投入較少,貿易增加值甚微,所以以貿易總額來衡量一國出口的產品價值的傳統統計方法嚴重影響我國林產品貿易的健康發展,建立統一的林產品貿易投入產出表對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圖3分別展示了我國出口原木、人造板、木質紙漿、鋸材等主要林產品的出口國金額占比較高的國家,由圖可知,我國原木主要出口國是美、日、韓,2000―2013年期間,美國對我國原木的進口量一直居高不下,遠遠超過日本和韓國兩國,而日韓兩國進口我國原木的趨勢變化大致相同,近年來,我國對美日韓出口原木的比例逐漸下降,表明我國限制原木等自然資源的出口、關稅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國人造板主要出口國為美、韓、日,與原木相似,韓日兩國金額市場占比趨勢相近,近年都有下降的趨勢,而美國起伏波動較大;我國紙漿出口國主要是美、印、德,其中最為明顯變化的是印度,在2011年以后對我國紙漿的需求突然驟增,2012年金額占比約達85%,而2013年又驟然下降。了解我國林產品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我國林產品出口在各國的金額占比,有利于我國與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進行合作,核算林產品貿易增加值,有利于各國清楚認識本國在全球價值鏈下的地位和作用。對于核算林產品貿易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種,但目前來說都存在一定缺陷或在現實情況無法實施的情況,所以在探索林產品貿易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建立新的貿易統計制度的同時,更要求我們結合世界林產品貿易的現狀以及特點,來完善和發展貿易增加值核算方法。
參考文獻:
[1]Daudin G,Rifflart C,Schw-
eisguth D. Who pro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2011,44(4):
1403―1437
[2]Koopman R,Powers W,Wang Z,
二、根據一拖社保要求,組織總部員工54人開展了信息采集工作。
三、根據文件,下發了《2013年度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推薦工作的通知》。
四、招聘工作:
1.根據公司成立進出口貿易部的要求,開展了進出口貿易部員工招聘工作,目前已完成。
2.根據資產財務部工作需要,開展了會計核算員的招聘工作,目前人員即將到位。
3.正在進行礦業裝備部、技術中心的招聘。
4.為了擴大公司招聘影響力,積極運作與國內有影響力的人才網站合作。
五、對因工作調動被解除合同及合同到期的總部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
六、積極協調辦理調京人員的相關手續。
七、認真準備貫標資料,完善體系文件及各項記錄,為最終審核做好準備。
八、修訂《總部員工薪酬管理辦法》、《總部員工績效考核辦法》、《進出口貿易部薪酬暫行辦法》。
(一)中國的對外貿易存在著非市場化的問題
1.國內企業要出口產品必須得到政府的批準,大多數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
雖然我國對傳統的貿易體制不斷進行改革,如賦予若干生產企業進出口自營權,但是,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僅僅只是少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包括少數科研機構),而且其進出口自營權仍然受到很久的約束,經營范圍受到嚴格的限制,擁有進出口自營權的生產企業實際上并不能真正完全自主地經營進出口業務。此外,雖然我國也允許私營企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但進入門檻很高,數量極其有限。總之,我國的外貿經營權仍然是由國家控制的,(注:政府對外貿經營權的管制實際上是一種非關稅壁壘。)只有少數生產企業有權可以直接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大多數企業并不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這些沒有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要出口產品,就只能通過國有外貿公司。這意味著,對于大多數沒有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來說,它們并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而同國際市場之間實際上仍然存在著“隔層”。(注: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政府曾提出了“工貿結合”的改革思路,但是,由于我國的國有外貿公司和國有生產企業都沒有獨立的財產,因此,我國外貿公司同生產企業之間的“工貿結合”大多是在政府的策劃下采取行政合并的方法進行的,而不是通過產權交易組合而成的,這不但起不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反而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及協調成本過高,形成邊際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規模不經濟”局面。總之,我國生產企業同國際市場之間的“隔層”問題并沒有真正徹底地解決。)
由于外貿經營權由政府行政審批,哪些生產企業能進入國際市場完全由政府指定,因此,在缺乏市場競爭和篩選、淘汰機制的情況下,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企業,這樣就必然會造成對外貿易的低效率。同時,由于國內大多數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此,國內許多生產企業就不可能完全自由靈活地根據國內外市場的供求狀況,及時生產出完全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我國的出口,這就人為地壓抑了我國的出口供給彈性。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國的私營企業(注:“私營企業”是我國的一種特殊提法,事實上,企業只存在因其所承擔的財產責任或民事責任的不同(既有限責任或無限責任)而出現企業組織形態不同的問題,而不存在因所有者身份不同而導致企業性質不同的問題。)在沒有得到政府的批準下并不能自由地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因此,這就不利于使我國持續涌現出更多的完全自負盈虧,因而真正具有內在動力和壓力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出口的市場主體,從而極大地阻礙了中國人均出口額的不斷增長。(注:目前中國雖然躋身于世界第七大貿易實體,但與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相比則顯得人均貿易額或出口額并不高,如人口只有五千多萬的英國和法國1999年卻分別占世界進出口總額的第四和第五位。)可見,對私營企業的出口限制實際上是對中國出口擴張能力的人為限制。
此外,雖然我國的外貿公司在政府的保護下壟斷了我國的進出口,但我國的國有外貿公司卻因規模小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且,由于這些國有外貿企業并不承擔經營虧損的最終財產責任,因此,各國有外貿企業為了擴大出口,而往往不負責任地對內抬價收購、對外低價競銷。國有外貿企業相互之間這種沒有內在約束的無序競爭,不但造成出口秩序混亂、而且增加了我國的出口換匯成本,降低了我國的貿易利得(Gains)。
2.我國在進口方面存在著事實上的政府管制,進口的市場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
雖然我國自1992年以來不斷降低關稅,但我國降低關稅的政策意圖實際上是側重在緩解我國過大的國際收支順差,同時擴大資本品或技術設備的進口(中國進口中的80%以上是資本品),以提高國內企業的生產率,而并不是著眼于通過實現進口的自由化,以引入國際市場的競爭機制。而且,雖然我國不斷削減非關稅壁壘,但實際上我國對一些已經取消配額、許可證管理的進口商品仍然存在著不同名目的數量限制,一些需要進口品的投資項目需要事先得到政府的立項批準或政府部門的政策性指導。同時,中國在進口的程序上也存在著一些事實上的管制(如需要若干個政府部門的蓋章認可,進口手續過于繁瑣等)。此外,在政府對進口進行嚴格管制的同時,我國對許多產品(如原油、成品油、農產品等)的進口仍實行國家壟斷,這種進口壟斷實際上也是一種非關稅壁壘。
我國對進口進行管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國內某些行業或企業(特別是保護了國有企業),但卻因減弱了進口產品的競爭壓力,同時使國內企業得不到低成本的生產投入品,從而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效率。
(二)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缺乏規模經濟的內在動力
按照新貿易理論中的基本觀點,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是為了通過進入國際市場,以擴大產品的市場銷售,使企業能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生產更多的產品,從而降低產品的平均生產成本,從而有利于降低產品的價格,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以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但我國的絕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真正實現規模經濟,許多企業完全只是為了出口而出口,為了創匯而出口,而并不一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或創造利潤而出口。由于我國企業(包括外貿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因此,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普遍較高,生產率普遍較低,這樣,我國出口產品的換匯成本也就自然很高。
(三)我國的出口結構仍存在著技術檔次及附加價值低的問題
中國出口競爭力強的工業產品主要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其中紡織、服裝、鞋帽、玩具及日用消費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占很大比重),這些產品的產品鏈條短,附加價值低。目前,中國出口量最大的10類產品中有9類是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產品(如鞋、玩具和運動用品,以及布料和服裝等)。
目前,我國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雖快,但主要依靠加工貿易和外商投資企業,而且我國機電產品一般檔次較低,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不高,缺乏有后勁的支柱產品,支柱產業的出口能力尚未形成規模。同時,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特別是已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很小,只有15%(世界十大出口國平均為40%左右),且多數還是由外資企業實現的。此外,中國的服務貿易(包括銀行、保險、電信、法律、會計、資訊行業等)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十分薄弱,出口創匯能力不強。
還必須指出的是,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工貿易的發展。在加工貿易中,只要加工產品本身是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型產品,那么,反映在統計中就是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但實際上國內大量加工過程比較短暫,附加價值并不高。可見,建立在加工貿易基礎上的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長還不能說明我國的出口結構已真正實現了高級化。
二、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產權問題
根據產權經濟學的觀點,市場交易的實質是產權的交易。如果將這一觀點引進到國際貿易理論之中,則我們就可得出這樣一個新理論觀點:國際貿易的實質實際上是產權在國際間的交易。既然如此,本文就從產權這個角度來剖析中國的對外貿易問題,以便進行理論上的創新,并為中國的對外貿易提供正確的發展思路。
(一)中國貿易非市場化的根源是傳統的國有產權制度
既然國際貿易的實質實際上是產權在國際間的交易,因此,國際貿易市場化或自由化的實質則是產權在國際間的自由交易。這意味著,一國要真正實現對外貿易的自由化,最根本的是本國的微觀經濟主體不但完全有權在國內外獨立地獲得或擁有財產,而且還能在國內外自由地進行產權交易。可見,貿易自由化的制度前提是財產權分散化的產權制度。
而我國目前的產權制度特征是:(1)絕大多數生產要素(包括土地、資本及企業家才能等)的產權仍然掌握在國家手中,且國家的財產權利是凌駕在其他一切財產權利之上的特殊的財產權利。(2)國有企業(包括國有外貿公司)沒有獨立的財產(即對企業的凈資產沒有所有權)。(3)私營企業的財產權沒有真正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護。
在傳統的產權制度中,由于國家(事實上是政府)仍然掌握著大部分生產要素的產權,且國家的財產權利是凌駕于其他一切財產權利之上的特殊的財產權利,因此,政府就自然仍是最主要的經濟決策者或經濟活動組織者,在這種情況下,進出口經營權也就自然控制在政府手中,這意味著,在傳統的產權制度中,微觀經濟主體是很難自由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的。
事實上,在國有企業(包括國有外貿公司)沒有獨立的財產,因而無法真正獨立地承擔經營虧損(包括進出口虧損)財產責任的情況下,也不能讓國有企業掌握完全的進出口自營權。因為,如果讓這些不承擔進出口虧損責任,因而沒有內在的自我約束機制的企業都可以完全自由地從事對外貿易,則有可能導致不計成本的對外惡性競爭現象,從而既會導致我國對外貿易秩序的混亂,同時又會大大降低我國的貿易利得。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政府也不得不對外貿經營權實行審批制。
此外,由于在傳統的產權制度中,私營企業的財產權沒有真正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護,因此,自由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就很難被視為是私營企業的一項天賦權利或自然權利。私營企業要獲得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的權利,就只能由政府批準賦予。
(二)傳統的產權制度人為地限制了我國企業規模的擴張
在傳統的產權制度中,由于國家為保護自己對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及控制權,并不鼓勵其他財產所有者對國有企業投資入股,而且,由于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員和職工對企業凈財產并沒有所有權,因此,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員和職工也沒有內在的動力不斷擴充企業的凈資產,這就導致國有企業缺乏內在的規模擴張機制。同時,由于國有企業并不是擁有獨立財產的產權主體或市場主體,國有企業對其所占用的財產并不享有所有權,因此,國有企業之間不可能進行真正的會發生所有權轉移(所有權永遠掌握在國家手中)的兼并或收購活動,這又使得我國的國有企業缺乏外在的規模擴張機制。此外,由于私營企業的財產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護,因此,私營業主對其財產所有權的長期歸屬也缺乏信心,這樣,我國的私營業主也沒有內在的動力不斷擴大企業的規模,等等。總之,由于我國的企業缺乏內在和外在的規模擴張機制,因此,這就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在對外貿易活動中缺乏規模經濟的內在動力。
(三)中國出口品技術檔次低下的根源是制度的限制
由于在傳統的國有產權制度中,國有企業之間不可能有真正激烈的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且國有企業因沒有獨立的財產而不可能真正承擔經營風險或虧損的財產責任,同時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員及職工對采用先進技術所形成的企業財產并不擁有所有權,技術并不能通過企業的剩余索取權變成有回報的投資(楊小凱,1998),因此導致國有企業既沒有外在的壓力,同時又沒有內在的動力和壓力不斷地開發和采用更先進的技術。這一切都從根本上決定了國有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的能力、動力及壓力,從而自然會導致我國出口品的技術檔次低下。
(四)在本國企業競爭力低下的情況下,政府也難以完全實現進口的自由化。
由于傳統的產權制度導致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競爭力低下,產品生產成本過高且質量較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實現進口貿易的自由化,則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就有可能因無法同國外企業競爭而面臨破產倒閉的命運。這樣,政府就不得不對進口實行事實上的管制政策,以保護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可見,中國對進口進行管制的實質是為了保護國內的國有企業,保護傳統的產權制度。
總之,以上分析充分證明:阻礙中國對外貿易自由化及真正成為世界貿易強國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產權制度的限制。
三、產權改革與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根據以上分析,為真正實現中國對外貿易的自由化并使中國真正成為世界貿易強國,我們應進行實現財產權分散化的制度改革,從而使我國的微觀經濟主體都成為真正擁有獨立財產的所有者或產權主體,并規定各所有者的財產權利一律平等。
進行這種實現財產權分散化,并規定各所有者財產權利一律平等的制度改革,將會自然創造出眾多真正擁有完全財產權利(包括自由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和對外投資活動的財產權利)及經濟決策權的市場主體或企業,(注:在產權改革的基礎上,企業組織形式將不再按所有者身份或性質的不同而劃分為國有企業或私營企業,而只按所有者對企業經管所承擔的財產責任的不同而劃分為獨資,合伙企業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且所有的企業都將在完全平等的基礎上自由競爭。在這個基礎上,就不會再存在什么“私營企業”的特殊問題。)這樣,我國的所有企業都完全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自己所認為的合適方式自由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自由投資。(注:這意味著,我國的企業是否應成為集科研開發、生產、投資、貿易、金融為一身的綜合商社或大型企業集團應完全由企業根據國內外市場狀況由自己決定,政府不應人為地代替市場主體設計企業發展模式。)同時,由于產權改革將創造所有市場主體的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環境,因此,以保護人們的財產權不受侵犯為基本職責的政府未經法律授權就不能對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隨意進行人為的干預,否則就是侵犯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利。這意味著,在產權改革的基礎上,政府將不能再運用行政權力直接組織或壟斷經濟活動(包括進出口貿易活動)。可見,進行財產權分散化的產權改革將會自然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市場化或自由化,并實現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的一體化經營(即國內企業可以同時自由地從事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
實現對外貿易的自由化,使我國的所有企業都可以自由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這就意味著將自動撤除國內生產企業同國際市場之間的“隔層”,從而使我國的所有企業都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以便靈敏地根據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及時生產出完全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而且,由于我國的所有企業都是完全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我國的企業既必須完全獨立地承擔出口虧損的財產責任,同時又可以完全獨立地獲得出口盈利所帶來的好處,顯然,這種完全自負盈虧的企業將真正具有內在的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機制,在生產及進出口貿易活動中力求做出最佳的生產經營或進出口決策,以便根據國內外市場狀況和自己的比較優勢出口機會成本最低的產品,而進口機會成本最高的產品,即為發揮本國的比較優勢而出口,為利用別國的比較優勢而進口,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而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的企業會真正具有內在的動力和壓力完全根據國內外價格體系的差異以及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不斷地比較產品的生產成本及國際市場上的消費者愿意支付或能夠支付的價格,并根據比較優勢原則盡力以最低的機會成本生產國際市場最需要,因而價格及質量最高的產品,從而使我國的產品真正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可見,產權改革基礎上的貿易自由化,不但不會出現能在國際市場上盈利的產品難以出口,而不盈利或虧損的產品又大量出口,以及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的企業相互之間因進行沒有成本約束的無序競爭,導致出口秩序混亂和出口換匯成本不斷上升等“一放就亂”的現象,反而會通過市場的篩選、競爭及淘汰機制最終使得只有那些真正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產品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大量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而那些低效率的,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就自然被市場所淘汰,這樣就能根本消除出口秩序混亂和出口換匯成本不斷上升等“一放就亂”的現象,從而大大地提高我國的出口創匯能力及對外貿易的效率。而且,由于產權改革將不斷創造出更多的完全在自負盈虧的基礎上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出口的高效率的企業,因此,這就能極大地推動我國人均出口額的不斷增長。
同時,在合理的產權制度中,由于企業成立的首要前提是擁有獨立的財產,因此,這就將從根本上奠定企業規模擴張的市場機制。而且,由于企業的投資者對企業財產擁有真正的永久性所有權,因此,企業的所有者及經理人員也會有真正的內在動力和壓力為獲得更多的所有者權益而不斷擴充企業的凈資產,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及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這就自然形成企業規模的內在擴張機制。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企業對其凈資產享有所有權,因此,企業之間就真正發生為爭奪所有權而進行的市場兼并或收購活動,從而真正形成企業規模的外在擴張機制。可見,產權改革將真正有利于使規模經濟成為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市場動力。
一、模型建立與指標選取
借鑒西方經濟學供給理論:一國出口主要受到出口商品的國外價格和出口商品國的國民收入水平影響。建立我國出口模型。
出口模型:M=C+ (GDP1)+ (R)+
其中出口商品國的國民收入水平用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表示,GDP1表示,因美國是占我國貿易比重最大的國家;我國出口額用M表示;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分別用R、E、C表示,為常數。
一國進口主要受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和本國的國民收入水平影響。建立我國進口模型模型:
進口模型:X=C+ (GDP2)+ (R)+
其中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用GDP2表示,我國進口額用X表示;隨機誤差項,α、β為參數。
二、數據整理
根據模型中的影響因素,選取以下指標1994-2014年20年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結果如表1。
三、模型分析
首先對我國進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進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出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相關性不大,因此取對數后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取對數后進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相關性較強,對原始模型進行矯正
進口:LOG(X)=C+α1LOG(GDP2)+β1LOG(R)+ui
出口:LOG(M)=C+α2LOG(GDP1)+β2LOG(R)+ui
對進口模型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表2
結果顯示:人民幣升值增加了我國進口量;
用同樣的方法得出:實際匯率變化對我國出口的影響不大。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利用異方差檢驗和自相關檢驗兩種方法對結果進行統計檢驗,結果顯示: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國出口影響不顯著,對進口的影響顯著。結果由我國實際情況也相對符合。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國實行出口導向型外貿政策,鼓勵出口,導致出口減少不明顯。
第二、從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析,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相對下降,我國國民實際收入相對增長導致進口增加。
第三、我國出口商品多為需求彈性小的初級產品導致人民幣升值對這些產品出口影響不大。
在人民幣升值的必然趨勢下,我國應堅持獨立的貨幣政策,保證國內產出和物價的穩定;對企業實行減稅政策;對企業產品進行升級,向著資本密集型、全球化方向發展改變我國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張會清.人民幣升值、商品異質性與出口結構調整[J].國際貿題,2015,02:155-167
[2]張會清,唐海燕.人民幣升值、企業行為與出口貿易――基于大樣本企業數據的實證研究:2005~2009[J].管理世界,2012(12):23-34+45+187
[3]范言慧,潘慧峰,李哲.人民幣升值預期與我國的貿易順差[J].國際金融研究,2008(02):52-59
[4]王晶.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08(10):84-87+94
[5]周江銀.人民幣升值趨勢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分析[D].廈門大學,2008
[6]韓.人民幣升值對宏觀經濟的沖擊效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07):31-35
[7]馬光明.人民幣升值的特征及對出口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12:58-63
中圖分類號:F83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一、企業面對金融危機沖擊時的風險內容
所謂的企業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不確定因素,給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這些影響因素總結起來分為兩種性質,一種是企業外部帶來的風險,比如市場的貨幣匯率變動,國家的政策變化,自然的災害沖擊,國家社會的動蕩不安等等;另一種就是由企業內部帶來的風險,比如企業的目標變動,人動,新產品上線等等。企業是一種在各種環境因素下生存和發展的市場主體,它被各種不確定因素所包圍,要想脫離這些風險的思想是不現實的,因此,企業要加強面對各種風險時的抗擊打能力,并且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來規避風險。
在美國的次貸危機產生后,可以看出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以及國內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未來的時間里市場經濟的金融危機一定還會再次產生,因此,企業增強風險規避意識,政府采用有效積極的解決政策來面對金融危機是十分必要的。在金融危機來臨時,企業所面臨的危機主要包括資金現金流風險,資金的通貨膨脹風險,信用風險,進出口貿易風險,國際匯率風險。其中的資金現金流風險,是指金融危機產生后,作為市場資金調度主體的銀行將會采用緊縮資金的政策,減少在市場上的資金流動。而作為市場資金調度的另一方主體-消費者,也將會減少在市場中的消費行為,這樣將會增加企業的產品囤積量,囤積量增加的話,產品不能及時轉換為資金,那么將會影響下一輪的資金投放,以此往復,市場的現金流很容易產生斷裂。資金的通貨膨脹風險,是指隨著政府政策的資金大量投放,以及各地區的配套計劃實施,使市場上的資金大幅度增加,這樣就造成了企業所擁有的貨幣貶值,也就是說,企業投放出去的資金大幅度貶值,而且生產成本也同時增加,這就增加了企業的資金風險。信用風險,是指金融危機的沖擊使進出口貿易的風險值增加,再加上國內需求的逐漸減弱,致使產生企業在進行貿易往來時資金不能夠順利收回等問題,最終影響企業的其他貿易往來,無法償還貸款,乃至破產,使企業的信譽度受損。進出口風險以及匯率風險,都是伴隨金融的危機產生,各國為規避風險采用匯率以及其他政策或手段,進而造成了我國企業的貿易和資金受損。
二、金融危機下的企業與政府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勢必要重視對金融危機的規避,從而緩沖金融危機產生的風險。而政府作為我國市場的宏觀調控主體,也有義務選擇合理可行的應對政策,來配合企業有效規避風險。
(一)加強與他國的經濟貿易對話,穩定匯率
金融危機之所以能對其他國家造成經濟影響,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逐漸加強。各國的貿易往來逐漸密切,國家的任何政策的實施或者是經濟結構的不合理,都會影響合作伙伴國家的經濟形勢。因此,我國政府要加強與他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以及經濟大國的貿易對話,進行及時的政策溝通與交流,共同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替代具有極大風險性的匯率調整政策,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金融危機,并及時觀測他國的金融走勢,了解貿易往來國的經濟結構,有效預測未來可能產生的金融風險,加強貿易國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降低金融危機的產生,避免匯率調整對我國企業帶來的影響。
(二)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拓展業務渠道
在面對金融危機時,僅僅是注重對其的防范,調整外部環境策略是遠遠不夠的,核心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提高企業的內部競爭力,加寬企業的業務往來渠道。在面對金融危機時,要加強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對各部門的任務以及職責進行整理和細化,做到權責相等,才職相稱。注重對員工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加強員工的崗位技能性。要加強與員工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團隊的合作力度。加快企業產品的創新性,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力度,從另一方面加強產品的宣傳與推廣,并尋找國際上存有的新興市場空白點,搶奪市場空白點,創造新的消費需求。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適應市場環境調整,創造需求機遇。
(三)調整國家的相關政策,給予企業支持
企業在金融危機下產生的風險大部分來源于進出口貿易。隨著經濟貿易往來的全球化,國內企業的大部分市場都逐漸側重于國外的進出口貿易,因此,在金融危機產生時,進出口貿易也是受到波及最大,影響最深的。針對這一點,政府可以進行相關的企業政策調整,加強對企業的跟蹤與調查,加快將破產企業與潛力較大但實力較弱的企業重組步伐,對新型產業以及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及信用擔保,進行階段性的企業峰會交流,加強利益一致性企業的信息交流與資源互換,在宏觀調控上給予企業更大的支持與鼓勵。
(四)建立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注重財務管理
企業要建立一個與自身的發展目標以及企業文化相適應的風險管理系統,從而在產生風險時能夠有效的采取措施進行風險解決,降低風險影響度。建立決策制定的相關團隊,在人員的選擇上具備有一定的市場風險規避經驗,提高決策制定的正確性,減少個人主義,加強對企業財務的審計管理,充分預測企業目前以及未來情況的資金需求,從而合理調度資金,保持資金的動態平衡,加強企業的資源管理,對長期累積的庫存進行及時清理,轉化成資本進行再次分配。
三、結語
美國的次貸危機帶給了各國政府以及企業更大的警示,就是要注重對金融危機的風險規避性。在面對金融危機時,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緩沖金融風險,政府要采取合理的政策,給予企業宏觀支持。相信通過企業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有效規避未來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從而促進國內企業更為有效的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制造業國際分工地位的測度與提升研究”(12YJA790122)
作者簡介:唐鐵球(1971-),男,湖南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研究。E-mail:tqtang196@sina。com
(嘉興學院商學院,浙江嘉興314001)
摘要:本文突破現有研究多是從產業或產品層面評價中國制造業國際分工地位的傳統思路,采用兼顧出口與進口的凈貿易指數,比較研究了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制造業22個細分行業進出口貿易結構及其在價值鏈中不同生產環節的競爭力。結果顯示,傳統的出口總量統計法高估了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存在出口與實際競爭力相背離的“統計假象”。在價值鏈環節,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價值鏈的低端環節,而零部件等高端環節存在較高的進口依賴度,呈現出明顯的競爭劣勢。
關鍵詞 :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生產環節; 凈貿易指數
中圖分類號:F4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5)06-0003-06
一、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的日益深化,國際生產和貿易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因嵌入全球價值鏈而獲得了快速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工業制成品,特別是高技術制成品出口量快速增長,至2009年,生產規模和出口總額均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相關研究發現,由于傳統貿易統計法在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和貿易競爭指數等方面只側重于出口,并且主要是基于產業或產品層面,未深入到產品生產環節內部,導致制造業出口與實際國際分工地位相背離的“統計假象”,掩蓋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主要承擔勞動密集型生產等低端環節的事實。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國際分工體系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在國際市場上的真實競爭力如何?對這些問題的準確判段,對于合理確定中國制造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制定正確的趕超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關于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某個國家產業國際分工地位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成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傳統出口貿易數據統計法。如胡昭玲和宋佳通過分析產品出口價格變化來研究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邱斌等通過出口復雜度指數的變化來研究中國24個制造業細分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二是垂直專業化法。如Hummels等首次提出并采用垂直專業化法計算了10個OECD國家和4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垂直專業化程度。劉志彪和吳福象以及黃先海和韋暢也測度了中國制造業出口的垂直專業化水平。三是附加值貿易法。如Koopman等基于國家間投入產出表,構建了核算全球價值鏈中各國附加值貿易水平的相互依賴程度。
上述研究結果大都上還是停留在對產業或產品層面的分析,尚未深入細致地探討中國制造業在各個價值鏈環節上的國際競爭力。21世紀以來,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出口量快速增長,2007年國際市場份額就已躍居全球第一。但中國實際上承擔的主要是這些高技術產業全球價值鏈中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因此,基于出口總量和產品層面的傳統貿易競爭力計算將會高估高技術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分工地位。
本文遵循Amighini的做法,采用適應全球價值鏈分工這一新型國際分工形式,兼顧進口和出口兩方面的凈貿易指數(NET)計算中國制造業在價值鏈主要環節上的競爭力,對全球價值鏈分工下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地位給予更為深入細致的準確評價。
二、計算方法和數據來源
衡量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常用指標,無論是顯示比較優勢指數、貿易競爭指數和出口優勢變差指數,還是出口價格指數和出口復雜度指數均只側重于出口方面。但Amighini指出,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這一新型國際分工形式下,產品出口與進口之間的相互依賴度大為提升,如中國“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因此,僅僅考慮出口而忽視進口可能會導致對產品或產業的貿易競爭力與分工地位產生誤導性的評判。兼顧進口和出口兩方面的NET比貿易競爭指數、比較優勢指數和出口優勢變差等指標更能客觀地反映各個國家或地區真實的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分工地位。因此,本文遵循Amighini的做法,采用NET作為產業國際分工地位的評價指標,據此分析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制造業在細分行業與細分生產階段兩個層面的國際競爭力。
其中,X和M分別代表出口和進口,i和j分別代表貿易品和國家。NET的取值范圍在-1到1之間, 值越小,表示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弱。NET值為1時,說明產品全部用于出口,國際競爭力最強;NET值為-1時,說明該國產品全部依靠進口,國際競爭力最弱。
OECD按照R&D 強度(R&D在產值或增加值中的占比),根據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第 3 版,將22個制造業細分行業歸類為高技術產業、中高技術產業、中低技術產業和低技術產業四個技術層級。本文制造業也按此標準分類,為得到22個細分行業總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及其在初級產品、半成品、零部件、最終消費品和最終資本品等生產環節上的進出口貿易數據,本文將UNcomtrade數據庫提供的按國際貿易分類標準(SITC,第3版)統計的中國3位數商品進出口貿易數據,整理為按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第 3 版的相關行業,然后再按照OECD產業技術層次的劃分方法將各行業整理為低技術產業、中低技術產業、中高技術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四個層次。并借鑒 Lemoine 和 Kesenci的方法,利用聯合國國際貿易商品分類分別與ISIC第3版和聯合國廣義經濟類別分類BEC的對照表,重新整理得到中國制造業在在初級產品、中間品(半成品和零部件)和最終產品(資本品和消費品)等不同生產階段的進出口貿易數據,據此計算制造業細分行業在產品生產主要環節上的 NET數據。進出口的美元值均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金融統計》中的年均匯率,調整為相應年份的人民幣值。
三、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制造業的貿易現狀與國際分工地位
(一)制造業細分行業的貿易現狀與國際分工地位
1.細分行業的進出口貿易構成及 NET值
制造業細分行業出口貿易構成發生變化。2013年,出口排名前三位的是高技術制造業中的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以及中高技術制造業中的機電產品(電氣機械和設備制造業,其他機械設備制造業)。這三個行業的出口量在制造業總出口量的占比分別為13.68%、13.33%和19.54%,而且這三個行業也是出口占比提高幅度最大的部門,與2000年相比分別上升了8.94、6.43和10.75個百分點。而食品、飲料和煙草,紡織、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品,家俱制品及其他中低技術制造業是出口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其中紡織、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造業降幅高達11. 51個百分點,由2000年的29.71%下降到2013年的18.20%,出口占比此消彼長的變化表明,中國為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對制造業結構所做的戰略性調整已取得初步的成效。
制造業細分行業進口貿易構成的變化。如表1所示, 2013年,進口排名前三位的制造業分別是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機電產品,其進口在制造業總進口中占比分別為7.90%、 24.89%和10.72%。與2000 年相比,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制造業,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業的進口占比分別上升3.97和12.74個百分點,而機電產品制造業的占比卻降低了6.53個百分點。進口占比的上述變化表明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出口擴張是建立在進口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上,具有較高的進口依賴度。除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業外,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以及鐘表,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航空航天器等高技術制造業也是進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由于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生產能力欠缺,中國高技術制造業生產所需的中間品投入,尤其是關鍵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而作為中高技術制造業的機電產品,其出口大幅提升的同時進口明顯下降,表明中國為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重點扶持了電氣機械和設備等機電產品制造業的發展,使得該產業根植于本土的自主生產能力逐漸得到培育和提升。
制造業細分行業的NET值變化如表1所示,2013年,高技術制造業中的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及鐘表,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的NET值在2013年分別為-0.22、-0.30,與2000年相比分別下降了0.26、0.02.這反映出這些高技術制造業的出口雖然有較快的增長,但由于較高的進口依存度和較弱的產業自生能力使其貿易競爭力和國際地位難以提升。而中高技術制造業中的其他機械設備,電氣機械和設備,低技術制造業中的紡織、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品的NET值在2013年分別為0.26、0.32、0.72,與2000年相比,分別提高了0.81、0.32、0.36.這說明,中國的機電產品制造業,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造業具有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且優勢還在進一步強化。
2.技術大類行業層面
各技術大類行業出口和進口貿易結構的變化如表1所示, 2013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中低技術制造業和低技術制造業的出口在制造業總出口中的占比分別達到29.83%、11.32%和29.50%,呈現出分布相對均衡的特征。而與其他技術大類行業相比,高技術制造業與中高技術制造業的進口占制造業總進口的比重相對較高,分別為42.35%和32.35%。以上技術大類制造業的進出口貿易構成,表明在全球價值鏈上,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具有比較劣勢,但較以前已大為扭轉。而在低技術制造業中,比較優勢較明顯,中高技術與中低技術制造業也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從表1中還可以發現中國的工業制成品貿易結構正逐漸優化升級。出口方面,與2000年相比,2013年高技術和中高技術制造業在制造業總出口中的占比分別上升了15.50和12.28個百分點,而低技術制造業則大幅下降了29.00個百分點,出口占比的變化反映了出口工業制成品中的技術含量不斷增加。進口方面,與2000年相比,2013年高技術制造業進口占比提高了21.51個百分點。而中高技術制造業、中低技術制造業和低技術制造業的進口比重則分別降低了4.71、0.43和15.50個百分點。上述進口占比此消彼長的變化反映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中等技術和低技術制造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具備了根植于本土的自主生產能力,但高技術制造業的進口依賴度還在不斷加深。
各技術大類行業NET值發生變化。2013年,中國的中高技術制造業、中低技術制造業和低技術制造業的 NET值分別比2000年上升0.34、0.10和0.11 。其中,中高技術制造業的NET值升幅最大,先前的比較劣勢已有所扭轉,并呈現出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反映出中國制造業通過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與貿易逐漸積累技術與資本,已使其競爭優勢向中高技術制造業延伸。而高技術制造業的 NET值卻較2000年只提高了0.02.這一計算結果可能是由于NET值本身的構造特征造成的。在21世紀初期,由于中國的國民知識水平較低,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所以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融入程度不高,進出口貿易額都較小,從而得到的NET值會高估當時中國高技術制造業的貿易競爭力和國際地位。而后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推動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嵌入程度不斷加深,進出口貿易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且出口的增長速度慢于進口的增長速度,由此帶來NET值變化不明顯。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高技術制造業也將會如同機電制造業一樣經歷一個先弱后強的發展過程,通過把進口的高端零部件內化為本土知識和技術存量等方式,逐步形成并提升根植于本國產業的自生發展能力,使得高技術制造業的進口依賴度逐漸下降,進而將使其NET值經歷先降低后提高的轉變歷程。
(二)制造業細分生產環節的貿易現狀與國際分工地位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與貿易的背景下,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被拆解到世界各地開展。因此,要更加準確地評判一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地位,尚需進一步考察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不同生產階段的NET值,以更為客觀地反映其在全球價值鏈環節上的國際分工地位。
1.細分行業的NET值
如表2所示,2013年,在各個生產環節中,最終消費品環節的NET均值最高,達到0.84,表明該環節的比較優勢是最強的。這一生產環節的NET值,除汽車、掛車及半掛車,化學制品業,制藥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是小于0外,其余行業均大于0,特別是木材及制品業,金屬制品業,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紡織、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品,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等制造業的NET值接近1,表現出極強的國際競爭力。最終資本品環節的NET均值居第二位,達到0.58,比較優勢僅次于最終消費品環節。這一生產環節的NET值在各行業間分布差異較大,家俱制品及其他制造業,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金屬制品業,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等制造業的 NET值都大于 0.6,電氣機械和設備制造業的NET值只達到0.27,航空航天器制造,其他機械設備,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以及鐘表等制造業的NET值都小于零,這反映出這些行業需要從國外進口較多的資本品,呈現出較高的外部依賴度。
與最終產品生產環節相比,零部件生產環節的NET均值只有-0.11,比較劣勢非常明顯。在該生產環節,除了家俱制品及其他、橡膠和塑料制品、會計和計算機設備等制造業呈現出一定的比較優勢外,其他多數行業則表現出一定的比較劣勢,對進口零部件有較高的依賴度,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中的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以及鐘表的NET值分別只有-0.34和-0.37,說明這些行業在生產中使用了較多的進口中間產品。
2.技術大類行業的NET值
如表2所示,2013年,在最終消費品生產環節,中國的高技術制造業、中高技術制造業、中低技術制造業和低技術制造業的NET值分別達到0.56、0.73、0.77和0.87.這表明,在最終消費品生產環節中,各技術大類制造業都表現出較強的比較優勢,而其中又以低技術制造業的比較優勢最為顯著。在最終資本品生產環節,高技術制造業、中高技術制造業、低技術制造業和中低技術制造業的NET值分別是0.49、0.19、0.88和0.91 ,仍然具有較明顯的比較優勢。而在零部件生產環節,高技術制造業、中高技術制造業、中低技術制造業和低技術制造業的NET值分別達到-0.09、-0.25、-0.01和0.07,均缺乏競爭優勢,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和中高技術制造業的比較劣勢較為明顯。上述分析表明,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中國低技術制造業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而在中高技術和高技術制造業中,由于高素質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創新能力的薄弱,中國更多地專注于最終產品的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生產階段,以及技術含量較低的部分資本密集型生產階段,進而只能處于這些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低端位置。以高技術行業中的計算機為例,近幾年來,在制造業總出口中計算機出口比重雖然在逐年上升,但中國主要是進行整機組裝和生產低技術的鍵盤等配件,而技術含量較高的關鍵零部件均從國外進口,如從美國進口其生產的中央處理器,從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進口其生產的硬盤,從韓國和日本進口其生產的內存設備。
四、結論和政策建議
經過21世紀以來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制造業的生產規模快速擴張,進出口貿易大幅增加,產業層次和出口結構明顯提升。然而,目前中國的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以及鐘表,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航空航天器等高技術制造業的貿易競爭力和國際地位還比較低,國際競爭力較強的行業依然集中于紡織、紡織品、皮革及鞋類制品等低技術制造業。進一步考察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各個生產階段的國際地位,可以發現中國制造業在高端的零部件生產環節具有較高的進口依賴度,呈現出一定的比較劣勢,而只有在低端的最終資本品與消費品的組裝環節上呈現明顯的比較優勢。在這種比較優勢格局下,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和貿易中獲利微薄,無法在研發設計與品牌營銷等環節上投入更多的資本,從而也進一步制約了中國制造業整體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表面上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如近些年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出口額持續位列全球首位,然而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依然被發達國家跨國企業所掌控,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上更多地是承擔最終產品的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的任務。而只有在研發設計、品牌營銷以及附加值較高的關鍵零部件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具備競爭實力,才是一國制造業國際分工地位的真正決定力量。因此,中國制造業的貿易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實質性提升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制造業“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模式帶來的表面龐大的貿易規模掩蓋了真實的弱國際競爭力。盡管短期內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還會繼續維持,但這種由資源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是不可持續的,需要將這種靜態比較優勢轉變為由以知識、創新和品牌等決定的新型比較優勢,從而使中國制造業不再受限于資源稟賦,而能夠攀升到全球價值鏈上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和國際地位的新環節。
順應國際市場對出口商品需求的變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產業競爭優勢。一方面,加強高新技術對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與產業的嫁接改造,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復雜度,加快要素密集性產業轉化,推進內部結構的優化升級,突破低端鎖定。另一方面,要大力開拓新的產業和市場領域,著力發展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出口競爭優勢。
加快形成國內高度專業化的合作配套分工體系,提高國內零部件等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漸降低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依賴度。通過培育中國自己的大型跨國零售商來打造全球貿易與營銷網絡,以逐步擺脫對發達國家跨國零售集團的依賴。
進一步加大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和R&D投入,加快構建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府為支持的政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同時推動企業國際化步伐,通過建立國際研發戰略聯盟、開展技術學習型外商直接投資等方式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高科技研發資源的整合,不斷增強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加快自主品牌創新體系建設的同時,努力打造自己的國際營銷渠道,積極并購海外品牌知名度較高的渠道商,與外資企業合作進行國際市場的開拓,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Amighini,A。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ICT Industry[J]。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5, 2(2):203-219.
[2]Koopman, R。, Powers, W。, Wang, Z。,Wei,S。T。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ational Bureau of Elnomic Research No。16426, 2010.
[3]Koopman,R。, Wang, Z。, Wei,S。J。Estimating Domestic Content in Exports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2,99(1):178-189.
[4]胡昭玲,宋佳。基于出口價格的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3,(3):80-92.